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必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探析》

时间:2019-05-13 19:22: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长必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长必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探析》》。

第一篇:校长必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探析》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探析

作者:刘寒雁

制度是人际交往中的规则。制度在社会发展的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为人们的行为提供可供遵循的规则和标准,赋予人们的行为具有价值意义的选择和判断。布罗姆利(D.W.Bromley)认为,制度变迁就是有关界定个人选择集的关系的变化。因此,制度变迁反映的是在特定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集团所具有的改变现有行为规则和所有制结构的迫切需求。制度变迁的结果就是在新的市场原则下产生新的利益关系。[1][P.55]

理性(reason)是社会行为主体(国家、政府、政党、利益集团、个人等)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是行为主体认识自然、社会和协调、整合社会行为主体之间关系的基本能力。习惯上把理性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种。工具理性就是指人们用理性的办法来看使用什么样的“工具”能够最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价值理性是根据人们认为合理的价值与方法努力达成的合理价值活动的能力。[2] [P.65]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劳动力市场发育得不够完善,不断积累的劳动力市场扭曲将对经济的发展产生间断性的负面影响,而此时,政府的理性制度介入将是高效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3]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力资本理论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学校教育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受到了大众的追捧。与此同时,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缺陷也为世人所诟病。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和加速教育改革的社会需求,教育界多年来从不同的角度,努力进行了许多的尝试和改革,但成果并不能让人感到满意。一方面由于众多政府职能部门的非理性介入,使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教育的评价体系完全刚化,导致素质教育与应考教育本末倒置。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传统的教育价值取向和现代社会的教育需求关系发生扭曲,强大的社会意识形态阻力和制度惯性,导致单方面的教育界内部改革举步维艰。因此,对于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而言,首先要在工具理性的基础上,重新构建政府理性,即在有限权力的框架下,有效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和机制,为教育的公平发展构建合理的制度环境。其次要在价值理性的引导下,重新审视公众的教育价值取向,即在知识经济一体化发展人才需求的模式下,摒弃传统的“官本位”教育价值理念,为教育的人本化发展构建科学的社会评价体系。

一、义务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义务教育从法律角度来看,是一种公共产品。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每一个适龄儿童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生家庭不得以任何理由阻碍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政府应该为每一名适龄儿童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我国长期以来,义务教育实行国家办学、中央集权、财政单一供给的管理模式。这与我国政治经济长期高度集中统一的体制是相吻合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需要。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把义务教育责任交给地方,实行中央领导、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新体制,客观上导致了义务教育的不公平发展。资料显示,在相关制度影响下,中国各级教育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人均经费分配中,从小学、初中、高中到高校呈几何级递增,小学生的生均经费与高中生相比相差十多倍,而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小学的生均经费又是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的数倍。目前,实行义教经费保障机制和“两免一补”政策等,从很大程面上缓减了教育不公平趋势的发展,但又从新的角度对学校制度改革提出了挑战。

(一)校长聘用制度改革与薪金制度僵化的矛盾

从2003年教育综合改革开始,一些地区的县乡两级政府纷纷从学校的具体管理中退出,主要工作转向确定地区内的教育导向(即评价机制)和落实现代教育方针。取消了校长的行政级别,制定了《中小学校长公选实施办法》改革学校法人制度,按照“公开选拔、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这一新的改革举措,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首先,校长年薪制的推行极大地鼓励了校长的工作热情,但在一定程度上将校长推到教师的对立面。由于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存在巨大差别,教育的成效更多的是集体劳动的成果,年薪制所导致的巨大薪金差距,无疑对其它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情绪产生负面激

励。因此年薪制的对象应该有所扩大,以激励学校大部份教职工的积极性;其次,教育管理部门在具体教学工作上的退出,无疑给予了学校充分自由发展的机会,但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民间组织的监督评价机制必须得到强化,校长的任期和权限必须得到严格限制,才能保证学校工作的健康持续地发展。

(二)教师聘用制度改革与人才不平衡流动的矛盾

目前,有部份地区已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打破城区、农村和校际之间的界限,对教师实行竞争上岗,重新聘用,实现了教师身份社会化,给予了学校间人才流动的机会和引进优秀人才的可能。教师聘用制,虽然采用了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来调整,但教师身份社会化后,由于相关政策的不配套,进入社会化的教师不能进入社保,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优秀教师保留的困难加大。特别是在贫困地区高中教师极缺的情况下,竞争上岗其实只能在学校内部进行。也就是说,没有充足的教师资源,进行竞争上岗的可能性不足。另外,教师聘用制打破了城乡、校际间的界限,在城乡二元经济的情势下,城乡间学校的发展极不平衡,基础建设和相关待遇的差距甚至还有所扩大,许多乡村教师借用这一机会,纷纷前往条件较好的学校应聘,严重影响了贫困地区乡村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使教师聘用制成为教师单向流动的便道,使教育公平问题日显突出。因此,教师聘用制必须配套以相关的政策和经费,学校对已聘用的教师要给予相关的社会保障和略高于非社会化教师的薪金待遇,以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同时,建立教师双向流动的激励机制,各级政府建立相应的保障基金,对于主动到乡村一线应聘的优秀教师,一方面给予年薪待遇,大幅提高其收入水平,另一方面给予到乡村一线任教一定年限的优秀年轻教师进行培训和学习深造的机会,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师队伍优化和教育公平的协调发展。

(三)绩效工资改革与学校经费来源单一的矛盾

一些地区正在进行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但是,绩效工资制度因为近年来学校的各项收费被取消而进退维谷。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和“两免一补”政策的推行,虽使学校的基本教育经费得到了保障,但由于教育经费各项用途已非常明确,学校没有额外的资金支持绩效工资的执行。因此,针对目前教育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较低这一现状,如能打破僵局,建立教育服务于企业和社区的模式,引进社会力量和市场资金,联合民间组织和企业部门,建立教育基金,开展社区内的教育捐助和校企共建活动。并给予企业合理的税费优惠和资源使用便利,开辟资金筹措渠道,以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开展。

(四)学校高速发展与教师编制人事管理体系的矛盾

目前许多公办学校的教师编制主要还是根据行政管理逐级下达的,往往存在学科不配套、不均衡的问题。一是行政审批程序复杂,学校急需的各类教师缺口填补周期过长;二是选聘方式存在不足。以招考公务员的方式招考教师,无法系统地考察应聘人员的教学能力;三是新增教师指标缺乏,难以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四是经费保障有限。新增教师工资需地方财政支付,新增教师越多对于地方财政压力更大。因此,进行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并非教育界一家的事,要联合各职能部门,从人事到经费上给予特殊的制度安排和保障,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改革的推进。

(五)地区发展差距扩大后义务教育成果巩固与优质学校建设的矛盾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面对急需的各项教育投入,财政压力和还贷压力还相当严峻。同时,近两年城市优质学校的基础建设投入较大,已建成一批现代化的新型学校,但由于经费倾斜的不足,农村与城市的教育发展差距依然相当明显,甚至有所扩大,教育不公平现象突出。如何实现优质学校建设和教育公平的协调发展,将是近几年教育事业发展必须直面的难题。在充满改革机遇的今天,应该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条件,推动多渠道融资和多元化办学的新型教育体制,在将部份教育资源推向市场的同时,借助各类力量,引进教育资金,以实现教育体制的完善和发展。

(六)素质教育改革与社会价值取向的矛盾

在教育思想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各界普遍承认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强化公民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内化”提升为人的综合素质,也就是说素质教育是现代社会教育的本质要求。但是,在强大的社会文化惯性的推动下,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择校、高分低能等一系列问题依然严重,来自于教育界内部的教育改革在外部环境的强大压力下进展缓慢。因此,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必须从社会教育价值取向和教育评价体系两个维度,一方面改变公众对教育的功利性价值追求,另一方面改善应试教育之所以枝繁叶茂的评估评价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中小学生“减负”,实现“全人”教育的理想。

二、高等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西方世界大学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繁荣,并逐步形成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大学特征。第一,大学自治。大学,“它有着与政府机构和企业机构完全不同的制度特点和管理模式”。第二,学术自由。在大学里,任何学者在其研究领域内,都有权按照他们认为正确的传统和法则,自由地进行知识探索和学术研究。第三,多元办学。这是现代大学发展的目标和追求之一。美国学者约翰·S·布鲁贝克指出:“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并非是每个人都适合于这种训练的,而那些胜任这种训练的人必然能够发现这种训练。否则,社会所赖以取得新的发现和明知判断的‘涓细的智慧溪流’将会干涸。大学的首要职能是完成这些任务。”[4][P.12]

现代大学制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正如北师大教授张斌贤所指出的:“现代大学制度是正确处理大学与外部、大学内部各种关系的规范体系”。英国教育家伯顿.克拉克认为:“大学的含义可以说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它依靠改变自己的形式和职能以适应当时当地的社会政治环境。同时,通过自己的连贯性及使自己名符其实来保存自己的活力。谁都在谈论大学,但大学作为学者进行教学、科研和从事社会服务的场所,我们只有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具体环境里才能弄懂大学的这些具体任务是什么。”因此现代大学制度虽然起源于欧洲,但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不同的时代又各有不同的特点,努力建立与本国本地区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大学制度,是各国大学制度建设的发展方向、基本经验和普遍规律。

(一)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

由于高等教育对于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国政府对于高校的管理极为重视,甚至还出现了政府职能渗入到高校管理的各个细节,不论学科设置、人事安排、学生管理、考试模式、评价方式,甚至研究方向和教材使用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政府管理的身影。如何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是各国政府进行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重心,各国政府正努力寻找高校管理中集权和分权的平衡点,转变全能的职责为立法、拨款和政策指导性职责,给予高校发展充分的自由空间。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对于高等教育实行集权管理。多年的实践已证明这种管理方式弊大于利,政事不分、权责背离、千校一策、机制僵化,既不利于政府管好高校,又不利于学校自我发展。借助市场手段调节教育资源是许多发达国家的共同做法。如,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课程,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社会服务,筹集办学经费;通过人才市场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和教师流动问题;引入市场机制调节校内资源分配等。因此,鉴于高校发展的现状,改变政府职能,引入市场机制是我国高校摆脱束缚获得高速发展的要素。目前,困扰高校发展的最大问题是高校基础设施高速发展与经费来源有限的矛盾。此时,政府有关部门的介入非常必要。一是利用政府职能,建立相关法律和法规,引导地方税收和寻找各类财政支持,积极为高校发展筹措更多的经费;二是协调各高校的教育资源管理,将零星分布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保留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校产,将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零星资产推向市场,在保护与开发的同时集中力量办现代化大学。三是引导社会各界参与高校建设。四是支持学校依法办学。有限政府介入,就是要根据大学自治的传统,充分维系大学独特的组织系统、活动章程、法人地位、基本职能和学术组织的特征,以保证其具有充分的自主权和发展活力。

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赋予校长足够的行政、学术决策权与组织指挥权的同时,进行有效的职能监督,以保证学校的顺利发展。

(二)改无序民主为有序民主

大学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实行民主管理。首先,民主管理是保证学术自由的基础。实践证明,管理上的专断和学术上的霸道都会窒息学术自由的风气。只有在民主的氛围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由土壤中,学术才能顺利地生成和发展。同时,在社会主义国家,师生都是学校的主人,实行民主管理有利于维护师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师生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办好学校。因此大学可以通过相关的制度建设,如教代会、工会、教授委员会、学生会等组织,以保证大学的学术自由。

但是,任何民主都是相对的民主,学校民主的有序性就显得更为的重要。只有学生的民主则使学术的权威性荡然无存,使教师教学的难度增加。在学生有权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进行考评的同时,不给予教师相应地对学生逃学、旷课、迟到、早退等一系列过度自由行为的管束权,将导致是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学风的败坏和教学质量的不保。同时,单方面地压制学生的民主只给予教师的民主,将不利于学术气氛的活跃,助长学术霸道的歪风,影响有活力、有创新精神的高校学术气氛的形成。因此,建立高校有序的民主将能有效地规范高校的教学管理秩序,形成高校良好师生关系,从而实现高校良好的理学作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三)移教授管理为教授治学

现代大学组织是一个由学术和行政单位交叉组成的矩阵,学术组织和行政组织是依据不同的目标、价值和规则运行的。目前主要存在两种大学组织模式,一种是学术组织占优势, 主要表现为大学管理结构的协调方式。另一种是行政组织占主导,学术组织处于从属的地位, 大学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科层化特点,这种自上而下的等级管理是目前我国大学运行的主导方式。

[5][P188]

教授治学是大学的一个重要传统。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教授是教师中的骨干。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教授在学校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大学外部关系和内部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特别是政府科层制管理体系被引入高校以后,大学依靠教授治理变得力不从心。正如美国教育家布鲁克所指出的:在现代社会,“就像战争意义太重大,不能完全交给将军们决定一样,高等教育也相当重要,不能完全留给教授们决定。”让“教授治校”来代替“教授治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一方面让学富五车的教授们扬短避长,用管理思维解决学术问题,用学术理想解决管理问题,所产生的是事倍功半的后果。另一方由于教授工作的错位,高校学术活动受到影响。因此,应该由政府部门牵头为高校的发展建立详细的法律、法规,明晰高校学术组织与行政组织的人事关系和工资体系,确立教授完整的治学职能和管理人员明确的管理职能,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减化内部行政手续。让教授们发挥所长,并留出充分精力用于学术成果的运用性转化,改变中国高校教学科研与实际生产运用相脱节的现状,实现高校作为社会进步主要推动力的社会职能。

(四)破统一体制为特色办学

中国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虽然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但总体上总是以较为统一的面貌出现于世人之前。1949年以前,整体模式都是师从日本和欧美;1950年至1965年期间照搬苏联模式;1966年至1977年期间误入歧途,高等教育整体倒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徘徊,80年代中期以后进入新的全体性探索。目前,总体上都以追求大而全的综合性办学模式为目标,缺乏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成为许多高校的通病。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不同民族构成成份,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不同自然人文资源,必须会对高校的发展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立足于本土的实际,建设自己的特色是各高校脱颖而出,成为高水平大学的基本点和出发点。

教育事业是具有适应性和引领性二重特点的社会事业。现代教育是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培育人的心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和引领时代进步的事业。现代教育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民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遵循社会发展规

律和教育发展规律,整合各类社会要素和办学力量,实现教育的创新性、开放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6]因此,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首先必须以创建现代学校的理念为基础,建立现代学校文化。制度是刚性的,文化是柔性的,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实现社会的进步。从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是文化传承的形式,更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从建设和谐社会来看,教育是社会公平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套用现代经济管理模式的学校制度只会让教育成为机械的、狭窄的、片面发展的教育。只重视升学率和考试分数的教育不可能成就文化的、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现代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经济发展的手段,更是文化结构的支撑。其次,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必须厘清概念、理顺关系,实现制度的创新和管理运作模式的提升。现代学校制度特指在知识社会初见端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的社会背景下,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以完善的学校法人制度为基础,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学校依法办学、民主管理,能够促进学生、教职工、学校、学校所在社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7]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教育制度创新的基本内容,主要涉及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学校内部治理的结构和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三个层面。一是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即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必须完善教育法律体系,从政府行政主导型管理转变为依法治教、依法行政的制度管理;必须构建现代公共教育财政制度,从生产性财政制度转变为公共财政制度;建立决策咨询审议问责制度,从部门的内部决策转变为开放的程序化决策;建立省级统筹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从集权管理转变为适度集权、分级管理的制度;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从全能管理转变为有限管理,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建立良好的教育服务体系,实现以学校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的依法办学和民主办学体系。二是学校内部治理的结构,即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必须首先区别不同类型的学校,建立相应的法人治理机制;制定学校章程,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建立相对独立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构,实现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性;健全内部沟通机制,实现市场、学校和政府三个方面的沟通与协调,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8]。三是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即教育的市场条件和社会参与制度。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必须实现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提高市场参与率,吸纳民间资金和金融资本,最大限度调动政府、社会各方面力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还必须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扩大社会参与度。充分利用非政府社会中介组织来承担咨询、认证、评估、拨款、信息服务等政府转移的管理职能,完善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后学校与市场间的关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还必须完善实施市场运作和社会参与的政策保证及监管制度,以保证投资者和消费者的权益,实现学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昭河, 制度变迁与人口发展——兼论当代中国人口发展的制度约束[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2] 史云贵, 从政府理性到公共理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性路径分析[J], 社会科学研究, 2007(6).[3] Pehr-Johan Norback, Cumulative effects of labor market distortions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65(2002)135-152

[4] [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 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7.[5] 魏林红,我国大学科层层制管理的实践困境及其变革[J], 社会科学研究, 2007(5).[6] 罗崇敏,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努力开创云南现代教育事业新局面[Z], 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08年2月19日.[7] 靳有忠,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几点思考[J], 青海教育, 2005(7).[8] 谈松华, 教育管理制度创新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J], 中国高等教育, 2003(7).

第二篇:校长必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下学校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下学校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徐文祥

【内容提要】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在实践中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动态过程,学校运行机制的高效则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点之一。本文从决策、实施、操作、发展和监控五大运行机制入手,分析其运行的基本框架,阐述其中的关系,以便在探索和实践中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进学校优质、和谐、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运行机制探索实践

一、现状及思考

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表现在:教育资源(经费)、人力资源(教师)、教育对象(生源)、教育实验与研究课题(项目)、竞赛性活动的竞争和办学特色(品牌)的竞争等,传统管理方式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传统教育体制惯性强,校长的角色定位存在偏差,学校组织运行中的中层干部处于被动执行状态,专业组织活力缺乏,学校管理中的随意性较大,管理中还存在“就制度论制度”、“就管理论管理”、“就权力论权力”、“就参与论参与”的现象,现行管理方式及运行中诸多环节不能适应学校发展,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已被提上议事日程。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学校的现代化进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校变革是寻求变化的,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工作重心之一是聚焦学校内部运行机制,这要求我们做到完善决策机制,重视管理创新;调整机构设置,降低管理重心;提高管理实效,前移管理阵地;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绩效管理;建立责任制度,实行反馈激励,充分调动中层干部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校有限的人、财、物等达到最佳组合,发挥出最大的质量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对运行机制的理解

机制一词来源于希腊文“mechane”,意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机制有三种解释:一是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二是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三是泛指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和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1]机制也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机制与组织、机构、制度运行的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运行机制是指一定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功能,在机制整体运行中,所构成的各要素之间的配置方,以及调节功能不同,则运行机制的运行过程和特点就不同。”[2]学校运行机制可从两个维度去理解:一是机制内涵有“制衡”的意思,二是每一种机制运行上,都有特定的组织机构参与,担当一定的责任,并需特定的制度来对组织、机构及其中的主体进行约束和规范。学校运行机制的众多因素中,都存在相对应的关键性核心因素,如“决策”与“参与”,“职责”与“协作”,“责任”与“程序”,“反馈”与“奖惩”,“防控”与“监督”等,这是对立统一、互动制衡的,它构成了学校决策、实施、操作、发展和监控五大运行机制。

三、五大运行机制的整体构成(一)决策机制:校长决策与民主参与相结合1、校长成为学校的决策中心

校长作为学校领导者,是学校的灵魂。校长不同于一般的行政领导,肩负着学校发展的现实使命和历史使命。美国教育管理学界认为,校长应承但七种角色,其中包括校长作为学校文化建设者这一角色。[3]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对校长的领导力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校长应该把改进课程、研究学生作为工作的重点;应改进学校的机构设置方式,其决策应该放在掌握信息最充分的层级进行;应改正学科教学中长期存在甚至连名师都容易犯下的错误,如活跃却低效率的课堂、假问题充斥课堂等;应唤醒校园里沉睡的数据,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学生的成绩、学习状况,以促进教师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改进。现阶段,我认为校长主要做好以下四件事:一是“看好势”:把握教育发展的基本态势,从发达国家、发达城市中寻找参照系,关注主流教育的走向,紧盯国内名校走向,结合本校实际,确定学校发展战略。二是“选对人”:同步进行学校发展的战略研究与教师发展现状分析,选好学校的中层、班主任等管理人员,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最大的成效。三是“做好事”:做好每一个判断和决策,宏观上把握好学校每一阶段的发展目标,能让教师都能看到自己的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目标以及个人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四是“分好钱”:要很好地平衡教师的利益,树立“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理念,把成绩和利益略多的归功于教师,使教师忠诚于学校,对学校有归属感。

2、建立教师民主参与载体

随着学校各领域工作的转型,决策必须由经验型向科学理性型、由零散随机型向系统程序型、由独断随意型向参与协商型转变。我们突出了校长的决策心中,又组建校务管理委员会,由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年级部主任、教研组长、优秀班主任代表和学科骨干教师代表组成,意图是“整合智慧、凝聚目标、提升骨干、弥补部门缝隙、化解管理裂痕”,重点发挥其“参与咨询、骨干推进,纵向沟通、横向凝聚”之功能,主要职责是参政议政、分享校长的决策权力,为校长科学决策提供咨询建议;参加讨论、制订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参与学校重要文件的制定、修改;反馈、研讨学校管理中存在的、有待改进的问题,为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充分保证教职工对利益决策的“话语权”,以多元的智慧完善校长决策。

(二)实施机制:明确职能与协作共进相结合1、变革学校内部组织机构,明确部门职责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到底改什么?我们认为就是要改那些影响效率(指令不畅通)、影响教师积极性以及职能重叠的环节。自主运行为特征的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特点是向下赋权,建构扁平管理模式,加大中层机构和教师专业团队的自主权,实现管理重心下移。为此,我们将学校中层机构调整为校务管理部、课程教学部、学生工作部和后勤服务部,增设年级部。校务管理部负责对外联络、校内行政协调以及教职工活动的组织和安排等。课程教学部负责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承担学校教学日常工作和教学质量的管理工作,承担教师培养和教育科研等。学生工作部协调各年级学生德育工作,策划全校性重大德育活动,组织学校系列德育活动的开展,负责班主任的培训和考核等。后勤服务部则承担学校各项工作的后勤保障任务,强化服务功能。我们还提升年级部职能,主要职责定位为策划年级整体工作,管理年级的学生工作,关注各梯队班主任的成长状态,形成对学生阶段性成长需要的同步研究,积累学生管理的典型案例。这样,原来担负学校行政管理重任的中层职能处室,由过去的“上传下达”变为咨询、参谋、指导,由直接行政管理、过程管理转变为目标管埋、过程监控,直到了组织协调、宏观调控、咨询服务和检查监督的作用。

2、形成部门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

职能机构得以良性运行,学校必须为其提供两种支持:一是工具性支持,即提供完成某项任务必须的物质上的援助、建议或知识;二是情感支持,以关心行为和同情倾听为特征,良好的同事关系及和谐的人际氛围使教师满意、更易相处、更善于合作。我校年级部工作是在学生工作部、课程教学部的指导下,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和部分教学工作,除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外,重点是在学生发展研究、关注学生成长需求、策划和组织符合本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成长系列活动上做好文章,以体现管理的针对性和直接性。学校层面,学生工作部和课程教学部每月一次的联席会议,引领学生发展需求,把学生工作融化在日常的教学研究之中。学生管理上,重点抓了三个层面的工作,第一层面,由学生工作部主持,由各年级部主任参加,主要通过年级部主任来整体了解每个年级的学生状态和学生工作开展情况。第二层面,由各年级部主任主持,由同一年级的所有班主任参加,主要通过班主任来横向交流每个班级的学生工作开展情况和每个班主任的研究状态。第三层面,由班主任主持,班级学科教师参加的活动,通过任课教师了解本班学生的状态,并在同一年级中进行横向比较,为各班学生发展活动出谋划策。

(三)操作机制:部门负责与工作程序相结合1、每一个体各自当好本领域工作的“责任人”

所谓“第一责任人”,就是要求部门负责人做到:结合学校办学宗旨,自主策划和实施部门工作,加强规则和程序的设计,重视过程反馈,注重考核激励,做到“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关注自己的岗位,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养成自主发展的意识,即对自己分管的工作要有创新性的思考,并有对工作推进有发展性思考,并对工作进程中的困难与问题要主动反思,不是坐等校长的引领和指正。各部门做到常规工作抓规范,重点工作求突破,特色工作创品牌,提高管理出效益。我们课程教学部紧紧围绕“务实学”来开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工作,学生工作部则紧紧抓住“端品行、健身心”这个核心理念来开展学生工作。

2、形成相关的工作程序

学校工作要紧扣教育教学中心,本着“有制度按制度、无制度按常规”的工作程序,从校长到每一个教师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新入校教师通过学习和培训,在短期内能迅速有效地开展工作。我们立足现有制度规范,突出管理流程,基本实现“凡事有规则、凡事有程序、凡事有负责、凡是有反馈、凡事有监督”,将重复性较强的各项工作流程化,明确工作要求、时间节点、责任人等,从而有效地祛除管理粗放的诟病。教学常规管理方面,抓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教学质量监控五个环节,并在建章立制的基础上细化流程便于操作。班主任管理方面,为使新班主任迅速适应岗位,我们建立了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规程,并提供可行的操作措施以供学习,如对班主任如何做好第一次与学生见面、第一次学生干部培训、第一次与后进生面谈、第一次开家长会、第一次家访等作了详细的指导并成文,使班主任工作经验得以总结和传承,成为青年班主任工作必备和指南。

(四)发展机制:过程反馈与激励完善相结合1、完善过程反馈

力图转型的学校管理,不应满足于固定标准,更要根据学校具体阶段和领域的改革发展的需要,作出新的选择。如我们实行年级部负责制后,实现了管理重心下移,并把日常管理、监控、指导的部分评价的权力下放给年级部主任,应该说年级部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但由于对教师的评价与反馈往往局限于本年级,因此会造成年级部主任的本位思想,只要管理自己的事,而全校性的工作考虑得较少。为了提高整个学校的凝聚力,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将年级对学校整体工作的完成度也纳入考核之中,倡导全局观念,既要管好年级,也要关心学校大事。同时,校长室对中层的管理通过《职能部门第每周工作纪事》来反映,课程教学部通过《教研组长每周工作纪事》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工作部《班主任每周工作纪事》和《班级日志》来掌握班级情况。

2、优化以绩效为核心的激励制度

发展机制上,我们重点做好“激励完善”,深化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用人机制改革,尝试教师任用流动制,对不能胜任教学岗位工作又不尽心的人员,采用轮岗或换岗,最终达到“能者上、平者移、庸者下”的责任机制,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实施教师结构工资制,注重绩效、强调贡献,以证书会考、期末联考及高考成绩为参照系,而且将考试结果与过程管理与“结果奖励、月度考核、年终综合奖”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变传统对教师工作绩效的静态结果性考评为关注教师行为的互动发展性评价,考评重点是教师的过程改进及行为进步,通过听课、评课、组织研讨、反馈交流等途径,帮助教师洞察自己的优缺点﹑规划专业成长﹑引导实务运作,以增进教育教学效能,使教师既看重结果,更注重过程,这对联考和会考合格率和优良率和高考升学率的提升起了很大的作用。建立教师评价多元制,在各种评比中,引入多元评价机制,通过设立学校管理奖、建言献策奖、班主任工作奖、教学成果奖、教学常规奖、科研论文奖、突出贡献奖,用于奖励那些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师。

(五)监控机制:制度防控与支部监督相结合1、制度防控

管理民主化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民主化进程在学校的反映。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必须建立健全强化预防、及时发现、严肃纠正、运行有序的干部权力制约和防

控机制,以制度保障学校组织的良好运作。制度建设过程中,我们力求把维护教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实现管理者与教职工相互沟通和双向互动,使各项管理制度真正代表全体教职工的意志,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靠制度制约,靠制度监督,逐步由人治转向法治,确保制度有效运转并取信于教师。我们建立健全议事、决策的规则和程序,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工作原则和办事程序,学校重大事项决策、重要项目安排、重要人事变动,都须经过集体讨论决定,做到“拍板的不经手、经手的不拍板”,注重过程监控,强化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反馈,确保制度执行不流于形式。

2、党支部和教代会监督

学校党支部努力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实行民主管理和监督,通过党内民主生活会、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双评”以及干部述职、干部考评等日常工作加强对干部的制约和监督,使党员和党内民主生活成为干部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主体力量和重要渠道。教代会作为群众组织,结合教育改革的发展的热点,从构建和谐校园出发,不断规范教代会的运作程序,突出教代会对学校行政的监督,真正建立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防范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动失败,每学期学校行政领导都要接受全体教职工的考评,以改变“校长负责制”等同于“校长负责”、把“法人”等同于“个人”的做法,保障教师参与监督。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也需要一个过程。但从实践操作来看,我们构建的运行机制切入口小,便于控制,便于操作,便于深入。其实,学校各种机制高效运行,必须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核心理念,发挥校长领导和模范作用,引导教师从自发状态转向自觉状态,建立多种形式的专业引领运作模式,构建教师利益的报偿系统,真正实现一个由凭借“校长能力与魅力”的“没有规范”到依靠“学校管理制度与机制”的“建立规范”,再到通过“学校文化与价值追求”的“超越规范”的发展过程,使学校的教育思想、价值观念、办学理念以制度文化的形式通过教师的劳动逐步得到渗透、理解和认同,最终促进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

参考文献:

[1] 祝启程.全面构建现代学校制度[J].中小学校长,2004(6).[2] 王洪伟.构建现代学校制度 创办主动发展学校[J].上海教育科研 ,2005(3).[3] 余利惠.实施校本管理 构建现代学校制度[J].教育发展研究,2003(12).[4] 昌晓莉.重塑学校文化 构建现代学校制度[J].教学与管理,2005(3).[5] 申建华.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思考与探索[J].人民教育,2004(23).[6] 陆天池 殷建华.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几点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4(11).[7] 徐冬青.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几点建议[J].中小学管理,2004(5).[8] 朱怡华.现代学校发展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J].上海教育科研,2004(9).[9] 李学红.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实践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0]杨小微李伟胜徐冬青.“新基础教育”学校领导与管理改革指导纲要[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第三篇: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工作总结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加强我校全体教职员工的责任心和工作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及思想政治建设,建立健全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为实现我校工作制度建设的飞跃发展的奋斗目标,现将我校工作制度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制度建设工作基本情况

在区教育局的关心和指导下,我校认真贯彻落实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了制度建设工作,进一步促进了我校“强责任、转心态、变作风”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全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平台,营造了认真负责、积极向上的良好工作氛围,规范了教育教学工作行为。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一是及时成立了以校长、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负责人为成员的制度建设领导小组。二是及时召开了动员大会,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工作步骤。三是对开展制度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从增强责任心、推进制度建设、完善机制和加大问责等方面明确了责任领导和责任人。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领导小组对我校各项制度进行认真整理和登记,对原有的不适应的制度进行修改完善,结合当前工作的发展形势,从新制定了师德师风、教学工作、安全、体育、卫生、校本教研、教育培训、实验室、图书室、后勤保障、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进一步规范管理,力求切实可行。在各项制度的修改完善工作中,涉及到人事、财务、师德师风等各方面,本着适用、可行的原则,共建立健全了九大项、80小项的工作制度。并且做到重点制度上墙,组织教师利用业务学习等相关时段进行集中学习,以求人人负责,做到心中有数。

(三)切实做好立卷归档工作

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在校委会的指导下,领导小组对各项制度作了立卷归档,便于制度的废、改、立和落实查询。

二、存在不足及下步工作意见

(一)存在不足

通过近段时间的工作,在制度建设工作中也还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

一是个别负责人对开展制度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那只是文字材料,没有得到充分认真的思想态度上的高度重视。二是对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还不够,检查、反馈、整改等工作中存在缺失。

(二)下步工作意见 一是要继续贯彻落实相关文件方针的精神,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校各项制度。坚持责任与作风并重,以制度促规范,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加大制度的贯彻执行力度,做到责任与义务运行到哪里,制度就约束到哪里。二是要坚持制度的落实,经常性、阶段性总结,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健全和完善一些不成熟的制度体系,并形成长效机制。

第四篇: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讷河市第八小学

2016年3月

根据讷教发„2016‟8号《关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安排,我校开展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工作,是我校为争创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新优势,更高层次建设好学校、管理好学校、教育好学生、发展好教师,推进我校教育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行动。是为进一步激发学校内部活力,建立和完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现代学校制度,让学校回归教学本质,为学校注入新动力。为稳步有序地开展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尊重教育发展规律,针对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教育发展中基本的、重大的、亟待解决的制度问题,有效整合行政、学校与社会等各方力量,通过完善基本制度,健全长效机制等方式,构建思想理念先进、法规依据充分、具体运行正常、实践成效显著的现代学校制度框架,使我校成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办学活力不断增强、品牌特色不断彰显,社会声誉与日俱增的讷河名校。

二、主要目标与总体部署

(一)主要目标

逐步探索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政校关系和学校自主发展机制,加快构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力争用2—3年时间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各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为全面推进中小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提供经验借鉴,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具体目标 1.教育思想现代化

教育思想符合现代教育理论,具有前瞻性,摒弃“功利教育”的不良影响,形成先进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现代化合格人才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体系。

2.师资队伍现代化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人员充足,专任教师合格率达到100%。教师骨干体系进一步完善,科学化程度进一步增强。

3.办学条件现代化

教学设施向现代化迈进,按《黑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配齐装备,加大教育教学设施的更新换代投入,达到高规格、现代化。

4、学校管理现代化 深入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理念超前,建立起科学、规范、高效、协调的学校管理信息化系统,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教,建立起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素质高、事业心强、现代化的高水平教育教学两支队伍。

5.教育教学体系现代化

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学校科研,严格贯彻“质量立校、科研兴教”的方针,优化学科课程,强化活动课程,开发校本课程。

6.教育水平现代化

形成讷河八小独有的科学高效的办学特色,使讷河八小品牌效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行动策略

1.观念引领——建立起先进的制度观念基础。形成现代民主与法制理念,形成现代教育观、师生观、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等,使现代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奠定先进观念基础。当前,最重要、最紧迫、最便捷的办法,就是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专著、名校实践经验,切实用新的思想观念武装头脑、指引行动。

2.重点突破——部分重大制度取得实质性突破。完善《第八小学学校章程》,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对独立、相互支持的新型学校运行机制;推进校本发展性评估,建立健全学校民主管理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校长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度、现代课程制度等关键性制度,全面激发学校活力。

3.点面结合——紧贴中心全面铺开。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非一日之功,必须围绕中心按照“顶层设计――试点先行――有序推进——全面铺开”的思路进行,制度经过精心设计一旦确立,就应当有它的稳定性与连续性,运行过程中可能仍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要进行适当的微调。试点成熟的制度经验需要转化为更大面的共享成果,使点上的经验在面上推开,面上的问题在点上得到解决,形成点上突破,面上覆盖,质上提高的良性循环。

(四)总体部署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统筹指导、评估推动”的工作思路,有序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试点工作,总体部署如下:

1.启动阶段(2016年3——12月)。依照市局《关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成立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申报方案的基础上,充分听取广大师生员工、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意见,进一步论证、补充完善,形成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明确试点目标、内容、步骤与保障措施,做好现代学校制度试点动员部署工作。2.实施阶段(2017年3月——2017年9月)。全面梳理和剖析学校现行制度体系的成效和弊端,确定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框架体系,并融入我校的办学特色,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对学校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课题研究,并通过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交流研讨会和专家的评估,开阔思路,改进方法,确保阶段性工作推进成效。

3.总结阶段(2017年10月~12月)。全面完成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试点工作,及时总结试点成果,形成试点工作报告。形成理念先进,工作创新,特色明显,社会满意的试点成果,走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前列,为学校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主要制度内容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涉及初中教育培养目标与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德育研究、教育方式、教育评价、教育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以及通过行动研究形成有效的制度,初步实现学校教育内涵发展的基本目标。

认真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要把立德树人、提高质量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主题与核心,制度建设必须考虑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落实课程方案,是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否有利于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及全面和谐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否有利于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1.学校发展规划(主题:把群体智慧融入共同的创造发展中。关键词:共同愿景、具体规划、选定目标、进行调研、选择伙伴;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检查效果,分析原因,评估总结)。

2.学校安全与应急预预案制度(主题:将一切发展置于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关键词:安全内容、保障措施、组织建设、应急处置)。

3.学校课程与教学管理规程(主题:将高质量落实到每一个课程实施过程中。关键词:总体原则、教学行政管理、课程计划、教材开发、日常教学、考核评定)。

4.教学质量评估实施办法(主题:教育质量保障行动 关键词:常态下的教学质量、学科质量标准、达标策略与办法、过程监控、诊断矫正激励方式)。.5.学校全员育人导师制度(主题:全方位将育人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关键词:育人规格、育人途径、育人方式、育人方法、育人成效、育人经验、典型案例)

6.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主题:让不同类别的学生均得到健康成长。关键词:类别特征、强化长项、弥补缺陷、问题解决、形成规律,特殊学生的关爱与教育)

7.以特色育人为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制度(主题:校本课程是特色育人的心脏。关键词:课程目标、开发原则、主要内容、课程形态、实施方式、效果评估)

8.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制度(主题: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每一个人的教育理念。关键词: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文化、团队文化、课程文化等)。

9.教师阶段性教育教学质量诊断与评价制度(主题:给教师工作作出发展性评价。关键词:诊断方法、评价体系、示范典型)。

10.教师校本研修创新行动制度(主题:在学校中实现教师的共同成长。关键词:校本研修目标、研修内容、研修方式、个人规划、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学校支持)。

11.智慧型班主任的发现、培养制度(主题:让教育行为充满爱意与智慧。关键词:教育事件、分析诊断、理念支撑、实践策略、活动跟进、经验生成)。

12.校长办学理念生成、实践与提升制度(主题:创造个性化优质教育品牌。关键:办学理念、生成过程、实践广度深度、品牌设计、品牌创造、品牌提升、品牌宣传、品牌创新)。

13.学生评教、议教制度(主题:让来自学生的反馈成为改进教学的一面镜子。关键词:评教指标、评教方式、评教时机、信息采集、反馈改进)。

14.完善教学常规制度(主题:用成熟的常规保证教学工作有序、有效运行)。

15.学校教代会实施程序与办法(主题:运用教代会制度将学校决策贯彻下去。关键词:成立组织、权责明确、运行规范、群众认可)。

16.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主题:让每位家长由看客变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者。关键词:产生办法、职能定位、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效果反馈)。

17.建立适合现代学校建设的人事制度(主题:建立以激励为核心的双向选择、聘拒自由、按需择优的人员聘用制度。关键词:按需设岗、自主用人、竞争优先的聘用机制,形成“职务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

18.教师专业化发展与评价制度(主题:引导不同类型的教师快速成长。关键词:成长状态特质、成长规划、基本路径、标志性台阶、诊断评价)。

19.名师跟踪培养制度(主题:用更多一流人物与经验创造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关键词:特征界定、选拔甄别、培养路径、配套政策、宣传提升)。

20.创新型、学习型、实践型、服务型组织建设制度(主题:把学校教职员工打造成一流的教育团队。关键词:靠一流的创新成果获取指导工作的本领、靠不断学习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靠深入的实践将思想、理念与政策落实到底、靠精诚的服务团结全校师生干事创业)。

四、组织架构

(一)成立现代学校制度研究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玉梅

副组长:王春凤

费婷丽

成员:杨淑伟 张艳华 张强 孙茁尘

成立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试点工作办公室,地点设在学校办公室。

(二)聘请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研究与建设工作法律总顾问与法律指导专家

法律总顾问:

法律指导专家:

(三)成立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工作小组 组 长:王春凤

成 员:各室负责人

主要工作:①提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研究与建设总体方案;②开展各类重大教育教学制度研究;为领导小组提供建议;③全程协调推进实验过程,开展具体的实验指导工作。

(四)成立现代学校制度研究与建设工作协调小组

组长:费婷丽

成员:杨淑伟

(五)成立现代学校制度研究与建设专家指导小组

专家:李玉梅

工作:对现代学校制度研究、实验与建设进行专业指导。专家小组工作由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试点办公室牵头。

五、主要任务及工作安排

1.研究制定实验方案。根据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工作部署,结合本校实际,围绕实验内容研究制定实验方案,明确实验内容、思路与保障条件。实验方案于3月25日前完成。

2.召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研讨会。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与任务,部署相关工作,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此项工作3月份由校长办公室、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工作办公室共同负责,其他各相关处室积极配合。

3.研究制定几项重大教育制度。学校重大教育教学问题决策咨询、论证制度;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全面加强专职督导队伍建设;学校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评估。规范学校章程的基本结构、主要内容、通过程序及实施机制等,全面提高学校规范管理水平;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互独立、相互支持的原则要求,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发展与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学校治理结构;研究制定《海陵中学校本评估办法》。此项工作教导处、政教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试点工作办公室共同牵头,其它相关科室共同参与。4.开展各类专题研究。根据实验工作需要,前期开展以下主要专题研究:学校制度现状研究;外校的做法对我校的启示研究;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变革与完善研究;校长、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度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课程制度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教师培训制度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校级领导结合各自分管工作确定研究专题,开展专题研究,撰写专题报告。

5.组织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培训工作。将培训工作贯穿到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全过程,与校长及教师继续教育相结合,搭建国内外交流平台,引导校长和教师学习、借鉴国内名牌初中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先进经验,以高水平的培训工作推进我校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此项工作由办公室牵头,其他相关部门积极参与。

6.全面开展实施工作。2016年1月起,全面进入实施阶段,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实验与建设工作。学校要根据实施工作需要,努力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施工作提供经费、人力与时间等方面的保障,特别要保障各类研究经费与培训经费。

六、注意事项

1.在现代学校制度建立的过程中,校领导要确立“以人为本”和“以校为本”的管理理念,正确处理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关系,实施“人本管理”和“校本管理”,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而团结奋斗。

2.尊重教育规律,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敢于创新,往深处扎根,往高处发展,对成效显著、社会认可的事情做得更多、更快、更好、更省、更精、更细,更符合师生利益,更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要开放胸襟,虚心学习国内外新理论、新经验,取人之长,补已所短,在自己的办学实践中克服浮躁和急功近利思想,要沉心静气,良好形象不是一天树立起来的,良好的学校品牌和群众满意的教育均非一日之功。

4.现代学校制度与机制建设,涉及面宽广,每一个方面都必须解放思想,破除一切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不利于学校发展的观念性、体制性障碍,用心思考、积思广益,然后付诸行动,但学校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时全面到位,要本着急用先建、缓用改建、不用后建的节奏,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第五篇: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阶段性总结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阶段性总结

一、学校章程建设情况

(一)基本情况

我校成立了“章程”制定工作领导小组,自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以来,广泛收集学生、教师、家长及其单位的人员意见,组建、起草小组对章程进行指导,形成初步雏形。再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深化、求精,从根本上表现出我校的教学特色。将我校的章程与依法治教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校讯通、家长会等形式宣传我校章程。

(二)存在问题

在建设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个别教师、家长对开展章程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那只是文字资料,没有得到充分认真的思想态度上的高度重视。二是对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还不够,检查、反馈、整改等工作中存在缺失。

(三)下步打算

1、落实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章程内容,坚持将责任与作风并重,以制度促规范,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

2、坚持制度的落实,经常性、阶段性总结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健全和完善一些不成熟的制度。

二、校务委员会建设情况

(一)基本情况

成立了由一把手校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校务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督促有关工作的推进与落实。学校从财力上大力支持校务委员会的工作开展,全力保障校务委员会筹备、调研、成立、有关工作推进等,对反映出的问题需要财力支持的,经学校校长办公会研究后安排专项经费全力保障。3 月份成立学校工作领导小组;4月份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做好校务委员会的学习、培训;向学生家长、学生做好宣传工作; 5 月份起草校务委员会工作章程; 6-7月份修订学校章程,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将校务委员会有关制度纳入学校章程。邀请校务委员会的社会委员参与学校教育,协助解决校园安全隐患,减少干扰学生学习的不利因素,创建学校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二)存在问题

家长委员的作用发挥的欠佳,校务委员会工作未做到常态化、制度化。

(三)下步打算

1、广泛征求家长委员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发挥校务委员会的学生委员作用参与学校管理。

2、将各中层干部作为工作推进小组成员,将校务委员会反映问题的改进情况、有关工作的推进结果与中层干部及其所在部门的考核挂钩并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之一。

三、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情况

(一)基本情况

《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颁布之后,在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和教代会制度建设方面有了法规依据。我们首先组织全校工会干部和教代会代表认真学习《规定》,掌握其内容,领会其精神实质。其次,学校党委和工会形成共识,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近几年来,事关学校改革和发展以及教职工普遍关注的重大事项,都要经过教代会讨论、审议通过后才能执行。校工会在每次教代会之前都要提前在全校范围内广泛认真征集提案,对征集到的提案和意见、建议都要经过教代会提案和文秘组整理归类后并提交学校有关部门予以解决答复。对有条件解决的提案能及时解决落实。因条件所限,一时不能解决的也都给予了说明和解释,做到了件件有回应,事事有落实。

(二)存在问题

1、教代会制度还不尽规范,有的领导和部门对于教代会的职能和任务认识还不够到位,在工作中落实教代会形成的决议有时还不够有力。

2、教代会制度与校务公开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结果轻过程、重公开轻整改的问题。

3、教代会上具有建设性的、高质量的,特别是围绕学校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提案不多,落实提案的力度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下步打算

着力抓好教代会制度建设,使教代会在民主管理、依法治校中发挥更大作用,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维护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教代会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四、家长委员会建设情况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4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余人。为做好家校共育工作,我校成立了三级家长委员会组织机构。学校家长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委员7名。学校家委会一般情况下,每学期开1-2次会议,部署和安排相关工作。在学校的邀请下,家委会成员先后参与了学校夏季校服制定情况、参观配餐公司等活动,提出了自己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安排家委会成员参加一次“教学开放日”活动,让家长深入课堂,感受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生活。

(二)存在问题

1、部分家委会成员个因工作问题,不能及时参与学校家委会活动。

2、班级家委会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3、家长和家委会之间联系不够,沟通不是很顺畅,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不能及时和学校交流。

(三)下步打算

1、加强和改进家长委员会工作措施。

2、邀请专家指导,发挥骨干作用,加强家长学校研究工作。

五、学校校务公开情况

(一)基本情况

学校统一了校务公开的项目、内容、程序、步骤和形式,明确了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的要求。首先,以校务公开栏为基本形式。校务公开栏公开的内容涉及基建项目、考核评优、财务收支、职称评定、干部任职考察等方方面面。这样,广大教职工就能随时了解学校行政活动的真实情况,增加行政活动的透明度,从而也容易取得教职工的理解与支持。其次,以会议、文件等形式公开。通过发文件、通知保证广大教职工及时了解有关情况。如对学校需要公开和教师要了解的政策、文件等,通过全体教师会议、教职工座谈会等有关会议进行公开通报。又如学校的各项工作安排,历年的职务晋升、评先中有关政策、条件、要求等都通过教代会向教师传达。同时,将学校组织的各项评比情况,晋升、评先的民意测验结果等及时向教职工公开。

(二)存在问题

1、实际操作不规范,公开内容不全面。

2、公开形式单调,重结果轻过程。

(三)下步打算

扩大完善校务公开的参与范围;创新校务公开形式。

下载校长必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探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长必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探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调查研究

    关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调查研究内容提要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与公办学校关系没完全理顺、将学校视为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个机构,从对校长、教师的选聘到考核进行较多的行政干预,校......

    令川学校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情况报告

    令川学校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情况报告 为了加强学校管理,依法治教,使学校管理纳入现代化管理轨道,多年来,令川学校党小组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不断完善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发挥学校......

    后沟小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章程

    后沟小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章程 为了加强学校管理,依法治教,按章治校,建立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使学校管理纳入现代化管理轨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部《2......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施方案(优秀范文五篇)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施方案 为更进一步的建设好学校、管理好学校、教育好学生、发展好教师,推进我校教育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激发学校内部活力,建立和完......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征求意见

    《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学校管理活动办学活动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 中国教育报 》 2012 年 6 月 26 日 1 版教育部今天公布《依......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工作的意义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认识及构建设想一、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及特征 什么是现代学校制度?现代学校制度是指能够适应向知识社会转轨及知识社会形成以后的社会发展需要,以完善的学......

    什么是现代学校制度[定稿]

    什么是现代学校制度 网友:现在大家都在提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到底什么是现代学校制度呢,它与以往我们所提的学校制度有什么区别呢? 专家: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

    **小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自评报告

    胶州市杜村小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示范校”创建评选自评报告胶州市杜村小学2018年11月11日胶州市杜村小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示范学校自评报告一、工作机制1.完善了目标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