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望溪二小校长住读情况汇报
渠县望溪乡第二中心小学
关于落实校长“住读”专题活动的情 况 汇 报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校级干部队伍建设,严明学校教育教学纪律,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切实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治理教职工中的“庸、懒、散”现象,根治校级干部的“走读”现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做好了如下工作:
一、组织学习讨论,增强服务观念
遵照上级要求,学习组织召开了全乡教师会,会上明确了校级干部“走读”的负面影响,指出了全体教职工中存在的“庸、懒、散”现象。通过学习,让全体教职工明确了此项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了以校长彭诗波为首的学校一班人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深入落实责任,树立学校新形象
1、严格“住读”制度
学校校长彭诗波坚持住校,关注学校师生活动情况,监督教师的出勤,关注教师的工作状态及思想动向。副校长坚持周末带班,学校中层干部协助学校校级领导做好每天的值班工作。学校领导坚持 “住读”在校工作,安排好了领导干部值班轮次,受到社会好评。
2、严格值班制度,做好考勤记录
目前,学校在教职工中实行了坐班制度,校级领导采取了定时,不定时抽查中心校及各村小的教职工的上岗情况,做好了考勤记录,观察、发现、纠正教职工中的“庸、懒、散”现象,把抽查发现的相
关情况与教师年终绩效结合起来,切实改变了我校目前教师的“庸、懒、散”现象。
3、从细节入手,确保此次活动正常开展
学校重新更换了值班座机线路,添置了新电话,在全体教职工中新开了校园QQ群,每位教师参加了学校集团信息网。
4、加强监管,确保活动长效常新
此次活动明确提出:校长、副校长必须随时做好对教职工的上岗情况、工作状态,思想动态的抽查及管理,发现问题及时交学校讨论处理,并上报教育局,中层干部必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协助校级领导值班工作,全体教师监督学校领导及中层干部工作,可把发现的问题随时向学校反映。
目前,我校已根治校级干部“走读”现象,全体教职工中的“庸、懒、散”现象也大为改观。
二0一三年二月二十六日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望溪二小邓玲玲)
大班数学如何教学
渠县望溪乡第二中心小学
邓玲玲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班开展10以内数的组成教育,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一些简单的数量关系。所以,教师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知识内容、教育目标的把握显得至关重要,对于10以内组成,教师应先梳理好自己的思路,才能使幼儿对组成之间的逻辑联系有所感受和理解,并逐步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下面就教师的组织策略谈几点我们的思考:
一、操作为主、自我尝试
我们知道学习组成最好的办法是让幼儿操作,通过自身的体验去发现数的分合规律,进而掌握数的组成。而幼儿参加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完全来自于好奇心发展起来的求趣心,是幼儿产生兴趣、参与学习、获得快乐的划桨,因此幼儿数学教育必须创设游戏情境,充分利用幼儿的求趣心,寓教于乐。教师在组织活动中,注重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索,而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幼儿。要激发幼儿的灵感、表达的潜力,通过交流梳理信息,明晰事物之间的关系及探究历程。在探索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或争议,幼儿通过相互的激烈争议中能够达成共识,使他们对经验和概念的建构更加深入。
二、学会归纳,巩固概念
“数的组成”教学中的互补、互换规律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让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的探索、发现,学着自己来归纳数的组成中几个重要的关系。这样,不但符合了幼儿的学习特点,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幼儿的学习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有耐心地引导,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学会归纳,并能用比较清楚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巩固对概念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三、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儿童的思维是感性的、具体的,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活动,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对于数的学习,我们更加重视经验的迁移,运用在生活中,我们通过“颁奖”活动——游戏情境的延续,让幼儿在领奖过程中迁移自己的已有经验,“每个小朋友抽一张奖券,每张奖券只能领两种奖品,而这两种奖品的价格合起来刚好是奖券的面额。巩固对10以内数的组成的理解,从而来解决游戏活动中的问题。而且幼儿在活动结束时通过相互分享的情感化形式来相互检验结果。使整个学习活动始终让幼儿在快乐学习中得到更加自主的发展。
当然在学习数的组成过程中,仅仅依靠正式的集体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正式教学之前,可以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简单、耐玩,又具有数组成功能的学具,放在幼儿容易取放的地方,便于幼儿选择、调换、整理、取放。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的充分接触,积累相关的具体操作经验,使这些非正式活动的操作经验为幼儿正式学习组成奠定初步认知的基础。
第三篇:胜溪新村学校校长课堂教学模式汇报(本站推荐)
创新让课堂充满阳光,课改助胜溪实现梦想
胜溪新村学校校长
于侠斌
胜溪新村,一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神奇沃土。胜溪新村学校就诞生在这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黄天厚土上。这里奔流着孝河、文峪河,清澈的流水似千年文化浸润的血液,秉承着中华的传统美德,记载了胜溪新村学校五年课改的艰难历程与借助教育伸出的橄榄枝实现的胜溪梦想。
一、整体规划
一年夯基础(08-09)制定了课改方案及配套细则:《课堂教学改革基本要求》、《导学案实施方案》、《学案教学管理考核细则》、《教案、作业量化考核一览表》、《小课题实施方案》、《小组学习实施方案》。
二年上水平(09-10)2010年获吕梁市教育局“课改先进学校” 我校从“大孝堡现象”中走出,踹开了课改的大门,博采众家所长,创造了自己的课改之路,先在孝义市的课改现场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又走向吕梁市,被吕梁市教育局命名为 “课改先进学校”。
三年出佳绩(11-13)获孝义市委、政府“中考质量”、“办学水平”一等奖;
五年创品牌(14-15)形成科学的、符合教学发展规律的、成型的教育思路和制度体系,让学校走向精品化发展之路,让学校充满爱与责任,成为师生成长的乐园。
二、1245课堂教学思想:
坚信一个责任:让每一个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是每个教师的责任 践行两个理念:尊重人格、尊重权利、尊重生命多样发展的教学理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生为本的生本理念
培养四种能力:自主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创新能力
坚守五个原则:以生为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教为不教
三、“四段式”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自主学习——问题交流——释疑提升——当堂检测
四、新课堂教学模式下的两次改革 1.模式下的备课:导学案与教案的配套使用
课改之初,我校观摩学习了灵石二中、洋思、杜郎口、昌乐二中等课改名校的课堂教学,之后集众家所长,创造性地设计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套学案,涵盖了学生作业、教师教案,我们称之为“助学设计本”。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导学案缺少了老师精细的教学设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难以在学案上表达完整。本学期我们又将其分为导学案和教案,分别设计、配套使用,让教师的二次备课更加充分。
2.教研活动形式的变革
针对教师课改积极性不高、实效性不强、目的性不明确的现状,我们推出了《教研活动预设制度》,《教研活动常态化机制》。对学生进行了小组学习培训,实现了小组周总结月表彰制度。每天还安排了15分钟课前自由演讲。
五、聚焦课堂,关注教师成长,让教师体验幸福
课堂是教师最需要倾注心血的地方。本学期,学校确立了以“研究课堂”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引导教师研究学情、课标、教材教法、学科模式;研究小组的有效合作、展示、质疑、补充;研究当堂检测的设计;让教师创新工作,给予教师发挥的舞台,体会成功的喜悦、工作的幸福。
1.聚焦课堂,帮助教师成长。
我们实施四种听课模式:对一些性格比较内向、心思缜密的教师,我们采取预约性听课,听课之后会真诚地与其交流,以取其精华舍其糟粕;对一些在课堂上需要做较大改进的教师,我们往往请一些“专家”来进行诊断性听课,对授课者的目标制定、语言表达、节奏把握、文本呈现、课堂驾驭等进行诊断,开出良方、对症下药;对在课堂教学上已崭露头角的青年教师,学校竭尽全力地为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组织相应的观摩性听课,促进其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完善、感受自我成长的快乐。此外,还有推门性听课,当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水平、教学能力都达到一定境界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与教师一起体验课堂教学的幸福。
2.关注教师成长,让教师体验幸福。
首先,我们关注教师的成长,用教师幸福唤醒教师的课改激情,让其事业有追求,让其提高有平台,成功有快乐。
其次,我们引导教师追寻两个敬畏:首先是敬畏课堂。一个真正敬畏课堂的教师会珍惜课堂里的每分每秒,会关注学生在课堂里的生命状态。我们让每个教师实录自己的课堂,自己回放、研究。观看着通过自己的精巧设计,充满活力,充满争辩、充满阳光、充满快乐的课堂,教师们真正享受到了职业带给自己的幸福。其次是敬畏学生,一个真正敬畏学生的老师会与学生共成长,会和学生一起享受课堂带来的欢悦。一个敬畏学生的老师会把学生出现的错误看作是生命成长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以极大的爱心和耐心引导学生往正确方向上走,为此,教师为学生设计了“错题积累本”,它是问题,它是学生成长的精华,它是师生共同的财富。
3.注重教师专业成长,关注课改前沿理论,提升教师业务素养,并注重实践指导。
在课改中不变的就是“变化”,随着课改的深入,转变教师观念越发重要,我们实施了“更新观念”培训学习常态化;搜集整理课改前沿资料推荐给教师,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师德师风促课改,我们分享好书,共同阅读了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读出的是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境界和共同的心声,教育需要用爱支撑,用爱心来灌溉。读了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感受到了育人的甜酸苦辣,教育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与无声处,让教师体会到爱心教育的重要性。
六.加强引领、监督,预防出现课改空白和瞬时现象。
1.建立学校领导、教研组长负责制和蹲点包组制度,确保机制的长效性。
2.建立青年教师的结对拜师制,形成“一帮一”互助活动。3.充分利用“九中发展共同体”资源,全面提升课改质量。
七、突出课改评价,完善考核体系
丰富了课改评价的项目:1.《孝义市课堂教学评价标准》2.《学生问卷调查》3.小课题研究成果4.课改论文。加大了课改在绩效考核中的比例,将课改与评模、晋级、调动紧密挂钩。
八.有力的后勤保障
每个教室都配备了电子白板,人人会用多媒体,90%教师用电子备课,为保障学案的及时印刷,我校初中部购买了两台一体机,专人印刷,每学期油墨、版纸、白纸投资两万多元。还给每个教师订了两样杂志,帮助他们提高自己。八.取得的成果
1.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实现了“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
2.学生自主、合作能力明显提高,各种非智力因素被充分调动,充满活力、充满阳光、充满快乐的课堂正在逐步展现。
课改是一条令人神往的道路,是一条充满艰辛与汗水的道路,是充满挑战的道路,望各位专家指出问题、提出建议,让我们走的更快、更远。
谢谢大家!
第四篇:胜溪新村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校长汇报材料
创新教学模式 打造高效课堂
——胜溪新村学校小学部课堂教学改革校长汇报材料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相约课改※成就精彩
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胜溪新村小学部课堂教学改革校长汇报材料
李孝平
胜溪新村学校创建于2012年8月,分初中部、小学部两个教学区。小学部现有学生540余人,教职工46人,学校东有纵贯三晋境内的汾河水流淌,北有美丽的胜溪湖森林公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校园建筑设计合理,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是一所有着现代化气息的高标准、高规模学校。我们认为:“课改就是为师生的成长提供便利,搭建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让师生在这个舞台上成就梦想,放飞希望。我校坚持“爱心相伴、责任引领、携手共进、让每个生命绽放精彩”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围绕这一办学理念,我们总结学习传统办学经验,在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开发,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我校实施新课改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冷静分析,明确课改理念
我校积极开展课程改革,组织全体教师向兄弟学校学习课改先进经验。通过实际的课堂学习,提高了认识,学习杜郎口,洋思经验成为教师个人的自觉行动,在教学中开始了尝试,进而确立了“以人为本”的课改理念,形成了“五个一”课堂教学模式。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不断强化精致管理,提升教育质量,打造和谐校园,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营造了和谐的校园文化,形成了以生本课堂、一班一品等多项特色教育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
二、健全制度,实行网络管理
为了保障课改实验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制度化管理的新思路。
1、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我校先后制订了《胜溪新村小学五环节管理制度》、《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管理制度的建设与执行,一方面使我校的教学管理系统得到整体优化;另一方面从制度上保障了新课程改革试验得以顺利开展。
2、建立健全教学教研管理网络。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构建校长——教导处——教研组三级教学管理网络。同时学校中层领导责任到人,分管各年级。这种管理模式,对教学、教研工作实现了层次化、网络化的监管和指导,使课改的各项工作有效进行。
三、以人为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深深的知道,只有全校教师的业务素质都提高了,才能真正推进课改的进程,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此,把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础。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以思想政治工作我基础,校本培训为突破口,以强化学习为手段,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以骨干教师为引领,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突出抓好师德建设和业务提高两个环节,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制约机制、工作业绩为目标的评价机制和奖励激励机制三大机制导向作用。在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广大教师,为广大教师排忧解难,调动全员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给师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平台,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让教师和学生实现最大和最好的发展。有病住院教师、退休教师座谈会,我都会把问候带给教师,把温暖送给教师,让他们体会到大家庭的团结和睦与温馨。我关注教师的成长,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为此,学校先后购进课改类光盘、教师专业发展书籍,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机会。改善教师办公条件,使教师在优雅舒适的环境中潜心课改。
我注重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将学习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鼓励教师每学期至少读1本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书;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校本培训活动,每学期2——3次。同时,还通过不定期下发培训学习材料进行培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的引领作用,即使再忙,我也要走进课堂听课,课后与老师一起探讨,改进课堂教学。
为提高我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我校积极开展“六个一”活动,即: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年完成一万字读书心得体会笔记、每月有一次教学反思、每学期上一节研讨课、完成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每学期进行一次课件比赛。
关 注 教 学
/
\
关注任务
-----
关注效应
四、校本教研,探索课改良好途径
1、实行“推门课”制度,深入课堂实际进行跟踪听课、评课
为了了解新教材的实施情况,教学主管领导、校长随时随机进入课堂听课,听后进行点评。评课过程中,对课程改革精神的落实、课程理念的把握、新教材的认识和使用,以及教学教研中存在的困惑、疑虑进行平等、民主的交流。这一举措,便于随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保证了新课程改革中日常课堂教学的优化。
2、实行研究课、观摩课制度,在实践中探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良好途径。
为了增加全校教师的交流机会,更好地探讨课程改革的良好途径,学校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公开课。如:骨干教师引领课、成长教师的研讨课、青年教师一课三议、外出学习移植、课题专题研讨课等。要求教师听课后“找出一个亮点、指出一个缺点、提出一个建议”。这些课堂改革实践活动,落实了校本教研,促进了新课程改革实验在我校的深入进行。我校还积极参加区域的联片教研活动、共同体活动,积极参加市级的展示课、赛教课活动。这些活动,有效的锻炼了我校青年教师、锤炼了他们的教学技能,使实验教师的教学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
\
说课、听课、评课
----课例研讨案例分析
3、加强行动研究
促进反思教学
校本教研实施过程中,我校特别加强了教师课堂教学的研究,边培训、边实验、边开发、边激励,把探讨的“立足点”放在解决课堂实际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生长点”放在改革创新的精品意识上。
我校的行动研究,一是指专题研究,即学校通过案例教学、说课评课、课题研究等校本教研活动,提升课程改革与研究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二是指问题积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有价值探究的问题,在教研活动时,教研组内开展同伴互助,进行“问题会诊”,探求最佳解决方案,如果解决不了或还有继续探索的必要,则上交教导处作为小课题申报,以此来提高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探究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学校要求教师认真收集身边的教学案例、素材、典型个案及时记录下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分析,结合新课程理念,形成教学随笔。目的在于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让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
自主学习
专家引领(实施自我发展计划)
(实现教师素养提升)
反思提升
集
体
备
课
∣
∣
同伴互助
五、改革评价方式,促进课改深入进行
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评价体系的改革。我校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进行了探索。新课改后,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的同时,我们采用了课堂观察评价与日常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的方法进行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视角逐步转变为: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加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交流合作,是否具有学习的兴趣。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是否积极参加讨论,是否愿意帮助他人,是否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是否有合作精神等。总之,我们坚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关注学生的发展,坚持以“赏识”为主的教育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1、认真开展学生评教,家长评教工作
学校还重视建立教师业务档案,把教师参与课改实验以来,在教育观,学生观等方面的认识和变化、收获和感悟,成果或失败的案例、教学反思、学习笔记、精品教学设计、承担教改实验课题资料、教科研成果、基本功考核成绩收集起来,让教师在学习、交流与反思的过程中得到激励。学校对原有的教师评价标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订,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定量考核、定性评价,较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位老师。为了促进教师对自己教学工作的分析、反思和改进,架起学校与家庭相互沟通的,教师与家长相互理解的桥梁,学校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家长开放日活动。每学期都进行学生、家长评卷调查,了解学生、家长、社会对我校教师教学观念、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2、用考试评价这根“指挥棒”
在我校的日常考查时我们重视了二个方面的结合:(1)口试与笔试的结合,实现综合式考查。(2)知识与能力结合,实现开放式考查。体现目标的全面性、注重考试的学习性、发挥考试的指导性、突出考试的激励性、增强考试的对话性。语文不仅关注了学生的笔试,更注重了口语发展、古诗词积累、语文综合知识积累和语文实践能力的发展。数学在关注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同时,增强了学生数学口算能力的训练。
六、课改硕果,促师、生、校和谐发展
1、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转变,促进了教师
的专业发展。
课程改革以来,特色化的校本培训,强有力的校本教研,我校充满了学习、研究的氛围。教师转变了教育观念,提高了知识水平,教学技能、科研能力,增长了教育智慧、开阔了课程视野、积累了人文底蕴,得到了专业上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事业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2、新课程改革促使教育教学和谐,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理念和“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已深植入我校教师的思想中,并逐步落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态度自觉的转变角色,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学会了关注教育实际,积极反思和研究教学实际问题。开始关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融合统一,教育教学不断趋于和谐。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活跃、个性得到彰显,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3、新课程改革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在深化素质教育,推进新课改的进程中,学校一步一个脚印,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2013年在市局办学水平考核中荣获系列第一名。
七、课堂教学改革体会
1.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是积极主动的。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一直沿用传统模式,课堂有教师主宰,学生的学习很被动。学习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究,相互讨论的过程,因而应该彻底改变原来的授课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课堂变成学生参与和展示的舞台,学生的学习成绩才有可能有质的飞跃。
2.课堂教学改革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重点研究解决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坚持问题就是课题的原则。
3.课堂改革要重过程,重实效,重评价,重激励,要与绩效捆绑,建立完整的激励机制,激活课堂教学改革。
4.要勇于探索新模式,新策略,做到“教学有法,依法施教”进而探索“变式”达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实践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去深入、细致的研究。我们将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加大课改工作力度,继续探索新课程的魅力,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评价制度,使课程改革实验达到预期目的,让我们一起相约课改,成就精彩。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五个一”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简述
根据小学各学科的学科特点和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分学科制定了“五个一”课堂教学模式
1、语文:读一读、清一清、品一品、赏一赏、写一写
2、数学:看一看、想一想、考一考、议一议、练一练
3、英语:听一听、读一读、说一说、练一练、演一演
4、综合类课程除音、体、美外的其他学科沿用数学“五个一”课堂教学模式。
“五个一”课堂教学模式组织形式
“五个一”课堂教学魔术适合小班容量教学,不易于大班容量教学,班级学生36—36人为宜,最大不超过40人。
1、小组分配:我们将班级学生根据学习水平的高低,均匀搭配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以4—6人为宜,给学习小组成员编号,并根据学习小组成员学习水平的高低组成一对一的互帮小组。确定小组长一名,副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为“五个一”课堂教学实施奠定基础。
2、对学习小组长和成员进行学习小组运作培训。在“五个一”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运作过程中学习小组长和互帮小组长起着极其重要的组织作用。他们要负责学习任务的分配,学习过程的操控和学习结果的验收,我们要对哥哥小组成员进行统一培训,明确各自的任务,组织学习的方式和相互学习中所承担的义务和权利。并根据学校实际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
3、课堂组织形式:学习小组分配完成后,要以小组为单位,桌凳摆放成面向对坐的形式,目的是有利于学习小组内成员协作、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为展示学生学习过程,教师应配备相应数量的学生学习的平台,包括:足量的黑板,多媒体展示台和各种影像、音响设备等。
“五个一”课堂教学操作要领
1、导入设计:“五个一”课堂教学模式十分注重课堂导入的设计。因为“五个一”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为基础,建构主义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要课堂教学情景化。教师只有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与相类似的情景,才有利于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因此麦克唐导入设计之所以重要,就是他承担课堂教学的情景化引导作用。它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欲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步的成功与否,牵涉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成败。
2、课堂教学流程设计:我们把“五个一”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教案设计概括为“五步”教案设计。目的就是突出课堂教学中的每学科的五个重点环节的有机落实。“五个一”的模式结构式为表达需要而命名的,它体现出的是一种教学思想,它们往往在课堂实践中表现为同时进行的思维活动合同学习行为。教师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整体性、主体性和学习实践的综合性。
3、教师预设:“五个一”课堂教学模式虽然是极度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我们始终不能减弱教师预设的必要性,因为只有在教师的预设与组织下,才能做到活中求实。因此,在教师预设当中,教师应写出情景化导语,各种课堂活动形式、活动形式点评形式和各种课堂练习题的练习形式、展示形式。落实方法。总之,要突出教师课堂的组织行为的预设和教学方法的预设。
4、“五个一”课堂教学中的展示与点评。
“五个一”课堂教学模式是多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的综合应用,在课堂实践中,展示于点评时“五个一”课堂的主要表现形式,经过实践,我们总结了以下五种展示方式和相应的点评方法。(1)全体同题展示——集体点评(2)小组分题展示——以组集体流动点评(3)分题小组展示——以小组点评(4)专 题 展 示 ——集体点评(5)分步快速展示——个别点评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内容特点选择恰当的展示方式和展示方式,使课堂有条不紊和活实结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汇报材料
1月5 日中心校校长召开了全乡“创新教学模式”动员会,会上讲了“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的意义及重要性,确定了我校为三所课改实验校之一,并明确表示在资金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我们积极响应乡中心校“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的号召。大力开展了“创新教学模式”活动。
一、通过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为了改变广大教师的旧观念、旧思路,学校连续召开了两次全体教师会议,就高新区课改的背景及意义向老师们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和阐 释,同时我们在乡中心校领导的带领下组织全体教师去焦作永威学校 学习,当大家观摩了永威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观看了有关视频资料,都深深地被它们那彻底的、颠覆性的课堂教学改革所震撼,有豁然开 朗之感。学习归来学校立即组织教师开展
“课堂教学行为自我反思”活动,对已往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深刻的自查自纠。经过学习与反思,全校一致认为必须真正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要大胆借鉴他人之长、融众家之智慧为我所用,对课堂教学 “大动干戈”,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组建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障。教学模式要求集体备课。同时组内成员做好听课、评课工作,及时将前一位教师上课时遇到的问题进行组内讨论,下一位教师开课时便调整教学设计,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同备课组的老师也在“得”与“失”中,改进和完善了教学方法,努力打造更有效的课堂,为全面实施“四环教学法”做了良好的铺垫。2.骨干引导,全面推开。两轮“同课异构”活动后,学校推选优秀教师用“四环”教学法上研讨课。通过他们的研讨课,向全校教师传达他们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使得有疑问的教师有更明确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开展实践工作,全员参与切实运用“四环”教学法于课堂。开展调研,不断推进。为了使创新教学模式工作顺利推进,不断解决创新教学模”中遇到的新问题。在包学区业务领导和校长的带领下,全体教师一起将前一阶段中所遇到的问题,逐一进行梳理,召开讨论会和教师们一 起讨论其中的焦点问题。讨论中,教师们各抒己见,把自己比较好的 做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时把自己在课改中遇到的新的疑惑再向其他 老师问询,这样不断反思、小结模式实施情况,不断改进和优化模式 环节细节,从而推动“创新教学模式”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更好地开展。4.全面考核,推向深入。为了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真正地投入到“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的活动中,把“四环教学法”落实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去,学校要求低年级教师“扶着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尝试用 “四环教学法”上课; 3--5年级的每位语、数、科学、品德教师节节用“四环教学法”,学校还建立了有效的课堂改革考核制度将“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活动与绩效工资挂钩,具体办法是:1.凡教师个人无故不参加集体备课的,每人每次扣量化考核分1分。2.凡未按全乡统一的上课模式上课的教师,或课堂没有真正还给学生,认真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师组织不力,放任自流的,学生发言不积极的。每人每次扣量化考核分2分。3.凡查到教师课后没有写教学反思的,每人每次扣量化考核分1分。凡违反以上条款累计三次的教师,当年内不得评优选先。对于在“创新教学模式”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教师有优先外出考察学习权。
五、取得的收获
课改给学校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学校初步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学的 课改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学习的教育特色,突出了办 学亮点,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1.教师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开展“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活动以来发生的较为显着的变化,大多数教师在课上讲得少了,站在讲台上或前面的时间少了。教师力图想办法、创机会让学生自主学,多给学生活动、交流、合作、探究的空间和时间。如对教学方式的操作,教师 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积极地探索,让学生更好的运用新的学习方式,真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小组合作学习,从分组、到分工、到合作、到评价,都形成了一定的操作规范;优生、弱生互助,学习效率较高; 再如,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一些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的 学习习惯培养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层次。这些都说明我们教师的教学方 式已有了较大的改进,尽管不成熟,但这种意识是很值得肯定的。2.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在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课堂上学生有机会展示学习的思维过程,经常会听到“老师,我来!”这样声音,课下后续活动增多如:以个体、集体不同形式搜集资料、调查访问、讨论等。学习方式的变化多体现了学习的自主过程,在过程中多体验感知,进而提高了学习能力和效益。3.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参与学习过程,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一起交流、对话、探究,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这样的双向互动客观上必然引起师关系的变化。新课改的课堂上,你经常会看到教师与学生同乐,一种积极探索、和谐融洽、平等互尊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渐建立起来。
4.学校教研氛围发生了变化
以往学校开展研究工作时,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高,参与面不 够广,而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教师参与和程度有了较大的改观。无论老少,无论学科只要有研讨课、观摩课,都能看到教师积极参与的身影,不但通过集体备课、“说、上、评”等活动,深入参与了教研 活动,老师还通过参加各种教学评比活动,使自己在科研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六、存在的问题
由于课改工作系统性和复杂性使教师的压力较大,老师们经常遇 到很多的困难、疑惑和问题。如:教师缺乏对教育新理念的认识和教 育观念的更新,对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尤其是年长的老师;教师原 有的知识结构与新课程标准所需要的要求不吻合; 教师对如何开展更
加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不准;优生与学困生不能 兼顾发展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如何进行准确的评价等等。
七、今后的打算
1.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利用每周二下午的教研学习时间。一是组织广大教师观看远程教育配发的有关课程改革的教学光盘和学校订购的教学光盘;
二是组织广大教师进行认真学习订购的新课改书籍;三是认真解读本校课改教学模式,并要求教师对照旧教法和教学成绩来领会新方法的优势。
2.坚持做好平时工作。主要是:(1)开展读理论书籍活动,每学期每位教师要写学习笔记一本。(2)写好教学反思或教后感(3)借助优质课光盘和教育新理念,每位教师要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做到节节规范,堂堂有新意。(4)教师每周至少听三节课每学期听课要在20节以上,各教研组要经常上集体研究的研讨课,写好评课记录。3.收集整理好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档案,并组织开展好各级各类教科研论文的征集工作,写好“创新教学模式”体会,写好课后反思,为学校开展“创新教学模式”活动留下宝贵资料。
总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不 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扎扎实实做好“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打 造高效课堂”工作。并坚信这一工作定会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相约课改 成就精彩
第五篇:(望小)信息化工作亮点汇报
望仙埠小学信息化工作亮点
根据峡山区教管中心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的培养为基础,以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为关键,以校园信息网络建设和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应用为重点,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加速实现学校教育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为全面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实现我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的跨越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和信息服务水平服务,为文成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下面谈谈我校信息化的工作亮点:
1、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我校完成了对学校内部网络重新布线,网络覆盖到整个校园。对外接入1G的教育网光纤网络,使校园进入信息高速通道。建成1个多媒体教室,各个功能室多配上了多媒体,实现每个教室、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都能使用多媒体上课的梦想。学校建成了智能广播系统、监控系统、,并且具有独立的中心机房,机房包括服务器、核心交换机、路由器、UPS等,出口带宽达到1G。
2、教育信息化软资源建设
(1)学校网站建设:具有独立的学校网站,以全新的面貌向社会展示学校的风采。网站建设与管理采取以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为主、各相关部门为辅的两级管理模式。技术中心主要负责网站架构和程序的编制,负责网站的日常维护和运行管理,各相关部门负责所属栏目和部门网站的信息发布、更新。
(2)校园智能办公系统建设:综合应用现有网络和信息设备资源,建成学校智能办公系统,改进完善校内网上办公系统,使之更适应学校发展和管理要求。在全校全面推行网络办公,实现办公自动化、网络化。
(3)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按照学校管理要求,结合学实际实际,把学校现用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招生管理、学籍管理、图书管理、网络管理、学生管理、上机管理、等全部纳入网络管理。
3、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在制定师资培训计划时,加强广大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在职培训,每年不低于二次开办不同形式的培训班,让教师了解信息科学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动态,把信息技术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中。
学校实现息技术课全面化开设,信息技术课的起始年级为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课每周1课时,上机时间不少于总课时的70%。
实现班级小媒体进教室,每班配置教室小媒体,教室硬件的投入基本实现每班配齐。
到目前为止,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日趋完善,应用日趋普及,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科研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都发挥了极大的支持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