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乡镇教育资源均衡化的调查报告
一、里雍镇概况:
里雍镇地处柳江县城东部,与鹿寨、象州县相邻。全镇总面积243平方公里,人口约3万。共分为立冲、广实、红花、长沙、里雍、基田、龙团、龙江、富龙、红赖10个村委会,105个自然屯,有壮、汉、仫佬、侗、瑶、水等民族。农民人均年收入约2500元,在柳江县属于比较贫困的乡镇。
里雍镇现有初级中学两所,初中生共1003人,全镇小学一至六年级共有学生1219人。
二、我镇教育资源均衡的现状及问题
1、生源分布及班额:我镇共有1219名小学生,其中女生589人。一年级185 人,二年级172人,三年级196人,四年级223人,五年级224人,六年级219人。所有学生分别在一所中心校及11所村级完小、1所有一至六年级的教学点,共有77个教学班,全镇平均班额为15.8人。
现在11所村级小学里,仅有龙江、立冲、基田、红赖四所小学学生人数超过100人,近三年级内学生人数在100人以下的学校有西河、红花、长沙,龙团、河表,据统计,三年级后学生人数超过100人的仅有龙江、红赖两所村级小学。目前学生最少的红花小学六个年级一共仅有33人。但是,也需要配备8个教师。学生生源收缩较突出的是龙江、红赖、广实、龙团等,每年减少的人数在50人左右。
各校各年级人数具体如下:
年级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合计里雍301933231924148广实1114122691587立冲131416192216100河表1101613122274红花56655633基田231811212924126西河6811761048长沙7106911649龙团1012821161380龙江262941294234201付龙14121421181998红赖232517232821137古路点65567938合计18517219622322421912192、师资力量及教师编比:全镇具备合格学历及有教师资格证的在岗教师共126人,除去中心校行政机构的6名非教学人员、借调到其他学校的、长病在家不上课的等,还有122人。这122人共承担全镇77个教学班的教学任务,教师的班比不到1.6人。有的学校还开设有学前班,教学任务更重。有的学校为了办好学前教育,为九义教育打好基础,但是苦于没有教师上课,只好不开设学前班。这样的状况,非常不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难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3、学校硬件设施:由于学生数减少,班数减少,各校的教室基本够用。教师有办公室,各校还专门设立有一间远程教育资源室,但是,各校的功能室,如体育室、仪器室、图书室、实验室等则配备不全,原因是校舍有限,相关的设备也有限,学校无力购买,上级下拔的也非常有限。另外,学校的运动场地也非常有限,主要是受限于校园的面积,有的学校面积比较大,但是缺少资金进行建设,校内需要配备的体育设施等方面都还没有配齐,制约了体育课的正常教学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另外,学校的教师宿舍也非常有限。有的学校根本没有教师宿舍如河表小学、西河小学。现在不少的教师都不是本地的,有的家是外乡镇的,也有的是外村委的,而学校没有足够的条件让教师们住宿,即使有住宿条件也是在边远地区,离集市很远,生活很不方便,教师的工作难以安心。
4、教育经费方面:现在我镇教育经费唯一的来源是上级下拔的杂费,每年每生240元,这些经费下拔的金额的多少是按学生数的多少而定,我镇学校规模小,所得的经费就相当少,加上学校分散,资金也就分散,资金分散后钱就不见钱了。钱少了,也就难以办成大事。现在全镇共有七所学校人数不足100人,如果按100人计算,每年的经费也只有24000元。按照普通学校的开支,请人守校、报刊、差旅三项开支已占一半,余下的钱用来应付日常的开支,已是相当紧张。而有长沙、西河、红花三所小学人数只在50人左右,所得到的经费更是少得可怜。受到教育经费的制约,很多学校本身该做的、想做的事都无法完成,学校的发展根本无从谈起。
5、校际间存在较大差距。在里雍镇各小学中,存在着许多的差距。在硬件方面,红花、立冲、广实、西河、基田五所村校至今没有教学楼,教室都还是瓦房,外面下大雨,教室里下小雨,加上年久失修,存在着不少的安全隐患。在教学质量上,中心校与各校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每次期末检测,一分三率都与中心校有较大的差距。
在教学设备方面,村校与中心校也存在着较大差距。中心校按照“普九”要求,配备有电教室、电脑室、图书室、体育室、仪器室等,而各村校是没有这些设施的,即使有一个室,如图书室,其中的藏书量也相当有限。
6、在学校管理方面。由于学校分散,地域较广,中心校对各校的管理也难以均衡,各校间的管理质量也很不一致。现在里雍镇各小学的校长和教导主任都承担着近20节课时的教学任务,有的还担任班主任,因此很有可能疏于对学校的管理,同时对学校管理方面的思考也不足,因此,学校管理存在较大的漏洞,对教学、财经、教师、学生等方面的管理也很不完善,有的学校一学期也未能对教师批改学生作业的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学校对各班、各科教学的具体情况没能做到深入了解。另外,由于教师少,每到上课时各个教师都有教学任务,根本无法抽出时间互相听课,教学氛围不浓,课改意识不强,教学质量低下。里雍镇在最近十年的时间里,全镇村级小学的平均分一直排在全县各乡镇的下游。教学质量的低下,让里雍镇的人民享受不到义务教育的公平。
三、实现我镇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1、逐步推进寄宿制学校的建设。
全镇小学实行寄宿制集中办学是大势所趋,然而,现在我镇的条件还没有成熟。但是,充分利用中心校及两所中学现有的资源,便可以逐步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里雍镇如果在XX年不实行部分学校的寄宿制,许多村小将陷入没有教师上课的尴尬境地。因为目前有六个年级的一所村校的配备也只有8—9名教师,而到XX年将有25位教师达到提前退休年龄,相当于失去了三所村校的教师,如果平均分配各校教师,各校将只能有6—7个教师来上6个班,教师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虽然大规模地办寄宿制学校的条件还没有成熟,但我们可以将部分学校的部分年级的学生撤并到中心校进行寄宿制教学。如付龙、龙团两所学校最偏远,生活相当不便,难以调入教师,便可以将五、六年级撤到中心校;另外,西河、红花、基田、长沙、红赖小学古路教学点等规模较小的学校也将五、六年级撤并到寄宿制学校。以上学校五年级共有63人,加上中心校的19人,共82人,可以开设两个教学班;六年级共有63人,加上中心校的24人,共87人,也可以开设两个教学班。以上共撤掉10个规模较小的教学班,集中以后,部分插入中心校现有的班级,实际上只增加了两个班额较大的教学班。以上学校撤掉了2个班,每所学校可以抽调1名教师共约6人协助寄宿制学校的教学及学生生活的管理,其中部分管理生活的老师可以利用至今未获得教师资格证的政府分流人员来担任。
2、同时整合部分村校资源,改造村级薄弱学校。
有的村校学生较多,可以暂时不撤并,如红赖小学、龙江小学;有的两所学校却同属一个村委,这些学校要进行整合。如我镇的西河小学、基田小学,立冲小学、河表小学也可以撤并部分高年级,让学生继续走读。如果有少部分学生走读不方便的,可以通过家长申请,转入到寄宿制学校就读。资源整合以后,学校建设的投入将倾向于今后规模较大的学校,如中心校和红赖小学、龙江小学、立冲小学共四所学校。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调配教师资源。
进行布局调整整合后,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则可以作为专职教师发挥他们的特长,搞好艺术、体育等学科的教学。一线任课教师要从全镇教师中择优录用,对于这些一线教师在教学业绩上要有一定的激励机制;而负责生活的教师则要明确责任,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力量。集中办学后,教师更集中,更利用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可以形成更浓厚的教学氛围,可以形成各科的备课组,教师间有了更多同年级同学科的交流的机会,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
4、推进学校管理制度化建设。
由于办学更集中,管理的人员得到落实,分管的职责更明确,管理工作也会更为规范化和科学化。保留下来的部分村校,可以在管理上寻求统一的模式,由中心校直接监控。管理的办法、措施可以由中心校集中各校领导统一拟定,并在执行的过程中严加要求。中心校直接管理的寄宿制学校,则要有另一套管理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生活更为优化。总之,对学校的管理要形成制度,学校少了,要增加检查和帮扶的力度,使学校的管理过程更为有序,更有效益。
5、统一财经管理,对重点学校进行重点投入。
集中办学后,财经得以集中,这就能够发挥它更大的作用。对重点学校,要加大投入,所有的投入要结合学校发展的愿景,有意向地进行投资。在硬件上、在软件方面、在教学设施、设备、在信息化设备等方面要加大投入,让学校的办学条件更好,更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四、均衡教育资源,办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进行寄宿制学校管理,主要问题是家长、学生对寄宿学习的了解还不够,家长担心学生年龄小生活无法自理,担心学生往返的交通安全等。在硬件方面则是教室、学生宿舍、教师宿舍还没有办法解决。
对于家长的担忧,我们可以通过优质的服务,打消家长的顾虑。可以通过考评考核,将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择优放到教学第一线,而部分教学质量低下的教师则作为学生的生活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对教师的教育,提高学习、服务的质量,让学生学得更好,食宿更为便利,让家长放心。在放月假时,教师将学生送到车站、码头,或要求各村屯的学生家长轮值日派代表来接学生回家,保证学生的安全。为便于处理学生日常的小病痛,我们还可以设立校医,让学生随时能看上病,吃上药,免去家长的后顾之忧。
为使学生在校住得更安心,我们可以在每天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如看电视、体育、文艺等方面,把学校办成学生的乐园。
在硬件方面,学校要充分用好每一分钱,同时争取得到上级的大力支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将学校建设成为与城镇学校没有差别或差别较小的学校。
经充分的调研,我镇在近年内逐步推进实现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是可行的,通过集中办学、集中管理、集中投入,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是完全可能的,办好让里雍镇人民满意的教育也是可以做得到的。
柳江县里雍中心小学 卓礼海
第二篇:关于教育资源均衡化的调查报告
一、里雍镇概况:
里雍镇地处柳江县城东部,与鹿寨、象州县相邻。全镇总面积243平方公里,人口约3万。共分为立冲、广实、红花、长沙、里雍、基田、龙团、龙江、富龙、红赖10个村委会,105个自然屯,有壮、汉、仫佬、侗、瑶、水等民族。农民人均年收入约2500元,在柳江县属于比较贫困的乡镇。
里雍镇现有初级中学两所,初中生共1003人,全镇小学一至六年级共有学生1219人。
二、我镇教育资源均衡的现状及问题
1、生源分布及班额:我镇共有1219名小学生,其中女生589人。一年级185 人,二年级172人,三年级196人,四年级223人,五年级224人,六年级219人。所有学生分别在一所中心校及11所村级完小、1所有一至六年级的教学点,共有77个教学班,全镇平均班额为15.8人。
现在11所村级小学里,仅有龙江、立冲、基田、红赖四所小学学生人数超过100人,近三年级内学生人数在100人以下的学校有西河、红花、长沙,龙团、河表,据统计,三年级后学生人数超过100人的仅有龙江、红赖两所村级小学。目前学生最少的红花小学六个年级一共仅有33人。但是,也需要配备8个教师。学生生源收缩较突出的是龙江、红赖、广实、龙团等,每年减少的人数在50人左右。
各校各年级人数具体如下:
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合计里雍301933231924148广实1114122691587立冲131416192216100河表1101613122274红花56655633基田231811212924126西河6811761048长沙7106911649龙团1012821161380龙江262941294234201付龙14121421181998红赖232517232821137古路点65567938合计18517219622322421912192、师资力量及教师编比:全镇具备合格学历及有教师资格证的在岗教师共126人,除去中心校行政机构的6名非教学人员、借调到其他学校的、长病在家不上课的等,还有122人。这122人共承担全镇77个教学班的教学任务,教师的班比不到1.6人。有的学校还开设有学前班,教学任务更重。有的学校为了办好学前教育,为九义教育打好基础,但是苦于没有教师上课,只好不开设学前班。这样的状况,非常不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难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3、学校硬件设施:由于学生数减少,班数减少,各校的教室基本够用。教师有
第三篇:海风教育助力教育资源均衡化
海风教育助力教育资源均衡化
近几年,在线教育越来越流行。由于操作的方便性和新颖性,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选择在线教育。传统的补习班和家教市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线教育和传统补习到底哪个对孩子学业提高更有帮助呢?
今天,借助可穿戴设备和虚拟技术,你可以“乘”神舟探空,可以“随”蛟龙潜海。只要置身网络世界,无论你是“雪龙号”南极科考船上的科学家,还是生活在乡村的小学生,都可以利用电脑或手机冲浪搜索,获取你感兴趣的知识。
“随着互联网、虚拟现实、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深刻变革。”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说。新时代教育面临新变化,先进科技手段有助于缓解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短缺之间的矛盾。
“海风教育”是国内首家中小学真人在线1对1辅导平台。由郑文丞等几位亲历自主招生的大学生于2010年创立,企业以“借助互联网科技,践行高效补习”为创业初衷,海风教育是国内最早一批自主研发在线学习的平台的补习机构。现有学科辅导、升学辅导两大课程体系,海风教育通过自主研发的一站式在线学习的平台,全面解决中小学生小升初、中考、高考等升学过程中的各类需求。
海风教育在线辅导教学模式更具人性化特点,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氛围。这点在外语教学中非常重要,老师可以通过浸入式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享受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日后的学习会终身受益。
在数字时代,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海量的信息与新媒体技术,使学生在某些领域的知识反超老师。海风教育认为教师不仅要不断提高获取、选择、判断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还要努力创新课程设置和改善教学互动。
海风教育在线教育没有地域限制,任何地方都可以,只需要相应的电子设备和无线网络。学生可以享受世界各地的老师资源,不再受距离的限制。
第四篇:均衡教育资源
均衡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要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面对新实施的教育发展战略,以及落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发人力资源的任务,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的教育观,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消除城乡教育差距,均衡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
一是要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政府教育发展改革的第一要务。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各级政府要以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按照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力度。提高教育工作在各级党政工作中的权重,以政策为导向,建立城乡教师双向交流、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强培训等体制机制,逐步完善优质教育资源流向农村、从根本上改善教育资源失衡的长效机制,把重点放在实现教育公平、可持续发展上。
二是以制度化为手段破解教育公平难题。要制定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政策制度保证教育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要把享受优秀教育资源招生的操作步骤合理化,固定下来,形成公平的程序。在招生、高校破格录取、以及奖学金授予等领域制定科学严密的资格认定标准,最大限度增加透明性。比如,在优质幼儿园入学上可以采用随机抽取家长,再蒙眼抽签录取的方式以保证每个儿童拥有的入学权利。还要引入外部监督机制,让群众成为无处不在的监督者,严防浑水摸鱼的情况出现,以制度化为手段破解招生入学、奖学金评定等方面的难题,让政策真正惠及目标人群。
三是发扬“敢闯、敢试”精神,大胆探索。消除城乡教育差距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在制定长效措施的同时,相关部门还应该从实际出发,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打破旧体制的框框,发扬勇于实践,敢于突破的改革精神,对热点领域重点改革。比如,在高考高校名额分配上,要对一些经济落后、基础教育条件较差的省份或地区适当进行倾斜和照顾。另外,探索建立农村生源大学生在贷款助学、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帮扶政策,实现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让农村孩子不至于因为教育资源的贫乏而失去参与竞争和改变命运的机会。
教育公平是最基础的公平,要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要坚持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落后地区倾斜。完成构建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格局,实现教育公平发展,方能畅通社会阶层流动渠道,这也是是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
第五篇: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小建议
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小建议
柳斯邈
为什么要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因为教育资源有限,因为教育资源不够被分摊。所以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首先的措施不是如何分摊资源的问题,是如何创造资源的问题。教育资源是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教育技能、教育资产、教育费用、教育制度、教育品牌、教育人格、教育理念、教育设施以及教育领域内外人际关系的总和。这里面,任何一部分的增加,都可以为丰富教育资源做贡献。教育资源如何增长,需要人才,需要这些人才发挥自身创造价值。
对教育来说,最需要的是能关心教育的人,关心教育就是关心天下学生。教育的不均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每个地区如果可以自己解决教育问题,也就不同国家解决。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个很难的问题,有多少教育发展落后地区的优秀学生在读完好的大学之后选择在一个发达的城市里教书,成为那里的优秀的老师,增加本来就优质的地区教育资源。我们却要求其他优秀的老师去他们的家乡弥补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这不是一个用来抱怨的问题,因为它不值得抱怨,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缺人,缺少关心教育的人。
我有一个创想,教育培养一个人,如果前期在他身上花费的资金,可以在他通过教育有所成就之后,再回报给教育,那么教育就能够在经济上平衡,不需要外界的参与。如果回报的比例大,教育就能够依靠自身发展。但是真正回报教育的人有多少呢?所以导致了教育的入不敷出,投入大于回报。但是教育是国家发展不可缺少的根本,所以国家必须为此做出大量的弥补。
教育在为社会培养人才。没有教育,社会就需要自己去培养这些人才。但是看起来,整个社会不太回报教育。他们把钱给了教育培育出来的人才,这些人才经过教育后脱离的教育,他们的收获不是教育的收获。教育既然不能像脱离教育的人收费,那么就只能向正在被教育的人收费。如果说这样的收费是早晚都要交出来的,那么就没什么区别。但是,是这样的吗?有的正在被教育的人由于收费原因,与其他有钱的人站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他们最终在教育中输了,失去了成就自己的机会。他们输在哪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他们没有钱和地位来争取更好的教育资源,而不是由于自身的原因。如果有人能够帮助他们预付这些代价,在他们成就后可以归还了。但是这样很有风险,谁都不确定自己能不能真的成就。
学生为了进好学校,而花费很多的钱;学校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钱,而全力的发展自身的教学资源,甚至使得资源累积太多,有浪费的嫌疑。在这种循环中,任何一方停下来就结束了,可是没有人停下来。所以政策要干预。我们能干预学生吗?他们是无辜的,他们是积极的学习者,教育不能打击积极的学习者。
但是如果换一种想法,取消学生任何交学费的权力!会不会就不存在这个循环呢。教育也许真的不应该去向学生要钱,即使要钱,所有的学生也应该只能交一样价值的钱。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教育的资源是为了每个学生的成长而提供的,应该尽可能的去改善每个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不能够由于学生的情况本身而改变。教育要给每个学生一样的条件。获得这种条件的代价不能从学生的经济和地位等其他条件来划分。
所以教育最好不要给学生交钱的权力,而把这种权力和义务给已经被教育完的人。他们是教育的结果,他们理当为教育的发展做贡献。这些贡献也要考虑他们从教育中获得了多少,收获越多的人理应做出更大的回报。
另一方面,教育也要对自己培育的学生负责。对于那些通过教育的取得成就学生,能够
从他身上获得更多的回报;对于其他的,教育则不能获得回报,对他们的投入就成了对教育的惩罚。
如果可以这样,教育的经费不限制于不同地区差异。但这只是一个漏洞百出的小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