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丁福荣与丁木林继承纠纷案
丁福荣与丁木林继承纠纷案
民 事 判 决 书
(2005)郑民二终字第1761号
原告:丁福荣。
被告:丁木林。
原告与被告均是丁培浩的子女,除原、被告外,丁培浩无其他子女。解放前,原告丧母,其生父丁培浩在外当兵后去台湾,因家庭生活困难,1942年原告5岁时,被送至本地陈铺头村段光绍家生活至原告结婚,现仍有亲戚往来。原告分别称段光绍、段景亮(段光绍之子)、王氏(段景亮之妻)为爷、父、母,段光绍、段景亮现均已去世数十年,王氏现年80多岁。对于原告当时去段家生活的性质,是被送养或是寄养,原告与被告目前均未发现有相关书面字据。20世纪80年代前后,在台湾的丁培浩与原告和被告建立联系,后素有往来。原告曾到台湾探视其生父。2002年3月21日,以原告为申请人,荣阳市公证处制作了(2002)荣证民字第13号《亲属关系公证书》一份,证明申请人丁福荣是关系人丁培浩的女儿。2002年4月,丁培浩被原告接回大陆后到被告处居住,随被告及被告的子女生活,同原告亦有交往。丁培浩带回有其个人财产,曾经将其所有的20190.32美元存人中国银行荣阳市支行索河路分理处。丁培浩因病住院期间,由原、被告共同照料。2004年2月,丁培浩因病死亡,由原、被告共同安葬。由于丁培浩生前对其财产未留下遗嘱,银行存款的存单现由被告持有。2004年12月24日,原告向本院提起诉讼,要求继承遗产。
原告诉称:原告与被告为亲兄妹。1939年原告2岁时其母病故,其父丁培浩在外当兵,因家庭生活困难,原告被接到其外祖父家生活。原告5岁时,由于生活困难,其外祖父将原告送到本地陈铺头村段光绍家寄养,段光绍是原告外祖父的好友,双方约定待丁培浩回家后就将原告送回。丁培浩于解放前去了台湾,多年无音讯,1960年原告结婚后到现住所定居。20世纪80年代前后,丁培浩与原告开始书信联系,之后双方有多次往来,原告曾到台湾探望其父。2002年4月,丁培浩从台湾回到韩常村定居,父女关系非常好,丁培浩曾经多次给付原告财物。2004年2月丁培浩去世,原告与被告分担了丧葬费用。丁培浩生前在韩常村建造了住宅一处,在银行有2万余美元存款,该遗产现均由被告霸占。原告认为:原告虽曾被寄养,但仍是丁培浩的女儿,没有与他人形成收养法律关系。丁培浩生前给付原告的财物,是已经由其处分过的财产,不是其遗产。原告要求作为法定继承人与被告共同继承上述房产和银行存款。原告提交的证据有:(l)《亲属关系公证书》一份,用以证明丁培浩与原告的父女关系;(2)原告保存的其父在台湾时先后寄给原告的信件8封,用以证明父女关系非常好;(3)相关人员出具的书面证明材料2份,用以证明原告幼时是被人抚养,不是被收养。
被告辩称:原告幼时被生父托人送与他人收养,原告改丁姓为段,与其养父、养母共同生活了16年,对他们以父母相称,其养父、母又为其操办了婚姻大事,原告出嫁后仍与他们保持亲戚来往至今,因此,原告已经与段家形成了事实收养关系。原告被段家收养后到本地解放的时间内,生父有5年时间都在大陆,按民间习俗,原告没有生父信息正是将原告送养他人的典型表现。原告与段姓夫妇之间不是寄养关系。公证书是为了赴台需要而办,只能说明原告与生父是血缘上的父女关系,不能证明是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原告的养父早已去世,原告与其养母的关系并未恶化,因此,原告与其养父母的收养关系没有且已无法解除,其与生父的权利义务关系自然不可恢复。原告本名姓段,为赴台需要而改姓丁,原告的生父在台湾时的书信往来中对原告以女儿相称,只是表明其对原告自幼被送养的愧疚,不能证明权利义务的恢复。原告所诉房产是被告自己建造,与被告的父亲无关。被告的父亲回来定居时,原告将其生父托原告携带的10040美元私自占为己有,父女关系恶化,此款是被告父亲的债权,现应是其遗产。被告父亲的生活及去世后的安葬费用均是被告承担,原告没有对其进行较多赡养。因此,原告无权继承其生父的遗产,被告要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提供的证据有:(1)被告之子丁有明、丁水明的证人证言,用以证明原告未赡养其
生父,且因财物问题而关系恶化;(2)相关人员出具的书面证明材料6份,用以证明原告幼时被送养、后与其父关系恶化;(3)相关人员自台湾邮寄给被告的信件l封,说明丁培浩生前的有关情况。法院依据原告的诉讼保全申请,在查询、冻结丁培浩生前在中国银行荣阳市支行索河路分理处的存款时,该银行提供了丁培浩三笔存款共计20190.32美元的情况。
河南省荣阳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是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丁培浩生前无遗嘱,其遗产应以法定继承处分。被告是丁培浩的儿子,是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原告自幼被送到段家生活,该行为发生在我国《收养法》实施前,是否属于被送养,应当依据我国《收养法》实施前的有关法律规定。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十八条规定,亲友、群众公认,或有关组织证明确以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长期共同生活的,虽未办理合法手续,也应按收养关系对待。可见,我国对《收养法》实施前的事实收养关系予以承认。原告与段家相互使用父母子女称谓,履行了父母子女的权利义务,以父母子女关系相待共同生活多年,已经形成事实收养关系。寄养目的是委托他人代为抚养照料子女,不涉及变更称谓,不产生父母子女的权利义务,因此,原告主张的寄养关系不能成立。原告提交的公证书关于原告与丁培浩父女关系的证明,有可能产生与事实不完全相符的误解,对其包括的关于权利义务关系的内容,本院不予采信。收养关系形成后,原告与其生父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除。原告的收养关系始终存在关系无法恢复。因此,原告不是丁培浩的法定继承人。原告虽然对其生父的遗产不享有法定继承权,但是,原告给其生父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也是不能忽视的事实。原告的收养关系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原、被告均在与其父建立联系后,始能从生活和精神等方面照顾其父。原告以父女关系相待,曾赴台探视生父,又主动接其回大陆生活,照料其病情,与被告一同将其安葬,原、被告对其父进行照顾,尽管各自法律身份不同,在数量方面也可能不平衡,但并无明显实质差别,均产生赡养的效果。原告对其生父已进行了较多的赡养。因此,原告应当适当分得部分遗产,具体金额由本院酌定。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原告与其生父之间存在债权债务,也无证据证明丁培浩留有个人房产,因此,被告关于其父生前的债权应当一并作为遗产的主张,原告关于房产的主张,本院均不予认定。综上所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五条、第十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九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丁培浩生前在中国银行荣阳市支行索河路分理处的20190.32美元存款,由原告丁福荣分得其中的3000美元,其余全部由被告丁木林继承;被告丁木林应于判决生效后30日内将原告丁福荣分得的3000美元交付给原告丁福荣。
二、驳回原告丁福荣其他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1042元,由原告丁福荣、被告丁木林各负担521元。
宣判后,丁福荣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称:(l)原审法院对上诉人提交的证据认定有失公正。一审法院对于上诉人提交的证明上诉人与丁培浩为父女关系的公证书用不肯定的语句就否定了公证书的证明效力,是错误的,即使公证书有错也应当由公证机关自行撤销;(2)原审法院适用的法律有误。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收养关系时适用的是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若干问题的意贝口》第二十八条,但这个解释在我国《收养法》施行后即已废止二,不再适用。况且,该案事实发生时新中国还没建立,更无法律规定,所以本案应当适用《收养法》。综上,原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请求二审法院依法发回重审或予以改判。
丁木林辩称:(l)一审判决后,被上诉人同样不服,但考虑到亲情关系而放弃了上诉;(2)一审中上诉人的自认和被上诉人的证据表明,足以推翻公证书的效力;(3)收养事实虽然发生在解放前,但解放后该事实还在继续,本案与被上诉人在一审中提交的最高人民法院1990年关于许秀英夫妇与王青芸之间是否已事实解除收养关系的复函情形类似,适用法律正确;(4)上诉人的两个证人知识水平有限,不能正确区分寄养与抚养的差别,其证明的内容也相互矛盾,并且两人一个为上诉人的亲属,一个无法定事由不出庭质证,其证言均不应被采信。综上,原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二审法院予以维持。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二审中根据上诉人丁福荣和被上诉人丁木林的诉辩意见,确定案件的争议焦点是:上诉人的事实收养关系是否成立。经审理认为: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学习、宣传、贯彻执
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通知》的有关精神,确认当事人之间的收养关系,审理时应适用当时的有关规定,当时没有规定的,可比照《收养法》处理。二审期间,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双方都无新证据提交。上诉人在原审提供了证人段景勋、张肋城的证人证言证明上诉人自小被送至段家不是被收养。被上诉人在原审提交的证人段松花、段玉荣、丁小五的证言证明了上诉人自小被送至段家,但无法证明上诉人是被段家收养。证人丁汝建并不在陈铺头村居住,1942年丁汝建年仅五岁,其证言也无法证明上诉人是被段家收养。证人韩宝安的证言仅证明上诉人自小被送至段家,但是否被段家收养亦无法证明。被上诉人两个儿子的证言,由于证人与被上诉人之间有利害关系,其证明力显著减弱,故对其二人的证言本院不予认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一条第二款之规定,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各自提交的从台湾寄来的书信未履行相关的证明手续,故本院均不予认定。上诉人于1942年被送至段家,当时并无相关法律可以适用,比照《收养法》有关规定,上诉人被送至段家时并没有明确是否是被收养,也未履行相关程序,上诉人在段家生活期间改姓及称段光绍、段景亮(段光绍之子)、王氏(段景亮之妻)为爷、父、母,并不能据此认定上诉人是被段家收养。(2002)荣证民字第13号《亲属关系公证书》是河南省荣阳市公证处作出的法律文书,此公证书并未被荣阳市公证处或者其他有权机关依法撤销,因此该公证书的法律效力应被承认。该司法文书已经确认上诉人与其生父丁培浩之间的父女关系,故本院对此应予确认。上诉人作为丁培浩的女儿,是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应当参与继承。由于丁培浩生前在被上诉人处居住,被上诉人对丁培浩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故被上诉人应分得遗产的较多部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撤销(2004)荣高民初字第243号民事判决第一项;
二、维持(2004)荣高民初字第243号民事判决第二项;
三、丁培浩生前在中国银行荣阳市支行索河路分理处的20190.32美元存款,由上诉人丁福荣分得其中的6570美元,其余全部由被上诉人丁木林继承。被上诉人丁木林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将上诉人丁福荣分得的6570美元交付给上诉人丁福荣。
一审和二审案件受理费共2084元,由上诉人丁福荣承担1042元,被上诉人丁木林承担1042元,由其在履行上述义务时一并付给上诉人丁福荣。
第二篇:丁某诉丁某继承纠纷案 毕业论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科毕业作业
丁
某
诉
丁
某
继
承
纠
纷
案
目录
一、案情介绍
二、案件焦点
三、分析与结论
丁某诉丁某继承纠纷案
案情介绍
原告:丁某
被告:丁某
原告与被告均是丁培浩的子女,除原、被告外,丁培浩无其他子女。解放前,原告丧母,其生父丁培浩在外当兵后去台湾,因家庭生活困难,1942年原告5岁时,被送至本地陈铺头村段光绍家生活至原告结婚,现仍有亲戚往来。原告分别称段光绍、段景亮(段光绍之子)、王氏(段景亮之妻)为爷、父、母,段光绍、段景亮现均已去世数十年,王氏现年80多岁。对于原告当时去段家生活的性质,是被送养或是寄养,原告与被告目前均未发现有相关书面字据。20世纪80年代前后,在台湾的丁培浩与原告和被告建立联系,后素有往来。原告曾到台湾探视其生父。2002年3月21日,以原告为申请人,甲市公证处制作了[2002]荥证民字第13号《亲属关系公证书》一份,证明申请人丁某0是关系人丁培浩的女儿。2002年4月,丁培浩被原告接回大陆后到被告处居住,随被告及被告的子女生活,同原告亦有交往。丁培浩带回有其个人财产,曾经将其所有的20 190.32美元存入中国银行甲市支行索河路分理处。丁培浩因病住院期间,由原、被告共同照料。2004年2月,丁培浩因病死亡,由原、被告共同安葬。由于丁培浩生前对其财产未留下遗嘱,银行存款的存单现由被告持有。2004年12月24日,原告向本院提起诉讼,要求继承遗产。
原告诉称:原告与被告为亲兄妹。1939年原告2岁时其母病故,其父丁培浩在外当兵,因家庭生活困难,原告被接到其外祖父家生活。原告5岁时,由于生活困难,其外祖父将原
告送到本地陈铺头村段光绍家寄养,段光绍是原告外祖父的好友,双方约定待丁培浩回家后就将原告送回。丁培浩于解放前去了台湾,多年无音讯,1960年原告结婚后到现住所定居。20世纪80年代前后,丁培浩与原告开始书信联系,之后双方有多次往来,原告曾到台湾探望其父。2002年4月,丁培浩从台湾回到韩常村定居,父女关系非常好,丁培浩曾经多次给付原告财物。2004年2月丁培浩去世,原告与被告分担了丧葬费用。丁培浩生前在韩常村建造了住宅一处,在银行有2万余美元存款,该遗产现均由被告霸占。原告认为:原告虽曾被寄养,但仍是丁培浩的女儿,没有与他人形成收养法律关系。丁培浩生前给付原告的财物,是已经由其处分过的财产,不是其遗产。原告要求作为法定继承人与被告共同继承上述房产和银行存款。
原告提交的证据有:(1)《亲属关系公证书》一份,用以证明丁培浩与原告的父女关系;
(2)原告保存的其父在台湾时先后寄给原告的信件8封,用以证明父女关系非常好;(3)相关人员出具的书面证明材料2份,用以证明原告幼时是被人抚养,不是被收养。
被告辩称:原告幼时被生父托人送与他人收养,原告改丁姓为段,与其养父、养母共同生活了16年,对他们以父母相称,其养父、母又为其操办了婚姻大事,原告出嫁后仍与他们保持亲戚来往至今,因此,原告已经与段家形成了事实收养关系。原告被段家收养后到本地解放的时间内,生父有5年时间都在大陆,按民间习俗,原告没有生父信息正是将原告送养他人的典型表现。原告与段姓夫妇之间不是寄养关系。公证书是为了赴台需要而办,只能说明原告与生父是血缘上的父女关系,不能证明是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原告的养父早已去世,原告与其养母的关系并未恶化,因此,原告与其养父母的收养关系没有且已无法解除,其与生父的权利义务关系自然不可恢复。原告本名姓段,为赴台需要而改姓丁,原告的生父在台湾时的书信往来中对原告以女儿相称,只是表明其对原告自幼被送养的愧疚,不能证明权利义务的恢复。原告所诉房产是被告自己建造,与被告的父亲无关。被告的父亲回来定居时,原告将其生父托原告携带的10 040美元私自占为己有,父女关系恶化,此款是被告父亲的债权,现应是其遗产。被告父亲的生活及去世后的安葬费用均是被告承担,原告没有对其进行较多赡养。因此,原告无权继承其生父的遗产,被告要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提供的证据有:(1)被告之子丁有明、丁水明的证人证言,用以证明原告未赡养其生父,且因财物问题而关系恶化;(2)相关人员出具的书面证明材料6份,用以证明原告幼时被送养、后与其父关系恶化;(3)相关人员自台湾邮寄给被告的信件1封,说明丁培浩生前的有关情况。
法院依据原告的诉讼保全申请,在查询、冻结丁培浩生前在中国银行甲市支行索河路分
理处的存款时,该银行提供了丁培浩三笔存款共计20 190.32美元的情况。
案件焦点:
被送养人自幼被送养,送养一方没有明确告知接受方让其收养,被送养人与接受方共同生活多年,是否应当认定被送养人与接受方之间的收养关系?
分析与结论
审理继承纠纷案件中,在确定法定继承人时,如涉及到案件当事人事实收养关系是否成立的问题,应适用当时有关收养的规定,当时没有规定的,可比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以下简称《收养法》)有关规定处理。同时,根据当事人提供的相关证据进行综合分析认证。在《收养法》实施前,如果案件当事人自幼被送养时,送养一方没有明确告知接受方让其收养,并且也未履行相关程序,即使被送养人在接受一方家庭中生活期间改为接受一方的姓,并不能据此必然认定被送养人与接受方形成事实上的收养关系,还应结合其他事实综合加以认定。
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是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丁培浩生前无遗嘱,其遗产应以法定继承处分。被告是丁培浩的儿子,是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
原告自幼被送到段家生活,该行为发生在我国《收养法》实施前,是否属于被送养,应当依据我国《收养法》实施前的有关法律规定。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十八条规定,亲友、群众公认,或有关组织证明确以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长期共同生活的,虽未办理合法手续,也应按收养关系对待。可见,我国对《收养法》实施前的事实收养关系予以承认。原告与段家相互使用父母子女称谓,履行了父母子女的权利义务,以父母子女关系相待共同生活多年,已经形成事实收养关系。寄养目的是委托他人代为抚养照料子女,不涉及变更称谓,不产生父母子女的权利义务,因此,原告主张的寄养关系不能成立。原告提交的公证书关于原告与丁培浩父女关系的证明,有可能产生与事实不完全相符的误解,对其包括的关于权利义务关系的内容,本院不予采信。收养关系形成后,原告与其生父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除。原告的收养关系始终存在,原告与其生父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无法恢复。因此,原告不是丁培浩的法定继承人。
原告虽然对其生父的遗产不享有法定继承权,但是,原告给其生父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也是不能忽视的事实。原告的收养关系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原、被告均在与其父建立联系后,始能从生活和精神等方面照顾其父。原告以父女关系相待,曾赴台探视生
父,又主动接其回大陆生活,照料其病情,与被告一同将其安葬,原、被告对其父进行照顾,尽管各自法律身份不同,在数量方面也可能不平衡,但并无明显实质差别,均产生赡养的效果。原告对其生父已进行了较多的赡养。因此,原告应当适当分得部分遗产,具体金额由本院酌定。
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原告与其生父之间存在债权债务,也无证据证明丁培浩留有个人房产,因此,被告关于其父生前的债权应当一并作为遗产的主张,原告关于房产的主张,本院均不予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五条、第十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九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丁培浩生前在中国银行甲市支行索河路分理处的20 190.32美元存款,由原告丁某0分得其中的3000美元,其余全部由被告丁某1继承;
被告丁某1应于判决生效后30日内将原告丁某0分得的3000美元交付给原告丁某0。
二、驳回原告丁某0其他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1042元,由原告丁某0、被告丁某1各负担521元。
宣判后,丁某0向甲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称:(1)原审法院对上诉人提交的证据认定有失公正。一审法院对于上诉人提交的证明上诉人与丁培浩为父女关系的公证书用不肯定的语句就否定了公证书的证明效力,是错误的,即使公证书有错也应当由公证机关自行撤销;(2)原审法院适用的法律有误。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收养关系时适用的是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十八条,但这个解释在我国《收养法》施行后即已废止,不再适用。况且,该案事实发生时新中国还没建立,更无法律规定,所以本案应当适用《收养法》。综上,原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请求二审法院依法发回重审或予以改判。
附录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十八条规定:“亲友、群众公认,或有关组织证明确以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长期共同生活的,虽未办理合法手续,也应按收养关系对待。”
2.《继承法》第五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
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3.《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九条规定:“被收养人对养父母尽了赡养义务,同时又对生父母扶养较多的,除可依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继承养父母的遗产外,还可依继承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分得生父母的适当的遗产。”
第三篇:丁志荣论文
高速公路路面维修处置技术
山西省运城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丁志荣
我叫丁志荣,运城高速闻喜管理处养护副处长,非常幸运有机会参加人设厅组织的这次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高速公路成套技术高级研修班。通过认真学习和专家的精彩讲解,我增长了不少知识,收获匪浅。现在我结合自己管辖路段的实际情况,结合侯平高速路面大修专项工程,就高速公路养护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敬请批评指正。
侯平高速k1+508-k61+208长59.702km,建成通车于2002年10月份,是山西省高速公路规划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使用年限和交通量、轴载的增加,出现了路面下沉、路面龟裂(网裂)、车辙、平整度变差、桥头跳车,唧浆、纵横缝等病害,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与畅通,设计针对这些病害采取了灌缝、封缝、微表处、薄层罩面、洗刨重铺等方案。
具体如下:
一、按车道针对不同程度病害采取不同措施。
1、E方案:主要用于运三高速部分路段横向排水不畅通,中下面层、面层与基层结合不良,经多次维修,病害反复发生。处置方案为对整体沥青层洗刨重铺,即洗刨路面15cm,重铺1cmMS-3微表处+6cmSBS改性沥青混合料AC-20+8cm抗车辙沥青混合料ATB-25。
2、D方案为路面状况指数(PCI)为次、差路段或路面车辙值(RD)大于等于15mm的处置方案为铣刨10cm,重铺两层沥青混合料。
3、C方案路面状况指数(PCI)为优、良、中的路段车辙值(RD)
大于等于10mm,小于等于15mm,若仅处置部分车道,视车辙轻重程度分别采取铣刨4cm重铺SBS改性改良AC-16型沥青混凝土或直接加铺微表处的处置方案。
4、B方案:路面状况指数(PCI)为优、良、中的路段车辙值(RD)大于等于5mm,小于等于10mm维修方案为清缝、灌缝后加铺MS-3型微表处。
5、灌缝
二、桥头台背沉陷路段采用直接在旧路面上加铺6cmSBS改性AC-20沥青混凝土,恢复路面标高,并抬高两侧护栏。
三、对破损桥面铣刨9cm后做同步碎石桥面防水层,铺筑沥青面层(局部破坏的混凝土桥面铺装用C50钢筋混凝土修补)。
各种方案处置效果分析
1、E方案在铣刨整个沥青层的基础上,对基层裂缝等病害进行沥青灌封,在裂缝处铺设玻璃纤维应力吸收带,有效的封闭了裂缝,杜绝了雨水的破坏,吸收了形变应力,对裂缝的发展起到了减缓作用,新浦沥青层能够彻底解决层间结合不良问题,同时采用了抗车辙沥青砼,能够有效的提高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对抗渠化交通,减小长时间高温和长纵缝的不利组合,能彻底解决长纵缝、通横缝等各种路面病害。但是由于造价过高,不能大面积采用。
2、D方案是本段使用较多的的处置方案,主要针对上、中面层损坏,下面层完好的路段。根据调查结果,侯平高速单车道平均每公里横纵裂缝的折合损坏面积在20-320之间,这种裂缝规则出现,贯
通沥青面层,是因为高速公路在早期建设中,半刚性基层强度高,很容易产生干缩、温缩裂缝,这种裂缝向上反射造成路面开裂,并且这种裂缝在水、行车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将进一步发展为重度裂缝。公司对沉陷路段进行了高压旋喷处理,对严重长纵缝进行了高分子聚合物注浆处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采用本方案段落主要依据是历年来钻心取样和坑槽修补中留下的资料档案,同时结合现在的调查,针对长纵缝,通横缝相对较多较重,车辙较深的路段采用本方案。本方案将沥青面层铣刨10cm,在裂缝处用热沥青灌封,铺设玻璃纤维应力吸收带后重铺2层沥青砼。本方案能够解决渗水、裂缝发展、层间结合力变差、车辙等问题,效果理想,造价相对较小,对适合路段可以普遍使用。
3、C方案适用于上面层损坏较多,中、下面层完好、路面强度满足要求的路段,在调查中发现贯通沥青层的横、纵缝较为广泛分布,采用本方案虽然能达到封闭表面水分,增加路面摩擦力,提高行车舒适感的要求,但是对于解决裂缝发展,效果较D方案要差,比B方案造价要大,使用路段不多。
4、B方案适用于车辙很小,路面强度满足要求路况综合指数为优的路段。此方案处置经验较多比如2010年侯运高速k2+000-k46+000慢车道出现麻面、裂缝、车辙、松散等病害,养护方案为在裂缝两侧20cm范围,铣刨9cm深,并铺设玻璃纤维应力吸收带后再用AC-25进行填补,在车辙路段铣刨9cm深,4m宽后再用AC-25进行填补,将病害处置后,在采用6mm的MS-3型微表处预防
性养护。
2009年 k2+000-k26+000左幅超车道,行车道路面出现横纵裂缝、车辙、麻面,进行了微表处。
2010年 k46+000-k68+000左幅出现麻面、裂缝、车辙、松散等病害,进行了微表处。
三次处置效果均比较理想。
针对路况具体情况将此方案分为三种情况○
1、原路面已铺两层微表处,而相邻车道未铺。车道间有近2cm的错台,对行车的舒适性、安全性有较大影响,故将方案变更为,先精铣刨两公分原来微表处,再重铺一层微表处。○
2、整体路况为优,但存在少量较长纵缝和横缝,如不处理,根据经验,裂缝很快就会反射上来,使整体处置效果变差,所以建议将方案修改为B+D,即先在裂缝处铣刨1米宽,用D方案对裂缝进行处理后,再铺微表处,即封闭了表面空隙,又彻底处置了裂缝,增加整体处置效果。○
3、直接微表处
接到施工图纸后,养护办结合公司会议精神,组织精干力量认真仔细的进行路面病害调查,尤其是对长纵缝、通横缝、严重车辙伴以纵缝网裂、连续坑槽、龟裂、严重唧浆、双层微表处等病害进行全面统计分类。并查阅历年来资料,深入分析病害产生原因,对典型病害钻心取样,取得一手资料。结合以往病害处置经验和本专项处置原则,综合考虑沥青路面的结构功能的要求,对大修方案进行了精细修改,创新完善,制成ppt格式,方便展示。方案更改的段落明细如下
1、A方案改E方案段落
侯运高速 侯平段 运城~侯马方向 行车道 K28+440-K28+470 现状描述:连续坑槽,13年调查该处芯样破裂,14年芯样碎裂(详见图1)。
方案比选:本次施工设计方案为A(正常养护),经现场勘察,该段主要病害为连续坑槽,影响防水和美观,同时,13年、14年钻芯芯样破损,上中下面层均不成形,故建议将A方案改为E方案。
2.B方案改B+D方案段落(先用D方案铣刨1米宽处理纵缝再进行B方案)
侯运高速 运城~侯马方向 侯平段 行车道
K37+548-K37+580(长32m,破损率为6.8)、K38+130-K38+200(长70m,破损率为7.6);侯马~运城方向 侯平段 行车道
K46+400-K46+520(长120m,破损率为6.1)、K57+200-K57+300(长100m,破损率为5.4)、K57+530-K57+840(长310m,破损率为5.4)、K57+930-K58+580(长650m,破损率为6.3)、K59+070-K59+260(长190m,破损率为6.4)、K59+700-K59+870(长170m,破损率为5.9)、K60+180-K60+280(长100m,破损率为6.8)。
现状描述:原路面于2010年、2011年分别进行微表处,现行车道已两层微表处,K37+040、K37+080,K37+570反射裂缝,在裂缝处芯样不成型无法取出。(详见 图2、图3)。
方案比选:本次施工设计方案为B,经现场勘察,一是此段已进行两层微表1.8cm,高出原路面1.5cm,行车道与慢车道形成明显错台,雨季易导致车辆侧滑;二是现路面横纵缝交错,局部网裂、车辙。综上所述从安全角度考虑,建议先铣刨现路面1.8cm微表处,再用D方案进行1m宽洗刨,最后进行B方案。
3、B方案改D方案段落
侯运高速 运城~侯马方向 侯平段 行车道
K3+512-K3+570(长58m,破损率为6.2)、K9+800-K11+200(长1400m,破损率为8.3)、K11+900-K12+546(长646m,破损率为5.3)、K12+642-K13+600(长958m,破损率为5.6)、K36+200-K36+275(长75m,破损率为20)、K38+368-K38+462(长94m,破损率为8)、K54+100-K54+355(长255m,破损率为6.2);侯马~运城方向 侯平段 行车道
K3+448-K3+480(长32m,破损率为8.7)、K3+524-K3+650(长126m,破损率为5.9)、K8+100-K8+400(长300m,破损率为6.3)、K11+800-K12+000(长200m,破损率为5.7)、K12+642-K13+200(长588m,破损率为5.4)、K17+100-K17+400(长300m,破损率为7.1)、K21+575-K21+620(长45m,破损率为6.7)、K38+050-K38+300(长250m,破损率为6.4)、K39+520-K39+580(长60m,破损率为6.5)、K40+700-K41+000(长300m,破损率为5.8)、K45+467-K45+767(长300m,破损率为8.3)、K55+900-K56+100(长100m,破损率为6.1)。
现状描述:上述段落为微表处连续脱落、长纵缝与横缝交错、局部网裂、车辙、唧浆(详见图4)。
方案比选:本次施工设计方案为B,经现场勘察,路面微表处连续脱落、长纵缝与横缝交错、局部网裂、车辙、唧浆、芯样不成型。综上所述从安全角度考虑,建议使用D方案。D方案改A方案段落
侯运高速 运城~侯马方向 侯平段 行车道
K4+100-K4+700(长600m); 侯马~运城方向 侯平段 行车道
K32+800-K33+200(长400m)、K51+500-K51+788(长288m);
现状描述:原路面只有轻微车辙与少量裂缝。
方案比选:本次施工设计方案为D,经现场勘察,只有轻微车辙与少量裂缝。从成本角度考虑,建议使用A方案。D方案改B方案段落
侯运高速 运城~侯马方向 侯平段 行车道
K19+700-K20+195(长495m)、K20+354-K21+000(长646m)、K30+000-K31+200(长1200m)、K33+700-K35+198(长1498m);侯马~运城方向 侯平段 行车道
K36+602-K37+100(长498m)、K38+500-K39+000(长500m)、K40+200-K40+700(长500m)、K42+800-K43+100(长300m);
现状描述:原路面有轻微车辙与纵横缝,但纵横缝均无再次反射。
方案比选:本次施工设计方案为D,经现场勘察,只有轻微车辙与纵横缝,但纵横缝均无再次反射。从成本角度考虑,建议使用B
方案。双层微表处段落
• 侯运高速 运城~侯马方向 侯平段 • 行车道
• K1+508-K2+591(长1083m)、• K4+700-K5+700(长1000m)、• K8+200-K9+000(长800m)、• K18+975-K19+700(长725m)、• K19+700-K20+195(长495m)、• K20+354-K21+000(长646m)、• K21+000-K22+954(长1954m)、• K23+900-K24+415(长515m)、• K24+672-K26+179(长1507m)、• K26+260-K28+200(长1940m)、• K35+100-K35+198(长98m)、• K40+500-K41+100(长600m)、• K41+637-K42+200(长563m)、• K43+440-K43+900(长460m)、• K44+595-K45+467(长872m)、• K45+500-K46+000(长500m)、• 侯马~运城方向 • 行车道
• K1+508-K2+591(长1083m)、• K4+700-K6+349(长1649m)、• K7+205-K7+800(长595m)、• K8+900-K9+786(长886m)、• K9+831-K10+200(长369m)、• K18+975-K20+195(长1220m)、• K23+085-K24+415(长1330m)、• K24+672-K26+179(长1507m)、• K28+100-K29+403(长1303m)、• K31+000-K32+300(长1300m)、• K33+200-K34+500(长1300m)、• K35+242-K36+000(长758m)、• k36+602-k37+100(长498m)、• K38+500-K39+000(长500m)、• K40+200-K40+700(长500m)、• K41+637-K43+100(长1463m)、• K43+360-K44+551(长1191m)、• K44+595-K45+000(长405m)、• K47+710-K50+300(长2590m)、• K54+600-K55+067(长467m)、• K55+153-K55+400(长247m)、• K56+000-K56+400(长400m)。
• 现状描述:原路面行车道全部为双层微表处
• 方案比选:本次施工设计方案为B、C1,经现场勘察,原路面行车道全部为双层微表处。从安全角度考虑,建议精洗刨1.8cm后再使用B方案。
以上是我不成熟的几点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四篇:个人工作总结--丁进荣
个人工作总结
我是07年2月担任公司生产副经理兼安全总监,这一年来主要分管公司内部的生产组织、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交通管理、节能管理、机动等工作。一年来,在书记、经理的领导下,在各位副职领导和全体职工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履行生产副经理的各项职责,完成了公司副职领导目标责任状的内容。
下面,我现在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年工作情况
(一)明确任务、开拓创新,有计划、有组织地抓好生产
07年对我们分公司来说是近两年来在生产组织上最为紧张、忙碌的一年。油田内部工程多,由于任务重、工期紧、计划下达晚、设备车辆紧张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始终制约生产的全面展开。面对困难,我们一起分析生产形势,积极采取措施,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充分挖掘和调动各方面潜力,千方百计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公司全年的各项生产任务。
07年分公司共承担防腐项目16项,工作量1800万元,具体在生产组织过程中,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强化生产准备的充分性。针对今年工程项目点多面广,防腐难度大的实际情况,重点抓了防腐作业前的组织准备、材料准备以及设备准备,体现作业准备的充分性,为各工程提前生产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为完成生产任务奠定了基础。
2、强化生产组织的严密性。针对公司今年内部工程防腐任务量较大,重点工程较多的特点,始终坚持生产例会制度,定措施,抓落实,提要求,解决实际问题,及时确定各分公司每个阶段的生产组织重点环节。
3、强化作业现场管理文明的有序性。在现场管理中主要狠抓了现场文明管理,做到规范、整洁,对现场文明作业、样板起步一抓到底。通过对现场管理的常抓不懈,各工程的作业现场均达到了文明作业标准。
(二)加强QHSE管理工作,做到生产无任何事故。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第一、环保优先、综合治理”的QHSE工作理念,以深入开展“安全环保基础年”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强化安全环保基础管理,强化风险识别与控制,加强作业现场质量安全环保管理,使得 QHSE管理整体水平稳步提升,保证了分公司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平稳运行,具体做的工作如下:
1、组织编写并下发了《防腐保温分公司二00七HSE工作要点主要任务实施方案》、《二00七质量工作计划》等一系列文件,将QHSE管理与控制目标层层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和班组,做到了目标具体、可操作、可验证。
2、每天早晨主持召开分公司生产例会,对当天生产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对QHSE现状认真分析,找出不足,层层落实,确保了QHSE工作正常、有效运行。
3、各级人员层层签订HSE责任状63份,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员工,把安全环保的压力传递到班组。
4、强化员工培训,由于部分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岗位技能差,工作过程中自我保护能力很差,违章作业、盲目蛮干现象常有发生,针对这些,组织员工学习了公司的安全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程等。
5、加强质量管理与监督,加强产品过程控制与现场监督检查,保证了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6、加强了日常检查、活动期间检查、节日期间检查和季节检查的力度,对查出的问题积极组织人员整改治理,加大了“三违”查处力度和处罚力度,现场违章问题和违章现象明显好转。
7、强化了交通管理。由于4月份的交通专项审核中,我分公司暴露的问题较多,我们把交通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逐级落实交通安全责任,严格执行车辆“三交一封”制度和职业驾驶员准驾证制度,加强对司机进行安全教育,每日对车辆的状况进行检查,严格执行长途车辆的作业审批。
8、强化了作业场所粉尘和固体废弃物的综合治理,生产厂房配置了排风扇,固体废弃物集中收集,定期回收。
9、强化应急管理。建立健全了应急处置预案及应急抢险队伍,补充完善了应急抢险物资,修订和完善了应急预案,并开展消防演练1次,提高了应急管理人员在应急状态下组织与协调能力,提升了应急队伍的应急反应和应急抢险能力。
(三)加强节能管理,认真审查生产用原材料、水、电、气、油等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能源消耗。
(四)加强设备检查和维护保养,确定了设备专人专管,保证设备无“跑、冒、滴、漏”现象,确保员工健康、作业安全和环境无污染。负责指导监督设备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保养规定,有权制止违章、违规操作。
二、加强自身廉政建设,搞好班子团结。
一是做为一名领导干部,我深刻认识到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重要性,做到自重、自警、自励。一年来,我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规定,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牢固树立为民意识,始终把为群众谋利益作为工作中的重点,把为群众服务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做到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二是增强班子团结,维护好班子团结,是企业经营好坏的关键。一年来我在班子当中不争权不谋利,以真诚的心来维护班子的团结。
三、总结经验,加强学习
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工作的要求,主动加强业务知识和理论的学习,不断丰富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层次。并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理解了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在政治、思想、作风等方面有了较大收获。同时,我还能够从其他领导同志身长汲取优点和长处,弥补自身不足,努力做企业合格的管理者。
四、存在的不足
一年来,虽然围绕自身工作职责和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做了一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领导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主要是:
1、有时因工作忙,政治理论学习还不够自觉,业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2、由于是第一年担任生产副经理,总想把工作干得出色,特别是今年分公司生产任务繁重,感觉压力大、担子重,造成工作中比较急躁,工作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领导水平还需加强。
3、在工作方法、增强责任感、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水平上下功夫,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生产管理者。
以上是我在07年的主要工作。由于水平有限,在工作中难免会存在不足之处,恳请领导、同志们给予批评指正。在新的一年里,我将正视困难,团结同志,改进不足,使公司的生产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要对一年来各位领导和同事对我工作上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丁进荣 2007年12月3日
个人工作总结
丁进荣 2007年12月3日
第五篇:荣丁中学质量经验交流材料
如何提升学校质量管理
-----荣丁中学陈加洪
俗话说:一个人可以影响一群人,一群人可以撑起一片蓝天。靠什么去影响呢?黑格尔曾经说过:“人是靠思想站立的,没有思想就没有行为,就没有教育”。这说明要影响一群人、带动一方教育的发展,就必须要靠思想做指导;而教育又是一项需要从容和耐心的事业、教育不是培训,需要慢成,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这个慢成的事业除需要指导思想外,还需要有相关的策略、制度和措施作保障,以及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努力过程才能取得成功,为此,我校在营造学校质量管理提升进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取得了一点成绩,现简述于后(具体操作细节略):
一、用思想去引领
“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李伟胜《用办学思想引领学校发展》”。校长是教育思想的引领者和实践者,有一个好校长才有一所好的学校。办学应该是传承和发展的结合,既要传承本校优良传统,又要明确办学方向、凸显办学特色。我校在继承沧桑砺洗、文脉流传40余年的校史中提炼出了“笃”字办学思想,并诠释了它所赋予行政人员、班主任、学科教师、职工、学生的不同含义,且将这些不同含义通过命名校内各大建筑物的方式显现出来,有:“笃学楼”、“笃志楼”、“笃雅楼”、“笃行楼”、“笃耕楼”等,以此警示全校师生要时刻秉承学校优良传统“踏实教学,勤奋学习”。有了办学思想作指导,学校发展就有了目标和方向。
二、用情感去孕育
学校“笃”字办学思想,赋予行政人员、班主任、学科教师、职工的含义尽管不一样,但是在对待每个学生时都有一个共同要求,那就是必须做到:学生的来源结构,民族习俗,思想情况以及平时学习进步、落后情况,食、宿情况,到、离校时间,德才表现,安全情况等每天要清楚,学生家庭结构情况,经济情况,家长意识情况开学就要弄清楚等。要做到这些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班主任、学科教师、职工常常和学生甚至于家长粘在一起才能完成。事实上,我们的老师 1
做到了。所谓日久生情,时间长了师生关系自然建立,师生感情加深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也就随之而提高。
三、用制度去催生
其实在学校“笃”字办学思想实施之初,大部分教职工是不理解的,这也很正常。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然后才是行政的领导,没有办学思想,学校就失去了方向、目标和灵魂。但是有了引领,还需要制度作为保障,否则,“整合点在教师、落脚点在学生”就无法进行。为此,学校行政带领一批教师通过群众路线制定出了一套完全适合学校发展的具有内在思想、富有生命力的制度和措施来作为办学思想实施的辅助。结果,通过办学思想的引领和制度措施的落实,教师们不同程度地树立起了一定的属于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教学行为习惯,从而使他们在教学工作中,认识到:改变不了环境,改变自己;改变不了事实,改变态度;改变不了过去,改变现实。在我校,虽然专业不对口,教师们却主动要求兼任非专业学科课程,而且成绩突出;因而,出现了学校的事,事事有人做,学校的人,人人有事做的良好势头。
四、用文化去浸润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学校同样也要对师生成长进行潜移默化的润泽,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那就是学校的文化建设。我校专门就学校庙宇、墙体、橱窗、班级、办公室、建筑、食堂、厕所等进行了布置和打造——在整个过程中,学校尽量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发表见解,动手操作,使他们在做中学、学中做,既陶冶情操、锻炼能力、增强班级间、学校内凝聚力又很好地使其个性得到张扬,逐步形成了校园内上下互动、左右联动全员参与的校园文化氛围;所选用的钛金字标语既体现办学思想又具有针对性、激励性。比如固定标语:“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哈佛大学)、“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于有声,育于无声,教育于有声无声之间完成使命”,此外,还有48
个励志小故事墙贴、《荣丁中学希望学生养成的20个习惯》橱窗文化等,这些标语、墙贴、橱窗等校园文化对师生的教与学在无声无形中起到了积极的教育和激励作用。在去年四川省教育督导评估中,由于学校面貌新、校园规范整洁、工作扎实、成绩突出,呈现出蓬勃生机,受到了教育督导评估团专家们的好评,为此,专家王文襄还亲笔书写诗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倦眼开”赠送学校,以资激励。同时也受到了市县领导的赞扬。
五、用洞察去梳理
校长工作要时刻反省,只能不断梳理已做工作或者发生的事情,从中领悟,提升管理水平,不能简单地重复昨天的故事,因为教育工作就如同“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一样,它没有彩排,没有预演,每一次都是正式“演出”;老师上课、校长办学都是同理,如果哪个老师只是在重复自己的教学,那么这个老师只能是个平庸的老师,学生听课必然索然无味。校长如果还是每天都在重复昨天的经验,那么学校就会停滞不前或者没有生机。
校长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学习,洞察教育发展的先机,提高认知力、洞察力、判断力,预测未来从而梳理发展思路,为既定的学校发展方向创设积极条件。比如:我校定位的发展方向是农村特色学校,“笃”字特色就是其中之一,它要求师生都要“勤奋好学”。早在08年我校安装模式三时,建有一间多媒体教室,当时没有人会用ppt上课,都不敢去使用多媒体教室,又听电教站领导说将来还要建“班班通”,于是我首先带头制作课件并上了第一堂课。这样一来,到11年9月我校在使用“班班通”时,每位教师都能使用多媒体教学中的一项简单技能ppt教学了。另外据悉,今年九月起,国家将使用新课标所修订的新课程,为此我校教师在学校行政的带领下,大多数现在已经熟悉了各自学科的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一旦实施,教师们就不会出现手忙脚乱的局面。
总之,教师好好学习,学生才会天天向上,校长有全新的理念,教师才有不断接受新事物的意识。
另外,为提升2012年学校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我校的举措是:“三借”、“三抓”和“三化”。简单地讲:
一、“三借”:
一借“省级研训基地”,强化校本培训,扎实培养教师功底; 二借“市级联系学校”切实提升全校教师质量意识;
三借“县级抓质量”的东风使学校质量和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三抓”:
一是成立教研室抓质量过程管理力度;
二是召开班级月会抓师生融洽度;
三是强化教师队伍的学习抓敬业度。
三、“三化”:
一是双周和“3句话”教研制度化;
二是卫生、安全等学校各类常规管理常态化;
三是“三风(教风、考风、学风)”建设自然化。
提高马边教育教学质量是马边教育人的梦想和马边人民的希望。最后,让我以上海世博会未来城市馆的主题词作为结束语吧——“昨天的梦想是今天的现实,今天的梦想是未来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