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心打造创业大平台
记者从省发改委了解到,在全省10多家高科技企业孵化器中,江西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心是目前实力最雄厚、设施最先进、服务最完善的孵化器,是经批准的中国江西留学人员创业园。从2001年2月成立至今年9月底,该中心累计孵化81家高新技术项目企业,其中一批企业脱壳而出,正在为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由一批留美归国人员与国
内精英联合组建的华大信息公司,开发医院信息标准化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这套系统已在上海华东医院、省肿瘤医院等多家医院投入运营。据了解,入园企业可享受低廉房租和税收优惠,可申请几十万元的引导资金和创业基金,还可享受财务咨询、市场营销及策划和融资中介等多项服务。这对高科技项目企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三和科技公司进驻中心时,其研发的利用工农业废旧物生产节约型绿色环保板材只是一个概念,在发展中心的帮助下,目前该产品已进入生产阶段,年产量1500吨,并已在南昌、厦门等地市政建设中运用。
发展高科技企业要有长远眼光。发展中心作为企业化经营单位,承担了部分政府服务职能,仅写字楼出租一块,每年亏损近百万元。但大股东江西省投资集团公司把发展中心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平台,看中入园企业的优先入股权,逐年加大投入,发展中心注册资金从初创期2500万元上升到1.55亿元。
依托大股东的雄厚财力,发展中心正不断延伸其产业链,如今,25层的高标准孵化大楼已经封顶,为高科技企业提供生产、生活、商业等设施的科技产业园正在筹建当中。
第二篇:壮大支柱产业打造发展平台
壮大支柱产业 打造发展平台
田文彪
2009年第12期 ——经济建设
近年来,钟祥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培植壮大农产品加工、磷化工和文化旅游业等三大支柱产业,切实加强工业园区、文化旅游风景区等平台建设。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作,有效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在金融危机不利影响的背景下,县域经济仍然保持了高位运行的态势。今年1—10月,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3.88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5.51亿元,同比增长16.4%;一般预算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18.4%;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43.5亿元,同比增长48%;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2亿元,同比增长63%;接待游客199万人次,同比增长21%,实现旅游总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22.5%。
(一)高起点规划产业园区。钟祥市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产业定位高、转型标准高、项目档次高、综合效益高”的要求,组成专门班子,拿出专项资金,聘请高层次专家和专业机构考察产业资源,论证发展方向,进行产业策划和园区景区定位,精心编制各类园区发展规划。钟祥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由原来的4.1平方公里扩展到35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10平方公里,形成粮油、果蔬、生猪、棉纺等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被确定为湖北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和全国第二批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为培育磷化工产业后发优势,我们科学编制磷化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荆襄磷化循环产业园规划面积由原来的4平方公里扩展到15平方公里,确定了“到2015年,园区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磷复肥生产基地和精细磷化工生产基地”的目标。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蓝图指导下,钟祥依托明显陵、黄仙洞两个4A景区,规划设计20平方公里的明显陵风景区,实施明文化主题公园、大明承天府、莫愁古村、体育馆、博物馆等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历史——人文——生态相融合,文化展示和综合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世界级风景区;编制客店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深入推进客店旅游名镇建设,着力打造自然景点与人文景观相协调,生态旅游与文化休闲相结合,集观光、休闲、娱乐、商务于一体的复合型、多功能风景旅游区,全力将钟祥打造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的“文化旅游胜地、生态休闲走廊、游客集散中心、重要节点城市”。
(二)大手笔建设基础设施。投入是园区建设的难点。虽然市财力有限,但我们仍坚持打基础、培后劲、管长远,积极探索政府推动、企业联动、项目拉动的多元化园区建设投入机制,完善配套工业园区和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近三年来,挤出5亿多元财政资金,实施了西环一路二路三路、中磷大道、丽阳大道等园区道路建设,配套了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实现了园区“七通一平”;投资近10亿元,建成了明显陵风景区莫愁湖景观带和莫愁湖国际大酒店,启动了莫愁村、莫愁渡、莫愁湖广场和体育馆、博物馆建设,开展了明显陵维修保护和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投入4000多万元完成了全省旅游名镇创建单位——客店镇街区立面改造,启动了中华葛文化风情园和长达2.1公里的八折河景观带建设;实施了旅游道路、宾馆饭店、旅游商品开发等一批重点项目,着力解决交通、食宿、购物等难题。同时,引导企业和社会筹资18亿元,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和企业园区建设,建成了8个特色园区。
(三)大力度开展招商引资。针对钟祥市场主体不多的实际,我们坚持以产业搭桥、项目铺路,实行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专班主攻,落实市领导包联重点项目制度,强力推行“二分之一工作法”,主要领导拿出一半的精力主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组建34个招商专班和10个服务小分队,定向招商,驻点招商,跟踪服务;实行半月通报、每月汇报、季度分析、重点督办办法,提高了引资效果。先后引进6家500强企业和一批知名企业落户工业园区。为解决百万亩双低油菜深加工问题,我们经过不懈努力,引进中粮集团在钟祥经济开发区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油菜籽加工企业,带动了本地及周边百万农户增收;为解决果农卖果难的问题,我们以超常之举引来了汇源集团,一周内办齐所有手续,从正式签约到项目动工,仅用了18天时间。仅今年1—10月,到资项目224个,引进资金33.5亿元,同比增长45.2%;共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160个,其中亿元项目52个、竣工项目42个;净增规模企业59家,达到265家。
(四)下气力推进产业转型。我们根据园区定位,合理划分功能分区,抓好横向多品种的耦合共生、纵向产业链的拓展延伸,推动项目建设由遍地插花向产业聚集转变、由追求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由单一重复向循环发展转变,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在荆襄磷化循环产业园发展上,转变过去“挖矿卖肥”的粗放经营模式,优化磷矿资源配置,关停并转了96家规模小、科技含量低、设备工艺落后的采矿及加工企业,磷化企业由过去的213家整合到76家;严格控制基础磷肥生产,稳步发展高浓度多元素磷复肥,积极开发精细磷酸盐产品,全市高浓度磷复肥产量比过去增加5个百分点,精细化工产品产值比过去增加6个百分点。在钟祥经济开发区发展上,调整优化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培植了中粮祥瑞、雨润盘龙、汇源果汁、广源食品等大型龙头加工企业,配套建设了100万亩优质油料、200万头生猪、10万头肉牛、20万亩小龙虾、2000万只家禽、20万亩水果等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促进了农企“双赢”。在循环经济发展上,严格实行新上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和排污申报登记许可制度,加快推进以气代煤、以气代油和建筑“禁实”工程,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五)硬措施改善发展环境。我们先后制定完善招商引资、全民创业、基地建设等优惠政策,实行“减、免、缓、奖、扶”,为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减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22个部门208个审批服务项目集中到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行政服务超市”;安排两名市委常委分别兼任客店镇和胡集镇党委第一书记,推动支柱产业加速发展;选派40名市直部门“一把手”到重点企业兼任党组织第一书记,为企业提供“贴身保姆式”服务;深入推进作风能力建设,着力培养求实、务实、落实的工作态度和敢干、实干、苦干的工作作风,确保执行无差错、落实不折扣。在优质服务中,德力西集团从开始来钟祥参股合作,到独资办厂,再到现在组建集团兴建电气产业园,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如今,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不断追加投资,加速裂变壮大,全市呈现出乘势快上、竞相发展的可喜局面。■
(作者系中共钟祥市委书记)
第三篇:建立长效机制打造发展平台
科学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不够是崇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崇阳县委结合县情,坚持把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和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为促进崇阳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用经济建设的成果来检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效。
一、建立开放引进机制,打造招商引资平台
发展县域经济,县委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确立工业兴县的理念抓招商,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把保持党员先进性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建立开放引进机制,打造招商引资平台。
1、坚持资源招商与资产招商相结合。招商引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既可以盘活存量,又可以扩大增量。通过招商引资盘活企业资产,促进企业改革。按照“招商引资 国企改革=民营化 工业化”的方程式,开展资产招商。改变企业的经营机制,收到了既促进改革、又促进发展的双赢效果。
2、坚持专班招商与全员招商相结合。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实行全民招商、全员招商。用政策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社会各界人士,依托各种关系,进行招商引资,对部门和个人招商业绩实行重奖。形成个人靠招商发财,单位靠招商发展,崇阳靠招商发达的局面。
3、坚持政府招商与以商招商相结合。县委、县政府成立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财政拨给专门的招商经费,成立招商局,组建工作专班,每年组织几次大型招商活动,到北京、浙江、深圳、上海等地,采用同乡会、推介会等形式,开展招商活动。同时,采取付中介费、信息费等方式,委托一些外商帮助招商引资,做到以商招商,诚实守信。
4、坚持环境招商与项目招商相结合。县域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发展环境的竞争。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我们着力抓好“三园一廊”建设,即建设天城工业园、青山工业园、石城冶金工业园和崇青工业走廊。同时,确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摒除过去“开门招商、闭门宰客”和“政府招商、部门宰客”的陋习。对外来投资者实行“准入制、低收费、零罚款、无摊派、快登记”等措施,切实优化招商引资的软硬环境。
5、坚持引进外资和吸纳内资相结合。充分利用“三园一廊”平台,发展工业经济,同等对待外资、内资,防止“外来女婿赶走儿”现象。
二、建立财源培植机制,打造企业发展平台
注重从解决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入手,建立财源培植机制,既捡芝麻,又抱西瓜,多途径多渠道培植地方财源,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兴工强县,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县域经济的出路在于工业化。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工业兴县的思路,发展新型工业,大力实施“回归工程”。近几年,我们通过组织召开同乡联谊会、招商项目推介会等招商活动,宣传招商引资政策和回归创业典型,推介发展项目,吸引了龙志平、胡嘉、吴兴祥等一批崇阳籍人士回乡投资兴业。
2、创新机制,全面推进国企改革。没有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县域经济的大突破,坚持县域经济以民营为主的取向,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引导存量资产向能人集中,充分调动全县能人强人富人的创业热情,促进民营经济突破性发展。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善待职工,妥善处理好职工安置和补偿等问题。改制企业大都度过了艰难的磨合期,生产步入了正轨,活力明显增强。
3、“擂大”、“活小”,大力发展规模企业。一方面,通过大投入,带动大调整,壮大企业规模,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品档次,提升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着力扶持龙头企业,以龙头带动大产业,以湖北众望、慧安水泥、中健公司等龙头企业,激活民间资本,发掘民富潜能,发动全民创造财富。同时,采取放宽民营政策,聚集民间资本,壮大优势产业等办法,促成民间资本、县外资本和国有资本的融合,推动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对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和部分可以做大做强的企业,开展金融评信授级活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三、建立产业调整机制,打造农民增收平台
实施“调整富民”思路,确立以工业化经营的理念抓农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产业调整机制,着力解决“资源大县,经济弱县”的问题。
1、优化区域布局,培植壮大特色产业。按照“一竹一稻”、“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调整思路,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化布局,培植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建成雷竹、优质稻、水果、桑蚕等特色产业,建设一批“蔬菜村”、“养猪村”、“桑蚕村”等特色村。
2、加强基地建设,发展龙头产业。要按区域化生产、产业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要求,经过3-5年的努力,把“一竹一稻”两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把崇阳建成一个10万亩雷竹大县和30万亩优质稻生产大县。争取在5年以内培植3-5个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税金在600万元以上的龙头加工企业。争取崇阳雷竹鲜笋进入武汉各大超市、各类农贸市场。
3、落实惠农政策,实施再就业工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惠农政策,完善土地延包,深化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在产业导向上,鼓励民营资本向主导产业聚集,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确保双下岗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同时,大力鼓励下岗职工自主创业,大力开展下岗人员免费技术培训,开展劳务输出,发展打工经济。到目前,全县外出打工人数超过10万人次,年收入在4.5亿元左右。
四、建立优质服务机制,打造环境建设平台
我们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县开展了“崇阳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专题大讨论,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把建立良好的服务机制纳入重要议事工作日程。
1、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严格按照“三个一律”的要求,尽快修改和废止与《行政许可法》相冲突的作法和规定,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公开服务承诺制、政务、厂务公开制、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企业准检证制。以健全行政服务中心职能为基础,大力推行限时办结制、一次性收费制。
2、认真整改部门违法违规问题。针对工商、质监、环保、水利、交通、公安等部门存在的多头、多层执法问题,认真清理,严肃查处。进一步改善法制环境,克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对乱摊派、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和“吃、拿、卡、要”以及滥用职权粗暴执法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3、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财政四项管理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信用崇阳”建设,在加强政府信用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着力加强“平安崇阳”建设。
五、建立城市经营机制,打造城镇建设平台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而城镇化能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的工业化。我们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一主三化”目标,确立“城市经营引进功能项目,招商引资筹措建设资金”的战略思路。努力促进小城镇建设,重点抓好天城、白霓、沙坪、青山和城北新区、青山工业园区、天城工业园区等“四镇三区”的建设。
1、高起点规划。切实搞好城镇建设规划,搞好集镇修编,是城建工作的平台工作,也是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亮点。规划是建设的基础,建设是规划落实的前提,我们坚持科学规划,按功能区分,突出各个区镇的特色。
2、高标准建设。加速城镇建设规模,走城镇建设、市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的发展路子,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尽快形成支撑小城镇的产业群体,增强城镇的实力,加速城镇规模的扩张。在城镇建设上,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
3、高质量推进。坚持用市场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加速资本营运,坚持高质量企业准入制度,做到以地生财、以地聚财,发挥城镇土地的潜在效益。在这方面,我们始终做到三个一律:即土地交易一律进市场,土地收益一律进财政,办事程序一律公开化。在城镇建设上,做到征地不违规,用钱不借债,拆迁不上访。
六、建立联系群众机制,打造队伍建设平台
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缔造者,我们围绕“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建立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制度,加强干部继任建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
1、建立健全了解民意的信息机制。确定党员领导干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联系点即为党建工作联系点,实行“五个一”联系制度,即一名领导联系一个乡镇,一个民营企业,一个重点项目,一个产业大户,一个特困群众,建立健全了调研工作制度,机关干部谈心制度,县级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等,开展“访贫问苦、访富问计、访贤问策”活动,广泛收集民意,准确掌握民意,工作决策顺应民意。
2、建立健全为民谋利的服务机制。认真办好与群众生产、生活等紧密相关的实事,着重解决群众行路难、就医难、看病贵,子女上学难等问题。督促全县各级党组织排出为民服务办实事时间表,推行服务承诺制度,重点单位党组织“一把手”,将本单位工作职责、办事程序,收费项目在电视上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3、建立健全助民爱民的联系机制。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注重把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做法,转化为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定期征求意见制度、走访慰问制度、结对帮扶困难制度、信访接待制度,积极畅通民意表达途径,及时了解基层群众所需、所急、所忧、所盼,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总结推广高枧乡“驻村夜访”和天城镇“民情日记”经验,建立健全“双百帮扶”活动机制,继续实施一个单位党组织帮扶一名下岗特困职工活动。同时,对五保对象实行“低保救助”,对特困对象实行“定期救助”,对优抚对象实行“优待救助”,对受灾群众实行“临时救助”,对重病群众实行“爱心救助”等全方位救助机制。
4、建立健全廉洁从政的监督机制。出台了《崇阳县党委(党组)议事规则(试行)》,认真贯彻落实党内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推行政务公开、厂
务公开、党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干部谈话提醒制度、干部诫免制度、干部考核反馈制度,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切实加强监督,各级领导干部签订了《崇阳县创建“廉洁家庭”承诺书》,筑牢家庭反腐防线。
第四篇:打造党员创业平台助推科学发展
打造党员创业平台 助推科学发展
通化市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紧扣“坚持科学发展、推进三化进程、加快通化振兴”主题,针对全市经济总量不大、群众创业致富门路不宽、党员经济实力不强、部分党员生活贫困等突出问题,创设了“党员创业帮带工程”这一实践载体,努力打造多方位、多层次的党员创业平台,通过党员创业带动群众创业就业,发挥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有力地推动了通化经济发展,确保学习实践活动见实效。
一是努力打造培训平台。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充分发挥所属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覆盖面广、传输快捷的优势,搭建“空中创业讲堂”,对广大党员群众开展创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各级培训机构及相关部门利用各类就业技能培训基地的直观优势、设施优势和技术优势,把创业致富典型组织起来,请进课堂,巡回“讲学”,“手把手”地传授致富经验和技术,用现场直观的方式、生动形象的事例教育党员,增强培训效果。同时,通过组建“创业服务指导团”、开通服务热线等方式,开展“菜单式”培训和技术援助,满足党员创业需要。目前,全市建立党员创业培训基地6个,举办各类创业培训班36期(次),培训党员1526名;建立党员创业孵化基地50个,累计接收实践学员5048人次,904名接受指导的党员、群众创办了经济实体;扶持有规模性、代表 性、示范性和带动性党员创业带头人210名。
二是努力打造园区平台。以市、县两级经济开发区内完善的道路、水电、标准化厂房等配套基础性设施为依托,积极创建党员创业园,通过设置合理的创业项目、提供优惠财税政策和优质服务等措施,引导创业党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入园进区、开工建设、兴业发展。同时,着力加强通化义乌商品城等各类集贸批发专业市场、城镇中心商贸区的建设,增强商贸流通的辐射功能,促进周边党员和群众围绕市场做配套,进入市场搞经营。帮助党员和群众利用家庭住地、临时商业用房等场所进行初次创业,使创业阵地延伸到各家各户、各行各业。目前,各级党组织帮助党员发展项目、创办经济实体总计1290个,创业投资2.71亿元,带动群众创业、就业10462名。
三是努力打造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平台。鼓励支持农村党员干部组织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对党员发展产业在技术、项目、资金等方面进行指导和扶持,发挥党员在合作经济组织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增强了党组织和党员对合作组织成员的影响力,带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实现就业和增收致富。同时,着重将合作组织带头人、合作组织中的骨干成员发展成党员,着重将合作组织中的党员培养成生产骨干,加强和完善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做好返乡农民工尤其是农民党员的创业服务工作,引导他们运用在外所学专长,实施创业发展产业,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目前,在农村主动要求入党的明显增多了,全市共有807 名“两型”人才加入到党组织中,一大批年富力强的致富带头人被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党员队伍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是努力打造服务平台。以建设规范和完善的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群众工作站为重点,帮助党员和下岗失业人员围绕衣食住行、城市建设、家政服务、物业管理等方面,兴办了社区服务实体,实现创业和再就业。在农村依托村级活动场所建立村级服务中心,健全了以农产品产销服务、农业科技推广、农村信息化、社会救助等为主体的服务体系,为农民群众提供全面优质的生产生活服务,为农村党员和群众创业致富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积极推动城乡服务业的社会化、产业化发展。目前,全市有1748名副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与创业党员建立了帮带关系,为创业党员解决创业资金等实际问题2023件。
五是努力打造融资平台。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劳动、财税、金融、土地等部门,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在放宽创业领域、提高融资担保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研究,坚持财政补贴、党费注入、社会捐赠以及与劳动部门小额担保贷款捆挷等多种途径相结合,建立了以为创业党员提供贷款担保、贴息补助和借款扶持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创业担保基金”和“党员创业帮扶基金”,专门用于激励和帮扶那些社会信誉好、有创业能力和创业项目的党员创业,有效解决了党员创业资金问题。同时,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等党员创业项目的信贷担保力度,提高普通小额贷款的额 度,扩大了小额贷款规模。目前,各级党组织为创业党员筹集担保基金、帮扶基金590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73万元、小额借款30.5万元。
六是努力打造项目推介平台。建立了党员创业协会,设立创业信息库,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及报刊等媒介,及时交流创业经验,提供最新时事政策、市场行情、致富项目等创业信息,实现创业信息的共用、共享,引导党员抢抓机遇创业,减少创业的盲目性。党员创业协会通过举办项目推介会,集中展示一批优秀创业成果和投资小、见效快、前景好的创业项目,促进项目和资金的有效对接,带动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创业,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对有创业意愿和能力、但无创业经验的党员,帮助推介、包装、策划创业项目,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对已经有项目的党员,给予贷款扶持,帮助拓宽致富渠道,切实把实体做大做强、把产品做优做精。
中共通化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9年4月7日
第五篇:杭州市加快打造工业集聚发展平台
中广网杭州3月24日消息
萧山的化纤、桐庐的制笔、富阳的白板纸、余杭的家纺、建德的精细化工、桐庐的内窥镜、临安的精密元器件„„这些耳熟能详的特色产业,如今已成为全国同行业内的佼佼者,在杭州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自2002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区县学萧山、乡镇学分水”以来,杭州市工业功能区建设和块状经济发展迅速,成果喜人。
工业功能区是符合城镇规划、工业企业相对集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产性配套服务体系较为齐全的制造业集聚区,经过这几年发展,工业功能区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点,贯彻实施“三位一体”工业发展方针的重要平台、工业招商引资的主战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业功能区销售收入五年增长5.4倍
自2002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工业功能区建设“一年打基础,三年出成效、五年成规模”的建设目标以来,各地政府通过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工业功能区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全市工业功能区销售收入五年增长5.4倍。
2007年,全市65个重点工业功能区(含省级经济开发区,下同)完成工业总产值2632亿元,同比增长33.1%;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5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9.9%。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的工业功能区达3个,其中萧山衙前化纤功能区完成工业产值182亿元,位居全市功能区第一。工业功能区(省级经济开发区)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加大工业投入
实现集约集聚发展
近年来,杭州市各工业功能区努力克服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加大园区建设和工业投入,功能区建设有了新的突破。至2007年底止,市重点工业功能区(省级经济开发区)累计已开发面积21.06万亩,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24亿元。2007年,各工业功能区(省级开发区)实到外资7.5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26.8%;利用市外资金87亿元,占全市总量的22.3%。一批工业功能区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杭州市重点工业功能区(省级开发区)共有入区企业5963家。这些企业2007年实现利润总额123亿元、实交税金84.9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企业的29%和27%。重点工业功能区单位土地工业产出密度125万元/亩、税收密度4万元/亩。据测算,重点工业功能区(省级开发区)用不到全市面积的1%,创造了全市GDP的12.4%,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发展新型重化工业的主平台
工业功能区建设为我市新型重化工业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江东、临江、钱江、余杭等四大工业园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44亿元,打造新型重化工业发展主平台。
东南金属薄板、东南铝业等一批重点项目在江东建成投产、吉奥汽车项目正式落户;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等大型重化项目在临江开工建设、裕隆汽车项目已经签约;青年汽车、中航材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我市已初步形成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省级开发区为骨干、城镇特色工业功能区为补充的新型重化工业总体布局。
发展新型块状经济的产业基地
工业功能区作为块状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促进了块状经济的集聚发展,而块状经济的发展壮大又进一步促进了功能区的建设。我市工业功能区突出产业特色,推动企业入园集聚发展,形成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基地,较大程度改变了块状经济“低小散”的面貌。
2007年,萧山、余杭两区和5县(市)完成工业销售产值5232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
重达63.8%,比2002年提高9.5个百分点。据统计,萧山、余杭两区和5县(市)工业中,约八成的份额是以块状经济形式体现的。
我市块状经济总量规模迅速扩大,涌现出一批萧山化纤、汽车零部件和羽绒业,富阳造纸和光通信业等年总产值超过100亿元的特色产业。余杭的家纺业、建德的精细化工业、桐庐的制笔业、临安的装备制造业和电线电缆业、淳安的饮用水产业也初具规模,形成较强竞争力。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工业功能区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辟了途径,为农民收入增长创造了财源。目前,工业功能区从业人员50.3万人,85%以上来自农村。
在“制笔之乡”分水,家家户户都从制笔产业中得到了实惠。分水镇通过党支部服务站,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制笔企业手工装笔、套笔。全镇有大小党支部服务站123个,每年可吸纳2000余人就业,为当地百姓增加收入近900万元。分水制笔业通过产业辐射带动,促进了制笔配套产业和三产服务业发展。如今,分水镇各类小厂小店达4000家之多,8个分水人中,就有一个是老板。周边的百江、合村等地也已发展制笔企业近100家,产值近亿元。工业功能区内企业不仅大量招聘当地农村劳动力,变农民为工人,还把装配、编织等简单生产分散到当地千家万户,发展了众多的“编外职工”。同时,由于工业的发展,人口的集聚,为当地农民配套三产服务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百姓经济的发展。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推动了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加快工业功能区建设
打造工业“一高一领先”的强劲引擎
工业功能区建设要坚持“规范建设、特色定位、土地集约、科学发展”的原则,努力建设成为产业特色明显、规模效益显著、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环境良好的产业集聚区,成为全市先进制造业建设的主要基地,成为杭州工业实现“一高一领先”目标的强劲引擎。
到2010年,工业功能区的年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上交税金等主要指标的增长率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30%以上;每平方公里年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30个工业功能区总产值超过50亿元,其中6个超过100亿元;50%以上的工业功能区建立行业技术研发中心;万元工业增加值的综合能耗达到全市工业先进水平。
发展新型块状经济 打造现代产业集群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升产业集聚程度和创新发展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优化产业经济组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形成一批总量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品牌影响广、市场份额高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到2010年,全市块状经济工业销售产值超过7500亿元,其中,销售产值超过10亿元的块状经济达到55个;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培育以块状经济为依托的区域品牌35个,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综合竞争力的著名品牌;综合能源消耗低,新型块状经济的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20%以上。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建设区域性行业公共服务平台30个。专业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强,建成特色明显、辐射国内外、经济拉动力强的专业市场20个。
结构优化 高新产业集群涌现
工业功能区内企业通过产业集聚和竞争合作效应,拓展延伸产业链,促进了产业的升级提高。一部分产业已由初期的同类企业“扎堆”群聚逐步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如萧山化纤,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扩展,形成从基础原料到纺丝、织造、印染后整理的完整产业链。
余杭家纺则通过产业链延伸,从面料生产向家居成品发展,并衍生出一批纤维原料生产、后整理加工处理、个性化整体家纺产品设计等上下游企业,提升了余杭家纺的文化创意内涵和附加值。
通过产业集聚发展和技术改造,功能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资金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机械装备业、钢结构、新型建材、精细化工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形成了一大批新的产业集群。
同时,新兴高新技术产业也以块状经济组织形态显现,成为杭州工业新亮点。如杭州的通讯设备制造业,年总产值超过600亿元,成为我省通信制造产业重要集聚基地。高新(滨江)区则形成以“两强、两优、两新”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信雅达、恒生电子等知名软件企业为代表的杭州软件业,年营业收入达300亿元,位居全国第四位。富阳的光通信产业,依托富通集团和富春江集团等龙头企业,集聚了一大批光通信器材的配套企业,年销售产值120亿元,成为我国光纤光缆产业的重要基地。
创新发展 形成行业领先优势
从2005年起,杭州市在重点工业功能区建立行业技术研发中心17家。这些行业研发中心共申报立项行业技术攻关项目18项,累计投入4057万元,共组织各类技术培训5713人次,转让项目85项,推广应用关键共性技术及科研成果137项。我市已初步形成了面向企业、面向块状经济产业群,以解决共性关键技术需求为主要任务的区域创新体系框架。经过多年发展,杭州市一些特色块状经济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萧山钢构、桐庐制笔、富阳白板纸三大产业被评为全国百佳产业集群。萧山化纤业产量占全国的20%、萧山羽绒业产量占世界的25%、余杭的家纺产品占全国市场的33%。桐庐的内窥镜、临安的精密元器件,总量规模不大,但市场占有率高,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目前,全市共有“中国羽绒之都”等以块状经济为依托的国字号区域品牌2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