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形成

时间:2019-05-13 19:29: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形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形成》。

第一篇:论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形成

论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形成石中英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摘要】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学校作为一种以培眷人为己任的社会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它要激励,维系和约束的并不是学校中哪一个个体或哪一类个体的行为,而是学校中所有成员的行为,是对学校中所有成员行为的期待、要求和规范。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不同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不是学校的目标或目标的一部分,而是诸多学校目标必须遵循的若干价值准则。直接制约学校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客观因素有学校的组织特点、学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和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学校核心价值惯的形成应当注意考虑人类基本价值、社会主流价值与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结合,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阐释与实践相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路径相结合。

当前,我国中小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学校文化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文化管理正在成为激发学校师生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新型管理模式。在学校文化建设和文化管理模式构建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学校价值观建设特别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一些先进的学校已经开始讨论学校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并着手探索学校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具体模式。这是令人非常欣喜的事情,也是值得大力鼓励和积极支持的事情。本文拟就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形成等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供中小学校的同人批评讨论。

一、什么是学校核心价值观

关于这个问题,当前教育界包括高等教育界的认识比较多样。有的论者认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在学校中的体现和反映。有的论者侧重于从重要性上将核心价值观理解为学校追求的某些核心价值如尊重、关心、和平、感恩等等。也有的论者从内容构成上认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了学校理念、学校使命、学校愿景,以及理想的教育、教学、评价、管理模式等。还有的论者认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学校意图在青少年学生身上培养的核心价值。这些认识启发了人们多方面地认识和理解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不过,这些认识在给人们以启发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困惑。

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有联系,但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转变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时究竟要发生哪些变化呢?是否可以直接将两者等同呢?比如:《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小学校当然应该传播这些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但是它们是否直接就是指导中小学校具体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念呢?学校所追求的其他一些价值范畴如尊重、关心、和平、感恩等确实也对学校师生员工的行为产生了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它们是否可以理所当然地成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呢?如果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包括了许多层次、性质和存在形态的内容,它们是否还能够称得上是核心价值观呢?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与学校意图在学生身上培养起来的核心价值观是否是一回事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价值观不就等同于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了吗?关于什么是价值观,目前国内哲学界比较权威的理解是: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价值的总观点、总看法,是人们的价值信念、信仰、理想、标准和具体价值取向的综合体系。价值观作为人们关于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具有什么价值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区分好坏、利弊、得失、善恶、美丑、正义与非正义、神圣与世俗等的观念,是人们特有的关于应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的约束性规范。一般来讲,学校核心价值观是有关学校核心价值或基础价值的一整套看法或观念,它是从多样的学校价值观中抽取的带有基础性的或能够为不同价值主体共同选择的价值目标。

当然,弄清上述概念是必要的,但在笔者看来,当前要澄清“学校核心价值观”,难点恐怕不在于对上述概念的阐释上,而在于对“学校”这一概念的理解上。杜威早年在谈到“什么是学校”的时候,曾经明确地说:“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再展开一点说,“学校主要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组织”。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核心价值观在内涵上是指学校这种培 养人的社会组织所应当遵守的核心价值观。简而言之,学校核心价值观从性质上说不是一种个体的核心价值观,而是一种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它要激励、维系和约束的并不是学校中哪一个个体或哪一类个体的行为,而是学校中所有成员的行为,是对学校中所有成员行为的期待、要求和规范。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核心价值观并不是学校目标(目的或使命)或学校目标的一部分,而是实现诸多学校目标必须遵循的客观价值原则。它也不同于学生应该树 立的核心价值观,而是学校在实现学生预期发展目标中应该反复应用和始终坚守的价值原则。不过,学校的核心价值观的选择与践行反过来也确实会影响到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甚至有可能成为学生所终身奉行的价值原则。这是由学校环境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的主导作用决定的。例如:如果某一所学校将平等、公正和追求卓越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那么生活在这个学校环境中的学生就很可能通过耳濡目染、榜样学习、生活实践等各种途径,感受、认识、珍视并自觉形成平等公正和追求卓越的价值品质。

二、制约学校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客观原因

与其他社会组织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一样,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全体师生员工自主选择的结果,带有主观性的烙印,反映了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理想、教育追求和行动原则。不过,尽管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自主选择的结果,但是其形成过程也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直接制约。全面认识这些客观性的制约因素,是形成正确的、反映时代精神并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作。

制约学校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首要因素就是学校的组织特点。学校是培养人的公共社会机构,在人的培养过程中具有主导性作用。这是学校组织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基本特点。其他一些社会组织如家庭等虽然也具有某种程度的教育意义,也发挥一定的教育功能,但是它们从根本性质上说并不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社会组织。在现代社会的家庭中,父母尽管具有强烈的教育意识和一定的教育常识,但是他们大都不能独自完成长达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的多方面的教育任务。而且,从教育的价值立场上说,家庭中实施的教育与公共学校中实施的教育存在很大的不同。家长基本上是从子女个人的未来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教育问题的,学校则不仅要考虑一个个学生未来的发展,而且要考虑他们之间共同的未来,有更加宽广的社会意识和更加强烈的历史责任。这就要求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要从教育的立场出发,体现鲜明的教育性;要从社会的立场出发,体现其鲜明的公共性和社会性;要从未来的立场出发,体现出其积极的引导性和超越性。

制约学校核心价值观形成的第二个客观因素应该是学校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学校有各种各样的类型与层次。有普通学校,有特殊学校和职业学校;有中小学校,有高等学校;有公立学校,有私立学校。在国外,还有信仰不同宗教的学校。同一类型的学校

中还有许多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生源、不同地域、不同课程安排等等的亚类型学校。不同类型和亚类型的学校,其组织日标和教育使命大不相同,师生员工的劳动特点也不相同,因此约束其师生员工行为的核心价值观念必然也会有所差别。一所同时拥有本地学生和打工子弟学生的小学可能将其核心价值观界定为“有教无类”,而另一所省级示范高中可能将其核心价值观界定为“服务社会,追求卓越”。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界定最好是建立在对学校类型、层次和发展需求的分析上,不要盲目地模仿别的学校或提一些不切实际的价值理想。制约学校核心价值形成的第三个客观因素就是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学校师生员工多年努力创造、探索和实践的产物,是构成学校软环境的主要部分,赋予学校与众不同的内涵和特色。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不仪包含了那些以文字或档案形式存在的内容,还包括了那些口头流传的内容甚至在流传过程中被后人加上的想象的内容。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孕育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人们评判学校师生员工行为是否正当与合理的重要参照。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学校以内的人还是学校以外的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现在学校所奉行的价值原则以及建立在某些价值原则上的人们的所作所为与已往学校所奉行的价值原则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所作所为相比较,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形成一定的价值舆论。因此,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一定要有历史意识,重视对学校历史文化传统的梳理、分析和挖掘,积极继承学校历史文化传统中那些积极的价值原则,把它们作为激励和团结全体师生员工的情感纽带。当然,如果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总体上说是陈旧的或落伍的,那么就需要加以彻底的改造,同时用新的和更具时代气息的价值原则来开创学校的新时代、新生命,就如同当年蔡元培先生对北京大学的改造那样。

三、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的路径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校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具体路径多种多样:有的是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借鉴来的,有的是从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中继承下来的,有的是由学校师生员工讨论后决定的,有的则可能是受到其他组织核心价值观的启发而模仿产生的,等等。这些路径之间,不存在优先选择的秩序问题,有的时候还可能多种路径同时运用。不管采取什么路径,只要能形成一套符合教育性质、反映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体现学校特点、满足学校发展需求、能够得到师生员工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就可以。不过,学校在选择核心价值观形成路径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人类基本价值、社会主流价值和学校组织价值的结合。人类的所有价值构成了一个体系,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从某种价值适用范围看,我们可以将人类所创造的价值分为人类基本价值、社会主流价值、组织价值和个体价值。当然,这四类价值之间还有许多更加具体的层次。人类基本价值是不同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中人们都珍视和信奉的价值;社会主流价值是某一个社会中的人们所珍视和信奉的价值;组织价值是某一个社会组织中的人们所珍视和信奉的价值;个体价值就是个体所珍视和信奉的价值。理想地说,学校 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其核心价值的形成应该是建立在人类基本价值和社会主流价值基础上的,并且为个体价值的形成和实现提供良好的价值环境。也就是说,学校的核心价值从内容上说,不应该与人类的基本价值、社会的主流价值和个体的价值需要相矛盾,更不能违反人类的基本价值、背离社会的主流价值并压制个体价值的实现。当英特尔公司提出了“以客户为导向”、“严明的纪律”、“质量保证”、“鼓励冒险”、“目标激励”以及“创造良好的工作环 境”六项核心价值并要求公司员工恪守这些价值原则时,有人问:假如公司的核心价值与公司员工的个人价值发生冲突时怎么办?它的亚洲地区总裁这样回答:公司的核心价值是基于人类基本价值的,因此不仅不会与个体的价值相矛盾,而且还可以帮助公司员工形成正确的个体价值。学校作为青少年学生价值形成的重要场所,尤其应该做到这一点。

第二,注意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阐释与实践的结合。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理解。从狭义上说,一旦一所学校经由文本的形式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就算形成了其核心价值观。从广义上说,一所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仅仅通过文本的形式“表达”出来是不够的,还需要为全体师生员工所认知、所认同、所信奉、所实践。只有当学校的全体师生员在自己的工作、学习和服务活动中能够自觉践行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时候,才能说一所学校真正形成了其核心价值观。所以,从广义上说,一所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既要重视通过合适的途径提炼出来,更要注重利用一些场合去阐释它的含义和精神,并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努力实践,最终使其从一种组织价值观转变为组成成员的信念和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会恪守的组织行为原则。学校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这个动态过程类似于《中庸))中所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广泛地学习、反复地拷问、缜密地思考、充分地论证、坚定地实践,应该是最终形成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态度和完整环节。

第三,注意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条路径的结合。学校领导班子特别是校长在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其首任校长或学校发展关键时期的校长所确定的。校长作为学校的核心和灵魂,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提出并阐释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为此,校长应该对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形势、教育事业的性质、学校的历史和现实、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等都有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在重视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在形成学校核心价值观中的丰导作用的同时,也要广泛地征求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可以先广开言路征求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总结提炼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这种征求意见和建议的过程,既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也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全面宣传、讨论的过程,有助干深化师生员工包括学校领导班子对于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并为将来的践行打下良好的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李景源,孙伟平.价值观和价值导向论要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4).

摘自《中小学管理》2008.10

第二篇:论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敬爱的党组织: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07-26

第三篇: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分析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重要意义;途径

一、前言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么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精神,体现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直接反映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贯穿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的表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基本内容进行了凝练,是重要理论创新成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深刻把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又顺应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既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又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体现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价值追求的统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标准、提供了遵循。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 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 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 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3.1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和价值指向。

工人阶级和所有劳动者通过自觉的奋斗, 在消灭阶级、消灭剥削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平等民主、文明先进、人与自然和谐, 构筑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可以说, 对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与生态和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 正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根本价值立场和价值选择。3.2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内核。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 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 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高度统一的社会主义。这个核心价值观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和奋斗目标, 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3.3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升华和高度概括。

一方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是建设“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与“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要求。另一方面,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也是建设“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与“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要求。3.4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适应思想文化领域新特征新变化,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以之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有力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全面系统、内涵丰富深刻,思想性、理论性很强,但在实践中也有部分群众反映其不易懂不好记,不利于宣传普及。党的十八大总结提炼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准确、简明凝练,体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融合,符合时代要求,顺应人民愿望,有利于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和根本原则,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大众化,更加贴近群众,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掌握。3.5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在要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途径。纵观古今,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存在,都必须依靠其核心价值观来维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高级的社会形态,必定要有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核心价值观作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盏指路明灯,引领着人们的思想道德行为,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焕发精神动力,凝心聚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有利于坚定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有利于引领社会成员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国梦”而奋斗。

3.6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精髓。一定意义上,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决定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西方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企图把他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推销、扩张到世界各个角落。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较量,本质上是核心价值观的较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有利于应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切实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从而展示中华文化良好的对外形象。

3.7是解决社会转型问题的迫切需要。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思想意识的集中体现,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状态、道德操守。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各种观念相互交织、碰撞、影响,一些消极、颓废的观念有所滋长,一些人思想困惑、信仰淡漠,一些领域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人们迫切呼唤主流价值观念的引领,期待新风正气的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在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多变中找到正确方向,引导人们自觉抵制错误观念的侵蚀,准确把握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标尺,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集在精神层面,落脚在实践层面。必须建立国家、社会和个人联动机制,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遵循认知规律,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着力解决好普及性、操作性、机制性问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人们思想的罗盘和坐标、行动的指南和归依。

4.1宣传教育,内化于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应先行。特别是要在全社会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关键是要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三个倡导”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干部培训和群众普及教育规划,坚持不懈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是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节庆、学习、交流、纪念、实践等主题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增强人民群众践行的自觉性、自信心、自豪感,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思想认识。4.2实践养成,外化于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行动,最根本的是要形成自觉行动。各地党委和政府应精心设计载体、搭建实践平台,引导广大群众立足实际,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开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生动局面。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党的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同各个行业、各个部门的职能职责相结合,同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广大党员干部应发挥先锋模范和表率作用,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公民道德规范的自觉实践者,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政府的公信力、干部的执行力、制度的约束力,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各种传播媒介应大力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使典型楷模和“凡人善举”人人礼敬,使丑恶现象和不良行为人人鄙视,大力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舆论氛围。4.3常态长效,固化于制。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系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基业工程、灵魂工程,必须建立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等经常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实现制度规范和法律约束,建立责任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注重加强统筹协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推进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制定规划,完善措施,明确责任,扎实推进。建立督查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完善检查评价推广体系,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探索基本规律,改进方式方法,指导面上工作,不断开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局面。建立奖惩机制,加强激励驱动,褒扬一切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体和个人,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伸张和推崇,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批评和惩戒。

参考文献:

[1]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求是.2006,(09).[2]阮青.价值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3]吴向东.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田海舰,戴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探[J].道德与文明,2007(1).[5]郭祖炎,田海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意义[D].延安大学报.2007-12:6(29).[6]王泽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N].光明日报.2007-04-03.[7]李晓东.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性质与基本精神[J].山东社会科学,2007:7 [8] 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18. [9]杜飞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9:5(14).

第四篇: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深刻把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直接反映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贯穿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的表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行了凝练,是重要理论创新成果。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

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自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命题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基本内容、功能与作用、建设途径等方面形成了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得到彰显。随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的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凝练成为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着力点。党的十八大从价值理念视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行抽象概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了价值观基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具理论逻辑魅力,也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为群众所掌握。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从没停止过。当今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矛盾多发,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西方敌对势力乘机加紧对我国实施价值观渗透战略。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抽象的民主,也不存在绝对的自由。实际上,民主、自由和人权并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而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追求。面对价值观领域的渗透与反渗透斗争,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坚守好价值观领域这块阵地,确保意识形态安全。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上下足功夫。应清醒地认识到,价值观领域的博弈是激烈的、长期的、复杂的。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逐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效应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价值观渗透战略的客观要求。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凸显,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生命线作用越来越突出。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塑造崇高人格和民族精神品格,培育和谐人际关系,在全党全社会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共同意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价值理念的集合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具体表述,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简洁凝练,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尺度、基本价值理念的概括,应将对其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联系起来,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让广大人民群众深切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共同富裕”、“人民幸福”价值诉求的集中体现,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成为凝聚13亿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

第五篇:学校核心价值观(范文模版)

我们的人生,已经从这里启航

组长:胡超逸

记录:钱叶柯钱浩楠俞高

撰稿:寿应许

在钱塘江边,在金沙地上,在盛凌湾旁,坐落着这样一所美丽的学校——新湾初中。校园中,处处弥漫着浓郁的沙地文化气息。新湾初中,正是用悠久的沙地文化,用质朴的沙地精神,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们。

信步迈进新湾初中的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巨大的标语——创造一切为学校增加美誉度的机会。初读,似乎味道平平;再思量,却韵味无穷。

是的,对于学生来说,没有核心价值观支撑的学生,他每天的学习就会缺少一个动力与方向。依托着核心价值观,学生再通过自己各方面的努力拼搏,为学校增加美誉度,为班级增加荣誉度,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

学校每一年都会举办一场秋季运动会,每一次运动会,我都会积极地去报名参加,因为我知道这就是为班级增加荣誉度的机会。在运动会前,我会抽时间去刻苦训练;在运动会上,我会在班级为我设立的舞台上,尽情地挥洒血汗,努力地拼搏,在我的心中,就只有一个念头——为班级增加荣誉度。正因为在我的脑海中,在我的心田上,有“为班级增加荣誉度”的核心价值观,所以,每当运动会成绩出来以后,我总会捧着丰硕的果实回到班级里。

倪校长的一番话,醍醐灌顶,他对我们说:“为学校增加美誉度而努力,这不仅要靠学校的教师,更要靠我们每一位同学。当有给学校增加美誉度的机会时,我们要牢牢地把握好;当没有这样的机会时,我们要学会自己主动去创造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因我而誉。”

校园里的我们,便是从这里,从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这里扬帆起航,放飞理想!让学校套上一个无比绚烂的光环。

804班寿应许

下载论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形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形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体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

    体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生生不息,绵延至今,可以作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

    教育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五篇范文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是基础2014-7-8编辑:李雪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是基础性工作。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

    习近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新华网北京2月25日电中共中央......

    五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日报评论员: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 一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02月12日07:08来源:人民日报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

    小论警察核心价值观

    文章标题:小论警察核心价值观只要有组织,就会有该组织一定的形象模式存在,但有组织,不一定就有组织形象塑造,自发形成的组织形象与自觉培育形成的组织形象是大不一样的,这里涉及到......

    论中西军人核心价值观比较

    论中外军人核心价值观比较 今天,我们共同来看一下中外军人核心价值观之间比较,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 放眼全球,当代世界特别是美国、俄罗斯等......

    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大学生承载者国家复兴的新希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作为大学生,我们必须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社会主义......

    论如何树立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论如何树立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对树立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几点建议 1、保持政治坚定,树立忠诚意识。公安民警既是人民的忠诚卫士、法律的忠诚卫士,也是党的忠诚卫士。因此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