第一篇:小学期末工作会议新闻
谋划 发展 提高——期末工作总结会议
为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调动广大一线教师工作热情,营造和谐、幸福、愉快的育人环境。7月3日,小学(校本部)召开了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工作总结会议,中心校孙家双校长莅临指导,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中心校孙校长就镇教育的形式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孙局长的《判断•内涵•发展——在全县深化内涵发展暨开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纲》文章,高瞻远瞩的总结了镇教育发展现状。他指出,全镇在深入落实“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好”的办学理念,实施了“211工程”,全面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着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全面深化推广“三为主”高效课堂建设,高质量展开安工程建设、积极营造学校的书香文化氛围、丰富学校的课间活动、细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落实“五好”学生培养目标的等方面都取得阶段性的成果,有力地促进镇教育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个别学校发展已经有特色,上规模,发挥了示范引领的作用。但是统筹全局,部分学校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存在师资力量薄弱,学校硬件不足,教师工作热情不高等问题,所以,全镇教育的均衡发展,整体提高迫在眉睫。校本部作为全镇的窗口,要有大局意识,有紧迫感,使命感,荣誉感,与时俱进地共创教育佳绩。接着,孙校长就三、六年级期末质量检测统考成绩进行通报,客观肯定了校本部取得的成绩,中心校将组织本年度优秀老师外出考察旅游,营造教师职业幸福感。同时也希望校本部各项工作再接再厉,再创教育工作新局面。
随后,校本部朱校长说,首先感谢孙校长的工作指导。本学年在镇中心校的领导下,校本部卓有成效地开展各项活动,捧回来六块奖牌,这是可喜的成绩,在全镇、全县统考中,成绩明显提高。这是老师辛苦和有效教学分不开的,爱学生,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像毕业班沈和春老师、刘宗明老师、刘悦老师等,科学制定复习策略,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孩子自然乐学。本学期的绩效工资从工作量和考试成绩相结合方式分配并公示。同时,希望校本部参加教研室组织编写的导学案工作的骨干老师,要高质量的完成任务,提升镇高效课堂建设知名度。
最后,李春副校长针对学期期末工作进行分析总结,第一、各科老师工作都很辛苦,要看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大家要利用同科目各年级老师召开座谈会之际,交流考试情况,整理试卷分析,反思,寻找差距。第二、上交年度工作总结、班务工作材料、试卷分析,结合暑期进行读书,自修提高。第三、绩效工作发放,大家可以提意见,学校将尽可能合理分配。第四、暑假护校值班工作依据上学期不变,保持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为学生营造安全、和谐的教育环境。同时,预祝全体教职工度过一个轻松、愉快、充实的暑假。
第二篇:《新闻写作》期末复习
第一章 新闻基础知识
(一)新闻的含义
陆定一提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主要强调了三个要素:新+事实+报道。事实成为新闻报道,必须经过传播者选择,并借助语言、文字、图像等符号载体及时传播。事实、报道、新近是构成新闻稿的三个基本因素。陆定一的定义正好包含了这三个基本因素,因而被很多人所接受。
(二)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
1.新闻真实性最起码的要求是确有其事;2.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3.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4.新闻所反映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及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必须真实;5.能表现整体上本质上的真实。
(三)新闻跳笔 1.何谓新闻跳笔? 新闻报道有一种特有的行文技巧,称为新闻“跳笔”。新闻跳笔,是指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不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和逻辑次序对事件进行详尽、面面俱到的叙述和描写,而是把不太重要的情节、片断和段落省略掉,简练概括地勾勒出新闻事件。新闻跳笔,也指不必过分注意文字上的连贯和上下文的衔接,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可以有甚至必须有较大的跨越。
2.如何运用新闻跳笔?(1)短段落,多分段(2)断裂行文
(3)借用电影的“蒙太奇”结构(4)加大句与句之问的跨度
第二章 消息写作(上)
一、消息的含义:
消息是对新近发生和发现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简明扼要、迅速及时的报道。
二、特点:1.简明扼要;2.篇幅短小;3.用事实说话
三、消息的外部结构 1.倒金字塔式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因为是以新闻价值的大小来安排新闻事实,所以其特点就是头重脚轻、虎头蛇尾,最重要的材料放在篇首及导语,最不重要的材料放在篇尾,从导语至结尾,呈现出新闻材料重要性递减的逻辑顺序。
倒金字塔式结构在新闻报道中有其自身的优势:其一,符合新闻传播规律,把最重要的事实摆在前面,可以避免一般事实掩盖重要事实。其二,吸引受众,使受众用较少时间获得更多信息。其三,便于编辑及时、有效地处理稿件、制作标题和设计版面。这种结构形式也有其局限性:程序固定化、单一化,掌握不好,容易写得呆板、生硬;标题、导语、主体也容易造成重复。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的难点是准确地掂量构成新闻事实的各种材料的分量,排列出材料的主次。
2.金字塔式结构
金字塔式结构是相对倒金字塔式结构说的,它不像倒金字塔式结构那样,依据材料的重要性安排结构。它依据事件发展的顺序来写,事件的开端,就是消息的开头,事件的结尾,就是消息的结尾。一般说来,事件的高潮、结果往往在最后才显示出来。因为精彩的在后面,常常使受众产生一种悬念感,不得不继续读(听)下去,直到真相大白为止。金字塔式结构 特别适合于写作那些故事性较强、以情节取胜的消息。
金字塔式结构也叫编年体结构,它是倒金字塔式结构产生以前各国记者运用最广泛的消息结构形式。在我国,早期的新闻大多采用这种结构形式,按事情发生的顺序进行叙述,结构简单,变化不大,也不分段落。
3.混合式(沙漏式)结构
混合式结构是一种将倒金字式塔结构和金字塔式结构混合起来的消息结构形式。采用混合式结构的消息,一般有导语,首先告诉读者最主要的新闻事实,然后,再按时间顺序把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介绍清楚。混合式结构形式兼具倒金字塔和金字塔式结构的优点,既突出了主要新闻事实,满足受众的新闻欲,又条理清楚、明白畅晓,是记者们乐于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四、消息的内部结构
消息的内部结构是指构成一篇消息的各部件以及各部件之间的关系,它一般包括“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结尾”、等部件。“新闻背景”只表现出结构内容的意义,但由于它在消息中有不少特殊的功能,通常地把它放在结构要素中加以讨论。
(一)消息的标题 1.标题的作用
(1)导受作用。导受即引导受众阅读和视听,是导读、导听和导视的总称。
(2)导向作用。标题可以或显或隐地表明对新闻事实的态度和看法,进而影响社会舆论,引导受众的是非观和价值观。
2.标题的形式:新闻标题形式有单一型和复合型两种。单一型只有正题而无辅题;复合型有正题又有辅题。辅题包括引题和副题。3.标题的写作要求
正题。用来概括说明新闻中最主要的事实和思想。正题可以是实题,即叙述新闻事实;也可以是虚题,即评价新闻事实,揭示其含义或隐含的理念。但在单独使用的情况下,消息的主题应当是实题或有叙有议的虚实结合题。
引题。主题的引导题,位于主题之前,因排列有纵向和横向的不同,又分别被称为肩题和眉题。引题通常用于说明、引申和烘托主题,一般可作虚题。
副题。主题的辅助题,主要用来补充、解释和证明主题。通常位于主题之后,又称子题、副标题。副题的职责是补充、说明主题,因而一般宜作实题,不作虚题。
(二)消息的导语 1.导语的作用
消息导语,是指消息中以简练而生动的文字介绍新闻事实中最主要的内容,并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开头部分。(1)展示最具新闻价值的信息,起告知作用,起导读、导视、导听作用。(2)提供受众最感兴趣的信息,激起阅读、收视、收听的欲望,起吸引受众的作用。(3)确定写作的重点内容,起定调、定音的作用,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导语的写作要求
(1)叙述型导语。与新闻报道客观地叙述事实这个基本特征相适应,大多数消息导语采用的是叙述型导语。叙述型导语包括直叙式、概括式、对比式等不同形式:
(2)描写型导语。这类导语是一种通过绘声绘色的描写而达到一目了然效果的样式,具有现场感,生动、活泼、具体、形象,能引起注意。描写型导语的写法比较自由多样,可以从记者目击的现场气氛情景写起,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这种导语又叫见闻式导语。写好这种导语的关键是要深入现场,要有真情实感,捕捉新闻事实的某个方面的特征和侧面,或描写新闻人物的神态、特征或外貌。
(3)议论式导语。新闻报道以客观叙事为主,一般不允许记者在报道中大发议论,但也不排除在叙事过程中画龙点睛式的说理、议论。议论式导语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 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揭示新闻本质,以唤起读者的注意。它有评论式、引语式、设问式三种形式。
(三)消息的主体 1.主体的作用。
消息的主体是导语后的具体展开部分。主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展开作用。即对标题和导语所涉及的新闻事实的具体展示。(2)补充作用。即对标题和导语所涉及的新闻事实加以必要的补充和延伸。
2.主体的结构。(1)按重要程度顺序安排层次;(2)按事件发展顺序安排层次;(3)按逻辑顺序安排层次
3.主体的写作要求:(1)紧扣导语,而不重复导语;(2)内容充实,事实典型
(四)消息头和结尾
1.消息头。消息头的形式主要有“讯”和“电”两大类。
消息头的作用:①消息头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标志之一;②消息头与新闻发布单位的声誉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促使新闻发布单位谨慎地对待每一条消息,力求客观、翔实、新颖、生动;③消息头能标明新闻来源,以利读者判断;④消息头是“版权所有”的标志。
2.消息尾
1.消息结尾的作用。(1)概括作用。即对新闻事实加以概括。(2)升华作用。即对新闻报道画龙点睛,升华主题。(3)启发作用。即对报道的事实加以引申,以此启发受众思考。(4)补充作用。即对前文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予以补充。
(五)消息的背景 1.消息背景的作用。(1)突出、深化新闻主题的作用;(2)补充、解释新闻事实的作用;(3)巧妙暗示、表达己见的作用;(4)拓宽视野、增加趣味的作用
第三章 消息写作(下)
一、简讯
简讯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短、迅捷的一种体裁。它的原型大多是一般的消息,因为当天报纸版面的限制,或者因为版面(填空)的需要,有时是因为新闻价值判断的差异,而被压掉了一些内容,成了简讯。为这样一个形成过程所决定,简讯的基本特点是一个“简”字。
1.简讯的特点。(1)篇幅简短。(2)内容简略。(3)结构单纯。
简讯的优势是非常突出的:在同样的版面里,可以容纳更多的新闻信息,为不同层次的读者了解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或各取所需提供了方便。它的不足之处:不能详细的报道新闻的内容。
2.简讯的写作要求。(1)提供最新信息。(2)提供最有价值的内容。(3)提供事实的基本要素。
二、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及时报道。1.动态消息的特点。(1)动态感。(2)时效性。2.动态消息的写作要求
(1)善于捕捉动态消息的报道题材;(2)善于表现动态消息的动态感和现场感;(3)善于确保动态消息的时效;(4)善于运用“客观笔法”
三、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是指围绕一个主题思想,从不同侧面概括反映某个事件、问题的全局性情况,或综合报道不同地区、单位具有同类性质又各有特点的多件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
1.综合消息的特点。(1)取材面广事多;(2)主题集中鲜明 2.综合消息的写作要求。(1)要总览全局,高屋建瓴;(2)要分析综合,深入挖掘;(3)“点”与“面”结合
四、述评消息
述评消息是以夹叙夹议方式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体裁。它既负有报道新闻事实的任务,同时还要对新闻事实发表评论,这使它既具有一般消息所具有的新闻性特点,又具有新闻评论所具有的评论性特点。
述评消息的写作要求。(1)在新闻题材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2)在对新闻事实的分析上,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3)在写作方法上,要做到述评结合
第四章 通讯写作(上)
一、通讯的定义。丁柏铨教授:“通讯是关于新闻事实的延展性报道。”
二、通讯的特点。1.内容的延展性;2.手法的多样性;3.效果的多层性
三、通讯的类型 按对象分:人物通讯(以记人为主);事件通讯(以记事为主);风貌通讯(以记地为主);工作通讯(以记经验为主)。这样一种通讯分类为业界人士所广泛接受。
按表达方式分:叙述型通讯(主要表达方式为叙述);描写型通讯(主要表达方式为描写);议论型通讯(主要表达方式为议论)。
按报道形式分:有访问记、专访、特写、大特写、新闻小故事、集纳、巡礼、侧记、记者来信等。
四、通讯的主题
通讯的主题是指通讯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通讯作者经过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通过对通讯素材的提炼和组织,所表达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或一种思想观念。
1.通讯主题确立的原则。(1)既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又要体现人物和事件特色;(2)通讯的主题要深刻,要能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性;(3)通讯的主题要能体现时代精神,要力求新颖、独到。
2.通讯主题提炼的方法。(1)依据事实,提炼主题;(2)预设主题,事实印证
作者依据长期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或媒体布置的报道思想,预先设定主题,然后围绕该主题寻找、选择事实,以验证主题,这是很多新闻从业者选择通讯主题的一种思维过程,这就是所谓的“主题先行论”。
“主题先行”与“带着框框下去”的区别在于:先行的主题是从生活中得来的,不是记者凭空想象的产物。“框框”则往往是主观想象的结果;先行的主题必须和实际情况,即新闻事实相结合。在采访过程中还要对主题作出必要的调整、深化和发展。而“框框”则是僵死的。先行的主题要经受实践的检验。如果记者事先考虑的主题与实际情况不符,记者就要改变报道主题,使自己的主题更符合实际。而带着“框框”的记者则不管实际情况发生多大变化,仍然硬把事实往“框框”里套,虚假报道往往就是这样产生的。
第五章 通讯写作(下)
一、人物通讯
1.人物通讯的含义。人物通讯是以报道人物为主的通讯。2.人物通讯的报道对象。(1)先进模范人物;(2)新闻人物;(3)凡人奇事,奇事凡人;(4)平民百姓;(5)批评或揭露性报道中的反面人物
3.人物通讯的写作要点。(1)体现当今的时代特征;(2)写出人物的特点、人物的思想基础和思想境界
二、事件通讯
1.事件通讯的含义。事件通讯是以报道事件为主要内容的通讯。2.事件通讯的特点。(1)事件具有典型性 ——比较重要或显著,有典型意义;体现一种精神,有普遍的影响。(2)事件具有完整性——有开头、有过程、有结尾,有事件的前因后果。(3)事理具有启迪性——揭示一定的道理,反映一定的思想观点,体现事件所蕴涵的思想意义,寓理于事。
3.事件通讯的报道对象。(1)突发性事件;(2)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的预知事件;(3)反映社会精神风貌的小故事
4.事件通讯的写作要点。(1)叙事完整,剪裁精当;(2)以小见大,显示意义;(3)抓住矛盾,描绘场面;(4)叙事为主,勾勒人物。
三、工作通讯
1.工作通讯的含义。工作通讯是通过报道和分析当前实际工作中的经验、问题、教训等,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推动实际工作的通讯形式。工作通讯是无产阶级报纸特有的品种之一。
2.工作通讯的报道内容。(1)展示各项工作中的成功经验;(2)反映工作中的问题和教训;(3)剖析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3.工作通讯的写作要点。(1)指导实际,体现政策;(2)善抓“热点”,敢碰“难点” ;(3)材料和观点都要有新意;(4)力求写得生动活泼
四、风貌通讯
1.风貌通讯的含义。风貌通讯又称为“旅行通讯”、“概貌通讯”。它是着重描绘社会变化、时代风尚及风土人情的通讯报道。风貌通讯具有开阔眼界、互相沟通、增长知识的作用。
2.风貌通讯的分类。风貌通讯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四类,见闻类、巡礼类、散记类、侧记类。
3.风貌通讯的写作要点。1.描“新”写“变,要抓特点;2.访今问昔,对比衬托;3.动静结合,“画”中见人;4.穿插引用,趣味横生;5.缘景抒情,真切自然
第六章 深度报道
一、深度报道的含义。深度报道是意在揭示新闻事实的内部联系、因果关系,反映事实产生的原因、环境及其发展过程,挖掘其意义、预测其发展趋势的一种报道形式或方式。
二、深度报道的特点。
(一)深刻性。1.在方法上,体现出科学性。(1)科学的态度。(2)科学的采写方法。2.在文本上,体现出拓展性。(1)要将新闻事实由表层拓展向深层,要求记者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2)要将新闻事实从事件本身拓展向认知,则要求记者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3)要从事件本身拓展向事件之间的联系、事件与人的联系。
3.在效果上,体现出启思性
(二)广泛性。1.题材面广泛;2.受众面广泛;3.影响力广泛
(三)整合性。1.对新闻观念的整合。
2、对新闻文体的整合。3.对媒介的整合。4.对新闻角色定位的整合
(四)递延性。1.上承和下继。上承是对以往报道的新闻事实与观点的跟踪;下继则是对现在正在报道的新闻事实、正在公布的新闻观点保持未来的跟踪。2.互动。互动是指广大受众通过反馈参与到深度报道的写作中来。
三、深度报道的类别。深度报道即是一种报道形式,也是一种报道工程。作为报道形式的深度报道,主要包括预测性新闻、解释性新闻、调查性新闻等,它们都以单篇构成一次报道,在报道的深度上,超过平常所说的“纯新闻”。作为一种报道工程,深度报道有“连续 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等,它们都由多个篇什、多种报道体裁集合而成,是一种整体工程,而不是文体。
四、预测性新闻的写作
1.预测性新闻的含义。预测性新闻是以事实为依据,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从而作出科学预见、预报和预测,给读者更多、更新信息的新闻。
2.预测性新闻的特点。(1)预见性,(2)逻辑性,(3)引导性 3.预测性新闻的写作原则。(1)掌握预测方法。其一,请有关专家、学者或权威人士发表预测性意见。其二,依据权威部门或官方的预测。抓住权威部门发表的预测性意见,能大大增强新闻的权威性。其三,摘引有关报告与资料。其四,综合舆论。其五,记者深入实际,作好调查研究。(2)写作注意事项。其一,开门见山地报道预测结果。其二,提供预测出处。其三,写出预测依据。其四,预测应该留有余地。(3)预测与分析、解释结合。
五、解释性新闻的写作 1.解释性新闻的含义。解释性新闻是以解释新闻事实为主的报道形式。又称释义性新闻。它运用背景材料和相关的事实来解释说明新闻事实的成因,揭示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侧重告知读者为什么会发生这一新闻事实。这种新闻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当时大多数美国人对大战的爆发感到十分突然,希望记者对这一重大事件作出解释,于是解释性新闻便应运而生。
2.解释性新闻的特点。(1)以解释新闻事实为目的。其一,数据化解释。其二,对比解释。其三,引语解释。(2)大量使用有关背景材料
3.解释性新闻的写作要点
西方新闻界对解释性报道的写作方法作过一个归纳:“华尔街日报体”。华尔街日报体又称“DEE”写作法,它由三个英语单词的开头字母组成:“D”(Description)代表描写,中间一个“E”代表解释(Explanation),后面一个“E”代表评价(Evaluation)。“DEE”写法的基本特征是:“从描写某个具体的个人或事实入手,通过对事件进行一些解释和恰如其分的背景交待,进而点出报道主题,最后再引述当事人或权威人士的话,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作出评价,指出其意义所在,并尽可能预测其发展方向。” ①这是从形式上对解释性报道的写作所作出的总体说明。
具体就写作的要求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根据题材量体裁衣;(2)深入调查,占有大量背景材料;(3)坚持“以事实说话”;(4)注意结构安排
六、调查性新闻的写作 1.调查性新闻的含义。
调查性新闻在西方新闻报道中是一种专门揭露性的报道,有时又称揭丑性报道。
我国的调查性报道虽然引进于西方新闻界,但并非全盘照搬。西方的调查性新闻以揭露黑幕丑闻为主,往往涉及政府官员、腐败政客、垄断集团、政治组织的营私舞弊以及财政贸易上的弄虚作假等。我国的调查性新闻内容比较广泛,既有揭露不正之风的调查性新闻,也有反映群众呼声、研究工作问题等方面的调查性新闻。西方记者写调查性新闻,常常采用秘密侦查的手段和方法,调查中带有“侦破”的色彩。我国记者采用的更多的是实地调查、依靠群众和组织的方法。西方记者写调查性新闻,自己常常出现在报道中,调查经历写得很详尽,我们的调查性新闻除了借鉴这一形式外,还创造了其他一些方式。如不讲述调查过程,记者不出现在报道中等。
2.调查性新闻的特点。(1)调查性;(2)揭露性 3.调查性新闻的写作要点。(1)善于捕促新闻线索。(2)不畏艰辛,深入调查。
七、连续报道的写作
1.连续报道的含义。对某个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及各个阶段的情况作阶段性的持续的报道,以反映整个事件的发展及其影响,即连续报道。连续报道是依据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 进行的,基本上是一种线性展开,故又称为追踪报道。
2.连续报道的特点。(1)报道连续、及时,吸引力大;(2)报道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3.连续报道的写作要点。(1)增强预见能力,选好重大题材;(2)把握报道节奏,疏密有致地表现事件发展过程;(3)注意信息反馈;(4)每篇报道在结论上要留有一定的余地;(5)每篇报道都要相对独立
八、系列报道的写作
1.系列报道的含义。系列报道是围绕某一新闻主题,对有较大影响的新闻事件、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人物、新闻单位所作的多角度、多侧面的多次性报道。系列报道由若干个独立而又有内在联系的报道组成。它通过多角度、多侧面的多次报道,使读者对报道对象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
2.系列报道与连续报道的异同
系列报道从版式上看,与连续报道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构成系列报道的报道篇数,通常不少于三篇;对于自身的构成部分是深度报道还是一般报道,也没有严格的要求;此外,通过编辑处理,能产生悬念的效果,等等。
然而,系列报道并不是连续报道。从这两种报道的实质上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从报道的对象来看,系列报道报道的通常是非事件性的新闻,连续报道报道的是影响较大的事件性新闻。从报道篇什的联系来看,系列报道各篇之间主要是内在联系,它是某一主题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展开,连续报道各篇什之间必须按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不能凭主观需要随意颠倒。从时效性看,系列报道的内容时空跨度大,事件也不一定具有连续的关系,连续报道的发稿要及时地反映事件的阶段性情况,时效性很强。从报道的计划情况看,系列报道以报道对象作了整体研究后分若干层次加以报道,连续报道由于难以估计事件的发展走向,报道的计划性要弱一点。
3.系列报道的写作要点。(1)用涵盖性的主题组织全部报道;(2)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主题;(3)注意系列的组合效用。
九、组合报道的写作
1.组合报道的含义。组合报道是围绕某一主题,将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来源的新闻稿件组装在一个版面上,通过各篇之间的相互说明、补充、延伸,组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使读者对报道的对象有立体、深入的了解,或是让读者从稿件的联系对比中去理解新闻事实的意义、把握编者意图的深度报道方式。
2.组合报道的特点:(1)给受众提供全方位的新闻信息 ;(2)形式多样而灵活 ;(3)增强视觉效果。.组合报道的写作要点
组合报道是一个组装的整体,在组装时,要注意方法和技巧。通常的安排是:(1)由消息、通讯报道事实,然后用“编者按”、“短论”等形式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论,使报道的思想内容得到升华。(2)有时则是将同类或不同类型的稿件集束组装,使之产生映衬、对比的效果。
第三篇:新闻编辑部期末总结
新闻编辑部期末总结
日渐娇艳的太阳,诉说了六月炎夏的来临。我们部门的成员怀着愉快的心情接下任务,埋头工作。以下是我部门本学期的工作总结:
我们认真编写新闻稿,并配合其他部门努力做好我院的宣传工作。让学生了解我院在本学期所举行的活动的整体流程与内容之余,更有效地将各式各样的活动对外宣传。
本学期我们部门共撰写了38篇新闻稿,其中在湛江新闻网发表了8篇,图读湛江发表了5篇,湛师新闻网发表了13篇,校团委发表了14篇,校学生联合会发表了11篇,学生工作处发表了1篇,数科院发表了38篇。部门微博71条。除此之外,在数学文化节中,我们部门还参与了“万象森罗”游戏的策划组织。
本学期是我们工作繁忙的时期,也是我们新闻工作的艰苦时期。我们的写稿成员面对众多新闻稿虽然存在发稿不够及时的问题,但经过部门讨论后,得到有效的改善。我们将不断完善自我,更好地服务我院。
为了配合好学院的工作安排,我部门将继续以严谨的态度,饱满的热情,认真地对待接下来的工作任务,并切实提高稿件的质量,按时编写稿件。
第四篇:新闻写作期末复习
1、.记者的分类
按新闻事业的分工需要划分:内勤记者、外勤记者;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政治记者、经济记者、军事记者、体育记者等;本埠记者、地方记者、驻外记者、特约记者等;
(1)专业记者:专门采访报道某一领域的记者。如农业记者、工业记者、文教记者等。
记者除了具备一般记者的素质,还要对所报道的领域的专业知识有深刻理解,他们的报道既能赢得普通读者喝彩,又能博得专家青睐。
(2)机动记者(“满天飞”记者):任务不固定,哪里需要哪里去,机动灵活,随时出击。
政治和业务两方面的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政治水平要高,新闻敏感要强,知识面要广,工作经验要丰富,写作要快,身体要好。
(3)特派记者:因特殊采访任务的需要,受编辑部特别派遣的记者。(如奥运会、伊拉克)
报道署名冠以“特派记者”头衔的好处:表明和一般报道的区别,引起读者注意;有利于培养记者,加强其责任感,促进他们拿出精品。
(4)特约记者:编制不属于编辑部,是社、台外的工作人员,应约完成社、台一定的报道任务。
特约记者主要是以下三类人:一是地方党委或业务部门做实际工作的同志;二是省、市报纸的负责人;三是作家。
(5)地方记者(记者站记者):媒体长期建立的外埠记者站中的记者。
记者站的地方记者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媒体和当地政府、群众的关系,能及时反映当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报道当地的重大新闻。
(6)驻外记者 :指受国内新闻单位派遣,常驻国外采访的记者。
2、记者需要具备的素质有哪些?
(1).道德修养:坚持真理,忠于事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深入实际,体察民情;
互敬互学,积极竞争;摆正位置,不谋私利;甘为人梯,严禁剽窃
记者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记者与新闻事实的关系;记者与群众的关系;记者与同行的关系
(2)知识修养
①知识修养的重要性:能提高采访活动效率;能满足受众求知心理;加强对新闻的感知力和判断力
②知识修养的范围和内容:理论知识修养;新闻专业知识修养;基础知识修养
(3).技能修养:熟悉和掌握方言和土话的技能;熟悉和掌握至少一门主要外语的技能;
熟悉和掌握摄影技能;熟悉和掌握电脑操作技能;熟悉和掌握驾驶各种交通工具的技能;
熟悉和掌握辨向、测时技能
(4)情感修养:情感是融洽采访气氛的桥梁;情感是构成谈好的基因;情感是促成记者采访的动力;情感是写作激情的源泉
(5)体质修养
①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工作和生活态度
②尽力养成良好、有序的工作和生活习惯
③合理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和睡眠
(6)公关修养:不要轻易失信;不要忽冷忽热;不要夹带私利
3、怎么评价记者?
新闻学词典“无冕之王”一词最早出现在 19世纪的英国。当时,《泰晤士报》被称为英国上流社会的舆论权威,主笔辞职后常被内阁吸收为阁员,地位很高。人们就称这些报纸主笔是“无冕之王”。后来,西方新闻界泛指记者为“无冕之王”,认为记者享有凌驾于社会众人之上的特殊地位。这一观点,在新中国成立前已传入我国。
4、采访的方式的判断 ?
(1)直面采访:指记者直接面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或称面对面采访。:
(2)视觉采访:即用眼睛采访。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追求的是细致的观察、具体的描写。读者读了这种新闻作品,有一种入其境、见其人的感觉。视觉新闻,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
(3)书面采访:指记者在同采访对象不能面对面交谈的情况下,通过书面提问的形式进行采访,得到书面答复。
(4)体验式采访:即记者参与被报道者的生产实践和工作实践,亲身体验他们劳动的酸甜苦辣,并在体验中进一步采访。也称亲历式采访。
(5)隐形采访:又叫微服采访。记者采访时,不公开自己的身份,隐姓埋名,使用权对方不知道你是记者,也不知道你工作的意图。
(6)电话采访:即记者通过电话这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同采访对象对话,了解情况,采访新闻。电话采访的最大优势是快捷,美国称之为“快餐式采访”。
(7)网上采访:网络采访的方式:了解最新信息、拓展消息来源、运用网络进行调查、通过电子邮件进行采访、收集背景资料
5、新闻体裁的分类?
所谓新闻体裁,就是新闻媒体所传播的新闻作品的各类载体形式,一般由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两大类组成。
6、新闻线索的含义
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
7、新闻价值的含义
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或相应作品所含新闻构成要素的总和,是新闻传播者选择事实和接受者选择新闻的客观标准。
8、新闻政策和新闻价值的关系?
新近发生的某个事实能否报道,一要看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二要看其是否符合新闻政策,两者兼备才能报道,缺一不可。
误区:
一是偏重新闻政策,忽略新闻价值;
二是只求新闻价值,不顾新闻政策
9、采访准备包括哪些方面?
(1)平时准备。①理论的准备;②政策准备;③情况准备;④知识的准备;
(2)临时准备。【又称专题准备或专项准备】①收集新闻事件和人物的相关资料;②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找准心里差异;③拟定采访计划和调差纲目;④检查有关物质的完备情况。
10、提问的各种方式
(1)开放式提问。
② 记者仅提示出某一话题或访谈的范围,不仅仅让采访对象明确回答某个问题。②主要用于访问的开头,也可在采访过程中作为一种过渡和调节的手段。它适用那些文化水平比较高、社会经验丰富,善于表达的采访对象。
③优点:给对方回答问题的限定面很宽,回答起来比较自由,有时会有一些精彩发现;
有助于打开采访对象的思路,也有助记者了解面上的情况;
回答起来自然,缓和,对方不受约束,因而谈话气氛轻松、活跃;
提问难度小,用在对陌生的访谈对象中,可以寒暄,赢得思考时间。
④不足:泛泛的提问,只会得到泛泛的回答,不容易得到实质性的材料,采访不容易深入下去;
问题太大,有些采访对象不知如何回答;
用得太滥,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
(2)闭合式提问。
①需要采访对象明确回答的特定的具体问题,这种提问给对方回答问题的限定面很窄,有时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
②一般用来核准某些事实,挖掘典型细节,对重大问题或突发性事件的采访 ③优点:比较直接,以得到采访对象的直接回答,获取有价值的材料; 时间短,收获大,记者牢牢掌握提问的主动权;
问题集中,采访能深入下去。
④不足:提问有些单刀直入,如果掌握不好,会影响谈话的气氛;
如果对问题选择不当,或漏掉某些问题,都会影响记者对全面情况的把握
(3)常用的采访提问方法:①正问法:正问法,也叫开门见山法。它是指记者在提问时直截了当地从正面提出问题,使对方一听就明白要回答什么。
②反问法,也有人称激将法。它指的是记者提问时,采访对象由于某些原因不肯回答,就从相反的方面提出问题,促使对方思考,迫使对方非答不可。有时,记者也提出比较尖锐的问题激发对方,促使对方谈出真情实况。主要分为激问和错问。A、激问法:又称激将法,就是选择针对性强,措辞犀利的问题直逼对方的要害,激化对方的情绪,“逼”对方来回答。
B、错问法:这是一种从相反的方向,提出一个分明错误的问题,以刺激对方的情绪,促使对方否认错误,澄清事实,探出真相的提问方法,其强度超过激问法。③追问法:就是循着对方谈话的线索,紧紧追问下去,问个“水落石出”,问到一个满意的结果为止。
④侧问法:侧问法,也叫迂回法。它指的是记者提问时,不宜从正面提出问题,而从侧面入手,经过迂回,绕绕圈子,然后才问到正题上,比较委婉、含蓄。⑤诱导法:就是启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巧设话题,使对方敞开胸怀,说出他真是的,具体的想法。
⑥设问法:就是为了强调某种结论或某种看法,有意先提出问题,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索,然后再进行回答。
11、开座谈会的效果?
(1)节省时间,可以较少的时间迅速收集较多的新闻线索
(2)互相启发,集中思考,互相启发
(3)及时验证,通过知情者的反应验证信息真实性
12、现场笔录的内容?
记录以笔记为主,以心记为辅
(1)要点;
(2)易忘点;
(3)疑问点;
(4)采访对象思想和个性语言;
(5)观察所得;
(6)记者的联想;
13、怎样验证材料?验证材料的方法?
验证材料:记者要将采访阶段采访所得的有关材料,再放入实践中进行验证 信源的可信性效果:可信性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传播者的信誉,包括客观、诚实、公正等品格条件;
第二是专业权威性,传播者对特定问题是否具有发言权和发言资格。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方法:(1)投入记者智力。(2)再直接通过采访实践。
14、材料积累的重要性?
搞好材料积累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记者在采写新闻时了解过去、指导现在和预测将来
第二,有利于新闻报道更有深意和深度;
第三,有利于记者从中产生联想进而获取新闻线索。
做好资料积累的方法:
一是勤奋读书、勤于积累;
二是养成习惯、持之以恒。
15、三角定位法的含义及启示?
(1)三角定位法即如果要确定一个事实的真实、准确程度,要通过三个信息来源核准。
(2)启示:通过三角定位法,我们要把事实差错消灭在采访阶段,要求记者在采访中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并要求伴随以质疑的习惯一种反复核对事实的愿望。用三角定位法验证材料,可以确定获取的事实是否一致,若是缺一个信息来源,就不予于确定。要是没有把三个角都做好的话,前面所付出的辛劳,都有可能因一个差错而功亏一篑,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16、新闻八大块的含义及作用?
(1)所谓新闻主题,即指新闻事实所提炼出来的主要问题及其表明的中心思想。是贯穿一篇新闻的指导思想和灵魂。
作用:贯穿新闻的主导思想、主脑和灵魂,是决定新闻的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的根本因素
吸引注意,诱读全文;概括内容,快递信息;评价事实,增值信息。
(2)所谓新闻材料,就是构成新闻事实的各种原始情况、资料的总称。作用:新闻写作的前提和保证。
(3)所谓新闻角度,记者发现、挖掘与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作用:提升采访效率;充分掌握材料,明确体现新闻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在哪,使新闻报道不会杂乱无章。
(4)新闻语言,即指新闻报道要求、体现新闻特性的语言。其主要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准确、通俗、简洁。
作用:准确地使用新闻语言有利于采访的进行
(5)新闻结构,即指消息写作中对材料组合与段落安排的特定方式。作用:
①倒金字塔结构使受众短时间内知道新闻的主要内容,也便于编辑对稿件的删减又不损害稿件的相对完整性和连贯性;
②时间顺序结构有说服力,但新闻开头对受众的吸引力较弱;
③悬念式结构,新闻报道清晰,易于受众接受;
④并列式结构一般适用于经验型、公报式等新闻材料
(6)新闻导语,即指消息的开头段落,也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作用:归于一句话,即导读、导听
概括新闻点(最有新闻价值的地方)、奠定报道基调、吸引受众。
(7)新闻背景是指与新闻人物及事件形成有机联系的相关环境和历史条件。新闻背景是与新闻事实有关的说明性、注释性材料,是对新闻事实起辅助性作用的资料性解说。
背景是新闻事实植根的土壤,有助于我们从更深、更广的视角上理解新闻。作用:
①衬托型,提供一些鲜为人知、更接近事物本质与真相的材料,与现有材料做对比,增强新闻报道的厚度
②解释型,注释某些专有名词、专用术语;交代来龙去脉解释新闻事实 ③启示型,揭示事物的意义,深化主题
(8)所谓新闻结尾,一般指消息最后的自然段落。
作用:①使整体效果更强烈,整体结构更勾称。
②查漏补缺,作适当的补充。
③画龙点晴,留下余韵。
17、新闻导语的分类?
(1)叙述型;即用简洁、朴实的文字把新闻的最主要、新鲜的事实直接叙述出来,因为与新闻报道应当客观地叙述事实这个基本特征相适应,所以叙述型导语使用率在导语写作中最高。包括直叙式和概括式。直叙式;以直接陈述的方式写作的导语。概括式,即要求对新闻事件用简洁文字大笔勾勒,搞成“压缩饼干”,令受众一读新闻导语,便对整篇内容有大致了解。
(2)描写型;即指运用白描式描写手法,集中、简洁再现事件最有特色的现场情景,以增强新闻感染力和吸引人的导语形式。(重在白描)
(3)议论型;夹叙夹议,有述有评。即指在概述新闻主要事实的基础上,记者直接出面予以评议的导语形式。
(4)橱窗式;这种类型的导语有如橱窗展示样品,导语从一个人的故事或典型事例开始。
(5)硬导语;硬导语又称直接式导语。这类导语一开头便涉及新闻中最重要的几大要素,节奏明快,通常只有一句话或两句话。适于突发新闻。
(6)软导语;又称延迟式导语:暂不告诉读者报道的主要内容,采用描写或讲故事的方挑起读者兴趣,在核心句或核心段中告诉读者报道要点。
18、新闻背景的含义及作用
(1)含义:①新闻背景是指与新闻人物及事件形成有机联系的相关环境和历史条件。
②新闻背景是与新闻事实有关的说明性、注释性材料,是对新闻事实起辅助性作
用的资料性解说。
③背景是新闻事实植根的土壤,有助于我们从更深、更广的视角上理解新闻。
(2)作用:① 衬托型;提供一些鲜为人知、更接近事物本质与真相的材料,与现有材料做对比,增强新闻报道的厚度
②解释型;注释某些专有名词、专用术语;交代来龙去脉解释新闻事实 ③启示型;揭示事物的意义,深化主题。
总之,用背景材料介绍新闻中的人物,满足读者的好奇心、阐释人物行为的合理性。
19、四种新闻结构和优缺点?
(1)倒金字塔结构。
特点:主体本身按材料的重要程度由前至后依次展开。优势:重点突出,便于受众选择接收、编辑删减。
(2)时间顺序结构。优势:可以反映新闻事件的大致过程,增强故事性
(3)悬念式结构-----华尔街日报体。优点:有利于从小处落笔,向大处开拓,引导读者从感性到理性地了解新闻事实。
(4)并列式结构。优势:可以为受众提供一个“沙盘模型”式的全景图。适用于综合性新闻、会议新闻、经验性新闻、反映成就、问题、未来计划的新闻,也用于调查性报道中叙述调查的成果。
20、消息的定义
消息包括动态消息:一事一报,简明扼要,时效性强综合消息:同类事物多侧面的归纳综合报道,主要是反映动向、成就、问题等。
21、学会写一篇完整的消息。
形式:
格式: 发布新闻单位的名称+发布新闻的地点、时间+发布新闻的形式(电、讯)本报讯本报某地某月某日专讯(专电)
某某社某地某月某日电
本台消息
第五篇:新闻编辑 期末复习重点
新闻编辑:指在新闻机构中专职从事新闻的选题、策划、修改、形式表达的工作人员。报纸新闻编辑的工作内容:选题、策划、编稿、组稿
编辑方针:根据办报、办台、办网方针以及实际情况对媒介内容、形式所作的总体设计。编辑方针规定了媒介的受众、传播内容、媒介水准与风格特色。
新闻敏感:又称新闻眼、新闻鼻,即新闻人迅速、准确地捕捉客观事实,并衡量其新闻价值大小的职业反应能力。
新闻价值的要素:及时性,重要性,显赫性,接近性,冲突性,反常性,必要性,悬疑性 新闻策划:广义是指新闻传媒的形象策划,狭义是指新闻采访策划,即新闻编辑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创造性活动。
新闻报道策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选题,设计报道方案,在报道实施过程中接受反馈并修正设计方案。(注:选题来自新闻线索)
新闻策划的“三度”:温度,深度,高度
编者按:编辑人员对一篇文章或一条消息所加的意见、评论等,常常放在文章或消息的前面。编者按可以表明编者的态度和意见,也可以提示要点,还可交待背景;补充材料或借题发挥,一般起强调重点、表明态度的作用。编者按一般放在报道的文前,有时也放在文章的中间,仅有少数可以放在文章末尾。
编者按分类:一般说来,编者按分为以下几种: 介绍性 一般来说,篇幅比较长的,说理比较深奥的文章,适合下这类的编者按。对于篇幅比较长的,以梳理情节,归纳主题,点出最大特点为主要内容;对于比较深奥的文章,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文章大意复述出来为重中之重。评论性 一般来说,特点不甚鲜明的文章,编者需要通过自己的分析加以凸现,以便于读者快速把握;还有一些有争议的话题或者观点,也非常适合这种编者按。综合性
这类编者按就有以上两种编者按的特点,只是在具体的撰写过程中,可以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去确定编者按的侧重点,或以介绍为主,或以评论为主,或二者兼顾。因而,以上两种编者按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这类编者按中,都不可偏废。
编后:是编辑人员撰写的小型评论文章。它附于新闻稿件(包括读者来信等)前或后,就其中某一点或某一问题发表意见、看法和感想。
头条—横排新闻左上方、竖排新闻的右上方的位置,通常用来刊登最重要的稿件
倒头条----版面右下方与头条同等规格处理的重要稿件
小头条、假头条、头条前----处于版面重要位置,但实际并非头条的稿件。一般位于真正头 条之上、之左,标题小于头条,涉及重要人物、机构、活动,但无实质性的重要内容。
主题——标题中的核心部分,最主要的事实和思想的概括和说明
引题(肩题)——引出主题,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或语义不完整,须与主题搭配才能存在 副题——解释和补充主题,如事实、新闻元素、思想等(注意:副题前不要加破折号)
网络新闻编辑:广义指人们在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媒体平台经过自己的编辑加工之后,转发、评价或者在新闻素材的基础之上再次编辑新闻。狭义是指在网络媒体即新闻网站或商业网站新闻版块从事新闻编辑工作的人员。
网络新闻策划分类: 内容策划
形式策划:网络滚动新闻,网络新闻专题,网络新闻评论,网络新闻论坛,网络新闻调查,网络新闻直播 选题策划 选稿修改 设计制作
报纸版式内容:
报型与印张,版心,报头,报眼(报耳),报线与报眉,中缝,栏,通版,头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