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程改革中的一些体会和建议
课程改革中的一些体会和建议
从去山东学习开始,我就对合作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个60人左右的大教学班,让人惊讶的事不少?之一:学生围在一起学习,上课纪律还挺好。之二:不管有多少老师进进出出,学生们就像没看见一样,该怎样上课还怎样上课。之三: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课上参与度很高。之四:她们上课用学案。。。先是惊奇,随着听课过程的不断深入,心中的疑惑又多了:她们是怎么备课的?小组是怎么分的?组员与组长在组内作用怎样?她们又是怎么合作的?学案又是个什么东西?是怎么使用的?带着这许多的疑惑开始了我们学校的课程改革尝试。
首先要说明的是,从开始接触课改,我就从心里高兴,认为我们的救命稻草出现了。我们一中现在的生源不好,借读的学生占了五分之二,有的班甚至到了二分之一,要想重塑辉煌,合作学习势在必得。
从六年级下半学期,我们开始尝试,随着培训的进一步深入,每个人在教学中都有了自己的研究与探索,都有了自己的努力与实践,也有了自己第一手的经验与教训,不过,大家均乐在其中,动力无限,工作起来特别有积极性,我也是乐此不彼。
一开始我们政治课的学案设计的环节很全,六个环节一个不少,虽然备课很认真,揣摩了又揣摩,内容也详细,可是一进入课堂,自己设计的学案就显示出问题了,进度老是完不成。这对于大家来说是公认的话题。于是我们师徒两人在这个学案的问题上又不停地实践,感觉到学案设计易简不易繁,我们政治课已经是会考科目,因此更要
响应学校高效的号召,学案只能是上课用,不能提前发给学生,这就更要认真备课,认真设计。一个学案有时可以设计两个课时,环节也可以依据内容的变化有删减或调整,有的学案还可以设计成问题团,层层递进,有的可以必答题和抢答题互相配合,但是不管是啥样的学案,在上课之前,自己必须要有准备,自学环节需要几分钟,一定要事先自己读一下,掐掐时间,在这个时间的基础上再延迟一两分钟,就更适合学生的阅读速度,这样定的时间精准,有效果。在展示环节,难题一定要1号或2号展示,或黑板展示,或写在纸上用展台展示,或轮流表述,这样能够突破重点,难点,也易捕捉到学生中的弱点,在点播环节被击破。简单题需要5号或6号抢答,这样做既节约了时间也能了解暂差生的学习状态,小组活动设计大约几分钟,需要认真揣摩,在学案上标注清楚,总之,学案的设计虽然有模式但却也要不唯模式,这样教学才会不死板,教师在教学上也会有提升,学生学起来也有兴趣。最重要的时间控制好了,教学任务就容易完成。因此合作学习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备课比以前还要认真,准备更要充分。教师比以前更辛苦了。
七年级上学期,我又当了四班的班主任,对我这个老班主任而言,一次新的挑战又摆在面前,课改面前,有领悟快的,也有领悟慢的,我到底会不会干,还真是个考验,不过有热情,愿意干,想干好,则遇到的难题与挫折就少一些。七年级一开始还是延续老班主任的工作思路与方法,不过在小组分组上我发现,原来七人组时,总是有一个学生落单,在小组讨论中则表现出易脱离集体,不是因为学生本人不
配合而是因为所处的位置。于是我进行了尝试。全班共36人,每组六人,六个小组。做法是:按学习成绩将他们分成六份,前六名是组长,她们可以挑组员,从其他的4份中挑选能和自己配合好的同学作为一组,最后一份让他们挑组长,既6号自己去选择组长,因为是自己选的组长,他们一般会主动配合,而尽量不给小组增添负担,这样分成的小组矛盾少一些,工作运行的也顺畅,特别是六个人可以分成三个子小组,在合作学习与讨论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伙伴,组长与副组长控制小组更得心应手,老师对于各类学生存在的问题当堂就能掌握第一手资料,组小一些,纪律更可控,向各科老师询问过,跟以前比,那种更好一些,均说;6人组比七人组更可控,效果更好。这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又一次微调,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不过感觉还不错。
到这学期结束,课改进行才一年,所以仍然有许多的困惑和想法:比如围坐式学生易说话,也已产生早恋现象,课堂驾驭难度也增加了,这也需要运用智慧来解决,还需要探索;还有很多课型还没有掌握,还要不断的努力,不断地提高,怎样将学科组和备课组的力量和智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设计出最优的学案供大家分享,并为下一届老师铺平道路,也是可以商榷的;对于合作有障碍的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又是一种新的挑战,小组评价没有刺激的作用时,又该如何哪?等等我们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还会有很多,不过我个人认为,这种学习模式是很适合我们学校的,今后也许会遇到更多的挫折和阻力,但我始终认为: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合作学习后的体会与建议
姓名:徐爱东
第二篇:在课程改革中成长的体会
在课程改革中成长的体会
从03年参加工作以来,我经历了两次重要的课程改革。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机会。对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努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应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运用。它在教材、教师、课堂等方面的变化是具体的,真实的和感性的,带给师生的是乐教、乐学、以及一些全新的体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再次来到我们的身边,教学实践在各个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感受颇深的体验。
一、教材变广变活了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教材,滞后的旧教材变成了鲜活的新教材,而新教材的内涵非常丰富,作为教师首先要理解这些内涵。
1.新的教材处处体现着新理念。教材的每一章、每一节的引出都是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开始的,然后开展数学探究;教材还引用许多真实的数据、图片提出探究的问题,自然而有意义,给学生留下了想象、思考的空间。
2.教师、学生本身也是教材。新课程理念指出:教师应成为教材的一部分,而且要不断更新,即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观念。因为在校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老师,老师的师德修养、敬业精神、科学知识、业务技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师生之间应平等、民主、沟通、合作,这样学生就能从教师这一教材中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反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教师也应把学生当成教材的一部分来潜心研究,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完善学生的人格,使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3.生活也是教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他强调学生必须与生活、社会相融。其实数学教学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可以进行,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数学存在,如买卖、盈亏、打折销售、房屋建盖与装修、开公路建水渠、节约能源、设计方案、摸奖买彩票等等。
所以教师要用新课程理念来对待、处理这些活的教材,虽然自由度大了但教学难度也就大了,这是一种挑战,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心挖掘其潜在的价值,选择适合学生的内容、用学生最喜欢的方式赋予它新的生命。
二、课堂变活了
新课程理念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要适应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要,要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他们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引导他们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从中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为教而教的做法,要努力创设与生活有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在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平行线的识别》的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在黑板上出示了两条看似平行实则不平行的直线,然后请学生判断这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只能凭双眼观察得出结论,这是有误差的,在他们争得面红耳赤时我指出今天我们一起来寻找一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兴趣陡增,学习特积极,因为这个知识他们觉得有用。
2.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新课程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堂教学应顺应孩子的天性,从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出发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使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如有关机会均等与不等、概率、统计等方面的教学中,我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掷骰子,增加感性认识;在圆锥、圆柱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圆锥和圆柱剪开,感受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展开过程;再让学生制作一个圆锥和圆柱,感受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围合过程,通过这两次的操作,学生对圆锥和圆柱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区分了侧面与底面、侧面与侧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学生都说“今天的课很容易理解,也很有趣”。我想今后生活中他们若再碰到类似的情形也会通过动手操作来解决的,这就是对能力的培养。
3.合作交流,培养创新能力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的教学获得知识,而且还可以通过与别的学生的合作交流来获得知识。所以课堂里出现了合作教学,教师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合作教学。
例如我在进行华师大版八年级《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教学时,在和学生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猜想后,我询问学生能不能想办法来说明这个猜想的正确性。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我展开了合作教学,并引进了竞争机制,然后我让学生起来说出自己的思路,然后师生共同完成验证过程。完成以后我再次提问:“你还有其他方法吗?”通过学生们的再次思考,最终学生们找到了好几种不同的说明方法。其中蒋焱同学那组给我和学生们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想到的方法简单,而且容易理解。说实话,当时我都没想到这个方法。这是一种现成的教学资源,我们应该利用好学生的这种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学生合作出来的成果。
4.先进教学手段让课堂更具活力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极大丰富了课堂,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将干巴巴的说教变成了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变具体了,静的变动了,既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情景,又将学生引入了想象的世界。
在华师大版七年级(上)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将本章真实图片用实物投影仪打在屏幕上,接着选择了一些说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的动感画面,同时配上解说词:大千世界,天上人间,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后展示了一些趣味数学。学生们沉浸在数学的海洋中,无不被数学的巨大作用和趣味性所吸引。
三、教师角色变了
传统的教师走上讲台,便是真理和理想的化身,教师往往把课堂变成表现自己的舞台。在新课程下,教师灌输式的讲授、学生机械式的模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组织教学,使自己的设计和组织能给学生提供最大的思考空间。例如在课堂上开展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名副其实的交流和思想交锋,鼓励开展讨论和各种观点之间的真诚交锋。在讨论和交流中,教师就扮演包括顾问、辩论会主席、对话人等角色;教师还要充当学生学习的欣赏者、评判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具有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勇气;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欣赏他的成果,和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并激励他要有不断进取的目标和精神;在学生遇到想法或困难时,要帮助他作出令人信服的论证,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培育克服困难的毅力。这就是教师的多重角色,这样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象老师更象朋友,是“学生式”的老师。
在我这几年的教学中,我都喜欢和学生进行纸条方式的交流。孩子们愿意和我交心。当然,利用这种方式你必须要能接受学生对你所提的意见。你让孩子畅所欲言,说出他们对你的教学方式的见解,虽然有的时候不是每个说的你都可以采纳,但是我觉得总有一些是可取的。在我印象中我教的每一届都有孩子给我提的好的意见,而且我确实也采纳了。例如06级3班的吴婷,因为我刚工作,经验不足,上课说话特别快。有一次下课后我刚走到后门,吴婷就跑来说:“老师,我想跟你说一个事。”我笑着说:“你说吧!”她说:“但是说了你不要生气哦。” 我笑着说:“不会,你说吧。”她才放心下来,说“老师,就是你上课说话不要说那么快嘛,说快了有的时候你上句我们都还没反应过来,下一句你都说完了,而且这样你也很辛苦啊!”„„当时我听了真的很感动,从那以后,我上课的语速慢慢的就慢下来了,同时我还发现,有的时候学生给我提的意见真的很有帮助!后来我每教的一届学生我都会告诉他们,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意见都可以告诉老
师,老师会非常认真的看待你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会像朋友一样站在你的角度去帮你分析。也许正是我采用了这种方式,所以在我现在的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才会这样的轻松。这次半期考试前我班几个学生下课聊天时,有一个学生这样说:“哎,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要是没考好的话实在是太不对起赵老师了,他对我们太好了„„”其余的学生都说:“深有同感!”
其实我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很少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辅导,基本就是上课后适当的布置点作业,偶尔进行一次测试,测试后给学生准备一些奖品及时给予鼓励。可能也有班主任效应的原因吧,我班的数学成绩一直都是超出了区平均成绩的。这说明有的时候和学生沟通真的很重要。
四、评价方式多元化了
在新课程下,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多元化了,既可以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也可以让家长参与评价,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的手段、形式多样化了,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既可以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记录等形式,也可以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等形式。这样的评价比较客观,使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都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数学学习历程,同时有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我在教学中这部分主要采用数学周记的方式。以前我上的每一届我都采用过,而且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以上是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实践中一些较直接、感受颇深的新体验,由此我们看到了新课程理念的先进性和以人为本的出发点,看到了课程改革的任重道远。作为教师应该将这些体验转化为动力、经验,更深入地参与到这场变革中去而不是停留在表面,让新体验越来越多、越来越深、越来越有可操作性,以推进课程改革。
第三篇:课程改革的认识及建议(范文模版)
关于课改工作的认识及合理化建议
——凤凰镇中心小学 谢 丹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育观念滞后;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普遍现象;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对于学校里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乃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而如今的高效课堂课改模式就是一种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为此,一定要进行新课程改革,我认识到了课改的必要性、急迫性,自己也在课改的路上摸索实践着。
近期,我认真拜读了《高效课堂22条》一书,书中有一个灰色的笑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有一个在地震中失去了双亲的孩子,他的眼睛里盛满了哀伤,他深陷在痛苦里,面部扭曲,手里还拄着一个拐杖,可以想象地震给他带来的伤害还没有痊愈,为了减轻他的痛苦,作者问他“地震难道就没带给你一点非痛苦的记忆吗?”在这种状况下他竟然破涕为笑了,眼睛里闪烁着少年的纯真,告诉记者:有的,不用上学了。这让我想到我读书时学的一篇课文《捕蛇者说》,在文中讲述了人们为了生存,为了应付苛捐杂税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捕捉毒蛇。在地震面前,孩子们感到高兴的事情居然是不用上学,这就是在这个太平盛世之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的说法下学生最真实的感受,可想而知现在的教育体制真的是有问题的。
是的,德国哲学家费希特说的好“教育必须培育人的自我决定能力,不是首先要去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要有“唤醒”学生的力量.” 现在的教育还是功利的应试教育体制,教育只能以其内容的片面性,行为的短期性,目标的功利性制造出新一代的“伤仲永”。中国有这么多的状元为什么就不能有更多的本土“诺贝尔”呢?更有趣的是据“2007年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的调查数据,所有的杰出企业家中,没有一位是高考“状元”;在学术领域,在杰出政治家中同样没有高考“状元”,看来是我们过高的估计了状元的前途,学生在高考中的优越性并不能代表什么。既然这样,到今天为止我们为什么还要围绕着高考的分数转呢?我认为我们对学生不能只进行“何以为生”的教育,更应该对学生进行“为何而生”的教育。
自从2001 6 月我国开始实行基础教育改革之后,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这是顺应世界知识经济创新的要求,也是顺应我国 21 世纪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是顺应我国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样是顺应我国新的历史教材的变化而进行的一项改革。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设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从而教育出真正的国家栋梁。
我个人认为课改的任务是:(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管理体系。(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4)完善教育体系中不合理的体制。具体目标体现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这六个方面的“改变”,即:
1、改变课程功能。
O: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
N: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
O: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N: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
O:“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N: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O: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N: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O:过多强调甄别、选拔的功能。
N: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O:过于集中的状况。
N: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第四篇:关于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几点体会
关于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几点体会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铺开,我们每一名历史教师,又都站在了崭新的教学起点上,新的理念、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接踵而来。历史教材如何把握,高中历史教学路在何方?我通过参加新教材培训,并结合自身研读新教材以及高考试题的实际,谈几点对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认识。
一、课标与大纲、新老教材的不同
用课程标准而不是教学大纲作为各科教学的依据,这是新课程不同于以往的地方。教学大纲是硬性规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详细到每节课的题目,“内容概述”表达了对全部课程内容的基本观点,例如用五种社会形态解释中国历史,这是教学不能改变的。新课程前,高中历史始终只有统一教材,因此,教材就是教学大纲扩编本,教材代表了国家意志,教材就是高考内容。所以课改前教材地位至高无上,老师要求学生将教材背得滚瓜烂熟来应对高考,一旦高考试题超出了教材,我们敢于大胆的责难命题人超纲了,这是课改前常有的事。但如今不同了。因为课程标准与大纲不同了,课程标准是原则性的,不是硬性的而是具有弹性的文件。例如课程标准中“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这句话没有指定具体的史实(学习内容),选什么,教材编写者和教师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因此,新课程改革后,出现了“一标多本”的情况——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大象版。教材的多样化打破了统一教材统一课程内容的传统。这些改革的目的是推动素质教育,期望通过这些根本性的变革,促进教学创新,使教师发挥创造性,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高考命题不再是依据哪一版本的教材而是以新课标为指导,所以高考命题已不存在所谓超纲问题了,所以今天我们的学生将教材背得烂熟也不见得就能应付高考了。
新老教材存在原则性区别: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已经用了十余年了(其间虽有增删修订,但都是小修小补,主要内容没有大的变动),其历史功用自不必说。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其缺点和弊端就逐渐显露出来了。个人认为主要有:
1.泛政治化功能过强。高中五本历史教材中政治史的比重几乎占二分之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中中共党史所占比例又近乎一半。历史的阶级服务功能体现得太明显,所运用的史观太陈旧了。
2.重理论轻史实内容枯燥乏味。为了保证通史的连贯性,教材对很多历史内容都是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粗糙而没有细节。使历史只是流于文字,失去了其本有的生动与鲜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同时也就不利于历史这一学科的发展。
3.与现实社会和日常生活实际脱离太远。没有真正打开尘封的历史大门,没有让历史走进现实,也没有让现实溶入历史,古为今用、以史为鉴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4.长时间久用同一模式的教材不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很多教师,特别是一些老教师往往是一劳永逸。一年备下课、写下教案,以后就周而复始的使用。不利于知识的更新,更不利于教学的创新。
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在编写上打破了原有的章节体系,突破了王朝体系,改变编年史体例。以模块为框架,以专题为基本单元,以中外历史合编为系统,组织性跳跃性强。新教材在内容上的调整与创新有:
1.增强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相联系的内容。比如在必修课程《历史Ⅱ》中,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内容,以及“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内容。在必修课程《历史Ⅲ》中,增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内容。从而是历史内容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体现浓厚的时代气息。
2.更加注重面向世界,有利于形成大历史观。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将会被深深的溶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同世界各国的联系将会越来越密切。世界需要了解
中国,国人更需要了解世界,为此,新的高中历史教材不仅弥补了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没有世
界古代史的缺陷,而且使世界史的总量上升到了全课程总量的四成左右。如必修课程《历史
Ⅲ》中,增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等内容。选修课程“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中,增加了“梭伦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选修课程“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
与实践”中,增加了“托马斯·阿奎那的君权神圣专制理论”的内容。这必将有利学生更好
地了解世界,并能从世界文明发展的角度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
确的世界观,以及对历史宏观、整体认识的大历史观。
3.贴近生活实际,充分发挥了历史的社会服务功能。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中国近现代
生活的变迁”在选修课程增加的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内容,让学生通过身边衣食住行的历史
变化和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来感悟社会进步,感悟历史发展变迁。
4.淡化历史的泛政治化服务功能。如在课程中对以往决口不提的二战后的资本主义民主政
治问题,在新课程中则以专题的形式出现。把旧课程中占大量篇幅的中共党史内容,只是以
专题的组成部分来出现。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客观理性的认识历史。
通过新旧教材对比我们不难看出新课程内容精炼,思维层次更高,适合探究性教学,有
利于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和泛政治化教育倾向,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
而更好的发挥历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
二、高考与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关系
接下来的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不提,毕竟高中阶段历史教育的最高目标,师生三年为之奋
斗的最高纲领就是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因此,我们的课改不能走得太远,忘记了我们是为
什么而出发。有些人认为,高考与新课改是矛盾的,新课程一方面主张实行学分制,一方
面又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在高考中以成绩论成败,这无异于“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只要有
高考压力的存在,探究、创新、自主精神等等不在成绩中明确反映的内容是不会被重视的,实施新课程的理想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但我认为高考与新课程改革应是相辅相成的。新
课程改革有利于推进教育领域改革,而深化高考改革是推进教育领域改革的关键项目,推进
高考改革最重要的抓手就是深化考试内容的改革。历史学科高考内容的深化改革又能有效地
指导我们新课改的推进,而且也是必须用来指导新课改。所以,我们必须明确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才能有效的推进新课改。而且,从近几年全国卷高考试题来看,全国卷高考试题的导向性非常明确,就是引领新课改。我们应该认真研究,为新课改到来的第一次高考把准脉。
教育部考试中心助理研究员吴四伍在《历史教学》2011年第4期发表的《深化历史学科高
考内容考查改革的思考》一文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文章指出:历史学科高考内容改革的方向
是凸显学科能力的考查,强调学科思维与学科素养的关注、注意测量内容与测量结果的衔接。
深化改革的具体内容有三:一是厘清教学内容范围与深度的区别,解决教师心中考什么的疑
惑,提醒师生实现从考什么到考到哪个程度的转变;二是理清教学效果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
系,解决师生心中怎么答的疑惑,启示师生实现从答什么到可以怎么答的转变;三是看清学
科能力培养的阶段性与整体性,解决师生心中为什么学、学什么的根本性疑惑,要求师生实
现能力学习与素养提高的统一。这一内容经刘汝明老师的解读后归纳出了适应新高考在备考
时必须实现的四大转变:一是由研究考什么到考到什么程度的转变;二是由关注答什么到怎
么答的转变;三是由重视知识记忆和能力培养到重视学习能力与提高学科素养同步的转变;
四是训练中由题型演练知识运用到发掘题型的训练功能与体现学科核心价值的转变。这既是
目前我们课改中历史教学的方向也是高考备考的方向。请看以下两道高考题。
(2011年全国一卷)37.(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
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
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据《孟子》等
材料二 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
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
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无以乱,外可无以悔……由此而
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
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三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
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
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8分)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意。
理想政治:君主用贤人,行仁政。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10分)
异:王韬:主张君民共治;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
孙中山: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
同:吸取传统民本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重视民权。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
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14分)
有一定联系,民本思想是近代思想家认识和形成民主思想的基础和媒介。有本质差异,民
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最终形成“主权在民”的认识。
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
17.(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T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
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
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
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
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
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
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
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据《新唐书》
材料三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
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
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
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
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10分)
【解析】第(1)题,考查秦至唐人才选拔的依据变化和原因。变化可从材料中概括,如“官有能而禄有功”、“个人品行”、“唯才是举”、“品德与任职态度”等角度概括,原因可从社会背景、官员选拔、传统思想影响等方面分析。第(2)题,首先注意从材料中归结出清末对德才的看法,然后综合前面的德才观进行评价,可从时代需要、人才培养等方式概括。
【参考答案】
(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8,分)
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
队伍。(7分)
(2)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
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
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
三、目前阶段高中新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大力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这里我要说的全面素质是指广博的知识储备和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次在华师参加的新课程培训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荆州中学的赵树杰老师的交流。这位老师2009年参加工作,在2010年湖北省首届新课标高中历史优质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向我们介绍了这节课的备课思路、教学设计、展示了这节优质课的竞赛录像、讲述了本人课堂授课的两个方面课堂导入和课堂小结。从中我们看到了他娴熟的信息技术、生动的多媒体动画、多种形式的课堂导入、结合时事设计的新颖的课堂提问等等,这些都让我们惊叹这位刚毕业的年轻老师知识储备的广博涉猎面的广泛。在惊叹的同时,我也深深感到新课改对教师素质要求之高,如果不学习充实自己就真的要落伍了。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要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首先就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素养。而人文素养的提高应是建立在丰富、广泛的知识储备基础上的。广博的知识储备包括精深历史专业知识和丰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随着历史教材的大幅变化,要在原有的历史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要尽快对新增知识熟悉掌握,并要据有大量的相关史料。新教材增加了文学艺术史内容的比重和世界古代史、世界文化遗产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对这些艺术门类和领域都要有有所的涉猎。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是指教师要有全新的历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所确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明确难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确定探索性教学活动的亮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历史领域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教学活,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课改对教师素质要求之高,形势严峻,这就要求我们加紧学习和研究,否则我们不进则退。
2.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这一点,刘正涛老师说得好:课堂是谁的舞台?它是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优秀的教师主要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上课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学
生在解决基本问题后生成更多问题,优秀的教师善于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我们都知道新课改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作用。教学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成功与否。首先是解决好老师的角色转换,即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使历史课由教师一人唱主角变为教师领唱大家合唱的课程,老师更多地要营造和谐、民主、开放、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努力为学生创设能够张扬其个性的空间。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心智都在教学过程中能得到全面发展。二是要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提倡教师积极引导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景、收集资料、课堂模拟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积极探求、体验历史的过程,使教学过程的信息传递由“教师→学生”的单一途径变为“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等多元途径,真正使历史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相长的新境界。但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注意不要走得太远,我们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和我们的最高目标——高考。就我们学生的实际看,试问如果一堂课都让他们讨论、探究、提问的话,他们能搞到什么程度,这一点我们能够想象,我认为这种教学仅仅是形式主义。所以我们还是需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需要有教师的讲授,因为我们的学生确实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方法的传授。
3.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改革的难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历史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创设和营造开放性的课堂氛围。新教材中比以前删减了政治性很强的内容,增加了贴近生活关注民生的内容,这够使我们能更好的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亲身实践的学习情景机会,尽可能让学生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在创新意识的激励下,灵活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和多种思维的变换功能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颖成品的一种思维活动过程。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教师要精心设疑,以设问、追问、反问等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多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机会,多为学生创造历史考察、调查、探究的机会,组织课堂讨论、辩论会、演讲会、展览会等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本质上是教师一种经常性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和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日趋完善和优化。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面对全新的历史教材和课程,教学反思就更加重要了。教师要从新教材的特点、教学现状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反思。并以此来优化教学,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成长为研究型的教师。
总之面对新课程标准的新的历史课堂教学,历史教师的工作任重道远。我们惟有迎难而上,面对现实,加强学习和研究、团结协作,不断努力,唯有如此,我们的课改才能务实的推进,历史课程才能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全面实施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第五篇:对通用技术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对通用技术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安庆市怀宁县洪镇中学
吴思明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本地通用技术课程的实际现状和五年的教学经验,并借鉴国外通用技术的课程开设情况,对通用技术课程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1、改进评价机制;
2、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健全专业教师的培养体系;
3、逐步在小学和初中开设通用技术课程,实践活动惯例化。
关键词:通用技术课程
建议
改进评价机制
通用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联系紧密的学科,有着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在在新课程改革的高中课程中增加了通用技术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技术素养,掌握技术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发创造设计潜能。通用技术学科充分反应了新课改的思想和方向,那就是关注社会和人的发展、重视生活教育、尊重中国传统文化、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这种意义上讲通用技术是培养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课程,是其他课程所无法替代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通过这几年的通用技术的教学,结合国外相关课程的开设情况,笔者也发现一些问题亟须改进,本文就通用技术教育改革的现状提出一些拙见,不妥之处诚恳广大同仁指正。
一、通用技术课程改革现状分析
(一)通用技术课程不是高考科目,没有被足够重视
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学校和教育工作管理者都有“重学轻术”的思想,尽管新课程改革中一再强调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但实践中,特别是以高考科目为中心的高中教育,技术类课程更是受人忽视。大多学校的通用技术教学基本都以应试为主,基本都在高二开课,每周一节,以备高二的水平专业测试,课时紧任务重,教学基本都偏离了新课程理念。通用技术课程在课程理念、目标等方面都较以前的技术类课程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和质的飞跃,但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需要一个过程和一定的时间。
(二)通用技术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通用技术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大多教师都懂得这一点。但在实际教学中迫于各种原因,基本把实践环节都删除掉了。许多学校特别是普通中学根本就没有通用技术实验室,也没有课外实践活动。这不仅偏离了新课程理念,也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极大的消弱了通用技术课程的吸引力。通用技术课程内容本身本是非常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力的学科,有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有开阔学生视野的技术设计、有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制作和设计,符合多元智能理论,能够让每一名学生都获得发展。但由于教学中的轻实践,就让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变成不伦不类的“四不象”,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三)通用技术教师的培养体系亟待建立
由于目前高师院校没有专门培养通用技术师资的专业,学校师资配备也多从物理学科、信息技术,甚至化学、生物学科转任过来。从知识、能力方面看,通用技术课程中主要内容如技术设计、技术文化、技术试验、技术产品制作等方面对转任的教师来说也都是崭新的,都需要他们去学习。另一方面他们还要学习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的树立,知识 能力结构的培养,都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
二、国外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情况
技术课程在日本被称作《技术于家庭》,涵盖信息技术和家庭、生活技能的学习。目的在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初中一年级到三年级内容涵盖了做料理、照顾婴儿、缝补衣服、了解木材和制作简单的木制品、简单的机械修理等。而技术设计方面的教学更是先重实践,从实践中慢慢领悟设计的相关过程。例如在初中就有这样的一个课题:为幼儿设计一组游戏。教师提出课题后,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分组制作他们小时候的一些游戏所需要的器材。事实上日本从幼儿园开始就设有类似通用技术的课程。
英美等发达国家开设通用技术课程有深厚的传统和悠久的历史,在小学一年级就开设了手工制作课程。我们小学的课本上曾经就出现过牛顿小板凳的故事:牛顿小时候,有一次上手工课交给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教师十分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牛顿脸上红红的,他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对老师说:“有,老师,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他走回自己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小板凳说:“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个木板凳。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可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教师向牛顿亲切又深思地点着头,同学们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赞许的目光。这则小故事体现了通用技术的实践性和人文性,也反映了西方国家在小学就重视实践制作,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
瑞士的学校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到了初中,学校的教学安排中就会增加一些实践课,学生们自己动手做教学用具,参观食品博物馆时亲手用不同的食材配方制作糕点,而在参观手表博物馆时也会了解到手表的演变过程,工作原理和制作流程。农忙时节,学校有时还会组织学生去果园帮果农采摘苹果、摘樱桃,收获南瓜和葡萄。每年秋天,瑞士的学校有一个星期的假,假期的名字叫“土豆假”,是瑞士的一个传统,学校会要求每个学生在家里帮助家长干农活,或帮些其他的忙
三、关于通用技术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结合本地通用技术课程的现状和五年来的通用技术的教学经验,再借鉴国外的通用技术课程开设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拙见:
1、改进评价机制,促进通用技术实践活动的落实。现行的考评机制基本是水平专业测试,而且都是采用笔试或者上机操作,考察的内容基本停留在理论上。这是导致实践活动被删除的重要原因之一。改进的具体做法:采用设计制作原型或模型和撰写简单的设计报告的方式直接考查实践环节和笔试相结合的方法;实践活动的考查可放到各学校自行对学生进行考核,并制定一定的通过率,但要有录像信息以备相关部门抽查监督;
2、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健全专业教师的培养体系
由于目前高师院校没有专门培养通用技术师资的专业,学校师资配备也多从物理学科、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美术学科转任过来。从知识、能力方面看,通用技术课程中主要内容如技术设计、技术文化、技术试验、技术产品制作等方面对转任的教师来说也都是崭新的,都需要他们去学习。另一方面他们还要学习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的树立,知识、能力结构的培养,都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提高通用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的可行途径就是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逐步健全专业教师的培养体系
3、逐步在小学和初中开设通用技术课程,实践活动惯例化
学通用技术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孩子从“玩”中快乐的开发创造潜能,增强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组织固定的工厂作为所有学校的实践活动基地,定期结合教材理论参加实践体验。只有这样才可能在用一两代人的时间内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彻底改变“重学轻术”思想意识。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4期《关于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实施若干问题的探讨》作者:黄志红,吴 晶
2、技术课程标准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3、《我对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认识、作法和体会》 海南华侨中学特级教师徐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