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市新桥初中学校发展规划大全

时间:2019-05-13 19:15: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靖江市新桥初中学校发展规划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靖江市新桥初中学校发展规划大全》。

第一篇:靖江市新桥初中学校发展规划大全

靖江市新桥初中学校发展规划

(2011-2015)

一、基本情况

新桥初中是一所乡镇初级中学,现占地面积 26626平方米,校舍总建筑12114平方米,有14个教学班,651名学生,83名教职工,专任教师70名。

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首批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江苏省平安校园、泰州市文明单位、泰州市绿色学校、泰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泰州市三进工作示范校、泰州市三进工作诵读特色校、泰州市实施体育健康标准先进学校、靖江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规范学校管理,突出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打造特色学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征地100亩,投资1.6亿元打造的新校区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教育技术装备也将达到较为先进的水平,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新桥初中的办学前景会更加美好。

二、发展的任务

(一)建立和完善现代学校管理体系

现代学校管理体系,应该体现科学精神,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实行以法治校,强调秩序与规范,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必须以创新管理体制、建立有效运行机制为基本原则,建立一个运行成本低、运转有序、执行效率高的科学管理体系。

(二)构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精神,建设和谐校园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精神,必须具备起码的人文精神和人格理想,必须认同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价值取向,必须看齐崇高的人类理想准则,必须涵盖最富人类良知的终极关怀。因此,我校的文化建设必须紧扣崇尚文明,信仰理想,坚守正义,关怀社会,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热爱自然,关心环境,必须是负重求索,乐于奉献,开拓进取,敢为人先。只有构建了有价值的校园文化精神,才有可能实现有形管理和无形管理的有机统一,才有可能把理想的治校方略化为教师群体的教育实践。学校将结合书香校园特色建设,引导师生广泛阅读,不断增强自身的人文积淀,并融合到学校各项工作中,让师生都做幸福的读书人。

另外学校也将在校园环境建设上体现校园文化精神,做到绿化园林化,环境教育化,装饰艺术化,切实实现“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

(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帮助教师成长,通过有效的校本培训以及行动研究和实践反思,切实转变教师观念,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学能力强、学科齐备、年龄结构合理、适应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

(四)软、硬件建设高质量达标

我们在教育教学设施的建设上,在教学技术装备的质量上,基本达到了的标准。我们在软环境建设上,比如,办学效益、教育观念、师资素质、管理水平、教学质量、教育教学秩序诸方面,需要努力达标。特别是需要名副其实,需要高质量达标。

(五)德育工作

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形成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总结提炼出成熟的德育工作经验。

1.德育科研:加强德育科研,依托三中共同体国家级德育课题——“初中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研究”,加强学生习惯养成探索实践,寻求学生培养学习行为习惯的方法途径。努力使学生成为明礼守信、勤奋好学、积极向上,具有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祖国建设的生力军。

2.班主任队伍建设:在倡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约之以规”的传统经验的同时,建设一支以“发现闪光点,找准结合点,激发共鸣点”为工作方法的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乐于奉献的班主任队伍。

3.学生管理: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环保教育,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学生养成教育,规范学生行为,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形成“竞争、合作、求是、创新”的精神风貌。

4.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健全心理健康档案,形成全体教育工作者都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5.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实践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和突破口,促进青少年学生在新的形势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多类型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积极开拓社会育人基地,形成网络,借助社会力量,共塑美好心灵。

6.家长学校:形成比较完善的家长学校工作制度,建立比较完整的家校联系档案,开展系统的家长学校教学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六)教学工作

1.教材改革

(1)课任教师学好新课标,领会新课标的实质,用新课标指导教学实践活动,力争教师有经验成果在市级推广。

(2)课任教师要结合本学科实际,选好用好地方课程,通过学习地方课程,使学生了解家乡,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

(3)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争取有2-3门课程在市注册。

2.教学方法改革

(1)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爱护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法的指导,以“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参与程度,师生合作状态,生生互动探索,课堂和谐氛围,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侧重点,创设“会学乐学、和谐合作、师生互动、创新发展”的教学氛围。

(3)提高现代设备使用效益,实现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指导学生的水平。

3.评价改革

(1)逐步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中不仅要关注教学结果,更要关注教学过程;不仅要关注工作态度,更要关注他们的工作实效;不仅要关注教学业绩,还要关注师德规范;不仅要关注教学水平,更要关注教师在教学中所反映出来的教学理念、师生关系、合作精神及科研能力等,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发展。

(2)尽快建立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评价中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实现评价目标多维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体多元化。

4.教学质量:合格率、优秀率、及格率大幅度提升,能在农村中学中占有一定优势。

5.竞赛:继续保持我校语文学科的优势,其他学科也要有所突破,要提高获奖层次。

(七)教科研工作

按照“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工作思路。力争在3-5年内实现:

1.研究性学习向纵深发展,使之成为学校亮点和品牌,在现有基础上,力争在全市有一定影响。

2.教师全员参与教科研工作。能够承担2-3项省级以上的科研课题研究任务,并争取有1-2项通过省市级专家鉴定,在省市推广。

3.教师和学生全部能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和学,初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三、基本思路

(1)坚守科学的办学理念,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

A、把握学校特点,为学校准确定位

学校的特点是:农村乡镇中学,发展中的学校,改革型的学校,开放性的学校。学校的定位是:田园学府,造福平民。

B、秉持现代教育理念,确立学校的教育哲学

学校的教育哲学即基本理念是:价值引领,主体实践;课程主导,自主建构;理性反思,文化渗透。

C、确立培养目标,明确发展方向

校训是:天天读书,天天长进。

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是:崇尚文明,信仰理想,坚守正义,关怀社会;学术民主,文化宽容,精神自由,人格独立;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热爱自然,关心环境;负重求索,乐于奉献,开拓进取,敢为人先。

教师的发展期望是:守诚执信,敬业爱岗,善教会导,一专多能。

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沟通协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求异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融会贯通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坚忍不拔的心理品质。

D、制定发展策略,强化学校特色

学校整体发展的管理策略:质量立足,教师第一。在质量和规模发展上,强调质量优先;学校以质量立校,管理以质量取胜,教师以质量立身。

强化学校特色的策略:建设书香校园,师生都做幸福的读书人。

教育策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德育策略:以美立德,以书养德。以美为标尺,以读书活动为载体,引领学生内在品质人格与精神、品德与情操、志趣与理想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策略:明确起点,重心下沉,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教师发展策略:自我设计,自主发展。每个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学生发展策略:一主多元,发展为本。学生要以学习文化课为主,以艺术、体育、科普教育为个性特长多元化发展方向,以发展为根本目的。

调节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关系的策略:把真情和爱心献给每一位学生,把欣慰和信心留给每一位家长。

教学常规管理策略:“一个中心,两个关键,三段目标,四项优化,五个环节。”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的教在四十分钟要质量,学生的学在四十分钟外下工夫;起始年级抓过渡打基础,中间年级抓转化上台阶,毕业年级抓质量求效益;优化课堂教学,优化管理过程,优化师资配置,优化课业成绩;认真完成集体研课、学教对位、课后补差、练习反馈、检测调整等环节。促使学校形成“积极竞争、良性循环、自动调控、有序高效”的教学运行机制。

(2)努力强化学校优势

A、完善基础设施,强化装备优势

新校区建成之后,各项装备和设施都应该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我们要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功用,服务于教学。设施建设由满足教学和生活基本条件为主转向以拓展学生发展空间为主。搭建现代化的教育平台,创新教育方式,为学生个性发展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提供设施保障。

B、提高运行质量,强化管理优势

健全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评价程序,完善教学管理监控机制,矫正教学管理运行状态,进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运行质量,提高管理效率,以此强化管理优势。

C、立足校本培训,强化师资优势

按照教师培养和发展规划,建立教师培训的管理和考核机制,立足校本培训,通过教学科研、专家讲座、学科交流、在职研修、以老带新、行动研究及教学反思、教学评比等形式,促进教师业务素质、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达到教师发展的基本目标,进一步强化师资优势。

D、教学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抓教学质量上来,把学风建设作为校风建设和班风建设的核心来抓,切切实实抓出成效。

E、学生教育由思想教育、行为管理为主转向思想教育和心理指导并重。强化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工作,加强专职和兼职的心理教师队伍建设,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进行有效的矫正和干涉,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A、以增加内涵促发展

在软环境建设上下功夫,从更新观念入手,从强化管理入手,从教学科研入手,从教师培训入手,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从转变教育方式入手,增加学校的文化内涵,促进学校的全方位发展。

B、以深化改革促发展

深化学校体制改革,深化管理模式改革,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教育方式改革,为学校的发展寻找动力,增添能量,激活促进学校发展的内部要素,使学校平稳有序发展。

C、以突出特色促发展

根据学校的生源、文化积累和客观实际,确立学校的特色体系;并以适当的教育方式为载体,强化特色,形成学校的特色优势,进而拓展学校的发展空间,促进学校质量的提高和规模的形成,为学校持续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D、以开拓创新促发展

要以创新为先导,在办学模式上有创新,在学校特色上有创新,在教育思想上有创新,在管理体制上有创新,在机制设计上有创新,在教学方法上有创新。要通过创新形成学校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四、发展的指标和内容

(1)教师专业发展

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标率100%;本科学历合格达标率达90%。

研究生学历占教师总人数5%;

泰州级骨干教师占教师总人数5%; 靖江市级骨干教师20%。

提高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数量。

(2)教育教学水平

巩固率达100%

合格率达90%以上。

学生毕业率98%以上。

(3)教育设施装备

设备一流,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4)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活动常规化、规范化;

校园环境实现美化和人文化;

学生文化社团活动参与率达到80%;

形成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5)整体办学水平

形成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的有特色的办学理念;

形成成熟的学校内部管理体系;

学校要成为靖江市农村中学办学的窗口。

五、发展的措施和保障

1.措施

(1)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

打造一支优秀的学校管理队伍,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坚守求真务实的精神,形成凝聚力和工作魄力,提高执行力,提高工作效能。

(2)进一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通过强化岗位聘任制的实施,认真执行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坚决杜绝人浮于事、在职不上岗、在岗不作为等弊端,通过进一步深化工资制度改革,逐步理顺贡献和报酬之间的关系,进而充分调动绝大多数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广大教职员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加大民主参与管理的力度

加大民主治校力度。凡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都以校长办公会议集体决定并由校委会审议通过。涉及到职称评定、先进评选等热点问题,皆按照程序进行,并在校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学校出台重要制度和措施,教育教学考核方案的修改,都由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坚持学校工作和财务工作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的制度。邀请教职工代表参与学校行政部门和中层领导的述职考评,扩大民主管理的范围。

(4)实施有效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

明确教师校本培训的指导思想,提高认识以校为本,针对实际,立足长远,注重实效,与教育教学科研相结合,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与教师业务发展相结合,师德师能兼顾,理论实践并重;确立教师培训新的目标和任务,实现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采取有力措施,建立教师校本培训考核的长效机制,落实教师发展的相关政策,力争教师校本培训取得实效。通过论坛、网络在线、观摩、参与式研修等可行的途径,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关心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继续关注教职工的精神状况和心理健康,丰富教职工业余生活。调整管理思路,实施更为科学的人性化管理。积极调节和化解各种矛盾,解决好学校内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加强和教职工的感情交流和心灵沟通,转变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和态度,使广大教职工心情愉快地从事各自的工作。

(6)继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健全和完善现代学校管理体系,加强学校的管理能力建设。建立独立、有效的教育教学工作监督、评价、考核系统,促进学校部署的重要工作的落实,对常规工作进行督察,对部门工作的效果进行考核评价。尝试建立独立于行政系统的自我监控和评价体系。

(7)加强行风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明确尊重国家意志、恪守职业道德、承担教育使命、传承人类文明是每个教师的基本责任和必须义务。表彰先进,宣传典型,鼓励教师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创业激情和主人翁精神,努力奉献个人才智,积极建功立业。落实有关制度和规定,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严禁以教谋私、体罚学生、滥订资料、有偿家教、私自外出兼课的行为。

(8)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应用

对现有教育教学技术装备要实行规范化的管理,做到分类合理,程序严密,主动服务,统筹协调。要加强装备和技术的有效应用,特别是在网络实用价值开发、学生图书借阅、科普设施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科学使用方面要有新的突破。要尽快编制硬件配置的清理和使用价值评价说明,提出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技术装备配置规划。要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综合效益。

2.保障

(1)充分依靠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依靠政府财政,保障学校发展和正常运行的经费。

(2)发挥学校党总支的监督、保证作用,运用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决策审议机制,借助广大教师的集体智慧,保证学校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发展。

(3)依靠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形成的效能优势,充分发挥集体领导和集体决策的作用,集中智慧,群策群力,保障学校运行的有序高效。

(4)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用学校建立的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形成,保障教育教学行为的规范和管理的有效。

第二篇:新桥三小“十二五”学校发展规划

新桥三小“十二五”学校发展规划

一、现状分析

(一)学校概况

新桥三小座落于新桥高翔工业区——瓯海新桥街道岙翔村。新桥三小前身为岙垟小学,1926年由革命烈士李振声创办。1999年岙垟小学易地新建整体搬迁至牛山西路288号,更名为新桥第三小学。学校施教区为火车路以南,牛山以西,瓯海大道以北,高翔新街(包括高翔工业区、扶贫工业区),即高翔村(后村、桥头、前岸、垟儿自然村)新桥居委会高翔组。

近几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面貌日新月异,教育教学设施不断完善。现有教学楼二幢,目前学校有教学楼面积5177平方米,设标准化教室24个,还有多功能教室、美术室、音乐室、队室、电脑室、会议室、心理活动室、阶梯教室、教工活动室各1个。学校配备II类实验仪器设备,图书室共有图书12000余册,另有自动广播系统一套;每个班级配备了多媒体平台。每个教师办公室都配有1台办公电脑。

学校现有教学班18个,在校学生724人,教职员工36人,其中教师党员数12人,全校教师平均年龄33岁,中级职称教师有13人,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91.7%,音体美、科学、信息技术、英语等专职教师10位。教师队伍中拥有3名区教坛新秀、3名区教坛新苗、1名市学科骨干、1名区学科骨干等。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专业化水平逐步提高。

近几年学校被评为新桥街道先进基层党组织、新桥街道先进集体、区级先进单位、瓯海区绿色学校、温州市农村合格学校、温州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Ⅱ类达标学校。

(二)学校优势

1.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我校虽地处农村,对面是高翔工业区,但将来区府搬到娄桥后,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许多可利用的社会资源。

2.有一个团结、创新的管理团队。领导班子共8人,年龄结构合理,平均年龄35.5岁,做到老、中、青结合,男女比例协调。班子成员讲正气、顾大局,团结一心,而且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现代管理意识。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各处室,各岗位均有工作责任制和明确的岗位要求,管理民主。校长有着20多年的任职经历,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工会的主要负责人,都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而且学科分布合理,能深入教学第一线。班子成员中,本科学历5人,中级职称5人。区级教坛新秀2人、市级学科骨干研修班学员1人;区级先进1人;多个课题、多项科研成果获奖。

3.有一支敬业的教师队伍。我校拥有一批爱岗敬业、精力旺盛、教学专业、富有进取精神的教师。教师结构合理,平均年龄31岁,青年教师居多。音体美、科学、信息技术、英语等专职教师有10位。教师基本上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教师队伍中拥有3名区教坛新秀、3名区教坛新苗、1名市学科骨干、1名区学科骨干等。他们是学科教学的中坚力量,是承担课程改革的主力军,能起到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各级各类教科研活动中,我校教师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教师在论文案例获奖方面:全国级7篇,市级3篇,区级16篇;教师在教案、说课、优质课、课件获奖方面:全国级1人次,省级2人次,区级10人次;学生获奖方面:市级2人次,区级27人次。

4.教学管理规范。学校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从计划制订、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核,到教师参与校本研修、教育科研,都有相应的制度要求,让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章可循。而且定期检查、考核,重点突出,整改措施到位,大大提高了教学成效。

5.德育工作扎实有效。学校认真制订学生管理制度和德育工作计划,能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设置各种教育载体,积极开展校园艺术节、校园读书节、校园体育节、校园科技节、主题读书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活动中展示才能、体验成功,发掘学生的潜力和闪光点。学校还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体艺教师的专长,组建学生社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张扬他们的个性,帮助学生寻找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

(三)学校弱势

1.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不能满足教学生活需要。学校没有操场,影响了体育教学需要和学生课外活动空间。阶梯多功能教室设备不齐,致使教师的校本研修、家长培训都受到限制。学校食堂破旧,并且狭小,远远不能满足师生就餐的需要。2.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欠缺。由于教师编制紧,而且学科结构也不合理,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兼任的教师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开发校本课程,使得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没能成为课改的亮点。

3.生源还比较复杂。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还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些学生的家长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孩子,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主要靠学校,缺乏有效的教育网络。而且这部分学生流动性大,容易将一些不良的品质带进学校。加上大部分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素质偏低,给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增加了压力。

4.特色项目处于形成初期。尽管学校已在学生书法社团建设方面有所举措,但时间短,学生参与的面有待进一步扩大,指导老师的潜能有待进一步挖掘与发挥。因此,未能真正形成特色项目,树立品牌。

5.校园文化建设氛围不浓。一是缺乏系统规划,二是轻内涵式发展,三是师生意识淡薄,四是策划宣传不够,因此没有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

(四)机遇与挑战

1.随着瓯海区新行政中心建设步伐的加快,我校临近未来的区域中心,将面临良好的发展空间与机遇。

2.通过温州市农村合格学校和区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凝聚了人心,教师的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发展优质教育的意识明显增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也得到了改善,教学设备不断充实。学生的养成教育得到加强,校园变得整洁、美观。这些都为学校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由于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80%以上,对办学思路和工作策略要进行调整,创建学校品牌,办出学校特色,提高学校的品位与社会知名度,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家长的目光。

二、办学理念

(一)我们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原则。

(二)一训三风

校训:朴实、笃学,求是、创新 校风:善教、乐学、团结、奋进 教风:严谨、求实、开拓、创新 学风:勤学、善思、立志、创新

(三)文化标识 1.主色调

粉红色,暖色调,寓意为教师对学生充满关爱。同时象征师生有朝气,有活力。

2.采用VIS视觉识别系统,学校的显性文化设施,档案盒、资料袋、笔记本、茶杯等用具,都将统一使用校园文化标识,让学校文化渗透到各个教育环节,让师生逐步形成共有的价值追求。

三、发展目标

(一)办学目标:通过五年的努力,将学校打造成国学教育特色学校,打造成为“管理规范、特色鲜明、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学校”。

(二)培养目标: 1.教师培养

有高尚的教师德性——把爱、公正、责任感作为教师德性的核心,教师有积极的价值取向,在创造性的劳动中,真切地感受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

有娴熟的教学技艺——遵循教育规律,智慧地、艺术地教育学生,灵活地、技巧地驾驭课堂教学。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能力,并能灵活有效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既是课程的执行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善于思考,勤于钻研,在科研实践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培养4-5名区级教学骨干,2-3名市级教学骨干,名师、名校长榜上有名。2.学生培养

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勤学善思。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积极地探索,多渠道地尝试,在探索和尝试中积累知识,获得能力。

有持续的发展潜质——立志创新。在夯实基础知识、素质全面提高的前提下,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

有鲜明的诚信特质——诚实守信。在诚信文化的熏染下,展现出三小学生特有的风貌:热爱劳动、知书达礼、纯真善雅、心理健康、坚韧不拔、开拓创新。

(三)具体任务: 1.办学规模:保持18个班级。五年内逐步控制班额,每班不超过45人,学生总数不超过810人。教职工约为40人,其中专任教师数约为38人。

2.优化办学条件:新建塑胶跑道,新建围墙,新建食堂,装潢阶梯教室,更新学生电脑与教室多媒体小平台。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添置教学与管理软件,加快校园数字化、网络化进程。逐年增加图书室藏书量,提高图书借阅率,打造书香校园。不断完善文化设施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彰显活力。

3.提升管理文化:全面梳理提升办学理念,进一步明晰办学思路,打造一支懂管理、重实践、具有现代意识的干部队伍。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规范中求质量,在特色中求发展。

4.建设一流师资:理清教师发展思路,完善教师专业成长制度,拓宽教师培训渠道,打造富有活力又具学校特色的师资培训机制。教师教学能力和义务水平逐年提高,打造一支师德优良、教学精湛的教师队伍。

5.提高学生素质:进一步细化德育工作分阶段目标,重教育过程和教育载体,确保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行为习惯文明程度逐年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有明显的提升。以学生社团活动为抓手,打造学校特色。

6.建立大教育观:努力创建市绿色学校、区示范家长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校园文化示范学校、省标准化学校等,提升学校办学品位。重视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建立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有效的联动机制,改善育人环境。让学校教育走向家庭、走向社区,引领区域文化水平整体提高。

四、工作措施

1.不定期召开不同层面的教师、学生、家长座谈会或研讨会,引导教师对学校办学理念的内涵进行深入解读,努力让理念落实到教师的教学行动上,落实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校在“十二五”中实现新的发展。

2.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内容将涉及教师管理、教学管理、教师培训、学生德育、财务管理、财产管理、安全卫生、校务公开等方面,努力让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做到事事有人干,事事有人管,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管理规范。

3.落实教学管理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育质量。(1)树立“求真求美、当智慧教师”的教师发展观。(2)立足课堂,将教学常规的管理制度抓细、抓实,定期开展检查、考核,并及时做好反馈。对共性的问题,在教师会议上集中反馈;对于个别性的问题,直接跟教师交流,督促整改;对于突出问题,将作为下一次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检查的重点,确保抓出实效。五年内,保持教学质量在全区同类学校的中上水平,并争取逐年提高。

(3)贯彻学校制订的《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将教师的理论学习、教研活动、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等要求落实到位,促进教师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当智慧型教师。

(4)强化教研组建设,规范教研活动管理,每次活动做到有主题、有内容、有中心发言、有互动交流、有后续报道,凸显教研组在教师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在五年时间内,争取每个教研组都成为“三星级教研组”。

(5)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支持教师寻找机会外出培训学习,每学期生均公用经费的10%将用于教师培训。五年内,争取市区级名师、三坛、骨干教师增加6人左右。学校将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教学互助伙伴(师徒结对),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6)积极寻找与兄弟学校组建“发展共同体”、“学科协作组”等研修团队,开展教学交流,实现多元文化交融,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空间、搭建平台。努力申请、承办片区或区级研修项目,让优质资源惠及更多的教师。五年内,至少承办片区或区级研修项目10次。

(7)做好教职工学履职考核,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8)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三年内创成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4.发挥学生德育工作扎实有效的优良传统,创建学校特色。(1)树立“纯真善雅、做阳光少年”的学生培养观。

(2)按照低、中、高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细化德育工作目标,落实不同的教育载体,让德育工作精细化、常态化。建立、健全学生多元评价机制,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品味成长的快乐。(3)落实德育导师制,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对心理有缺陷、品行有偏差、学习有困难、家庭有问题的学生,要定期开展帮扶与疏导,积极引导学生拥有健康、阳光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4)每年举办“校园艺术节”、“校园读书节”、“校园体育节”、“校园科技节”活动,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让更多的学生有展示才能的机会。积极开展“体育大课间”、文体“2+1”,让学生不仅知识丰富、心理健康,而且身体强壮。

(5)办好学生社团,打造学校特色。我校有一个优秀的体艺教师团队和心理健康辅导师团体,学校将充分发挥这些教师的专长,组建多个学生书法、美术、体育、心理类社团,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自由选择社团,在社团活动中培养知美、赏美、践美的能力。学校努力为每个社团提供场地、设备、活动经费,做到定地点、定时间、定指导师、定活动内容,定期展示社团活动成果。学校还将充分挖掘社区、学生家长中的资源,逐步壮大学生社团指导师队伍,扩大社团项目。我们将用一年时间,形成学生社团的运行机制与管理制度;到第二年,让学生社团活动初见成效;第三年,增加社团项目、扩大学生参与面;到第四、五年,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成为学生综合实践的有效载体。

(6)丰富教育载体,争取一年内创成市级绿色学校、三年内创成区级家长示范学校。

5.加快办学硬件设施建设,美化、优化育人环境,积淀校园文化。(1)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经费支持。用一年时间,完成新操场培土,创建省标准化学校。添置教师办公电脑,方便教师办公。二年内,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新建塑胶跑道,装潢阶梯教室。三年内,更新陈旧的教室多媒体小平台,添置教学与管理软件。四年内,创建区示范家长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校园文化示范学校。五年内,重建食堂。

(2)逐年更新教学设备,做到专人管理,提高科学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的使用率与完好率。每年新增图书1600多册,五年内生均图书达到25册。提高图书的借阅率,丰富教师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让书香弥漫校园。前两年,每年生均借阅6册以上;后三年,每年生均借阅8册以上。(3)加大对校园显性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逐步实现主题化、精致化、时代化,让学生陶冶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四年内,创成区级校园文化示范学校。

6.坚持民主管理,凝聚人心。

(1)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学校领导要做教师和学生的表率,做廉洁自律的模范。坚持学校领导班子集体议事原则,群策群力;重大决策,提交教代会表决。

(2)健全工会组织,定期召开教代会,让民意诉求通道畅通。学校领导要设身处地的考虑教师的工作压力和个人利益,为教师、学生办实事。五年内,每年至少召开1次教代会,每年至少开展1次工会活动和1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3)严格执行学校制订的《校务公开制度》,凡涉及学校发展、教师和学生切身利益、大型基建维修等事项,做到程序规范、过程公开、结果公示,自觉接受教师、学生、家长的监督。

7.重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构建。

(1)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发展状况,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沟通、交流教育的方法。

(2)办好家长学校,让更多的家长学习家教知识,掌握家教技能,与学校一道共同教育孩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四年内,创成区级示范家长学校。

(3)争取社区管理部门的支持,让社区教育资源向我校学生敞开,让学生接触多元文化。学校也逐步做到办学设施、教育资源向社区居民开放,扩大学校教育的影响力与辐射作用,促进学校、社区资源共享。

8.办好学校网站,让网站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成为教师、学生办公和学习的空中平台,成为学校、家庭交流互动的重要渠道。

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

几年来,我校坚持“走进和谐、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提高师德修养为抓手,以校本教育教学实践为载体,以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科研和校本培训一体化建设为重点,努力创造各种条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

一、现状分析

我校现有教学班18个,在校学生720人。教职员工35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3人,占全校教师的37%人;大专以上学历为 33人,占全校教师的 94%;35周岁以下28人,占全校教师80%。学科人员中语文15人,数学9人,音体美、科学、信息技术、英语等专职教师10位。教师队伍中拥有4名区教坛新秀、3名区教坛苗、1名市学科骨干、1名区学科骨干等。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年轻一代正在不断成长。

作为一所农村小学,中青年教师占绝大多数,全体教师爱岗敬业,专业发展的后劲和潜力十足;学校有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氛围以及多数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自主追求;学校课研能力较强的教师不少,虽然学科内教师存在差距,但语、数、专职学科各有1-2个专业水平过硬且具有辐射能力的教师。

二、目前存在不足

1、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从学校可持续性发展要求来看,师资队伍尚显薄弱。我校虽拥有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但其核心辐射功能仍未能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需要不断增强。

2、目前仍有个别教师安于现状,进取心不强;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需进一步深入。

3、我校虽有一定的教科研基础,校本教研与培训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大部分教师对科研的认同率、参与度有所提高,但由于理论功底不足,实践积累不多,研究的深度不够,学校还缺乏引入机制,拘泥于自行研究,今后有待进一步开放,接纳各方的资源、信息,使学校的教育科研迈上一个新层次。

4、校本课程特色发展不够突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虽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师资团队的精神还不够凸显,延缓了学科特色的形成;另外,国学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成熟。

三、发展目标

1、积极推进优秀教师群体建设,打造乐于奉献、不断追求、勇于开拓的教师团队。

2、努力创造各种环境和条件,创设“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的专业成长氛围。

3、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学校的名校长、名师在市、区级榜上有名。

4、坚持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提升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修养。

四、实施策略

(一)通过师德培训活动、教师读书活动、外出培训活动,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精神,转变、优化教师的专业思想,使每一个教师能自觉成为具有高度责任心、事业心、上进心的学习共同体成员。

(二)立足校本研修主渠道,以“打造精品课例,培养骨干教师”为目标,不断改变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建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学习交流系统,着眼于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课研能力。具体做法为:

1、勤学习:全体教师 树立“终身学习”、“全程学习”、“团体学习”的观念,做学习型、研究型教师。要求每学年每位教师读1本以上教育教学专著并撰写相应的学习心得体会;跟踪阅读1—2本教育教学报刊杂志,搜集、整理一定数量的理论资料,以便撰写各类教学案例、教学随笔和教学论文等,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2、精备课: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和教师合作平台,实现教师备课互助、资源共享;建立新桥三小校园网教学资源库,积极倡导教师建立自己的个人教学资源库;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师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以及学科教学与多媒体整合应用能力,以拓展备课资源、创新备课手段。

3、磨上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教研组的辅助作用,开展一系列磨课活动。在磨课活动中锻炼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磨课的过程为课前磨、课后磨、出精品三个阶段。课前磨就是在同一备课组中,根据各年级组的安排或自己的要求,每位老师从本学期的教材中选择一篇课文,在充分解读课文的基础上,利用有关资源,进行精心备课,并提前一周写出教学设计文本初稿,然后根据授课顺序,按时提供文本材料,供同组老师阅读,讨论、交流,修改后形成初步教案。课后磨是课堂观摩,同组老师集体听课,由同组老师予以评课,讨论,再修改整理为第二个教案。第二教案进行观摩后,又进行讨论修改,最后形成精品教案。每位老师在应用过程中,又进一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不断完善。每一位教师争取在每个学期磨出一节属于自己的精品课。

4、促交流:①教导处、教研组长进行“研究性听课”,主要是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热点问题、困惑问题进行研讨;教师间进行“互助性听课”主要是教师间通过听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②立足“听-说-评”活动,开展听课评课交流反馈制度。因为这些活动立足学校资源,直面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较真实和直观地反映教师的专业状态,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很有针对性。④召开专题校本教研研讨会,通过相互交流、激烈的辩论,使教师在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精神。

5、倡反思:要建立起日常化、系统化的教学反思制度。通过反思使老师认识到自己日常教学的成功之处,增强自信;也让教师能及时总结发现教学的错误和败笔,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的“实践+反思”,教师不断积累经验,使自己在学科专业方面不断成长。

(三)扎实有效地开展教科研活动

1、扎实做好各学科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榜样作用,加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加强校本培训,激发教师投身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教科研活动的氛围;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积极向各类教育杂志荐稿,帮助教师总结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学校将从规范教科研工作管理入手,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尤其是对学校的课题《国学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加大研究的力度。课题主持人要分类落实任务到成员身上,严格按照实验方案制订的时间表开展工作:定期进行课题研究交流例会,注重课题研究的计划性、实效性;将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进行有机地结合,注重研究内容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抓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注意搜集、整理课题实验有关原始资料。要加强课题实验工作的阶段总结,做好科研成果的发表和推广宣传工作。

(四)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优化教师整体队伍

1、抓好“名师工程”的实施 “十二五”期间,学校要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舞台,提供他们发展的广阔空间,切实抓好学校“名师工程”,以逐步形成我校骨干教师队伍,使学校拥有名校长、名师、优秀班主任、教坛新苗、教坛新秀等各类骨干教师。

2、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

我校的青年教师占了很大的比例,他们是我校教学当中不可缺少的有生力量。学校要针对不同年龄的青年教师制订出不同的要求,促使青年教师的尽快成长;实行年轻教师导师结对活动,促进新老教师相互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3、以创建“星级教研组”为目标,加强教研自身组建设

每个教研组以“星级教研组”要求做好各项活动,争取创建学习型、合作型、研究型教研组。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广大教师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用智慧和知识装备每一位教师;发挥教师之间的优势,博采众长,在各类活动中体现教研组的集体力量和合作精神;建设研究型教研组,引导教研组广大教师及对新课程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商讨新策略,并及时有效地、有针对性地研究与解决。

(五)整合学校优势资源,打造特色的校本课程(心理健康、国学教育)

1、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走在全区的前列,课程开设已有多年。其间从理论探讨到实践研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创设特色学科的道路上,我们还是显得不够突出,热别是与那些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围绕心理课程的设置和心理教师的团队建设,适当开发生成性教材,编制校本教材,使全体学生都能接受系统教育和训练,扩大教师和学生的参与面,呈现我校心理教育的特色。

2、“十二五”期间,学校将国学教育纳入教学之中,作为校本课程。选择《三字经》《千字文》、《论语》、《成语诵读》、《老子》、《大学》、《中庸》等这些我国古代启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作为教材,坚持开展各类教学活动。我们力求在国学诵读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如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并教育引导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增强文化底蕴,弘扬民族精神。

五、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首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实施规划的全程管理,各处室、教研组具体落实,全员参与,确保规划顺利进行。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林文荣

组员:唐 亮 周素娟 任和云 王慧芳 陈丽珍

(二)制度保障

定期召开规划管理领导小组会议,建立学自评制度,每年在自评、自查的基础上,每学年在计划中加以调整。

(三)经费保障

1、积极争取学校以及上级部门对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指导,并给予物质和财力的支持和资助。

2、学校要有固定的教科研活动经费,确保教科研活动积极、有效开展。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新桥三小“十二五”德育发展规划)

我校现有教师36人,班主任18人,主管德育工作的教师2人。学校重视德育工作,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放在首位,教师能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60%的学生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有比较好的德育基础,近2年曾经被评为瓯海区先进集体,市农村合格学校、区绿色学校。但由于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学生管理起来难度比较大。良好行为习惯的规范管理还有待于加强,良好行为习惯训练的力度还有待于强化。

一、指导思想

坚持人本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的发展模式,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集体为抓手,促进学生习惯养成为主题”促进师生全面、和谐发展,把学校办成学生成长的学园、乐园和家园,实现“书香校园,锦绣花园,和谐家园,幸福乐园”的发展愿景。

二、学校五年德育重点工作和目标:

1、加强德育队伍,特别是班主任队伍的培训,到2015年培养出本校的优秀班主任五名,不仅在本校有一定的影响,争取在本区内有一定的知名度。

2、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争取利用5年时间规范养成管理,90%以上的学生具备良好礼仪,成为本区养成教育窗口校。

3、完善家长学校职能,进一步培训家长具备科学的教子观,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

4、利用5年时间,创建高品位的校园教育环境。

三、内容规划

围绕学校培养学生的总目标,同时依据学生发展不同阶段在德育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年龄特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德育分层目标。

(一)低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低段学生年龄小,好习惯就要从小培养起。因此,学校非常重视对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结合我校以“国学”为主题的课题,从语言、行为等方面进行训练。

(二)中段,培养劳动观念和良好的责任意识

到了三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学校侧重劳动观念和责任意识的培养。主要结合学校开展的系列活动,如综合实践活动、社区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在这些丰富的活动中,既能锻炼品格、磨练意志,也为今后走上社会奠定基础。

(三)高段,培养法律意识和心理素质

当前,在校的学生享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厚爱,对自己承担的责任却很少考虑,缺乏责任心、危机感和责任感。遇到挫折,往往更加容易受伤。新时期,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心理素质势在必行。因此,我们确定了以培养法律意识和心理素质的高段德育目标。

四、具体措施

(一)丰富教育内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1、落实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增强养成教育实效。精心设计来源学生又高于学生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自主发展。强调没有活动就没有德育的意识,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和精心开展。学校形成思想教育活动系列化、养成教育经常化、少先队活动自主化、审美活动多样化的活动特色。

(1)使用好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发挥成长录在习惯培养中的作用。从他律到自律是习惯养成的关键。实践证明,成长录是帮助学生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措施。本学期各班要规范成长袋使用,继续以十个好习惯的培养,文明东风人的标准为内容,一步一步地进行,一个习惯一个习惯地培养。自我督促是学生由他律到自律转化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关键,学校和各班要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如环境熏陶,活动激情,榜样示范,表彰激励等,使内外力有机结合,促学生好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继续开展“三项竞赛星级班级”的评比,2015年学校要成为养成教育窗口校。

各班要将争当文明东风人,培养十个好习惯,争创星级班级有机结合,加强班集体建设,培养优良班风。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贯彻落实《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新形势下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开展系列活动。着重落实好“五个一”,常抓不懈:即每周一次班级纪律卫生总结,每周一次举行升国旗仪式,每年一次运动会,每学期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每月一次组织全校性主题教育。

3、以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保障,关注学生健康。

(1)学校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学校体育要保持特色,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户外活动,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体育达标率和合格率要全部达标。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加强学生不良行为的纠偏工作,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配备专职人员,要创造条件开展经常性心理辅导活动,接受咨询,为学生个人和团体提供咨询、辅导服务,了解学生心理状况,解除学生心理障碍,引导学生做好心理调节,加强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工作,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2011年努力创建市级心理辅导站。

(3)加强法律普及教育,针对性地加强法制教育,通过、法律宣传、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聘请法制辅导员来我校做指导,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拓宽育人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全员育人。

德育工作要树立全员参与意识,学校每位教师都应强化育人意识,自觉地承担起育人责任,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和人格引导学生健康发展。要重视指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团组织作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要建立健全师德监督考核制度,规范全体教师的育人行为。

2、学科育人。

学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是德育教育主渠道。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教育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文科教学,应结合学科特点,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理科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艺术审美课程要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陶冶学生情操,学会艺术表现和欣赏运动与健康课程,培养学生学会健体的技能和团结拼搏的精神品质。

3、班团队育人。

充分发挥班级、共青团德育阵地作用,根据各自任务和工作特点,开展具有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德育活动。做好学生干部选拔工作,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

4、实践育人。

要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了解社会、拓展技能、培养意志品德的基本途径。每年坚持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加强与共建单位的联系。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学农、军训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开阔眼界、体验生活、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5、环境育人。校园要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营造学校文化的角度思考问题,制订措施。

环境建设:学校要在现有环境基础上进行艺术化,人文化的设计和改造。2012年前,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努力营造能体现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创新精神的高品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健康的校园文化成为提高审美情趣、个性品位和灵气教养的育人场所。让校园变成美丽的花园,欢快的乐园和温馨的家园,让校园自然环境也成为教育者,让学生从中获得美的熏陶。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1)绿化校园营造优美环境,校园环境整体规划,绿化、景观精心设计,体现“庄重典雅,活泼灵动”的特点。

(2)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目标、办学宗旨装饰上墙上栏,让办学理念变成师生的共同追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

(3)公共场所、走廊、办公室布置有名人名言、学生作品,班级有《艺术园地》《学习天地》等,用名人佳作体现艺术的完美。

(4)规范师生日常行为,构筑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公物无损坏、语言无脏话、地面无纸屑,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努力使校园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书香校园:让每一位教师走进书本,让每一位学生都喜爱书本。创设书香浓郁的校园是“十二五”的主要追求,在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功能的基础上,各个班级要建立图书柜,要鼓励教师、学生建立家庭图书架,设立读书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文化自觉,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在书本中与心灵对话。

结合瓯海区2011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新桥第三小学开展“国学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开展国学启蒙和经典诵读活动,使小学生从小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加强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提高小学生的国学修养和文化水平;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把小学生培养成长为新一代兼具世界眼光和现代人意识、胸含传统文化底蕴的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6、家庭育人。

家庭对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要通过家访、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等多种方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情况、相互配合,及时发现学生思想状况并及时教育。指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三)创新工作机制,促进德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1、德育科研机制。

德育科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新时期教育规律和特点,要加大德育科研力度。

(1)确立学校德育课题,激励学校所有教师参与德育课题的研讨。加大德育课题的申报力度,多学习他人优秀成果。

(2)创建现代民主化的班级管理模式,不断探讨和实践新课程下班级管理模式,以早上班主任不在班,学生到校自觉学习为例,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让管理班级好的班主任介绍经验,便于提高所有班主任的整体管理素质。

(3)创新道德教育的载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建立以“引导--体验--实践—进步”为特色的德育活动的情感体验模式,从新生入校开始抓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必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挥高年级的榜样作用,以间操列队回教室为突破口,抓学生的队列练习,让学生养成良好行走习惯。

2、德育评价机制。

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班级量化考核、班主任量化考核等德育评价机制。突出过程管理,体现评价制度的合理性,让班主任不因为班级的某项失误抹杀其它方面的成绩。

3、德育激励机制。

从教师和学生二个方面出发,把德育与教师的行政奖惩、职称评聘等挂钩,建立和完善班主任奖励制度。把德育与学生的先进评比、素质评定等结合,建立一套有利于调动师生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师生素质、有利于促进德育工作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

五、推进计划

(一)2011年1月—2011年12月

完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培养大队干部,努力打造敬业、和谐和活力的学生干部队伍。通过文体活动,实现德育的分层目标。积极拓展校外社区资源,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继续开展学校社团活动,努力打造学校书画社团、英语社团、鼓号队使其成为有特色的学生社团。

积极成立家长学校,发挥家长委员会的功能。申报省标准化学校、市绿色学校、市级心理辅导站。

(二)2012年1月—2013年12月

学校为主渠道,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工作网络逐步健全;组建3——4个有固定时间点的社会实践队伍,到社区、社会开展实践活动,努力营造社会实践的氛围。

继续深入开展读书系列活动,利用好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同时积极开展国学教育、亲子阅读、读书交流等主题教育,努力打造书香校园。

(三)2014年1月—2015年12月

(1)实现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特色。(2)班主任队伍得到充分的优化,形成名师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育人队伍。(3)学生的发展体现为基础厚实,素质优良,特长明显。

总之,我校将通过采取切合我校实际、科学、有效的德育措施,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

二○一一年二月

第三篇:初中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初中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理清办学思路,积极探索有效的办学途径,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在认真总结学校办学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教育形势和学校的具体实际,特制定2010——2015五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加大教育装备投入,做到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实现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跨越式发展。

三、发展目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要高标准、高质量地奠定义务教育的基础,力争使学校管理达到科学化,队伍建设优良化,教育质量优质化,学校办学特色化,努力将学校打造成和谐校园、文化校园、魅力校园。

三、实施步骤及措施

⑴常规管理年(2010-2011)。利用两个月时间建立健全教学教研常规制度,确保教学常规管理过程的严谨、扎实、科学、规范,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针对教师基本技能的校本培训3次,引导教师走专业化成长道路,要求每一位教师有自己发展的五年目标,以此带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使学校教研工作运转有序、实效。

继续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全方位提高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家园式”学校,力争年底创建A级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完成综合楼主体工程及附属工程建设任务。

全力抓好“两创”工作,确保通过省市县验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继续深化“新规范、新师德、新形象”主题教育,要进一步推动“平安校园”的创建步伐,力争创建为县级“平安校园”。

⑵课改深化年(2011-2012)。通过深化课改实验,实施、申报市级以上课题3项,要求人人都有解决自己课堂问题需要的研讨课题,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整体文化建设,特别是良好教研学习术氛围的营造。突出教师骨干力量的培养,向全县进行1次开放课题研究的研讨课,以此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进一步深化学校文化建设。遵循“以内涵促发展,以文化兴学校,打造名牌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主题,修建校园中心花园,彰显学校文化氛围。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校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着重从学校精神文化上下功夫,丰富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

⑶名师工程年(2012-2013)。突出校本培训,要求人人都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发挥名师示范作用,在教科研实践中力争培养出6——8名校级骨干教师,培养4——7名在全县乃至全市有知名度的名师,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⑷学术百花年(2013-2014)。与时俱进,以课题的深化转型促进高品味校园文化的形成,每一位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突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开展1次在全县初具规模的“校园文化艺术周”活动,提炼、完善和总结本校成功的办学经验,形成高水准的办学特色,努力提高办学层次,各项工作取得较显著成绩。

⑸示范辐射年(2014-2015)。打造一个教育质量优良、管理富有特色、文化氛围浓厚、可持续发展、现代化教育初具规模的文明示范学校。教学质量及综合评价稳居全县前5名,创建省级“文明校园”。

为带动全县课改的深入,发挥实验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拟向全县进行1次开放课题研讨展示课,展示学校的综合办学效益,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校园文化等方面的成果。

第四篇: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

办学目标

以卢湾区教育现代化目标为指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前提下的个性长足发展为根本目的,在“立美育人”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依托“五育并举”的操作载体,加强艺术教育与基础型课程学科教学的统整,构建美的课堂、美的教学;拓展艺术教育特色的外延,整合各类美育资源,进而加强美育和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的联系,营造美的班级、美的校园;依凭课程实施载体,建设一支术有专攻、教有专长、师德高尚、具有艺术人文素养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在学科美育方面独有建树的特色教师,拥有美的教师、美的职业;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内聚精神、外塑形象,在互动交流的活动中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开放度,辐射品牌效应,形成美的学校、美的形象。

培养目标

我们认为,在国家培养目标的指导下,七色花小学的学生在以下方面可以形成更加鲜明、更富个性化的状态,形成富有“七色花”个性的我校学生形象:

1、学业基础优良基础上艺术特色的初步形成与潜能的初步激发

这是就学生各方面的学科素养与艺术特色的关系而言,我们期待七色花小学的学生在艺术素养方面形成整体的特色,部分学生艺术才华初步呈现并得到积极的关注与高质量的培养。

而这一特色的形成,同时要求建立在学业基础优良的前提下,而不是顾此失彼。为此,在全面的课程建设中,尤其是在基础型课程建设中,要大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探索基础型课程与拓展性课程、艺术教育特色的整合,为我校学生艺术特色的形成提供更深厚、宽广的基础与平台。这是我们新三年特别要强化的内容。

2、合作包容精神与交往能力基础上自主发展意识的觉醒与能力的初步发展

艺术活动中充满着群体的合作,但同时不掩盖个体的独特,反而要求每位个体为群体贡献其才华,这是一种群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

具体到对我校学生培养目标的思考,我们认为可以突出对当代学生合作包容精神与交往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当代独生子女,对于国际交往、国内交往日益增多的具体办学情况与社会发展情况,都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我们将继续研究培养学生在融入群体、建设群体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此,无论是在艺术活动中,还是在其他学校生活中,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其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是我们对学生发展的新期待。

3、行为举止得体基础上精神世界的敏感与丰富

这是就学生外显的行为举止与内在的精神世界的关系而言,我们期待七色花小学的学生,有着得体的行为举止,健康、活泼、有礼、有度,部分学生达到举止优雅的境界。

与此同时,通过艺术教育及所有的学校教育,努力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保护学生对生命、对世界、对文化、对自我的敏感性,使学生初步形成身心和谐发展的状态。

第五篇:史召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史召桥小学三年发展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立足使每个孩子都成才”为宗旨,坚持“全面育人、狠抓质量、强化意识、均衡发展”的办学理念,为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我校3年的发展规划。

二、学校基本情况概述

学校专任教师8人,其中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共2人,占25%;中级职称有6人,占75%;学历大专有7人、占88%。

学校占地面积3428平方米,在上级党委的大力扶持下,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做好班班通的使用工作,使每位老师全面掌握现代化教学模式,促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近几年来,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良好的校风和较高的质量更是逐步上升,赢得了社会的赞扬。

三、学校发展目标

1、办学理念的践行与发展

在认真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的实践,学校逐步形成和确立了“育人、协作、发展”的办学思想。未来三至五年,学校将以育人为核心、以协作为载体、以发展为目标,努力践行办学理念并使之不断丰富和发展:

在外延上将努力以学校整体发展、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

发展为目标。

构建五个关系:师生、生生、师师、家校、校社的和谐关系。

探索五个分模式:“协作式”管理模式、“协作式”教学模式、“协作式”班级教育模式、“协作式”家校教育模式、“协作式”校社教育模式。培养目标:

生培目标:全面发展

个性健康

师培目标:师德高尚

教技精湛

学识丰富

心理健康

勇于创新

爱心奉献

校风:乐学 明礼 健康 向上 教风:敬业 爱生 创新 严教

学风:读书 明理 求真 好学

2、管理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提高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实现学校决策民主化、管理科学化、工作制度化,使学校步入规范发展、有序发展、主动发展的轨道。

3、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通过实施人才工程,建设一支科研教学并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争取四年之内填补学校无学科带头人的空白。

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校本教研,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专业综合素质;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优化。在校本教研中,采取集中培训、分组培训、岗位实践等方式。

4、办学条件目标

在教体局、村两委班子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各功能室设施的配备,同时,加强学校硬件、校园文化的整体设计,今年秋季计划对教学楼、外墙粉刷校园红,室内喷漆、门窗油漆,并对学生食堂进行装备。逐步改善学生教学、生活环境,逐步优化学校教师办公条件,努力建设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环境。

5、教学质量目标

立足课堂,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探索协作式教学模式,通过学习、教研等互动交流与反思,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促进教学相长。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得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主要学科成绩稳步提高,部分学科的质量力争有较大突破。

认真总结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力求在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有新的突破;积极参与课改重点课题的研究;抓好课改实施工作,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并不断探讨和改进“高效课堂”评价办法。

6、学校文化建设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学校将重视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爱好兴趣、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注重学生如何做人的培养,组织师生开展主题鲜明的文体活动,如“绿色校园、健康第一”师生健身活动,更多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提高

学校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逐渐形成我校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

7、办学特色目标

坚持广泛开展以“大课间”为中心的“阳光一小时”活动。建立好“音、体、美”兴趣小组,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形成我校的特色队伍。

四、学校管理阶段性目标及实施策略

2017年:教育教学质量力争学区前5名,完善与学校自主发展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完成餐厅设施建设,新建师生车库一座,完成教学楼内外墙粉刷工程。

2018年:教育教学质量力争学区前4名,完成图书角建设,进一步完善校园绿化美化,打造成绿色环保校园。

2019年:教育教学质量力争保持学区前4名,完善与学校自主发展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大力发展传统文化进万家活动,加大德育教育。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学习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先进学校的管理经验,学习课改的教学理念、教育教学的先进经验,建立一支具有现代管理理论素养、现代学校管理理念和较高管理实践能力的干部队伍。

(2)、规范制度建设的程序。发挥全校教师参与制度建设的积

极性、主动性,发挥学校党支部、教代会的作用,形成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制度建设程序,并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发展机制。

(3)、以激励机制为先导,及时总结经验,发扬优点,完善和建设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细化精化,增强可操作性,使其能有效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使其与学校的主动发展相适应。

南和县史召乡史召桥学校

2017年9月

下载靖江市新桥初中学校发展规划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靖江市新桥初中学校发展规划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送桥初中2011-2013三年自主发展规划

    高邮市送桥镇初级中学2011-2013年自主发展规划为了适应江苏和高邮的社会经济发展,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管理能力及办学水平能够与时俱进,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时代要求的各类......

    北京新桥外国语学校2010专题

    一、指导思想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标,以班级工作为基础,深化学生自治,从细处着手,分层面地对学生进行前途理想教育、安全和法制教育,创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建设积极、健康、......

    汛桥中学学校五年发展规划2016学年自查报告

    汛桥中学学校五年发展规划2017学年自查报告 一年以来,我校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始终坚持“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

    申桥初中学校2013年秋

    申桥初中学校2013年秋 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讲稿 演讲者:孙自怀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经过了一个平安、愉快的暑假,我们满怀着新的希望迎来了硕果磊磊的2013年秋季。今天是......

    槐桥中学发展规划

    槐桥中学发展规划 槐桥中学确立了“创一流育人质量,建示范学校”的奋斗目标。全体师生员工团结奋进,勇于拼搏,与时俱进,争创一流,有力地推动着学校的健康、文明发展。 根据上级主......

    新桥中心学校教科研工作汇报材料

    扎实开展教育科研,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新桥中心学校教科研工作汇报材料 “教学即科研,问题即课题,成果即成长,没有科研的教育教学是盲目的、误人子弟的。”这是当下教育界......

    下新桥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下新桥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2013年1月 本学期我校教学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八”的思想为指针,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关心和精心指导下,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一切为了孩子的成......

    北京新桥外国语学校(5篇)

    北京新桥外国语学校 国际部学生管理规定第一章入学 第一条 学生资格 1) 符合中国法律规定的来华人员和适龄的中国籍学生; 2) 遵守中国法律及我校各项校规校纪; 3) 外国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