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教学随笔 家访与班级管理:生本与家本 陆梦骊

时间:2019-05-13 20:02: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9月教学随笔 家访与班级管理:生本与家本 陆梦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9月教学随笔 家访与班级管理:生本与家本 陆梦骊》。

第一篇:9月教学随笔 家访与班级管理:生本与家本 陆梦骊

家访与班级管理:生本与家本

科教新城实验小学 陆梦骊

【案例】

曾经,我遇到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学生,名叫小胡,小胡每天的回家作业质量非常的差,上课几乎是神游。放学后,小胡前往晚托班。每天过来,作业质量极差,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由于习惯而非知识因素导致的错误非常多。这说明学生去晚托班未能达到提高作业质量的效果。但事实上学生却并不坏,和学生交流的时候,学生也是一个非常安静,非常随和的一种状态。学生非常尊重老师。又一次,我强行把小胡留下来,叫他补作业,希望他认真地分析自己的作业。但是突然间,一名晚托班的负责人来到班级,寻找小胡。负责人和我反应了很多这位学生的家庭情况。他家里只有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长期在外工作。在家中,小胡很少被管。学生的直接监护人爷爷奶奶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不愿意管孩子的人,甚至很少愿意去搭理小胡。这一切导致了学生性格上的内敛,不愿沟通,不愿交流,学生在学习上长期盲目不主动。这状态像是心中缺少了一盏指路的明灯,那就是家。

【反思】

大学期间,教育理论长期被生本思想霸占。“教育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在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的基础上”,“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

但是,我个人认为,生本思想并不完全适用于教育中,恰恰传统的一些思想更能保障学生的积极性。那就是我所认为的家本思想。很多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其动机并非是为了自己,而是因为父母,因为家庭。“子女为了回报父母,参与到学习当中”“子女为了得到家庭的重视,在学校中吃苦耐劳”“为了追寻心中的家,我在学校先出青春”,我觉得这动机,一点都不比生本思想所强调的动机观档次低。相反,这种思想更容易让独立意识很稀薄的小学生接受。因此,我认为,在对学生的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老师应当主动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让他们及早地认识到“自己并非单纯的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中的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未来”,用爱家重家的思想鼓舞他们,实现人生的巨大价值。同样,这也是中华孝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篇:生本教育班班级管理探索与实践论文

摘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践行生本教育理念,探索由“学生分组自治”与“家长分工协作”共同构成的班级管理“二分”模式,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为实现首都师大附小提出的“童心教育”的教育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分组自治;分工协作;“二分”模式

“没有人能够知道教育的发生,只有当它让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当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这是当代教育家、“生本教育”倡导者郭思乐先生在其教育博客书《谛听教育的春天——郭思乐生本教育思想随笔》的扉页上写下的诗句,这两句诗一直督促着我不断思考:怎样才能在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中,尽早发现孩子们的灵慧,让他们扬起心灵的风帆,让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呢?从2014年9月以来,我又接受了新一轮的班主任工作。在管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七色花”班的教育工作中,我主动探索“学生分组自治,家长分工协作”的教育管理模式。这种“二分”模式的实践,植根于首都师大附小的“童心教育”理念,立足于郭思乐先生的“生本教育”理论,落实于欧美流行的“合作学习”方略。经过几年的实践,这种教育管理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班级管理“二分”模式的理论探索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这是我国明代思想家李贽《童心说》中的名句,我所任教的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提出了“童心教育”的理念,近些年来,首都师大附属小学所提倡的“童心教育”已经闻名于国内基础教育界。那么,怎样才能使“童心教育”的理念得以有效实施呢?童心,乃童子之心,关注童心的教育就应该以“童子”为本,也就是以小学生为主体,因此,“童心教育”的理念与“生本教育”的理论是精神相通的。郭思乐先生提出的“生本教育”理论,其核心在于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他认为,“儿童是大自然最美好的作品”,我们教师应该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我的理解是,在儿童的教育过程与自主发展中,他们不单是知识学习的主人和主力,也应该是自我管理的主人和主力。因此,在班级管理上,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就成了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多年来,在所担任的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我一直在坚持进行“生本教育”的教学实践,同时也借鉴了欧美国家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略,力争把“生本教育”的理论与“合作学习”的方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合作学习”其实是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重新兴起且广泛流行开来的教学方略。美国合作学习的倡导者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托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合作学习的核心是以小组为基本合作单元,在分组时,每小组通常可以由3至5人组成。在课堂上,小组之内的同学是合作关系,小组之间则构成竞争关系。本人的教学实践表明,将“生本教育”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在学科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鉴于学科教学方面的收获,我认为,在班级管理上同样可以将“生本教育”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以学生为本,在班级内部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单元开展自我管理,让学生“分组自治”是切实可行的。在这种“合作”思路的启发下,我想到班级管理工作,在班主任的主导下,除了让学生“分组自治”,还可以也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家长的力量来积极参与,因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家校合作”也应该是“合作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为此,我积极倡导在班级家委会的基础上组建家长部委,让家长们依据自身所长加入相应部委,大家“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理其事,共同为班级管理与发展做贡献,共同呵护孩子们的成长。至此,由“学生分组自治”与“家长分工协作”共同构成的班级管理“二分”模式正式形成,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为实现首都师大附小提出的“童心教育”的教育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为了增加这种管理模式的可操作性,作为实施主导者的班主任,如何合理地分组、分工,如何科学地选用组长、部长,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与家长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些都是摆在我面前的具体问题。

二、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分组自治,合作竞争

在接过新一轮的教学班之初,我给新班级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七色花”,这个名称源于大家熟知的那个美好而神奇的故事。我期待同学们能像故事的小主人公珍妮那样学会帮助他人,拥有一颗善良的童心;也期待这个班级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神奇”,这种“神奇”的表现之一就是同学们从小开始学会自我管理。为了让“七色花”班的孩子学会自我管理,我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开始实行“分组自治”的管理模式。从一年级开学起就按照每个小组4人的标准,把班级40多名同学分成了11个合作学习生本教育小组,引导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互帮互助,同时要相互激励,相互督促,进行自我管理。借此搭建起小组内合作互助、小组间监督竞争的平台,把品德养成、知识学习、遵规守纪、体育锻炼等都纳入这一平台。就这样,班级管理“二分”模式的第一个“分”(分组自治)初具模样。人们常说,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他们不仅能学习文化知识,也能学习管理自我、管理他人。从二年级起,我鼓励同学们积极自愿参加组长竞选,在全体同学投票产生小组长后,小组成员再自愿组合。在合作小组“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框架内,同学们很快就熟悉了自我管理的模式。在每个合作小组内,我设置一名小组长,4名成员,每人还担任一个学科课程的学科长。在小组之内,组长管理全组各项事务,代表小组向班主任老师负责;学科长负责管理各自学科的事项,向科任老师负责。在小组之间,我采用循环监督的管理模式,把小组成员按顺序编码,让小组同学对应监督前一小组相同编码的同学,学习其长处,指出其不足。这样每个合作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每个人都是管理者,每个人又都是被管理者,不但监督管理同组同学,还要监督管理相邻小组的同学。为了使分组自治、合作竞争的机制更具操作性,我还拟定了“三思六行,健康进步”的八字班训,并把这一班训内容分解成多个具体事项印制成“七色花”每周评价单,要求同学们每日记录填写、评价打分。最新的评价单的每日事项有:①今天做得最成功的地方;②今天需要反思的事情;③上课发言次数、是否精彩;④作业书写情况;⑤计算/口算及英汉字词基本功;⑥所看书目及进度;⑦小组同学评价。五天的上课结束后,每周末还要对以上①至⑤的事项进行总结,另外需要填写的一周事项还有:①新的一周的目标;②分享一周所看书目中最有意义的话;③家务劳动情况;④体育锻炼情况;⑤家长对新一周的期望(家长填写)。同学们每天需要反思填写7项内容,每周末需要反思填写9项内容。“吾日三省吾身。”这种优秀的自省品质必须从小养成。这每日、每周所填写的44项内容,既能促使同学们自我反省,也能约束其有效地加强自我管理。每天清晨,我都会批阅同学们的评价单,借此来树立榜样,激励学生做正确的事;发现问题,督促学生改正做错的事。同时,我还把评价单的内容作为每周合作小组评优的重要依据。郭思乐先生说:“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他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这种观点同样适用于班级管理工作,我想化用一下说:班主任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管”,而是组织学生“管”、服务学生“管”。实践证明,“七色花”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上都能按照校纪校规及老师要求去学习、做事,受到了学校及老师的称赞。

三、让家长来助力:家长分工协作,班家共育

在“合作教育”的视野下,班级管理工作还必须重视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开展家校共管、家校共育。因为班级管理不单是老师的管理以及学生的自我管理,还应该包含家长对班级、对学生的管理。实行家校合作的主体形式是班级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在很多班级工作上都必须有家长的支持参与。为此,借鉴“学生分组自治”的做法,我倡议组建了七个班级家长部委,主张让所有家庭都参与进来,开展全面的家校合作,家长结合自身专长,分工协作,积极进行“班家共管”“班家共育”。这样,班级管理“二分”模式的第二个“分”(分工协作)也就产生了。七大部委组建之后,各部委立即行动起来,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发展部结合北京地区小升初的现实处境,很快制定了《“七色花”班二至六年级教育发展规划》,之后还适时进行修订;宣传部借助喜马拉雅电台策划开播了“小喇叭”广播,播报班级每天发生的大事小情,并且及时地为学校报纸及网站推送本班活动稿件;编辑部编辑、印制《七色花》班报,每月一期,全面报道班级活动,记录同学们的成长经历;学习部密切配合语数英三门主课的教学进度,积极为同学们提供学习辅导,还负责为成绩落后的同学补课;体育部策划组织全班同学参加学校“趣味体育节”,组织拔河比赛;卫生部的家长每日一位进班督导学生值日,每月底还对教室做一次彻底的保洁消毒;后勤部配合班级活动,及时采买所需物品,合理使用家委会自愿捐筹的爱心基金。家长部委对这些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从多方面保证了班级工作的运转,对班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班家共管的实践中,不单让家长参与管理班级事务,我还进一步探索让家长参与指导学生活动,于是,在家长部委的基础上,我又组建了七个班级俱乐部,借此全面关注学生在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特长,指导并管理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拓展与提高。每个俱乐部由家长和学生共同组成,家长负责制定具体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家长和学生自愿参加,可以参加一个,也可以参加多个。我要求各俱乐部在学期初就制订好活动计划,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活动。班级七大俱乐部分别是数学思维俱乐部、科技俱乐部、悦读俱乐部、国学俱乐部、演讲表演俱乐部、体育俱乐部、摄影美学俱乐部。

俱乐部的活动丰富多彩,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如数学思维俱乐部讲解机器人的基础知识,并让学生参与制作机器人“大白”参加学校科技节;国学俱乐部联合清华大学“清华园里读经典”活动,共同举办“天才读经班”,带领同学们诵读国学经典;演讲表演俱乐部排演班级剧《童心之花》、英文剧《皇帝的新装》,等等。这些活动贴近学生的兴趣特长,适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在活动中,家长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艺术感知力的培养进行了有效的管理。班级部委和俱乐部的活动,都是靠家长来组织管理的。在活动的过程中,家长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班家共管,为同学们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提供了有效的助力。综上所述,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教育实践中,我不断探索与实践着“学生分组自治,家长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在过去的几年里,“七色花”班接待了很多来校调研观摩、指导考察的专家学者、教育同行、主管领导以及外国嘉宾,如20XX年1月14日,北京市音乐教研团到班级观摩音乐课;20XX年5月5日,“全国音乐顺序性教学现场会”在班内举行;20XX年5月7日,北京市教委学习型学校建设项目组及河南、重庆、深圳等省市的重点学校校长和教师到班级观摩数学课;20XX年5月15日,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的心理学教师团队来班级参观等。来访者对学生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力等大加赞叹。在“七色花”班,为了班级的对外事务,我虽然也设置了班长、学习委员等常规性的班级管理职务,但班级内部事务和学生的管理,实际上主要是依靠“分组自治”的自我管理来实现的。

即使我不在学校,同学们也大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基本上养成了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而校外班级事务的管理则主要依赖家长的“分工协作”,家长对各项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对学生产生了直接影响,这种言传身教对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我期待,今后在家长部委及俱乐部组织的活动中,同学们也能够主动进行自我管理,并逐渐摆脱家长的助力,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我憧憬着,在未来的班主任工作中,在教育管理之路上,能全面做到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分组合作,自我管理,在首师大附小的校园里开出灿烂的童心之花。

第三篇:偶像与自我生本教学设计

八年级偶像与自我教学设计

选定两名学生当主持人:同学生,欢迎进入我们今天的课题偶像与自我之 “ 透视追星” 做一个剧本(学生表演追星的一幕幕)

第一幕:学生甲:售票啦,售票啦,周杰伦演唱会门票原价880,现价440,半价半价,大甩卖啦。

学生乙丁:哇塞,周杰伦诶,我的偶像,借我点钱,下个月生活费还你。丁,诶,好吧 乙:我买啦。

甲,真是好眼力,等下恢复原价

第二幕:学生甲戴墨镜走进教师,后面跟着一群花痴男男女女,索要签名。

第三幕:

学生甲:这个月过的好苦啊,一日三餐三个包子,你还有榨菜吗,借我一口。学生乙:谁让你为了看个演唱会,无心学习,什么都不顾,下次可不能这样了

主持人:同学们,他们表演的精不精彩 学生:精彩

主持人:那他们的表演揭示的是一种什么现象呢? 学生:偶像崇拜的现象 主持人:对,是偶像崇拜。

主持人:为什么我们会这么喜欢明星呢/? 学生在课本上找到答案举手回答

说到偶像,我也有自己的偶像,我的偶像是~~~~~,他~~~~~ 那么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偶像吗? 同学们:有 学生举手回答

主持人:那你们能秀一秀你们自己的偶像吗?说说为什么喜欢他 学生上台,说出自己喜欢的偶像,以及喜欢这位偶像的原因

学生上台展示

主持人:刚刚同学们都表现的非常好,我们给予他们热烈的掌声 学生鼓掌

主持人:从刚刚同学们的展示可以看出来,很多人崇拜偶像,但原因却各不相同,有的人是因为偶像长的帅,外部形象好,也有的同学是因为敬佩偶像的内在精神和品质。

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明星”,你们发现了吗? 学生回答:没有

主持人:比如说文明之星,礼仪之星,,,,等等

请同学们六人为一组,分组讨论,选出班级的这些明星。学生分组讨论完毕,进行计票:选出班级之星 最后学生齐念这些同学的名字::~~~··~~~~你们是我们班级的偶像,耶

最后学生齐念打油诗:

我爱乔丹,不是因为他英俊的外表,而是他勇于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 我爱周杰伦,不是因为他酷酷的表情,而是他对音乐的执着 我爱~~~~~~ 再帮我编几个

第四篇:“生本教育”教学实践与反思

“生本教育”教学实践与反思

生本教育是我国著名教育专家郭思乐教授首先提出:“生本教育”,即以生为本的教育,它以学生的现状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教育教学的宗旨,以学生为教育教学的主体而非客体。生本教育坚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办学理念,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为目标,遵循“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的办学宗旨,始终还课堂以真实,还孩子以自然,还师生以平等。经过长期的努力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课堂教学的可喜变化,尝到了改革的甜头。

一、打造生本课堂,引领课改潮流

1.灵动的数学课堂。

我校数学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课改实验,全体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树立“生本”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学生个体进行前置性小研究后,在小组里面畅所欲言,交流各自的思想,分享自己的发现,思维的火花在这里碰撞,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得到发展。

(1)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不管是小组交流,还是全班交流,学生都能认真倾听,倾听之后都能积极主动地跟交流的同学进行再交流,他们的再交流不是简单地补充,而是很有思考价值的质疑、见解,甚至好多奇思妙想。

(2)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练习题有梯度,由易到难,形式多样,训练了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2.精彩的语文课堂。

开展“生本课堂”教学研究系列活动中学生精彩的课堂生成历历在目,至今还回味无穷。学生徜徉期间、浸润其中,以情悟情、将心比心,在语文教学中得到精神的滋养、享受生命的愉悦,体验成长的欣然。

(1)初见活泼的、开放性的课堂。由于教材的开放性,引领课堂。教学的方式改变,课改后的课堂充满了激情、关怀,教师将自己融入对话式的课堂,与学生一起走进教材,一起学习语文。学生不再是可怜的倾听者,而是学习的主人,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2)激活了教师的激情,创造了许多鲜活的方法。在教材的引领下,教师不得不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得不改变陈旧的思想,不得不提高自己的素养,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3)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经过一段的实验,最直接的体现是学。生的变化。首先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了,对学习语文有了比较高的兴趣,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学会了如何自主学习。

二、实施生本教育,课改初见成效

每学期完成了全员教师作课赛,整个“生本课堂”教学研究系列活动过程中,所有老师都能按时到位,及时参加听课、教研、讲教育叙事等活动。通过展示交流,充分研讨,取长补短,“学习――实验――交流――改进”已成为老师们的教学研讨模式。及时梳理构建出了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语文低年级“在情境中自主识字”课堂教学模式,语文中高段“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即“初读、精读、深读”三个阶段,“预、导、品、拓、练、结”即“预习――导入――品评――拓展――练习――自结”六步教学法,并将进行初步的实践与研究。依据新课标要求“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恰到好处。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学乐一体 知能同升”;音乐教师对新歌教学总结出“美的五步曲”课堂教学模式;美术“创境激趣”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在浓厚的课改热潮中,又涌现出了张翠红、郭艳平、李春萌、王晓娟、刘广红、钮灵芹等一个又一个的学科骨干教师。经过几个学期的研磨,整理出适合我校实际的各科教学模式系列丛书“立足学生发展,打造高效课堂”。

三、反思生本教育,找出存在问题

(1)学生课前预习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上课时让学生交流展示,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交流什么,时间白白浪费了,教师还得重新强调,课堂效率十分低下。生本教育突出的特点是以生为本,不但高度尊重学生,而且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2)交流时不愿意发表自己见解。生本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在交流、争执、论证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提高,而我们的学生可能不自信,即使有新的发现,交流时也不发言。

(3)教师总是受教学进度时间制约,不能完全放开。在进行生本教育教学课时,仍是放不开,心中总有一个计划,计划着每个课时要让学生进行哪些学习活动,完成哪些学习任务,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去学习。

四、反复实践研磨,调整教学对策

在教学实践中坚持“教中研、研中教”,不断探索完善教学模式,最终把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认真备课,课前预习设计要精心。作为教师,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问题。每个小问题向学生提出的要求非常简单明确,只要是结合生活实际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并能说出原因,都给予肯定和表扬。

(2)努力营建宽松、愉快、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营建宽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对于激发小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关注所有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动手,动脑,让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建立表象,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树立 “生本”意识,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五篇:生本教学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生本教学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生本教学设计的关注点 四个方面:

1、学习内容的选择,目标的确定,前置作业的设计。2、关注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3、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设计好学生的活动方案。

4、关注学生在学习中自身优势的发挥和营造学习感悟。◆生本教学设计的策略

二、设计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益

1、生本教学设计要做到“一课三学”(学什么?):一学会知识;二学会方法;三学会感悟 2、生本教学设计要做到“一课三思”(怎样学):一构思前置问题设计;二构思学生活动流程;三构思点评提升;

3、生本教学设计要做到“一课三有”(学的怎样?):一是学生学习有趣;二是学生展示有得;三是学生思考有悟。

三、反思教学

1、生本教学设计要做到“一课三问” :一问自己教学亮点在哪里?二问学生学习收获在哪里?三问同行改进之处在哪里?

四、改进教学

1、生本教学设计要做到“一课三助” : 一自助积累;二互助交流;三协助发展。2、生本教学设计要做到“一课三心”:

一是“精心”组织学生活动;二是“耐心”听取学生思维;三是“细心”点评提升。要做到 :

一是自主构思教学设计,坚持自己的教学个性,表现自己的学术素养;

二是比较教学方案,在自主构思的基础上,大胆利用、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借鉴他人经验,成就自己的智慧;

三是课后反思教学效果,做到及时总结,有效积累,深度思考。◆生本教学设计的方法

一、备准学习内容

1、合理舍弃,突出重点。合理的舍弃是一种智慧,能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2、创造性使用教材。

(1)要改变学习内容呈现方式——努力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情境化、动态化;(3)选好学习切入点(问题)——问题设计要体现探究性、开放性和自主性。

二、备透学生

找准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 要思考:

(1)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程度怎样?(2)学生间的差异如何?

(3)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独立完成?哪些可以通过学生间的合作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传授?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等。

三、备活教法

应关注以下几点:(1)前置小课题的创设;(2)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3)学生问题的生成;(4)小组合作学习;(5)全班的展示;(6)学生的感悟;

(7)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设计中的“精”处理

略读课文是现行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教材中略读课文编排的篇数呈现的是逐年增加的趋势:三年级16篇,四年级29篇,五年级28篇,六年级25篇。这么多的略读课文,如果篇篇以精读课文的要求来开展教学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如果把每篇略读课文放任学生去自主阅读的话,那样一来,教师不但忽略了本身在教学活动中的引领作用,更把略读课文的教学当成了一次对课文的泛读,是没有什么教学效果可言。

那么,如何来有效开展略读课文的教学呢?笔者认为,首先需要教师带着新的眼光设计教学,进行“精”处理。下面通过自己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下的一篇略读课文《七月的天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几点体会。

一、依托提示语,突显教学重点

受教学时间的影响,我们知道略读课文的课时多数是一课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能快速抓准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从而使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形成一个小系统的教学整体,形成教学合力,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在每一课略读课文前都有一段承上启下的提示语,1、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这是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了解作者写了天山哪些景物,以及景物的特点,同时在这个感知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天山的美景,抒发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2、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这句话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能够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品味作者优美的语言,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积累文中丰富的语言。像这样依托提示语,我们可以迅速、准确地把握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有利于我们合理地设计教学,有效地开展略读课文的教学。

二、结合精读课文,注重内外迁移

略读课文作为精读课文的延伸,我们在设计教学时不但要注重外在学法上的迁移、运用、巩固、总结,同时也注重人文内涵上的迁移延伸,做到瞻前顾后、内外融合。走遍祖国的千山万水,抒发对壮丽山河的赞美是本组课文的人文内涵。《桂

林山水》中作者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来赞美桂林的山水美如画,《七月的天山》结尾处,作者巧妙地用反问句,来赞美七月的天山美景胜似春光。在设计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体会,还可以仿照作者不同的方法,来赞美家乡的风景名胜,或者自己曾经领略过的风景。这里既对主题进行了总结和提升,又沟通了课内和课外,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三、立足文本特点,点亮思维火花

叶圣陶曾经说过 “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又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新大纲也明确提出:略读课文的教学在内容理解上要求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方法上要更加放手。由此可见,略读课文应该是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舞台,略读课文的教学设计应该体现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习得的学习方法付诸实践运用的。

当然一篇好的文本,它的语言和思维训练点肯定不只一处。在设计时,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当然也不能特立独行和精读课文、本组训练重点风马牛不相及。在品味、积累作者语言的同时,我们也要适时地设计,去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以更开放的形式让学生独立自由地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讲得十分深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我想,我们略读教学的课堂更应该是学生积极思考的天地。

以上三点是自己通过教学实践后粗浅的所得。还是叶老的话“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我们应该把“略读”提升到一个应有的高度,略读课文的教学设计,我们应该进行“精”处理,不能一略而过。

下载9月教学随笔 家访与班级管理:生本与家本 陆梦骊word格式文档
下载9月教学随笔 家访与班级管理:生本与家本 陆梦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