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襄州区黄龙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材料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成果材料
------襄州区黄龙镇中心小学
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健康校园、生态校园、文化校园”是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具体目标,是实现学校“和谐”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学校建设水平的基本举措,是提高学校管理品位的有效途径,也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抓手。
我们认为建设“平安有序、健康向上、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教育质量高、文明诚信好”的“五园”学校,是实现“和谐”教育的具体化。发挥“五园”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是实现教育科学发展的正确选择。
一、创建“五园”学校的整体情况
自2010年7月创建“五园”学校以来,我们积极宣传动员,成立领导小组,落实规划方案,组织全面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认识到位,准确定位。通过对教育局《襄州区中小学创建品牌学校实施意见》的认真解读,我们研究制定了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实施方案,让学校的每位领导、教师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创建“五园”学校重在建设,首先制定黄龙中心小学创建“五园”特色学校发展规划,全面落实,整体推进。其次要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分步实施年度目标,制订了各年度具体创建实施计划。今年创建“平安”校园和“文明”校园。再次要责任到人,分工负责,逐一落实。切实做到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教导、政教、办公室、总务、少先大队分工,抓全体教师共同抓。
三是注重内涵,重点突破。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根基。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师生认同的价值观和核心理念,是学校发展和学校管理的一种境界。为此,我们结合学校实际,认真谋划学校发展,在办学思想和文化建设上寻找学校科学发展的出发点,上下形成共识,确立了“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习惯‘成’人,活动‘做’人,实施‘规范化、精细化、民主化、人本化’管理,创造‘诗意化’教育”的教育管理理念,通过挖掘、总结、借鉴、概括、提炼、完善和升华,确定了学校办学思想、校风校训、校歌校徽、发展思路、培养目标、愿景规划、办学特色等十九项重点内容为学校文化建设要素。“十九”条为学校教育科学发展确立了一整套价值标准,现已成为统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科学发展的“宪法”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章程,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大法”和教育发展行动纲领。“十九”条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管理策略,体现了我校清晰的办学思想、独特性的办学理念和个性化的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意义和作用。
二、创建“平安”校园和“文明”校园的主要工作
(一)创建“文明校园”的具体措施
1.制定创建发展规划,“文明校园”创建制度化。根据《襄州区中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学校制定了《黄龙中心小学特色学校发展规划》和《黄龙中心小学创建“文明校园”计划》,不但把“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而且积极组织实施创建“文明校园”活动。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每周定期召开教师会议,传达上级有关精神,营造浓郁的创建氛围,采取每周落实一项教育活动的措施,布置具体创建工作,督促
创建活动的开展,使“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制度化。在统一认识的前提下,健全“文明校园”工作网络,切实做到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全体教师共同抓,工会、少先大队协助抓,使“文明校园”创建制度化,确保学校创建工作的有秩开展。
2.创新文明教育理念,文明教育活动特色化。教育思想有多远,教育发展就能走多远。为此,我们创新学校的文明教育理念,确立了“以‘德’育人, 以‘文’化人,习惯‘成’人,活动‘做’人”,的教育理念,将“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以‘德’育人”,就是学校文明教育活动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来抓,文明教育体现真、善、美、爱。“以‘文’化人”,就是学校文明教育要肩负起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教育责任,弘扬数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习惯‘成’人”,就是学校文明教育的重点要放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上。“活动‘做’人”,就是创新文明教育的活动载体,以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促进师学生的文明素养的提高。使师生们懂得: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是争当文明教师、文明少年和争创文明班级、文明单位的具体活动„„创新文明教育理念使“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做到了文明教育活动特色化。
3.确立行为规范指南,学生行为养成规范化。在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细化、深化和具体化,从十八个方面提出具有我校教育特色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指南》,教育学生将其内化为健康的思想品德,外现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定《学生养成教育规范》,从纪律、学习、卫生、着装、生活、礼仪礼貌、网络安全、爱护公物、体育活动、交通安全等十个方面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同时,制定《学生礼仪常规》、《学生学习习惯常规》、《学生卫生生活习惯常规》等,通过开展每周主题教育,组织养成教育知识竞赛和“养文明习惯、做文明少年”演讲比赛等活动,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促使师生文明行为规范化。
4.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三风”教育活动优良化。队伍是学校发展之基、竞争之本、提高之源,是关系学校发展进程、教学水平、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的决定因素,是兴校、强校的关键。首先,我们不断加强班子作风建设,提出了领导班子建设形象标准,制订了《学校校务会议重大问题议事规则》和《重要工作情况请示报告制度》,明确学校重大问题讨论的范围和具体程序,班子成员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基本改变了学校的面貌和精神。其次,明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十不准”,制定教师素养标准、教师队伍建设形象标准,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师德培训、学生家长访谈评价等方式推动师德师风建设,《黄龙中心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指南》(三十条),对教师提出了每日、每周、每月、每学期和每学年的具体要求,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学校“三风”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师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较高。
5.设置文明监督岗,文明校园建设责任化。为了进一步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学校设置了“文明监督岗”,对创建“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杜绝不文明行为。同时,按照“谁分管的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学生谁负责”的岗位责任制,学校制定多项岗位制度,对每个岗位规定明确的义务、职责和权利,校长与各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与教
师签订创建“文明校园”责任书,签订《教师教书育人服务承诺书》和《教师工作目标责任书》,建立了教师年度“考核奖惩制”,把责、权、利相结合,对各班级每学期创建工作进行检查打分,作为期末评选“文明班级”的重要依据,将创建责任层层落实到每一位教师的肩上,确保了“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深入推进。
6.大力营造“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建设重点化。按照区教育局《教师“阅读工程”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我们从师生的实际需要和学校未来发展出发,提出了“以‘文’化人,涵养化‘育’”的学习理念,选择了“营造‘书香校园’,创造‘诗意化’教育”为目标的特色发展之路,拓展和延伸“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丰富和扩大“文明校园”活动的内涵,使“文明校园”建设重点化。学校每学期在教师中开展“读书报告会”和“教学讲座”,全校学生中开展一次“五大王”(阅读大王、背诵大王、演讲大王、故事大王和作文大王)比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止上学期,共评选出诵读大王360名,故事大王202名,作文大王271名,演讲大王130名。举办了“颂古诗、感古韵”古诗文诵读演唱会和“诗文操”表演,受到兰州市多家新闻单位的报道。通过“阅读工程”的不断推进,我们深深地感到:是读书让我们的师生变得快乐、灵气、睿智,使我们的校园变得诗意、文明、和谐。
7.组织丰富多彩活动,文明校园建设多样化。开展“文明伴我行”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征文、演讲、答题竞赛和手抄报比赛活动,使“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多样化,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办学习专栏、晨会演讲、召开主题班队会和致全校师生倡议书等形式,特别是我校每学期举行的文明知识竞赛活动,更是让学生在文明习惯养成上更上一层楼。
8.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文明校园建设具体化。为了使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具体化,我们开展了创建“文明少年、文明班级、和谐教研组”的活动,制定了“文明班级”与“和谐教研组”评选标准与奖励办法,每学期都组织开展评选竞赛活动,大力表彰“文明少年、文明班级、和谐教研组”,教育师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夯实了创建“文明校园”的基础。截止现在,我校共评选出“文明少年”320名,“文明班级”8个,“和谐教研组”2个。
9.结合“推普周”活动,文明校园建设风格化。利用第八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即举办一期推普宣传板报、教唱一首推普歌、举行一次制作推普宣传卡比赛、向社会或家庭进行一次推普宣传、开展一次“争当社会用字小医生”的社会用字检查活动、组织一次以推普为主题的班队会。利用第九届全国推普周,开展了一、二年级“查字典擂台赛”,三、四年级 “绕口令赛”,五、六年级成语碰碰车。第十届推普周,开展了三年级 “美诗文朗读比赛”,四年级“语言文字知识问答比赛”,五年级 “查找身边不规范用字比赛”,六年级 “语言文字知识测试”。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们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明理,使“文明校园”创建活动风格化。
10.创建活动成效明显,文明校园建设成果化。按照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我校的“文明校园”建设扎实有效,创建活动效果明显,取得了一系列建设成果。学校开发了《中华世界遗产》、《小学生养成教育读本》、《中华经典文化》等校本教材,在“文明校园”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创建“平安校园”的具体措施
1.制定发展规划,实施“平安”计划。根据《襄州区中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学校制定了《黄龙中心小学特色学校发展规划》和《黄
龙中心小学创建“平安校园”计划》,不但把校园安全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而且积极组织实施创建“平安校园”活动。有效的组织领导与领导重视才能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并不断得以强化。为此,学校建立校领导、各处室主任值勤制度、节假日领导值班制度等,同时经常召开教师会议,了解、分析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布置创建工作,传达上级有关精神。结合街道及社区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和教师及时整改,确保学校创建工作的有秩开展。
2.提高安全意识,增强防患意识。教育责任重于泰山,学校必须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保证师生安全是学校第一位的责任,校长是学校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必须主抓学校安全,“一把手”必须高度重视和亲自组织实施学校安全工作。在统一认识的前提下,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以副校长牵头的安全教育领导班子,健全校园安全工作网络,切实做到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全体教师共同抓,工会、少先大队协助抓,校长还亲自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学生伤害事故责任界定》讲座,从法律的高度重视学校安全,确保学校无安全事故发生。使创建工作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做到了防患于未然。
3.建立安全制度,值班保障严密。学校先后制定了《校园管理制度》、《学校安全值周制度》、《家校联系工作制度》、《学校门卫值班制度》及《夜间值班管理细则》,加强门卫值班管理,我校制定了严格的门卫登记和值班制度,加强门卫管理工作,把好入门关,实行24小时值班。严格执行车辆出入制度、公物出门证制度、来宾登记制度。同时,加强值勤值班。强调学生进入校园后,无特殊事情不许走出校门,外人进出校园都要登记,每天夜里有专人值班,负责教学楼的财产安全。
4.制定安全规定,强化安全教育。学校制定了《黄龙中心小学教师工作“十不准”》、《黄龙中心小学学生“十不准”》、《黄龙中心小学学生养成教育规范》中的网络安全“五要五不”公约、学生交通安全“六做到”,并进行了大力宣传教育。
5.加强安全考核,明确安全责任。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校长与各班主任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与教师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签订《教师教书育人服务承诺书》和《教师工作目标责任书》,建立了“安全目标任务”和“考核奖惩制”,把责、权、利相结合,把各班级每学期各项安全工作进行检查打分,作为期末评选“文明班级”的重要依据,将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到每一位教师的肩上。班主任是本班学生的第一管理者、第一责任人,《教师工作常规管理考核制度》中的家校联系制度,要求班主任建立家校联系簿,遇学生旷课或突发事件,应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该紧急处理的及时处理,不得隐匿不报;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人身伤害的,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同时,学校和学生家长签订了《校外安全责任书》,确保了学生没有发生较大的事故。
6.坚持安全教育,做到经常化、规范化。充分利用校园阵地,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学校规定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主题安全教育,坚持开展“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月”活动,选编防震抗震知识、自护自救知识和防水防火知识,下发学习,开展知识问答、知识竞赛活动和小学生安全知识作文。积极组织消防、交通、食品卫生等安全教育,受教育面达100%。学校配备有水系灭火器,每个灭火器都有责任人。
7.安全预防为主,制定紧急预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制定了《黄龙中心小学紧急疏散逃生演练方案》、《黄龙中心小学紧急疏散逃生演练
预案》并开展消防、防震等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参与率达100%。加强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建立通报制度,各班主任对班内学生严格教育管理,及时掌握信息上报校长和政教处,及时进行调解矛盾,防止恶性事故发生,有问题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帮教工作,把矛盾和问题消灭在萌芽中,至今没有出现违法的学生。
当然,在创建的过程中我们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环境文化包括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规划格局、校园建筑等,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直观体现。但是,校园环境文化先精神文化而行是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导致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变成一些景观的堆砌,缺少内涵,没有真正体现出校园文化精神和学校特色。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科学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迎难而上,齐心协力,开拓创新,把创建“和谐校园”内化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为,不断追求学校管理工作的最优化,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二篇:襄州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襄州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试行)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为进一步推进我区校园文化建设步伐,用校园文化去经营、管理学校,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推进素质教育。结合我区教育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育人理念,形成学校的思想文化;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通过创设良好的自然环境,形成学校的特有的物质文化;通过修订、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形成学校的制度文化;通过全员参与,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学校的行为文化;通过三至五年努力,使全区90%以上中小学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合格学校,其中50%以上学校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
三、工作原则
1.育人性: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2.创新性: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在继承中发展创新,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师生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3.高雅性:坚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突出‘三高’(高起点、高素质、高效益)”的工作思路,努力提升校园文化品味,争创校园文化精品,彰显学校特色,打造学校品牌。
4.整体性: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协调发展的原则,使校园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静态文化与动态文化相辅相成,有机结合,以发挥综合功能和整体育人效应。
5.广泛性:充分挖掘与采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调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培养师生的个性特长和能力。
四、工作要点
(一)校园显性文化建设
显性文化是物质方式直接显现的一种文化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净化:加强卫生管理,养成卫生好习惯。落实好每周晨检工作,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不留长发;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教室、校园卫生做到每日清扫,垃圾定点堆放,及时清理,达到教室窗明几净;桌面、墙壁无乱涂乱画痕迹,桌兜、书包无废纸、零食及包装袋等,地面无垃圾、果核、纸屑和烟蒂;绿化带无垃圾,文化墙面无脏物等。
2、绿化:校园绿化整体规划设计合理、美观,校园绿化覆盖率高,宜花则花,宜草则草,使校园绿化具有园艺性、知识性、艺术性、教育性。绿化带内有警示牌、提示语,内容健康向上、设计美观大方。
3、美化:文化长廊、学习园地要定期更换,突出主题,文化墙面内容要注重教育主题的实效性,力求建筑布局、造型颜色搭配得当、和谐美观;通过合理方式展示学校办学理念、先进事迹、重大活动掠影、星级学生及学校历年成绩等,在加大宣传的同时,起到美化校园的目的。
4、亮化:学校墙壁粉刷一新,房屋通风透光,整洁明亮,校园灯柱光亮闪烁,教室、楼道、厕所在保证节能的同时,做到灯光通明,满足师生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需要。
5、文化:校园标语内容要贴近生活,发人深省。当人们走进校园时,会说话的墙壁上有温馨提示、劝学的标语,操场围墙上栩栩如生的体育、舞蹈图案,草坪上竖立的宣传牌,花园里的人性化标语,教室、寝室、办公室、功能室、楼道内的名人名画、名言警名,学习园地、学生风采照和手抄小报等,文化氛围浓厚,让师生走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心旷神怡,感悟连连,受到教育。
6、道路:实现道路硬化,晴天路干净,雨天无泥泞;加强校园车辆通行管
理,确保校内及校门口交通安全。
7、仪表:建立师生仪表制度,师生的仪表要大方、庄重、积极向上,尤其是学生的仪表必须体现青春、活泼、阳光的内涵。
(二)隐性文化建设:
校园“隐性文化”主要包括校风、教风、班风、学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教师的人格修养和心理健康状况;师生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学校的管理理念、价值观念、办学思想、学校精神等。
1、校风建设:校风即校园之魂,是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氛围;主要表现在师生的精神风貌、文化氛围、育人氛围等。建设良好的校风,必须要有明确的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有健康励志的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形成健康的舆论,使师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成就感和荣辱感,具有克服困难、实现学校目标的奋斗精神。
2、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学校对教师要进行“分层管理”,让不同阶段的教师在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发展的突破口:让新教师快速入角,让青年教师迅速形成教育风格,让中老年教师在教学上推陈出新,大胆接受新的教育思想。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有所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教风,推动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的和谐发展,稳步攀升。
3、学风建设: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学校要针对学生实际选准突破口,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等进行优质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
4、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有助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更好的发挥个人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排除和避免教职工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更好的完成学校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为此,学校要设置校长信箱、心理话信箱,开展工会活动、民主生活会、心理专家讲座等活动,让教师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心理话,让学生有机会诉说自己的苦恼。让师生之间更好地沟通,让教师之间在相互的合作中取长补短,增进彼此的感情,消除误会,让矛盾冲突化解在萌芽之初,为学校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网。
5、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方针、规章制度等。学校要完善规章制度,制定运作程序,汇编成册,形成依法办事、民主治校的运行机制。学校的校规、校纪、教学及管理制度要“全”,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内容要“细”,条例明确,操作性强;执行要“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建立一个凸现本校优势,体现校本意识,具有特有文化特色的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学校特色制度文化。
6、校园活动文化建设。
(1)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国旗下的讲话制度;坚持每周班会、团(队)会制度,利用班、团(队)会,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校情教育
(2)利用校园广播站和电视台,对师生进行各项教育活动。(3)创办校刊校报,展现师生精神风貌,搭建师生写作平台。
(4)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大课间活动,大家唱、大家跳活动,体艺“2+1”活动,各类兴趣小组活动,进行安全演练、消防演练、逃生演练、文明礼仪、体质锻炼等活动,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积极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氛围,发挥图书室和图书角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组织小记者团、文学社等社团活动。
(5)开展以教师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教师联谊会,教师读书会,教研沙龙,教师论坛,教学开放周、各项评选活动,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健身协会,工会活动室,教工之家等,激励师生积极进取、勇于奉献的精神。
(6)开展以展示为主体的特色文化活动:节日庆祝、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等文化展示活动,劳动小能手竞赛、小小演说家、小小歌唱家选拔等制度性的竞赛活动,使广大学生的文体艺术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
五、工作要求
(一)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期性与紧迫性。校园文化建设旨在提升学校师生内在素质和文明素养,这要靠长期的优秀学校文化熏陶和反复的示范、引
导、教育,决不能急功近利。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切实把校园文化建设提到更突出的地位。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为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学校要成立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做好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管理。
(三)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学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抓,制定校园文化三或五年发展规划,规划要体现精品意识和时代特色,凸显文化建设。
(四)加大投入,确保到位。各学校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公用经费,用于校园文化建设。
(五)加强指导,严格考评。区教育局将加强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评估力度,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评估细则,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各类综合性评估内容,每进行评比表彰,对先进典型的学校进行宣传推广。
第三篇:襄州区石桥镇中心小学创建平安校园工作总结
襄州区石桥镇中心小学创建平安校园工作总结
为了更有效地贯彻落实平安校园总体要求和部署,在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平安校园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在创建平安校问题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特别是加强学校各岗位的责任管理,是校园平安和安全教育的亮点,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开展创建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事事、处处、时时安全这不仅是学校领导对大家的要求,更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对自身和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严格要求。切实开展以“以生为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自觉做到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少年,我校学生犯罪率为零。认真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了《公民道德纲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由于目标明确,各种安全制度和责任网络健全,措施得力,教育到位,我校已经建立了稳定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治安环境,规范的法制环境和安全的工作生活学习环境,近年来无安全事故发生。现对照创建平安学校检查评比标准,本校符合“平安校园”的各项要求,特提出申报平安校园。
二、完善岗位责任制
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及“创安”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挂帅,分管校长具体负责,建立层层负责制,将创建平安校园目标分到各部门,各年级组。建立了责任制与一票否决制,制订了各种安全制度及各种安全预案,门卫制度,治安制度,实验室安全制度,集体活动制度,消防管理制度,住校生管理制度,校园卫生制度,交通安全制度等,做到责任到人,制度管理,确保了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有序。加强安全队伍的建设,由年富力强的全体男教师和校委会成员组成了校园的安全工作队伍。加强全体老师的责任意识,使他们明白维护学生的安全是教师的天职,利用晨会、班会、集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他们规则意识、法制意识、隐患意识。开展多式多样的法制教育、安全自护教育、反邪教教育、禁毒教育、消防教育等。邀请有关部门同志进行了法制安全讲座。学校有十多名教师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建立了一支心理健康教育骨干队伍,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个部门。我校实行全天无缝隙对结,从学生进入教室到学生放学回家时间段内,教室内不离教师,下一节课教师不到,上一节课教师不能离开。课间期间学校值周领导和巡查人员在校内巡查。少先队“小红帽安全管理员”在学校各个重要位置“站岗”。加强路队管理,放学时上最后一节课的教师在教室走廊上站队,由教师将学生送到学校外一里处估,学校值周领导和巡查人员在放学时间段全部在学校门口值班。每个月各年级、各部门对本部门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协调解决。夏季教育学生不要到湖边和河边去玩,教师做到向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在重大的安全问题上,学校领导教师都能及早做出相应的对策,致家长的一封公开信,一封是关于防溺水的问题的信,班主任教师同一些家居附近有水的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叮嘱家长要注意孩子安全问题,一封是安全问题的信,在这个同时,我校聘请了交警到校讲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和怎样遵守交通规则,学生还进行了“交通事故”画板的参观,使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最先了解核实,经过侧面了解,同时我校有一支事业心、责任感强的教师队伍,教师有了依法执教的法律意识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平安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我们的这些做法得到家长、社会认同,他们同我们一起来关注的健康,这正是由于我们尽心去工作,尽心去关爱孩子,所以,我校无一例类似的事故发生。
三、抓常规管理
学校与派出所联系紧密,设立了校园警务点,加强了警校联系,学校的安全工作有了可靠的保证;学校还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在教学区、办公区、校园围墙重点地段设置了红外线监控系统,为保证师生的交通安全针对校门口车流量比较大的情况,学校在校门口设置了警示牌。提高了学校的治安工作“技防”、“物防”水平。学校制定了严格的门卫制度和来访人员的登记、验证制度,学生出入校园验证制度,并做好值班记录和来访人员登记记录。
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常规教育,实施警校共建,学校及周边的平安环境是我们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条件,我们定期向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教育学生掌握防火、防盗、防水的一些常识。比如,在安全教育日、5月12日、9月11日由政教处牵头组织了一次紧急疏散演练,12月2日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效果非常好。在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上,利用周二下午第三节班会课对学生时进行安全教育,利用星期五下午第三节课时间进行科普知识阅读,丰富学生的文化活动。
我们的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才刚刚开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加强。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应有贡献。
第四篇:襄州区峪山镇中心小学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
襄阳市 襄州区 峪山镇中心小学 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
湖北雀尔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二零一三年十月
目 录
一、基本情况................................................................................................3
二、学校饮水现状及存在问题....................................................................3
三、兴建直饮水工程缘由............................................................................2
襄阳市襄州区峪山镇中心小学 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峪山镇中心小学位于襄州区峪山镇,现有在校学生、教职员工1243人。
目前学校有一栋4层教学办公楼,一楼为学生宿舍,2楼为教师办公室,3、4楼为学生教室。
二、学校饮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峪山镇中心小学饮水现状
峪山镇中心小学目前所使用的水源为井水,其中一口井为10米,其水源主要依靠旁边的2个15方的池水渗透,另一口井为140米,水源供应不足,经卫生部门检测,水源含铁量超标高。学生饮用水主要途径为直接饮用井水。
2、峪山镇中心小学存在的饮水问题
直接饮用井水存在安全隐患。由于水源不足,学生直接饮用井水。而直接饮用井水极易造成校园群体性公共卫生事件,因此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建设校园安全饮水工程迫在眉睫。通过对襄州区中小学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细菌已经超标存在,因此有必要尽快对现有的饮水问题进行解决,从而避免群体性公共卫生事件。
三、兴建安全卫生饮水工程缘由
根据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应教字[2011]13号)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生活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湖北省卫生厅、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督检查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襄阳市襄州区教育体育局与襄州区卫生监督局联合组织对全区84所中小学生活饮用水进行了水质检测。结果显示菌落及大肠菌超标学校46所、锰超标学校1所、铁超标学校2所。对检测发现的问题,襄州区水利部门及教体局党组高度重视,鉴于长期饮用此种状态的水,易对师生身体造成危害 的现状,襄州区水利部门及教体局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贯彻落实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管理工作,切实解决学校师生安全饮水问题。
根据湖北省教育厅的文件精神,结合峪山镇中心小学的饮水现状及国内其他地区的经验方法,我们认为有效解决峪山镇中心小学师生的饮用水卫生安全问题的办法就是在校园内重新打一口300米深井解决校园师生们的饮水水源。
第五篇:(定稿 )襄阳市襄州区程河埠口中心小学:《校园环境管理及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研究成果简介
《校园环境管理及校园文化建设 》课题研究成果简介
本课题研究:襄阳市教育管理学会2011立项课题 课题承担单位名称:襄阳市襄州区程河镇埠口中心小学 课题负责人姓名:罗婷婷
冯万兵 杨建锋
课题组成员名单:黄兆华 宋汉华
罗俊英 王勇 郭淑平杨喜清 王和平
马小燕 韩燕华 王静 罗艳群 罗婷婷 冯万兵 陈伟
学校校园环境管理与文化建设即所谓学校的“硬件”建设,是校园文化环境的硬件和建设的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校园环境管理和文化建设就是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校园环境管理及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学校精神氛围,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为此,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是良好校园环境管理与文化建设的创建者和营造者。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校园环境管理及校园文化建设从广义上说,是指学校整体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学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制度,全体师生的共识与遵循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等。从狭义上说,是把校园文化理解为相对于课堂文化而言的课外文化,或者直接称之为非课堂文化,是指舆论风气、生活方式、文化娱乐、社会活动、校风校纪、人际关系等。埠口中心小学自建校以来,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校舍的扩建,对学校校园环境进行了持续建设、改造和完善,形成了其特有的校园文化。我校现有学生1000多人,我校的校园规划、布局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不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很好的起到“育人”的目的,所以我校进一步强化校园环境管理与文化建设,为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人品奠定基础。如何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已成为发展基础教育的重要而紧迫、崭新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二、课题的假设。
本课题试图运用校园环境管理及文化建设二者统一实施这一新的教育理念作指导,通过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诸要素的整合,把学生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学校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得到健康全面地发展。
三、实验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对学校环境管理及文化进行设计和建设,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发挥校园环境管理及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经验,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生和教师健康、全面、和谐和富有个性的发展,推进学校和谐和持续发展。
四、课题研究成果介绍:
1、学校环境管理与文化建设制度的制定。
学校环境管理与文化建设制度是学校管理的标尺,又是师生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在学校内务管理上,我们追求精细化管理,在管理中本着发现人培养人的主旨,引导我们全体成员共同探索出适合我校实际的特色化管理制度、明确的岗位职责,从而有效的指引着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行动。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总结,我们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为纲,编印《埠口小学环境管理与文化建设指南》,以指南中的细则来要求自己,努力提高教师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使师生们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提高执行常规工作的规范性和创造性发展的主动性,使师生的内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2、学校硬件物质文化的建设。
我校位于新野与襄州接壤的唐河畔,山水环绕,具有较好的育人环境。我们紧紧依靠镇
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于2005年在程河镇“双改”工程的落实下,投资180多万新建一栋四层教学楼,2010年又争取到镇中心学校“三改一加强”工程,改水、改厨,投资40余万元拆除旧食堂,并经多方协商,新建一栋食堂,新建一深水井,彻底解决1200多师生用水、就餐问题,2012年又多方筹集资金修建带有篮球场、排球场,多媒体电教室、学生电脑室、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队室、音乐室、美术室等基础设施设备齐全。
3、学校环境管理与文化建设二者统一。
学校要环境优雅,充满书香,在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在师生的共同参与建设下,充分依托地方特色,使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雅,一行散发着清雅桂花香的绿伞,校区一分为二:右边是错落有致的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左边是绿草如茵的标准化操场,校园里的每一栋楼、每一条走廊、每一个宣传栏、每一扇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育人文化,深深的熏陶着每一个埠口小学生。通过多年的积淀,我们形成了以 “尚德、迪智、励志、发展”为校训,“团结和谐、勤奋超越”为校风的人文校园精神,引领着埠小教师“敬业爱生、博学善教”,激励着埠小学子“乐学创新、自主合作”,我们学校醒目处的校风校训教风学风,每个班级班牌中那情真意切的班主任寄语、铿锵有力的班级格言、极具班级特色的班级简介,每个办公室的工作理念,每个教师的座右铭都告诉着大家,最美一直是我们求学上进的姿态!
4、加强学校校本研修,打造儒雅的教师队伍。
我校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调动教师研究的热情,开展校本培训,以达到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一系列的校本研修活动,达到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的目的。我们为每一位成员发放了《论语》、《给教师的100个建议》、《教师科研有问必答》、《幸福教育论》、《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做最好的自己》、《细节决定成败》、《在学校教育中学作研究》、《做幸福的老师》、《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教师自主发展论——教学研同期互动的教职生涯研究》、《发现你的心灵》等教育理论专著,并定期组织学习体会的交流。我们要求中青年教师将读书和写作结合起来,提出教师快速成长的“六个一”计划:一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写一篇读书心得、每一学期写一篇论文、每周写一篇教育教学随笔、每期上一堂教研公开课、每周进一次阅览室。我们希望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打造一支求实致远,质朴高雅,诗情激情兼备,德正气华俱全的儒雅教师队伍。
5、富有个性的教室文化建设。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整洁、雅致的教室文化能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每间教室外面都张贴着同学们自己的质朴的话语,激励、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向他们看齐;班级展示牌向人们展示了班级名称、班级心语、班级全家福等;中国功夫中国字展示出师生书法艺术的底蕴;班级文化园地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教室内鲜艳的国旗、醒目的学风,提醒学生心中时刻装着祖国、装着学校,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图书角”、“班训”、“荣誉台”、“特色目标体系”、“争优栏”等小天地,给学生提供一个成长的大环境。班级植物、动物角内,漂亮的鲜花、精美的盆景、可爱的小鱼小虾……体现了师生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每个教室门牌上的班级口号,道出了全班师生的心声,如:勤学好问,刻苦善思、超越自我,超越梦想等,句句含哲理,字字寓智慧,条条激励人。
6、以班队活动特色化建设为途径,构建人文校园
(1)形成特色: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面向社会,家长兄弟学校观摩;定期举行,形成特色;学生参与设计、展示,综合能力得到提高。(2)主要形式:①少先大队定期全校性特色节日。②中队主题特色活动:各班师生共同设计班牌;各班围绕主题开展班队活动(每月2次)。每个人都在这些和谐的情境中充分的展示自我,体验着成功的快乐。
7、学校、教师、学生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通过课题研究中的各种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的平台,学校现在拥有一支高
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敬业爱生、博学善教,每一个人都是我校的一张生动的名片。现有教职工58人,其中女教师 39人,男教师29人,40岁以下教师 20人;教师平均年龄34岁,20个中级教师,5个一级教师,1个员级教师;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学历提高率81%,其中本科占80 %;教师参加岗培合格率100%;教师普通话合格率100%,其中二甲4人;教师信息技术合格率100%,其中信息技术22人;学校现有市级骨干教师12人,区级名师 1 人,镇骨干教师 28人,两年多来学生获国家省市级奖励289人次。埠口小学的每一个教师时刻都在努力着,朝着我们的目标幸福地成长。
总之,回顾我校课题三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是埠小成长的历程,更是埠小自我的超越。我们深信在各级领导的倾情关怀下,本课题成果将成为我们今天工作的起点、前进的动力,今后我们全体师生将更加团结一心,不骄不躁,推广、应用、创新教育科研成果,努力再攀新高峰!
(执笔:襄阳市襄州区程河镇埠口中心小学课题研究组
罗婷婷 冯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