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感悟(定稿)

时间:2019-05-15 15:07: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感悟(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感悟(定稿)》。

第一篇:对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感悟(定稿)

对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感悟

----听牛广田教授专题讲座有感四间房乡三完小于红彬

听了牛广田教授的《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的专题讲座和他亲自做的二节语文课,使我感受较深。回来后我和我们平时上课做了比较,有这么几点想法,希望以后能时时给我们一点启示。

一、课改到底改什么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已是普遍展开,看来新课程改势在必行。可是做为边远地区的小学教师,由于缺乏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只凭借自我学习或是观看几张上级下发的通识培训的光碟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虽然平日里也学习,学校也是大张旗鼓地搞新课程方面的培训,但仍对新课程没有清晰深刻的认识。课标学的遍数不少,而真正理解的却不多,更何况应用于教学之中呢?老师们都认为现在的课改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吧。

牛广田教授的讲解可谓抓住了要害,把我们急于想弄明白的最为困惑的问题只用了四条就解决了,一根主线就把最主要的提了起来,展现在我们面前,听后豁然开朗。新课程要求我们从教学思想、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全方位地重新包装自己,要一改往日的凯洛夫式的“五大环节”、“机械训练”。把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空间中自主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思维,提升生活质量。

当然,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首先得从理念上转变,要改变原来那种师道尊严、唯师为尊的观念,营造师生平等的和谐氛围,教师要从“皇位”上走下来,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教师要与学生成为朋友,最好的朋友,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高尚情操感染学生,言传身教,要树立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观念,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民主平等。

过去的教学看重知识传授,教师就是知识的代言人,传授知识是主要的,在此基础上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进行思想教育,关注的是课本,是知识,而不

是学生本身的发展。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说明着眼点不同了,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近期的,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发展。这样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就变得重要了,课标中提出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就是以此为出发点的。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于学生的发展,要充分开发利用课外资源,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得知识,培养能力。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学方法的改变,既然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就不能再采用那种机械训练的灌输式的方式了,而是要设法营造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在交流合作中生成新的知识,同时也就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思维。

二、教师应该怎么办

新课程中的教师在定位上、观念上已与以往有所不同,那么做为一个有十多年教龄已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我们来说应该怎么办呢?是拘泥于以往的教学模式,沉囿于过去的教育观念?还是摒弃旧的观念,脱胎换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不庸质疑,学习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明智选择,正如牛教授所说:要想端稳教师这碗饭,就要不断地学习。是呀,现在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特别快,往往刚学会的知识,几个月之后就成为旧知识而被淘汰了。作为老师,要时刻树立“空杯”观念,时时不忘学习,不忘给自己充电,才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那么,我们应该学些什么呢?我想,除了反复研读课程标准之外,还要尽快通读新课程理念的有关书藉,像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平时要常常翻阅报刊,或上网浏览网页,让自己每天都有所得。另外,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要把新的理念和方法运用于教学之中,并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所选择地学习,做到有的放矢,效果会更好。

反思,也是我们尽快走进新课程的有效途径,更是新课程所提倡的。每日里的教学实践中必定会有不尽人意之处,在工作之余,静心思之,反复斟酌,寻其成败,挖其根源,纠其正理,并把这些思之所得都记录下来,让自己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学习,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

交流,现代教育讲究合作,讲究协作。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没有团队的力量大。所以,教师要树立团队意识,经常与同事们切磋研讨。在学校,可以是年组内、同学科、跨学科交流,在网上可以登陆教育教学网站,参与全国各地的有关新课改的讨论,既能时常接触最新最前沿的动态,紧跟时代步伐,开阔了视野,又交到了朋友,何乐而不为呢?

三、语文课应该怎么教

语文是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二者的统一。这么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不少误区。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正致力于语文教学的改革与研究,可谓是众说纷纭,各有各的理。但无论怎样,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达心中所思所想,这一点是共识。

那么做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做到这些呢?牛教授一再强调的就是一个兴趣问题。是的,任何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兴趣,有了兴趣,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兴趣可以产生毅力,可以激发钻研精神。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一样,首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仅要激发,更要注重保护。教师要精心设计情境,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兴趣,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堂外,都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像呵护小苗一样培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我感觉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任何强制性的事物最终都不会获得成功,我们要想让学生真正热爱读书,热爱语文,就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获得成功。我想这就是所说的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吧。当然,我们不能为了激发兴趣而搞些哗众取宠的花架子,要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多联系学生所熟悉地生活与事物,达到目的即可。

其次,教学方法也很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学习分成低、中、高三个年段,我们要依据不同年段的不同教学重点和要求选择恰当地教学方法。所谓教无定法,教必有法,语文教学讲究要在读中感悟,以读促学,以读代讲。让学生在充分地与文本接触交流的基础上,在反复诵读中掌握字词句的有关知识。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教给读书的方法,要养成爱读书、会读书;会表达、善表达的习惯。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感受文本,与作者的内心碰撞。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牛教授所说的“闭上教师的嘴”也就是这个意思。但就我看来,教师不是不讲,而是要讲得恰到好处,该讲则讲,不该讲则不讲。像一些学生难以感悟到的思想内涵上的精深之处,教师就应当及时点拨。要讲的应该是方法,是能够启发引导学生的话语。再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听说读写的训练与学生读书有机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之中自然地完成任务,掌握知识。牛教授这点做得不错,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既得到了训练,字词句也都掌握了。

第三,语文教学要注重人文性,教师要倾注情感。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篇目十分注重人文性,这与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相得益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前三条所涉及的都是有关思想教育方面的要求。这样看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实现课标要求的必要途径。教师备课的过程就是与文本接触相通相融的过程,教师首先要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才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课文中的情感,以此达到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课堂上,教师的情感倾注对唤起学生对文本的共鸣至关重要,这体现在教师的创设情境、点拨梳导上。教师适时适度地激情表达会激起学生对文本阅读理解的热情,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生成新的知识。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是富于感性的,是热情奔放的,是善于表演的。

四、几点值得商榷之处

作为一名参与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对牛教授所作讲座中的一些观点也有自己的看法,感觉有的未免失之偏颇。在这里略谈几点。首先,牛教授对中国的传统教育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认为孔子之类的教育先驱没留下什么值得我们继承发扬的东西。这点我不敢苟同。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而知新”等教育思想早已深入人心,更何况我们的传统教育那看似简单实则有效的方式培养了一大批世界级的文人学士,在世界艺术园地中占有一席之地呢!不说别的,单就语文阅读教学来说,传统教育中的“诵读积累、熟读精思、评点批注”等都是非常好的教学方法。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某一种思想,只能辩证地对待,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科学地吸取精华,为我所用。第二、对于

凯洛夫教学的“五大环节”亦不可全舍弃,应就所教知识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方法,只要是适合学生的就是好的。第三、牛教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对的,但认为要激发兴趣,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在课堂上不纠错,一律都要鼓励、表扬,“好,很好”、“好,不错”之声不绝于耳。这种简单地不分清红皂白地评价一开始还能奏效,可是长此发往,学生的错误何时纠正?依牛教授之意,要由学生自行改正。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也同样要给学生一些提示,甚至是正确与否的判断吗?我认为,不伤害学生的自信、保护学生的自尊都是需要的,不在于是不是不纠错,而在于教师采用的方式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以上是我的几点粗浅看法,也是本次学习反思所得,不尽完善,希望能与同行共同研讨,以求精进。

第二篇:对新课程改革的感悟

对新课改的感悟:新一轮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我们学校也不开展得轰轰烈烈,每个人都在为实施新课程改革想方设法,构建各种新的课堂模式,组建多种活动小组,千方百计创设教学情景等等。可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难道只是流行,难道我们只是在赶时髦?还有什么是新课程?新课程的标准是什么?这些疑问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与研究。本人从三年前就开始对新课程改革尝试,在学校里每次都按新课程的标准来上课,现就此谈谈个人的感想。

一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最基本动力。”当前社会是科技社会,数字社会,教育社会。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富有开拓创新思想的人才,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而在传统模式教育下的学生是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进行新课程改革。

机遇与挑战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老师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

二新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

看法一:不要形式主义,要从观念、角色上转变。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新课程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改变。教师要从观念、角色上进行转变。

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新课程的意识转变。师生关系的转变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基础。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作为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这样可以向学生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自己的建议。因为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所以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向他指出错误或提出好的建议,学生极易接受。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余的时间,忽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

看法二:不要过于追求教学的情境化,要因材定教。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但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新课程新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们还应该端正一种认识――培优补差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值得我们重视。往往因为被老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而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一时间,好多老师的计算课,不是从“买东西”引入,就是从“分东西”开始。刚开始,学生觉得很新鲜。可时间一长,学生们也就习以为常,情境也就失去了新异性,根本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体现教材的基本思路,不能完全抛开教材。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创设的情境还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化地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不要单纯地用“生活化”、“活动化”冲淡“数学味”,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活动课、游戏课。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从情境引入,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

看法三:不要忌讳老师的讲,要重视必要的讲授。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数学教学很忌讳老师的“讲”。如今已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了。不少老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平时听课中发现,有的老师上课该讲的不敢讲,本来老师一句话就可以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似乎都较着劲比谁更“少言寡语”。因为他们知道,讲了就会有“灌输”“填鸭”之嫌。从学习方式看,学生的数学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一种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无论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还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都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学习方式。一般来讲,如果要学习的概念、法则、结论等学生能够去发现的,就应该尽可能地采用发现学习或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如果学习内容没有必要让学生亲自去发现,也不容易被发现,则可以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能有的老师会说,在接受学习中学生是否容易被动学习,而在发现学习中学生更能够主动学习。我们说,设计得很好的接受学习同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相反,如果在发现学习中创设的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或活动的组织等不恰当的话,也可能会导致学生被动地学习。另外,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在一节课中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更多的情况是两者交替进行,在接受中有发现,在发现中也有接受的成分。在改革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切不可因为传统教学中存在着教师讲得过多的弊病就一味地迁怒于“讲”。课堂上是不是讲,并不一定是教学观念先进与落后的试金石,不一定是启发式和注入式的分水岭。真正的问题在于讲什么、怎样讲。一般来说,陈述性的、事实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运用接受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师该引的要引,该问的要问,该点的要点,该讲的要讲,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看法四:不要只求“表面热闹”要注重实效。有的教师上课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题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也就是说,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其实,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的愉快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刻意追求的。“活而不乱”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第三篇: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之感悟

高中新课程培训之感悟

实行新课程以来,我参加了高中新课程培训,听了多次专题讲座,听了专家.学者对新课程的讲解感受颇多。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新的课程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它不仅仅着眼于认知方面的发展;更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在内容上加强了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课程特别倡导学习方式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思想,另外新课程还倡导评价方式的先进理念,即评价要能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全面发展。从中可以看出新课程理念的精华所在就是联系社会、科技发展和学校教育,“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育人观,构建出现代的教育思想.我相信,随着基础教育课程培训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的理念会日益深入人心,不断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往那些忽视了学生语言的体验、感悟、积累和运用的一些现象(把语文课上成了表演课、资料展示课、小组讨论课、多媒体演示课),必然会得以纠正。如博士对阅读讲解, 阅读就是要紧紧抓住语言词汇不放松,就应该着眼于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语言世界,与此同时,构建和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充满浓浓的风味。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在阅读课上有浓浓的味呢? 首先,我们要树立以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课堂教学要返璞归真,教学风格要趋于朴实、真实、扎实,教师要用好教材,凭借教材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其次,我们要加强自身建设。正如博士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首先是教学理念的变化,教师理念的变化依赖于培训和阅读,尤其是专业素养的阅读必须强力跟进,一个教师能走多远,决定他能带学生走多远。可以说,一个教师没有相当规模的专业素养阅读,在新的课堂上,就根本谈不上称职。教师不读书,不思考,教书育人就会出偏差;教师就应该是天生的职业读书人,职业学习者;读书可以促进教师深入地修正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使自己的专业发展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总之,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语文教师要注重对新的教学思想的理解和内化,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有的放矢地教学语文研究语文。让我们的学生爱学语文。让我们的课上有朗朗的读书声,让学习成为

我们师生的生活,让我们宝贵的生命因语文而精彩。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品,这首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感情真挚,形象生动鲜明,语言优美洗练。它以美的语言,美的旋律,美的物象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无限眷恋和那似清烟如微波般的离情别绪,犹如一首忧伤的小夜曲,轻柔舒缓,令人回味无穷。这节课是我在校长日那天准备的一节课,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充分考虑了我班学生的情况,适当地减少了一些教学内容,降低了难度,在课后我对本课进行了思考。

一 诵读是诗歌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解诗歌的钥匙。在备课时,我首先把本课的重点放在了“读”上,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再从作者的情感变化来指导学生进行再次诵读,先让学生听名家的范读,再者进行个人感悟读,然后进行展示,先是学生个人读,再是集体读,再进行体会读。懂得了作者情感的变化之后,再让学生按照这种变化再来诵读诗歌。但在朗读时,有些瑕疵:在听完名家范读后,让学生说说朗读后的感受。我的问题是:“同学们感觉这首诗写得怎么样?”学生好像无从下手,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我引导后才有学生说“太好了”“很美”之类的见解。课后反思,自我感觉很不好,我的问题设计没有针对性,或者说是要求不明确,过于开放,导致学生思维难以聚焦。如果在朗读以前让学生直接从音乐美的角度思考,而且告诉学生音乐美指的是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可能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我设计这个问题,就是要学生找出压韵的字词,让他们明白诗歌压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助于记忆背诵。经过点拨,学生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出全诗中所有压韵的字词。

二 在研读诗歌部分我原本的设计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来发挥:(1)哪些诗句清晰地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深依恋?(2)诗人依恋康桥、喜爱康桥,尤其爱康桥这里的什么?(3)它们美在哪里,能赢得作者如此的喜爱?可是课堂教学的结果却变成了问答式,而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却成了主体,学生只成了回答者和倾听者。对学生语言能力的不信任使我在这个环节不敢大胆放手,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

充分的发挥。其实,即使在学生的理解感悟有障碍时,教师也应多设台阶让学生逐步完成理解和感悟,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又不失课堂结构的完美。

三 在整体感知诗歌格调时,我将古诗与现代诗歌比较,让学生把握本诗中的无奈与洒脱,学生虽然熟悉诗歌,但感觉对诗歌理解还有所欠缺,无法达到比较的预期效果,这也让我意识到,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追难逐深只会加重学生负担,如何让他们理解所学知识,他们到底应该掌握到何种程度,这都是我需要思考与研究的地方。以后我要多研究外籍学生高考大纲,向高中语文教师请教,为初中阶段语文的教学理清一个更适合我部学生情况的标准,高考准备从初中开始,从娃娃抓起。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或许因为遗憾,才有了反思,才有了更深的追求。

第四篇:新课程改革下英语教学的感悟

新课程改革下英语教学的感悟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的英语教学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是每一个英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正在进行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课改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享受学习的过程。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新课程改革下的英语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 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学习空间,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获得满足感与成功感。多年来,我们在英语 教学中总是把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放在教学的首位,而忽视学生的精神世界。实际上,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的学习态度、积极的情感都直接影响他们的英语学习。作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尊重学生,注重情感教学。

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差异:女生长于记忆单 词、规则,男生长于阅读思考;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很强,有的学生擅长书面表达。作为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所教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对英语课程内容和目标要求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 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

在遵循《高中英语新课程课标》的基础上,我们英语老师必须使课堂成为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学习场所,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这里就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课堂教学技术层面上 的问题,二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问题。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为我们的英 语课堂情景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注入了活力。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领悟语言,操练语言,运用语言,效果一定会更好。

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运用正确的指导方法,把教学的“舞台”让给学生,促 使 学生主动把握英语学习,增加英语知识的吸收,提高英语学习的技能,以此来达到学生自主 发展的目的,并最终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那么如何才能把教学的“舞台”让给学生呢?首先要改变师生的教学观念。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依赖课本,并以考试为最终目的,从而丧失了把握英语学习的机会,禁锢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要开发其潜在能力,就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 的是为了能使用这种语言来进行信息交流,因此,语言知识必须转化为语言技能,这个转化过程就是学生进行语言练习与实践的过程;要使学生明白,语言作为各类信息的载体,充满着大量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必须丰富各种知识,以满足语言运用的需要。现行的新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大量语篇内容,其中包含了历史、地理、文化、风俗、风土人情及人际关系等,总之,要使学生明确他们面临的是更加开放、发达的未来社会,他们必须用未来的人才标准指导自己的学习;要让学生意识到改变被动吸收的学习状态才能最终提高英语的学习成绩,应该让学生明白,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道理。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成绩,用事实来说服学生。

其次,教师自己要改变教学观念,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其关键在于教师要摸索出一套好的学习指导方法。把教师的“一言堂”和“满堂问”的助教地位让给学生,教师从“幕前 ”到 “幕后”,学生则由听众变为实践参与者——活动的主体。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语言知识并转化为己用,同时获得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实践证明,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获得语言技能,提高交流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具体的知识准备,为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语言活动创造条件。

最后,教师要重视学生心理作用,营造和谐课堂气氛。学生学习过程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知、记忆、思维活动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认识的重要推动力。烦恼、紧张、害 怕、反感、压抑等消极情感将抑制智力的发展;愉快、轻松、自信、乐观等积极情绪则能强化学生的智力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方式,各种途径,诱导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微笑赞许的目光,激励的语言,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消除紧张的心理障碍,激励学生大胆发言,尤其是学困生,要给他们提供发言的机会。要通过提问、回答、朗读、背诵、复述、课前3分钟演讲等形式的教学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加学习的乐趣。如若出现口误,应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的前提下进行纠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交流。教学中还要增添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调剂学生的口味。比如利用实物进行直观教学。教学中教师既要讲,也要让学生看、练、说、写、读、讨论,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尽可能用艺术手段—音乐、短剧、游戏、舞蹈、绘画、诗歌等形式,让美发挥润滑作用,使智育和美育在外语教学中达到统一与和谐,达到赏心悦目、悦神的效果,让学生振奋起来。在教法上以教会学生学习为核心,以交际操练为主线,力求做到组织教学“英语化”,设计活动“情景化”,训练形式“多样化”。

总之,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学生服务,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学起来,让英语能够成为学生日后使用的交流工具,使学生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使我们培养的学生真正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第五篇:新课程改革之感悟

新课程改革之感悟

新课程教学模式主要采取学生自学、自讲、自问,教师负责明确目标、组织课堂、强调重点内容以及评价与分析的作用,师生关系得到重置,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教师成为导演。教师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动去开启学生的智慧。在课堂上,没有讲台,没有权威,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更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这里教师真正成为“导师”,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可以说真正实践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新课程的关键是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让他们从人格上感到平等。教师在分配任务时,要照顾到后进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让他们每个人都充满责任感和荣誉感。

下载对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感悟(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感悟(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感悟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感悟 丰乐中心学校冯兴林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

    对新课程改革的宏观构想

    对新课程改革的宏观构想 新疆2008年正式进入高中课改期,也就是说,从今年秋季新学年开始,自治区范围内所有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将全部实施新课程。 那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我们高中......

    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感想

    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感想 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感想: 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所谓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也是一种行动。具体地说,新课程教学改革的......

    我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我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辰熙 现行小学教育课程的要求已不能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变化的需求,不能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学生。也就是说,学校的培养与未来社会的需求存在着一定......

    浅谈对新课程改革的感想

    浅谈对新课程改革的感想 今年暑假看了《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新的认识,现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感想: 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所谓理念,就是一个人具......

    新课程改革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2012年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预测题(新课改)一、填空题1.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构主义课程以美国的_______为代表。3.根据课程管理......

    新课程改革

    我县新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实验中学课改是教育本质的一次变革,实施新课程是一种必然。高效课堂是新课改以来提出的新时期课堂教学的理念、原则和方法,是针对课堂教学的......

    对新课程改革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感悟

    教学案例 学习新 课 改 的 感 悟 高一年级 王数学组 明对新课程改革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感悟 来到曲沃中学工作两个多月了,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