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平安畅通县区评价办法(试行)(推荐5篇)

时间:2019-05-13 02:2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省平安畅通县区评价办法(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省平安畅通县区评价办法(试行)》。

第一篇:江苏省平安畅通县区评价办法(试行)

附件

江苏省平安畅通县区评价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了科学评价县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水平,推动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活动有效开展,根据《平安畅通县区评价指标体系》和《江苏省创建平安畅通县区实施方案》,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评价对象为县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第三条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活动评价以下内容:

(一)县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政策与机制;

(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三)道路交通执法管理和应急救援;

(四)车辆、驾驶人、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

(五)道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六)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状况。

第四条平安畅通县区评价指标分为核查指标和调查指标两类。核查指标是指以自评数据为基础,对规定的数据进行抽查核实的指标。调查指标是指以实地调查、测算所得数据为准的指标。省、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平时掌握的数据列入调查指标,在评价时予以参考。

第五条平安畅通县区评价应当按照具体的评价标准,采用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统计数据、调查走访等方式进行。

第六条平安畅通县区评价实行百分制。评价指标体系中每项设定基本分,分别为:P1-P3、P10-P17、P39为3分,P4-P9、P18-P38、P40-P44为2分。基本分乘以评价指数即为本项得分,各项得分总和为本地平安畅通县区评价分数。评价分数在90分以上的为模范等级,80分以上的为优秀等级,70分以上的为良好等级,60分以上的为合格等级,不满60分的为不合格等级。

第七条 按照评价标准,由省辖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组织对县区创建活动进行初评,评价结果报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初评达到优秀等级以上水平的县区,由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组织复评,复评结果报省政府和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达到模范、优秀等级水平的,由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向社会公布,良好等级以下水平由省辖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向社会公布。

1第八条当年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特大交通责任事故,对肇事驾驶人、机动车所在县区扣1分,多死亡1人加扣1分;没有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加2分;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的,不得评为良好以上等级。

第九条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成绩突出的县区,其工作做法、经验被省级以上政府或主管部门予以肯定推广,或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被省级以上政府或主管部门予以表彰奖励的,复评时视情给予加1至5分;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被省级以上政府或主管部门予以通报批评的,或者危险路段和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治理不力的,复评时视情给予扣1至5分。

第十条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活动每年进行一次评价。评价工作应当坚持标准,实事求是、公开公正,严禁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取消被评价资格。

第十一条 对连续2年以上被评为模范、优秀等级水平的县区应当予以表彰奖励。第十二条本办法中“以上”、“以下”均含本级。

第十三条本办法规定的县区包括县级市。

第十四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篇:《江苏省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办法(试行)》

《江苏省医院复核评价与评审办法(试行)》

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医院复核评价与评审办法(试行)》的通知

苏卫医〔2007〕56号

各市卫生局、厅直属有关医院:

为科学、规范地开展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工作,全面提升我省医院办院水平,增强综合实力,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卫生部《医疗机构评审办法》等,我厅研究制定了《江苏省医院复核评价与评审办法(试行)》(见附件),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工作的准则。现予以印发,请各地、各有关单位遵照执行。

附件:江苏省医院复核评价与评审办法(试行)

二○○七年十一月九日

抄送:无锡市医管中心、中大医院、省口腔医院、江大附院。

附件:

江苏省医院复核评价与评审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规范服务行为,提升医院综合水平,促进医院科学发展,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机构评审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医院复核评价是卫生行政部门对已确定等级的医院,在评审周期内进行检查、指导和监督等日常动态管理的主要形式,是履行卫生全行业监管职责的重要措施。包括全面复核评价和专项检查、考核等多种形式。

医院评审是卫生行政部门对未明确等次或评审周期期满后的医院的管理、医疗服务质量、技术水平、人才队伍、教学科研、医德医风及其他执业活动进行综合评估、审定,明确其等次的专业技术性活动。医院级别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确定,不属医院评审的范围。

第三条 复核评价和评审的主要依据是卫生部制定印发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医院评价标准与细则》和专项工作或活动的检查、考核、评分标准与细则等。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各评审周期内卫生政策导向、医疗卫生工作重点、医院运行中的实际情况等,调整、修订复核评价和评审指标与权重。

第四条 全省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各级各类医院(不含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均应按本办法参加复核评价和评审。

第五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相应的医院评价、评审的标准与细则,负责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的组织领导和管理。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六条 省卫生厅成立江苏省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省评委会),下设办公室、建立专家库。省评委会是全省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专业性组织,在省卫生厅领导下开展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成立相应的复核评价和评审组织、办事机构及专家库。

第七条 省评委会的主要职责是接受省卫生厅委托,开展调查研究,对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政策、措施、评审办法和程序等提出建议,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组织实施对授权范围内的医院进行复核评价和等级评审;对复核评价和评审结果提出处理意见;对省辖市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结果进行抽查复核,实行复核评价和评审质量控制。确定、降低或撤销医院等次等重大事项应经由常务委员会议研究。

省评委会办公室负责制定复核评价和评审工作计划、受理医院申请、组织协调落实复核评价和评审事务、总结复核评价和评审情况等日常工作。

第八条 省评委会委员主要由在职和部分退休的卫生行政、医疗、护理、医技等方面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医学专家组成,采取省卫生厅提名与各省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各有关医院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产生。

第九条 省评委会设名誉主任委员1名,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委员若干人。主任委员由省卫生厅分管领导兼任,名誉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常务委员由省卫生厅指定。

省评委会办公室设在省卫生厅医政处。办公室设主任1名,副主任1—2名,秘书1—2名,一般由省卫生厅医政处工作人员兼任。办公室可根据工作需要聘用相应的工作人员。

第十条 省评委会委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热爱医院管理工作。

(二)坚持原则,公道正直,清廉无私,保守秘密。

(三)具有主任科员以上行政职务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四)有15年以上医疗卫生行政管理或专业技术工作经历。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较高的业务水平,熟悉医院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

(五)身体健康,能胜任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工作。

第十一条 省评委会建立省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专家库。专家库成员由在职和部分退休的卫生行政、医疗、护理、医技、财务等方面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医学专家组成,采取卫生行政部门提名与有关医院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产生。

第十二条 省评委会专家库成员应接受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业务培训,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原则性强,清廉公道,保守秘密,不徇私情;

(二)掌握现代医院和卫生管理理论知识,熟悉有关医疗机构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政策;

(三)管理人员应具有10年以上医院管理工作经验;

(四)专业技术人员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五)年龄一般不超过65岁,身体健康并能胜任复核评价和评审工作。

第十三条 省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的组织机构由省卫生厅负责管理。

第十四条 省评委会及其办公室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保证复核评价和评审工作有序开展。

第三章 权限划分

第十五条 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实行分级负责制度。

省卫生厅负责制定全省三级综合医院、三级专科医院、二级综合医院、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评价标准与细则。组织领导三级医院、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复核评价和评审工作,确认三级医院、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等次。省评委会负责具体实施。

省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二级以下(含二级)专科医院、一级医院评价标准与细则,并报省卫生厅备案。组织领导辖区内二级医院的复核评价和评审工作,确认二级医院等次。

同级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会负责具体实施。二级甲等医院报省卫生厅审核后认定。省辖市卫生行政部门也可对所属的三级医院进行专项检查、考核等。

县(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一级医院的复核评价和评审工作,确认一级医院等次。同级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会负责具体实施。

第四章 周期与计划

第十六条 100张床位(含100张)以上的医院、口腔专科医院评审周期原则上为4年。

其他医疗机构的评审周期为2—3年。

第十七条 在评审周期内,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已明确等级的医院实行全面复核评价和不定期专项检查、考核与评价等,医院等级确认后,每2年至少应对其全面复核评价1次。

不定期专项检查、考核与评价等可每年进行。

第十八条 全面复核评价后,医院的等次如发生改变,则评审周期从改变之日起重新计算。对同一医院的全面复核评价和评审不在同一进行。

第十九条 各级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会应在每年年底前结合本地区实际和申请评审的医院数量等情况,分别制订下一的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计划,报经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后,将计划印发各有关医院。计划内容包括:开展复核评价和评审的医院数量和名单;各相关医院提交评审申请的时间,开展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的时间及初步安排;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的重点等。

各级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应在评审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复核评价和/或评审工作。

第五章 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 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工作坚持科学合理、导向正确、实事求是、严格严谨、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二十一条 医院复核评价的组织实施:

(一)医院复核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依法执业、医疗服务质量、医疗安全、医药费用、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公益性质、落实政府部门的指令性任务等。

(二)医院全面复核评价及各种专项检查、考核等均可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专项检查、考核包括医疗质量、三基抽考、整体护理质量、医院感染控制、药事管理、检验质控、行风建设等医院工作的各个方面。

(三)医院复核评价由卫生行政部门按权限划分,根据计划直接安排,明查应提前通知医院,暗访不得事先通知。

(四)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会根据复核评价的形式、内容、重点及要求,从所设的专家库成员中抽取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负责现场复核评价工作。专家组组长原则上由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会委员担任,卫生行政部门医政处(科)工作人员担任联络员兼秘书。

(五)委员和专家与被复核评价单位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性的,应主动提出回避,医院也有权要求其回避。委员和专家的回避由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会或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决定。

(六)复核评价结束,各专家组应在7日内将复核评价情况形成书面总结提交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会,经审核后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建立医院复核评价的反馈制度,将医院复核评价情况以整改建议书的形式反馈被复核评价医院。整改建议书内容包括复核评价结果和被复核评价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整改意见和时限等。

(八)被复核评价医院应根据整改建议书的要求,及时认真进行整改,并在收到整改建议书之日起10日内将整改措施和落实情况书面报告相应的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和卫生行政部门。

(九)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会应对医院整改的情况进行跟踪督查,促进整改落实。

第二十二条 医院评审的组织实施:

(一)未确定等级的医院应首先由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照卫生部下发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组织专家论证,确定级别,再按照卫生行政部门下发的医院评价标准与细则进行自评合格后,于每年年底前向相应的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提交《医院等次评审申请书》,申请等次评审。新建医院(含民办医院、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等)、资源重组后拟改变等次的医院须在运行3年后方可提出申请。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不予受理申请:

1、申请医院未进行自评或根据医院等次确定标准自评不合格的;

2、医院复核评价不合格的单位,整改期限不到的;

3、撤销医院等次或评审结论为不合格未满3年的;

4、发现申请材料等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三)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评审计划,将确定的评审时间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四)医院评审分自评、调研初评和正式现场评审三个阶段,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评由医院自行组织安排。调研初评由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报经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后安排。调研初评结束后,应在7个工作日内向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会提交调研初评情况总结和相关资料。调研初评报告内容包括:医疗机构基本情况、调研初评结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意见、能否进行正式现场评审的建议等。医院评审委员会根据调研初评的总结和相关资料,对有疑义的进行复核,具备条件后方可安排正式现场评审。

(五)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审的形式、内容、重点及要求,从所设的专家库成员中抽取相关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负责现场评审工作。专家组组长原则上由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会委员担任,卫生行政部门医政处(科)工作人员担任联络员兼秘书。

(六)委员和专家与被评审单位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性的,应主动提出回避,医院也有权要求其回避。委员和专家的回避由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会或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决定。

(七)现场评审采取听取汇报、医院主要负责人答辩、组织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全体人员和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考试、实地察看和调查、检查病案与相关资料、专业理论与技术操作考核、技术项目评估等方式。

(八)现场评审工作结束后,专家组应在7个工作日内将评审总结和结果密封后提交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会。

评审总结和结果应包括以下内容:

1、评审工作概况;

2、《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的符合情况;

3、医院评价标准和细则评分表,包括总得分、各项指标得分、扣分情况及相关依据;

4、被评审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意见和建议;

5、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6、评审专家组组长及全体成员签字。

(九)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会对评审总结和结果进行讨论并签署意见,呈报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委员会如有疑义,可要求专家组对某些项目进行重新审议或评审。讨论时应执行回避制度。

(十)卫生行政部门在收到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会提交的报告和相关材料后,应在20个工作日作出评审结论,并通知委员会、被评审的医院,同时报送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对评审不合格的医院应提出整改意见。

(十一)评审过程中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终止评审:

1、提供虚假评审资料,有伪造、涂改病历及有关档案资料等弄虚作假行为的;

2、有人民来信、来访反映医院重大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并提供明确线索,评审期间无法调查核实的;

3、违反评审纪律,采取不规范行为,影响评审专家的公正公平性,干扰评审专家工作的;

4、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三条 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工作有关的各种原始材料由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存档,保存期限不低于评审周期。

第六章 结果处理及确认

第二十四条 医院复核评价的结果处理:

(一)全面复核评价结论针对医院既定等级,根据医院评审确定等次的标准作出,分为合格、不合格。

(二)在评审周期内,在全面复核评价前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实行单项否决,直接定为不合格:

1、社会评价综合满意度≤80%的;

2、在医德医风、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

3、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出现人员伤亡,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

4、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违纪事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5、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对全面复核评价结论为不合格医院的处理意见分为限期整改、黄牌警告、降低或撤销等次三种。

(四)全面复核评价的结论和处理意见应经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会研究讨论后,由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公布。对不合格医院,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会的研究结果,决定给予限期整改、黄牌警告、降低或撤销医院等次的处理。

(五)卫生行政部门应将结论和处理意见及时通知相应的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会和被复核评价医院,并报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六)卫生行政部门应将全面复核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医疗机构校验的依据之一。

(七)属于不定期专项检查、考核等形式的复核评价,则根据具体的检查、考核评分细则,以评分为主,并将检查、考核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

第二十五条 医院评审的结果处理和确认:

(一)医疗机构等级分为三级六等:即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二级甲等、二级乙等;一级甲等、一级乙等。

(二)医院评审最终得分由周期性一次综合评审、评审周期内复核评价及下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检查考核等三部分评分结果组成。其中一次性综合评审得分占70%,复核评价得分占20%,下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检查考核评分结果占10%。如下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无检查考核评分结果,则复核评价得分占30%。原未定等次新申报评审的医院的评审最终得分构成由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实际确定。

(三)医院评审结论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种。最终得分大于或等于规定满分的90%为甲等,小于90%、大于或等于75%为乙等,小于75%为不合格。

(四)在评审周期内,出现第二十四条第(二)项情形之一者,实行单项否决,直接定为不合格。

(五)医院评审结论和等次应经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会研究讨论后,由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审批确认。

(六)卫生行政部门在正式批准医院等次前,应将医院等次评审结果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日,无疑义后再正式批准,同时向社会公告。

(七)评审合格的医院,由卫生行政部门按评审权限发给省卫生厅统一制作的评审合格证书或等级证书(以下简称评审证书)及标识,原卫生部等级医院的标识不得继续悬挂使用。评审证书须标明有效期,有效期应与医院评审周期相同。评审证书有效期满前6个月,医院应重新申报,到期不申报则自动取消等次,并不得再继续使用原证书和标识,原证书和标识应由发证的卫生行政部门收回。医院的等级标识必须与证书相符。

(八)在评审证书有效期内,经查实确在接受评审过程中弄虚作假,发证机关有权撤销原评审结论,并收回所发证书和标识。

第二十六条 被复核评价或评审的医院对结论有异议的,可在接到卫生行政部门下发的结论后30日内,向所属卫生行政部门或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重新审核的书面申请,并提交有关材料,说明充分理由。

受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合适的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会实施。重新审核结论由受理的卫生行政部门作出,并作为最终结论。

第二十七条 医院在平时工作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及违法、违规、违纪案件等,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委托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会严肃认真进行核查,一经查实,则应视情况予以黄牌警告、降低或撤销医院等次。

第二十八条 降低或撤销医院等次应经相应的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会研究通过后,由发证的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处理。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工作的组织领导与监督管理,确保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工作的公正公平,维护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工作的公信力。

第三十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工作实施方案、人员组成、回避制度的执行情况、程序、纪律执行情况等方面的审查和监督,贯彻落实本办法所规定的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的原则。

第三十一条 参加复核评价和评审专家的劳务费用由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发放。被复核评价或评审的医院不得以任何名义向专家组成员馈赠礼品、礼金及发放劳务费用等。

第三十二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和参加医院复核评价或评审的人员在医院复核评价或评审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的规定,不得利用职务或工作之便收受财物或谋取不正当利益。对有上述行为者,应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委员会成员、专家库成员发生上述行为者,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取消其委员或专家库成员资格。

第三十三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将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结果定期进行公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十四条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结论进行抽查复审。如发现原结论与实际情况不符,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有权变更下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评审结论。

第三十五条 各市、县(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每年底前将本地区开展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工作的总结逐级上报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各市、县(市)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办法或细则。

第三十七条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规划拟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区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等不参加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其他医疗机构复核评价和评审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由江苏省卫生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创建平安畅通县区考核评价标准及办法

创建平安畅通县区考核评价标准及办法

为进一步推动全国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根据《平安畅通县区评价指标体系(2008版)》和《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总体方案》(公通字[2005]53号)要求,特制定本标准及办法。

指数(90,80]的定义是大于等于80,小于90;指数[100,90]的定义是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本评价体系中相同的评价符号为相同的指数换算形式。

47个指标分为核查指标和调查指标两大类,其中核查指标42个,调查指标5个。核查指标以自评数据为基础,对某些数据进行抽查核实的指标;调查指标是指以实地调查、测算所得的数据为准的指标。

各项指标指数满分为100分。评价对象、评价方法相同的指标,可以同时进行考评、分别计算。

参加考核的县(区)如无某项指标所指的工作,经核实后,该项记平均分。

“平安畅通县区”分为三级,即部级、省级、地市级,并分别由相应级别的联席会议组织评价表彰。部级标准为:各评价指标分值没有区间的,应为100分;有区间的,应在90分以上。省级和地市级标准由各省(区、市)确定。

一、县区交通安全管理政策与机制

1、县(区)人民政府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

(1)建立并完善县级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机制: 【评价标准】建立和完善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或安委会会议制度,定期专题分析研究道路交通安全形势,采取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相应措施。

【评价办法】查看县(区)人民政府建立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或安委会会议制度;查看定期专题分析研究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及采取相应措施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文件、会议记录和相关资料。

(2)建立由县(区)人民政府主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副县(区)长担任主任的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制度:

【评价标准】县(区)人民政府成立由主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副县(区)长担任主要领导、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制度。

【评价办法】查看县(区)人民政府建立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制度文件。

(3)明确各有关部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职责并督促落实: 【评价标准】明确道路交通安全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建立规章制度,督促各有关部门履行工作责任。

【评价办法】查看县(区)人民政府明确道路交通安全各有关部门工作责任的文件、资料;查看各有关部门履行工作责任的工作记录文件、资料。

(4)组织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政策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署:

【评价标准】组织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政策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署内不得少于4次。

【评价办法】查看县(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政策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署会议或开展活动的相关记录图片、文件资料等。

【指数确定】根据汇报及查阅相关文件、记录、资料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2、乡镇建立道路交通安全领导机构

(1)成立由乡镇政府主管安全的副镇长任组长的机构,设立办公室,明确职责,配备负责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专职干部1至2人:

【评价标准】乡镇政府成立由主管安全的副镇长任组长的道路交通安全机构,明确机构工作职责,同时常设办公场所,配备1至2名专职干部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评价办法】查看乡镇政府成立道路交通安全机构的文件;查看机构常设办公室及专职干部的工作记录文件、资料。

(2)在每个行政村有交通安全信息员,做好信息采集工作: 【评价标准】在辖区内所有行政村都聘请专(兼)职交通安全信息员,开展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反馈等工作。

【评价办法】查看有关聘请交通安全信息员的制度文件;查看交通安全信息员名单、联系方式等资料;查看交通安全信息员采集、反馈的交通基础信息记录资料;随机选择2至3个行政村,实地与交通管理信息员进行交流,了解具体情况。

(3)建立健全各种台账(包括协管员、信息员、驾驶人、机动车、交通安全宣传、检查摩托车登记情况等): 【评价标准】对辖区内交通协管员、信息员、驾驶人、机动车、公路危险路段等交通基础信息进行摸底排查记录,对交通安全宣传、检查摩托车登记等交通安全工作进行记录,形成交通基础信息和交通安全工作台账。

【评价办法】查看有关交通安全工作台账管理制度文件;查看台账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汇报及查阅相关文件、记录、资料、抽查及实地考察调研,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3、县乡两级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责任制

(1)县乡两级政府制定并实施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 【评价标准】县(区)和乡镇两级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责任制,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

【评价办法】查看县(区)人民政府制定的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度和乡镇人民政府制定的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度,可抽查2个以上乡镇人民政府。

(2)建立道路交通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制度,形成完善的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体系: 【评价标准】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路面通行条件保障、交通违法行为管控等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制度,并形成了完善的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责任体系。

【评价办法】查看县(区)人民政府制定的道路交通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制度和乡镇人民政府制定的道路交通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制度相关文件资料,可抽查2个以上乡镇人民政府。

(3)将道路交通安全纳入政府考核内容,落实责任,兑现奖惩: 【评价标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并将责任落实到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实行奖惩兑现。

【评价办法】查看县(区)、乡镇人民政府的相关文件资料,可抽查2个以上乡镇人民政府。

(4)对发生特大交通事故负有监督、管理和领导责任的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评价标准】对发生特大交通事故负有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失职行为的部门给予了处理或通报,对负有失职责任的相关领导人给予了纪律处分。

【评价办法】查看县(区)和乡镇两级人民政府对发生特大交通事故负有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失职行为的部门和负有失职责任的相关领导人处理或处分的文件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汇报及查阅相关文件、记录、资料、抽查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4、制定本地区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并通过省级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

(1)制定本地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规划: 【评价标准】结合本县(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实际,制定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规划。

【评价办法】查看县(区)人民政府制定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规划文件资料及专家评审意见。

(2)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及趋势分析全面、准确、科学: 【评价标准】制定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规划,符合本县(区)道路交通安全实际和发展趋势,分析全面、客观、准确。

【评价办法】查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规划相关内容。

(3)规划目标明确、层次清晰、内容全面,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 【评价标准】制定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规划目标明确、内容全面、层次清晰,并与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协调一致。

【评价办法】查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规划相关内容。(4)政府批准实施: 【评价标准】制定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规划,已由县(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评价办法】查看县(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规划的文件。

【指数确定】根据汇报及查阅相关文件、记录、资料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5、县(区)人民政府出台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具体政策、措施

(1)根据省(区、市)人民政府下发的有关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文件,县(区)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贯彻落实方案:

【评价标准】根据省(区、市)人民政府下发的有关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文件,结合本县(区)交通安全工作实际情况,制定细化实施方案并贯彻落实。

【评价办法】查看了解省(区、市)人民政府下发的有关文件,检查县(区)人民政府相应细化工作方案文件及贯彻落实工作情况记录资料。

(2)县(区)人民政府下发有关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文件:

【评价标准】在分析研判本地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基础上,制定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措施,以县(区)人民政府名义下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

【评价办法】查看县(区)人民政府下发的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文件,了解工作措施贯彻落实情况。

(3)县(区)联席会议下发有关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文件。

【评价标准】在分析研判本地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基础上,制定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措施,以县(区)联席会议名义下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

【评价办法】查看县(区)联系会议下发的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文件,了解工作措施贯彻落实情况。

【指数确定】根据汇报及查阅相关文件、记录、资料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6、扶持农村客运发展

(1)制定城乡公共客运交通发展计划: 【评价标准】结合城乡群众交通出行需求,制定了城乡公共客运交通发展计划。

【评价办法】查看县(区)人民政府制定的城乡公共客运交通发展计划文件。

(2)制定扶持农村公共交通发展政策: 【评价标准】根据本县(区)道路交通实际和农村群众交通出行的需求,制定扶持农村公共交通发展政策。

【评价办法】查看县(区)人民政府制定的扶持农村公共交通发展政策相关文件。

(3)落实发展计划和政策,乡镇客运班线通行率达到100%,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行率达到60%以上:

【评价标准】组织进行乡镇客运班线和行政村客运班线的建设工作,贯彻落实发展计划和政策。

【评价办法】查看乡镇和行政村客运班线台账资料。分别随机选择2至3个乡镇和行政村,实地考察了解客运站、客运车辆、相应班线的运营情况。

【指数确定】根据汇报及查阅相关文件、记录、资料及实地考察调研,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7、建立和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专报制度

(1)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制定交通安全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单位: 【评价标准】制定本县(区)和乡镇的交通安全工作计划,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要求、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评价办法】查看县(区)人民政府制定的交通安全工作计划和乡镇人民政府制定的交通安全工作计划文件,可抽查2个以上乡镇人民政府。

(2)每年7月10日前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本地上半年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 【评价标准】当年7月10日前,县(区)或乡镇人民政府逐级向上级人民政府上报上半年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报告。

【评价办法】查看县(区)人民政府向市人民政府上报的上半年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报告及上报时间;查看乡镇人民政府向县(区)人民政府上报的上半年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报告及上报时间。

(3)每年1月15日前专报上一工作情况: 【评价标准】次年1月15日前,县(区)或乡镇人民政府逐级向上级人民政府专报上一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

【评价办法】查看县(区)人民政府向市人民政府专报的上一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报告及时间;查看乡镇人民政府向县(区)人民政府专报的上一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及报告时间。

(4)辖区内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后,县(区)政府在一个月内向市人民政府上报事故调查处理和问题整改报告: 【评价标准】辖区内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后,县(区)人民政府在一个月内向市人民政府上报了事故调查处理和问题整改报告。

【评价办法】依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的辖区内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情况,查看县(区)人民政府向市人民政府上报的事故调查处理和问题整改报告和上报时间。

【指数确定】根据汇报及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台账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8、县(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1)县(区)人民政府组织制定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计划,明确公安、农业(农机)、司法、教育、宣传及新闻单位等相关部门职责: 【评价标准】县(区)人民政府组织制定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计划,同时明确了公安、交通、农业(农机)、司法、教育、宣传及新闻单位等各相关部门的职责。

【评价办法】查看县(区)人民政府制定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计划。

(2)各相关部门制定交通安全宣传计划,建立交通安全宣传台账,组织制作交通安全宣传资料: 【评价标准】各相关部门按照县(区)人民政府制定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计划,结合本部门职责制定本部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计划或实施方案(意见),建立工作台账及组织开展的活动。

【评价办法】查看由县(区)人民政府汇集各相关部门制定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计划或实施方案(意见);抽查2个以上有关部门建立的工作台账,组织开展活动的相关文件、图片、资料等。

(3)落实必要的交通安全宣传专项经费: 【评价标准】落实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必要专项经费。【评价办法】查看县(区)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落实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必要专项经费的文件。

【指数确定】根据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台账、图片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9、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机构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1)在行政村、社区、学校、重点单位和公众宣传园地设立交通安全宣传橱窗或板报,设臵率90%以上: 【评价标准】在国道、省道、主干道沿线的行政村、社区、学校等设有交通安全宣传橱窗或板报,设臵率达90%以上。

【评价办法】实地检查行政村、社区、学校设立的交通安全宣传橱窗或板报,抽查对象2个以上。

(2)在50人以上单位普遍设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专(兼)职人员,设立率90%以上: 【评价标准】 50人以上的单位普遍设立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专(兼)职人员,设臵率达90%以上。

【评价办法】查看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专(兼)职人员的名册,可抽查2个以上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

(3)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及乡镇有线广播等多种媒体开设固定的交通安全宣传栏目,宣传交通安全常识,开展交通事故警示教育: 【评价标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机构在有线广播宣传交通安全常识、开展交通事故警示教育,县(区)人民政府在报纸、电台和电视台开设有交通安全宣传栏目。

【评价办法】抽查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开展交通安全常识宣传和交通事故警示教育活动的相关文字资料,报纸、电台和电视台开设有交通安全宣传栏目的凭证,抽查对象2个以上。

(4)配合职能部门针对不同对象组织开展专项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评价标准】积极配合职能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形式,适时组织开展了专项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评价办法】抽查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配合职能部门组织开展专项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的相关文字资料,抽查对象2个以上。

【指数确定】根据汇报及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台账、抽查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10、执法部门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1)及时更新宣传教育内容,定期将辖区内交通事故案例汇集成交通安全宣传材料,提供给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机构及社区、单位、学校等: 【评价标准】各相关执法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将辖区内有针对性的交通事故案例和交通安全常识宣传材料,提供给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机构和社区、单位、学校等。

【评价办法】抽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机构、社区、单位和学校各相关执法部门提供的交通事故案例和交通安全常识宣传材料,抽查对象2个以上。

(2)在车管所(站)、驾驶人考试场、事故处理、交通违法处理等窗口张贴宣传挂图,播放宣传片:

【评价标准】在车管所(站)、驾驶人考试场、交通违法处理、交通事故处理等窗口张贴交通安全宣传挂图,播放交通安全宣传片。

【评价办法】实地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车管所(站)、驾驶人考试场、交通违法处理、交通事故处理等窗口张贴交通安全宣传挂图,播放交通安全宣传片的情况。

(3)在有条件的交警执勤岗(点),张贴宣传挂图或者发放宣传材料:

【评价标准】有固定营房的交警中队和有条件的执勤岗(点),张贴交通安全宣传挂图或者发放交通安全宣传材料。

【评价办法】抽查交警中队或有条件的执勤岗(点)张贴交通安全宣传挂图或者发放交通安全宣传材料的情况。

(4)对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及相关责任追究情况进行曝光:

【评价标准】对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交通事故依法追究相关责任,并将追究责任的情况通过媒体及时进行曝光。

【评价办法】查看追究相关责任和进行曝光的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汇报及查阅相关文件、资料、抽查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11、重点群体的专项教育

(1)交通部门严格营运驾驶人培训制度,公安部门重点加强对驾驶人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并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评价标准】交通部门建立完善严格营运驾驶人培训的制度,并作为重要指标进行考核,奖惩兑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重点加强了对驾驶人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并作为重要考核内容。

【评价办法】查看交通部门建立的营运驾驶人严格培训制度及考核、奖惩的相关文件资料;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驾驶人进行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宣传教育并实行考核的文件资料。

(2)司法部门将交通安全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作为全民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入普法教育计划: 【评价标准】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作为全民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列入了当地普法教育计划之中。

【评价办法】查看司法部门将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作为全民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列入当地普法教育计划的相关文件资料。

(3)教育部门将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的有关内容纳入中、小学校教学计划,并将学生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情况纳入操行评定: 【评价标准】教育部门督促学校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纳入中、小学安全教育中,开展了教学,组织了活动;学校将学生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情况纳入对学生个人的综合评定内容。

【评价办法】查看学校有关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的活动记录、纳入对学生个人综合评定的相关文件资料,抽查2个以上中、小学校。

(4)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宣传贯彻《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管理办法》,加强对城市公共交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 【评价标准】宣传和贯彻《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管理办法》,并对城市公共交通从业人员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评价办法】查看主管部门开展交通安全教育的相关文件资料。

(5)农业(农机)部门结合农时特点,采取适合农村特点的有效形式开展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人的安全宣传教育:

【评价标准】结合农村和农时的特点,适时采取有效形式,开展了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人的安全宣传教育。

【评价办法】查看农机部门开展对驾驶人安全宣传教育的相关文件资料。

(6)用工单位组织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交通安全知识学习和教育: 【评价标准】用工单位组织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宣传教育的情况。

【评价办法】查看重点用工单位组织外来务工人员交通安全知识学习和宣传教育的相关记录。

【指数确定】根据汇报及查阅相关文件、图片、资料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12、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普及率

交通参与者普法程度、交通安全常识知晓情况: 【评价标准】开展交通安全常识的普及活动,广大交通参与者对交通安全常识的知晓率不低于80%。

【评价办法】通过发放问卷抽样调查,确定交通参与者交通安全常识的普及率。

【指数确定】根据抽样调查的情况,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13、交通参与者守法率

交通参与者遵章守法程度:

【评价标准】交通参与者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率。【评价办法】现场调查,确定交通参与者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率。

【指数确定】根据现场调查的情况,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三、道路通行管理和执法

14、县乡道路管控能力

(1)在机动车保有量在1万以上,或者通车里程在500公里以上的乡镇设立了交警中队: 【评价标准】机动车保有量在1万以上或者通车里程在500公里以上的乡镇设立了交警中队。

【评价办法】核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的机动车保有量1万以上或者通车里程500公里以上乡镇的数量,查看设立交警中队的文件资料,可抽查交警中队。

(2)在有条件的交警中队办理摩托车、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和驾驶人管理业务: 【评价标准】在有条件的交警中队办理摩托车、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和驾驶人管理业务。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有条件的交警中队办理摩托车、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和驾驶人管理业务的情况。

(3)建立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勤务制度: 【评价标准】建立了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勤务制度。【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勤务制度、勤务安排。

(4)乡镇政府和村委会有专人负责交通安全工作,掌握本地区机动车和驾驶人情况,协助维护农村公路交通秩序,宣传交通法规: 【评价标准】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委会有专人负责交通安全工作,掌握和了解本辖区机动车和驾驶人情况,并协助有关部门维护农村公路交通秩序,宣传交通法律法规。

【评价办法】查看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交通安全工作的专人名单;辖区机动车、驾驶人基本情况以及协助维护农村公路交通秩序和宣传交通法律法规的工作记录及文字、图片等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汇报及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台账、抽查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15、公路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率(1)无牌无证率: 【评价标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农机部门严格查处无牌无证机动车上路行驶的交通违法行为。

【评价办法】在国、省、县、乡道路上确定抽样点,通过随机抽样调查,确定无牌无证机动车辆上路行驶的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率。

(2)机动车辆超速率: 【评价标准】严格查处机动车超速行驶的交通违法行为。【评价办法】在国、省、县、乡道路上确定抽样点,随机抽样调查,确定机动车辆超速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率。

(3)客运车辆超员率: 【评价标准】严格查处客运车辆超员的交通违法行为。【评价办法】在国、省、县、乡道路上确定抽样点,随机抽样调查,确定客运车辆超员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率。

(4)货车和拖拉机违法载人率: 【评价标准】严格查处货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和拖拉机等非客运车辆载人的交通违法行为。

【评价办法】在国、省、县、乡道路上确定抽样点,随机抽样调查,确定货运汽车、低速汽车和拖拉机等非客运车辆违法载人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率。

(5)摩托车驾乘人员不戴头盔率: 【评价标准】严格查处摩托车驾乘人员不戴头盔的交通违法行为。

【评价办法】在国、省、县、乡道路上确定抽样点,随机抽样调查,确定摩托车驾乘人员不戴头盔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率。

【指数确定】根据抽查的情况,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16、重点路段管控能力

在事故多发路段和交通拥堵路段设臵执勤点,严格查纠交通违法行为:

【评价标准】在事故多发路段和交通拥堵路段设臵执勤点,并严格查纠各类交通违法行为。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确定的事故多发路段和交通拥堵路段的数量以及设臵执勤点的文件资料,核查事故多发路段、交通拥堵路段执勤点的设臵情况和查纠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登记,并抽查执勤点。

【指数确定】根据查阅相关文件、资料、抽查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17、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

(1)交通部门按规定受理、审核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车辆和从业人员的准入资格: 【评价标准】按照相关规定,交通部门严格受理、审核了运输危险化学品企业、车辆和从业人员的准入资格,并按要求进行培训,组织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考试。

【评价办法】查看交通部门严格受理、审核运输危险化学品企业、车辆和从业人员资格以及进行培训、考试的相关文件资料。

(2)对运输危险化学品槽罐等容器的检验率达到100%: 【评价标准】对运输危险化学品槽罐等容器的检验率达到100%。

【评价办法】查看质量监督部门对运输危险化学品槽罐等容器检验的数量和检验的结果等相关文字资料;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对危险化学品槽罐车进行审验工作。

(3)公安部门对剧毒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审批率达100%: 【评价标准】公安部门严格审核、审批、办理剧毒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相关证件,审批率达到100%。认真审核剧毒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车辆、驾驶人和押运人的资格,严格按程序办证。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机关有关部门审核、审批、办理危险化学品运输的相关档案资料;查看审核、审批、办理《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的档案资料。

(4)公安部门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货物运输车辆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查处超载危险化学品车辆: 【评价标准】按规定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货物运输车辆的监督检查,对运输剧毒化学品车辆的通行时间、路线和相关信息及时通报路面执勤民警,路面执勤民警严格实施监管;对超速、超载、不按规定的时间、路线行驶和无《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运输剧毒化学品的车辆及驾驶人依法严格处罚。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机关有关部门对危险化学品货物运输车辆监督检查的记录,对运输剧毒化学品车辆进行监管的勤务安排或记录和对违法运输剧毒化学品驾驶人的处罚法律文书档案。

【指数确定】根据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台账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18、货车超限超载治理能力

(1)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臵治超站点,严格查处超限超载车辆: 【评价标准】交通部门设臵的治超站点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并严格查处超限超载车辆,无违规治超站点。

【评价办法】查看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臵治超站点的文件,抽查治超点。

(2)治超站点交通组织科学,无严重交通堵塞的现象: 【评价标准】设臵的治超站点交通组织科学、合理,无因设臵治超点或开展治超工作而造成严重交通堵塞现象。

【评价办法】查看设臵治超站点的资料和分布示意图,抽查治超点的交通组织和工作秩序情况。

(3)治超经费得到保障和落实: 【评价标准】用于治超工作的经费得到了保障和落实。【评价办法】查看县(区)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保障和落实治超工作经费的文件资料,抽查治超点。

(4)对超载货车驾驶人实行严格记分: 【评价标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对超载货车驾驶人处罚的同时,严格实施交通违法记分管理。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超载货车驾驶人的处罚情况和实行交通违法记分管理的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查阅相关文件、资料、抽查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19、城区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综合情况 酒后驾车、机动车不按标志标线通行、驾乘摩托车不带头盔、非机动车和行人不遵守信号灯、不按标志标线通行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所占比例情况:

【评价标准】酒后驾车、机动车不按标志标线通行、摩托车驾乘人员不戴头盔、非机动车和行人不遵守信号灯、不按交通标志标线通行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

【评价办法】通过对酒后驾车、机动车不按标志标线通行、摩托车驾乘人员不戴头盔、非机动车和行人不遵守信号灯、不按交通标志标线通行的抽样调查,确定综合率。

【指数确定】根据抽样调查的情况,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20、城区交通监控设备应用

(1)重点路口安装闯红灯监视设备: 【评价标准】在交通流量大、交通违法行为较多等重点路口安装闯红灯监视设备。

【评价办法】现场查看在重点路口安装的闯红灯监视设备,抽查对机动车闯红灯交通违法行为实施处罚的法律文书档案。

(2)重点路口和事故多发路段安装测速设备: 【评价标准】在重点路口和事故多发路段安装测速设备或使用测速仪对机动车超速进行查处。

【评价办法】现场查看重点路口和事故多发路段安装的测速设备或使用测速仪对机动车超速行驶进行查处的工作情况,抽查对机动车超速行驶交通违法行为实施处罚的法律文书档案。

(3)测速设备安装路段上设臵测速提示标志: 【评价标准】在路段上安装的测速设备或使用测速仪对机动车超速行驶进行测速时,按规范设臵测速提(警)示标志。

【评价办法】现场查看在路段上安装的测速设备或使用测速仪进行测速地点设臵的测速提(警)示标志。

(4)安装闯禁行监视设备等交通监控设备: 【评价标准】有条件的情况下,在禁止车辆通行的路段上安装监视等交通监控设备。

【评价办法】现场查看禁行路段上安装的监视等交通监控设备。

【指数确定】根据查阅相关文件、资料、抽查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21、城区路网交通流组织

(1)制定城区路网交通流组织方案: 【评价标准】根据路网结构和交通流量的实际,制定了城区路网交通流组织方案。

【评价办法】查看有关部门制定的城区路网交通流组织方案文件资料。

(2)路网交通流量分布均衡: 【评价标准】根据交通流量和路网分布情况,采取了设臵交通标志等方法,使交通通行流量达到均衡。

【评价办法】查看均衡交通流量的文字、示意图等相关资料,抽查路段交通通行流量的状况。

(3)建立静态交通管理制度和机制,停车场站建设和管理到位: 【评价标准】建立静态交通管理制度和机制,并根据道路的通行条件和停车需求,使停车场(点)的建设、设臵实现了科学合理和管理有序。

【评价办法】查看有关部门制定的静态交通管理制度和机制以及停车场(点)的建设、设臵、管理等相关文件资料,抽查停车场(点)。

(4)统一审批占用、挖掘道路: 【评价标准】对占用或挖掘道路实行统一的审批制度。【评价办法】查看主管部门对占用和挖掘道路实行统一审批的文件资料;抽查占用或挖掘道路现场,查看审批手续。

(5)非法占道得到清理: 【评价标准】对影响交通通行的非法占道行为及时进行清理,无非法占道行为。

【评价办法】查看主管部门对非法占道行为进行清理的相关文件资料或工作记录。

【指数确定】根据查阅相关文件、资料、调查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22、交通信息发布渠道

(1)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定时发布交通信息: 【评价标准】在广播、电台、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多种媒体上适时发布了交通信息。

【评价办法】查看有关部门发布交通信息的媒体种类和相关资料。

(2)利用可变情报板,实时发布动态交通信息: 【评价标准】利用可变情报板实时发布动态交通信息。【评价办法】现场查看利用可变情报板实时发布动态交通信息的情况。

【指数确定】根据查阅相关文件、资料、查看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23、交通事故紧急救援

(1)建立道路交通事故急救网络,对道路交通事故伤员救治实行“绿色通道”:

【评价标准】对道路交通事故伤员的急救、救治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机制,实行了“绿色通道”。

【评价办法】查看有关部门对道路交通事故伤员急救、救治建立的工作机制和实行“绿色通道”的相关文件资料。

(2)建立危重伤员医疗专家应急救援预案: 【评价标准】对道路交通事故伤员的救治,建立了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评价办法】查看卫生等部门对道路交通事故伤员救治建立的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3)建立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抢救联动机制: 【评价标准】对道路交通事故施救、抢救和交通保障,建立了联动机制。

【评价办法】查看有关部门对道路交通事故施救、抢救和交通保障建立联动机制的相关文件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查阅相关文件、资料、查看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四、车辆、驾驶人、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

24、对驾驶人培训质量的监督检查

(1)督促辖区内驾驶人培训机构严格落实教学大纲,在驾驶人培训内容中增加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实际道路驾驶、紧急救助常识等内容: 【评价标准】制定了对辖区内驾驶人培训机构严格落实教学大纲的管理制度,并督促各驾校在驾驶人培训中增加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实际道路驾驶和交通事故等急救常识的内容。

【评价办法】查看交通、农机部门对管辖驾驶人培训机构严格落实教学大纲的制度和督促各驾驶人培训机构在培训中增加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实际道路驾驶、交通事故等急救常识内容的相关文件资料,抽查驾驶人培训机构。

(2)建立驾驶人培训机构培训质量排行榜制度: 【评价标准】对辖区内各驾驶人培训机构的培训情况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质量排行榜制度,每年公布排名。

【评价办法】查看交通、农机部门对管辖各驾驶人培训机构质量排行榜制度和排名公布的文件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查阅相关文件、资料、抽查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25、完善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记分制度

(1)对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给予处罚的同时,进行记分管理: 【评价标准】在对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处罚的同时,按规定实施了记分管理。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和实施记分管理的记录资料。

(2)对违法记分满12分的,通知参加教育考试率达到100%: 【评价标准】对交通违法行为记分满12分的机动车驾驶人及时通知其参加教育考试,通知率达到100%。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违法行为记分满12分驾驶人通知参加教育考试的文字资料。

(3)不参加教育考试的,公告驾驶证失效率达到100%: 【评价标准】对记满12分不参加教育考试停止使用的机动车驾驶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公告,公告率达到100%。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记满12分不参加教育考试停止使用机动车驾驶证公告的相关文字资料。

(4)将所有违法记分的信息(含异地违法、肇事驾驶人的记分信息)、考试信息录入机动车驾驶证计算机管理系统: 【评价标准】对驾驶人的交通违法记分信息(含异地违法、肇事驾驶人的记分信息)、考试信息及时录入了驾驶证计算机管理系统。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驾驶证计算机管理系统对驾驶人交通违法记分信息(含异地违法、肇事驾驶人的记分信息)、考试信息录入的相关记录。

【指数确定】根据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台账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26、完善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制度

(1)按规定受理、审核申请人相关资料、证明,用好驾驶人培训记录: 【评价标准】按照规定及时受理和严格审核申请驾驶人的相关资料、证明以及驾驶人的培训记录。

【评价办法】抽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和审核申请驾驶人的档案。

(2)依法对申请人进行考试,考试项目、内容和标准符合规定: 【评价标准】对驾驶证申请人进行考试时,按照规定的相关科目严格进行考试。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驾驶证申请人考试科目的设臵资料,可现场抽查有关科目的考试情况。

(3)建立对考试员的资格管理和考评制度: 【评价标准】考试员必须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同时建立管理和考评制度。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考试员的名单、资格证书和管理考评制度等文件资料。

(4)按照规定核发机动车驾驶证: 【评价标准】按照规定经考试合格后核发机动车驾驶证。【评价办法】抽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机动车驾驶证的档案。

(5)在考试中增加实际道路驾驶和安全行车知识的考试内容: 【评价标准】按照规定对申请驾驶人考试中实行实际道路驾驶和安全行车知识的考试。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申请驾驶人实际道路驾驶和安全行车知识考试的相关文字资料,可现场抽查增加考试内容的情况。

(6)建立驾驶人培训、考试责任追究和通报制度: 【评价标准】建立了驾驶人培训、考试责任追究及通报制度。【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驾驶人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建立考试责任追究的相关文件资料;交通部门对驾驶人的培训责任追究的相关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台账、抽查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27、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工作的监督

(1)建立对机动车安全检验机构的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评价标准】机动车安全检验机构建立了监督检查制度,并定期进行了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其限期整改。

【评价办法】查看质检部门对机动车安全检验机构建立的监督检查制度、定期检查记录和对存在问题督促限期整改的文件资料,抽查机动车安全检验机构。

(2)对检验机构不具备规定的检验条件的,责令其完善检验条件,情节严重的暂停检验工作直至撤销其检验资格: 【评价标准】机动车检验机构必须具备规定的检验条件。对不具备规定的检验条件或存在严重问题的,已书面通知责令其限期整改;对在限期内未整改或虽经整改仍不符合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责令其暂停检验工作,直至撤销其检验资格。

【评价办法】查看质检部门对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查的工作记录和处理的相关文件资料。

(3)按规定对检验人员进行上岗培训、统一考试、核准登记: 【评价标准】机动车检验机构的检验人员经过上岗培训、统一考试和核准登记,并取得上岗资格证。

【评价办法】查看质检部门对机动车检验机构检验人员的上岗培训、统一考试和核准登记等文件资料;抽查机动车检验机构检验人员的上岗资格证。

(4)与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联网,依法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实行监督管理,对存在只收费不检测、不按规定检测以及出具虚假检验结果等行为的,依法进行处罚: 【评价标准】机动车检验机构对机动车辆的检验信息已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车辆管理计算机系统实现联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质检部门对机动车检验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对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依照相关规定实施处罚。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车辆管理计算机系统与机动车检验机构的联网情况;查看因出具虚假检验结果报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或质检部门对违法机动车检验机构予以处罚的法律文书。

(5)对因车辆检验把关不严,导致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通报质检部门依法查处,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评价标准】机动车检验机构因对车辆检验把关不严而导致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及时通报质检部门。质检部门依法对机动车检验机构作出查处和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处理结果抄送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评价办法】查看因机动车检验机构对车辆检验把关不严而导致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后,公安交通管理部给质检部门的通报和质检部门依法作出的查处和追究相关责任人处理结果抄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文件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查阅相关文件、资料、查看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28、对运输企业的监督管理

(1)按规定受理、审核运输企业市场准入申请,严格运输企业准入资格管理: 【评价标准】按照有关规定对受理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按规定进行许可。

【评价办法】抽查交通部门对申请人的许可档案资料。(2)按规定受理、审核运输企业驾驶人等从业人员资格: 【评价标准】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受理运输企业驾驶人等从业人员的申请,审核资格,办理相关证件。

【评价办法】抽查交通部门受理和审核的运输企业驾驶人从业人员的档案资料。

(3)建立健全汽车客运站的安全监督制度: 【评价标准】汽车客运站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及工作监督制度,并对违反制度的从业人员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理。

【评价办法】查看汽车客运站是否按照交通部门的要求建立了安全管理和工作监督制度,以及对违反制度从业人员处理的相关文件资料。

(4)建立健全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评价标准】运输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和奖惩兑现等工作制度。

【评价办法】查看运输企业是否按照交通部门要求建立、健全了各类安全管理制度的文件;抽查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和奖惩兑现等文件资料。

(5)督促客运和危险化学品运输经营者投保承运人责任强制保险: 【评价标准】客运和危险化学品运输的经营者按照规定投保承运人责任强制保险。

【评价办法】查看客运和危险化学品运输的经营者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投保承运人责任保险的资料。

(6)公安部门依法查处6个月内连续发生2起死亡3人以上(负主要以上责任)道路交通事故的运输企业: 【评价标准】对6个月内连续发生2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而负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的运输企业及相关责任人,按照相关规定,依法进行查处。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对6个月内连续发生2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而负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的运输企业及相关责任人进行查处的相关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台账、抽查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29、运输企业营运车辆管理

(1)运输企业营运车辆定期检验率100%,并保持车辆完好的技术状况: 【评价标准】运输企业的营运车辆在规定期限内进行了检验,检验率达到100%;建立健全营运车辆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等制度,使营运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保持完好。

【评价办法】抽查运输企业营运车辆定期检验的具体情况。(2)运输企业营运车辆按规定安装并有效使用行驶记录仪或GPS: 【评价标准】运输企业的营运车辆按照有关规定安装了行驶记录仪或GPS,并保持有效使用。

【评价办法】查看交通部门要求运输企业营运车辆按照有关规定安装行驶记录仪或GPS的文件;抽查运输企业营运车辆安装的行驶记录仪或GPS以及使用情况。

(3)运输企业对营运载客汽车、载货汽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安装使用行驶记录仪或GPS等装备,制定计划: 【评价标准】运输企业按照规定,对未安装使用行驶记录仪或GPS等装备的营运载客汽车、载货汽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制定安装使用计划。

【评价办法】查看由交通部门汇集的运输企业对未安装使用行驶记录仪或GPS等装备的营运载客汽车、载货汽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制定的安装使用计划。

(4)对一年内累计2次超员或1次超员50%以上的违法客运车辆,所属运输企业视情节严重情况对其进行再教育、调离岗位、解聘等处理: 【评价标准】运输企业对一年内累计2次超员或1次超员50%以上交通违法行为的客运车辆驾驶人,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进行了安全教育、调离岗位、解除聘用等处理。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汇集的运输企业对一年内累计2次超员或1次超员50%以上交通违法行为客运车辆驾驶人的名单和运输企业的处理情况。

【指数确定】根据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图片、抽查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30、严把机动车登记、检验关

(1)建立完善的机动车(含拖拉机)登记、检验、管理制度: 【评价标准】建立完善机动车辆(含拖拉机)的登记、检验、管理制度。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农机部门建立、完善的机动车辆登记、检验、管理制度。

(2)严格实施牌照发放管理,杜绝为不符合标准的车辆发放牌照: 【评价标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工作规范发放各类机动车牌照,无违规违法行为。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农机部门严格发放各类机动车牌照制定的管理制度,抽查机动车辆档案。

(3)载客汽车注册登记率达到100%,重、中型载货汽车达到100%,其他汽车达到95%以上,拖拉机达到90%以上,摩托车达到85%以上: 【评价标准】载客汽车、重型和中型载货汽车的注册登记率达到100%,其他汽车的注册登记率达到95%以上,拖拉机的注册登记率达到90%以上,摩托车的注册登记率达到85%以上。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农机部门的机动车辆注册登记资料;上路抽查机动车辆注册登记情况,确定注册登记率。

(4)营运载客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定期检验率达到100%,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和重、中型载货汽车达到90%以上,其他汽车达到95%以上,拖拉机达到80%以上,摩托车达到80%以上: 【评价标准】营运载客汽车、大型和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的定期检验率达到100%;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和重、中型载货汽车的定期检验率达到90%以上,其他汽车的定期检验率达到95%以上,拖拉机和摩托车的定期检验率达到80%以上。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农机部门各类机动车辆的定期检验资料;上路抽查机动车的定期检验辆情况,确定定期检验率。

(5)大型客车、货车以及其他营运车辆报废率达到100%,监销率达到100%: 【评价标准】大型客车、货车和其他营运车辆的报废率和监销率达到100%。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农机部门对大型客车、货车和其他营运车辆报废和监销的相关资料。

(6)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注销率达到100%: 【评价标准】按照有关规定,对已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及时注销率达到100%。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农机部门对已达到强制报废标准机动车注销的相关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查阅相关文件、资料、抽查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31、客运班线夜间通行管理

客运企业制定并落实夜间通行管理规定;客运企业无客运班线夜间通行达不到安全通行条件的三级以下山区公路:

【评价标准】客运企业制定和落实夜间客运车辆通行的管理规定和措施,无在夜间达不到安全通行条件三级以下山区公路的客运班线。

【评价办法】查看交通部门审批的客运班线有无夜间通行三级以下山区公路的情况,对夜间达不到安全通行条件三级以下山区公路进行抽查。

【指数确定】根据查阅相关文件、资料、抽查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32、对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和承租车辆的监管

(1)建立健全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和承租车辆监管制度: 【评价标准】运载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的校车和承租车辆符合有关规定,并建立健全监管制度。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教育部门对校车和承租车辆实施监督管理的相关文件资料。

(2)学校建立并完善校车和承租车辆及驾驶人的管理制度,有明确的责任人: 【评价标准】学校对校车和驾驶人建立和完善了管理制度,明确和落实了责任人。

【评价办法】查看由教育部门或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汇集的学校对校车及驾驶人的管理制度和责任人名单,抽查学校管理的情况。

(3)校车和承租车辆依法登记注册、定期检验,并保持车况完好: 【评价标准】所有校车依法进行登记注册、定期检验,统一标识,并保持车辆技术状况完好。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汇集的校车基本情况资料;抽查校车。

(4)校车和承租车辆无超员现象: 【评价标准】运载学生或儿童的校车和承租车辆无违法超员,并依法随车配备了监护人员。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或教育部门对校车管理的相关规定;上路抽查校车。

(5)没有将无牌无证车辆、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作为校车和承租车辆的现象: 【评价标准】学校按照公安部和教育部的规定,校车中没有无牌无证车辆、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和机动三轮车。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或教育部门对校车管理的相关规定;上路抽查校车。

【指数确定】根据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台账、抽查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33、交通管理信息共享

(1)公安部门及时将车辆、驾驶人及交通违法、交通事故信息通报有关部门: 【评价标准】按照有关规定,对机动车辆及驾驶人的交通违法、交通事故信息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通报。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向有关部门通报机动车辆及驾驶人的交通违法、交通事故信息的文字资料。

(2)农业(农机)部门建立完善拖拉机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定期向公安部门通报有关情况: 【评价标准】农业(农机)部门建立完善拖拉机的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并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通报拖拉机登记注册和检验等有关情况信息。

【评价办法】查看农业(农机)部门使用信息系统对拖拉机登记管理的相关资料和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的季度通报资料。

(3)公安部门及时将事故多发路段的相关情况通报交通、安全监管部门: 【评价标准】对发生的交通事故适时进行分析,确定出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和成因,提出整改意见及措施,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同时通报交通和安监部门。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向政府报告和向交通、安监部门通报交通事故多发路段的文件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汇报及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台账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五、道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34、道路安全隐患排查

(1)建立道路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制度,职责明确:

【评价标准】县(区)人民政府建立道路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制度,并明确了安监、交通、公安等有关部门在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中的职责。

【评价办法】查看县(区)人民政府道路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制度文件;查看各有关部门定期进行隐患排查的工作记录资料。

(2)建立道路安全隐患排查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评价标准】县(区)人民政府建立道路安全隐患定期排查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排查工作有序开展。

【评价办法】查看县(区)人民政府道路安全隐患定期排查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文件;查看相关考核和责任追究工作记录资料。

(3)建立道路安全隐患台账: 【评价标准】各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要求,协调配合进行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并逐一建档,形成道路安全隐患台账。

【评价办法】查看各有关部门道路安全隐患排查记录台账文件、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汇报及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台账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35、道路安全隐患整治

(1)按照《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计划:

【评价标准】按时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公路安全设施工程计划和当地政府下达整治的事故多发路段、危险路段和道路安全隐患任务;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符合交通部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评价办法】查看交通部门承担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计划和当地政府下达整治事故多发路段、危险路段、道路安全隐患的文件;查看完成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计划的竣工资料和完成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危险路段、道路安全隐患整治任务的相关资料;查看交通部门完成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竣工验收报告。

(2)国省道干线上的主要交叉路口、学校周边标志标线设臵率达到90%以上: 【评价标准】国、省道路上主要交叉路口和学校周边道路上设臵的交通标志标线符合国家标准,设臵率达到90%以上,保持醒目有效。

【评价办法】查看有关部门汇集的国、省道路上主要交叉路口、学校周边道路的相关资料或示意图和设臵的交通标志标线资料数据,可现场查看设臵情况。

(3)制定道路安全隐患整治规划,落实整治专项经费: 【评价标准】县(区)人民政府制定道路安全隐患整治规划,并落实隐患排查专项经费。

【评价办法】查看县(区)人民政府道路安全隐患整治规划文件;查看落实整治专项经费的有关文件、资料。

(4)道路安全隐患整治率: 【评价标准】已完成整治的道路安全隐患数量占排查确认的道路安全隐患总数的比例。

【评价办法】查看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治工作的台账,统计完成整治的道路安全隐患数量和道路安全隐患总数,计算道路安全隐患整治率。

【指数确定】根据查阅相关文件、资料、查看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36、城区道路交通标志设臵

辖区内城区主干道、次干道上(双向)平均每公里合理设臵交通标志的数量:

【评价标准】城区主干道、次干道(双向通行)上设臵的交通标志符合国家标准,保持醒目有效。

【评价办法】查看主管部门汇集城区主干道、次干道(双向通行)的相关资料或示意图和设臵的交通标志的资料数据;现场查看设臵情况。

【指数确定】根据查阅相关文件、资料、查看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37、城区路口灯控设臵率

建成区内信号灯控交叉口数量占应设信号灯的交叉路口总数的比例:

【评价标准】根据交通安全的需要,建成区内道路上所有的平交路口设臵交通信号灯。

【评价办法】查看有关部门汇集城区内道路上所有平交路口的总数和已设臵了交通信号灯控制路口数量的资料;抽查路口统计设臵率。

【指数确定】根据查阅相关文件、资料、抽查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38、城区交通安全设施

(1)交通隔离设施设臵规范、合理: 【评价标准】根据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和道路条件的实际,设臵的交通隔离设施规范、合理。

【评价办法】查看有关部门设臵的交通隔离设施数据资料;抽查路口或路段。

(2)行人过街设施设臵科学、合理,满足实际需求: 【评价标准】设臵的交通标志标线、人行信号灯等行人过街设施科学、合理,并满足行人过街的实际需求。

【评价办法】查看有关部门汇集设臵的行人过街设施数据资料;抽查路口和路段。

(3)学校周边过街设施、护栏等交通安全设施及相关的交通标志设臵率为100%: 【评价标准】学校周边的道路,根据学生安全通行的需要,设臵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护栏等过街交通安全设施,设臵率达到100%。

【评价办法】查看有关部门汇集的在学校周边设臵过街交通安全设施数的据资料;抽查学校的周边道路。

【指数确定】根据查阅相关文件、资料、抽查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六、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39、交通事故数据统计与分析

(1)对辖区道路交通事故如实统计、归档汇总,并及时上报: 【评价标准】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工作有专人负责,并按规定使用道路交通事故信息系统如实进行了统计,及时汇总上报,档案资料规范。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归档汇总的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资料。

(2)分析辖区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交通死亡事故情况,研究事故发生的规律,并形成分析报告: 【评价标准】研究分析辖区内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交通死亡事故发生的规律,有月份、季度、半年和的分析报告。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道路交通事故月、季度、半年、的分析报告。

(3)定期发布交通事故分析情况,并向有关部门通报,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 【评价标准】对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每季度不少于1次,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工作意见和建议,同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了通报。

【评价办法】查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每季度的交通事故分析报告及向有关部门通报的文件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台账等,确定满足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40、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及拖拉机违法载人导致死亡人数下降比例

【评价标准】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及拖拉机违法载人导致死亡人数与上一年同期相比下降的比例。

【评价办法】查看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的机动车辆统计总量和交通事故统计总量,核算下降比例。

【指数确定】核实所提供的资料,换算为相应指数。

41、机动车当量万车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下降比例

机动车当量万车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与上一年同比的下降比例:

【评价标准】机动车当量万车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与上一年同期相比下降的比例。

【评价办法】查看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的机动车辆统计总量和交通事故统计总量,核算下降比例。

【指数确定】核实所提供的资料,换算为相应指数。

42、十万人口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下降比例

十万人口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比上一年下降比例: 【评价标准】十万人口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比上一年下降的比例。

【评价办法】查看由统计部门提供的人口数据资料或当地的《统计年鉴》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事故统计表,核算下降比例。

【指数确定】核实所提供的资料,换算为相应指数。

43、乡村道路百公里交通事故死亡率下降比例

乡村道路每百公里交通事故死亡率比上一年的下降比例: 【评价标准】乡村道路每百公里的交通事故死亡率比上一年下降比例。

【评价办法】查看由主管部门提供的乡村道路里程数据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发生在城区的交通事故死亡统计数据,核算下降比例。

【指数确定】核实所提供的资料,换算为相应指数。

44、公路百公里交通事故死亡率下降比例

公路每百公里交通事故死亡率比上一年的下降比例: 【评价标准】公路每百公里的交通事故死亡率比上一年的下降比例。

【评价办法】查看由主管部门提供的公路里程数据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事故统计表,核算下降比例。

【指数确定】核实所提供的资料,换算为相应指数。

45、低驾龄驾驶人事故率 本辖区三年以内驾龄的机动车(含拖拉机)驾驶人肇事造成的死亡人数占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比例:

【评价标准】本辖区三年以内驾龄的机动车(含拖拉机)驾驶人肇事造成的死亡人数占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比例。

【评价办法】查看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农机部门提供的三年以内(含)驾龄机动车驾驶人的数据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事故统计表,核算下降比例。

【指数确定】核实所提供的资料,换算为相应指数。

46、交通事故逃逸案破案率

辖区内侦破的致人伤亡或造成严重财产损失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数占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案件总数的比例:

【评价标准】侦破辖区内致人伤亡或造成严重财产损失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数占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案件总数的比例。

【评价办法】查看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的辖区内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案件总数和侦破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数据,核算下降比例。

【指数确定】核实所提供的资料,换算为相应指数。

注:发现有少报、瞒报死亡人数的情况,经核实,P40、P41、P42、P43、P44、P45、P46指标为“零”分。

七、附则

47、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起数

辖区内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和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起数:

【评价标准】辖区内半年发生2起一次死亡5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或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县(区),取消当年平安畅通县区等级评价资格,已获得命名等级的,予以降级。

【评价办法】查看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的辖区内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和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起数。

第四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平安畅通县(市,区)评价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平安畅通县(市、区)评价办法

第一条 为了科学评价县(市、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水平,推动平安畅通县(市、区)创建活动有效开展,根据《平安畅通县区评价指标体系》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创建平安畅通县(市、区)实施方案》,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评价对象为县(市、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第三条平安畅通县(市、区)创建活动评价以下内容:

(一)县(市、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政策与机制;

(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三)道路交通执法管理和应急救援;

(四)车辆、驾驶人、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

(五)道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六)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状况。

第四条平安畅通县(市、区)评价指标分为核查指标和调查指标两类。核查指标是指以自评数据为基础,对规定的数据进行抽查核实的指标。调查指标是指以实地调查、测算所得数据为准的指标。自治区创建平安畅通县(市、区)领导小组平时掌握的数据列入调查指标,在评价时予以参考。

第五条平安畅通县(市、区)评价应当按照具体的评价标准,采用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统计数据、调查走访等

方式进行。

第六条平安畅通县(市、区)评价实行百分制。评价指标体系中每项设定权重值,分别为:P1-P3、P10-P17、P39为0.03,P4-P9、P18-P38、P40-P44为0.02。权重值乘以评价指数即为本项得分,各项得分总和为本地平安畅通县(市、区)评价分数。评价分数在90分以上的为模范等级,80分以上的为优秀等级,70分以上的为良好等级,60分以上的为合格等级,不满60分的为不合格等级。

第七条 按照评价标准,自治区创建平安畅通县(市、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县(市、区)创建活动进行初评,评价结果报自治区创建平安畅通县(市、区)领导小组。初评达到优秀等级以上水平的县区,由自治区创建平安畅通县(市、区)领导小组组织复评,复评结果报自治区政府和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达到模范、优秀等级水平的,由自治区创建平安畅通县(市、区)领导小组向社会公布,良好等级以下水平由各地(州、市)政府创建平安畅通县(市、区)领导小组向社会公布。

第八条 当年自治区内发生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特大交通责任事故,对肇事驾驶人所在县(市、区)按认定的事故责任情况加扣分,主要责任加扣0.7分、同等责任加扣0.5分,次要责任加扣0.3分,每多死亡1人按上述标准加扣分一次;全年没有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县

(市、区),加2分;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的,不得评为良好以上等级。

第九条 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成绩突出的县(市、区),其工作做法、经验被省级以上政府或主管部门予以肯定推广,或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被省级以上政府或主管部门予以表彰奖励的,复评时视情给予加1至5分;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被省级以上政府或主管部门予以通报批评的,不得评为优秀以上等级水平;危险路段和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治理不力的,复评时视情给予扣1至5分。

第十条平安畅通县(市、区)创建活动每年进行一次评价。评价工作应当坚持标准,实事求是、公开公正,严禁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取消被评价资格。

第十一条 对连续2年以上被评为模范、优秀等级水平的县(市、区)应当予以表彰奖励。

第十二条 本办法中“以上”、“以下”均含本数。第十三条 本办法规定的县(市、区)包括县级市。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创建平安畅通县(市、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五篇:广东省科技成果评价办法(试行)

广东省科技成果评价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粤发16号),适应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科技成果,是指通过研究活动取得具有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结果,一般分为理论研究成果、软科学研究成果和应用技术成果。

第三条 科技成果评价是指通过鉴定、评审、评估、验收、专利授权、行业审定等方法,对科技成果的学术、技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进行确认、评定的行为。

第四条 科技成果评价的目的是正确判别科技成果的质量、水平和应用前景,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第五条 科技成果评价应坚持实事求是、科学民主、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评价科技成果的学术、技术水平,更要评价其实用价值;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第六条 省科技行政部门归口管理、指导和监督全省的科技成果评价工作;各地市科技行政部门和省直各行业科技管理部门分别负责管理、监督本地区和本行业的科技成果评价工作。

第二章 评价范围

第七条 凡在广东省辖区内的单位或个人研究开发,或属我省为第一完成单位或完成人与省外合作研究开发的科技成果均可按本办法组织进行评价。

第八条 理论研究成果是指发现并阐明自然现象、特征、规律及其内在联系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理论研究论文和专著。申请评价的理论研究成果应有新发现,并为同行所公认。

第九条 软科学研究成果是指为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而进行的有关发展战略、政策、规划、评价、预测、科技立法以及管理科学与政策科学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软科学研究报告和著作等。申请评价的软科学研究成果应具有创造性,对国民经济发展及国家、部门、地区的决策和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第十条 应用技术成果是指可用于生产或指导生产的科技成果,包括可以独立应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和引进技术、设备的消化、吸收创新成果。主要表现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新方法、新品种、新资源及其它应用技术。申请评价的应用技术成果应得到市场承认,取得经济或社会效益。第十一条 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社会公共利益或环境、生态、资源造成危害的科技成果不得组织评价。

第三章 评价方法

第十二条 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主要通过发表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或在学术会议上宣读等形式,引起同行的关注、引用和评论,并由所在单位学术机构出具证明材料。

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作用不仅表现为论文的学术价值,更主要表现为对实际

应用的指导作用,应参照应用技术成果的标准和方法进行评价。

第十三条 软科学研究成果采取评审的方法,具体做法按《软科学研究成果评审办法》执行。

第十四条 应用技术成果可根据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鉴定方法。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原则上采用函审鉴定;新产品一般采用检测鉴定;其他类型的应用技术成果和部分创新性强、技术难度大或关系到人身财产安全等重大问题的新产品可采用会议鉴定。要提倡开展函审和检测鉴定,减少会议鉴定。

第十五条 对于推广应用前景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重大应用技术成果,可委托经国家或省认定的科技成果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报告可作为申报科技成果登记和奖励的依据。

第十六条 以下科技成果经有关管理部门确认后,可按规定申报科技成果登记和奖励:

1.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有较大学术价值或实施后获得市场承认并取得经济、社会效益的,报省专利管理部门确认。

2.国家法定必须经专门机构审定的新产品、新品种(如农业新品种等),推广应用获得市场承认并取得经济、社会效益,凭有关审定证明材料,报省科技行政部门确认。

3.经技术合同登记后实施有效的科技成果,可由实施单位出具应用情况证明,报省科技行政部门确认。

4.各级政府部门下达的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可按合同要求,由下达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的项目出具验收证书。

第四章 评价指标

第十七条 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学术、技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两类指标。

第十八条 不同类型的科技成果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理论研究成果以学术价值评价为主,并进行潜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推广应用前景的评价;应用技术成果以实用价值评价为主,并进行技术水平的评价。各类科技成果的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方法由省科技行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九条 学术、技术价值指标是科技成果在理论、方法、技术和工艺等方面所具备科技水平的体现,由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为综合表征。

(一)科学性指标内容:包括研究设计严密,分析论证符合逻辑,实验条件符合有关标准,统计处理正确,提供数据真实可靠,结果可重复。

(二)创新性指标内容:包括研究方法、设计思想、工艺技术特点及最终结果等是否属国际、国内或省内首创,或有无实质性的突破、改进和补充等。

(三)先进性指标内容:包括解决该领域的技术难题或行业的热点问题的情况,与同行业相比较达到国际、国内或省内何种水平。

第二十条 实用价值指标是指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应用价值,由技术可行性、知识产权、市场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予以表征。

(一)技术可行性指标内容:包括研究的成熟程度及技术的适用性。成熟程度指成果的技术系统的完整性和成果实际应用的可靠性,可从成果所处的阶段予以表征。适用性指技术的政策环境、自然条件、资源条件、技术开发能力等方面的生产适应程度及经济合理性。凡符合我省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特色优势、效益明显的科技成果属技术适应性强。

(二)知识产权指标内容:是指知识产权的保护方式、法律状态、类别、数量。

(三)市场效果指标内容:是指市场的占有程度、竞争能力、年销售量和销售趋势,以成果应用的广泛性和推广的迫切性来表征。

(四)经济效益指标内容:是指成果应用后实际或预期可取得的增收节支的效果及成本效益比的程度。

(五)社会效益指标内容:是指对促进科技、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第二十一条 科技成果评价意见主要包括对两类指标衡量结果的客观描述,确定科技成果转化的阶段,指出存在问题,提出今后改进和进行转化、推广应用的意见和建议。

第五章 评价程序

第二十二条 以鉴定形式进行评价的科技成果,由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个人根据所属地区、行业关系或任务来源,向省行业科技管理部门或所在地的地市级科技行政部门提出申请,重大科技成果可再向省科技行政部门提出申请;以评估形式进行评价的科技成果,直接向省科技行政部门申请。

第二十三条 由两个以上单位或个人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必须首先明晰知识产权的归属,明确单位或个人名次排序,并出具证明,原则上由第一完成者提出申请。

第二十四条 科技成果评价前,属于专利法规定申请范围的,应当先进行专利申请,或者以技术秘密方式及其它知识产权方式加以保护。

第二十五条 申请评价的科技成果,申请人必须提供下列基本材料:

(一)主要技术文件、资料和总结报告;

(二)有关技术条件、质量标准及相应检测、验证材料;

(三)应用情况及经济、社会效益证明材料;

(四)科技成果查新机构或专利信息机构出具的查新报告、专利检索或有关知识产权的证明材料。

所提交的技术文件资料应符合技术档案管理和相关行业规范的要求,应用情况和效益证明材料必须真实可靠。

第二十六条 管理机关在受理申请后应认真进行形式审查,原则上十个工作日内给予明确批复。

第二十七条 跨行业、跨地区的科技成果由科技行政部门会同有关行业科技管理部门联合组织评价。

第二十八条 科技成果评价后,应在一个月内向省科技行政部门申请科技成果登记,公布后两个月异议期内若无异议,由省科技行政部门颁发科技成果登记证书。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 对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充实需要的各种技术领域的专家,尤其要充实既懂专业技术又有经济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增加经济、管理和工程技术专家。对职业道德或业务水平不能胜任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的要及时进行更换。

第三十条 参加评价工作的专家由组织或主持单位、评估机构、检测鉴定机构等从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库中遴选,科技成果研究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推荐或聘请。

第三十一条 采用函审鉴定或科技评估方式的,由主持单位或评估机构直接将全部审查材料送交参加评价的专家,并回收专家意见,除确需答辩外,科技成果

完成者应完全回避;采用会议鉴定方式的,严格控制会议规模,除参加鉴定的专家和少数必要的科技管理人员外,不得邀请与鉴定无关的人员参加鉴定会。

第三十二条 科技成果评价的组织或主持单位的工作人员严格遵守评价工作要求,不得收取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和完成人赠送的钱物。

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参与评价工作的专家及有关人员赠送钱物或以各种形式干预科技成果评价工作。

参加评价工作的专家的技术咨询费由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承担,由组织或主持单位与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商定统一支付,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和完成者不得擅自支付专家的技术咨询费和其它费用。

第三十三条 参加评价工作的人员不得擅自披露或使用被评价的科技成果,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的,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加强科技成果查新、检测、专利检索和科技评估机构的管理。全省范围内经考核认定若干科技成果评估机构、查新机构、检测鉴定机构和专利检索机构,并建立复审、人员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

科技成果评估机构和查新机构的认可和复审、人员培训上岗工作由省科技行政部门或委托行业科技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专利检索机构认可和复审、人员培训上岗工作由省专利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承担检测鉴定的检测机构由省科技行政部门和省技术监督部门按照有关的管理办法进行认定并五年考核一次。

第三十五条 科技成果查新、检测、科技评估和专利检索具体收费标准另行规定。

第三十六条 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科技成果评价工作中要依法行政,不得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违者依法予以处罚。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科技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试行。

下载江苏省平安畅通县区评价办法(试行)(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省平安畅通县区评价办法(试行)(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筑业企业信用评价试行办法

    建筑业企业信用评价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要求,增强行业信用意识,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建筑业企业信用评价工作,推动行业诚信体系建......

    江苏省自然人失信惩戒办法(试行)

    江苏省自然人失信惩戒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快推进诚信江苏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倡导诚实守信,惩戒失信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

    江苏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代建制试行办法

    《江苏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代建制试行办法》 日期:2013-12-27 浏览次数: 288 视力保护色: 江苏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代建制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深化水利工程建......

    江苏省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办法(试行)

    江苏省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办法(试行) 江苏省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劳动关系双方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维护劳动合同的严肃性,保护劳动者与用......

    江苏省自然人失信惩戒办法(试行)

    江苏省自然人失信惩戒办法(试行)江苏高院联合省住建厅制定下发《关于建立江苏法院执行案件被执行人失信惩戒机制的实施意见》,“意见”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今后,在工程项目的......

    平安畅通福祉百姓(精选)

    平安畅通福祉百姓——十一五期间xx县平安畅通实现跨越式发展综述不久前的一天,一位天津籍王姓司机这样评价说:行走辽中辖区公路10多年,车越行越畅,心越来越安!十一五期间,县交警大......

    平安畅通乡汇报材料

    *****创建平安畅通乡工作汇报材料 为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有效预防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提高群众道路交通安全意识,确保县“平安畅通县”创建工作取得成效。近年来,*****结合辖区......

    乡镇平安畅通方案

    乡政府发〔2008〕17号民联乡人民政府创建平安畅通乡(镇)实施方案为保持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更好地促进我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县政府办公室要求。结合我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