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长心得李玲
成长心得
原作:李玲
我是一名今年刚入职的新教师,带着内心对教育事业的由衷热爱,我踏上了神圣的三尺讲台。转眼将近三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时间虽短,收获却颇丰,感触良多。
大多数人认为当一名小学教师很简单,因为小孩子还不好教吗?我也一直这样认为,但自从我踏上三尺讲台后才逐渐发现,教小学并不容易,尤其作为班主任管理学生更是不易。虽然小学没什么升学压力,所教的知识也不难,但当各个方面合到一起的时候,我才发现无从下手。作为一个新教师,刚踏入教育这个行业,我有的是激情,有的是闯劲,但缺少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技巧。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做一名教师的艰辛和快乐。因为年轻,活力有余而经验不足,热情有余而沉稳不足,但这更激励我加倍投入地工作、努力地学习和深刻地反思。经过这段时间地反思和总结,我的心得体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刻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教师是一份平静的职业,教师的工作是平平常常的,心态决定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教师要以良好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挑战,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工作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主动去做,这样不但会锻炼自己,也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同时也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机会。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奉献精神,不去计较个人得失。如果什么事情都需要别人来告诉我们,我们就已经很落伍了。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缺陷,都有自己相对较弱的地方,只要不断学习,去吸收时代的、别人的、科学的、优秀的东西。学会学习,就会成功。
二、时刻保持学习状态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老师,要时刻保持学习状态。首先,虚心向有经验同事学习。同一个办公室有经验的教师,是最便利的学习资源,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因此当我遇到教学难题时,可以向有经验同事请教。这样获得非常可行而周详的处理办法,既省时又高效。
其次,认真参加培训学习。学校的各位领导对我们新教师非常的关心和爱护,经常组织教师培训让我们参加,教师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进一步学习,是我们起好步、开好头、少走弯路的学习的平台。每一次的学习,我都认真做好笔记,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学以致用,受益匪浅。
最后,把握住听课机会。作为一个新教师,最大弱项就是课堂教学把握不好。听课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新老师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三个多月以来,我听过许多老师的课。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到的风格,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鲁迅说过:“一千个读者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要说,一千个教师,就会有一千种教学风格,每一种教学风格,都有着它独特而富有魅力的闪光的一面。所以,我每次听课都详细地做好笔记,学习借鉴每位老师的好的方法、举措,希望自己能够博采众长,努力上出让学生满意课!
三、反思是新教师成长的途径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因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们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教学行为,从教材解读与设计、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课堂细节的处理等层面去反思。作为日常的教学,我常常用这样的几个问题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这节课,我投入激情了吗?对教材的解读,有更恰当的角度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可测吗?这节课中最难忘的一个细节是什么?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如果重新来教这节课,哪个地方最值得改进?反思的深度,决定着教学所能达到的高度。活跃在教坛上的大师们,其实也是反思的高手,也是通过一步步的成长,才成为今日的“明星”。
作为一个老师,我们除了反思教学,还可以反思为人处事,反思一切可以反思的东西。同时,要边反思,边记录,用键盘留下文字,为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提供鲜活的案例。
四、正确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有爱心、耐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人的智力是不等的,有差距的,也就造成了学习的差异。要想把孩子都达到统一标准是不可能,也就是说教好所有的孩子是不容易的。用统一的眼光看不同的孩子是不对的。要用不同的尺子来量孩子,发现孩子与与众不同的长处。千万不要用一把尺子来量所有的孩子,那样你满眼基本上都是差的孩子。孔子弟子三千,贤者才七十二。爱因斯坦小学呆头呆脑,学校开除;黑格尔大学毕业,辅导员的评价:“此人智力中等,不善长哲学”。没有想到开了个天大的玩笑,黑格
尔成为哲学大师。孩子的发展有快有慢,我们怎能凭孩子的一时表现,判断他的一生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知道自己身上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我要说年轻就是我们的资本,我们有着不甘落后的进取心,我会充满激情地奋斗、开拓、进取,将青春挥洒在自己热爱的教育热土上,我无怨无悔。希望能在教育事业上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二篇:李玲瑶讲座心得
定位自我精彩人生
——————李玲瑶讲座心得体会
如果说人类发展的历史就像是一幅浓墨重彩的长河之卷,那么关于女性的部分就是这条长河中翻卷的几朵浪花,如烟花般转瞬即逝,只留下须臾灿烂的瞬间。女性,在以经济基础决定社会地位的生存法则中由于其弱势的先天条件,往往被冠以“附属品”的标签。当然,在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女性退出社会竞争,可以缓解就业压力,把有限的社会生存资源让渡给先天条件更加优越的男性,这更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女性的从属地位,使人类在存活率较低的时期内得以繁衍,女性的卑微也可以保持社会组成细胞----家庭的相对稳定。在今天这些观点仍有其市场,比如;曾经有人大代表提出让女性回归家庭,把更多的工作机会让给男性,以缓解就业压力;又比如;很多人把当今持续攀高的离婚率归咎于女性的独立和自主,认为原来正是女性的忍让维持了家庭的和谐。但是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当更多的脑力劳动取代体力劳动,当物质的丰富让人类得以拥有更多精神领域的追求,尤其当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人贡献聪明才智时,女性必然要走出家庭成为社会劳动生产力的组成部分。而拥有经济地位的女性也同时必然开始寻求更多的权利,然而在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如何在传统与现代、家庭与事业之间做好自我的定位,因其所处历史和社会发展模式的不同造成了中外有别、地域有别。
李玲瑶博士,祖籍湖北,台湾长大,后留学美国。她的成长经历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一是她拥有良好的家庭熏陶、受过高等教育、个人事业有成,是一位典型的精英阶层女性;二是她在台湾长大,美国创业,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深受西方文化影响。
李玲瑶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精英人士,在很多人为了温饱四处奔波的时候,她体验到了精英人士的高品质生活,由此我想起丰子恺说过的“人生三层楼”理论,只有越过了第一层的温饱,才有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只有在受过高等教育,有良好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女性才有条件追求更高层次的女性修为,从而在职场和生活中做到进退有度、谦逊有利、举止端庄。实际上,在仰慕精英的时候,自己的生活也可以精彩,一个能够把工作和家庭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能够活出自己人生的人都是杰出的;说到成长,我想起白岩松新书中的一段故事,说的是与他共事的台湾某知名女主播对长辈谦逊有礼,让他印象深刻,由此感慨大陆女性缺乏台湾女性的传统修为。要知道与台湾不同,大陆从延安时期开始优秀女性的标准就是弱化女性特征去比照男人;解放以后是劳动模范,铁姑娘;同时后期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男性和女性的被培养过程趋同;而在升学、就业、升迁的过程中,男女都面临同样的竞争压力。国家法律制度、社会舆论都比较倾向女性的独立自主,家庭主妇绝对不是一个褒义词。面临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生存的压力,女性从哪里取得这些优良的传统修养呢!到底是向西方女性靠拢还是回归传统,这是个问题!就像早些年一些学者提倡在大学校园里重塑孔子像一样,到底是全面摒弃封建糟粕,还是抵制西方腐朽思想侵蚀,如果兼容并包,那度又在哪里!
听了李博士的讲座,感受颇深,无论家庭熏陶、生存环境、过往经历如何,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所担当的独特角色,要求女性不断自我提升。作为母亲,国家间的较量就是年轻母亲的较量;作为妻子,女性是维持家庭和谐稳定的主要因素;作为职场女性,社会发展要求女性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女性踏足社会的历史相对较短,社会的快速发展,又让不同的历史渊源、社会背景、现实条件的女性不停的在找寻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想起有位男性朋友跟我“抱怨”,说对当今女性强势很不以为然,为什么过去男性压迫女性犯下的错误要现在的他们(男性)来承担后果。我在想,真正拥有权利和内心强大的人是不会强调争取权利的,强势不是用来表现的,只有内心的强大和自信才是真正强势,这也是女性提升素养的内在基础,一个重视自己、爱护自己、拥有自信的女性,不会刻意扮演强势。她应该用自己特有人格魅力和个性优势去面对职场和生活,正确定位自我,活出精彩人生!
第三篇:培训心得李玲慧
“学课标
通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14年9月12日---9月14日,我参加了我县举行的“学课标
通教材”的培训,有幸聆听了晋中教研室数学组孟老师和郭老师对低段1—3年级教材的精彩解读。通过这次教材培训学习,经过对教材的疏理,让我对低段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践行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现具体谈一下个人体会:
一、对新教材的编写有了新的认识
1、低段教材内容的变动
随着新课标的指引,我们的小学数学教材有了一定的改变,新的教材在很多的方面有了变化,根据学生的情况将一些低段的知识进行了融合和整理,更加能够适应孩子们的学习特点。
2、教材的编写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根据学生的特点降低难度,比如旧教材二年级的时候,就涉及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通过新教材的改变,整体将这个知识移到三年级上册学习,这样知识的难度就一下子降低了很多。
3、教材的编写的特点
(1)各领域的知识穿插整理,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
(2)层次不断的上升,增加了数学的背景知识,渗透数学的文化。(3)体现了解决问题的完成过程,突出对一般过程和一般思路的体验。练习注意了前后知识的联系,为教学评价提供了线索。
(4)计算教学注重运算意义的理解,体现算法的多元化。(5)注重的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各种有效的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培养。
(6)合理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四能”提供清晰的线索和步骤。
二、对教材的编写意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新的课程标准由“情景图”引出“问题串”,倡导数学课堂生活化,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采用教材中的教学情境,将课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尽量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开放的“生活化“教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操作的数学。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意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引领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过程,让学生亲历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不仅仅学会了知识,更主要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实现了数学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让学生充分观察每一幅插图,充分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让主题图充分发挥作用。
三、对教材的目标有了明确的认识
我主要谈谈二年级的教材:本册二年级教材的重点是以乘法和计算为主。
1、本册教材中乘法的教学都为学生创设了富有情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良好的心态下开始了新课的学习。要结合一些旧的知识点来唤醒孩子的求知欲,比如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时候,由于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乘法,所以在教材之中安排了十分有趣的主题图,让孩子通过多种的加法,指导相同的加数,知道几个几,为乘法的学习奠定好的学习的基础。
2、教师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一种特殊感情,由厌学变为乐学,这样才能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发展能力!
3、合理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四能”提供了清晰的线索和步骤。在解决为题的结合生活实际,将数学和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三、对新课标的知识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1、“双基”扩展为“四基”,“双能”调整为“四能”
《新课标》在数学课程的育人方面,进一步明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能力培养,把“双基”扩展为“四基”,将“双能”调整为“四能”,强化“创新意识”的培养。“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将双基拓展为四基,首先体现了对于数学课程价值的全面认识,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不仅仅获得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获得数学发展和处理问题的思想。同时,新增加的双基,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基本活动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
体体验,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提出,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更要注意切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由双能变四能;过去的“双能”指的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新课标指的“四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结合(1)符号的思想(2)推理的思想(3)函数的思想(4)分类的思想
(5)数行结合的思想和方法
总之,通过本次培训我不管是从教材的把握,还是从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方面,还是从新课标理念方面都有提高,收获很大。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着手培养学生兴趣,充分利用好文本,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讲培训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之中,让不同的孩子得到更大的发展!
冯村博爱学校
低段数学:李玲慧
2014年9月16日
第四篇:心得体会(李玲)
听名师名课心得体会
西关小学一(2)班李玲
2013年12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崇文街小学名师课堂教学。参加这次活动让我如浴春风,如淋春雨,感受着名师名课的独特魅力,欣赏着名师课堂教学的独到设计,反思着自己日常教学的不足之处,真是受益匪浅。
在这次活动中,有幸聆听了北京名师执教的《方程》和北京名师付强老师执教的《数字编码》以及崇文街小学武玉凤老师的《一天的时间》和田世强老师的《生活中的复数》等示范课,短短40分钟的一节课,名师们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厚的教学功底、洒脱自如的教学风格不仅征服了学生,也感染、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位听课老师。课后,还听取了讲座。在他们精彩的讲座中运用大量的、鲜活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为老师们分析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的许多问题,阐述了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策略。其幽默的话语,丰富的内容,精彩的分析,会场内不时传来老师们的赞许和阵阵掌声……
能够有幸观摩名师的教学风采,领略名师的教学艺术,聆听名师的讲座真是一种享受,让我确实感到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从各位大师的课上,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又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探索兴趣和求知欲望;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一个积极的鼓动者和参与者,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自由民主的新课堂的创造者;从名师的课上,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一个个问题意识、一个个问题的生成和解决过程中研究探索数学问题,体验分享探索成果。这样的教学,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潜能的开发、个性和
主体性的彰显;从师生共同生命历程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运用名师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第五篇:读书心得 李玲师大三附小
用心灵赢得心灵
——读《做最好的班主任》心得体会
原作:李玲
我是一名今年刚入职的新教师,带着内心对教育事业的由衷热爱,我踏上了神圣的三尺讲台。为了尽快做好班主任的工作,我怀着敬畏的心情读了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收获颇丰,感触良多。它让我深深感受到:教师的幸福,班主任的幸福到底源于何处?享受职业,赢得尊严,学生爱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无忧,超越自己。
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故事很打动我,他对于教育的痴情不在于建立一家之言,更不在于成名成家,只想把对教育的热情播撒到更多人,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快乐自由的土壤上健康成长。作为一名新教师的我,毫无经验,无论是班主任工作还是数学教学都谈不上有多么优秀,但是我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己的热情与激情融入了教育,融入了学生,并乐此不疲。与其说这是凭着青年人的兴趣的话,不如解释为是因为学生们的爱让我感到职业的幸福,2013年的十月一日,我想我可能一生都会记忆犹新,那是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第一个教师节,我深深体会到李镇西老师说的:这种源于学生的幸福将是我从事教育事业不竭的原动力。
李镇西老师说:当老师“苦”,当班主任更“苦”,这是不言而喻的。但“苦”中之无穷之乐,乐中之无尽之趣,却不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能体会的。李老师在任校长的时候还兼班主任一职,并不是为了
让人崇拜,而是内心真的热衷于班主任的工作。我可以深深体会这种心情,对于自己每天基本上都是第一个到学校的老师,为的是提前给孩子们开窗通通风,这种行为并不是为了赢得领导与老师的赞美,而是内心真的想这样做,作为教师,永远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脸庞,这是多么令人欣喜;作为班主任,永远面对的是晶莹的童心,这是多么令人骄傲;作为教育工作者,永远面对的是挖掘不尽的宝藏,这是多么令人自豪!献身于这平凡又光辉的事业,一切辛苦都是甜蜜的。正如青年马克思所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能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出的牺牲。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读完这本书时,虽然我觉得自己是爱教育,爱学生的,但是和李镇西老师相比,做得还是远远不够。年轻的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我想首先要做的就是如李镇西老师所说的,每天坚持写教育随笔和教学反思,把对孩子对教育的思想记录下来。多与孩子真诚的进行沟通,以便加速自己的成长。
教育是一种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加完美的职业,当你尽力把教育的每一件小事都做好时,就真的做起了教育。我将带着自己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用自己的心灵去赢得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在一片快乐的土壤中尽情地绽放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