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浅议

时间:2019-05-13 20:1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作文教学浅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作文教学浅议》。

第一篇:高中作文教学浅议

高中作文教学浅议

杨秋实

内容提要:作文不仅是一门功课,而且是与个体生存相连的人生体验。文章提出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掌握语文常识和写作技巧基础上,再抛弃一切技巧和套路,进行心理历程和生命体验写作。为此文中推出了三个具体的教学模式,一是把每一节语文课当成作文课,让学生在课堂上增加语言学习和写作知识的传授,把每一篇课文当成写作范文,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有感觉;二是在高中进行系统的写作教学,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与方法,进行基本的文学原理和文学鉴赏讲座,让学生从内心喜欢文学;三是开展主题活动,增强学生感知能力,做到有话可写,开展社会实践,用心贴近社会,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措施,既治标、又治本,既经典、又时尚,既推陈、又出新,值得借鉴。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教学方式

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老师的一道难题。教不出成绩,写不出新意;教师迷惑,学生泄气。这种现象既反映了学生书面交流存在障碍,也说明语文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够,没能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来体验生命价值。

作文不仅是一门功课,而且是与个体生存相连的人生体验。从这个角度说,写作既是交流的工具,又是“文如其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因此,作文教学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作文视为交流工具,让学生掌握语文常识和写作技巧,二是将作文视为生命价值载体,让学生抛弃一切技巧和套路,通过心理历程和生命体验来写作。

作文教学无论是对学生的中考、高考,还是对学生今后的求职、工作,还是对学生一生的价值取向都非常重要。特别是高中作文教学事关学生能否完成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从技巧写作到心灵体验的飞跃。笔者从事初、高中语文教学近20年,在本文中,我把自己近年的一些教学心得加以总结,以期抛砖引玉,予同仁以参考。

一、把每一节语文课当成作文课,让学生在课堂上增加语言学习和写作知识的传授;把每一篇课文当作范文,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有感觉。

高中语文课本中,生字和词已经很少,但学生准确用词仍是语文课应强调的内容。

句子方面,要让学生注意句子的结构和表达方式,还应让学生学会常用的修辞手法。学生应能懂得不同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不同效果,并在自己作文中加以运用,做到得心应手。强调叙述应清楚、明白;描写应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抒情应表达自己真感情,先感动自己,然后再感动别人;议论要观点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说明应简明扼要,又解说清楚。修辞手法有很多,而学生在作文中很少会用。究其原因,一是对修辞手法作用认识不够,二是平时训练不够,三是与所处的语言环境有关。所以,我在课堂上对课文中好的修辞手法,不仅讲清作用,而且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模仿。根据不同的课文和语言环境,我分阶段在课堂上用不同修辞手法,有时用排比,有时用反问等,如“元芳你怎么看?”就在前段时间用得多。

段落和篇章方面是让学生懂得文章的层次结构、材料组织和主题表达。课堂上不要求学生划分层次,但应能概括文章内容和每段写了什么,然后让学生感知文章主题。反过来,为表达该主题,文章中各段又起什么作用,让学生琢磨透。最后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来写应该如何表达主题。

在讲解课文时,应尽量与日常生活相连、与平常写作相连,让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摹仿,说出自己的心声。学生讨论,最好让学生先有准备,搜集资料,这样的讨论才有深度,有效果。让学生参与是非常有作用的一个环节,可以写,也可以说,特别是教师应先带头说,使学生觉得不难。

中学课文都是千挑万选的名篇,可学生不买账,原因或者是他们不会赏析,或者是与他们的年龄和经历有差距,他们找不到共鸣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喜欢课文、找到感觉,这就要考验每个语文教师的智慧与能力、学识与耐心。我的做法是:一是让学生多读课文,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多读、用心读,就能把

握文章灵魂,走进作者心灵,滋润自己内心;二是教师在课堂上反复诵读精彩句子或段落,并告知学生主流赏析观点;三是让学生上网查询有关赏析和评论文章,特别是那些不同的观点,从而扩大视野,并学会欣赏;四是推荐类似文章给学生阅读。通过以上方法,学生就会喜欢课文,喜欢文学,甚至产生写的冲动,写出来的东西当然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二、进行系统的写作教学,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与方法;进行基本的文学原理和文学鉴赏讲座,让学生从内心喜欢文学。

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常常是零散和不成形的,因而效果也特别不好。到了高中阶段,本人在职高对口班就每期为学生讲授10节左右写作课。一是讲授文章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方面知识;二是进行文章的体裁教学,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公文、论文、新闻等写作。这种系统的写作教学,会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也会让学生觉得写作很重要,认识到写作不再是语文的搭料。

职高的作文教学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应用文的教学分量比较重,我校已开设独立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生活中的实用文章。所以撰写内容充实、语言通顺、格式规范的应用文是中职学生必备的岗位职能之一。我遵循学以致用、注重实效的原则,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表述的精要性,力求简明扼要、切合实际;二是例文的典范性,佐以简略的旁注和精当的评析,以突出实用性和示范性;三是特色的鲜明性,力求反映职业生活,体现鲜明时代性;四是训练的操作性,减少理论方面的讲授,侧重对学生进行写作实践训练,对共性错误分析纠正,以便他们能尽快掌握常见应用文的特点和写法。

写作仅有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文章是有生命的,好的作品能穿越时空,穿透心灵,靠的不是技巧,而是作品的思想与灵魂。如何让学生懂得这个道理?我根据教学实际,不定期进行文学原理和文学鉴赏教学,讲授一些基本的文学原理,介绍古今中外一些名家浅显易懂、切近学生生活和理解能力的名篇,告诉他们如果阅读,如何赏析,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我们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作家,但应让他们学会鉴赏作品,学会区分好坏、美丑。在文学原理和文学鉴赏教学中,不求深刻,但应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不求系统,但应把主要内容讲清楚,讲透彻,让学生在平时听课中听到相关内容,在日常阅读中能区分文章的优劣。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和精神财富,能激发学生想象力和鉴赏力。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我着重让学生去体会,感悟,要求学生背诵,并让其从网上了解有哪些赏析观点,还有哪些主题相同的诗词。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文学的美妙之处,很多学生就是从诗词开始喜欢文学的。

三、开展主题活动,增强学生感知能力,做到有话可写;开展社会实践,用心贴近社会,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主题活动作文就是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以生活中的现象或学生感性的生活内容、事件等为题材,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感知生活,发现适合自己的写作资源并进行有效整合,从而积累写作素材,学会写作,爱上写作。教师作为活动的发起者、参与者、引导者、推动者,应适时点拨,循循善诱,而不能一教了之,越俎代庖。学生以自己的感知、自己的体验为基础,结合讨论、合作的相关资料,在情境中引入写作话题,自然有话可写。主题活动作文已是职高新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但很多教师重视不够,引导不够,或流于形式,或干脆不上。而实际上,主题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将呆板教学变成受学生喜好的形式,将学生被动受教变为主动参与,对提高写作水平是很有裨益的。

为了更好地贴近生活,从而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我校在职高中开设的口语与交际课程又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在要求听说能力协调发展的同时强调交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注重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注重交际中的文明素养。这部分主要

采用活动课形式,紧密结合学生职业发展实际,积极创设各种职业和日常交际情境,如情境对话、演讲和求职应聘等,让学生学会在不同情境下该怎么说话,该怎样与人交流。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将所说的记下来,做到有话可写;将感想或做法写出来,让其知道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来,写作对于学生而言,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了。

好的作文还应该有思想有深度。高中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成形的时候。为塑造好学生高尚人格,为写出有价值的文章,我每期布置一到两次社会实践或社会调查,让学生深刻了解社会、重新审视自我,写出有新意、有深度的文章。比如求职体验、家庭收入与支出体验、对农民工调查、对个体户生存状态调查、对本地农民与外地农民比较调查等。作品形式不限,字数不限,篇数不限,只要求学生写出感动、写出真实、写出思考、写出责任、写出使命就是好文章。学生经过社会实践,有时能让我们觉得他们仿佛一夜成人。这就是作文的价值

第二篇:浅谈高中作文教学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

高中语文考试中,作文所占分值很高,语文成绩的高低与作文水平的优劣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作为语文老师,要让学生真正的学好语文,进而提高学生素质,当务之急是重抓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电脑网络的普及,现在的中学生,从各种信息渠道所摄取的写作素材已经不少了。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却大量的发现,许多学生的作文能力低下,在学生的习作乃至考试作文里,很难发现优秀的文章。相反,人云亦云,词不达意是司空见惯的,有的学生甚至还不会表述一件事物,阐叙自己的观点……

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我有以下几点肤浅的见解。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设置情感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高中语文教材为我们展示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文章里不仅有字、词、句、段的完美组合,重要是有着优美的艺术境界及作者真挚而热烈的感情。这些为设置情感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应该明白,一篇课文是融感情、主题思想、艺术手法为一体的,教学时不能训诂式的一词一句的割袭开来,更不能局限于归纳中心概括段意和迷信于对语法的干巴巴的分析,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的文学性,用“活的语言”将学生引入作品的境界中去。例如在讲授《陈情表》时。要让学生体会到那份深沉的亲情之爱;学习李白诗时让学生体会那份豪壮和飘逸等等。总之,面对每一篇课文,教师一定要有饱满的激情和深刻的内心体会,让学生的心灵为作品中的情感所打动,让灵魂为作品 1

中的热烈哲理所陶冶,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试想,一个连语文都不喜欢的学生,如何让他写出漂亮的文章来呢?

其次,勤于思考,注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文能力的差异,实质上就是学生之间思维能力的差异。思维能力的强化并非是学生个体之间的聪明与笨拙,相反,脑子灵活的学生不一定会写出好文章来。好的文章必然出自勤于思考,奋发向上,对生活感悟力强的学生之手。因此,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去观察的体会生活中人物事物,是非曲直,让他们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作文功夫应下在动笔之前的思考。作文的写作是不可重复的。既不能踩着别人的脚印走,也不能踩着自己的脚印走,应该做到次次有心得,篇篇有新意,好文章正是因为具有鲜明的个性的创新色彩才显得分外有价值。一直以来,“千人一面”的中心总是制约着我们的文章,沉淀在生活中的美往往被几个“定型”了的主题所淹没,导致我们的作文步入了死胡同。应该知道,写作是综合素质的发挥,写作训练不应是单纯的机械化的模仿,更不是照搬死的规则和教条。

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却存在许多弊病,特别是主题、选材、构思都要求上升到典型性,认为大的命题就可以表现时代的大的主题大的立意,积极的精神面貌。这与当前的作文检测角度是大相径庭的。相反,选材的典型性逼迫学生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去琢磨,难怪有的学生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的作文都是瞎编的,老师出的题目,我们都没有亲身经历过”。例如写关于美德的文章都写捡钱包等,这一点老师不得不感叹道:“哪有那么多钱包可捡呢”?提到孔雀总习惯在其前面加上“骄傲”一词,为何不去写孔雀于同类之中确有傲视群雄的美丽呢?

“个性”和“创新”是文章的真正价值所在。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去观察身边的一切人和事,在观察中养成思考的习惯,抓住一切可利用的契机去激发学生的灵感,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训练中打破程式化、模式化的写作教学,放手让学生自由写作,写他们熟悉的人物事物、山水景物,是非曲直,让他们在作文中大胆地用“我”的自由之笔,写“我”的自得之见,抒发“我”的自然之情,显“我”的自在之趣。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个性”,才会出新,我们的作文才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广阔前景。

另外,多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审美情趣。

任何一门学科的基本点都是对人的培养,即培育人的崇高人格,坚强的意志力和对社会群众责任感等等,要培养这些素质,阅读文学作品是最佳的手段。写作是人的综合素质在特定条件下的展示,好的文章无一不是积极向上魅力无穷的艺术品。因此,要提高作文水平,阅读便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于读和写的关系,文坛前人已作过较多的阐述,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阅读于写作何等之重要。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讲授写作技法和囿于对学生作文座段到标点符号的圈点批画,而应该尽所能开源扩流,把部分作文课上成阅读课,让学生广泛涉猎采撷,自己去领悟,去感受,并结合实际生活,去发现美。这样,日积月累,基石

渐固,下笔便可得心应手,且洋洋洒洒,字字珠玑。可以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帮助他们体味人生,陶冶高尚的情操,吸取文学传统文化的精华,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促进良好个性的发育和优秀人格的形成。

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体现在写作中,多读就是获取感性材料的重要途径之一。并且,优秀的文章本身就包含怎样写的答案,可以说,多读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形成认识的过程,一个积累材料的过程,更是一个学习写作方法的过程。

第三篇:关于高中作文教学

为有源头活水来

----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

(冯义成 江苏212200)

摘要:当前高中学生作文走入了“套板反应”,本文针对现状从多方面分析原因,提出从丰富学生的题材面入手,采取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关注经典、关注热点等方法,以期实现学生能真切地表达自己对人生、社会的看法和对生活的理解的目标。

关键词 高中作文现状应对策略

新语文课标对学生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①,这个希望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笔下能够真切地表达自己对人生、社会的看法,对生活的理解。但在实际高中作文教学实践中,作文写作似乎走入了“套板反应”。“许多关于自然的描写都没有情感上的绝对必要,只是相习成风,人家盲目地说这才美,自己也就跟着相信这真是美。”②很多学生的作文,如同讲一个故事,刚开了个头,便让人知道了结局,更谈不上精彩了。

原因及现状分析

作文自我缺失。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但是在高考指挥棒下,尤其是在农村学校,社会、学校、家长仍是以单一的高考成绩评价学生。在这种升学率的竞争压力下,学生在校时间普遍较长,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题,他们哪还有时间去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哪里还有进行自我思考的空间?叶圣陶说过“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当作文变成一种僵化了的与生命个性毫不相干的东西,学生无写的自由和表达的权利的时候,只能想到什么写什么,草率借鉴,草草了事③。《人与路》(2006江苏卷),让很多学生不约而同想到了鲁迅;《怀想天空》(07年江苏卷),很多学生“为赋新词强说愁”,你用我用他也用。并不是说这样的取材立意不能成佳作,但在高考作文阅卷中,阅卷教师平均每天至少评阅200份文章,一份800字的作文平均的批阅时间算下来大约只有90秒。当一个相同的素材重复多次出现的时候,阅卷老师的“疲劳感”是自然而然的,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作文才能得到高分。

作文本身难。曹丕认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把文章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作文本应是从无到有,从意识到物质,是创造性的劳动。写文章既需有谴词造句的能力,还需调动作者自身的社会阅历、生活感受、创造激情。④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作文教学难。从近几年高考阅卷反映出信息看,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畅,这样的作文在高考作文中即可判52-55分(满分70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导致了高考文体必然走向“文体不限”,在新课标中还提倡诗歌创作尝试,诗歌不应再受到冷落或歧视。⑤有的学生习惯论述类文字,有的学生倾向于叙述类文字,我们不可能做到和要求学生必须做到论述、叙述类文体兼工,倘若再使用如面向全体的作文规范化写作训练,往往既耗时且效果也一般。而且文无定法,规范化的训练容易束缚学生的写作思维,写出来的大多是形式大于内容的“板样”文章。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在高考压力之下,广大教师大量时间被繁重的课务占去,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因材施教式的作文教学,对教育者自身的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

应对策略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适合发展学生的个性,最应让学生表现真实的自我。所以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尽可能地丰富学生的题材面应该是当前学生作文加深立意,张扬自我的有效途径。下面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的一些做法。

关注现实生活,关注身边的新变化。可以建议学生每天花几分钟浏览一下当地主要报纸,有条件的应该看新闻联播,了解一下当地乃至全国的一些大事。更重要的是留心周围的新鲜事,包括家庭、学校、班级、同学看似平淡却能引发人生体验的“小事”,因为他既真实又亲切。有一首歌中唱的好,“平凡人给我最多感动”。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定期收集社会热点、焦点印发给学生,这些“点”有别于教科书上的知识,是他们视野未及的另一片风景。学生在接受这样的认知储备后,久而久之,在作文选材时,就会把目光有意识地注意到这些“点”,摒弃那些老生常谈的琐事。

读懂读透一本好书,储备“鲜活的素材”。所谓“鲜活的素材”,不一定是指新近发生的,它应具备这样的特点:“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新鲜、新颖、深刻、理性,令人耳目一新。其实,文化素材就是最好的经典素材。新课标规定了一些经典篇目,但在高中阶段,让学生广涉群书时间上得不到保证,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读懂读透一两本好书,可以是名人传记,可以是名家名作,也可以是唐诗宋词等。如名人传记类书籍,一些历史伟人、名人的奋斗与成功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与众不同的“鲜活”题材起码能让阅卷老师眼睛一亮,会觉得作者“学养”丰富,得分自然能得到保证,这当中尽管带有功利的成分。正是如此,文化底蕴厚实的作文逐渐成为了高考作文

⑥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如2002年江苏卷满分作文《东坡的选择》,2005

年福建卷满分作文《永远的苏武》,2006年江苏卷一考生写关于李煜的满分作文《人与路》,作者对李煜的了解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之中,这样的佳作不少。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⑦传统文化经典的熏陶渐染,如《论语》等传统文化经典对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道德、伦理、人性的形成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再如唐诗宋词中忧国忧民、乐观豁达等人生哲理等。这些恰如我们学习、生活中的“指南针”,也让学生在自我喜好取舍中积淀了各具特色的“鲜活的素材”。写作的基本条件之一是要有丰富多彩的素材,学生作文时调动自己拿手的储备,自会觉得有素材可用,有东西可写。⑧

开设大众热点话题,激发自我人文思考。笔者曾连续四届高三语文教学,在总结作文教学得失的基础上,对学生作了这样的尝试:每两周提供给学生一个社会热点、焦点话题。引入这些热门话题,激发他们去探索其意义。以周记的形式布臵学生进行评论,谈自己的感想,将学生提出的有见地的观点归纳并在班级交流。例如网上热议的“彭宇案”,围绕“我们还要不要见义勇为”要求学生针对此事谈自己的感想,对这样的热门话题,学生反应很热烈,甚至有学生根据收集到的材料提出了“为什么现在很多见义勇为的是少年或者是刚步入社会的青年人,很少有社会经验丰富的成年人见义勇为”,上升到了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反思。这正是学生在“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啊!试想,如果我们坚持做这样的训练,那么学生在这种热议话题中所体现出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也会不自觉地融入到作文之中,充分张扬自我。在此基础上,每次话题讨论结束后或每次月考后,还可以有重点选择部分学生进行个别指导,针对学生个体个性,提出修改建议,开启学生写作思路,鼓励学生进行反复作文,进行达标作文训练。

参考文献:

①《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朱光潜《文学上的低级趣味(上):关于作品内容》

③《“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滕昭丽 《中外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

④《高中生非良性写作心态分析及其对策》 胡敬 《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2004年第6期

⑤《让思维和心灵乘上诗歌的翅膀》 刘继业 《湖南教育〃综合版》2006年第17期 ⑥《如何厚实文化作文的底蕴》 潘汉妮 黄斌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2008年第11期

⑦《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⑧《高中生作文“套板反应”的成因和摆脱的对策》 王锡渭 《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 第01期

作者简介:

冯义成(1975—),男,江苏扬中人 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第四篇:浅谈高中作文教学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

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学陈云

作文长期以来是语文老师和学生的一块心病,有的学生比喻自己写作文是如在挤牙膏,认为作文是难于上青天的一件事。大多数学生只感觉自己的作文水平从没增长过,老在及格线徘徊,渐渐的对作文也失去信心。有的老师在指导作文课时步骤单一:写作指导——范文朗读——放手写作——作文评改——作文评讲。渐渐也认为作文不好教,或者花了很力气,每次作文效果都不理想,学生作文水平依然得不到提高,从而也轻视了作文训练。

其实这里主要原因是教与学二者都不得法,只要掌握了方法,写好作文并不难。写好作文是一件很快乐,很有成就感的事。下面依据我十几年的教学经历浅谈对高中作文教学的一些拙见。

一、培养写作乐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调动学生写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前提,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有趣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上海特级教师于漪教师说:“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美国教育永丰鲁纳也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一是以材料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高中阶段会经常训练新材料作文,很多材料是属于寓言故事。往往在作文之前,我会对寓言故事的结尾让学生作几种假设,再让学生说出他为什么做出这种假设。当学生基本能表达出意思的时候,再引导他对这则寓言故事寓意的理解。那么学生自然而然会联系得更深入一些,引出了他的兴趣,此次作文就成功了一半。再比如写议论文,对某则材料观点的认可与否,我会提炼出两种相反的观点,在课堂上即兴让学生进行辩论。当学生唇枪舌箭,辩得面红耳赤之时,我就让他们将自己的观点理由写出来。学生立马安静,刷刷刷,在纸上奋笔疾书,再经过润色,定稿,一篇完整的议论文就呈现在你的眼前了。

二是创造情境、激发写作兴趣。精心巧妙地去创造情境,进行情感蓄势,让学生的情感尽量越积越高,达到一种不吐不快的时刻,再抛出作文题目。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上来了,如:可利用多媒体,通过文字、声音、图像、视频、音乐等手段来创造情境。它可以实现让人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这样,更容易提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上作文要有真情实感这一章节时,我播放了《给妈妈洗脚》的广告片和网上下载的一些关于困境人物如何渡过困境的图片,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再适时加以引导,要求写出真情实感,这样,这次作文的写作质量就高了。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一线教师肯动脑筋,还会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到那时,你若一段时间不上作文课,学生也自然会提意见的,这不正是我们语文老师最高兴的事吗?

二、激活生活体验,自觉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作文“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 1

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创作源自于生活,这是真理。对于学生而言,似乎又太困难了。近乎两点一线的学习生活,很少有太深刻的体验。但更见写作素材的积累是何等重要。鼓励学生对生活要细心感受,要进行反思回味,留意身边的人和事,注意收录自己生活细节,将视野打开,让生活成为自己丰富的写作素材。鼓励学生多接触报纸新闻,了解社会热点、关注民生问题,并勇于去分析社会现象。语文老师要在这一方面下足功夫。比如,我在上课之时经常将社会热点融入其中,如 “彭宇”案、“染色馒头”、“人口普查”、“校长实名推荐”等等。将各方评论也呈现给学生,一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二来无形之中又帮助他们积累了许多的写作素材。如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宣讲完后,明显学生在议论文中使用的事例不再那么单一,一生爱不够的爱因斯坦、爱迪生也被众多学生替换成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了。

可以说,没有生活,写作便是无源之水,随时都有干涸的危险。指导学生写作,激活他们的生活体验,积累写作素材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里所不曾体验的事勉强拉到笔底下来,那是必然失败的勾当,人固然不必为这些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但是做了人就得担负起人的责任,就得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

三、及时评改交流,促进学生进步

作文评改,历史是语文教师最繁重的任务之一,它既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又是教师了解作文教学取得怎样效果的重要判断之一。一次作文的批改前后所花的时间大约为一周,甚至更长。有的语文教师甚至忘记批改,在下次作文之前走马观花,打个分数,草草了事,不及时反馈,作文收效就更低了。从学生的心理来看,自己好不容易写出的一篇文章会急切期盼老师的评语,若不及时反馈,学生往往失去兴趣,往往对下次作文敷衍了事,所以要想对学生作文真正起到指导作用,及时有效的批改是至关重要的。

批改学生作文不一定要全批全改,精批精改,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批改方式。如分类批改,学生自改,学生互改等方式结合进行。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如立意、构思、语言等进行指导进而认识自己作文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提高作文兴趣。那么,作文水平就自然而然得以提升。

四、合理有效引导,鼓励个性作文。

在写作课上,老师感到可以操作的往往是怎样审题,怎样拟题,如何立意、如何构思等等这些看似很有规律可循的内容,总是不厌其烦的大讲特讲,可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结果往往相反,同学们更不知道怎么写了,平时根本不写,考场上就按照固定模式生产制造。《课程标准》上提到“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尽可能减少对学生写作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自主写作被作为一个核心概念提了出来,摆正了写作主体的地位,把教师从支配地位上请下来,回到自己本来位置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指导学生收集素材,鼓励学生交流写作成果,使学生“愿意写”并“有内容写”。多一些合理的引导,少一些硬性的指导,更不能用一些新“八股”来约束。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鼓励写出有个性的作文,这样学生们才能够自由的写作,有个性有创意的写作,并能真正喜欢上写作。

高考作文形式和要求的改变,对作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国家开展的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作文教学也应该有所改变,但在变革中,我们应该清楚在作文教学中应教给学生些什么,只有明确了目的,才能有一个系统而完整的过程。相信在众多教师的努力下,作文教学会走出旧的樊篱,而丰富多彩,呈现出勃勃生机。对于作文教学,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在前进的路上,期待着有专家的引领,期待着作文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第五篇:高中作文教学如何进行

高中作文教学如何进行

引言: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回归自然,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在别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适的加工。充分运用学生的潜在能量,使教学目标充分实现。

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重要语言技能之一”。它是反映学生实际语言水平的一种综合能力,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生的写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更是高得不能再高。因此在高中阶段,教师必须重视作文的教学,从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那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到底该怎样做呢?

首先要学生回归自然,让学生找到作文起点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这番话道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更是表达情感的发源地。因为任何一件事情都离不开他的生存土壤,学生在生活这个空间里才能品味生活的点点滴滴,感受生活无穷的乐趣。进入高中后学生随着知识、经验、技能的不断丰富,他们已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的要求,这正是对高中学生进行作文教学良好时机。而这个时机就是让学生回归自然,欣赏生活。让学生去品味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人文性;让学生去思考”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全局性。”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鼓励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去书写家庭中的种种琐事,校园内的桩桩小事,邻里之间的不同争执,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学生在自己的展示中感受生活的多彩,去体验生活,领悟人生。这样就将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让作文素材开发成为无尽的源头活水,学生习作时才会左右逢源,运用自如。因为没有材料,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是学生习作的主要源泉,学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写作之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其次培养学生学会汲取,正确阅读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生活的语言。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还要让学生随时摘录,写感受,有意识地背诵,并随时评论。因为高中学生已经学会从不同人的思想中提取精华,从不同的观点去思考不同的人生感悟,这时就要求学生站在正能量的角度去欣赏古今中外的事物,从更多的文学著作里面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并作为有意识记忆的一些材料,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像茅盾先生说的那样,“身边应当时时刻刻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录下来。”像老舍先生说过的,“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没有这些积累,就写不出来。”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随手日记、观后感、评论人物时事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这样坚持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就会与日俱增,以后再也不会有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无米下锅”的现象发生,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会将别人的知识进行有机的转换。学生的写作素材也就无限扩大。

最后,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品味成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这就要求教师把学生的地位放在第一位,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内心需要,知道一些写作的相关知识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只有掌握才能利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应当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将繁琐的作文知识简单化,清晰化。因为只有这样做,才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学习运用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赋”与“兴”时,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入手,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及时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歌曲就行讲述和利用,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学生尝试着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真是增色不少,学生当然愿意不断的尝试,教师此时就要将权力教给学生自己完成“兴”的知识,有的同学引入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 “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有的学生引入高尔基的《海燕》虽是一篇写自由的诗,可是通篇没有自由的句子,只是通过海燕的一切来表述,学生尝试去通过各种方式表现,这样即降低了作文的难度,又激发了学生的需求。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只要学生喜欢,学生就会想办法去完成,从而不断的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每出色的完成一项作文教学任务,教师都要给与充分的肯定,这时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作文不断的进行展览,学生之间互评,不同班级学生交流作文心得,让学生在肯定中表扬中得到发展和进步,从而才能使学生追求的更高,能力更强。

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和尝试,学生一定会找到合适的生存空间,他们每天在进步中不断地完善,思维得到全面的拓展,学生们当然就会勤于笔耕,不断进步。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在轻松的环境中开展着,行进着,成熟着。

参考文献

[1]《作文研究》2012第11期.[2]《语文教学研究》2010第7期.(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

下载高中作文教学浅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作文教学浅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作文教学推荐高中英语作文教学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高中作文教学推荐:高中英语作文教学1.教材简析。由于初三正规课程早已结束,我自己就编写了这样一课的校本教材。这是一节写作课,主要争......

    高中作文教学相关 (15)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写作教学策略与探索 泉州现代中学付文栋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循序渐地进行写作教学的基本训练;以课文为范文,进行书面表达实践;牢记 写作策略,熟......

    高中作文教学设计之三

    高中作文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作文互赏互评的兴趣和能力。2、让学生掌握赏评作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赏评同学作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赏评文章的角度选择及......

    高中作文教学设计

    高中作文教学设计 一、引言 朱熹曾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就要做‚源头活水‛的开掘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面临新课改的大潮,必须真正理解课程改革,真正了......

    高中作文教学反思

    高中作文教学反思今天上午我给学生上来开学后第一次作文课,一说作文学生总有畏难情绪,有学生一节课写不了几个字,上完这节作文课后我对我的作文教学进行了反思,高中作文教学反思......

    高中作文教学设计大全

    高中作文教学设计大全 命题作文审题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明确高考考场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要求。 2. 训练学生掌握高考考场作文审题的技巧,增强应试能力。 教学重......

    高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高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这一届学生即将毕业,回顾自己这三年的作文教学,个人觉得,高中写作教学要抓好四个方面:一是要引导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广泛的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要......

    高中作文教学设计之一

    高中作文教学设计之一:高中第一次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摸清学生的写作心理和作文基础。 2、激发学生写作文的热情和兴趣。 3、培养和强化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