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自我评价
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自我评价
熊凤环
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它以评价对象为主体,注意评价对象的个人价值,重视提高评价对象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发挥其积极性。这是教育过程逐步迈向民主化、人性化发展过程的体现。长期以来,我国学生评价的主体是以他评为主,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在这种被动接受评价的过程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扮演的基本上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色,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大都持冷漠、应付、对立、讨厌、拒绝或者害怕、恐惧、逃避的态度,甚至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不但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甚至连学习、生活的勇气也在评价中丧失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个智力正常的儿童都具有一定的自我监控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强,对学习的促进功能越大。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更应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叶圣陶指出:“尝谓教而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使学生具备自我评价的能力,即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检测,做出正确的评
价,促进自己的学习。在此,我说说自己在阅读教学中是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一、鼓励为主,激发自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决不能吝啬赞许和鼓励。同时要淡化学生之间的互相比较,更多地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缺陷,看到他人的长处,以补己之短。如不要一味地追问学生:“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而要引导学生:“你来试试。”“你觉得自己读得好吗?”“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尽量让学生自己完整地做出自评,不要急于自己单一地评价学生。
二、注重指导,掌握自评方法。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擅自评价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想法。这样,既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扼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如上《地球爷爷的手》一课时,当我刚问完:“还有谁能举出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是有手的?”一位学生就迫不及待地举手:“天上的飞机能证明地球是有手的。”我问:“真的吗?”他马上又说:“是的,因为天上的飞机的要有人来控制的,只有机械师操作出错或者遇到意外,飞机才会出事掉下来。它失去了控制就会受到地心引力向下跌落,而不会继续向上飞。”我并没有多讲,学生却能对自己的回答做出合理的评价。又如上《称象》这一课时,我问:“你们还有什么好的方法来称象吗?”一位学生说:“我有。”我用鼓励的目光看着他,学生说:“我觉得曹冲的方法不是很好。他用的是石头,石头那么重,要搬上搬下很不方便。我觉得用士兵更
好,可以自己上下船,更省力。”同学听了,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
三、自我展示,体验自评乐趣。语文课堂不仅传播知识、培养能力,而且也是学生自我展示的一个平台。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体验成功快乐的同时,培养参与学习、超越自我的信心,充分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使学生良好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如学了《家乡的秋白梨》后,我问学生:“如果要你为家乡的秋白梨做一下广告,你会怎么做?”同学们兴趣很高,有的作诗,有的作词作曲,有的把秋白梨的特点写成快板,大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示这一环节。我不禁为小朋友的创造性和聪明聪明才智拍手叫好。又如上《丑小鸭》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故事会怎么发展。学生兴致很高,尽情想象。有的说丑小鸭变成天鹅后非常骄傲,瞧不起别人,于是大家又都不喜欢他了,他感到非常地后悔;有的说丑小鸭回家去找鸭妈妈和他的兄弟姐妹,并且原谅了他们,大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有的说丑小鸭知道自己是白天鹅后,就决定去找自己的亲生母亲……说完之后,我先让学生对自己的想法做自我评价,有的说自己很不错,有的说自己没表达清楚,有的说自己下次会更说的更好……其他同学又对他们的说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使整堂课学习气氛浓烈,大家热情高涨。
通过实践,我深深感受到让学生自我评价这种教学方法确实
好。“自我评价”是最能展示学生素质发展过程的评价方法,它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过程中不断进步,获得发展。
第二篇: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自我认识能力的手段,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让他们自由的宣泄情绪、发表意见,积极的进行自我评价,用自己预期目标去达到既定目标。
关键词:自我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只关心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心他们学习的过程;关心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水平,更要关心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培养成就感、自信心、自我认识能力和自我反省意识,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张扬,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的综合发展,重视各学科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我认为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最重要最基础的是要秉持这样的数学教学理念: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仅靠依赖模仿与记忆,应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倡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生活的环境、家庭背景的差异导致学生思维方式的悬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的、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师的态度和评价对学生自我评价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学生通常是信服的接受教师的评定,并在理解教师评价时把自己划归相应的级别。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同时对学生的自我评价要进行及时的引导和调控,尤其是对自己评价过高或过低的学生,要采取切实措施,让前者看到自己尚有不足之处,让后者看到自己还有某些优势,使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变得比较客观、全面,从而在各自的起点上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二、创设机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教师在学生发展自我评价能力过程中并不是扮演主角,而是配角,主角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自己。教师作为配角不意味着付出的心血有所减少,恰恰相反,反而更多,引导家长,引导孩子,就像轮船上的舵手,引领方向的灯塔。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课堂知识,还有正确的数学理念,帮助孩子在数学学习方面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高年级学生感知事物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但还不够精确,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较低,部分学生注意力还不够稳定,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而自我评价往往过高或过低,在学生自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评价起到相互促进和自我教育的作用,使学生心服口服,积极向上。
三、转换角色,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评价是一门艺术。因此,老师就应该设法提高它的艺术性。由于学生毕竟经验少,自我评价难免会出现盲目性,我们可帮助孩子转换角色来进行自我评价。如班内某同学经常不写作业,我就问“假设你现在就是老师,碰到学生不做作业,你会怎么做呢?”等问题,这样的换位思考就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积极改正。教师在学生发展自我评价能力过程中并不是扮演主角,而是配角,主角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自己。教师作为配角不意味着付出的心血有所减少,恰恰相反,反而更多,引导家长,引导孩子,就像轮船上的舵手,引领方向的灯塔。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课堂知识,还有正确的数学理念,帮助孩子在数学学习方面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
四、为学生搭建自我评价的舞台
(1)为全班的每一个学生设立确定一个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帮助他们提高数学成绩,让他们对自己的数学成绩、学习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建立健康的自信心。
(2)尽量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评价,孩子的自我认知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甚至很多的成人终其一生都无法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容易表现出的依赖、轻信、接受他人的评价这样的一种状态,他们会敏锐的捕捉到教师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感情、表示的态度等身体态势信息来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达到迎合教师迎合成人的目的。
(3)在教室开辟数学角,放上一些符合学生现阶段数学学习内容的经典数学题,让学生自己做,自己和同学交流,自己对自己或对他人做出评价。每周教师抽出时间总结点评。
五、与孩子交友,创设机会让他们评价自我每个学生都渴望成长,他们喜欢尝试去做一些事情,但缺乏经验,很容易失败。这时一些老师性急,便会立刻训斥学生,虽然只是一句话,但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这时,我们不妨尝试着与孩子交朋友,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们的行为和举动,暂时不做正确的疏导,可以寻找和创设机会引导他们自己去认识和评价自我。班里有一个叫戈星的孩子,每天总是最后一个到班级,他的父母说,这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早上就不爱起床,小闹钟要响好几次才肯起床。这在许多学生身上很常见,这种习惯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克服的。为此,班级开展了“夺红星”的明星活动,每天针对学生在家或在校的表现为自己画星,每月超过百颗的被评为四学会明星。自此,家长说:“现在好了,不用我叫,每天闹钟一响,孩子就自己主动起来了,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画一颗星。”
总之,让学生意识到做自己行动的主人,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让他们自由的宣泄情绪、发表意见,积极的进行自我评价,用自己预期目标去达到既定目标,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主动性,因为只有自评才能自知,只有自知才能自进。
第三篇:让学生自我评价
让学生自我评价
陆夕勇
课堂上我们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我评价,尤其是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方面的评价;老师的作用只是引导点播。学生的自我评价做好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调动起来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效率,又融洽了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
新学期的第八周是我的校值日,周二早晨我按照学校安排早早来到校门口对面马路值日,忽然校门口有一位学生家长在嚷嚷着找老师,我赶紧走过来问个究竟。家长说老师在课堂上没收了他孩子的钥匙,还说老师对他孩子不好云云。家长见有人围拢过来,还起了高声,好像声音越高越有理似的。在家长的心里孩子是对的,我想到了这一点便不做声了。这时家长也不激动了。
后来,从班主任那里知道这位学生就在我教的班里,真是无巧不成书啊!这个事件也给我敲响了警钟,我们如何做才能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呢?
从这位学生身上,我有了更多的启发。今后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其中一个重点应该放在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上。让学生有更多的自我评价机会,更应该具有开放性及评价方式的灵活性,找到一个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去评价、让学生明白事理,评价自己的思想、评价老师的教学,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上思品课时,我一边讲课,一边适时地要求学生试着做一些评价,评价自己及社会现象;在这过程中跟他们平等相处,加强心理沟通。由于我们的相互沟通形成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了良好师生感情;课堂气氛非常的活跃,同学们积极发言,连那位难以管理的学生也融于了其中,他主动举手大胆发言,尽管有时偏颇了些,但有了一个良好地开端。
我讲完课时经常与学生谈话,让学生坐着,我俯下身子。我的眼睛与他们的眼睛不时的在对视着,心灵和心灵便容易沟通。把自己作为他们中平等的一员,体现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平等地位。面对全体学生,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经历,有方方面面的差异。但是,不管是对于哪一类学生,老师都平等看待,不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和等级。对待学习落后的学生,不要嫌弃他们,而是平等地对待认真耐心引领,就像父母对待有病或体质较差的孩子一样,多接近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得到应该得到的机会。这样,我们不但受到后进生的尊敬,也受到了全班同学的尊敬。
我深刻感受到善待一个优等生容易,而善待一个后进生难。善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不能靠一时的心血来潮。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平等的发展空间,这是一个有职业道德、有良知的老师应该考虑和探索的问题。
我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尤其是那些难以管理的学生,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适时、适度地评价,一方面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随时调整和改进学习行为,不断获得道德认识的深化,品尝成功的喜悦。老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能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明确努力方向,激励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有意识地克服自身的不足;避免师生之间因是非标准的差异而产生隔阂及老师和家长之间的矛盾。
自从我注意到这位难以管理学生的特点,平时课上课下细心观察学生的思想变化,采取包容的态度,容许他们犯错误,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将心比心,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明辨是非,学生及他们的家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即使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犯了小“错误”,家长也会宽容相待,也不会使老师难堪。
在跟学生及家长交往的过程中,更多地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与学生和家长在情感上得到沟通,既多了理解,也多了关爱。与学生和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信任,做到对人对己同一标准;再则就是宽人严己。人都有这样一个本能的特点:即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假如我们能换一个角度,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会得出怎样的结果呢?每次上课,我总是关注那些难管的学生,多替他们想一想。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最终的结果就是多了一些理解和宽容,改善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赢得学生、家长的尊敬。此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样,学生和家长也会接受一个正确的评价标准,从而避免一些过激的行为发生。
实践证明,要避免师生之间以及与家长的矛盾,课堂上我们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我评价,尤其是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方面的评价;老师的作用只是引导点播。学生的自我评价做好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调动起来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效率,又融洽了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当然做好这个工作需要我们付出耐心、爱心和智慧。
第四篇: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自我评价
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自我评价
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是指在评价活动中所体现的特定的价值观。它支配或决定着评价的具体模式和操作取向,是对评价本质的集中概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它以评价对象为主体,注意评价对象的个人价值,重视提高评价对象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发挥其积极性。这是教育过程逐步迈向民主化、人性化发展过程的体现。长期以来,我国学生评价的主体是以他评为主,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在这种被动接受评价的过程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扮演的基本上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色,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大都持冷漠、应付、对立、讨厌、拒绝或者害怕、恐惧、逃避的态度,甚至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不但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甚至连学习、生活的勇气也在评价中丧失。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个智力正常的儿童都具有一定的自我监控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强,对学习的促进功能越大。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更应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叶圣陶指出:“尝谓教而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使学生具备自我评价的能力,即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检测,做出正确的评价,促进自己的学习。在此,我说说自己在阅读教学中是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
一、鼓励为主,激发自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决不能吝啬赞许和鼓励。同时要淡化学生之间的互相比较,更多地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缺陷,看到他人的长处,以补己之短。如不要一味地追问学生:“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而要引导学生:“你来试试。”“你觉得自己读得好吗?”“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尽量让学生自己完整地做出自评,不要急于自己单一地评价学生。
二、注重指导,掌握自评方法。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擅自评价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想法。这样,既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扼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如上《地球爷爷的手》一课时,当我刚问完:“还有谁能举出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是有手的?”一位学生就迫不及待地举手:“天上的飞机能证明地球是有手的。”我问:“真的吗?”他马上又说:“是的,因为天上的飞机的要有人来控制的,只有机械师操作出错或者遇到意外,飞机才会出事掉下来。它失去了控制就会受到地心引力向下跌落,而不会继续向上飞。”我并没有多讲,学生却能对自己的回答做出合理的评价。又如上《称象》这一课时,我问:“你们还有什么好的方法来称象吗?”一位学生说:“我有。”我用鼓励的目光看着他,学生说:“我觉得曹冲的方法不是很好。他用的是石头,石头那么重,要搬上搬下很不方便。我觉得用士兵更好,可以自己上下船,更省力。”同学听了,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
三、自我展示,体验自评乐趣。语文课堂不仅传播知识、培养能力,而且也是学生自我展示的一个平台。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体验成功快乐的同时,培养参与学习、超越自我的信心,充分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使学生良好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如学了《家乡的秋白梨》后,我问学生:“如果要你为家乡的秋白梨做一下广告,你会怎么做?”同学们兴趣很高,有的作诗,有的作词作曲,有的把秋白梨的特点写成快板,大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示这一环节。我不禁为小朋友的创造性和聪明聪明才智拍手叫好。又如上《丑小鸭》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故事会怎么发展。学生兴致很高,尽情想象。有的说丑小鸭变成天鹅后非常骄傲,瞧不起别人,于是大家又都不喜欢他了,他感到非常地后悔;有的说丑小鸭回家去找鸭妈妈和他的兄弟姐妹,并且原谅了他们,大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有的说丑小鸭知道自己是白天鹅后,就决定去找自己的亲生母亲……说完之后,我先让学生对自己的想法做自我评价,有的说自己很不错,有的说自己没表达清楚,有的说自己下次会更说的更好……其他同学又对他们的说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使整堂课学习气氛浓烈,大家热情高涨。
通过实践,我深深感受到让学生自我评价这种教学方法确实好。“自我评价”是最能展示学生素质发展过程的评价方法,它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过程中不断进步,获得发展。
第五篇: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观察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观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的培养,意义十分重大。而小语教材中很多课文写得具体、生动、形象,无不是作者细致观察的结果。因此,阅读教学与观察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下面谈谈本人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引导学生认识观察的重要性,激发观察的兴趣
《翠鸟》是人教版三年级的一篇课文,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形象、生动地介绍了翠鸟。文中这样写道:“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衣。”“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教这两段课文时,我启发学生思考:读到这里,翠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喜欢它吗?你看过翠鸟这样的形态吗?通过启发,学生认识到这是因为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抓住了翠鸟外形特点和捕鱼瞬间的动作特点,才能写得这样逼真。上完这节课,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每天都有许多有趣、生动和激动人心的事物发生,而许多同学对生活的感受不深,只是一种无意识的感知,没有用心观察,因而,他们面对生活的许多新鲜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即使看到了也无动于衷,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此,我们要学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周围事物,并养成习惯。这样,我们在表达时也能像作者那样下笔如有神了。”课后,我有意识地出了一道观察日记,题目叫《我的意外新发现》,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如:小狗、小猫、小兔子等,写下自己的新观察和新发现。第二天,再对学生的观察日记进行评析。第一次观察活动,在老师的点评下,同学们很有成就感,他们尝到了观察的甜头,对观察事物的兴趣渐渐浓了。
二、教给观察的方法
1.有顺序地观察。学生观察有顺序,不仅能促进思维的条理性,还能使表达有条理。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是作者有顺序观察的结果,包括: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从上而下或从下而上;先中间后四周或先四周后中间;从局部到整体或从整体到局部;从景到人或从人到景;由因及果或由果到因;从静到动或从动到静;由表及里或由里及表等。这些观察方法都渗透在文中。
2.有重点地观察。教完这课后,我用十多分钟的时间在课堂上指导学生作一次有重点地观察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表现人物特点的训练。“看谁的眼睛灵敏,看谁能认真动脑子,细察同学的动作和表情变化,讲出同学的真实特点。”接着,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针、线、布和扣子,请三位学生上讲台表演“缝扣子比赛。”学生们可兴奋了,争着上台。台下的学生可认真了,他们的目光随着表演者的动作而移动。三位学生刚表演完,其他学生纷纷争着讲。有的说:“小花同学沉着冷静,只见她不慌不忙地穿针引线,再把扣子牢牢地缝在布上。而陈璐呢,她太慌张了,左手拿针,右手拿线,怎么也穿不进去,急得脸都红了。等她穿好线,小花已经缝好了。”有的说:“别看吕刚是男同学,手还很巧,他先拿起针线,再把线头用手指搓细,然后使劲一戳,线进了针孔,真棒!不过,他缝扣子时,太心急,手都被针扎了一下,出血了。但他不灰心,坚持着,终于缝好了扣子。真有点‘军神’刘伯承的风度。”说得学生哈哈大笑。我及时表扬了他们观察的积极性,要求他们课外再观察人物,表现特点,并把观察的结果写在观察日记上。第二天,学生的观察日记上涌现了许多生动有趣的人和事。
3.持续多次地观察。一种事物,有时经过一次观察,不能把握事物的全部特点,必须经过多次观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观察,才会发现事物在不同情况下的各种特点。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才能达到全面认识事物,发现存于事物外表之中的本质特点。
三、建立评价机制
卡耐基曾说,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肯定。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学生每次观察之后,教师都给予积极的评价,并在班级设立表扬栏,提供展示的平台,有“小小观察家”、“小小哥伦布”等,同时,每周举行一次“我的新发现”发布会。这样,学生乐于表现自己的天性得到满足,他们的观察能力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总之,我们从阅读教学入手,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表达,并引导他们养成习惯。这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必将在教学中水到渠成。课堂,也因观察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