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利中学校近期发展规划
宁利中学校近期发展规划
(2011—2013)
学校本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明确确立了“创一流育人质量,建省级示范学校”的奋斗目标。全体师生员工团结奋进,勇于拼搏,与时俱进,争创一流,有力地推动着学校的健康、文明发展。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及县委、县政府对优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要,我校将沿着“教孩子三年、为孩子着想三十年”的发展思路,努力把学校办成既是管理一流的学校又是文明学生的培养基。为此特制定《宁利中学近期发展规划(2011—2013)》。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模范执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坚持教育就是服务的办学理念,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为高等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为社会培育更多的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二、组织机构
为使学校近期发展规划得到科学、合理、有效的落实,为下一步制定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奠定基础,宁利中学成立创建普通中学示范学校发展规划领导组织机构。
组 长:陈清华***
副组长:罗坤云
成 员:张卫荣
金仲勇
杨顺荣*** *** *** ***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学校近期发展规划的组织协调及日常工作。
办公室主任:陈强(兼)***
成员:苏宁继***
三、时间要求1、2011年12月,校园文明建设及绿化美化建设,进入市级示范中学行列。
2、2013年12月,努力办成无人监考、文明示范考场,进入省级示范中学行列。
四、办学理念
为学生成长而奠基
为教师成长而铺路
为学校发展谋改革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通过依法规范办学思想、依法规范办学行为、依法规范学校管理,建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章可循,有章必循”的现代化管理体制。确立现代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思想,建立有序、高效的管理系统,确保学校各项工作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办学,使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把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作为办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是否有利于师生的全面和谐、持续发展作为衡量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准则。强调学校管理、教学设施、后勤服务相互配套;五育并重,师生互动,全面协调;最终达到学校、社会、家庭、学生、教师、家长的和谐统一,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五、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创一流育人质量,建省级示范学校
创一流育人质量,就是要倡导教育民主。学校从一开始就大力改变传统机械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生动地发展,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使其充分发挥个性潜能,具有创新精神;要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丰富学生的闲暇生活,让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习,使个性获得自由发展,创造力得到良好培养,坚决改革“应试教育”模式下把学生束缚在课堂上、教室里、题海中的不良现象;要培养创造型教师。学校要不断创设环境、创造条件,力争使所有教师具有豁达自信、志向高远、锲而不舍、超越自我的人格力量,具有尊重学生人格,实行教学民主,发展学生个性的先进教育观念,具有思维敏捷而富于想象,充满理性而富于激情,既严谨执著又幽默灵活的教学艺术。
建省级示范学校,就是从一开始,学校就高标准要求,高起点规划,高设施配备,高质量打造,高效益回报。学校要在2011年底完成各类设施配套装备,加强各科室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加强教学管理和行政决策,营造文化氛围,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力争在2012年稳步进入市级示范行列中,2013年跻身省级示范学校行列中,在全省有较高的声誉,把常平中学办成现代化的、高质量的、有特色的实验性、示范性学校。
具体目标
1、行政管理优质高效。优化党政管理职能系统,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行政管理网络,对学校工作进行卓有成效的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协调,营造团结奋进、分工负责、相互合作、凝聚力强和有感召力的战斗集体。严格干部任用标准和程序,努力建设一支人员精悍、业务精良、结构合理、懂教育、善管理、务实型、创新型开展工作的干部管理队伍。
2、学校管理科学有效。班子成员能分工负责,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在校园管理、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管理等方面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注重实效,讲求科学。进一步完善和形成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相统一的科学机制。
3、德育工作注重实效。不断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努力构建“学校—班级—家庭—企业”立体德育网络结构;利用多种教育资源,拓展学生自主发展空间;以不同形式把德育渗透到课堂及校园环境各个角落;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注重学生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身心素质、诚信教育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通过各种德育活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竞争、学会生存,能主动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德育考核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4、师资建设高标准优化。在现有教师队伍的基础上,严把新教师入口关,努力建设一支能适应培育优质人才需要的、水平高、能力强、有开拓创新精神、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一专多能、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既要引进优秀教师加盟学校,也要为促进一批本土名优教师奋斗。专任教师在全部达大学本科学历的基础上,到2008年,30%的教师达到硕士研究生学历。
5、学生培养德智育并重。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使其志向远大、兴趣广泛、基础扎实、素质全面、能力多样、特长明显、人格健全、适应性强、富有创新精神。无论在尖端技术领域还是在平凡工作岗位都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6、规模轨制适度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学校扩轨与提高质量之间的矛盾,三年内高中规模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实行小班化教学,轨制保持6轨18个班。之后,根据各方需求和发展状况,逐步剥离初中,实行单办高中,构建全市一流的优质高中学校。
7、硬件建设高规格设计。现在学校的硬件设置已完全能适应高中教育的需求。今后三年,要争取多方筹措资金,完成多功能厅、艺体馆和教工Ⅱ号住宅楼工程建设。加大力度,努力构建绿色环保、数字化校园,铺设校本培训基地及现代信息化“高速公路”。实现“文化品位先进、教学设施一流、校园景观优美”的办学目标。
8、校园文化建设高品位。认真实践“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突出本校特色,在物质、制度、精神及行为等层面上,建设人本民主的制度文化、体制全新的课程文化、严谨务实的教师文化和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通过全面、系统、高品位、高标准地构建现代学校的校园文化,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
9、资源整合稳步推进。通过高、初中分离,扩大高中办学规模,理顺教育管理体制,重组新的优质教育资源,形成规模效益,放大其育人功能。在“用足用好现有资源”与不断“开发运用新资源”的协调发展中,全面关心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0、依法治校日益彰显。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办学,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范办学。进一步搞好“十八大”期间的学法、普法教育,师生违法犯罪率控制在“零”。
11、体艺文卫协调发展。积极开展有利于增强师生身体素质的体育运动,鼓励师生参加各类体育项目竞赛活动;组织师生开展各类文艺活动,丰富师生业余生活,提高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继续推进文明卫生校园、班级、宿舍等创建活动,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六、保障措施
(一)学校管理工作多元化
1、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的民主管理作用。重大决策经专家论证,教代会审议,上级批示,做到教工、家长、学生知情。坚持依法治校,重视制度创新。完善“决策—执行—反馈—监督—评价”的良性循环运行机制。根据公平、竞争、科学、可操作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管理实施方案、考核条例和细则,督查评估教师教学的全过程。
2、创新用人制度。学校将积极稳定地实行合理流动的用人制度,不断建立完善、推行择优聘用、竞争上岗、优胜劣汰机制,采用低聘、缓聘、解聘和分流转岗、待岗的办法,盘活教师资源,营造竞争机制,既增强在职教职工的紧迫感和压力感,又增强新教师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
3、实行“一二五”目标管理体制。即“一先”:思想领先;“二参”:教师参与决策、学生参与管理;“五优化”即优化年级、优化班级、优化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研组、优化教辅人员。在学校发展进程中,不断对该体制充实完善。
4、强化考核、分配机制。调整和完善《教职工考核奖励细则》和《教师功能评价系统》,在年度考核评估方案的基础上,对教师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量化分等、绩效挂钩,分配实行结构工资制,建立重绩效、重贡献的分配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5、实行民主管理制度。坚持校务公开,增强校务管理透明度和民主性,建好校务公开帐,设立校务公开栏;完善教代会制度,学校重大事项须公开广泛征询意见,再由校委会讨论决策,并经教代会审议通过然后实施。
6、完善校内外监督机制。成立由学生、家长、教师、社会各界代表参与的各类管理组织,充分发挥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学生评教师、教师评领导、社会评学校”的监督考核评价机制。全方位推动学校管理工作“上规范、创特色、争一流”。
(二)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化
1、进一步启动好“培养青年教师工作计划”。学校领导实行包班包组包学科,坚持定期听评课或“推门听课制度”,对学校新近聘请及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搞好“传、帮、带”结对子工作,每周总结一次师带徒活动情况。大力培养县、市、省三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创造条件,培植各科“教学能手”。发挥外聘教师的效应,走“专家型”带徒帮教新路,主动指导带动新教师快速成长为教学骨干。
2、开展教学大练兵。每学年举办3—4次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要求名师和高级教
师上精品课,中级教师和教研组长上示范课,获奖教师上观摩课,青年教师上竞教课,教坛新秀上公开课,新分教师上汇报课。组织教学竞赛和新分教师专业知识考试。教研组工作重点转移到培养青年教师上来。
3、逐步落实“六个一工程”。即每位教师每学年设计一个优秀教案,讲好一节公开课,制作一个优质课件,接受一次业务水平测试,搞好一次社会调研,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4、严格执行考评机制。不断充实完善《学校教师考核量化标准实施细则》,通过教师自评,学生、家长、社区参评,校委会总评的程序,进行考核评价。公开、公正、公平地任用和分流教师。
5、继续抓好“安居乐教”工程建设。对教师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工作上支持,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和津贴水平,改善办公、住房、生活、娱乐条件,为教师创造性地劳动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让教师“无后顾之忧,有用武之地。”
6、拓宽开放办学之路。注重加强与省、市各校的联系合作,邀请各校名师传宝送经,鼓励教师离岗培训、在职进修,创造条件积极让教师到先进校学习参观,参加省、市、县和外地组织的各类教学研讨会、观摩课等,大面积提高教师不断适应教改的需求。
(三)德育工作网络化
1、进一步抓好德育工作的“三创三全”运行机制,即“创新德育管理机制,创设德育氛围,创新德育评价办法;全员、全程、全方位”。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通过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多样化,尤其抓好每周一下午主题班会,把“四文明”创建活动落在实处。
2、德育工作在继续贯彻“一条主线”(“崇尚卓越、追求一流”精神)、“两支队伍”(校内德育队伍和校外兼职辅导队伍)、“三个结合”(与学科教学结合、教科研结合、活动课程结合)、“八项教育”(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为准则进行八项教育:民族精神的培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明养成教育和诚信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德育科研,探究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规律、新特点。
3、强化班主任培训、评估、考核制度,将班级各项行为规范评比与班主任考核挂钩。建立班主任各种考核机制和学生干部培养机制。通过日记、周结、月考核和期末评定制度,评选和奖励“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优秀班团干部”和“文明班组”、“三好学生”,逐渐形成学生自主管理机制。
4、重视人文教育,营造多彩的校园文化,让墙壁空间说话,使花草树木育人,通过各种名人字画、名言警句,各种标语、警示牌,创设浓郁的人文环境和育人氛围,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5、成立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编织“家庭教育互联网”;经常开展法制纪律教育,把违法犯罪率控制在零。
(四)教学科研工作经常化
1、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试验。进一步发挥试教领导组的带领作用,发挥试教学科组的带动作用,试教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一轮实验当中。
2、强化课堂教学改革,确保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备课组的研究,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师生教学互动,增强教学中的民主氛围。外语尝试“张思中外语教学法”,高语组尝试“低起点、高层次、高要求”素质教育模式,并尝试作文教学改革意见;进一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向45分钟课堂教学要效益。实施无人监考文明考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自觉性。
3、根据教学计划,开足开全开好每一门课。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正确把
握教材结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确保整个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4、合理地安排好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进一步开放信息技术课。从实际出发安排好综合实践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好研究性课程;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工作,推动此项工作向纵深发展。
5、强化教研组工作。一是增强竞争机制,每学期分别评选2—3个优秀教研组、优秀教研积极分子;二是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教研组工作及时通报,加强督导;三是稳定教研活动形式,每周三下午进行教学研究。四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教研组长及任课教师会议。
6、加大教改教研工作力度。每学年收集整理教师的教学教育论文一次,并编印成册,相互传阅;积极向省、市各级各类报刊、杂志推荐教师的优秀论文和课件;组织学校刊物选登教师的教学论文;鼓励教师积极承担省、市各级教研课题,学校给予相应人员经费支持。
(五)硬件设施配备现代化1、2012年,学校各处室办更新配置电脑设备,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建设校园网,实现“家校通”、互联网。培养学生采、编、演等能力。力争在2013年新建一座1500m2的多功能综合楼。在现有基础上为每位教师更新、配备笔记本电脑,建成全市一流的教学资源库。
2、校园美化绿化。进一步形成美化、绿化、香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校园环境。学校发展规划为我们构画了一幅宏伟的蓝图,也为我校实施素质教育,为实现“创一流育人质量,建三晋示范学校”的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常平中学这所崭新的学校,一定会在师生的不懈努力下,以崭新的思路,崭新的模式,科学的管理,优异的成绩谱写灿烂辉煌的新篇章。
宁利中学
2011年9月5日
第二篇:中学校近期发展规划
中学校近期发展规划
中学校近期发展规划
中学校近期发展规划
中学是经省教育厅批准新近成立的一所6轨制完全中学。动工兴建,秋季实行高中起始年级招生。学校首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明确确立了“创一流育人质量,建三晋示范学校”的奋斗目标。全体师生员工团结奋进,勇于拼搏,与时俱进,争创一流,有力地推动着学校的健康、文明发展。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及县委、县政府对优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迫切需要,我校将沿着“升就并重,造福社会”的发展思路,努力把学校办成既是高等院校合格新生的培养基地,又是集团人才的培训基地。
为此特制定《中学校近期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模范执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坚持教育就是服务的办学理念,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为高等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为社会培育更多的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二、组织机构
为使学校近期发展规划得到科学、合理、有效的落实,为下一步制定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奠定基础,中学成立创建普通高中示范学校发展规划领导组织机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学校近期发展规划的组织协调及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 成员:
三、时间要求 1、12月,进入市级示范高中行列。2、2010年12月,努力进入省级示范高中行列。
四、办学理念
依法治校 科学管理 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
“依法治校”,就是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通过依法规范办学思想、依法规范办学行为、依法规范学校管理,建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章可循,有章必循”的现代化管理体制。“科学管理”,就是要确立现代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思想,建立有序、高效的管理系统,确保学校各项工作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办学,使学校管理制度化、规
范化、科学化。“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作为办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是否有利于师生的全面和谐、持续发展作为衡量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准则。
“和谐发展”,就是要强调学校管理、教学设施、后勤服务相互配套;五育并重,师生互动,全面协调;最终达到学校、社会、家庭、学生、教师、家长的和谐统一,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五、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创一流育人质量,建示范学校
创一流育人质量,就是要倡导教育民主。学校从一开始就大力改变传统机械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生动地发展,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使其充分发挥个性潜能,具有创新精神;要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丰富学生的闲暇生活,让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习,使个性获得自由发展,创造力得到良好培养,坚决改革“应试教育”模式下把学生束缚在课堂上、教室里、题海中的不良现象;要培养创造型教师。学校要不断创设环境、创造条件,力争使所有教师具有豁达自信、志向高远、锲而不舍、超越自我的人格力量,具有尊重学生人格,实行教学民主,发展学生个性的先进教育观念,具有思维敏捷而富于想象,充满理性而富于激情,既严谨执著又幽默灵活的教学艺术。建示范学校,就是从一开始,学校就高标准要求,高起点规划,高设施配备,高质量打造,高效益回报。学校要在底完成各类设施配套装备,加强各科室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加强教学管理和行政决策,营造文化氛围,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力争在稳步进入市级示范高中行列,2010年跻身省级示范高中学校行列,在全省有较高的声誉,把常平中学办成现代化的、高质量的、有特色的实验性、示范性学校。具体目标
1、行政管理优质高效。优化党政管理职能系统,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行政管理网络,对学校工作进行卓有成效的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协调,营造团结奋进、分工负责、相互合作、凝聚力强和有感召力的战斗集体。严格干部任用标准和程序,努力建设一支人员精悍、业务精良、结构合理、懂教育、善管理、务实型、创新型开展工作的干部管理队伍。
2、学校管理科学有效。班子成员能分工负责,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在校园管理、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管理等方面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注重实效,讲求科学。进一步完善和形成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相统一的科学机制。
3、德育工作注重实效。不断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努力构建“学校—班级—家庭—企业”立体德育网络结构;利用多种教育资源,拓展学生自主发展空间;以
不同形式把德育渗透到课堂及校园环境各个角落;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注重学生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身心素质、诚信教育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通过各种德育活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竞争、学会生存,能主动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德育考核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4、师资建设高标准优化。在现有教师队伍的基础上,严把新教师入口关,努力建设一支能适应培育优质人才需要的、水平高、能力强、有开拓创新精神、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一专多能、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既要引进优秀教师加盟学校,也要为促进一批本土名优教师奋斗。专任教师在全部达大学本科学历的基础上,到,30%的教师达到硕士研究生学历。
5、学生培养德智育并重。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使其志向远大、兴趣广泛、基础扎实、素
质全面、能力多样、特长明显、人格健全、适应性强、富有创新精神。无论在尖端技术领域还是在平凡工作岗位都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6、规模轨制适度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学校扩轨与提高质量之间的矛盾,三年内高中规模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实行小班化教学,轨制保持6轨18个班。之后,根据各方需求和发展状况,逐步剥离初中,实行单办高中,构建全市一流的优质高中学校。
7、硬件建设高规格设计。现在学校的硬件设置已完全能适应高中教育的需求。今后三年,要争取多方筹措资金,完成多功能厅、艺体馆和教工ⅱ号住宅楼工程建设。加大力度,努力构建绿色环保、数字化校园,铺设校本培训基地及现代信息化“高速公路”。实现“文化品位先进、教学设施一流、校园景观优美”的办学目标。
8、校园文化建设高品位。认真实践“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突出本校
特色,在物质、制度、精神及行为等层面上,建设人本民主的制度文化、体制全新的课程文化、严谨务实的教师文化和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通过全面、系统、高品位、高标准地构建现代学校的校园文化,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
9、资源整合稳步推进。通过高、初中分离,扩大高中办学规模,理顺教育管理体制,重组新的优质教育资源,形成规模效益,放大其育人功能。在“用足用好现有资源”与不断“开发运用新资源”的协调发展中,全面关心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0、依法治校日益彰显。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办学,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范办学。进一步搞好“十一·五”期间的学法、普法教育,师生违法犯罪率控制在“零”。
11、体艺文卫协调发展。积极开展有利于增强师生身体素质的体育运动,鼓励师生参加各类体育项目竞赛活动;组织师生开展各类文艺活动,丰富师生业余生活,提高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
能力;继续推进文明卫生校园、班级、宿舍等创建活动,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六、保障措施
学校管理工作多元化
1、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的民主管理作用。重大决策经专家论证,教代会审议,上级批示,做到教工、家长、学生知情。坚持依法治校,重视制度创新。完善“决策—执行—反馈—监督—评价”的良性循环运行机制。根据公平、竞争、科学、可操作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管理实施方案、考核条例和细则,督查评估教师教学的全过程。
2、创新用人制度。学校将积极稳定地实行合理流动的用人制度,不断建立完善、推行择优聘用、竞争上岗、优胜劣汰机制,采用低聘、缓聘、解聘和分流转岗、待岗的办法,盘活教师资源,营造竞争机制,既增强在职教职工的紧迫
感和压力感,又增强新教师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
3、实行“一二五”目标管理体制。即“一先”:思想领先;“二参”:教师参与决策、学生参与管理;“五优化”即优化年级、优化班级、优化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研组、优化教辅人员。在学校发展进程中,不断对该体制充实完善。
4、强化考核、分配机制。调整和完善《教职工考核奖励细则》和《教师功能评价系统》,在考核评估方案的基础上,对教师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量化分等、绩效挂钩,分配实行结构工资制,建立重绩效、重贡献的分配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5、实行民主管理制度。坚持校务公开,增强校务管理透明度和民主性,建好校务公开帐,设立校务公开栏;完善教代会制度,学校重大事项须公开广泛征询意见,再由校委会讨论决策,并经教代会审议通过然后实施。
6、完善校内外监督机制。成立由学生、家长、教师、社会各界代表参与的各类管理组织,充分发挥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学生评教师、教师评领导、社会评学校”的监督考核评价机制。全方位推动学校管理工作“上规范、创特色、争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化
1、进一步启动好“培养青年教师工作计划”。学校领导实行包班包组包学科,坚持定期听评课或“推门听课制度”,对学校新近聘请及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搞好“传、帮、带”结对子工作,每周总结一次师带徒活动情况。大力培养县、市、省三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创造条件,培植各科“教学能手”。发挥外聘教师的效应,走“专家型”带徒帮教新路,主动指导带动新教师快速成长为教学骨干。
2、开展教学大练兵。每学年举办3—4次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要求名师和高级教1 2 下一页
第三篇:xx中学校近期发展规划
xx中学校近期发展规划
(2007—2010)
xx中学是经省教育厅批准新近成立的一所6轨制完全中学。2003年动工兴建,2006年秋季实行高中起始年级招生。学校首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明确确立了“创一流育人质量,建三晋示范学校”的奋斗目标。全体师生员工团结奋进,勇于拼搏,与时俱进,争创一流,有力地推动着学校的健康、文明发展。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及县委、县政府对优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迫切需要,我校将沿着“升(学)就(业)并重,造福社会”的发展思路,努力把学校办成既是高等院校合格新生的培养基地,又是xx集团人才的培训基地。为此特制定《xx中学校近期发展规划(2007—2010)》。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模范执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坚持教育就是服务的办学理念,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为高等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为社会培育更多的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二、组织机构
为使学校近期发展规划得到科学、合理、有效的落实,为下一步制定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奠定基础,xx中学成立创建普通高中示范学校发展规划领导组织机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学校近期发展规划的组织协调及日常工作。
办公室主任:xxx(兼)
成员:xxx
三、时间要求1、2008年12月,进入市级示范高中行列。
2、2010年12月,努力进入省级示范高中行列。
四、办学理念
依法治校 科学管理 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
“依法治校”,就是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通过依法规范办学思想、依法规范办学行为、依法规范学校管理,建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章可循,有章必循”的现代化管理体制。
“科学管理”,就是要确立现代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思想,建立有序、高效的管理系统,确保学校各项工作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办学,使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作为办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是否有利于师生的全面和谐、持续发展作为衡量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准则。
“和谐发展”,就是要强调学校管理、教学设施、后勤服务相互配套;五育并重,师生互动,全面协调;最终达到学校、社会、家庭、学生、教师、家长的和谐统一,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五、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创一流育人质量,建xx示范学校
创一流育人质量,就是要倡导教育民主。学校从一开始就大力改变传统机械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生动地发展,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使其充分发挥个性潜能,具有创新精神;要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丰富学生的闲暇生活,让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习,使个性获得自由发展,创造力得到良好培养,坚决改革“应试教育”模式下把学生束缚在课堂上、教室里、题海中的不良现象;要培养创造型教师。学校要不断创设环境、创造条件,力争使所有教师具有豁达自信、志向高远、锲而不舍、超越自我的人格力量,具有尊重学生人格,实行教学民主,发展学生个性的先进教育观念,具有思维敏捷而富于想象,充满理性而富于激情,既严谨执著又幽默灵活的教学艺术。
建xx示范学校,就是从一开始,学校就高标准要求,高起点规划,高设施配备,高质量打造,高效益回报。学校要在2007年底完成各类设施配套装备,加强各科室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加强教学管理和行政决策,营造文化氛围,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力争在2008年稳步进入市级示范高中行列,2010年跻身省级示范高中学校行列,在全省有较高的声誉,把常平中学办成现代化的、高质量的、有特色的实验性、示范性学校。
具体目标
1、行政管理优质高效。优化党政管理职能系统,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行政管理网络,对学校工作进行卓有成效的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协调,营造团结奋进、分工负责、相互合作、凝聚力强和有感召力的战斗集体。严格干部任用标准和程序,努力建设一支人员精悍、业务精良、结构合理、懂教育、善管理、务实型、创新型开展工作的干部管理队伍。
2、学校管理科学有效。班子成员能分工负责,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在校园管理、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管理等方面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注重实效,讲求科学。进一步完善和形成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相统一的科学机制。
3、德育工作注重实效。不断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努力构建“学校—班级—家庭—企业”立体德育网络结构;利用多种教育资源,拓展学生自主发展空间;以不同形式把德育渗透到课堂及校园环境各个角落;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注重学生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身心素质、诚信教育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通过各种德育活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竞争、学会生存,能主动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德育考核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4、师资建设高标准优化。在现有教师队伍的基础上,严把新教师入口关,努力建设一支能适应培育优质人才需要的、水平高、能力强、有开拓创新精神、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一专多能、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既要引进优秀教师加盟学校,也要为促进一批本土名优教师奋斗。专任教师在全部达大学本科学历的基础上,到2008年,30%的教师达到硕士研究生学历。
5、学生培养德智育并重。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使其志向远大、兴趣广泛、基础扎实、素质全面、能力多样、特长明显、人格健全、适应性强、富有创新精神。无论在尖端技术领域还是在平凡工作岗位都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6、规模轨制适度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学校扩轨与提高质量之间的矛盾,三年内高中规模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实行小班化教学,轨制保持6轨18个班。之后,根据各方需求和发展状况,逐步剥离初中,实行单办高中,构建全市一流的优质高中学校。
7、硬件建设高规格设计。现在学校的硬件设置已完全能适应高中教育的需求。今后三年,要争取多方筹措资金,完成多功能厅、艺体馆和教工Ⅱ号住宅楼工程建设。加大力度,努力构建绿色环保、数字化校园,铺设校本培训基地及现代信息化“高速公路”。实现“文化品位先进、教学设施一流、校园景观优美”的办学目标。
8、校园文化建设高品位。认真实践“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突出本校特色,在物质、制度、精神及行为等层面上,建设人本民主的制度文化、体制全新的课程文化、严谨务实的教师文化和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通过全面、系统、高品位、高标准地构建现代学校的校园文化,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
9、资源整合稳步推进。通过高、初中分离,扩大高中办学规模,理顺教育管理体制,重组新的优质教育资源,形成规模效益,放大其育人功能。在“用足用好现有资源”与不断“开发运用新资源”的协调发展中,全面关心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0、依法治校日益彰显。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办学,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范办学。进一步搞好“十一·五”期间的学法、普法教育,师生违法犯罪率控制在“零”。
11、体艺文卫协调发展。积极开展有利于增强师生身体素质的体育运动,鼓励师生参加各类体育项目竞赛活动;组织师生开展各类文艺活动,丰富师生业余生活,提高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继续推进文明卫生校园、班级、宿舍等创建活动,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六、保障措施
(一)学校管理工作多元化
1、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的民主管理作用。重大决策经专家论证,教代会审议,上级批示,做到教工、家长、学生知情。坚持依法治校,重视制度创新。完善“决策—执行—反馈—监督—评价”的良性循环运行机制。根据公平、竞争、科学、可操作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管理实施方案、考核条例和细则,督查评估教师教学的全过程。
2、创新用人制度。学校将积极稳定地实行合理流动的用人制度,不断建立完善、推行择优聘用、竞争上岗、优胜劣汰机制,采用低聘、缓聘、解聘和分流转岗、待岗的办法,盘活教师资源,营造竞争机制,既增强在职教职工的紧迫感和压力感,又增强新教师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
3、实行“一二五”目标管理体制。即“一先”:思想领先;“二参”:教师参与决策、学生参与管理;“五优化”即优化年级、优化班级、优化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研组、优化教辅人员。在学校发展进程中,不断对该体制充实完善。
4、强化考核、分配机制。调整和完善《教职工考核奖励细则》和《教师功能评价系统》,在考核评估方案的基础上,对教师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量化分等、绩效挂钩,分配实行结构工资制,建立重绩效、重贡献的分配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5、实行民主管理制度。坚持校务公开,增强校务管理透明度和民主性,建好校务公开帐,设立校务公开栏;完善教代会制度,学校重大事项须公开广泛征询意见,再由校委会讨论决策,并经教代会审议通过然后实施。
6、完善校内外监督机制。成立由学生、家长、教师、社会各界代表参与的各类管理组织,充分发挥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学生评教师、教师评领导、社会评学校”的监督考核评价机制。全方位推动学校管理工作“上规范、创特色、争一流”。
(二)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化
1、进一步启动好“培养青年教师工作计划”。学校领导实行包班包组包学科,坚持定期听评课或“推门听课制度”,对学校新近聘请及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搞好“传、帮、带”结对子工作,每周总结一次师带徒活动情况。大力培养县、市、省三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创造条件,培植各科“教学能手”。发挥外聘教师的效应,走“专家型”带徒帮教新路,主动指导带动新教师快速成长为教学骨干。
2、开展教学大练兵。每学年举办3—4次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要求名师和高级教师上精品课,中级教师和教研组长上示范课,获奖教师上观摩课,青年教师上竞教课,教坛新秀上公开课,新分教师上汇报课。组织教学竞赛和新分教师专业知识考试。教研组工作重点转移到培养青年教师上来。
3、逐步落实“六个一工程”。即每位教师每学年设计一个优秀教案,讲好一节公开课,制作一个优质课件,接受一次业务水平测试,搞好一次社会调研,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4、严格执行考评机制。不断充实完善《学校教师考核量化标准实施细则》,通过教师自评,学生、家长、社区参评,校委会总评的程序,进行考核评价。公开、公正、公平地任用和分流教师。
5、继续抓好“安居乐教”工程建设。对教师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工作上支持,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和津贴水平,改善办公、住房、生活、娱乐条件,为教师创造性地劳动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让教师“无后顾之忧,有用武之地。”
6、拓宽开放办学之路。注重加强与省、市各校的联系合作,邀请各校名师传宝送经,鼓励教师离岗培训、在职进修,创造条件积极让教师到先进校学习参观,参加省、市、县和外地组织的各类教学研讨会、观摩课等,大面积提高教师不断适应教改的需求。
(三)德育工作网络化
1、进一步抓好德育工作的“三创三全”运行机制,即“创新德育管理机制,创设德育氛围,创新德育评价办法,全员、全程、全方位”。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通过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多样化,尤其抓好每周一下午主题班会,把“四文明”创建活动落在实处。
2、德育工作在继续贯彻“一条主线”(常中“崇尚卓越、追求一流”精神)、“两支队伍”(校内德育队伍和校外兼职辅导队伍)、“三个结合”(与学科教学结合、教科研结合、活动课程结合)、“八项教育”(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为准则进行八项教育:民族精神的培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明养成教育和诚信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德育科研,探究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规律、新特点。
3、强化班主任培训、评估、考核制度,将班级各项行为规范评比与班主任考核挂钩。建立班主任各种考核机制和学生干部培养机制。通过日记、周结、月考核和期末评定制度,评选和奖励“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优秀班团干部”和“文明班组”、“三好学生”,逐渐形成学生自主管理机制。
4、充分挖掘德育资源,建立各种类型教育基地。如精神资源型——省级德育教育基地“保卫战遗址”“抗大分校遗址”;实践考察型——xx集团公司;社会服务型——光荣院;劳动锻炼型——文明卫生县城创建活动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爱社会主义和环保、劳动、心理健康等教育。
5、重视人文教育,营造多彩的校园文化,让墙壁空间说话,使花草树木育人,通过各种名人字画、名言警句,各种标语、警示牌,创设浓郁的人文环境和育人氛围,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6、成立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编织“家庭教育互联网”;经常开展法制纪律教育,把违法犯罪率控制在零。
(四)教学科研工作经常化
1、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试验。进一步发挥试教领导组的带领作用,发挥试教学科组的带动作用,试教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一轮实验当中。
2、强化课堂教学改革,确保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备课组的研究,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师生教学互动,增强教学中的民主氛围。外语尝试“张思中外语教学法”,高语组尝试“低起点、高层次、高要求”素质教育模式,并尝试作文教学改革意见;进一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向45分钟课堂教学要效益。
3、根据教学计划,开足开全开好每一门课。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正确把握教材结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确保整个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4、合理地安排好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进一步开放信息技术课。从实际出发安排好综合实践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好研究性课程;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工作,推动此项工作向纵深发展。
5、强化教研组工作。一是增强竞争机制,每学期分别评选2—3个优秀教研组、优秀教研积极分子;二是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教研组工作及时通报,加强督导;三是稳定教研活动形式,每周三下午进行教学研究。四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教研组长及任课教师会议。
6、加大教改教研工作力度。每学年收集整理教师的教学教育论文一次,并编印成册,相互传阅;积极向省、市各级各类报刊、杂志推荐教师的优秀论文和课件;组织学校刊物选登教师的教学论文;鼓励教师积极承担省、市各级教研课题,学校给予相应人员经费支持。
(五)硬件设施配备现代化
1、更新改造及配备。2007年,学校办公楼安装一套教学监控设备,实行教学全程监督;宿舍楼改造内部设施条件;图书馆引进电子阅览系统,配备一定数量的电子书目,藏书总量及生均册数达到省定标准,并逐年有所增加。
2、主要建筑设施。2008年,学校各处室办更新配置电脑设备,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建设校园网,实现“校校通”、互联网。建设学校内部电视演播系统,组建学校电视台及相关设备,培养学生采、编、演等能力。建设教工Ⅱ号住宅楼5层2400m2,解决24名教师的住房困难。力争在2008年新建一座1500m2的多功能艺体馆。在现有基础上为每位教师更新、配备笔记本电脑,建成全市一流的教学资源库。
3、校园美化绿化。2007年新增2个校园绿色流动景观;建造1处校园自动喷泉;新建艺术雕塑2尊。进一步形成美化、绿化、香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校园环境。
学校发展规划为我们构画了一幅宏伟的蓝图,也为我校实施素质教育,为实现“创一流育人质量,建三晋示范学校”的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常平中学这所崭新的学校,一定会在师生的不懈努力下,以崭新的思路,崭新的模式,科学的管理,优异的成绩谱写灿烂辉煌的新篇章。
第四篇:学校近期发展规划
学校近期发展规划
根据2010年制订的五年发展规划,本学年学校近期发展规划如下: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依法办学,以德治校。认真落实商教字【86】号文件精神,实施素质教育,实行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二、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全面实施“高效课堂”模式,从而确保“课堂高效”。
三、认真落实“校务、财务公开”。
四、努力构建校园文化,以“三字经”、“弟子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依托,全面提升全校师生素质。
五、积极配合上级要求,认真落实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
六、积极配合工作上级安排,搞好校园硬件建设,力争于三月底完成新教学楼前后地面硬化及操场硬化工作,为2013年中招体育加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一三年二月
第五篇:学校近期、中长期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
(2013年9月—2018年7月)
后赵小学
2013年9月
后赵小学发展规划(2013年9月-2018年7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主动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立足实际,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突出特色,不断强化学校优势,继续深化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努力把后赵小学建成一所实力雄厚、特色鲜明、教育水平优秀、管理科学的现代化学校。
二、发展背景分析
(一)基本情况
杜郎口镇后赵中心校,创办于一九六六年,直属于于茌平县杜郎口联合校领导。学校创办初期选址于后赵中心,我校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生411人,平均班额36人,全校班额均不超过45人。我校属于独立校园,占地14520平方米,生均5.13平方米;绿地面积1500平方米,生均绿地面积3.65方米;下辖14个自然村,人口共7840人,服务半径3公里。校园道路全部硬化,路面平整清洁。现有教职工28人,专任教师26人,现有学生411人,12个教学班,平均班36人,最大班45人。师生比15.8:1。
我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坚持走铸造名校之路。短短几年内,学校先后被评为县级平安和谐校园、县级花
园式学校、县级规范化学校、县级教学示范学校、县级科学教育示范学校、市级校园经济学校、市级数学科学实践基地。
(二)发展优势
1、有一支凝聚力强、敢为人先的队伍。学校领导班子团结民主,奋进务实。班子成员敬业勤政,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和协调能力,在工作中能率先垂范,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教师队伍沉稳老练,奋发向上。几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采用多种形式狠抓师德建设,加强教师业务提供和专业发展,积极为教师展示才华搭建舞台,着力培养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
2、有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学校立足科学管理、人文管理,抓实教育思想管理、校园管理、教学流程管理;坚持制度治校,学校逐步制订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同时,严格制度执行的刚性,把规章制度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中,用规章制度规范每一位教职工的行为,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3、有一条方法灵活、成效卓著的教育教学路子。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注重突出“有效教学”理念,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经验共享、创新在前”活动,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确保学有地位、学的主动、学有目标,尽可尝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习更有效率,初步形成了“行动研究,分层落实”的有效教学推进策略。另外,我校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突出优秀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通过黑板报、宣传栏、班会、队会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
动,坚持学校教育系列化和社会教育经常化,致力于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型的和谐德育体系。
(三)存在的问题
1、办学规模小、可支配的资金少,运转十分困难。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师资建设上资金难以得到保证。
2、品牌教师队伍需进一步壮大,核心竞争力需进一步提升。要发挥好榜样引领作用,教学研究的氛围须进一步浓化。
3、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由于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来自农村,家长对养成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模糊而淡薄,主要采取放任的教育方式,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基础道德亟待培养。
三、学校发展的思想理念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实施内涵发展,创建特色名校”新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成一流的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
(二)理念概述
培养目标:文明爱人、道德高尚的人。
办学思想:让学校成为师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校风:和谐博爱、勤勉好学。校训:诚实做人、用心做事。教风:修德启智、博学乐趣。
学风:知行合一、日新成习。
四、学校总体发展的目标分述
(一)学生培养目标
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拥有健全人格。注重素质教育,激发兴趣,培养个性,让学生具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健康全面的发展,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1、领导班子建设
按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和任用干部,努力打造一个职责分明、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廉洁自律、开拓创新,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按教育法律法规办事的、能运用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实施管理的领导班子。
2、教师队伍建设
继续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抓好师德师风建设;重视“塑师表、铸师魂、练师能”,努力创设浓郁的学习氛围,扎实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抓好骨干教师的送培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现代化。
3、教育教学工作
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基本形成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课堂活动联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横向贯通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打造更加有助师生发展的人文校园、平安校园、绿色校园,努力构建良好的和谐的学校德育文化,营造优良校风;使每位受教育者成为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文明意识,具有健全人格、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心理品质,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的公民;建立一套较完整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构建德育工作的平台。建立健全制度化的教学常规管理模式,用制度来约束人管理人;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切实加强毕业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积极实践研究,使学生能更快、更易的适应不同阶段的学习生活。艺术体育卫生工作的各项指标均达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艺体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抓好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卫生防疫工作正常开展,不出现安全事故。
4、后勤管理工作
开展丰富的教职工活动,建好教师之家,力争使每个教师都能享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做好校务公开工作,开好教代会,使每个教职员工都能行使应有的权利,使后勤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力争节能高效。
五、分阶段规划目标
(一)近期目标 1、2013—2014学年发展规划
(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学习实践、勇于开拓创新,开阔眼界,提高工作层次和管理水平,努力建成一支
团结民主、勇于创新、业务精湛、沟通顺畅、治校有方的学校管理团队。
(2)建立健全的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管理。积极探索对教职工进行科学评价的有效途径,逐步形成我校特有的评价模式。
(3)抓好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做好校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做好骨干教师的送培工作。
(4)有针对性的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使每一个教师都能较熟练的使用多媒体、电脑、投影仪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争取完成校园网建设。
(5)进一步提升我校的德育工作。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班主任沟通的平台,提高工作的效益。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向全校师生征集学校的校训、校歌,使其更贴近我校的实际,增加认同感,以此为依托形成我校良好的校风、学风。开展丰富多彩、积极有趣的校园文化活动。
(6)建立健全的教学常规管理、教学评价的规章制度;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强化教学研究和集体备课活动。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切实加强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力争教学质量稳中有升。抓好常态校本教研,积极探索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7)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使学校能适应并满足开展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学校不断发展的需要。完成学校的绿化、美化工程。
(8)做好体育卫生安全工作,开展丰富的学生体育活动,抓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的组织、训练、管理工作;选拔校级运动员,加强
训练争取出成绩;坚持做好晨检,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加强师生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杜绝安全事故。2、2014—2015学年发展规划
(1)加大学校改革和管理力度,学校管理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更大限度盘活学校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逐步实现教育和教学,教职工和学生综合素质等量化目标管理。
(2)坚持不懈的做好教学常规的管理工作,继续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使校本课程的研发不断充实和深入,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加强对各年级教育教学的督促指导,推行目标管理制,提高质量意识。
(3)深化德育科研工作,加强德育科研意识,形成良好的德育研究氛围。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和谐、美观、舒适、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特色;继续加强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礼仪教育,促使每个学生谈吐文明、行为得体、健康向上。
(4)加强后勤管理工作,逐步使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设施都实现专人专管、责任到人、科学规范,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5)继续改善办学条件,为全体师生创造更加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继续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使每一个教师都能熟练的使用多媒体、电脑、投影仪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能合理有效的利用校园网开展活动。
(6)继续做好体育卫生安全工作,抓好体育课课堂常规,加强体育训练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杜绝放羊式教学;抓好健康教育课的开展。加强师生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杜绝安全事故。
(二)中长期目标 1、2015—2016学年发展规划
(1)完善骨干教师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专业引领和辐射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做好校级培训及上级培训的送培工作,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打造我校的“名师”队伍。
(2)精心组织,认真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创办富有我校文化特色、具有传承意义的大型活动。
(3)健全富有人文情怀的学校制度文化,引领学生自主发展,健康成长,完善德育网络建设,建立家长学校和教师家长协会,有效整合校外教育资源,为学校育人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与服务。
(4)继续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使每一个教师都能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熟练开展网上教学、交流互动活动。
(5)抓好学校现代教学设施的更新与添置以及建筑物的维护、维修工作。2、2016—2017学年发展规划
(1)健全德育机制,形成德育网络,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人人管德育、家家懂德育、社会重德育”的德育机制。
(2)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3)以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抓手,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对学生开展“自知、自立”教育,使学生行规内化。以养成教育为特色,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4)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氛围,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均衡发展,争创“省级示范学校”。
(5)继续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学校功能室的配套,继续添置电教设备及图书。完善学校场地硬化的整体实施,加强学校绿化、美化建设,打造精品化绿化,提升学校品位。3、2017—2018学年发展规划
(1)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现代学校管理体制,以“规范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依法治校,以情育人,构建人文校园,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师生校园生活质量。
(2)通过教代会,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激励机制,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3)通过科学规划、有效管理,力争使我校管理水平有较大的飞跃,形成切合我校实际的管理水平。
(4)进一步加大校园建设,进一步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工作。
(5)教师队伍教师建设,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学校
应把教师素质的提高摆在学校管理重中之重的地位。构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校本研修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体系,注重教师自我学习和内在素养的提升。在学历合格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参加高一级学历学习,鼓励教师在岗学习,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教师在工作中学习,成为教育观念新、教学水平高、教科研能力强调学习型教师。
(6)组织教育教学论文、课件、案例评选及推荐活动,形成人人懂科研,人人会科研的良好氛围。
(7)积极实施名师培养工程,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加大学科带头人和教坛新星的培养,加速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把素质好、潜力大、肯钻研的青年教师确定为名师培养对象,确定教师培养梯队。针对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提出发展要求,促进教师均衡发展。
六、完成目标的措施
在今后三年中,我校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要得以顺利实施,需要以下几方面提供保障:
(一)更新教育观念。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在“四个有利”上狠下功夫: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
(二)强化进取意识。进取意识能否强化,关系到学校发展速度能否加快,改革能否深化,凝聚力向心力能否形成,最终关系到学校的发展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全校上下要形成共识,自我加压,负重奋进,迎难而上,百折不回。
(三)增加办学投入。在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的同时,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争取社会各界的援助。努力开源节流,不断提高办学经费的使用效益。
(四)推进依法治校。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综合治理,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做到知法、守法,依法履行职责和规范行为,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健全完善学校各类规章制度,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建立学校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作用,努力营造学校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良好氛围,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五)强化安全工作,努力打造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确保一方水土的平安。严格执行安全教育工作制度。
七、实施规划的组织和评价
(一)组织机构。学校成立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督促检查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反馈信息,有效地促进规划的健康有序实施。
组长:陈江山
成员:崔维银 崔永振 张琳琳 张坤
(二)实施与评价办法。
1、本规划经学校教代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2、报请上级有关领导指导,参与规划实施、指导和评估。
3、建立目标管理考核制。将目标按分解给各部门,由部门负责落实,将目标完成情况与考核挂钩。每年由校长向教代会报告规
划实施情况。
4、将规划有关内容向全体学生及家长汇报,每学期听取一次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吸收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实施规划。
5、定期听取上级领导、督导部门和社会对学校办学情况的指导意见或建议。
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我们学校全体教师将齐心协力,抢抓机遇,克服困难,勤干实干,为实现我们的学校发展规划目标而努力奋斗!
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