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印高一全年级)第四册第四单元(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3 19:45: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案(印高一全年级)第四册第四单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案(印高一全年级)第四册第四单元》。

第一篇:学案(印高一全年级)第四册第四单元

第四册第四单元

《廉颇蔺相如列传》 学案

预习案

1、自主阅读《新教材新学案》P552、完成《新教材新学案》P56自主学习篇一至八

3、自主阅读《新教材新学案》P57—P61合作探究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案

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写出《史记》简介

2、谈谈《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

3、理清课文脉络

4、廉颇蔺相如之间的矛盾起因是什么?廉颇的心理状态有何变化?是由哪些语言体现出来的?

5、蔺相如是怎样处理这一矛盾的?从而显示出蔺相如怎样的性格特征?他们的和好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什么?

6、从传记文学的角度看本文主要人物以及作品的作用和价值

巩固案

完成《新教材新学案》P62训练落实篇。

第二篇:第四册第四单元教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

【学情说明】这是必修4的古代人物传记单元。通过必修1——3的文言学习,以及《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文言阅读的经验,积累了较多的文言相关知识。加上学生的教辅资料《优化探究》上面有详细的文言知识的归纳和课文译注,因此本教案仅供参考。【教学目的】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2.领会史传作品在选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

3.认识廉颇蔺相如的思想品格;培养学生先国后私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学生严于律己,有错就改。【教学重难点】

1.归纳文中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学习辨析词义,判断文言特殊语法现象、特殊句式的方法。2.欣赏文中个性化的对话描写。【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法。2.归纳法。

3.“引导—探究”学习法。【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他是一位史学巨子,又是一位文学奇才。只因仗义直言,却身受酷刑。在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巨创之下,他发愤著书,写出了千古不朽的史家绝唱——他就是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他呕心沥血的创作结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解说:从介绍司马迁及其著作切入,旨在加深学生对这一重要文学常识的印象。)

二、解题

1.文体简介:传记,是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史记》中的12本纪、30世家、70列传都属于传记文。2.时代背景:廉颇、蔺相如生活在战国后期的赵国,在当时“七雄”并峙的形势下,各诸侯国都想以武力统一中国。因此,各国之间经常发生军事斗争和外交斗争。赵惠文王时代,秦强而赵弱,两国时战时和,本文就反映了这个时期秦赵争斗的一个侧面。

(解说:了解文体,便于掌握文体特点;了解时代背景,有助于加深对廉颇、蔺相如性格品质的认识。)

三、熟悉课文,归纳知识点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找出生字难字和难断之句,并自己动手解决。

(2)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和思想情感,并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

(解说:此步骤反复诵读,旨在让学生自己发现难点、找出问题,为自主性学习打下基础。)2.查阅讨论,归纳重难点。

(1)学生自己动手查阅工具书,并互相讨论,解决疑难问题。(2)教师结合《导学案》的“知识梳理”,归纳重、难点。A.通假字 ①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②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③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④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⑤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⑥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⑦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⑧请奉盆缶。“奉”通“捧”,托、举。B.一词多义 负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②而蔺相如使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幸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C.古今异义(在此只列出古义)①拜为上卿(授予官职)

②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③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向人敬酒或献礼)④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离开)(近亲及姻亲)⑤请指示王(指给„„看)⑥于是相如前进缶(上前进献)

⑦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扬言,到处说)⑧布衣之交(平民)D.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住宿)②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③乃使从者衣褐(穿)b.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通“廷”,在朝廷上)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小路)c.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使„„完整)②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③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④毕礼而归之(使„„回去)d.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e.形容词作动词: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待)E.特殊句式 a.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b.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何以知之

②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介宾短语后置:拜送书于廷

(解说: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纠正错误,强调重点,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第二课时

一、研习课文

1.请学生复述故事情节,讨论归纳人物思想性格。2.分析文章选材特点。

(1)文章写的是合传。两个人物一生事迹很多,在纷繁庞杂的素材中,作者是如何选择材料的?

明确:作者紧紧围绕主旨,从廉蔺二人一生纷繁的材料中,从不同的侧面选取了既分别突出两人功绩又与两人相互关联的三件事。这三件事既有独立性,又有连贯性,情节相当完整,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最具代表性。前两件反映秦赵两国之间的矛盾,后一件反映国内矛盾,人物性格就在矛盾的发展中得以体现。选材是相当典型的。

(2)作者对于已选材料又是怎样精当剪裁,使得文章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

明确:作者根据主旨的需要,对于已选材料,分别采取了明写、暗写、详写、略写的方法。明写者详,暗写者略。

表现在人物描写上,作者以蔺相如为主,详写、明写;以廉颇为辅,略写、暗写。但文中都能做到各尽其妙,使廉、蔺二人的性格同样鲜明、突出。“完璧归赵”完全写蔺相如,主要表现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和智勇双全的品质。“渑池相会”详写蔺相如,主要表现他的机智果敢;略写廉颇,表现他参与决策,勇而有谋,以军事力量支持蔺相如外交斗争的爱国行动。“将相交欢”合写两人,还是以蔺相如为主,通过蔺相如的先国后私,廉颇的勇于改过,把两人的思想统一到爱国这一基本点和共同点上。在事件经过的叙述上也有详略之分。如“完璧归赵”部分,对秦决策写得详,入秦经过写得略;对秦斗争写得详,斗争结果写得略。3.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手段。(1)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明确:以蔺相如为例,作者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段刻画人物形象。①侧面描写。如缪贤推荐蔺相如,从他的推荐中,可见蔺相如的胆识与智谋。

②正面描写。如直接描写蔺相如的语言、行动、表情和神态。在正面描写时,有时集中笔力写一个人;有时同时写两个人,通过对照,表现蔺相如;有时用环境气氛烘托,如蔺相如献璧时,秦王“传以示美人及其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显示了秦廷的威严气氛,烘托出蔺相如不为威势所慑的机智勇敢的性格。

③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以“完璧归赵”为例,出使秦国之前,摆在赵国面前的是“予璧”和“勿予”的矛盾。在赵国君臣一筹莫展、久计不决的情况下,蔺相如一番诚恳有礼的分析点醒了赵王,表现了蔺相如处事果断机智的性格特征。出使秦国后,强秦和弱赵之间“夺璧”和“保璧”,“杀蔺”和“保蔺”的矛盾更加尖锐突出。在秦廷之上,蔺相如审时度势,巧设妙计保住和氏璧。并能慷慨陈词,怒斥秦国君臣不守信用。在这场斗智斗勇的较量中,蔺相如最终以他有礼有节,机智勇敢的个性魅力征服了秦王。在这一个又一个以弱对强、困难重重、险象环生的矛盾冲突中,蔺相如机智勇敢的个性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解说:这一步骤教师只以举例的方式加以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刻画人物的多种手段和方法,其余两个故事的分析由学生完成。)(2)个性化的对话描写。

在三个事件的描述中,大段对话占了很大篇幅,有的情节干脆由对话来表达,许多对话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先说蔺相如,他在秦廷上的慷慨陈词,有时语气平和,谦恭有礼,使对方放松警惕;有时直言斥责,有理有据,雄辩折人;有时坚决表态,分析利害,暗示对方;有时怒不可遏,咄咄逼人。总之,词锋犀利,刚柔兼施,而又轻重恰当,充分表现了他是一个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有智有勇,长于辞令的外交家。再说廉颇,在将相交欢事件中,他先前说的这一番话,表现了他的自高自大和心胸狭窄,非常符合武将廉颇的性格特点,后来写他知过改过,负荆请罪时说:“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语言不多,坦诚直率,可敬可爱。

(解说:对话描写的分析,宜以学生为主,教师必要时适当点拨。)

二、难点探究

1.有人说,第2段“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一句可删。理由有二:①删去此段则第1段和第3段衔接自然;②此句与第4段开头“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重复。你认为可删吗?理由是什么?

2.文章用大量篇幅写蔺相如却简写廉颇,这种布局合理吗?请阐明理由。

3.本文第12段已将“完璧归赵”叙述完整,可后面又加上“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不予秦璧”两句话,是否累赘?为什么?

4.叙史贵简。文中“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改成“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勇而有谋,宜可使。’”文中“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臣等不肖,请辞去。’”改成:“于是舍人相与谏相如,欲辞去。”何如?请阐明理由。

(解说:这些题目均为开放性题目,答案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三、布置作业

四、课文板书

《苏武传》教学设计

一、教材

《苏武传》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人物传记,要在读懂本课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把握人物身上的闪光之处,体会作者对笔下人物的感情倾向,注意传记作品多样的叙事手法,学习传记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苏武传》节选近2000字,对于高一下学期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已有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但是要面对这么长的文言文,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对于人物形象的把握也不能很到位。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会准确把握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梳理其脉络。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

新课标强调:只有传授给学生有效的鉴赏方法,学生才会举一反三,逐步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因此我把学习独特的塑造人物的方法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分析多个人物形象,及其所采用的细致入微地描写,体会苏武高尚的民族气节。

四、教法学法

为了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我打算采用:

1.启发式教学。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引导学生学习。

2.分角色朗读法。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苏武的人物形象。

3.表演式教学。引导学生从表演中体悟苏武的人物形象。

学法

1.自主合作探究法

根据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教学。

2.小组合作讨论法

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总结学习经验。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帷。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苏武牧羊》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二、检查课前自主合作预习课文情况

(一)由四人学习小组介绍作者及《汉书》。1.作者简介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

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2.关于《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

(二)由四人学习小组介绍苏武出使背景。

秦末汉初.匈奴贵族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三)由四人学习小组提出借助字典,通读课文过程中重点要解决的字词读音以及重难点的文言字词句,以练习的形式落实有关文言语言知识问题。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稍迁至栘中厩(jiù)监;

②数(shuò)通使相窥(kuī)观; ③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④既至匈奴,置币遗(wèi)单于; ⑤后随浞野侯没(mò)胡中;

⑥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yānzhī)归汉; ⑦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

⑧拥众数万,马畜(chù)弥山;

⑨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 2.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②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④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⑤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⑥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⑧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⑩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3.古今异义

①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②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③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④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⑤独有女弟二人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⑥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⑦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⑧稍迁至栘中厩监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⑨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⑩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4.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诚甘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3)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5)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动用法,使„„受苦。(6)王必欲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5)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抬。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5.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女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女为”(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③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3)皆为陛下所成就

(四)检查特殊句子的翻译

题目即是上一题中的倒置句、判断句和被动句。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从说文解字知节

说文解字,一课一字。节,繁体字節,形声字,从竹从即,左形右声。本义:竹节。

这一环节,我将以“节”的说文解字来导入新课,通过剖析“节”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学习兴趣,同时为下个环节以“节”为线索梳理全文做铺垫,可谓一举多得。

二、初读文本,从文章梳理知节

(1)承接上文的“节”字,引导学生围绕“节”来梳理全文,小组讨论,师明确。

明确:文章大致可分三段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持节出使

第二部分3—8自然段两次守节求死

两次为节拒降

一次护节求生

第三部分9、10自然段不辱使节,白发归国

进而让学生总结:“节”不仅是使者出使的凭证,也是一国尊严的象征。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其自主学习讨论,不仅解决本课的知识目标,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品读课文,从人物形象析节

在文章第二部分中,苏武的守节护节英雄事迹,使其人物形象得以彰显,下面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1)先从两次为节拒降入手,引导学生找出与苏武形象截然相反的三个反叛人物:张胜、卫律、李陵,再逐一分析。张、苏二人对比的内容较短,可一带而过;„„分析苏、李二人,可点派两名学生来分角色声情并茂地朗读这一段,再由学生自评,从人物的言语对话中感受人物形象。

A.张胜面对卫律逼降作何反应?

请降

B.卫律劝降苏武,使用何种手段,苏武作何反应?

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不动,不应

C.李陵劝降苏武,使用何种手段,苏武作何反应?

晓之以理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动之以情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这一环节,主要是运用讨论法和诵读法,对比来分析人物形象。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在讨论中剖析人物形象,在诵读中感受人物形象,达到深入剖析人物形象的目的。

(2)在这一环节,我将设置问题,通过让学生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苏武的人物形象。

文中曾提到苏武两次舍身求死,从容就义,一次被阻止,一次被救活。后面囚禁在海上时,又极力求生,这是什么原因,前后是否矛盾?

A.组织学生演一演两次苏武求死的内容,表演后,组织学生说一说,谁演得好,好在哪里,哪些地方可以表演得更好。

(可引导学生从对话、动作等细节描写方面,来点评分析。在这一演一说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准确更全面地体悟人物形象)

B.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苏武求生的原因,经过上一环节的一演一说,学生不难分析出:苏武为守护大汉的尊严,忍辱偷生,如此便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目的。

四、迁移拓展,从古今故事谈节

苏武是一个感动古今的人物,他的民族气节千古流传。让学生说说古往今来,那些感动中国的人物及其事迹。

五、课后作业,从颁奖词中论节

为苏武写一份颁奖词。

六、板书设计

苏武传

班固

张胜请降

苏武卫律逼降

李陵劝降

《张衡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范晔的生平和《后汉书》的情况;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使学生对张衡有深入全面的认识。能力目标

1.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2.在学生对课文获得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开展思维活动,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了解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而了解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凝炼简洁的语言。

三、教学课时: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相关情况导入。

地动仪比西方早1700多年,是测量地震的仪器。张衡开创地震学之先河。1956年10月,郭沫若:“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二、作者与作品简介

(可先让学生介绍,后教师补充)

1.范晔,南朝宋代史学家、文学家。字蔚宗,顺阳人。少勤奋好学,善写文章,精通音律。做过宣城太守。2.《后汉书》,以《东观汉记》为基础编写而成的历史名著。“前四史”之一。

三、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1.听录音朗读。

注意注音、断句等。2.学生集体朗读。3.提示读音。

属文(zhu)璇机(xuan)算罔论(wang)蟾蜍(chanchu)4.疏通字句。

要求:依据下文注解,学生同伴互译,教师给予提示。

四、整体感知课文:

1.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谦虚谨慎)“从容淡静”“举孝谦不行”(淡泊名利)善机巧,作浑天仪、地动仪。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2.除此之外,你对他还有哪些了解? 有《归田赋》《四愁诗》等。地动仪比西方要早1700多年。《数星星的孩子》一文可见其对天文的兴趣。3.全文共六段,介绍了张衡的哪些事迹? 文学成就(第一段)

科技成就(第二、三、四段)治国才能(第五、六段)(学生归纳,教师板书)4.明确:

第一部分(1)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的成就。第二部分(2-3)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第三部分(5-6)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成就。

五、引导学生精读课文

1.张衡为什么有如此高的文学才华?(重点看第一段)天资聪明,勤奋好学。谦逊持重,鄙视名利。执著专一,治学严谨。2.引导学生自读第四段。要求学生逐字逐句翻译。1)集体朗读。

2)作者是如何介绍候风地动仪的?

依据事物内在联系,简明而具体的介绍候风地动仪的制造和使用:制造时间和仪器名称,材料、尺寸、形状、装饰,机件、内部构造,功能和作用,精确程度和效果,实践证明灵敏度和准确性,交代仪器的正式使用。

3)张衡为什么要造地动仪? 不计名利,为民造福。3.引导学生学习5、6段。1)学生自读,疏通字句。

2)这两段写了哪儿几件事情?突出人物怎样的性格?

一件是交代《思玄赋》的来历,突出张衡的心思细密,小心谨慎。一件为出任河间相时和奸党的斗争,表现了他的政治智慧。

六、知识提升——归纳字词 1)通假字

员径八尺 通“圆” 形似酒尊 通“樽” 2)古今异义

寻其方面 “方向” 现指相近的几个人物事情之一。衡下车 “初到任” 现为从车上下来。3)词类活用

大将军奇其才(意动用法)4)文言句式

未之有也(宾语前置)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果地震陇西(状语后置)

讽议(于)左右(状语后置、省略句)视事三年(省略主语)

七、课堂小结

这篇传记仅以七百余字就概及张衡六十二年中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等方面的成就,写出一个真实的人,伟大的人。

八、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二。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作者是如何将一位博学多才、从容淡泊的文人学者形象展示给读者的。

二、总结要领,引导思维:

1.从传记中可以看出张衡一生中经历了几位皇帝? 四位皇帝:东汉章帝 和帝 安帝 顺帝。

不难看出,写人物传记多按时间顺序组材,本文也是以时间为经线来写的,时间虽长,但叙事清晰。2.对于张衡的博学多才,传记中是如何反映出来的? 突出科技成就,详写候风地动仪,文学成就较略。3.小结人物传记的写法:

1)以时间为顺序组材,概括人物的一生。2)突出人物重要活动,详略安排得当。

4.语言凝练平实是本文突出特点,请同学找出这样的句子或段落细细品味,然后与大家“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重点看第四段,主要由学生完成)5.学习本文,你得到哪些启示?(学生思考讨论后发言)如:

1)品德和人格是在学业上成功的基础。

2)要跻身世界科技先进行列,必须要有民族自信心。3)学习要注重社会实践。

4)一个人的潜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三、拓展延伸:

为了巩固大家对人物传记写作技巧的认识,并且帮助大家将课内的文言知识有效迁移,我们一起完成一道文言阅读题。《曹植失宠》(参见发的资料)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结合课文的特点,总结了人物传记的写法,希望同学们仔细体会,以便今后在传记的写作中借鉴。

五、布置作业: 完成配套练习。板书设计:

写作特点:

1、善属文

1、按时间顺序介绍人物。

2、善机巧

2、剪裁得当。

3、善政事

3、语言凝练平实而又不乏情致。

第三篇:高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印)

高一(1)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宫炳胜

高一(1)班是高一的实验班,现在(1)班共有65人为了做好本学年教育教学工作,确保高一(1)班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确保完成本届高考责任目标,结合本届高一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认清形势,做好班级稳定工作。

从思想上给学生讲清我们面临的严峻形势。

1、要抓好立志教育,立志立大志,立坚韧不拔之志;

2、要培养学生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3、要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学生明白只要有信心,再加上刻苦努力的学习,朝着自己的目标发展奋力拼搏不尽就一定能够成功。

二、以抓学习为重头戏,力争要让学生在本学期有很大地进步。通过对学生个别谈心,为他们指出学习的光明之途,明白所处的位置,鼓足信心,争分夺秒,为班级带头,立好目标。在学习上要在学校争先。

三、做好各方面的保证措施,确保学习的优良环境。

1、选好班委,维持好学习纪律。

2、勤抓常管多督促严要求及时进行班风校纪的教育,以常规管理为载体,规范学生的各项管理要求,重申学校各方面的要求,防患未然。

3、指导每位学生制订好学习计划,明确努力的目标和方向,通过经常检查学生的作业、笔记、课堂纪律和考试情况,及时了解学生 1的学习情况,并通过班会课、个别教育和榜样引导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充分利用考试的杠杆作用,每次考试结束要求每一位学生写出考试的得与失,查找经验与不足,并列出整改计划和下次考试的目标。

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品质,摆正学生的同学交往观念,确保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上。

6、经常进行班级工作的总结和各项计划的调整以更好的做好班级各项工作,使班级各项工作得以更好的开展。

2012-8-20

第四篇:苏教版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拼音写汉字。

二、比一比,在用偏旁组字。

例:水(泉)(永)刀()()火()()人()()

(江)(河)()()()()()()

三、比一比,在组词。

乎()城()狠()求()

呼()诚()恨()救()

四、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音节,用线连起来。

夜深了 lio 转眼间 zhun得到di

忘不了 le 眼珠一转zhuàn 你得用功dé

五、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难过--()善良--()盛夏--()

六、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小小的一头毛驴,哪儿能经得住两个人压呢?

小小的一头毛驴,是经不住两个人压的。

1、年少的骑着毛驴,让年老的跟着走,像话吗?

年少的骑着毛驴,让年老的跟着走,!

2、让那条船走得快些,这有什么难的?

让那条船走得快些。

七、造句。

1、帮助--

2、已经--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

1、默写古诗《游子吟》

慈(),()。

临()密密缝,意恐()。

(),报()晖。

2、许多年来,徐虎就是这样()想着别人。他利用休息时间走遍了(),给大家()。

九、抄字。

十、看图写话:留言条。

5月2日,刘芳找李小平,想和他一起去看望敬老院的张奶奶。李小平不在家,刘芳想写张留言条,让李小平明天上午8点钟在家等她一起去。请你替刘芳给李小平写张留言条。

第五篇:第四单元导学案

第四单元导学案 16 范仲淹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2、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岳阳楼记》朗诵欣赏,谈话导课:

二、精读品味,体验感悟:

1、让我们通过范仲淹感人至深言行,借助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去领悟课文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师出示学习提示:

快速默读课文2——7自然段,想想范仲淹是怎样刻苦读书的?他为什么要刻苦读书?画出文中使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读一读,细细品味后与同桌讨论交流。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桌交流。

4、汇报交流:

(一)范仲淹是怎样刻苦读书的?他的哪些言行使你深受感动? 引导学生感悟范仲淹的生活的艰苦程度。

(二)范仲淹发愤苦读的学子形象感人至深,那么范仲淹为什么要刻苦读书呢?

指名学生汇报:

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1)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练习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3)从这句话中,我们又能看出仲淹是怎样的人?(4)包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再读这句话。三、体会写法:

四、课后小练笔:

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选取典型的事例,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17、体育课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掌握“伤病、膝盖、碍手碍脚、小菜一碟、双臂、胳膊肘、握手、嘲笑、旁若无人”等词语。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是怎样爬上横木顶上的,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爬上横木顶上的故事,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爱的教育》这本书的封面

看到这个书名,你会想到什么?

二、自主预习

1.出示ppt(预习提示):

第一步: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第二步: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三步:画出自己不懂的内容。

2.学生自主预习

三、检查预习

1.课文主要讲了谁?(涅利)

写了涅利的一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3.讨论、交流

四、深入学习、感悟理解

(一)默读课文,找出写上体育课的段落,多读几遍,用笔画出描写涅利的语句,反复读几遍,把读的感受批注在文章边上。

(二)组织交流

1、可怜的小家伙,他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脸都憋紫了,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上滚落下来。

(1)仔细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2)还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涅利的坚持不懈,找出来读读。

2.换位体验

(1)看着涅利那样的吃力,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想怎么做?

(2)我们一起来鼓励涅利,用鼓励的语气来读读同学的话。

(3)假如你是涅利,在同学、老师的鼓励下,终于站在最高处时,你的心理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1.对自己说„„

2.对老师说„„

3.对妈妈说„„

4.对同学说„„

3.提炼中心

文章读到这儿,评价一下文中人物。

五、深入探究,引发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体育课,整个第二大段把体育课上的故事写得很清楚了,为什么要写第一和第三部分,那不是画蛇添足吗?

2.学生讨论

3.组织交流

第18课 《虎口藏宝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瞥、瓷、栩、眶、忡、谍”6个生字,会写“瞥、瓷、栩、寄、琢、眶、遮、胶、陌、堪、晕、歹、徒”13个字,掌握“瞥见、陶瓷、栩栩如生、琢磨、眼眶、遮掩、胶卷、陌生、疲惫不堪、歹徒”等词语。

2.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纳塔莉聪明、机智和勇敢的精神品质。

3.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学习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能够机敏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躯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的故事,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是教学的重点。

2.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是教学的难点。学习指导:

1.小组讨论法;2.活动探究法;3.诵读法

学习过程

一、质疑导入

教师出示课题后,可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从而导入新课:同学们,看到《虎口藏宝》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要提出吗?面对这个题目,你又想知道什么呢?

二、自主学习与交流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和不懂的问题,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指名读课文,读后进行简单评议。3.组织交流。(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合作研究,感知内容

1.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默读课文,想一想: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读后组织交流。

3.找出描写纳塔莉心理活动和动作的语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4.组织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可组织他们演一演这个故事。

五、巩固练习。

1.读本课生字,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记住它们的。2.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课后练习第3题)3.读读写写。(课后练习第4题)

还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读一读,写一写。如:“若明若暗、价值连城、喜出望外、迷惑不解、翻箱倒柜、洋洋得意、大功告成、无能为力”等。

19.顶碗少年

课型:自读课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下列生字:疚 胛 颓 2.理解下列词语:座无虚席 优雅 惊羡 愧疚 惊心动魄 迷惘 山穷水尽

柳暗花明

3.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体会顶碗少年成功背后的意义。4.能结合自身实际谈一下自己受到的启迪。预习准备

1.找出自己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试用工具书独立解决。

2.初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准备课堂上小组交流解决。课堂合作、探究

一、导入新课

由如何成功的话题引入本课

二、学习生字词

1.小组交流生字词预习情况,解决遗漏问题。2.挑一个小组出生字词检测题,其他小组作答。3.教师依作答情况小结。

三、深读课文

1.教师出示自读提示:

(1)作者为什么说顶碗少年是一个强者?(2)读了课文,你受到什么启迪?

(3)那位白发老者对顶碗少年低声说了些什么?顶碗少年听了之后又是怎样想的?(4)找出描写顶碗少年动作神态的语句,认真体会他是怎样拼搏的。2.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后,与小组其他成员交流合作,解决问题。3.依自读提示,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4.小组合作,自由提出新问题,大家共同解决。5.自由谈学习本课的收获。6.总结全文 课后小测试

1.听写部分生字词

2.回答问题:学习本课后你受到什么启迪?.20.失去的一天

课型:自读课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下列生字:茬 砖 涎

2.理解下列词语:绿荫如盖 羞愧 垂涎欲滴 游手好闲 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4.学习本文后能受到珍惜时光的教育。预习准备

1.试查找作者苏霍莫林斯基有关情况。

2.初读课文,找出自己不认识、不理解的生字、词语,试利用工具书独立解决。3.试理解课文,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准备在课堂上合作探究解决。课堂合作、探究

一、导入新课

由珍惜时间的话题导入

二、学习生字词

1.小组内交流生字词预习情况。解决自己遗漏问题。2.挑一个小组出生字词测试题,其他小组作答。3.教师依作答情况小结。

三、深读课文

1.教师出示自读提示:

(1)佩佳在这一天里都做了些什么?(2)妈妈为什么说佩佳“失去了一天”?(3)妈妈领佩佳都看了些什么?

(4)你对“失去的一天”是怎样理解的?

2.依自读提示,小组内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解决问题。3.汇报交流。逐一小结。4.小组合作,自由提出新问题,大家共同解决。5.学生自由谈谈学习本课的收获。6.总结全文 课后小测试

1.听写部分生字词

2.收集一些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语文百花园四

教学目标:

1.能读写带关联词语的句子。

2.通过交流,掌握深入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

3.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文。教学重难点:

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文。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理解与运用

1.反复练习中的例句,体会这几组关联词语在表达中的作用。2.交流体会。

3.从上面带点词语中任选一组写一句话。4.分组交流自己造的句子。

二、拓展与交流

1.激趣:在阅读课文中,大家会遇到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怎样才能深入理解这些句子呢?读读书上介绍的方法。

2.小组交流:自己在平时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时,是怎样去深入理解的。

3.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在本单元学习或课外阅读中,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三、阅读平台 1.读课文思考: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2)林肯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为什么所有的嘲笑声变成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2.分组交流。

四、积少成多

1.读读这些名言警句,想想它们都是什么意思? 2.分组交流警句意思。3.教师引导理解。

(1)“有勇气的人,心中必然充满信念。” 这是古罗马伟大的雄辩家、拉丁散文大师、政治家、哲学家关于勇气的一句名言,讲勇气与信念的必然联系。有勇气的人,心中必然有自己可以确信的看法。

(2)“真金在烈火中炼成,勇气在困难中培养。”这是古罗马塞涅卡的一句名言,以真金是在烈火中炼成的,来讲勇气是在困难中培养起来的道理。

(3)“丧失财富的人损失很大;可是丧失勇气的人,便什么都完了。”这是西班牙作家、诗人、剧作家塞万提斯讲的一句名言,讲树立勇气的重要。一个人失去了财富会带来很大的损失,但这个损失以后还有机会补救,如果丧失了勇气,就一切都完了。

(4).试着背背这些名言警句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电话留言》 教学目标:

1.敢于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2.引导学生学习电话留言的技能或发手机短信的技巧。3.能向别人学习,倾听他人的发言或表演。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电话留言的技能或发手机短信的技巧。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现代社会打电话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通讯方式。但有时候电话通了,你想通话的那个人却不在;有时候对方又是录音电话,这就需要你留言,这个时候,我们该怎样说话呢?

1.阅读教材中“活动建议”部分,想想电话留言活动内容和要求。2.确定打电话的具体内容。3.设置电话留言的情景。

4.自由组合,模拟进行电话留言活动。

二、进行活动评价

1.阅读教材中“活动评价”部分,明确评价要求。2.进行评价

第三课时:习作《我和××》 教学目标:

1.能把自己和伙伴之间发生的事情写清楚。

2.能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人物特点,将文章内容写具体。3.语句通顺、表达有一定条理。

4.有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学重难点:

能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人物特点,将文章内容写具体。习作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经常与自己的伙伴、朋友、亲人、师长等交往,在交往中也一定会发生过这样或那样的一些事情,这些事或让你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鼓舞你不断进步;或不断提醒你注意吸取教训,不要重走错误的老路;或使你„„今天你就选择其中一个,和同学交流交流。

二、小组出代表,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三、学生进行习作,教师注意发现有新意的习作,随时向大家推荐

四、学生习作之后认真自我修改,与同学交换习作,互相修改

五、优秀作品欣赏

下载学案(印高一全年级)第四册第四单元(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案(印高一全年级)第四册第四单元(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一经济生活第四单元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试卷上述表材料说明:(D)①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②我国GDP的增长速度没有优势③高增长必然带来高消耗④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2.要......

    初四下册第四单元学案(本站推荐)

    初四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准确掌握各篇目重点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 2.能理解各篇目的重要知识点。 3.能联系实际进行一些拓展和延伸。 一、整理积累知识 1.掌握......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5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表内除法(二))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的问题......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导学案答案

    【典例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

    第四单元课题爱护水资源学案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九年级班姓名时间:2013年月日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初步懂得合......

    第四单元 树立团队精神 教学案

    第四单元 树立团队精神 教学案 第一节 小荷争露尖尖角 教学目标 1、团队需要合理的竞争,合理竞争就是立足于自己的特长和优点,按照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原则来实现自己的......

    一上数学第四单元教学案

    第四单元有趣的游戏 ——认识位置 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学中要根......

    高一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练习二

    高一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练习二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护照关键时刻能带我们回家”。利比亚战乱、也门危机、尼泊尔地震,我国政府反应快速,在第一时间派出飞机、舰艇迅速撤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