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冯庙中心校学校文化建设暨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解澎波)
冯庙中心校学校文化建设暨创建特色学校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学校文化建设,稳步推进特色学校的创建,认真贯彻落实县教育局《灵璧县2012年学校文化建设暨创建特色学校实施方案》(灵教[2012]18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特色谋发展的办学思路,让各校都能够有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处处呈现温馨和谐且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努力打造富有书香人文气息的花园式校园。学校深入发掘自身资源,培养人才,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化氛围,并在此基础上由内涵向外延拓展,最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学校文化。遵循教育规律,鼓励学生有更多的个性发展机会,同时以创建特色学校为契机,努力建设既有深厚底蕴,又充满生机活力、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并以此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整体思路
1、以人为本。打造团结向上的学校团队,把全体师生紧紧凝聚在学校核心精神周围,形成一种较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塑造优秀的学校形象、老师形象、学生形象,激发每一位师生奋发进取,自强不息。
2、环境熏陶。以学校环境达到绿化、净化、美化为标准,以教室文化、墙廊文化为切入点,逐步加强物质文化,营造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气息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使师生置身其中可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
3、制度约束。制度文化建设,对学校的全体师生形成一种约束功能,让遵纪守法成为学校每一名成员的自觉行为。
4、特色强校。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根据学校的特点、师资的情况、学生的兴趣,校长把握住特色创建的主线,鼓励动员每一位师生都行动起来,积极参与特色项目的相关活动,并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坚持不懈的提炼和推广既定的特色目标,形成富具内涵,可持续发展,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学校特色。
三、主要内容
1、内涵文化。各校要有体现自身文化内涵的形象标志——校徽、校歌,要设置展室、荣誉室等德育阵地,反映学校历史、文化积淀和办学成绩,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师生的爱校热情。同时,还要认真确立学校蕴藏着的丰厚文化底蕴的教风、学风、校风等,并对“教风、学风、校风”也要有贴切的解读。校训、校徽、校歌是学校形象和标志,要具有标志性、独创性和艺术性,能够体现学校办学思想、育人目标和整体风貌。这些内容的征集可以广泛发动广大师生,发挥其主体作用,激励师生对校园精神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环境文化。学校环境的建设要根据地域特点、学校的特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风格(包括建筑、周边、设施等)。当前应当结合县局要求,抓住大好时机,实施好今年的校园绿化美化工作。从绿化、净化、美化入手彻底整治校容校貌。同时要创设各种文化设施,结合自身情况设置并管理好公示栏、黑板报、图书室、阅览室、展览室等思想文化阵地;要在墙廊、过道和室内饰以与环境相协调、与学生相适应的图画与文字(如经典诗文、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科普知识、历史故事、家乡文化或师生的书画作品等)。开辟图书角、外语角、文化长廊等,使学校的每个墙壁、每块绿地、每个角落都成为会“说话”的老师,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化和教育,处处体现出校园文化的深刻内涵。
3、教室文化。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教室文化要体现班级师生的精神风貌,要体现班级积极和谐的氛围。教室的设计与布置提倡师生一起动手动脑,以学生设计为主,结合我镇正在开展的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让教室内时刻洋溢着书香气息。教室正面黑板上方悬挂国旗,教室后面墙壁设黑板报,教室门口同一侧悬挂个性化的班级标志牌。班级文化要努力创设文明、洁净的学习生活环境,要着力培养学生尊师守纪、热爱集体、热爱学习、团结互助的精神。班级的“图书角”、“卫生角”、“科普角”等可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管理,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培养管理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习生活。
4、制度文化。建立健全规范的学校管理制度,以严明的纪律、严格的管理规范校园秩序,推进依法治校,以规治校的管理体制。学校制度要提倡人文关怀,实行民主管理,提倡自我约束,有利于管理的高效快捷。在遵照国家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广
泛征求师生意见,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评价管理制度及后勤工作相关制度等并分类装订成册,封面加上自己学校的校名和校徽。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并认真遵照执行,逐渐使师生认同,并自觉遵守的积极向上的制度文化,从而推动学校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实现学校细化管理。
5、活动文化。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好清明、端午、“六一”、教师节、“十一”、中秋、重阳、及春节等重大节庆日和传统节日,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开展校园体育与艺术活动,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张扬个性、愉悦身心的平台,营造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坚持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发表内容生动具体的国旗下讲话。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重视课间特别是大课间体育活动,使学生既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又增进对同学、集体的情感。广泛组织多种类型的兴趣小组,每年都应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娱乐及读书、读报、讲故事活动,积极推广优秀校园歌曲,开展多种形式的歌曲演唱活动。近期校园文化活动要围绕学校文化建设总体目标,结合教育局和中心校的经典诵读活动,提倡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寓教于乐,通过各种活动建立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文化。
6、特色立项。各校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要从学校现有优势出发,科学决策,找准关键点,选择好突破口,确定特色项目,完美创建规划,明确特色学校建设工作中的中长期目标,制定好年度工作目标,大胆实践,定向发展,由点到面,逐步扩展,以特色项目带动其他工作,做到“成就一点,特色一园”。在学校文化建设的的过程中,活动开展中要围绕特色、突出特色,使局部特色发展为学校整体个性风貌,在学校文化建设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学校特色。
四、具体要求与实施
1、制定方案。各小学、幼儿园(特别是规划保留学校)要结合近年来学校文化建设实际,高起点、高标准重新谋划,务实的制定方案,加快实施,做到在历年建设的基础上有新亮点、新成效,使学校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各校、幼儿园2012年学校文化建设方案或规划于月底前报中心校办公室,要求不唱高调,不摆空架,实实在在的写出本年度的具体规划,材料中要有具体地点位置、具体日期、经费预算等数据。
2、明确责任,加强保障。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的基础性工作,要科学规划,抓住当下有利时机,把这项工作摆到重要的日程上,合理安排时间来积极组织实施,该投入和支持的一定要给予充分的经费保障和人力保障。中心校为统一加强领导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成立由王士品校长任组长,崔凤权、解澎波为副组长,中心校其他成员、各完初小校长及幼儿园长为成员的“冯庙中心校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方案制定、措施落实、经费保障等工作。各校也要成立相关组织,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3、团结协作,重在落实。学校全体师生,上到校长,下至老师、学生,必须齐抓共管,积极合作形成强大合力,充分发挥主人翁的精神;同时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各相关人员要根据制定的实施细则、活动方案,做好落实工作,并留好活动的文字记录、图片,注意积累过程性材料,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必须落到实处。
5、督促检查。根据学校文化建设的特点与重点,中心校将根据中心校的工作思路结合各校、园自身的实施方案和规划,对各小学、幼儿园学校文化建设和特色创建工作进行随机检查和定期组织观摩展评活动,实行跟踪考评,对工作不到位的学校将给予通报批评。各校也要加大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检查,做到常抓不懈,在科学、规范的范围内尽快开成自身特色,并准备迎接各级领导对学校文化工作的随机检查和专项督查。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各校要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坚持不懈,形成学校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2012年县局也将把学校文化建设情况确定为学校考核工作年度项目之一,中心校也将对全镇各校的文化建设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并列入考核内容。各校要不断总结学校文化建设的经验,逐步推进,不断完善措施方法,努力打造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
冯庙中心学校
2012年3月10日
第二篇:经典诗文进校园-冯庙中心校书画板报设计评选大赛(解澎波)
经典诗文进校园
——冯庙中心校书画板报设计评选大赛
一、活动目的为把我镇各校打造成书香四溢的校园,让在校师生感受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在诵读活动中陶治情操,获取真知,中心校决定开展“经典诗文进校园” 板报设计评选大赛。使师生在比赛中得到优秀诗文的熏陶,并以此增强各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二、参与对象:各完小、初小
三、活动时间:2012年2月28日——3月5日
四、活动要求:
1.刊头醒目、规范。版式应新颖、规范。图文并茂且插图应适当、适量;要有日期、主办人及班级。
2.媒体介质可以是本校的宣传栏、黑板报或学习园地。
3.内容要围绕“经典诗文”主题。
4.各校以班为单位初选,择优上传1-2张数码照片参与中心校评选,照片要求是JPG格式,大小不小于5M,画面清晰,远近适中,涵盖版面完整。
5.上交时间:3月5日前。
6.上报邮箱:,中心校邮箱。
五、奖惩措施
1.各校必须在要求日期前上传照片,违期不交的将通报全镇并据情处理相关责任人。
2、中心校将根据各校板报版面设计的创意、内容及内涵,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奖状和辅导老师证书。
冯庙中心校
2012年2月27日
第三篇:冯庙镇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解澎波)
冯庙镇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规范幼儿园优化建设和科学管理,促进幼教事业持续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幼儿圆的保教质量,将我园建设成高标准、高质量的乡镇中心幼儿园,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县教育局的指导和中心校的直接领导下,我园计划自2011年起,分步骤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促进转变幼儿教育观,树立正确儿童观,增强幼教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规范幼儿园教育行为,为幼儿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二、幼儿园现状
我园为冯庙镇中心幼儿园,辖区覆盖人口28080人,辖区内适龄幼儿700人左右。由于受到园区条件的限制,我园现有班级7个,在校幼儿数为470人,现有专职教师10人,自聘教师5人。园区占地面积仅1152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为633平房米。由于现有的条件很有限,远远不能满足辖区内幼儿的入园需要,所以亟需对我园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实施标准化建设。
二、工作目标
(一)园区建设
1、园区需新征土地3.5亩。由于我园面积太小,已经成为我园发展的瓶颈,所以亟需新征土地,将我园重建。
2、新建教学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等合计3500平方米。我园现有幼儿数为470人,只开设了7个教学班,班额非常大,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园的教育教学质量。且随着我镇经济的发展,集镇化进程在加快,将由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集镇,这样适龄幼儿数在短期内将会急骤增加。我园现有的教学班已远远不能满足。因
此亟需新建教学及辅助用房等,满足正常教学的需要。
3、修建有室外活动场地,生均3平方米,绿化面积生均1平方米,配备大型玩具和体育活动设施。
(二)、配套设施
1、配备适合幼儿身高的桌椅、玩具橱、茶杯架、毛巾架,玩具人均达3件,图书生均5册,班级备有三机一幕,风琴或钢琴等教育设备。
2、配备服务用房。备有值班室、晨检室、保健室、睡眠室、教职工办公室、会议室、厕所,和家长接待室。
3、配备音乐教室、舞蹈室、手工美术室、室内多功能活动室等专业教室。
(三)人员配备
1、幼儿园(班)工作人员,应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幼儿,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胜任本职工作。
2、坚持幼儿园按1:2,幼儿班按1:1.5的编制配足配齐教师,设有园长、教师、保健员、保育员和后勤人员。
3、所有人员必须达到合格学历,并经过专业培训。
4、所有人员要做到定期进行体检,持有健康证。
(四)招生和编班
1、坚持招收3-5周岁幼儿入园
2、保证入园幼儿人人接受体检,合格率100%
3、编班人数:小班25—30人,中班30—35人,大班35—40人。
(五)园务管理
1、全面贯彻《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接受教育局和中心校的领导和管理。
2、实行园长负责制,全面负责领导幼儿园(班)工作,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安全的环境,保证园长和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
3、严格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成长环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4、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5、建立工作人员和幼儿名册,按上级要求,做好统计报表工作。
6、建立完善的档案资料,专人负责,整改归档。
三、具体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
领导进一步强化各种责任,及时掌握幼教工作情况,组织检查指导和考核验收工作,园长具体负责有关工作实施。
2、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
紧紧围绕目标任务,严格实行工作责任制,把标准化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每个教师,每个班级,把每个教职工抓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实绩列为对教职工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奖惩的重要依据,把末位警示和责任追究作为落实标准化建设工作目标的保证。
3、解决突出问题
坚定不移地执行《安徽省幼儿园设置基本条件》,坚持标准,依靠县教育局、冯庙镇党委、政府、中心校,着力解决设置场地,建筑面积、活动面积、绿化等问题,加强规模化建设。
4、保证经费,积极筹措资金,专款专用,为扩建和完善添置必要的设施设备,保障稳定的经费来源。
5、加强宣传工作
利用多种形式,向幼儿、幼儿家长、教职工宣传幼儿园标准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意义,营造浓厚的有利于标准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舆论氛围,动员全员参与,齐心协力共建。
四、进程安排1、2011年制定《冯庙镇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并
进行可行性研究。勘察拟征用土地,做好群众动员工作。力争与年底落实征地目标。
2、2012年上半年园区新建项目招标、动工。年底结束所有工程。下半年所有大型设备招标采购,各项配套设施招标采购。
3、2012年下半年,园区绿化、运动场地、教室、办公室、会议室、保卫值班室、晨检室等配套完成。各功能教室设备配套完成。
4、2012年上半年同时进行幼儿教师、保育员、保健员、保卫人员的招聘、培训等相关工作,确保2012年8月所有人员正常上岗。
五、资金预算安排
主体工程305万元,活动场地10万元,征地10万元,设备设施20万元,其他5万元,合计资金:350万元。
冯庙镇中心幼儿园
2011年9月
第四篇:校园文化建设暨特色学校创建汇报材料
江背镇五福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暨特色学校创建
一、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校园文化工程建设,逐步构建具有官庄中学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创建文明、平安、和谐的校园。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在原有的校园文化基础上,促使学校建设成校舍设施全,校园环境美,艺术氛围浓,文化底蕴厚,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并且,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教师、学校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特色校园。
二、推进办法
(一)挖掘潜力,构建校园静态文化
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自然环境、校舍设施环境、校园传媒环境等静态文化资源,努力构建校园静态文化。
1、优化校园环境,营造文化氛围
我们学校以和谐优雅的育人环境,以自然美的景观来陶冶学生的性情,塑造学生美的心灵。通过花草树木、班级文化、玻璃橱窗、德育宣传栏等,让学生耳濡目染。学生在无数次的“视界融合”中不断得到陶冶和塑造,正所谓:景观是校园的陶冶之源,解读是精神的建构之本。人与自然的融合,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志趣变得高尚,道德得到升华,思想予以渗透。校园环境(校园自然环境、校舍设施环境、校园传媒环境)是静态文化成果的主要表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陶冶学生情操、激励学生奋发向上、警示学生不良行为的主阵地。学校要挖掘潜力,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校园整体布局和规划,要在建筑设施、校园绿化、美化、硬化、净化、香化和文化上下功夫,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师生置身于干净、整洁、优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总之,在校园环境构建上要力求做到校园自然环境、校舍设施环境和校园传媒环境的有机统一。
2、重视文化品牌,打造文化特色
除了优化环境、营造文化氛围外,还要注意发掘本校潜力,利用本校品牌,充分展现学校文化精品,打造校本文化特色。有乡村少年宫,每天开展美术、音乐、舞蹈、手工、棋艺、电脑、篮球、乒乓球、经典朗诵少年宫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
(二)创新教育思想,激活校园动态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学生,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因此,要拓展学生主体性活动领域,创新和丰富校园动态的文化活动。应经常性地运用校内外、课堂内外的一切教学和实践活动,搞活校园的动态文化,用以引导和推进师生的思想意识、道德作风和行为习惯。
1、传承传统精神,汲取文化养料
一个民族赖以传承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世子孙理应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为其弘道扬义,从中汲取丰厚的养料。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学习、了解祖国传统文化,汲取文化养料。
开展“国旗下讲话”、“弘扬传统美德”主题班会等活动。开展“古诗文吟诵”,讲中华美德故事活动;开展“我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或一句格言”征文活动。
2、拓宽课堂渠道,丰富文化内涵
课堂是教学育人的主渠道,其中应汇入校园文化内容。要鼓励教师以现代教学理念为依据,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改进教学方法,把影视、多媒体、投影、音乐、美术以及课本剧等形式巧妙地穿插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使之作为载体,赋予它们丰富的文化内涵,把文化渗透到教学中去。要注重抓好课外阅读指导,向学生推荐优秀图书,激发读书兴趣。定期举办阅读节活动,用优秀作品教育人、薰陶人。
3、坚持德育为首,突出育人特色
新时期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围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主方向,通过主题教育的途径对学生进行“文化浸润”,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坚实的文化底蕴,这必将对学生的终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学生的气质、风度和人格良好形成有着积极的意义。德育工作要有自己的文化活动特点,但如下几点,应作为校园德育文化的共性活动。
4、开展艺术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开展“六一”艺术活动是以愉悦学生的感觉和使其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艺术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要重视和开发艺术活动资源,丰富校园文化,推进素质教育。
(三)改善校园人际关系,树立校园精神文化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优化心理环境为突破口,注重学校人际关系的改善,注意挖掘和利用一切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的心理环境因素,改善学校领导与教师,教职工内部,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为师生创造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和宽松和谐平等的人际环境,使学校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激发师生高度的工作和学习热情,有效地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
1、完善制度文化,实行人文管理
要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要求,逐步完善制度文化模式,把规章制度的有形约束转化为师生的无形自律,促进学校工作有效有序运转。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校风的形成与保持,必须要有严格的纪律和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予以保证,使之成为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改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校园
开展“献师情,树师德,扬师风,铸师魂”的师德师风教育系列活动,如“关爱学生行动”系列活动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活跃校园文化,把校园建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愉快、和谐、健康的教育乐园。
学校要定期开展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技能演练活动,积极开展用电安全、交通法规知识竞赛、自护自救安全知识讲座等形式的“珍爱生命”主题教育。要制定安全检查工作预案,完善“安全管理规定”、“建筑及设施安全管理措施”和“学生活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大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的活动场所。
(四)树立良好校风,净化校园文化环境
校风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等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道德风尚,是全体师生员工思想、道德、纪律、作风以及精神风貌的综合体,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因此,建设优良的校风对于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学校办出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四化、培养“四有”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在校风建设上要把领导作风、学风和教风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1、领导作风。领导作风是校风的“源头”,学校的校长、领导班子人员是学校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在校风建设中起着主导和表率作用,是形成校风的“风源”。因此,作为学校领导者,一是思想作风要纯正。二是工作作风要民主。三是管理方法要科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办事水平。
2、学风。学风是学生群体的风气,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因此,学风是校风的核心。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潜心培养群体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只有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活动,才能形成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学风。
3、教风。教师的教风是学生学风形成的起因,是校风形成的关键。因此,我们十分重视教风的建设,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认真的教学态度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同时,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一所学校良好的校风的形成,必须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发挥校长和教师的表率作用,以良好班风的形成作为基础,以严明校纪校规作保证,以整洁的校容校貌为标志。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学校文化、学校精神作为系统工程来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之中,整合各种教育管理资源,统筹考虑,逐步推进。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校长亲自挂帅,认真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进一步提高对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立足校情,认真谋划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明、平安、和谐校园工作。
(二)建立长效机制,统筹规划
校园文化建设既担负着育人的职责,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职责。校园文化起点要高,要富有激情和创造性,更要富有文化品位,不是学校教育的“额外任务”,而是学校教育的本质属性使然。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短期行为。
(三)加强队伍建设,保证经费投入
1、根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不断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非艺术学科教师也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力量,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文化、美育和艺术,全体教师都要自觉加强师德、文化和审美修养,以高尚师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的言行影响学生,这是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2、要不断增加对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并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为保障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落实,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拟设立“校园文化建设专项基金”。一方面由学校每年按一定比例拨出专项经费,确保基金基数;另一方面,采取自愿捐款的方式筹措资金,大力倡导社会各界人士、社会团体、学校师生等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资出力,扩大基金基数;再有就是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和奖励。
(四)形成教育常规,整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师德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抓实抓新,形成教育工作常规。一是结合教育教学管理、素质教育考核评估等,组织有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督查;二是每年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展示活动,如节庆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比赛、书法比赛(展览)、绘画比赛(展览)、文艺汇演(调演)或其他形式文化艺术活动;三是总结、表彰,每年结合教师节表彰活动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明、平安、和谐校园成绩优异的师生予以表彰奖励。
第五篇:校园文化建设暨特色学校创建汇报材料
校园文化建设暨特色学校创建汇报材料
砀山县官庄中学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一、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校园文化工程建设,逐步构建具有官庄中学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创建文明、平安、和谐的校园。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在原有的校园文化基础上,促使学校建设成校舍设施全,校园环境美,艺术氛围浓,文化底蕴厚,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并且,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教师、学校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特色校园。
二、推进办法
(一)挖掘潜力,构建校园静态文化
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自然环境、校舍设施环境、校园传媒环境等静态文化资源,努力构建校园静态文化。
1、优化校园环境,营造文化氛围
校园环境(校园自然环境、校舍设施环境、校园传媒环境)是静态文化成果的主要表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陶冶学生情操、激励学生奋发向上、警示学生不良行为的主阵地。学校要挖掘潜力,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校园整体布局和规划,要在建筑设施、校园绿化、美化、硬化、净化、香化和文化上下功夫,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师生置身于干净、整洁、优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总之,在校园环境构建上要力求做到校园自然环境、校舍设施环境和校园传媒环境的有机统一。
2、重视文化品牌,打造文化特色
除了优化环境、营造文化氛围外,还要注意发掘本校潜力,利用本校品牌,充分展现学校文化精品,打造校本文化特色。
(二)创新教育思想,激活校园动态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学生,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因此,要拓展学生主体性活动领域,创新和丰富校园动态的文化活动。应经常性地运用校内外、课堂内外的一切教学和实践活动,搞活校园的动态文化,用以引导和推进师生的思想意识、道德作风和行为习惯。
1、传承传统精神,汲取文化养料
一个民族赖以传承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世子孙理应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为其弘道扬义,从中汲取丰厚的养料。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学习、了解祖国传统文化,汲取文化养料。
开展“国旗下讲话”、“弘扬传统美德”主题班会等活动。开展“古诗文吟诵”,讲中华美德故事活动;开展“我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或一句格言”征文活动。
2、拓宽课堂渠道,丰富文化内涵
课堂是教学育人的主渠道,其中应汇入校园文化内容。要鼓励教师以现代教学理念为依据,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改进教学方法,把影视、多媒体、投影、音乐、美术以及课本剧等形式巧妙地穿插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使之作为载体,赋予它们丰富的文化内涵,把文化渗透到教学中去。要注重抓好课外阅读指导,向学生推荐优秀图书,激发读书兴趣。定期举办阅读节活动,用优秀作品教育人、薰陶人。
3、坚持德育为首,突出育人特色
新时期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围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主方向,通过主题教育的途径对学生进行“文化浸润”,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坚实的文化底蕴,这必将对学生的终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学生的气质、风度和人格良好形成有着积极的意义。德育工作要有自己的文化活动特点,但如下几点,应作为校园德育文化的共性活动。
4、开展艺术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开展艺术活动是以愉悦学生的感觉和使其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艺术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要重视和开发艺术活动资源,丰富校园文化,推进素质教育。
5、开展校园节庆活动,增强校园文化的教化和熏陶
校园节庆活动,是校园动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广泛开展有特定主题的校园节庆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和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
(三)改善校园人际关系,树立校园精神文化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优化心理环境为突破口,注重学校人际关系的改善,注意挖掘和利用一切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的心理环境因素,改善学校领导与教师,教职工内部,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为师生创造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和宽松和谐平等的人际环境,使学校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激发师生高度的工作和学习热情,有效地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
1、完善制度文化,实行人文管理
要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要求,逐步完善制度文化模式,把规章制度的有形约束转化为师生的无形自律,促进学校工作有效有序运转。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校风的形成与保持,必须要有严格的纪律和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予以保证,使之成为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改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校园
开展“献师情,树师德,扬师风,铸师魂”的师德师风教育系列活动,如“关爱学生行动”系列活动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活跃校园文化,把校园建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愉快、和谐、健康的教育乐园。
学校要定期开展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技能演练活动,积极开展用电安全、交通法规知识竞赛、自护自救安全知识讲座等形式的“珍爱生命”主题教育。要制定安全检查工作预案,完善“安全管理规定”、“建筑及设施安全管理措施”和“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大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的活动场所。
(四)树立良好校风,净化校园文化环境
校风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等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道德风尚,是全体师生员工思想、道德、纪律、作风以及精神风貌的综合体,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因此,建设优良的校风对于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学校办出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四化、培养“四有”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在校风建设上要把领导作风、学风和教风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1、领导作风。领导作风是校风的“源头”,学校的校长、领导班子人员是学校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在校风建设中起着主导和表率作用,是形成校风的“风源”。因此,作为学校领导者,一是思想作风要纯正。二是工作作风要民主。三是管理方法要科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办事水平。
2、学风。学风是学生群体的风气,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因此,学风是校风的核心。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潜心培养群体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只有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活动,才能形成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学风。
3、教风。教师的教风是学生学风形成的起因,是校风形成的关键。因此,我们十分重视教风的建设,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认真的教学态度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同时,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一所学校良好的校风的形成,必须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发挥校长和教师的表率作用,以良好班风的形成作为基础,以严明校纪校规作保证,以整洁的校容校貌为标志。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学校文化、学校精神作为系统工程来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之中,整合各种教育管理资源,统筹考虑,逐步推进。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校长亲自挂帅,认真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进一步提高对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立足校情,认真谋划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明、平安、和谐校园工作。
(二)建立长效机制,统筹规划
校园文化建设既担负着育人的职责,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职责。校园文化起点要高,要富有激情和创造性,更要富有文化品位,不是学校教育的“额外任务”,而是学校教育的本质属性使然。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短期行为。
(三)加强队伍建设,保证经费投入
1、根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不断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非艺术学科教师也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力量,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文化、美育和艺术,全体教师都要自觉加强师德、文化和审美修养,以高尚师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的言行影响学生,这是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2、要不断增加对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并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为保障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落实,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拟设立“校园文化建设专项基金”。一方面由学校每年按一定比例拨出专项经费,确保基金基数;另一方面,采取自愿捐款的方式筹措资金,大力倡导社会各界人士、社会团体、学校师生等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资出力,扩大基金基数;再有就是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和奖励。
(四)形成教育常规,整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师德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抓实抓新,形成教育工作常规。一是结合教育教学管理、素质教育考核评估等,组织有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督查;二是每年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展示活动,如节庆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比赛、书法比赛(展览)、绘画比赛(展览)、文艺汇演(调演)或其他形式文化艺术活动;三是总结、表彰,每年结合教师节表彰活动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明、平安、和谐校园成绩优异的师生予以表彰奖励。
关于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一、工作目标
创建特色学校的目的,就是通过挖掘自身优势创特色,丰富学校内涵,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特别是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从而提高师生幸福指数,为教师和学生创造美好的未来。
学生方面:促使学生实践能力、健康人格和个性特长得到培养和彰显。
教师方面:促使教师的知识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并逐步形成有一定个性特长的教师群体,并使特长教师的能力得到有效发挥。学校方面:在实践中,学校不断积淀、丰富和张扬特色文化,形成鲜明的校园文化风格,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组织学习、宣传发动、特色项目创建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1月)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特色建设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2月)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全面推广阶段(2013年1月——2013年6月)
三、推进办法
1.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学校要深入宣传实施特色学校的意义,增强特色学校工作的使命感,把特色学校建设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
2.制定计划,确立目标
班子成员根据学校发展现阶段特色,重新对学校办学理念加以定位,“注重特色,关注个性,为学生创造美好未来”,然后反复酝酿、讨论,征求师生意见,我们从师生的兴趣,活动等作为切入点,积极申报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制定计划,明确目标,为师生一生幸福奠基。
3.积极开展,拓宽领域
特色项目确定后,要利用课余时间,充分开展特色活动,并注重拓宽该特色的领域,以促进艺术、教育的普及和提高,积极打造“特色学校”,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艺术人才。
4.总结提高,全面推广
为进一步巩固特色教育并全面推广,开展多种多样的特色活动、比赛,通过在活动、比赛中让特色向更深的层次发展,对先进个人与学生要定期表彰奖励,使师生得到特色教育的熏陶,陶冶他们的性情,弘扬他们的个性,促进师生全面和谐发展。
四、实施保障
1、健全领导管理网络。
2、加大特色建设经费投入。
为了保障学校特色建设,根据项目设施情况,适度加大投入,确保活动硬件到位,确保必需的活动经费支出。
3、组织展示活动,实行跟踪考评。
根据项目特点,定期组织展评活动,对活动情况实行滚动考评,对活动成果进行奖励和向上向外推荐。
4.专家指导
适时邀请市县教育局教研室领导给予指导,要不惜花费一定财力邀请专家、科研机构专家给予理论和实践指导。
特色学校的建设任重道远,是一项长期的发展过程,但我们相信:在各界领导、专家的关心与支持下,在机遇与挑战面前,我们全校师生将同舟共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必将会走出一条切合我校实际的特色创建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