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
语文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批阅学生的作业时经常会发现错别字,尽管班级不同,学生不同,可一次作业批改下来,不同班级的学生写出的错别字竟然相同。尤其是一些常见的形近字、同音字,其中错别字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同音代替。如“戴”写成“带”,“留念”写成“留恋”,“九州”写成“九洲”,“竞”写成“竟”,“暑假”写成“署假”,“再接再厉”的“厉”写成“励”,“哈密瓜”的“密”写成“蜜”,“金碧辉煌 ”的“碧”写成“壁”或“璧”字等。
2、画蛇添足。如:写“试”、“晓”、“荒”等字时,常把“试”字多添一撇,“晓”和“荒”字多加一点。
3、偷工减料。如:“夏、真、惧、俱、直、值”等字,常常少写一横;蒙眬的“蒙”字,秃宝盖下是两横,学生就忘记一横。裸露的“裸” 有同学将左边衣字旁错写成“示”字旁。
4、形近干扰。如:“钓”与“钩”,“己”与“已”,“拔”和“拨”,“辩”与“辨”,“候”和“侯”等字,许多学生混用。
5、置换部首。如:将“棉”写成“绵”,“凌”写成“淩”,“虚”写成“虑”,等等。
6、变形金刚。如:左右结构的写成上下结构,上下结构的写成左右结构。
面对这几种类型的错别字,教师往往是不厌其烦地一次次订正,可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为什么出现这些错误的频率会那么高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
我以为学生写错别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感知粗略
儿童知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观察事物笼统不精确,辨别能力和空间方位知觉能力都较差。他们往往只注意 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此,学生在识字和写字时,常常对相似、相近的字产生感知 失真,以至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特别是以下几种情况学生最易出错:1.字的笔画相同位置不同,如“土—— 士”、“甲——由”;2.字形相似,只有一两笔笔形不同,如“处——外”、“已——己”;3.字或偏旁的状 态相似,或笔画相似,而结构单位局部不同,像“床——麻”、“因——困”;
4.字的结构相同,位置不同,像“陪——部”等。
二、强化干扰
小学生的视、听、知觉是有选择的,所接受信息的强弱程度影响他们的思考。强化了的信息在学生的头脑 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先入为主”效应容易掩盖其他信息。如在教“稻”字时,因学生首次接触“臼” 这个极易和“白”相混的部分,教师便着力引导学生注意区分“臼”和“白”的字形、笔顺相异之处。强化训 练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而在书写生字“稻”时,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掉了右上角的“爪字头”。再如“浇”、“烧”、“晓”这类字的右上角都没有“点”,教师担心学生写错而再三强调,如这时又遇到 “盏”、“或”等字,学生便容易犯“累积性错误”而少写右上角的“点”。
三、理解含糊
我们的方块汉字中有很多同音字,读音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理解字义,在某种程度上比识记字形复杂,更需要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尤其是需要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活动,而小学生 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且因课外阅读量较少而缺乏感性认识和经验积累。因此,对同音字的字义理解含糊是导 致学生写别字的一个主要原因。如学生作文中常会出现“你到校后为什么不及时把作业本教给组长?”、“妈 妈,请您在原谅我一次吧”等错误。
四、情感脆弱
年龄特点决定小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意志较薄弱。这是学生作业中出现错别字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①重结果轻过程。有些小学生书写汉字时,往往只限于最后把字写对了,不注意书写笔顺的准确性和稳定 性。而忽视笔顺规则,不易在头脑中构建和强化字形的整体性,也不易更快地形成字与字的联系,牢固地掌握 字形。这种“依样画葫芦”的做法常常一不留神就写出错字来。
②急于求成。学生在一起做作业时,出自好胜心的驱使和“做完作业就能玩”的诱惑,往往有意无意地比 “速度”。由于生理、时间、复习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提取以前学过的生字时出现暂 时遗忘,不能认真耐心地分析、追忆,或通过字典寻求帮助,而是为赶时间匆匆动笔,至于书写正确于否,是 抱着“碰运气”的想法。
③粗枝大叶。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在同一作业中,以不同的写法来写同一个 字,前面一个写得很好,后面却冒出一个错别字来。这种错误恐怕只能归结为“粗心”现象,跟学生作业浮躁、做完不检查的陋习大有关系。
那么,如何让学生减少错别字呢?我想,突破纠正错别字的难点,从两个方面入手,即汉字本身的规律、特点和学生的识字规律(心理)。教师要能深入地了解这两方面因素,教学中既要坚持科学的汉字观,又能遵循学生的汉字认知规律,那么就能很好的解决学生写错别字的问题。现在,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有效的做法:
一、串联积累掌握规律
汉字的构字和用字是有规律的。合体字都是由基本字和部件构成,基本字大多是汉字的偏旁,学生掌握了基本字和本义的关系后,就可以由一个字引出一串字,掌握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比如 “福”字,学生易把示字旁写成衣字旁,我们可以把“福、祝、神、祥、礼、祖、祈、祷、祀”等字写出,让学生说说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经过思考后明白,这些由“示”字组成的字大都与崇拜、祝愿、鬼神、祭祀有关,与祭祀有关的活动都是示字旁。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衣字旁有关汉字的规律,“衬、衫、褂、裤、裙、袜、裸、衩、袄、袂、襟”等字都与衣服相关。学生掌握了这样的规律,他们再写这两个偏旁的字就很少出错了。
二、析义辨形解字识记
教师讲解或让学生查字典、词典先了解词的意思,然后根据汉字象形、形声、会意的特点,再去识记该字。
蒙眬的“蒙”字,秃宝盖下是两横,有些学生会忘记一横。了解“蒙眬”的意思:快要睡着或睡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秃宝盖下面的两横就好像是人的两只眼睛,上面草字头像是什么东西遮住眼睛看不清楚,这样会
意识记学生掌握比较牢。
三、观察字形注重结构
汉字非常注重结构的匀称和平正,教学生写字时,不仅要求字写得正确,还要学生仔细观察体会汉字的形体美。这可以从根本上帮学生纠正错别字,也能起到举一反
三、培养学生对汉字感情的目的。
如“慧”中间部件是否出头的问题,我们这样做:在黑板上写下“事、争、康、群、伊、唐、律、妻”和“急、慧、绉、帚、雪、寻、当、邹、皱、诌、驺”,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彐”部件的第二笔,右边什么时候出头,什么时候不出头。学生发现当中间有一竖(竖钩)穿过时,“彐”中的一横出头,否则就不出头。教师进而引导,这种字形特点恰恰体现了汉字非常注重结构的匀称和平正。若有一竖(竖钩)穿过,而“彐”中的一横不出头儿,汉字看起来好像没有“站稳”,要向一边倾斜;没有一竖穿过,而“彐”中的一横却出头儿,汉字好像多了一冗笔,看起来不利索,这正是汉字对形体美的一种追求。
四、刨根问底追根溯源
我们常常看到学生把词语中的某个字写错,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追根究源,了解这一词语的意思或出处,学生就不会再将词语中的字写错。
如“再接再厉”的“厉”,许多学生误将“厉”写为“励”。“再接再厉”作为一个成语,它是约定俗成的,且有一定的出处。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斗鸡游戏广为流行。“再接再厉”出自韩愈、孟郊的《斗鸡联句》中孟郊的诗句。接,作“交战”讲;“厉”通“砺”,名词活用,作“磨快”讲。意思是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之前先磨一下嘴。今天,人们常用“再接再厉”来比喻工作或学习要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学生了解了它的出处,明白了这一成语的意思后,就不会容易出错了。
五、及时反馈立即纠正
在批阅作业的时候,看到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就不要拖延时间纠错,及时反馈,既容易让学生改正错别字又能牢牢的记住该字。
“拨”与“拔”二字,学生容易搞混淆。就这两个字的不同之处,及时反馈给学生,让他们比较差异,这时学生思维活跃,动眼、动脑,积极思考。学生发现这两字的区别只是“拨”字比“拔”字多了一竖,而“拨”是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开。“拨”字比“拔”字多出的一竖就好像是用手脚或棍棒移开的“东西”。这样的及时订正,学生不仅喜欢学,掌握牢,而且能提高用字的准确率。
七、调动兴趣培养能力
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字形,自己比较正确字形与错误字形的差异,动脑思考,发现正确字形的特点,理解记忆,学习的动机是内在的,教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帮助学生独立学习成百上千的汉字,形成并提高了识字能力。有些同学将“暑假”写成“署假”,把“暑”字上半部分的“日”写成了“罒”。让学生主动观察字形、动脑思考才明白,原来“暑假”是学校中夏季的假期,在七八月间,天气炎热。“暑假”的“暑”字上面的“日”指的是太阳。当他们发现“暑”字上半部分的“日”与夏季太阳之间的联系后,感受到学习是有趣的、愉快的。正因为学习是学生的主动活动,他们才获得高效的学习,更不会忘记“暑”字上面是“日”。
在此,我做了关于作业的一项调查:
学生年级:三年级年级
指导老师:张小倩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多次,每到期末时,总会有学生叫嚷着作业多。
据他们说,在体育课上,有部分学生偷溜回教室做作业;课间,还有同学在埋头做作业,好像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真有这么多的作业吗?是学生找借口还是情况的确如此?
《小学生作业情况调查》这个课题的提出,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1.应试教育已经在向素质教育转轨,老师们也知道“减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学生们认为有没有真正的“减负”呢?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同学们的作业情况,了解同学们的内心感受,这活动主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同学们到底喜欢什么形式的作业,学生、家长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有什么建议?希望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帮助老师从中得到启示,设计和布置学生乐于做的作业,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尽微薄之力。
二、活动的具体目标
1.关注自己以及同学们的学习与生活
2.通过调查、采访,了解同学们的作业现状,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合作,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发展
4.通过这一项实践调查活动,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的实施
这个主题活动分三个阶段实施:
1.准备阶段:设计研究方案,确定主题。
2.实施阶段:采访学生、收集数据、作出统计、分析。
3.总结阶段:撰写研究报告、向老师提出良好建议。
准备阶段:
目的:
1.明确我们这次活动的实际意义。
2.设计调查表,形成调查小组。
活动过程:
活动一:既然有那么多的同学认为课外作业过多,我们可以就这一个问题在各年级展开调查,一来通过调查了解学生课外作业量,二者可以将调查结果提供给校长、老师(家长),建议老师们(家长)据此调整布置作业的形式和数量。同学们对此跃跃欲试,畅想自己也能为学校的教学工作做出贡献。
活动二:讨论分组,确定调查内容,设计调查问卷。
为了能使调查结果更确切,我们认为应该分成六个小组,针对六个年级十二个班进行调查。
调查问卷
1.请问你平常都有哪些作业?()
A语文B数学C英语D其他实践活动
2.你都喜欢这些作业吗?
A都喜欢B有部分喜欢C都不喜欢
3.你认为每天的作业量合适吗?
A合适B多了C少了
4.对于这些作业,你是什么态度?
A认真完成B一般C不认真
5.你认为老师批改作业认真吗?
A认真B一般C不认真
6.你最喜欢的作业是什么形式?
A书面作业B口头作业C实践活动
7.你都按时完成作业吗?
A按时B偶尔拖欠C常常拖欠
在学生的这次调查活动临近结束时,我意识到,其实我们还可以对学校的老师、学生家长进行调查,从更多方面去了解大家对我校目前学生的作业量等相关情况,甚至调查了解别的学校的情况。这一点,最初,同学们没有谁意识到,所以也没有人提出,而我作为指导老师,因为自己没有想到所以无从“启发”学生去想到。尽管我们可以把这作为后续活动,继续展开调查,但是,这在活动形式上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在时间上是一种浪费。我们完全可以把这几个不同对象的调查同时铺开,这样,得出的调查结果内容更充实、全面,更有说服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同时让我深深感到,学生的发散思维来自于老师充满智慧的启发,这是一种长久的潜移默化。要真正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除了在时间与精力上大量的投入,对老师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很高,在学生成长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成长”,老师也要和学生一样,在做中学,不断反思,善于总结,才能使自己更快成长。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时有发生。其实,只要教师和家长做个有心人,善于动脑筋,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策,让孩子明白错误的原因,及时纠正错别字,在纠错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多留心观察字形、理解字义、辨析比较,并努力将教师的点拨转化为学生主体的自我发现、主动探究,那么,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就会越来越少,甚至一个没有。
第二篇: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罪犯
犯罪心理专题
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罪犯!
——揭秘犯罪心理的养成
编者语:
北京群体喝农药自杀、中学生街头将人砍死、刑释人员当街摔死女童,甚至5旬民警也酒后抢7个月女婴重摔在地;近日各种犯罪事件涌入眼帘,摔人捅人惨不忍睹!是什么让他们视生命如草芥,对生命如此漠视,对他人的如此生命不珍惜?
»»» 事件回溯:
8月13日上午11点左右,海淀区北蜂窝南路发生一起群体自杀事件。据现场目击者描述,十余人喝下农药试图自杀,但警方和120急救车及时赶到,将喝药人员送往医院。记者在现场听到部分患者有东北口音,现场部分患者还身穿印有“哈尔滨铁路局”字样的白色T恤。
7月23日,北京大兴发生一起恶性暴力事件。两位刑满释放男子驾车与一位带着2岁女童散步的母亲因停车起了争执,并下车动手打了这位母亲,其中一位叫做韩磊的男子竟然在打人后双手把女童抓起,举过头顶,并重重地砸在了地上。女童则最终不治身亡,北京警方则迅速抓捕了行凶者韩磊。
北京摔女童案现河南林州版,据当事民警陈述和官方“内部通报”,案件是这样的:7月20日晚,河南林州警察郭增喜和同伴酗酒后,去歌厅“放松娱乐”,远远看见歌厅附近抱着孩子的李青峰夫妇,几个人借着酒劲打赌猜李青峰怀里抱着的婴儿是硅胶玩具还是真人。郭增喜一口咬定是硅胶玩具,遭到同行者取笑,恼羞成怒的郭增喜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正确,走上前摸了摸婴儿的脸和手,“确定是布娃娃后”,举起来摔了。事后郭某除被关15天禁闭外,未受到法律制裁。7月23日12时24分,因为赊账买冰毒受气,江西上饶市鄱阳县一名瘾君子召集16名街头小“混混”,光天化日之下在街头砍死了一名年轻男子。让人震惊的是,多名疑犯为鄱阳县在校中学生。目前,该案10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案件正在进一步审查中。
»»» 事件分析:
暴力犯罪背后的心理真相
一系列恶性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如此频繁的恶性甚至暴力犯罪,而且以上恶性案件均发生在七月这个本该以轻松愉悦为底色的暑期。犯罪行为,尤其是诸如摔人、捅人这样的暴力犯罪,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经济因素:贫富差距,“不患寡而患不均”
——“财富=幸福”这个观念,才是这背后的罪魁祸首!
中国一直有着“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化传统。换句话说,咱中国人不怕穷,就怕不公平。收入分配不平等,容易引起人们的不公平感觉,边缘化的生活,加上沉重的生活压力,容易导致人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有人说这是和基尼指数相关(基尼系数主要用于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中国大陆基尼系数2010年超过0.5,已跨入收入差距悬殊行列。
基尼系数越高,犯罪率为什么会越高?换句话说,贫富差距为什么会造成绑架、抢劫、谋杀„„
没钱不一定不幸福,但不公平一定会产生“剥夺感”!原因在于“剥削”和“剥夺”呈正比关系:剥削现象越严重(贫富差距越大,基尼系数越高),剥夺现象越严重。社会的收入差距会使穷人感到一种巨大的社会压力和被剥夺感,而中国社会又持有一种强烈的以财富作为成功标志的价值取向,因此,经济上的不公平感,极其容易引起社会不满情绪的滋生蔓延。挪威和朝鲜的犯罪率特别是剥夺性犯罪率很低,因为贫富差距很小,当然,前者是富国,后者是穷国。任何一个社会,如果少数人不满意,那么会引发小规模的剥夺行为--绑架、抢劫和谋杀等;如果多数人不满意,那么会导致大规模的剥夺行为--起义、革命和战争等。
财富分配非常不均,财富差距分配的悬殊直接导致了价值观的扭曲和不平衡。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非理性因素会被经济杠杆推着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收入不够均衡的社会,犯罪案件也会高发,从这个角度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必然!但这不是我国特有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如此,如同明治维新时代的日本,二战后的经济迅速腾飞的美国。一面是经济腾飞与稳定发展,一面是社会暴力事件骤然剧增。一切来源于一个错误的观念——有钱就是幸福的!钱能带来幸福!
社会学的紧张理论认为,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容易造成社会紧张,人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对社会产生不满,地位的不公平感导致人可能通过犯罪来提高自身满足度,由此可能引致低地位的人犯罪。而另一个方面,整个社会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合法机会让所有的人实现他们的愿望,于是部分人为了达到他们对成功的追求开始变得不择手段,犯罪成为他们追求成功的替代性选择。
当然,也有人说,最近几十年,我们都把时间奉献给了电视、电脑和手机,和亲友交往的时间越来越少。感情交往减少直接导致关系冷淡,同理心缺失(同理心与共情),对于犯罪这种错误行为没有那么强烈的羞耻感,对受害人可能遭受的痛苦没有明显的感觉。
罪案发生现象是与基尼指数、财富不均有关系;但其直接关系是“人们对财富的观念”。也就是说:
“财富=幸福”这个观念,才是这背后的罪魁祸首!
社会因素:社会转型期,自由致富到失序 ——转型期的社会焦虑
美国人类学家本妮迪克特所指出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一个文明趋向于更高,或许还是更有价值的目标时,社会性越轨(犯罪)的可能就越大。”
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正处于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时期。由于社会人生活于急剧变化时期,普遍规范也并未确定下来,社会整合能力较低,必然导致社会人的行为缺乏有效约束,出现混乱状态。所以,转型也是极易引发社会失序的特殊阶段。
人焦虑了,总需要一个发泄的途径。而随着贫富差距的日趋拉大,富人财富的诱惑力往往更容易被放大,必然导致在参照对比中落后的人们滋生不满情绪,一些人甚至可能因此而走上侵犯财产的犯罪道路,而平时不满却“沉默的大多数”则很可能在一个很小的突发事件中成为“愤怒的大多数”,做出意想不到的破坏性行为,从而危及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也许就解释了,为何会发生路人歌唱的不好,却遭受暴打的现象。
媒体因素 :用什么解决问题?拳头、暴力,还是法律? ——暴力行为的示范效应,实则是一种心理污染!
一位社会学家说,行为人对法律抱有希望,盲动会变得理智;弱对法律丧失信心,理智也会变得盲动。
权力寻租、裙带资本主义、腐败和非法致富,造成了民众强烈不满,并且使现存的贫富差距在大众心理上进一步放大,产生“示恶效应”和法不责众心理。一个个“问题”富豪的暴露,一个个贪官的落马,更是印证公众对富人对官员的普遍疑问。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官员、富豪在一定程度是一种形象的代表,具有很大的权威效应,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另一个方面,一些媒体一味追求高关注,致使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暴力、血腥的新闻。对普通大众而言,就是一种心理传染和心理暗示。如果一个社会都用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来法律成为一纸空文,那么,这个社会的理性空间只会越来越小,最终损害整个社会的稳定。有调查发现普通公众对于贫富差距和社会风气也有着强烈的不满。这些不满情绪的一部分最终通过犯罪而释放出来。
谁,是犯罪的罪魁祸首? 每个人都是一尘不染的来到这个世界上,为何有些人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每个孩子都曾是美丽可爱的天使,为何有些人一步步变身暴力犯罪的撒旦?是什么让生命拥有美好的开端,却以罪恶终结?犯罪心理学将告诉你,是谁一手造就了暴力罪犯!
纵观暴力罪犯,在他们的心中仿佛都有一个邪恶潘多拉的魔盒,在魔盒里贪婪、畸恋、惊恐、心虚、侥幸、冷漠、蔑视、自暴自弃、自卑自负等等光怪陆离,应有尽有„„在犯罪心理学领域中,专家将各类暴力罪犯的犯罪心理最突出的共性归纳总结为——“贪婪畸变的需求、强烈的反社会意识、扭曲畸形的强化、犯罪的习得性”,这四个魔鬼中的魔鬼,他们有可能藏匿于家庭教养的盲区中,心理专家建议警惕“魔鬼”,防患于未然!
同时调查也表明,其实每个人都可能存在心理上的极端行为,只是这种情绪的释放所需的刺激能量不同。这种极端行为的外露和突变都由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原因引起,但终究还是家庭教育种下的根。家庭教育不恰当,使孩子的心理发育造成缺陷,对社会不信任,助长孩子的恶劣行为。如不和睦的家庭,对孩子心灵造成创伤。单亲家庭,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甚至有些父母就有恶劣行为,给孩子树立错误的榜样,这种家庭都容易使孩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重点:暴力犯罪如何发生?如何预防!
暴力犯罪的发生实际上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即“压抑——诱发”这样一个基本的模式。借由某种因素造成了个体需要的压抑,于是产生了严重的心理挫折与冲突就外化为攻击性的行为亦即暴力犯罪。具体说来,其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
1.犯罪人自身不良的生活背景
不良的生活背景是指压抑个性、妨碍人格正常形成和发展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如贫困、缺乏母爱的人生早期经验,缺乏理解与友爱的人际关系等。在这种不良的生活背景下,极易形成一种反社会人格。尽管这种不良生活背景是作为人的直接环境而发生影响的,但它常常是社会矛盾的折射。比如在暴力环境下成长的青少年比在一正常环境下成长的青少年更具暴力倾向。
专家提醒 心理贴士:如何预防?
简单来说,这个生活背景既有家庭小环境,也有社区中环境,还有社会教育化环境的;我们可以把我的主要是家庭。家庭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一方面,中国人习惯“训诫”和“棍棒教育”,人们棍棒教育出孝子。殊不知,不合理的棍棒教育会导致压抑,被压抑的情绪早晚要爆发,不是像你也许就是转向社会!越界以后就会遭受惩罚!对孩子多有的不正确行为,我们首先要了解为什么,然后再去训诫,那才是最有意义的。而且父母本身要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另一方面,家庭的爱其实是孩子最好的教育。一个从小失去父母关爱的孩子,长大了会通过各种途径补偿,如果陪伴孩子成长的喂养着教养方式不方,那么这种“补偿过程/追偿过程”有时候也是具有一顶破坏性的!
2.民事纠纷
民事纠纷常常作为一种强刺激而导致杀人、伤害等犯罪行为的发生。当纠纷中有过错的一方未受到应有的批评与处理,而无过错的一方也未得到适当的救济抚慰时,后者可能会采取过激行为用以泄愤报复。纠纷一方或双方心胸狭窄,报复心重,更易发生暴力行为。
专家提醒:如何预防?
很多暴力伤害事件,是由弱者发起的。因为弱者的主张没有得到支持,所以他要用自己的手段来补偿。说到这里,环境的公平性很重要。另外一些性格温和的内向人群更容易在民事冲突事件中受到情感伤害,作为当事人,应该学习的是用更智慧的手段求得公平性,并调整心态,受伤害后第一时间要寻找亲友沟通倾诉,获得安慰和情感支持,而不是用猛烈手段报复。毕竟最后的恶果还是要自己吞下去!
3.暴力犯罪人自身的个性缺陷
暴力犯罪人一般具有如下心理特征:易冲动,缺乏以致能力;性格孤僻、心胸狭窄、自卑感强、疑心重,报复心强;虚荣好胜,以自我为中心;文化水平低、道德素质差。这些个性上的缺陷,降低了人的自我控制能力,从而加大了对不良刺激的反应强度。专家提醒 心理贴士:如何预防?
个性缺陷通常也是在孩子幼年到儿童期形成的,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是主因。爱冲动的有可能成为激情四射的运动员,艺术家;也有可能成为冲动型罪犯。性格孤僻的,有可能会成为某一类技艺的精湛大师,高级技术专家,却也可能成为心胸狭隘的报复性犯罪人群。
说到这里,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犯罪,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回去做,区别就在于幼年个性的养成上,爸爸妈妈们是否做到了。
4.被害人的刺激作用
暴力犯罪常常是在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中产生的。个人品行不端、生活作风不严肃,首先实施挑衅行为等,往往成为个人被害的诱发因素。通常人们认为被害人只是犯罪行为的被承受者,但在暴力犯罪中有些是由被害人的行为激发的。
专家提醒 心理贴士:如何预防?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家庭暴力!尽管家庭暴力不是暴力犯罪,除非造成人身伤害甚至死亡!
家庭暴力研究发现,有一部分家暴与受害人密切相关,受害人喜欢用“刺激、攻击、挑衅性”的语言伤害对方的时候,施暴者因为语言能力弱势,就很容易采用“武力方式”完成对抗行为!
预防的最好办法是,如果你遇到可能引发暴力的伤害,例如抢劫。
犯罪心理专家加会告诉你:把钱给他,如果对方有暴力倾向,那么你的目标是逃跑和保命。如果对方很激动,那么不要跟他起争执,如果一定要说话,顺着他,而不是跟他对抗。表示对他的理解,而不是威胁甚至蔑视!
5.暴力渲染,即大众传播工具管理的失范
有研究表明,暴力渲染具有一种心理暗示作用,看到过别人实施攻击性的儿童或成人,比没有看到过的人更易采取攻击性行为,并且具有较大的强度。如果他在某种场合下被激怒,那么暗示的影响就会被激发出来。因此报刊、影视对暴力事件的宣传报道,哪怕它无意于教唆人去实施暴力行为,但可能实际上起着暴力犯罪的渲染作用。
专家提醒 心理贴士:如何预防?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我们国家电影不限制级别,电视孩子可以随便看,孩子上网不受限。这些都是导致你的孩子有一天可能变坏的毒瘤。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尽量与他们保持距离,并进行反面教材的教育,让孩子对犯罪产生罪恶感羞耻感,而不是模仿的冲动。一个令人惊异的真相是——犯罪是习得的,尤其是一些暴力恶性犯罪是后天学习来的!减少直接接触和学习模仿的机会,进行反面教育,建立羞耻感,罪恶感,对受害人建立同情心,是最好的预防办法。
6.经济秩序的失范
美国学者伊恩·罗伯逊曾经说过:“如果一个社会一方面看重人人都过富裕生活的目标,但是另一方面又拒绝使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以社会承认的方式致富,那么它就会引起偷盗、欺诈和类似的犯罪。”
当前我国虽然处于一个新经济秩序构建的过程中,新的社会价值观念正初步形成,但仍然存在着多种经济形式和经济利益的差别,对经济秩序实行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社会分配不公,导致贫富差异现象严重。物质利益与价值需求之间巨大差异,引起以攫取他人财产为侵害目标的抢劫、杀人等暴力犯罪的发生率年年上升。由此认为,经济秩序的失范也是暴力犯罪的一个重要诱因。
该问题不属于个人可控范畴,但我们可以控制的是我们自己对财富与幸福的认知观念。
心灵通专家总结:有效预防简单三步
第一步:犯罪的诱发是压抑。
所以,请在每一次细小的伤害后,主动求得情感支持!当然别忘了,也别总想着什么事儿都得争个高下,人生路很长,不在一次输赢吧!另外,别总拿钱说事儿,钱和幸福压根两马事儿!
第二步:犯罪的动因是人性本能。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那么我们就更懂得预防和疏导;在你的自我,本我,超我中间进行平衡的时候,不要让原始欲望占了上风,尤其是那些带有破坏行为的欲望。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适时地释放情绪,来一次拳击,一次剧烈运动,然后静下来听听音乐,散散步,和知己爱人聊聊天,都能够适当你身体里一定的情绪毒素哦!
第三步:犯罪行为的发生是后天习得的。
让我们,包括你的孩子远离离暴力镜头吧!如果一定必须面对,请对受害者建立同情心,对犯罪行为有羞耻感!现在来看孟母刺字,孟母三迁自有其深刻道理。
第三篇:这样做语文老师演讲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在交流之前,我想先和大家聊个题外话,就是这次读书活动戒了我“迟到的网瘾”。为什么说是“迟到的呢?”因为在我们家有一个约定:为了儿子,不要电视、不装无线,不玩手机,不玩电脑,我们简直成了这个时代的“网络白痴”。所以,下班后,我们大量的时间是外出散步或读书。可是自从年前换了手机,装了无线,家里变了,完全变了,哪知白天与黑夜,哪管下雪还是下雨,我与老公一人一部手机,一头扎了进去,网络中的内容真是花样翻新,我们俩也忙得不亦乐乎。非要熬到实在是睁不开眼,关机时总要狠狠地扔下句话:再不玩了。可是第二天睁开眼的第一个动作是开机、刷屏,忙忙忙。
有点小庆幸的是,虽然我们已身陷其中,无法自拔,但对儿子的污染不是太彻底,可是他原本安分的心却变得心不在焉了,他在跟我们攀比,你想想,一对痴迷手机的父母对儿子喊一声:“赶快学习去。”这句话还有多少力度?他总是回一句:“你们玩,让我学?”那天,我看到了放在床头柜上,学校发的读书笔记,我打开书,坐在儿子的书桌旁,翻书,摘抄,没想到,儿子静了下来,安心学习了,于是我们家又重新回到了读书、散步的日子。
看来,书是有魔力的,它不仅能改变我们自己,还能影响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的氛围,影响我们的个人素养,影响到我们的教育教学,最终影响到我们所教出的所有孩子,真的,让我们一起来读书吧!
寒假中,在我痛改前非后又读了不少书,有一本对我的影响比较大,是夏昆老师的《中国最美的语文》。
夏昆是一名语文教师,又不仅是一名语文教师,他将美好的艺术融入生命并影响学生。他执着前行,用实践告诉我们,可以这样做语文教师。
印象中的夏老师是这样的:一脸胡子、一根辫子、手持一把吉他的一个大叔,像是一个流浪的音乐诗人。但他的的确确是一个真正的语文教师,他给中国教育这片自由美丽的语文教学田野带来了缕缕清风。这清风,让中国的语文界,也感受到了这风的温度和力量。
经常会在网络中看到他的文字。文如其人,他的思想与他的外形一样,特立独行,充满了冲击力,寒假读到了他的《中国最美的语文》。我拿到书,一看封面,中国红便吸引了眼球,甲骨文体的“中国最美的语文”和楷体的“中国最美的语文”相映成趣。封面上“以文学之美充盈生命、以音乐之美滋养心灵、以电影之美教化人情”三句话,体现了夏老师语文教学的三大内容、三种方式以及三个目的,最终“培养出一群博学、宽容、幽默、有品位、有责任感的男人”、“培养出美丽、温柔、善良、知性的女人”。我想,如果我们都能如此,我们的教育必将处处充满了温情。
夏老师的教室里,有林木的叹息,早晨的颜色。
17年前,当他第一次把吉他带进教室,教学生们唱英语歌的时候,他并没有想到这件事对他和他的学生们的影响会如此深远。他并不是英语老师,而是语文老师。那时候,他刚担任高一的班主任,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差,作为班主任,他帮助任科老师开展教学。他教学生唱英语歌,他带上吉他,在每周的班会课上,讲完有关事务之后就教学生唱英语歌。从《雪绒花》到《昨日重现》,从《无心快语》到《此情可待》,十几首歌教下来,学生的英语水平还真有了些提高。而这时候更有学生表现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他干脆就开设了一门鉴赏课:从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中感受与命运的抗争,从柴可夫斯基《天鹅湖》中感受最美好纯洁的爱情,从维瓦尔第《四季》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当这届学生毕业后,他明显看到了他们与其他学生的不同:他们拥有对美的感悟,更拥有对美的珍惜。尽管他们后来都没有从事与音乐有关的职业,但是很多人告诉他,音乐一直陪伴着他们,他们为高中这段音乐之旅感到幸运。
他曾经在《唐诗的江山》后记里这样写道:20年前,我上高二。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郑重地拿出了一个崭新的作业本,用直尺从中间把本子分成两半,右边抄宋词,左边抄唐诗,抄的第一首诗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很多人都有过这样一个本子,用来写下或抄录自己觉得最美好的东西。有的人抄流行歌曲,有的人抄琼瑶小说的片断,有些人抄美文,那个本子是那时候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其实,学生时代的我们也同夏老师一样有过这样一个珍贵的小本子)但当他成为老师时,他的学生面对诗词只剩下一句话:“老师,这个要不要背?”这使他感到一种无奈和凄凉。他决意和学生一起找回诗词的本来面目,找回本属于它的美丽。在开设音乐鉴赏课的同时,他开设了第二门课:学生主讲诗词鉴赏课。他利用每节课开始的5到10分钟,让学生事先选择诗词进行阅读分析,然后抄写到黑板上讲给大家,之后他进行点评,并对学生抄写、分析诗词时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到了高二,人教版语文教材通常会有一个戏剧单元,他会给学生放映《雷雨》、《茶馆》等电影。每到这时,往往就是学生的节日。他开设了电影鉴赏课。他精选了十余部中外优秀电影,利用班会、晚自习时间给学生放映,并在观影后以讨论会或周记的方式对电影进行探讨。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情景:晚自习,整幢教学楼的孩子都跋涉在书山题海中,他们的教室却关着灯,老师和学生一起沉浸在光与影的世界里。而他觉得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在每部电影观看之后学生们写的数十篇影评。苏珊·桑塔格说:“电影既是艺术,也是生活……电影的诞生是个奇迹,奇在现实竟能如此奇妙地瞬间再现。电影的全部就是在努力使这种神奇感永存和再生。”
讲王勃时,他找来电影《王勃之死》的片段,让大家了解《滕王阁序》创作背后的故事;讲王维时,他请来古琴爱好者为大家现场弹奏《阳关三叠》;讲贺知章和张旭时,他请来本地书法家为大家讲解中国书法之精妙;讲李白时,则会由他现场弹唱由李白诗篇改编的歌曲;讲边塞诗时,他提炼出唐代边塞诗的反战元素,并且与《现代启示录》、《我们曾是战士》等国外反战影片进行对照。
因为美无尽,追寻美的脚步便不止息。
《中国最美的语文》与其他关于语文教学的书籍不太一样,没有整篇的教学设计,没有各种磨课过程,更没有公开课实录。(课件)书中或讲述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故事,或讲述孩子们的趣事儿,或发表对于当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些观点看法。语言并不犀利,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个语文教师对生命的爱与尊重。也许正是如此,才能坚定地行走在最真实的语文教育之路上,不忘初心,坚守最美的语文教育!
书中说,“语文在书本中,更在生活中;在现实中,更在历史中”。所以,不仅是诗歌鉴赏,就连音乐鉴赏和电影欣赏,甚至动漫、吉他、骑游均可以进入语文课堂。夏老师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在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时又尊重了孩子们的生命,丰富着那一群群朝气蓬勃的青年学生的校园生活,使学生们的心灵逐渐丰盈饱满。世界的美好,生命的美好,不断地展现在他们面前,给他们的生命底色又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记得初为人师之时,我曾经敢于对初中的孩子们说:你们是想要自己,还是想要分数?那时,孩子们的回答是:我要自己!声音坚定而响亮!十几年后的今天,我已没有了当年的勇气,但夏老师还保持着从前的激情。一个体制内的语文教师,他要冲破的不仅仅是体制的束缚,更多的是要冲破心灵的束缚。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读懂夏老师,一位率性、纯真、温柔、广博的男子。夏老师的教学形式与内容、风格是无法复制的,但是他所带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就是周校长在昨天的总结动员大会中反复强调的核心素养: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我们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培养提高孩子们的核心素养。
夏老师的学生和孩子们是幸运的,我也是幸运的。有幸读过夏老师的文字,更深刻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但愿以后在三尺讲台上,我也能成为像夏老师一样的语文人。
我的交流结束,再次祝大家:读有所获,获有所乐,乐有所福!我们大家都幸福!
第四篇:每个班都有这样的一个人
6、你不约会不谈恋爱不出去玩不喝酒不逛街不疯不闹不叛逆不追星不暗恋不表白不聚会不k歌不撒野因为你要学习请问你的青春被狗吃了么。
据说 你老人家是系副主任 据说 你老人家是博士 据说你老人家在外面开了一小公司。据说的你是如此的牛叉。。我想 如果我们这些在你嘴下受教的弟子们 都按你的步子来走 将来也会这么牛滴 你也应该是这么想的吧 所以 你只给了我们两条路 两条对于一个期末考的学生都可以说是“死”路德路:要么立刻就走人 我不报上去 要么你继续做 我报到上面去。刚刚发下试卷两分钟 另一监考官看到我课桌里面的高数书 就拿出来放到了前面 而你 一个牛叉的博士 高雅 有文化 做事做人都达到了我们不可逾越的境界 一个jian步就飞到了窝旁边 jian一般的速度扯走了窝的试卷 jian一般的语气放出了狠话 好吧 我还没抄 但我有作弊的动机 你说的是对的 我无从反驳 我不反驳其实也是因为你是我的老师 而且是一个估计根本就意识不到你说的那些原则性的东西是有纰漏的牛叉的博士老板 什么原则不原则 你觉得你一辈子都会秉持自己的原则生活么 这不过是欺负我们这帮暂时“低你一等”的“孩子们” 没办法 即使你给了窝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叫我现在就走 我却还是选择了另一个 赌上让你老人家上报的风险 心惊胆战的坐在教室两个小时 埋头做题。我是多么希望你在另一个监考老师的劝说下 给我一个机会 课两次的劝说 你都无动于衷。更是证明了理你牛叉!或许 你的世界只有你一个 或者 那些比你权高位重的领导们 其他的 在你面前都是没面子的“人”。你说你这是按规矩办事 我说 那就是说那个老师没按规矩办事咯 你说 是 所以我不喜欢她。呵呵...殊不知 经过这样一件事 你会增加粉丝几何!!
冠冕堂皇一点 你这样做是为我好 好吧 就按这样一个好听点思路去说 但是不是好过头了?事后 我说 我已经得到教训了 给我个机会吧 我做的那份试卷不要了 你交份白卷上去 不要上报了 你说不行 那是你选择的路 我想说的是 那不是我选择的路 那是你逼出来路 是你以你宏伟的身份给我强加的路。来到这所大学 上了本科 其实也是不容易的 学不学 要怎么学 我们自己心里有个度 如果 我们现在还是像初中高中生那样被老师这样逼着没退路 那大学还有个什么意思!!我说我知错了 你却任然不给机会 或许 你觉得我们是贱的 必须将我们这样的伢压榨到底。好吧 你赢了。我不得不佩服额思想 你的人生。如此的种种 你亦能混成这样 说明一点 你是对的!不过 经过这件事我想说的是 希望我能用我的绵薄之力和与你伟大思想有所偏差的拙劣想法创造出一个远远胜于你的生活 这个生活 叫 幸福。(请不要沾沾自喜的认为 你解救了一个无知的青年 不发生这件事 将来的幸福一样会发生 因为 我们本质上都是有志青年)。现在的中国大学是一个怪胎,进去的是精英,出来的是蒲公英;提高的是学费,降低的是教学质量;增加的是专业数量,减少的是就业质量......这一切的一切是因为大学和娱乐界一样,辉煌的外表下暗藏着许多潜规则,把原本纯净的象牙塔变成了雷峰塔!可怕的这些潜规则虽然危害力惊人,但却很少被外人所知,而且我们还得继续忍受和默认它们的存在!
一、成绩与老师的印象成正比
大学不比中学,升学率不再是老师们多拿工资和奖金的充分必要条件,学校的实力也不再以学生成绩为标杆,考试从出题、阅卷到评分基本上由任课老师说了算。所以,学生成绩如何,也就由任课老师一人说了算。那些平时出勤率高的,上课回答问题积极的,逢年过节送过礼的,基本上期末成绩都不会低,反之亦然。期末的成绩单,说白了,就是一张老师对学生的印象单。
二、学生会选举只是形式
美国的学生会主席是学生们选出来的,中国的学生会是老师们定出来的。候选人演讲、投票、选举,似乎学生会的选举每一步都很民主,都很公平。你这样想就大错特错,其实在每次选举之前,主席的人选早就敲定了,选举只是显示校园民主的一个幌子,未来的主席说不定早已喝过庆功酒了。这不是某个高校的个例,而是普遍的事实,建议美国人权机构多关注关注这些问题,这是多大的反民主现象呀!
三、party员都是内定的
对大学生而言,party员永远属于那些会拍老师马屁的人。因为party员不是选班委,经公开投票选出。能不能入party,完全是老师们说了算,每天只会啃书本的书呆子就等着25岁退团后做平民吧!
四、课本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电脑书是落后市面需要两个版本的,会计书是与事实严重脱轨的,英语书是用来应付考试的,惟有哲学书是不会落伍的,但却是照原价收费的。其实谁不知道,学校一学期的购买量成百上千,新华书店怎么也要打五折吧,可交的书费却九点九折都不打,多余的书款不是成了老师们的午餐补助,就是买了中秋节的一盒月饼。
五、药只开便宜的
国家每年拨给大学生一笔不菲的医疗费,但当我们生病时,开出的药却是最便宜的。这还不算,一次,一个同学买了一袋抗菌优,出厂日期竟是1979年的!比他还要早出生几年。真不知道医疗费都跑哪去了!
六、爱情多在毕业时枯萎
大学的爱情是最美好的,没有中学时的稚气,没有大龄者的枯燥,有的只是激情和单纯。但美好的东西多很短暂,大学里没有工作和生活的压力,爱情多是建立在经济基础稳定的基础上。一旦毕业,面临就业、成家等诸多现实,爱情不再坚强,而是严重缺钙,枯萎是自然的事情。
七、文科生是失业主力军
文科生就是比理科生就业艰难,不为别的,看看这些专业就知道了。博物馆专业、图书馆专业、中国革命史与中国Communistpartyparty史、社会工作、言语听觉科学、档案学……这些五花八门的专业要么没有市场前景,要么只是太笼统,让人摸不着头脑,就算一些稍微好点的专业,课程设置也是博而不专,所以,文科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多半与本专业无关,所学不能所用,失业率自然高过理科生。
八、文凭是学费买来的次品
上大学只是一笔交易,交学费拿文凭,即使学生不这么想,学校也是这么想的,因为扩招本身就是一项拉动内需的举措。一个大学生养活了老师、书商、食堂、网吧老板等一大帮子人,而买来的文凭却越来越不值钱。与20年前相比,现在的大学毕业证贬值了不知多少倍。
九、。。。。
十、考前一周≥一个学期
又一个文凭贬值的重要证据。一本几百页的课本,即使一个学期不上课,只要考前一周恶补一下,看看笔记,记记老师画的重点,一般都会顺利通过。我打听过,这种在所有大学生都存在,以敷衍的态度教学,大学生焉有不差之理?每个校园里都有这样的女孩
她们在校园里怔怔地走过,你猜不出她的心事;
她们好像目不斜视的样子,可是却用余光打量着路人;
她们从不会让人惊艳,可她们的衣着都搭配得恰到好处;
她们不是美女,但绝不是恐龙;
她们一个人走路的时候,你觉得她是安静的女孩;
她们和同伴一起的时候,笑声撒在了整个林荫道上;
她们好像没有男朋友,却偶尔能看到她们和不同的男孩子比肩而行,表情上总有些暧昧;
她们好像有几分掩饰不住的寂寞,可是却又做出一副不愿意被打扰的样子;
她们看到亲热得一塌糊涂地情侣,会做出鄙夷的神色;
她们看到牵手而行的男女,又会生出羡慕的眼光;
她们有时候在食堂里吃饭,和陌生的男生对面而坐,你能感受到她故作从容的尴尬;
她们有时候在教室里自修,虽然也是安安静静的,却总扰得旁边的男生经常分神;
她们有时候出现在oicq上,遇到校友,她们会显出一种出乎意料的热情,如果你约她见面,又会面对意料之中的冰冷;
每个校园都有这样的女孩,她们最有理由被唤做女大学生,因为在她们身上,女人味与学生气结合得无可挑剔;
她们每个人各不相同,可都把女大学生的感觉发挥到了极至;
每个校园里都有这样的女孩,她们外表上更象紫霞,骨子里更似晶晶;
每个校园里都有这样的女孩,她们是校园之美,男孩之幸。
第五篇:作为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
作为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各班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又不惹事生非,对班级一切活动既不反对抗议,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业平平,却不名落孙山。一般情况下,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老师忽视“遗忘”的学生。
我班的陈斌同学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学生。很长时间,我几乎没注意到他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好象也改变了他自己。那是一个中午,我站在班级门口,看着走廊里来回走动的学生,无意中发现走廊里撒了一些饭菜,许多同学说着笑着绕着而过,好象没有注意到地上所撒的饭菜。这时,陈斌同学走了过来,告诉大家不要踩了,然后急忙跑回教室拿来清扫工具,将饭菜扫净,又用拖布拖了一遍。我被这一幕感动了,回教室后,立刻在班级表扬了陈斌同学,并尽力赞美了他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的好行为。
此后,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陈斌性格中闪光的地方,并及时给予表扬,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上课特别认真,作业完成得尤其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还被同学们选班级卫生委员。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开始注重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细心观察,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使之发扬光大。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我会成功”。
实践使我懂得,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
管理班级,是一项琐碎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与细心,更需要教师的创造力。
我现在所带的班级是初二的一个班,初二的学生比初一的成熟的多,胆子也大的多,平时自修课总有三、四位学生在捣乱。每次自修课后问班长班里的情况,班长总会说:“老师,其他同学都很好,就是胡强、唐军、刘文亮这几个同学老讲话,吵的最厉害的就是胡强。”每次遇到这种事情,总是忍不住对他们批评,但总是不见成效。前不久的一天,正好是星期四下午的一节电脑课,因为上星期初二学生电脑考试已经考好了,因此胡强就简单地认为不去上课可以,然而他也就这样做了,更为严重的是他被正在上体育课的初三的几个品行不好的学生叫去打牌,正好这事被语文老师发现。语文老师告诉我之后,我非常生气,马上把他叫进办公室,一进门就问:“你可知道你这是罪加一等啊?一是旷课,二是聚众打牌,如果上报领导是要被处分的 „„ ”还没等我说完,他就说:“老师,我错了,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能不能不要上报,给我一次补过的机会,并且我保证期末考
试进入班级前 25 名(本来他是班里的倒数几名)”看着他一脸的不知所措,我没有一下子回绝他的恳求,而是说:“你先回去,我考虑一下怎么处理,不过明天得叫你家长过来一趟。”并且叮嘱:“如果你不和家长老实说,你自己明天也别来了。”第二天,他来上课了,我马上把他叫过来问:“你爸妈来吗?”他说:“来的,我爸上午上班,中午过来。”虽然听了这句,心里有点不爽,因为家长把工作看得比自己的儿子重要。但是我还是冷静地说:“那好吧,我在办公室等着。”结果我等到下午也不见人影,也没收到任何电话。我再次把胡强叫过来,跟他说:“今天放学回家,无论如何你得叫你家长给我打个电话,否则我明天直接去你家。”晚上我一回家就收到了他爸爸的电话,他爸说:“很对不起,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所以一心想多赚点钱而忽略了管教小孩。”我问他:“胡强昨天有没有跟你们说他在学校里犯了错误?”“他说了。”胡父亲说。然后他父亲恳求说:“请好好管教我们家小孩,打骂都可以,以后我们也会多关心小孩在学校的情况,多和老师联系,辛苦 老师了。”和他爸爸通完电话之后,我发觉胡强之所以老管不住自己,主要是家人由于工作,对他管教太少了,其实他本性还是不错的,至少他可以把自己犯的错诚实地交代给家长,从这一点看,他是个诚实的孩子。不过说实话,第一次碰到这种事情,我也不知道怎么处理。语文老师跟我说:“你还是上报吧。”其他的几位班主任让我自己掂量着处理。几经思考,我决定不上报。我把胡强叫来,让他写保证书,并鼓励他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
他的改过。我想如果上面问起,我会说学生能主动认错,应该给他一次机会。
到目前看来,我的决定是对的,他的行为习惯比以往好了很多,成绩也上去了。看来,善良的包庇也是一种力量,有时比批评或表扬更为有力,因为我们的学生是有良心的,是懂得老师的。159班从初一到初二,我已经跟孩子们一起走过了两年。我觉得我跟学生的关系还是比较和谐融洽的。一方面是因为我性格的缘故,可能给学生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除了课堂上比较严肃外,课余时间和学生更是一种朋友关系。
在师生交流上,大部分学生有什么事都愿意跟我说,包括生活、家庭琐事。但有一小部分学生老师问什么答什么,问及有些事还不回答,不管你怎么引导就是不开口。
记得我刚接触到他们,我给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师喜欢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也喜欢诚实的孩子;更喜欢积极上进的孩子......但是课堂上是绝对严格要求的,课下你可以把老师当成你的大姐姐、好朋友,可以找我来聊天。虽然这种师生关系让我和学生走得更近了,但是也有一些弊处。与学生关系虽然融洽了,但是对学生太温和了,纵容了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毕竟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还不是很强,容易把师生间朋友般的关系迁移到课堂上,比如部分学生课堂上敢讲悄悄话了;部分调皮学生因为不怕“老师”而在大扫除时敷衍了事;自修课不能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等等。通过
向其他老师学习和自己的反思和摸索,我认为要做到师生关系真正意义上的和谐融洽,还要坚持以下几方面:
一、师生关系的平等。我觉得案例中说到的打招呼其实不一定学生先开口,老师先开口也很正常。我每天上班的路上都会遇到自己的学生,如果我先看到学生我就会主动打招呼,而学生看到我也会问好,这就是一种相互,一种平等。平等还体现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和老师平等地交流等等。
二、师生关系的原则。反思我自己,我觉得师生关系要把握好一个度。对学生的关心一定要出自真心,找到关系平衡点,坚持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原则,对学生的宽容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来定。
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育中,能把反思转化为实践,不断完善自己,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早恋对于初中生来说,一是生理原因,对异性同学的互相吸引和欣赏,二是社会原因,通过电视、网络和杂志等宣传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模仿。三是当今社会有好多父母亲离异,没有时间去关心自己的孩子,孩子感到很孤独,才去谈恋爱。总之学生早恋也比较正常,老师也不要大惊小怪,要正确面对,特别要为学生保守秘密,要耐心的开导和引导,不应盲目批评学生,尤其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更应妥善处理;单独找其谈话,分析利弊,从心理、生理上引导学生,站在和学生一样的高度和角度看问题,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其的尊重和理解,不要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然后在班上多开展些关于早恋方面的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