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文言文第8题专题训练(定稿)

时间:2019-05-13 02:00: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高考文言文第8题专题训练(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高考文言文第8题专题训练(定稿)》。

第一篇:广东高考文言文第8题专题训练(定稿)

广东高考文言文第8题专题训练

一、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为临菑市掾,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惟独莒、即墨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以即墨拒燕。

A.田单是齐国田氏较远的宗亲,起先未被上司了解。燕军攻打齐国,包围了即墨,即墨守将战死,田单被推举为将军。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 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B.田单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敌人的矛盾。惠王与乐毅有隙,他乘机诈言乐毅缓攻即墨是待机图变,混淆了惠王的视听,乐毅最终离职,齐国消除了一大威胁。

乐毅因归赵,燕人士卒忿。田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家墓,僇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

C.田单深谙战略艺术,他诱使燕军犯下令即墨民众发指的罪行,以激发己方同仇敌忾;又假装投降,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斗志。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绎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子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叛燕而归田单,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

D.田单的战术很巧妙,他布下火牛阵,纵牛直冲燕军,继之以士卒的追击,百姓的助威,一举夷杀燕将骑劫,摧毁了燕军。先前被侵占的七十余城全部收复。

答案:C

原文: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为临菑市掾,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惟独莒、即墨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以即墨拒燕。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

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 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乐毅因归赵,燕人士卒忿。田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家墓,僇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绎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子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叛燕而归田单,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

二、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太和中,迁敦煌太守。郡在西陲,以丧乱隔绝。旷无太守二十岁,大姓雄张,遂以为俗。前太守尹奉等,循故而已,无所匡革。慈到,抑挫豪右,抚恤贫羸,甚得其理。

A.仓慈到敦煌上任后,能安抚救济百姓,事情做得很有道理。又常日西域杂胡欲来贡献,而诸豪族多逆断绝;既与贸迁,欺诈侮易,多不得分明。胡常怨望,皆劳之。

B.平时一些豪门大户与西域人进行买卖交易时,经常用诈骗、欺侮等手段,西域人心怀不满,仓慈一一抚慰他们。

数年卒官,吏民悲感如丧亲戚,图画其形,思其遗像。

C.最后仓慈离开敦煌,到别处做官,百姓十分怀念他。

欲诣洛者,为封过所,欲从郡还者,官为平取,辄以府见物与共交市,使吏民护送道路,由是民夷翕然称其德惠。

D.西域人路过敦煌,还有剩余的货物,官府就和他们平等交换,还派官吏百姓送他们上路。答案:C

原文: 仓慈字孝仁,淮南人也。始为郡吏。建安中,太祖开募屯田于淮南,以慈为绥集都尉。黄初未,为长安令,清约有方,吏民畏而爱之。太和中,迁敦煌太守。郡在西陲,以丧乱隔绝。旷无太守二十岁,大姓雄张,遂以为俗。前太守尹奉等,循故而已,无所匡革。慈到,抑挫豪右,抚恤贫羸,甚得其理。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稍稍使

毕其本直。先是属诚狱讼,县不能决,多集治下,慈躬往省阅,料简轻重,自非殊死,但鞭杖遣之,一岁决刑曾不满十人。又常日西域杂胡欲来贡献,而诸豪族多逆断绝;既与贸迁,欺诈侮易,多不得分明。胡常怨望,皆劳之。欲诣洛者,为封过所,欲从郡还者,官为平取,辄以府见物与共交市,使吏民护送道路,由是民夷翕然称其德惠。数年卒官,吏民悲感如丧亲戚,图画其形,思其遗像。及西域诸胡闻慈死,悉共会聚于戊己校尉及长吏治下发哀,或有以刀画面,以明血诚,又为立祠,遥共祠之。

三、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洪武初,荐授太常司赞礼郎,出为番禹知县。番禹故号烦剧①,而军卫尤横③,数鞭辱县中佐吏,前令率不能堪。同执法严,非理者一切抗弗从,民赖以少安。

A.道同做番禹知县,不像以往县令那样处于被动局面,而是严明执法,抗拒当地军卫横行霸道非理之事,使当地能稍微安定。未几,永嘉候朱亮祖至,数以威福撼同,同不为动。土豪数十辈抑买市中珍货,稍不快意,辄巧诋以罪。同械其魁通衢,诸豪家争贿亮祖求免。亮祖置酒召同,从容言之。同厉声曰:“公大臣,奈何受小人役使!”亮祖不能屈也。他曰,亮祖破械脱之,借他事笞同。

B.道同严惩不法土豪,当时权贵朱亮祖受土豪家贿赂,置酒召道同说情,道同严词拒绝,后来未亮祖擅自放了土豪,还借他事打了道同。富民罗氏者,纳女于亮祖,其兄弟因怙势为奸。同复按治,亮祖又夺之去。同积不平,各其事奏之。

C.富民罗氏娶朱亮祖的女儿,他们兄弟依仗权势做坏事,道同追究惩处他们,未亮祖又把他们抢了回去。道同把未亮祖所为上奏朝廷。未至,亮祖先劾同讪傲无礼状。帝不知其由,遂使使诛同。会同奏亦至,帝悟,以为同职甚卑,而敢斥言大臣不法事,其人骨鲠可用,复使使宥之。两使者同日抵番禹,后使者甫到,则同已死美。

D.朱亮祖弹劾道同讪傲无礼,帝遂派使臣诛杀道同,后因道同奏章而悟,又派使臣前去宽恕道同,但道同还是在后使者来到之前被杀害。

答案:C

道同,河间人。其先蒙古族也,事母以孝闻。洪武初,荐授太常司赞礼郎,出为番禹知县。番禹故号烦剧①,而军卫尤横③,数鞭辱县中佐吏,前令率不能堪。同执法严,非理者一切抗弗从,民赖以少安。未几,永嘉候朱亮祖至,数以威福撼同,同不为动。土豪数十辈抑买市中珍货,稍不快意,辄巧诋以罪。同械其魁通衢,诸豪家争贿亮祖求免。亮祖置酒召同,从容言之。同厉声曰:“公大臣,奈何受小人役使!”亮祖不能屈也。他曰,亮祖破械脱之,借他事笞同。富民罗氏者,纳女于亮祖,其兄弟因怙势为奸。同复按治,亮祖又夺之去。同积不平,各其事奏之。未至,亮祖先劾同讪傲无礼状。帝不知其由,遂使使诛同。会同奏亦至,帝悟,以为同职甚卑,而敢斥言大臣不法事,其人骨鲠可用,复使使宥之。两使者同日抵番禹,后使者甫到,则同已死美。县民悼惜之,或刻木为主祀于家,卜之辄验,遂传同为神云。当同未死时,布政使徐本雅重词③。同方答一医未竟,而本急欲得医,遣卒语同释之。同岸然曰:“徐公乃亦效永嘉侯耶?”笞竟始遣。自是上官益严惮,然同竟用此取祸。

四、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南公①某文所书皆建昌南城人。曰陈策,尝买骡,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养于野庐,俟其自毙。其子与猾驵②计,因经过官人丧马,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既售矣,策闻,自追及,告以不堪。官人疑策爱也,秘之。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

A.陈策买了一头不能加鞍使用的骡子,他的儿子与狡猾的市场经纪人商量,做手脚把骡子卖给了经过那里急需用马的官人,陈策知道后,追上官人,说明原因,取回骡子。

有人从策买银器若罗绮者,策不与罗绮。其人曰:“向见君帑③有之,今何靳?”策曰:“然,有质④钱而没者,岁月已久,丝力糜脆不任用,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取所当与银器投炽炭中,曰:“吾恐受质人或得银之非真者,故为公验之。”

B.陈策只卖银器给买主,不卖给他罗绮,致使买主猜疑他舍不得卖。陈策向他解释,罗绮是长久抵押之物,质量已很差,更不能卖给他作嫁女之用。陈策还验明银器是真银才卖。曰危整者,买鲍鱼,其驵舞秤权阴厚整。鱼人去,身留整傍,请曰“公买止五斤,已为公密倍入之,愿畀我酒。”整大惊,追鱼人数里返之,酬以直。又饮驵醇酒,曰:“汝所欲酒而已,何欺寒人为?”

C.危整仅买五斤鲍鱼,市场经纪人故意多称卖鱼人的鱼给危整,让危整请他喝酒。危整知道后追几里让卖鱼人回来,付多得鲍鱼的钱。危整请市场经纪人喝酒,责备他不该这样做。曰曾叔卿者,买陶器欲转易于北方,而不果行。有人从之并售者,叔卿与之,已纳价,犹问曰:“今以是何之?”其人对:“欲效公前谋耳。”叔卿曰:“不可,吾缘北方新有灾荒,是故不以行,今岂宜不告以误君乎?”遂不复售。而叔卿家苦贫,妻子饥寒不恤也。

D.曾叔卿已把陶器交给那人,收了钱,当知道买主也像他先前那样打算把陶器运到北方易物时,他告诉买主自己是怕北方会有灾荒而不去的,让买主也不要去。陶器也不再卖给那人。

答案:D

原文:

南公①某文所书皆建昌南城人。曰陈策,尝买骡,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养于野庐,俟其自毙。其子与猾驵②计,因经过官人丧马,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既售矣,策闻,自追及,告以不堪。官人疑策爱也,秘之。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有人从策买银器若罗绮者,策不与罗绮。其人曰:“向见君帑③有之,今何靳?”策曰:“然,有质④钱而没者,岁月已久,丝力糜脆不任用,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取所当与银器投炽炭中,曰:“吾恐受质人或得银之非真者,故为公验之。” 曰危整者,买鲍鱼,其驵舞秤权阴厚整。鱼人去,身留整傍,请曰“公买止五斤,已为公密倍入之,愿畀我酒。”整大惊,追鱼人数里返之,酬以直。又饮驵醇酒,曰:“汝所欲酒而已,何欺寒人为?”曰曾叔卿者,买陶器欲转易于北方,而不果行。有人从之并售者,叔卿与之,已纳价,犹问曰:“今以是何之?”其人对:“欲效公前谋耳。”叔卿曰:“不可,吾缘北方新有灾荒,是故不以行,今岂宜不告以误君乎?”遂不复售。而叔卿家苦贫,妻子饥寒不恤也。

五、下列解说,不合文意的一项是()盛文肃(宋代人盛度,谥文肃)为尚书右丞知扬州,简重少所许可。时夏有章自建州司户参军授郑州推官,过扬州,文肃骤称其才雅。明日置酒召之。人有谓有章曰:“盛公未尝燕过客,甚器重者方召一饭。”

A.夏有章从建州司户参军任命为郑州推官,经过扬州,在扬州任官的盛文肃很器重他而置酒招待他。有章荷其意,别日为一诗谢之。至客次(客次,接待宾客的处所),先使人持诗以入。以得诗不发封,即还之,使人谢有章曰:“度已衰老,无用此诗。”不复得见。

B.夏有章为表达感谢,在告别之日写诗给盛文肃,他没看这些诗就还给了夏有章,并说这是无用的诗。有章殊不意,往见通判刁绎,具言所以,绎亦不谕其由,曰:“府公性多忤,诗中得无激触否?”有章曰:“元未曾发诗。” 又曰:“无乃笔札不严?” 曰:“有章自书,极严谨。” 曰:“如此,必是将命者有所忏耳。”乃往见文肃而问之:“夏有章今日献计何如?”公曰:“不

曾读,已逐之。”绎曰:“公始待有章甚厚,今乃不读其诗,何也?”公曰:“始见其气韵清秀,谓必远器。令封诗乃自称‘新圃田从事’,得一幕官,遂尔轻脱。君但观之,必止于此官,志已满矣。切记之,他日可验。”

C.夏有章向通判刁绎讲了这些情况,刁绎也不能确知缘由,于是去问盛文肃,盛文肃说出对夏有章先后不同的看法。

贾文元时为参政,与有章有旧,乃荐为馆职。有诏候到任一年召试。明年除馆阁校勘。御史发其旧事,遂寝夺,改差国子监主簿,仍带为州推官。未几年于京师。文肃阅人物多如此,不复挟他术。

D.夏有章曾一度被荐为馆职,但皇帝命令到任一年召试,第二年授馆阁校勘官,因御史发其旧事而实际并未任此官职。

答案:B

原文: 盛文肃(宋代人盛度,谥文肃)为尚书右丞知扬州,简重少所许可。时夏有章自建州司户参军授郑州推官,过扬州,文肃骤称其才雅。明日置酒召之。人有谓有章曰:“盛公未尝燕过客,甚器重者方召一饭。”有章荷其意,别日为一诗谢之。至客次(客次,接待宾客的处所),先使人持诗以入。以得诗不发封,即还之,使人谢有章曰:“度已衰老,无用此诗。”不复得见。有章殊不意,往见通判刁绎,具言所以,绎亦不谕其由,曰:“府公性多忤,诗中得无激触否?”有章曰:“元未曾发诗。” 又曰:“无乃笔札不严?” 曰:“有章自书,极严谨。” 曰:“如此,必是将命者有所忏耳。”乃往见文肃而问之:“夏有章今日献计何如?”公曰:“不曾读,已逐之。”绎曰:“公始待有章甚厚,今乃不读其诗,何也?”公曰:“始见其气韵清秀,谓必远器。令封诗乃自称‘新圃田从事’,得一幕官,遂尔轻脱。君但观之,必止于此官,志已满矣。切记之,他日可验。” 贾文元时为参政,与有章有旧,乃荐为馆职。有诏候到任一年召试。明年除馆阁校勘。御史发其旧事,遂寝夺,改差国子监主簿,仍带为州推官。未几年于京师。文肃阅人物多如此,不复挟他术。

第二篇:文言文训练题

《一》

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6分)(1)昔者()(2)有馈鱼于郑相者()(3)吾以嗜鱼()2.将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译文:

3.郑相为什么不接受别人送来的鱼?(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二、铁杵磨针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卒业]完成学业 【阅读训练】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去()方()欲()还()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2)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

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答:

(三)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翻译句子。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 ②先子度其足:

③而置之其坐:

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文中的 之 字解释。

①而置之其坐()②至之市()③而忘操之()④反归取之()⑤何不试之以足()

(四)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 “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1.解释加点字 ①窃入学舍 窃:()②辄默记 辄()③儿痴如此 痴()

④恬若不见 恬 ⑤父怒挞之 挞()

⑥曷不听其所为 曷()2.翻译句子

①王冕者,诸暨人()

②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3.王冕能成为画家的原因?()

(五)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加点字。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自()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

2.翻译句子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从表达方式上看,选问中前两句的是(),最后一句是()。5.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

()

6.这寓言叫什么?他说明了什么道理?

(六)约不可失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注释: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

虞人:掌管山泽的官。

罢:停止,取消。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2)是日,饮酒乐,天雨()

(3)公将焉之()

(4)岂可不一会期哉()

2.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且焉置土石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翻译下面句子。

乃往,身自罢之。

4.这则小故事中,魏文侯表现出来的 品德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

七《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⒈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⑪与日逐走

⑫河渭不足()

⑬北饮大泽()

⑭弃其杖()

⒉翻译下列句子。

⑪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⑫未至,道渴而死

⑬弃其杖,化为邓林

⒊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答:

⒋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

答:

⒌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

答: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妻之市

之:往

B.顾反,为女杀彘

反:.同“返”

C.妻适市反

适:往

D.特与婴儿戏耳

特:特别 2.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文写作

1、小叶六月三日要和爷爷去机场接从海外回来的叔叔,需要请假一天。请你替他写个请假条。

2、7月2日下午三点,学校准备在多媒体教室召开六年级全体学生会,请你为学校写则通知。让学生们来时记得带笔和本子。

3、今天下午放学回家后,爸爸妈妈没在家,同桌邀你一起去照顾生病的李奶奶,请你写一个留言条。

4请你替七月三日,学校大队部写一则倡议书。内容是:让大家为支援灾区而捐款。

过去,有一个给郑国的宰相送鱼的人,他不受.有人对郑国的宰相说:“你平时爱好吃鱼,为什么不接受赠送的鱼呢?”郑国的宰相回答说:“我因为喜好吃鱼,所以不能接受别人送来的鱼.如果接受了别人送来的鱼,就会使自己失去官职,没有了俸禄,那样一辈子就没有鱼吃了.约不可失

〖注解〗①魏文侯:战国是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曾任西门豹为螂守。②虞人:掌管山泽,森林的小官。③焉:哪里。④罢:停止,取消。

译文:

魏文侯与管理森林的一个小官约好了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文武百官开怀畅饮,天又下起雨来,文侯准备去赴约。左右官员们说:”今天您喝了酒,天又下雨,您还要去吗?“文侯说:”我与小官约好了去打猎啊,虽然这里有乐子,哪能不去赴约会呢?“文侯于是前往,于是前往,亲自取消了宴会。

------选自《魏文侯书》

道理:做人应该守信用,一诺千金,无论对什么人什么事,绝不可言而无信.曾子杀猪【注释】

①市:集市。市集

②女还:你回去吧。女,同“汝”,人称代词,你。

③顾反为女杀彘:等我回来为你杀猪。顾反:我从街上回来。反:通“返”,返回。彘:读”zhì”,意为猪。

④妻适市来: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适:往,到,去。

⑤(曾子欲捕彘杀)之:代词,指猪。

⑥特与婴儿戏耳:只不过与小孩子开个玩笑罢了。特……耳:不过……罢了。特:不过,只是。耳:同“尔”,罢了。

⑦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

⑧待:依赖

⑨今子欺之:现在你欺骗他。今:现在。子:你,对对方的称呼。之,代词,指儿子。

⑩而:则;就。

⑾成教:教育有效果。

⑿逐烹彘也:于是就杀猪煮肉吃。

【翻译】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马上要去杀猪。他的妻子阻止他说:“我不过是和孩子开玩笑罢了,你居然信以为真了。”曾子说:“小孩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等着父母去教他,听从父母的教导。今天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骗别人。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夸父逐日答案:

⒈(1)竞跑、赛跑;(2)黄河(3)向北(4)他的,指夸父的。

⒉(1)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2)还没赶到大湖,在半路就口渴而死了。(3)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⒊此情节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象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以、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魅力。

⒋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⒌略。(提示:从探索未知世界角度看,他的精神可嘉,值得。也可以从其他角度讲。)

赛跑,太阳落山的地方,黄河,北边的大河

(昔者:从前

触:碰

铁杵成针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离开)方:(正)欲(想要)还:(回去)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老妪)2)学而时习之(以前的知识)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郑人买履4略附答案:

一、1 ①郑国有一个想要买鞋的人。②先自己测量自己的脚。③然后把尺子放在他的座位上。3 不要墨守陈规,按教条办事,要知道变通,摆脱腐朽思想的束缚。4 ①代词,指尺子; ②到……去; ③代词,指尺子; ④代词,指尺子; ⑤代词,指鞋。

王冕1 ①窃:偷偷地; ②辄:就; ③痴:形容极度迷恋某种事物; ④恬:坦然; ⑤挞:用鞭子打。⑥曷:同“何”,怎么,为什么。2 ①王冕是诸暨县人。②一到夜里,王冕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读书。3 吃苦耐劳,勤奋学习。

三、刻舟求剑1 ①自:从。②是:这。2 船已经前进了,而剑不能前进。像这样寻找剑,不也太愚蠢了吗? 3 记述; 议论。5 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更加具体地楚国人的死板、愚昧。6 刻舟求剑;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考虑情况的变化,按照事物的发展来办事。

第三篇:高考精短文言文阅读题训练精编

高考精短文言文阅读题训练精编

一、晏子教太卜 景公问太卜曰:“汝之道何能?”对曰:“臣能动地。”公召晏子而告之,曰:“寡人问太卜曰:‘汝之道何能?’对曰:‘能动地。’地可动乎?”晏子默然不对,出,见太卜曰:“昔吾见钩星在四心之间,地其动乎?”太卜曰:“然”。晏子曰:“吾言之,恐子之死也;默然不对,恐君之惶也。子言,君臣俱得焉。忠于君者,岂必伤人哉!”晏子出,太卜走入见公,曰:“臣非能动地,地固将动也。”陈子阳闻之,曰:“晏子默而不对者,不欲太卜之死也;往见太卜者,恐君之惶也。晏子,仁人也。可谓忠上而惠下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臣能动地 动:______________(2)地固将动也 固:_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厕线句子。

3、联系全文,说说太卜为什么说他能“动地”?

4、晏子处理太卜一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蒋琬二三事

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愤愤,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愤愦矣。复何问耶?”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得免重罪。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三国志》)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作事愦愦 愦愦:__________(2)杨敏曾毁琬 毁: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用简洁的话概述短文所写的三

件事。

4、蒋琬正确处理这几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不死之药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王乃不杀。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谒者操以入 操:_________(2)因夺而食之因: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用简洁的话概述本文的内容。

4、阅读这篇短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四、介之推不言禄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予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左传》)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不亦诬乎 诬:________(2)且旌善人 旌: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盍亦求之,以死谁怼?(2)能如是乎?与女偕隐。

3、读短文,说说介之推是个怎样 的人。

4、你对介之推的观点有何看法?

五、魏明帝畏臣与唐太宗斥臣

魏明帝时,少府杨阜上疏,欲省宫人诸不见幸者,乃召御府吏问后宫人数。吏守旧令,对曰:“禁密,不得宣露。”阜怒,杖吏一百,数之曰:“国家不与房玄龄、高士廉问少府少监窦德素北门近有何营造,德素以闻。太宗大怒,谓玄龄等曰:“北门小小营造,何预君事耶?”玄龄等拜谢。夫太宗之与明帝,不待比似,观所以责玄龄之语,不迨远矣;贤君一话一言,为后世法。惜哉!《魏史》以谓“群臣直谏之言,帝虽不能尽用,然皆优容之,虽非谊主,亦可谓有君人之量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杖吏一百杖:___________(2)帝愈严惮之 惮: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魏明帝和唐太宗处理两件相似 的事,态度却不同,你认为谁做得好些,为什么?

4、文章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对比,意在说什么?

六、司马迁评项羽

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遥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已,难矣。自矜功伐:经营墨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何兴之暴也暴:__________(2)自矜功伐,伐: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是什么?

4、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里有不科学的地方,请你指出来。

七、赵人养猫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盍去诸 盍:________(2)弗食鸡则已耳 耳: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是非若所知也。(2)若之何去夫猫也?

3、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八、诸葛亮诫子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夫君子之行 行:__________(2)意与日去意: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

3、诸葛亮提出的“君子之行”应包括哪几点?

4、诸葛亮的《诫子书》流传千古,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但其中也许有你不同意的观点,请你找出来,并说明你的现由。

九、佝偻承蜩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耶?”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橛株拘;吾执臂也,若

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仲尼适楚 适:______________(2)犹掇之也掇:________________(3)则失者十一 十一:___________(4)顾谓弟子顾:_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驼背老人捕蝉的惊人绝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十、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欧阳

公事迹》)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太夫人以荻画地 以:__________(2)教以书字 书:___________(3)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就:__________(4)或因而抄录 或:_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2)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3、简要概括这则故事里表现的欧阳修的可贵之处。

十一、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

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信:_____________(2)王生不说 说:__________(3)学而不思则罔 罔;__________(4)君但志之而不思之 志: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

(1)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2)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

3、李生认为怎样的人才是善于学习的人?

十二、七录斋

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所读书必手钞钞:___________(2)如是者六七始已 已:__________(3)日沃汤数次 汤:__________(4)后名读书之斋曰„„名:___________

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后名读书之斋日“七录”②名余日正则兮,字余日灵均③不能名其一处也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联系故事内容,概括张溥成为明末著名学者的原因。

十三、壬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宋学士文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窃入学舍 窃:__________(2)辄默记辄:__________(3)儿痴如此 痴:__________(4)恬若不见 恬:__________

2、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操军兼以疾疫,死者大半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以刀劈狼首,3、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

4、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十四、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而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秦青弗止 止:__________(2)饯于郊衢 饯:__________(3)响遏行云 遏:__________(4)薛谭乃谢而求反 谢:__________

2、与“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中的“于”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得复见将军于此

B、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

4、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十五、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范仲淹二岁而孤 孤:__________(2)每以天下为己任 每:__________(3)或夜昏怠 或:__________

(4)辄以水沃面 沃:__________

2、选择与“辄以水沃面”中的“以”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B、皆以美于徐公

C、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否

D、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3、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

4、说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本文中起什么作用?

十六、螳螂捕蝉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

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选自刘向《说苑·正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吴王欲伐荆 伐:__________(2)如是者三旦 旦:__________(3)则怀丸操弹 怀:__________(4)乃罢其兵 罢:__________

2、选择与“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中的“者”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楚之南有冥灵者

B、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参考答案

2、我说出来,恐怕你就要死了;沉默不作回答,又担心国君惶恐不安。你去说,使君臣都得到(解脱)。对国君忠诚,难道就一定要伤害他人吗?

3、夸耀自己的能力,好使国君欣赏。

4、做人既要真诚不欺,又要注意

用适当的方法教育犯错者。

1、(1)糊涂(2)诋毁

2、人心不同,就像他们各自的面孔一样;当面服从,背后又说反对的话,这是古人劝诫的毛病。杨戏想称赞我说我是对的,就不是他的本心;想反对我的话,就又显示我的不对,因此不出声,这表明戏是一个诚实的人。

3、蒋琬不听对杨戏的诋毁;蒋琬不听对杨敏的诋毁;蒋琬没有挟私报复杨敏。

4、蒋琬对几件事的处理说明,做人应对自己的优点缺点有正确的认识,能听得进批评的意见,同时还要能秉公办事,不挟私报复。

1、(1)拿(2)趁机

2、我问过守门官,他说“可以吃”,所以我吃了它。这说明我没有罪,而责任在守门官身上。再说,那个人献不死的药,我吃了它,大王要杀我,这是让人死的药啊!大王杀了我这个没罪的人,反而会公开表明有人在欺骗大王(大王也受人欺骗)。

3、中射之士吃了进献给楚王的不死之药,并用自己的智慧使楚王没杀他。

4、应当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

1、(1)错误(2)表彰

2、(1)为什么不也去请求他,这样至死又埋怨谁呢?(2)果真能如此吗?我和你一道去归隐。

3、有功不言,不重功名利禄。

4、介之推不重功名利禄的做法值得崇敬,但他把晋侯登位归为天意的思想是不正确的。

1、(1)按季节(2)长久

2、我曾经听说过,有小看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义节的人,开始我还不相信;现在我看到你是这样难以穷尽,无边无际,我要不是来到你的门前,就危险了。我将长久地被大方

之家耻笑。

3、指见识广博、学有专长的人。

4、人应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走出小天地,才能见多识广。

1、(1)用杖打(2)害怕

2、杨阜大怒,打了小吏一百杖,数落他说:“国家不和大臣一起守秘密,反而和小吏一起守秘密吗?”魏明帝就更加害怕杨阜了。

3、魏明帝。在这件事上,他能听取杨阜的正确意见;而唐太宗则用了简单的方法。

4、不出名的人也有对的时候,再伟大的人也有错的方,我们应正确看问题。

1、(1)快,迅速(2)夸耀

2、(喜欢)自己夸耀自已的功劳,治理天下,五年就把国家给灭亡了,自己身死在东城还不觉悟,也不自责,(真是)错了呀。还说“这是老天要灭亡我,不是我用兵的过错啊!”难道不是很荒谬吗?

3、项羽建立不世之业,但他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最终导致灭亡。

4、司马迁认为项羽可能是舜的苗裔,是继承了舜的智慧才成就功业的,这带有迷信色彩。

1、(1)何不(2)罢了

2、(1)这不是你所知道的。(2)为什么要把猫赶走呢?

3、看问题要分清主次,权衡利弊。

1、(1)品德(2)意志,志向

2、学习需要(内心)宁静,才能靠学习获得,不学不能扩大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完成学业。过度享乐便不

能振奋精神,暴躁则不能陶冶品性。

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4、“非淡泊无以明志”的意思是,“不是过淡泊的生活就不能表明自己的志向”。这句话在今天看来,缺少一种积极的意义。

1、(1)往、到(2)拾(3)十分之一(4)回头

3,我捉知了时,身体像竖立的树桩一样,纹丝不动;拿着竹竿的胳膊伸出去,像枯树干一样,不晃不颤。除了基本功要过硬外,思想也要专注。尽管天广地大,万物繁多,我的心里、眼里,只有知了的翅膀。我不摇不摆,不因天下的纷纭而影响我全神贯注。这些条件具备了,我粘起知了来,那还有什么不得心应手的呢?

3、两点启示:一是要刻苦磨练基本功;二是要专心致志。投机取巧是办不成任何事情的。

十一

1、(1)用(2)写(3)到(4)有时

2、(1)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2)以至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

3、这则故事表现了欧阳修家境贫寒,却能刻苦学习的可贵精神。

十二

1、(1)真的(2)高兴(3)迷惑(4)记忆

2、(1)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2)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没有超过自己满足的了,你为什么不改正呢?

3、一是学习与思考要结合起来,二是学习要不耻下问。

十三

1、(1)抄写(2)停止(3)热水(4)命名

2、C(①②取名,命名③说出④名望,名声)

3、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洗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

4、学习刻苦勤奋。

十四

1、(1)私下,悄悄(2)总是、就(3)人迷(4)神色安然,满不在乎的样子

2、C

3、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

4、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

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

十五

1、(1)劝阻(2)饯行(3)阻止(4)道歉

2、A(介词,表示处所)

3、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4、向别人学习要虚心求教,永不满足,不可浅尝辄止。

5、有。是他那知错能改,变骄傲为虚心的学习态度。

十六

1、(1)幼年丧父(2)常常(3)有时(4)洗

2、B(B项动词“认为”,其余与例句用法相同,介词“用”)

3、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

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罢了。

4、画龙点睛,点明了“有志于天下”这个中心。

十七

1、(1)攻打(2)早晨(3)怀揣(4)退兵

2、D(D项,用于主语之后表提顿,与句末“也”一起表判断,其余三项与例句同,都有指代作用)

3、知了、螳螂、黄雀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它们身后的祸患。

4、凡事须瞻前顾后,全面权衡,千万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忘却身后的祸患。

十八

1、(1)研究,讨论(2)担心,害怕(3)已经(4)到

2、D(副词“就”)

3、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4、聪明靠不住,只有勤奋苦读的人才能在学问上取得较高的成就。

十九

1、(1)不善言辞(2)**,不太平(3)投靠(4)带着

2、A(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3、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4、董遇的读书经验,强调自主研读,自主感受,在“读”的基础上“悟”,很有道理。

二十

1、(1)应试,应举(2)斟酌,思考(3)伸出(4)惊讶

2、C(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3、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儿,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4、执著于艺术,对语言运用苦思冥想,精益求精

第四篇:最新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项训练80题答案

最新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项训练80题答案

1.未几啾啾之声可闻盖雏已出壳矣一日有雏坠于堂下弟拾之不胜喜纳于笼而饲之

2.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执益彰失执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

3.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汰其余以奉虎

4.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每处1分不该划线处划线每处扣1分直至扣完为止)5.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

6.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

7.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8.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9.诸阮皆能饮酒阮咸至宗人间共集不复用常杯斟酌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时有群猪来饮直接去其上便共饮之

10.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回号为“谪仙”

11.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12.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13.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14.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太阳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5.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 世无有所与

16.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裁知可施行然后出手慎勿师心自任取笑旁人也自古执笔为文者何可胜言然至於宏丽精华不过数十篇耳但使不失体裁辞意可观便称才士要须动俗盖世亦俟河之清乎 17.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

18.阳羡作《南唐书》辞严义正然于二主之文才未尝不痛惜也时家国阴阴如日将暮二主乃别有一番闲心寄之词调竟以此获不朽矣

19.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

20.须知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诗三百》半是劳人思妇率真言情之事谁为之格谁为之律而今之谈格调者

21.卫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

22.后匈奴来和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

23.对曰赵构无子树立疏属其势必生变可不烦用兵而服之海陵虽喜其言而不能从也

24.臣闻战以勇为主以气为决天子无皆勇之将而将军无皆勇之士是故致勇有术致勇莫先乎倡倡莫善乎私

25.子响临死启上曰:“臣罪逾山海分甘斧钺敕遣谐之等至竟无宣旨便建旗入津对城南岸筑城守臣累遣书信呼法亮乞白服相见;法亮终不肯”

26.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27.是记先发超然之意然后入事其叙事处忽及四方之形胜忽入四时之佳景俯仰情深而总归之一乐真能超然物外者矣

28.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29.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30.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1.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32.君人者不察也非侵于诸侯必劫于百姓彼言说之势愚智同学之士学于言说之人则民释实事而诵虚词

33.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璧 34.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或彼以为非此以为是或本同末异或两文皆欠不可偏信一隅也 34.景公饮酒夜移于司马穰苴之家前驱款门曰君至司马穰苴介胄操戟立于门曰诸侯得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叛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

35.数十百人为曹立表下漏鸣鼓以致众择其徒为众所畏信者二人一人掌鼓一人掌漏进退作止惟二人之听鼓之而不至至而不力皆有罚

36.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7.无他以扑萤往晡且归矣今天下之所高必其囊萤者令书生白日下帷孰诣之哉?

38.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9.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自陕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

40.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 41.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 42.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 43.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

44.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

45.嘻其可叹也夫为天下国家且百年而胜残去杀之效则犹未也其不出于此乎予良以其言为然 46.夫其屏居十年一方化德历佐四邑诸侯观政惜乎有大才无贵仕命也 47.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 48.余尝于圣俞家见公自书手简再三称赏此二联余疑而问之圣俞曰此非我之极致岂公偶自得意于其间乎乃知自古文士不独知己难得

49.既而考滕王者无他表见而勃又不过文人耳其人俱不足称何以至今为人重嗣而葺之若将与天壤俱不朽者?则以勃之所为文重也

50.宋人有沽酒者为器甚清洁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猛人挈器而入且沽公酒狗迎而噬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51.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52.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哉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

53.然则水波之涟漪游鱼之上下其为适也与夫庄周所谓惠施游于濠梁之乐何以异乌用蛟鱼变怪之为壮哉故名其亭曰:“游鯈亭”

54.武王伐纣到于邢丘楯折为三天雨三日不休武王心惧召太公而问曰意者纣未可伐乎太公对曰不然楯折为三者军当分为三也;天雨三日不休欲洒吾兵也

55.前人云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又云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菜根谭》)56.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

57.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 58.余尝于圣俞家见公自书手简再三称赏此二联余疑而问之圣俞曰此非我之极致岂公偶自得意于其间乎乃知自古文士不独知己难得

59.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

60.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孝宗倍之事立虽死而不悔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 61.老子曰: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62.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63.不知后之矛戟毁前之干橹也虑子贱云诚于此者形于彼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平迹但察之未熟耳

64.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

65.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66.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67.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68.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常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

69.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70.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飨得士二人

71.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

72.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73.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以奉虎曰:“吾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之以献左右”

74.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

75.天之文三光首之;地之文五材首之;人之文六经首之就六经言诗又首之何者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76.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77.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 78.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79.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牛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 蹀躞而听

80.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头一差愈骛愈远由入门之不正也故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

第五篇:2014广东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

根据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2014年1月4日,青兰高速公路柳沟河收费

站附近,两辆拉运橘子的货车先后发生侧翻,附近村民竟然闻风而动,一通哄抢。有村民面对记者采访时说:“大家都在抢,我为什么不抢”。情急之下,现场警察鸣枪示警。从出警到哄抢平息,整个过程持续了近6个小时。据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公安局调查,被哄抢的橘子有1万多斤。

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下载广东高考文言文第8题专题训练(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高考文言文第8题专题训练(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60469号初中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初中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一) (一)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

    2016高考经典作文训练题

    2016高考经典作文训练题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设想一个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冲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那跑五千米的人,......

    高考文言文复习巩固训练六

    文言文巩固练习六 1、下面各句没有通假字的是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凌万顷之茫然D令将军与臣有郤 写出上面的通假字并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六)教师版

    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六)姓名: 班级: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九)(合集5篇)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九) 甘肃兰州外国语高级中学张辅良 【阅读资料】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父舆,有风干。图,咸通末擢进士,礼部侍郎王凝特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

    2015届高考语文第7章题点训练三

    题点训练三 尺水兴波,跌宕起伏 ——记叙文(含小说)的曲折技巧 [复习方略] 在高考语文考场中,议论类文章几乎一统天下,相似的立意,相同的结构,使阅卷老师大增“审美疲劳”。写记叙......

    2015届高考语文第3章题点训练四

    www.ks5u.com题点训练四 探究意蕴[复习方略] 探究题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分值最高、难度最大的题型。考生在此方面存在着探究角度单一、探究不准等问题。二轮复习的对策是:要......

    2014年广东高考政治真题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思想政治》部分24. 广东某市出台政策,实施“一镇一品”示范建设工程,通过招商引资和引领龙头企业与试点镇相对接,构建平价商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