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时间:2019-05-15 13:39: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质量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第一篇:2012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一、对试题的认识

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重难点把握比例合理,考查内容全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了知识的基础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有利于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也为教师平时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例如很多基础知识在试卷中通过选择、判断、简答中得到了广泛的考察。

(2)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

作为当今信息社会的成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等。

(3)巧设开放题目,展现个性思维。

本次试题注意了开放意识的浸润,设置了大量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存在的问题

1、学生错别字太多,基础不扎实。

2、学生知识记忆不牢,该背的知识没有巩固。

3、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到位。

4、学生对简答题的解答不能正确表达。如:不知道按题意分成几点逐一说明。

5、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培养。学生课堂中不听课,不记忆,都是失分的原因。

6、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与反馈,要提倡学生多读多看综合性电视节目,增长课外知识。

四、思考计划

针对本张试卷存在的问题,制定以下改进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记牢,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分析归类,帮助学生辨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2、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真态度。培养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的好习惯,学会认真审题。

3、对学困生要多辅导让其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平时经常训练填空、判断题,巩固对概念的理解

第二篇:六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质量分析22

六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这份试卷能根据《课程标准》比较全面地对学生进行了考查。试题题型结构和难度相对稳定,试卷中的难、中、易比例合理,试卷长度合适,卷面上没有出现偏题、怪题现象。试题无论从积累、方法、思维、表达等难度上,都没有设置更多的障碍,很好的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品德素养。

二、试题分析

1.试题结构

本套试题共六个大题,第一题填空题(20分),第二题判断(20分),第三题选择(20分)

第四题连线题(14分),第五题问答题(9分),第六题实践题(17分)。各大题的小题数量较适中,分值分配较合理。

2.答题情况及归因分析

第一题判断共10个小题,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与理解。出错较多的是第4、8题,可以看出学生对实事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总的来看,此题正确率仅为60%;第二题判断,试题围绕学生身边最近的实事与最基本的知识呈现,学生完成效果较好,只有第5小题错误较多,正确率为80%;第三题选择学生对有参照性的题目把握较好,但第2、6、7、8、10题与历史、实事相关的小题较容易出错;第四题连线,学生能够全部作对的寥寥无几,学生的积累较贫乏,对奥运五环、世界组织的性质和节日的了解都很不理想,正确率仅为50%;第五题问答题中第一小题“五城联创”的内容

学生比较了解,完成效果较好,但第二小题没有做的学生很多,除了题目较长,不便学生理解外,学生对“四大工程”确实不清楚,此题的正确率为60%;第六题实践活动第一小题完成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分不清谚语、名言名句、俗语,第二小题大多数学生写得比较好,但不少孩子没有认真审题的习惯,题目要求给母校、老师、同学各写一句美好的、感谢的话,学生只对其中一个对象说话,失分较严重。

三、今后教学建议

通过考试,出现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我们分析今后应该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着眼于学生全面素养的提高,注意激发学生关注身边实事,平时做个有心人,多积累,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会运用,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知识,只有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才能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第三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质量分析

潞城市城关中心学校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文化素质测试

六年级品社学科试卷分析

本学期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为全面了解六年级品社教学情况,促进今后六年级品社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六年级品社学科试卷分析 如下:

一、测试基本情况

本次试题内容丰富,题目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检测,切合教材要求,难易适中,题量适当,充分考查了学生课本知识指导生活的能力,题目所占比例搭配比较合理,适合小学六年级学生的特点,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充分体现自我。

1、改变了试题偏、难为主要特征的题型,试题的考查内容不拘泥于课本知识,延伸课本,走进生活,用对生活的理解感悟去应用课本知识。如第四大题,“保护地球,人人有责。”通过生活案例去融汇贯通所学知识等。

2、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体验和创造能力。使学生通过认识、理解、感悟、探究、反思等考查活动,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促进品德与社会的全面实施。

3、注重了地方性特征,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真正检测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实际的综合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个别学生审题意识还比较差,反映出学生做题的不认真与毛糙。

2、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扩展与延伸做的还不是很好,对一些资料的收集还没有很全面,也没有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类整理,致使学生出现了知识的盲区。

三、今后努力方向

1、教师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认真分析本门课程的特点,抓住其生活性特点,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结合现实生活教学,使学生既学知识,又指导或联系生活。

3、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使其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4、教师在以后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多收集资料,积累学生的知识量,拓宽学生知识面。

二〇一五年六月三十日

第四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

1、假如你去储蓄所或乘飞机出行,在取款台前和安检入口处都有一道黄色的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米线)。

⒉、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3、写一写戒酒、戒烟、禁毒的宣传标语:(拒绝毒品,远离毒

品)。

4、每年的(9月18)夜晚,在(沈阳市)的上空都会响起撕心裂肺的警笛声,它提醒人们不要忘记1931年这一天,日本侵略者侵入中国,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5、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决定把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二、判断题

1、在网络世界里,别人根本不认识你,你可以不遵守规则。(×)

2、青少年吸烟会影响学习、诱发犯罪。(√)

3、《蒙娜丽莎》是15世纪法国达•芬奇的作品。(√)

4、克隆技术在医学方面能治疗疑难病,在农业方面,提高生产效益,同时也能拯救濒危物种,因此克隆技术,对人类而言,只能利,无弊。(×)

5、每个时期,都会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流行文化,只有是流行,就是有益身心的。(×)

第五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分析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分析 这份试卷能根据《课程标准》比较全面地对学生进行了考查。试题题型结构和难度相对稳定,试卷中的难、中、易比例合理,试卷长度合适,卷面上没有出现偏题、怪题现象。试题无论从积累、方法、思维、表达等难度上,都没有设置更多的障碍,很好的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品德素养。

第一题判断共10个小题,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与理解。出错较多的是第4、8题,可以看出学生对实事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总的来看,此题正确率仅为60%;第二题判断,试题围绕学生身边最近的实事与最基本的知识呈现,学生完成效果较好,只有第5小题错误较多,正确率为80%;第三题选择学生对有参照性的题目把握较好,但第2、6、7、8、10题与历史、实事相关的小题较容易出错;第四题连线,学生能够全部作对的寥寥无几,学生的积累较贫乏,对奥运五环、世界组织的性质和节日的了解都很不理想,正确率仅为50%;第五题问答题中第一小题“五城联创”的内容学生比较了解,完成效果较好,但第二小题没有做的学生很多,除了题目较长,不便学生理解外,学生对“四大工程”确实不清楚,此题的正确率为60%;第六题实践活动第一小题完成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分不清谚语、名言名句、俗语,第二小题大多数学生写得比较好,但不少孩子没有认真审题的习惯,题目要求给母校、老师、同 1

学各写一句美好的、感谢的话,学生只对其中一个对象说话,失分较严重。

今后教学建议

通过考试,出现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我们分析今后应该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着眼于学生全面素养的提高,注意激发学生关注身边实事,平时做个有心人,多积累,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会运用,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知识,只有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才能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下载2012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质量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质量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质量分析报告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期中测试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期中测试整体成绩不够理想,优秀率不高。根据考试情况来看,试题内容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巴庙镇小河小学 陆永林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圆满结束,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行为......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禄劝县2013年小学六年级适应性检测试卷(一) 《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 撒营盘中小学 潘庆堂 小学毕业考试临近,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4月2......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五篇)

    苏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成长中的新问题 一、我的课余生活1、休息和娱乐是儿童成长和健康的需要,也是儿童的基本权利,玩,是儿童神圣的权利。 2、“玩......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分析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题的难易程度分析: 本套试题内容丰富,侧重对生活知识的考查,同时也充分考查了学生课本知识指导生活的能力,题目所占比例搭配合理,试题比较......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分析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试题能仅仅围绕课程标准综合考察学生的素养而命题,具有科学性、灵活性。试题基本上出自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能结合学生......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一.填空题。(18分) ⒈假如你去储蓄所或乘飞机出行,在取款台前和安检入口处都有一道黄色的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________”。 ⒉毒品是指______......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期末试卷下册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期末试卷(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卷面成绩_________写字成绩_________ 一、填空。 :号座1、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发现,男女生在和上的差异越来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