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资料

时间:2019-05-13 03:47: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学习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学习资料》。

第一篇:教师学习资料

第 1 期教师业务学习资料

——黄石七中教科处编印——

编者的话:为更好地适应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需要,抓紧实施“青蓝工程”,从整体上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并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经学校研究决定,教科处特编印系列《教师业务学习资料》。

本年度我校教科研主题为“对学业不良高中生心理行为及教育干预的研究”。为有效地积累好的经验和推广好的做法,学校提倡教师的研究要多一些贴近生动的教育教学实际,少一些空洞理论和刻板说教,提倡对教育教学个案问题的研究,例如学生上课迟到的问题,学生上课私自调换座位问题,学生抄袭作业的问题,学生上课不爱回答提问怎么办,学生在课堂上睡觉怎么办,学生当堂顶撞老师怎么办,你怎样成功地整治了课堂纪律等等。本学期启动的“教育叙事研究”给老师们提供了一种研究的途径和表达的方式,也提供了一个更为实用化和个性化的发挥、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在此教科处也正式通知老师们:今年教育教学年会征集论文将围绕我校教科研主题进行,尤其欢迎以“教育叙事”为题材、内容真实、反思性和借鉴性较强的稿件(要求35岁以下教师每人至少1篇)。请各位老师在平常教育教学实践中留心收集素材,提前做好研究工作。

本期材料专题为“教育叙事研究”。教科处在此选择了一些相关基础理论和三篇较为短小精悍的教育叙事案例,以起抛砖引玉作用。

专题材料:教育叙事研究

● 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是最近几年新起的一种研究方法,正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叙事研究受到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教育研究存在的一个基本矛盾,即理论研究越来越抽象,与教育实践者的经验联系却越来越少,造成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隔阂与分裂。原因在于教育理论中相当多的研究因为可操作性问题而无法有效指导教育实践;同时,教师在实践探索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未得到有效的理论总结和提升。教育叙事研究受到重视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教育研究取向的变化,表现在重视教学上的反思和重视教学中的问题解决。● 教育叙事的特点

真实性、人物性、情节性、可读性、感悟性、共享性。

● 教育叙事内容和方式

教育即生活。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生活,因此,从内容上看,教育叙事通常包含三种基本方式,即教学叙事、生活叙事和自传叙事。

教育叙事通常采取“夹叙夹议”的方法,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对这一节课的反思插入到相关的教学环节中,用“当时我想……”、“现在想起来……”、“如果再有机会上这一节课,我会……”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教学改进”的考虑。

● 如何做“教育叙事”(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刘良华)

表面上看,教育叙事研究不过是“教学”的研究,但任何有效的教学研究总会牵涉学生或教师的“生活”。或者说,真实的教学研究往往是“教学与生活”的研究。由此,教育叙事研究大致可以分为教学叙事和生活叙事,又由于教学叙事与生活叙事总是叙事者“个人生活史”的一系列片段,因此真实的教学叙事或生活叙事往往具有某种“自传”的性质,因此叙事研究也可以用“自传叙事”的方式提出自己受教育经历以及教育经历中发生的教学事件或者 1

生活事件。

●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四要素

1.教育思想

叙事研究首先就要体现教师的的思想、理念。教师具有怎样的理念,秉持怎样的信仰,决定着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做法。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的信条会引导着教师在言行举止中事事处处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考虑学生将怎样看、怎样想,从而选择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思想具体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当中,表现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先进与否、教育思想系统与否、教育认识独特与否。

2.教学主题

有了问题,学生就会产生心理困境,有心理困境才有学习的动机。问题解决的前提是有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解决的动机因素取决于问题情境。显然,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问题情境的建构都必须孕育在某个环境中,针对教学而言,就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主题。因此,教育叙事研究中,明确教学主题是必须的。

3.教学情节

教育叙事报告是既区别与抽象的理论研究,又不同于缺乏理论总结与提升的经验实践。它最明显的特征是包含反思的理论提升,同时具有典型的、真实的故事情节。正是通过这样的情节,阅读者才能从叙事报告中看到教学影像,从而获得教学启示。因此,对“教学事件”的描述,尤其是对那些教学矛盾集中的那些事件进行细致描述(包含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当时的感悟等),在教育叙事研究显得非常关键。

4.教学反思

如前所述,教育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叙述,不是课堂教学实录,它的文体可以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它的内容则包含教师在教学过后的思考。只有经过这样的反思过程,教师才会在经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才能不断重新改进自己的教学。在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中,反思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部好的教育叙事研究,不仅是教师自身心路历程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其他教师借以反思自身的基础和对照学习的镜子。”我们预见,教育叙事研究能够激起一线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热潮;我们相信,教育叙事研究能够开创教学研究的新局面;我们期待,教育叙事研究能够真正意义的促进教育,为教学交流、教学进步实现它应有的价值。

教育叙事研究案例:

疏 漏 的 收 获

开学都快两周了,可我离了花名册还叫不全孩子们的名字。

那天去上课时忘记带花名册,而讲桌上的座次表竟也不知何故找不到了。当我要让学生读课文并检查预习情况时,除了班干部和几个小调皮,看着满眼渐已熟悉的面孔,竟叫不出一个完整的名字。

“那个„„小慧,„„小慧。”忘记了本该属于那名字的姓氏,也实在不知那名字应该属于这教室里的哪个孩子,就这么心虚气短地叫出口了。随着我的声音,孩子们瞪大了惊奇的眼睛,一起发出了“小慧、小慧”的叫声。那站起来的女孩子因为惊奇,抑或激动,脸涨得通红。“不喜欢老师这样叫你吗?老师感觉这样叫更亲。”女孩子使劲地点着头,无声却又是欣喜地笑了。

渐渐地,记住了那女孩子的全名,可是每每看着那张快乐的笑脸我总不由自主地叫她——“小慧”。而她每一堂课总那样快乐和投入,眼睛亮亮的。作文、日记、读书笔记样样完成得出色、漂亮。我以为那女孩子本就是一个上课专心、学习投入、各方面出色的学生,看了她的日记我才知道,是我给她的称谓改变了她。

她写道:“我真幸运。我庆幸自己成为世纪学校第一批学生,幸运自己进了现在这个班。因为在这个班里我遇到了一个很好很好的老师,她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她对我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她叫我们时就像妈妈叫我们乳名那样亲切。被那样亲切地叫名字的,我是第一个!因为她,我对语文不再生厌,而且开始喜欢了。唉,这么好的老师,我一辈子可能就遇上这么一个了,我可一定好好学习。用多少劲也在所不惜,只要能学好。”

哦,她以前竟然不喜欢语文?!从她的课堂表现及现在的语文成绩来看,就是一名优秀生啊。而这一切的改变只是因为我,因为我对她的称呼。

想起那记不起学生姓名的疏漏,心中自然很是愧疚,而想到自己随机处理后的意外收获又有些许欣慰,因为那善意的谎言鼓起了她心中前进的风帆。不由得我开始重新认识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影响。真的,教师的点点滴滴哪怕再细微,也会在孩子们敏感的内心世界掀起狂风巨浪。

老师,您为什么不读书

早读课结束,一群学生围在我身边聊天。正说得其乐融融时,一位平时颇有“头脑”的学生突然插了一句:“陈老师,每当早读您来到教室巡视我们读书时,您为什么自己不读呢?”“我„„”不知说什么好,我假装有事便回身走了。

到了办公室,我陷入沉思,“是的,我为什么不读呢?”

从教整整十年了,每次早读我都是手背着手、踱着步在学生中巡视,维持着纪律兼作朗读指导,指导语句如何停顿,语气如何升降,感情如何体会,间或训斥几句。但从未想过自己亮开嗓子,和学生一起去读点什么,去共同体会文章的感情波澜、语言魅力。朗读不知什么时悄悄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

回想自己初入教门时的执著奋进、意气风发,早已茫然无存了。生活的窘迫,人生的失意给我的生活增添了世俗与圆滑、懒惰与不耐烦。平时在办公室里眉飞色舞地说笑,而到了教室里更多的则是没完没了高高在上的指责和训斥。现在不经意间被学生点中了要害,心中酸涩无比。

夜里,随手翻看自己一时兴起买的朱永新写的《理想的课堂》。里面讲得真好:“学生们最不满意在课堂上和办公室里用两种声音说话的教师,最不满意用那些连自己也不相信的东西来征服学生的教师,最不满意那种盛气凌人、以教育者自居的教师。”看着看着,心中顿时豁然开朗。

是的,学生们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他们欢迎没有教育痕迹的交流,欢迎没有心理距离的对话,欢迎促膝谈心的气氛。总之,他们希望教师成为中间人(学校和社会之间)、引导者、商讨者、唤起者,成为自己的朋友; 而不希望教师成为间隔者、强令者、教训者、监督者,成为自己的“先生”。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和学生有一种平等的沟通和探讨,一起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德性。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地来到教室,拿出自己的课本,在学生们一片诧异的眼光中带头朗读起课文来,奇怪,这一次,学生们竟读得那么齐,那么好。

绚丽的窗口也会看到虚幻的风景

—— 一个关于优秀生的故事

他,成绩优异,是老师心中的“骄子”;他,精明能干,是老师得力的助手;他,反映机敏中,是老师眼里标准的“好学生”。我这个班主任同样喜欢他——我班的班长李凌(化名)。

但出乎我的意料,初二上学期的班长竞选中,他落选了,以9票之差输给了一个成绩

远不如他的孩子——高明。

高明成绩平平,却是一副热心肠,人缘不错。大家选他当班长,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我没太在意,不管是谁,锻炼一下也是好事嘛!我怕影响李凌,于是找了他谈话,想借机开导开导他,李凌表现得很大度、很坦然,他说:“这次落选肯定是我做得不够好,我会努力的,老师您放心,我会更严格要求自己的。”我笑了,真是个善解人意的好孩子。可出乎我意料的事发生了!

周一例行财务检查时,我班竟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桌椅钉短缺,这在我班可是史无前例的,我听罢火冒三丈,真想大发雷霆,但理智告诉我要“冷静”。我找来了班长和周五的值日组长,“老师,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门是我俩亲自锁的„„”我冷静了一下说:“你们先回去吧,班中事务一切照常。”

班上几个“调皮鬼”在我的脑海中闪过,我从侧面了解到,他们不可能做这件事,因为周五他们很快离校了。学校管理更为严格,周末不可能有学生到校破坏,但种种迹象表明,这件事确实系我班学生所为。

自习课上,我穿行于学生的课桌之间,陷入了深思,这么纯真的孩子们,真希望我的判断是错的。蓦地,我的眼神落在了李凌的身上,这段时间,他沉默寡言,起初,我只是认为是他落选的缘故,可仔细想想,这段时间他好像对班里的同学很冷淡,对班内的事务很反感,我也突然想起,班长任务交接时,他说班里钥匙丢了,主动找我借钥匙配了一把,交给了高明,难道是他„„我的推测让我自己都震惊不已民,我久久注视着集多位老师希望一身的“完美少年”„„

猛然间,他无意抬起头,正与我怀疑的目光交汇,我严厉又矛盾地盯着他,他的眼神似乎有些慌乱,一丝红晕爬上他的双颊,直觉告诉我,这件事跟他有关!课后,我找到了他。

“李凌,你很聪明,又是前任班长,你怎么看丢桌椅钉这件事?”

“也许是同学们自己没注意,丢了不知道。”闪烁不定地看了我一眼,又匆匆低下头。通过我对他一年多的了解,我已经可以下结论了。但我的头脑在飞速旋转:究竟该如何来处理这件事呢?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发展,但纵容他这种行为,对他有害无利„„

“把头抬起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抬起头来做人,是吗?你是个好孩子,曾是咱们班的班长,我也相信你的能力,这件事就教给你调查,我相信你一定能给我一个满意的交代。”

又是一个周一,检查结果,所查项目都是满分,但同样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我们班所有的桌椅钉上,都涂上了一层“修改液”,这样,这些桌椅钉再也不会松动了!我看了李凌一眼,他也正羞愧地看着我,我微微一笑,他也如释重负地笑了,我回到办公室,桌上有两样东西正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光:一把钥匙和一堆桌椅钉!

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面对他们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施教,对他们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所以,在处理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时,教师应注意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性格因素,这是我们中学阶段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研究表明,一些优秀的学生抗挫能力很差,出现心理偏差的概率也很高。因此,关注成绩优秀学生的成长是我们日常教育工作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希望“绚丽的窗口”再也不会看到“虚幻的风景!”(完)

主编:徐艳红

第二篇:教师十九大学习资料

领航新时代的坚强领导集体——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产生纪实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题:领航新时代的坚强领导集体——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产生纪实

新华社记者赵承、霍小光、张晓松、罗争光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征程上,这一刻无疑具有标志性的历史意义——

2017年10月25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25人组成的十九届中央政治局,选举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通过了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了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了十九届中央纪委一次全会选举产生的领导机构。

这是8900多万名党员的领路人,这是13亿多人民的主心骨。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领航中国,扬帆再出发。

万山磅礴看主峰——在强国强军新征程上,在民族复兴关键当口,确立总书记为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

一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必定会有激荡人心的时刻。

一年前的金秋北京,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了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人民大会堂雷鸣般的掌声音犹在耳。

这是全党同志发自内心的崇敬爱戴,这是亿万人民追求梦想的情感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5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5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新的实践孕育着新的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开辟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办大事、解难题,挽狂澜、开新局。

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一系列伟大实践和理论创新,倾注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人民情怀,彰显着党中央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展现着总书记的雄才伟略和领袖风范。总书记励精图治、力挽狂澜,统筹内政外交国防,统领治党治国治军,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不畏艰险、殚精竭虑,赢得了党心、军心、民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当之无愧的坚强核心。

在选举党的十九大代表时,习近平同志全票当选。在选举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时,习近平同志全票当选。在十九届一中全会选举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时,习近平同志再次全票当选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雷鸣般的掌声一次次响起,经久不息……

一张张选票代表党心民意、一次次掌声传递信任期望——有总书记这个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是党之大幸、军之大幸、民之大幸!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希望所在、力量所在、胜利所在!

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标志,中国步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到2020年,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与此同时,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迎难而上,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党的领导至关重要,领导核心尤为重要。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

在这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有一个共同期盼,就是希望选出一个好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总书记领导下,持续巩固成果、攻坚克难、奋勇向前,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千秋伟业聚英才——着眼于党的事业继往开来和国家长治久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谋划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人选酝酿提名工作

千秋大业,关键在人。治国之要,首在用人。新的时代,呼唤新的坚强领导集体。

如何产生以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领航中国继往开来,全党期待,全民关注,世界瞩目。

党章规定,党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根据这一规定,党的十九大要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十九届一中全会要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

对此,党中央高度重视。

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一个拥有89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执政,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必须组成一个政治坚定、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中央领导集体。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谋划下,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人选的酝酿提名工作有序展开……

2017年从年初开始,总书记就如何酝酿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人选问题,认真听取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的意见。

大家一致赞成,在总结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有关做法的基础上,借鉴十九届“两委”人选和省级党委换届考察工作的做法和经验,采取谈话调研的方式,就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书记处组成人选,中央军委组成人选以及需要统筹考虑的国务院领导成员人选和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党内新提拔人选等,在一定范围内面对面听取推荐意见和建议。

2017年4月24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进行专门研究,讨论通过了《关于十九届中央领导机构人选酝酿工作谈话调研安排方案》。谈话调研和人选酝酿工作在总书记直接领导下进行。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着眼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着眼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着眼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坚持政治家集团标准,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严把政治关和廉洁关,精准科学选人用人。——进一步改进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人产生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党和国家高层领导的新老交替。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贯彻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提高民主质量和实效。谈话调研重在集思广益、统一认识,不限定推荐人数,人选推荐票数作为参考,不以票取人。根据干部条件、一贯表现和班子结构需要,研究提出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人选。

新一届中央军委组成人选方案,应突出强调坚持政治标准,聚焦备战打仗,优化结构布局,注重老中青梯次配备。

按照这些原则,中央提出了推荐人选应具备的条件:

——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合格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

——领导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有改革创新和实事求是精神,敢于担当,有正确的政绩观,工作业绩突出。

——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善于团结同志,公道正派,心胸宽广。

——具有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头坚持原则,带头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作风过硬,清正廉洁,在党内外有较高威信和良好形象。

参照往届做法,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和中央领导机构建设的实际,中央还对推荐人选的范围、年龄和结构提出明确要求。

大家一致认为,中央关于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人选酝酿工作的原则科学合理,推荐人选的标准条件清晰明确,推荐范围、年龄杠杠和结构要求符合实际,体现了党中央的远见卓识。民主科学凝共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人选的产生,采取了一系列新方式、新举措,体现了选人用人新机制、新导向,展示了党的新作风、新形象

2017年5月下旬,一位省部级领导干部接到通知,来京参加组织谈话。谈话地点安排在中南海。一到候谈室,3份材料已经摆在桌上——《谈话调研有关安排》《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党员同志名册》《正省部级党员领导干部名册》。

按照谈话调研工作程序,给参加谈话干部安排充分时间阅读材料,独立认真思考准备。

在此基础上,中央领导同志以面对面谈话的方式,听取了这位干部关于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人选的推荐意见。

“没有限定推荐人数,了解多少就谈多少,怎么想就怎么谈,实事求是,畅所欲言。”这位干部事后感慨,“作为一名在地方工作的同志,有机会、有资格对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人选发表意见、进行推荐,这是党中央对我的高度信任,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民主作风和宽广胸怀,体现了我们党善于集中全党智慧的优良传统。”

用个别谈话调研的形式,在一定范围内面对面听取对中央领导机构人选的推荐意见和有关建议,这是十九届中央领导机构人选酝酿提名工作的重大创新。

这一重大创新,体现在借鉴历史经验、探索选人用人新方式新举措上——

在党和国家高层领导人选产生方面,我们党有着优良传统,不断进行积极探索,有经验也有教训。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探索采取了会议推荐的方式,但由于过度强调票的分量,带来了一些弊端:有的同志在会议推荐过程中简单“划票打勾”,导致投票随意、民意失真,甚至投关系票、人情票。中央已经查处的***、孙政才、令计划等就曾利用会议推荐搞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坚持问题导向,中央对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人选的产生方式进行创新和改进,强调坚持民主方向、改进民主方法、提高民主质量,决定在对十九届“两委”委员人选深入考察、严格把关基础上,通过谈话调研、听取意见、反复酝酿、会议决定等程序逐步酝酿产生中央领导机构人选。

从2017年4月下旬至6月,总书记专门安排时间,分别与现任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中央军委委员、党内老同志谈话,充分听取意见,前后谈了57人。

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安排,中央相关领导同志分别听取了正省部级、军队正战区职党员主要负责同志和其他十八届中央委员共258人的意见。中央军委负责同志分别听取了现任正战区职领导同志和军委机关战区级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共32人的意见。

这种采取个别谈话调研、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的方式,得到了参加谈话同志的一致赞誉。大家普遍感到,方案考虑周全,工作安排细致,程序设计周密,纪律要求严格,这样反映出的意见更全面、更真实、更准确。

这一重大创新,体现在坚持以事择人、形成组织工作新机制新导向上—— 在谈话推荐工作中,中央明确了推荐人选的条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集团标准选人,注重知行合一;坚持事业为上、任人唯贤,注重工作能力与实践经验;坚持严把人选廉洁关和作风关,注重形象口碑。

严格标准、事业为上,参加谈话的同志对此高度评价、一致赞同。

大家认为,党和国家领导职务也不是“铁椅子”“铁帽子”,符合年龄的也不一定当然继续提名,主要根据人选政治表现、廉洁情况和事业需要,能留能转、能上能下。

大家反映,十九届中央领导机构人选的产生,健全了科学的用人机制,对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增强干部选任的科学性和公信力具有深远意义。许多同志说,这次在这么大范围内就党和国家高层人事安排问题广泛听取意见,是新形势下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有效方式,是改进和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人产生机制的成功实践,倡导了新的正确用人导向。

这一重大创新,体现在坚持风清气正、再塑党的新作风新形象上—— 肩负光荣的政治使命和沉甸甸的政治责任,本着对党和国家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参加谈话的同志严肃认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讲心里话,公正表达意见。

参加谈话的同志在思考准备时都非常认真、十分慎重,有的拟好谈话提纲;在谈话中都能畅所欲言,不仅充分发表推荐意见,许多同志还对中央领导班子建设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有的同志在谈话回去后又打来电话补充意见,有的还专门补交了书面材料……

“谈话过程也是对本人的一次考验和党性教育,是高级领导干部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生动实践。”大家反映,这种方式克服了以往“大会海推”“划票打勾”带来的种种弊端,没有暗潮涌动,始终风清气正。

充分沟通酝酿,凝聚全党意志。

在综合大家意见建议的基础上,2017年9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提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的组成人选方案。

新一届中央纪委领导成员人选建议方案,由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有关方面经过酝酿讨论,向中央提出。新一届中央军委组成人选建议方案,由中央军委经过集体讨论,向中央提出。

9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人选建议名单,决定提请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和中央纪委一次全会分别进行选举、通过、决定。

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产生的过程,是坚持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民主相结合、凝聚全党智慧的过程,是严格按党章、按制度、按程序办事的过程,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产生机制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充分显示出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成熟自信。

乘风破浪扬帆进——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汇集了全党各方面优秀的执政骨干,他们将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豪情满怀、意气风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10月24日,党的十九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10月25日,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由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标准,能够适应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具有破解改革攻坚难题、这是一个体现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共识、反映人民期待,值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充分信赖的领导集体——

应对各种风险能力的专业素质,具有丰富领导经验和群众工作本领,忠诚、干净、担当,在干部群众中有很高威信的各方面党的执政骨干组成。

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充分体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风貌的领导集体——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由25名熟悉各方面、各领域工作的同志组成,都有较高学历和专业知识,结构比较合理,有在地方工作的,有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的,也有军队的同志,还有女同志。其中,10名同志是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继续提名,3名同志是全国人大和国务院领导同志转任,12名同志是新提拔的。

这是一个朝气蓬勃、富有活力,能够适应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需要的领导集体—— 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进退比例比较适当,保持了人员和工作的连续性,积极稳妥地实现了党和国家高层领导的新老交替。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进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充分反映了我们党的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在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酝酿人选和征求意见时,一些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以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高度负责的精神,主动表示退下来,让相对年轻的同志上来,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宽阔胸怀和高风亮节。

领航新时代,再启新征程。

2017年10月25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华灯璀璨,气氛热烈。11时54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步入东大厅,同采访党的十九大的中外记者亲切见面。

步履矫健、姿态从容,中央领导同志在镜头和闪光灯前展示出沉稳豪迈的气度和锐意进取的精神。

总书记代表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成员衷心感谢全党同志的信任,表示一定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他说,过去的5年,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有的已经完成了,有的还要接着做下去。党的十九大又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我们要统筹抓好落实。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

这是新时代领航者的自信,这是一个执政党的担当,这是伟大民族复兴的希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必将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驶向光辉的彼岸。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何以诞生?

2017-10-21 20:12:19 来源: 《瞭望》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出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绝非主观选择,而是客观必然

◆ 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新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思想指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航“强国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10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上向世界郑重宣示。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文明史上,这一庄严时刻必将载入史册。

3万多字的大会报告,是时代坐标,是党心凝聚,是民心承载。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贯穿着一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结过去、研判现在、谋划未来的“时间轴”,举旗定向,向全党全国上下发出了进入新时代、迎接新使命、迈向新征程的强力号召。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兰红光 摄

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新思想

“十九大报告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报告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阐述得科学、准确、明白、透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宣言书和动员令,展现了一种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中共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副教育长韩庆祥教授进一步解读说,报告聚焦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主题,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四个自信与战略定力,“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实现„强起来‟的新时代起点上,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确立起新的历史坐标,体现了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战略安排,凸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集中揭示了我们党正在做的事情和将要做的事情,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的真理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新的战略指引。”

采访中,国家行政学院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峰用三个字总结了十九大报告的突出特点:

一是“新”。报告作出了“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新方略”等重大判断,提出了新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高度概括,是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重要转折期所作出的政治宣言,展示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新气象;

二是“实”。报告既有远大清晰的目标、思想、方略,又为新的三十年战略安排标定出具体“路线图”,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精神品质;

三是“力”。报告高度凝聚了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指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这一磅礴力量的坚强核心,人民群众就是这一磅礴力量的不竭源泉。

“报告最大的亮点是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田改伟说,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执政近70年、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行的深刻的理论思考与智慧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飞跃。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颜晓峰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最新概括和表述,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圆满收官,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未雨绸缪,新情况新问题的解决,需要新的指导思想,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必然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对未来的发展,将起到塑造、指导和引领的作用。”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刘春说。

▲10月19日,习近平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这是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党总支书记潘克刚将一幅鸟瞰村子新貌的照片送到习近平面前。习近平起身接过照片,边看边称赞:“这是风景画,很漂亮!” 兰红光 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何以诞生

自建党以来,无论是中国革命、中国建设还是中国改革开放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理论创新和思想建设,勇于而且善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的每一个复杂阶段,进行开创性的理论探索和思想创新。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实践型政党锐意进取的鲜明品格。

党的十九大开幕会后,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十余位专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出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绝非主观选择,而是客观必然。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解读说,关键就在于,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新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思想指导。

这首先基于过去五年来社会主义中国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对此,十九大报告从十个方面给予了高度概括。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这些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夯实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雄厚基础;这些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塑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面貌,进而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新的使命担当、新的时代要求,必然地要求新理论新思想的产生。

多位受访专家都认为,把握“新时代”的时代特征,必须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新特点。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刘海涛解释说,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向全党提出了重大时代课题,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地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前。

十九大报告对此作出了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具体讲,“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与此同时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构成了我们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和基本动力,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构的逻辑起点。”颜晓峰说,以此为基础,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至少到21世纪中叶,我们的政策制定、发展方略、改革路径的选择都将依据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来谋划,以此为基础,在实践中构建起的这一思想理论体系极端重要,意义深远。”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说。

张希贤则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具划时代意义的是,它还展示出世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正在进入全新境界。

▲10月19日,李克强参加党的十九大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团讨论 丁林 摄

“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新时代思想内核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非常丰富。”刘春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丰富发展,依托于不断推进的时代潮流、蓬勃生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结合着历史发展的脉络。

他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八个“明确”清晰阐明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十四项基本方略具体谋划了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

“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展开和内涵逻辑,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系统全面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的„新目标‟„新使命‟,面临的„新矛盾‟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与治党治国治军的各方面工作紧密相连,既有理论高度,更具实践价值,将指导我们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刘峰认为。

“八个明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破题,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充分体现了理论创新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有机结合,把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具体化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陶文昭说,“八个明确”是对十八大以来重要理论和实践创新进行的系统化归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构成了一个完备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

▲10月18日,张德江参加党的十九大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团讨论 张领 摄

在“八个明确”中,指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我们将用两个15年分阶段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新目标的提出,勾画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后一公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田改伟说,这让人切身感受到了“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一论断是那么真实、可感。

“十四个坚持,是新时代具体领域工作的政策定位。”刘春认为,十四个坚持,围绕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判断和根本主题,谋划了今后我们要干什么、怎么干、怎么干得更好。“十四个坚持之间是彼此依存、相互关联协调、不可分割的关系,形成了一个整体,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略体系。”

“十四个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圆心,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开始布局,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进行谋划,直到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压轴,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同心圆‟。”竹立家说,十四个坚持构成了新时代的发展蓝图,既是改革发展的路径,也是改革发展的目标,同时还是改革发展的方法。

▲10月18日,俞正声参加党的十九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代表团讨论 谢环驰 摄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戴焰军认为,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是对几十年来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工作经验的总结,更是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宝贵经验的集大成。

在他看来,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体现了三个特点:

一是,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二是,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贯穿于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始终;

三是,体现了新时代改革发展的要求,围绕新目标、新矛盾,抓住了改革发展的关节点。

“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集中体现了我们党从理论自觉到实践自觉的全方位思考。”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部副教授曹鹏飞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里,把未来的30年我们承担的责任使命和任务,做了全方位的观照,时间和空间的广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对于中国未来的30年怎么办、怎么走、怎么发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清晰周密的战略规划和安排,一个拥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实现现代化,这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世界,都有着深远而辽阔的意义。

“八个明确的深刻内涵、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是一个完整、全面的整体。”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说,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凸显了“新时代”、定位于“新目标”,聚焦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力解决“新矛盾”,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锐意创新,更深含着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的不变初心。

▲10月18日,刘云山参加党的十九大云南省代表团讨论 丁海涛 摄

“以人民为中心”乃新时代思想灵魂

如今,中国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理论和实践创新。进入新时代,明确新使命,阐明新思想,提出新方略,擘画新蓝图,开启新征程……在党的十九大这一铭刻历史的重要时刻,习近平同志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十九大报告的主题,饱含着共产党人家国情怀。

“报告开宗明义,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刘峰说,“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要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十九大报告开篇就简明扼要地凸显出“人民”主体地位,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认为,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十九大报告通篇都体现了党的宗旨,从大会的主题„不忘初心‟,到„新时代‟的特征,从„新矛盾‟的新判断,到具体的方略布局,都凸显了人民至上的理念。”

在报告中,有很多精彩的表述,例如,“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打动了郝立新,“这些表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 10月19日,王岐山参加党的十九大湖南省代表团讨论 姚大伟 摄

多位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都认为,在十九大报告中,“以人民为中心”是一以贯之的红线。这再次提醒全党上下,要牢记“我是谁”,明确共产党人对自我身份的准确定位;要明确“我从哪里来”,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要把握“我现在在哪里”,廓清标定党和国家事业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与现实坐标;要清晰回答“我将要到哪里去”,指明继续前进的方向与目标。

刘春认为,十九大报告的十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能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为民理念转化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融入执政目标、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等治国理政的要素之中,这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人民群众始终是实现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之源,党的坚强领导正是这一伟大力量的核心。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十九大报告中是新表述,但不是新判断、新现实。”刘春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是经过历史反复证明的。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 的主心骨,其政治地位不可替代。”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虎学说,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96年的发展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干事”,更能“干成事”,所以能赢得人民的拥护。

▲ 10月19日,张高丽参加党的十九大陕西省代表团讨论 王晔 摄

“十四个坚持之所以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开始布局,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压轴,就是表明了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大、攸关的作用。”竹立家说。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许耀桐说,十九大报告以专章阐述了党的建设的问题。要把我们党建设好,首先必须加强党的领导,维护党的权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党的纪律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要持续抓好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夯实基层,增加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更高阶段,未来挑战更多,风险更大。”在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义天看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领会,什么叫做“一张蓝图绘到底”,什么叫做“一茬接着一茬干”,什么叫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中国共产党,将无往而不胜。(记者 袁元 夏宇 屈辰 程姝 陈燕 张康喆)(据新华社客户端)

第三篇:教师政治学习资料

学习时间:2017年1月26日上午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伊杰

学习内容:反分裂、反渗透学习材料

1、党的民族政策

党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八个方面:民族平等政策;社会改革政策;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事业的政策;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2、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3、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华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维护促进民族团结;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

4、三个离不开

三个离不开就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5、三爱

三爱教育就是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

6、六好

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大家庭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人民解放军好。

7、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8、马克思主义“五观”

马克思主义“五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9、五个认同

五个认同就是对祖国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

10、三股势力

三股势力是指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

11、宗教极端势力

宗教极端势力是一股在宗教名义掩盖下,传播极端主义思想主张、从事恐怖活动或分裂活动的社会政治势力。如乌兹别克斯坦的伊斯兰运动组织。

12、民族分裂势力

民族分裂势力产生于20世纪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是指从事对主权国家构成的世界政治框架的一种分裂或分离活动的团体或组织。民族分裂势力是反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政治力量。如俄罗斯车臣非法武装组织。

13、暴力恐怖势力

暴力恐怖势力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是指通过使用暴力或其他毁灭性手段,制造恐怖,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或组织。暴力恐怖势力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活动日益猖獗。如本·拉登就是臭名昭著的恐怖主义组织头目。

第四篇:教师政治学习资料

教师要继续学习

有很多条理由支持教师可以不再学习,比如,教师工作量太大,平时工作很辛苦;教师现在掌握的知识用来教学生绰绰有余;教师已过了学习的年龄,记忆力差了,等等。

但支持教师应继续学习的理由似乎只有一条,那就是教师如果不学习则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

我们原来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递给学生既有的知识,这在过去是个“真理”,教师将人类知识的精华部分、基础部分嚼烂了给学生,学生牢固掌握了以后,就是做还了走向社会的全部标准,可能受了这样的传递式教育的学生走向社会还可以成为社会精英呢!

现在的局面却全然不同,以至于许多人对学校教育提出了质疑,这质疑来之于知识的变化,而学校却缺乏应对之术。知识从量上看,裂变得“一日千里”,使今天的知识即使刚印到书本上就可以被淘汰,更何况将这些知识运用于未来。知识从质上看,更趋向于活化的能形成智慧的那部分知识,死的知识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交给电脑去完成了。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学生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师第一次不得不抛去应经验丰富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向孩子学。这是我们怕见到而不得不见到的一幅图景。教师此时有“一桶水”也是不够用的。

如果教师不能经常地更新知识结构,不能对新知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就有可能被学生看不起,在学生眼里“老古董”多得很呢!一旦教师不被学生看重,麻烦可真太多了,因为威信是维系师生关系最牢靠的锁链。

而且,教师的魅力在于通过活化了的知识的积淀所形成的诸多良好的品质:个性、修养、风度、气质、幽默感,对人尊重的态度,以及对真理的追求与敬畏。教师对知识的虔诚态度是多么令人感动啊!

一旦教师停止了学习,他的工作便如同机械的运作,在机械枯燥的活动中教师会觉得生活毫无意义,会沮丧而没有活力。这一切都将使教师工作显得令人厌恶。因此,学习还能拯救教师自己。学习可能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学习亲近你,使你永葆活力,使你有魅力。最终,因为学习,你拥有你的工作,你将学习与工作合在了一起,甚至你的美好生活有一大半在工作中实现了。能胜任你现在的工作,是你继续学习的唯一重要理由。

学会倾听不容易

我们每天都在听,可是不一定在倾听。听与倾听不同,听是一种生理过程,“是声波在耳膜上的震动和电化脉冲从内耳向大脑中枢听力系统的信号传递”。听是入耳,是一种生理游戏,但不一定入心,别人在说话,你听到了,别人的话仅仅是一种声波和信号,与马路上汽车喇叭声,窗外的鸟叫声本质上没有区别。

而倾听则不同,是入耳又入心的生命活动,只有人类才会倾听,倾听是很累人的一种身心两方面的活动。倾听为什么会比较疲劳,是因为倾听必须集中注意力,而且要让听到的内容与自己的认识和知识结构进行比照,并与讲话内容发生冲撞或融合,只有产生冲撞或融合了,听到的才对你有意义。倾听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有意义的活动,当你认为别人的讲话对你有意义,你才不会坐立不安,才会有可能忘记肉身的存在,也就忘记了疲劳。

学会倾听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倾听是交流的第一技巧,专家指出,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的人士,他们的成功有八成是依赖于倾听别人说话或让别人倾听;一名成功的教师也是如此,倾听几乎是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一,不可想像如果没有倾听,教师怎么可能理解他的学生,又怎么教得好书?此外,倾听是人际交往的一种姿态,不善倾听,就不太会交到真正的朋友,也不会有家庭关系的融洽,因为有时人们仅仅需要你倾听,倾听就足够了,一个不善于倾听的人,他的人生也许会因此而非常失败。

倾听不仅是一种交往技术,我认为倾听更是一种美德。善于倾听的人身上有一种善良的天性和善解人意的特质,这种力量超出你对别人的道德说教而非常自然地就能赢得人们对你的尊敬和爱戴。

倾听还是一种你个人能力的综合表现,是对你个人的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想像力、思考力等等这类因素的挑战和训练。

而且倾听还是一种丰富情感的表现,很难想象,一个感情麻木、心灵冷漠的人居然会倾听!倾听是一个逻辑的归纳、综合、演绎的过程,更是一个情感投入的过程。

倾听可以使你的心与智两方面越来越发达,我们没有理由不倾听。

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

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产生于教师的魅力之中。

(陶行知语)

——题记

古往今来,大凡成功的教育家,无不是有魅力的教师。

大教育家孔子是有魅力的。虽然,他的一生大多在游学或流亡中度过,但是无论在多么困苦的条件下,他的身边总是有许多学生相伴。孔子晚年,子贡与他朝夕相处,成为孔子巨大的精神安慰。孔子去世,子贡按常规服了三年丧,之后,又独自守墓三年,表现出对孔子无比的虔敬。

国学大师季羡林是有魅力的。季先生的魅力, 来自他拒绝一切装饰的平易和素朴。他走在人群中,决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像一个工友,说话平常,总是面带笑容;他像一个农民,声音低沉,平易近人。他的家谁都可以推门而入,同他谈话,如沐春风,决不会感到威严和压力。季老虽然离我们刚刚远去,但他的平常心、平常态、平淡至极的无言,必然会照出世人渺小、浅薄和虚华,也必然会引发我们深深的敬畏之情!

一位有魅力的教师,能以渊博的学识培养人,深厚学识的魅力,恰如指引孩子们前行的一盏明灯,能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让学生在广阔的精神空间里自由的驰骋。

一位有魅力的教师,还应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完美的人格唤醒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他能以爱的情怀去教育学生,以海的博大去宽容学生,把他们真正当成自己的孩子。它具有理性精神和挺立人格,有着纯正的生活追求,决不跪着教书,始终保持内心的澄澈与清明。他举止文雅,浑身散发着书卷气和激励人向上的力量。他不仅关注人生的功利,更关注幸福的内涵。

一位有魅力的教师,更会 用“真心” “真爱”去开启不同学生心房的门锁,给他们捎去和煦的春风,使他们快乐地、茁壮的成长。

一位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有所担当。怀着对教育事业的强烈的责任心,用“我能、我行、我成功”强势心态,勇敢地站在时代的前列。

一位有魅力的教师,必定爱岗敬业、克己奉公,三尺讲台写春秋,满腔热血谱华章。

教师的完美定律

有三个这样的孩子: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

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所有教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与聪明沾不上边。

这三个孩子分别是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

这个答案不会让你感到意外吗?我们做过类似的傻事吗?曾被我“预言”不成器的学生中,虽没有像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似的著名人物,但也不乏活得滋润、幸福的,事业小有成绩的。我真的担心那些被我“预言”不成器的学生,现在是否真的就不成器了?

其实,每个学生都心存着一个梦想,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天堂,我们不能发现它,那是我们还缺少一双智慧的眼睛。

老师万能定律:呵护那一点点光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朋友们!这个故事要用心去读。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它遇见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

后来,孩子上幼儿园了。有一次,他吃完了香蕉随手乱扔香蕉皮。她没有像一些母亲那样视而不见,而是让他捡起来,带着他丢进果皮箱里。然后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女孩,在妈妈的熏陶下,她总要把垃圾扔进果皮箱里,有一次对面才有果皮箱,她就过马路去丢雪糕纸。妈妈看着她走过去。然而一辆车飞奔过来,小女孩像一只蝴蝶一样飞走了。她妈妈就疯了,每天都在那个地方捡别人丢下的垃圾。当地人感动了,从此不再乱丢垃圾,他们把那些绿色的果皮箱擦得一尘不染,在每一个果皮箱上都贴上小女孩的名字和美丽的相片。从此,那个城市成为一座永远美丽的城市。故事讲完了,孩子的眼眶湿润了。他说:妈妈,我再也不乱扔东西了。

孩子上小学了。可是最近他总是迟到。老师找了他的母亲。她没有骂他,或者打他。临睡觉的时候,她对他说:“孩子,告诉妈妈好吗?为什么那么早出去,却还要迟到?”孩子说他发现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所以他每天都去,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第二天,母亲一早就跟他去河边看了日出。她说:“真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这一天,他没有迟到。傍晚,他放学回家时,他的书桌上有一只好看的小手表。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你说是吗?爱你的妈妈。

后来,孩子上初中了。有一天,老师打来电话,说有严重的事件找她去学校。原来,儿子在课堂上偷看一本画册,里面有几张人体画!她的脑袋嗡了一下。和老师交换了意见后,她替儿子要回了那本画册,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第二天早晨,儿子在他的枕头上发现了那本画册,上面附着一封信:儿子,生命如花,都是美丽。所以一朵花枯了,很多年后,我们还能忆起;所以一个女人死了,千年后,我们还能怀念她的美丽,比如李清照,还有秋瑾。孩子,从美出发,记住那些让我们感动的细节,比如一片落叶,一件母亲给你织的毛衣,一个曾经为你弯腰系过鞋带的女孩„„有一天,你就会以你充满色彩和生命的心香感召世人,就像你小的时候我给你讲的那个飞翔在果皮箱上的小女孩。人们爱她,因为她是天使„„

这位极聪明伟大的母亲懂得在孩子的缺点中发现那一点点优点,并用无微不至的圣洁的母爱呵护着他生命中的那一点点光!而那一点点不曾被扑灭的光,总有一天会洒成满天的星星、月亮和太阳,照亮这个我们深爱着的人世啊。

让我们虔诚地把故事牢记在心,用心思考,用心感悟。让教育智慧升华,炼就一双慧眼,发现孩子“那一点点光。”总会有那一瞬间,一颗流星、一点流萤,在广袤的夜空,都是亮丽的风景,都让我们感受到每一个鲜活生命的独一无二和与众不同。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呵护那一点点光”永存心中,作为我们教育行为的准则。

学会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第一条

别与他人攀比

其实,你虽不是最成功的,但你肯定不是失败者,用不着灰心丧气。第二条

永远不要低估你眼中的差生

这世界原本没有差生一说,只是由于评价标准的差异,导致了我们眼中差生的产生。但我们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要低估了眼前的差生。因为,眼前的差生能够让你的讲课无法进行下去,你犯不着如此,而差生的未来,也许是你永远也赶不上去的;所以,不要用言语去讥讽他们,诱发他们的叛逆精神。

第三条 别让自己成为新文盲

你以知识为载体,让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成为你驰骋空间缰索。但这世界变化得比我们想象要快得多,因为你昨天也许才将WINDOW 98橾练熟悉,可恼他人今天使用的却是WINDOW XP。经过一段安稳而平静的教书生活后,我们不仅对新知识会感到欠缺,而且对新知识还有一种习惯性的拒绝。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应是一个学习狂。

第四条

在床头准备好笔与本

做一个思考的老师,而思维的火花往往会在你上床后的那一瞬间,或者是在你醒来的那一时刻,有时甚至是在凌晨乃至你的睡梦中闪亮,在你的床头放一本记事本和一支铅笔,迅速地记录你思维的火花,这有助于你自身的提高,最终提升你自己。

第五条

让学生摸得着你的关注

你不一定爱你的学生,但你既然从事了这一职业,就应承担你相应的责任,你得关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而且,你不要将关注仅仅停留在意识里,而应让学生摸得着,感觉得到。你拾起学生掉在地上的橡皮,耐心回答学生的提问,常与学生个别谈心,甚至只是走道里的一声问候,这些都能让学生摸得着的关注。

第六条

要学一点幽默 幽默是生活的润滑剂。谁都不希望自己面前站着一个整天板着面孔的人,学生更是如此。掌握一点幽默的艺术,既放松学生的心情,同时也让学生走近了你。但幽默应止于讥讽,因为讥讽会伤害一部分学生,同时幽默也应止于无聊的调笑,因为这样会导致学生“乐”而不学。

第七条

不要吝啬赞赏的语言.你赞赏学生的成功,学生会再还你一个惊喜。第八条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事实上,只有你完全控制了自己的情绪,你才能在面对让你厌恶的学生时,仍能面带微笑;而当你对学生暴跳如雷时,并不能表明你真的控制不了自己,事实上此刻的你也许心静如水。这不是虚伪,而是一种心理战,好的老师肯定会如此与学生斗智斗勇。

第九条

每天一片“金嗓子”

警察腰间总别着一只枪,医生脖子上总挂着听诊器,老师的口袋中应装着“金嗓子喉片”,其用途当然是再清楚不过了的。另外,你每天最好喝六杯水,用30分钟的时间在球场上跳动一下,在幽静的小道走动一下,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放松自己的躯体,其作用也不必多言。

第十条

做快乐的教师

做老师的心情常常是压抑的,但你应该努力营造快乐的环境,让学生快乐。你也得找到让自己快乐的窗口,让你每天都快乐,因为快乐的核心就是你自己。只有你真正快乐了,你才不会在这世界上留下太多的遗憾,只有你真正快乐了,你才无愧于你的职业。

做一名有专业感的教师

从实践操作层面和教师教学的技术和能力来讲,当前教师的专业性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教材的解读能力”。画家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美术老师,作家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语文老师,数学家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数学老师,原因就在于他们还不具备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一个教师,其专业能力的最根本之处在于,他阅读教材的时候能自觉地从学生学的角度、教师教的角度以及训练价值的角度、人文熏陶的角度、难度把握的角度、坡度设置的角度,去审视教材,从而筛选出最具科学性、艺术性和有价值的教学要素来。这种能力必须成为教师的基本功,它是教师区别于其他人的重要标志。

●“与学生的交往能力”。成年人一般都和成年人打交道,由于年龄相仿,就较容易设身处地地沟通和共鸣。教师却不同,是与比自己小很多的孩子打交道,成人的价值观和孩子的价值观有很大区别,这种价值取向上的差别,会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目前师生间的感情隔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师生无法享受教育幸福的重要原因。可以说,良好的与学生的交往能力的缺失,正直接影响着师生的生活质量。因此我认为,把教师与学生交往的能力纳入教师的基本功,是十分迫切的,每一个青年教师都要注意和学生多交往,在交往中掌握交往的技术、获得交往的能力。

●“课堂组织管理能力”。课堂的组织管理需要一定的管理艺术和能力,这种艺术的本质是要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比如某个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提醒了,又分神了,那可能是他在课外或课间,遇到了烦心事,你意识到这些,就能正确地处理,有效地组织了。

●“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学生间或师生间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教师要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就像一个军队首长要有处理突发战机变化的能力一样。战争,事关人的生命;教育,事关人的灵魂。之所以提出这个能力,是因为我们经常能看到,众多教师经常简单乃至粗暴地处理各种课堂上和课堂外的突发事件,一些研讨课上,我们还能看到青年教师面对突发事件,手足无措,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生活质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试卷编制能力。”毋庸讳言,在素质教育旗帜下的学校依然存在着严重或比较严重的应试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无法回避升学,回避考试,考试已成为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无可抵挡的要事。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成为试卷的大本营,“一体机”已成为生产试卷的专用机。很多老师不看试题质量,拿来就用,导致学生“花时多、收益小”。在这一背景下,教师编制试卷的能力已不容忽视。让教师具备编制试卷的能力,不是要让教师从此没日没夜地去出试卷考学生,恰恰相反,由此,我们至少可以做到,没有意义的试题不给学生做,从而让学生省出精力去做更有益的事。

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原则

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原则,是流传千年的教子智慧,是受益终生的教育圣经。

1、鱼缸法则

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金鱼,三寸来长,不管养多长时间,始终不见金鱼生长。然而将这种金鱼放到水池中,两个月的时间,原本三寸的金鱼可以长到一尺。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而父母的保护就像鱼缸一样,孩子在父母的鱼缸中永远难以长成大鱼。要想孩子健康强壮的成长,一定要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而不让他们拘泥于一个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鱼缸”。随着社会进步,知识的日益增加,父母应该克制自己的想法和冲动,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2、狼性法则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强的动物,他们不会讲任何事物当成理所当然,而倾向于亲身研究和体验,大自然的神迷,新奇永远令狼惊异。狼总是会有对周围的环境的兴趣,因而它们能不断在环境中发现食物,了解危险,从而有力的生存下来。因此要培养孩子超强的学习能力,一定要培养孩子对于世界的好奇心,让他仔细观察生活,用兴趣来作为他学习的老师。这样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做个明亮之星,不断对工作有新创见和新灵感。

3、南风效应

北风与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他们决定比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无论怎样猛烈,行人只是将衣服越裹越紧;而南风只是轻轻拂动,人们就热得敞开大衣。

南风效应告诉人们宽容是一种强于惩戒的力量。教育孩子同样如此,那些一味批评自己孩子的父母,最终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听不进他们的话。每个孩子都是可能犯错误,父母要容忍孩子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体谅孩子的同时,从自身入手做好自己的修养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加好地教育孩子。

关怀身边每一个人

世界上有三类人,一类是强者,一类是弱者,一类是更多的普通人。我们经常关怀弱者,因为那是一种崇高的人道主义行为,虽然我们不排除有一些对弱者表示关怀的行为其动机未必那么崇高;弱者关怀强者则不是一种值得大加倡导的道德行为。关怀若者是不容置疑的,关怀强者的动机往往令人生疑。

而对普通的人大多数人的关怀,是需要讨论一下,并大大地倡导一番的,因为我们身边大多是些普通人,我们都需要彼此关怀。

对普通人的关怀,首先表现在当普通人最脆弱的时候我们都应该给予真诚的关怀。普通人在片刻间可能成为了弱者,这时他格外需要人们关怀。其实再坚强的人,一生中都会有非常脆弱的时候,有时是身体上的,有时是心理上的,有时又或是精神上的。比如你生气了,你生病了,你遇上不顺心的事了,这是你的同事和领导帮助你关怀你,你会感觉活着真好,也就会恢复生的勇气。去年,校工会在每一名教职工生日那天送上贺卡,我在贺卡上给每一名教职工写上一段祝福的话。为什么挑你生日那天送上祝福?是因为纪念你出生的那一天,出生那一天你是最脆弱的,特别需要周围人的关怀。

对普通的健全人的关怀除了在其特别脆弱的时候给予关怀之外,还要针对人性的弱点去关怀。人性最大的弱点是什么?就是渴望快乐,所谓最大的关怀就是要设法为周围普通人带去快乐,至少不要为他们带去痛苦。那么人怎么才能快乐?按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如果能生存、有安全感、有归属感、受到尊重、自我价值可以实现,这五个需要获得满足,那么就可以快乐了。

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这一点是无需多说的,因为每个普通人都有基本的生存本领。我想说,我们怎么去关怀普通人的其他更高层次的需要,我们怎么才能为周围的那么多普通人带去安全感、归属感、尊严和个人价值?北郊学校要成为一所现代学校,要将世俗人道主义作为我们永恒的追求,那么我们仅仅关心那些弱者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我们作为普通人,受到别人给予我们的关怀,同时我们也关怀着别的与我们一样普通的人,那么,我们将变得更为崇高。

当那些关怀普通人的事迹一次又一次感动着我们自己时,我们必将体验到什么才是真正的伟大。

教师要拥有一颗平凡心

作为一名教师要拥有三颗心:平凡心、责任心、事业心。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这是新时代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

一、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

作为教师对工作拥有一颗平凡心。一是要安于平凡。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但其中却又孕育着伟大。印度大诗人泰弋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阴。”当教师,就要培养这种从平凡中见伟大的绿叶精神。二是淡泊名利。教师的工作性质是属于“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社会型工作,而不是谋利的经济型或谋官的权力型。陶行知曾经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在教师的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力,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财富,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因此,当教师就要努力排队追名爱利、拈花怕重的心理干扰,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教师是平凡的人,但平凡绝不意味着平庸和庸俗,教育工作需要伟大的品格和精神,人们对从事特殊职业的人,总是有特殊的要求。教师是从事教书育人的专业人员,对教师的精神和人品的要求显然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要高得多。的确,教师是普通人。教师也要吃饭,也要住房,也要赡养老人和抚养子女;教师也有追求生活的权利,也有博取名誉、地位的权利,也有享受人生的权利。但教师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不同的是,他还需要有不畏清贫的品质、不急功近利的情操、不为名利诱惑的人格、甘为人梯的品质、把学生的成长视为自己成功的心态、钟爱孩子的激情、永不泯灭的童心、博大兼容的胸襟„„这就是为什么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原因。在平凡中我们要做到热爱我们的事业。对于教师来说,只要有了对事业的热爱之心,就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就会在教育实践中努力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广泛地搜集最新的教育信息,教师要拥有一颗事业心

教书育人工作既可以是一份职业,又可以是一种事业。职业是人们用心谋生的一项工作,是一种谋生的方式;事业则是一个人的精神的寄托,是他一生执着地为之献身的目标和追求目标的活动。职业使人安身之命(命运),而事业使人安心立命(使命)。职业使人能够生活,而事业能够使人生活得有意义。教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是师德的核心,敬业意味着乐业和创业。

第一,乐业精神。乐业意味着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喜”、“爱”的情感。“优秀者”、“能手”、“骨干”都不是“逼”出来的,而是因为他们对所干的工作有乐趣,或者能找到工作的乐趣而产生对工作的极大的热情干出来的。正如“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一样,乐趣之于工作犹如爱情之于婚姻,一旦一个老师到了仅仅是靠毅力工作而感觉不到教育工作的乐趣的时候,那他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生涯就结束了。真正的教育是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是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幸福的。这种乐趣和幸福是职业道德的源泉,是教师工作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教师善待学生的根本支撑。

实际生活中,面对自己的职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一些人在疲于奔命,一些人则在应付差事,在这样的状态下,很难想象如何去投入工作,如何去不懈进取,如何能不辞辛苦,如何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缺乏“喜”和“爱”的情感,从现实层面的表现来说就是不敬业,从精神和心灵的层面来说则是感觉空虚,没有寄托,得过且过混日子。这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事业的发展都是消极无益的。

设想一下,如果一个老师师对教育工作感到很乏味,日复一日地机械地操作,这样一天两天可以,天长日久怎能受得了?更严重的是,乏味的劳作很容易导致职业的倦怠和心灵的枯竭,在这种状态下,教育工作与其说是培养人才,倒不如说是摧残人才!教育本身是使人幸福的事业,应该让人充满幸福感。有了幸福感,教师才能享受事业,享受生命。同时才能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生命。

教师要拥有一颗责任心。

教师既有教育别人的使命,也有自我教育的使命。“孔融四岁,能让梨”,令我们那肃然起敬;孔子、陶行知、苏格拉底等古今中外大家的教育思想,犹如盏盏明灯将人性引向光明。我们不是圣人,但我们是教育者。在履行教育职责的问题上,我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之所以要把“负责任”放在教育者前面,是因为教育并非万能的,并不是所有教育者都是崇高而神圣的,也不是所有教育活动和行为都行之有效的。不容否认,当今社会许多教育者虽然在从事教育工作,却并没有将其理解为一种神圣的事业。他们首先是将其作为一项谋生的职业,然后才是主动或被动地教学。同样不容否认的,许多教育行为有时是无效的,甚至是错误的。如老师踩着白色垃圾经过时,学生学会的是熟视无睹;学生主动行礼问好,却遭遇教师面无表情的一瞥或故意忽视时,学生在体会无地自容感觉的同时,学到放纵自我和无视他人;教师随地吐痰或从绿化带上穿行,学生会淡化环保意识;教师打扫卫生时轻描淡写,学生就学会了敷衍塞现;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而自己却不批改作业时学生学会的是偷懒或应付„„

做负责任的教育者,实为职责所系。教育者须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应关注教育细节,发展榜样示范作用。在教育生活中事必躬亲,伸手弯了一盏灯、一扇窗子,拾起地上一张废纸等,也必将影响和带动同事及学生向上的热情。老师要加强学习,加强沟通交流,因为“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要以献身教育事业为荣,爱生如子,甘为人梯,对学生充满极大的热情。新世纪的教师应具有完美的职业道德,高尚的情操,丰厚的底蕴,优秀的艺术表现,言传身教,以身垂范。爱学生应是教师多种素质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也是责任的表现。孩子重视老师的爱胜过父母的爱,对师爱的反映比对父母的爱更强烈。教师的爱会使学生受到感动,感召而引起模仿,使他们产生“应像教师那样做人”的意向,更能使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互相信赖的桥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育乃至严厉的批评。

第五篇:教师政治学习资料

教师政治学习资料(2010学第一学期)

作者:张丽芳 发布日期:2010-10-7 16:51:17 浏览量:7837

教师政治学习资料(2010学第一学期)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之一——教师要继续学习

有很多条理由支持教师可以不再学习,比如,教师工作量太大,平时工作很辛苦;教师现在掌握的知识用来教学生绰绰有余;教师已过了学习的年龄,记忆力差了,等等。

但支持教师应继续学习的理由似乎只有一条,那就是教师如果不学习则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

我们原来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递给学生既有的知识,这在过去是个“真理”,教师将人类知识的精华部分、基础部分嚼烂了给学生,学生牢固掌握了以后,就是做还了走向社会的全部标准,可能受了这样的传递式教育的学生走向社会还可以成为社会精英呢!

现在的局面却全然不同,以至于许多人对学校教育提出了质疑,这质疑来之于知识的变化,而学校却缺乏应对之术。知识从量上看,裂变得“一日千里”,使今天的知识即使刚印到书本上就可以被淘汰,更何况将这些知识运用于未来。知识从质上看,更趋向于活化的能形成智慧的那部分知识,死的知识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交给电脑去完成了。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学生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师第一次不得不抛去应经验丰富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向孩子学。这是我们怕见到而不得不见到的一幅图景。教师此时有“一桶水”也是不够用的。

如果教师不能经常地更新知识结构,不能对新知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就有可能被学生看不起,在学生眼里“老古董”多得很呢!一旦教师不被学生看重,麻烦可真太多了,因为威信是维系师生关系最牢靠的锁链。

而且,教师的魅力在于通过活化了的知识的积淀所形成的诸多良好的品质:个性、修养、风度、气质、幽默感,对人尊重的态度,以及对真理的追求与敬畏。教师对知识的虔诚态度是多么令人感动啊!

一旦教师停止了学习,他的工作便如同机械的运作,在机械枯燥的活动中教师会觉得生活毫无意义,会沮丧而没有活力。这一切都将使教师工作显得令人厌恶。因此,学习还能拯救教师自己。学习可能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学习亲近你,使你永葆活力,使你有魅力。最终,因为学习,你拥有你的工作,你将学习与工作合在了一起,甚至你的美好生活有一大半在工作中实现了。

能胜任你现在的工作,是你继续学习的唯一重要理由。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之二——学会倾听不容易

我们每天都在听,可是不一定在倾听。听与倾听不同,听是一种生理过程,“是声波在耳膜上的震动和电化脉冲从内耳向大脑中枢听力系统的信号传递”。听是入耳,是一种生理游戏,但不一定入心,别人在说话,你听到了,别人的话仅仅是一种声波和信号,与马路上汽车喇叭声,窗外的鸟叫声本质上没有区别。

而倾听则不同,是入耳又入心的生命活动,只有人类才会倾听,倾听是很累人的一种身心两方面的活动。倾听为什么会比较疲劳,是因为倾听必须集中注意力,而且要让听到的内容与自己的认识和知识结构进行比照,并与讲话内容发生冲撞或融合,只有产生冲撞或融合了,听到的才对你有意义。倾听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有意义的活动,当你认为别人的讲话对你有意义,你才不会坐立不安,才会有可能忘记肉身的存在,也就忘记了疲劳。

学会倾听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倾听是交流的第一技巧,专家指出,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的人士,他们的成功有八成是依赖于倾听别人说话或让别人倾听;一名成功的教师也是如此,倾听几乎是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一,不可想像如果没有倾听,教师怎么可能理解他的学生,又怎么教得好书?此外,倾听是人际交往的一种姿态,不善倾听,就不太会交到真正的朋友,也不会有家庭关系的融洽,因为有时人们仅仅需要你倾听,倾听就足够了,一个不善于倾听的人,他的人生也许会因此而非常失败。

倾听不仅是一种交往技术,我认为倾听更是一种美德。善于倾听的人身上有一种善良的天性和善解人意的特质,这种力量超出你对别人的道德说教而非常自然地就能赢得人们对你的尊敬和爱戴。

倾听还是一种你个人能力的综合表现,是对你个人的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想像力、思考力等等这类因素的挑战和训练。

而且倾听还是一种丰富情感的表现,很难想象,一个感情麻木、心灵冷漠的人居然会倾听!倾听是一个逻辑的归纳、综合、演绎的过程,更是一个情感投入的过程。

倾听可以使你的心与智两方面越来越发达,我们没有理由不倾听。

可是,有心理学家指出倾听是“一门失传的艺术”,说倾听是“艺术”,是因为倾听是倾听者的创造性劳动;说倾听“失传”,是心理学家认为,好多人已不那么乐于和善于倾听了。有些人不愿意倾听,我不想过多地分析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倾听,因为那是个复杂的问题。我只想多分析一下人们不能正确地倾听的原因,如果我们找到了发生这一情况的原因,那么或许可以找出解决之道。

首先是精力不够集中,精力不集中是无法倾听的。生理和心理因素都可能导致精力不集中,心理上的原因主要是体力上的,体力不支使精力不易集中;而有些人的认知风格也会导致精力不集中,比如有些人一向更适合于通过阅读而不是倾听来与外界交流或获得信息。如果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生理问题,那我们应该表示谅解。

有些精力不集中则是由心理问题造成的。比如有些人习惯性的走神,如果这些人平时注意训练自己的注意力和意志品质,那么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其二,是听人讲话时太集中关注了细节,错过了要点。比如在听讲演时,讲演者为了吸引听者,要经常在讲演中穿插一些故事、笑话或材料是为观点和讲演内容主干服务的,你如果只被这些次要信息吸引,却错过要点,说明你的听讲能力有待提高。

其三是习惯于太主观武断地听讲。有时我们太过于相信自己,相信只要说话者一开口就知道他所要讲的话是什么意思。我们太过于确信了自己以后,就不太愿意听他们实际想说什么,有时我们根本就不会耐着性子倾听了。太带有主观性的先入为主的听法是听者与讲者的错位。

其四是太注意演讲的方式和个人外表、口气、习惯,而忽视了内容。虽然讲话者可能不漂亮,普通话不标准,姿态不好,或者甚至你平时和他有意见,但这都和你的倾听关系不大,千万别受这些因素干扰。

但愿我向教师提这条建议是多余的,可是我还是要提,是因为学会了倾听,我们才可能通过倾听而学会别的更多更重要的东西。

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之三——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

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产生于教师的魅力之中。

(陶行知语)

——题记 古往今来,大凡成功的教育家,无不是有魅力的教师。大教育家孔子是有魅力的。虽然,他的一生大多在游学或流亡中度过,但是无论在多么困苦的条件下,他的身边总是有许多学生相伴。孔子晚年,子贡与他朝夕相处,成为孔子巨大的精神安慰。孔子去世,子贡按常规服了三年丧,之后,又独自守墓三年,表现出对孔子无比的虔敬。

国学大师季羡林是有魅力的。季先生的魅力, 来自他拒绝一切装饰的平易和素朴。他走在人群中,决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像一个工友,说话平常,总是面带笑容;他像一个农民,声音低沉,平易近人。他的家谁都可以推门而入,同他谈话,如沐春风,决不会感到威严和压力。季老虽然离我们刚刚远去,但他的平常心、平常态、平淡至极的无言,必然会照出世人渺小、浅薄和虚华,也必然会引发我们深深的敬畏之情!

一位有魅力的教师,能以渊博的学识培养人,深厚学识的魅力,恰如指引孩子们前行的一盏明灯,能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让学生在广阔的精神空间里自由的驰骋。

一位有魅力的教师,还应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完美的人格唤醒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他能以爱的情怀去教育学生,以海的博大去宽容学生,把他们真正当成自己的孩子。它具有理性精神和挺立人格,有着纯正的生活追求,决不跪着教书,始终保持内心的澄澈与清明。他举止文雅,浑身散发着书卷气和激励人向上的力量。他不仅关注人生的功利,更关注幸福的内涵。一位有魅力的教师,更会 用“真心” “真爱”去开启不同学生心房的门锁,给他们捎去和煦的春风,使他们快乐地、茁壮的成长。

一位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有所担当。怀着对教育事业的强烈的责任心,用“我能、我行、我成功”强势心态,勇敢地站在时代的前列。

一位有魅力的教师,必定爱岗敬业、克己奉公,三尺讲台写春秋,满腔热血谱华章。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之四——教师的完美定律

有三个这样的孩子: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

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所有教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与聪明沾不上边。

这三个孩子分别是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

这个答案不会让你感到意外吗?我们做过类似的傻事吗?曾被我“预言”不成器的学生中,虽没有像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似的著名人物,但也不乏活得滋润、幸福的,事业小有成绩的。我真的担心那些被我“预言”不成器的学生,现在是否真的就不成器了?

其实,每个学生都心存着一个梦想,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天堂,我们不能发现它,那是我们还缺少一双智慧的眼睛。

面对学生应该怎样做呀?再看看下面的故事,我想会有答案。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的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道怎样回答。

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有说出口。

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后来,这个孩子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

故事中没提到母亲的答案是什么,给我们留下了个性的想象空间。我想母亲的答案一定很完美!

故事没有给我们一个清晰的教育思路,但也能给我们一点启示:老师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教育问题,都要有寻求“完美答案”的精神。只要我们这样做了,或许教育效果不一定好,至少不会伤害学生。只要我们这样做了,或许我们不一定会成为好老师,起码我们不会平庸。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之五——老师万能定律:呵护那一点点光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朋友们!这个故事要用心去读。

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它遇见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

后来,孩子上幼儿园了。有一次,他吃完了香蕉随手乱扔香蕉皮。她没有像一些母亲那样视而不见,而是让他捡起来,带着他丢进果皮箱里。然后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女孩,在妈妈的熏陶下,她总要把垃圾扔进果皮箱里,有一次对面才有果皮箱,她就过马路去丢雪糕纸。妈妈看着她走过去。然而一辆车飞奔过来,小女孩像一只蝴蝶一样飞走了。她妈妈就疯了,每天都在那个地方捡别人丢下的垃圾。当地人感动了,从此不再乱丢垃圾,他们把那些绿色的果皮箱擦得一尘不染,在每一个果皮箱上都贴上小女孩的名字和美丽的相片。从此,那个城市成为一座永远美丽的城市。故事讲完了,孩子的眼眶湿润了。他说:妈妈,我再也不乱扔东西了。孩子上小学了。可是最近他总是迟到。老师找了他的母亲。她没有骂他,或者打他。临睡觉的时候,她对他说:“孩子,告诉妈妈好吗?为什么那么早出去,却还要迟到?”孩子说他发现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所以他每天都去,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第二天,母亲一早就跟他去河边看了日出。她说:“真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这一天,他没有迟到。傍晚,他放学回家时,他的书桌上有一只好看的小手表。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你说是吗?爱你的妈妈。

后来,孩子上初中了。有一天,老师打来电话,说有严重的事件找她去学校。原来,儿子在课堂上偷看一本画册,里面有几张人体画!她的脑袋嗡了一下。和老师交换了意见后,她替儿子要回了那本画册,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第二天早晨,儿子在他的枕头上发现了那本画册,上面附着一封信:儿子,生命如花,都是美丽。所以一朵花枯了,很多年后,我们还能忆起;所以一个女人死了,千年后,我们还能怀念她的美丽,比如李清照,还有秋瑾。孩子,从美出发,记住那些让我们感动的细节,比如一片落叶,一件母亲给你织的毛衣,一个曾经为你弯腰系过鞋带的女孩„„有一天,你就会以你充满色彩和生命的心香感召世人,就像你小的时候我给你讲的那个飞翔在果皮箱上的小女孩。人们爱她,因为她是天使„„

这位极聪明伟大的母亲懂得在孩子的缺点中发现那一点点优点,并用无微不至的圣洁的母爱呵护着他生命中的那一点点光!而那一点点不曾被扑灭的光,总有一天会洒成满天的星星、月亮和太阳,照亮这个我们深爱着的人世啊。

让我们虔诚地把故事牢记在心,用心思考,用心感悟。让教育智慧升华,炼就一双慧眼,发现孩子“那一点点光。”总会有那一瞬间,一颗流星、一点流萤,在广袤的夜空,都是亮丽的风景,都让我们感受到每一个鲜活生命的独一无二和与众不同。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呵护那一点点光”永存心中,作为我们教育行为的准则。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之六——学会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第一条

别与他人攀比

其实,你虽不是最成功的,但你肯定不是失败者,用不着灰心丧气。

第二条

永远不要低估你眼中的差生

这世界原本没有差生一说,只是由于评价标准的差异,导致了我们眼中差生的产生。但我们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要低估了眼前的差生。因为,眼前的差生能够让你的讲课无法进行下去,你犯不着如此,而差生的未来,也许是你永远也赶不上去的;所以,不要用言语去讥讽他们,诱发他们的叛逆精神。

第三条 别让自己成为新文盲 你以知识为载体,让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成为你驰骋空间缰索。但这世界变化得比我们想象要快得多,因为你昨天也许才将WINDOW 98橾练熟悉,可恼他人今天使用的却是WINDOW XP。经过一段安稳而平静的教书生活后,我们不仅对新知识会感到欠缺,而且对新知识还有一种习惯性的拒绝。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应是一个学习狂。

第四条

在床头准备好笔与本

做一个思考的老师,而思维的火花往往会在你上床后的那一瞬间,或者是在你醒来的那一时刻,有时甚至是在凌晨乃至你的睡梦中闪亮,在你的床头放一本记事本和一支铅笔,迅速地记录你思维的火花,这有助于你自身的提高,最终提升你自己。

第五条

让学生摸得着你的关注

你不一定爱你的学生,但你既然从事了这一职业,就应承担你相应的责任,你得关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而且,你不要将关注仅仅停留在意识里,而应让学生摸得着,感觉得到。你拾起学生掉在地上的橡皮,耐心回答学生的提问,常与学生个别谈心,甚至只是走道里的一声问候,这些都能让学生摸得着的关注。

第六条

要学一点幽默

幽默是生活的润滑剂。谁都不希望自己面前站着一个整天板着面孔的人,学生更是如此。掌握一点幽默的艺术,既放松学生的心情,同时也让学生走近了你。但幽默应止于讥讽,因为讥讽会伤害一部分学生,同时幽默也应止于无聊的调笑,因为这样会导致学生“乐”而不学。

第七条

不要吝啬赞赏的语言.你赞赏学生的成功,学生会再还你一个惊喜。第八条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事实上,只有你完全控制了自己的情绪,你才能在面对让你厌恶的学生时,仍能面带微笑;而当你对学生暴跳如雷时,并不能表明你真的控制不了自己,事实上此刻的你也许心静如水。这不是虚伪,而是一种心理战,好的老师肯定会如此与学生斗智斗勇。

第九条

每天一片“金嗓子”

警察腰间总别着一只枪,医生脖子上总挂着听诊器,老师的口袋中应装着“金嗓子喉片”,其用途当然是再清楚不过了的。另外,你每天最好喝六杯水,用30分钟的时间在球场上跳动一下,在幽静的小道走动一下,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放松自己的躯体,其作用也不必多言。

第十条

做快乐的教师

做老师的心情常常是压抑的,但你应该努力营造快乐的环境,让学生快乐。你也得找到让自己快乐的窗口,让你每天都快乐,因为快乐的核心就是你自己。只有你真正快乐了,你才不会在这世界上留下太多的遗憾,只有你真正快乐了,你才无愧于你的职业。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之七——做一名有专业感的教师 从实践操作层面和教师教学的技术和能力来讲,当前教师的专业性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教材的解读能力”。画家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美术老师,作家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语文老师,数学家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数学老师,原因就在于他们还不具备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一个教师,其专业能力的最根本之处在于,他阅读教材的时候能自觉地从学生学的角度、教师教的角度以及训练价值的角度、人文熏陶的角度、难度把握的角度、坡度设置的角度,去审视教材,从而筛选出最具科学性、艺术性和有价值的教学要素来。这种能力必须成为教师的基本功,它是教师区别于其他人的重要标志。

●“与学生的交往能力”。成年人一般都和成年人打交道,由于年龄相仿,就较容易设身处地地沟通和共鸣。教师却不同,是与比自己小很多的孩子打交道,成人的价值观和孩子的价值观有很大区别,这种价值取向上的差别,会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目前师生间的感情隔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师生无法享受教育幸福的重要原因。可以说,良好的与学生的交往能力的缺失,正直接影响着师生的生活质量。因此我认为,把教师与学生交往的能力纳入教师的基本功,是十分迫切的,每一个青年教师都要注意和学生多交往,在交往中掌握交往的技术、获得交往的能力。

●“课堂组织管理能力”。课堂的组织管理需要一定的管理艺术和能力,这种艺术的本质是要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比如某个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提醒了,又分神了,那可能是他在课外或课间,遇到了烦心事,你意识到这些,就能正确地处理,有效地组织了。

●“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学生间或师生间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教师要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就像一个军队首长要有处理突发战机变化的能力一样。战争,事关人的生命;教育,事关人的灵魂。之所以提出这个能力,是因为我们经常能看到,众多教师经常简单乃至粗暴地处理各种课堂上和课堂外的突发事件,一些研讨课上,我们还能看到青年教师面对突发事件,手足无措,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生活质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

●“试卷编制能力。”毋庸讳言,在素质教育旗帜下的学校依然存在着严重或比较严重的应试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无法回避升学,回避考试,考试已成为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无可抵挡的要事。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成为试卷的大本营,“一体机”已成为生产试卷的专用机。很多老师不看试题质量,拿来就用,导致学生“花时多、收益小”。在这一背景下,教师编制试卷的能力已不容忽视。让教师具备编制试卷的能力,不是要让教师从此没日没夜地去出试卷考学生,恰恰相反,由此,我们至少可以做到,没有意义的试题不给学生做,从而让学生省出精力去做更有益的事。

知识都像人的衣服一样,会旧,会过时,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瞬息万变,知识和信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的爆炸过。正像一位商业人士讲的,你必须时刻睁大商业的眼睛,因为你一不留心商业信息和情报,你就会被无情的商海淹没。作为教师,如果你不睁大眼睛,不以积极的心态去关注和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你就会被淘汰。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之八——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原则 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原则,是流传千年的教子智慧,是受益终生的教育圣经。

1、鱼缸法则

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金鱼,三寸来长,不管养多长时间,始终不见金鱼生长。然而将这种金鱼放到水池中,两个月的时间,原本三寸的金鱼可以长到一尺。

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而父母的保护就像鱼缸一样,孩子在父母的鱼缸中永远难以长成大鱼。要想孩子健康强壮的成长,一定要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而不让他们拘泥于一个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鱼缸”。随着社会进步,知识的日益增加,父母应该克制自己的想法和冲动,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2、狼性法则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强的动物,他们不会讲任何事物当成理所当然,而倾向于亲身研究和体验,大自然的神迷,新奇永远令狼惊异。狼总是会有对周围的环境的兴趣,因而它们能不断在环境中发现食物,了解危险,从而有力的生存下来。

因此要培养孩子超强的学习能力,一定要培养孩子对于世界的好奇心,让他仔细观察生活,用兴趣来作为他学习的老师。这样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做个明亮之星,不断对工作有新创见和新灵感。

3、南风效应

北风与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他们决定比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无论怎样猛烈,行人只是将衣服越裹越紧;而南风只是轻轻拂动,人们就热得敞开大衣。

南风效应告诉人们宽容是一种强于惩戒的力量。教育孩子同样如此,那些一味批评自己孩子的父母,最终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听不进他们的话。每个孩子都是可能犯错误,父母要容忍孩子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体谅孩子的同时,从自身入手做好自己的修养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加好地教育孩子。

4、罗森塔尔效应

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文是一个技艺超群的雕塑家。有一天他完成了一个少女的雕像,雕像如此完美以致国王本人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个雕像。

国王的爱情感动了爱神阿弗狄罗芯,爱神给雕像注入了生命。皮格马利文的幻想成为现实,从此遂有了塞浦路斯人。罗森塔尔是美国心理学家,1966年他做了一项关于学生对成绩期望的试验。他在一个班上进行测验结束后将一份“最有前途者”名单交给了校长。校长将这份名单交给了这个班的班主任。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再次来到这个班上时,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度大幅度提高。

同学成绩提高的秘诀很简单,因为老师更多的关注了他们。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天才,但这种可能的实现,取决于父母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那样的去爱戴,期望,珍惜这些孩子。孩子的成长方向取决于父母和老师的期望,简单的说,你期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就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之九——关怀身边每一个人 世界上有三类人,一类是强者,一类是弱者,一类是更多的普通人。我们经常关怀弱者,因为那是一种崇高的人道主义行为,虽然我们不排除有一些对弱者表示关怀的行为其动机未必那么崇高;弱者关怀强者则不是一种值得大加倡导的道德行为。关怀若者是不容置疑的,关怀强者的动机往往令人生疑。

而对普通的人大多数人的关怀,是需要讨论一下,并大大地倡导一番的,因为我们身边大多是些普通人,我们都需要彼此关怀。

对普通人的关怀,首先表现在当普通人最脆弱的时候我们都应该给予真诚的关怀。普通人在片刻间可能成为了弱者,这时他格外需要人们关怀。其实再坚强的人,一生中都会有非常脆弱的时候,有时是身体上的,有时是心理上的,有时又或是精神上的。比如你生气了,你生病了,你遇上不顺心的事了,这是你的同事和领导帮助你关怀你,你会感觉活着真好,也就会恢复生的勇气。去年,校工会在每一名教职工生日那天送上贺卡,我在贺卡上给每一名教职工写上一段祝福的话。为什么挑你生日那天送上祝福?是因为纪念你出生的那一天,出生那一天你是最脆弱的,特别需要周围人的关怀。

对普通的健全人的关怀除了在其特别脆弱的时候给予关怀之外,还要针对人性的弱点去关怀。人性最大的弱点是什么?就是渴望快乐,所谓最大的关怀就是要设法为周围普通人带去快乐,至少不要为他们带去痛苦。那么人怎么才能快乐?按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如果能生存、有安全感、有归属感、受到尊重、自我价值可以实现,这五个需要获得满足,那么就可以快乐了。

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这一点是无需多说的,因为每个普通人都有基本的生存本领。我想说,我们怎么去关怀普通人的其他更高层次的需要,我们怎么才能为周围的那么多普通人带去安全感、归属感、尊严和个人价值?北郊学校要成为一所现代学校,要将世俗人道主义作为我们永恒的追求,那么我们仅仅关心那些弱者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我们作为普通人,受到别人给予我们的关怀,同时我们也关怀着别的与我们一样普通的人,那么,我们将变得更为崇高。

当那些关怀普通人的事迹一次又一次感动着我们自己时,我们必将体验到什么才是真正的伟大。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之十——平凡心、事业心、责任心 作为一名教师要拥有三颗心:平凡心、责任心、事业心。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这是新时代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

一、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

作为教师对工作拥有一颗平凡心。一是要安于平凡。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但其中却又孕育着伟大。印度大诗人泰弋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阴。”当教师,就要培养这种从平凡中见伟大的绿叶精神。二是淡泊名利。教师的工作性质是属于“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社会型工作,而不是谋利的经济型或谋官的权力型。陶行知曾经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在教师的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力,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财富,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因此,当教师就要努力排队追名爱利、拈花怕重的心理干扰,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教师是平凡的人,但平凡绝不意味着平庸和庸俗,教育工作需要伟大的品格和精神,人们对从事特殊职业的人,总是有特殊的要求。教师是从事教书育人的专业人员,对教师的精神和人品的要求显然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要高得多。的确,教师是普通人。教师也要吃饭,也要住房,也要赡养老人和抚养子女;教师也有追求生活的权利,也有博取名誉、地位的权利,也有享受人生的权利。但教师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不同的是,他还需要有不畏清贫的品质、不急功近利的情操、不为名利诱惑的人格、甘为人梯的品质、把学生的成长视为自己成功的心态、钟爱孩子的激情、永不泯灭的童心、博大兼容的胸襟„„这就是为什么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原因。在平凡中我们要做到热爱我们的事业。对于教师来说,只要有了对事业的热爱之心,就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就会在教育实践中努力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广泛地搜集最新的教育信息,自觉地摒弃旧的教育思想和落后的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形成科学的目标意识,及时地总结经验得失,并不失机地把有价值的经验上升为新的理论,形成新的教育思想。探索出新的教育思路。同时,有了对事业的热爱之心,教师就会甘于平凡、乐于在艰苦的岗位上,无私地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的精力。

二、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

教书育人工作既可以是一份职业,又可以是一种事业。职业是人们用心谋生的一项工作,是一种谋生的方式;事业则是一个人的精神的寄托,是他一生执着地为之献身的目标和追求目标的活动。职业使人安身之命(命运),而事业使人安心立命(使命)。职业使人能够生活,而事业能够使人生活得有意义。教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是师德的核心,敬业意味着乐业和创业。

第一,乐业精神。乐业意味着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喜”、“爱”的情感。“优秀者”、“能手”、“骨干”都不是“逼”出来的,而是因为他们对所干的工作有乐趣,或者能找到工作的乐趣而产生对工作的极大的热情干出来的。正如“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一样,乐趣之于工作犹如爱情之于婚姻,一旦一个老师到了仅仅是靠毅力工作而感觉不到教育工作的乐趣的时候,那他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生涯就结束了。真正的教育是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是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幸福的。这种乐趣和幸福是职业道德的源泉,是教师工作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教师善待学生的根本支撑。

实际生活中,面对自己的职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一些人在疲于奔命,一些人则在应付差事,在这样的状态下,很难想象如何去投入工作,如何去不懈进取,如何能不辞辛苦,如何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缺乏“喜”和“爱”的情感,从现实层面的表现来说就是不敬业,从精神和心灵的层面来说则是感觉空虚,没有寄托,得过且过混日子。这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事业的发展都是消极无益的。

设想一下,如果一个老师师对教育工作感到很乏味,日复一日地机械地操作,这样一天两天可以,天长日久怎能受得了?更严重的是,乏味的劳作很容易导致职业的倦怠和心灵的枯竭,在这种状态下,教育工作与其说是培养人才,倒不如说是摧残人才!教育本身是使人幸福的事业,应该让人充满幸福感。有了幸福感,教师才能享受事业,享受生命。同时才能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生命。

我们稍微看一下那些做出成绩的老师,他们最突出的特点是干革命工作的那种有滋有味的幸福感,只要一听到上课铃声,他们就精神振奋,所有的疲劳都不翼而飞;只要一走上讲台,他们就激情荡漾,浑身都洋溢着蓬勃的生气。只有在教室里,在学生身边,他们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他们似乎天生就是当教师的“料”,放假就是他们最大“不快”。如果教师能进入这种状态的话,那他的一生都是幸福的。工作将成为他们生命的有机构成部分,舍不掉,离不开,工作带来的是一种心灵的踏实和满足。

第二,创业精神。我们认为,教师职业不是让教师变得平庸的岗位,教师职业是充满创造性和智慧挑战的职业,教师职业是可以让学生成长成才的职业,也是可以让教师自己有所作为、“成名成家”的职业。21世纪是一个崭新的世纪,作为教师、我们承前启后,某故鼎新,完成角色的转变。一是由传授知识向指导学法转变。未来的教师应做学生的顾问和向导,教师应是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是由维持现状向创造探索转变。维持现状只能重复老路,满足于过去经验;创造探索则需批判性思考,提倡自由与开放的追问风气。三是由再现传统向研究未来转变。教育既是伟承性的事业,更是先导性的事业。再现传统只能囿于书本;研究未来,则需学少悟多,授人以渔。四是由单科一门向全能发展转变。为适应全面育人和教育职能多样化的需要,教师必须摆脱只能教一门专业,知识面窄的局面,要既能教必修课,也能教选修课、活动课,由单一型教师向全能型教师转变。

翻开古今中外教育爱的履历,我们发展他们大多数曾是普通教师,但他们是教师却又不是一般的教师,他们除了拥有爱心、责任感、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过硬的教育技能之外,他们还有一些突出于众人的特点;他们有超于世俗的高远追求,具有崇高的理想和敬业精神,对事业有着永无缺憾的钟爱,对自己钟爱的事业有着不遗余力的投入,以身相许,至死不渝,能够做到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对教育事业有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有着“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雄心壮志,有着“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的伟大胸怀。因而他们不去做“教书匠”,而要做“教育家”。

当然,成都市为知教育家的毕竟是少数,有了“成名成家”的意识也未必就能“成名成家”,但你的工作会因此变得更主动、更积极、更投入,而主动、积极与投入这绝对是通向成功之门的必要条件。有了“成名成家”的意识,你就有了抢抓机遇的准备,你的眼光会更敏锐,你的思维会更活跃,你的热情会更充沛,你能从寻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不寻常的发现,你会从社会的发展趋势中洞见教育发展的方向,你会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抓住机遇迅速成为带头人。

当前,教育改革正在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观念正日渐深入人心,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教学思想与教育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这对于每一个有“成名成家”意识的教师都绝对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努力放弃一些消极的观念,满怀激情地跃入教育改革的大潮之中,建功立业,为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体系添砖加瓦。不断进取是师德的生命。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面对挑战和机遇,教师应该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在教育实践中,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还要像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争做“创新之神”,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总之,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找到了兴趣和热爱,因此他们的工作做得很出色,永远进取,不言放弃,并真正拥有着为人做事的尊严,教育事业需要这样的教师,他们是教育事业的脊梁,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三、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

教师既有教育别人的使命,也有自我教育的使命。“孔融四岁,能让梨”,令我们那肃然起敬;孔子、陶行知、苏格拉底等古今中外大家的教育思想,犹如盏盏明灯将人性引向光明。我们不是圣人,但我们是教育者。在履行教育职责的问题上,我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之所以要把“负责任”放在教育者前面,是因为教育并非万能的,并不是所有教育者都是崇高而神圣的,也不是所有教育活动和行为都行之有效的。不容否认,当今社会许多教育者虽然在从事教育工作,却并没有将其理解为一种神圣的事业。他们首先是将其作为一项谋生的职业,然后才是主动或被动地教学。同样不容否认的,许多教育行为有时是无效的,甚至是错误的。如老师踩着白色垃圾经过时,学生学会的是熟视无睹;学生主动行礼问好,却遭遇教师面无表情的一瞥或故意忽视时,学生在体会无地自容感觉的同时,学到放纵自我和无视他人;教师随地吐痰或从绿化带上穿行,学生会淡化环保意识;教师打扫卫生时轻描淡写,学生就学会了敷衍塞现;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而自己却不批改作业时学生学会的是偷懒或应付„„

做负责任的教育者,实为职责所系。教育者须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应关注教育细节,发展榜样示范作用。在教育生活中事必躬亲,伸手弯了一盏灯、一扇窗子,拾起地上一张废纸等,也必将影响和带动同事及学生向上的热情。老师要加强学习,加强沟通交流,因为“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要以献身教育事业为荣,爱生如子,甘为人梯,对学生充满极大的热情。新世纪的教师应具有完美的职业道德,高尚的情操,丰厚的底蕴,优秀的艺术表现,言传身教,以身垂范。爱学生应是教师多种素质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也是责任的表现。孩子重视老师的爱胜过父母的爱,对师爱的反映比对父母的爱更强烈。教师的爱会使学生受到感动,感召而引起模仿,使他们产生“应像教师那样做人”的意向,更能使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互相信赖的桥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育乃至严厉的批评。老师们:

教师的任务应该是探索规律、教书育人;教师的品格应该是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教师的信念应该是忠诚事业、无私奉献;教师的追求应该是不断进取、完善自我。

教师要以自身精深的才学,多彩的教学艺术去培育人;教师要以自身人格的力量、严慈相济的爱去感染人;教师要以自身的时代责任感,奋斗不息的精神去引导人。

言教应该是不断研炼的艺术;身教应该是不断提高的修养;师德正是这二者的完美的结合与统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才兼备,方称为人师表。高尚的师德是教师思想、品德、学识、为人的光辉形象;高尚的师德是教师耕耘、勤奋、心血、汗水的甘甜硕果;高尚的师德是教师人生、事业、教书、育人的灿烂丰碑。

以教育工作为职业的人,只会推推动动,得过且过,学无目的,改无行动;以教育为事业的人,定会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学无止境,改有方向。

做一名教师必须时刻以师德为标准来衡量自己,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坚定的信念去激励学生好好学习,以高尚的情操去陶冶学生的心灵和情感,以巨大的力量去鼓舞学生天天向上;也只有这样,才能以自己满腔的热血去浇灌满园的花朵,尽一名教师之职。

”、“能手”、“骨“FONT-SIZE: 14pt;COLOR: black;LINE-HEIGHT: 150%;mso-bidi-font-family: Arial;mso-fareast-language: ZH”>优秀者干”都不是“逼”出来的,而是因为他们对所干的工作有乐趣,或者能找到工作的乐趣而产生对工作的极大的热情干出来的。正如“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一样,乐趣之于工作犹如爱情之于婚姻,一旦一个老师到了仅仅是靠毅力工作而感觉不到教育工作的乐趣的时候,那他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生涯就结束了。真正的教育是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是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幸福的。这种乐趣和幸福是职业道德的源泉,是教师工作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教师善待学生的根本支撑。

实际生活中,面对自己的职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一些人在疲于奔命,一些人则在应付差事,在这样的状态下,很难想象如何去投入工作,如何去不懈进取,如何能不辞辛苦,如何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缺乏“喜”和“爱”的情感,从现实层面的表现来说就是不敬业,从精神和心灵的层面来说则是感觉空虚,没有寄托,得过且过混日子。这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事业的发展都是消极无益的。

设想一下,如果一个老师师对教育工作感到很乏味,日复一日地机械地操作,这样一天两天可以,天长日久怎能受得了?更严重的是,乏味的劳作很容易导致职业的倦怠和心灵的枯竭,在这种状态下,教育工作与其说是培养人才,倒不如说是摧残人才!教育本身是使人幸福的事业,应该让人充满幸福感。有了幸福感,教师才能享受事业,享受生命。同时才能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生命。

我们稍微看一下那些做出成绩的老师,他们最突出的特点是干革命工作的那种有滋有味的幸福感,只要一听到上课铃声,他们就精神振奋,所有的疲劳都不翼而飞;只要一走上讲台,他们就激情荡漾,浑身都洋溢着蓬勃的生气。只有在教室里,在学生身边,他们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他们似乎天生就是当教师的“料”,放假就是他们最大“不快”。如果教师能进入这种状态的话,那他的一生都是幸福的。工作将成为他们生命的有机构成部分,舍不掉,离不开,工作带来的是一种心灵的踏实和满足。

第二,创业精神。我们认为,教师职业不是让教师变得平庸的岗位,教师职业是充满创造性和智慧挑战的职业,教师职业是可以让学生成长成才的职业,也是可以让教师自己有所作为、“成名成家”的职业。21世纪是一个崭新的世纪,作为教师、我们承前启后,某故鼎新,完成角色的转变。一是由传授知识向指导学法转变。未来的教师应做学生的顾问和向导,教师应是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是由维持现状向创造探索转变。维持现状只能重复老路,满足于过去经验;创造探索则需批判性思考,提倡自由与开放的追问风气。三是由再现传统向研究未来转变。教育既是伟承性的事业,更是先导性的事业。再现传统只能囿于书本;研究未来,则需学少悟多,授人以渔。四是由单科一门向全能发展转变。为适应全面育人和教育职能多样化的需要,教师必须摆脱只能教一门专业,知识面窄的局面,要既能教必修课,也能教选修课、活动课,由单一型教师向全能型教师转变。

翻开古今中外教育爱的履历,我们发展他们大多数曾是普通教师,但他们是教师却又不是一般的教师,他们除了拥有爱心、责任感、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过硬的教育技能之外,他们还有一些突出于众人的特点;他们有超于世俗的高远追求,具有崇高的理想和敬业精神,对事业有着永无缺憾的钟爱,对自己钟爱的事业有着不遗余力的投入,以身相许,至死不渝,能够做到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对教育事业有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有着“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雄心壮志,有着“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的伟大胸怀。因而他们不去做“教书匠”,而要做“教育家”。

当然,成都市为知教育家的毕竟是少数,有了“成名成家”的意识也未必就能“成名成家”,但你的工作会因此变得更主动、更积极、更投入,而主动、积极与投入这绝对是通向成功之门的必要条件。有了“成名成家”的意识,你就有了抢抓机遇的准备,你的眼光会更敏锐,你的思维会更活跃,你的热情会更充沛,你能从寻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不寻常的发现,你会从社会的发展趋势中洞见教育发展的方向,你会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抓住机遇迅速成为带头人。

当前,教育改革正在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观念正日渐深入人心,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教学思想与教育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这对于每一个有“成名成家”意识的教师都绝对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努力放弃一些消极的观念,满怀激情地跃入教育改革的大潮之中,建功立业,为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体系添砖加瓦。不断进取是师德的生命。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面对挑战和机遇,教师应该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在教育实践中,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还要像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争做“创新之神”,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总之,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找到了兴趣和热爱,因此他们的工作做得很出色,永远进取,不言放弃,并真正拥有着为人做事的尊严,教育事业需要这样的教师,他们是教育事业的脊梁,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三、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

教师既有教育别人的使命,也有自我教育的使命。“孔融四岁,能让梨”,令我们那肃然起敬;孔子、陶行知、苏格拉底等古今中外大家的教育思想,犹如盏盏明灯将人性引向光明。我们不是圣人,但我们是教育者。在履行教育职责的问题上,我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之所以要把“负责任”放在教育者前面,是因为教育并非万能的,并不是所有教育者都是崇高而神圣的,也不是所有教育活动和行为都行之有效的。不容否认,当今社会许多教育者虽然在从事教育工作,却并没有将其理解为一种神圣的事业。他们首先是将其作为一项谋生的职业,然后才是主动或被动地教学。同样不容否认的,许多教育行为有时是无效的,甚至是错误的。如老师踩着白色垃圾经过时,学生学会的是熟视无睹;学生主动行礼问好,却遭遇教师面无表情的一瞥或故意忽视时,学生在体会无地自容感觉的同时,学到放纵自我和无视他人;教师随地吐痰或从绿化带上穿行,学生会淡化环保意识;教师打扫卫生时轻描淡写,学生就学会了敷衍塞现;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而自己却不批改作业时学生学会的是偷懒或应付„„

做负责任的教育者,实为职责所系。教育者须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应关注教育细节,发展榜样示范作用。在教育生活中事必躬亲,伸手弯了一盏灯、一扇窗子,拾起地上一张废纸等,也必将影响和带动同事及学生向上的热情。老师要加强学习,加强沟通交流,因为“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要以献身教育事业为荣,爱生如子,甘为人梯,对学生充满极大的热情。新世纪的教师应具有完美的职业道德,高尚的情操,丰厚的底蕴,优秀的艺术表现,言传身教,以身垂范。爱学生应是教师多种素质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也是责任的表现。孩子重视老师的爱胜过父母的爱,对师爱的反映比对父母的爱更强烈。教师的爱会使学生受到感动,感召而引起模仿,使他们产生“应像教师那样做人”的意向,更能使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互相信赖的桥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育乃至严厉的批评。

老师们:

教师的任务应该是探索规律、教书育人;教师的品格应该是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教师的信念应该是忠诚事业、无私奉献;教师的追求应该是不断进取、完善自我。

教师要以自身精深的才学,多彩的教学艺术去培育人;教师要以自身人格的力量、严慈相济的爱去感染人;教师要以自身的时代责任感,奋斗不息的精神去引导人。

言教应该是不断研炼的艺术;身教应该是不断提高的修养;师德正是这二者的完美的结合与统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才兼备,方称为人师表。高尚的师德是教师思想、品德、学识、为人的光辉形象;高尚的师德是教师耕耘、勤奋、心血、汗水的甘甜硕果;高尚的师德是教师人生、事业、教书、育人的灿烂丰碑。

以教育工作为职业的人,只会推推动动,得过且过,学无目的,改无行动;以教育为事业的人,定会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学无止境,改有方向。

做一名教师必须时刻以师德为标准来衡量自己,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坚定的信念去激励学生好好学习,以高尚的情操去陶冶学生的心灵和情感,以巨大的力量去鼓舞学生天天向上;也只有这样,才能以自己满腔的热血去浇灌满园的花朵,尽一名教师之职。

下载教师学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学习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校本研修学习资料

    电力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习资料 第一、校本研修的含义 1、什么是校本? 校本就是 “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通俗地说就是在在学校里。那么,校本不一定就是在一......

    小学语文教师学习资料

    小学生朗读技巧练习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

    2013幼儿园教师最新学习资料集

    幼儿园园长、教师教学参考资料集2013最新升级品推广期,3.8妇女节优惠如下:原价680,现(光盘版380元/套.,邮箱电子版298元/套.)(注:光盘版与邮箱电子版内容是一样的,只是减少生产光盘成......

    2016—2017年度年教师政治学习资料

    时间:2017年2月24日 曾国藩: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甚至无法无......

    教师学习资料(五篇范例)

    单元一 一. 认知创新的含义. (一)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主体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了,也就是说,创新能力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东西的能力,创新......

    2018年教师汉字学习资料(推荐)

    1.和睦 hé mù :形容词 和谐相处,不吵架,当然更不打架。 2.雕琢 diāo zhuó : 雕刻(玉石)。 过分地修饰文字。 3.苍穹 cānɡ qiónɡ :苍天,天空。 4.珊瑚shān hú :珊瑚虫钙质......

    教师资料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肺七嘴八舌九思十霜,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 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而不倦,......

    2016年教师政治学习资料(精选5篇)

    时间:2016年 月 日 内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