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改中初中化学分层教学之我见
新课改中初中化学分层教学之我见
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只要给学生合适的帮助,就能使95%的学生学好,必须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因此在设计组织教学时,要将起点定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将落脚点定在学习有优势的学生,最终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较快的发展。在化学新课程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点粗浅的探索与体会。
一、对教学对象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是进行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对学生分层,不是人为地给学生划等级,而是为了区分不同学生的差异,以便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已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对学生的分层必须以深入调查为前提,应首先观察每个学生在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并根据其特长、心理素质、心理发展水平等情况进行全方位考察分析,进而分层。近几年在实施新课程中,我们一直致力于运用分层法进行化学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先根据初中化学学习目标及学习的达成度,以班级为单位把学生分成基层、中层、高层三个不同层次,然后把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按座次编成混合组,以六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尽量使各组学生整体水平基本平衡,并指定一名小组长《随着学习情况的变化,分层作适时调整),负责本小组的学习活动。实践表明,组建互助学习小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学习互助活动,这种学习互助活动既可以在课内开展,也能在课外进行。
二、对教学目标分层
长期以来,多数教师习惯于运用传统的组织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把精力放在全体学生的提高上,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分析这势必造成成绩好的学生因觉得简单、容易达到要求而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成绩差的学生因觉得有难度、达不到要求而产生自卑心理的局面。长期以往,两极分化的现象便会愈加严重。只有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目标分层,区别对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有充分的学习机会,并学有所获,才能达到激发各个群体学习积极性目的,真正实现化学课程三个维度的目标。
笔者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进行分类指导,课堂教学目标采取分层要求:基层目标是最基本的要求,是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必须完成的目标;中高层目标面向中、优生,立足发挥他们的潜能。
以“酸的通性”教学为例(下同),我设计了以下分层教学目标:
基层目标:记住酸类的5条通性,准确记住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能正确判断金属是否能与酸反应,理解中和反应的概念。
中层目标:在基层目标的基础上理解碱性氧化物的概念,能说明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原因。
高层目标:在前两层目标的基础上掌握碱性氧化物与碱对应的关系,酸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特征。
从以上分层目标可看出,首先让学生感知教材形成表象,逐渐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突破原有知识进行创新,力争使目标设计体现学生认知规律的递进性。
三、对教学内容分层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除了遵循思想性、启发性、灵活性、系统性等原则外,更应把分层思想贯穿交织于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为①提出问题;②建立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④获取事实和证据;⑤检验与评价;⑥合作与交流。应按难宜程度分层展开探究,切忌一上来就直接让学生面对非常困难的命题,那样学生会很难适应。
例如,在上例教学中,我先逐层提出问题:硫酸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吗?硫酸可以与金属反应吗?若金属氧化物放在硫酸中会如何变化?你能归纳出硫酸和盐酸有那些相似的化学性质?然后由学生来提出假设。再分组制定探究方案,自己动手按各组的设计进行实验探究,以获取事实和证据验证自己的假想正确与否。最后通过各小组之间的交流归纳最终获得酸的通性(化学性质):常见的酸可以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常见酸能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并产生氢气;常见的酸能和一些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此反应可用于金属出现锈)。这样通过有层次的教学,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有所得。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科学的求知学习方式,又使学生了解、关注化学与生产的联系。
四、对教学评价分层
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功。因此,要在坚持承认学生差异的原则下,给不同学生以不同的评价,彻底改变原有的单一评价方式,同时采取动态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上对自己既有信心,又能看到不足,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此外,制定新的评价方式时还要留有余地,要允许学生暂时不会或不全会。
由于分层评价是建立在尊重和激励基础上的评价方式,使得基层学生消除自卑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对未来充满信心;中层学生兴趣盎然,稳中求进;高层学生目标明确,劲头更足,不断挑战新的高度。由于分层评价可以相对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心理负担,使过重的学习压力变为适度的学习压力,这种“适度的压力”既可以督促学生不断的努力,又可以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和智慧得到不同层次的发挥,学有余力的学生有大显身手的机会,较后进的学生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有利于调控教学,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
总之,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能力,正确把握教学内容,恰当运用分层法去组织教学,让不同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浅议初中化学分层教学
浅议初中化学分层教学
【摘 要】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由于是九年级才开设的课程,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在学习中会面临较大的困难,难以有效提高学习成绩。对此,应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夯实学生化学基础,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信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学习中来,为化学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文章从分层教学法的作用和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两个方面探讨了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化学;分层教学;教学进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10-0079-01
化学是初中阶段新开设的科目,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新鲜。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不同,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导致学习成绩无法提高。由此,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分层教学模式,能够确保教学进度与难度符合学生的真实情况,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绩。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作用
1.1 夯实基础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由于化学科目具有较大的难度,而初中生学习和思维能力有限,在学习中有可能无法跟上教学进度,因而导致化学基础不牢固。?Υ耍?教师通过分层教学,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重点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对教学进度进行适当调整,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提升效率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能够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对于初中生来说,化学知识往往具有较大的难度,在短时间内,学生可能难以充分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因此,对于后续的知识,学生自然也就无法跟上进度,进而影响到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而教师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1.3 提高信心
由于化学知识对于大部分初中生来说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学生在学习当中很容易失去信心,在课堂中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学习兴趣低下、注意力不集中,自然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针对后进生适当将教学难度降低,让学生在学习上更加容易,逐渐对化学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样,在取得一定学习成果之后,学生的信心将会增加,对日后的学习非常有帮助。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 层次划分
在分层教学的开展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科学地进行层次划分。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对学生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后进生、中等生、优等生。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充分了解,为分层教学的开展打好基础。此外,教师还应当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使化学教学更有针对性。
2.2 任务设计
根据划分好的学生层次,对教学任务进行合理设计。通过分层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到符合自身能力的化学知识。所以,在学生层次划分的基础上,需要对教学任务进行设计。
2.3 对教学内容分层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除了遵循思想性、启发性、灵活性、系统性等原则外,更应把分层思想贯穿交织于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为①提出问题;②建立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④获取事实和证据;⑤检验与评价;⑥合作与交流。应按难易程度分层展开探究,切忌直接让学生面对非常困难的命题,那样学生会很难适应。
2.4 分层评价
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功。因此,要在承认学生差异的原则下给不同学生以不同的评价,彻底改变原有的单一评价方式,同时采取动态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上对自己既有信心,又能看到不足,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此外,制定新的评价方式时还要留有余地,要允许学生暂时不会或不全会。
由于分层评价是建立在尊重和激励基础上的评价方式,使得基层学生消除自卑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对未来充满信心;中层学生兴趣盎然,稳中求进;高层学生目标明确,劲头更足,不断挑战新的高度。由于分层评价可以相对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心理负担,使过重的学习压力变为适度的学习压力,这种“适度的压力”既可以督促学生不断的努力,又可以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和智慧得到不同层次的发挥,学有余力的学生有大显身手的机会,较后进的学生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有利于调控教学,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
第三篇:浅谈新课改中初中化学的学习
浅谈新课改中初中化学的学习
作者: 尹友 评论数/浏览数: 0 / 14 发表日期: 2011-08-23 21:06:47 浅谈新课改中初中化学的学习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但教材安排的课时少,教学内容多,初三学生对怎样学好化学往往不知所措.而化学学科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它的学习方法.它的最大特点是知识点繁杂,这个“繁”实际上就反映了化学知识点既多又分散,并且大量的知识需要识记的特点,这也是大多数同学感到化学难学的原因.从这个角度讲,化学更像理科中的文科.因此,我们不能把以前学数学、物理的方法照搬来学化学,而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取舍、创新.一、学会阅读化学课本
1.以课本为主线,认真吃透课本,这是学好化学的根本。
2.每一个化学章节应该读2遍,第一遍可以粗略的读,这遍读要达到的目的是:
了解基本知识的一般内容,掌握整章、整节或整个小标题的内容轮廓、大致思路,了解有什么实验内容,这样,课堂上看老师做演示实验时心里就有了底。
第二遍要精读,这遍读要达到的目的是:
可以了解教材的重点和发现不理解的问题,听起课来心中就有数。认真地读懂并理解及记忆重点内容和定义,把这些内容与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精读主要用于课后复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使知识系统化。精读时要在理解概念的定义或定律全文的基础上,剖析具有关键性的字词,强化对关键字词的认识。对于比较深刻的材料、重要的段落内容,要逐字逐句地反复读。认真地思考、分析、整理、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把重要内容、关键词句记在笔记本上,还可写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想法和认识,或记下不懂的问题,以备查问。在学习过程中适当地阅读一些课外资料有利于开阔视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读时还要注意:既重视主要内容,也不忽视小字部分和一些图表及选学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有助于加深对主要内容的理解及拓宽知识面。
二.认真抓好“听、思、问、练”的学习四个环节,力求达到懂、会、透,提高课上吸收率。
听是关键,思是核心,课堂上能不能高度集中力,聚精会神听讲,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去专心听讲是决定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有些同学课上精神不集中,打盹儿,做小动作,不注意听讲,而在课余时间补课,就如同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一样,久而久之知识缺陷越来越多,造成学习吃力,形成恶性循环。更重要的是还要会听课,不仅听会知识的来龙去脉,对概念、例题要能理解同时更要学习和感受老师讲的每一知识点的方法与思路。要学会巧妙地完整记笔记的方法,课上一定要养成“先听后记”的习惯,将听到的内容加以思考整理,提纲挈领地记录本节的重点、难点,须掌握的内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易错、易混或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当时没听懂的,没明白的地方,课下要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还要记清课本内容和发散性问题及要求当堂完成的巩固性、检验性、提高性的训练试题。课后应全面系统地整理笔记,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感受作笔录。这个过程可以提高每个同学的悟性也就是消化、理解变为自己知识的过程。
“思”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只有积极思考,才能使自己获得知识,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因此课上要勤于思考,学会思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是争论,以此来锻炼和培养自己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从而达到使当堂所学知识能消化、理解。
要“练”一定量的习题来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可培养一定的技能技巧,是达到会、透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不能搞简单的重复或题海战术。要通过作一定量的题自己能悟出什么道理,总结出一些规律来,要把作题的过程看成为培养自己的思维和思维能力再提高的过程,做题后不要仅满足对答案,对解法而已,当每做稍有些难度的题后要回味一下,理顺解题思路逻辑关系和题目的类型是很有益的。可以想这道题用了哪些概念和原理,解题的基本方法是什么,不这样解行不行,哪种方法最简捷这便是一题多解的过程。能否通过改变物质、数据、操作顺序或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互换来重解,这便是一题多变。回忆一下这道题与过去做过的题有无相同、相似之处这便是多题一解的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抓住听、思、问、练四个学习环节,提高课上的吸收率,使所学知识不断地消化理解变为自己的知识,不仅能达到懂、会,更重要的是达到透,这样你就能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培养了应变能力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三.在学习化学知识中要做到三抓,即抓基础、抓思路、抓规律。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是提高能力的保证。学好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基本概念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在做题中要善于总结归类题型及解题思路。化学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规律的,掌握了规律就能驾驭知识,记忆知识。如化合价的一般规律,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态不同。再如实验室制取氧气所需气体发生装置为试管。规律为只要是给固体受热无论是一种药品还是两种药品用来制取气体都要用同制氧气一样的装置-即试管。抓住规律可以加以运用如给出信息题告诉实验室制甲烷气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加热,虽然我们没学过这部分知识但根据固体受热制取气体的装置规律可知同制氧样。再如根据化学式的计算,要抓好思路,什么题用化学式来计算即只要有元素的质量分数的题就先要根据化学式来计算。
四.要培养自己的自我完善能力
每次单元测验后都要进行自我评价,找出成绩与存在问题,特别是要分析所丢分的原因是什么,各占多少分如失6分,其中粗心失2分,不会的失2分,复习不全面失2分,再分析一下自己为什么粗心、不会,找出原因以利以后的学习,坚持下去必有好处。达到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非智力因素能力。建立错题本,把自己在各次各类考试中及综合练习中做错的题集中收集起来,写在错题本上。每隔一段时间把这些题再重新做一遍看看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把已经掌握的题做上标记进行淘汰,使不会的题逐渐减少,直到减少到零,这样坚持下去你的学习成绩一定会突飞猛进的。
五.针对不同学习内容选择相应的学习方法
初中化学知识一般分为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四个部分,各部分知识学习方法各有侧重。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学习方法
初中化学学科的显著特之一是概念多,这些概念理解是否准确,掌握是否熟练对学好初中化学课程关系极大。是形成正确实验技能,计算技能的依据,是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基础。而初三学生中对概念学习不重视,认为掌握概念就是死记硬背。学法不当,效果不好,这部分内容也是中考易失分的知识之一。
1.通过感性认识来掌握概念
化学基本概念是从大量的化学事实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如通过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可以形成化合反应的概念。通过观察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可形成电离的概念。所以脱离化学事实只是单纯的背诵概念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解,更谈不上能熟练掌握了。
2.找出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化学概念之间即有本质的区别又有联系,学习时不要孤立地机械地单一记忆,应将不同的概念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和内存联系。如元素与原子、分子与原子不同点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原子可构成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相同点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是描述物质宏观组成的,而原子是描述物质微观构成的。使用时要注意物质拽元素,分子拽原子避免出现错误。
3.要理解概念的组成和系统
学习中要弄清每个概念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其中关键部分是什么如氧化物的概念,包括三部分,一为化合物,二为两种元素组成,三为其中一种为氧元素三者缺一不可,其关键部分是第二、第三部分,弄清并搞懂了,书写和判断氧化物就容易了。再如溶解度的概念包括四部分,一为一定温度,二为100克溶剂,三为达到饱和状态,四为溶解的质量。四部分缺一不可真正懂了在判断和溶解度的有关计算题就不会出现错误了。
4.要注意概念中关键字、词的意义理解和记忆。
每个概念在教材中都是用精炼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表达的。在理解和记忆时切不可顾名思义,更不可断章取义,要理解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如单质的概念,关键词为纯净物,若不强调纯净物而改为物质的话,你还判断为单质就是错误的。因为物质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那么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就是单质也可以为混合物如红磷与白磷,O2与O3它们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但可组成两种单质。由此延深的题:某物质经分析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是(),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与可能是混
合物。很明显应选D。
(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特点
1.元素及化合物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相互渗透关系密切,要把这两者结合好。如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异之大,硫酸由于浓、稀的不同而引起性质上有本质的不同。所以必须把物质的性质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联系起来。
2.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紧密,规律性较强,知识系统都是从单质到化合物,都按存在性质用途制备的顺序进行的。而物质的存在、制备、用途都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因此学习中应紧紧抓住物质的性质去带动其余的。如依据氢气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来推导它的用途、存在不要去死记硬背。
3.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内容多,即有共性,又有个性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全面分析问题,即记通性又记特性。如HNO3具有酸的通性又有特性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
4.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对实验的依赖性强,大部分化学知识是通过实验获得的。如氧气的化学性质通过与C、P、S、Mg、蜡烛等演示实验使你认识到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所以一定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达到印象深刻、记忆牢固、理解透彻。
如何学习呢?
1.要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如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揭示了元素性质特别是元素化学性质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揭示了分子形成过程及化合价的实质。这就为正确书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2.要总结规律并掌握物质的特性。要抓住典型物质总结出一般规律同时还要把握住物质的特性以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有机化合物可总结出甲烷、甲醇、乙醇、乙炔蜡烛等与氧气反应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规律但各自都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再如学习第八章酸,通过盐酸、硫酸、硝酸、磷酸的化学性质学习总结出酸的一般规律,但对不同的酸所具有的特性也要清楚。如浓H2SO4的吸水性和脱水性,硝酸的强氧化性都要掌握就全面了,否则就会出现错误。
3.要定期整理归纳所学知识,注意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元素化合物知识虽然繁多、零碎,但根据彼此之间的联系可以以某物质为中心将其联系串成一个知识网络,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条理化。
4.将元素化合物中类别相似的知识归为一知识块进行横向比较,辩清异同点使知识更加深刻理解和掌握如H2、C、CO可从具有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比较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从实验操作看H2、CO分别还原CuO的操作一样,不同点是CO还原CuO需进行尾气处理。H2和CO的可燃性的火焰颜色不一样,还原性的产物都有金属或水或从反应类型看CO与CuO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三)化学计算的学习方法
1.牢固掌握化学计算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原理和元素化合物是进行化学计算的依据。若概念不清,原理不明,物质的变化规律不十分明确,就会把题做错。如式量这个概念它只表示一个化学式如H2O的式量为18,5H2O中水的式量仍是18而不是90,再如A+2B=C+2D中已知C和D的式量比为22:9,若生成4克C同时还有多少克D生成。其C和D的质量比一定是22:2×9=22:18然后再进行有关计算。如把C和D的质量比仍按22:9进行计算就是错误的,反映出你对式量的概念还不清楚。
2.掌握并运用好解题步骤
解题分为三步即审题、析题、解题。审题就是阅读原题,理解题意了解特点和类型弄清已知和未知,要防止不看全题断章取义,粗心大意。析题就是剖析原题,在审题基础上弄清关键词语的含义,对众多事实或复杂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挖出隐含条件及内在联系找出突破口,从而确立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是解题中最关键的一步。解题是在析题的基础上进行的用已知求出未知得出正确结果。
3.注意解题规律和思想,掌握解题技巧
要善于从典型题的分析中找出其特点、规律和思路,能举一反三,要做一题知多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质量守恒定律这是初三化学方程式综合计算题和用字母表示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中的主要思路。
如a克KClO3和b克MnO2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c克生成O2多少克?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O2质量是a克+b克-c克。
再如已知KClO3中氧的质量分数为39.2%,KMnO4中氧的质量分数的40.5%,若各取100克加热完全分解后哪种物质产生氧气多。表面上看KMnO4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KCl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要大,但要是认真分析抓住完全反应这个关键词语,从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KClO3中虽含氧元素的质量略比KMnO4低,但它的氧元素全部都转化为O2,而KMnO4中的氧元素只是部分转化为O2,近而得出是KClO3生成的O2多。
(四)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
1.要重视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老师讲授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课本大多数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都是通过实验求得和论证的。通过实验有助于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
2.要认真观察和思考老师的课堂演示实验因为化学实验都是通过现象反映其本质的,只有正确地观察和分析才能来验证和探索有关问题,从而达到实验目的。对老师的演示实验要细心观察,学习和模仿。要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要认真分析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所以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现象。如弄清烟、雾、火焰的区别。要正确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弄清现象与结论的区别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要会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来推断和检验有关物质。如六瓶无色气体分别为氧气、氮气、空气、二氧化碳气、氢气和一氧化碳气如何鉴别?其思路为从它们不同的化学性质找出方法即用点燃的木条和石灰水最后从现象的不同来推断是哪种气体。
3.要自己动手,亲自做实验不要袖手旁观。实验中要勤于思考、多问、多想分析实验发生的现象从而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独立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要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并能解答一些实验问题。要做到理解基本操作原理,要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操作顺序并能根据实验装置图,解答实验所提出的问题。
总之,要想学好化学,不仅要学,更要会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掌握了学习化学的主动权,体验到学习成功带来的乐趣,从而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完成初中化学的学习.学习化学的方法还有很多,在学习中要注意不断地总结和完善.
第四篇:高中数学分层教学之我见(定稿)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之我见
摘要:高中数学是一门较难的课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大不相同。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进的今天,教师要搞好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就要采取分层教学的模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学生层次划分、制定分层目标并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学生层次;教学目标
高中各班的班容量较大,在一个班级当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存在着不小的差异。由于高中生的素质不同,能力各异,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进度以及知识的领悟上都有所不同。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采用统一的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必然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共同发展。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一门比较抽象、严谨的学科。尤其是进入高中阶段之后,数学知识的广度加深、难度加大,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表现不同,在数学学习上表现出的差异更大。为了改变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效的解决“优等生不够吃,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照顾到全体学生,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够激发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笔者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分层教学进行了实践,通过分层教学的实施,课堂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现笔者结合高中数学教学活动,谈谈自己对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认识。
一、分层教学的提出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全班学生制定相同的教学目标、采用同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给予最多关注的是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忽略了其他学生的发展。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新课标中提出,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在分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以及学习效率等情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要依据由简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进行数学教学,要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兼顾到两头。教师要不断的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距,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学生层次划分
学生层次划分是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在分层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数学学习能力、原有的数学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只有做到对学生合理分层,才能够发挥出分层教学的作用。在数学大纲当中确定了基本教学目标、中层教学目标、发展教学目标三个目标层次,教师在进行学生分层时,可以以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为依据。
(二)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制定
在进行合理分层之后,就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让各层次的学生经过学习之后能够在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之上都有所发展,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相应层次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分层教学是新课改下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分层教学的实施,能够在保护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让所有的学生都对数学学习充满了信心,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体会到了喜悦。
第五篇:新课改高一化学教学之我见
从教九年,经历了二中变迁,当然在教学改革中二中也是一直走在同级学校前面的,但就教学改革效果和成绩来看,虽然二中每年高考人数逐年飚升,但从教学质量来看,还和以前一样没有质的的变化,当然随着这个大潮流,我们化学组也是一样,以前学“杨氏”教学,学衡水,以及每年高三老师东奔西跑的到处学经验,可以说我们二中已经集百家之长,但到目前,还是没有一套真真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为什么?
下面就我的几点看法加以解释不到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其一:我们所学的各种教学模式不适合我们本校校情,真真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模式必须和学校管理模式及班级管理模式相结合,我不否认我们二中在其他管理方面可以说是不错的,不管是宿舍管理,还是学生常规管理可以说无可挑剔,但就教学上来说,虽然我教学经验不足,但就我所经历的这九年的学习也好改革也好基本上是流于形式,或者落不到实处。看看现在老师们的讲课模式就一目了然。
其二:目前教学现状之缺点,目前我们学校基本上是以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为主,虽然,从新课改后每个人都在大提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我们扪心自问有谁真真做到了,且落到了实处呢?我想没几个吧。每次考完试进行经验交流找问题都是在找老师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不换一下思路,从学生学上再找找问题呢,也就是说从怎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上想想办法,前几天,我们高一年级主任去五中学习“小组竞学”的模式就很好吗?这套模式就是我们要的,学习本来就是以学生学习为主;当然大家也知道我们学校以前也有老师进行了分组教学探究,但都流产了,没有一个成功的,也没有一个坚持下来的。而现在人家五中这种做法却得到了认可为什么?看看人家的经验总结就知道,他们是全校洗脑改革,而我们是只改面不改制,在对学生评价量化时,学校主要是来量化班主任的,而不是量化学生的,所以我们的学生会肆无忌惮,屡教不改。以至于导致班主任在学生面前没有什么来震慑学生,给班级管理带来一定的不足。学校在对学生量化应该统一标准统一细则,形成制度化且落到实处。在教学中班级管理和教学管理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要想进行教学改革必须根据特点先对班级管理进行改革。同样我们教研组也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来完成各项任务。
其三:学校改革力度不够,学校管理已经决定了,我们学校不管是班级管理改革,还是教学改革,都不会完全彻底;原因就在于没有哪一个级部主任会以身犯险。他们只求平稳不要出乱子,只要能过得去就行。所以,每次都是只喊口号不下雨;很简单的例子,我们学了这么多年,也摸索了这么多年,学案导学也好,诱师探究也好,但是目前落实的怎么样呢?什么新课模式怎么讲,习题模式怎么讲,实际上就一点还是讲,而不是学 ;这么多老师怎么就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提高学生成绩的以及综合素质的模式呢?
还是不说了,这只是本人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只谈谈我分内的事吧,今年在高一三部任教研组长,没有什么经验,虽然每次考试我们三部化学都是最好的,但这也是各位老师努力的结果,如果非要说是总结点经验的话,我想我们部还是以前老传统,统一进度,强化落实,这也是我们二中一贯的做法,每次考试那位老师落实得好,谁的成绩就好,这是毫无置疑的。而且还要看,你这位老师能不能忽悠学生学习你的学科了。当然,我们组今年有一位青年老师,我们认为,要切实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要有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所以培养青年老师的教学基本工是关键,经常听课指导,平时把新的教法进行交流,讨论也是必要的。
总之,要想综合提高教学质量还的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学生学的问题,我建议大家学学五中的“小组竞学”模式,但是这又不是我们作为一个普通老师左右的,希望多学学其他组长的好经验,来充实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