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发挥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共5篇]

时间:2019-05-13 19:57: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人为本发挥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人为本发挥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第一篇:以人为本发挥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以人为本发挥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担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者重任的高校,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切实维护好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创造条件。91doc

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根本任务是启发和调动学生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塑造良好道德品质、提高自我修养境界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之所以产生这样那样的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其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是需求与现实之间矛盾的表现。因此,要加强新时期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工作的切入点更多地放在受教育者身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关注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符合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思想道德是社会中人们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具有规范性、渗透性、稳定性等特点,对人类自身有认识、调节、教育和激励等功能。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总要奉行某种思想观念和道德原则,推行某些道德规范,以表达一定的义务、责任、命令和要求等。比如,我国现阶段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倡导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提倡“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值得一提的是,思想道德的各种社会功能不能自发产生作用,其产生作用的途径有两条:一是他律,即依靠倡导、实施、推行等外在压力,使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原则行事,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行为;二是自律,指人们把社会推行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铭记于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形成一贯行为准则为标准的行为习惯的状态。他律对于让社会成员接受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原则和规范是必要的,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起决定性作用。只有当人们的思想道德由他律状态转向自律状态,即自己为自己立法,用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认识在心灵中筑起一道看不见的防线,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时,思想道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对于高等教育来说,贯彻科学发展观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主要的是转变办学理念。办学理念作为基本的办学指导思想,深层次地反映着办学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规范着教育者的各种行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办学理念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人才强校,以学生为本,高度重视人的作用,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从这一理念出发,我们既要把大学建设成传授知识的地方,学生读书的地方,更要注重开发人、培养人,使一切工作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落实于学生的成才。从这一理念出发,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关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造。不难理解,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更能促使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从他律状态走向自律状态,从而使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真正起到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养成高品位的文化素养与健全人格的作用。

二、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具有现实基础

在高校思想道德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有现实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巨大发展和深刻变化,对高等教育的观念、体制、制度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政治日趋成熟,法制不断完善;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

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第三,大学生是一个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知识群体,希望受到尊重,有能力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尊重人是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对尊重的需要是人的较高层次的社会性需要的一部分。满足尊重的需要会导致快乐、信心和力量。大学生群体正处在身心快速成长成熟的时期,自主意识强。他们要求别人的尊重和人格的平等,强调独立性、自主性和选择性。因此,对于外界强加给他们的教育,往往不愿接受;对于教育者单调呆板说教式的传统教育方式也不屑一顾,甚至持逆反心理。他们愿意参与,希望通过平等讨论、自身实践和体验来认识和接受教育。

大学生群体的另一个特点是文化水平高,接受能力快。他们不仅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且得到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启迪;不仅有中国文化的底蕴,而且有外国文化的影响,思维敏捷,有创新意识。因此,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动学生积极参与,以自我教育方式,对思想道德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学习、研讨,把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育者变为教育者或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统一体,以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增加学生的价值感和成就感。这样,更符合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就能使思想道德教育收到更好成效。

三、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主要途径

思想道德建设中以人为本,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的途经多种多样,我们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探索。

第一,关注热点,解决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措施相继出台,缴费上学、自主择业使大学生的处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上大学不再是要不要交学杂费的问题,而是交多交少的问题;上大学不再是单纯的受教育,而变成了一种投资,相当一部分学生必须付出一定的、甚至是昂贵的成本才能进入大学学习。毕业后,国家不再统一分配,就业竞争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与之相适应,高校校园里逐步出现了一系列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贫困生问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就业难问题等等。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82页)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思想道德教育,如果不关注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离开学生的切身利益,就是空洞的、毫无内容的,当然也是没有意义、没有效果的。所以,新时期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应该从认真分析上述热点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入手,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认识和理解改革开放中国家、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矛盾;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同时,充分利用国家政策,调动社会、集体、个人多方面的力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千方百计拓宽就业门路。

第二、尊重个性,帮助学生“成人”“成才”。人是最宝贵的资本和资源。社会的进步与个人的发展,归根结底在于每个人个性的创造性发展。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正在大力提倡创新精神,而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正是建立在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基础之上的。大学生精力充沛,风华正茂,接受能力强,正处在发展个性,“成人”“成才”的关键时期;同时,大学生又刚离开中学校门,远离父母,还没有“长大”。因此,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健康发展个性,发挥自己的才智和创造力。这个过程,也是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时机。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向多样化、复合型人才发展;要引导学生把“个性发展”和极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区分开来,把个性发展同祖国和人民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前途理想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潮中,成长为体力、智力、创造力、活动能力与道德素质协调发展之“人”,适应就业需要和社会需要之“才”。

第三,改革管理,彰显“人性化”、“法制化”。学生管理是体现思想道德建设理念,落实思

想道德教育措施的关键环节。随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切实增强服务观念已成为所有管理者的共识。高校的管理也必须改变我说你通、我管你服的旧做法,确立以人为本、管理就是服务的新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增强服务意识,转变管理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特别是《行政许可法》的颁布,整个社会的法治进程不断加快,学生的法制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依法治校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要求。“人性化”、“法制化”的落脚点在于创新管理机制,规范管理制度。所以,我们必须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用“人性化”、“法制化”的标准审视我们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快改革步伐,适应时代要求。

第四,倡导文明,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实践证明,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也是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学生个人和整个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坚持开展评选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文明教室、文明宿舍以及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行之有效的活动,调动班级和学生个人的积极性,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学生不断发展的思想实际,开展更多的校园文化活动,特别是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活动。比如,根据学生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特困生虚报家庭收入等现象,开展诚信集体、诚信标兵活动;根据学生行为举止不够文明礼貌现象,开展文明礼仪大赛,争做文明礼仪形象大使活动;根据学生不爱护公物和环境卫生等现象,开展爱校、护校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活动;根据特困生增多和独生子女依赖性强、集体荣誉感差,不关心集体、不关心他人的现象,开展“温馨”集体、助人为乐标兵和自立自强先进个人的创建活动等。总之,活动要丰富多彩,注重发展变化,每年突出一个重点。要通过各种活动,把广大同学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升。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通过学生社团把其成员凝聚起来,使他们做到自律、自省,不断完善自身修养,在学生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组织他们在校园中纠正各种不文明行为,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也是使思想道德教育收到积极成效的重要方式。

第二篇:以人为本发挥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担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者重任的高校,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切实维护好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创造条件。sO100

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根本任务是启发和调动学生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塑造良好道德品质、提高自我修养境界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之所以产生这样那样的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其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是需求与现实之间矛盾的表现。因此,要加强新时期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工作的切入点更多地放在受教育者身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关注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符合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思想道德是社会中人们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具有规范性、渗透性、稳定性等特点,对人类自身有认识、调节、教育和激励等功能。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总要奉行某种思想观念和道德原则,推行某些道德规范,以表达一定的义务、责任、命令和要求等。比如,我国现阶段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倡导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提倡“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值得一提的是,思想道德的各种社会功能不能自发产生作用,其产生作用的途径有两条:一是他律,即依靠倡导、实施、推行等外在压力,使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原则行事,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行为;二是自律,指人们把社会推行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铭记于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形成一贯行为准则为标准的行为习惯的状态。他律对于让社会成员接受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原则和规范是必要的,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起决定性作用。只有当人们的思想道德由他律状态转向自律状态,即自己为自己立法,用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认识在心灵中筑起一道看不见的防线,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时,思想道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对于高等教育来说,贯彻科学发展观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主要的是转变办学理念。办学理念作为基本的办学指导思想,深层次地反映着办学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规范着教育者的各种行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办学理念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人才强校,以学生为本,高度重视人的作用,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从这一理念出发,我们既要把大学建设成传授知识的地方,学生读书的地方,更要注重开发人、培养人,使一切工作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落实于学生的成才。从这一理念出发,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关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造。不难理解,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更能促使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从他律状态走向自律状态,从而使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真正起到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养成高品位的文化素养与健全人格的作用。

二、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具有现实基础

在高校思想道德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有现实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巨大发展和深刻变化,对高等教育的观念、体制、制度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政治日趋成熟,法制不断完善;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也取得了蓬勃发展。在办学规模成倍增长,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灵活多样的同时,办学理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教师中心论”的旧观念正在消弭;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主体,将“一切为学生、为一切学生、为学生的一切”作为工作出发点的新思想逐步树立。高等教育新观念、体制及相关制度的逐步确立,为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供了基本前提。

第二,当代大学生政治素质基本面健康良好,愿意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年代,国家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地位的加强,都使他们对祖国的认识更加真切。他们热爱祖国,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成才愿望迫切,愿意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多数大学生对他们当中少数人身上出现的错误思想观念和不道德的行为感到不满甚至羞耻。他们有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追求真、善、美,提高品行,完善人格的愿望和要求,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愿望和要求会变得愈加强烈。在这种情况下,思想道德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第三,大学生是一个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知识群体,希望受到尊重,有能力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尊重人是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对尊重的需要是人的较高层次的社会性需要的一部分。满足尊重的需要会导致快乐、信心和力量。大学生群体正处在身心快速成长成熟的时期,自主意识强。他们要求别人的尊重和人格的平等,强调独立性、自主性和选择性。因此,对于外界强加给他们的教育,往往不愿接受;对于教育者单调呆板说教式的传统教育方式也不屑一顾,甚至持逆反心理。他们愿意参与,希望通过平等讨论、自身实践和体验来认识和接受教育。

大学生群体的另一个特点是文化水平高,接受能力快。他们不仅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且得到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启迪;不仅有中国文化的底蕴,而且

第三篇:以人为本发挥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文章标题:以人为本发挥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以人为本发挥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担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者重任的高校,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切实维护好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根本任务是启发和调动学生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塑造良好道德品质、提高自我修养境界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之所以产生这样那样的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其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是需求与现实之间矛盾的表现。因此,要加强新时期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工作的切入点更多地放在受教育者身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关注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符合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思想道德是社会中人们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具有规范性、渗透性、稳定性等特点,对人类自身有认识、调节、教育和激励等功能。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总要奉行某种思想观念和道德原则,推行某些道德规范,以表达一定的义务、责任、命令和要求等。比如,我国现阶段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倡导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提倡“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值得一提的是,思想道德的各种社会功能不能自发产生作用,其产生作用的途径有两条:一是他律,即依靠倡导、实施、推行等外在压力,使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原则行事,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行为;二是自律,指人们把社会推行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铭记于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形成一贯行为准则为标准的行为习惯的状态。他律对于让社会成员接受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原则和规范是必要的,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起决定性作用。只有当人们的思想道德由他律状态转向自律状态,即自己为自己立法,用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认识在心灵中筑起一道看不见的防线,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时,思想道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对于高等教育来说,贯彻科学发展观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主要的是转变办学理念。办学理念作为基本的办学指导思想,深层次地反映着办学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规范着教育者的各种行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办学理念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人才强校,以学生为本,高度重视人的作用,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从这一理念出发,我们既要把大学建设成传授知识的地方,学生读书的地方,更要注重开发人、培养人,使一切工作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落实于学生的成才。从这一理念出发,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关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造。不难理解,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更能促使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从他律状态走向自律状态,从而使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真正起到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养成高品位的文化素养与健全人格的作用。

二、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具有现实基础

在高校思想道德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有现实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巨大发展和深刻变化,对高等教育的观念、体制、制度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政治日趋成熟,法制不断完善;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也取得了蓬勃发展。在办学规模成倍增长,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灵活多样的同时,办学理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教师中心论”的旧观念正在消弭;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主体,将“一切为学生、为一切学生、为学生的一切”作为工作出发点的新思想逐步树立。高等教育新观念、体制及相关制度的逐步确立,为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供了基本前提。

第二,当代大学生政治素质基本面健康良好,愿意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年代,国家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地位的加强,都使他们对祖国的认识更加真切。他们热爱祖国,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成才愿望迫切,愿意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多数大学生对他们当中少数人身上出现的错误思想观念和不道德的行为感到不满甚至羞耻。他们有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追求真、善、美,提高品行,完

善人格的愿望和要求,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愿望和要求会变得愈加强烈。在这种情况下,思想道德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第三,大学生是一个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知识群体,希望受到尊重,有能力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尊重人是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对尊重的需要是人的较高层次的社会

性需要的一部分。满足尊重的需要会导致快乐、信心和力量。大学生群体正处在身心快速成长成熟的时期,自主意识强。他们要求别人的尊重和人格的平等,强调独立性、自主性和选择性。因此,对于外界强加给他们的教育,往往不愿接受;对于教育者单调呆板说教式的传统教育方式也不屑一顾,甚至持逆反心理。他们愿意参与,希望通过平等讨论、自身实践和体验来认识和接受教育。

大学生群体的另一个特点是文化水平高,接受能力快。他们不仅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且得到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启迪;不仅有中国文化的底蕴,而且有外国文化的影响,思维敏捷,有创新意识。因此,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动学生积极参与,以自我教育方式,对思想道德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学习、研讨,把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育者变为教育者或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统一体,以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增加学生的价值感和成就感。这样,更符合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就能使思想道德教育收到更好成效。

三、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主要途径

思想道德建设中以人为本,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的途经多种多样,我们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探索。

第一,关注热点,解决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措施相继出台,缴费上学、自主择业使大学生的处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上大学不再是要不要交学杂费的问题,而是交多交少的问题;上大学不再是单纯的受教育,而变成了一种投资,相当一部分学生必须付出一定的、甚至是昂贵的成本才能进入大学学习。毕业后,国家不再统一分配,就业竞争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与之相适应,高校校园里逐步出现了一系列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贫困生问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就业难问题等等。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82页)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思想道德教育,如果不关注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离开学生的切身利益,就是空洞的、毫无内容的,当然也是没有意义、没有效果的。所以,新时期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应该从认真分析上述热点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入手,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认识和理解改革开放中国家、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矛盾;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同时,充分利用国家政策,调动社会、集体、个人多方面的力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千方百计拓宽就业门路。

第二、尊重个性,帮助学生“成人”“成才”。人是最宝贵的资本和资源。社会的进步与个人的发展,归根结底在于每个人个性的创造性发展。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正在大力提倡创新精神,而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正是建立在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基础之上的。大学生精力充沛,风华正茂,接受能力强,正处在发展个性,“成人”“成才”的关键时期;同时,大学生又刚离开中学校门,远离父母,还没有“长大”。因此,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健康发展个性,发挥自己的才智和创造力。这个过程,也是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时机。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向多样化、复合型人才发展;要引导学生把“个性发展”和极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区分开来,把个性发展同祖国和人民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前途理想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潮中,成长为体力、智力、创造力、活动能力与道德素质协调发展之“人”,适应就业需要和社会需要之“才”。

第三,改革管理,彰显“人性化”、“法制化”。学生管理是体现思想道德建设理念,落实思想道德教育措施的关键环节。随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切实增强服务观念已成为所有管理者的共识。高校的管理也必须改变我说你通、我管你服的旧做法,确立以人为本、管理就是服务的新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增强服务意识,转变管理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特别是《行政许可法》的颁布,整个社会的法治进程不断加快,学生的法制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依法治校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要求。“人性化”、“法制化”的落脚点在于创新管理机制,规范管理制度。所以,我们必须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用“人性化”、“法制化”的标准审视我们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快改革步伐,适应时代要求。

第四,倡导文明,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实践证明,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也是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学生个人和整个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坚持开展评选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文明教室、文明宿舍以及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行之有效的活动,调动班级和学生个人的积极性,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学生不断发展的思想实际,开展更多的校园文化活动,特别是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活动。比如,根据学生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特困生虚报家庭收入等现象,开展诚信集体、诚信标兵活动;根据学生行为举止不够文明礼貌现象,开展文明礼仪大赛,争做文明礼仪形象大使活动;根据学生不爱护公物和环境卫生等现象,开展爱校、护校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活动;根据特困生增多和独生子女依赖性强、集体荣誉感差,不关心集体、不关心他人的现象,开展“温馨”集体、助人为乐标兵和自立自强先进个人的创建活动等。总之,活动要丰富多彩,注重发展变化,每年突出一个重点。要通过各种活动,把广大同学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升。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通过学生社团把其成员凝聚起来,使他们做到自律、自省,不断完善自身修养,在学生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组织他们在校园中纠正各种不文明行为,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也是使思想道德教育收到积极成效的重要方式。

《以人为本发挥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以人为本发挥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第四篇:浅谈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件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建设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战略举措。在新农村建设受益最大的农民群众,能否充分发挥积极性投入到这项工程中,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但从笔者几年来在基层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看到,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当前在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中,许多地方的农民主体作用还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为此,我就如何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新农村建设中影响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原因分析

(一)农民主体自身方面原因分析:

1、观念落后。部分农民缺乏长远目光和大局意识,本位思想太严重,只考虑一家一户的利益得失,对新农村建设中涉及的土地调整、宅基地管理政策、公益设施建设的态度迥异、观点不一,规划、政策中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对自己不利的就阻挠,只想获利,却不愿让利。由于这部分人组织化程度低,思想分化严重,所以主体目标很难取得一致,如部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中进行规划时漠不关心,对土地政策不遵守,建房时讲风水信迷信,导致规划执行难,乱占耕地建房现象严重。

2、素质不高。不可否认,由于农村长期落后和农民收入低 迷,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当代中国绝大多数文盲、半文盲都在农村,他们一时半会还难于理解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做法,如我乡社面点的农民在开展建设之初阻止改卫生厕所,经了解主要原因是他们理解不了“无害化处理”原理,怕改厕后整个村子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3、结构失衡。由于农村缺乏致富的路子,为赚钱而外出务工的人员不断增多,有的全家外出,大量劳动力资源外流,留在家的都是“386199”部队,他们既要负责地里农活,又要负责监护外出务工人员留下的幼小子女,新农村建设力量明显不足。如在村庄整治及发展产业时总有部分农户因缺乏劳力而影响工作整体进程。

后劲不足。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体制影响,大部分农村家庭收入不高,加之以往医疗、教育费用都要自己承担,开支较大,农民积蓄不多,即使有点积蓄也想存银行防老,不愿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缺乏,导致新农村建设的后劲明显不足。

(二)政府主导服务方面原因分析:

1、宣传发动不到位。不少建设点宣传只是以写标语及张贴各种制度为主,宣传形式单一,内容呆板,群众不易接受,认为政府是搞形式主义,搞形象工程,对于“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识不清、理解不透。

2、工作方式有偏差。由于对农民主体地位认识不足,加之为应对新农村建设限期考核、督查,赶时间、赶进度、赶验收,不少干部缺乏工作的耐心,不注重对农民的引导,不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建设事项大包大揽,导致群众不领情、不认账,认为是干部为了政绩搞花架子,做表面工作。所以有的点出现“政府发号召,群众心里笑”、“干部扫地,群众参观”的现象。

3、投入机制有缺陷。首先是政府投入不足,多数村庄因基础设施薄弱,即使群众积极性很高,也难于正常开展。如今年我县对每个三级共建点扶持10万元,一些基础设施条件差、涉及户数多的点,群众急盼解决出行道路和水利设施,由于资金缺口大,导致农户怕完成不了任务,达不到验收标准,得不到补助资金从而不愿参与新农村建设。其次是投入不均衡。不同领导、不同单位扶助及不同乡镇的点补助资金、补助标准往往不统一。甚至有的点为了赶时间进度,粉刷房子、修公路等不需要农民出钱,助长了农民“等、靠、要”的思想。最后是投入资金的管理不到位。部分建设点由于上级补助资金、群众筹集资金的使用不经民主讨论,帐务不公开,从而容易让农户之间相互猜疑,同时对干部和理事会产生不信任感,影响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4、基层组织能力弱化。党员队伍老化,管理松散,村组干部文化程度低,人才匮乏,决策团队弱化,加上个别村还存在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如宗族不和,党群、干群关系不和谐、不密切,使群众对干部存在戒备心理。如在发展甜叶菊产业中就有不少农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怕干部说话不算数,兑现不了承诺而不愿栽种。

正是由于农民自身和政府引导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在新农村建设的现实中,农民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效果大打折扣。

二、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对策

(一)提高农民素质。

首先,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大力关注农村留守孩的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改善教育设施,特别是要解决好边远山区师资力量紧缺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为农村的未来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其次要大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通过推进农村劳动力职业技术和农业科技培

第五篇:发挥学生在评价中主体作用的研究

发挥学生在评价中主体作用的研究

本斋小学

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学生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那么如何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呢?

一、以日常教学为主阵地,开展质性评价

随着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以量化的方式描述、评定一个人的发展状况时则常常流于僵化、简单化和表面化。而质性评价的方法则能全面、深入、真实地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因此,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更多关注。

1.日常行为评价:生生互动。

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评价要注重其能力结构和心理结构的全面考查,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入评价之中。评价分为知识、能力、习惯三方面,每方面下设分项,列成一个表格,展现在班级版块里,这样每个学生都成了评价者。比如课上同学的表现和习惯对自己产生了影响,或者自己对自己有什么评价,可以亲自去写一写,写上自己的看法,写上自己的骄傲。现在,我班的同学在实践中已经能够准确地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评价的表现手段我没有强调单一标准,可以写等级,可以写评语,可以画小星„„这样做,让学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唤醒了他们的自我意识,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2.课堂教学评价:师生互动。

让学生评课也许你会认为不可思议,但是实践证明他们确实能行,学生对课的评价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上完每节课,给孩子几分钟时间,让他们对课谈谈感受,他们说的虽然深浅不一,也不是完全正确,但说出的却是孩子的心声。他们在评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评价教师的教,还可以评价自己的学,使他们真正地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成为了评价的主体。

3.学生作业评价:自主开放。

在批改作业时,我们习惯用对号和错号来判断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评价结果往往带有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而且影响学生学习情绪。我发现在判作业时多用评语能弥补不足、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语文作业形式多样,批改时写一两句简单的评语,如“写得漂亮”“你很聪明,尽力学习一定会赶上别人”“你的书写有了很大进步,我很高兴”,和学生聊聊天,比简单的ABCD要有效得多,尤其在作文的批改中我摸索出一条新路,批改作文时写好恰当的评语,再留给学生一个写评

语的空间,学生在作业本发回来以后,对照评语重新阅读自己的作文,写出自己的评语。这样,学生也参与到评价之中。

二、改革考试评价,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考试作为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需要和其他评价方法(如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全面评价和判断学生发展的状况。

1.试卷设计要利于考试评价。

试卷设计应以学生为本,具有亲和力,使学生能够与之平等交流,产生积极对话的愿望。试卷的内容和形式一定要注意趣味性,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对能力、综合性学习也应创造性地加以体现。我是这样实践的,改变题目形式,使用图标代替序号,如有题为“请把迷路的音节和字母送回各自的家”。题目的语言贴近儿童的心理,有利于学生的评价和发展。

2.改变考试形式,给学生一片自主的空间。

摒弃传统的单一闭卷形式,尝试多维评价方式。如评价心理素质和口头表达的能力,让学生自选题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口述,师生一起评判;评价知觉水平和记忆能力,要求学生在五分钟内,按照录音机所报题目展开复述;评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学生自备工具实际操作,调查探索。

3.灵活处理考试结果,尊重学生。

考试和其他评价方法一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对考试的结果应加强分析指导,重在为学生提供建设性改进意见,而不应成为给学生“加压”的手段。不用百分制量化、表示评价结果,不排名次,而是用“你真棒”“学得不错”“加把劲”等短语表示评价结果。这样就把学生始终看作一个有多种需要的鲜活的个体,让他们成为试卷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承受者,把学生视为平等的主体放在自律和他律的评价环境当中,使之产生内在要求进步的愿望,提高其自我评价能力,促进其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这种需要在儿童的内心世界更为强烈。”我们知道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传统的被评价者成为了评价主体的一员,而评价就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学生则真正地成为了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也有助于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有效地对被评价者进行监控和指导,帮助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使其获得全面发展。

下载以人为本发挥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人为本发挥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论文

    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党坝中学教师李静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灵魂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这种需要在儿童的内心......

    如何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5篇)

    如何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1 前言 传统的教学评价存在着重师评、轻自评,重科学知识、轻实践创新,重共性、轻个体,重结果、轻过程等弊端。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得鼓励,体......

    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班风,就是班级的作风、风气。良好的班风能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对一切不道德的行为会造成一种强大的压力,促使其转化,这种转化不是教师的强......

    发挥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5篇范文]

    发挥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党员主体作用发挥的好坏,关系着精神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决定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品质,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多年来,我区......

    重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精选五篇)

    重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班风,指班级的作风、风气。学生要规范,班级就要有严明的纪律,浓厚的学习氛围,良好的班风和正确的舆论。班风是集体大多数成员思想、情感、意......

    班主任论文: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精选5篇)

    精选范文:班主任论文: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共2篇)班主任论文: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由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教育转变,实现现代化教育的关......

    班主任论文: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5篇模版)

    班主任论文: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由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教育转变,实现现代化教育的关键是有现代化的教师。当代班主任担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要......

    当代中国大学生在国防建设中的历史使命

    当代大学生在国防建设中的 历史使命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亲眼目睹了当今世界变化的日新月异,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科技的一次又一次的重大突破,但是在看到经济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