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
我国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历史时期。“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2]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交错的形势。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出色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创造新的胜利与辉煌,很不容易。
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
第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高举旗帜就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及时总结新鲜经验,不断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第二,切实保障改善民生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民生问题关系到执政党的兴衰存亡。只有经常关注民生、保障改善民生,才能“得民心”、“安天下”。
第三,人民当家作主是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最大政治优势。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能够使党知“民情”、解“民意”、集“民智”、得“民心”。
第四。,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反腐倡廉是对共产党执政的根本要求。腐败可以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所以,党的十七大把反腐倡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党的五大建设之一。
第二篇:如何应对当前小学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如何应对当前小学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一个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时代要求和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正在逐步得以确立。与过去相比,这个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教学、评价、管理、课程开发等方面都有不少创新之处,问题,它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作为一名教学校长,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呢?
一、机遇
1、国家重视,政策支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教育。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明晰,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的制定,为我国未来二十年的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上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保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充分体现了国家通过立法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对教育的重视。、国家经济发展,对教育投入的逐渐增长。教育不仅肩负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各类专门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使命,而且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随着国力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教育给予了高度关注,多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始终把教育摆在公共财政的突出位置予以重点保障,持续不断地加大教育投入。随着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有力支持,相信我国教育的又一个春天即将来临。、教育成就未来,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接受并践之以行,民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需要经济发展予以强有力的支撑,国力强盛,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也就相应增大。民众日益富裕,步入小康后,人民对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教育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关注,在家庭消费支出中,教育消费日趋增长,占家庭消费支出非常大的份额。据2011《中国家庭教育消费报告》显示,被调查家庭每月用于教育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44%。教育消费支出迅速增长反映了中国家庭对教育的重视
二、面临挑战:
1、城乡教育资源、教学质量及教师待遇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教育均衡任重而道远。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强,大量的人口涌进城区,给城乡教育带来沉重的压力,一方面,城区在未做好教育规划与布局之际,进城上学的学生急剧增加,出现师资紧缺,校舍紧张,大班额等现象,于是,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通过各种方式从乡村学校选调优秀骨干教师,也不得不把本应用于城乡均衡发展的教育经费侧重于投入到城区学校的改建和扩建上。另一方面,乡村学校生源大量减少,优秀骨干青年教师不断流向城区,这无异于釜底抽薪,优秀教师的流失进一步加剧学生的流失。城区优质的教育资源,优先的经费投入,优越的城市环境,优厚的福利待遇,攀比心理和“要求上好学”的优秀生源的输入,使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在进一步扩大,城乡教育越均越不平衡了。、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严重,师资配备不到位,体美音等艺术专业教师紧缺。“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的这一现象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青春的事业,可由那些并不青春的教师来勉强维持,对学生的发展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农村小学英语、信息技术和音、体、美学科普遍缺少专任教师,要开足开齐上好课程难度极大。、留守儿童增多,给学校安全管理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沉重压力。我国城乡有45万多所中小学校、9万个左右农村教学点,有12万多所幼儿园,有2亿1千万中小学生和2200万在园儿童,其中近80%在农村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出经商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中隔代抚养的情况越来越普遍,09年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已达5800多万。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出门在外,小孩长期缺少父母的亲情关怀,爷爷奶奶因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对留守儿童进行直接有效的沟通和教育,使得家庭教育近乎空白,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卫生及心理发展等状况令人担忧,同时也给学校的安全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4、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影响了教育教学设备的添置与更新,从而进一步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强盛,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在逐年提高,但从我国整体的教育投入的方向来看,主要的资金都用在发展高等教育上,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比例不大,重视不够,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失衡。世界多数国家教育经费支出一般呈现出宝塔型结构,即在分配教育经费时,优先满足初、中等教育发展的资金需求,在此基础上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但我国目前则恰恰相反,将本来有限的教育经费大量投资在高等教育领域,使得中国高教投资比重偏高,不仅高于发展中国家,而且高于发达国家,造成教育经费错置、基础教育薄弱,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这种失衡的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也与各类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目标极不适应,严重阻碍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基本格局是以地方负担为主,中央和省级只提供少量的补助。大多数欠发达地区的县乡政府财力原本就较为薄弱,却负担着绝大部分义务教育经费。这使我国的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了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处境越来越困难。处于中部地区的江西,经济发展水平全国排名靠后,所以,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偏低,当地政府能提供的用于教育的财力十分有限,欠帐较多,导致农村中小学老化的教学设备因资金短缺而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在教学硬件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上,就和城市学校差了一大截,教学质量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5、素质教育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踟蹰前行,举步维艰。在人才评价标准和人才选拔方式尚未发生根本改变的今天,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仍然是围绕着“分数”在运转,虽然素质教育已提了多年,并且很多学校也曾努力尝试过,但很多学校和教师迫于上级的“唯分论”考核及家长要求高分的主张不敢大张旗鼓地开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虽“千呼万唤始出来”却在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下,仍羞涩地“犹抱琵琶半遮面”。
6、家长自身素质不高与家长对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太高这一现象形成强烈反差,家长对学校、对教师的责难和怨言越来越多。很多家长观念阵旧,尤其是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教育改变命运的认识也非常的深刻,但是,他们认为家庭只提供衣食住行,满足孩子的温饱,而教书育人就完全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他们分不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他们不懂得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他们把小孩在学习,生活、品行、心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全推给学校和教师,孩子出现了问题不是去反思和总结,而是一味地去指责和埋怨学校和教师。
那么作为小学校长我们将如何应对呢?
(一)加强班子建设
做一名好校长,心中要谋事,永远憧憬着未来;眼中要见事,永远注视着发展;双手要干事,永远把握着现在;脚下要追事,永远超越着时代。
1、用自身的儒雅魅力影响教师。首先要重修养,胸中藏正气。校长要修政治素养,多一点敏锐目光,多一点理性态度,多一点辩证思维,多一点知识储备;要修人格涵养,做到既能举止端庄、文明典雅、神态从容,又能表情丰富、言语得体、幽默风趣;要修情趣教养,我们不怕没经验,就怕不勤奋。其次要善学习,腹中有才气。校长不仅要学,更要先学、多学、深学、博学,学习的覆盖面要宽,学习的切入点要准,学习的集成度要高;不仅要向书本学,向他人学,向实践学,还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站得更高,思谋更远,才能赢得教师的尊重和追随。第三要会思考,脑中聚灵气。会谋事能成就大业,会理事能获得敬重,会干事能取信于民。(校长要研究新情况、分析新形势、提出新对策,着眼创新愿思考,养成习惯勤思考,掌握方法会思考,因为有时工作的成败只在于一个观念的转变。)第四是勤实践,手中用力气。要抓落实,抓督查,抓推进,抓效果,不能无果而终,更不能不了了之。(要诚心服务用真劲,提高效率用巧劲,严谨细致用实劲,确保“工作筹备零遗漏,工作开展零失误,工作总结零遗憾”。)
2、用纯真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校长的人格力量是引领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概括起来是四句话:一是“无欲则刚”。校长应是一个好人,一个能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要大事不独裁,小事不缠身,难事不推诿,好事不伸手,会经营学校,会经营人心,会经营质量,会经营品牌。二是“有容乃大”。校长要与人为善,厚德载物,宽容得众,宽厚生辉。要以身作则,不要只会批评;要解决问题,不要制造麻烦。三是“大爱无疆”。校长要心系学校,情系教师。当校长的,要把所有的教职员工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看待,要热爱你的集体,热爱你的同事;要把与同志们共事当作一种缘分,当作一种至高的乐趣;要善于为教职工排忧解难,为教职工谋福利、求实惠。四是“永葆激情”。一个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校长,必定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校长。校长要有干事的冲动,要有成功的渴望,要不断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对认准的事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能以饱满的热情去拼搏。校长的激情可以感染教师,教师的激情可以感染学生,校长、教师、学生的激情融汇在一起,校园才能充满浩然正气、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学校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3、用学校的愿景目标鼓舞教师。一是用心谋划发展愿景。校长要用心去谋划制定学校的发展蓝图,不只是把学校做大,更重要的是把学校做强做优。二是用心经营学校。校长管理学校,不是让师生去服从自己,而是让自己和师生都服从于一个共同的愿景。做一任校长,要经常思考三个问题:我为学校发展做了什么?我比前任校长强在哪里?我给后任校长留点什么?这应是校长追求的理想境界。三是用心培育学校团队。校长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校的团队精神,向愿景目标挺进。一个团队像一片树林,每一棵树为了阳光和雨露都奋力向上而成为栋梁。校长对教师要有“放心”的诚意、“放权”的胆略、“放手”的措施,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为愿景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
4、用科学的发展眼光激励教师。校长如果没有强烈的发展意识,那么学校必然死水一潭,没有生机和活力。常言讲得好:“把困难踩在脚下,它就是你成功的助推剂;把困难压在心头,它就是你失败的导火索”,“人生是一杯水,你往里面添加奋斗,就会品出甘甜;你往里面添加懈怠,只会品到苦涩。”在发展中遇到困难、遇到问题不可怕,这些困难和问题正是我们发展的机遇。校长要善于发现小问题,理清大思路,解决新问题,引领学校向更高一层发展。
5、用强烈的忧患意识警示自己。每一位校长都要时刻保持“安易忘危,安能生危,安外有危”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真正做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同志们经常回头看一看:自己的脚印有多少留在了师生之中、留在了履职尽责的征程之中?自己的脚印有多少留在了娱乐休闲场所、饭店和咖啡屋?书架上的书有多少认真阅读过,有多少记入了自己的笔记?是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6、加强宣传,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党和政府出台的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政策无疑是好的,但是在实际执行中,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原来红艳丰韵的好政策从上到下不停地缩水和瘦身,最后落实到基层时已是脸色苍白,瘦骨嶙峋了。所以,作为最基层的教育管理者,校长
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等待政策的到来,要及时地去学习、了解、宣传政策,去主动关注教育的发展动态,去主动要求和推动有关部门落实政策,用好用足政策,促进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7、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全面客观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新标准。虽然现行的教师评价涉及到了德能勤绩等方方面面,但其核心却仍然是与教师切身利益相联系的业绩评价,学生考试成绩事关教师的考核,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由于受到教育评估机制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的共同影响,使得部分教师只重视教学业绩,而忽视其他方面的要求,教育主管部门以考试成绩为重要依据来评估学校,学校和家长也以考试成绩来评估教师,只要所带班级的学生成绩考得好,“分数论成败”,只要业绩突出,便“一俊遮百丑”,业绩优秀便可以成为邀功请赏的骄人的资本,便可以抹杀一切的缺陷和不足,虽然教学质量是衡量一个学校或教师优劣的重要依据,但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如果评价体系不能很好地体现教育目的,就会容易使人误入歧途,偏离方向,因此,积极构建具有导向,激励、监督、反馈作用的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尤为重要。
8、密切家校联系,加强交流与沟通,发挥家校社联动共管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通过电话、短信,家访,制作家校联系单,开好家长会,或构建网络平台等方式进行沟通,形成互信共识密切合作的良好关系,并且,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强与村居社区和社会各界的联系,取得它们对学校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群策群力,形成合力,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课程改革是一种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但在于新课程本身,更重要的是让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去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改变以往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模式。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传统的认识已不再实用,取而代之的是多维、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它应包括(1)有效训练学生的理解力;(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不断改变学生的价值观。对此教师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有价值、有新意的教学素材,而不是拘泥于原有的参考材料。
9、精益求精,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人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师。胡锦涛总书记在第23个教师节的讲话中强调:“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 可见教育在经济和社会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教师的作用日益增强,教师的质量受到普遍关注。只有教师的教育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数学教师必须专业化。
总之,只有做到了以上九点,才具有在新课改的挑战中寻求机遇的可能,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运用有效的教学艺术,积累经验,为教育事业做出更进一步的贡献。
第三篇:当前中小学德育面临哪些挑战-德育(模版)
当前中小学德育面临哪些挑战
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和推进,新课标对于中小学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突出重视以及要求,对于更加注重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方面,都有更进一步的宿求。而作为始终贯穿于中小学阶段的德育,是贯穿于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是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教育的目的和归宿。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小学的德育的弊端日益凸显,德育工作大而化一,脱离实际,缺乏时效性等问题都摆在我面前,其危害性和严重性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探讨当前中小学德育问题和挑战有利于促进德育课程的健康有效发展,切实提高中小学的道德水平。
一、作为学校工作重心环节的德育,其主要面临的挑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学德育教学目标的滞后性
现行的学校德育,教材形式单调,呈现方式简单、德育课程讲的都是好人好事,宣传的都是真、善、美,回避了生活世界中的矛盾与丑恶现象,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无条件接受某种固定的价值、标准或具体的道德规则和纪律条文,而始终没有从人的存在、人与道德的本性关联的角度来认识德育,学生的德育现实多半是“例行公事”。德育目标大而化一,缺乏针对性;教育交流主体单一,缺乏协作力;情感体验荒芜,道德实践匮乏。这都是与当前素质教育下的新课程标准所不符的。
(一)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针对性较弱
道德认知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无律到他律、自律阶段的发展历程。人的思想道德的提升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觉悟的过程,所以即使同样是中小学生,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年级的学生、六年级的学生、九年级的学生所能理解所能达到的道德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年级的学生,城市和农村学生的德育追求又存在很大区别,学校德育的目标却没有形成一个较细致的层次性序列,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没有区分不同的道德要求。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提出的目标过高,过于理想化,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目标过程,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又盲目追求“高大”的目标,教师对学生道德要求大多脱离现实,虚且空,而忽视了对学生基本的道德要求教育和引导。大而划一的德育目标和没有层次的德育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当今我们的中小学生会说不会做,应试高分品德低下,知行脱离的尴尬境地。
(二)德育目标主体单一,学校、家庭、社区缺乏协作
不可否认,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基本上是以国家决定和颁布的方式确定,教育部门响应积极并贯彻落实,学校同样把德育工作视为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然而在我们的社会,一些家长根本不懂得“成才先成人”的道理,从小学开始,只知道要求孩子把成绩考好。在他们眼里,“只要成绩好,什么都好,孩子将来肯定会有出息”,平时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和思想品德不闻不问,而家教也只是看着是文化课的补习,忽视德育教育的成分。凭心而论,中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职责,学生的思想品德也是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综合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德育工作想要取得成效,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同步进行。现实中,基于各种原因我们所谓的德育仅仅只是针对学生群体,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作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不紧密,配合不默契。学校不重视家庭教育或者根本没有这种意识,致使家庭教育滞后,家长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没有承担起培训家长、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和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能力的责任——很少有学校给家长提供书面德育资料加以具体指导,开办家长学校进行系统引导,建立家校联系簿用于交流沟通,通过家访加深对家庭德育的了解,举办家长经验交流会和咨询会以探讨德育问题等。
(三)德育目标不重视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道德在本质上是人对自身的精神需求不断提升的结果,它主要用情感满足与否及用什么方式满足和表达来表征自身的精神需求,德育的基础和深层核心在于人的情感。而长期以来,中小学道德教育主要局限于课堂教学,这种道德教育方式虽然有助于学生形成道德认知,但对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形成的影响十分有限。造成了学生们说起来一套一套,做起来一概不知道的窘态。“道德是为人而设的,应当顾及大众的需求与实践的意愿,这样才能有恰当的可行性。中小学德育内容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理解、所接受。在德育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的道德价值应当是有用的,与他们的生活有关并能指导他们生活的,有助于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道德问题的;在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就是要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自主意识,而德育方式方法必须是理性的。在全部教育过程中应坚持对学习者自由、自治的尊重,体现自律道德教育精神。
二、中小学德育教育形式的滞后性
从道德的组成因素看,道德主要由认知、情感、信念、意志、行为等多方面构成,学校德育教育形式上只是注重道德认知和道德信念的灌输,而往往忽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影响。德育教育模式陈旧、僵化生硬灌输式的”口头德育说教“;大而化一固定式成人化的教育。笼统、含糊、超现实的德育要求;德育目标脱离现实理想化,过于抽象化现象,片面强调政治性,缺乏层次性、忽视德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这些使得我们的德育倍受冷遇,造成了当今中小学生道德思想中长期存在的”知“与”不知“”信“与”不信“”言“与”行“的矛盾现象。
(一)“知”与“不知”
传统的德育以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为主,更多的是政治理论、德育知识的灌输,就其过程而言,莫过于口头上渲染美化的空洞说教,成人化、抽象化、划一式、灌输式、强制性、片面性的教学形式,从根本上遏制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参与性,成人化:即德育以成人的观念、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中小学生,使德育不切实际,脱离了学生的年龄特征,既空且虚。抽象化:即德育只存在于书本神话般和教师虚拟化的讲述中。划一性:即按同一模式、同一标准、同一内容、同一方式来要求、教育所有的学生,忽视了学生接受能力的多样性、层次性。片面性:即德育要求单一化,注意道德知识的灌输和行为的机械训练,而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意志磨练和道德判断。能力、选择能力的引导。强制性:即无视学生的兴趣、愿望和需要,一味想当然地从主观愿望出发,通过肯定某些道德价值或否定某些道德价值来规定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德育课程中一味凭主观意志施以德育教学而很少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判断和选择,完全忽视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是在被迫地接受教师传教士般的布道,缺乏切实的亲身体验与感悟。那么无论是出于多么美好的愿望,也无论传授的是多么高尚的思想观念,都将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信”与“不信”
无论是从社会需要出发,还是从人的完善发展的需要出发,道德教育都应该注重道德引导的一致性,重视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选择性、能动性,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审辨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可谓”亲其师,信其道“。而在中小学德育中,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的个体矛盾性。如某一天,某学生忘记做值日,第二天,班主任给他的处分十有八九是罚他做一个星期的值日以让他长记性。而我们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接受到了”热爱劳动“”劳动最光荣“等道德教育,但是此时,学生体会最深的恐怕是像值日这样的劳动成了一种惩罚手段,从客观上说学生的思想中一定会出现道德信任的疑滤,类似这样的事件在中小学中可以说比比皆是。再如学校德育宣传集体主义,家庭、社会却存在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的思想。尽管至今为止,占主导地位的教育观念仍然坚持学校教育是学生道德发展的”主渠道“,但这样的观念在事实面前却越来越多地受到挑战,尤其对尚未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中小学生影响颇大。
(三)“言”与“行”
众所周知教育以德为首,而在现行教育中实际上却存在许多差异性,教育的地域差异、学校办学条件的差异、师资队伍水平的差异、教育思想实施的差异等等。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中小学德育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德育实施也是力不从心。教育中经常出现”理通情不通、情通理不通、情理都不通“等现象,学校德育很难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此外,学校德育存在家校不同步的问题。虽然我们反对那些书本上的抽象的、远离生活的僵化的道德教条,但又不能排斥学生在生活中获得和改造的直接道德经验和知识。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道德规范准则出现模糊,甚至多元化现象,统一、明确、公认的标准道德评价进一步流失,的道德评变得模棱两可,价值取向出现混乱。道德思维由一元趋于多元,道德接受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对常规的道德控制的反应也相对疲弱,言行不
一、知行相悖已是常态。与此同时家庭教育、大众媒体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团体活动,也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社会多元价值观特别是功利型的价值观和学校的道义型价值观的突出矛盾的出现往往使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学生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境地。学校德育也因此失去原有的价值而流于形式。
综上所述现行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只满足于大方向的说教,而忽视细微之处的培养,满足于外部行为的塑造,而忽视思想品德的内化。不太关注学生的道德需要状况,各种各样的德育活动既不是出于学生的德性需求,也不适合学生的德性层次、与学生的生命缺乏深刻的联系,而学生只是采取应付、表演的态度,不能真心实意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德育中。学生的需要与他的生活之间被人为地造成错位,德育,教育的百年大计是年年提,年年搞,但收效甚微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四篇:当前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当前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当前一个时期是中国和平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平、发展与合作的世界潮流,多极化、全球化及科技进步的大趋势都有利于中国的持续发展。但是也要看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国际参与度的提高,中国已进入国际社会各领域的深水区,国家安全也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冷静、客观地分析这些困难与压力,并探讨如何化解矛盾乃至化挑战为机遇,成为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1.在传统安全方面,“涉台问题”与“涉藏问题”是对中国主权、领土安全和国内稳定的最现实威胁。“涉台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祖国统一大业,是我国的核心国家利益。事实说明,“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日益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成为对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如不予以坚决反对和遏制,势必严重威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断送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危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涉藏问题”也是事关中国国家安全的根本利益问题。西藏分裂分子不仅在海外有**这样有影响的政治头面人物,同时得到国际社会某些势力的一定支持。更应引起我们警惕的是近些年西藏当地发生的武装**事件。西藏发生武装**的危害性极大,不仅严重破坏当地的生产生活,而且影响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安定,并易招致国际社会对我国人权、民主、民族自治等问题的非议。
2.在非传统安全方面,以“东突”为主的恐怖主义转向长期化和意识形态化,并加大同外部势力的勾结。从近十年的情况看,中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主要来自境内外的“东突”恐怖势力和恐怖分子等进行的各种恐怖活动。来自公安部的数字显示,最近十几年来,新疆地区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在中国境内共制造了260多起恐怖事件。前国际恐怖活动的趋势是“本土化”,即利用本地人在本国发动袭击事件,因此不能排除境内外的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势力相互勾结,或反美反西方的国际恐怖组织支持“东突”、“藏独”组织伺机在中国制造针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恐怖袭击。在非传统安全领域,除了恐怖主义威胁外,中国还面临着信息安全、气候变化、重大疫情与跨国犯罪等难以有效遏制的非传统安全挑战。
3.在经济安全方面,随着中外经济互动更趋紧密,中国的经济安全风险上升。第一,经济发展对外依存度偏高。第二,金融系统不健全。首先,金融监管乏力。其次,信用制度不完善。再次,金融创新不足。第三,产业结构落后。中国产业结构落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严重影响发展能力的提高。
4.在政治安全方面,境外敌对势力的宣传、误导、发难冲击中国政治制度的民意基础。第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技术手段上更有利于西方政治制度和社会模式的输出。第二,美国是影响我国政治安全的重要因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我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政治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使得美国仍将中国视为其潜在的竞争者和挑战对手。美国对中国从来都是接触加遏制两手并用,接触是手段,遏制是目的。第三,国际社会对我国持续发展的矛盾心态也是影响我国政治安全的因素之一。目前,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发展之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安全以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担忧在增加。
二、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应对策略
1.增强国家战略能力国家战略能力,不仅指国家战略资源和实力的大小,如何使用这些资源,即战略能力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国家战略资源和实力并不能自动形成战略能力,资源大国未必就能打败资源小国。战略能力强调能够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使用资源和力量。
2.运用好多边安全机制,面对传统安全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的新挑战,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多边合作,努力争取有利于我国的安全环境。中国要保持周边信任和维护友好的周边环境,必须开展更长远、更有深度的广泛合作。中国应进一步推动提高东盟地区论坛的合作水平:将建立信任措施贯穿于论坛发展新阶段的整个过程中,不断积累互信,增加共识,推动务实合作;重点就防范和应对跨国性问题和非传统安全挑战开展预防性外交,特别是在救灾、打击跨国犯罪、反恐、海上安全等领域加强对话合作。
3.维护经济安全,确保经济发展。第一,深化国际经贸合作,创造互利共赢局面。第二,维护金融安全。首先要注意金融创新与安全的平衡。其次要加大中央银行的监管力度。最后要稳步推进金融对外开放。第三,努力实现产业升级。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形势下,中国应利用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加大对研发的支持力度,从而帮助企业提高在国内外的竞争力。
总之,当前中国国家安全面临诸多挑战与压力,其中既涉及传统安全领域,也涉及非传统安全领域,既有经济安全因素,也有政治安全因素。面对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中国务必增强国家战略能力,积极参与地区多边安全机制,加强国际经贸合作,维护金融稳定,努力实现产业升级,有效维护新时期中国的国家安全。
第五篇:如何应对“一带一路”面临的挑战
在国际形势下全面认识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重点在以下方面进行建设和合作。(1)政策沟通
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政府间合作,积极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沟通交流机制,深化利益融合,促进政治互信,达成合作新共识。沿线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共同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2)设施联通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在尊重相关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沿线国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强化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设和运营管理,在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影响。
抓住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配套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设备,提升道路通达水平。推进建立统一的全程运输协调机制,促进国际通关、换装、多式联运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兼容规范的运输规则,实现国际运输便利化。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畅通陆水联运通道,推进港口合作建设,增加海上航线和班次,加强海上物流信息化合作。拓展建立民航全面合作的平台和机制,加快提升航空基础设施水平。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共同维护输油、输气管道等运输通道安全,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积极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
共同推进跨境光缆等通信干线网络建设,提高国际通信互联互通水平,畅通信息丝绸之路。加快推进双边跨境光缆等建设,规划建设洲际海底光缆项目,完善空中(卫星)信息通道,扩大信息交流与合作。(3)贸易畅通
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宜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激发释放合作潜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沿线国家宜加强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海关合作,以及检验检疫、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统计信息等方面的双多边合作,推动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生效和实施。改善边境口岸通关设施条件,加快边境口岸“单一窗口”建设,降低通关成本,提升通关能力。加强供应链安全与便利化合作,推进跨境监管程序协调,推动检验检疫证书国际互联网核查,开展“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降低非关税壁垒,共同提高技术性贸易措施透明度,提高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拓宽贸易领域,优化贸易结构,挖掘贸易新增长点,促进贸易平衡。创新贸易方式,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的商业业态。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巩固和扩大传统贸易,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把投资和贸易有机结合起来,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
加快投资便利化进程,消除投资壁垒。加强双边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磋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拓展相互投资领域,开展农林牧渔业、农机及农产品生产加工等领域深度合作,积极推进海水养殖、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工程技术、环保产业和海上旅游等领域合作。加大煤炭、油气、金属矿产等传统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合作,积极推动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合作,推进能源资源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合作,形成能源资源合作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加强能源资源深加工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合作。推动新兴产业合作,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促进沿线国家加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深入合作,推动建立创业投资合作机制。
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鼓励建立研发、生产和营销体系,提升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扩大服务业相互开放,推动区域服务业加快发展。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鼓励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4)资金融通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深化金融合作,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推动亚洲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共同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建,有关各方就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融资机构开展磋商。加快丝路基金组建运营。深化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上合组织银行联合体务实合作,以银团贷款、银行授信等方式开展多边金融合作。支持沿线国家政府和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符合条件的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和外币债券,鼓励在沿线国家使用所筹资金。
加强金融监管合作,推动签署双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逐步在区域内建立高效监管协调机制。完善风险应对和危机处置制度安排,构建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形成应对跨境风险和危机处置的交流合作机制。加强征信管理部门、征信机构和评级机构之间的跨境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丝路基金以及各国主权基金作用,引导商业性股权投资基金和社会资金共同参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5)民心相通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开展合作办学,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剧精品创作及翻译,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共同开展世界遗产的联合保护工作。深化沿线国家间人才交流合作。
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合作。积极开展体育交流活动,支持沿线国家申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
强化与周边国家在传染病疫情信息沟通、防治技术交流、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提高合作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为有关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和应急医疗救助,在妇幼健康、残疾人康复以及艾滋病、结核、疟疾等主要传染病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扩大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
加强科技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海上合作中心,促进科技人员交流,合作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共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整合现有资源,积极开拓和推进与沿线国家在青年就业、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开发、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公共行政管理等共同关心领域的务实合作。
充分发挥政党、议会交往的桥梁作用,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立法机构、主要党派和政治组织的友好往来。开展城市交流合作,欢迎沿线国家重要城市之间互结友好城市,以人文交流为重点,突出务实合作,形成更多鲜活的合作范例。欢迎沿线国家智库之间开展联合研究、合作举办论坛等。
加强沿线国家民间组织的交流合作,重点面向基层民众,广泛开展教育、医疗、减贫开发、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保等各类公益慈善活动,促进沿线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加强文化传媒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运用新媒体工具,塑造和谐友好的文化生态和舆论环境。
“一带一路”虽然面临巨大挑战,但是也存在着良好机遇,中国要敢于迎难而上,脚踏实地下好“一带一路”大棋局。
第一,践行“一带一路”战略首先需要明确实践主体。政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倡导者,政府主要扮演着开疆拓土、牵线搭桥的角色。政府首先需要实现沿线国家之间的链接,打开沿线国家的国内市场,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一些方面的“必要统一”,在政策层面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其次,企业应该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中最活跃的部分。商人以追求利益为目标,企业是“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的直接承担者,应该成为“一带一路”项目中经济利益的捍卫者。在全球化的今天,跨国公司成为了“海外投资”的主要承担者,中国实施“一带一路”项目也需要有一批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目前中国的国有企业成为了我国进行海外投资的主体,例如中石油等。然而,一些国家对国有企业的国家背景存有偏见,认为国有企业的存在会导致不公平竞争行为,甚至有不可告人目的。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应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增加国有企业的透明度,做好释疑、解疑工作。当然,不是所有的国有企业都可以参与到“一带一路”项目中去。“一带一路”不仅仅是经济战略,也是我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对于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企业,需要进行甄别,宁缺毋滥,这就需要参与“一带一路 ”项目的企业不仅具有强大的经济能力,还要具有过硬的国际公关能力。
第二,要采取多种手段有效应对“一带一路”项目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首先,从国家角度来讲,国家应该倡导沿线国家共同建立“一带一路”联合反恐中心,在中心实现反恐情报共享,反恐行为相互配合的目标,共同应对恐怖势力威胁。其次,中国应该与沿线国家在安全方面加强合作,以当地政府为主,同时依托于“联合国维和部队”,在**地区设立一道对“一带一路”资产以及海外劳工进行保护的安全屏障。必要时也可以与当地政府协商后派出维护海外资产项目的安全人员,确保“一带一路”项目的安全。最后,投资本身就意味着风险,为了规避风险,中国企业也可以与其他国家的企业共同组成跨国公司,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将“一带一路”蛋糕共同做大做好。
第三,积极推动投资建设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本土化”。在“一带一路”项目落户沿线国家之前,我国需要建立“一带一路”专门研究机构,做足前期准备工作,并且实现与企业的合作,组织有能力的专门研究人员赴沿线国家进行长期、实地考察,分析当地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地发展的具体情况以及“一带一路”企业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投资战略”,促使“一带一路”项目“扎根本土”。此外,智库除了担任研究、考察工作外,还应该发挥桥梁的作用,开启不同国家之间智库的沟通与交流,增强智库层的互信,构建沿线国家决策层对“一带一路”的科学认知。
第四,要加强“一带一路”的对外宣传工作。“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中国走出去的“经济工程”,还是一项巨大的“形象工程”。因此,对“一带一路”的宣传工作需要采取“入乡随俗”的策略,讲求“互利共赢”的原则,使当地人能够真正感受到“一带一路”给他们带去的福利,以及给他们的生活带去的积极改变。中国政府以及企业在开展“一带一路”战略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对当地的公益投入,使“一带一路”走过的地方能够印下友好的脚印。
第五,设立专门机构对“一带一路”进行科学管理。对于“一带一路”的实施,不能只算经济账,还要算国际政治、国家与国民安全账、大国责任账、全球与地区发展账、民族信心账等等,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专门机构对“一带一路”进行科学管理,难免会使“一带一路”项目顾此失彼,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一带一路”是一项巨大工程,不仅涉及到工程项目建设,还需要与沿线国家进行沟通、协调。“一带一路”管理机构在设立时应该以项目需要为出发点,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相关机构。其次,“一带一路”管理机构在设立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边机制”,实现与当地政府以及其他国家共同管理,一方面可以实现风险共担,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不同参与者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
第六,通过制度化机制将“一带一路”项目在当地固定下来。当前中国“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时主要采取的是政府间合作,“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政局不稳,再加上选举政治的影响,“一带一路”存在着被中止的风险。任何政府间的合作都存在着风险,唯有通过规则与制度将合作机制化,才能够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能够通过制度化机制将“一带一路”项目在当地固定下来,那么就会确保“一带一路”的连贯性与稳定性,促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虽然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中国依旧处于对规则的适应阶段,并没有主导制定新国际规则的实力。当前世界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差距比较大,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还处于对现有国际规则的适应阶段,中国应该抓住这一点,将“一带一路”总体保持在现有国际规则的框架内,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去主导制定符合我国利益的新规则,并对一些不合理的规则进行修订,使之能更加符合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现实发展需要。
最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必须得与国内经济状况相适应。我们要看到,中国的产能过剩是相对的;实际上,国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大有可为。如果我们不顾及国内的这些实际需求而一味向国外投资和转移产业,有可能会产生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和产业的“空洞化”。对此我们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