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纪检监察工作方式方法浅探
创新纪检监察工作方式方法浅探
创新是纪检监察工作取得新突破、求得新发展、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根本途径。全面推进纪检监察工作理念思路创新、体制制度创新和方式方法创新,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要求我们大胆突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续深入发展。当前,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创新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抓“龙头”,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2008年10月,在中央颁布实施《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1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毫不松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央也召开全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电视电话会议,对深入开展这项工作再次作出部署。纪检监察机关要为党委当好参谋助手,积极协调党委研究部署、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反腐败工作。要认真对反腐倡廉建设工作进行细化分解,明确任务目标,明确责任单位。要督促各部门各司其职,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密切配合,认真抓好所承担的牵头或配合任务的落实。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履行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政治责任,既要对所在岗位承担的具体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所在岗位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负责。要改革创新责任制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不断增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际成效。
抓“想头”,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
始终用科学的理念指导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对反腐倡廉形势的分析研究,既坚定信念,又正视问题,强化全党抓党建、抓反腐倡廉的观念。要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动员全社会大建宣传平台、大造舆论氛围、大兴廉风正气。要深入开展党的政治纪律、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和艰苦奋斗教育,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导党员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做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重大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和重大事件中经得起考验。要认真贯彻中央六部委《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广泛开展廉政文化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社区、学校、农村、企业、家庭,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抓“领头”,突出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
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切实发挥各级领导干部廉政示范带头作用,为群众作表率,为基层作榜样。严格禁止领导干部谋取不正当的利益,严肃组织人事工作纪律,大力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中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等问题。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各级领导干部要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并把住房、投资、配偶子
1女从业等情况列入报告内容。要坚决反对好人主义,把整治好人主义作为政治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讲党性不讲私情、讲原则不讲面子的良好风气。抓“源头”,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这是新时期贯彻落实反腐倡廉方针、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是我们党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充分反映了党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规律认识的深化。为了推进这项工作,党中央在2005年、2008年先后颁布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中,也把加快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需要突出抓好的6个方面重点问题之一,这是党中央对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求。要积极把有关内容纳入到干部培训、理论中心组学习之中,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形成浓厚氛围。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好相关措施,着力构建和完善反腐倡廉教育体系、制度体系、监督体系、改革体系、廉情预警体系等。抓“拳头”,始终保持严惩腐败的高压态势。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断加大案件查办工作力度。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有关查办案件工作的要求,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严厉惩处利用人事权、司法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在坚决惩处受贿行为的同时,加大对行贿行为的查处力度。严肃查办严重侵害群众利益案件、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办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等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的案件。严肃查办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要深入剖析典型案件,研究案件特点和发案规律,充分发挥办案的治本功能。在坚定不移地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牢固树立惩治腐败是成绩、预防腐败也是成绩的观念,将坚决查处、监督约束与保护激励相结合,努力营造激励干部干事业、支持干部干成事业、帮助干部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
抓“苗头”,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要以解决社会关注程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大专项治理力度,着力解决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征地拆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落实责任规定,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要强化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济等专项资金的监管。继续治理教育乱收费以及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坚决纠正漠视群众疾苦、与民争利的行为。进一步改进政风行风评议和政风热线工作,加强对评议整改意见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提高政风行风建设水平。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约束行政权力,充分的发挥市场机制,让各级政府多当裁判员、少当运动员,集中精力谋大局、干大事。要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作,坚定不移地
抓紧抓好,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监督约束;积极创新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良好政务环境,使投资者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积极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抓“重头”,切实发挥制度建设的保证作用。
制度更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要将制度建设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头戏”。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发展阶段,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反腐倡廉始终。制度建设不在数量而在质量,不在复杂而在管用,关键在切中要害,关键在狠抓落实。要切实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要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带头维护制度、带头执行制度。要畅通监督渠道,能公开的制度规定要及时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要完善监督检查机制,把制度贯彻落实情况,作为反腐倡廉建设重点任务,与各项工作任务检查结合起来,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对不认真、不全面或不执行制度的,要严肃处理,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要加大问责力度,把党员干部执行制度情况同干部任免、经济奖惩、评先评优结合起来,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科学考核和评价体系,确保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抓“劲头”,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两情”。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在全党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要加大对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作风方面突出问题的整顿力度,把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有访必受理、有事必过问、有信必核实、有案必查处。要治庸治懒,加大效能建设力度,下大力气向庸懒之辈开刀,让在位不在状态的人让位,让无功也是过的人下台,破除因循守旧、求稳怕乱、无所作为、不思进取的保守思想,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机关能进不能出的条条框框和陈规陋习,充分调动激发党员干部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让党员干部始终对工作充满激情、对群众充满感情。抓“探头”,积极构建廉情预警机制。
主要是围绕防范权力运行前可能存在的潜在廉政风险,对重大决策事项、重要权力部门和重点岗位的廉政风险进行评估预警,建立健全有效预防腐败的体制机制,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针对性、预见性和前瞻性,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一方面,要经常开展工作检查,深入开展工作调研,尤其要认真开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暨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检查考核等,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各级干部的廉政考核和评价,构建廉政评价机制,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勤政廉政、干事创业。另一方面,增强主动预防、提前预防的意识,建立腐败预警体系,构建反
映廉政状况的指标体系,运用现代管理方式、信息技术手段,分层次对可能滋生腐败的风险点进行排查,广泛采集腐败风险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评估,适时进行腐败风险预警,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抓“下头”,不断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基础不不牢,地动山摇,要重视加强农村、企业、高校等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要特别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它关系到党在农村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要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督管理工作,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化解纠纷。要认真解决农民子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坚决杜绝农村学校乱收费行为,坚决杜绝挤占、挪用、平调、截留教育经费的行为。要认真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重点整治农村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大力整顿农村医疗服务秩序和药品流通秩序。要切实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坑农、害农的行为。要严格农村基层干部教育管理,多措并举,建设一支稳定、实干、廉洁的基层干部队伍。要重视解决农村基层出现的各类苗头性问题,尤其要防止出现土地征用中侵犯农民群众合法利益的问题,对因拖欠、截留和挪用征地补偿费引起群众上访、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查处。抓“里头”,建设一支能打硬仗的纪检监察队伍。
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根本建设和长期任务,也是确保反腐倡廉各项任务落实的重要保证。要继续深入开展“做党的忠诚卫士、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加强纪检监察机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要强化学习意识,紧紧围绕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强和改进学习,进一步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有效防治腐败的能力。要强化法纪意识,严格依纪依法履行纪检监察职责,规范信访举报、案件检查、案件审理、专项检查和执法监察等工作制度。要强化监督意识,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督促纪检监察干部秉公用权、严格自律,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特别是办案纪律和保密纪律,对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对不适合在纪检监察机关工作的要坚决调离,对违纪违法的要严肃查处。(作者单位:市纪委党风室)
第二篇: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浅探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浅探
摘要:党建_T-作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工作任务,要在民办高校做好党建工作,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就必须创新党建工作。党建工作的创新要从工作理念、工作内容、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等方面展开。关键词: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
高等学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基地,负有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职责和特殊使命。现阶段我国民办高等学校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对此还没有一套完善的法规进行管理,但其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负有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的责任。作为高校政治核心的党组织的职责和作用,在《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有明确说明:高等学校的党组织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截至2006年初,广东省经高教厅批准成立的民办高校已有22所,这标志着我省的民办高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与此大规模办校相比,众多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不甚理想。据悉,目前在校内成立正式党委的只有白云学院、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私立华联学院等几所学校,其余的院校有的只成立了党总支或党支部,有的甚至只有一个临时党支部。如此松散的党组织机构,势必导致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不高,又或者使得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处在一种低水平运作状态。
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推出,民办教育已成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进行社会办学的同时仍然要把教育教学放在首位。在民办高校加强党建工作,不但能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有力地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还能从思想政治工作上加强对教师和青年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从而保证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因此,在民办高校开展党建工作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不过,从实际情
况来看,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较之公办学校要被动、困难得多。目前大多民办高校都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其一,党建工作都处在起步阶段,绝大多数学校党组织机构不健全,有的学校有党员没有党组织,有的党组织有党员没有开展活动,有的党组织无上级部门领导,职责不明、隶属关系不清导致民办高校党组织的地位、作用不明确;其二,不少办学代表对党建工作认识不深,担心建立党组织后会加重负担,影响行政、教学工作,因此对党建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大,导致党建工作的机构设置和经费得不到保证;其三,民办高校党员流动性大,流入的党员没有开具组织关系,流出的党员去向不明,导致组织关系难以理顺,党员实际数量难以统计,党员管理难度大;其四,不少在民办高校工作的党员抱着一种打工思想,认为拿多少钱做多少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找不到组织关系不要紧,过不过组织生活无所谓,淡薄的党组织观念导致党员作用发挥不理想。为此,要加强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就不能照搬、照抄公办学校的做法,而要立足于民办高校的办学特点,结合实际情况,从创新党建工作理念、工作内容、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着手,为民办高校办学方向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础和思想组织保证,从而保证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L 创新党建工作理念
在民办高校的办学过程中,一般因为创建时间短,人力资源有限,管理不够规范,导致党组织的先进性难以体现,党员质量不高,队伍凝聚力不够,党组织难以形成力量,而传统的组织机构和工作理念又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情况。为此,办高校必须针对民办教育的管理特色进行党建工作理念的创新。
(1)转变传统理念,建立新型党建管理机制民办高校的教育管理制度有别于公办学校,它实行的不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民办高校的党组织负责人要立足现实,转变传统理念,确树立起服务、促进、引导的组织管理意识,建立新型的党建管理机制,正确处理民办高校中党组织的政治保证作用与办学者的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努力创建一种有利于学校健康发展的社会关系。
(2)树立服务意识,促进学校健康发展民办高校党组织要把加强党建工作作为学校发展和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牢固树立“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工作理念,通过抓党建工作和其他教学、管理工作紧密结合,通过抓党建促管理,以党风带动校风、教风、学风,促进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营造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有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从而达到党建工作与学校教学管理齐发展的效果。创新党建工作内容 建立、健全党组织,抓好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发展党员工作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党建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做好在青年师生中教育、发展党员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建立、健全党组织工作机制,确立党群工作一体化的工作体系 与公办院校不同,在民办学校中不少院校的董事长或相关董事会成员大多是无党派人士,他们对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由此容易导致党组织在学校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发生了从核心地位向边缘地位的转化,传统的组织机构和工作理念和方式难以适应新的情况,党组织的作用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只有建立、健全学校的各级党组织,才可能保证学校党组织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政治保障和监督办学的作用。然而,民办学校部门编制紧张是一个普遍现象,党组织机构设置不可能与公办学校一样宽松。针对民办学校的特点,党组织在设置上可以采用党群工作一体化的方式来进行,也就是说党建工作与其他工会工作、共青团工作结合起来设置岗位,在人员上采取相互兼职,工作上形成互相支持、同步进行的局面,这样,不但能解决党组织机构设置的问题,还能提高党、工、团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促进共同发展。
(2)加大、加强党建宣传力度,确立全面教育培训的学习体系 加强党建教育培训,促进全面发展是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创新党员学习方式,提高党员素质,则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学校应与时俱进地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全面创新党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方式、促进党员素质提高,促进教师师德建设,切实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如学校党组织在充分利用学院橱窗和黑板报、宣传栏等传统阵地加强党建理论教育学习的同时,还可以在校园网开设“党建在线”、“党建论坛”、“党建学习”等党建新阵地,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使之成为一个集时事政策学习、党史教育、支部活动、党员学习和培训等功能齐全的党建阵地,让党员在互联网上学习和交流而不受时问和地点的限制,从而达到全面教育和学习的效果。(3)积极、慎重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确立“四早一严”的入党程序 民办学校虽然在办学主体、管理体制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有所不同,但同样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学生思想进步和健康成长的有力保证。
要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除了要克服民办学校中教工党员人数少、人员流动性大、组织管理难和专科层次学生多、学时短、发展难等问题,还要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确立“四早一严”的入党程序。“四早”即早制定宣传教育计划,早组织写入党申请书,早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早进行党
课学习培训等方式进行培养考察,把发展党员工作的具体任务落实到党支部、党务干部和辅导员身上。通过“一严”,即严格发展党员,采取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积极慎重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4)结合学院发展工作的重点,确立把握方向、保驾护航的目标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办学过程中,加强自身建设,狠抓教学管理,提高办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已成为所有民办院校的工作重点。党建工作应与时俱进,结合学院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牢固树立“党风促发展”的观念,积极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并鼓励师生党员努力工作,勤奋学习,立足本职,积极奉献,有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学院的健康、快速、稳定发展保驾护航。创新党员活动方式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办高校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加强对师生党员的宏观指导,同时要不断改进教育管理手段,创新活动方式。
(1)采取党员分支部联建活动,发挥指导协调作用 为了更好地解决民办高校教工党员人数少、流动党员多、开展活动难的问题,可采用党员分支部联建的形式开展活动。支部联建有教工党员联建和师生联建两种,教工党员联建是指将学院的党员领导班子或党员主要干部分布到不同的支部中进行联建,指导各基层支部开展工作,过好组织生活;师生联建是指为了加强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开展,将一些教工党员分布到学生党支部中,指导学生支部开展活动,做好学生党员的学习和发展工作,通过联建达到高效率、高效果的作用。
(2)推广“一带一”、“一帮一”活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一带一”是指一名骨干教工党员带一名非党员的新入职员工,除了带动新员工尽早熟悉工作业务外,还要带动新员工加深对学校党建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为党建工作的更好 开展取得更多的支持;“一帮一”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一名教工党员帮助一名困难学生,二是一名学生党员帮助一名非党员学生。通过“一带一”、“一帮一”活动,充分发挥教工党员与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带动其他教职工与普通同学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中积极进取,为学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建立党员示范岗,发挥监督管理作用 党员示范岗是共产党员认真实践党的宗旨,落实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先进岗位。学院定期、定点建立党员示范岗可以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和推动学校中心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监督和促进优秀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其他党员和群众一起做好本职工作,进一步推动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4)建立学生公寓、学生社团党支部,发挥学生党员积极作用
根据《党章》要求,“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民办学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不仅设立在院、系或部,还应建立在学生公寓和学生社团里,以公寓、社团为单位,成立学生党支部或学生党小组,使党组织深入到基层。工作重心放到学生群体上,有助于增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发挥学生党员在宿舍管理和社团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党员的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同时加强其为他人服务的能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建立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发[1996]5号《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 条例》[z],1996—3一18.
[2]中组部[2000]7号《关于加强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的建 设工作的意见》[z],2000—6—6.
[3]胡春华.在全国社会力量举办高校团建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Ez],2000—12—3.
第三篇: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浅探
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浅探
河北省河间市一中 白志敏
内容摘要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弊端,如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少;师生一问一答多,学生探讨研究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死记硬背多,鼓励创新少。这些倾向妨害和限制了学生与生俱来的个性和潜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地正视和严肃地对待这一问题,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本文试从创新教育的角度来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创新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
策略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创新型的教师和充满科学与创造艺术的课堂教学。新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有较全面的素质结构,更需要具备创新的活力,以承担知识创新的重任,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这就对培养人才的学校教学——尤其是基础教学提出了挑战。而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
一、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师生互动气氛
1、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创新敏感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做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让课堂充满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生命的交流。
2、引导学生能容忍别人的不同意见,接纳他人的观点,形成既充满竞争又合作愉快的氛围。
在教学重点难点处,如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提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操作、实践,找出规律,提炼方法。
3、课堂上要保持“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的状态,既不太放任,也不过于严肃,形成积极、活泼、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
创新教育也是一种“活”的教育。现在学校里的规矩很多,课堂上的规矩更多。如此之多的规矩,把天真烂漫的孩子训练成“年纪轻轻的学究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行为上的循规蹈矩导致思维上的亦步亦趋。思想上的框框条条太多,必然束缚孩子的思维,窒息孩子的创新精神。当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发言众口一辞,甚至编造假话,哄骗家长和老师,使有识之士深感忧虑和担心。我们提倡孩子“思维无禁区”,让孩子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自然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
(二)教学主体凸现
1、要始终把发挥学生主体性作为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核心。
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樊笼中,学生形成了学习和思维定势,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挤压着。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步步为营,滴水不溜,让学生写作文,起 承转合,不偏不倚,层层设防;学生做练习,紧扣教材观点,不敢越雷池半步,这就养成了叶圣陶所说的那种“不是习惯的习惯”。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打破这种“理性的奴性”(莱格语)的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2、要特别注重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产生于认识和需要,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也是参与学习的强大动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语文教学关键在于教师不要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启发诱导,语言幽默风趣,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学生因学习紧张引起的心理压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无所顾忌,往往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透露出创造的萌芽。
3、重视学生提出的意见,乐于听取学生的不同见解,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作出不同的决定。
常发“怪问”的学生不仅一般教师不喜欢,同学也易产生反感,认为是“出风头”。如果不鼓励这种学生,创新活动便难以进行下去。一次上《药》一课讲到写作目的时,一学生突然问:“鲁迅明知道国民愚昧不可救药,还写这篇小说作什么呢?”这个问题体现出了难得的“创新意识”,教师报以极大的热情,既引导大家进行讨论得出了答案,又保护了这种难能可贵的积极性。从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怪”问就是一颗“创造”的种子,它埋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但这颗珍贵而娇弱的种子只有在教师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下才会生根发芽,长大成材,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会使它腐烂在泥土之中。
4、培养学生敢于尝试的勇气。
张扬个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冒险精神。
5、教师要允许和接纳学生的学习错误,让学生正确认识错误,坦然面对错误;善于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获得经验,培养学生接`纳自我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法学法创新
1、教法要因人、因课、因时、因地而多变,尤其是必须反对“满堂灌”、“传送带”式的教法,尽量多给学生自由的时间空间去激发与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2、课堂提问形式要多样化,内容呈开放性。
3、课堂教学中,构建探索性合作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4、允许和鼓励学生利用绘画、音乐、手工、肢体运动等多种渠道,以喜闻乐见的或闻所未闻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思维。
5、改进作业设计、评价方法,反对单
一、机械的抄写式、推演式作业。
二、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创设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氛围
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摆正教师和学生的位置,挖掘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很大程度来源于生活积累,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来源于开放的课堂教学建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更新教学观念,摆正教师、学生在课堂中的位置。长期以来形成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都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满堂灌”,进行繁琐的课文分析,主要表现为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记。可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同时,还要培养较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要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活动,教师要变口若悬河的讲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2、改革备课方法,把传统教学的单一知识结构改变为认识和培养主体性人格双层面的教学结构。
以往撰写教案时往往把教学步骤、教师的提问及问题的答案作为主要内容,教学设计更多关注的是教学效果,说白了即考试时如何让学生少丢分,得高分,知识领域关注多,学生能力发展关注少;教师抄写教案用时多,钻研教材用时少;钻研教法用时多,研究学生用时少;教学中教师以“灌输讲授”为主,课堂上很难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创新性语文教学要求把备课教案改为从学生自学开始,注重学法的指导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把课文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解决自己找出的疑点。使课堂教学过程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向教师积极启发诱导,学生主动获取探究的过程转变,努力构建了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特色,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样,备课的重点就应放在学生学法的指导上,既发展学生个性,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引导学生自主探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回自我,发展个性,就要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发现和肯定学生的哪怕是一丁点的优点和成绩。在教学环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逐步消除学生的服从感、低下感、自卑感。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适时引导学生变换角度进行探索。
4、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调适,营造宽松和谐的创新教学环境。
希望获得成功是现代人的一种心理需求和内在本质,任何人做任何事主观上总是希望获得成功,成功了才更能激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也非常明显。所以,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敢想敢说,敢有与别人不同看法的课堂环境。因为在同龄人中敢于坚持与众不同,也需要力量,老师要使学生心理上得到一种支持,即使有时他们想的不全,或错了,也要支持,这样他们才能勇于探求,才能发挥出聪明才智。
(二)构建多向互动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凸现课堂教学主体 1、启发激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如果一个人对某方面的问题没有任何兴趣,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创新。有了兴趣,就会萌发创新意识,就会渴望创新。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创新能力就越能够发挥出来。我们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创新性课堂教学的前提,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语言因素,电教媒体等手段,都能提供特定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创新思维。、质疑交流
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已成为定论的东西。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就是在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中得来的。在这个循环往复、由低级简单向高级复杂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创造性因素。虽然怀疑并不是每次都是对问题有创新性的见解,或将疑问进行创造性解决,但它仍不失为最有可能打开创造性之门的钥匙。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3、提倡“合作”
以“小组合作”“多边合作”“全班合作”等形式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使他们在合作 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4、自我反馈,二次创新
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都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教会学生自我评价反馈,主动巩固旧的知识,发现新的质疑点,寻找二次创新机会。在自我反馈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老师的要求,自觉地用理性眼光去发现自己或他人课堂学习中的失误或缺陷,用自己新的“眼光”去寻求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的再联想或逆向思维,完成第二次思维创新。
(三)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全方位、多途径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优化教学过程。在优化教学过程中,激起学生的创新思维。
1、在知识传授中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知识为能力奠定基础。要想激起创新思维,培养能力,必须具备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否则创新就失去了基础,学生的创造欲望即使被激发出来也难以上升为真正的创新能力,只能停留在很低的水准上。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把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观点或态度进行定向迁移,诱发创新思维。
2、在改进教法中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能让学生顺利解决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广泛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语文学科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具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训练、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学科。要培养创新思维,就要变就范式教学为创新式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的思维活动双向互动,在让学生看到教师的思维过程的同时,教师也看到了学生思维的真实过程,相互交互,从而有效地促进创新思维的训练。
3、在参与语文实践性活动中激发学生创新火花。
我们的传统教育偏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实践活动,据教育部最近一次全国性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目前的教育方式,以被动接受为主,很少有学生自己从活动与实践中获取的真正知识。创新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能转化为创新能力,否则,创新意识会谈化,创新精神会消退,创新能力也只是空中楼阁。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使学生思想活跃,自由地、有选择地吸收知识,能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追求、探索,以及对多种思维方式的借鉴。心理学表明,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 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得来的。因此,在开展学科教学时,就不能抽象地传授学科有关的知识、法规、原则,而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语文活动课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实有用的。所以,语文教学一定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语文活动实践中激发创新思维。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教师只有努力探索创新性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把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进行落实,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造就一代创新人才。跨越世纪的语文教师,咀嚼过两千年仁德治 4 国礼仪之邦的滋养,秉承着中华数千年文化底蕴的熏染,接受了当今世界先进文化信息的浸育,理当勇于忍痛破除现成套路,着眼素养锐意创新。
第四篇:班主任工作艺术浅探
班主任工作艺术浅探
一、班主任必须具有的文化修养
(一)要有爱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碰触年轻的心灵。”而作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爱除了看到学生的进步会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满足之外,没有任何索取对方的意图,正向一本书上写的师爱“像母亲爱孩子一样无私,像父亲爱子女一样严格,像兄长爱弟弟一样宽厚,像姐姐爱妹妹一样温柔。”爱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是教育的动力和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二)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应该要有良好的师德。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一言一行对孩子,特别是低段的孩子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一位合格的班主任老师,从他开始从事这份崇高的职业开始就应该把自己品格的修养作为终身必修的课程。
(三)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将自己的课带好,同时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老师具备了开阔的视野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不做井底之蛙,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新学期开始班主任要做的工作
(一)初步了解学生。为了能尽快的理顺工作,班主任要首先要尽快地熟悉班上的学生,了解他们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名字,年龄,爱好等等。同时还要适当的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要在开学不久之后就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
(二)强化常规的训练,推动日常工作的进行。从细节着手,《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上的条例是要多加训练的,这样才能对学生具有很强的约束力。不过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一次要遵守的条例不能过多,但是要反复的强调,强化,因为小孩子的自控能力,自理能力还很低,必要时也需要家长的配合。
(三)班干部的组建和培养对班级的管理也是极为重要的。现在的教育都提倡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管是为了不管”等提法也不断的出现。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通常都称称他们为“班主任的左右手。只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干部队伍的组建要在班主任的细心观察与精心培养中完成。
1.选择班干部要选那些工作能力强,具有责任心,在班级中有号召力的学生:
2.确定人选后要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对其优点进行夸奖,号召同学向他们学习,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3.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以事实服人;
4.培养干部团结合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产生大的正面影响力,带动全班的和谐发展。但是,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班级管理还是以班主任管理为主,干部管理为辅,让小干部们逐渐地学习怎样管理班级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下当干部的滋味,同时,老师也可从中选出有能力的学生,为以后自管做好准备。
5.班级的布置。教室卫生及氛围的营造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视觉上,心理上的冲击力。这是来自新集体的第一次感染,要让他们乐于生活学习在这样一个清洁,美观,大方的环境之中。
6.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而作为班主任老师,第一次再全班同学面前的讲话,内容要全面扼要,语气平静而坚定,同时,面对的是年龄较小的朋友,还应该面带微笑,具有亲和力。关键的问题,不能马虎,要讲解得细致,清楚,明白。
7.第一次召开家长会。班主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取得家长的理解,信任与支持,不仅仅是对于班主任老师的鼓励,而且对于学生的发展,各项教学教育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班主任也要理解,家长们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他们希望孩子到学校里来能够接受到优质的教育,因此,对于一些家长提出的比较烦琐的问题,要有耐心,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尽量让家长们满意。
三、班干部选拔任用艺术
班干部的选拔和任用是班集体管理的第一步,没有班干部,班主任光杆司令,班级是管理不好的。所以说班干部的选拔和任用是非常重要班主任工作,这个工作做得好,后来的工作会得心应手。这项工作做不好,后来的工作会磕磕绊绊,事倍功半。班主任必须注意班干部的拔作用工作。
1、干部民主选举法。现在的许多班级干部的选拔任用是通过全班学生民主选举来实现的。这是一种好办法,尤其是对高年级学生,更是如此。但是,班干部的民主选举,并不是班主任老师完全放手不管,而是尽到班主任教师的责任,做好组织引导工作。班主任接手一个新班更应该做好选举前的组织动员工作。
2、特约委任法。班主任为了某种特殊目的,比如帮助某后进生,调动他的积极性,可以委任他担任某一班级干部。应该注意是的,这种委任不应该是班主任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应该事先与班委会成员交换意见,征求他们的同意后,在进行委任,最好是通过班委会进行委任。
我们想多说一句的是,班主任对班级有影响力的非正式小团体的”小头目“,有的班主任教师为了稳住班里有影响力的小头目,不让他们闹事,往往用封官的办法给予安抚。这是一种办法,但是班主任在这样做之前,一定要做好这些小头目的思想工作。否则,收不到效果,反倒把班级搞得一团糟,再撤换罢免就晚了。
3、轮流执政法。这也是班干部管理的一种办法。具体做法是,班里的所有成员按事先定好的期限轮流担任班干部。这种办法可以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锻炼每一位学生的工作能力。但此办法也有弊端,就是组织不好,干部搭配不当,容易造成班级的混乱。
四、违规违纪处罚艺术
处罚是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没有处罚的教育可以说不是完整的教育。
(一)”人“并不是完全自觉的(许多人不承认这一点),未成年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二)由于客观原因,”人“会犯各种错误,有时犯了错误,自我并没有认识是犯了错误,只有客观给予报复后,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对孩子来说,这个客观应当包括教师在内。教师为了提醒孩子下次不犯同类错误,处罚是必须的。所以,对违规违纪的学生必须有适当的处罚,对被处罚的人有利,对他人更是一种保护措施。在学校里处罚是保证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常规手段。处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处罚的目的是告诉学生这样做是错的,警醒学生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处罚达到了这样的目的,处罚就可以了。比如魏书生发明的”唱歌法“、”写一份说明书法“,都不失为好的”处罚法“。在这里要指出的是现在我们的许多班主任处罚不当,或者说是处罚失当,体罚现象时有发生,这是每一位班主任必须避免的。处罚手段是班务管理的一种方式,运用得好,有利于班集体建设;运用不好,不仅起不到正向教育效果,还会产生副作用。所以,运用处罚手段应注意以下几条原则:
1.适度原则。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要根据所犯错误的性质、程度、影响及自己认识情况,对照学校有关违规违纪处罚条文,给予适度的处罚。如果”量刑“太重,当事学生不服,则产生逆反抵触心理;如果”量刑“太轻,则起不到教育当事人的作用,又起不到警示的效果。
适度原则同时有另一层含意,是说处罚手段不能滥用。如果班主任动不动就处罚学生,搞得学生人人自危,个个害怕,班级成了”劳改所“,久而久之,处罚就失去了效力,班主任失去了威信,班级不但管理不好,而且迟早会”天下大乱“。
2.及时原则。这条原则是含意是,学生犯了错误,班级发生了问题,班主任必须及时处理。因为,学生犯错误后,心里惴惴不安,比较紧张,在等待着老师的处理。这时班主任老师如果及时给予处理容易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同时也能使”事态“得到及时控制,不至于蔓延开去。如果学生犯错误之后,班主任不及时处理,拖了很长时间不表态,不”结案“,学生会认为班主任无能,没有办法。如果班主任过了很长时间再处理,学生对自己所犯错误记忆淡漠,处理也就起不到教育作用了。
3.公正原则。班主任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处罚时,一定要坚持公正原则,对班里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切忌偏心。如果处罚不公正,”看人下菜碟“,降低了班主任的威信,损害了班规规纪的权威,班级管理势必受到很大的影响。
(4)情感原则。处罚是一种强制性的惩戒手段,但不排除情感的作用。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处罚前,一定要讲清处罚的根据;处罚后,还要做好思想工作,多找被处罚学生谈心开导,使被处罚的学生从心里感到震动,相信老师是爱护自己才处罚自己的。不管何种形式的处罚,都必须以爱护受教育者,唤起被教育者的自知为目的。如果违呗了这一点,任何形式的处罚都是不足取的。那种伤害学生自尊、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处罚方式必须坚决摈弃。
五、班主任赞美表扬艺术
表扬是教育的最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的手段。表扬的目的是把它作为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对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恰当适时的表扬不但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激励其进取和自信,而且还会对其他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但是许多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太少,好象表扬的话一字千金,轻易不出嘴。还有一些教师表扬手法单调,效果没有达到最佳。我们认为班主任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与”表扬“,学生有了进步,不妨表扬;与以前相比,学习成绩有所进步,也可以表扬。表扬是学生进步的阶梯,学生会踏着表扬的阶梯不断进步。
表扬应实事求是。班主任对学生的表扬,既不能夸大,也不要缩小,必须实事求是,分寸适度,真实可信。表扬应该把握时机。班主任要做学生的贴心人,工作上的细心人,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细小进步,了解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学生表现出一点点进步的苗头,班主任就应该给予适时适度的表扬。这一点,有像划火柴,火柴刚划着的时候,人们经常要用手掌护着,因为,开始时火焰弱,经不起气流的冲击。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表现出的进步苗头的时候,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十分小心,保护这小小的进步的火焰不要熄灭。(班主任
www.xiexiebang.com)表扬是非常好的方法。如果一时没有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就要创造机会,让学生闪光。比如在课堂上提一个比较简单的学生能够回答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回答出来了,教师便及时给予表扬。另外,如果一时学生没有值得表扬的方面,可以用赞美的方式,鼓励他们的积极性、进取心。比如,学生,穿了一件新衣服,班主任教师不妨夸一夸他(她)的衣服;学生理了发,可以说”今天真精神“。要知道,赞美会在人心里引起的是积极效应,这种积极效应会起连锁反应,也许就因为你的一句赞美的话,学生上课注意听讲了,发言积极了,作业认真了,这一切又造成了更多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又成为了班主任表扬的契机。所以说,一句表扬或赞美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也许就是因为一句赞美的话,形成一学生向上的良性循环。表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口头表扬法。这是班主任经常用的表扬方法--站在讲台前,说上几句某某学生,做了什么好事,取得了什么成绩,然后说我们大家应该向他学习之类的话。这种表扬方式简单方便,但有些单调,激励效果没有达到最佳。班主任应该探索更多更新颖的表扬学生的方式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歌声表扬法。除了口头表扬,还可以用歌声表扬。如果班主任歌喉嘹亮,班主任可以选一首歌献给被表扬的学生。如果班主任五音不全,羞于开口,可以组织全班同学共唱一首歌献给这位取得好成绩的同学。歌声加上掌声,其激励作用会更强。这种方法对于外向型学生更有效。
3.喜报表扬法。学生给家长争气是他们最自豪的事。如果班里某位学生做了好事,取得了好成绩,班主任老师,或是班干部写封表扬信,寄到学生家里,家长会脸上有光,学生会心里添彩,家庭气氛会更加和谐,学生会受到更大鼓励,激励效果会更持久。这种方法对于后进生,或是过去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家庭关系紧张的学生最为适宜。当然,表扬也不能滥施,要看准火侯,找准时机,让表扬的激励作用发挥到最高点。
4.”奖品"自我选择表扬法。学生都有自己的特殊好爱,后进生更是如此。所以,当后进生有了进步,不妨让受表扬的学生自己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为表扬,比如有的学生喜欢足球,不妨组织学生去看一场足球比赛做为奖励。当然,这种表扬不是迁就学生,而是要选择有意义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
班级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涉及的面非常多,班主任老师勤观察、勤总结,多借鉴,日积月累定会摸索出丰富多彩有效的管理方法。
六、班主任管理的特点是:
1.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侧重于灵活性。班主任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班主任的原则性。同时,班主任艰苦、深入、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又赋予其工作的灵活性,如与后进生谈话时要抓住思想契机,选择适宜的环境等等。灵活运用原则,教育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2.坚持理论性和经验性的统一,侧重经验性。鲁迅说过,“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理论对班主任来说十分重要,犹如人和阳光、空气、水一样须臾不可分离。一个精通理论的班主任,一般来说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信,但威信也来自经验。理论与经验结合的程度,不仅决定着教育方向,也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人们常说:“实践出真知”。在班级管理中,许多问题是在书本上找不到答案的。
3.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侧重于能动性。学生管理是系统工程,如何科学地、艺术地管理班级,需要班主任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班主任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记忆力,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同时,要胸怀全局,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班级,恰当地处理问题,艺术地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使学生树立信心,鼓足勇气,而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发挥“望、闻、诊、切、治”的主观能动性。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只有把握管理艺术的奥妙,根据其特点和班级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管理艺术,才能提高班级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七、班主任要掌握和运用好下列艺术:
(一)“结合艺术”。唯物辩证法是人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在班主任管理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善于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班级实际情况相结合,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与本校、本班的实际相结合。目前,中专学校的班主任的长处是实践多,体验深,经验丰富。短处是眼界窄,理论底子薄。为此,班主任首先应经常开展理论研究,掌握党的基本方针,理解学校改革的思路,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理论学习。其次,珍惜学习经验的每一次机会。再次,把握理论与经验“恰好”结合,艺术地实现个性化。班主任工作方法千千万万,有的以严治班,有的以勤取胜,有的以慈感人,有的以德育人。班主任要善于总结自己的长处,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作特色.(二)“弹钢琴”艺术。班主任工作既要善于抓住中心、重点、关键,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又要同其它工作有机配合起来,防止单打一。关键是要理清思路,把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作为中心工作;要面向全体,对每个学生负责;要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志趣特长,善于发现并捕捉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激发学生成材的动力,突出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要有针对性地工作,譬如开学时抓入学教育,考试时抓考场教育,毕业时抓毕业教育,突出学生的“纪律”意识,但班主任工作一定要围绕学校的整体工作,并与之有机结合.(三)“两手抓”艺术。观察处理问题要有联系的观点,坚持“两点论”,统筹兼顾,防止片面性,故此失彼和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为此,班主任观察、处理问题要有发展的眼光,看班集体应对比过去,看个别学生的进步,不要戴有色眼镜;要看学生的长处,评论其上进意识,激励其情趣;不要忽视学生缺点,多用启发教育,避免保姆式的说教,点到为止,要让学生画龙,班主任点睛;用联系的观点,全面分析社会学校的大环境,针对性地研究各班级的“小气候”,对症下药,才能消除“百病”.(四)“模糊艺术”。对大事、原则性的事要高度重视,对小事,非原则的事可模糊一些。模糊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一,班主任管理是“人人”式的管理,其中存有大量信息。从科学管理目标的确立,到学生的毕业考核,整个过程一直贯穿着模糊性。班主任对模糊思考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模糊”不是马虎、糊涂,它不同于无原则的彼此,而是要加强管理班级的科学性,使班级工作更切合实际。班主任采用模糊思想必须坚持取大取小的原则,即利取最大,害取最小的原则,这是模糊论方法的灵魂。一个学生,一个班级恐怕很难无可挑剔,毫无瑕疵。班主任在选择班干,考核优秀时,不要抓住“疵”点不放,要看主流,抓主要矛盾,做到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班主任运用模糊艺术有利于班级的管理.(五)“用人”艺术。用人要知人善任,扬长避短,合理授权。选择班干、团干,应坚持从实际出发,用人所长。不要企图从班级中找到一些“完美”的学生。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鉴于此,班主任不要求全责备,可以坚持原则性和变通性相结合,好中选优;可以坚持能力与锻炼相结合,弱者锻炼;可以坚持轮值培养“三制”原则,即轮值班长制,轮值组长制,轮值寝室长制,普遍锻炼;可以采用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学代会民主评选,集中决定等等。这些方法应兼顾学生的志向兴趣,如:有喜音乐的,有爱体育的,有好管理的,班主任的任务就是要根据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学业水平等,综合挑选,并在实践中采用“榜样引导”、“画龙点睛”、“抓住时机”、“沟通感情”、“表扬鼓励”等法来用人。
(六)“语言”艺术。语言是一种技巧,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方法,往往会起到“化冰雪”、“泯恩仇”的奇效。语言又是一种工具,班主任掌握了它,就等于寻觅到了管理的决窍。从班主任管理的角度,语言要体现出班主任的感情与个性,因此,班主任的语言要有人格性。班主任人格的确立,事实上就是形成自己人格的魅力与磁性;要有共鸣性。
班主任工作离不开理论、观点的说教,在注意观点正确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学生接受,心理相容,才能产生共鸣;要有哲理性。班主任为人师表,无论对本人,班级或学生的经历、事迹、教训、感想,还是对事物、事件的评价、感受都应进行缜密的思维、提练,使之具有哲理性;要有情感性。语言贵在打动人心,而要打动人心离不开班主任的情感注入;要有激励性。班主任管理是让学生兴奋,还是叫人沉思,最终目的都是激励情趣,启迪心灵。激励性正是语言实施的效益所在。
班主任如能把上述“五性”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加以运用,就可构筑成语言艺术的真谛。
八、班主任班级常规管理艺术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本单位。班主任通过组织和领导班集体,通过协调任课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实现对全班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班级日常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工作做好了,对全班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影响极大。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大致包括:
1.班级教学常规管理(教育正常秩序、新学期学生座位的安排、自习课、考试纪律、考勤、请假制度等管理内容)
2.班级各项建设(班干部队伍建设、班级小图书馆组织、黑板报小组组织、教室布置等)
3.了解研究学生(班级日记、班史编写、周记检查、学生档案建设等)
4.学生卫生保健(卫生习惯培养与检查、常见病的预防、学生身检等)
5.班级总结评比(年级操行评定、评选三好学生、班级总结入奖惩等)
6.假期生活管理(校外学习小组组织、假期作业布置及检查、学生联络网的组织等)。
班级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涉及的面非常多,班主任老师勤观察、勤总结,多借鉴,日积月累定会摸索出丰富多彩有效的管理方法。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领导者、校规校纪的执行者,教与学双向交流的信息员及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辅导员、服务员,肩负着领导、引导、辅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的责任。因此,班主任管理艺术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秩序、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第五篇:加强税收分析工作浅探
加强税收分析工作浅探
税收分析作为税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税收管理的枢纽中心,对促进税制完善、加强税收征管、科学合理地运用税收杠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然而,由于传统的税收分析工作中存在着诸如分析数据不够准确充分,分析方式不够科学灵活等问题,使税收分析难以达到应有的“参谋”、“智慧”效果,税收分析工作普遍弱化,分析质量不断下滑。为此,笔者主要从地税部门的工作实际出发,试图从强化相关数据间的关联关系分析,科学选择分析方式,提高分析运用质量等方面做一粗浅探讨。
一、当前税收分析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税收精细化管理格局的逐步形成,税收分析工作在税收管理各环节中日益凸显其地位的重要性。但在县市级税务部门,税收分析工作现状却普遍不容乐观。
(一)数据来源过于依赖基层上报,实地调查加工及从相关职能部门取得寥若星辰。从县市一级税收分析工作实际来看,当前,绝大部分分析数据主要是从基层征收、管理及稽查部门上报的实际应征、已征、查补税收等具体数据和纳税人的申报登记数据,真正通过对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的具体调查加工和从统计、行业主管部门及协会、政府相关职能机构等外部取得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少而又少,占不到分析运用数据总量的**%。有相当一部分分析操作人员图省心省事,满足于现有的数据资料,没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分析指数进行统计整理加工就直接简单地使用,造成分析结果与实际差异较大;甚至还有一些分析操作人员仅凭个人主观臆断,就从纳税人申报或基层上报的数据资料中按个人主观意图挑选一部分进行直接分析运用。基于这样的数据作出之分析,必然导致分析结果不真实,不可靠。
(二)对比分析几近“独霸”,分析方法普遍不够灵活。计划完成情况、不同税种结构指标的对比分析方法被广泛采用,与历史同期相比,与周边地区对比,与不同税种间的增减总量及幅度对比等等不一而足,而因素分析、指数分析、相关关系分析等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很少运用,这样的直观分析其分析结论只能找出差距、抓住现象,而难以抓住实质、揭示深层次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分析操作人员马虎应付差事,压根就没有在分析工作上下功夫、动脑筋,以各种理由搪塞,只要说得过去,领导不责备就算万事大吉。据对某市近*年来的***份税收分析资料进行统计,计划完成情况和税源结构相对指标两种对比分析方法先后用了***次,经济税收等因素分析方法用了*次,由于征管手段及措施和税制改革等相关性分析方法用了*次,税收负担分析方法用了*次,按各税种应税项目划分的分组平均相对指标分析方法用了*次,典型调查预测法用了*次,从总量上讲,对比分析方法占了**.**%,而其他各种分析方法加起来也只占了**.**%。
(三)计统部门“单打独斗”,难以形成整体效应。当前,税收分析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几乎由计统部门独揽,税政、征管等其他部门很少参与,绝大部分县市级税务部门,由于集中统一的大型数据库还没有建立起来,加之有相当一部分税务部门的局域网络还没有与政府部门及其他职能部门相联通,计统部门在进行税收分析的过程中,基本上只能就内部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闭门造车”,这种缺乏基本原材料的税收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计统部门的分析质量。对税源的统计分析和对税收征收管理、执行政策等税政和征管职责范围内的统计分析,由计统部门包揽后,受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和理解深度的有限性及所掌握情况的限制性等各因素的影响,造成这样的税收分析很难有深度和力度,不痛不痒,无伤大雅,亦无所专用,有时还有点无病呻吟,只能无可奈何“花”扔去。
(四)分析结果鲜有决策建议,难以进入全局性工作指导层。目前税收分析工作存在的一个突出通病就是分析基本上仅仅是大量数字的罗列,就数字论数字,分析一般意义上的时间序列收入进度、总体收入和各税种收入及地区性收入增减幅度、年份和季度税源及税种结构变化情况等,数字分析完了,一个分析报告也就“结零”了,再没下文,真正对今后工作起到指导作用的画龙点睛之笔不见踪影,看似分析了,实则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因为,没有揭示出地方经济发展变化与税源、税收增减变动之间的规律等实质性的东西,没有提出供领导决策、供其他部门采用,以指导全局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别人看不明白,领导拿着没有,自然就没有生命力。长此以往,这样的分析工作也实在难以让领导重视和支持。
二、税收分析工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透视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彼此联系着的,有果必有因,税收分析工作也一样。之所
以存在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综合因素考虑不足,收入趋势难以把握。经济税收理论阐明了税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关系,就地方税收而言,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税种主要有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个税种,这是直接的关联关系,另外还有间接相关的资源税、印花税、城建税等。如果对这些税种的应税项目、课税数量、实际可征税收及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主导产业及其布局、结构、经济税源总量变化情况等税制构成要素和经济税收相关指数没有掌握全面,没有准确把握其发展变化趋势,基于此的税收收入分析自然也就难以深入实质,最多只能算是收入进度分析,其税收弹性和长期趋势性的分析几近空白,由此造成的分析结果只能是与实际征收入库状况基本相符的“N”字型曲线。再者,对与税收收入密切相关的税制因素、征管因素和人的因素,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整分析,仅凭基层上报的征收数,和不够全面的纳税人申报数来分析,就显得过于笼统,难以分析收入变化发展趋势等规律性的东西。
(二)数据收集整理不够细心主动,工作方法有待改进。其一,税收分析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当好“有心人”,不注意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大量收集相关数据,没有掌握分析的主动权,致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其二,对相关指数的整理加工缺乏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尤其是对一些经济指标按照税务管理方法提取的派生指数,在整理方法上没有很好地保持其历史的一致性,一人一个方法,一年一个花样,造成资料数据的重复计算和浪费,数据质量难提高。有些分析操作人员由于实践经验、工作阅历等的欠缺,甚至无法从统计局、行业协会或主管部门等外部相关职能部门收集第一手资料,面对庞杂的数据资料,基本上是束手无策,无所适从,不能根据分析目的选取所需要的各种统计指标,这也是造成分析数据素材不够宽广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税收分析大平台尚未建立,分析协调机制不够完善。税收分析需要大量的数据指标,而对数据指标的科学处理加工又需要一定容积的数据库做支撑。在税务部门的局域网与政府网络和其他职能部门及规模企业网络没有相联的情况下,税收分析工作缺乏一定的平台做辅助,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另外,税收大分析、大计统的观念在相当一些单位内部还没有牢固形成,税政、征管、基层征管查等部门在与计统部门的配合上还没有建立一套比较密切的协调运作机制。税政、征管等部门的税收分析工作还没有深入开展,对税收分析工作的基本功尚未练好,加之在税收分析软件的开发应用上滞后,各类年报和季度报表的生成大部分还由手工操作,沿袭过去的老办法,工作量较大,税政、征管等部门也抽不出那么大的精力来应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税收分析工作“曲高和寡”,整体效应难以发挥的尴尬之状。
三、加强税收分析工作的几点对策建议
税收分析工作一般而言,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税收收入进度和收入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的分析;二是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三是税收征管工作深度、广度、工作质量以及纳税人对税法遵从度的分析;四是税源增减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的分析。依据目前的税收分析工作状况,要进一步强化管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把税收发展变化情况和长期趋势性的分析作为税收分析的重点。从经济到税收的原则出发,要把握收入变动情况和长期趋势,就必须充分掌握和了解地区经济规模、主导产业、重点企业、行业经营状况及利润水平、经济税源总量、宏观税负水平、征管现状等主要经济指标。对这些通过不同可信渠道收集起来的主要绝对数指标,按照统计分组方法进行整理修正后,科学地运用到具体分析中。通过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法,结合对历史数据的预测掌握,分析预测误差,进行趋势外推,基本上就可掌握收入变动状况。另外,在采取连锁因素分析法或关联因素分析法、构成因素分析法及对比因素分析法等因素分析法的前提下,通过对不同税种所涉及的主要涉税因素指标,如成本、物耗、工商业增加值、产业结构、经济成份、税源含量、微观税负率等进行分门别类地逐项逐个剖析,在剔除影响收入变动规律的重大工程项目等偶然性因素后,经济税收二元函数曲线的跳动规律基本上就一目了然地显现出来了。把握了收入的变化发展趋势,在对未来收入状况的调控上就占据了主动权,对提高收入质量的重要意义也就远远超出了一般形式上的收入进度及增减幅度分析。如此,就不难进入决策指导层面。
(二)多管齐下广泛采集相关数据,提高数据的可靠度。数据的收集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在日常征管中,一是要保证分析人员工作岗位的相对稳定性,非特殊情况,一般不做调整。二是在数据收集上要采取
听、看、找各种方式相结合。听,就是要深入征管一线、深入企业,耳听八方,做分析调查。看,就是要多看书看报看历史资料,充分利用现有的工具和手段,眼观六路,广泛地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主管业务部门、行业协会、综合管理部门及企业内部积累的历史资料和市场信息资料,如各种统计年鉴、经济年鉴、各类报刊公布登载的资料等,充足地占有这些次级资料,而且,这些资料大部分都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整理加工过的,可信度比较高,误差比较小,分析时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料;找,就是要根据分析工作的需要,对个别特殊性的数据资料,通过档案馆、图书室、历年统计年鉴等途径,有目的查找,以丰富分析依据。三是在对个别主要数据无法准确把握其真实性和精确性,对虽真实但又不能客观反映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等异常情况下,就必须按照客观经济发展规律,选择比较合适的数学模型,运用适当的统计预测方法对这些数据加以修正与调整。通过修正的数据,大大缩小相关指标误差,使分析更趋合理和切合实际。但这一方法的运用,必须确保其连续性和统一性,保证其可比性。
(三)尽快统一综合分析与分类分析办法,加快分析人才培养步伐。一是对于税源和税收收入变化发展趋势等必须综合经济、税政、征管等各方面的变化发展情况进行总体性的系统分析时,比较适宜采用综合分析办法,汇总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按照影响因素熟轻熟重次序逐项解剖后,再统一按照一定的统计整理方法对这些分类指数进行综合分析。这种办法应该由省级局统一制定,并尽量做到深入浅出,以便基层操作人员充分掌握和灵活运用。如果太繁琐、太深奥,就有可能不被具体操作人员所接受和运用,其使用价值就难以体现。对各税种的收入增减变化动态分析、税政执行情况分析、征管手段和效率等状况分析,以及对人员合理配置等比较单一的事项性分析就宜采用分类分析法,逐项因素进行剖析,基本上就可达到预期目的。二是以收入、税政、征管、税源四项分析为主,从税收工作的各方面各层次开展广泛深入地分析。同时,对分析结果必须从严把关,凡不能深刻揭示其实质或规律性,亦或解决具体问题的分析,一律不能过关。三是必须加快分析人才培训培养步伐,有目的地选择一批政治过硬,责任心事业心强,能吃苦乐奉献的中青年干部,根据其文化程度、社会阅历等的不同,有区别地开展集中培训、脱产学习或岗位锻炼活动,从各个方面形成良好环境,促使其学习锻炼成才。
(四)协力打造税收分析大平台,尽快开发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税收分析软件。一是要尽快建立局域网内的大型数据库,通过互联网与政府网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及重点企业网络联网,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快捷充分地占有这些经济领域内的次级指数;二是单位内部的局域网内数据资料等要充分公开,便于各部门灵活运用,切忌以保密为借口各自为政。三是尽快制定分类分析制度和综合分析协调运作制度,在对各类单项分析工作作出明确目标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综合分析的统一协调问题,让大计统大分析的观念深入人心,以便形成整体效应。目前,在税政分析上,应进一步加强优化税制结构,科学选择主体税种,公平税负,促进税收政策执行与经济密切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分析;在征管分析上,应进一步加强提高征收率、降低税收成本,规范执法并规避执法风险等方面的分析,并将税政与征管分析相结合,进一步加强提高收入质量的分析,这是其最终目标和归结点。四是尽快开发应用综合分析软件和分类分析软件。这是目前基层亟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与深奥的理论和统计方法相对比,软件的应用要显得通俗明了简便得多,也便于提高分析质量,多出分析成果。现在应用的分析软件,基本上还是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头两年开发的,长的有**年以上,短的也接近*年,这些应用软件与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相比对已显得滞后,且大的综合征管软件、税政管理软件等在税收分析工作的应用上也显得过于笼统,当前必须尽快深化细化各类分析应用软件,分得越细,揭示的问题与实质就越深入,尤其对省级局而言,必须先行探索,自主研发,在金税工程三期普及到县市级之前应有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