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某诉某大学附属医院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

时间:2019-05-13 02:20: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某某诉某大学附属医院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某某诉某大学附属医院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

第一篇:李某某诉某大学附属医院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

【关键词】肺癌;误诊;医疗纠纷

【中图分类号】r374.

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5)04—0248—0

3案情

2002年5月9日原告李某某因“发热、咳嗽、咳痰

伴咯血半月”人住被告某大学附属医院肺科。人院检

查:全胸片示左上肺占位(肺癌可能)伴左上肺部

分不

张.胸部ct示左上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同月1

4日.原告丈夫董某某在手术志愿书上签字同意手术。

16日被告对原告进行了在表面麻醉下经鼻行纤维支

气管镜检查,气管刷检涂片找到癌细胞(鳞癌),诊断:

左上肺鳞癌(ilia期),左上肺结核可能。22日原告转

胸外科.24日原告丈夫在手术前小结上签写“同意手

术”。27日被告对原告在全麻下行左上肺叶切除术。术

后病理诊断:(左上肺)曲菌病伴肺炎性假瘤形成。同

年6月12日原告出院。原告出院后,以被告在病理学

和细胞学上对原告所作的诊断不同为由要求被告予

以解释.其间因双方各执己见,未果。

2002年l1月.原告李某某向某某省某某市某某

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称被告侵害了原告的知情

权.对原告的人身健康造成伤害,要求判令被告赔礼

道歉.赔偿3000元,退还违规超收病历复印费4.9

元;赔偿原告医疗费18 156.23元、残疾生活补助费

500元、住院伙食补助费990元、陪护费990元、市内交通费924元、精神损害抚慰金18000元;承担

案件诉讼费用。

被告某大学附属医院辩称,被告在术前已告知原

告病情、医疗措施等相关情况,并未侵害原告的知情

权;对原告进行手术治疗符合诊疗规范,没有过错,请

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鉴定

法院受理此案后.委托某某市医学会就原告的病

例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做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该医学

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为:本例不构成医疗事故。

审判一、一审情况

某某市某某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李某某

因肺疾至被告某大学附属医院诊治,并人院进行手

术.双方已形成医疗合同关系。被告有告知原告术前、术后检查结果的义务.并征求原告家属意见是否同意

手术:原告有支付医疗费用的义务。现原告以被告术

前检查结论与术后切片报告结论不一致为由,称被告

无端将原告左上肺切除。对此鉴定结论已表明:原告

有临床症状.ct、胸片提示左上肺占位,纤维支气管镜

检查见左上叶前段支气管开口堵塞.细胞学检查提示

有癌细胞.有手术指征:术后病理提示肺曲菌病伴炎

性假瘤、支气管粘膜上皮和肺泡上皮异性增生,仍需

要手术治疗。即被告对原告的左上肺实施切除手术并

无不当.不构成医疗事故,原告要求被告赔偿医疗费

等请求不予支持。据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

讼法》第12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条、第6条、第8条之规定.于2003年5月19日作出驳回原

告李某某的诉讼请求的判决。

二、二审情况

一审判决宣判后.李某某不服.向某某市中级人

民法院提出上诉.称:某大学附属医院侵犯其知情权,存在医疗过错.造成其损害.要求某大学附属医院予

以赔偿。

被上诉人某大学附属医院辩称.原判决正确,两

种不同检查结论可能系一点癌已被刷检去除.不能认

定医院存在过错。

某某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李某某因“发热、咳

嗽、咳痰伴咯血半月”人住某大学附属医院,在治疗过

程中.经ct检查及气管刷检涂片论断为:“左上肺鳞

癌(11a期),左上肺结核可能”,后经手术病理诊断为

“(左上肺)曲菌病伴肺炎性假瘤形成”。对于两种不同的诊断结果.某大学附属医院认为该两种不同检查结

论的形成原因系李某某所患一点癌被刷检去除。但其

【作者简介】姚~(1976-),男,汉族,扬中市人,法学学士,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现从事民事审判工作。tel:+86—511-5319356;

e—mail:yaoy_ 1976@126.covii。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12卷(第4期)

无据证明在同种类肺病中存在一点癌的病例.而鉴定

结论也未对此明确解释和合理判断。故某大学附属医

院的抗辩理由不成立。由于某大学附属医院对李某某

手术治疗是在其经ct检查及气管刷检涂片诊断为

“左上肺鳞癌(ma期),左上肺结核可能”基础上进行的,使李某某失去了治疗方案的选择机会。但对李某

某进行手术治疗也是治疗方案之一.且手术未对李某

某造成明显的损害后果。故对李某某要求某大学附属

医院承担赔偿责任的请求不予支持,但可由某大学附

属医院给予李某某一定的经济补偿。据此,依照《中华

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53条第1款第1项之规

定,于20o3年9月16日判决如下:(1)维持某某

市某

某区人民法院(2002)某民一初第910号民事判决:

(2)某大学附属医院于本判决生效后10日内一次性

补偿李某某人民币18 0oo元。

评析

在证据规则实施之初,很多医学界的学者担心医

疗纠纷案件在举证责任实行倒置后,将导致医院在遇

到医学上疑难或罕见病例时采取保守措施,从而影响

到医学发展的进程。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衡平,即在法律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医院该各情况下的医疗行为,这恰是本案所要着手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某大学附属医院是否侵害了李某某的知情权

患者到医院就诊与医院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医

疗合同关系。根据《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在这一法律关系中患者及其家属在医疗过程中享有的知情权主要有:(1)了解和认识自己所患疾病在检查、诊断、治疗处理等方面的情况;(2)参与涉及患者医疗

计划诸方面的决定。与此相对应的医院则负有向患者

提供有关医疗服务真实信息,包括提供医疗服务的内

容、方法、效果、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等。本案中,某大学

附属医院在术前、术后均向李某某及其亲属履行了告

知义务:术前以书面形式向患者征求手术意见;术后,对该病例进行了病理检查并如实出具详细报告,向患

者及其家属进行了通报。应当说,医院在向患者披露

真实信息方面不存在过失。而本案原告据以主张医院

侵害其知情权的.是因为被告在病理学和细胞学上对

原告所作的诊断不同而原告要求被告予以解释引起,与诊疗过程无关。原告认为,手术后的病理学诊断结

论与细胞学诊断结论的不一致。导致其无法根据患者

病情做出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治疗方案。这一问题其实

质为本案另一焦点问题: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前后两

次诊断不一致。是否说明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误

· 249 ·

诊。

二、某大学附属医院是否存在误诊过失

误诊是一种医疗过失,是指医务人员在诊断过程

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

疗规范、常规,由于不负责任或者专业技术水平没有

达到应该达到的标准,将甲种疾病诊断为乙种疾病,从而导致诊断错误的过失行为。根据我国目前医疗机

构的操作常规,在医疗过程中对同一病例,往往会涉

及几种诊断结论.一般而言几种诊断结论应当具有一

致性,但由于各种诊断在检查的对象、环境、条件和方

法上的差异有时亦会不完全相符。如初步诊断和确定

诊断.由于许多疾病在起病初期症状和体征极为相似

甚至相同,在初步诊断过程中存在误诊是允许的。是

否构成侵权,应结合医院和医务人员这一职务上的要

求以及当前正常的社会医疗水平进行审查。

本案中。某大学附属医院虽然在ct检查及气管

刷检涂片中将李某某的病诊断为“左上肺鳞癌(iiia

期),左上肺结核可能”,客观上讲与最终病理诊断存

在差异。但这一差异并不足以证明医院误诊过失的存

在。从当前正常的社会医疗水平来看,医学上炎性假

瘤在诊断上“有时难与肺癌区别”,这就决定了在初步

诊断过程中合理误诊率的存在。而作为医务人员应尽的最大义务乃是结合诊断,采取适当医疗措施阻止最

坏情况的发生.在初诊具备手术指征的情况下进行手

术应当是一项合理选择。本案中并不能因最终病理诊

断的结果来推定初诊差异为误诊。手术虽然造成李某

某左上肺叶切除,但在医学上对于其所患炎性假瘤,“手术切除既可明确诊断,又能治愈本病”,同时手术

切除也是对肺曲菌病的积极治疗手段,对原告并未造

成身体上的负作用及其他不良后果。

某大学附属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尽到了其应尽的注意义务.但囿于目前医学的发展水平,未能在术前

揭示病情真相.若因此要求医院承担承担赔偿责任,势必不利于医学的发展。据此一审和二审法院均认为

某大学附属医院不承担赔偿责任,应当说是正确的。

三、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加判所援引的归责原则

本案二审法院在维持一审法院判决的基础上,进

行了加判.判令某大学附属医院补偿李某某18 000

元。二审法院之所以对本案进行加判,乃是出于衡平

医患双方合法权益,而援引公平原则在本案中的适

用。

公平责任原则是指当事人双方在对造成损害均

无过错的情况下,以公平作为价值判断标准,根据实

际情况.由加害人对受害人给予适当补偿。本案中,虽

· 250 ·

说某大学附属医院的诊疗行为未存在过失,手术对李

某某的病情也不失为一种积极治疗措施,但毕竟其初

诊结论与最终的病理学结论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在当今医疗水平尚不能根治癌症的情况下,被宣布为癌

症患者.患者及其亲属必然将承受巨大的精神打击。

这种精神上的损害由于医院过错的无法认定亦导致

在主张上失去其原来的依据。这一损害不予弥补,显

然是不公平的.依法对患者及其亲属进行合理补偿即

· 医疗纠e-~-b诉讼·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l2卷(第4期)

成为必要和必需。

一般而言.医疗损害纠纷均以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作为归责原则。本案中,二审判决则成功地将公平责

任原则援引适用于医疗损害纠纷案件中来。应当说二

审法院的判决更合理,进一步体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

效果的统一。

(收稿:2005—03—21

第二篇:01建行襄汾支行被诉人身损害赔偿案代理词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襄汾支行被诉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审)

民 事 代 理词

山西金贝律师事务所临汾分所 赵 军 律师

二0一一年五月十一日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

山西金贝律师事务所临汾分所接受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被告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襄汾支行(简称建行襄汾支行)的委托,指派我担任其一审阶段的委托代理人。经会见委托人、审阅相关证据,特别是参加庭审,现结合本案既已查明的事实及证据,发表如下代理意见,谨供合议庭评议时参考、采纳。

代理人认为:建行襄汾支行不是事发家属院的管理人,并非本案适格被告,依法不应承担赔偿责任;王耀先的死亡后果系其处置不当造成,应就其过错自行承担相应法律后果,因此应当依法驳回诸原告对建行襄汾支行的诉讼请求。以下详述之:

一、建行襄汾支行不是本案适格被告,依法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1、诸原告虽然提供了建行襄汾支行为修建家属宿舍而签订的补偿协议及政府的征地批文,但只能证明征地当时的具体情况,并不能证明建行襄汾支行至今仍对事发地点享有土地使用权;且现行法律并无土地使用权人应对地下设施致人损害承担法律责任的具体规定,因此,要求建行襄支行承担法律责任于法无据。

2、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窨井等地下设施造成他人损害,管理人不能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诸原告没有任何证据足以证明建行襄汾支行是事发地点地下设施的管理人,故无权要求建行襄汾支行承担管理人职责及责任。

3、建行襄汾支行举证的《襄汾县税务局、建设银行关于联合修建家属宿舍的协议》虽然名为联合修建,但其主要内容是将建行襄汾支行所征土地交由税务局使用、税务局对征地补偿费用予以补偿等,亦未约定建行襄汾支行对该家属院进行投资或者管理;而历史事实亦证实该家属院始终作为税务局家属院存续至今、建行襄汾支行从未收取过任何形式的管理费、对该家属院从未享有任何权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地产管理法施行前房地产开发经营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法发【1996】2号)第二十二条规定:名为合作建房,实为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合同的,按合同实际性质处理。因此,建行襄汾支行在收到征地补偿费用补偿后不再具有土地使用权人的管理权,同样亦不承担对该家属院地下设施的管理人职责。

总之,建行襄汾支行并非事发家属院的管理人,不是本案适格被告,依法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二、王耀先的死亡后果是其自身过错所致,应自行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1、从诸原告提供的事故现场照片一、二可清晰看出王耀先

作为机动三轮车的驾驶者,其停车位置明显不当:机动三轮车斜靠楼门,其前轮竟然位于楼前台阶之上。而众所周知,三轮车是靠三个车轮形成平面分摊重力,而此种停车位置却将车辆及货物重力大部分集中在车辆左后轮,从而破坏了重力平衡。因此,事故的发生并非偶然,王耀先对事故的发生具有过错。

2、从诸原告提供的事故现场照片均可看出:该家属院在事发时已对地面积雪进行初步清理,走道无雪、清晰可见,而地下设施水泥盖板断裂位置正是位于走道正中。因此,作为机动三轮车驾驶者的王耀先应当尽到合理、审慎确定停车位置以避开地下设施水泥盖板的义务,而其竟然将机动三轮车后车轮置于地下设施水泥盖板上,从而导致水泥盖板超负荷受压而断裂,主观上具有过错。

3、从原告当庭陈述及被告梁国英答辩中查实,当时王耀先已搬运两袋水泥上楼,在搬运过程中水泥盖板断裂,可见水泥盖板断裂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非是由于水泥盖板断裂而导致王耀先死亡。

4、从诸原告提供的事故现场照片三的原件可以清晰看到:在三轮车底部正中有血液痕迹、下陷车轮处无痕迹。再结合诸原告提供的襄汾县中医医院死亡医学证明书中王耀先系车体挤压致伤、抢救无效死亡的结论及被告梁国英代理人指出事发当时王耀先头部在下陷车轮前部并未受伤害等事实,足以证实王耀先在机动三轮车发生侧倾时冒险钻入车底且处置措施不当,致使其身

体被机动三轮车车体挤压而致伤亡。因此,王耀先的伤亡后果系由其自身过错造成,与他人无关。

综上所述,建行襄汾支行不是事发家属院地下设施的管理人,并非本案适格被告,依法不应承担赔偿责任;王耀先的死亡后果是由其自身过错造成,应就其过错自行承担相应法律后果。因此,诸原告对建行襄汾支行的诉讼请求应当依法驳回,以维护建行襄汾支行的合法权益。

谢谢!

第三篇:铁路旅客运输人身损害赔偿案

铁路旅客运输人身损害赔偿案

雷 文

案 情

原告:王小丽,女,1973年9月18日出生,住湖北省老河口市薛集镇薛集村4组。

被告:郑州铁路局襄樊铁路分局(以下简称襄铁分局)。

被告:襄樊铁路分局宜昌车站(以下简称宜昌车站)。

1999年2月19日5时许,王小丽携带其子王磊(5岁),持宜昌至襄樊当日418次17车014号硬座票(票号04F065577,进站时车票未经剪口)到17号车厢上车,因17号车门未开,改从16号车门上车,其子在前面上车,王小丽随后上车,列车启动时,列车员关闭车门致使王小丽坠落车下,被启动的列车压伤双足。事发后,宜昌车站将王小丽送往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抢救治疗。经治疗,王小丽双足被截肢。1999年4月30日宜昌市人民检察院技术鉴定中心对王小丽伤害程度作出法医活体检验鉴定结论:王小丽的伤残程度为叁级。该鉴定费200元由王小丽支出。

事故发生后,宜昌车站依照有关规定组成了事故调查委员会,经与王小丽父亲王帮清协商,于1999年8月6日签订了《旅客意外伤害事故最终处理协议书》(以下简称《协议书》),该协议认定,列车员违反部颁《铁路旅客列车硬座车客运乘务员作业标准》停站作业标准中的规定,列车启动后,关闭车门,致使王小丽坠落车下,压断双足,造成旅客伤害事故,属铁路责任。根据铁路有关法律法规和王小丽家庭实际困难以及受伤程序,达成如下协议:

1、支付保险金2万元;

2、支付赔偿金4万元;

3、王小丽住院的治疗费、护理费和抢救中的费用等计43745.70

元,由铁路承担;

4、支付假肢费用3.5万元;

5、以上费用总计138745.70元,此协议为最终处理结案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该协议签订后,王帮清于1999年8月7日从宜昌车站领取了王小丽伤害事故赔付费用共计9.5万元,后给了王小丽。1999年8月9日,由宜昌车站购买车票,送王小丽及家属前往广州安装假肢,王小丽在德林义肢矫型康复器材(深圳)有限公司经营部购买并安装假肢,共支出38010元。后王小丽多次向宜昌车站索赔未果,遂酿成纠纷。

原告王小丽诉称:1999年2月19日,原告在被告宜昌车站购票乘坐418次列车,在上车时被列车员推下车,致使原告双脚被火车车轮轧断。后经治疗,原告双脚截肢,购买并安装假肢,花去38010元。原告因双脚残废,损失巨大,向被告请求赔偿,但被告以《铁路旅客运输损害赔偿规定》为由,不同意按原告的请求赔偿,并同原告父亲王帮清签订了《协议书》,在《协议书》中承诺赔偿医疗费等费用共计138745.70元。原告没有认可该《协议书》。根据《民法通则》第119条的规定,在本案中,由于被告的过错行为直接导致原告双脚截肢,给原告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请求:

一、判令被告支付人身伤害赔偿费用共计1114835.20元。其中:

1、住院伙食费2565元;

2、误工费4145元;

3、护理费3069元;

4、残疾人生活补助费65700元;

5、被抚养人生活费102930元;

6、残疾辅助用具费840900元;

7、交通、食宿费1026元;

8、每次安装假肢所需交通、食宿护理费共计94500元。

二、判令被告赔偿精神损失10万元。

三、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被告襄铁分局辩称:原告起诉的主体错误。原告是由418次列车员造成的伤害,是怀化分局的责任,应起诉怀化分局,我方不是责任者,按铁路规定由发生地进行处理,但宜昌车站不是责任者;双方已协商达成赔偿协议,原告父亲王帮清是在原告授权下签字的,且原告已依协议收到9万余元,应认为是原告对委托权的认可;在该事故处理过程中,我方共支出13万余元,已超出法律规定的赔偿范围,对超过赔偿范围的部分我方保留追偿的权利,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被告宜昌车站辩称:1999年2月19日,原告王小丽带着儿子,手持当日418次车票上车时,因人多拥挤,17号车门未开,原告改从16号车门上车,小孩在前面先上车,王小丽随其后,列车启动,列车员关闭车门,致使原告坠落车下压断双足。事故发生后,被告宜昌车站及时将伤者送至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住院治疗,并指派一名客运值班员和聘用一名临时工对原告进行护理。原告王小丽共在院治疗171天,于1999年8月9日出院。王小丽在院治疗后期,事故处理委员会依照铁路规章授予的权限,按章多次召集原告家属和有关人员进行协商,后经原告书面委托其父亲王帮清进行协商,于1999年8月6日达成《协议书》,对事故的经过、责任,以及对原告的赔偿数额、治疗费、保险费、假肢费、护理费等费用均作了明确的约定,该《协议书》已履行完毕。1999年8月9日,在原告的请求下,被告自费购买了两张到广州的卧铺票,送其及家属前往广州安装假肢。上述事实表明,被告在对待原告伤害治疗和赔偿中的态度是积极诚恳、实事求是的。也是符合国家批准实施的铁路规章制度的。从原告家庭实际出发,经多次反映和请示,给予了原告超范围的赔偿,原告在起诉状中称其父亲王帮清所签订的《协议书》,原告没有认可一事,不符合事实。因为王帮清在与被告签订协议时,向被告提供了经原告按压手印的书面委托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原告依照《民法通则》第119条的规定,要求被告赔偿100多万元巨额款,被告认为适用法律不当。被告在处理原告伤害赔偿一案中适用的法律依据是正确的。请求法院予以支持,被告已依照法律和法规,对原告进行了赔偿并已履行完毕。因此,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应当予以驳回。

审 判

郑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系铁路旅客运输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王小丽所持旅客车票,虽未经剪票,但不影响该旅客车票本身的有效性。王小丽在铁路旅客运送责任期间受到伤害,是由于铁路运输企业的工作人员违章造作所造成,未能保证旅客的安全,属铁路运输企业责任,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铁路运输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第三款的规定,本案应适用《铁路旅客运输损害赔偿规定》第五条确立的限额赔偿制度。即铁路运输企业向王小丽承担各项赔偿责任的最高限额为4万元。王小丽在住院治疗期间的全部费用由铁路运输企业负责,不包含在赔偿限额中。宜昌车站在王小丽住院治疗期间已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43745.70元, 由铁路运输企业承担。司法签定是该事故必要的程序,且发生在王小丽住院期间,该项费用应由铁路运输企业承担。安装假肢的费用,虽在住院时未实际发生,但属于必须的补救性治疗费,属于住院治疗期间的费用,应由铁路运输企业全额承担,但对于王小丽今后发生的假肢维修、更换费用等其他费用,应属于后续治疗费用,包括在赔偿的限额中,不应另行支付。同时,根据《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本案亦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应由铁路运输企业向王小丽支付保险金2万元。王小丽因伤害造成三级伤残,肢体残缺,妨碍了正常生活和健康,其生理、心理和精神上所受到的损害是客观存在的,理应受到适当的精神抚慰和补偿。根据司法实践和本案的实际,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当前社会人们普遍的生活水准,王小丽请求给予精神赔偿应予支持。但王小丽请求精神赔偿10万元的要求过高,难予全额支持。王小丽提出的其他诉讼请求,因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或证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宜昌车站是该伤害事故的处理站,襄铁分局又是宜昌车站的主管上级,都是铁路运输企业,均有义务和责任对该事故进行赔偿和处理。至于本伤害事故的责任人是谁,是铁路运输企业内部划责问题,赔偿后由铁路有关部门进行内部清算。襄铁分局提出不是本案被告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纳。宜昌车站依据王小丽的“委托书”与其父亲王帮清签订的《协议书》,对

该“委托书”的内容和指纹王小丽本人予以否认,襄铁分局和宜昌车站对此也无其他证据证实是王小丽所为,在庭审时,均提出进行司法鉴定,但未提交书面申请和签定费用。因此本院不再进行司法鉴定。同时,王小丽对该《协议书》中的事实和责任划分均无异议,仅对适用赔偿依据和赔偿数额提出异议,该《协议书》是伤害事故发生后,铁路运输企业与受伤害者进行赔偿的行为,并不影响受伤害者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本案在开庭审理时,襄铁分局和宜昌车站均提出反诉请求,但未提出具体请求,且未交纳反诉费,本院不予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第十条、第五十八条第一款,《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第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铁路运输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第三款、第十三条,《铁路旅客运输损害赔偿规定》第五条、第六条之规定,作出如下判决:

一、襄铁分局和宜昌车站向王小丽支付赔偿金4万元;

二、襄铁分局和宜昌车站向王小丽支付保险金2万元;

三、襄铁分局和宜昌车站向王小丽支付假肢安装费和法医活体检验鉴定费共计38210元;

四、襄铁分局和宜昌车站负担王小丽住院治疗期间实际指出的费用43745.70元;

五、襄铁分局和宜昌车站向王小丽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5万元;

六、驳回王小丽的其他诉讼请求。

上述一、二、三、四、五项合计191955.70元;减去襄铁分局、宜昌车站已负担和支付的138745.70元,襄铁分局和宜昌车站还应向王小丽支付53210元,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付清。

案件受理费16080元,王小丽负担13980元,本院已准许免交;襄铁分局和宜昌车站负担2100元。

判决后,原告王小丽、被告襄铁分局不服,向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王小丽上诉称,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不当,判决赔偿假肢费用的数额过低,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改判,支持其诉讼请求。

襄铁分局上诉称,原审判决认定事实、划分责任与客观不符,造成王小丽受伤乘坐的418次列车不是该分局的旅客列车,乘务员亦不是该分局的工作人员,故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其次原审判决适用法律不当,并应扣除超过限额的赔偿部分,请求二审法院依法进行改判。

宜昌车站针对王小丽的上诉请求答辩称,王小丽受伤后,该车站对王小丽实施了积极的救助,并与之协商达成了意外伤害赔偿协议,并已得到实际履行,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请求。

二审法院审理查明的事实与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一致。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系铁路旅客运输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王小丽在铁路旅客运输责任期间受到伤害,是由于铁路运输企业的工作人员违章操作所造成,未能保证旅客的安全,属铁路运输企业责任,故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原审判决在查明本案事实后,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并充分考虑了双方的客观实际情况,确定的赔偿数额是正确的,本院应予认定。因本案系铁路运输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最高人民法院就此有明确司法解释本案应适用特别法的规定确定赔偿数额。鉴于王小丽致残的实际情况,原判适当予以补偿合情合理。但王小丽上诉请求精神赔偿10万元并要求赔偿假肢费用等其他费用,因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或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本院不予支持。因宜昌车站是该伤害事故的发生站和该事故的善后处理

站,襄铁分局又是宜昌车站的上级主管部门,均属于铁路运输企业,均有义务和责任对该事故进行赔偿和处理。赔偿后由铁路有关部门进行划责清算。襄铁分局上诉称不是本案被告,不应承担赔偿责任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王小丽和襄铁分局的上诉理由均不予采纳,予以驳回。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处理正确,本院予以维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㈠项之规定,作出如下判决:

驳回王小丽、襄铁分局的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诉讼费16080元,王小丽负担8040元,本院已准许王小丽免交;襄铁分局负担8040元。

评 析

本案系因公民身体权受到侵害索赔成讼。案件经过一、二审法院审理,二被告最终应共同支付的赔偿金额总计为19万余元,而根据铁道部有关行政规章的规定,单名旅客人身伤亡的赔偿限额仅为4万元,故有关媒体在进行相关报道的同时以《破“限”一判》为题作了简要评述,认为法院的判决结果是适用法律上的重大突破,依法突破了行政规章对民事赔偿最高限额的限制,符合已生效不久的《立法法》的立法思想,对突破其他行业的民事伤害限额赔偿也有借鉴作用,对推动法制建设,特别是加强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有积极意义。笔者试对本案中涉及的公民身体权以及侵害公民身体权的赔偿数额确定等作一评析:

虽然民法通则没有对公民身体权作出明文规定,但我们不能否认身体权是公民的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7号)第一条中即有明确的“身体权”概念,这实际上是将民法通则中规定的生命健康权这一人格权利明确细化为生命权、健康权和身体权。因此,身体权是公民维护其身体的完好性 的权利,是基本人格权之一。本案原告王小丽因铁路运输企业的责任造成身体完好性受到侵害,丧失了双脚,所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害后果有疼痛、残疾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痛苦。根据民法通则或有关特别法的规定,侵害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此外,上述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1]7号解释还规定了身体权受到侵害可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法院可判令侵权人赔偿相应的精神抚慰金。

事实上,涉及公民身体权受到侵害的赔偿数额的确定一直是审判实务中的难点。对于本案的赔偿数额的确定,笔者认为,它既涉及一般法(指民法通则)与特别法(指铁路法律、法规及规章)的适用关系问题,也涉及精神损害赔偿金的确定的问题。一审判决适用了有关铁路特别法规如《铁路旅客运输损害赔偿规定》、《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的规定,判决二被告支付限额赔偿金4万元、保险金2万元,两个数额均取了上限。同时,判决二被告支付原告假肢安装费、法医鉴定费及住院期间实际支出费用共8万余元。对上述赔偿额的确定,一审法院仅强调假肢安装费、法医鉴定费及住院期间实际支出费用等应由铁路运输企业负责或全额承担,不包含在赔偿限额中,但没有适用明确的法律规定。此外,尽管本案审理时,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1]7号解释还未颁布,但一审判决仍根据司法实践和案件的实际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当前社会人们普遍的生活水平,支持了原告5万元的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可见,一审判决在确定赔偿数额时并未局限在特别法规定的赔偿限额内,对受害人治疗中实际支出的费用及精神损害赔偿金均作了考虑,体现了民法通则第119条的财产损失全部赔偿的原则以及对原告因致残所受的精神痛苦的安抚。不过应当注意,二审判决虽然维持了一审判决,但其“本院认为”部分则明确指出,“因本案系铁路运输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最高人民法院就此有明确司法解释本案应适用特别法的规定确定赔偿数额。鉴于王小丽致残的实际情况,原判适当予以补偿合情合理”。可见,二审判决认为一审确定的在限额赔偿及保险金以外的赔偿额是“补偿”而非“赔偿”。换句话说,一审判决是一个“合理”但不一定“合法”的判决,并未在一般法与特别法 的适用上予以突破。其是根据案件实际及被告的承受能力及态度并运用司法裁量权所作的一种处理。从案件实际情况可以看出,法院最终判决的赔偿额除精神赔偿5万元外,其他的数额基本上是被告本身在诉讼前予以认可并大部分支付了的。原告实际的诉讼价值仅体现在5万元的精神损害赔偿上。因此,二审判决在阐明其对本案的处理观点的同时,判决维持了一审判决,体现了对受害者权益的善意保护,较好地处理好了情与法的协调。另外,两级法院均对王小丽应负担的诉讼费予以免交,王小丽也得到宜昌市法律援助中心提供的无偿法律服务,因此,应该说本案处理的社会效果是很好的。但是,如何处理好有关侵害公民身体权诉讼中一般法或特别法的适用关系,应当引起立法部门、司法部门及法学理论界的重视,应尽早进行探讨、研究并制定出相应的适用规则,以公正地保护受害人及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第四篇:高法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的司法解释(全文)

高法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的司法解释(全文)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3年12月29日15:36 中国新闻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99次会议通过)

为正确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就有关适用法律的问题作如下解释:

第一条 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本条所称赔偿权利人,是指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

本条所称赔偿义务人,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权行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二条 受害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故意、过失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一条的规定,可以减轻或者免除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但侵权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受害人只有一般过失的,不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

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三款规定确定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时,受害人有重大过失的,可以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

第三条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构成共同侵权,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

二人以上没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但其分别实施的数个行为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应当根据过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四条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并造成损害后果,不能确定实际侵害行为人的,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共同危险行为人能够证明损害后果不是由其行为造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条 赔偿权利人起诉部分共同侵权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其他共同侵权人作为共同被告。赔偿权利人在诉讼中放弃对部分共同侵权人的诉讼请求的,其他共同侵权人对被放弃诉讼请求的被告应当承担的赔偿份额不承担连带责任。责任范围难以确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权人承担同等责任。

人民法院应当将放弃诉讼请求的法律后果告知赔偿权利人,并将放弃诉讼请求的情况在法律文书中叙明。

第六条 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因第三人侵权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由实施侵权行为的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有过错的,应当在其能够防止或者制止损害的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赔偿权利人起诉安全保障义务人的,应当将第三人作为共同被告,但第三人不能确定的除外。

第七条 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第八条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致人损害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上述人员实施与职务无关的行为致人损害的,应当由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

属于《国家赔偿法》赔偿事由的,依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处理。

第九条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

前款所称从事雇佣活动,是指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雇员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但其表现形式是履行职务或者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应当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

第十条 承揽人在完成工作过程中对第三人造成损害或者造成自身损害的,定作人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定作人对定作、指示或者选任有过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十一条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的,不适用本条规定。

第十二条 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

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三条 为他人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在从事帮工活动中致人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帮工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赔偿权利人请求帮工人和被帮工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四条 帮工人因帮工活动遭受人身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可以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

帮工人因第三人侵权遭受人身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第三人不能确定或者没有赔偿能力的,可以由被帮工人予以适当补偿。

第十五条 为维护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使自己受到人身损害,因没有侵权人、不能确定侵权人或者侵权人没有赔偿能力,赔偿权利人请求受益人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六条 下列情形,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六条的规定,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一)道路、桥梁、隧道等人工建造的构筑物因维护、管理瑕疵致人损害的;

(二)堆放物品滚落、滑落或者堆放物倒塌致人损害的;

(三)树木倾倒、折断或者果实坠落致人损害的。

前款第(一)项情形,因设计、施工缺陷造成损害的,由所有人、管理人与设计、施工者承担连带责任。

第十七条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第十八条 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权,不得让与或者继承。但赔偿义务人已经以书面方式承诺给予金钱赔偿,或者赔偿权利人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的除外。

第十九条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第二十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第二十一条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第二十二条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第二十三条 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第二十四条 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第二十五条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第二十六条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第二十七条 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第二十八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第二十九条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第三十条 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依照前款原则确定。

第三十一条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一条以及本解释第二条的规定,确定第十九条至第二十九条各项财产损失的实际赔偿金额。

前款确定的物质损害赔偿金与按照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确定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原则上应当一次性给付。

第三十二条 超过确定的护理期限、辅助器具费给付年限或者残疾赔偿金给付年限,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继续给付护理费、辅助器具费或者残疾赔偿金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赔偿权利人确需继续护理、配制辅助器具,或者没有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赔偿义务人继续给付相关费用五至十年。

第三十三条 赔偿义务人请求以定期金方式给付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残疾辅助器具费的,应当提供相应的担保。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赔偿义务人的给付能力和提供担保的情况,确定以定期金方式给付相关费用。但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已经发生的费用、死亡赔偿金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应当一次性给付。

第三十四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法律文书中明确定期金的给付时间、方式以及每期给付标准。执行期间有关统计数据发生变化的,给付金额应当适时进行相应调整。

定期金按照赔偿权利人的实际生存年限给付,不受本解释有关赔偿期限的限制。

第三十五条 本解释所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职工平均工资,按照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上一相关统计数据确定。

上一,是指一审法庭辩论终结时的上一统计。

第三十六条 本解释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2004年5月1日后新受理的一审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本解释的规定。已经作出生效裁判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依法再审的,不适用本解释的规定。

在本解释公布施行之前已经生效施行的司法解释,其内容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来源:中国法院网)

第五篇:民事上诉状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

民事上诉状

上诉人(原审被告):XXX有限公司,住所在XX经济开发区X。法定代表人:XXX,该公司董事长。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XXX,男,X年X月X日生,居民身份证号码xxxxxxx,汉族,住X市X镇X村X组X号。系受害人XX之夫。被上诉人(原审原告):XXX,男,X年X月X日生,居民身份证号码XXXXXXX,汉族,住X市X镇X村X组X号。系受害人XX之子。被上诉人(原审原告):XX,男,X年X月X日生,居民身份证号码XXXXXXX,汉族,住X市X镇X村X组X号。系受害人X之父。被上诉人(原审原告):XXX,女,X年X月X日生,居民身份证号码XXXXXXX,汉族,住X市X镇X村X组X号。系受害人XX之母。被上诉人(原审被告):XXX,男,X年X月X日生,居民身份证号码XXXXXXX,汉族,住X市X镇X村X组X号。

上诉人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不服X市人民法院于X年X月X日作出的(X)XX民初字第XX号民事判决书,现依法提出上诉。

上诉请求:

一、依法撤销一审判决,并查明事实,依法改判赔偿受害人死亡 赔偿金和被扶养人的生活费标准按照农村居民标准计算;

二、上诉人承担按份责任;

三、对被上诉人XXX残废而丧失全部或部分劳动能力应依据以 专业的司法鉴定机构作出丧失劳动能力鉴定为依据计算被扶养人的生活费;

四、一二审的诉讼费用由被上诉人承担。

事实和理由:

一、一审法院判决上诉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适用法律错误,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二条的规定认定上诉人承担按份责任。其理由:

一审法院审理认为被上诉人XXX与上诉人公司驾驶员XXX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同一损害后果,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的规定,构成共同侵权,承担连带责任。

上诉人认为,但被上诉人XXX驾驶苏Maxxx号中型普通货车,由东向西行使至有T型路口和让行标志的X市X镇X村X组丁字路口右转弯过程中,对路面动态观察不够与XX驾驶的苏X号重型专项作业车发生事故,XXX在避让过程中,与停靠在路西边跨坐在苏X号电动自行车上的受害人发生事故,致受害人死亡,经X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大队认定:XXX应负此事故的主要责任,XXX应负此事故的次要责任,受害人XXX不负该事故责任。前述事故的发生是XXX与XXX既没有共同故意又无共同过失,两者之间的侵权行为对交通事故发生是一种间接的结合,从而造成了受害人死亡损害后果,应当根据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种侵权应当属于无意思联络承担按份责任的分别侵权行为,所以上诉人应承担按份责任,而不应承担连带责任。

二、一审法院认定被上诉人(被扶养人)经常居住地在XX城区,被扶养人生活费标准按城镇居民标准计算证据不足。为此,被上诉人提交了该XXX市房屋产权产籍监理所颁发的X房权证XX字第X号、购房发票、契税完税证的证明,XX市XX社区居委会的证明证实以上事实,但上诉人认为以上证据并不能充分证明被上诉人经常居住地在城区。其理由:

根据《民法通则》及其司法解释规定,“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户籍所在地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连续居住是指至起诉或事故发生之日连续一年以上,而不是曾经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按照我国治安户籍管理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确认公民是否在外地长期居住最重要的证据是《暂住证》,按照规定,凡外来人人员在市区或镇区拟暂住一个月以上,年满18周岁、从事务工、经商和其他经济活动的人员,均应领取《暂住证》。最高人民法院《经常居住在城镇的农村居民因交通事故伤亡如何计算赔偿费用的复函》,农村居民按城镇居民标准赔偿必须满足二个条件,1、是经常居住地来源于城市,2、经济收入来源于城市。即“伤亡者事故发生时必须在城市居住满一年以上,在居住期间连续性12个月以上的经济收入来源均来自城市”,其赔偿标准才适应按城镇居民标准。但上诉人只提供了购房等证明,并没有提供经常居住地和经济收入来源均来自城市的证明来加以佐证。

一审法院要认定本案受害人XXX经常居住地在XX市区,应由被上诉人提交XXX在XX市居住的《暂住证》,如不能提交,就不能认定其经常居住地在城区。现在被上诉人所提交的证据只能证实在XX市区购买了房屋,但并不能证明其经常居住地就在XX城区,依据现行户籍管理和社会治安管理的相关规定,对进城务工农民的生活、学习应当办理居住证明,显然在一审诉讼期间被上诉人并没有提交相关证据形成证据锁链加以印证,原审法院认定被上诉人经常居住在XX城区错误,依法应予纠正。

三、一审法院对被上诉人(即被扶养人)XXX的被扶养人生活费,酌定XXX的被扶养人生活费年限为X年,无法律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目前对“是否残疾、残疾等级及丧失劳动能力”的确认法院应当以专业的司法鉴定机构作出丧失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依据,在没有对其残疾进行司法鉴定因残废而丧失全部或部分劳动能力,所造成的损害后果,因此减少或丧失的生活来源,而作出赔偿X年的被扶养人的生活费,显然缺乏法律依据,请求二审法院在查清事实后予以改判。

综上,一审判决存在多处明显错误,结果显失公正,故上诉人不服,依法提起上诉,请求二审法院查明事实,依法予以纠正。

此致

XX市中级人民法院

上诉人:XXX有限公司

二○XX年X月X日

下载李某某诉某大学附属医院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某某诉某大学附属医院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