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四下册第四单元学案(本站推荐)
初四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准确掌握各篇目重点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2.能理解各篇目的重要知识点。3.能联系实际进行一些拓展和延伸。
一、整理积累知识 1.掌握本单元文学常识。
(1)《触龙说赵太后》选自《 》,触龙是赵国的()。(2)《捕蛇者说》的作者是(),选自《 》。
(3)《卖柑者言》的作者是(),字(),浙江青田人,本文选自《 》。
(4)《黄生借书说》的作者是清朝(),选自《 》。
2.找出通假字并解释。(1)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郗也(2)少益耆食(3)必勿使反(4)非死则徙尔(5)贾十倍
(6)坐糜廪粟而不知耻
3.掌握《触龙说赵太后》的重点词语和句子。(1)解释各句划横线的词语。
秦急攻之 大臣强谏 入而徐趋 窃自恕 祭祀必祝之 媪之爱燕后 乃自强步 和于身也 没死以闻 微独赵 恣君之所使之 质于齐(2)翻译下列句子。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日饮食得无衰乎?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4.掌握《捕蛇者说》的重点词语和句子。(1)解释各句划横线的词语。
黑质而白章 以啮人
无御之者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 杀三虫 太医以王命聚之 当其租入
永之人争奔走焉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几死者数矣 貎若甚戚者 若毒之乎 余将告于莅事者 向吾不为斯役 则久已病矣 而乡邻之生日蹙 殚其地之出 竭其庐之入 饥渴而顿踣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 非死则徙尔 隳突乎南北 吾恂恂而起 则弛然而卧 时而献焉 以尽吾齿 则熙熙而乐 旦旦有是哉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2)翻译下列句子。
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非死则徙尔。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5.掌握《卖柑者言》的重点词语和句子。(1)解释各句划横线的词语。涉寒暑不溃 出之烨然 贾十倍 人争鬻之 予贸得其一 以惑愚瞽也 吾业有是年矣 吾赖是以食吾躯 干城之具 峨大冠 昂昂乎 坐糜廪粟 醉醇醴而饫肥鲜者 赫赫乎可象也(2)翻译下列句子。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
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乎? 甚矣哉为期也!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 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
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岂其忿世嫉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6.掌握《黄生借书说》的重点词语和句子。(1)解释各句划横线的词语。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无论 强假 若业 为吾所有 俟异日 庋藏焉 汗牛塞屋 家贫难致 所览辄省记 俸去书来 可惜 惟予之公书 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 读书也必专 生固不幸 摩玩之不已(2)翻译下列句子。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其他祖辈、父辈收藏书,儿子孙子丢弃书的就更不用说了。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二、典型例题剖析
(一)阅读《黄生借书说》,回答问题。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1.本文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勉励青年人__________运用_________和_________论证方法来论证
2.围绕中心论点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3.文中藏书者的心理是__________借书者的心理是____________作者将借物者和物为己有者的不同___________作对比。
4.写作者求书心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者有书不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作者将自己幼时借书的遭遇讲给黄生听有什么用意?
6.课文结尾一句话,它在结构上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作用? 7.课文第二部分,说说作者对黄生提出了“读书也必专”“归书也必速”希望,你怎样理解“归书也必速”这句话?
8.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何感想?(50字以上)
(二)阅读《捕蛇者说》,回答问题。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貎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文中提到的毒蛇主要异在何处?
2.本节先说蒋氏“专其利三世矣”,看来令人羡慕,请问“利”指的是什么?你是怎样看这个“利”字的?
3.从蒋氏的自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什么问题?
4.蒋氏说自己“熙熙而乐”,你同意吗?
5.作者为何要引用孔子的话?本节中哪两句能点明文章的主旨?这表明作者有一种什么思想感情?
6.作者对劳动人民是充满同情的,但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这从哪句话可以体现出来?
7.文章最后写道:“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如何看待这句话?
三、反馈练习
(一)捕蛇者说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1.第一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第二段写蒋氏悲痛的哭诉,表明全文答话中心的是哪句话? 3.蒋氏把自己跟乡邻的遭遇对比,请回答:
a 回顾过去,六十年以来,乡邻的情况怎样,而蒋氏的情况怎样: b 从现在的情况看,乡邻们的情况怎样,而蒋氏的情况怎样: c用一句话概括对比的结果。
4.蒋氏捕蛇九死一生,却不以捕蛇为苦,反而“怡然自乐”,造成这种反常心理的原因是什么?
5.《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表现了悍吏捉人的凶残,由此可以联想到《捕蛇者说》中悍吏惊扰乡邻的哪句话?
(二)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宣宗初亦召供奉。程既审①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往往令倚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程一日果以眦睚②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会幸苑中,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上曰:“汝辈何为也?”进曰:“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③法也。”卒不赦程。
[注] ①审:明白,清楚。
②眦睚:怒目相视的样子。借指小的怨恨。
③高祖:唐代开国皇帝李渊;太宗:唐太宗李世民。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⑴ 能变易新声
⑵ 会幸苑中
⑶ 乐工等罗列上前
⑷ 卒不赦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他工辈以罗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
(2)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
3.用文中语句填空。
罗程“果以眦睚杀人”的原因是“
”,乐工为罗程求情的原因是“
”,宣宗不赦免罗程的原因是“重”高祖、太宗之法。
4.你从文中的故事得到哪些启示?(每点启示用一句话概述,标上序号)附参考答案和思路提示
一、1.(1)《战国策·赵策》 左师(2)柳宗元 《柳河东集》
(3)刘基 伯温 《古文观止译注》(4)袁枚 《小苍山房文集》 2.
(1)郗通隙,病痛(2)耆通嗜,喜爱(3)反通返,回来(4)尔通耳,罢了(5)贾通价(6)糜通靡,浪费 3.
(1)加紧 极力,竭力 小步急行 私自 祈祷
对老年妇女的称呼 慢走 安适、舒服 冒着死罪
不只是 任凭 抵押,做人质(2)一定要把长安君作为人质,才能派兵。
有哪个再来说要长安君为人质的,我就要把唾沫吐在他的脸上。左师触龙希望进见太后,太后气冲冲地等着他。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老臣的贱子舒祺年岁最小,不成器得很。希望他能充当一名卫士,来保卫王宫。我却希望在我没死之前把他托付给您。我私下认为您对燕后的爱怜超过了对长安君。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就必须为他考虑长远的利益。
您这样做难道不是为她考虑长远利益、希望她有子孙能相继为燕王吗? 这大概就叫做:近一点呢,祸患落到自己身上;远一点呢,灾祸就会累及子孙。4.
(1)质地,这里指蛇的身体 花纹
咬 抵挡,抵御 腊,干肉,这里是把肉晾干。饵,这里指药饵。已,治愈。泛指人体内的寄生虫 聚集,积聚。这里是征集的意思 征收,敛取
抵 忙着去做(某件事情)。嗣,继承 几乎,差点儿 悲伤 怨恨
管政事的,指地方官 如果 困苦不堪 窘迫 尽 屋、家 冒 这里指疫气 铺,垫 从前 同“耳”,罢了 骚扰
到处 小心谨慎的样子 放心的样子 到(规定献蛇的)时候 这里指年龄 快乐的样子
天天 等待(2)(它)碰到草木,(草木)都要死掉;如果咬了人,没有抵挡蛇毒的办法。
起初,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召募能够捕到这种蛇的人,(让他捕蛇来)抵他的税收。永州的百姓争着干这差事。
我打算去告诉主管官,更换你的差使,恢复你的租赋,那怎么样?” 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那么我干这差事遭受的不幸,不如恢复我的赋税所遭遇的不幸那么厉害。如果我不干这差事,那我早已困苦不堪了。
乡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把他们土地上生产出来的都拿出去,把他们家里收入的都拿出去,把家里的收入全部用尽,(被苛税所迫)哭喊着辗转迁移,(劳累得)跌倒在地上,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酷暑,呼吸着带毒的疫气,处处死人成堆。
从前和我爷爷住在一起的,现在十家中连一家也没有了; 不是死光就是逃荒去了。
凶暴的官吏来到我们这个村子,到处吵嚷叫喊,到处骚扰毁环,那种喧闹使人害怕的情形,即使鸡狗都不得安宁。
我小心谨慎地起来,看看那瓦罐,我的蛇还在里面,就放心地躺下了。一年当中冒着生命危险的情况只有两次。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啊。
我曾经对这话怀疑过,现在从蒋氏的遭遇来看,还是可信的。唉!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所以写了这篇“说”,来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看到它。5.
(1)经历 柑子色泽鲜明
通“价”价钱 买 买 眼睛瞎 从事„„职业 养活
捍卫 高,这里用做动词,高戴 高傲不凡的样子 同“靡”,浪费 形容词用作动词,喝醉 形容词用作动词,吃饱 效法(2)把它拿出来,还是鲜艳耀目的样子,质地如玉,颜色金黄。
你所卖给人家的柑,能放在食器里作祭祀的供品或招待宾客吗?还不是以好看的外观来迷惑顾客吗?
现在那些佩带虎符坐虎皮椅子的人,威风凛凛地像守城卫疆地将才,他们真的有孙武、吴起地韬略吗?
盗贼四起他们不能防御,百姓受苦他们不知解救,官吏犯法他们不加惩戒,法律制度败坏,他们不去整顿,坐享优厚的俸禄,他们不知道羞耻。
又何尝不是外表像金玉,内里却像破棉絮呢? 难道他是愤世嫉俗而假借柑来嘲讽? 6.
(1)然而、可是 不用说、更不必说
勉强借来 如果已经 被 等到 搁起来 使„„流汗 得到 就 薪俸 值得珍惜
只是;公用 似乎,好像,表示不肯定语气。这样看来,那么„„ 句中助词,表停顿,以舒缓语气。原来 摩挲
(2)搬运起来让老牛累得流汗的,放在家里堆满屋子的是富贵人家的书,然而读书的富贵人又有几个呢?
其他祖辈、父辈收藏书,儿子孙子丢弃书的就更不用说了。不只书是这样,天下的事物都是这样。
不是那人的东西勉强借了来,一定担心人家要回去就忧惧不安地摩挲玩弄个不停。
如果已经被我拥有就一定困扎起来收藏好,说:姑且等到将来再看吧。我去借他不给,回来以后就在梦中出现这样的情形,那种迫切的程度就像这样。
所以有看到的就一定明白得记在心里。
这样以后才慨叹借书的人用心是多么专一,而少年时的岁月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只是我愿意把书公开与姓张的吝啬书大约不太相同。
二、(一)
1.书非借不能读也。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勤奋学习(读书)举例 对比
2.天子之书 富贵家之书 祖父积,子孙弃
3.姑俟异日观 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心理状态 4.归而形诸梦;素灰丝时蒙卷轴
5.作者要黄生“知幸与不幸”,珍惜少时光阴,专心读书。
6.课文以“为一说,使与书俱”作结,在结构上照应了课文开头的“授以书而告之”。在思想感情上则进一步表达了对黄生的殷切期望。7.“归书也必速”表面上的意思是希望黄生能尽快把书还回来,似有吝书之嫌,但实际上是作者以此督促黄生要抓紧时间读书,要珍惜“少时之岁月”。8.我们现在的读书条件比起黄生来又不知要幸运多少倍,我们更应“知幸与不幸”,珍惜现在这大好的学习条件和自己的青春年华,刻苦攻读,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如果学有不成,非他人之过,自己应该多反省,知警惕。(意思对即可)
(二)1.色彩异:黑质而百章
毒性异: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用途异:是极珍贵的药材 当其租入(暗示租税之害有甚于蛇)
2.“利”指的是以捕蛇抵挡赋税;这个“利”是用死换来的,利的背后隐藏着无限的痛苦和悲伤,这个利是用生命换来的.说明捕蛇给三代人带来痛苦。3.苛捐杂税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及农村十室九空的惨状。4.所谓的“熙熙而乐”,实际上恰恰反映了赋税重重,百姓家破人亡的社会现实,蕴涵着几多讥讽和怨愤之情啊!
5.引用孔子的话是为了说明当时真实的现实;熟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之乎;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表明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6.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7.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但作者把希望寄托在考察民情的官吏身上,这又反映了作者的阶级局限。
三、反馈练习
捕蛇者说
1.承上启下
2.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3.a乡邻们的情况:重赋逼迫下非死即徙、十室九空
蒋氏的情况: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而吾以捕蛇独存。
b乡邻们的情况:悍吏来乡,逼索租税,鸡犬不宁 蒋氏的情况:弛然而卧,甘食其土之有,熙熙而乐 c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4.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5.悍吏之束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二)1.(1)变换。(2)正好,恰好。(3)排列,排成行列。(4)终于 2.(1)其他的乐工们认为罗程的演奏技艺天下无双,想利用这个理由使皇上改变主意。(2)你们这些人惋惜的只不过是罗程的技艺,我看重的是高祖、太宗传下来和法律。
3.①恃恩自恣 ②惜程艺天下第一(或:以程艺天下无双)
4.示例:①英明的统治者会以国法为重,不会因偏爱和人情而废法。②恃恩自恣终会酿成大错。③ 人才虽能得,但法律是无情的,任何人在法律面前都应是平等的。
第二篇: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专题编写的。本组教材的编排是和五年级上册第一组“我爱阅读”、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一脉相承的,目的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一步扩展学生读书的视野,使学生得到异域文化精华的滋养。
本组选编的4篇文章,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们是安徒生童话和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是单篇的作品;一种是外国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它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断的编排方式。4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同样引人关注。
结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的内容紧紧围绕《鲁滨孙漂流记》,“回顾?拓展四”各个栏目从外国文学作品内容及阅读方法交流、外国作家作品中的隽语集萃到外国作家趣味故事,无一不是和主题相互呼应、步步深入的。
二、教学目标
1、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阅读适合他们程度的外国名篇名著;
2、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关心人物命运;
3、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梗概加精彩片段的教学。
四、教学措施
从本组的编排特点出发,课堂教学与组织课内外阅读活动相结合,使学生从单篇作品走向长篇作品,在名著梗概和精彩片段引领下,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文学名著。
五、教时安排 12——14课时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一、学习目标:
1、自学课文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乖巧、围裙、硬币、裂缝、橱窗、圣诞树”等词语。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从小女孩的生活情境中体会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二、预习学案
预习达成目标: 1、我会读:
蜷着
乖巧
火焰
捏着
橱窗
哆哆嗦嗦 闪烁
裂缝
灵魂
哧
暖烘烘 火柴梗 2、我会辨:
僵()蓝()橱()梗()蜷()疆()篮()厨()哽()倦()3、我知道:
1、《卖火柴的小女孩》是____(国家)作家______写的,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2、在课文中小女孩____次擦燃火柴,她分别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三、导学案
<一>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1、找出相关段落读课文理解:小女孩为什么接连不断地五次划燃火柴?五次划燃火柴小女孩看到的幻象分别说明小女孩当时怎么样?她想得到什么?课文中哪些描写最让你感动?请把你的感情充分读出来。
2、读读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想一想,“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对文末两个“幸福”是怎样认识的?请和同组同学讨论一下。<二>深入理解探究: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内容或人物命运的感受。<三>拓展升华:
了解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后,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请你写几句话送给她吧!
四、课堂检测 <一>、我会连:
幻想
渴望
现实 美丽的圣诞树
温暖
冻死 慈爱的奶奶
幸福
痛苦 喷香的烤鹅 食物
寒冷 美好的地方
爱抚
孤独 温暖的大火炉
欢乐
饥饿 <二>、我会填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重点写了小女孩_____次擦燃火柴,眼前出现了_______次幻想。第一次看到___________,说明了小女孩当时__________,渴望得到__________;第二次看到了_____________,说明了小女孩当时__________,渴望得到_____________;第三次看到____________,说明小女孩当时_____________,渴望得到_____________;第四次看到了___________,说明小女孩当时_____________,渴望得到_____________;这些幻象与小女孩的现实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现了小女孩命运的____________。<三>、我理解
1、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第一个幸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幸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后作业:
1、积累你喜欢的词语和段落。
2、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海那边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
现实:寒冷 饥饿 不快乐 孤单 死去 悲惨
幻象:火炉 烤鹅 圣诞树 奶奶 幸福
七.教学反思
《凡卡》教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冻僵、逗笑、窜过、逮住、孤儿、打搅、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诞树、黑糊糊、笑眯眯、孤零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
二、预习学案 预习达成目标: 1、我会读:
立柜 生锈 摩平皮袄 揪着 稀粥 逮住 地址 邮筒 暖炕圣诞节 礼拜 揉皱 眯缝 耸肩 一缕 撇嘴 匣子 耷拉 醉醺醺
2、读准人名(动物名),并明确人物的身份。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阿里亚希涅 康斯坦丁·玛卡里奇 日发略维夫 菲吉卡 艾果尔,阿辽娜:凡卡的小伙伴 卡希旦卡。3、我知道:(1)《凡卡》是____(国家)作家______写的,讲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4、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三、导学案
<一>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1、找出相关段落读课文理解:凡卡回忆了哪些场景?你有什么体会? 2、插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和同组同学讨论一下。<二>深入理解探究: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内容或人物命运的感受。<三>拓展升华:
了解凡卡悲惨的命运后,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你想对凡卡说些什么?
四、课堂检测 <一>、我会写:
shēnɡ xiù dú dǎ piě zuǐ()()()chōu yē dǎ jiǎo()()<二>、我会比
锈()摩()吭()耷()绣()魔()炕()耸()<三>、我理解
凡卡在写信的同时还插进去了叙述哪些内容?作者这么写的目的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1、续写《凡卡》。
2、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谁是最幸运的》。
六、板书设计: 凡卡
城市生活(插叙)乡村生活 苦 对比 “乐” 悲惨
《鲁宾孙漂流记》教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二、预习学案
1.下面,我们就来快速默读梗概部分,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主要内容。2.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
三、导学案
1.再次默读梗概,概括一下鲁滨孙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2.鲁滨孙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鲁滨孙精神”的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
四、课堂检测
1、鲁宾孙在荒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都是怎样克服的?
2、你喜欢鲁宾孙吗?请你用合适的词语来概括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五、课后作业:
1.如果让你选课文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为什么?
2.鲁滨孙在荒岛上还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回到英国后,又是怎样成了一个百万富翁的,请同学们课下找到原著读一读。可以准备向别人提出问题,或摘录有意思的句子,也可以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或者写一写读书体会,为班级读书会作好准备。
六、板书设计:
住──搭简易的帐蓬
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安全──防御
孤独──救助“星期五”
勇敢坚毅 机智勇敢 乐观积极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二、预习学案
1、自由阅读梗概,了解小说内容:
梗概中写到了汤姆的几次历险?主要写的是哪次历险?
2、我不解
三、导学案
1、浏览精彩片段,与梗概对照,想想精彩片段写的是梗概的哪一部分。2、再读精彩片段,围绕下面的问题交流:
⑴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 ⑵你认为精彩片段“精彩”在什么地方?
四、课堂检测
1、汤姆的几次历险?主要写的是哪次历险?
2、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
五、课后作业:
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原著,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 汤姆索亚历险记
乐观勇敢、顽皮可爱、有爱心
第三篇:第四单元导学案
第四单元导学案 16 范仲淹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2、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岳阳楼记》朗诵欣赏,谈话导课:
二、精读品味,体验感悟:
1、让我们通过范仲淹感人至深言行,借助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去领悟课文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师出示学习提示:
快速默读课文2——7自然段,想想范仲淹是怎样刻苦读书的?他为什么要刻苦读书?画出文中使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读一读,细细品味后与同桌讨论交流。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桌交流。
4、汇报交流:
(一)范仲淹是怎样刻苦读书的?他的哪些言行使你深受感动? 引导学生感悟范仲淹的生活的艰苦程度。
(二)范仲淹发愤苦读的学子形象感人至深,那么范仲淹为什么要刻苦读书呢?
指名学生汇报:
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1)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练习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3)从这句话中,我们又能看出仲淹是怎样的人?(4)包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再读这句话。三、体会写法:
四、课后小练笔:
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选取典型的事例,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17、体育课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掌握“伤病、膝盖、碍手碍脚、小菜一碟、双臂、胳膊肘、握手、嘲笑、旁若无人”等词语。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是怎样爬上横木顶上的,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爬上横木顶上的故事,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爱的教育》这本书的封面
看到这个书名,你会想到什么?
二、自主预习
1.出示ppt(预习提示):
第一步: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第二步: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三步:画出自己不懂的内容。
2.学生自主预习
三、检查预习
1.课文主要讲了谁?(涅利)
写了涅利的一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3.讨论、交流
四、深入学习、感悟理解
(一)默读课文,找出写上体育课的段落,多读几遍,用笔画出描写涅利的语句,反复读几遍,把读的感受批注在文章边上。
(二)组织交流
1、可怜的小家伙,他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脸都憋紫了,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上滚落下来。
(1)仔细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2)还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涅利的坚持不懈,找出来读读。
2.换位体验
(1)看着涅利那样的吃力,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想怎么做?
(2)我们一起来鼓励涅利,用鼓励的语气来读读同学的话。
(3)假如你是涅利,在同学、老师的鼓励下,终于站在最高处时,你的心理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1.对自己说„„
2.对老师说„„
3.对妈妈说„„
4.对同学说„„
3.提炼中心
文章读到这儿,评价一下文中人物。
五、深入探究,引发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体育课,整个第二大段把体育课上的故事写得很清楚了,为什么要写第一和第三部分,那不是画蛇添足吗?
2.学生讨论
3.组织交流
第18课 《虎口藏宝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瞥、瓷、栩、眶、忡、谍”6个生字,会写“瞥、瓷、栩、寄、琢、眶、遮、胶、陌、堪、晕、歹、徒”13个字,掌握“瞥见、陶瓷、栩栩如生、琢磨、眼眶、遮掩、胶卷、陌生、疲惫不堪、歹徒”等词语。
2.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纳塔莉聪明、机智和勇敢的精神品质。
3.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学习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能够机敏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躯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的故事,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是教学的重点。
2.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是教学的难点。学习指导:
1.小组讨论法;2.活动探究法;3.诵读法
学习过程
一、质疑导入
教师出示课题后,可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从而导入新课:同学们,看到《虎口藏宝》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要提出吗?面对这个题目,你又想知道什么呢?
二、自主学习与交流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和不懂的问题,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指名读课文,读后进行简单评议。3.组织交流。(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合作研究,感知内容
1.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默读课文,想一想: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读后组织交流。
3.找出描写纳塔莉心理活动和动作的语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4.组织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可组织他们演一演这个故事。
五、巩固练习。
1.读本课生字,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记住它们的。2.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课后练习第3题)3.读读写写。(课后练习第4题)
还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读一读,写一写。如:“若明若暗、价值连城、喜出望外、迷惑不解、翻箱倒柜、洋洋得意、大功告成、无能为力”等。
19.顶碗少年
课型:自读课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下列生字:疚 胛 颓 2.理解下列词语:座无虚席 优雅 惊羡 愧疚 惊心动魄 迷惘 山穷水尽
柳暗花明
3.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体会顶碗少年成功背后的意义。4.能结合自身实际谈一下自己受到的启迪。预习准备
1.找出自己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试用工具书独立解决。
2.初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准备课堂上小组交流解决。课堂合作、探究
一、导入新课
由如何成功的话题引入本课
二、学习生字词
1.小组交流生字词预习情况,解决遗漏问题。2.挑一个小组出生字词检测题,其他小组作答。3.教师依作答情况小结。
三、深读课文
1.教师出示自读提示:
(1)作者为什么说顶碗少年是一个强者?(2)读了课文,你受到什么启迪?
(3)那位白发老者对顶碗少年低声说了些什么?顶碗少年听了之后又是怎样想的?(4)找出描写顶碗少年动作神态的语句,认真体会他是怎样拼搏的。2.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后,与小组其他成员交流合作,解决问题。3.依自读提示,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4.小组合作,自由提出新问题,大家共同解决。5.自由谈学习本课的收获。6.总结全文 课后小测试
1.听写部分生字词
2.回答问题:学习本课后你受到什么启迪?.20.失去的一天
课型:自读课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下列生字:茬 砖 涎
2.理解下列词语:绿荫如盖 羞愧 垂涎欲滴 游手好闲 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4.学习本文后能受到珍惜时光的教育。预习准备
1.试查找作者苏霍莫林斯基有关情况。
2.初读课文,找出自己不认识、不理解的生字、词语,试利用工具书独立解决。3.试理解课文,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准备在课堂上合作探究解决。课堂合作、探究
一、导入新课
由珍惜时间的话题导入
二、学习生字词
1.小组内交流生字词预习情况。解决自己遗漏问题。2.挑一个小组出生字词测试题,其他小组作答。3.教师依作答情况小结。
三、深读课文
1.教师出示自读提示:
(1)佩佳在这一天里都做了些什么?(2)妈妈为什么说佩佳“失去了一天”?(3)妈妈领佩佳都看了些什么?
(4)你对“失去的一天”是怎样理解的?
2.依自读提示,小组内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解决问题。3.汇报交流。逐一小结。4.小组合作,自由提出新问题,大家共同解决。5.学生自由谈谈学习本课的收获。6.总结全文 课后小测试
1.听写部分生字词
2.收集一些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语文百花园四
教学目标:
1.能读写带关联词语的句子。
2.通过交流,掌握深入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
3.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文。教学重难点:
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文。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理解与运用
1.反复练习中的例句,体会这几组关联词语在表达中的作用。2.交流体会。
3.从上面带点词语中任选一组写一句话。4.分组交流自己造的句子。
二、拓展与交流
1.激趣:在阅读课文中,大家会遇到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怎样才能深入理解这些句子呢?读读书上介绍的方法。
2.小组交流:自己在平时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时,是怎样去深入理解的。
3.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在本单元学习或课外阅读中,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三、阅读平台 1.读课文思考: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2)林肯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为什么所有的嘲笑声变成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2.分组交流。
四、积少成多
1.读读这些名言警句,想想它们都是什么意思? 2.分组交流警句意思。3.教师引导理解。
(1)“有勇气的人,心中必然充满信念。” 这是古罗马伟大的雄辩家、拉丁散文大师、政治家、哲学家关于勇气的一句名言,讲勇气与信念的必然联系。有勇气的人,心中必然有自己可以确信的看法。
(2)“真金在烈火中炼成,勇气在困难中培养。”这是古罗马塞涅卡的一句名言,以真金是在烈火中炼成的,来讲勇气是在困难中培养起来的道理。
(3)“丧失财富的人损失很大;可是丧失勇气的人,便什么都完了。”这是西班牙作家、诗人、剧作家塞万提斯讲的一句名言,讲树立勇气的重要。一个人失去了财富会带来很大的损失,但这个损失以后还有机会补救,如果丧失了勇气,就一切都完了。
(4).试着背背这些名言警句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电话留言》 教学目标:
1.敢于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2.引导学生学习电话留言的技能或发手机短信的技巧。3.能向别人学习,倾听他人的发言或表演。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电话留言的技能或发手机短信的技巧。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现代社会打电话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通讯方式。但有时候电话通了,你想通话的那个人却不在;有时候对方又是录音电话,这就需要你留言,这个时候,我们该怎样说话呢?
1.阅读教材中“活动建议”部分,想想电话留言活动内容和要求。2.确定打电话的具体内容。3.设置电话留言的情景。
4.自由组合,模拟进行电话留言活动。
二、进行活动评价
1.阅读教材中“活动评价”部分,明确评价要求。2.进行评价
第三课时:习作《我和××》 教学目标:
1.能把自己和伙伴之间发生的事情写清楚。
2.能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人物特点,将文章内容写具体。3.语句通顺、表达有一定条理。
4.有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学重难点:
能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人物特点,将文章内容写具体。习作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经常与自己的伙伴、朋友、亲人、师长等交往,在交往中也一定会发生过这样或那样的一些事情,这些事或让你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鼓舞你不断进步;或不断提醒你注意吸取教训,不要重走错误的老路;或使你„„今天你就选择其中一个,和同学交流交流。
二、小组出代表,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三、学生进行习作,教师注意发现有新意的习作,随时向大家推荐
四、学生习作之后认真自我修改,与同学交换习作,互相修改
五、优秀作品欣赏
第四篇:初四化学一轮复习一单元学案
淄博五中初四化学学案
中考化学第一轮~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1)
【基础知识梳理】
1、化学科学渗透到各个领域,如、、、、等。
2、(延伸知识)材料研制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人类开发利用的材料有很多,主要包括:材料、材料、材料和材料。
3、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①宏观上;②微观上,构成物质的分子(物理变化分子本身,只是发生变化)。
4、(延伸知识)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
常见的物理性质主要有:等,常见的化学性质只要有:等。
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常会伴随着等现象发生,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的释放或吸收。
6、化学就是在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请用简单的图示或语言表述物质和分子、原子、离子以及元素的关系:
7、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哪些:
请以小组为单位,互相简要描述“探究石蜡燃烧主要是石蜡蒸气在燃烧”实验的过程。
【相关实验复习】
请描述下列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点燃镁条:(2)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与盐酸的中和反应:
(3)锌粒与稀盐酸反应:(4)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5)氧化铜粉末与稀盐酸反应:(6)加热胆矾晶体:
【中考试题展示】
1、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烟花绽放B.蜡烛燃烧C.海水晒盐D.葡萄酿酒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的过程常会伴随能量变化
B.合金是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C.电解水时,原子的总数目发生了变化
D.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第五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生本课堂
语文导学案
教学内容
再见了,亲人
课
时
学校审核
课
型
新知探究
年
级
五
时
间
4.18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
2.学习文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
3.会认8个字,会写12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战役、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
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
学
案
导
案
随
笔
自主探究
1、从课文哪些事情中可以感受到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2、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用“——”画出来,说说你的体会。
学习导航
一、自主学习,明确学习目标:
二、小组合作学习,深入探究
三、精讲点拨,升华认识
学后疑惑
疑惑1:
疑惑2:
解难释疑
适时点拨
细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哪一部分或哪一个人物最令你感动?为什么?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
小组合作
1、提出你认为值得讨论的问题,也可以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朗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想想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再和同学交流。(如从句式上找,每段结尾都用了反问句)
3、反复品读,读出感情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
交流展示
细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哪一部分或哪一个人物最令你感动?为什么?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
学习检测
一、我会写
è
hào
yǒu
yi
gē
yáo
dà
sǎo
zàn
shí
fēng
suǒ
()
()
()
()()
()
Xiāo
yān
zhàn
yi
lán
zi
()
()
()
二、我会改:
例: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
您不必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
1、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碧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2、您为我们付出来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三、我概括:
从课文的那些事例中可以感受到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那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情谊,用简要的语言写下来。
总结激励
及时表扬学生学习中的优点并提出希望
挑战自我我阅读:
1、《再见了亲人》一课,分别叙述了————同朝鲜————、————、————、告别的情景,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的深情。
2、再见了,——-——!再见了———————!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让————————————————————————————。从这些语句中,我体会到——————————————————————————————。
生本课堂
语文导学案
教学内容
再见了,亲人
课
时
学校审核
课
型
新知探究
年
级
五
时
间
4.18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习文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
重点、难点
学习文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
学
案
导
案
随
笔
自主探究
从哪可以看出中国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认真读课文,画出关键语句,把你的体会和感受写在旁边。
学习导航
一、自主、合作、探究
二、全班汇报交流,深入理解文章
三、积累拓展
学后疑惑
疑惑1:
疑惑2:
解难释疑
适时点拨
既然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是“亲人”当志愿军回国的时候,为什么来送行的只有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个人?
小组合作
1.自读课文;
2.小组交流;
3.共同品析
交流展示
全班汇报交流,深入理解文章
学习检测
阅读文中段落,回答问题
(一)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
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着全村妇女,()着打糕,()着炮火,()过硝烟,()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_____________啊!1.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
2.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成语,并解释成语的意思。
(二)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啊,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1.“亲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怎样的情谊?
总结激励
及时表扬学生学习中的优点并提出希望
挑战自我阅读文中段落,回答问题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再见了,()!再见了,亲爱的()!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一眼朝鲜的(),让我们在这曾经()的土地上再()片刻。再见了,()!我们的()永远跟你们()。
(二)1.是您()着全村妇女,()着打糕,()着炮火,()过硝烟,()到阵地来给我们吃。这真是()哪!
2.从这段话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课文记叙了的情景,表达了,赞颂了。
生本课堂
语文导学案
教学内容
15金色的鱼钩
课
时
学校审核
课
型
新知探究
年
级
五
时
间
4.19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2、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3、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说出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重点、难点
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说出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学
案
导
案
随
笔
自主探究
一.我会为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颧骨()
鬓发()
青稞()
搪瓷()
熬夜()
收敛()
疙瘩()
抽噎()
生锈()
奄奄一息()
我认为上面的字需要注意的有:
我认为课文中的字还需要注意的有:
二
写出写列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1.喜出望外:
2.目不转睛:
3.三长两短:
4.奄奄一息:
通过查字典我还知道了下列词语的意思:
通过预习课文,我还不理解的词语有:
三.课文讲述了在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老班长的崇高品质。
学习导航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提出要求
学后疑惑
疑惑1:
疑惑2:
解难释疑
适时点拨
加强合作指导i
小组合作
1.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当“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时,老班长接受了一个什么任务?当时指导员是怎么嘱咐的?要完成这一任务容易吗?读读课文,想想老班长在完成任务时要碰到哪些困难?
2.“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为了完成他既是“上级”,又是“保姆、勤务员”的任务,老班长是怎么做的?
3.“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咙,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当我看到此情此景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嚼,皱紧,硬咽”说明了什么?
4.长时间的辛苦劳累,长时间的饥饿折磨,终于把老班长累跨了,饿跨了。他终于支撑不住昏倒在黑水潭边。当“我”好不容易钓到了小鱼,做好了救命的鱼汤送到老班长面前时,老班长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在文中划出相关句子读一读。从中看出老班长是个怎样的人?
5..读最后一段话。思考:“我”为什么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象征着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交流展示
班内交流合作的问题
学习检测
一.我会为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颧骨()
鬓发()
青稞()
搪瓷()
熬夜()
收敛()
疙瘩()
抽噎()
生锈()
奄奄一息()
二.“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咙,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1.当我看到此情此景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2.“嚼,皱紧,硬咽”说明了什么?
3.说明了老班长是一个的人。
总结激励
及时表扬学生学习中的优点并提出希望
挑战自我假如有一天我们在革命烈士纪念馆内看到了这枚金色的鱼钩,你会对周围来参观的人们说些什么呢?
生本课堂
语文导学案
教学内容
桥
课
时
学校审核
课
型
新知探究
年
级
五
时
间
4.20
学习目标
1.会读“揪、豹、瞪、呻、淌、膛、搀、祭奠”等生字,学习并理解
“咆哮、呻吟、狞笑、放肆”等词语。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描写雨和洪水的句子。
重点、难点
自学生字新词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学
案
导
案
随
笔
自主探究
1、快速读课文,看一看你刚才的想法与作者所写的内容有没有吻合或者相似之处?
2、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3、我们平时在读文章的时候,要养成一个习惯,看见题目后先想一想这篇文章可能会写些什么,如果让我来写,我会怎样写。如果能够坚持这样做,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会提高得更快。
4、再次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遇见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自己解决,也可以向学习伙伴请教。
5、检查生字认读和课文朗读情况,对存在问题予以指导。
学习导航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验证猜测
三、细读课文,探究人物
学后疑惑
疑惑1:
疑惑2:
解难释疑
适时点拨
课文在写“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时,“老汉似乎要喊什么”,想一想:老汉要喊什么呢
小组合作
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完善。
交流展示
组织全班交流:
你认为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
学习检测
抄写生字新词,看谁写得又对又快
总结激励
及时表扬学生学习中的优点并提出希望
挑战自我说说对文中人物的印象
生本课堂
语文导学案
教学内容
桥
课
时
学校审核
课
型
新知探究
年
级
五
时
间
4.23
学习目标
1.领悟课文在表达上运用设置悬念、环境烘托等来刻画人物的特点。
2.品味语言,深刻感受老汉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在语言情境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促进生命的成长。
重点、难点
领悟课文在表达上运用设置悬念、环境烘托等来刻画人物的特点。
学
案
导
案
随
笔
自主探究
一、听写词语
二、感情读文,升华感受
学习导航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提出要求
学后疑惑
疑惑1:
疑惑2:
解难释疑
适时点拨
这篇课文感人至深,震撼人心。除了内容的原因外,还因为作者在表达方法上的独具匠心。请同学们再来认真读读课文,看一看作者在表达上都有哪些特点,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小组合作
1、课文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画出有关语句,并在旁边写上你感动的原因。试着把你的感动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小组内交流。
交流展示
全班交流:
先说自己在哪些地方深受感动,为什么感动,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并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组织学生共同评议。
学习检测
《学习与检测》中的题目
总结激励
及时表扬学生学习中的优点并提出希望
挑战自我写一篇读后感。
生本课堂
语文导学案
教学内容
17梦想的力量
课
时
学校审核
课
型
新知探究
年
级
五
时
间
4.24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课文,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3、学会关爱和帮助别人,感受浓厚的人性美。
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文题目的深刻含义
学
案
导
案
随
笔
自主探究
1、明确学习目标。
2、初读课题,理解“梦想”。
3、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整理与本课相关的背景资料。
学习导航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提出要求
学后疑惑
疑惑1:
疑惑2:
解难释疑
适时点拨
1、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做写作指导。
2、点评学生的自由创作,不合适的地方及时
小组合作
1、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
2、这个梦想是怎么实现的?
3、这个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交流展示
1、补充非洲缺水的资料,你有怎样的感受?
2、在课文中找出瑞恩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梦想的,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这一过程的?
3、通过学习课文,你从瑞恩身上学到了什么?
4、结合我国“西南大旱”的现状,想想你应该做些什么?
学习检测
1、听写词语,集体订正,个别强调。
2.归纳积累知识
总结激励
及时表扬学生学习中的优点并提出希望
挑战自我《学习与检测》中的题目
生本课堂
语文导学案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四
课
时
学校审核
课
型
展示交流
年
级
五
时
间
4.25
学习目标
1.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重点、难点
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完整清楚的叙述出这件感动或难忘的事。
学
案
导
案
随
笔
自主探究
搜集古今中外让自己感动的故事。
学习导航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提出要求
学后疑惑
疑惑1:
疑惑2:
解难释疑
适时点拨
多鼓励学生的表现
小组合作
1.讲古代感动的故事。如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你为什么而感动?
2.不仅我国古代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古今中外更是层出不穷。小组说说感动的故事。推选其中说得最好的一位同学来讲讲。
交流展示
1.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经历过让自己感动的事呢?
指名说话。
一位同学说完后,请其他同学当记者,现场进行“答记者问”。引导学生说最感动的地方,说清感动的原因。
学习检测
评价每个学生的表现
总结激励
及时表扬学生学习中的优点并提出希望
挑战自我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生本课堂
语文导学案
教学内容
习作四
课
时
学校审核
课
型
综合年
级
五
时
间
4.25—4.28
学习目标
我要把精彩而具体的,最令人感动、难忘的事写下来,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可以给文章加个有趣、新颖、恰当的标题。写完后,再对照讲述故事的具体要求,认真改一改。
重点、难点
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
学
案
导
案
随
笔
自主探究
1.把这篇文章全部写下来。题目自定。
2.巡视指导。
学习导航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提出要求
学后疑惑
疑惑1:
疑惑2:
解难释疑
适时点拨
多鼓励学生的表现
小组合作
1.交流写作:请学生把自己写的片断展示出来,读后,请同学评一评,哪里写得好?哪里还可以改进?
2.按方法、小组评改。
3.分享精彩语段。
交流展示
1.优秀习作者上台朗读习作,倾听并思考。
(同学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让人感动、难忘在什么地方?哪几句写得特别好?好在哪里?
2.倾听评析。
(1)你觉得这篇文章所选的事感人或难忘吗?
(2)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是一件感人或难忘的事?
(3)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值得借鉴学习?
3.小结优点。
学习检测
1.结合讲评,自评自改。(重点放在个人感动、难忘的精彩章节)
2.小组修改片段,再次交流分享。
3.修改后的片段,集中再次讲评,或说说自己的感受。
总结激励
及时表扬学生学习中的优点并提出希望
挑战自我你有什么成功的经验?
生本课堂
语文导学案
教学内容
回顾拓展四
课
时
学校审核
课
型
展示交流
年
级
五
时
间
5.2
学习目标
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2.引导学生朗读、积累关于永不放弃的相关成语。
3.展示、交流本单元课文学习的收获,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
重点、难点
结合本单元内容,交流学习活动,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学
案
导
案
随
笔
自主探究
日积月累
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然后谈谈各自对这些成语的理解。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给成语分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正确使用这些成语。
2.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个成语,运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3.请学生在摘抄本上,分类摘记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
学习导航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提出要求
学后疑惑
疑惑1:
疑惑2:
解难释疑
适时点拨
多鼓励学生的表现
小组合作
交流平台
1.在学习小组里,从课文学习、语言积累、写字、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几个方面,结合课内学习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提高。
形式A:小组内,从上述几方面按顺序逐一交流,学生之间互相补充。
形式B:每个小组,按上述几方面进行分配交流,小组汇报,各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2.就本组课文学习,交流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法。
(1)在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中,你在课外阅读了哪些文章、书籍?你知道有哪些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2)谁愿把你感受最深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3)你是如何获得这样的收获的?把你的方法讲给大家听,让别人也学到好方法,行吗?
3.教师引导全班交流,共同回顾。
交流展示
展示台
1.组织学生读课外阅读中令人感动的文章,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说说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2.教师根据口语交际和习作中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多分析归纳习作中的表达方法。
学习检测
成语故事
1.阅读成语故事,想想讲了什么,成语的寓意何处?
2.交流:
(1)故事讲了什么,“程门立雪”的寓意是什么?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3.分组讲讲你课外收集到的成语故事。然后把评出的故事大王推荐给全班同学。
4.全班交流收集到的成语故事。
5.总结:
总结激励
及时表扬学生学习中的优点并提出希望
挑战自我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