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新课程

时间:2019-05-13 20:03: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感悟新课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感悟新课程》。

第一篇:感悟新课程

感悟新课程

安阳市东南营小学张 琳 琳

春去秋来,走进新课程已经几年了。从刚开始的“雾里看花”到现在的“拨云见日”,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新课程给老师、给学生带来的变化。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走进新课程这一年里最深的几点感受.一、新课程教我学会思考

记得刚走进新课程时,内心是困惑和迷茫的。习惯的做法许多不能再用,又没有现成的新方法可以信手拈来。为了尽快转变观念,转换角色,除了参加市里、区里、学校的培训以外,自己也购买了大量的关于新课程改革的书籍和碟片,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学习。以往的备课,考虑的最多的是“如何教?”而现在的备课,思索的最多的是学生“如何学?”。以往的教材、教参拿起就可以上课,而现在,教材只是教学使用的材料。上课之前想的最多的是学生这节课能学会些什么?需要补充一些什么资料?上课时也常常在思考:教学中是否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是否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是否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上完课后还要反思,把课堂上未及时发现的、学生在知识生成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记录下来,为后续的教学作准备。正是这些思考加速了我的教学观念的转化,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

二、新课程改变了我的教学方式

以往的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即使偶尔让学生讨论一下,最后也是由老师得出结论。而新课程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时》,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雄日为什么手捧空花盆?国王为什么选雄日当继承人?学生通过读书讨论后很快自己找到的答案。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雄日捧的花盆不是空的。”“为什么?”我虽然不明白他要说什么,但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因为雄日诚实,所以他种的花是美丽的心灵之花,他的花比那些孩子的花美丽一百倍。”说的多好啊!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这就是课改后的孩子们,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而他们对于课文的领悟能力,并不亚于老师,甚至有可能超过老师。又一个孩子站了起来:“老师,我想说说我自己。”我微笑着点头。“有一次,我考试考了80分,妈妈问我,我就骗她说卷子没发,我也不诚实,以后我要象雄日一样,做个诚实的孩子。”我高兴地说:“你知错就改,也是诚实的孩子。”这时,一只又一只小手举起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谈论着,发表着自己的见解。千万别小看我们的孩子们,只要我们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孩子们就能把他们的聪明才智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三、新课程教我学会关注后进生

俗话说:“十个指头都不能一样齐。”一个班级,总有一些接受能力、思维能力都比别人差一些的孩子,这也是让老师头疼的孩子。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要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上,我对他们就多了一份关注。我们班有个孩子,他说话有些口吃,发言时有的同学跟着学,他就更不敢说了。我注意到这个情况,刚开始并不抽他发言,而是表扬他上课坐得端正,听课专心。他看着我鼓励的微笑,终于举起了手。我一边表扬他的进步一边请他起来发言,心情紧张的他一站起来就:“我,我,我„„。”有的学生开始窃笑,有的学生开始小声地学。我一边用眼神制止那些窃笑的学生,一边说:“赵紫翔有点紧张,没关系,我们一起来鼓励他,我们相信你一定能回答正确。”当他终于结结巴巴地回答完问题时,我们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我看到他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从那以后,课堂上我经常抽他发言,课后与他母亲联系,在家训练他多练

习朗读,多练习说话。一个学期以后,他在课堂上发言竟然很少再结巴了。我不禁想起一位教育家说过的话:“爱,是会创造奇迹的。”

四、新课程让我改变了作业的方式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往的作业,都是老师“一刀切”,而且形式单一,都是一些抄抄写写的作业。时间久了,学生难免感到厌烦。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尝试着实施多元化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的自主精神。例如在学习《识字4》之前,我让学生自己搜集小动物的资料,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摘录下来。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不但了解了小动物的知识,还学会了搜集资料的方法。摘录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有用笔写下来的,有用图画出来的,还有用照片、图片来展示的等。学完这一课后,我让他们仿写儿歌,能写几句就写几句,还可以配上图画。学生做这样的作业兴趣可浓厚了,以至于后面学了《古诗两首》,有的学生主动仿写了诗配上画交给我。学完了《两只小狮子》让他们续写小狮子故事,学完了《兰兰过桥》让孩子们写写自己心目中未来的桥,学完了《棉花姑娘》,让他们自己仿写《水稻姑娘》或《白菜姑娘》等。写得好的作业我就贴在后面的《学习园地》里,供大家欣赏。每当我布置这样的作业时,学生都会欢呼,足见他们对这种作业的喜爱。至于写字词,我也让他们自主选择写几遍,只要听写能写出来就行。选择多元化的作业,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的自主精神。

新课程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已逐渐成为领导和教师的共识。多技能和广泛的知识成为了课改后一名优秀教师的评价标准。未来的教师都将会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而对于新课程带来的机遇。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感受到了学习的重要,感受到了新的挑战。走进新课程的我们要抓住这次机遇,不断学习,在带领学生前进的同时自己也不断进步,努力在这块土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感 悟 新 课 程

安阳市东南营小学

张 琳 琳

第二篇:新课程培训的一点感悟

三天的培训,感觉有些累,再加上考试那么严,心里真的有一点点的压力。可是,三天的培训至少让我有了一份收获、一份心得。这是从思想上让我受到了启发,甚至会影响到几年之后我该怎样恰当地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讲座中,张主任提到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教育区别。经调查,我们中国的留学生在世界诸多的留学生中知识基础排在第一位,可是创造能力却排在了世界倒数第五位。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跟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中国的家长唯一个观念就是“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唯有考上大学,甚至研究生什么的,人生才会有出路。所以,我们中国的教师以及家长,对学生的学业要求极为严格追求,甚至吹毛求疵,只看学生的卷面分数,当然,根本原因还是中国的教育体制问题,怎样才能迈入高校的大门,唯有高考的分数才是唯一的通行证。所以,只要高考制度不变,我们老师和家长只能是一门心思对孩子追求高质量的学习成绩,而孩子呢,不管愿不愿意苦学,也只能去学,必须去学,因为只有考上大学,人生才有出路。

可是,很多的时候,我们不禁发现一个问题:往往学校里优秀的学生,反过来却在给曾经老师眼里的中等生和下等生在打工。这些曾经的中等生和下等生,没有机会踏入大学的校门,可为什么反过来却能成就比优等生更高的事业?这个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我们的课堂,我们老师往往关注的是优等生,却对下等的学生不满、抱怨,大声呵斥,可是多年以后,你或许看到、曾经的下等生比优等生更尊敬老师,更有出息,这难道也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培训中,张主任给我们透露:以后的高考可能要改革,不单单是以卷面的分数为参考,所以,提醒我们做家长的,要注意今后对孩子施教的努力方向。当然,我们做教师的,更应该去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了,因为我们是在课堂上对孩子直接传道授业的,我们在兢兢业业的同时,更不能荒废了孩子的成长,尤其是个性的发展,特别是我们教师更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分数,更该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张扬和发挥。我一直赞同一句话“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再优秀的孩子也有很多缺点,成绩再差的学生也有很多闪光之处,我们真的决不能一锤定音,更不能忽视孩子的感受对其长处进行扼杀,比如:班干部、升旗手、优秀队员,难道一定要给上等生吗?难道差等的孩子永远没有机会吗?不是的!或许每个孩子的遗传因素、智力因素真的是差,可是他也有进步的时候呀,有进步,就意味着有收获,有收获,我们就该去鼓励,哪怕只有一点,我们做教师和家长都不能忽视,一定要鼓励孩子的进步,哪怕他费了多大的努力永远也赶不上优秀的学生。人都是渴望被欣赏的,更何况是孩子,更渴望老师和家长的赏识,我记得周弘的“赏识教育”尤为成功,面对自己的聋哑孩子,也能通过独特的赏识教育方式让孩子成为了人才。所以,奇迹不是没有,可就是别等待着上天赐给,是需要自己的努力争取的,更是要付出代价和汗水的。

人在执迷的时候,往往哪怕一句话,一个眼神都可能给你指点迷津,令你大彻大悟。所以说,这次大规模的培训最令我受益的便是让我知道了如何去看待我们孩子和学生,更让我领悟了一些教学的理念和新方法,学会了取舍,学会了精益求精,更知道了怎样去赏识每一个孩子。

第三篇:感悟新课程数学教学

数 学 课 程 教 学 的 新 感 悟

南京市浦口区第三中学 徐振华

内容概述: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提法反映了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基本精神,代表着一种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和实践体系。我们感悟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是满足素质教育要求的数学,它应当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积极向上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学生自信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感悟到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是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应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逐步领会学习数学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感受成功,增强自信。感悟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指数学课程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每一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每一学生都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了解、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将丰富的现实情境引入课堂,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解题策略,促进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 感知 感悟 新课程 数学教学 正文:

相信所有经历新课程教学试验的教师都和我一样,对新课程、新课标的感悟一定很深,一定会有许多体验、感悟。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提法反映了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基本精神,代表着一种新得数学课程理念和实践体系。“有价值的数学”是满足素质教育要求的数学,它应当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积极向上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学生自信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数学学习体 验应当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会因为数学学习而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有多种途径,最基本的是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应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逐步领会学习数学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感受成功,增强自信。“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指数学课程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每一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每一学生都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了解、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将丰富的现实情境引入课堂,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解题策略,促进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感知数学教学

传统的数学课程体系大体是严格按照科学的体系展开的,不大重视属于学生自己的经验,内容一般是一系列经过精心组织的、条理清晰的数学结构。这样的内容虽然便于教师教给学生成套的数学内容和逻辑的思考方法,但学生的参与只能是被动的,一方面,这样的内容和教学有利于学生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并有助于形成某些一板一眼的扎实功底,而另一方面,这样的内容和教学难于拓展学生的视野、贯彻学生的思想,容易抑制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1、新课程打破了以住传统教材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

新课程本着知识的螺旋式上升的原则,以一种崭新的理念呈现给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体现数学的整体性,注重知识的横向与纵向联系,注重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感受出发来学习数学,让知识活起来,让知识活在情理,让知识活在方法中,处处体现着一种人文主义思想和建构主义思想。如七上数学(北师大版)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和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知识、经验出发来学习数学,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提供了大量的试验、操作、思考、交流的机会,积累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则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引入方程知识,再运用方程的思想来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化。(2)、新课程加大了教师的课前准备活动——备课力度.“研课标备教材、研教法备学生”这是新课程与传统教材对老师要求显著的不同之处。这就需要教师课前深入细致的认真备课,更好的利用课余时间去钻研《课程标准》和课程。如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中,探索正方体的各种不同的侧面展开图,为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教学中除组 织、指导学生亲手“做一做”外,课前教师必须要亲自制作,将正方体各种不同的侧面展开图一一做出来,在学生探索、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感到困难时,可逐一演示,使学生模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展开同一个几何体。再如第三章《代数式求值》一节的备课,既要利用好“数值转换机”来学习代数式求值,又要让学生规范、牢固地掌握求代数式值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课前认真地设计好教学思路,要让学生知道“数值转换机”它表示代数式求值,可理解为一个程序或算法,有意识的渗透函数思想。(3)、新课程重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力度.让每一位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新课改、新课程理念的精华,统揽数学课程的每一章节的内容,处处体现这一理念。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力度,包括动手实验、观察思考、想象归纳、猜测推理、表达交流、回顾与反思等。为使一每位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要求,如新课程各章节的“读一读”、“做一做”、“试一试”、“议一议”、“想一想”等栏目的设置,给学生留足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实验和探索,不仅参与数学活动的能力得到提高,更重的是学习态度、情感上也得到体验和提高。教师只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到有价值的数学,获得生活中必需的数学,也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如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多次出现“做一做”让学生亲身动手操作实验,探索正方体的各种不同的侧面展开图,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让学生通过亲身试验,感受100万到底有多大?有多少?并每一章中的“读一读”栏目中提供的有关数学史料或背景知识介绍,数学在现实世界和科学技术的应用实例,有关数学知识的延伸介绍,都给学生提供了了解数学,研究数学的机会,而“试一试”,则让对数学有特殊爱好的学生,得以拓展尝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空间交给学生。首先转变角色:担当服务员,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支持;其次不包办代替:学生学的怎样要看学生能否把所学的知识清晰地表达出来,知识的产生过程、试验操作、问题探索等,都有要留足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思考、合作交流的时空,要给学生表现、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能做的事,教师绝不包办代替;再次适当引导:当学生遇到障碍时,应做适当地启发、点拨,给予铺垫、引导。(4)、新课程不仅注重知识的结果,更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知识结果,更重视知识出现的背景及形成过程,是新课程与传统教材的又一个显著特点。新课程中,每一个新概念、新知识的出现,都赋予一定的背景或情境,给人一种身临其境感受,同时还配有形象的演示图或操作试验,使学生经历新知产生的过程,感受新知的由来,获得学习的直观经验和认识。如:七下第四章《概率》,通过组织学生分组做“掷一 枚均匀的硬币”的游戏试验,使学生亲自从事“试验——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过程。通过实验,首先使学生认识每一次试验的结果是事先无法预料的,每一小组的收集的试验数据都带有随机性,其次由大量试验,使学生感知:正、反朝上两种出现的频率都稳定在同一个数值上,从而使学生获得两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是一样的,感受获得直观经验的合理性。再如:七下课程中,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导出,在引导学生利用乘法分配律探索两个公式,体会乘法分配律的重要作用和转化思想的同时,又通过拼图游戏给出两个公式的几何解释,使学生对这两个公式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和体验。不仅从代数运算的角度,使学生经历、探索和认识两个公式的过程,而且从几何的角度给予解释和验证,使学生再度识别、理解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及体悟公式的合理性。

二、感悟数学教学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根基与关键在课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与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高效率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是数学教学的具体要求。为了实现《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教学时应突出以下几点:

1、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起点。

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实现《课程标准》所提供的课程目标。教学时应提供大量的数学活动的线索,成为供所有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出发点,目的是使学生在所提供的学习情境中,通过探索与交流的活动,获得必需的发展,达到《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

2、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

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提供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展开数学探究,这样将有助于展现数学及其他学科的联系,突出“数学化”的过程。

3、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为此,新课程在提供学习素材的基础上,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如提出了大量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立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形式,以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形成新知识。包括归纳法则与方法,描述概念等,同时通过回顾与思考、总复习,以帮助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梳理所学的知识,建立符合个体认知特点的知识结构。

4、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念,因此,教学时力图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 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以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作为开始,它们是学生了解与学习这些知识的有效切入点,随后,通过对一个个问题的研讨,逐步展开相应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经历真正的“做数学”和“用数学”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等。

5、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要求。

教学时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同时,也为有更多数学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有效的途径,“读一读”提供了有关的数学史料或背景知识,数学在现实世界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实例,有趣的或有挑战性的问题讨论,有关数学知识延伸的介绍等,目的在于给这些学生以更多了解数学,研究数学的机会。在习题中也分为两类:一类面向全体学生,为他们熟悉、巩固知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相关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另一类则是面向特殊数学学习需求的学生,不需要全体学生都去完成,可适当尝试。

第四篇:感悟新课程、体会新理念

感悟新课程,体会新理念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实施,其全新的教材设计理念及教学思想的确实人耳目一新,但基于农村中学教学条件所限,新课改理念如何落实,仍使人感到有些困惑。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课程标准

今年我校05级新生使用新课标化学教材,其全新的教学理念对所有施教者是一新生事物,同时也是对老教材教学理念的一种冲击。笔者就在教学过程中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困惑谈几点感受:

一.感悟新课程化学教学的性质

新课标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点与老教材《化学教学大纲》所提出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这一思想相吻合,所不同的是人本思想更为明显。同时新高中化学课程又提出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既区别于老大纲对学生情感态度和技能能力的培养,又使其内涵进一步拓深。

二.感悟新课程理念的进步

新教材在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这一人文思想在原有教学大纲中是不曾提出的,进一步体现了新课程人本原则。

新课程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这样避免了只依靠学业成绩对学生的单方面评价,有利于学生张扬个性,全面发展,是新课程人性化的另一体现。

在传统的教学中只注重教师教学功能体现,对教师再教育只字未提,而新课程标准中却明确提出“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这一角度看,新课程对受教者和施教者双方素质的全面提高同等重视,因为高师出高徒。

三.感悟新教材全新的设计思想

原有教材章节编排顺序,是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知识交替排列。这样编排的好处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为理论提供学习素材,同时又为理论提供应用素材。这一编排顺序是老教材最成功的一点,但仔细分析这很大程度上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不足。而新教材分模块学习,每一模块内部都有一清晰的学习主线,比如,《化学》1(必修)以研究物质的方法和程序为主线,将元素化合物知识、部分理论知识作为案例进行剖析,教给学生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以怎样的程序探究物质的性质。同时将知识的学习与知识的应用有机结合,例如,《海洋中的化学元素》一节,因为镁、溴等元素对人类的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要了解他们的性质,同时还要学习它们的提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学与用相结合,使化学走入社会、贴近生产,提高学习兴趣。整册教材教学思想非常明显,就是教给学生一种分析问题方法和探究事物的思想。同时使学生在过程中认识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了重要的化学概念,形成了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认识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编排思想避免了单纯的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观念。

四.几点困惑

困惑一.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为高校输送更多的优秀高中毕业生,高考到底怎样考?对所有任课教师而言,还是个未知数。因为对大数农村中学而言,评价教师、评价学校,高考升学率仍是一个重要指标。怎样将新课标教学与高考有机地结合,笔者及广大教师感到非常困惑,同时也在孜孜探索。

困惑二.因为教材的相关内容是建立应用基础之上的,某些内容原有教材是重要知识点,而新教材没有,我们讲不讲?从另一角度考虑,在该册教材没涉及到的知识点,在后续教材中是否还能出现,现在我们是否需要补充?

困惑三.根据现有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时数,以及现有教材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颇有一定的难度,总有一种时间紧,任务重的感觉。同时也感觉到在限定课时数内,学生学的情况如何,老师心里没底。

困惑四.新课程安排了较多活动.∙探究课、试验∙观察、资料搜索等内容,从农村中学现有的教学资源配备而言,有点理想化。毕竟农村中学经济条件较差,教学资源配备不够完善,所以有些课或有些活动,只能流于形式,很难起到预期效果或很难按新教材思想实施,相关活动及内容我们应怎样处理?

困惑五.新一轮课程改革虽已全面实施,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很多教师却仍按老教材的思想和内容进行教学。比如“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一节的教学中,主体思路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来完成-2价、0价、+4价、+6价等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关系,同时了解二氧化硫和硫酸相关性质。然而有很多的教师却不能把握这一思想,将该部分内容拆解为二氧化硫、硫酸两块进行讲授。在教材中对硫酸的介绍只有三行文字,而有的老师却能讲授一节课,显然对新课改观念理解不深,同时明确说明对初中教材了解不够到位。教师的观念应如何尽快转变,我们困惑。

五.应对策略

新课改在全省已全面展开,无论我们习惯不习惯,接受不接受,它总要按照自己的既定程序实施和运行。笔者认为,对于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应该做到下几点:

1.不应墨守陈规、抱残守旧,而应加强学习、积极探索,领会新课改的理念,吃透新教材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做课改探索的排头兵。

首先,认真研读相关学科课程标准和课程标准解读,尽可能的理解透新课程理念和性质,对各部分内容的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争取在教学实施中做到既不偏离课程标准,又不拘泥于课程标准,将课程标准思想吃透、用活。

其次,认真钻研新课标教材,不仅是本学期使用的教材,而且是整个阶段本学科体体系所有教材,比如,对化学学科而言,在高一上学期,不能仅限于研究《化学》1(必修),而应将所有高中各模块教材全部研究透,研究透各模块的设计思想以及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也就是理清整个高中化学教材的脉络,授课过程中才能明确哪些内容需要讲,那些不需要讲,以便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加快教学进度。

2.加强新课程理论学习,对于新课程理论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能只限于写几百字的读书笔记,写几百字的论文。同时,走出去、请进来,多外出学习,多请专家或有经验的一线教师作报告、谈感受,加强交流。在加强理论修养的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拓展视野,更新知识。

3.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教科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范例。但目前基于新课程的要求和农村中学的设施配备,教学中不能完全依赖于教材,应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编写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他们理解和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增强进一步学习相关学科的兴趣。校本课程教材在编写时,要有内容编排体系、呈现方式以及学生学习的辅助材料或信息等;同时应留给教师较大的创造空间,使教师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校本辅导资料的开发要做到不同类型的习题对巩固知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有不同的作用,同时习题在开发时,要注意题型尽可能的要新。并且思考题、讨论题和开放性题目都要有一定的比例;要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有助于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进行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4月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4月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五篇:实践中感悟新课程教学1

在实践中感悟 在感悟中成长

——教学工作总结

路 绳 彬

2005—2006学年上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下面我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的开展今后的教学工作。

我本学期教的是初二生物新教材。新教材内容改变了过去那种“繁、难、偏、旧”和过去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同时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了,让人看得见,摸得着。教材的编写富有童心、童趣,内容的呈现方式生动活泼。面对这样的教材,结合自己新课程理念学习的经验,我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进行着教学。与过去的教学相比,本学期的教学发生了几方面的转变。

一、教师的观念变了

观念是改革的先导。一切先进的改革都是从先进的观念生发出来的。通过新课程的学习、培训和实践和反思,我在观念上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1、在对待学生的态度方面。

怎样看待学生,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确立起来。是把学生的教育看成是有理想、有情感、有权利、有尊严和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的教育。为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心中装者学生,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例如每次考试之后,我都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评价。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我都做到十分中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目的。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关心每一位学生的。象韩强、任建波等同学就是在一次的好成绩受到老师的表扬之后,对学习生物产生了兴趣和动力。并一直保持了稳定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我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实践中十分注重培养、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能力。例如在“种子结构”一节课的学习中,我放手让学生结合多媒体、实物自主学习种子的结构,并让学生亲自用实验验证玉米种子的胚乳中贮存了淀粉。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课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2、在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

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以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的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在不假思索的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为此作为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去。我作为新教材的初次实践者,能够在不断的钻研教材的同时,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在教学的同时开展研究,使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另外我能够经常和其他的教师一起探讨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一方面主动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请别人为自己提供帮助;同时自己也为别人提供帮助。在不断的学习、教学和反思的过程中促进了自己专业的成长。本学期利用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了《怎样上好生物演示实验》这一论文,并能够将实践的经验以书面的形式通过课题的形式反应出来。

二、学生明显的变了

对学生来说,当学习来自外在的要求,强制时,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压力。如果学习来自内在的需要,它就会成为一种欢乐的、愉悦的活动。面对生活化且富有情趣的教材内容,学生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听中学、做中学、读中学、在思考中学、在合作中学。这样学生了解和掌握了更好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我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成为乐学、愿学者。

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判断课改成败得失的一条根本的标准。为此我从几方面侧重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利用书本的主题,让学生搜集相关的各种各样资料。学习不再局限于一本书,而是拓展延伸到现实生活、科技领域和网络世界的各个角度。学生学会了剪报贴画,搜集各种资料,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在资料收集之后,提倡合作学习、交流、研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和真实的感受,学生的搜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提高了。由于在教学中我注重设置疑问,也促进了学生质疑水平的提高。有时学生的提问我一时也回答不出来,还需课后查资料或问其他的教师。生物课是一门实验课。每一个实验我都创设条件,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实

验能力提高了。

由于新教材的教学是一种尝试。为此我也存在一定的困惑。教学中过于强调探究的过程,是否会影响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如何评价新教材的学习效果?如何使新教材的学习过程和新教材的评价想吻合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今后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解决。

下载感悟新课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感悟新课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标准学习感悟(五篇材料)

    新课程标准学习感悟 近段时间,我们沁水小学对2011年版新课程标准分学科教研组进行了学习、讨论、分析,深感受益匪浅、感悟颇多。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设计思路、目标与内容、实......

    对新课程改革的感悟

    对新课改的感悟:新一轮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我们学校也不开展得轰轰烈烈,每个人都在为实施新课程改革想方设法,构建各种新的课堂模式,组建多种活动小组,千方百计创设教学情景......

    感悟新课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笔者敢言,在本次高中新课程的所有学科教材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变化可谓最大,它从原来的“软件说明书”,转变为关注学生发展、全面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科书。在去年福建省全面......

    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点滴感悟[最终定稿]

    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点滴感悟 多媒体技术以能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特点,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

    对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感悟(定稿)

    对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感悟 ----听牛广田教授专题讲座有感四间房乡三完小于红彬 听了牛广田教授的《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的专题讲座和他亲自做的二节语文课,使我感受较深......

    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之感悟

    高中新课程培训之感悟 实行新课程以来,我参加了高中新课程培训,听了多次专题讲座,听了专家.学者对新课程的讲解感受颇多。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新的课程能......

    感悟新课程下的英语教学

    感悟新课程下的英语教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直接经验。《英语课程标准》也进一步强调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尽量真......

    走进新课程读书感悟(五篇模版)

    读《走进新课程》有感 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已是熟客了,从前多次翻阅它,纯粹因为它是新课程理念的必考内容。这次与它约会除了完成读后感外,还有另外的涵义。《学记》曰:“是固教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