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保险受益权问题的研究
保险受益权是保险合同中指定的受益人所享有的,当保险事故发生时向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权利。本文对保险受益权的性质,主体,及其产生,转让和消灭做了一些探讨,认为在保险事故发生前受益人享有的是一种期待的地位而非期待权,保险事故发生后,受益人享有的是财产权。保险受益人制度不仅适用于人身保险中,也应适用于财产保险中。受益权的产生
是基于保险合同对受益人的指定,应当抛弃“法定受益人”这种易引起混乱的说法。在保险事故发生前,受益权不能转让,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受益权可以自由的转让。保险受益权的消灭除了受益权法定丧失的情况外,还可以因受益人放弃受益权,保险合同解除等原因而消灭。相信对澄清实践中的一些误解,完善我国《保险法》中受益人制度有所裨益。
一、保险受益权的性质
保险受益权是保险合同中指定的受益人所享有的,当保险事故发生时向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权利。
一直以来,关于受益权的性质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如李玉泉、羊焕发、吴兆祥等先生认为,受益人在保险事故发生前享有的是一种期待权,在保险事故发生后,这种权利才转化为现实的财产权,即债权。
秦道夫先生认为,在保险事故发生前受益权是一种期待权,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因为受益权不能继承而认为它属于一种身份权;
江朝国先生认为在保险事故发生前受益人所享有的仅仅是一种期待的地位而非期待权,而当保险事故发生后,受益人原始的取得保险金给付请求权,此时的受益权已经是一种既得的财产权;
这些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保险受益权的性质的论断都显得有点模糊不清,即学者们都只是提出了保险受益权的性质是什么,而没有论述为什么,笔者认为江朝国先生的看法有很大的启发性,但是论述的也略显简单,大家的问题无非都集中在保险事故发生前,保险受益人享有的究竟是期待权抑或仅仅是一种期待的地位?而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受益权是身份权还是财产权?那么保险受益人所享有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权利?
笔者认为,保险法上受益权的性质应该分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时段加以具体的分析。在保险事故发生前,受益人享有的是一种期待的地位而非期待权;保险事故发生后,受益人享有的是一种财产权。
以下从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首先,在保险事故发生前,保险受益权的性质。
此时,保险受益人享有的究竟是期待权抑或仅仅是一种期待的地位?
我们知道,期待权,是指因具备取得权利的部分要件,受法律保护,且依社会经济观点,使之成为交易客体,特赋予权利性质的法律地位。[4]而期待是指因具备取得权利部分要件而生的地位。期待权和期待都具备取得权利的部分要件,那么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取得权利部分要件的地位,才构成期待权?亦即单纯的期待的地位和期待权的区别在哪里?王泽鉴先生为我们提供了两条判断标准[5],其一是这种取得权利部分要件的地位是否已受法律的保护。如果这种地位,法律设有保护的规定,当事人已经不能依照单方的行为予以侵害,则为期待权。而如果这种地位,一方当事人可以随时以自己单方的行为予以消灭,则将它归入期待权的范畴并无实际意义,因此此时这种地位应属单纯的期待。其二是此种取得权利部分要件的地位是否有赋予权利性质的必要。这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即法律之所以赋予这种取得权利部分要件的地位予权利的性质,是基于经济以及社会的观点,认为这种取得权利部分要件的地位有成为法律上交易客体的必要。由上所述期待权和期待的区别判断标准,我们对保险事故发生前受益权的性质可以分两种不同的情况来加以分析:
第一种情况,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在指定受益人时就已声明抛弃处分权的[6].当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指定受益人后,对受益人加以自由变更的权利是其处分权。如果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在指定受益人时声明抛弃这种处分权,则一般不允许再变更其已指定的受益人。这时,受益人的地位已经确定,只要保险事故发生,受益人尚生存且没有丧失受益权,则该受益人可以确定的取得保险金给付请求权。这时受益人的受益权具备了取得权利的部分要件,并且由于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抛弃了其自由处分权,已指定的受益人不得再被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单方面变更,受益人对取得保险金给付请求权的期待受法律意义上的保护。符合王泽鉴先生提供给我们的期待权的第一条判断标准。
但是,受益人此时并不能对其取得的这种期待的地位进行任意转让。因为投保人,被保险人是缴纳保险费的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和关系人,如果没有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的同意,或者保险合同没有载明允许转让,就容许受益人将这种期待的地位转让给他人,无疑会增加保险事故中的道德风险,所以受益人此时
第二篇:信托受益权
一、什么是信托受益权?
到底什么是信托受益权?从各个版本的信托法书籍和文章中少有令人满意的定义,为说明问题,随便引用一个简单的说法,就是“信托受益权是指受益人在信托中享受信托利益的权利”。这个说法的不周延之处在于,一是这个定义没有体现出受益人对信托管理的相关权利,另外对于什么是信托利益,法律法规上没有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关于信托受益权的性质,学术上更是争论很多,大体上有物权说、债权说、债权和物权的复合性权利说和独立的新权利说,具体就不多讲了,本文的主要目的不是理论探讨,而是重在实务中如何操作。但要很好的操作信托受益权转让,明确信托受益权的范围还是很重要的,我认为,根据中国信托法规定,信托受益权主要包括如下权利:
1、享受信托利益的权利,具体什么是信托利益,因为法律上没有明确定义,个人认为可包括如下两部分:
(1)信托财产管理运用产生的收益,即超出信托本金的部分。
(2)信托终止时的剩余信托财产。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部分并不当然构成信托利益的一部分,信托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信托终止的,信托财产归属于信托文件规定的人;信托文件未规定的,按下列顺序确定归属:
(一)受益人或者其继承人;
(二)委托人或者其继承人。如果信托文件规定了剩余信托财产归属于受益人以外的其他人,则这部分财产不构成信托利益的一部分。这一点很重要,一个为信托受益权转让留下余地的信托合同应该明确规定,剩余信托财产构成信托利益的一部分。
2、监督受托人管理、处分信托财产的权利以及其他相关权利,即信托法第二十条至第二十三条委托人也同时享有的那些权利,为省却读者查阅法规之苦,现列举如下:
(1)了解其信托财产的管理运用、处分及收支情况,并有权要求受托人作出说明。有权查阅、抄录或者复制与其信托财产有关的信托帐目以及处理信托事务的其他文件。
(2)因设立信托时未能预见的特别事由,致使信托财产的管理方法不利于实现信托目的或者不符合受益人的利益时,有权要求受托人调整该信托财产的管理方法。
(3)受托人违反信托目的处分信托财产或者因违背管理职责、处理信托事务不当致使信托财产受到损失的,有权申请人民法院撤销该处分行为,并有权要求受托人恢复信托财产的原状或者予以赔偿;该信托财产的受让人明知是违反信托目的而接受该财产的,应当予以返还或者予以赔偿。
(4)受托人违反信托目的处分信托财产或者管理运用、处分信托财产有重大过失的,有权依照信托文件的规定解任受托人,或者申请人民法院解任受托人。
由于上述权利同时为委托人享有,信托法规定,受益人行使上述权利,与委托人意见不一致时,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二、信托受益权转让相关问题的处理
按转让后信托受益权是否在一定期限后回复到原受益人划分,信托受益权转让有两种方式,一种为卖断式,转让之后,原受益权永久性丧失信托受益权;一种是回购式,在一定的转让期限届满后,原受益人回购该受益权。前者适用于原受益人变现;后者适用于原受益人融资的用途。按转让标的划分,可分为全部转让和部分转让两种方式,其中部分转让又根据信托受益权分割方法的不同有多种多样,本人在其他文章中已有简单论述。由于一个特定的信托受益权转让交易可能是上述的组合,面临的难点问题可能很多,本文仅就其中的部分问题进行讨论。
1、信托受益权移转和转让登记的问题
由于信托法仅规定信托受益权可以依法转让和登记,但是没有细则性的规定,转让双方签订信托受益权转让协议后,信托受益权在何试点移转给受让方?受托人以何种形式予以确认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信托登记制度尚未建立之前,主要通过各方的协议约定予以解决。一个考虑信托受益权将来可能转让的信托合同通常都对此有一些约定,但由于没有法律规定规定也五花八门,但一般约定可以转让的情况下,均约定需要到受托人处办理信托受益权转让登记。但对于如何登记,通常没有明确约定,有些信托合同约定了各方应提交的资料。对于转让登记的效力,有些信托合同约定,信托受益权转让自完成登记之日起生效,有些信托合同约定如未进行登记则不能对抗受托人等等。可见信托受益权的权利移转和信托受益权的登记有很大的关联性,很多信托受益权转让协议约定,自完成信托受益权转让登记之日,信托受益权变更为受让方。但由于没有信托受益权登记的明确法律规定,各方对受托人如何进行信托受益权转让登记没有话语权,导致一个信托受益权的归属可能长时间处于不确定状态,从而引发纠纷。
个人认为,对于信托受益权转让交易,信托受益权何时移转给受让方,可在转让协议中约定,不必以信托受益权转让登记是否完成为标志。信托受益权转让是否登记,仅产生该转让能否对抗受托人的效力的问题,不是信托受益权转让生效的法定标志。信托受益权作为一项法定权利,在信托文件不禁止转让情况下,该转让何时生效,不是能够由信托合同约定的条款。由于能否完成信托受益权登记,部分取决于受托人的程序,而这些程序又是转让双方无法左右的,仅靠转让双方是无法达成一个满意的结果的,因此最佳的信托受益权转让协议应将受托人作为协议一方,这样的协议中可约定信托受益权的移转以信托受益权转让登记完成为标志,同时就信托受益权转让登记事宜明确约定。特别是在回购型的转让交易中,这种安排优势尤为明显。因为如果在转让房支付了回购款后,受让方不配合办理登记手续,则可约定只要转让方提交付款的证据,受托人即可办理登记。若受托人不愿意参与到这个交易中去作为一方主体,相比较而言,如果受托人不在转让协议中约定信托受益权的移转不以完成登记为要件较好。同时约定由此产生的不能对抗受托人的问题(即对于受托人而言,仍将视原受益人为权利人而产生的各种问题)可在信托受益权转让协议中明确约定。
一些信托合同中会约定办理信托受益权转让登记需要向受托人交纳登记费,登记费由谁承担应在转让协议中明确约定。
2、委托人权利义务的处理问题
与英美法系的信托法相比较,我国的信托法赋予了委托人太多的权利,个人认为这是个
明显的立法缺陷,对信托受益权的流转制造了难以有效解决的障碍。英美法系一般认为,在信托关系中,委托人的主要是交付信托财产的义务,如果信托财产已经交付,委托人之于信托,基本上没有什么权利义务,主要体现为受托人和受益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为委托人不享有信托利益,赋予其太多权利是不公平的。这样在信托受益权流转时,受让方只需解决其与受托人和原受益人之间的关系即可。在他益信托以及委托人将自益信托的受益权转让给他人产生委托人和受益人分离的情况下,委托人仍享有信托法规定的权利对受益人是个很大的威胁。但因为信托法既然规定了这些权利是委托人的法定权利,根据法理这些权利难以通过协议约定有效放弃,而委托人的身份又不能因受益权的转让而转让给受益人,因此这中威胁无法有效避免,但无论如何,个人认为,在起草协议中对这个问题不能视而不见,还是约定委托人放弃这些权利或者授权给受让方行使为妥。
另外,一些合同中可能还会约定,委托人享有除信托法规定的权利之外的其他很多权利,也应参照上述原则处理。
一些信托合同会约定委托人有一些义务,例如缺少现金流的信托(如股权投资信托等),向受托人支付信托报酬或者信托费用的义务等,应在转让协议中明确规定。
3、其他问题
在回购型转让协议中,应明确受托人分配信托利益时,由谁享有该信托利益。
另外,还要特别关注信托法规定的信托无效或撤销情形下的处理,以及第五十一条规定的委托人变更受益人及处分受益权的权利的限制(个人认为,这也是一个立法缺陷,仅适用于受益人无偿得到信托受益权的情况)。
三、一点感想
信托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不多,大部分人包括大部分律师对信托法都不是很了解,而且相关细则性的法规太少,一个信托受益权转让交易的谈判还是很艰苦的,一是必须对一些细节在协议中明确约定,同时还要针对信托法中诸多不完善之处尽量采取措施保证交易的公平合理,可能还要考虑原信托合同中不周详之处如何弥补,这样势必导致一个完善的信托受益权转让协议篇幅很长,需要花费交易双方和律师很多时间和精力,交易成本很高。由此深深感觉到一个完备的法律制度创造价值的道理。
第三篇:银行信托受益权
银行绕道信托受益权 银信合作不止1.7万亿
如果不出意外,各家银行都会陆续宣布银信合作转表任务已于2011年底完成,因为这是“72号文”规定的最后期限。
农业银行(601288)在年报中表示,该行对融资类信托理财产品进行认真排查,采取正常到期收回、未到期提前终止、不符合入表标准资产列示台账方式,规范运作银信合作理财业务。中国银行(601988)年报称,已按“72号文”要求,将银信理财合作业务表外资产转入表内计算风险加权资产。招商银行(600036)年报亦称,对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相关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
但是,在转表形式上完成的背后,银行通过投资信托受益权等创新方式部分规避了银信合作新规。
“转表政策本身就有值得商榷之处,又面临和会计准则的冲突,缺乏可操作性,多数银行都采用让原有银信合作到期结束,用新模式替代原来的模式。”一家全国性股份行同业部总经理对本报表示,转表实际导致的资本占用和拨备计提非常有限。
与大多数人预期,2011年银信合作会大规模终结,信托业管理的资产规模会“缩水”至3万亿以内截然相反,2011年底,信托业管理的资产规模飙升到4.8万亿元,一年内增加1.8万亿元;银信合作余额1.67万亿元,仅比最高峰时的2万亿减少约4000亿。
“如果考虑新的银信合作模式,2011年的银信合作不减反增,银行理财资金投资的信贷类资产余额也并未减少。”一位信托公司高管对本报表示。
银信合作新规漏洞
银信合作发放信托贷款,诞生于2006年左右,当时国开行有项目没资金,其它银行就发行理财计划通过信托发放贷款,国开行担保。据当时参与这项业务创新的人士介绍,通过信托是鉴于银行理财计划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按当时银监会的有关规定,银行理财计划直接发放贷款有合规性风险。
但2011年,银行理财业务条线的管理者普遍认为,应该提高银行理财计划的法律地位。在他们中的不少人看来,通过信托完全是“多此一举”,信托公司几乎是“不劳而获”,坐收“通道费”。
“信托原本就是一个面纱,银行理财计划遮遮掩掩的,但是就是要放贷款。现在监管部门老说这个面纱有问题,那银行就扯掉面纱,以真面目出现。”一位曾从事银行理财业务达七八年的资产管理行业人士说。
于是,在2011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尝试直接发放委托贷款。银行理财计划作为委托人,直接委托本行(或他行)向指定的客户发放贷款。不过,银监会在年中曾对此进行“窗口指导”,依旧认为不合规。
2010年8月,银信合作超过2万亿元,信贷规模管控失效后,银监会发出《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即“72号文”),要求商业银行将表外资产在2011年底前转入表内,并按照150%的拨备覆盖率要求计提拨备,同时大型银行应按照11.5%、中小银行按照10%的资本充足率要求计提资本。
转表政策甫出,市场普遍预期,银信合作“进表”会占用2011年的信贷规模,但这种担忧并未变成事实。2011年5月,银监会对转表范围及方式进行了明确,转表并非银行用表内资金将表外资产买入表内,而仅仅是计入风险资产并计提拨备。
转表的范围也仅限于三类,即银行理财资金通过信托发放信托贷款,受让信贷资产和票据资产。转表范围的这一规定,为银行理财通过创新方式,规避转表要求埋下了伏笔。
除了让银行“转表”,整个银信合作系列新规的思路是,控制信托公司这个“通道”。
相应的措施包括,将银信合作发放信托贷款,受让信贷资产和票据资产业务的风险资本系数设定为10.5%,而一般的业务风险资本系数仅为1.5%左右,银监会希望通过加大银信合作业务对信托公司净资本的消耗,迫使信托公司放弃此类业务;并对信托公司融资类银信理财合作业务实行余额比例管理,即融资类业务余额占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余额的比例不得高于30%。
对银行的“转表”要求和对信托公司的惩罚性监管措施,都只针对银信合作发放信托贷款,受让信贷资产和票据资产三类情形。对银信合作投向其它资产,比如债券,实际是鼓励的。于是,银行和信托公司很快就钻了银信合作新规的“漏洞”,信托受益权很快成为银行理财资金投资的新标的。
受益权转让玄机
银行理财计划投资信托收益权,达到“曲线”为企业融资的目的主要有两种模式,找企业“过桥”,银行理财计划投资信托受益权,但不作受益权转让登记;或是企业设立自益型财产权信托计划,再将信托受益权转让给银行理财资金。前者主要是兴业银行(601166)等银行在操作,后者大规模被工商银行(601398)采用。
“过桥”模式的交易结构大致为:假定A企业需要融资,B企业(可以是央企的财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机构等)以单一信托方式投资一个信托计划,这个信托计划给A企业发放
一笔贷款(或其它投资方式提供一笔融资).B企业再将自己手中的信托收益权转让给银行理财计划。
这样,A企业获得贷款,资金的提供者是银行理财,B企业只是拿出一笔钱“垫一下”,获取“通道费”。更激进的做法是,B企业可以不用拿出真金白银。B企业投资信托计划和转让信托受益权两个合同可以在同一天签署,这样,银行先按合同给B企业划款,到账后,B企业再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再给A企业。整个流程只需一两个小时。
但是,此种模式已被银监会觉察。
2011年6月,银监会非银部通知信托公司,并明确表示,银行理财资金作为受益人的信托业务,包括银行理财资金直接交付给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业务和银行理财资金间接受让信托受益权业务,一律视为银信合作业务,应接受相应监管,在计算风险资本时也应按照银信合作业务计算。
针对这个监管政策,银行和信托公司的办法是,B企业虽然将信托受益权转让给银行理财计划,却不在信托公司进行受益权转让登记。这样,在信托公司的“账本”上,受益人一直是B企业而不是银行理财计划,银监会无从统计。
“这就是银信合作实际规模不止银监会统计到的1.67万亿的原因。”一位从事银信合作业务的资深信托经理称。
银行理财受让财产权信托计划受益权的原理为:假定M企业需要贷款,它拥有一栋正在出租的商业物业。传统的模式是,M企业将这栋物业抵押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对其发放信托贷款,银行理财计划是信托计划的委托人。
“创新”模式是,M企业将这栋商业物业委托给信托公司,设立一个财产权信托计划,物业过户到信托公司名下,这个信托计划的受益人是M企业自己。然后,M企业再将信托受益权转让给银行理财计划,交易价格取决于物业预期的租金收益。
此外,物业产生的租金收益归集到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再划拨给银行理财计划,如果租金收入低于预期,则由M企业补足。在转让信托受益权时,M企业一般还要和银行理财计划签订租金差额补足协议。
这样,M企业获得融资,而银行理财计划拥有长期的现金流(此类模式下,期限一般长达6-8年),银行借信托公司之手控制了物业资产作为抵押。其结果与银行理财计划给M企业放一笔贷款,然后M企业分6-8年还款,效果相当。
在这个案例中,用以设立财产权信托的是一栋商业物业,实际上,任何有稳定、可控现金流的资产都可以通过此模式操作。银行理财资金之所以愿意投资一个回收期限长达6-8年的现金流,是因为现在“长期优质资产太难找了,何况物业实际是银行控制的,长期来看是升值的,抵押率也很低。”一位银行理财投资经理说。
而至于没有进行受益权转让登记,会否影响相关法律效力,现有的法律法规并未对此有明确的强制性规定。一位信托法务人士表示。
争议表外信贷
银信合作新规,被银行和信托公司“绕道而行”,业内和监管层内部对此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论。
一种观点认为,“72号文”的出台本身就是权宜之计且有矫枉过正之嫌,要求银行为理财计划持有的信贷资产计提拨备和资本,用监管表内业务的思路来监管银行理财业务,有违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方向,而且“转表”本身和会计准则存在冲突。因而,“72号文”没有得到执行,无须深究。
持这种观点的人士认为,银行理财产品靠稳健收益吸引客户,银行理财资金必然偏好投资固定收益资产,主要是债券和信贷资产。“如果金融市场上品种丰富,高收益债、信贷资产证券都有,我直接买就行了,这些基础投资品都没有,只能自己做基础投资品。”一位国有大行理财业务管理者说。
在他们看来,应该明确允许银行理财计划投资信贷资产,无须通过信托。如果监管层害怕规模失控,可以规定银行理财资金投资信贷资产的规模,与银行风险加权资产挂钩。比如规定,前者与后者的比值不能超过一定数值。这样,银行理财想要多投资信贷资产,就必须做大风险加权资产,而风险加权资产规模扩大,影响资本充足率,如此,可以使银行理财资金投资信贷资产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72号文”的精神没有得到有效执行,说明银行和信托公司在继续“监管套利”,应该出台更严格的措施。
持这种观点的人士认为,银行理财业务出现了“异化”,成了“第二信贷部”,银行采用资金池-资产池运作模式,相当于在一个“大银行”旁边造了一个“小银行”。
由于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误导严重,“银行当存款卖、客户当存款买”,彼此心照不宣。加之,银行理财资金投资过程不规范,信息披露缺失,一旦银行理财资金投资的信贷资产出现损失,必然是银行要“兜底”,而不太可能是投资者承担损失。因而,“72号文”要求银行将表外资产转入表内,补充计提资本和拨备,是必要的。
至于银行理财认为基础投资品匮乏,则应该通过大力发展金融市场解决。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已经推出了私募债,证监会正在酝酿推出高收益债,国务院也已同意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
目前,“银行理财总的资金规模也就4万亿-5万亿,我国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足以容纳这个资金量。银行理财业务没有必要在第二信贷部的定位上越陷越深。”一位地方银监局人士认为,银行理财业务部门,要提高资产管理能力,提高管理资产组合的能力,“银行最擅长做的事就是放贷款,放贷款也比资产管理简单,但这不是银行理财部门应该做的。”
第四篇:银行保险问题研究
目 录
内容摘要和关键词„„„„„„„„„„„„„„„„„„„„„„„„„„„„„„3
一、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历程及现状„„„„„„„„„„„„„„„„„„„„„„3
(一)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历程„„„„„„„„„„„„„„„„„„„„„„„3
(二)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现状„„„„„„„„„„„„„„„„„„„„„„„4
二、我国银行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5
(一)手续费支付弊端„„„„„„„„„„„„„„„„„„„„„„„5
(二)销售方式单
一、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6
(三)代理保险产品业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6
(四)对银行保险业务的监管不够完善„„„„„„„„„„„„„„„„„„6
三、改善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环境的对策研究„„„„„„„„„„„„„„„„„„„7
(一)对代理手续费进行规范管理„„„„„„„„„„„„„„„„„„„„„„7
(二)创新产品和销售方式„„„„„„„„„„„„„„„„„„„„„„„„„7
(三)加强销售团队建设„„„„„„„„„„„„„„„„„„„„„„„„„„8
(四)加强信息技术合作„„„„„„„„„„„„„„„„„„„„„„„„„„9
(五)健全相关监管机制和完善监管环境„„„„„„„„„„„„„„„„„„„ 9 结束语„„„„„„„„„„„„„„„„„„„„„„„„„„„„„9 参考文献„„„„„„„„„„„„„„„„„„„„„„„„„„„„„„„„„10 Abstract & Key words„„„„„„„„„„„„„„„„„„„„„„„„„„„„10
我国银行保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趋势下,银行与保险的合作已经成为国际金融业主要的发展趋势,通过银行渠道销售保险产品成了保险公司继个人业务和团体业务销售渠道外的又一大销售渠道,随着银行保险的不断发展,它逐渐成为了保险业开辟市场、提高利润率的重要手段。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但由于起步晚、金融环境不完善等原因,我国银行保险仍处于较初级的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主要是通过回顾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现状,剖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改善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环境进行对策研究。【关键词】 银行保险;代理;问题
一、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一)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历程
1.萌芽期(1981—1992年):我国正处于金融改革的实验阶段,金融政策不完善,金融市场发展滞后,银行保险的发展仅仅表现为机构之间自发的银保合作,是银行保险发展的最浅的层面。
2.探索期(1993—1999年):我国政府在调整金融秩序过程中确立了“分业经营、兼业代理”的银行保险模式。为尽快占领市场,国内银行和保险公司开始展开合作,中国金融业出现了“银保合作”热,业务规模逐步扩大。但在这一阶段,银行和保险公司还没有真正找到银保业务的突破点。
3.发展期(2000—2003年):国内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更为频繁,逐步建立了银行保险战略联盟关系,联手开拓银行保险市场,纷纷开发出具有新型投资功能的银行保险产品,拉开了我国银行保险业务高速发展的序幕,银行保险业务量呈现出跨越式增长势头。
4.停滞调整期(2004—2005年):早期高速增长的银行保险业务从2004年开始增长速度放缓,部分保险公司出现银行保险业务收缩,显现出停滞的趋势,银行和保险市场进入调整态势。
5.发展调整期(2006年至今):2006年之后,银行保险又开始恢复发展,并且由于
牛市行情的出现,银行保险在险种上也出现了分化,投资连结险很热销,其他保险险种都面临一定的退保压力。银行保险又面临产品创新,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等问题。
(二)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现状
我国银行保险的起步比较晚,银行保险在我国金融市场上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尽管这样,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却非常迅猛。自2001年以来,银行代理成为保险公司业务的增长点,特别是寿险。2002年银行代理的保费收入(包括邮政)为388亿元,是全国保费收入的12.7%,2003年以后保险保费收入迅速达到816亿元,占全国保费收入的21%,截止2010年年底,银行代理的保险收入已达到4721.59亿元。从2001至2010年银行保险实现的保费收入与总保费之间的关系来看,尽管在发展过程中有些波动,总体上来看呈现出向上增长趋势(见图1)。
2001-2010年年底银行保险收入与总保费收入的比例图******00200002001年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40%35%30%25%20%15%10%5%0%银行保险收入[含邮政](亿元)总保费收入(亿元)比例(%)
图1 图表数据来源:保监会公布的保险行业收入报告
目前,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模式主要是银行代理模式,即银行通过柜台销售以保险公司名义开发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支付相应的手续费,这是最简单的合作形式。其特点是:双方建立的合作关系为“一对多”的关系,即一家银行同时和多家保险公司合作,代理多家保险公司产品,或者一家保险公司同时与多家银行合作,寻找多家银行来代理其保险产品。银行和保险公司除了代理销售外,没有更多合作内容,是一种简单的低层次的银行保险,与真正意义的银行保险仍存在很大差距。
二、我国银行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手续费支付弊端
手续费率越来越高,保险公司盈利的空间越来越小。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保障成分低,业务的利润来源主要是费差和利差。预定费用率是在产品开发时就已经确定下来的,不可能随时进行调整。而手续费率却是一年比一年高,因此保险公司盈利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小。
一直以来,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存贷利差,而代理保险产品这种中间业务使银行既不需负担任何风险也没有准备金提取方面的问题就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因此银行自然希望代理手续费率越高越好。而我国银行机构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因为各保险公司之间为了抢占银保渠道的竞争使得银行在合作上处于一种强势地位,一般来说银行都会以保险公司支付手续费的高低为标准,在众多保险公司中选择支付手续费率较高的保险公司进行合作。面对银行的强势,各保险公司为了能在同行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只能被迫提高支付的手续费率,无形中就提高了保险业务的成本,保险公司盈利的空间自然就越来越小。这很大程度上也因为我国保险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各保险公司之间没能达成统一的态度共同去对抗银行的强势姿态。也正因为这种状况,对于各保险公司高层来说减少手续费就会使得自己在同行业的竞争中失去机会,抢占不到银保渠道,业绩得不到提高,公司的发展就会难以为继。而提高手续费率虽然提高了成本但是若能得到银行的代理合作就可以提高公司的业绩,扩大公司的业务规模。因此各保险公司争相提高手续费,就是想用利润来换取规模。但随着手续费的逐年提高,近年来许多保险公司因银保业务的开展使得公司自身的业务规模虽然有所增长,但是带来的收益效果却并不可观,甚至呈现负增长现象。
(二)销售方式单
一、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
目前银行代理保险产品的销售基本上都是代理业务人员在柜台上直接向客户进行推销,在柜台以外就没有代理保险产品的相关服务了。而且我国绝大多数的银行还是封闭式柜台,因而保险产品的销售一直处于一种“等客上门”的状态。而且有些银行基层网点的管理人员自身对销售保险产品的意向都不大,银行代理的保险产品缺乏主动性的宣传和解释,银行也没有根据不同的客户资料去进行分析、营销的服务。这种非主动性使得银行拥有的广泛信息平台、众多代销网点的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银行没有起到挖掘到深层次客户的关键作用。从我国时下流行的各类银保产品来看,虽然不同产品销售的侧重点不一样,但是在期限的安排上、销售目标群体上以及在产品的结构上都有着很强的相似性。更有甚者,不少保险公司新的银保产品并不是依靠市场调查与需求分析来研发,而是直接对
同行业公司的既有产品进行修改与重新包装。以至于很多公司的新产品一经推出,就面临着被复制的威胁。并且从知识产权的角度上来讲,银行保险产品的设计不属于受保障的知识产权,这使得保险公司失去了产品创新的动力从而降低了对产品开发的投入,这显然会让银保产品陷入“同质——模仿——更同质”的恶性循环。
(三)代理保险产品业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银行代理保险产品,早期一般是直接由银行的柜面员工进行代理销售,他们没有经过相关保险知识方面的培训,缺乏专业的保险知识,甚至很多员工对自己代理销售的银保产品也没有去深入的了解,在销售产品时不是用专业的保险知识去引导客户,而是模糊其词误导客户。近年来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规定,要求银行类机构代理保险产品必须申报保险兼业代理资格,并要获得《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方可从事保险代理业务。而且保险兼业代理人员也要求通过相关的保险知识培训和考试以及取得《保险代理资格证》才能代理保险产品。银行保险产品业务的市场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目前依然有许多银行机构和保险兼业代理人员是无证经营的,“持证上岗”制度执行不到位,部分营业网点存在取得保险业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少甚至存在没有取得保险代理资格证的人员办理保险业务的现象,致使“存单变保单”的事件屡有发生,事后产生许多争执和投诉,严重损害了银行机构和保险公司的信誉及形象,带来诚信危机。
(四)对银行保险业务的监管不够完善 1.监管体制有待完善
从我国对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监管来看,目前银行监管与保险监管尚存在脱节或重复监管的问题。例如:按我国目前的体制来看,商业银行要代理保险业务,代理人的主体只有一个,但是监管的主体却有两个。商业银行既要获得保监会的许可,也要得到银监会的许可才可以从事保险代理业务,如果监管机构之间沟通协调不畅,就可能导致推诿,拖沓等行为,导致监管效率低下。
2.缺少专一的、成文的法令
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成文的法令。现阶段的监管措施都是以中介业务和兼业代理人的相关条律及规定来执行的,缺乏专一性,管理起来漏洞多。例如虽然对于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中的兼业代理有着较为完善的规定,有着资格标准、申报及审批等程序,但是在资格申报时申报机构上交的材料要求并不十分严格,没有对银行是否有员工通过代理人资格考试进行审查,没有详细明确的规定手续费的标准,也没有对银保合作创新的产品提供法律保障。还有一些银行将自己的客户经理同时介绍给多家保险公
司,这样一来银行就又带有保险经纪的味道了。这种既是保险代理又是保险经纪的机构的管理对于银行保险的监管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三、改善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环境的对策研究
(一)对代理手续费进行规范管理 1.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
目前,保监会对兼业代理手续费未按险种给予明确规定,自07年以后手续费率上限8%的规定也被取消了,市场手续费水平逐年上涨。因此,保监会因当继续着重对代理手续费进行规范管理。保险监管机关应当要求银行提供因从事银行保险业务所获得的收益或代理手续费的基本信息,从而对银行保险经营进行监督。为了防止银行保险业务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保险监管机关和银行监管机关应当通过联合执法的方式,对处于优势地位的银行滥用其优势地位与保险公司进行不公平的交易行为进行查处,从而制止银行向保险公司提出过高的代理手续费或者保费折扣等要求。
2.规范银保手续费自律承诺
09年8月,由上海保险同业公会牵头,上海各寿险公司签署了《上海市人身险公司银保业务手续费标准自律承诺》,自律承诺大幅降低了银保业务的手续费标准,在此前后,北京、江西、广东等地也相继出台了类似的相关公约以规范银保市场。自律承诺出台的初始效果的确很显著,银保业务出现了保费规模和手续费收入规模双降的局面。但是只有保险公司的自律,没有银行的参与,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减少手续费等于放弃市场。例如上海保险公司的自律承诺出台后,2个月内上海就有上百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纷纷退市。在这种情况下,各保险公司私下又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代理手续费又出现了悄然回升的现象。因此,必须严格规范银保手续费的自律承诺,只要各保险公司齐心协力面对银行的强势渠道,加上监管部门的引导就可以增加保险公司的话语权,就可以使得代理手续费的问题趋向合理化。
(二)创新产品和销售方式 1.产品创新
银行保险产品的创新是银行保险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开发产品上,我们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出充分兼具保障、投资、储蓄功能的银行保险产品,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还应该对市场目标进行确定,对客户进行细分,针对不同地区开发出符合区域性的保险产品,改变一张保单卖全国的状况。同时,银行保险的产品还应以价值为导向,坚持可
持续发展。目前我国银行保险产品主要集中在理财型产品上,保障水平很低,保险期限较短,降低了银行保险的内涵价值。银行保险不应该盲目追求保费规模,而要以价值为导向,加强保障型功能产品的开发,增加长期产品,改善产品结构,提高银行保险产品内涵价值,实现银行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2.销售渠道创新
在销售方面,要打破“等客上门”的传统状态,建立新的销售模式。可以尝试创新一套专业工具为客户提供各种银保业务个性化的服务,加大银行保险知识的宣传力度,积极向客户推荐银行保险产品,为客户提供银行保险咨询服务。此外,可以尝试让合格的保险兼业代理人在业余时间里销售保险产品,甚至鼓励客户帮忙宣传,对自己购买并带动亲戚朋友来购买保险产品的客户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展开产品介绍会令更多的群众去知道和了解代理的保险产品。为客户提供适合的风险保障计划和个性化服务,与客户进行更多的双向沟通,促进银行保险走出银行柜台。另外还应提高保险产品的售后服务,增强产品的质量保证,为保险产品建立一个良好的口碑,形成品牌效应。
(三)加强销售团队建设 1.加大对银保销售人员的培训
银行与保险公司应共同加强对辖内一线员工、大堂经理、客户经理和理财经理的保险产品、营销技巧、营销手段以及保险兼业代理人资格与考试的工作。提高保险兼业代理人员的准入门槛,培养保险理财人才,以促进银保业务的持续发展。明确规定保险代理人的职业培训时数和内容,培训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保险产品的特点、保险利益、投资状况、激励计划、消费者保护等。
2.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
当前我国银行保险行业内存在的违规经营、兼业代理人员的误导、欺诈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与相关的激励制度有关。保险公司单纯的追求保费的规模,以规模论英雄,对积极推销保险产品使公司的保费收入得到较大提高的保险兼业代理人员给予异常高的奖励标准,这必然带来巨大的道德问题和信任问题。保险公司应坚持规范的承保、核保、理赔程序,加强保险期间的风险防范和控制,对银行保险从业人员、兼业代理人要有严格的考核,提高保险兼业代理人的准入门槛,不要一味的以保费收入作为唯一的绩优评价指标。也不应该只有奖励而无惩罚,要有一套完善合理的惩罚规定,对那些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而不择手段去误导、欺诈客户,影响公司信誉及形象的业务人员给予相应的惩罚。因此,保险公司应该综合考虑利润指标、公司信誉增减度、被保险人满意度等指标,建立一套科
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四)加强信息技术合作
银行保险的发展需要信息技术强有力的支持,银行与保险公司应该实现联网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效率,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操作平台,为客户提供便捷、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例如保险公司的信息部门可以针对银行的特点开发出适合银行代理工作需要的操作系统,实现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工作的电子化操作以及同银行的电子商务合作。同时,最好能够在避免银行保密资料泄露的情况下让银行的电脑网络与保险公司的电子商务网站进行连接,令双方的客户都能直接从网上获得包括银行、保险在内的全方位的个人理财服务,购买保险产品的银行客户也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享受便捷明了的保单状态查询、保单贷款、保单更改及理赔申请的提交等服务。
(五)健全相关监管机制和完善监管环境
加强银保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保监会和银监会应建立规范化的协调联系和信息共享机制,对新出现的金融业务及时界定性质和明确监管职责归属,不断完善监管的功能划分,共同加强对银行保险业务的监管。同时,保监会也可以通过协调与银监会的关系,对能够达成一致的协调和沟通机制形成正式的规范性文件,从而以制度化的方式更好地规范保险监管部门与银行监管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完善非现场监管制度,建立相应的银行保险业务监管报表体系。同时可以通过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交流和沟通,讨论银行保险发展的新问题、新趋势,大力开展宣传合作,为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结束语
我国银行保险业的发展正处于重要的转折时期,在国际金融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市场发展趋势下,我国银行与保险公司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形成银行业与保险业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完善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模式,提高银行保险业的竞争实力,促进我国银行保险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辉,李扬,魏华林.银行保险[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2]吴定富.中国保险业发展蓝皮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3]刘华军.我国银行保险的现状及发展[J].中国保险,2007,(12).[4]李有祥.保险监管与保险发展[J].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7 [5]郭清,胡巍.我国银行保险深层次问题的研究[J].保险研究, 2006,(6).[6]黄金财.中国银行保险发展的模式选择[J].保险研究, 2006,(11).[7]王倩.我国银行保险的合作及发展[J].中国保险,2007(3):15—17.[8]王臣.浅谈我国银行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研究,2004(5)[9]李曼.浅析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济南金融,2005(3)[10] 和讯保险.网址:http://insurance.hexun.com/index.html [11]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http://www.xiexiebang.com/web/site0/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bank insurance
agency
[ Abstract ] Insurance is the insurance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in the late nineteen ninties introduced from abroad a new insurance marketing mode, after ten years of development, has now become the insurance company main business system, especially the new company, the bank insurance business has greatly exceeded the traditional marketing and direct sales business.But in its rapid development, also exposed many problems.This paper on China's bank insurance agency at the present stage of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 ] Bank ;Insurance ;Agency
第五篇:信托受益权质押合同
《信托受益权质押合同》
当事人
出质人(以下简称甲方):
(住所、电话、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
质权人(以下简称乙方):信托投资有限公司
(住所、法定代表人、电话、传真、邮政编码)鉴于
乙方向甲方发放信托贷款人民币元。为保证乙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甲方以其拥有的年第号《资金信托合同》项下的信托受益权向乙方提供质押担保,作为乙方向甲方提供贷款的担保。
经审查,乙方同意接受甲方的质押担保。
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合同,以资信守。合同正文
第一条甲方的声明与保证
甲方作为本合同中的出质人,就本合同做出如下声明及保证:
1、甲方保证自己是本合同项下的出质权利完全的、有效的、合法的所有者;
2、甲方保证本合同项下出质权利不存在所有权方面的争议;
3、当本合同项下被质押的权利价值发生变化,以致不足以担保乙方贷款本息及其他应付费用时,将按乙方要求及时提供其他资产进行抵押、质押,直至足以担保乙方贷款本息及其他应付费用的清偿时止。
第二条被担保的主债权及履行期限
被担保的主债权为乙方向甲方提供的信托贷款,贷款本金为人民币;贷款种类为信托贷款;贷款年利率为;贷款期限为年,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
第三条出质的权利
1、本合同中出质的权利是指甲方在年第号《资金信托合同》所设立的信托项下的元信托资金所对应的信托受益权。
2、本合同项下出质权利的所有有效证明文件和资料凭证(包括但不限于甲方持有的年第号《资金信托合同》及付款凭证正本)由甲方按乙方要求交与乙方保管,同时乙方应向甲方出具收据。
第四条质押担保的范围
质押担保的范围包括贷款本金、贷款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实现质权的费用和所有其他应付费用。
第五条质押担保的期限
质押担保的期限自贷款合同生效之日起,至贷款合同中约定的借款人全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后6个月。
第六条质权的实现
如果借款人未在贷款合同约定之日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的,乙方
有权独自或聘请评估机构对甲方出质的信托受益权及其所对应的信托财产进行评估,并有权将甲方出质的信托受益权及所对应的信托财产进行处置(包括但不限于折价、拍卖、变卖)。处置后所得的金额如超过乙方为借款人提供贷款的贷款本金、贷款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实现债权的费用及实现质权的费用,则乙方有义务将超出的部分返还给甲方。如处置后所得的金额不足以弥补上述金额,则乙方有权继续向甲方追偿。
第七条甲方权利和义务
1、甲方有权要求乙方给付证明质押成立的书面凭证;质押期满后有权要求乙方返还质押标的;
2、甲方应向乙方提供有关本合同项下的出质权利所有权的有效资料;
3、在本合同有效期内,未经乙方书面同意,甲方不得将本合同项下的出质权利做出赠与、转让、再质押或任何其他方式的处分。
第八条乙方权利和义务
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乙方有权处分本合同项下的出质权利,并从处分后的价款中优先受偿:
(1)贷款合同约定的贷款本金及利息的还款期限已到,而借款人未依约归还贷款项下本金、利息及其他费用;
(2)出现使乙方在本次贷款项下的债权难以实现或无法实现的其他情况。
2、当本合同项下出质权利价值发生变化,不足以担保贷款的全
部本息及应付费用时,乙方有权要求甲方及时提供其他资产进行抵押、质押,直至足以担保贷款的全部本息及应付费用的清偿时止。
第九条违约责任
违约方因违反本合同或其他违约行为给守约方造成损失的,违约方应按守约方的实际经济损失予以赔偿。
第十条合同生效
本合同自甲方签字、乙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之日起成立,在完成信托受益权凭证交付之日生效。
第十一条协议的变更和解除
本合同生效后,甲、乙双方不得擅自变更和解除合同;
本合同任何一方需要变更本合同条款或解除本合同时,应经双方协商一致达成书面补充协议。
第十二条通知
本合同有效期内,合同所涉及的任何一方变更住所、法定代表人、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传真,应在变更后7日内书面通知对方。第十三条争议的解决
本合同双方因本合同或在履行本合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应首先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协商或调解不成的,诉讼的管辖法院为合同履行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第十四条合同组成甲方根据本合同向乙方提供的有关材料、年第号《资金信托合同》,以及其他变更本合同条款的协议,均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第十五条本合同手写部分与打印部分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六条本合同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如无规定的,由本合同各方协商,另行签订书面补充协议。第十七条文本
本合同正本一式二份,甲、乙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代表人:(签字)代表人:(签字)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