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改革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感悟

时间:2019-05-13 03:39: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新课程改革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感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新课程改革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感悟》。

第一篇:对新课程改革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感悟

教学案例

学习新 课 改 的 感

高一年级 王数学组

明对新课程改革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感悟

来到曲沃中学工作两个多月了,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我明白在新课改形势下,我还需要学习很多东西来不断提高自己。下面是我这段时间以来工作之中的心得体会。

我在教学过程中新课程改革的感悟:

一、注重学习、转变观念、以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可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先后召开了“课改的意义”、“课改中教师角色怎样转变”的交流会。使全体教师掌握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并依据这些理论进行课堂教学,实施课程改革的教师也实现了旧教材,新理念、新方法。

二、开展课改实验、走进新课改

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数学教学采取了提出问题——实验探索——引导观察——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实验教学法。语文采取了尝试“三步”教学法,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动手写作要学习的课文内容,然后进入课文的学习(带着自己碰到的问题),最后可模仿借鉴所学课文内容修改自己的习作。传统的教师泛泛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已被生动活泼的讨论式,合作学习的方式所代替,教师的关注由单一的学习效果转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具体做法是:

1、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准备”的思想。

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强调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2、落实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一个人他要把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他才有动力,有激情,而当他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那就激活他创新,所以在课改中我们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去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去做。

3、进行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2)、学生地位的转变;

(3)、教学手段的转变;

4、采取四种方法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3)、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三、新课程给我带来的思考

1、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师认识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研究性学习。

2、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掌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3、但强调在课堂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在系统教材体系下落实“双基”的主导性作用。总之,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在获得知识、增加技能的同时,思维活跃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我在班级管理中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感悟:

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何提高班级管理效益,使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值得深思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新时期班级管理工作应追求的理想目标。怎样才能实现理想中的班级管理模式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一、班级管理中的人际关系

怎样才能建构起班级人际关系,而且要达到最优化呢?具体有如下方法:

1、情境熏陶法。情境对班级人际关系的改善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以下问题:加强班级内的学风、班风建设,使班内形成和谐的文化氛围,促进凝聚能力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对协调人际关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实践锻炼法。实践对学生来说,既包括课堂内也包括课堂外的。首先,在课堂学习中建构集体性学习模式。受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的影响,尽管有些教育者曾做过相当大努力,力图打破旧模式,但都跑不出传统思想的怪圈,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事实证明上述师生关系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妨碍了人际关系的建构,因而课堂上也应采取集体式学习。

二、班级管理中的公平问题

1、重视班级的社会化功能,忽视了班级的个性化功能。班级对学生的社会化功能主要表现在按照社会要求对个体的社会同一性的教化、定向和控制,其功能的作用方式是对学生施以环境和教育的外部影响。班级对学生的个性功能表现为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水平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社会化影响为媒体,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2、重视正式群体,忽视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通常包括班级学生集体、班级共青团集体和少先队等负责组织开展全班性的活动,此外还有些兴趣小组也属于正式群体。这个群体目的任务明确,成员稳定,有一定纪律和计划,经常开展活动。非正式群体是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它包括志趣相同、感情融洽或因地域等关系以及其它需要而形成的学生群体。非正式群体的特点是自发性、相容性、不稳定性和易变性。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共存,对学生身心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着班主任重视正式群体、忽视非正式群体的不平等现象,甚至对非正式群体产生了歧视。

班主任应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它确有活力,是学生进行学习、娱乐、生活和交往所必需的,可以弥补正式群体的不同,因而课后每位同学都有过非正式的小群体生活。当然,非正式群体也有盲同性、消极性。

例如:过分投入非正式群体生活,不关心学业;有的具有排他性,不允许其他同学加入,不团结同学;有的则迷恋于吃喝玩乐,甚至违法乱纪。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的正确引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如果老师不能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将使他们和正式群体的同学对立,不利于班级管理。因而老师应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可偏爱正式群体,非难、歧视和打击非正式群体,要善于引导他们和正式群体团结起来共同实现共同的目标,为建设好班集体发挥各自的作用。

3、重视优秀学生,忽视差生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不一样、学习习惯不一样等差别导致学生在班级中的表现不一样,因而有的占据优势地位,部分学生处于不利地位。而班主任老师在管理中一般会重视优势学生,而忽视了处于劣势的学生,这就出现了教育不公平现象,最终导致班内出现两极分化。作为班主任老师,应该坚持一致看待原则,不管是何背景,都是我班级中的一员,都应平等对待。

三、班级管理中的资信制度

所谓资信制度,是指在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前提下给班上每个学生的信誉进行计分量化,以此来促进学生自觉、自主地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管理班级。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受教育者向着有信誉的方向发展;二是教育者应培养受教育者自觉爱护自己信誉的良好习惯。

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激情、希望、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学生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情不自禁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第二篇:对新课程改革的感悟

对新课改的感悟:新一轮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我们学校也不开展得轰轰烈烈,每个人都在为实施新课程改革想方设法,构建各种新的课堂模式,组建多种活动小组,千方百计创设教学情景等等。可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难道只是流行,难道我们只是在赶时髦?还有什么是新课程?新课程的标准是什么?这些疑问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与研究。本人从三年前就开始对新课程改革尝试,在学校里每次都按新课程的标准来上课,现就此谈谈个人的感想。

一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最基本动力。”当前社会是科技社会,数字社会,教育社会。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富有开拓创新思想的人才,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而在传统模式教育下的学生是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进行新课程改革。

机遇与挑战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老师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

二新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

看法一:不要形式主义,要从观念、角色上转变。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新课程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改变。教师要从观念、角色上进行转变。

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新课程的意识转变。师生关系的转变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基础。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作为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这样可以向学生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自己的建议。因为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所以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向他指出错误或提出好的建议,学生极易接受。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余的时间,忽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

看法二:不要过于追求教学的情境化,要因材定教。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但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新课程新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们还应该端正一种认识――培优补差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值得我们重视。往往因为被老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而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一时间,好多老师的计算课,不是从“买东西”引入,就是从“分东西”开始。刚开始,学生觉得很新鲜。可时间一长,学生们也就习以为常,情境也就失去了新异性,根本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体现教材的基本思路,不能完全抛开教材。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创设的情境还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化地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不要单纯地用“生活化”、“活动化”冲淡“数学味”,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活动课、游戏课。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从情境引入,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

看法三:不要忌讳老师的讲,要重视必要的讲授。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数学教学很忌讳老师的“讲”。如今已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了。不少老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平时听课中发现,有的老师上课该讲的不敢讲,本来老师一句话就可以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似乎都较着劲比谁更“少言寡语”。因为他们知道,讲了就会有“灌输”“填鸭”之嫌。从学习方式看,学生的数学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一种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无论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还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都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学习方式。一般来讲,如果要学习的概念、法则、结论等学生能够去发现的,就应该尽可能地采用发现学习或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如果学习内容没有必要让学生亲自去发现,也不容易被发现,则可以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能有的老师会说,在接受学习中学生是否容易被动学习,而在发现学习中学生更能够主动学习。我们说,设计得很好的接受学习同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相反,如果在发现学习中创设的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或活动的组织等不恰当的话,也可能会导致学生被动地学习。另外,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在一节课中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更多的情况是两者交替进行,在接受中有发现,在发现中也有接受的成分。在改革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切不可因为传统教学中存在着教师讲得过多的弊病就一味地迁怒于“讲”。课堂上是不是讲,并不一定是教学观念先进与落后的试金石,不一定是启发式和注入式的分水岭。真正的问题在于讲什么、怎样讲。一般来说,陈述性的、事实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运用接受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师该引的要引,该问的要问,该点的要点,该讲的要讲,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看法四:不要只求“表面热闹”要注重实效。有的教师上课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题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也就是说,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其实,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的愉快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刻意追求的。“活而不乱”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第三篇:对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感悟(定稿)

对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感悟

----听牛广田教授专题讲座有感四间房乡三完小于红彬

听了牛广田教授的《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的专题讲座和他亲自做的二节语文课,使我感受较深。回来后我和我们平时上课做了比较,有这么几点想法,希望以后能时时给我们一点启示。

一、课改到底改什么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已是普遍展开,看来新课程改势在必行。可是做为边远地区的小学教师,由于缺乏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只凭借自我学习或是观看几张上级下发的通识培训的光碟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虽然平日里也学习,学校也是大张旗鼓地搞新课程方面的培训,但仍对新课程没有清晰深刻的认识。课标学的遍数不少,而真正理解的却不多,更何况应用于教学之中呢?老师们都认为现在的课改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吧。

牛广田教授的讲解可谓抓住了要害,把我们急于想弄明白的最为困惑的问题只用了四条就解决了,一根主线就把最主要的提了起来,展现在我们面前,听后豁然开朗。新课程要求我们从教学思想、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全方位地重新包装自己,要一改往日的凯洛夫式的“五大环节”、“机械训练”。把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空间中自主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思维,提升生活质量。

当然,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首先得从理念上转变,要改变原来那种师道尊严、唯师为尊的观念,营造师生平等的和谐氛围,教师要从“皇位”上走下来,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教师要与学生成为朋友,最好的朋友,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高尚情操感染学生,言传身教,要树立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观念,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民主平等。

过去的教学看重知识传授,教师就是知识的代言人,传授知识是主要的,在此基础上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进行思想教育,关注的是课本,是知识,而不

是学生本身的发展。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说明着眼点不同了,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近期的,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发展。这样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就变得重要了,课标中提出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就是以此为出发点的。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于学生的发展,要充分开发利用课外资源,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得知识,培养能力。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学方法的改变,既然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就不能再采用那种机械训练的灌输式的方式了,而是要设法营造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在交流合作中生成新的知识,同时也就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思维。

二、教师应该怎么办

新课程中的教师在定位上、观念上已与以往有所不同,那么做为一个有十多年教龄已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我们来说应该怎么办呢?是拘泥于以往的教学模式,沉囿于过去的教育观念?还是摒弃旧的观念,脱胎换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不庸质疑,学习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明智选择,正如牛教授所说:要想端稳教师这碗饭,就要不断地学习。是呀,现在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特别快,往往刚学会的知识,几个月之后就成为旧知识而被淘汰了。作为老师,要时刻树立“空杯”观念,时时不忘学习,不忘给自己充电,才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那么,我们应该学些什么呢?我想,除了反复研读课程标准之外,还要尽快通读新课程理念的有关书藉,像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平时要常常翻阅报刊,或上网浏览网页,让自己每天都有所得。另外,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要把新的理念和方法运用于教学之中,并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所选择地学习,做到有的放矢,效果会更好。

反思,也是我们尽快走进新课程的有效途径,更是新课程所提倡的。每日里的教学实践中必定会有不尽人意之处,在工作之余,静心思之,反复斟酌,寻其成败,挖其根源,纠其正理,并把这些思之所得都记录下来,让自己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学习,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

交流,现代教育讲究合作,讲究协作。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没有团队的力量大。所以,教师要树立团队意识,经常与同事们切磋研讨。在学校,可以是年组内、同学科、跨学科交流,在网上可以登陆教育教学网站,参与全国各地的有关新课改的讨论,既能时常接触最新最前沿的动态,紧跟时代步伐,开阔了视野,又交到了朋友,何乐而不为呢?

三、语文课应该怎么教

语文是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二者的统一。这么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不少误区。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正致力于语文教学的改革与研究,可谓是众说纷纭,各有各的理。但无论怎样,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达心中所思所想,这一点是共识。

那么做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做到这些呢?牛教授一再强调的就是一个兴趣问题。是的,任何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兴趣,有了兴趣,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兴趣可以产生毅力,可以激发钻研精神。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一样,首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仅要激发,更要注重保护。教师要精心设计情境,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兴趣,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堂外,都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像呵护小苗一样培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我感觉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任何强制性的事物最终都不会获得成功,我们要想让学生真正热爱读书,热爱语文,就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获得成功。我想这就是所说的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吧。当然,我们不能为了激发兴趣而搞些哗众取宠的花架子,要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多联系学生所熟悉地生活与事物,达到目的即可。

其次,教学方法也很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学习分成低、中、高三个年段,我们要依据不同年段的不同教学重点和要求选择恰当地教学方法。所谓教无定法,教必有法,语文教学讲究要在读中感悟,以读促学,以读代讲。让学生在充分地与文本接触交流的基础上,在反复诵读中掌握字词句的有关知识。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教给读书的方法,要养成爱读书、会读书;会表达、善表达的习惯。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感受文本,与作者的内心碰撞。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牛教授所说的“闭上教师的嘴”也就是这个意思。但就我看来,教师不是不讲,而是要讲得恰到好处,该讲则讲,不该讲则不讲。像一些学生难以感悟到的思想内涵上的精深之处,教师就应当及时点拨。要讲的应该是方法,是能够启发引导学生的话语。再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听说读写的训练与学生读书有机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之中自然地完成任务,掌握知识。牛教授这点做得不错,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既得到了训练,字词句也都掌握了。

第三,语文教学要注重人文性,教师要倾注情感。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篇目十分注重人文性,这与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相得益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前三条所涉及的都是有关思想教育方面的要求。这样看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实现课标要求的必要途径。教师备课的过程就是与文本接触相通相融的过程,教师首先要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才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课文中的情感,以此达到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课堂上,教师的情感倾注对唤起学生对文本的共鸣至关重要,这体现在教师的创设情境、点拨梳导上。教师适时适度地激情表达会激起学生对文本阅读理解的热情,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生成新的知识。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是富于感性的,是热情奔放的,是善于表演的。

四、几点值得商榷之处

作为一名参与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对牛教授所作讲座中的一些观点也有自己的看法,感觉有的未免失之偏颇。在这里略谈几点。首先,牛教授对中国的传统教育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认为孔子之类的教育先驱没留下什么值得我们继承发扬的东西。这点我不敢苟同。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而知新”等教育思想早已深入人心,更何况我们的传统教育那看似简单实则有效的方式培养了一大批世界级的文人学士,在世界艺术园地中占有一席之地呢!不说别的,单就语文阅读教学来说,传统教育中的“诵读积累、熟读精思、评点批注”等都是非常好的教学方法。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某一种思想,只能辩证地对待,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科学地吸取精华,为我所用。第二、对于

凯洛夫教学的“五大环节”亦不可全舍弃,应就所教知识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方法,只要是适合学生的就是好的。第三、牛教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对的,但认为要激发兴趣,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在课堂上不纠错,一律都要鼓励、表扬,“好,很好”、“好,不错”之声不绝于耳。这种简单地不分清红皂白地评价一开始还能奏效,可是长此发往,学生的错误何时纠正?依牛教授之意,要由学生自行改正。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也同样要给学生一些提示,甚至是正确与否的判断吗?我认为,不伤害学生的自信、保护学生的自尊都是需要的,不在于是不是不纠错,而在于教师采用的方式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以上是我的几点粗浅看法,也是本次学习反思所得,不尽完善,希望能与同行共同研讨,以求精进。

第四篇:在新课程改革中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不能单单地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育人和促进学生“学”上。因此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兴工业区》这节课真正体现了新课改精神,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换和教学重心的转移。

在本堂课,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主演”转换为“导演”,有目的有计划的将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如:经济学家、企业家、政府官员、新闻发言人、记者等角色的扮演恰如其分,分别代表了意大利新型工业区和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区的各自的特点和发展的区位条件,既梳理了知识要点,又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快乐的学习。

在本堂课,执教老师实现了教学重心的转移,由单纯的“教”,变为学生主动地“学”,并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较法。在学生进入角色自主学习的同时,指导学生进行了如下比较: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和美国高技术工业区的比较;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和浙江温州乡镇企业的比较;美国高技术工业区和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区的比较。然后进行了列表总结比较,与学生达成共识。最后,老师又介绍了世界其他新兴工业区,要求学生课下认真分析比较其异同,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使我感受颇深,要向该老师学习,在今后教学中真正做到备课充分,教法新颖,寓教于乐,让学生学以致用,为新课程改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班级管理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班级管理

萍乡市莲花县琴亭镇城北小学 刘聪兰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尤其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我们要有爱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主动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在和谐的师生交流中,温馨的班级环境下,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真正的成为班级的主人,从而达到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的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不仅需

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学会优化班级管理,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用创新意识和爱心教育去引领学生。我结合平时的一点工作实际和对新课程改革的一些理解,谈一谈班级管理的一些做法和对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创新教育方法,进行养成教育。

刚接手一个班级的时候,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如果一味的对学生讲一些长篇大论的大道理,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规范他们,学生肯定觉得枯燥无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为了更好的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我大胆的创新教育方法。做了如下的尝试:首先我组织学生学习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他们的日常行为指明方向。不久之后,个别同学还常犯错,当我询问具体情况时,他们总是说:“我一定改正错误,作一个好学生”,其实,具体该怎么做,他们也不知道。为了使日常行为规范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行为指导,我便组织学生讨论编写了《日常行为规范歌》。这些都成了规范学生行为的活教材,学生常把这些话带到嘴边,自律能力也就明显提高,良好的班风也很快形成。

后来,我又根据学生不善于交流和表达,更不善于和教师沟通这一特征,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大胆创新,一方面要求学生见到师长要主动问好,并对表现好的大力鼓励,一方面要求自己见到学生也主动的和他们打招呼,以此拉近师生关系,引领学生养成见到师长能主动问好的好习惯,并以此来推动学生养成文明

礼貌的好习惯。

二、构建活动平台,做好思想工作。

小学生都不太喜欢教条的说教教育,而对参加各种活动却十分感兴趣,我便因势利导组织学生搞好以下活动:

1.主题班会活动。

班级管理的一个重头戏就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适时地组织学生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在班会上畅所欲言,让学生在交流中明白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通过这些主题班会的开展,学生懂得了宽容,知道了父母的艰辛,也有了拼搏的动力,为以后的班级管理奠定了思想基础。

2.“学做小老师”的活动。

所谓的“学做小老师”活动就是为了鼓励学生大胆把学到的知识通过向自己、同学、教师讲解,达到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知识的目的,在同学之间建立友好互助的和谐关系。

3.“送你一句话”活动。

“送你一句话”活动就是班主任为了缓解个别内向学生被冷落的心理压力、了解班级学生的思想动向、反思自己工作得失、密切师生关系,并以小纸条的形式与学生沟通的一种方式。为了做好各项工作,我经常在班上开展“送你一句话”活动。我欣喜地看到,学生收到我的这一特殊的礼物之后,有的惊喜,有的沉思,有的暗下决心,有的同学还将它贴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其心动,其行动必变。

三、以身作则,引导学生。

班主任是学生的榜样,我们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平时,我会时刻注意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处处以身作则,上班从不迟到早退,只有早出晚归,甚至有病也坚持上课。小学生年龄还小,对班主任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之中会成为全班几十个同学的榜样。我曾经在一次班会上课上郑重地向全班同学承诺:“同学们,向我看齐!” 在教师和班干部的带动下,班级面貌日益完善:班风正、学风浓,同学们团结互助,自然就形成了一个朝气蓬勃的班集体。

四、真诚的爱,感动学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几年来,我努力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真诚的关心学生,热心的帮助学生。我深信,爱是一种传递,当教师真诚的付出爱时,收获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爱!感受孩子们的心灵之语,便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

我班的刘晓红同学自我约束能力差,爱演独角戏,课堂上喜欢抢话,经常造成课堂秩序混乱。严厉的批评后,看着他满脸的委屈,我是又气又心疼!一次语文课上,我又发现他在激情演绎,怪声地抢话说,于是我悄悄走到他面前,摸着他的头,对他说:“别急,老师在等你!”一节课下来,他表现出奇的好!事后,我又表扬了他。晚上我查看同学们写的日记的时候,他在日记上这样写道:“老师,我上课只顾抢话,你不让我说,我还使劲嚷嚷,您今天没有批评我,还摸了我的头,说要等我,我特别高兴,我想你一定有点喜欢我,老师,我也喜欢你,以后我再也不抢话了。”捧着孩子的一颗心,我久久不能平静。我认为只要我们送出的是真情,收获的就会是更多的真心回报。

五.使学生成为班级真正的主人。

班级是集体中每一个学生的另一个“家”。家中成员都应该健康快乐的成长,家中的成员应该有一份恋家的心、爱家的情。这就要求这个家的家长——班主任除了要有一份爱心,更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让每一个成员都真正拥有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责任心。

1.班级制度大家订。一个班级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参与制度的制订,既可以适合学生,又能被学生认可。实施起来,就不会产生阻力。

2.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学生应该和老师同是管理者。学生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真切的体会管理的酸甜苦辣,体验失败的痛苦、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从而形成主人翁的意识,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同时,通过参与管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迅速提高,这也正是新课改的主旨。

3.班级活动由学生来筹备。学校育人的重要途径就是活动育人。班级中应该根据学校的计划,结合班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

挥学生的创造性,有班干部组织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讨论研究并组织实施。这个时候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合作者和指导者,更重要的是一个积极的合作者,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他们是班级的主人。

4.学生参与班级的评价和班级的决策。学生,他们是班级的主人。班级内部的事情应该与他们进行协商和讨论,让学生充分享有班级事务的决策的权利。班级管理中,每一个班级都离不开各项评比和学生的评价活动,班主任应该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积极组织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班委会的评价,任课教师的评价等等,最后班主任结合各项评价对学生进行总的评价。这种评价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集体对他的关心以及希望,从而更好的指导他的发展。

总之,管理班级我们要有爱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主动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在和谐的师生交流中,温馨的班级环境下,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真正的成为班级的主人,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下载对新课程改革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感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新课程改革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感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感悟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感悟 丰乐中心学校冯兴林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

    在新课程教学中

    在新课程教学中,怎样“用好教材,超出教材” 王敏勤 这次课程改革在使用教材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

    新课程改革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内容提要 本文就新课程改革下音乐课堂教学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和反思。音乐教育需要改革,但并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以前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要准确地体现新的课程标准理念,对......

    我在新课程改革教学中的心得

    在新课程改革教学中的心得 ———读、研、点、练、悟的新课程模式 【单 位】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南政乡王家庄龙海中学 【姓 名】 刘明 【摘要】 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表现在......

    在生物新课程改革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教学的几点体会 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迫切要求广大生物教师加强学习,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行为和手段,扩大知识面,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减轻学生......

    校本管理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新课程改革需要从“课堂教育层面”跳到“学校组织层面”,需要校本管理的支撑。具体表现在校本管理对校本研究、校本教研、校本课程来说是前提和保障,它贯穿、渗透在校本......

    新课程改革中进行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中进行教学设计 在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经被广泛接受,新课程在理论和指导思想上摆脱了旧的模式。新课程用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不仅是名称的变化,......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新课程改革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新课程改革 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第二高级中学 闫伟锋 信箱:yanweifeng08@163.com 电话:*** 摘 要: 高中物理新课程在实施上强调:应促进学生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