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现—引导—创新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验
新课标下小学美术
“发现—引导—创新”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验
宁波市戎徐小学陈卫民
【摘要】:小学美术教育作为基础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重在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通过美术教学活动,感受和体验生活美、艺术美和行为美,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发现——引导——创新教学模式就是向学生提供和创设自然的、本性的物或情景,在引导中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主体性,教师其中起着主导作用。
小学的美术教育活动并不像成人的职业美术教育活动那样呈现专业化的趋势,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只是一些拙劣的简单的模仿,而是儿童全身心的创造性投入。但“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临摹法曾一统天下的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基础美术教育应走向何处去?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认为遵循现代儿童的美术心理发展规律,探询一种培养儿童天性与能力培养的新型教育方式是很有必要的,更是达成新《课标》要求所必须的。基于此和为了从理论上探讨与实践中探索小学美术教学的规律或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发现——引导——创新”教学模式,并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论证,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模式发现——引导——创新素质教育
一、课题的提出
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明显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不仅影响了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更是制约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前,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及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对新世纪人才素质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的、多元化的要求,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面临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面对看中专业技能、技法的基础意义和先在价值,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与专业技能技法的严密性,临摹法曾一统天下的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基础美术教育应走向何处去?新《课标》让没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解决问题,最终形成创造美的意识与能力。改革开放已给我国的学校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愉快教育、情景教育、和谐教育、成功教育等,其成效已不同程度低渗透到艺术教育的课堂,素质教育的倡导,呼唤美术课堂教改实验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开展积极的、开放的、多元
互动而又有内在驱动力的课堂优化设计,让我们的美术教学更富有基础性和创造性,更具有人文性质,从而充分发挥美术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设计和组织教学,并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概括。为了从理论上探讨和实践中探索小学美术教学的规律或存在的问题,我们开展了“发现——引导——创新”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发现——引导——创新教学模式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发现引导下,运用已有的知识,能象科学家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问题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从而解决问题,并在思想行为或作品中有所创新。该模式注重学生发现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目的在于:
1、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发现,培养观察能力、知觉形象思维能力。
2、运用创造性思维获得亲自实证的知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3、通过体验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归纳、推理等能力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逐步形成探索的技巧,最终在学生的思想、行为及作品中得以体现。
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将从整体角度考虑美术教学中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探询美术教学的一般规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如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等;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增强好奇心和寻根究底精神,提高对发现和学习的信心;能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感受美、体验美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自主性,学会研究性学习,为进一步发现打下基础;提高学生的独立性,减少对教科书和老师的依赖性,有利于知识应用和解决问题,更热情地走上创新的道路。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蔡元培在“学堂教课论”一文中强调改革教学,使学生学习有兴味,主张废止注入式教学,提倡启发教学。他说:我们教书,并不象注水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竟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及“引之得当”、“引之得法”、“引之得益”凸现了启发性的重要性。
布鲁纳认为实现教学任务的一个可靠方法是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主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因此,教学不应该是讲和听,而必须通过亲身活动去感受、发现、升华。
那么“发现”与“引导”在教学中的孰先孰后的问题,当课题提出之初曾引起过争议。黄顺基老师在《思维创新的途径与方法》一文中认为:“创新性思维总是先发现和提出问题,这是最关键的一步。第二是分析问题,即作系统的调查研究,应用逻辑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明确问题的性质。第三是解决问题,拿出解决问题的思维理论和方案。”我们知道,“物质”先于“精
神”,世界万物是以“形”的状态而存在的。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对生活中“物质”体验与感受的结果,美术作为造型艺术,同样来源于生活。其中美术作品更是画家借“类形”或“抽象形”来反映“物质”与“精神”的。而美术这一特性决定了美术教学对“形象”的依赖性,因此,教学中对形象的“发现”先于对形象的“引导”,其结果是解决问题和发现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然,美术与美术教育毕竟不是一个完全重合的概念。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有意识的教育活动,是以过程(作品的学习与制作)和终极姿态一并发生作用,其除了关心作品的效果,更对学生个性作用的过程效果关注。对美术教育思想和流派产生巨大影响的法国著名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认为教育要尊重人的自然本性,“要以天性为师,而不是以人为师”。小学美术教育作为基础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重在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通过美术教学活动,感受和体验生活美、艺术美和行为美,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发现——引导——创新教学模式就是向学生提供和创设自然的、本性的物或情景,在引导中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主体性,教师其中起到主导作用。
另附美国心理学家特丽萨 M 艾曼贝创造性组成成分框架与模式的比较:
框架模式
四、发现——引导——创新教学模式的结构流程
新 发 现
创新 审美
依据课题创设情景讨论分析练习作品展示 评估学情展示视听试验比较表 现自、他评 选取教法及实物推理综合师评
收集整理发现问题运用旧知应用新知体验 素材教具提出任务解决问题感受创新享受美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展开阶段。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正确评估和归纳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储备,建立问题或问题情景(一种特殊的学习环境),问题要有趣味性,难易适度,使学生明确问题的指向性。
2、发现阶段。教师一方面通过演示活动把组成一般原理的基本(自然的、本性的)他们仔细观察。另一方面,又组织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并提出问题。
3、引导阶段。围绕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试验、比较、推理、综合等,直到解决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尽情地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假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4、创新阶段。把穴道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是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接受检验和评价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作用于学生身上则往往是在思想意识、日常行为及作业练习(作品)中体现,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的综合素质。
5、审美阶段。是学生对创作过程和作品的分享与体验,感受制作后的成功与喜悦,在自评、他评及教师点(简)评的审美中,认识美和有所新的发现。
以上五个阶段彼此联系共同形成一个整体,发现中有引导,引导中有发现,只是在各阶段中侧重不同而已。
五、发现——引导——创新教学模式的策略与方法
从模式的结构流程来看,是通过挖掘素材,创设情景,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开辟了现实的途径。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求教师:
1、正确评估学生知识经验的储备量,根据课题围绕问题为学生创设情景,引导发现情景与问题的联系,从而“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得到自我发展的自由”(蒙台索利语)。
2、教师依据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必须的场所或场景及必要的材料(范图、媒体、文献等)。教师备课要编制明确系统的问题来反映教学内容,以问题带教学,在发现中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如讨论、试验等)解决问题。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有计划的资料、情景的展示与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探索知识的过程统一起来。
“对我们来说,自然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语)。闭门造车不可取,有感而发才是真。教学中是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让学生发现美的:
1、从学生身边的事、人、物、环境中去发现美;
2、从学生的亲身经历中体会美;
3、从其他途径获取(如音乐、舞蹈、文学、媒体等)的间接经验中去感受
美;
4、从操作绘画中去享受美。
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最终能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便是教师实施引导的过程。发现是基础,引导是关键。依据美术教学的特点,认为“导”应该体现在:导视觉形象的直观性,化抽象为具象;导形象的审美性;导问题情景的创设;导表达问题的适当表达方式(如绘画、手工或综合表现等);导眼、脑、手的协调;导创作后的审美愉悦。
这里以《美丽的热带鱼》一课为例,通过对两个平行班的比较教学,可以证
明:发现——引导——创新教学模式,在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主体意识,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现代美术课教学中,有着积极的作用。
说明:从两件作品中可以发现:传统模式教学作品在画面的整体把握和制作手法上还是不错的,真实地表现了热带鱼及海洋的感觉,仍是一件优秀的课堂作业;创新模式教学作品则除了传统模式教学作品所具有的特点外,画中更有一种情趣,那翻动的水面与窃窃私语的鱼儿形成对比,本来和谐宁静的水下世界即将被垂下的鱼钩打破„„!这是情感的自然体现,这是审美的升华,是一种创新。
六、课题的思考
发现——引导——创新教学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结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美术教学的特点,运用科学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学习,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技巧。小学阶段,重在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思想、行为和作品产生“体验”性的影响,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以学生文化背景和生活基础为依据,选取材料或创设情景,很大程度上制约课堂的教学效果。另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铸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如何通过发现、引导,以发掘、体现和表现课题的人文性质,最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本课题研究的更高目标。
附参考书目:
1、《全日志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国美术教育》2001年第四期、2002年第四期
3、《创造心理探秘》张蓁著安徽教育出版社
4、《引导发现语文教学法》贺诚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5、《情感教育心理学》卢家楣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6、《美术及其教育》尹少淳著湖南美术出版社
第二篇:发现—引导—创新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验
新课标下小学美术
“发现—引导—创新”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验 宁波市戎徐小学陈卫民 【摘要】:小学美术教育作为基础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重在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通过美术教学活动,感受和体验生活美、艺术美和行为美,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发现——引导——创新教学模式就是向学生提供和创设自然的、本性的物或情景,在引导中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主体性,教师其中起着主导作用。
小学的美术教育活动并不像成人的职业美术教育活动那样呈现专业化的趋势,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只是一些拙劣的简单的模仿,而是儿童全身心的创造性投入。但“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临摹法曾一统天下的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基础美术教育应走向何处去?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认为遵循现代儿童的美术心理发展规律,探询一种培养儿童天性与能力培养的新型教育方式是很有必要的,更是达成新《课标》要求所必须的。基于此和为了从理论上探讨与实践中探索小学美术教学的规律或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发现——引导——创新”教学模式,并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论证,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关键词]:教学模式发现——引导——创新素质教育
一、课题的提出
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明显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不仅影响了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更是制约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前,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及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对新世纪人才素质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的、多元化的要求,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面临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面对看中专业技能、技法的基础意义和先在价值,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与专业技能技法的严密性,临摹法曾一统天下的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基础美术教育应走向何处去?新《课标》让没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解决问题,最终形成创造美的意识与能力。改革开放已给我国的学校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愉快教育、情景教育、和谐教育、成功教育等,其成效已不同程度低渗透到艺术教育的课堂,素质教育的倡导,呼唤美术课堂教改实验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开展积极的、开放的、多元互动而又有内在驱动力的课堂优化设计,让我们的美术教学更富有基础性和创造性,更具有人文性质,从而充分发挥美术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设计和组织教学,并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概括。为了从理论上探讨和实践中探索小学美术教学的规律或存在的问题,我们开展了“发现——引导——创新”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发现——引导——创新教学模式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发现引导下,运用已有的知识,能象科学家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问题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从而解决问题,并在思想行为或作品中有所创新。该模式注重学生发现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目的在于:
1、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发现,培养观察能力、知觉形象思维能力。
2、运用创造性思维获得亲自实证的知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3、通过体验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归纳、推理等能力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逐步形成探索的技巧,最终在学生的思想、行为及作品中得以体现。
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将从整体角度考虑美术教学中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探询美术教学的一般规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如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等;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增强好奇心和寻根究底精神,提高对发现和学习的信心;能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感受美、体验美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自主性,学会研究性学习,为进一步发现打下基础;提高学生的独立性,减少对教科书和老师的依赖性,有利于知识应用和解决问题,更热情地走上创新的道路。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蔡元培在“学堂教课论”一文中强调改革教学,使学生学习有兴味,主张废止注入式教学,提倡启发教学。他说:我们教书,并不象注水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竟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及“引之得当”、“引之得法”、“引之得益”凸现了启发性的重要性。
布鲁纳认为实现教学任务的一个可靠方法是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主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因此,教学不应该是讲和听,而必须通过亲身活动去感受、发现、升华。
那么“发现”与“引导”在教学中的孰先孰后的问题,当课题提出之初曾引起过争议。黄顺基老师在《思维创新的途径与方法》一文中认为:“创新性思维总是先发现和提出问题,这是最关键的一步。第二是分析问题,即作系统的调查研究,应用逻辑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明确问题的性质。第三是解决问题,拿出解决问题的思维理论和方案。”我们知道,“物质”先于“精神”,世界万物是以“形”的状态而存在的。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对生活中“物质”体验与感受的结果,美术作为造型艺术,同样来源于生活。其中美术作品更是画家借“类形”或“抽象形”来反映“物质”与“精神”的。而美术这一特性决定了美术教学对“形象”的依赖性,因此,教学中对形象的“发现”先于对形象的“引导”,其结果是解决问题和发现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美术与美术教育毕竟不是一个完全重合的概念。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有意识的教育活动,是以过程(作品的学习与制作)和终极姿态一并发生作用,其除了关心作品的效果,更对学生个性作用的过程效果关注。对美术教育思想和流派产生巨大影响的法国著名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认为教育要尊重人的自然本性,“要以天性为师,而不是以人为师”。小学美术教育作为基础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重在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通过美术教学活动,感受和体验生活美、艺术美和行为美,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发现——引导——创新教学模式就是向学生提供和创设自然的、本性的物或情景,在引导中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主体性,教师其中起到主导作用。
另附美国心理学家特丽萨 M 艾曼贝创造性组成成分框架与模式的比较: 问题或提出任务准备产生反应验证反应结果 工作动机有关领域的技能有关创造性的技能框架 学习
打破背景过程
学习
发现引导创新模式
四、发现——引导——创新教学模式的结构流程 新发现
发现引导创新审美
依据课题创设情景讨论分析练习作品展示 评估学情展示视听试验比较表现自、他评 选取教法及实物推理综合师评
收集整理发现问题运用旧知应用新知体验 素材教具提出任务解决问题感受创新享受美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展开阶段。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正确评估和归纳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储备,建立问题或问题情景(一种特殊的学习环境),问题要有趣味性,难易适度,使学生明确问题的指向性。
2、发现阶段。教师一方面通过演示活动把组成一般原理的基本(自然的、本性的)他们仔细观察。另一方面,又组织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并提出问题。
3、引导阶段。围绕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试验、比较、推理、综合等,直到解决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尽情地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假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4、创新阶段。把穴道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是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接受检验和评价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作用于学生身上则往往是在思想意识、日常行为及作业练习(作品)中体现,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的综合素质。
5、审美阶段。是学生对创作过程和作品的分享与体验,感受制作后的成功与喜悦,在自评、他评及教师点(简)评的审美中,认识美和有所新的发现。
以上五个阶段彼此联系共同形成一个整体,发现中有引导,引导中有发现,只是在各阶段中侧重不同而已。
五、发现——引导——创新教学模式的策略与方法
从模式的结构流程来看,是通过挖掘素材,创设情景,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开辟了现实的途径。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求教师:
1、正确评估学生知识经验的储备量,根据课题围绕问题为学生创设情景,引导发现情景与问题的联系,从而“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得到自我发展的自由”(蒙台索利语)。2、教师依据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必须的场所或场景及必要的材料(范图、媒体、文献等)。教师备课要编制明确系统的问题来反映教学内容,以问题带教学,在发现中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如讨论、试验等)解决问题。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有计划的资料、情景的展示与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探索知识的过程统一起来。
“对我们来说,自然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语)。闭门造车不可取,有感而发才是真。教学中是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让学生发现美的: 从学生身边的事、人、物、环境中去发现美; 从学生的亲身经历中体会美;
从其他途径获取(如音乐、舞蹈、文学、媒体等)的间接经验中去感受美; 从操作绘画中去享受美。
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最终能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便是教师实施引导的过程。发现是基础,引导是关键。依据美术教学的特点,认为“导”应该体现在:导视觉形象的直观性,化抽象为具象;导形象的审美性;导问题情景的创设;导表达问题的适当表达方式(如绘画、手工或综合表现等);导眼、脑、手的协调;导创作后的审美愉悦。
这里以《美丽的热带鱼》一课为例,通过对两个平行班的比较教学,可以证明:发现——引导——创新教学模式,在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主体意识,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现代美术课教学中,有着积极的作用。
传统教学模式(409班)
创新教学模式(406班)
课 前
预习任 务
认识书中的图片,思考鱼的结构划分。
教师:分析教材,评估学情;制作范图课件。
学生:阅读了解鱼的相关知识,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鱼。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学生能塑出美丽的热带鱼;
2、在塑鱼中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动手能力。1、2与前面相同;
3、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美,感受和体验生活美,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中
教学过程
导 入
出示热带鱼的图片,引入课题。
发现 引导
“你最喜欢的鱼是什么呢”引起谈话,导出课题。
新课讲授
1、鱼的结构划分讲解;
2、泥塑热带鱼的步骤讲解;
3、泥塑热带鱼的方法讲解;
4、应注意的几点。
1、媒体展示《热带鱼》,学生讨论热带鱼的特征;
2、出示模型,游戏“奇特的热带鱼”,尝试变化;
3、观察欣赏图片,认识泥塑热带鱼的方法步骤。
辅导
教师按统一要求进行辅导。
播放音乐,针对学生不同风格作个别辅导。
评价
按统一形式及作业效果进行评价。
自主欣赏,交流认识,突出个人风格;提倡创新,作业以促进审美为主。
课后
知识迁移
无
在掌握泥塑热带鱼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各种知识的迁移练习。如从制作到绘画、设计,从美术学科到常识、语文学科等的迁移。
作品比较
图(略)
图(略)
说明:从两件作品中可以发现:传统模式教学作品在画面的整体把握和制作手法上还是不错的,真实地表现了热带鱼及海洋的感觉,仍是一件优秀的课堂作业;创新模式教学作品则除了传统模式教学作品所具有的特点外,画中更有一种情趣,那翻动的水面与窃窃私语的鱼儿形成对比,本来和谐宁静的水下世界即将被垂下的鱼钩打破„„!这是情感的自然体现,这是审美的升华,是一种创新。
六、课题的思考
发现——引导——创新教学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结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美术教学的特点,运用科学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学习,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技巧。小学阶段,重在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思想、行为和作品产生“体验”性的影响,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以学生文化背景和生活基础为依据,选取材料或创设情景,很大程度上制约课堂的教学效果。另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铸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如何通过发现、引导,以发掘、体现和表现课题的人文性质,最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本课题研究的更高目标。附参考书目:
1、《全日志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国美术教育》
2001年第四期、2002年第四期
3、《创造心理探秘》张蓁著安徽教育出版社
4、《引导发现语文教学法》贺诚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5、《情感教育心理学》卢家楣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6、《美术及其教育》尹少淳著湖南美术出版社
第三篇:创新教学设计模式
“创新教学设计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阶段性试验报告
河北省宁晋县教研室
赵军强
?
2009年9月份,张利建副所长、小学语文教研员杜慧君和我经过主动申报、教育局审核审批,有幸承担了“创新教学设计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踏实研究至今,将近一年时间,现对前一阶段研究工作做以梳理总结。
一、立项申请着眼教学一线,契合宁晋教育振兴脉搏
2009年8月份,我县“省教育基础改革综合实验县”申报成功。我们课题组抓住这一机遇,申报了“创新教学设计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这一课题,并获批准。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抄教案、补教案、教案格式单
一、重教轻学、缺乏对课标的深入研究、缺乏学情的研究、教学方法单一等。我们力图通过研究解决此类问题,使教案真正高效地服务于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同期,我县教育局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振兴教育”的号召。此项研究紧贴课堂教学,研究的扎实开展定能更好地服务服务教学,服务师生,提升教师素质、教学质量,契合宁晋教育振兴的脉搏。
二、实验开展稳步推进
1.课题方案反复审定,对课题实验作出科学规划
申请批准后,本课题组积极查阅资料,了解与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下乡调研,了解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课题方案(草稿)。考虑到此课题研究与教学一线密不可分,经课题组研究决定吸纳部分实验学校,经过反复认真筛选,敲定实验一小等11所学校作为实验点。召开课题会,交流审核课题总方案和实验学校方案,经过激烈讨论,三审三改,最后定稿,报省审核通过。以上工作,为研究开展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2.邀请省市专家指导课题研究,强化理论基础
为熟悉课题研究相关知识,诊断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2009年11月23日,省教科所副所长耿荣久,义教室主任缴志清、研究员杨永军,市教育局主任督学赵新芳、市教研室副主任潘新学、教研员孔令凯等省市教育专家对宁晋县的教科研项目进行项目论证,并对课题研究提出宝贵的指导性建议。12月9日邀请邢台市教研室党组书记、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办主任杨平和教研员朱海来宁指导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并座谈,就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解答。7月25日,邀请河北师大教授张爱华就课题开展作专题讲座。
3.统一思想,厘清分工,实现重点突破,成果共享
此课题研究涉及研究问题较多,且相互融合、密不可分。实验学校在起初研究过程中,愿意面面俱到,致使研究重复、宽泛,资源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课题组召集实验学校课题主要负责人,于2010年4月2日在教科所4楼会议室召开课题开题仪式暨阶段性研究汇报,在会上我作了“思想重视?理清思路?周密计划?步步落实”的发言,与会人员进过激烈讨论,认识到了研究工作中的不足。会后,实验学校立足自我优势,申报了研究重点,经课题组整体协调,各实验学校明确了分工,实现了重点突破、成果共享的研究思路。如实验一小重点研究教学设计模板的创新、大杨庄中学重点研究协作备课模式、大杨庄学区、宁中附中重点研究学案教学模式、四芝兰学区重点研究学情分析等。
4.举办各种活动、培训,促使教师创新教学设计模式
围绕课题研究,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层次的活动、培训。09年10~12月份,分学科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了新课标培训、教材培训;10月份组织全县初中语文教师开展了“讲读课创新设计”大赛;17~18日、24~25日组织小学语文教师41名,赴邢台市参加全国著名中青年教师精品课观摩暨“大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2010年4月份组织了中小学优质课评比活动;23~25日,组织课题有关人员赴石家庄参加“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培训;5月份邀请邯郸实验小学教师到华英双语学校作课,实验学校骨干教师参加并交流。
区域、学校针对课题研究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大杨庄中学协作备课共计108次;纪昌庄学区开展新课标研读活动,召开 “研读新课标有效途径”教研会,收集整理新课标学习心得22份;司马中学举行课例观摩活动,“同一节课”活动;中曹中学举办优质课观摩活动,“课堂教学设计竞赛”,尝试性地开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改革;实验二小集中学习6次,听研讨课24节,评选教学设计4次;„„
5.加强督查指导力度,保证课题顺利按计划开展
本课题实验学校较多,各学校教学工作和日常事务繁琐。为保证课题顺利按计划开展,必须加大监控力度及指导力度,自开展研究以来,我们课题组在督导方面作了以下努力:
一、要求实验学校每月月底前上交本月课题进展总结及下月课题研究计划,对开展好的学校表彰,差的通报批评;
二、深入实验学校督查指导课题研究,检查课题原始资料,参与课题研讨会、汇报会,进入教室听课,一年时间内普查2次,抽查10余次。
三、课题进展情况及阶段性成果
1.教案编写创新研究
我县实验一小一直致力于教案编写创新,2002年率先在全县使用活页教学设计纸,设计并使用创新练习活页纸,试行集体备课模式。现承担“教案编写创新实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这一课题实验。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等形式,在项目组指导下,对原有教案作了以下创新:(1)教案编写由单一的课时编写,变为单元主题编写和教学课时编写相结合的方法,主题引领,形成教学的主题氛围,教学设计主次分明;(2)单元主题教案编写,增添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标对接三栏,增加板书设计板块,加大教师课后反思力度;(3)形式上,学生行为在前,与教师行为占据同等版面,引领教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教案变为教学预案;(4)板块顺序上,由教为中心,变为学为重点,按照学生的认知结构排列。
为使教师试用新型教案,实验学校作了以下前期准备:(1)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每周组织教师围绕课题学习一到二篇理论文章,并撰写心得体会;(2)狠抓专题培训,转变教师观念,为期两周利用周三、周四两个教研日,对全体语文、数学教师进行技术辅导,从“设计纸”板块的构成,理念支撑到预设的效果和新添板块的意义进行学习指导。
进入实施阶段后,具体做法:(1)部分尝试试用→教研组研讨→集体研讨、修正→再试用→全部使用;(2)集体教研,①集体研讨“课时设计纸”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②集体备课,单元主题教学的研讨;(3)对“单元主题”训练课进行主题研讨;(4)要求教师做好点滴记录,①记录案例镜头、自我反思、友情评点,②记录课题实验档案。
2.协作备课探究
此研究方向重点依托的实验学校是大杨庄中学。大杨庄中学教师业务水平较高,教研氛围浓厚。他们探究的协作备课模式是“全程参与的五环节协作备课模式”,即:有关教师全程参与的“共同备课—课堂教学—师生反馈—总结反思—完善提高”五个环节的协作备课模式。具体阐述如下,①共同备课:按备课组计划,组长提前一周通知所有成员备课内容,备课时间、备课地点、依课标要求每人进行备课(除主备人书写备课稿外其他成员可以打腹稿),做好“五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法、备教学过程,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主备人逐条陈述教学设计的内容及依据,小组成员对逐条内容提出意见或建议,经过集体讨论修改完善后定稿。②课堂教学:主备人依据定稿的教学设计授课,同组的其他教师听课,同时做好课堂观察记录。③师生反馈:授课结束后,主备人和听课的同组教师的书写授课或听课反思,对听课学生进行调查访谈,充分获取反馈信息。④总结反思:针对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教师活动过程的反思,本组成员集体进行分析梳理,归纳总结,对以后的协作备课提出建设性意见。主备人负责对反馈反思认真如实记录。⑤完善提高:针对前一环节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主备人再次对授课稿进行修改,通过删减或补充,使教学设计得到再次完善和提高。本组其他教师可以在以后的授课中循环利用(或稍加修改后利用)共同备课的成果,以减少不必要的、机械的、重复的劳动,增加教师有价值的、创造性的、劳动的时间。
课题开展以来,大杨庄中学扎实地作了以下主要工作:(1)给每位研究人员配置了一本相关的课程标准、一套相关的课程教材;(2)设计了新的教学设计分页式样并进行了印制发放,增加了课标要求、过程中环节的设计意图、各栏目的修改补充等内容;(3)制定了课题研究的管理制度;(4)各小组制定了每月的课题研究活动表,明确了备课内容、主备人、具体要求等;(5)整理协作备课案例108例。
3.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
此项研究包括课标、教材研读,学情研究探索,教学方法创新等。各实验学校真正努力探索、不断总结,现形成的初步成果有:四芝兰学区的学情研究雏形和实验二小的“五环节教学法”。
(1)四芝兰学区的学情研究雏形
①学生年龄特点分析
包括所在年龄阶段的学生长于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乐于发言还是开始羞涩保守;喜欢跟老师合作还是开始抵触老师;不同年龄学生注意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也不同。这些特点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简单知识来分析,也可以凭借经验和观察来灵活把握。还有不同年龄学生的感兴趣的话题不同,教师一方面要尽量结合学生兴趣开展教学,又要适当引导不能一味屈尊或者迁就学生的不良兴趣。
②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
针对本节课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生活经验,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具备这些知识经验。可以通过单元测验、摸底考察、问卷等较为正式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抽查或提问等非正式的方式。如果发现学生知识经验不足,一方面可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
③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分析
分析不同班级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如何、学习新的操作技能的能力如何。据此设计教学任务的深度、难度和广度。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本班学生中学习能力突出的尖子生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并因材施教、采取变通灵活的教学策略。
④学生学习风格分析
班级整体学习风格:一个班级的孩子在一起时间长了会形成“班级性格”,有些班级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级则较为沉闷,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不同的学生个体也是如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敏锐捕捉相关信息,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合作等方式尽量取学生之长、补其之短。
(2)实验二小的“五环节教学法”
定(出示目标,明确任务)——学(自学课本,自醒自悟)——试(尝试习题,发现问题)——议(交流所得,教师指导)——测(课堂检测,查漏补缺)。
4.学案教学模式的探究
2009年暑期完成了河大版七年级上《滚动快速作文手册》的撰写工作;9月初宁中附中被确定为试点,开始在七年级试验;11月份完成四、五年级的作文学案编写工作并在韩家庄小学五年级试用;寒假完成了河大版七年级下《滚动快速作文手册》的撰写工作;2010年3月大杨庄小学被确定为试点,开始在五年级实验;3~5月研制五年级数学下册学案模板,已具雏形;6月宁中附中完成《滚动作文阶段性成果报告》。
数学学案的创新点:(1)透露章节的知识要点和注意事项。在学案中“老师悄悄告诉你”一栏中,把本知识点的学习目标、重难点、学法指导和需要准备的学具等告诉学生。(2)设置闯关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关中都会有若干个问题,按照学生们对知识点认知规律由基础慢慢深入设计的,并配有图示和教师的温馨提示。
语文学案的创新点:(1)让分散的教学步骤集中化。如改变那种学生课上写、课下评改的传统授课模式,融作文的构思、列提纲、铺写、点评、修改、反思这些教学流程于整个的作文课堂之上,从而提升课堂的效率,打造了作文授课的高效课堂。(2)变单篇作文教学为多篇作文滚动训练。传统的作文教学多采用一次一个话题的授课模式,学案教学模式采用多篇文章循环做的授课模式,每滚动一次,学生获得的信息量就提升一个档次,写作技能就升高一个层面,这样滚动几次之后就能大面积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3)将竞赛搬上课堂。制定比赛项目,依据习作水平分组;既有小组之间的竞争,也个人只间的竞争。每次课堂都会有竞赛记录并会把记录结果及时公布,学生的创造性劳动一旦得以认可,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内在的写作潜质。(4)作文工具的创新。采用作文新工具授课,作文新工具在原来作文本的基础上增添了列提纲、学生点评、教师点评、作者反思等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会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
任何课堂模式创新都需要经过反复的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成长。作文学案经历了“雏形——实践——修订——实践——再修订——再实践——定稿”几个阶段之后才最终成型。2009年10月份初次尝试,发现学生写作常规习惯不够良好的问题,决定在学案中增添有关写作常规方面的指导;12月份与实验较早的江西九江黄上庚老师联系,指导授课流程,使授课程序更严谨;2010年3月份在大杨庄小学使用发现学生不会列提纲、不会对作文进行点评,随后就如何列提纲、如何点评作文进行专题讲座;5月份,尝试让学生在游戏的体验中、收获中进行写作,力图探寻在学案中添加一些有趣的活动。
四、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1.力避研究的琐碎、无目的、总结肤浅,使之向系统研究、深入研究迈进
部分实验学校虽然制定了课题方案,但在实验过程中随心所欲地搞一些教研活动,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目的性,缺乏总结,致使研究很难按计划得出成型的成果。下一步,课题组将会对这些实验学校加大督查指导力度,进一步理清其思路,使之向系统性研究迈进。
2.进一步展开研讨,解决实验方向与课题方案偏离的问题
承担协作备课的实验学校研究方向与“创新教学设计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课题方案中对协作备课的预设研究有一定出入,虽然激烈争论多次,但改进不大。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实验学校遇到了协作备课耗时问题,不便常态化问题。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将与实验学校再次深入研讨论证,确定更合理实用的协作备课模式。
3.再次明确实验学校研究方向,解决重复劳动,实现成果共享
在开题仪式上,虽然对实验学校的研究作了明确分工,但个别实验学校研究仍大把抓,不能集中有限精力重点突破。下一步,课题组将采取个别指导,蹲点推进的措施,诊断其优势,引进其他实验学校的实验成果,促使其重点突破。2010-11-12 19:53:12
第四篇:政治教学中的引导发现式CAI模式
政治教学中的引导发现式CAI模式
[内容摘要]现代教育技术广泛运用于各学科的教学,探索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结合政治课教学的实践提出“引导发现式”CAI模式。“引导发现式”CAI模式的利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突破重难点,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当然模
式的利用也必须从学生和教学内容出发,要避免片面性。
[关键词]政治“引导发现式”CAI模式问题
CAI在政治教学中已被广泛运用,摸索适合政治学科特点的CAI模式,十分必要。本“引导发现式”CAI模式就是在此基础上提出来的。
一.主要特点及目标
“引导发现式”CAI模式主要特点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教会学生怎样学习,采用认知理论中“同化”或“顺应”的办法,将新知识纳入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不断地在学生头脑里编织知识之网,并在其中掌握认知策略,学会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软件(教师)的引导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学前导兴趣,学中导思路,学后导结论。导与学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当堂达标。学生在发现与探索过程中,逐渐增长能力,逐步达到会学。
二.理论指导及程序
本模式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四大支柱的教育、创造教育)、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遵从中学政治教学特点和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启发式教学特色,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愿学、爱学、会学、乐学。其程序如图一:
三.具体运用
“整体与部分”是高二《哲学常识》上册重点内容之一,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多样联系之一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进而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并运用于具体的工作和实践之中;教学重点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学难点是整体与部分的功能的不同。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引导发现式”CAI模式(图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图二:“整体与部分关系”教学流程图: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
从《哥拉斯》影片的导入新课方式,“井底之蛙”、“盲人摸象”等这种众所周知的事例的剖析,这一过程都是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探索来达到问题的提出,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不断地达到对科学知识的探求。其间可以通过不断地提问,采取剥笋的方法,修正认知过程中的错误,形成正确的观点。通过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探索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在追求真知过程中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态度。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
每一个图片、实例的展出、出现,教师只需不断地设问,诱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议论,指导学生分析并解决疑难等;当学生在发现过程中偏离了方向,教师要适时地引导他们拨正方向,以实现有效的教学。
3.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质量。
如教学难点之一的“整体与部分的功能不同”,教师通过演示一台电脑与各个部件的功能;播放歌曲《众人划浆开大船》(设问:众人划浆是否一定开大船?);展示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图片等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理解、分析整体与部分的功能不同,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引导发现式”CAI模式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软件向学生提供能引起兴趣的情景,并创设难易适中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诱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通过自己主动地探索而获取知识,然后师生共同论证评述,总结升华,从而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有效,记忆更容易保持,这种模式迎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乐于参与,易产生良好的教学效应。
四.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时要有一个模式,但不能模式化。
可先根据教学对象和学习内容,在具体实施中灵活运用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认知主体作用,并遵循学习过程的规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予以完善,做到继承和发展相结合,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2.“引导发现式”CAI模式最大优势是不满足于知识的学习。
注意学生智力的发展,增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发现活动,如此会花费较多的学习时间,对学习能力较低、学习积极性较差的学生不很适应。因此,教师要选好教学内容,注意激励教育,分层设问,实行有效地分层控制,以达到教学目的。
3.用“引导发现式”CAI模式促进中学政治教学优化需拥有优化的CAI软件,否则会影响实施效果。因此,在CAI软件设计上,应紧扣政治教学的目标和要求,首选教学重、难点知识,特别挖掘重点之中的难点知识,依据
第五篇:运用探究性实验进行“引导——发现”教学的尝试
运用探究性实验进行“引导——发现”教学的尝试
北京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周业虹
摘要: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以发现、发明的心理动机和探索的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尝试发现、实践体验、独立探究、合作讨论等形式探索知识,去发现、探索、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包括设疑、探究、归纳、应用等环节,而探究性实验是“引导——发现”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
关键词:
探究性实验
引导
发现
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及观念的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改变知识的传输方式,以教师的“引导”为手段,以学生的“发现”为目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化学学课的特点,我提出了“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一、关于“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一)“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内涵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以教材为内容,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的引导为手段,以学生的发现为目的,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以发现、发明的心理动机和探索的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尝试发现、实践体验、独立探究、合作讨论等形式探索知识,去发现、探索、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发现学习理论
发现学习理论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他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使他把一些结果记录下来,而是要使他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他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更要发展学生智力。布鲁纳主张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发现来学习,要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探索知识的过程统一起来。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要摒弃那种“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
(三)“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主要教学方式
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探究式教学方式。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应具备以下特征:
1.创设问题情景的特征:探究性实验教学必须努力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2.突出主体性的特征:探究性实验教学注重学生共同合作,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来设计实验、分析结果、讨论验证等,所以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思考,大胆质疑,做、看、想结合,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3.明确教师的主导性的特征:实验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引导者、咨询者和促进者,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仔细观察,看他们在做些什么,听他们在谈些什么,并不断地对其学习状况进行评价。
4.以小组为主要组织形式的特征:探究性实验通常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这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研讨、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从而产生1+1>2的效果。
不难发现,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特征恰恰与“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内涵相一致,因此探究性实验是该模式实施中的重要教学方式。
二、运用探究性实验进行“引导——发现”教学的尝试
(一)化学教学中“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环节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实施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分为以四个环节:
环节 意图
1.设疑——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或创设相应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进而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2.探究——设计实验,体验探究
此环节是“引导——发现”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部分,教师把发现的问题、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让学生围绕探究目标进行设计、实验、分析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思维和操作中产生灵感,体验“发现”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要采取探究性实验的方式,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围绕目标探究,组织由学生构成的活动情境,促进学生彼此间的交往、沟通和合作,创设一种发现问题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这种情景中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究。
3.归纳——交流总结,解决问题
此环节是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对探究的结论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教师预设的问题得以解决。这一环节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汇报,将探究的“成果”展示给全体,完成知识结构的重新组合,将内化了的知识或者技能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教师对学生展示的成果要进行适当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表示肯定,对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4.应用——拓展延伸,问题迁移
这一环节注重了知识的迁移、形成和发展,是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所在。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精心设计问题,使之具有层次性、典型性、启发性和创造性。
(二)案例分析
案例1.铝及其化合物
铝及其化合物属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铝单质、铝的化合物的教学内容分别在人教版《化学1》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中,为便于更好地开展“引导——发现”教学,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对这两部分内容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将其合并为一课时。为突破教学重点,教师对教材上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增强了探究性。
(1)氧化铝的两性
设疑1:铝制餐具在五、六十年代非常盛行,但人们发现它们不能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和碱性食物。这是为什么呢?
探究1:为了突破铝制餐具不可蒸煮或长时间存放碱性食物这个重点,教师带领学生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打磨过的铝条和未打磨的铝条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学生发现打磨过的铝条迅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未打磨的则一段时间后才产生气泡。
归纳1: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设疑2:未去膜的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慢,已知铝表面的膜是氧化铝,那么是氧化铝溶于水了,还是它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了?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探究2:向Al2O3粉末中加入少量水,振荡,发现未溶,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发现氧化铝溶解了。
归纳2:氧化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氢氧化铝的两性
设疑1:氧化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铝是否也具有类似的性质呢?
探究1:制备氢氧化铝。为引导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教师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用氯化铝和氨水反应,另一组用氯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同时让他们展开竞赛,看谁制备的氢氧化铝多。学生误以为加的药品多,产生的氢氧化铝就越多。
设疑2:实验中,加氢氧化钠溶液的那组学生发现,氢氧化钠多了,反而沉淀没了,这是怎么回事?
探究2:教师让加氨水的一组学生向所得沉淀中加入氢氧化钠,结果发现沉淀溶解了。
归纳: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要制备氢氧化铝就要用氨水和铝盐溶液。
在学生对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有了全面认识后,教师进行了下一个环节:
应用:教师展示了一种管导通的说明书:泡沫型清洁剂;含铝粉、氢氧化钠;对铁质、不锈钢排水管不会造成损伤。让学生分析该说明书,并用所学到的知识解释相关问题。
案例评析:从该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学习中,教师创造性的改进了教材实验,在设计和完成探究性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学生不断发现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断深化对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认识,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得以升华。
案例2.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属于化学基本理论的范畴。这部分内容在人教版《化学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中。为使学生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对教材上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充分关注到了实验的探究性,在这些探究性实验中,应用“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具体环节如下:
设疑1:展示某牛奶包装袋上的保质期:10天(0℃~4℃),5天(7℃),3天(10℃)。这说明牛奶变质的速率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设疑2:爆炸瞬间完成,牛奶变质较快,铁制品生锈较慢,溶洞形成很慢,这些化学反应速率到底和哪些因素有关?只有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我们才可以控制化学反应速率。
探究:在实验室制取 O2、CO2 和 H2 的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气体制取的速率?教师给出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不同浓度的HCl溶液等液体试剂,不同状态的CaCO3固体、MnO2粉末、Mg粉、F粉等,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药品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
归纳:在学生实验完成后,各组学生交流汇报实验结果并分析结论。学生们有的从同一种气体的制备实验中得出了不同的影响因素,如制备氧气,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均会影响速率;有的学生从不同气体的制备方法中等到了相同的影响因素,如制取氧气和制取氢气两个实验均证明反应物的浓度会影响速率。最终得出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锻炼了表达能力。
应用:已知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氨气,但是在500 ℃和1.5×10Pa的压强下,即使经过几百万年,生成的氨也不会超过几纳克(1 ng =10 g),请你说出为加快反应速率可采取哪些措施?在解决这个工业生产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所学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知识得到升华。
案例评析:在该案例中,教师较好地利用了学生的前概念,利用初中所学的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设计,运用了科学归纳法,一方面可以对同一个反应采取的不同的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对不同的反应采取同一个条件,在实验中学生发现速率的变化等问题,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应用环节的设计更是锦上添花,它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研究本课题的意义在于控制化学反应速率,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
三、运用探究性实验进行“引导——发现”教学的反思
教学实践和课堂观察表明,运用探究性实验进行“引导——发现”教学中各个环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设疑——好的教学情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在发现问题、产生疑问后,探究性实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围绕产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在此过程中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教师在适时的加以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探究。归纳——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讨论总结后,要把自己发现获取的知识,通过语言交流质疑问难,达成共识,可以培养合作精神、表达能力,同时在与同伴产生的思维碰撞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学生可以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中,既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升华,又可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如设计的问题有时脱离学生的实际,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有些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深广度把握不够,还需要进一步钻研教材;在探究性实验中,有时学生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能很好的控制,-9学生差异性大,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低,难以收到实效。这些都需要在模式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04.[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王福龙.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尝试.《化学教学》,2007,9,6-8.[5]巨瑛梅,刘旭东.当代国外教学理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