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验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00:45: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实验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实验调研报告》。

第一篇:新课程实验调研报告

创新载体、开发校本资源 稳步探索“综合实践课程”

平凉二中王维

2011年4月10日至14日,我有幸随市教育局郭局长带领的平凉市省市样本校考察团赴银川和兰州参观学习,在参观学习期间,通过听课、交流,特别是与银川一中、师大附中等名校的校长座谈交流过程中,我们对新课改的具体实践和困惑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现就本次赴银川一中、六盘山中学、师大附中、兰炼一中等四校参观学习中综合实践课程的探索和实践结合我校探索和实践的一些收获和体会与大家交流,请各位同仁指正交流。

一、综合实践课程该如何实施

(一).现象:

镜头1:

地点:银川一中办公楼二楼大厅展室

活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作品展”,大厅摆满了孩子们研究、实践成果:我的姓氏来源、奇妙的对联、中学生消费调查、中学生喜欢怎样的教师、关于网络游戏的利与弊调查、邮票的收藏与保护、关于中学生早恋问题的调查,孩子的照片、邮票、车票、发票......镜头2:

地点:西北师大附中体育馆

活动:校本选修课:乒乓球厅、排球厅、体操室、音乐教室,操场上,来自个高一年级各班的综合选修课正在进行,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的训练规定的专业动作;机器人工作室的学生们正在组装和研究机器人原理.....镜头3:

地点:宁夏六盘山中学会议室

活动:高一某班学生暑期社会调查和社区服务实践登记表自我鉴定栏,情真意切,写到“刘大妈的话让我懂得如何去爱人,帮助人,看到刘大妈孤苦无依,我的心里真的很难受......”

(二)探索和实践案例

平凉二中在综合实践课程方面根据校情和学情逐步探索创新载体,积累和总结了部分有效的做法。

1.研究性学习: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平凉二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主要通过“集中”和“分散”两种形式进行。“集中”主要是在高一阶段由一位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分散”主要是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分散进行,以研究性学习小组形式进行学习研究活动。现在已经开发并设置的校本课程有《电子实用技术》、《文学名著研习》等,还计划开发高考文科和理科复习策略、中国传统文化及国学介绍等研究性学习专题。目前研究性学习活动已经在8个学科中全面铺开,其中语数外科目研究性学习可供选择的研究性课题都在30个以上,其他科目在20个以上,各备课组针对各学科特点编写了《研究性学习指导手册》和可供研究性学习的学科校本教材《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鉴赏》等共8本。

2.生命成长课程:让学生在健康、快乐、感恩中成长

我校把学生的生命成长和感恩、励志教育作为学生在校学习的必修课,编写并正式出版了校本教材《成长教育》。班主任通过班会、集体活动和个别谈心进行心理辅导教育,开设学生心理辅导课程,设立学校心理咨询室,由专人任心理咨询师,在课余时间解决学生在心理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定期对学生进行专题心理辅导,学校先后邀请北师大李一教授和金玉龙教授来学校做感恩励志报告,受到了学生、家长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3.社会实践课程和社区服务:让学生走进生活和实践

2010年秋季开学初,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了军训及军民联谊活动,参观校史展馆、博物馆,参加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将此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社会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社区,走进贫困学生家庭、孤寡老人,为他们打扫卫生,零距离接触他们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并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服务体会和调研报告;学生在暑期进行分散社会实践活动,每位同学填写了《平凉二中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研修情况登记表》,加盖实践单位公章,作为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学分认定的原始依据。通过近一个学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和意识不断增强,大部分学生获得了相应的学分。

4.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载体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资料的收集能力、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学校不断加强学校社团和校园文化建设,先后创办了校刊教师刊物《烛光》和学生刊物《向阳花》,供师生发表自己的习作、研究性学习成果、参与社会实践体会等,同时还出刊了《烛光--新课程实验专刊》1期。除此之外,学校还定期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和各学科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其中英语教研组开展的“英语活动周系列活动”,由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不仅扭转了学生“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的现象,也大大促进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舞蹈队、机器人兴趣小组、文学社团、健美操队、管乐队、学科探究小组、书法兴趣小组等小组活动的开展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整体综合实践能力,学生还可以通过学校社团搭建的平台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取得相应的学分。

(三)操作和实施

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和具体实施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设,要充分利用当地校本资源。作为目前平凉市各县区的具体情况,结合平凉二中相关综合实践课程的探索具体操作提出以下操作方案:

1.研究性学习

①开设方案

三年共15学分;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或分散安排。

方案一:每个课题3学分,三年必须研究5个课题,每学期至少一个课题;

方案二:每个课题5学分,三年必须研究3个课题,每年至少一个课题;

方案三:第一个课题5学分;第二个课题10学分。

②遵循的基本步骤

在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方面,应遵照以下的步骤:

步骤一:确定课题和研究领域(学校和教师适当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相关同识培训,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课题选取的原则:从生活中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成长的需要,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应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步骤二:探讨和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着手搜集资料。

步骤三:分析资料,让学生通过研究和探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步骤四:与同学分享研究成果及展示,并反思。

高中一年级要用一定的学时给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通识培训,让学生学会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学习选题论证和资料综述的方法。

③排课方式

研究性学习实施5个学期(高一至高三上学期),每周3课时,共约270课时。每周安排在某一天的下午七八节自习课,两节连排,或者安排一节,课余学生可以安排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和自主探究。

2.社会实践课程

三年共6学分:每年一周;每周2学分。学校制定相应的标准,由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定学分。

活动内容:一是社会各行各业的体验性活动,如科技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二是学校传统活动、值周班活动、社团活动,校内传统活动、值周班活动或课外活动等三年至少有一周时间,最多不超过2学分。三是校外考察、实践。

组织方式: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分散主要是在假期,学校下发社会实践调查的相关表格,通过学生假期社会实践,加盖实践单位公章,撰写心得体会、调研报告等方式作为学分认定的重要依据。

集中,主要是通过学校传统活动、专题报告、军训、社团活动等完成,如我校开设的“生命成长课程”、军训、名师点金堂、集体级会、志愿者活动等列入综合实践课程,学生参加活动后,按学时折合成学分。

校外考察主要是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学校提前与实践单位联系,学生人数较多规模较大的学校可以以班为单位,逐步分批进行。

3.社区服务(农村村委会服务)

三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即得2学分;学校、班主任根据接受单位(社区、村委会)负责人签章的服务时间证明来认定;团委或学生会活动,由负责教师认定。

参考内容:公益劳动、宣传教育、帮贫助困、环保卫生、社区志愿者等。

自选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结合生活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社区服务项目上勇于创新。

时间安排:课余时间,平时、假期;宜分散进行。

组织方式:团委、德育处或者班主任教师组织,或学生自主安排。

评价建议:接受单位负责人签章的服务时间证明;教师签名证明;以记录的方式登记,填写由学校统一下发的社区服务登记表。

三、综合实践课程开发和实践的体会和建议

1.综合实践课程的探索尝试可以从艺术课程、学生社团、及研究性学习比较成熟的兴趣小组入手,逐步推开。

在西北师大附中的新课程实验中,较为成功的做法是综合实践课程及校本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开展较好的是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这些选修课程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走班,实践效果明显。很多选修和实践课程是在学校社团基础上开设起来的。

2.以平凉市创建精神文明城市为载体,开发地方社会资源

当前,我市正在创建精神文明城市,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创建精神文明城市的相关活动作为鲜活的社会实践资源和载体,让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投入创建精神文明城市的活动中,一方面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学生也为地方精神文明创建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3.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课题切忌大而空

对于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和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要避免随意性,在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要让学生提出可研究的问题,给学生分配多样化的学习机会,让学生保持持续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关注当代的生活与社会,给学生超学科的综合体验,选题切忌大而空,没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学生无从下手,在选题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当的是导师的角色,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

4.充分发掘课程资源,丰富综合实践课程载体

一是社团资源;二是社区和社会资源,如把综合实践课程和创建精神文明城市结合起来;三是家长资源,通过家校联系,拓宽社会资源的广度,以此向社会宣传新课程实验工作,另一方面赢得学生家长的支持,有条件学校可以通过家校联系建立综合实践基地;四是现有课程资源,通过对学科某话题展开研究性学习和探究,针对某一方面的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达到预期的目的。

5.激活思维,拓宽课程外延,将“课程”理解为“经历”、体验、“机会”….不能把课程简单的理解为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利用教材接受的知识称为课程,而应该把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影响其发展的经历、体验和尝试都作为课程,如我校开设的“生命成长课程”、感恩励志教育等,这些活动都被列为学生学习的课程。要通过开发不同的课程资源,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而不是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

6.建立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的机制,过程记录和记载方式灵活,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好实施过程的资料积累。

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要坚持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参与,教师指导,学校搭建平台,让学生在综合实践课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记录成长的足迹和快乐。

7.与德育工作、社团团委工作结合起来

8.不能给教师和学生增加过多的学业负担.

第二篇:海南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启动工作调研总报告

海南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启动工作调研总报告

今年秋季,我省与广东省、山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四省区作为第一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区率先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

今年秋季,我省与广东省、山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四省区作为第一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区率先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全省进入高中新课程的学校104所,高一学生39634人(高中在校生总数102632人),教师约2800人(高中专任教师总数5608人)。为了解我省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启动工作情况,为新课程实验提供专业支持,自今年9月13日~16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对我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准备和启动工作进行调研之后,我省高中新课程实验研究各项目组先后对部分高中学校进行了一些零星调研,十一月中下旬,省课改办又先后派出11个调研组,在教育部调研组对海南中学、海南侨中、海口一中、文昌中学、文昌琼文中学等校调研的基础上,分三批对国兴中学、海师附中、农垦中学、海口长流中学、三亚一中、琼海嘉积中学、洋浦实验学校等7所高中新课程实验项目样本学校(华东师大吴刚平教授和《中国教育报》记者赵小雅女士参加海师附中和洋浦实验学校的调研),以及儋州、万宁、东方、五指山、澄迈、定安、屯昌、临高、陵水、保亭、琼中、昌江、白沙、乐东等市县的大部分高中学校进行了调研,同时,委托海口市、三亚市、文昌市、琼海市、农垦总局教育局对其所属高中学校进行调研,除农垦总局因故推迟开展调研之外,其他市县的调研工作均如期完成,调研覆盖全部市县的绝大部分高中学校。调研结束之后,省课改办安排了一天半时间分别听取各调研组和各市县的调研情况汇报,现将这次调研的情况总体报告如下。

一、调研方式

在每个市县和学校,调研组都要听取市县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的高中新课程实验准备和启动工作情况汇报,与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的领导进行座谈或访谈,查阅课改文件资料,深入课堂听课,与教师、学生和家长代表分别进行座谈或访谈,开展问卷调查(集中调研时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68份),以分组调研为基础,调研组将调研情况进行交流、分析和汇总,向市县或学校进行调研反馈。所到之处,受到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热情接待与支持配合,万宁、乐东等市县分管教育工作的市县长参加了汇报会和反馈会。

二、基本情况

(一)课程实验管理工作机制的形成

各市县一般都成立了由分管教育工作的市县长任组长(仅有保亭例外),有教育、财政、人事、编制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由有关业务主管领导任组长、教研、学科骨干教师参加的专家工作组和学科指导组,并在政策、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课程改革提供支持。各高中学校也相应成立了课改的组织领导机构。

儋州市邱宏民市长亲任课改领导小组组长,该市把课改工作当作“普九”之后实现本市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又一次难得机遇,对课改工作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万宁市章华忠副市长全程参加了省课改领导小组组织的普通高中课改通识培训和赴福建南安课改考察,逢会必讲课改;乐东县韦忠清副县长对课改工作亲历亲为,把课改当作乐东缩小与省内发达地区教育差距的难得机遇。他们的这些作为,都为课改推进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很多教育(教科)局长、校长充分履行课改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充分认识到高中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和工作方式,对课改工作都是亲历亲为,自觉充当课改的组织者、激励者、服务者和实践者,充分发挥了在课改中的领导作用。如海口市由于组织领导得力,全市都形成了重视高中课改的良好氛围,高中课改己成为各学校的“一把手”工程。

在调研中,我们再次感到学校校长在课改中的核心作用,再次体会到一个好校长带出一个好的学校团队(包括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和一批好教师)就可以办出一所好学校,这是学校课程改革工作能够健康、平稳、有序推进的重要保证。新课程大大压减了必修课的课时,而内容含量并没有减少。是增加课时,还是另外寻找突破口?国兴中学在科目周课时的安排上,曾经有过一些犹豫,陈力校长就此组织教师展开讨论,并通过讨论形成了共识:既然是实验,就应当严格执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下称《方案》),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应当在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做文章。两个学段来,该校一直坚持按方案要求安排课时,除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三个科目外,其他科目模块均按每周4课时开课。从目前检测及调查的情况看,各模块的教学进度与质量是可以得到保证的。正是因为有一批象他们这样认识到位的校长,为很多学校高中课改开局良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各级教研部门在课改实验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文件的起草、方案的编制、制度的修订和重建、培训的组织和辅导、课改的调研、评估和专业引领、教学的指导和评价,教研部门都成了各级课改领导小组的得力助手和参谋。如三亚市建立了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月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分析课程改革实验中的动态和出现的问题,交流各学校的经验与做法,起到了很好的沟通、指导作用。

(二)实验方案的制定

各高中学校都以《方案》为依据,参照省教育厅印发的普通高中课改实验指导文件和《海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指导手册》有关案例,制定了学校实验工作方案、课程编排方案和选课指导手册,制定和修订了相关教学管理制度,有的市县教育(教科)局也出台了有关指导文件。各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方案时既注意了共性要求,也注意突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海师附中从今年五月底开始,在反复研究、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了15个课改方案:包括实验工作方案;校本研训方案;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新课程宣传教育方案、宣传手册和宣传教育展板;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及学生手册;课程资源调查与分析报告以及利用与管理方案、校本课程开发规划和开发方案;课程设置与编排方案及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等等。

八所中学对高中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行全面的制度创新,从学校2004~2007年的发展规划,到学校工作的每个具体管理环节,均制定了一整套适应新课程要求的管理规章,印行了两本精美的课改资料集《东方市八所中学管理制度汇编》、《东方市八所中学课程改革文件汇编》。

乐东县修订、完善和重建了《课改与研训校长责任制》、《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研组工作制度》、《年级备课制度》、《教师培训进修制度》、《研训工作评比制度》、《新课改档案管理制度》等,用以规范和指导课改工作。

(三)对实验校的资源支持

各市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实验校的资源支持尽了很大努力,各高中学校也想了很多办法来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包括调整布局(如定安县针对高中教育资源不足和分布不合理的现状,采取合并等办法合理整合学校资源,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的规模效益)、扩建校舍、充实实验设施、加强电脑室、多媒体教室和其他现代信息技术设施建设、扩充编制、招聘教师,等等。

三亚市十分重视高一教师的配备,各校不仅安排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任教高一,市一中等校还安排部分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和学科组长亲自任课,保证了课改的平稳启动。该校还充分利用有关社会资源,为学校实施新课程创造条件,已与市图书馆达成协议,并积极与部队、旅游区、科研单位、社区、农场、农村等联系,开辟课改实验基地,同市内有关学校达成教师和其他教育资源交流共享的意向,与省外有关高校和名牌中学达成了“校校通”网络资源利用的意向。

儋州市2004年秋季在高中学校充实了60名本科毕业生;文昌市面向全国招聘了50位高素质的教师和大学毕业生充实重点中学;万宁市招聘了近40名应届师范类本科生充实高中师资队伍;海南侨中面向全国招聘了80多名骨干教师,并单列课改经费20万元,由教学副校长审批开支,凡是全国性的课改会议,学校都要派人参加,所有费用均由学校报销。

海口一中提出凡是教师课改需要而又自行提出申请者,都可以配备笔记本电脑一台,学校现已为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70余台,为课改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

嘉积中学和国科园实验学校各投资100多万元兴建多媒体室等等,以满足新课程教育教学的需要;铁路中学投入200万元改善教学设备条件;文昌中学为建设多功能报告厅和校园网投资500万元。

在课改经费投入方面,尽管财政困难,教育行政部门和高中学校仍然想方设法筹措最必需的课改经费,保证高中课改培训和前期准备工作等经费之需。如:三亚市财政对课改的投入达到62万元,并正投资1.2亿元加紧建设三亚高级中学,拟于明年秋季投入使用。乐东县投入课改经费120万元(其中财政30万元),并投入校舍、实验室、仪器设备资金1000多万元。

(四)对家长和社会的实验宣传活动及效果

在课改宣传方面,各市县和高中学校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等)和开家长会、挂条幅、出专栏等形式在所辖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宣传,各学校也普遍进行了入学教育。

乐东县课改领导小组印发了3000份《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来开展课改宣传,争取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万宁中学学生座谈会上,与会学生对新课程理念显示出高度的认同和渴求,表明课改宣传是深入人心的。

比较典型的是文昌市的做法,他们采取了多种形式宣传高中课改,一是利用市电视台、市广播电台、市报刊《侨乡文昌》、《文昌教育》和《中学教研》等媒体,有组织有步骤地宣传新课程;二是要求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参与课改宣传工作,对自己所接触的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三是摆出新课改宣传的强大攻势,有机地利用街道、社区宣传栏等张挂横幅、张贴标语,形成浓厚的课改氛围;四是利用书信的形式向与学校有较密切联系的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宣传新课改;五是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支持新课改;六是通过召开学生家长会议,印发有关课改材料,进行家访,设置电话热线等形式,向学生家长进行宣传;七是军训期间安排各班主任及有关科任教师对学生进行宣传;八是印发学校《课改简报》,利用标语、黑板报、校广播站等进行宣传。由于宣传形式多样,力度大,普通高中课改在全市范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五)对教师和管理者的培训以及效果

各市县和学校按要求组织教师和管理者分别参加了国家级和省级课改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几乎所有高中学校都进行了次数不等的校本研训。如农垦中学从2003年就已经开展校本培训,为进入课改作准备;进入新课程后,学校编制校刊《攻玉集》,让教师谈认识,谈困惑和问题,谈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教师展示自己的阵地。

又如澄迈中学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新课程教师研讨活动,采取互相听课、评课,交流教法和心得;开展富有特色的周二教师论坛活动,让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把经验、教训和困惑带到论坛上,与同行交流,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开展同科擂台赛,鼓励中青年教师展示个性化的教学,共享教学经验;选派优秀教师定期到外省跟班进修学习,开阔教师的视野,吸取先进学校的教学经验等。

嘉积中学在课改中创造了多种多样的研训方式:一是抓教师队伍全员强化培训;二是寻名校、寻名师,先后派200多名教师到清华附中、上海育才中学、华中师大附中等校考察学习,并派出30名教师到上述学校跟班学习;三是采用PDS方式培训教师,与国内外院校结伴和合作,共派出20多名教师出去深造;四是师徒结对式培训,充分发挥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五是课题研究式培训,让教师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和提高,培训和研训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总的看来,各市县和学校都有健全的课改机构,基本的课改方案,多样的校本研训,广泛的社会宣传,课改起步基本上是平稳的,做到了形成共识,思想不乱,有序运行,秩序不乱。

三、初步经验、特色和亮点

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虽然启动时间不长,但部分学校已经摸索出各自的初步经验,有的学校甚至已经形成一定的特色和亮点。

(一)初步的选课尝试

选择性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能否做到让学生自主选课,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是新课程实施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海南中学等校作为在选课指导方面探索最多的样本校,率先在选课方面进行了试运行。该校根据艺术课程资源较为丰富的优势,从高一第一学段推出了音乐科目的音乐鉴赏、歌唱、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4个模块和美术科目的美术鉴赏、绘画、工艺和书法4个模块来尝试选修课的试运行。任课老师的确定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即一方面学校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和以往教学情况确定,另一方面,教师自己也可以申请开设某一模块,最后则根据学生选择的情况来确定。教学班按照以下五个步骤确定:

1、拟任课老师对任教模块进行宣传;

2、学生填报志愿;

3、统计和调整志愿;

4、反馈结果;

5、试听后确定教学班。选课运行期间发生了以下可喜的变化:

1、学生学习艺术课程的积极性明显增高;

2、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积极应对和处理教材内容多与课时不够的矛盾

在调研中,高中学校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是教学内容过多,教学时间不够。针对这个问题,消极的办法是增加课时,但不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方案》的要求。一批学校则采取了积极的办法,在这些学校中,国兴中学、洋浦实验学校、三亚一中等校的做法具有典型意义,他们的共同做法是绝不增加课时,并表示,既然实验,就要严格遵循《方案》的要求,以科学的实验结果为《方案》、《课标》和《教材》的修订提供依据。

洋浦实验学校处理教材的办法是:引导教师吃透课标,整合教材;把握主干知识、核心概念,使用教材时,详略得当,增删有据;用好配套练习;充分了解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国兴中学则探索出了一套“专题单元(或问题)教学法”,即打破教材顺序,以“专题单元(或问题)”整合教学内容,在规定的课时数内完成模块的教学,经过实验,教师们已经做到在文科的教学中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这种方法。

(三)将理科教学搬到实验室里去上

高中新课程理化生等科目大量增加了探究性实验,很多探究性实验穿插在其他教学内容之中,如果按照原来上实验课的模式来进行这些实验,时间远远不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海师附中等校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一是有选择地进行探究实验,但凡是让学生探究的,不走过场,让学生体验完整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受到较扎实的科学探究训练;二是将理科教学干脆搬到实验室里去上,在教学中需要进行实验时,随时进行演示和操作,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又很好地体现了教学班和走班制的特点。

(四)“让新课程的亮点亮起来”

高中新课程分为八大领域,其中“综合实践活动”和“技术”领域是两个新的领域,在“选修Ⅰ”和“选修Ⅱ”中,“选修Ⅱ”是要求“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这种课程即通常所说的“校本课程”,也是一类新的课程。这些新课程都是学校和教师过去不太熟悉的课程,因而是新课程实施的难点。但因为这类课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如果实施取得突破,又可以使难点变为“亮点”。在推进这类新课程实施的过程当中,一批普通高中学校在启动阶段就已开始初步呈现一定的特色:

在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方面,海南中学、国兴中学等30所学校是我省率先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学校,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先行者,他们大多在没有专业师资、没有专用实验室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师资、条件资源,克服重重困难,在第一学期就开设了被认为困难最大的一门课程,使我省通用技术课程成为首批实验区中开课学校比例最高的实验区。其中,国科园实验学校已开设了通用技术选修模块,120多名学生选修了“汽车驾驶与保养”模块,学校为开课配备了一台专用的教练车;另有不少学生选修了“服装与设计”模块。陵水中学基于“没有技术教育内容的普通高中不可能是真正的现代教育”的理念,高度重视通用技术的开设,学校所办的第一期《通用技术学习简报》是调研组看到的第一份关于通用技术的专门课程简报,简报所载学生撰写的《通用技术学习的认识与体会》、《成长过程中的惊喜》、《保护动物、珍视生命的报告》、《筷子的使用及分析》、《实该学习通用技术之分析》、《通用技术的学习技巧》、《科学与技术的分析》、《学技术的益处分析》等文章充分显示出学校的重视、教师的投入和学生的关注。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面,海南侨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是很有特色的,其中对社会实践活动中军训的管理评价与学分认定被认为是海口市最规范的。为了把开设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该校最早提出了“让新课程的亮点亮起来”的口号,他们在积累过去几年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年初得到了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的登门指导,并为《海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指导手册》提供了4个方案和案例。今年秋季进入新课程的高一年级20个班,共形成了232个课题组(有8个课题组是学生自主开展研究,9个课题是聘请校外指导教师,海南大学的周开利老师就参与了指导),学生人人参与其中,选题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吴建东校长带头担任了两个课题组的指导老师,其他教师(包括其他年级教师)也积极参与。到学期中期,所有的课题组都已经完成了课题的选择、课题分析和课题研究计划的制订,学生在进行课题分析和课题研究计划的制订时,严格依照有关规范要求操作,很有“做学问”的派头。

洋浦实验学校今年秋季一进入高中新课程,就按每周2课时在高一年级全面安排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全年级4个班180多名学生,课题选题包括“网吧为什么对青少年有那么大的吸引力?”“青少年迷恋网吧的原因与后果”、“网络语言对现时语言的影响”、“音乐对人的情绪的影响”、“武侠小说与言情小说对中学生的利与弊”、“洋浦的教育发展状况”、“海南普遍存在重男轻女的原因”、“汉字字体的演变及其历史文化价值”、“洋浦经济发展对沿海环境有什么影响?”“洋浦私彩对生活的影响”等有意义又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课题35个,参与指导的教师达到27个(不限于高一年级教师)。

为了支持各学校开设两个新的领域的课程,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利用社会资金,在全国率先开办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网站”和“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站”,要求各学校将所有这两个领域的课程实施方案、实施案例和评价等相关内容全部上传到网站上,既作为建构式评价的实证材料,也充分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同时,除师生进行互动外,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基本同步的专业引领,使这两个领域的资源劣势转变为资源优势。

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海口一中开发的校本课程已系列化,开发的19门课程是从教师申报的60多个选题中精选出来的,如《种下一棵智慧树——趣味逻辑泛舟》、《三国演义中的智慧学》、《话说海口》、《彩蝶飞舞——海南生物资源蝴蝶研究》等课程都可以说是特色化课程。海口一中和洋浦实验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最近得到了专程前往考察研究的国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项目组召集人吴刚平教授的充分肯定。

其他学校也都能结合实际探索自己的发展之路。可以说,我省普通高中“走进”新课程的步伐是稳健的,一些工作是有创意的。

(五)变革中的课堂

课堂教学仍是高中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主渠道、主方向,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教学实施的关键。课程改革推进的状态如何,一个重要的窗口就是要看课堂教学中师生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化。从调研中我们欣喜的看到,进入新课程后的课堂教学已悄悄发生可喜的变化。首先,总体上看,教师讲授比过去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比过去多了;教师设问少了,学生思考多了;教师主演少了,学生活动多了。其次,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本质是交流,现在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对话交流沟通多了,基本上营造了一个比较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第三,实验教师的教学注重加强课程与活动的联系,从现实生活中选取课程的素材,大大拓宽了课程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这些正是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悄然变化,这种变化虽然还是初步的,但却是实在可喜的。

文昌中学在课改中是一所比较活跃的学校,他们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为了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关爱,让学生有更多自我管理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多活动天地和合作机会,让学生有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拥有成功的希望,让学生拥有创新的舞台;学会书写,学会演讲,学会乐器,学会唱歌,学会打球,学会电脑”的课改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教师注意转换自己的课堂角色,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提倡大胆质疑。如语文备课组的老师每教一单元之前都向学生做问卷调查,确定详讲课文和略讲课文,详讲课文师生共同探究,略讲课文则鼓励学生讲授,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动场面。座谈会上学生们普遍欢迎新课程,对学习并不感到有压力,心情愉快。在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支持教育教学改革和加强师生沟通方面,该校也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洋浦实验学校朱涛老师对语文早读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改革:过去的语文早读是让学生背诵,现在则让学生活动,会唱歌的唱歌,会讲故事的讲故事,针对的是平时课堂发言不积极(有的学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能力;同时,还探索实行小老师上课的形式,让学生自愿报名当小老师,开展注音、解词、活动等等都可以,锻炼提高学生能力,以便为改革课堂教学服务。

三亚一中在转变教学方式方面,要求教师实施优质教学:一是对学生要充满爱,要因材施教;二是以优化教学时间为抓手,倡导“1+1”教学模式——教师讲授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0分钟,在教学上体现“三动”——主动、互动、联动;三是建立生态课堂,力求在平衡中求发展,其核心是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倡导师生关系的平衡„„

从调研中我们还了解到,在第十二周,儋州市那大中学分别组织了教师和学生问卷调查,对教师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课程标准的认识、新教材的使用情况、教学内容与课时矛盾、学生评价、备课方式、教学方式等;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新教材的感受、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对学习的信心、对学分的认识等。从问卷中,我们高兴地看到,有70.3%的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上课,37%的教师利用网络等多种资源备课和上课,85.2%的教师认为教学内容与课时有矛盾,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解决。有89.5%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很有信心,63.5%的学生制定过学习计划,有26.6%的学生有计划地阅读课外书、上网查阅资料。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中新课程实施后师生行为的变化。教师们说,教科书不再象过去一样,在课堂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大家看到了新课程带来的新气象,学生不再厌学,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聪明伶俐让老师为之惊叹,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而是充满活力,学生参与学习和探究的热情空前高涨。

(六)变革中的师生关系

一部分教师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始学会反思,学会重新认识自己及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会自我调整,尊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如三亚一中的教师进入新课程后,一是努力实现自身角色转换,不仅仅当知识的传授者,更努力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二是重新认识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建立起积极参与、共同发展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开始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三是重新认识教学过程,努力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注意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注意促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富有个性地学习;四是重新认识课堂,认为课程改革实验的课堂应该是活跃的、宽松的、和谐的。在教学中,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关爱和宽容每一个学生;教师把民主带进课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把探索带进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把合作带进课堂,促进学生思考和合作创新;教师把成功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七)初步的评价改革尝试

在评价改革方面,部分学校已经按要求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和学分认定实施细则,如乐东中学的学分认定包括三个部分:在学生修习课时记录方面,课时达到85%为合格;在修习过程表现方面,采取自评、互评、师评三结合;在模块考试成绩方面,平时测验占30%,终结性考试占70%,总评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这样一种规定使学分认定细化到可以操作的水平。

(八)多种机制解决课改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1.部分学校初步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机制

在高中新课程的准备阶段,各学校就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校本研训活动,以加强对新课程的学习和理解。新课程实施后,各学校相继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是消极等待上级部门和专家指导解决,还是积极从容应对,自主解决,部分高中学校选择了后者,他们充分利用校本研训办法,在新课程实施的初期就基本上形成了自主解决问题的机制。如国兴中学经过自主探究,探索出以专题单元(或问题)整合教学内容的方式,较成功地解决了教学内容过多的矛盾。

洋浦实验学校则通过校本研训,对教师反映课时不足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主要是对课标的理解不够,深广度把握不准;担心按课标把握深广度,最终在高考时会吃亏;未能真正实现“用教材教”,凡是教材上涉及的内容,一定得教;对“配套练习”的使用不当;课前课后,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展不够。他们认为如果增加课时,势必压缩其它学科的课时,甚至不开设某些科目,这样最易受伤害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音、体、美等,从而造成学生在某些学习领域的缺失;如果增加课时,增大难度,必然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保持不利;而如果不增加课时,周末不补课,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多了,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自主性创造了条件;不增加课时,又要保证教学质量,促使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培养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经过这样研究,他们最终决定认真贯彻国家课程方案,确保每一模块的教学时间为36学时,如因放假等原因耽误的课时,利用星期六补齐,但决不允许超过36学时。

五指山市由教科局牵头,五指山中学、海南二中、农垦通什中学实行校际合作;国兴中学、师院附中和海口一中也建立了教研联动机制,实行资源共享,共同研究和解决新课程实施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2.集中研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为学校提供专业引领

对于课改中面临的有些问题,有的学校自身无力解决或自主机制解决不了,就需要提供专业引领。进入新课程之后,省课改各项目组先后多次深入学校开展调研,除了及时了解新课程启动情况外,还针对调研中发现和学校提出的各种问题,现场释疑解惑,使学校很多问题得到及时的回应和解决。此外,省课改办还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集中研训活动,比如今年11月11日,召开了所有高中学校教导主任参加的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和模块教学研讨会,请部分样本校交流学分认定实施方案和模块教学初步经验,集中就课改调研中发现的各种教学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办法,这次会议对于消除部分学校和教师的焦虑,稳定新课程教学秩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创办教研专业网站同步解决课改中的问题

由于我省多数市县高中教研力量相对薄弱,无法提供学校所需的专业引领,而省现有教研员人手少,任务重,不可能提供所有学校所需的现场指导,大规模的研训活动也不可能经常和及时举办,因此,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提供基本上同步的专业引领和支持就成为我省优先解决的一个问题。今年秋季以来,在省课改办领导的支持下,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利用社会资金及时建立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网站”和“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网站”,还相继建立了“师生成长博客网站”和“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网站”,师生的教学经验、体会和喜悦等都可以在网站上及时交流和分享,一批师生以至校长在这种互动中受到很大的激励,迅速成长起来。而问题、困惑等也可以通过互动和研讨进行解决,解决不了的,省内外专家可以提供专业引领,国家课改专家崔允漷、顾建中、吴刚平、刘良华等都成为网上专业引领的志愿者,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网站”成为全国排名第一的同类网站,“师生成长博客网站”在中文博客网站中也进入前20名。

总的看来,我省高中新课程在研训中准备,又在研训中得到推进,课改的准备和推进都打上了深深的“研训”痕迹。

四、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

我省各市县和学校在高中新课程实验准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涌现出了一批表现突出的学校和区域,但就整体而言,也还存在一些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学校层面的,有的是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层面的,有的可能还不只限于我省,其他实验区也可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需要特别予以关注:

1.实验准备工作不够充分

一是仍然存在教师漏训的情况。虽然省课改办组织了高一教师的全员培训,但由于这几年来我省高中规模不断扩张,不少学校都面临师资紧缺的局面,有的学校直到开学前后才物色到师资。有的学校则因为计划不周,参加了培训的教师却没有任教高一,没有参加培训的教师又调整到高一任教。这些在开学前后才进入高一任教的教师没有参加相应的培训,有的学校也无力进行补训,从而造成漏训。

二是社会宣传不够深入人心。与家长和学生的座谈情况表明,学生、家长对新课程虽然有所了解,但有的了解还不充分,如某中学由于学生分布在全省各地,到调研结束之时,尚未召开过一次家长会,虽然学校在校内开展了大量宣传活动,也印发了给家长的公开信,但家长对新课程了解的实际程度学校并不清楚。

三是课程资源不足。课程资源不足在我省高中学校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只是各校程度不同而己。相比之下,一些地处乡镇的高中学校则更显突出,如临高县新盈中学高一只有一个班,班额达到112人,凸显了该校的条件性课程资源严重不足,澄迈县的瑞溪中学和万宁市的大同中学等校不仅高一规模小,而且实施新课程的有些基本条件还不具备。即使一些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如果严格按照国家高中学校达标要求,校舍、实验室和师资也还存在一定差距,而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条件目前绝大多数学校还不太具备,这都是值得引起我们关注的问题。

四是实验教材到得较晚,部分科目的教材晚到半月至一月不等,影响了开学之初的正常教学秩序。有的学校为解决这个问题,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将教材复印给学生使用。另一个问题是配套课程资源不足,各种版本的教材都存在录音磁带、练习册、教参、挂图等不配套问题。

五是有的学校排课、选课方案尚未出台,有的对模块教学缺乏整体设计和统筹考虑,使教育教学工作带有较大的盲目性。

六是若干重要制度建设滞后,如评价改革办法不配套,学分认定与教育质量监测或学业水平考试的关系不明确,师生和家长期待的高考方案也还没有出台等等,导致很多教师都表示心中没底。部分学校第一学段的模块教学已经结束,也进行了相应的测试,但尚未进行学分认定。

2.“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仍然存在

目前所有学校已经进入新课程,使用了新教材,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学校的运行机制还没有多少改变,主要表现在:

一是有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新课程认识模糊,学校工作的着眼点不是放在学生的终身发展上,而是放在追求升学率上,有的学校还提出所谓“一手抓课改,一手抓质量”,把课改与质量对立起来。

二是有的学校缺乏依法治校的意识,《方案》的一些明确规定在学校层面没有很好落实,如并行科目过多(有的学校13个科目全部开设,学生感到很紧张)、以“教学内容过多、课时不够”为名增加语、数、英、理、化等学术性科目的课时,研究性学习课程尚无明确的开课时间,等等。有的学校对学生选课认识不足,准备只提供几个“拼盘”供学生选择。诸如此类的现象如果不及时纠正,将会影响学校的培养规格,同时也会使新课程实验成果的价值大打折扣。

三是有的教师仍然习惯于“教教材”,尚未确立课程标准的权威地位,科学使用教材的问题尚未引起重视。按新课程要求,应该依据课程标准来使用、处理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但实际情况是,有的教师对教材只有全取,没有割舍和详略的处理,当遇到教材习题、教辅资料中有难题或担心知识不系统、应付不了高考时,有的教师都采取了增加教学内容、拔高难度的做法,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3.实验准备工作和启动工作均存在不均衡的情况。总体看来,样本学校比其他学校准备工作更加充分,启动实施情况也更好。部分非样本学校虽然编制了各种课改方案,但模仿样本校的多,在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上有待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4.各学校师生普遍反映有的教材例题简单、习题过难,例题弄懂后不会做题,且习题还是原来教材照搬过来,教材本身没有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打着课改招牌的高中教辅资料也普遍存在“挂羊头,卖狗肉”现象。此外,教材价格过贵,高一学生一学期教材费从200多元到400元左右不等,比高二学生的教材要贵得多,加重了家长和学生的经济负担。

5.个别学校和教师存在焦虑、抱怨、观望、消极等待的情绪,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采取有效的措施不够。有的重点中学的教师对课改也持怀疑态度,担心他们的学生成为课程改革的实验品和牺牲品。

五、几点建议

面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这样一场大的变革,存在一定的问题是正常的,现在的关键不是有不有问题,或者问题是否严重,而是在产生和发现问题后如何应对,能否正确对待和及时研究解决。从调研情况看,大多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都能够正视问题,对已经遇到的一些问题也正在研究解决之中,这种态度是积极的,应该给予充分肯定。针对高中课改目前面临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教育(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培训。高中课程改革首先是一场观念的革命。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正确的观念指导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实践。因此,新课程培训的优劣和观念转变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课程的实施,因此需要将培训工作贯穿新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要通过培训既解决观念更新问题,也解决操作层面的问题,尽快消除部分教育(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新课程的疑虑,切实转变他们的观念,使他们从观望者变成新课程的生力军。

要进一步加强校本研训,全面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建立有效的自主解决问题的机制,使学校走上可持续发展和内涵式发展之路。尽快推动分片建立区域性高中课改协作组,形成区域性教研联动机制。针对课改中的重、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修,针对教师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课程内容的专门培训(如部分选修模块教材的培训、通用技术课教学内容的培训等)。进一步研究网络在教研技术支持中的价值,充分发挥其覆盖面大和同步互动的作用,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特别要强调的是,校长身处课改一线,作为新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有责任和义务充分挖掘和发挥教职工的集体智慧,组织研究和解决课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增强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及时报告和反映学校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2.进一步加大对新课程的宣传力度。当前尤其要注意加强对各级领导的宣传,赢得他们对新课程的支持,避免教育部门唱独角戏,以创造良好的新课程实施氛围;要继续深入做好对家长和学生的新课程宣传活动,消除他们对新课程的疑虑,使他们成为新课程的支持者和主动配合者。通过宣传和专题培训,使教育外部的人更多的了解新课程,使教育内部的人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改革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到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取得预期成效。

3.以研究为基础全面突破新课程的难点,将难点转化为亮点。当前,在课程开设方面要下大力气抓好通用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以及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教学实施方面要提升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能力和水平,不要降标,也不要提标;要围绕教学目标做好教学设计,既要继续重视和发挥教材这一特殊资源的作用,又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取舍,重新整合教学内容,确保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模块的教学任务;要突破单一的教学方式,把传统有效的教学方式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科学结合,有效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评价方面要重点抓好综合素质评价和学分认定工作,形成新型的学生素质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在学生管理方面要积极探索教学班与行政班相结合、他人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组织管理形式,在保证学生自主选课的前提下提升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水平。要进一步深化和加强高中项目研究,加大科学实施新课程的力度,努力培养和不断壮大科学实施新课程的队伍,要防止和杜绝课程实施中从一种倾向走向另一种倾向、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现象。

4.进一步抓好样本校和示范校建设。充分发挥样本校在课改中的先行实验和探路作用,充分发掘他们的各种成功案例为新课程实施服务,同时要在重点中学中狠抓课改示范点的建设,通过他们的积极实践扩大课改的正面宣传效果。要通过样本校机制,加强学校、地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实行课程资源和研究成果共享。

5.进一步研究教材选用的合适层次。随着学校课程实施能力的提高,要逐步扩大学校在教材选用方面的发言权,最终实现学校自主选用。在师生还离不开教辅资料的背景下,对教辅资料要在组织审查的基础上推荐学校和师生选用,防止学校和师生误用。

6.加强课程改革保障机制建设。要充分整合教育系统基、督、财、训、研等方面的力量,加大依法实施新课程的督导和保障力度,依法开课,依法督课,依法保障新课程的实施,杜绝随意减少学习领域、科目或增减课时、随意拔高难度或降低要求、随意占用学生闲暇时间补课、搞奥赛训练和有偿家教等行为。要尽快建立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资源标准,切实履行政府在课程改革中应尽的职责,保障课程改革的基本经费和基本资源需求,努力探索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制度重建的力度,为新课程实施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包括选课指导制度、教学班管理制度、校本研训制度、发展性评价制度(包括与学生发展和切身利益相关的综合素质评价办法,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教师考核办法、职称评审办法,与学校切身利益相关的学校督导评估办法等,要通过发展性评价制度的建立,努力提高学校、师生参与和搞好评价工作的积极性)、民主管理和校务公开制度等等,学分认定与教育质量监控或学业水平考试的关系要尽快明确,高考的思路和高考、高招具体方案要尽快出台。要切实保障新课程实施者的权益,让坚定的新课程实施者不仅实际受益,而且也从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中率先受益,从正面强化课改工作。要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和教研经费投入,尽快解除教研人员的后顾之忧(如自筹工资等),为课改专业支持提供人力保障。

由于调研时间短,加上笔者水平有限,上述报告难免以偏概全,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有关市县、学校和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二○○四年十二月

作者:陈夫义

作者单位:海南教育研究培训院

第三篇:新课程实验课题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教研员、各位校长,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xxx镇召开这次现场会,有两大任务,一是要对四年前立项的新课程第一轮实验课题作简要总结,并将其成果进行推广;二是对最近立项的新课程第二轮实验课题进行开题仪式,并启动实验工作。这次会议是我县小学课题实验工作的一次承前启后的会议。同时也是一次课题研究工作的培训会议。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本次会议的召开,使我县小学新课程实验课题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扎实地开展下去,充分发挥其服务“课改”,提升教师的作用。

在这里我讲两个问题。

一、关于新课程第一轮实验课题的基本情况

四年前,在我县小学启动“课改”,使用新课程伊始,作为“课改”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骆驼坳小学召开了“课改”课题开题现场会,正式启动了我县小学新课程第一轮实验课题的研究工作。当时立项18个课题(乡镇12个,县直6个),后来三里畈镇经过申请补增了2个课题,总计20个课题。这些课题的确立其目的是要解决实施新课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通过3~4年的实验与研究,有17个课题通过鉴定,符合结题标准,其中有6个被评为优秀课题。结题的情况表明,第一轮新课程课题的实验工作是基本成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⒈ 解决了实施新教材中所遇到的一些困惑,为“课改”寻找了强有力的支撑力量。

新课程的实施,是在“课改”新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教材如何理解,如何挖掘,教学如何设计,课堂教学又如何实施?都是全新的。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们利用专题研究的方式,进行了为期4年的艰苦地(甚至是艰辛地)探讨与摸索,形成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使之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凤山镇三里桥小学通过“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结构研究”的实验,形成了“走进生活,增强体验,自我建构”的教学模式,白莲小学通过“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形成了“走进生活,贴近社会,亲近自然”的教学模式,匡河乡祠堂河小学通过对“品德与生活课程学生学习评价”的研究,形成了学校、垸组、家庭三结合的评价模式,骆驼坳小学通过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探索出了“感受、感悟、感知”三步曲的教学模式。大河岸小学和胜利小学通过对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学生“合作与交流”的研究,形成了“相机合作,适时交流”的模式,其成果被《湖北教育》杂志以专题形式向全省交流,三里畈小学通过对“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利用学科特点开展探究性学习”,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教师适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xxx小学和白庙河小学通过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评价”的研究,形成了“知识、能力、情感”三维评价和分层评价模式,九资河韩婆岭小学和大崎乡李婆墩小学、胜利小学通过新课程“自主、合作、创新”教学的研究,形成了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自主、安全合作、尽量创新”的教学模式。所有这些成果,为我县实施新课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成为我县“课改”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被上级所肯定、有关部门所肯定。

⒉ 培养了一批教学骨干和“课改”积极分子,为“课改”培植了一批“引领”力量。

通过课题实验工作,我们不仅解决了新课程中所遇的问题,形成了相应的对策与模式,同时课题研究又充分显露了它的培训功能。第一轮课题,使广大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涌现出了一大批教学骨干,如凤山的何灵珍、涂丽霞,骆驼坳的徐敏玲、李红钧,白莲的匡佳卉、兰自芬,匡河的匡凤霞、张昆锋,大河岸的黄金国、王方一,白庙河的许爱君、张海燕,九资河的余惠敏、徐世高,胜利的罗琼、文丽平,xxx小学的廖金桃、余金球。三里畈的周巧凡、何桂凤,大崎的雷国霞、何华安。这一批骨干又在校本研训中充分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带动了一大批身边同事的专业发展,有效推进了“课改”工作。

⒊ 积累了课题研究工作的经验,为后续的课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① 形成了课题实验工作的机制,把课题实验工作归入评价学校,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构建了课题研究工作新机制,在全县范围里形成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教育科研成为许多学校的办学特色。如三里畈小学、韩婆岭小学、xxx小学、胜利小学、骆驼坳小学、白庙河小学已成为我县科研学校的龙头。

② 认识到了课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课题实验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管理。第一轮课题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在座的各位乡镇教研员,各位校长的平时管理。(如三里畈、凤山镇、匡河乡、白莲乡、大崎乡把课题归入常规管理),有力培植了课题研究,促其良性发育。

③ 注重了过程的总结与积累。课题研究要靠平时的积累,阶段性的总结,才能慢慢地“发酵”成为成果。如大河岸小学在课题实验工作中十分注重平时的积累,在不同阶段取得不同层次的成果。第一轮课题的成功与失败,告诉我们要想取得实效,必须记录课题实验工作的每一步以至全过程。

⒋ 暴露了不足和缺陷,为教育科研工作的纠偏明确了方向。

① 目的有待澄清(为了得分)

② 结论有待验证(是否科学)

③ 成果有待推广(应用不够)

二、关于第二轮课题实验工作的基本要求

今天在这里召开的第二轮课题开题现场会,标志着第二轮课题的实验工作正式启动,为确保第二轮课题在第一轮课题的基础上取得更大更好的成效,在此提出几点要求。

⒈ 要进一步澄清模糊认识,使课题实验工作走出误区。

课题的立项与研究,对于学校不是装点门面,对于教师不是为了评优晋级。它是我们去寻找教学规律的过程与途径,同时又让我们的专业素质在寻找中得到发展与提升。因此,认清课题研究的作用与目的,是搞好教育科研工作的前提条件。我们只要牢牢地把握这个前提,才能使课题步入正确的轨道,才不至于偏离方向。

⒉ 要拟订出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使课题实验工作稳步进行。

课题实验工作只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才能取得实效。“秧好一半谷”,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课题实验才不至于打乱战。我们所说的计划,主要是两种:一是课题总的实施方案;二是课题学期(三年六期)。总的实施方案是长计划、学期是短安排,二者缺一不可。

⒊ 要注重阶段性的总结,使课题实验工作健康成长。

课题实验的阶段性一般以学期体现,也就是说以学期为单位要对课题实验工作要进行深入的总结,归纳出阶段性的成果,寻找不足,提出后段实验工作的要求。

⒋ 要加强实验工作的过程管理与指导,使课题研究工作步入正轨。

要象三里畈、凤山那样,把课题实验归入学校,教师的教学常规考评中去,经常督促课题研究,并全过程跟踪指导。对课题的实验情况,乡镇教研员,校长要做到胸中有数,放在心里,抓在手里。

⒌ 要注意实验过程中材料档案的保存与整理,使课题研究的轨迹明朗清晰。

课题材料以收集要齐全、整理要规范,一方面是对课题管理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是教师作出分析,提炼成果的依据,更重要的还是课题实验过程轨迹的体现。所以,我们的课题研究是不是真搞,搞得有没有效果,要用资料档案说话。

⒍ 要把课题实验工作放在课堂上,使之成为提高课效的重要途径。

课题以什么作实验,课题以什么来研究?那就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讲,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就是实验者,教室就是实验室,课堂教学就是实验过程。因此我们要把课题实验专题落实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中去,以教学为载体,去完成实验任务。(今天提供的一节课,主题就是突出课题实验)

⒎ 要把课题研究工作归入校本研训之中,使之发挥对教师的培训功能。

与第一轮课题不同的是,第二轮课题的项目更要贴近学校实际,虽然我们提供了参考项目,但大多数都是学校自己完成的课题,体现了以校为本的原则,符合校本研训的基本要求。课题实验是校本研训,八大基本模式之一,因此,我们作为教学管理层面的人,在主观意识上应该把课题实验归入校本研训工作,在行为上要将其与其他研训模式一起协同运作,充分发挥它在开展校本研训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方面的重要作用。

⒏ 要重视课题实验的总结与推广,使之成为教育创新的原动力。

课题成果的总结,既要依靠平时的积累,也要依靠实验期结束的提炼。经过三年的研究,不能归纳出相应的结论,不能回答课题提出的问题,这样的课题实验要么不是真搞的,要么是不完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平时的积累、阶段性的总结、最后的提炼、整理出研究的结果。

课题出成果,不能万事大,更重要的工作还在后面,要将成果进行推广,为后续教学服务使之成为教学的“增长点”,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催长剂”。

总之,课题工作只有真搞,才有收获,才有成功,靠弄虚作假,将是一事无成,是注定要失败的。我就讲这两点意见。谢谢大家!

第四篇:数学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调研目标:基本状态,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促进××县高中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

调研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调研对象:××市××中学。

调研方式:抽样调查,问卷调查,座谈、研讨。

目前,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运行基本没有达到目标,教师的教学方式虽有所变革,但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太大改变。×××××××××××××××××××××××××××××××××××××

一、高中数学新课改情况

××××××××××××××××××××××××××××××××××××××××××××××××××××××××××××

二、分析与结论

××××××××××××××××××××××××××××××××××××××××××××××××××××××××××××

三、如何改进新课改的建议

××××××××××××××××××××××××××××××××××××××××××××××××××××××××××××

第五篇: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调研报告

牡丹江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牡丹江教育教学研究院高中教研部

根据市教育局普通高中新课改调研检查工作的总体部署,我们高中教研部与市教育局、教科所的同志,于2008年10月15日至11月13日对牡丹江市(含六个外市县)的28所学校实施新课程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检查。此次检查主要采取了听取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汇报,实地考察、深入听课、查看资料、分别召开师生座谈会和师生问卷调查、家长及社区相关人员座谈的方式展开。各普通高中对此调研检查给予了高度重视,做了认真的准备。总体看,我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正以健康、有序、稳步的态势顺利实施,大部分学校能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方案(试行)和黑龙江省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方案》认真推进高中课程改革,下面将调研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

为了确保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各普通高中就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强了课程管理,强化了制度建设,积极构建新课程体系,立足课堂教学,不断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高度重视,全力支持。

各普通高中对课程改革给予了高度重视。各市(县)都成立了以市政府副市长为组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启动和全面部署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准备与实施工作。为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 1

实施,宁安市政府每年拿出15万元作为课程改革专项经费,用于考察学习和培训教师。牡一中、牡二中、牡朝中和宁安一中、宁安朝中一把手亲挂帅,主抓课程改革,研究、实施和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了课程改革校长“一把手工程”。牡一中每年拿出30万元作为课程改革专项经费,用于课题运作、成果评选和推广。牡二中每年投入40万元用于课程改革的教师培训。海林高中、绥芬河高中、林口四中、穆陵一中都强化了制度建设,用制度保障新课程的顺利实施。牡丹江八中、牡丹江十三中、十五中几所完全中学能理性把握学校的校情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程管理及学分认定方案,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改善条件,完善制度。

1、整合教学资源,支持学生的全面发展。

省样板校牡一中以8大学习领域为主题建设的多功能教学楼、教学区,按照新课程要求高标准配备了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通用技术实验室,提供了充足的选修课教室和各种活动室,每个行政班为学生提供的储物柜等为新课程全面实施提供了物资保障。牡二中、宁安一中、牡朝中增添了理化生教学仪器设备,保证实验开出率。宁安一中装备电子阅览室和电子备课室。牡二中和宁安一中已装备一个通用技术实验室。牡丹江二中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基础上,编写了五十多本校本教材,一些教材已经在课改试验区、我省使用。

2、加强制度建设,保障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各普通高中根据省相应制度和文件要求、积极发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不断对各项预设制度进行了全面修正和改进,牡一中等重新修订和编辑了《新课程校本制度》和《新课程改革与有效教学》等、牡二中充实和完善了《方案汇编》和《制度汇编》、宁安一中的《规划与方案》和《学校制度》也已完成第四次修正,提高了规划和方案、制度和措施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操作性。宁安市教育局出台了《宁安市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宁安市普通高中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指导意见》、《宁安市普通高中选课指导意见》等。绥芬河高中确立了以“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夯实基础,扎实推进”的教学理念,依据学校自身条件制定了《绥芬河高级中学新课程设置方案》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从学校到教育行政部门重视和加强了制度重建,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了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牡丹江八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学分认定方面创造性地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课堂表现中,对新课程方案有了灵活的处理。

(三)集中攻坚,深入实施

1、重视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素质提升。近三年来宁安一中、朝中配备了近90名教师。牡一中、牡二中、宁安一中、东宁一中、牡丹江五中、林口四中、穆陵一中、绥芬河高中、海林高中等学校紧紧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一学校工作中的永恒主题,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和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各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省、市课程改革通识、课标和教材培

训。目前,各学校教师持证上岗率达到95%以上,基本做到了“先培训,后上岗”。牡二中的循环跟进的校本教研机制实现了常态化和经常化,以问题研究和解决为核心行动研究深入人心,激发了教师教科研热情;牡一中、海林高中的学科备课组制度、网络教研等在课程改革中焕发出的生命力,教师间合作与交流、反思与探究随时随地发生,生成性问题随时随地得到解决,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教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切实解决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增强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2、加强课程设置,提升课程设置水平。

各高中基本能够按照《黑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从学校硬件资源、学生需求、师资状况和学分要求,通盘考虑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合理搭配,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的合理搭配,科学安排高中三年的课程设置。各学校均开设了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美术、音乐和体育等11—13个科目必修模块,并根据每个科目必修模块开设的学程不同设置了周学时。第一中学重点破解了选修课程设置问题,改变现行课改试验区的套餐方案,实施学科捆绑,模块不捆绑的策略,继满足了学生的选课权,又考虑了课时总量。

3、加强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提高课堂实效。

谁抓住了课堂教学,谁就掌握了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权。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是落实新课程目标和要求的主阵

地,研究和探索以模块为特征的课堂教学策略是课程改革实施中的重中之重环节。各普通高中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深入研究和探索自主、合作、探研的模块教学模式,努力实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师生关系的转变。宁安一中在高一教师进行了《模块教学的特点》和《模块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的专题讲座。牡二中和宁安一中的部分教师能够基本上把握本学科各模块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并由此设计整个模块的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设计课堂教学,以保证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模块的教学任务。牡一中分学科编写了《新课程模块——教学设计集》。牡二中结合东北气候和学生特点,对体育模块课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编写了《关于体育学科新课程模块教学设计》,并得到省有关专家的肯定,已经在全省推广。绥芬河高中 结合本校实际探索了课堂教学的新策略。

4、重视和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学校普遍制订《研究性学习指导意见》和《社会实践活动与社区服务实施办法》。牡朝中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展了活动,组织进行了研究性学习的有关理论讲座。各学校普遍进行了以军训和校内社会实践岗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牡一中与镜泊湖管理局、军队等部门和清福小区签订了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协议。牡丹江育华中学、十三中、五中等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家长、学生对于此项活动十分支持。

5、重视和加强科研引领和课题牵动,重点破解课改难题。

牡一中确立的《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研究》和《发展性教师教师评价》等两项省级科研课题,牡二中确立的《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及合理编排的研究》、《新课程环境下评价改革的研究》和宁安一中确立的《新课程环境下教学组织管理形式》和《新课程新课程环境下德育改革的研究》等省、市级科研课题的前期研究,为三所学校顺利实施新课程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破解课改实践中诸多难题,回答了困惑。

(四)注重宣传,合力推进。

各普通高中非常重视社会舆论宣传,利用地方广播、电视加强对课改的宣传。各学校利用校内广播、电视、板报、校刊、校报、校园网,以及广播、电视、报刊和教育网,通过召开家长会、学生大会,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向社会、学生家长和学生广泛进行了课改宣传。牡二中高一新生入学后,先后举办两次学生大会,做了《新课程实施学生要积极参与》主题报告。多数学校向学生和社会印发了《新课改致辞学生一封信》。

二、存在问题与建议

1、课程设置不规范,影响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

一是由于各学校对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设置的功能、价值和作用缺乏深层的理解,在同一学段学生并学科目过多,普遍开设10—11个文化类科目,导致排课难度大,学时不足,二是由于教师对课标内容理解不透,把握不准,缺少对各科目难度的把握,盲目参照现行高考大纲、盲目追崇已往高考题型、盲目使用教辅

资源,导致加深教学难度。这些都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违背了课改的初衷。一些学校的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存在不规范现象,选修必修化问题比较严重,违背了课程改革的初衷,学生的选课全没有真正落实到位。选修课的走班教学没有体现。建议:认真研究国家《方案》和《课标》,全面理解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设置的功能、价值和作用,科学安排课程设置,减少并学科目;制定和出台《牡丹江市普通高中模块教学指导意见》,规范模块教学行为,尽快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师生关系,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模块学习任务,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加强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与课程管理,因地制宜地真正落实选修课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2、对开设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与功能认识不同,实施效果不同。

一是由于学校对课程及校本课程在学生个性发展和学校形成特色中作用与功能缺乏深层次理解,部分学校存在应付心理;二是部分学校确实对有关课程及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知识匮乏,对课程管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无从下手。还缺乏课程意识、课程资源整合和课程开发的能力,部分学校还停留在开发校本课程就是编制校本教材的认识层次上;三是部分学校对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的育人功能缺乏足够的认识,将学科内的研究性学习替代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

科化倾向严重。有的学校对社会实践活动误认为是军训和学生校内劳动或值日。建议:加强校长和教师在课程知识、课程功能与价值、课程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专题培训,提高他们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省教育厅要认真梳理已出台的制度、文件,对操作复杂、难度较大的文件,进行专题、案例式培训。

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滞后、学业水平考试认定感到茫然。一是各普通高中普遍认为省制定的《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内容多,操作繁琐,工作量大。从无到有,教师工作量突增,并且直接与高考挂钩,工作坡度太大,很难实施。因此,在检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学校将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简单化,只在形式上在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填充一些突击的材料,不能深入领会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价值。二是省厅虽然下发《全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具体意见》,学校对考试内容范围、方式缺少必要性了解,教学中、备考中的难宜程度比较难把握。建议:省教育厅适当降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操作难度,采取“分阶段实施、逐步深化”的工作策略,制定三年内达到《方案》内所规定的要求,学校也可采取灵活的策略,制定出符合校情、学情的评价方案。认真研究《课标》与教材,深入领会模块考试目标要求。

4.提高领导的课程管理水平,强化课改意识。

虽然许多学校领导能够重视课改工作,但是在课程管理上还缺少理性的认识,对课程设置的认识、课程功能的理解还存在偏差,部分领导对课程改革的规划能力不强,还存在边实施边观望 的问题。建议:课程改革的有效落实必须是“一把手工程”,校长的头脑里十分承载课改意识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课改理念,校长必须努力学习,强化课程改革的意识,有统筹规划能力,真正成为一个专家型校长,才能为学校的新课程实施做好决策者、实践者、监督者。

下载新课程实验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实验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情况调研报告

    实习的中后期,本人对任县第二中学的数学的教学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调研过程与结果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为了使调查结果能够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本次调......

    新课程实验总结

    新课程实验总结——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构建现代课堂教学观音寺镇王行庄小学二00九年七月新课程实验总结 ——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构建现代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基本途......

    河南省实验幼儿园调研报告(精选)

    河南省实验幼儿园调研报告 姓名:周林影 学院:城市规划 简介:河南省实验幼儿园是一所直属于河南省教育厅的省级示范幼儿园,1949年3月在开封成立,原名河南省育英托儿所,1954年随省......

    莒县物理实验调研报告

    莒县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调研报告 经过对我县20多个初中学校的物理课堂进行拉网式听课,并随堂随机检测,并对部分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进行了书面的或座谈式调查,形成报告如下: 一.问题......

    南平市高中英语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南平市高中英语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为及时了解我市高中英语新课程的实施情况,2006年9月中旬,我市教研员配合省普教室教研员姚瑞兰老师深入建瓯、建阳、武夷山等高中校进行......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5篇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学校:绵阳师范学院 班级:历管院09级1班 姓名:罗婷 学号:0903040122 实习学校:四川省叙永县第一中学 一、高中历史课改实践进展的积极方面 (一)高中历史......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5篇模版)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 关于改革实施情况的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 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

    新课程改革工作调研报告[精选5篇]

    新课程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统一部署,2004年秋季学期,我校初一年纪率先进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到目前为止,我校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四年,进行课改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