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论文

时间:2019-05-15 09:44: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论文》。

第一篇: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论文

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党坝中学教师李静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灵魂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这种需要在儿童的内心更为强烈。”所以,应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从传统的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一员,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打破单一的量化评价形式,开展质性评价的尝试。

(一)量化评价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手段,但是把它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就会使之异化,偏离评价的本意。所以,单一的量化评价是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的。此时,质性评价的地位就突显出来了,质性评价能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解释和描述对象的各种特征,所以应在教育教学中多加关注。

对于初中生来说,已经是见多识广了,也许他们对老师的评语不再感兴趣,但对同学的评价却很在意。评价一个孩子,要首先从日常行为开始,在这一方面,要注意其能力结构和心理结构的全面考察,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注入到评价之中。我把评价分为学习、纪律、劳动、思想、综合五方面,每方面下设几小项,列成表,上墙。这样,每个学生既是被评价者,又是评价者。为了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提高评议的实效,我采用了分组的形式进行了尝试。有的学生思维敏捷,可以安排他和想法单纯的学生一组;有的学生沉默寡言,就把他们和大胆、泼辣的学生安排在一组。同时评价的形式、内容也不拘一格,而是灵活多样,如课上、课下同学的表现对自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自己对自己有什么评价,可以亲自写一写,可以几个人合写、、、、、、手段也不能强调单一的标准,可以是画笑脸,可以是A、B、C、D,也可以是评语、、、、、、这样做,让学生成了评价的主体,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传统教学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指点评述,却很少听到学生对老师这一节课的评价看法。我大胆地把学生评课引入了课堂教学,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都会把最后几分钟留给学生,让他们对老师的讲课谈谈感受,也许他们的说法深浅不一,也许他们的观点还不完全正确,但那些却都是发自孩子肺腑之言,在他们评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评价教师的教,而且可以评价自己的学,这就像一面可以照到全身的镜子,摆在了大家的面前,既促进了教师的教,更能促进学生的学,这样做,不仅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还使他们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成为了评价的主体。

(三)考试评价,一定要改。分数再也不能成为学生的命根。在现实教学中,分数成了许多人追求的唯一目标,往往会忽视学习者所处的整体文化背景,脱离人的社会实践,将考试的激励功能一概抛弃,极端地将分数放大成了体现个人整体素质的直接载体。

由于先天等因素,学生之间本身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表现在对同样的认知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要照顾到全面,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认知需求,统一的考试显然无力担负这一重任,取而代之的必将是一种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新型考试。

在试卷设计上应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不同的考试题目,使学生产生一种平等交流的感受,产生积极对话的愿望,使他们乐意表达自己的观点,试卷的内容和形式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对能力、综合性学习也应创造性地加以体现,在考试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以往的考试,过分强调甄别选拔的功能,以单一的闭卷形式为主,我们应尝试多种评价方式,如评价口语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心理素质等。以往的考试结果,教师往往按分数排队,冷冰冰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其实考试和其他评价方法一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对考试的结果,应加以分析指导,重在为学生提供建设性改进意见,而不应成为给学生加压的手段,应使用鼓励性评语,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人生的自信,为他们将来立足社会奠定基础。在注重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在之间的相互评价的同时,还应让学生的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以求更加客观、真实,达到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目标。

第二篇:发挥学生在评价中主体作用的研究

发挥学生在评价中主体作用的研究

本斋小学

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学生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那么如何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呢?

一、以日常教学为主阵地,开展质性评价

随着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以量化的方式描述、评定一个人的发展状况时则常常流于僵化、简单化和表面化。而质性评价的方法则能全面、深入、真实地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因此,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更多关注。

1.日常行为评价:生生互动。

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评价要注重其能力结构和心理结构的全面考查,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入评价之中。评价分为知识、能力、习惯三方面,每方面下设分项,列成一个表格,展现在班级版块里,这样每个学生都成了评价者。比如课上同学的表现和习惯对自己产生了影响,或者自己对自己有什么评价,可以亲自去写一写,写上自己的看法,写上自己的骄傲。现在,我班的同学在实践中已经能够准确地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评价的表现手段我没有强调单一标准,可以写等级,可以写评语,可以画小星„„这样做,让学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唤醒了他们的自我意识,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2.课堂教学评价:师生互动。

让学生评课也许你会认为不可思议,但是实践证明他们确实能行,学生对课的评价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上完每节课,给孩子几分钟时间,让他们对课谈谈感受,他们说的虽然深浅不一,也不是完全正确,但说出的却是孩子的心声。他们在评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评价教师的教,还可以评价自己的学,使他们真正地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成为了评价的主体。

3.学生作业评价:自主开放。

在批改作业时,我们习惯用对号和错号来判断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评价结果往往带有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而且影响学生学习情绪。我发现在判作业时多用评语能弥补不足、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语文作业形式多样,批改时写一两句简单的评语,如“写得漂亮”“你很聪明,尽力学习一定会赶上别人”“你的书写有了很大进步,我很高兴”,和学生聊聊天,比简单的ABCD要有效得多,尤其在作文的批改中我摸索出一条新路,批改作文时写好恰当的评语,再留给学生一个写评

语的空间,学生在作业本发回来以后,对照评语重新阅读自己的作文,写出自己的评语。这样,学生也参与到评价之中。

二、改革考试评价,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考试作为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需要和其他评价方法(如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全面评价和判断学生发展的状况。

1.试卷设计要利于考试评价。

试卷设计应以学生为本,具有亲和力,使学生能够与之平等交流,产生积极对话的愿望。试卷的内容和形式一定要注意趣味性,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对能力、综合性学习也应创造性地加以体现。我是这样实践的,改变题目形式,使用图标代替序号,如有题为“请把迷路的音节和字母送回各自的家”。题目的语言贴近儿童的心理,有利于学生的评价和发展。

2.改变考试形式,给学生一片自主的空间。

摒弃传统的单一闭卷形式,尝试多维评价方式。如评价心理素质和口头表达的能力,让学生自选题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口述,师生一起评判;评价知觉水平和记忆能力,要求学生在五分钟内,按照录音机所报题目展开复述;评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学生自备工具实际操作,调查探索。

3.灵活处理考试结果,尊重学生。

考试和其他评价方法一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对考试的结果应加强分析指导,重在为学生提供建设性改进意见,而不应成为给学生“加压”的手段。不用百分制量化、表示评价结果,不排名次,而是用“你真棒”“学得不错”“加把劲”等短语表示评价结果。这样就把学生始终看作一个有多种需要的鲜活的个体,让他们成为试卷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承受者,把学生视为平等的主体放在自律和他律的评价环境当中,使之产生内在要求进步的愿望,提高其自我评价能力,促进其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这种需要在儿童的内心世界更为强烈。”我们知道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传统的被评价者成为了评价主体的一员,而评价就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学生则真正地成为了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也有助于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有效地对被评价者进行监控和指导,帮助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使其获得全面发展。

第三篇:如何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如何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前言

传统的教学评价存在着重师评、轻自评,重科学知识、轻实践创新,重共性、轻个体,重结果、轻过程等弊端。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多数学生成了失败者。新的教学评价与此不同,它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用有效的评价方式来鼓励学生,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机会。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客观公正地评价对学生具有重要作用。新的评价方式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把评价融进日常生活,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

体作用

2.1 课堂教学评价: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评课

上完每节课,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他们对课谈谈感受,他们说的虽然深浅不一,也不是完全正确,但说出的却是他们的心声。在评课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可以评价教师的教,还可以评价自己的学,使他们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评价的主体。

2.2 学生作业评价:多多鼓励,自主开放

为班里的每个学生建立一个小小评价本。这个本子的评价功能主要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每天自评一次,自评的主要项目是纪律、卫生、听、说、读、写、算等7项。每天根据自己的表现给7个项目涂上不同颜色的星。主要有3个等级,分别为真棒——红星,真行——黄星,加油——绿星。每周数一次红星多少,黄星多少,绿星多少,在全班评出红星最多的,发给一颗周冠军的星级标志。一个月4个星期下来再评选出月冠军。所以,得到了周冠军的并不意味着就能拿到月冠军,要保住冠军位置,必须时时提醒自己要努力。小本子上专门留出“老师的话”“家长的期盼”“同学的鼓励”几个板块。一周统一收上来一次,教师做完一个简单的评价后,同学之间可以写上些鼓励性的话语,然后由学生把本子带回家去再由家长来完成他们的工作。

语文作业形式多样,批改时写一两句简单的评语,和学生聊聊天,比简单的ABCD要有效得多。例如在批改作文时写好恰当的评语,再留给学生一个写评语的空间,学生在作业本发回来以后,对照评语重新阅读自己的作文,写出自己的评语,就是通过这个小小的评价本给老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它像一本通讯录及时传递信息,同时也记载喜、怒、哀、乐,承载希望与收获。

2.3 应试:灵活多样

甄别选拔是传统教学评价的表征。只注重甄别和选拔功能的教学评价不仅给学生身心发展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同时也违背了教育以及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新课程评价既要发挥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更要注重发挥评价的发展功能,是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力手段。

灵活处理考试结果,尊重学生。考试和其他评价方法一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对考试的结果应加强分析指导,重在为学生提供建设性改进建议,而不应成为给学生“加压”的手段。不用百分制量化、表示评价结果,不排名次,而是用“你真棒”“学得不错”“加把劲”等短语表示评价结果。这样就把学生始终看做一个有多种需要的鲜活的个体,让他们成为试卷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承受者,把学生视为平等的主体放在自律和他律的评价环境当中,使之产生内在要求进步的愿望,提高其自我评价能力,促进其发展。

“只要教育得法,即便是一般禀赋的孩子,也能成为非凡之人。”卡尔·威特的话表明,无论哪一种教育法都要适应所教的学生,即“得法”,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育方能真正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改革考试评价,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通过改变考试形式、精心设计考卷、灵活处理考试结果等方式,让学生成为试卷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承受者。把学生视为平等的主体放在自律和他律的评价环境当中,使之产生内在的要求进步的愿望,提高其

自我评价能力,促进其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这种需要在儿童的内心世界更为强烈。”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传统的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的一员,而评价就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学生则真正地成为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学生评价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必将大放异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是以人为本、创新理念的体现,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意味无穷。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第四篇: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班风,就是班级的作风、风气。良好的班风能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对一切不道德的行为会造成一种强大的压力,促使其转化,这种转化不是教师的强制,而是班风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认为在抓班级建设,建立良好的班风过程中,必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认识到个人在班级建设中有着不可推御的责任,学生有了这种责任感,就会产生极强的内驱力,激发一种自我完善的欲望,由“他律”逐渐变为“自律”,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集体活动是学生为实现与个人目标一致的共同目标而参加的共同活动。集体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表现自已的机会,使他们聪明才智得以发挥,特长得以展示,使他们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同时也为学生架起了桥梁,使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相容、相助,活动激发了他们拼博向上的劲头,他们的人格受到尊重,参与意识、主人翁精神大大加强。

二、在班级建设中,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研究证明:人的友谊的深浅,感情好坏,对交流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班主任工作应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班级气氛,让每个学生真正从心里感到集体是温暖的。这种和谐健康的气氛会使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得到别人爱与爱别人的同时,增进彼此的友谊,这种友谊使班级和谐、融洽的气氛又得到进一步升华,这种情感体验将成为学生良好品德行为,良好班风形成的内驱力。

三、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功能,让学生自已管理自已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应坚持“说服为主,灌输为辅”的原则,变“一言堂”的说教为“群言堂”的辨析,让学生自悟。此外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建立一种自我管理的模式,采用多种方法来管理学生,在管理中,班主任发挥引导作用。给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自由空间,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改正缺点,良好的班风在这之中得到巩固。

总之,在班级建设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每个同学的潜能,调动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形成教育的合力,使集体的成员紧紧凝聚在一起,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

第五篇:班主任论文: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班主任论文: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由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教育转变,实现现代化教育的关键是有现代化的教师。当代班主任担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要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班主任必须具备适应工作需要的素质。即:高尚的思想品德,端正的教育思想;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接受并传授新知识的能力;执着热爱班主任工作,富有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善于了解和理解学生,掌握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够有效地组织活动,具有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师表形象。

传统的班级管理,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班主任普遍有主观性、随意性。或是强制性地发号施令,或是家长制地出言必训;或是保姆式的看管,不给学生一点自由支配的权利。长期以来,我们的班主任起早贪黑,班级工作无巨细都要管。这种管理方式一方面使班主任疲于奔命,事务缠身,不得于自身的提高;另一方面,这种“保姆式”的管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压抑了学生的自主、自理、自治能力的发挥,不利于现代人素质的培养。

实现和谐教育,是增强孩子自信心的有效方法。苏霍姆林指出:和谐教育──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如果一个人能在一种劳动中显示自己,他就会变成一个对什么事不关心的人,他也会在其他活动领域找到困难的力量和方面。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只有实行全员管理,整体的力量才能得到发挥,个性和积极性和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只有确认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让其真正享受到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才能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班集体才能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尝试成功的精神乐园。因此,我认为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传统的“保姆式”的班级管理模式必然要进行根本的变革。让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学生才会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真正做到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关心自己,促进学生独立自主的发展。如何在班集体建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近年来,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

1、引导学生制定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制定目标是班级管理的前提条件,而学生的自主精神是班级管理的灵魂。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管理的主人,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因此,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从思想上更新管理观念,确认每个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权利和义务,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加强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教育,以“我是班级管理的主人”为主线,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任何一个孩子都有赢得成功、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的愿望。他们每做成一件事,成功的愉悦都溢于言表。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就是在这种成功体验中逐步积淀起来的。

在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时,要求每个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出谋献策,组织他们学习、讨论,共同制定出切合班级实际的总目标。管理目标的确立,一方面使用权学生既要看到前进的方向,又要明确目标实现是每个个体努力的总和;另一方面也要使学生看到目标高而可攀,但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实现。管理目标制定的过程,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过程。

分解目标分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①横向目标。横向目标其外延涉及学习风、组织上纪律、班风班容等。对每一项目标,都予以量化,变软性任务为可检测的硬性指标。我班每个小组都讨论制定了学习、纪律、路队等到的目标,组与组之间开展竞赛,激发学生把潜在的能量充分发挥出来。每一级的情况有专人记录,每月一统计,评出优胜组,期末按目标评出各项最佳小组。②纵向目标。纵向目标是指“横向目标”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要达到期具体标准,须明确设计。

学生通过参政目标的制定与实践,增强了主人翁的意识与责任感心,使班级管理目标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为班级管理奠定了基础。

2、建立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整体的育人工程。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构筑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因此,班主任必须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佣学生装都有有机会上岗“施政”,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

2.1建立值周制度。每周推选一名学生担任“值周小老师”。班中的事由值周小老师全权负责。晨会、主题班、队会等活动,老师只加以启发指导,从方案设计、组织准备到主持活动、总结评价都由学生自己做。值同小老师还要负责记载班务杂志,检查班干部的工作情况。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装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才能,班组织的自我管理得到了加强团结,班集体内部也日趋团结。

2.2改革班干部的选举方法。以前班干部的选举由学生提名,举手表决通过。常常有这样一部分学生,从进小学开始,就因为听话、大胆等原因被选上班干部,以后又因为有了工作经验,有了一定的组织上和管理能力,从一年级到毕业,连选连任,致使多数学生失去了锻炼的机会。(班主任)为了使更多的学生有当干部的机会,我采取干部定期轮换制的方法。班干部从没有担任过的同学中间选举产生。由学生自我推荐作竞选演讲,再由同学无记名投票,民主选举,组建班委会。这样既可给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干部以后走上社会摆正个人和集体的位置,正确处理个人与事业的关系。班干部的职责是协助值周小老师管理班级,负责检查各管理小组的工作,并记录检查情况。

2.3建立若干管理小组。根据班级管理的具体要求,在班里建立若干管理小组。每个管理小组职责分明,分别督导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维护班级纪律秩序。如路队组——负责放学排队及回家路上的纪律;卫生组——负责教室及包干区的清洁工作,检查个人卫生;课间纪律组——负责课间纪律的检查,协助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等。各管理小组建立后,组的岗位责任明确,并由组长负责。组长是一周一轮,负责记载好当天检查的情况。

建立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机构,虽然强化了学生的自我管理,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不能忽略教师的点拨。为了调控好整个班经受管理机制的运转,必须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火车头”作用。班主任可以把班级日常工作分成学习、卫生、纪律等几部分,每部分由一位同学主管。每天放学后,各管理小组组长分别向自己的主管同学汇报,主管同学再向值周小老师汇报。值周小老师把各主管同学汇报的情况进行整理归类,并向班主任汇报。通过这种形式多样,人人参与,各司其职的自我管理机制,使学生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意识明显提高。同时也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管理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在班级中找到满意的位置,担当成功的角色,促进了整体素质的提高。

3、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

班级活动是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桥梁,是促进班级集体建设的中介,是学生展示才华的乐园。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属于养成习惯的事,光反复讲未必有用,一句老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因此老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领。”因此,班主任必须根据班级管理目标,指导员学生设计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这样周而复始,进行常规化的系列的活动,既有针对性,又有启迪教育意义,知识性、趣味性、灵活性、创新性融为一体,既成了学生自主教育、自我管理、展示个性、尝试成功的乐园,又培养了学生的自治能力,对班集体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在强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起服务作用,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要目的。它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灵活多变的手段,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进而达到理论的内化和情感的升华,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最终达到培养健全人格的目的,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4、建立竞争机制,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让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长其才能的重要途径。在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应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和耐挫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在班级中建立竞争机制,创造竞争气氛。每个学生自找一名对手,老师可依据学生的可比性,稍作调整。竞争对手比学习、比思想、比体育。竞争对手名单列表上墙,各自的成绩公布于表,以便时时可激励双方。通过竞争,优等生更优,基础薄弱的学生也不甘落后,奋起直追,进步也特快。通过竞争,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装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和谐、生动活泼的发展。

班集体中有由班主任组织起来的活动小组,如值日组等,属正式群体,还有一些由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非正式群体。他们三五成群,志趣相投,交往频繁,关系融洽,或同村同行或共同学习或谈笑游戏,在这些活动中他们获得了友谊和快乐。可见非正式群体活动是正式群体活动的一个有益而必要的补充,对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管理好正式群体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和管理好班级内的非正式群体。

班主任要公正热情地对待各种学生群体,不可偏爱正式群体,非难、歧视、攻击非正式群体,特别是不要对某些表现欠佳的非正式群体横加指责、挖苦讽刺或强行解散,也不要对其视而不见,漠然置之。因为这样会挫伤其成员自尊心,打击其积极性,有时还会促使其走向消极的一面,与班主任班集体产生隔阂甚至形成对立,以致拜把结盟形成团伙进行违法乱纪活动。这不仅使对他们的教育管理难度增加,也对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极为不利。所以对班内的非正式群体特别是较后进的群体,更应尊重和关怀,引导他们健康发展。

总之,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才能,以自己为本,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达成有效的班级管理目标。班风,将很难开展以后的工作。而利用班训培养持之以恒的良好班风,则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但班训的确立实应慎重。不结合班级实际盲目确立一些大而空的班训,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结果。所以我在开学一个月后才制定了本班班训:“自尊自律诚实勤奋”。这八个字分别从四个方面对学生提出了要求:做人要自尊,行为要自律,说话要诚实,学习要勤奋。制定班训只是走完了第一步,以后还应不断强化,随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结合班训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使班训真正扎根于学生心中,落到实处。等到学生能够时时以班训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时,良好的班风也就形成了。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荣辱观念,以后开展班级工作也就顺利多了。

下载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