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隆县实验中学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
实施学校科学规划 推进学校和谐发展
——武隆县实验中学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
2010年10月13日,武隆县人大主任何梗生在武隆县教委主任肖朝旭、县教委组织人事科科长陈雄的陪同下,深入县实验中学开展了关于学校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调研主要目的:为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局,紧扣建设现代教育强县战略,实验中学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超常规跨越式目标发展”要求,加快时间,进一步细化创建目标、强化升学目标,加大加密师资培训,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努力创出亮点,彰显办学特色,以创建“重庆市优质初中”为目标,促进武隆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调研主要宗旨:深入了解县实验中学教育教学现状、办学条件、师资水平以及学校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实验中学目前存在着发展中的困难提出了初步的工作思路,切实为加快实验中学发展作出了决策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概述
(一)学校概况
武隆县实验中学(原名巷口中学校),是武隆县规模最大的单设初级中学。建校于1978年,占地近50亩,校舍建筑面积28158平方米。在30年的办学史上,曾办过10届高中,1994年根据武隆县教委部署调整为单设初级中学。2003年7月,县委、政府对县城学校实行布局调整,将原巷口镇希望学校初中部合并到当时的巷口中学,原巷口小学校园划入巷口中学,同年12月,将巷口中学更名为武隆县实验中学。发展至今,学校现60个教学班,4300余名学生有教职工229人,其中市级骨干教师4人、县级骨干教师38人,县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中高级教师90人。
(二)办学思想
学校一直秉承“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之宗旨,遵循“尚志、崇德、笃学、惜时”之校训,坚持“志高德劭、身勤业精”之理念,实施“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文化润校”之方略,履行“创新初中教育示范模式,培养素质全面合格人才”之使命,创建“重庆市优质初中”是学校坚持不懈的愿景。
(三)学校荣誉
武隆县实验中学是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研究会会员学校、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学校、全国中小学德育研究规划课题重点实验学校、全国妇联教育部示范家长学校、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学校,重庆市教育科研基地优秀学校、武隆县初级中学窗口示范学校、武隆县办学水平优秀学校。学校先后获得重庆市精神文明单位、重庆市德育示范学校、重庆市校务公开先进集体、重庆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武隆县卫生与健康促进示范学校、县最佳绿化单位、武隆县红旗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四)教育教学成绩突出
自更名为实验中学以来,学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质量的提高,各项指标均走入全县前列。2004年至2008年,学校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连续5年获得中考状元;2009年中考,全县前10名6人,前100名32人,前1000名271人;2010年中考,全县前10名6人,前100名46人,前1000名291人。
(五)教职工业绩突出
近几年,学校教职工事事争先、人人创优,教职工成绩喜人。学校廖康庄校长2009年被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2006年,吕莉蓉老师被重庆市教
育委员会评为“师德师风先进个人”。2007年,高晓琼副校长被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评为“优秀科研校长”; 文红同志被评为“重庆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2008年,杨林支书被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评为“重庆市十佳教育工作者”;2009年,刘庆、王长友、吕莉蓉等同志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先进个人”;2010年,刘敏老师被中共武隆县委评为“优秀党员”;李冠军同志被武隆县人民政府表彰为“新原兴优秀教育工作者”、杨芳老师被武隆县人民政府表彰为“新原兴优秀教师”。
(六)学生荣誉显著
2009年10月,刘倩影、王堃洁等11名同学参加“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现场书法大赛”获二、三等奖,受到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的表彰,中共重庆市委***书记现场观看;2010年1月,柯磊、传咏川、柯磊等同学参加武隆县科技之星大赛,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受到武隆县教育委员会的表彰……
(七)党建工作得到加强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校支部坚持“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学,教学果验党建”的工作思路,今年7月,学校党支部被中共武隆县委授予为“红旗基层党组织”。支部切实开展 “党员先锋岗”和“党小组示范岗”六个一活动。
2.认真开展创先争优“一讲二评三公示”活动。9月26日,全县教育系统创先争优“一讲二评三公示”活动现场会在我校召开;10月份,重庆市创先争优“一讲二评三公示”活动专项督察组在我校督查,受到好评。
二、学校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学校财力不足,欠账大
形成原因:近几年,虽然学校发展较快,教学设施设备、基础
设施建设投入大,上级主管部门按照相关政策划拨学校的经费,远远不能满足于学校的建设需要。
1.2003年,原中共武隆县委刘旗书记在实验中学调研时,考虑到因至电力公司公路经过校园,师生出入校园极不安全,建议在校门口至东区教学楼前的修建天桥,该天桥于2004修建成功并投入使用,资金投入为50万元,目前已付出50万元;
2.2007年,两基国检时,学校修建西区教学楼,总投资为281.99 万元(其中上级拨款178万元),目前已付出190.63万元,尚差91.36万元;
3.修建校门,资金投入为15.1万元,目前已付出0万元,尚差15.1万元;
4.修建学生公寓向教职工借款455.6万元,已偿还8.2万元;尚欠447.4万元;
5.修建学生食堂等向银行贷款150万元,已偿还120万元;尚欠30万元;
6.学校各项维修欠款227.44万元。
以上欠款共计近811.3万元,致使学校经费紧张并严重欠缺。
(二)学校C、D级危房突出
1.学校东区老砖房(1978年修建)、西区原巷口小学食堂(2003年布局调整时,划入实验中学),面积1090㎡,属D级危房;
2.学校东区现八年级教学楼,修建于1978年,属D级危房。整个教学楼分三次建成,底层基础墙体为土石结构,第二、三层为沙砖(现风化严重),面积1997㎡。现已规划在校园西区拆除网球场和原巷口小学食堂处,修建新教学楼。
3.西区原逸夫楼(2003年布局调整时,划分给我校),现九年级教学楼,属C级危房,面积1503㎡,需要投入资金加固或改建。
以上存在的危房为师生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三)学生生均面积和功能用房存在严重不足
由于城市发展,进城务工人员和城镇居民增加,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大班额较突出,致使学校校园面积、功能用房存在严重不足。
1.教学及辅助用房
学校现有普通教室60间,面积3510㎡,平均每班72人,生均0.8㎡(生均标准面积为1.2㎡),按照规定,全校4301名学生,标准编班人数为54人,全校应设79.6个班级,所以致使大班额较为突出。
学校现有微机室2间,计算机120台。根据重庆市“五个校园”建设,实验中学今年12月是创建“数字校园”的验收学校,按照验收标准,全校应配足计算机室5间,电脑300台。目前尚差计算机室3间,电脑180台。
学校现有实验室5间(化学1间、物理2间、生物1间、生化室1间),按照现有班级,其配备严重不足。有图书室1间、阅览室1间。其他如音乐室、劳技室、美术室等严重欠缺。
2.学生活动场地(含校园所有校园空地在内)4436㎡,生均面积1.03㎡。
(四)高压线路、至电力公司公路横穿校园,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1.校园内安装有3处变压器,均为县供电公司安装:一台在西区学生宿舍的内坝,现砌有水泥砖墙围住;一台在东区学生食堂旁边;一台在东区八年级教室和办公楼外10米处(学校供电用)。
高压线路经过校园,一是西区学生宿舍外至西区篮球场旁边,有高压线埋于地下经过,长度在120米左右;二是从盐业公司门外的高压线从校园东区食堂坝子经过至学生食堂旁边,近100米;三
是至巷口镇芋荷村的高压线经过西区篮球场上空。均对师生的安全造成严重隐患。
2.通往电力公司的公路(巷口镇至广扬的公路)环绕校园,致使师生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影响(2008年曾有一辆农用车撞垮围墙冲入操场,险些造成安全事故)。
通往电力公司的公路至原巷口小学路口至盐业公司,然后环绕实验中学校园经后校门至电力公司、芋荷村、代家坝村、光辉村、杨家境村至广扬。经过实验中学的路段长约1000米,为了防止给学校师生的安全、校园整体性带来的严重隐患,在校园内设置了4道铁门和400余米的围墙,致使校园内有天桥、围墙等。
(五)学校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影响
一是通往电力公司的公路(巷广公路)环绕校园,车辆经过噪音不断;二是盐业公司仓库临近校园,大量的货车进出,汽车喇叭声不断;三是是摩托车上下司机奏出响亮的音乐、喇叭声等;四是在芋荷村上面设有墓地,灵车经过哀乐不断,时常还有鞭炮声。
以上情况,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
三、实验中学发展建议
针对学校存在的C、D级危房,至电力公司公路横穿校园,高压线路跨越校园,学生人数多,校园面积严重不足,至使安全压力增大等问题。
(一)新修建教学楼的建议
进一步加强学校规划,着力排除学校存在的C、D级危房,争取多方筹资,解决学校经费困难,将争取的经费用于危房改造和新教学楼的修建,在原巷口小学划入的老砖房拆除中,建议县政府将其中的2户居民拆迁补偿纳入拟建的公租房或廉租房规划,尽力为实验中学排忧解难。新教学楼修建后,拆除东区现八年级教学楼,扩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场地,使学校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得到统一规划。
(二)扩大校园面积的建议
由于近几年,进城务工人员增加,城市不断发展,家长对子女满足优质教育资源的希望不断加强,致使学校学生人数不断大增,大班额现象突出,校园面积、功能用房严重不足的问题。为了有利于实验中学发展的长远规划,建议县委、政府利用统征地将盐业公司仓库搬迁,其占地面积纳入实验中学校校园规划,以解决学生生均使用面积不足问题,纳入实验中学后,可用于修建办公、以及学生功能用房等。
盐业公司基本情况:占地约3000㎡,包括有仓库、停车库、办公室等的建筑面积约600㎡。
(三)高压线路整改建议
向县委、政府建议,在电力公司进行城网改造的规划中,充分考虑实验中学的特殊性,切实解决高压线路横跨经过校园问题。
(四)公路改道建议
向县委、政府建议,启动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对通往电力公司至广扬的公路进行改道,为学校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日
第二篇:武隆旅游纪念品调研方案
重庆武隆旅游纪念品调研方案
(一)——XXX美院装饰艺术系
一.行程安排:
由于车次问题,并考虑最适合的集合时间,我们团队三人将于7月19日晚11点在重庆北站集合,住宿已由家住重庆的队员XXX安排好,剩下两名队员XXX和XXX乘同一班列车到达重庆。在休息一晚之后,我们将于7月20日上午乘坐由重庆北开往武隆县的列车,预计三个小时到达。
按照计划我们到达重庆市武隆县并找到武隆县汽车站,在汽车站附近找到住宿的地方,住在汽车站附近是方便我们去三个景区进行实践调研,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安全,方便,经济实惠的住宿地点,安排好住宿问题之后就是具体的景点旅游品调研的实际行动了。
首先我们会在7月20日中午左右乘坐武隆县汽车站的汽车到达芙蓉洞景区,7月21日上午出发去仙女山和天生三桥,7月22日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在武隆县城或是景点进行问卷调查,对当地的旅游品进行系统的调研了解,下面会集体谈到,7月22日晚队员XXX就可以回家,XXX和XXX也将搭上回家的列车。
此次调研的大概行程安排就是这样,在活动期间我们会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认真完成实践调研,以增长自己的阅历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知,努力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以及各种商品在特定环境中的需求,和怎样结合当地特色顺应市场消费。
二.调研方案:
1.沿途注意观察火车上列车员所推荐的商品,根据之前的经验,列车员每到一处具有旅游特色的地方便会向乘客推荐很有当地特色的产品或是小吃,所以我们在乘车前往重庆的时候也要注意观察列车员所推荐的,同时也要留心窗外的风景,观察地域的变化和风土人情的特点!
2.武隆是重庆周边惟一集江、峡、山、森林、草原、溶洞、天生桥、天坑群、地缝于一体的自然旅游风景群落,而且同时拥有5个国家级旅游自然风景群,世界最大溶洞群、重庆最大高山森林草原、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及世界第二大天坑群、重庆罕见大容量峡谷风光及喀斯特原始水上森林、千里乌江画廊、重庆惟一的国家地质公园,可见武隆县是以自然风景为主的旅游景点,我们在感受大自然魅力的同时自然不能忽略当地旅游发展事业,首先找到旅游纪念品专卖店进行了解,再到景区时注意景区周边的商业广场或是当地民众的摊位,3调研的重点和主要内容包括:
1、探讨旅游纪念品及其相关的概念界定;
2、分析当地旅游纪念品特色点和分类;
3、了解游客对旅游纪念品的评价及购买态度;
4、对旅游纪念品市场的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5、对旅游纪念品生产企业以及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对策和建议;
6、为该景区设计一款旅游纪念品。
4.鉴于第三大点的要求,我们将做出一份旅游纪念品调查问卷,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具体的了解,并针对社会不通职业的人进行具体的资料整理。
第三篇: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
学以致用,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精细管理,育技术过硬的优秀人才
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七界五次会议精神,围绕全会的主题,着眼于我们的工作实际,做为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校长,我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思考,依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以及各式各类的针对教职员工、学生、学员的问卷调查结果,我分条理析,甄别筛选,本着实事求是、合情合理、合乎现状的基本原则,本着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写出调研报告,核心性质的问题是三个方面,一是学以致用,一是精细管理,一是硬件建设。
眼下,我区的职业教育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今年暑假,实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合并,唐山工贸中专与古冶职教中心合并,实现了强强联合,这在教育管理、师资配备、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新情况会有新问题,我们更需要依据现实情况,调查研究,巩固成绩,找出不足,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以往的职业教育,粗放型管理在职业学校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原因是教育管理方式不科学,专业变化大,教师配备变化大,很难做到管理上的精细化。管理上的粗放,直接导致学生所学技术不过细、不过硬。两校合并后,专业更多,教师类型更多,如何做到精细化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如何做到精细化管理,打造职业名校,创办拳头专业,培养技术过硬的优秀人才,我们曾进行过深入的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从科学的角度去考虑,去分析,针对这一问题,我校确立了立校、强校的精细化管理方案,确立了总体管理思路,制定了“1、2、3、4工程”做为工作思路。“1、2、3、4工程”就是贯彻一个体系,突出两条主线,抓好三个重点,强调四个建设。
贯彻一个体系:贯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努力实现认证。
突出两条主线:一是招生就业工作;二是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
抓好三个重点:其一是安全问题要常抓不懈;其二是迎接省教育评估督导以及省教育质量验收;其三是焊接实训楼的基建工程。
强调四个建设:一是队伍建设;二是专业建设;三是文化建设;四是功能建设。
随着这一管理思路的深入实施,必将逐步规范我校的管理,使工作深化、细化、科学化。使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在波澜不惊中得到升华。
学以致用的问题,也是长年困扰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校所学技术知识,步入社会后无用武之地。学非所用,做为学校徒劳无功。做为社会技术人员匮乏。那么,职业学校服务社会的技术平台作用就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一问题是我们长期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我校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我校的繁荣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根据对我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考察调研,我们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并开辟途径、寻找渠道,开动脑经想办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以大企业作为依托,努力实现定向培养,以名校作为依托,努力实现联合办学,自2006年与首钢技校联合办学以来,联办校已达5家。我们与山海关桥梁厂高级技工学校签署了联合办学协议,得到了市区领导的高度重视,政府副区长王俊合同志曾亲自到会并讲话。我们主办了联办学校研讨会,使“联合办学互利双赢”更具规范化、长效化,为我区学生就业开辟了新领域。
在教学上,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分别到南厂技校、机械技校和山海关桥梁厂高级技校进行参观、学习、交流。通过走出去使大家不仅找出了自己的差距,同时也发觉了自身的优势。在吸收消化的同时努力做到扬长避短,逐步缩短与名校的差距。从学校的长远发展出发,积极支持鼓励老师进修学习,学校努力争取名额派老师外出学习、交流,先后有教师到石家庄、天津、辽宁、宁夏、江苏等地学习。我校王海棠老师08年9月到11月在德国进行为期6周的学习交流,成为我市职业学校教师赴德学习第一人。还聘请了20余位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这样,我校的师资队伍得到进一步优化,我们的教学活动与企业需求就更加贴近,逐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对于我校在学以致用方面所做的努力,已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与理想状态还有距离,我们必将扬长避短,将学以致用做为教学的主体要求力争达到完美境地。
硬件设施曾一度成为制约我校发展的瓶颈问题,教育设施的落后,使我们无法跟上现代职业教育的节拍,知识在更新,技术更是日新月异,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在以往问卷调查中,师生反映最为强烈的便是实习工位不全,设施落后,对此,为了增强学校发展后劲,我校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四处奔波跑项目,千方百计找资金,努力加大在育人环境、实训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08年“国债”项目,投资900余万元新建焊工实习大楼和宿舍楼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完成,交付使用,我校将新增建筑面积5000平米;为了进一步改善实训条件,经过艰苦努力,我们在市局争取到了60万元专项资金,此项款项将全部用于购置焊接和机加工设备。同时,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我校又在积极申请2010“国债”项目,主要用在电工专业的升级改造,努力打造品牌专业、特色专业。
两校合并后,由于专业多,硬件设施不齐备的现象仍然存在,依然需要我们加紧努力。力求合乎职业教育要求。
2009年12月
第四篇:对外贸易发展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今年1-9月,全省完成进出口总值96.1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5%,比全国平均增幅高个9.2百分点。其中,出口64.21亿美元,同比增长34.5%,高出全国平均增幅12.3个百分点,进口31.94亿美元,同比增长34.3%,高出全国平均增幅5.3个百分点。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国内经济环境趋紧的情况下,全省商务系统和广
大进出口企业,克服重重困难,想方设法扩大对外贸易,保持了我省进出口贸易的稳定增长。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对外贸易工作的同志,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我觉得更有必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冷静的思考和分析,促使我们从实际出发,立足于更快更好的发展,制定新的措施,拿出新的办法,推动我省对外贸易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目前我省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对外贸易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十五”期间,全省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了19.1%,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7.8%,进口年均增长21.3%。但是与全国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质量不高、后劲不足的问题依然是影响我省对外贸易持续发展的“瓶颈”。一是出口效益不高。目前,我省已开发出口商品近3000多种,出口额连年大幅增长。但是因为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单位商品的价值不高,影响了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我省进出口效益和水平的提高。二是核心竞争力不强。虽然我省的冻肉、茶叶、花炮、陶瓷、钢材、有色金属、五金工具、汽车零配件、纺织服装等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不断提高,但是基本上靠低价参与国际竞争,真正依靠深加工、高附加值和品牌优势参与国际竞争的商品并不多,利润也很低;三是经营主体素质有待提升。我省进出口企业,概括起来就是“三少三弱”,也即企业少、人才少、品牌少;企业弱、创新弱、营销弱。因此,我省出口也就缺乏稳定和牢固的支撑;至今为止,我省没有一家进入全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200强的企业;四是出口品牌缺乏。我省目前拥有一批“中国名牌”、“湖南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和“湖南省著名商标”,但是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出口商品很少,大多靠定牌或贴牌生产,企业出口品牌战略严重缺失;五是现代贸易方式运用没有实质性突破。我省进出口企业仍然习惯于传统的贸易方式,开拓市场仍以定向的展览展销为主,真正的外贸代理、第三国贸易、中介服务一直没有大的进展,电子商务、网上贸易更是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贸易方式和手段的落后,加重了企业寻求客户、货源及交易的成本,减弱了与同类企业和商品竞争的能力。
二、今后一段时间我省对外贸易发展的重点
1、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要积极抢抓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把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作为主要着力点,积极开展加工贸易。以积极有效的政策支持为引导,以加强基础设施、功能配套设施和产业发展环境建设为保障,以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重点承接市、加工贸易龙头企业等为主要载体,主攻“珠三角”,拓展“长三角”。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实现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200亿美元以上,成为全省对外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2、努力扩大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随着我省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近几年我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要继续围绕推动新型工业化,发挥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优势,加快产业升级。要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有一定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广泛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在全省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要认真贯彻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继续抓好“中国出口名牌”推荐和“湖南出口名牌”的评选工作,努力扩大国家级和省级出口名牌数量,逐步提高名牌出口商品对全省出口的贡献。
3、保持传统出口商品的稳定增长。要依托我省的产业和资源优势,确保钢材、有色金属、纺织服装、农产品、陶瓷和烟花鞭炮等传统出口商品的稳定增长。要积极开发适合国际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努力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还要利用我省的劳动力优势,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
4、积极培育出口产品基地。要把推动重点地区发展,与培育出口产品基地结合起来,以重点地区吸引产业聚集,以产业聚集形成地区特色,从而形成出口产业集群,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未来三年,要依托现有基础,重点建设一批出口商品基地,主要包括:以郴州、永州和衡阳为主体的湘南三市加工贸易基地,重点依托郴州出口加工区和永州市的“蓝宁道”(蓝山、宁远和道县)三县,建设以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为主要方向、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贸易基地;以钨锑优势品牌集聚的株洲硬质合金、中南锑钨、锡矿山锑钨出口商品基地;以资源优势为依托的湘西自治州锰出口商品基
地;以郴州永兴县白银企业为集群的白银出口商品基地;以醴陵、界牌和洪江民营企业为主体集群的陶瓷出口商品基地;以浏阳、醴陵传统技术优势为集群的烟花鞭炮出口商品基地;以长沙、湘潭、洞口为重点的生猪和肉品出口加工基地;以省茶业公司、省三利进出口公司、登凯贸易公司为主干的优质绿色有机茶出口商品基地;以永州、湘西、岳阳为集中区的罐头食品和盐渍
菜出口商品基地;以邵东县民营企业为主体集群的打火机和小五金出口商品基地。
5、进一步壮大经营主体。要广泛宣传、认真实施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制度,进一步简化手续,提高效率。重点鼓励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对外贸易格局。要迅速扩大加工贸易企业数量,从政策、业务和人才等各个方面加大培训力度,引导更多的企业投入到开展加工贸易业务中来。鼓励有条件的优势企业,以资产为纽带,实行重组、兼并、联合经营,打造我省对外贸易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
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当前乃至今后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发展为核心,把握新形势,钻研新问题,采取新措施,寻求新突破,加快我省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围绕这一指导思想,今后我省对外贸易工作的主线仍然是调整结构,扩大出口,减少顺差,增加进口。
1、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形成合力。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对外贸易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要给以高度的重视和有效的支持。既要理解、支持国家政策的调整,又要善于应对新的变化和挑战,以积极创新的意识、以更加开放的思想,研究推动外贸工作的措施和办法,真正把对外贸易作为带动一个县市、一个乡镇扩大开放、提升经济水平、加快发展的长期性、战略性工作来抓。认真研究“三外联动”,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决不能出现“一头热、一头冷”的情况。
2、积极扩大进出口企业队伍,逐步实现经营主体质和量提高。进出口企业的培育,是外贸发展的根本和源泉,我省同沿海进出口大省、甚至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首先的差距就在进出口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上。我们要继续抓好企业数量的扩张,没有一定的数量,也不可能有质量的提高。要逐步提高企业的经营素质,尤其是对于新增企业,重点要放在加大培训和积极扶持方面,通过培训为企业输送、储备一批优秀的外贸人才,尽快提高经营水平和效益。
3、以扩大规模为切入点,推动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我省加工贸易的突破,首先要实现总量的突破,对这一点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近几年我省加工贸易虽然发展很快,但是占全省出口份额一直在10%左右徘徊,大大低于全国50.4%的平均水平。郴州、永州、岳阳和益阳等承接基地,要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发展劳动密集型与资本、技术相结合的主打产业和商品。要加快郴州出口加工区建设,竭力打造成为湖南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载体。要帮助企业解决在加工贸易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与海关、商检、退税等部门的联系,切实解决我省加工贸易中存在的“有加工无贸易”、“本地加工,沿海出口”的现象。
4、加大工业、制造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我国出口迅速发展,从经营主体看,实为外资企业唱主角;从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占了半壁江山。在中部六省中,湖北、江西和安徽外资企业出口占比都在30%以上。作为湖南来说,经营主体结构中,三资企业严重短腿,贸易方式结构中,加工贸易所占份额太低,这都是我省招商引资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的反映。要突出外资与外贸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要重点引进高科技、生产型、技术设备引进型、出口型企业,为全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为提升进出口贸易规模和质量充当主力军,使外资与外贸相互更好地融合促进,同步发展。
5、努力扩大有效进口。我省进口对重点和大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依赖程度较高,这也是近几年我省进口一直处于徘徊局面的主要原因。要突出进出结合,以进促出,利用国家下调进口关税和对资源性产品的进口贴息政策,扩大资源性产品、原材料产品、机械家电、纺织服装、电子元件等行业的中间产品进口;结合我省“十一五”重点技改工程项目,突出抓好冶金、化工、建材、电子仪器、电力、造纸、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等行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鼓励企业进口先进实用技术和专利。要充分利用广交会、华交会、上海跨国采购大会和东盟博览会等进口采购平台,有针对性地组织、扩大我省进口采购商参会,努力扩大进口成交。
7、抓好“品牌兴贸”和“科技兴贸”战略。“品牌兴贸”和“科技兴贸”战略,是相辅相成的,也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发展战略。一是商务部门和企业,创建品牌的意识要进一步加强,实施过程可以分步推进,但是中远期规划、商标注册、各项认证等工作起点要高,不能满足于省一级的水平,二是扶持政策要发挥集合效应。目前有关促进出口的政策比较多,有市场开拓的、有技改的、有科技研发的,应该把这些政策集中起来,对于品牌建设做得比较好的企业,给与集中扶持,推动品牌企业做大做强;三是要进一步抓好湖南省出口名牌的评选,向重点行业、重点商品倾斜,抓好评审中的质量把关和评审后的动态管理。
8、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大幅度增长,各类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多,我们要把这种情况作为一种常态,持之以恒地抓实抓好。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松懈,要主动、及时跟踪国际市场动向,加强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研究,深入宣传、普及进出口公平贸易知识,加强培训,积极协助企业做好应对工作,为应诉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等方面的支持,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我省首批242家企业作为样本企业列入了“国家产业损害预警监测体系”,我们要进一步抓紧,并利用这一契机,逐步完善我省预警体系建设。
第五篇: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
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七界五次会议精神,围绕全会的主题,着眼于我们的工作实际,做为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校长,我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思考,依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以及各式各类的针对教职员工、学生、学员的问卷调查结果,我分条理析,甄别筛选,本着实事求是、合情合理、合乎现状的基本原则,本着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写出调研报告,核心性质的问题是三个方面,一是学以致用,一是精细管理,一是硬件建设。
眼下,我区的职业教育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今年暑假,实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合并,唐山工贸中专与古冶职教中心合并,实现了强强联合,这在教育管理、师资配备、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新情况会有新问题,我们更需要依据现实情况,调查研究,巩固成绩,找出不足,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以往的职业教育,粗放型管理在职业学校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原因是教育管理方式不科学,专业变化大,教师配备变化大,很难做到管理上的精细化。管理上的粗放,直接导致学生所学技术不过细、不过硬。两校合并后,专业更多,教师类型更多,如何做到精细化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如何做到精细化管理,打造职业名校,创办拳头专业,培养技术过硬的优秀人才,我们曾进行过深入的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从科学的角度去考虑,去分析,针对这一问题,我校确立了立校、强校的精细化管理方案,确立了总体管理思路,制定了“1、2、3、4工程”做为工作思路。“1、2、3、4工程”就是贯彻一个体系,突出两条主线,抓好三个重点,强调四个建设。
贯彻一个体系:贯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努力实现认证。
突出两条主线:一是招生就业工作;二是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
抓好三个重点:其一是安全问题要常抓不懈;其二是迎接省教育评估督导以及省教育质量验收;其三是焊接实训楼的基建工程。
强调四个建设:一是队伍建设;二是专业建设;三是文化建设;四是功能建设。
随着这一管理思路的深入实施,必将逐步规范我校的管理,使工作深化、细化、科学化。使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在波澜不惊中得到升华。
学以致用的问题,也是长年困扰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校所学技术知识,步入社会后无用武之地。学非所用,做为学校徒劳无功。做为社会技术人员匮乏。那么,职业学校服务社会的技术平台作用就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一问题是我们长期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我校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我校的繁荣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根据对我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考察调研,我们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并开辟途径、寻找渠道,开动脑经想办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以大企业作为依托,努力实现定向培养,以名校作为依托,努力实现联合办学,自XX年与首钢技校联合办学以来,联办校已达5家。我们与山海关桥梁厂高级技工学校签署了联合办学协议,得到了市区领导的高度重视,政府副区长王俊合同志曾亲自到会并讲话。我们主办了联办学校研讨会,使“联合办学互利双赢”更具规范化、长效化,为我区学生就业开辟了新领域。
在教学上,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分别到南厂技校、机械技校和山海关桥梁厂高级技校进行参观、学习、交流。通过走出去使大家不仅找出了自己的差距,同时也发觉了自身的优势。在吸收消化的同时努力做到扬长避短,逐步缩短与名校的差距。从学校的长远发展出发,积极支持鼓励老师进修学习,学校努力争取名额派老师外出学习、交流,先后有教师到石家庄、天津、辽宁、宁夏、江苏等地学习。我校王海棠老师09年9月到11月在德国进行为期6周的学习交流,成为我市职业学校教师赴德学习第一人。还聘请了20余位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这样,我校的师资队伍得到进一步优化,我们的教学活动与企业需求就更加贴近,逐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对于我校在学以致用方面所做的努力,已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与理想状态还有距离,我们必将扬长避短,将学以致用做为教学的主体要求力争达到完美境地。
硬件设施曾一度成为制约我校发展的瓶颈问题,教育设施的落后,使我们无法跟上现代职业教育的节拍,知识在更新,技术更是日新月异,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在以往问卷调查中,师生反映最为强烈的便是实习工位不全,设施落后,对此,为了增强学校发展后劲,我校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四处奔波跑项目,千方百计找资金,努力加大在育人环境、实训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09年“国债”项目,投资900余万元新建焊工实习大楼和宿舍楼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完成,交付使用,我校将新增建筑面积5000平米;为了进一步改善实训条件,经过艰苦努力,我们在市局争取到了60万元专项资金,此项款项将全部用于购置焊接和机加工设备。同时,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我校又在积极申请2010“国债”项目,主要用在电工专业的升级改造,努力打造品牌专业、特色专业。
两校合并后,由于专业多,硬件设施不齐备的现象仍然存在,依然需要我们加紧努力。力求合乎职业教育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