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市县级地方志书编纂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全市县级地方志书编纂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在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市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积极实施“两区”互动、强工兴城发展战略,努力实现“三年财政收入翻番,五年实现全面进位”奋斗目标的热潮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地方志书“存史、资政、教化”的功能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作用,按照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
关于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以“科学发展、奋起赶超”为主题的调研活动的通知》(九学组字〔〕5号)的部署与要求,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精干力量,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全市第二轮县级地方志书的编纂工作进行了专题调查与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绩
1.续修志书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由于全市各县(含县级市、区,以下统称为“县”)首轮新编地方志书任务完成时间的先后不一,导致第二轮续修工作的启动时间、起止年限和完成情况各不相同。最早启动续修并出版县级地方志书的为永修县,最迟的尚未启动,还有个别县的首轮新编志书尚未出版。具体情况见下表:
名称
启动时间
起止年限
完成情况
永修县
.41985~
已于11月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发行。
彭泽县
.4
1986~
已通过审查验收,拟于7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县
.4
重修,下限为
已通过审查验收,将于6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县
.10
1986~
已基本完成资料收集任务。
都昌县
.1
21990~
已于12月与江西人民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下半年出版发行。
瑞昌市
.4
1990~
已完成初稿总纂任务。
星子县
.9
1986~
已完成初稿总纂任务。
湖口县
.2
1989~
完成“大事记”等篇目初稿约20万字。
修水县
.11986~
审阅部分上报资料;完成“大事记”初稿。
德安县
.2
1985~
正在组织收集资料。
庐山区
尚未启动
浔阳区
首轮新编《市浔阳区志》尚未出版。
据调查统计,已经出版发行的续修《永修县志(1985~)》,全书共28卷、128章、502节、112万字、彩色图片120余幅、黑白图片180余幅。即将出版的新编《县志》,迄止年代长达1800多年,全书29篇、130章、451节、210万字、图照彩页120多页;续修《彭泽县志(1986~)》共25卷、91章、474节、86万字、彩照90幅;续修《都昌县志(1990~)》34卷、148章、507节、约100万字、彩色图照10页;《星子县志(1986~)》、《瑞昌市志(1990~)》均已完成志稿总纂任务,开始进入审查、验收阶段。预计到今年底,全市可新出版5部县级志书,连同《永修县志》共有6部,占全市第二轮县级地方志书编纂工作总量(尚未完成首轮修志任务的浔阳区不予计算)的54.5%。
2.地方志行政法规与规章初步得以贯彻执行。
5月18日,国务院以第467号令公布了《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地方志工作首部正式实施的行政法规。1月13日,省政府以第162号令公布了《江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江西省地方志工作有史以来第一部政府规章。调查结果显示,各县人民政府基本上都能够认真贯彻执行《条例》和《办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地方志工作的领导。”按照《条例》规定,永修、彭泽、、、瑞昌、星子、湖口、修水、德安等地先后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或人大常委会主任)为顾问,县政府县长为主任,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为副主任的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委会成员由各乡(镇、场)、县直部门和驻县单位的主要领导组成,其中县编委会成员多达88人。大部分县级人民政府按照《办法》的要求,将地方志工作纳入了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在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进行部署与安排。
二是“地方志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绝大多数县按照《条例》规定,将修志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及时、足额拨发。各县每年的办公经费数额不一,少则1万元,多则10余万元。另外,根据修志的进展情况与工作需要,不定期拨发专项经费,少则几万元,多则数十万元不等。
三是组织、协调与督
导志书编纂工作。各地先后召开了大规模的第二轮县志编纂工作的动员大会,由县政府分管领导进行动员与部署。其中,瑞昌市政府下发了《关于续编瑞昌市志有关工作的通知》;都昌县政府向全县130个承编单位下发了《关于开展续编〈都昌县志〉(1990~)工作的实施方案》;星子县编委会印发了《关于做好新一轮地方志编纂工作的意见》;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分别
主持召开归口单位的修志工作座谈会,进行专题研究与部署。
四是为地方志工作机构创造必要的办公条件。各县都安排落实了志办的办公场所及空调设施,购置了必要的办公设备,据不完全统计,全市12个县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共有办公室30间,基本上都安装了空调;有电脑21台,还有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以及数码相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列表如下:
名称
办公室
空调
电脑
打印机
复印机
扫描仪
修水县志办
4间
有
4台
有
县志办
3间
有
2台
有
有
有
永修县委
史志办
2间
有
2台
有
德安县志办
4间
有
1台
瑞昌市志办
2间
有
1台
有
有
县志办
4间
有
2台
有
有
有
星子县志办
2间
有
2台
有
湖口县志办
3间
有
2台
有
彭泽县志办
1间
有
1台
都昌县志办
2间
1台
有
浔阳区志办
2间
有
2台
有
有
有
庐山区志办
1间
有
1台
有
3.地方志工作机构基本运行正常。
除永修县将地方志编纂与党史研究合并之外,各县均单独设置地方志工作机构,作为县级政府办公室的内设机构,绝大部分为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确定了1至5名不等的人员编制,并借调、聘用部分人员,保证了修志工作的正常运行。据统计,全市12个县级地方志(含史志合一)工作机构共有人员编制40人,工作人员(含借调、聘用等)88人。列表如下:
名称
性质
级别
人员
编制
现有
人员
成立(调整)时间
永修县委
史志办
行政单位
正科级
31997.6
县志办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副科级
5.7
德安县志办
同上
同上
.1瑞昌市志办
同上
同上
.1
2县志办
同上
同上
.10
星子县志办
同上
同上
.3
湖口县志办
同上
同上
.12
彭泽县志办
同上
同上
4.4
都昌县志办
同上
同上
6.12
浔阳区志办
同上
同上
7.9
庐山区志办
同上
同上
.8
修水县志办
同上
正股级
.5
二、基本经验
1.领导重视,是地方志工作的重要前提。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党委、政府领导同志尤其是主要领导对修志工作的重视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续修志书的编纂进度和成果质量。县市委书记董金寿多次在各种会议强调修志工作的重要性,多次到县志办看望修志工作人员,尤其是对老同志嘘寒问暖、体贴入微;新上任的县政府县长沈阳公开表态:编纂《县志》“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县四套班子先后有7位领导同志到县志办指导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时任湖口县政府县长的韩胜球以个人名义,发表致全县各乡镇、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的公开信,强调依法修志、服务社会的重要意义。
2.部门协作,是地方志工作的牢固平台。
中国历代有着“众手修志”的优良传统。地方志编纂工作是一项浩繁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识共为。据了解,各县乡镇、部门和单位基本上都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纲、分管领导负责、骨干人员承办的修志工作机构。其中,县建立志书协编小组109个,协编人员多达260余人;星子县续志编修人员200多名;修水县100多个承编单位都成立了修志工作小组;湖口县修志撰稿队伍共132人,3.经费充裕,是地方志工作的可靠保障。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地方志的资料收集、志稿编写、印刷出版等,都需要充裕的资金支持。县从启动至共安排77万元,安排新编《县志》和《明清县志汇编》的印刷出版经费76万元;修水县安排50万元修志专项经费且全部到位;永修县一次性拨发续修县志印刷出版经费20万元;星子县启动修志工作时首次拨发专项经费15万元。《县志》主编熊未喜颇有感触地说:“修志用钱从来没有‘阻过手’,我们更要自我加压,精益求精,力求编出精品佳志。”
4.队伍过硬,是地方志工作的关键因素。
决定志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修志之人,必须具有一支思想、作风、业务“三过硬”的修志工作队伍。县志办主任刘庭焱在父母患病卧床、相继病故的情况下,仍然强忍悲痛,照常上班,没耽误一天工作;聘请的刘鸣和先生87岁高龄,却始终坚持坐班,早来迟走,堪称楷模。原湖口首轮县志副总编王显道本已赋闲多年,这次应县领导诚邀而再度出山,担任续志总编,锐志不减当年。修水、星子、瑞昌、等县聘请的诸位退休老同志,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全身心地投入续志编修工作;在编在岗的年轻同志学习刻苦、工作认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措施得力,是地方志工作的成败所在。
各地积极采取得力措施,推进修志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主动宣传造势、营造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当地政府网站、电视、广播、宣传牌等各种媒介,宣传《条例》、《办法》和地方志工作,提升全社会修志、读志、用志的认知度和参与热情。二是开展培训考察,提高业务水平。各县都相继举办修志业务培训班,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其中县派员收集各地志书20多部,举办各类培训班、座谈会18次。三是广泛征集资料,夯实坚实基础。全市县级地方志工作人员不辞辛苦地广征博采,最大限度地收集文字、图片、实物等资料。修水县政府在全县各乡镇、村庄张贴《关于征集续志资料的通告》。县在各地查阅馆藏资料数千册,摘录、复印、购买各类资料300多万字,还向海内外寄发征集资料的信函余份。永修县政府办公室行文印发《关于开展永修县知名人士情况调查的通知》,诚请本县籍贯和曾在永修工作过的名人200多人提供各类资料。四是认真编写志稿,确保志书质量。各县编委会都制定并印发了修志工作总体方案和实施计划,德安县志办制定了《德安县志编纂行文规范》,湖口县志办编印了《编写资料长编应注意的二十条》;县在志稿已经验收、准予出版之后,还在继续修改完善、仔细校对,提出了“不出勘误表”的响亮口号。五是及时上传下达,协调破解难题。湖口县志办建立每周一例会制度,通报工作进度,以专报形式呈送县领导,同时编印简报发给各承编单位,现已印发简报19期。星子县志办每月向县政府报送修志进度情况。
与此同时,各地县志办指导编纂乡镇志、部门志和专业志,其中县已出版22部。部分县志办组织开展了历代旧志的整理出版工作,县编印了《明清县志汇编》,即将出版;星子县整理、校勘了43万字的《归宗志》;修水县点校了明嘉靖《宁州志》和清同治《义宁州志》。永修县委史志办编印了《魅力永修》画册,受到各界好评。
三、存在问题
全市第二轮县级地方志书编纂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是资料收集困难。少数单位尤其是驻县单位不很配合,再加上在机构改革中一些单位被撤销,档案资料又没有完整移交,遗失、损毁状况非常严重,有些资料已无法寻找。二是工作经费紧缺。个别县还没有将修志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部分县的年度修志经费只有1至2万元;有些县志办每年除去支付聘请人员工资后所剩无几,甚至无法支付协编撰稿人员的稿费。三是修志工作队伍有待加强。例如:德安、都昌等多数县志办在编人员尚未按照省、市做法实行参照公务员管理;少数县志办存在“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编”的现象;一些地方所聘请的修志人员待遇偏低;有些县志办借调的业务骨干因难以调进而不甚安心,等等。
需要单独提出的是,全市县级地方年鉴的编纂工作至今尚未全面启动。《条例》与《办法》规定:“地方志包括地方志书和地方综合年鉴。”地方综合年鉴,是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编纂地方综合年鉴,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工作职责。市政府从开始组织编纂《年鉴》,至今已出版4本。我们在调研中得知,永修县已预拨《永修年鉴(创刊号)》编纂经费5万元,县已明确表态今年将启动年鉴编修工作,其他县的具体情况不很清楚,但“尚未全面启动”可为定论。
四、几点建议
盛世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地方志作为全面系统记述经济社会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是传承和彰显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编纂县级地方志书,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前提下,为县级领导机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助推县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促进加快实现我市“三年财政收入翻番,五年实现全面进位”的奋斗目标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市第二轮县级地方志书的编纂和地方志工作,按照《条例》和《办法》的规定与要求,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条例》和《办法》的执行力度。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在适当时候组织全市贯彻执行《条例》和《办法》的执法检查,从“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法律层面,有效地推动全市第二轮县级地方志书以及地方综合年鉴的编纂、出版和发行工作。
2.强化县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职能。《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地方志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地方志工作;
(二)拟定地方志工作规划和编纂方案;
(三)组织编纂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
(四)搜集、保存地方志文献和资料,组织整理旧志,推动方志理论研究;
(五)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建议市政府按照上述规定,行文明确县级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的单位性质(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职责权限、级别待遇(不低于副科级)、人员编制最低额度、办公场所及基本设备配置、工作经费保障等。
3.优化县级地方志工作队伍建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要求:“要坚持专兼职相结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将一些业务水平较高、组织能力较强的管理人才,熟悉地情、热爱和安心地方志工作的专业人员,吸引和充实到修志队伍中来,为修志工作提供智力支持。要关心修志人员生活待遇,稳定修志队伍。对在地方志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建议各县政府选拔一批思想品质好、业务水平高、热爱地方志工作的优秀人才充实修志机构,不断提高修志人员的生活待遇,尤其注重优待老同志,建立健全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推动地方志工作跃上新的台阶。
4.加强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与扶持。针对目前在全市第二轮县级地方志书编纂工作中存在的资料收集困难、配合力度不够、修志经费紧缺等问题,建议有关县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督导力度,增加拨款额度,高质量完成续志编修任务,努力开创县级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助推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新贡献。
第二篇: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资料收集工作方案
附件一
第二轮地方志编纂资料收集工作方案
石景山区第二轮修志工作已全面展开,根据区地方志编委会的部署安排,2010年1月至6月,我委要做好资料收集工作。为确保资料收集工作稳妥有序进行,现制定资料收集工作方案:
一、资料收集的范围
地方志资料是指客观反映、记录本行政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信息载体,形式包括档案资料、文字资料、图表资料、音像资料和实物资料等。以上资料包括纸质、光盘、录音带、录像带、数码储存产品、电子文件及实物等载体形式。
第二轮志书的记述上限为1996年1月1日,下限为2010年12月31日,时间跨度为15年。各部门要广收博采15年间的地方志资料,如遇到篇目中未涉及的重要资料也应充分收集。
二、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
(一)大事记、综合年鉴和各项专业年鉴。
(二)重大事件、重大活动的文件、当事人的记述和回忆、会议记录、工作信息、简报、新闻报道以及相关的图书、丛书、报刊等资料。(三)涉及全局性工作的专题资料、总结和数据统计资料。
(四)各类档案资料汇编、文件汇编、正式和非正式的出版物。
(五)内容与我委工作和发展有关的考察报告、调研报告和研究成果。
(六)有关的重要人物的专门记述材料(非文学性作品)、有关领导人、著名人士关于我委、我委工作、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活动记录及相关图片资料。
(七)口述资料记录(包括文字、录音、录像)。(八)内容与我委工作和发展有关的图表、照片、地图、音像资料等。
(九)承载历史信息、曾具有社会功用的,其他载体形式不好替代的、易于保存的实物。
(十)其他相关资料。
三、资料收集的方式
(一)资料信息的收集可通过查阅、摘抄、复制、征集、购买等方式进行。
(二)建立资料卡片。凡抄录的资料要做到一事一卡,避免盲目、重复和遗漏。注明建卡人、建卡时间、页序、卡片编号及类别,以及资料的来源和出处,包括卷宗字号、文件名称、发文单位、时间或者书名、作者、版本、卷册页码等。资料摘抄要忠于原文原意,不得断章取义,随意增删、改动、解释;对有争议的资料,要把文字资料、口述资料和实物资料紧密结合起来,互相印证、反复比较,防止孤证,确保所得资料成为有效资料。有复印件或者照片的资料,可将复印件或者照片附贴在资料卡后面。
(三)合理安排工作步骤,可以按照先普查后细查、先易后难、先内后外、先急后缓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收集效率。对口述资料或将销毁的资料要及时抢救。
四、资料收集的要求
(一)各种资料要求内容真实、准确、翔实、完整。必须具备“时间、地点、事件、人物、过程、结果”诸要素,真实反映本部门的基本情况与主要特点。收录时重记载略评议,整理时对其中的人物、年代、数据要核实无误(统计数字以区统计局的数字为准,统计局未作统计的,按各行业、各部门的统计实录);报告、总结、重要指示、讲话、访谈记录及表格等要注明来源,标明时间;照片、图表、实物等要附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对一些新词语、行业术语、专用名词、外来语等,第一次出现时应加以注释。
(二)录音、录像、光盘、数码存储介质等形式的资料要完整清晰,可复制和使用,准确清楚标明编号、主题词、简介、时间、人物等要项。
(三)照片要按规定标准保存。传统照片规格一般为15. ×10.2厘米(即4×6英寸);数码照片应使用JPEG或TIFE文件格式,分辨率在400万像素以上;扫描复制的照片标准应在600DPI以上,底片在1200DPI以上。
(四)资料的处理原则。遇到来自几个部门、说法不一的情况,以主管、权威部门的资料为准;虽来自同一部门,但新旧不
一、前后矛盾,一般应以新的资料为准;图书报刊资料与档案资料矛盾时,以档案资料为准;内部资料与外宣资料矛盾时,以内部资料为准;距离事件发生时间、地点较近的资料与距离事件发生时间、地点较远的资料发生矛盾,以较近者为准;亲历资料与旁证资料发生矛盾,以亲历者为准。
(五)对收集到的资料要按时间和内容分类整理建档,独立存放,规范管理。整理时应注意补充资料短缺的要素。做到专人、专责、专柜保管,便于查找、使用。
(六)所有资料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考证、鉴别并且认证。在撰写资料长编前,应将资料汇编集中起来,精心阅读,认真熟悉,驾驭资料,不要急于组稿,切忌一边搜集资料一边写资料长编,或收集多少就写多少。
(七)各部门要于20l0年5月10日前,完成1996年至2009年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于2010年12月底前完成2010年资料的收集工作并完成资料长编,报送至宣调办。
第三篇:志书编纂讲义提纲(报)
《志书编纂》讲义提纲(草)
一、志书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一)志书的概念与种类 1.志书的概念
“志”是“记”,志书是全面、系统记载一地自然与社会(或一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资料性文献。
记述范围为“一地”,即某行政区域。
记述的对象是“自然与社会”或“一事物”,也可以延伸为“一行业”。
记述时间范围是“历史和现状”。记述内容为“资料”。2.志书的种类
(1)区域志。记载一定区域范围事物的志书,是志书主要种类,根据行政区域大小可分为总志(跨省或全国性志书)、省志、市志、区志、县志、乡镇志、村志等。
(2)专志。专门记载某专业、某事业、某项内容的志书叫专志。如工程志、山水志、名胜志、风土志以及部门志、厂志、公司志、校志等。区域志中的每一“分志”,都可以独立成为“专志”。
(3)杂志。私人杂述著作,是志书的旁枝。作品无统一内容,记事、记地、记人、记物,各有所长,因此称为杂志。
(二)志书的基本特征 1.区域性
是志书的主要特征,以特定区域、特定行业为记述范围。无论是省、市、县综合志,还是专业志,都有明确的地域范围。
2.广泛性
志书记载一地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纵涉几千年、几十年或十几年,横涉各种门类,资料全面、系统、丰富。堪称地方百科全书。
3.连续性
志书要求记述各事物的历史和现状,有三层含义: 第一“部部相承不断修”,一个地方首届志书贯通古今,一般上限不限,明确统一下限。若干年后承接上届志书的下限修续志。
第二“事事相接”,指志书记述事物的连续性。志书在记述事物时,要按时间顺序记清其起源、发展变化,做到记述不断线。
第三“数据不缺”,是指各阶段横断面数据不缺。形成发展线索,呈现连续性。且这些数据形成对比性,体现阶段发展的特点和因果。
4.资料性
志书不直接探索自然和历史的发展规律,只提供资料,为科研或需要者使用。志书以资料见长,全面、系统记述一地、一事物情况,任何一种地情书无法与之比拟,是志书的本质特征。资料是志书的生命。
二、志书的体例与结构安排
志书的体例结构是指志书资料的组织形式及原则规范,是志书区别于其他著述的独特标志,既是志书编纂原则,也是志书的特征反映,受志书内容制约并与内容有机结合。根据志书编纂实践经验,现代志书体例结构一般要把握三个基本要素。
(一)体裁
志书体裁,是指志书各个组成部分对资料的组织形式。常用的体裁有:述、记、志、传、图、表、录。
(1)述。置于全志和篇章之首述论结合的概括性文字。在志书中称为“总述”、“综述”、“概述”、“无题序”。
(2)记。大事记、专记、附记。大事记按时间顺序记载一个地方一个时候有较大影响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大事、要事、新事。专记是志书正文难以归类未能充分记述的事物、事件的专题记述。附记是有存史价值,但不及专题记述的专门记述。
(3)志。志书的主要体裁,也是志书的主体,即各个专
志。分门别类地记载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
(4)传。人物传记,记载人物事迹的体裁。分为传记、传略、合传等。专门用于撰写够入志条件的已故人物。为突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在世人物设“人物简介”入志。
(5)图。地图、照片、统计图、交通图、指标图等。(6)表。各种表格。有两种:一种是以文字填充的类目表,如人物表、职官表等,另一种是以数字填充的统计表。
(7)录。附录。专收不便载入正文而又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地方文献、奇闻轶事等。
(二)结构
即志书的内部组织构造,原则为以类系事,横排竖写。就是说志书侧重于从横的方面来表现事物的广泛性,分门别类记述一方历史与现状。横排是将事物按性质分为大类、中类、小类,相互统辖,层次分明。竖写是在类下按时间先后顺序纵写。志体结构如同一个横截面。
(三)章法
指志书的组织结构、程序和规则等。1.时空界限明确
一是区域界限明确,不能越境越界而书;二是时间界限明确,不能随意越时而书;三是行业界限明确。
2.事以类从,纵写史实
横不缺主项,竖不断主线。“主项”为主要业务工作,“主线”为主要发展阶段。
3.述而不论
志书强调用资料说话,通过资料的排比来体现事物的兴衰起伏。理解为三层含义:
一是要“述”,如实表述事情发展、变化过程和事物特点及人物经历。
二是志书是一部著述,不是简单的资料堆砌,要通过编辑加工,将资料连成一个整体,按照事物发展自然形成的兴衰起伏反映事物的发展过程。
三是“寓观点于事实记述之中”,编纂者通过资料的记述来反映观点、褒贬,不能长篇累牍地发议论,只在必要时加以画龙点晴之笔。
三、志书的文体与语言特点
(一)文体
志书文体是志书语言表现形式。文章因内容、表达方法和功用的不同,而分成不同的文体。志书作为科学的资料性著述要求存真求实,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这就决定了现代志书的语言文体只能使用语体文、记述体。
1.语体文
即运用现代汉语著述的书面陈述语体,是当代通用的语文形式。历代志书的写作,均使用当时文体。忌文白相杂、方言土语和口头语。
2.记述体
即如实表达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和事物特点及人物经历的文章体裁。基本要求有:用第三人称表述;记述手法为白描,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句式用陈述句;记述次序用顺序;记述内容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6个要素。
(二)语言特点
不同的文体,要求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由于志书是“一部朴实、严谨、科学的资料性著述”,在语言表达上有它的特殊要求。
1.严谨
即志书的遣词用句要准确,严密精细,一丝不苟,具有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严格的科学态度。在语言表达上要注意语法、修辞、逻辑之间的密切关系,在逻辑上要把话说得对,说得合乎事理;在语法上要把话说得通,合乎大众习惯;在修辞上,要把话说得美,还要不出现错词、错字和语病。象“很久”、“最近”、“以前”、“以后”等笼统的词语;“附近”、“周围”等泛指词语;“多数人认为”、“专家认为”等抽象词语都不能用。
2.朴实
即文章要写得踏实,不浮夸,不说空话、套话、慎用“最”、“极”、“巨大”、“重大”等副词和形容词,不滥用“如果”等假设之词和“由此可见”等推理之词。朴实与严谨相辅相成,虚浮的词用多了就使志书失去严谨。3.简洁
指志书的语言要事无重复,章无虚设,段无冗句,句无余字,言简意赅,做到一句不多,一句不少,该详的详,该略的略。
(1)记事清楚,疏而不漏。如“1954年8月1日,由原松江省、黑龙江省合并成的新的黑龙江省和由辽宁省、辽西省合并成的辽宁省成立。”只用一句话就把四省合并两省的事说清楚了。但也不能一味图简,而因简害义,这个句子如改成“1954年8月1日,黑龙江省和辽宁省成立。”简单是简单了,但没有把应该说明的东西说清楚。
(2)恰当运用句法、词法。一般采用主语、谓语、宾语结构,少用定语和状语,基本不用补语。慎用能愿动词、假设之词、判断词和助词。
4.流畅
指语句结构清晰,文理通顺,语言流利,标点准确,可读性强。选择比喻、排比等适当修辞,使志书语言略带文采。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将事物的性质和情况,鲜明而具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再现现实,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闻其声。
第四篇:地方志书质量规定
地方志书质量规定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 《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志办公室、全军军事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武警部队编史办:
为了确保地方志书的编纂质量,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国家关于出版管理的法律、法规,在总结修志经验,征求各地和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现予以印发,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情况执行。
部门志、行业志、乡镇志等志书的质量要求,可参照本规定有关条文执行。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
二○○八年十月二十七日
地方志书质量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全面、客观、系统地编纂地方志书,确保质量,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国家关于出版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地方志书(以下简称“志书”),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编纂的志书。
第三条 志书质量的总体要求:观点正确,体例严谨,内容全面,特色鲜明,记述准确,资料翔实,表达通顺,文风端正,印制规范。
第四条 本规定凡涉及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的内容,以现行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为准。
第二章 观点
第五条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六条 记述社会主义时期的内容,应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风貌,全面反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程和成绩,正确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曲折和问题。
第七条 志书不得含有下列内容: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宣扬邪教、迷信、赌博、暴力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法律、法规及政策未作规定的,经由有关部门审查把关,正确把握记述尺度。
第三章 体例
第八条 坚持志体。横排门类,纵述史实,述而不论。体例科学、规范、严谨,适合内容记述的要求。
第九条 凡例关于编纂志书的指导思想、原则、时空范围、体裁、人物收录标准、资料来源、行文规范、特殊问题处理等要求,清楚明确。
第十条 志书名称以下限时的本行政区域名称冠名。其中,市辖区志书在本行政区域名称前冠以上一级行政区域名称,如“××市××区志”。
续修志书名称标明上下限年份,如“××县志(××××-××××)”。
第十一条 体裁运用得当,以志为主。
(一)述
根据志种和内容层次的不同,合理设置,概述事物发展全貌和特点等。
(二)记
大事记选录大事得当,重要事项不漏,时间、地点、人物(单位)、结果等要素齐备。
专记设置因事制宜,选题严格,数量适度。
编后记重点反映修志始末。
(三)志
门类设置合理。纵述史实把握事物的发端、变化和现状,不缺失主要事物、事物的主要方面和事物发展的重要阶段。
(四)传
立传人物为在本行政区域有重大影响者,以及本籍人物在外地有重大影响者。
(五)图、照
图、照注重典型性、资料性,从不同角度反映变化的情况。
卷首插图包括本行政区域位置图、地形图、行政区划图、交通图等。地图采用国家测绘部门和有关部门绘制或者审定的。重要地理信息数据采用测绘部门公布的法定数据。
照片无广告色彩。除人物传、人物简介外,无个人标准像。
(六)表
设计合理,要素齐全,内容准确,不与正文简单重复。
(七)录
附录的原始文献、补遗考订等资料具有重要存史价值。
(八)索引
分类标准统一,名称概念清楚,提炼的标目符合主题原意,附缀正文页码准确。
第十二条 篇目设置符合“事以类聚”、“类为一志”的基本要求,科学分类与现实社会分工(现行管理体制)、全志整体性与分志相对独立性的关系处理妥当。
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归属得当,层次分明,排列有序。类目的升格或降格,使用适当。
标题简明准确,题文相符,同一门类各级标题不重复。
第四章 内容
第十三条 内容反映本行政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根据各地实际分类,记述内容大致涵盖以下方面:
(一)建置、自然环境、资源、人口等;
(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邮电信息、公用事业等;
(三)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经济管理等;
(四)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群众组织、公安司法、军事等;
(五)教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卫生和计划生育、体育等;
(六)人民生活、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民政、民族、宗教、风俗、方言等;
(七)人物。
第十四条 内容完整,横不缺要项,纵不断主线;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反映事物基本特征,记述有深度。
第五章
记述
第十五条 区域界限明确。以本行政区域为记述范围,越境不书。交代背景,反映与本行政区域外的横向对比、联系等,不视为越境而书。
第十六条 时间界限明确,不随意突破志书的上限和下限,严格控制上溯或下延。
续修志书处理好与前志的衔接,注意对前志的拾遗补缺、订讹正误。
第十七条 记述事物、事件和人物,寓观点于记述之中。述体中的必要议论适度,不空泛。
第十八条 志书中同一名称、事实、数据、时间、度量衡、术语的表述,前后一致。
第十九条 内容记述不机械重复。交叉记述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记述,或此详彼略,或用互见法。
第二十条 生不立传。在人物传、人物简介、人物表以外记述人物,以事系人、人随事出。记述人物准确、客观、公允。
第二十一条 人物传记述传主的生卒年月、籍贯(出生地)、主要经历、典型事迹、个性特征、社会评价等。人物
简介略记人物履历及主要事迹,不面面俱到。人物表要素不缺。
第二十二条 图的制作规范,要素齐全,包括必要的图题、图例和注记。
照片主题明确,图像清晰,注明时间、地点、事物、需要说明的人物的位置及时任职务等。
第六章
资料
第二十三条 资料真实、准确。
资料经过鉴别、考证、核实、时间、地点、人物(单位)、事实、数据等准确。
有歧义但不可或缺的资料,多说并存。
第二十四条 资料全面、系统。
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资料齐全。
反映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资料连贯、系统。
人、事、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等要素齐备。
第二十五条 资料具有代表性、权威性。
注重使用原始资料。
第七章
行文
第二十六条 使用规范的现代语体文记述,不用总结报告、新闻报道、文学作品、教科书、论文等写法。
第二十七条 行文严谨、朴实、简洁、流畅。除引文和特殊情况外,以第三人称记述,不用第一人称。
第二十八条 使用规范文字,用词概念准确,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使用口语、方言、土语、俗语适当;不滥用时态助词;慎用评价词语;不用模糊、空泛词句。
时间、空间概念表述准确具体,指代明确。
第二十九条 无知识性和常识性错误。不乱改科学定律、理论概念、政治术语、历史典籍、名家名言的提法和内涵等。
第三十条 各种组织、机构法律法规、文件、会议等专有名称使用全称。使用简称的,在适当地方括注于全称之后,简称概念准确规范,不产生歧义。
第三十一条 不同时期的国家、团体、机构、职务等名称,均用当时名称。历史朝代名称使用规范的通称,以新版《现代汉语词典》附录的中国历代纪元表为准。
第三十二条 今地名使用各级政府审定的标准地名。
历史地名使用当时名称,括注志书下限时名称。
涉及其他行政区域地名的,其行政隶属关系明确。
第三十三条 跨区域的山脉、河流、湖泊、水库、公路、铁路、航线、文物、名胜古迹、重大事件等,其名称和数据以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为准。
第三十四条 人物直书姓名,不冠褒贬词语,不在姓名后加身份词;必须说明身份的,首次出现时在姓名前冠以职务(职称)。
第三十五条 译名准确。外国国名和常见的地名、人名、党派、政府机构、报刊等译名,以新华通讯社译名为准。
新华通讯社没有译名的,首次使用译名时括注外文全称。
第三十六条 生物、矿物名称,使用学名。记述自然资源涉及本地生物名称的,首次出现时采用二名法,括注本地俗名。
第三十七条 表格包括表序、表题、表体和必要的表注等。表题的时间、范围、主体内容和表格性质等要素齐全。全书表格样式、编号统一。
第三十八条 文中图统一编号。
第三十九条 统计数据的使用,符合国家统计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数据的定义、含义、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等
清楚、准确,不错用、滥用。
统计数据以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法定数据为准。统计部门没有统计的,采用业务主管部门的统计数据。
第四十条 注释符合学术规范,便于查找原文。注释形式全书统一。
引文和重要资料注明出版。
第四十一条 数字、量和单位、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统一,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八章
出版
第四十二条 出版,符合国家关于出版管理法律、法律及相关规定的要求。
第四十三条 民族自治地方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的志书,符合国家关于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管理的规定。
第四十四条 出版制作以电子为介质的志书,符合国家关于电子出版物管理的规定。
第四十五条 印制,符合国家关于印刷业管理、音像制品管理的规定。
第四十六条 版面格式规范,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装帧美观、大方。分册出版的志书,整体设计统一,形成系列。
封面书名采用印刷体,不用个人题签。
第四十七条 采用16开本(889×1194mm),文字横排。
第四十八条 编辑校对符合国家关于图书质量管理的规定。全书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志工作机构可根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五十条 本规定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五篇:志书年鉴编纂过程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志书、年鉴编纂过程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规范用语:
1.建国以来,解放以来等,改为“新中国成立以后”; 2.“截止”一般而言,用“截至”。
3.“西红柿”改为“番茄”;土豆、洋芋改为马铃薯。包谷改为玉米等。
4.“在县委张副书记的亲自过问下,”类似的词语一定要规范。同时,除非必须介绍的人名之外,一般不随便写姓名。
5.用全称。如哈萨克语,不能够用“哈语”;
6.民族姓名要用父名,这一点强调很多,但是,关键的时候老是出问题;
7.法律要用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不能用农业法,《农业法》;
8.“同志”一般不用。村里的“三老”全部改为“四老”(2010年以后)。
9.我们、我县、我局、目前、当年、于当年、预计等不规范用语要剔除掉。简史可以用“了”,但是,年鉴和县志之类的问题尽量不用。
10.“两居”工程建设按照“三个集中”原则是哪“三个集中”?1乡镇周边向乡镇集中,2 乡镇向县城集中3 总体向阿魏灌区集中(特载)
11.破折号要与一字线分清。有文件号的要统一用六角括号比如:青政办发﹝2012﹞5号。不能少写,我们的年鉴出现“﹝90﹞36号”。
12.不该用的简称要用全称。如“面心实活动开展情况”,“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面、心、实’活动开展情况”
二、注意起止时间。如二轮修志起止时间为1996年至2010年。可以适当上溯,但是,不允许超过这个时间。如果是重大事件,可以单独成文,但不能够写入所写稿件中。
三、避免原则性的错误:
如:第七次党代会上选举产生了青河县第六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
注意词语的逻辑关系。如“中亚、中东等穆斯林地区‘清真’市场为主。”清真衬衣、清真面粉„„
四、用语严谨。如“2010年3月,公司去文莱参加国际林果业产品展示会,文莱国王通过翻译了解公司的展品并品尝了沙棘茶。几个月后,文莱国王派人辗转通过中国大使馆找到了公司买沙棘茶,听说国王喝了茶之后,心脏病有所好转。”其中,应该介绍一些证据,但是,由于牵涉到个人隐私,不宜写清楚。另外,“听说”之类的词语在志书上一般而言是严禁的。
五、材料逻辑性要注意,要注意对照。如村级防疫员管理,连续两年都有相同的内容。
六、收集的资料一定要全。如照片,要有拍摄者姓名,要坚决堵住不负责任的照片。如标明2010年,照片上的横幅却是2013年。如南疆一个简史,照片上标的1950年,汽车,自行车等都不对。
七、文字简练。如:“【惩治和预防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放进条目之中不妥当。“稳步推进”应该剔除。类似的还有【专项治理工作扎实有效】中的“扎实有效”也可以剔除。八、一定要做到“认真、负责、仔细”。
请大家一定要认真地学习一下我们的相关文件。特别是《青河县志》(1996~2010)编纂行文规则。确保标点等使用一定要规范。
九、数据一定要统一。
年鉴、志稿中所有的数据都要与统计局统计数据相对照,统一以统计局数据为准。避免一稿同一个指标出现多个不通的数据现象出现。对于专业部门提供的详细数据,如果确实必要,可以采取注释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