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资料体会
教师学习课程改革资料体会
目前,我国教育正处在新的改革发展时期,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的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新课程向教师提出了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要以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的。新课改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
本人在参加新课程改革培训学习中,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在此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三是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经验、感觉、困惑、疑难等。此次课程改革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课程体系有了巨大调整,而且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
二、转变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新的教育形势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它要求教师要根据教育事业的需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角色,总结教学经验,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总之,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不能只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三、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它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课程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
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的能力;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
四、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
新课程中,增设了培养学生的素质的内容。这些内容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因此,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并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前瞻性和独创性。总之,教师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善于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
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传统教学中,教师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接受”书本知识的过程。教师把书本内容讲清楚,或一问一答问清楚,学生用心记住,能按时完成作业和应付考试,就算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做其实把学生的好奇心、思想方法、探索精神,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统统丢掉了。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最终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参与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
总之,通过本次课改培训,我认识到,现代教学应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为需求,使每个学生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创新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课程改革资料
课程改革资料
目录
1、课程改革领导组、分工、及责任―――――――
2、课程改革专家指导组――――――――――――
3、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4、课程改革教师花名册――――――――――――
5、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方案―――――――――――
6、课程改革校本培训计划―――――――――――
7、课堂教学常规―――――――――――――――
8、课程改革课程开发领导组、工作组――――――
9、综合实践活动材料―――――――――――――
10、校本课程开发计划―――――――――――――页
11、课程改革教师学生评价研究工作组――――――页
12、教师学生评价研究任务、职责――――――――页
13、课程改革教师评价具体措施―――――――――页
14、课程改革学生评价研究具体措施―――――――页
15、课程改革教师工作评价方案―――――――――页 16、2003秋学生评价方案――――――――――― 页
17、校本培训会议记录及相关资料――――――――页
第三篇:4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体会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胡集中心小学
任燕
通过组织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我更进一步的认识了很多以前不太熟悉的知识。使我猛然想起在明德种子学校培训时,两位校长的办学特色。董春玲校长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落实课程方案。张萍校长推行教师专职化的路子,让骨干教师专职校本课,地方课,实践活动课的课程的开发。他们的理念是那么超前。今天我们也在他们的带动下尝试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信他们能做到,我也能做得更好。
通过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我知道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以下几个: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避免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5)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实践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总之,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教师应当加强学习,锐意进取,不断进步,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决心在今后的教学中,依此来指导我的工作,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奋力拼搏,积极进取,努力开创新局面。
第四篇: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体会金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纲要》心得体会
昆 仑 小 学
金 艳 文
2010年8月25日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心得体会
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这场变革中的我们在不断地学习新课程,尝试着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的应用于教学实践,进而为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寒假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现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首先,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教材也做了很大的修改,教材体系打乱了,熟悉的内容不见了,造成许多的不适应,教师因此对课程改革产生了抵触情绪,在这次培训中我听到一句话“你们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深受启发,对啊,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死的,但作为教师的人是活的。所以,一名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
其次,新课标下的老师更多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功的一堂课,或者说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新课标下的老师成功的转换了自身的角色,教师更多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他们学会了蹲下身来欣赏学生,他们尊重学生内在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顺应学生的天性,保护学生的自尊,相信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的自我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不管对错不以给出批评,更多的是赞扬和默许,错误的观念让学生在探究和学习中加以改正。新课程下的老师,充分的认识到,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简单的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试和重组。
一位学者曾说过“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在每一次听课过程中我都深深的体会到了新课程下的老师们都在努力的让学生去学习知识,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位学生更好的发展,他们的追求是走向全人教育,这也正是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和发展的终极追求。
第五篇:关于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几点体会
关于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几点体会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铺开,我们每一名历史教师,又都站在了崭新的教学起点上,新的理念、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接踵而来。历史教材如何把握,高中历史教学路在何方?我通过参加新教材培训,并结合自身研读新教材以及高考试题的实际,谈几点对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认识。
一、课标与大纲、新老教材的不同
用课程标准而不是教学大纲作为各科教学的依据,这是新课程不同于以往的地方。教学大纲是硬性规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详细到每节课的题目,“内容概述”表达了对全部课程内容的基本观点,例如用五种社会形态解释中国历史,这是教学不能改变的。新课程前,高中历史始终只有统一教材,因此,教材就是教学大纲扩编本,教材代表了国家意志,教材就是高考内容。所以课改前教材地位至高无上,老师要求学生将教材背得滚瓜烂熟来应对高考,一旦高考试题超出了教材,我们敢于大胆的责难命题人超纲了,这是课改前常有的事。但如今不同了。因为课程标准与大纲不同了,课程标准是原则性的,不是硬性的而是具有弹性的文件。例如课程标准中“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这句话没有指定具体的史实(学习内容),选什么,教材编写者和教师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因此,新课程改革后,出现了“一标多本”的情况——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大象版。教材的多样化打破了统一教材统一课程内容的传统。这些改革的目的是推动素质教育,期望通过这些根本性的变革,促进教学创新,使教师发挥创造性,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高考命题不再是依据哪一版本的教材而是以新课标为指导,所以高考命题已不存在所谓超纲问题了,所以今天我们的学生将教材背得烂熟也不见得就能应付高考了。
新老教材存在原则性区别: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已经用了十余年了(其间虽有增删修订,但都是小修小补,主要内容没有大的变动),其历史功用自不必说。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其缺点和弊端就逐渐显露出来了。个人认为主要有:
1.泛政治化功能过强。高中五本历史教材中政治史的比重几乎占二分之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中中共党史所占比例又近乎一半。历史的阶级服务功能体现得太明显,所运用的史观太陈旧了。
2.重理论轻史实内容枯燥乏味。为了保证通史的连贯性,教材对很多历史内容都是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粗糙而没有细节。使历史只是流于文字,失去了其本有的生动与鲜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同时也就不利于历史这一学科的发展。
3.与现实社会和日常生活实际脱离太远。没有真正打开尘封的历史大门,没有让历史走进现实,也没有让现实溶入历史,古为今用、以史为鉴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4.长时间久用同一模式的教材不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很多教师,特别是一些老教师往往是一劳永逸。一年备下课、写下教案,以后就周而复始的使用。不利于知识的更新,更不利于教学的创新。
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在编写上打破了原有的章节体系,突破了王朝体系,改变编年史体例。以模块为框架,以专题为基本单元,以中外历史合编为系统,组织性跳跃性强。新教材在内容上的调整与创新有:
1.增强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相联系的内容。比如在必修课程《历史Ⅱ》中,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内容,以及“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内容。在必修课程《历史Ⅲ》中,增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内容。从而是历史内容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体现浓厚的时代气息。
2.更加注重面向世界,有利于形成大历史观。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将会被深深的溶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同世界各国的联系将会越来越密切。世界需要了解
中国,国人更需要了解世界,为此,新的高中历史教材不仅弥补了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没有世
界古代史的缺陷,而且使世界史的总量上升到了全课程总量的四成左右。如必修课程《历史
Ⅲ》中,增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等内容。选修课程“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中,增加了“梭伦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选修课程“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
与实践”中,增加了“托马斯·阿奎那的君权神圣专制理论”的内容。这必将有利学生更好
地了解世界,并能从世界文明发展的角度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
确的世界观,以及对历史宏观、整体认识的大历史观。
3.贴近生活实际,充分发挥了历史的社会服务功能。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中国近现代
生活的变迁”在选修课程增加的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内容,让学生通过身边衣食住行的历史
变化和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来感悟社会进步,感悟历史发展变迁。
4.淡化历史的泛政治化服务功能。如在课程中对以往决口不提的二战后的资本主义民主政
治问题,在新课程中则以专题的形式出现。把旧课程中占大量篇幅的中共党史内容,只是以
专题的组成部分来出现。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客观理性的认识历史。
通过新旧教材对比我们不难看出新课程内容精炼,思维层次更高,适合探究性教学,有
利于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和泛政治化教育倾向,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
而更好的发挥历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
二、高考与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关系
接下来的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不提,毕竟高中阶段历史教育的最高目标,师生三年为之奋
斗的最高纲领就是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因此,我们的课改不能走得太远,忘记了我们是为
什么而出发。有些人认为,高考与新课改是矛盾的,新课程一方面主张实行学分制,一方
面又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在高考中以成绩论成败,这无异于“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只要有
高考压力的存在,探究、创新、自主精神等等不在成绩中明确反映的内容是不会被重视的,实施新课程的理想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但我认为高考与新课程改革应是相辅相成的。新
课程改革有利于推进教育领域改革,而深化高考改革是推进教育领域改革的关键项目,推进
高考改革最重要的抓手就是深化考试内容的改革。历史学科高考内容的深化改革又能有效地
指导我们新课改的推进,而且也是必须用来指导新课改。所以,我们必须明确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才能有效的推进新课改。而且,从近几年全国卷高考试题来看,全国卷高考试题的导向性非常明确,就是引领新课改。我们应该认真研究,为新课改到来的第一次高考把准脉。
教育部考试中心助理研究员吴四伍在《历史教学》2011年第4期发表的《深化历史学科高
考内容考查改革的思考》一文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文章指出:历史学科高考内容改革的方向
是凸显学科能力的考查,强调学科思维与学科素养的关注、注意测量内容与测量结果的衔接。
深化改革的具体内容有三:一是厘清教学内容范围与深度的区别,解决教师心中考什么的疑
惑,提醒师生实现从考什么到考到哪个程度的转变;二是理清教学效果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
系,解决师生心中怎么答的疑惑,启示师生实现从答什么到可以怎么答的转变;三是看清学
科能力培养的阶段性与整体性,解决师生心中为什么学、学什么的根本性疑惑,要求师生实
现能力学习与素养提高的统一。这一内容经刘汝明老师的解读后归纳出了适应新高考在备考
时必须实现的四大转变:一是由研究考什么到考到什么程度的转变;二是由关注答什么到怎
么答的转变;三是由重视知识记忆和能力培养到重视学习能力与提高学科素养同步的转变;
四是训练中由题型演练知识运用到发掘题型的训练功能与体现学科核心价值的转变。这既是
目前我们课改中历史教学的方向也是高考备考的方向。请看以下两道高考题。
(2011年全国一卷)37.(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
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
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据《孟子》等
材料二 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
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
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无以乱,外可无以悔……由此而
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
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三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
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
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8分)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意。
理想政治:君主用贤人,行仁政。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10分)
异:王韬:主张君民共治;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
孙中山: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
同:吸取传统民本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重视民权。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
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14分)
有一定联系,民本思想是近代思想家认识和形成民主思想的基础和媒介。有本质差异,民
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最终形成“主权在民”的认识。
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
17.(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T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
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
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
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
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
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
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
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据《新唐书》
材料三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
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
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
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
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10分)
【解析】第(1)题,考查秦至唐人才选拔的依据变化和原因。变化可从材料中概括,如“官有能而禄有功”、“个人品行”、“唯才是举”、“品德与任职态度”等角度概括,原因可从社会背景、官员选拔、传统思想影响等方面分析。第(2)题,首先注意从材料中归结出清末对德才的看法,然后综合前面的德才观进行评价,可从时代需要、人才培养等方式概括。
【参考答案】
(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8,分)
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
队伍。(7分)
(2)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
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
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
三、目前阶段高中新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大力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这里我要说的全面素质是指广博的知识储备和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次在华师参加的新课程培训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荆州中学的赵树杰老师的交流。这位老师2009年参加工作,在2010年湖北省首届新课标高中历史优质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向我们介绍了这节课的备课思路、教学设计、展示了这节优质课的竞赛录像、讲述了本人课堂授课的两个方面课堂导入和课堂小结。从中我们看到了他娴熟的信息技术、生动的多媒体动画、多种形式的课堂导入、结合时事设计的新颖的课堂提问等等,这些都让我们惊叹这位刚毕业的年轻老师知识储备的广博涉猎面的广泛。在惊叹的同时,我也深深感到新课改对教师素质要求之高,如果不学习充实自己就真的要落伍了。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要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首先就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素养。而人文素养的提高应是建立在丰富、广泛的知识储备基础上的。广博的知识储备包括精深历史专业知识和丰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随着历史教材的大幅变化,要在原有的历史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要尽快对新增知识熟悉掌握,并要据有大量的相关史料。新教材增加了文学艺术史内容的比重和世界古代史、世界文化遗产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对这些艺术门类和领域都要有有所的涉猎。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是指教师要有全新的历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所确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明确难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确定探索性教学活动的亮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历史领域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教学活,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课改对教师素质要求之高,形势严峻,这就要求我们加紧学习和研究,否则我们不进则退。
2.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这一点,刘正涛老师说得好:课堂是谁的舞台?它是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优秀的教师主要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上课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学
生在解决基本问题后生成更多问题,优秀的教师善于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我们都知道新课改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作用。教学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成功与否。首先是解决好老师的角色转换,即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使历史课由教师一人唱主角变为教师领唱大家合唱的课程,老师更多地要营造和谐、民主、开放、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努力为学生创设能够张扬其个性的空间。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心智都在教学过程中能得到全面发展。二是要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提倡教师积极引导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景、收集资料、课堂模拟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积极探求、体验历史的过程,使教学过程的信息传递由“教师→学生”的单一途径变为“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等多元途径,真正使历史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相长的新境界。但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注意不要走得太远,我们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和我们的最高目标——高考。就我们学生的实际看,试问如果一堂课都让他们讨论、探究、提问的话,他们能搞到什么程度,这一点我们能够想象,我认为这种教学仅仅是形式主义。所以我们还是需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需要有教师的讲授,因为我们的学生确实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方法的传授。
3.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改革的难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历史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创设和营造开放性的课堂氛围。新教材中比以前删减了政治性很强的内容,增加了贴近生活关注民生的内容,这够使我们能更好的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亲身实践的学习情景机会,尽可能让学生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在创新意识的激励下,灵活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和多种思维的变换功能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颖成品的一种思维活动过程。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教师要精心设疑,以设问、追问、反问等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多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机会,多为学生创造历史考察、调查、探究的机会,组织课堂讨论、辩论会、演讲会、展览会等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本质上是教师一种经常性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和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日趋完善和优化。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面对全新的历史教材和课程,教学反思就更加重要了。教师要从新教材的特点、教学现状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反思。并以此来优化教学,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成长为研究型的教师。
总之面对新课程标准的新的历史课堂教学,历史教师的工作任重道远。我们惟有迎难而上,面对现实,加强学习和研究、团结协作,不断努力,唯有如此,我们的课改才能务实的推进,历史课程才能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全面实施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