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杜庆岭
一、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五年级的学生好、中、差参差不齐、基础不
一、智力因素和认知水平也有差异,考试成绩出现不均衡,考满分的有,不及格的也有;此外,对于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家长、学生以及大部分教师都认为是小学科,学好学差无关紧要,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也不够重视,有的甚至上课连书都没带,这是导致一部分学生成绩不够好的重要因素。
二、试题分析
(1)题型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有六种题型,即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写一写、想一想议一议和材料分析题,题型设计较好。
(2)考试内容分析
在内容的考察上,试题既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常识的考察还注重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包括交往能力,同时注重考查了学生的品德行为习惯的认知状况。考查内容全面,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宗旨。
三、考情分析
(一)成绩状况。整体上看,成绩还算可以。均分在80分以上,及格率在97%以上,优分率在45%左右。但是,不及格的人依然存在。
(二)答题情况。从学生的得失分情况看,学生的填空题、选择题失分较少,学生的失分主要在想一想议一议和分析题这两大题中。
(三)学生的成绩不够理想和学生失分的原因分析。导致考试中出现的一些不足,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一部分同学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忽视该学科的学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下没巩固;(2)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强,看问题还不够全面;(3)课堂效率还有待提高。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及改进措施
针对考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加以改进。
1、教师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活动,提高教学技能,改进教学方法,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努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2、积极引导,增强学生对学科学习的重视程度,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第二篇: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期中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一、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五年级一班的学生好、中、差参差不齐、基础不
一、智力因素和认知水平也有差异,考试成绩出现不均衡,考满分的有,不及格的也有;此外,对于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家长、学生以及大部分教师都认为是小学科,学好学差无关紧要,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也不够重视,有的甚至上课连书都没带,这是导致一部分学生成绩不够好的重要因素。
二、考试基本情况
(一)成绩状况。参考人数30人,总得分1236.5.5分,平均得分41.22分,及格27人,优生人数22人。合格率90%,优秀率73%.(二)答题情况。从学生的得失分情况看,学生的填空题、选择题失分较少,学生的失分主要在问答题中。
(三)学生的成绩不够理想和学生失分的原因分析。导致考试中出现的一些不足,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一部分同学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忽视该学科的学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下没巩固;(2)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强,看问题还不够全面;(3)课堂效率还有待提高。
三、试题分析(1)题型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有四种题型,即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问答题,题型设计较好。
(2)考试内容分析
在内容的考察上,试题既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常识的考察还注重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包括交往能力,同时注重考查了学生的品德行为习惯的认知状况。考查内容全面,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宗旨。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及改进措施
针对考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加以改进。
1、教师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活动,提高教学技能,改进教学方法,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努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2、积极引导,增强学生对学科学习的重视程度,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第三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本次试题,满分为100分,时值为30分钟,该试题由填空、选择、判断、简答四大部分组成。题型新颖,以学生现实生活为出发点出题,试题难度不大,侧重对学生是否能将课本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考查,同时也充分考查了学生感悟生活、观察生活、了解社会的能力,以及品德习惯的好与否,试题中还处处渗透着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本次测试成绩:满分一人,90分以上有11人,不及格9人,及格率85.21%。平均成绩78.65分.针对本次的学习成绩,对今后的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性意义。具体表现在:
一、试卷的总体分析
1、本套试题内容丰富,题目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检测,符合教材要求,难易适中,题量适当,充分考查了学生课本知识指导生活的能力。题目所占比例搭配比较合理,试题比较简单,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充分体现了自我。
2、本试卷知识点能紧紧围绕新课标准出题,既全面又有侧重。试题既重视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查,也注重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考查,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考查渗透在整个试题中。
3、试题内容能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体现了各单元的主要内容、设计合理。注重了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理解生活的能力,注重了学生生活习惯与品德的养成方式以及对生活事件是非判断的能力。突出学生的现实生活、重视品德的培养。
4、试题实而活,难易度适中,由易到难,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能区分“优中差”兼顾“学困生”。(1)改变了试题偏、难和以“背”为主要特征的题型,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常识为考查内容,对试题的考查不拘泥于课本知识,而是通过生活故事去反映所学知识。(2)离开了课本,走进生活,用对生活的理解感悟去应用课本知识。(3)注重了对学生生活常识的指导,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生活。
二、学生答案中反映的问题分析
(1)个别学生审题意识还比较差,如二大题中第二小题:抄袭害了谁,有一半学生只选择了一个答案,反映出学生做题的不认真与毛糙。
(2)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字词较少、错误较多,如“填空题”中小题(1)题,大部分学生不会写弹簧的“簧”因而失分的学生较多。
(3)学生理解方面的问题,学知识不够灵活,太过死板教条不会变通。如第四大题的第一小题,本来是课本里的知识,在课上结合具体事例已经给学生讲过,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回答,失去了不该失的分数。当然这还要归责于教师指导不细和引导不到位导致。
三、主要方法
1、教师在以后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多收集资料,积累学生的知识量,拓宽学生知识面。
2、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3、深刻领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为学生终身学习着想,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树立科学的学习观。
4、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使其会学。
5、加强过程性规范训练,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利用学习资料,规范训练,培养学生审题细心,思考严密,做题认真,答案规范的良好学风。
四、主要成绩及存在问题
1、总体来看,学生的成绩有所进步,一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根据考试情况来看,试题内容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真实反映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生活领域和社会实践能力,因而学生测试的积极性较高,成绩较理想。但也有少部分学生成绩较差。
2、根据学生答案中反映的问题分析,大部分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此外,由于试题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不多,这样增加了难度。另一个原因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较差,错别字较多。如简答题中对具体事例的言行评价组织太简单,语言不够通顺,因而失分较多。
3、学生的基本能力有所提升,但外地和周围的农村小孩成绩让人担忧,这与家庭的环境和父母的辅导有关。
五、改进措施
1、注重引导学生多收集资料、积累学生的知识量、拓知识面。培养他们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使其会学。
2、教师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认真分析本门课程的特点,抓住其生活性特点,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结合现实生活教学,使学生既学知识,又指导或联系生活。
4、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使其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5、教师在以后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多收集资料,积累学生的知识量,拓宽学生知识面。
6、精心设计作业,提高作业的实用性、趣味性。没有价值的重复性作业要少写。同时教师的批改评价要及时,多用激励性语言。
第四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小学2014年上学期期中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三年级本次试卷侧重于生活知识,有填空、选择、判断、回答问题。难易程度属于中等,试题比较灵活,旨在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社会常识居多,较容易。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1、学生的思维定式,不灵活,不能根据题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应的对答,如试卷中的选择题。个别同学把第三小题选错。如:有的同学把发现有人触电他还用铁棒切断电源;;有的同学把第三题的连线题连错了,匪警电话、病人急救电话还不会连,说明学生的知识点掌握不准确,不扎实。
2、个别同学不认真审题。如:第四道大题第二小题:地板脏了爸爸妈妈没时间拖你该怎么做?有的同学答我把它拖干净。从他大体上看该同学不认真。
3、学生学习时,把各个部分的知识孤立地来看待,自己不会或者不太会用旧知识来联系新知,用旧知来理解新知,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所有任课教师深思的问题,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被动吸收知识的容器,而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在校学习四五年的时间,一贯是被动地接受学习,不是主科的内容,就可以不去认真对待,作为教师本人就要树立大教育观,不要只关注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感受,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这绝不是在说大话,教师应该先从自身做起,从学生的一点一滴抓起。
三、改进措施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样学以致用,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能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他的内驱力,使自己从内心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事倍功半。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多运用一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如三年级上册的知识点比较多,课堂上就师生一道编写歌谣进行记忆,教师及时把一些编写的比较好的歌谣发到网上,从另一个侧而又激发孩子学习的学习热情。
3、作为科任教师更要把学生的育人放在第一位,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一些问题,蹲下来看学生,教与学的一些矛盾就变得少了,或者容易解决了,我们所期待的教学、教育的效果就会显而易见。
4、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心里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决不姑息,因为育人这是我们全校每一名教师的职责。
5、要抓好校本活动,以点带面,校本活动的成员是每个班级的相对较好的孩子,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校本活动,加大对这批学生的培养力度,让他们影响班级的其他同学,这种影响力是巨大的。有力的。
6、教师要做一个观察者,资源的开发者,信息的传播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挖掘身边的资源为已用。及时把国内外的重要新闻与自己的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篇:《品德与社会》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品德与社会》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向国大
2011年秋季学期小学《品德与社会》期中检测是由县教研室统一制卷,全县统一时间,学校组织检测
一、试题分析
试题严格以教育部颁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鄂教版相应的学段的教材为载体组织命题。
全卷分为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等四个大题。期中判断题30%,选择题为20%左右,简答题为30%左右,材料分析题为20%左右,主客观题比例大至4:6.本套试题覆盖了期中考试应考内容,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等生活领域。体现了《品德与社会》的学科特点,没有超出应考范围。整卷难易适中,给《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评卷基本情况
本次评卷工作在教务处的组织下,集中流水作业。任课教师不参与本学科的阅卷,避免了人为的主观倾向。
1、统计数据分析
2、学生答题情况
(1)选择题、判断题得分普遍较高。对基本知识掌握牢,观点正确,考生对安全、法律等内容很有辨别能力。
(2)简答题得分一般,总有心明口不明的味道,对于原因阐述不明,暴露出考生平时上课听讲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表达能力这方面有一定欠缺。
(3)情景分析题得分较差,不能紧扣法律知识,不能抓住题基本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五年级的材料评析题中,不能抓住阳光少年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来分析;四年级的材料分析题中,不能紧扣团结合作这一基本观点在学习、生活中进行运用;三年级的情景分析题实际上就是挫折教育,恰好折射出当今社会学生的普遍现象。考生对情景中提出的问题不能说出理由,甚至只能说出是非,不能展开陈述。
三、对今后的教学建议
1、学科尽量做到专起来。三至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总的考试情况看,专职教师所代的班级的成绩好一些,兼职教师毕竟精力有限,毕竟精力有所侧重。
2、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尤其是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的培养,从而避免有理所不清的类似的现象发生。
3、教学中,尽量在活动中展开讨论,明辨是非,辩中明理。如五年级的问题,老师在教学中展开讨论,人人发言,班内写承诺书。三年级的第三题“我的档案”等,由于展开了活动,学生就能轻松自如的答题,得分较高。
4、教材中注重单元提示。如五年级有24分为单元提示的原题,单元提示是本单元教学的落脚点,单元教学结束后,不仅要检测各单元的教学达成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知识,是否让学生明白了基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