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知识产权法保护问题研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花旗营校区
《知识产权法》课程论文
题
目: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知识产权法保护问题研究
学
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花旗营校区
专
业:软件工程
学
号:20128344035
姓
名:王振忠 目录:
引言
2 虚拟角色商品化权基本问题讨论
2.1什么是虚拟角色 2.2虚拟角色的特征 2.3为什么要保护虚拟角色 3虚拟角色商品化权基本问题讨论
3.1虚拟角色商品化的概念 3.2虚拟角色商品化保护的客体 3.3商品化的性质分析
4虚拟角色商品化知识产权法保护现状及缺陷
4.1著作权法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及缺陷 4.2商标法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及缺陷 4.3专利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及缺陷 5完善虚拟角色商品化权只是产权法保护的对策
5.1加强著作权法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 5.2健全商标法对虚拟角色的商品化权的保护制度 5.3完善专利法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
1. 引言
在一般创作需要中,小说,电影,动漫,电视剧等作品中包含许多虚拟的角色形象. 优秀作品的作者通过自身创造力使这些形象深入人心随着作品深入的发表与推广 作品中的形象被大众所熟知,虚拟角色因此也拥有了相应的社会辨识度和形象号召力.一个深入人心的角色,不仅使作者和作品更上一层楼,同是也因其广告笑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近年来 我国大力复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文艺作品数量大大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我国,角色从属于作品,并不能单独存在所以很难被保护,这种情况下虚拟角色可以被商家任意使用损害了原作者的利益,也有不法商家对角色进行篡改,导致角色形象显著性降低,损害想象价值.2. 虚拟角色商品化权基本问题讨论
2. 1什么是虚拟角色
虚拟角色又称虚构角色,存在于电影,电视剧,动漫,小说中,富有自身外形,性格合行为特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有关文件认为,虚拟角色所指称的艺术形象包括"在电影,电视剧,动漫等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动物或机器人等,也包括用语言表现的作品中出现的人物"
2. 2关于虚拟角色的特征
从前述虚拟角色的概念中可以得出虚拟角色有一下特征:
1. 虚构性.虚拟角色创作产生,其形象,个
性,动作,表情均由作者编造,无论取材都于现实生活,虚拟角色一定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
2. 具有象征特征.虚拟角色需由一系列创作
要素组成,包括名称,造型,形象,语言,表情,声音,性格以及经典动作,口头禅等象征性特征.通过这些特征,虚拟角色获得了自身独特的个性特征,巨头一定的辨识度,这也是虚拟角色能够从作品中分离被独立使用的前提.
3. 相对独立性.虚拟角色产生于作品中,是
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却能从作品中分离,将其独立利用也可产生一定的文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4. 表现形式多样性.根据表现形式不同,虚
拟角色可分为文学角色,试听角色和卡通角色
3. 3 为什么要保护虚拟角色
只是产权学者曾指出"任何认真研习只是产权法的人现在都不能忽视支持或反对这些权利的经济学的观点.就法律而言,法学家不仅要考虑法的正义性合合法性,而且还要考虑法律的效率性
站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立场,必然要求法律为虚拟角色设定相应的财产权进行保护.只有通过有效保障创新者的利益的机智才能激励人们从事智力创造,产生更多的智力成果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具体来说,笔者建议引入虚拟角色商品化权概念对这种权利进行专项保护
3 虚拟角色商品化权基本问题讨论
3.1虚拟角色商品化的概念
宏观上讲商品化权的客体包括两类:虚拟角色和真实人物形象.在美国上述形象的权利被分别归于"角色权"和"形象权".20世纪60年代,日本司法界从美国引入该权利概念并称作"商品化权".
商品化权是现代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权利类型,尚在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中.
商品角色商品化权是一种新型权利,综合近年来相关理论和事件对这种权利内涵的表述,笔者尝试将虚拟角色权定义为:将创造性作品中塑造的具有个性特征的虚拟形象艺术形象,进行二次开发用于商业促销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3. 2关于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个体
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客体为虚拟角色,从经济价值考虑,并不是所有文艺作品中的虚拟角色都必然受到商品化权的保护,作为商品化权客体的虚拟角色应具有以下特征:形象完整性,形象知名度,形象商品化. 3.3商品化的性质分析
商品化权的性质在理论界一直是争论的主要对象,有新型人格权说,新型只是产权说,无形财产权说等多种学说.各种学说都有相应的理论依据,之所以在定性上有争议,除了商品化权是新兴权利理论不成熟的原因之外,笔者认为还因为商品化权依保护客体的区别,本身即有不同的性质倾向.首先,行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角度考虑,这种权利对权利人的人身依附性不是很强,权利人可以将其随意转让给他人使用,因商品化权不符合人格权的性质特征;其次,从真人形象商品化权的角度考虑,其对人身有一定的依附性,但不同于只是产权侧重于对智力成果独创性的保护,因而商品化权也不符合知识产权的性质特征.笔者考虑,从商品化权利人可以利用真实或虚拟形象创造经济利益,并且可以讲这种权利转让给他人这些特征来看,商品化权更倾向于一种财产权,又因其没有物质性的表现方式,所以可将商品化权宏观上归类于一种无形财产权,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真是任务形象权等可作为商品化权的下位概念处理.4虚拟角色商品化权只是产权法保护现状及缺陷
在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虚拟角色商品化活动日趋频繁的情况下,为角色商品化权提供合理的保护是必要的,笔者认为,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以民事特别法的形式。制定专门的虚拟角色商品化权制度,但鉴于当前虚拟角色商品化的体系并不完善,根据根据各国的律法跟司法实践,可通过对现有知识产权法律的灵活运用及晚上扩充,在具体情况下选择相应的法律使用,可通过对现有知识产权法律的灵活运用及完善扩充,在具体情况下选择相应的法律适用,对角色商品化权提供保护。
4.1 著作权法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及缺陷
虚拟角色一把是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中塑造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典型形象,在整部作品的背景下体现出世作者的创作思想,同是著作权保护创造性,这就为角色的保护创造了符合逻辑的来源、“角色从属于作品,作品是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那么角色也应当属于著作权保护的范畴。”虚拟角色对著作权保护具有天然的要求 著作权法对于虚拟角色提供一定的保护,尤其是对于一些知名的国内外卡通角色。但是由于著作权与虚拟角色商品化权在对象范围,保护目的,所处领域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依据著作权法保护虚拟角色商品化权仍然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1 文学作品角色保护的条件难确定 2可著作权行对于形象因素的限制 3救济措施不合理 4.2商标法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及缺陷
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角色的权利人可以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将虚拟角色或虚拟角色元素注册成为商标,那么自然的可以收到商标法的保护。商标本身除了具有标志作用,还含有广告宣传,质量担保等作用,对公众的消费引导发挥着明显的影响,在我国已有不少的权利人通过将其创作的角色进行商标注册的成功事例
与著作权发保护模式相比,商标法为角色提供了更宽泛更灵活的保护。不受著作权保护的虚拟角色元素只要进行了商标注册,就受到商标法的保护,并且,商标权可以通过申请得到续展,从而可以享有永久的保护,只要改虚拟角色持续作为某一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标志,就不会因为著作权保护期限届满而与作品一起进入共有领域。与拙作全发保护模式相比,采用商标法保护模式,更有利于虚拟角色的权利人维护自己的权益 商标法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利保护的缺陷
以 商标权模式的确能够给虚拟角色的权利人提供一定的九级,但是商标权与商品化权毕竟是两个有着诸多区别的权利类型,由此决定了通过商标权看来保护商品化权将存在不可避免的弊端:1.商标注册申请主体的限制 2.声音不能被登记为注册商标 3.行政确权周期的限制。
4.3专利法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及缺陷
商品化权人将确定虚拟角色因素融于外观设计之中,如果获得专利,是可以通过专利法得到保护的。
知名虚拟角色因其已具有顾客吸引力,经营者将其申请为外观设计专利,成为商品的特有包装,装潢,对提高唱片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一个普通的闹钟可能并不会引起消费者的兴趣,但如果一个具有知名卡通形象的闹钟就会得到消费者的喜爱。
外观设计专利权是一种垄断性权利,权利范围较其他权利更大;根据专利法的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人的垄断实施权是指外观设计专利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的制造,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专利法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提供一定的保护,但是这种保护方式也有明显的缺陷:1.外观设计新颖性的限制 2.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较窄 3.与其他保护方式的竟合或冲突 5完善虚拟角色商品化权只是产权法保护的对策
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没有关于虚拟角色商品化权或商品化权的明确规定,鉴于当前商品化的体系并不完善,根据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我国可以通过对现有法律的灵活运用及完善扩充,在具体情况下选择相应的法律适用,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提供保护.5.1加强著作权法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
笔者建议在著作权中建立对于虚拟角色的保护体系,并将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内容引入著作权法,作为著作权人享有的一种财产利益,允许虚拟角色的著作权人亲自或通过授予他人进行虚拟角色的二次开发利用,现实虚拟角色的商品化利用价值:1.明确文学作品角色合虚拟角色形象要素的保护 2.确立合理的赔偿标准。5.2健全商标法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制度
笔者建议扩大商标注册人的范围,允许积极引导和鼓励作为虚拟角色创作作者或者著作权人的自然人进行商标注册,对商标法保护的客体商标需要做进一步的扩大皆是,对于声音也可以列入其中。充分利用防御性商标制度,给予已注册商标的虚拟角色全方位的保护 :1.放宽虚拟角色创作者注册商标的资格限制 2.将角色声音列入对商标法保护范围中 3.将商标异议程序后置 4.防止商标抢注 5.3完善专利法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
笔者建议虚拟角色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新颖性设一定宽限期。在认定产品的相同或近似问题上的作品作相对宽松的皆是,在保护好在先权利的同时兼顾公共利益,并继续加强专利法及专利制度的宣传普及,提高虚拟角色商品化权人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意识:1.对虚拟角色盛情外观设计新颖性宽限期2.对产品宽松解释 3.保护在先权利4.加强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专利保护宣传
结尾:虚拟角色商品化活动已成为现代商品经济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虚拟商品化权也逐渐深入社会经济生活中,我国虚拟角色商品化权还在一个崭新的概念,对于这一方面的还比较薄弱,所以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起来,学习外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的经验深入研究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基础理论。
第二篇:虚拟装备归属权问题的辩论材料总结
网易游戏市场总监黄华就说:“这些所谓的‘虚拟财产’都是属于游戏开发者的。就像一个软件一样,著作权是属于软件开发者的。玩家只是游戏的‘使用者’和‘体验者’。”
盛大网游的《热血传奇》在其用户协议上也有明文规定,“热血传奇网络游戏运营过程中产生并储存于盛大网络数据库的任何数据信息的所有权均属于盛大网络”。
去年年底,国家税务总局下发通知:个人通过网络收购玩家的虚拟货币,加价后出售取得的收入,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算,缴纳20%个人所得税。既然政府公开对“虚拟货币”征税,是否可以理解为国家对网民虚拟财产的认同和保护?
针对上述疑问,国家税务总局相关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征税的原则是只要取得收入,就会征税,至于取得收入的合法性不是税务部门所管辖的范围。对于玩家获得的虚拟财产征税与对玩家的虚拟财产所有权认可是两码事。对虚拟财产征税也不一定就承认其虚拟财产的所有权。
“虚拟装备是属于运营商的。”网易互动娱乐部联席总监李日强认为,“虚拟装备的实质只是运营商服务器里面的一个数据。它是运营商向玩家所提供的服务中的一部分。玩家花钱来享受我们的服务,并不等于他们就购买了游戏,比如购买Windows软件的用户,他们只是花钱来享受微软的服务,并不代表他们就拥有了Windows这个软件的所有权。”
一位网游点卡渠道商认为,因为运营商拥有空间环境的制造能力,游戏世界里的所有人物及装备都应该归游戏运营商。
如果真的立法确定将虚拟装备的所有权定性给玩家,那么整个网游市场将会经历巨大的震动,因为一旦运营商在更新数据等服务环节上出现失误,受到损害的玩家将依法向运营商发难,后果不堪设想
违规操作运营商是否进行处理?
属于游戏版权所有者~~~也就是游戏公司的财产~
靠,等公司要倒闭了你还以为虚拟财产是你的吗???你给钱只是买了暴雪的服务,并没有买到游戏,就好象单机游戏禁止刻录
再说了 虚拟物品现金化=外挂=游戏论为垃圾 被害死的游戏还少吗? 想靠WOW发财的滚出去 WOW不欢迎你们 去找别的游戏发财吧
根据《魔兽世界》的使用条款,已经明确地声明该游戏中的所有内容皆属于《魔兽世界》的财产,他们也不允许游戏中物品在现实世界中换取真实金钱。
知识产权说。该学说认为,虚拟财产属于智力成果,应列为知识产权中的著作权范畴。它是网络上传输的一些数据,对于开发者,应作为知识产权中的著作权来对待;对于玩家,则属于著作权的使用权,玩家购买或通过过关斩将获取,并非获取对这些数据的独占权和所有权,而是获取了对虚拟武器的使用权。
对于虚拟货币,国家文化部、商务部曾在2009年6月26日联合下发《关于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 知”严格禁止用虚拟货币购买实物,并首次明确了网游虚拟货币的定义,即由网游运营企业发行,游戏用户使用发行货币按一定比例直接或间接购买,存在于游戏程 序之外,以电磁方式存储于游戏企业提供的服务器内,是以特定数字单位表现的一种虚拟兑换工具.而虚拟道具是由虚拟货币购买得来的。
‘虚拟财产’是游戏公司自身制定的游戏程序和规则的产物,其规则的制定和修改到目前为止还掌握在游戏公司自身手中。”
游戏角色和道具只是单纯的数据,没有物理性质,所以不是物品。而且这些数据都是运营商的服务器中本来就存在的,只是转移到了玩家手上。所以玩家对于这些数据没有所有权。
虚拟财产的所有权是官方的 运营商+开发商我们所支付的 是使用费用 通俗点讲 那叫租金...运营商有个最简单的理由,就是注册帐号或进入游戏时,有个玩家协议„
点卡更好说了,充点卡,运营商只认为它卖给你的是游戏虚拟货币,而不是游戏道具。而且在注册游戏时你已经承认了帐号就是运营商的,你的充值只不过是你一厢情愿地给运营商捐钱而已„
那么玩家是不是一无所有呢?不是,玩家对自己账户下的虚拟人和物拥有使用权。开发商/运营商是不能轻易动的,因为涉及服务质量的评价(也只是这样了
参考腾讯,前段时间某人重金买来的特殊QQ号码被盗,提供所有充值证明,腾讯表示号码已收回,属于腾讯所有。再举个例子,每人手机费交了那么多,最终号码也还是属于移动和联通的我觉得应归属运营商和开发商,而非玩家。商家向玩家提供的,实际上是一种娱乐服务,而不是一种确定的物体--道具,更不是一项可以产生价值的工作。
娱乐,是一种消费方式,例如去KTV唱歌跳舞,你出了力,你付出汗水,并不等于你创造了价值,恰恰相反,你必须支付代价。游戏道具,是保证娱乐这项服务能够正常进行必须的物品,因此,你也不能在唱歌之后,拿走麦克风,不论麦值几何
协议:另外,在适用法律允许的最大范围内,我们并不担保我们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一定能满足您的要求,也不担保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会被中断,并且对产品和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以及信息是否能准确,及时,顺利的传送均不作任何担保。"
你是不是没搞清楚主体...网络游戏的主体是道具么 是游戏人物么...是游戏服务啊喂~那些装备 金币都只是游戏服务的一部分啊...哪有什么叫'挣来或买来'啊
1、玩游戏,这个是一种劳动付出还是一种休闲?
2、歌曲是歌手/写手的财产,因为歌曲是他们创作的,那么正回到我第一个问题,网络游戏跟唱歌为什么不一样? 你玩网络游戏是在消费游戏厂商制作的东西,而不是去创作游戏里面的东西
游戏又不是生活必须,觉得运营商规定不合理,不玩不就得了,或者选你认为规定合理的游戏玩,这是双向选择的事,又没人逼你玩,市场经济下自然会自动调节。
运营商要负责人,因为他提供的客户端不安全,要赔。这又是无理取闹。运营商给你的是游戏客户端,不是保险箱。运营商提供的是游戏服务,不是虚拟物品的保管。这和ATM取钱时被盗取银行帐号不同,ATM机是银行维护的,游戏客户端是玩家自己维护的。
2、我天天在某个歌厅练某一首歌,练好了,那么我是否可以宣称在这个歌厅里面,我对我练的这一首歌拥有所有权?
3、如果游戏里面的道具是玩家的财产,那么如果厂商停止运营,关闭了游戏服务器,厂商是否需要对玩家的虚拟道具进行赔偿?厂商关闭游戏服务器的行为毫无疑问将导致玩家虚拟财产的灭失
第三篇: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
湖南科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
唐程
[摘要] 本文将针对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重点阐述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程与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经济发展;专利
Tang Cheng [Abstract]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ocuses o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 China and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process, analyze its causes, and propose improvement measures for China's urban economy development of theoretical basis.[Key word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protection;economic development;patent
经济全球化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加剧了各城市之间的竞争。提高综合竞争力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知识产权制度是一国保护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果的重要法律制度,是世界各国在技术、产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展开激烈竞争的战略手段。世界贸易组织将知识产权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列为三大支柱,足见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在经济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当今社会,知识产权的保护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知识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为了更好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切实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一、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
知识产权是指专利权、商标权、版权(也称著作权)、商业秘密专有权等人们对自己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民事权利。知识产权法,就是保护这类民事权利的法律。
知识产权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一切经济活动都以知识为基础,所有的经济行为都依赖于知识的存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科学和信息传播手段的日益发展,当代人类社会的知识总量在质与量、深度和广度、内涵与外延等方面迅速扩张。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换湖南科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句话说,知识、信息是经济长期增长的首要因素,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先导作用。正如温家宝总理所指出的,“在世界范围内知识和智力资源的创造、占有和应用,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促进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各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基础。”可见,拥有知识产权,特别是拥有一大批科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已成为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也强调,知识产权是促进经济增长和财富创造的有力手段。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经济主体通过创新产品或改进已有产品所带来的利润推动了技术进步。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增强综合国力的作用日益突出。从世界各国情况来看,鼓励技术创新最根本的是要建立一种机制和—种制度,为技术创新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良好的法律环境。国内外历史证明,知识产权制度是推动和保护技术创新的强有力的法律制度和有效机制,是政府推动技术创新的核心手段。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知识产权己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促进了知识产权制度的不断变革。知识产权制度能激励知识创新和技术发明,促进信息的获取和传播,但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增长也有一定的负作用,它会导致知识和技术的垄断,不利于知识产品的传播与扩散。经济学理论也指出,知识产权制度能对经济增长起到许多影响,一些是积极的,另一些是消极的,这些影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每个国家的具体经济文化环境。
二、认识和正确对待知识产权
严格来讲,知识产权在中国也仅仅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被广泛的谈及.大多数人对此的认识还不够。因此,当我们走向国际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诸如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问题。事实上.我们的企业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也确实遇到了上述的问题。那么,中国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知识产权呢?
总体来说,中国在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管理等方面的水平还不高。很多企业没有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有的企业在做技术研发时.忽视专利查新。当在研发上投入大量资金后.才发现同类技术已被申请专利.更严重的是自己辛辛苦苦开发的产品被诉侵权,结果造成更大损失;还有的企业遇到知识产权纠纷时怕应诉,放弃依法维权。因此,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和正确对待知识产权。
第一,我们的企业家要认识到,知识产权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更是一种社会道湖南科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德。为了拥有一项知识产权.权利人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资金和劳动.因此才需要知识产权制度对他们加以保护。只有人人都尊重保护他人的知识产权自己的知识产权才不会受到侵害。
第二,重视技术创新与开发,学会科学的创新与开发方法同时注重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企业不仅要加大研发投入,在技术上不断推陈出新实现专利产业化.也要及时将自主创新成果、核心技术在国内外申请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
第三,学会自我保护和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方法,善于通过多种途径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权。
第四,把对外宣传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所取得的成就当为己任。政府、协会、企业和中介机构,都应加强对外宣传与文流,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企业,了解中国的产品,了解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绩,让世界明白中国的快速发展不仅有利于中国人民.也有力地拉动世界经济的增长.受益的是全人类,为我们需要的外国企业走进来和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
三、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做了哪些
回顾我国近30年来的市场经发展历程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所取得的进步是快速的.取得的成绩是令世人瞩目的。
首先.在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知识产权体制和机制健全上,我国取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上个世纪70代末以来.我国先后公布实施了商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知识产权方面法律法规并加入了一系列知识产权国际公约。设立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国家版权局。这些政府机构分别负资专利、商标、版权等方面的事务。
同时,在海关、公安、检察院和法院设立了相应的知识产权工作机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轨并行形成了权利人维权、产业自律、中介服务和社会监督融为一体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体系。为加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和协调,还成立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领导小组和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组,由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担任组长。对于展会商务部和中国贸促会还专门为其联合制定了展会知识产权保护规定。
其次,在加大对侵权人的打击力度、有效保护权利人的利益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近些年来,我们每年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侵权行为的高压态势.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专利局、工商局、海关联合打击湖南科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侵权犯罪行为.整治效果一年比一年好。仅2006年.就开展了“阳光行动”、“蓝天会展行动”、“山鹰二号行动”、“版百日行动”等7个专项行动。在专项行动中,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836件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988人。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案件6441件;专利、海关、工商等部门受理和查处知识产权案件17243起涉案金额近10亿元人民币.有力地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有效保护了权利人权益。
在宣传教育和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培育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从2004年开始每年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有关部门都在全国范围举行“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2005年,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新进展》白皮书。2006年以来,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每年公布保护知识产权的行动计划。各相关部门举办了“骨干企业负贵人员保护知识产权专题研讨班”.启动了“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等一系列宣传教育和普法教育活动。为方便社会监督.在全国50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综合性的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开通“12312”举报投诉电话和互联网在线举报投诉窗口.形成了便捷、快速、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网。实际上,欧美主要国家直到19世纪中后期知识产权制度依然非常混乱各国政府默许进口技术在国内注册专利以及对外国人专利的漠视等等。美国更是在建国一百多年后的1891年才开始承认外国人的版权。从最早开始出台知识产权法律到初步完善.西方国家用了100年的时间。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中国仅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走完了一些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
四、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已成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因素。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累计受理专利申请达到333.4万件,其中国内申请272万件,占总量的81.8%,发明专利申请达到109.0万件;累计授权专利173万余件。200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三种专利申请57.3万件,同比增长20.3%;授予专利权26.8万件,同比增长25.2%。
知识产权制度是推动我国自主创新的关键保障,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我国经济、科技、贸易和文化发展对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06年5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针对加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重视做好知识产权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指出,“知识产权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湖南科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正确处理激励科技创新和鼓励科技运用的关系、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关系、保护知识产权和维护公共利益的关系、适应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满足国家长远发展需要的关系,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仍然相当滞后。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和目标出发,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第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普遍缺乏。据报载,近年来我国每年取得的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达3万多项,而每年受理的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发明专利申请只有1万多件,还有2万项左右的成果没有取得专利保护。这说明了许多人知识产权意识保护淡薄,他们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知识产权。还有的发明人只是申请中国专利,而不申请其他国家和地区专利,也导致专利大量流失。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自1985年专利法实施至20世纪末,我国向国外申请的发明专利不足3000件,反而将11.3万多项发明无偿地“奉献”给了世界各国。此外,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也存在历史性的原因。自清末以来,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基本上都是“强迫性学习”的产物。建国以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也使知识产权制度缺乏存在的环境。此外,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依靠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行为强制推行的,我国企业并没有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产生积极的要求。
第二,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缺乏。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滞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至今尚未走上正常健康的轨道。虽然我国颁布了《商标法》、《著作权法》、《专利法》等一系列的法律制度,但仍然很不完善。知识产权领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尚且存在。面对量大面广的市场,面对大量存在的违法侵权行为,仍然缺乏健全的管理网络和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第三,知识侵权行为屡有发生。由于知识产品的特殊性,公民很难对这种无形财产归属与占有进行判断,所以许多人将日常生活中诸多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皆视为“合法”。这也是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不断地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而相当多的地区和领域侵权活动仍有增无减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不切实加以改变,必将给我国的知识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第四,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缺乏足够的重视。多数国内企业没有建立专业的知识湖南科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产权保护机制,对国际规则的了解比较贫乏,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参与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的准备和经验不足。
第五,我国知识产权立法上存在较为严重的分散、冲突、缺乏统一性的问题,执法效果不理想。由于各部法律实施的时间不同,因此它们在制定目标、司法和行政保护范围和力度上存在着差异。同时,对于专利、商标、著作权之间的交叉问题应适用何种法律也没有较为完善的具体规定。另外,由于高新技术不断涌现,许多无形财产已超出了原有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所涵盖的范围,我国立法尚显滞后。我国现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处在一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之下,在中央政府层面主管知识产权事务的机构有七八家,这直接导致了执法过程中效率和相互协调性的缺乏,故知识产权执法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瓶颈和软肋。此外,市场机制不完善、研发投入不足、知识产权运用管理能力不强、知识产权行政司法机制不完善等都会影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
五、知识产权保护对策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既有知识经济所带来的良好机遇,又面临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在新世纪,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同时,实现国家的知识化,建设创新型国家。这就要从知识经济的特点和规律出发,在大力发展知识经济的同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来促进知识经济的健康发展。
对于我国的知识产权发展,我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牢固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商标、专利、版权等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宣传工作,要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式,广泛开展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使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知识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同时,要创新宣传途径和方式,把知识产权宣传工作与群众性发明创造、青少年发明创造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宣传效果。通过宣传,不仅要让知识产权的拥有者知道依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的权益,依法与各种形式的侵权行为作斗争,而且让知识产权的利用者也要明白只有依法才能取得知识产权,才能使用知识成果,从而逐步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尊重知识产权,自觉维护知识产权,努力开发知识产权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为知识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湖南科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二)要切实加强知识产权法制建设
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法制建设的经验,从本国的实际出发,进一步修订完善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有效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出的能力,为知识的生产、传递和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努力建设我国保护知识价值的制度环境,促进经济建设更快发展。同时,要加快立法进程,逐步填补法律法规空白,形成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使知识产权保护有比较健全的法律法规保障。
(三)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和打击知识产权违法侵权行为
要不断完善人民法院和知识产权行政机关两条途径并行运作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强化行政执法手段,严格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大幅度提高执法保护的水平和效率;要支持和鼓励建立知识产权自律和维权性组织,逐步健全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知识产权监督体系,逐步建立自觉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善于规避他人权利、有效保护自身权益的长效机制;采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全面彻底地查缴侵权产品等违法活动,维护知识市场的正常秩序。
参考文献:
[1] 许春明.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08. 〃经济与法〃
[2] 董宏伟. 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保护【 J 】 . 电子知识产权,2 0 0 3(1): 3 06 5 [4] 华鹰. 我国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知识产权策略田. 电子知 识产权,2 0 0 6(1 1): 3 4-3 6
第四篇:关于保险受益权问题的研究
保险受益权是保险合同中指定的受益人所享有的,当保险事故发生时向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权利。本文对保险受益权的性质,主体,及其产生,转让和消灭做了一些探讨,认为在保险事故发生前受益人享有的是一种期待的地位而非期待权,保险事故发生后,受益人享有的是财产权。保险受益人制度不仅适用于人身保险中,也应适用于财产保险中。受益权的产生
是基于保险合同对受益人的指定,应当抛弃“法定受益人”这种易引起混乱的说法。在保险事故发生前,受益权不能转让,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受益权可以自由的转让。保险受益权的消灭除了受益权法定丧失的情况外,还可以因受益人放弃受益权,保险合同解除等原因而消灭。相信对澄清实践中的一些误解,完善我国《保险法》中受益人制度有所裨益。
一、保险受益权的性质
保险受益权是保险合同中指定的受益人所享有的,当保险事故发生时向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权利。
一直以来,关于受益权的性质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如李玉泉、羊焕发、吴兆祥等先生认为,受益人在保险事故发生前享有的是一种期待权,在保险事故发生后,这种权利才转化为现实的财产权,即债权。
秦道夫先生认为,在保险事故发生前受益权是一种期待权,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因为受益权不能继承而认为它属于一种身份权;
江朝国先生认为在保险事故发生前受益人所享有的仅仅是一种期待的地位而非期待权,而当保险事故发生后,受益人原始的取得保险金给付请求权,此时的受益权已经是一种既得的财产权;
这些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保险受益权的性质的论断都显得有点模糊不清,即学者们都只是提出了保险受益权的性质是什么,而没有论述为什么,笔者认为江朝国先生的看法有很大的启发性,但是论述的也略显简单,大家的问题无非都集中在保险事故发生前,保险受益人享有的究竟是期待权抑或仅仅是一种期待的地位?而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受益权是身份权还是财产权?那么保险受益人所享有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权利?
笔者认为,保险法上受益权的性质应该分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时段加以具体的分析。在保险事故发生前,受益人享有的是一种期待的地位而非期待权;保险事故发生后,受益人享有的是一种财产权。
以下从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首先,在保险事故发生前,保险受益权的性质。
此时,保险受益人享有的究竟是期待权抑或仅仅是一种期待的地位?
我们知道,期待权,是指因具备取得权利的部分要件,受法律保护,且依社会经济观点,使之成为交易客体,特赋予权利性质的法律地位。[4]而期待是指因具备取得权利部分要件而生的地位。期待权和期待都具备取得权利的部分要件,那么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取得权利部分要件的地位,才构成期待权?亦即单纯的期待的地位和期待权的区别在哪里?王泽鉴先生为我们提供了两条判断标准[5],其一是这种取得权利部分要件的地位是否已受法律的保护。如果这种地位,法律设有保护的规定,当事人已经不能依照单方的行为予以侵害,则为期待权。而如果这种地位,一方当事人可以随时以自己单方的行为予以消灭,则将它归入期待权的范畴并无实际意义,因此此时这种地位应属单纯的期待。其二是此种取得权利部分要件的地位是否有赋予权利性质的必要。这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即法律之所以赋予这种取得权利部分要件的地位予权利的性质,是基于经济以及社会的观点,认为这种取得权利部分要件的地位有成为法律上交易客体的必要。由上所述期待权和期待的区别判断标准,我们对保险事故发生前受益权的性质可以分两种不同的情况来加以分析:
第一种情况,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在指定受益人时就已声明抛弃处分权的[6].当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指定受益人后,对受益人加以自由变更的权利是其处分权。如果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在指定受益人时声明抛弃这种处分权,则一般不允许再变更其已指定的受益人。这时,受益人的地位已经确定,只要保险事故发生,受益人尚生存且没有丧失受益权,则该受益人可以确定的取得保险金给付请求权。这时受益人的受益权具备了取得权利的部分要件,并且由于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抛弃了其自由处分权,已指定的受益人不得再被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单方面变更,受益人对取得保险金给付请求权的期待受法律意义上的保护。符合王泽鉴先生提供给我们的期待权的第一条判断标准。
但是,受益人此时并不能对其取得的这种期待的地位进行任意转让。因为投保人,被保险人是缴纳保险费的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和关系人,如果没有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的同意,或者保险合同没有载明允许转让,就容许受益人将这种期待的地位转让给他人,无疑会增加保险事故中的道德风险,所以受益人此时
第五篇:知识产权法论文——浅谈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反垄断问题
浅谈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反垄断问题
【内容摘要】
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的合法垄断权,但如果知识产权人滥用其专有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就必须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我国2008年8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虽然对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做了规定, 但其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过于原则性,缺乏可操作性。本文浅议了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的关系,并就我国知识产权领域面临的实际问题讨论了在我国建立知识产权反垄断机制的必要性,结合国际知识产权反垄断立法,对我国的知识产权反垄断立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知识产权反垄断法滥用知识产权
2008年10月20日,微软开始启动“正版验证计划”,对于盗版软件实行每小时黑屏一次,并发出“您可能是盗版软件的受害者”等信息。微软此举,引起了人们对知识产权领域许多法律问题的思考。特别是因为微软公司通过软件源代码和其windows系统等已经在相关市场取得了近乎垄断的地位,许多人大声疾呼,在今天这样一个要求“互联互通”的信息化时代,我们能够容忍一个企业凭借其知识产权在某一领域长期拥有稳定的垄断地位吗?法律是否应当对知识产权的行使作出一个约束?法律是否应当禁止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下面,本人将就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反垄断问题展开论述,并结合我国的实际,论述现阶段加强知识产权反垄断力度的重要性,就知识产权的反垄断提出一些建议。
一、知识产权垄断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知识产权垄断是指在以知识、信息为主要资源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拥有者凭借其知识产权的垄断性形成的市场优势地位而限制竞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有的学者认为它具有几个特性:自然垄断性、法定垄断性及知识产权交易的垄断性。实践中知识产权垄断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拒绝许可、搭售行为、价格歧视、掠夺性定价和过高定价、交叉许可与联合经营、恶意申请专利、大面积布设“专利阵”等。
二、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法的关系
知识产权本质上是带有垄断特征的,因此,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在内的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与反垄断法之间其实是存在内在矛盾的:一方面,知识产权所有人因在其发明创造工作中付出了劳动,理应有权通过其发明创造或知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甚至垄断地位;另一方面,因为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为了维护竞争,法律不应当允许知识产权所有人因其合法的垄断地位而妨碍、限制或者歪曲市场竞争。换言之,知识产权制度虽然赋予了创新的权利人以一定时期的独占权,但这种权利的行使有严格的法律限定,绝不仅仅是对权利的保护,而是在满足权利人权益的基础上,应当促使它为全社会服务。
从现实来看,很多企业存在滥用知识产权的问题,特别是掌握知识产权的大公司常常通过强制性一揽子许可、在许可合同中附加不合理条件、利用市场支配地位收取不合理许可费等手段限制竞争、谋求垄断妨碍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损害消费者利益。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流行的所谓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市场垄断化就是一种与知识产权滥用有关的垄断形式。在这种垄断面前,我国企业往往要付出额外的垄断代价。
可以说,知识产权滥用形成的市场垄断在目前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成为垄断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来限制知识产权所有人对权利的滥用呢?各国通行的做法是将其纳入到反垄断法中进行规制。虽然在一般情况下,反垄断法不适用于知识产权领域,只要知识产权的行使不超出权利自身的范围,即使存在垄断或限制竞争的情形,也应被反垄断法所宽容。但下面两种情况例外,一是知识产权的行使对市场竞争的限制已超出其自身的范围,二是虽未超出权利自身范围,但可对市场竞争带来不应有的限制。出现这些情况时,就应适用反垄断法。此外,还可通过专门立法规制知识产权垄断。
三、我国健全知识产权反垄断机制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及国际竞争环境的改变,现在诸多跨国公司已经将知识产权领域作为其全球竞争的新战场。
据不完全统计,跨国公司的经济活动在全球经济活动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分别是:国际贸易占60%,技术贸易占60—70%,对外直接投资更是占90%。有人把跨国公司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产权布局形象地比喻成新一轮“圈地运动”。近几年,跨国公司在中国申请的各类专利数量激增,表明这轮“圈地运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不仅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将落入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埋伏圈”或“地雷阵”。更严重的是,中国这个正在高速成长并有潜力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消费市场,有可能会完全处于跨国公司的掌控之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知识产权法专家吴汉东教授指出,当前,跨国公司一方面基于研发优势,在我国大量申请专利,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跑马圈地,对中国企业构成影响;另一方面,就是利用掌握世贸规则的法律优势,加强对中国企业侵权指控,甚至组成来华打假团,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对中国企业提出指控。
跨国公司针对国内企业频频提起侵权诉讼,近年来就连续发生了德先与索尼、思科与华为、DVD专利权人联盟与中国DVD生产企业、英特尔与东进公司、通用汽车公司与奇瑞汽车公司之间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其实质是跨国公司凭借其技术垄断地位,对消费者实施价格歧视,收取高额的专利许可费,并滥用其市场地位实施不正当竞争。
同时,像英特尔这样的跨国公司在我国国内和国外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知识产权策略——在我国国内大规模启动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或利用各种技术措施保护知识产权。在四川德先诉日本索尼一案中,索尼的做法即是例证。索尼并未在其他国家采取类似智能识别技术的措施,尽管其公开声明说在中国采取这种做法是“曾陆续收到少数用户由于使用仿冒电池而导致了机器冒烟、着火、破损等事故报告”的缘故。其实,这种做法的背后现象却是,当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频频以
侵犯其知识产权的名义对中国企业提起诉讼的同时,在国外很多国家却不得不面对滥用知识产权的调查。比如,英特尔公司在2004年初对我国刚刚出台的无线电局域网国家标准WAPI进行知识产权狙击,2005年初又以侵犯其知识产权的名义将深圳东进公司告上法庭。但与此同时,英特尔公司却因涉嫌违规先后在欧盟和日本接受了长期调查。
以上诸多案例反映出了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之间日益突出的知识产权纠纷。为了规制一跨国公司涉嫌在我国的知识产权滥用行为,需要健全我国的知识产权反垄断机制。
四、国际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立法
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在重视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也非常重视规制知识产 权权利滥用。可以说,越是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高、力度大的国家,其规制知识产权权利滥用行为的力度也越大。
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滥用权利要以权利的存在和受保护的程度为前提和基础,知识产权保护的水平越高、力度越大,其被滥用的可能性也越大,相应地,其被滥用后的危害也越大;另一方面则在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高的发达国家,其市场机制比较健全,相关配套的法律制度比较完善,尤其是有一套比较健全的竞争法律制度确保市场竞争的自由和公平,对包括滥用知识产权在内的非法限制竞争行为进行着比较严格的规制。
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对知识产权反垄断问题的研究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他们坚持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的利益平衡机制,并制定具体的指南和规章,设置专门的执法机构,设计合理的执行程序,较成功地解决了实务中的诸多棘手难题。
(一)WTO协议中关于限制滥用知识产权的规则
为防止滥用知识产权和限制垄断,《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在强调保护创新者利益的同时,明确提出成员方须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滥用合同许可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来削弱竞争,阻碍技术跨国转移。
TRIPs协议有两个目标:一方面,有效保护专利所有者的利益,鼓励创新;另一方面,鼓励公众使用创新技术,促进创新技术的扩散。
TRIPs协议第一部分第七条提出知识产权保护的目标:“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实施应当有助于技术创新以及技术转让和传播,增进社会和经济福利,维护技术知识的创新者和使用者的共同利益,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平衡。”第八条第2款还明确规定,为了防止权利所有人滥用知识产权,或者不合理地限制贸易或对技术的国际转移产生不利影响的做法,可以在本协定规定的范围内,采取适当的措施限制滥用知识产权。协议第四十条第1款规定:“全体成员一致认为: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某些妨碍竞争的许可证贸易或条件,可能对贸易具有消极影响,并可能阻碍技术的转让与传播。”
虽然TRIPs协议没有详细罗列反竞争的滥用知识产权行为,但是指出了技术许可中存在的主要反竞争行为。如:要求以许可技术为基础的再创新成果的优先权;为防止有效期以外的竞争,采取强制性一揽子许可等等。由此可见,限制滥用知识产权和非法利用技术垄断都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美国知识产权保护与反托拉斯法共同促进创新
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2007年4月联合发布《反托拉斯执法与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和竞争》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是继1995年《知识产权许可的反托拉斯指南》(简称1995年《指南》)公布11年之后由同样的执法机构公布的,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在知识产权保护与反托拉斯执法之间求得平衡,以保证知识产权制度和反托拉斯能达到“鼓励创新、勤勉和竞争”的共同目标。
(三)欧盟与美国在知识产权领域反托拉斯法进一步融合欧共体委员会于2004年4月27日颁布了《772/2004号规章》。其特点是与美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反托拉斯法执法指南进一步融合,同时采用了“安全港规则”。这不仅能进一步促进技术的研发和传播,达到竞争与技术创新的平衡,而且也使得美国和欧盟在技术创新政策和竞争政策上的统一,有利于技术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
(四)日本修法以适应新形势下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法的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从而越来越强调知识产权保护,但该战略也同时明确提到了竞争政策的重要性。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于2007年9月28日颁布了《知识产权利用的反垄断法指南》。
《指南》是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就《禁止垄断法》第21条的适用除外条款所作的理解和适用,或者说是对该条“权利行使行为”进行界定的基本政策主张。
以上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立法,对规制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与此相比,我国知识产权反垄断立法的研究还相当薄弱。因为我国对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系统研究是在1979 年起步的,至今不足30 年,而且在这一研究阶,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加强和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对知识产权权利滥用问题则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五、我国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及相关建议
在2008年8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成为规制重点。
针对知识产权的反垄断,反垄断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依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不适用本法;但是,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适用本法”。
尽管我国反垄断法中关于知识产权反垄断的规定还很原则,也缺乏可操作性,但它仍然是我国市场化进程中一部里程碑式的法律,因为它向人们彰显了一种趋势:任何企业都要有公平竞争的意识。
由于反垄断法仅用一条条款规定知识产权和反垄断的关系,对什么是滥用知识产权,什么是排除、妨碍竞争,并没有定性规定。因此一些学者建议依据反垄断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和其他相关规定,在制定实施细则时明确以下知识产权滥用行为,并明确设置滥用知识产权的垄断行为的罚则及救济措施。
1)拒绝许可。即知识产权人利用自己对知识产权所拥有的专有权,拒绝授 予其竞争对手合理的使用许可从而排除其他人的竞争,以巩固和加强自己的垄断
地位的行为。2003年美国思科公司与我国华为公司的知识产权纠纷中就明显反映出思科公司涉嫌知识产权拒绝许可。
2)搭售行为。搭售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捆绑成一种产品进行销售,以 致购买者为得到其所想要的产品就必须购买其他产品的行为。例如,美国微软公司滥用其在操作系统软件领域的垄断地位,将自己的媒体播放器和“视窗”操作系统捆绑销售。
3)差别对待。指企业在提供或接受产品或服务时,对不同的客户实行与成本无关的价格上的差别待遇。卖方对购买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产品或服务的买方要求支付不同的价格,或者买方对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产品或服务的卖方支付不同的价格。差别对待使得提供或接受相同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的交易机会不同,尤其不利于中小企业获得公平竞争机会。例如,美国微软公司视窗 98在我国大陆市场零售价为1980元,在美国为90多美元,在日本售价合为600—1200元人民币,在香港为1600元人民币,我国消费者因为微软公司的差别价格一年就要多支出10个亿。
4)掠夺性定价。指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跨国公司实力雄厚,有能力承担暂时低价造成的损失,但给国内竞争者生存带来严重困难。例如,日本柯达胶卷在中国长期倾销而未受到中国重视。
5)过高定价。是指企业在正常竞争条件下所不可能获得的远远超出公平标准的价格。例如,中国生产的DVD有80%以上出口,每台要交的各种专利费就已达到20美元,而其出口价格每台仅为35美元,制造商每台DVD的利润只有1美元。中国制造业辛辛苦苦一年创造的价值大部分被享有知识产权的跨国公司攫取。
6)知识产权交叉许可与联合经营。例如,DVD专利权人联盟6C和4C等的联合许可行为中就有很多涉嫌滥用知识产权非法限制竞争的问题。早在2002年,中国台湾地区公平交易委员会就裁定菲利浦、索尼、TaiyoYuden三家外国公司在台湾地区进行的 CD—R产品专利联合许可违反了台湾的公平交易法。
另外,构建和完善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行业自治组织也势在必行。我国加入WTO后,行业协会(商会)在国际贸易纷争中的协调、谈判、加强行业自律、了解国际规则,制定技术标准,关注市场趋势和引导市场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不但可以为国内企业的合作,共同结成战略联盟,加快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技术的开发提供良好的沟通平台,而且可以引导国内企业在对外合作的合同中重视知识产权条款的制定。同时,对于抵御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行为,集体的行业协会也比单个企业的力量来得大。在德先诉索尼一案中,我们就听到了中国电池工业行业协会声援的声音。
此外,我国应该对国外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立法有条件的借鉴吸收,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反垄断机制。
六、结语
凡是权利都存在滥用的可能,知识产权也不例外,当知识产权人滥用其权利, 对竞争带来过分限制时,《反垄断法》的介入就成为必然。近年来,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法律问题已成为反垄断法理论乃至知识产权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实施,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在我国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反垄断机制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才可能构建一套合理的知识产权反垄断法律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先林.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知识产权机制
(2)郭懿美.美国微软反垄断案对IT业的省思.北大法律周刊(学术版).2000(第3卷)
(3)王源扩.试论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反竞争行为及其法律控制
(4)沈才珠,解薇薇.中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立法思考——从中国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危机谈起.法律科学.2005
(5)胡文明.入世后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问题研究.深圳大学学报.2003
(6)莹颖.对微软垄断案的思考.知识产权.2000(5)
(7)乔生, 陶绪翔.我国限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思考.现代法学,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