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央电大2006-2007第二学期法律文书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
试卷代号:107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法学专业 法律文书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
2007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A 2.D 3.B 4.C 5.D 6.D
二、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7.法律文书中需要禁忌的语言有;一是忌方言土语(1分);二是忌污言秽语(1分);三是忌写流氓黑话(2分)。
8.补亢侦查报告书,是公安机关根据人民检察院作出的补充侦查决定(2分),对案件中需要查明的问题,经过调查核实(1分),将查明情况向人民检察院报告时制作的法律文书(1分)。
9.刑事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1分)对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或裁定(2分)提出抗诉时所制作的文书(1分)。
三、写作主题(50分)
10.答案要点及评分要求,(一)首部(s分)
(1)标题(1分);
(2)反诉人和被反诉人的基本情况(4分)。
要求:项目齐全,合乎规范。
(二)正文(40分)
(1)反诉请求(5分);
(2)事实与理由(30分);
(3)证据(S分)。
要求:反诉请求要明确具体,事实要清楚;理由要合情合理;举证要写明有关情况。
(三)尾部(5分)
(1)送达法院名称(2分),(2)反诉人署名(1分);
(3)日期(1分);
(4)附项(1分)。
要求:书写符合规范.
说明:不符合写作要求的,酌情扣分。
四、写作辅题(20分)
1L答案要点及评分要求;
(一)首部(3分)
(1)标题(1分);
(2)呼告语(2分)。
(二)正文(17分)
(1)前言;①依法出庭(1分);②简述开庭前工作情况(1分);③对本案的基本看法(1分)。
(2)辩护意见:①投案自首,依法从轻处罚(4分);②被告人不知情,无主观上的过失(4分);③出事后,被告人保护油箱,避免爆炸,减少损失。同时,他积极将伤者送医院抢救,请法
庭考虑从轻处罚(4分)。
(3)结束语:①归纳辩护词中心观点(1分);②向法庭提出对被告人的处理建议(1分)。
说明:叙写辩护词提纲应符合教材上讲的要求,否则,酌情扣分。
第二篇:法律文书写作试题答案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法律文书的理由中除应论证认定事实的理由外,更应论证(B)A.当事人参加诉讼的理由B.适用法律的理由C.诉讼费用负担的理由 D.公开审理的理由 2.第一审行政判决书中,被告的基本情况应当写明(A)A.被告名称、所在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性别和职务B.被告名称、住所和经营范围C.被告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和职务 D.法定代表人姓名、性别、职务和所在地址
3.公安机关办案部门对于已查清犯罪事实,确认了犯罪嫌疑人,并收集了确凿证据的刑事案件,报请领导批准破案的书面报告是(C)A.破案报告书B.刑事案件破案报告C.呈请破案报告书D.刑事案件破案总结
4.第一审刑事判决书尾部年月日的下行,书记员署名的左上方,应盖上戳记。戳记的内容是(A)A.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B.经核对本件与原本相符C.经核对本件与原本无误 D.原本与本件核对相同 5.监狱起诉意见书送达的机关是(B)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监狱管理机关 D.公安机关
6.公诉意见书在论证部分结束后,应概括阐明人民检察院对本案被告人依法(C)A.提出起诉的决定B.提起公诉的原因C.定罪量刑的意见 D.提起公诉的目的 7.人民法院制作的第一审刑事判决书中,公诉机关应写为(A)A.公诉机关×××人民检察院B.公诉人×××人民检察院C.起诉机关×××人民检察院 D.指控机关×××人民检察院 8.呈请拘留报告书应写明被拘留人的基本情况及(D)A.工作经历B.主要学历C.个人简历D.违法犯罪经历
9.行政裁判文书的事实部分,叙写争议焦点应突出(B)A.原告诉讼请求是否合理B.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C.原告诉讼请求是否合情 D.被告人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理合法 10.法律文书的语体风格属于(D)A.记叙文语体B.说明文语体C.议论文语体 D.公文语体
11.监狱在年终对罪犯进行评审、鉴定时填写的表格式文书是(A)A.罪犯评审鉴定表B.罪犯奖励审批表C.年终评审登记表 D.罪犯奖惩审批表
12.人民检察院经过侦查或审查确认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应依法交付审判,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时制作的文书是(D)A.公诉意见书B.公诉词C.起诉意见书 D.起诉书
13.当事人在合同履行中产生争议时,依法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使用的文书是(B)A.仲裁协议书B.仲裁申请书C.仲裁答辩书 D.仲裁调解书
14.当事人制作的请求公证机构对一定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或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予以公证的申请文书是(D)A.提请公证书B.请求公证书C.公证请求书 D.公证申请书 15.评议笔录的正文应当记明评议的(C)A.方式和方法B.人员和数量C.情况和结果 D.时间和地点
二、写作主题(本大题30分)21.根据下列案情材料,按照《法律文书写作》教材中的要求,拟写一份第二审民事判决书。
王华,男,39岁,汉族,××县××镇人,住××县××镇××街××号。张选,男,36岁,汉族,××县××镇人,住××县××镇××街××号。王华与张选系朋友关系。2006年7月5日,张选因做生意资金周转困难,向王华借款30000元,并向王华出具借条载明:今借到王华现金人民币叁万元整,期限一年,自2006年7月5日起至2007年7月5日止,到期还清。之后,双方口头约定张选应当支付王华4500元利息。一年后,王华多次催要,张选都以种种理由拒绝偿还借款。为此,王华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张选归还借款及利息。一审法院审理查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合法有效,张选应当承担还款付息的全部责任。为此判决:
一、张选偿还王华借款本金30000元。
二、张选支付王华借款利息4500元。借款本息应当在2007年12月20日之前付清。案件受理费450元,由张选负担。一审判决后,张选不服判决结果,向××省××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张选上诉称,被上诉人在原审中提出的用于证明双方约定利息的录音证据,因录音未经本人同意,程序不合法,为无效证据。上诉人与被上诉人所立借条没有约定利息,一审法院判决上诉人支付4500元利息,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撤销一审判决。
王华辩称,被上诉人已在一审中提供了证据,证明双方口头约定了4500元的借款利息,该证据合法有效,上诉人认为证据无效,没有事实依据。请求驳回上诉人的上诉请求。
二审法院认为,双方当事人对于30000元借款的事实均无争议。本案争议的焦点有二:一是双方是否约定了借款利息?二是双方约定的利息数额是否合法。关于第一个争议焦点,王华主张双方约定了4500元利息,应由其承担举证责任。王华在原审期间提供了与张选谈话的录音,同时提供了与其一同前往张选家中,谈话时在场的李仁亮、胡大德的证人证言,均证实王华与张选确实商定了4500元借款利息的事实。虽然该录音资料的形成未经张选同意,但张选在原审、二审期间均未否认该录音资料内容的真实性。而且张选对证人证言未提出异议。因此,该录音资料以及证人证言的内容真实,与争议焦点有关联,可以认定双方已经达成了由张选支付4500元借款利息的意思表示。关于第二个争议焦点,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王华与张选之间确定的4500元借款利息未超过此限度,应当予以保护。因此,二审法院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判决并无不当,张选上诉的理由不成立。
本案由审判员廖明、张强、代理审判员程士林组成合议庭,廖明担任审判长,夏莉莉担任书记员。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第二审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判决。本案一、二审诉讼费用共计900元,由张选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二)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
(三)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
四、写作辅题(本大题15分)22.根据下列案情材料,按照《法律文书写作》教材中的要求,拟写辩护词中辩护理由提纲。
万松,男,汉族,1989年7月2日出生,系××省××市××中学高二学生,住××省××市××街×号。万松与被害人陈平(女,汉族,43岁)系邻居,同住一个四合院内,两家平时常因生活琐事发生纠纷。2007年5月4日早上,万松在院里朗读英文,陈平下夜班回来正在熟睡,被吵醒后很不高兴,便冲到院中大声斥责万松。万松不服与其发生争执,陈平非常生气,上前一把夺走万松手中的英文课本转身回屋。为赶时间上学,万松只好忍气吞声先到学校去上课。当天下午7时许,万松放学后欲向陈平要回自己的英文课本,便来到陈平家。万松敲门入室,见陈平正在削苹果,便向陈平索要课本。陈平余怒未消,起身边骂边推万松出门,此间两人发生拉扯,在拉扯的过程中,陈平手中的水果刀将万松的左手背划伤,万松见状便夺刀,水果刀划伤了陈平的颈部,陈平双手捂住伤口,刀掉在地上,万松捡起水果刀朝倒地的陈平颈部、胸部、腹部等处连续猛刺数刀后逃离现场。陈平因失血过多当场死亡。案件发生后,万松在父亲的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万松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追悔莫及。学校同学对此也深感震惊,认为万松性格内向,不善言语,平时表现较好,此案发生纯属意外。校方亦证明此前万松未有任何违法违纪行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有:法医鉴定、证人证言、现场勘查笔录、搜查笔录、刑事科学技术鉴定书、法医活体检验鉴定书、精神科学技术鉴定书、杀人凶器、现场照片及其他相关书证。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万松因生活琐事与他人发生争执而故意杀人,手段残忍,情节恶劣,后果特别严重,已涉嫌故意杀人,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附: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陈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二、写作主题
21、(一)首部
1、标题。应当分两行居中书写:“XX省XX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编号。应写明:(200X)X民终字第X号。编号中写出、案件性质、审判程序和案号的可得分。
3、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上诉人(原审被告):张选,男,36岁,汉族,XX县XX镇人,住XX县XX镇XX街XX号。被上诉人(原审原告):王华,男,39岁,汉族,XX县XX镇人,住XX县XX镇XX街XX号。
4、案由、审判组织、审判方式和开庭审理过程。上诉人张选因借款纠纷一案不服XX省XX市XX县人民法院(2007)X民初字第X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张选和被上诉人王华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二)正文。
1、事实。(1)写明原审认定的当事人之间争议的主要事实和判决结果;(2)上诉人提起上诉的请求和上诉理由,被上诉人的答辩意见;(3)二审法院审查认定的事实和证据。
2、理由。(1)应当根据判决认定的事实、证据,针对当事人双方争议的事实和理由,依照法律规定,阐明法院对纠纷的性质、当事人的责任以及解决争议的看法,阐明维持原判的理由。(2)判决适用的法律。引用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作为判决的依据。
3、判决结果
写明: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三)尾部
1、应当写明诉讼费用的负担,本案一、二审诉讼费用共计900无,由张选负担。
2、判决书的效力。应在诉讼费用下行写明: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3、合议庭组成人员署名,注明年月日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4、加盖“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印戳,并由书记员署名。
四、写作辅题
22、辩护词中辩护理由提纲如下:被告人实施的行为,虽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但具有如下法定、酌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1)法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一是被告人实施犯罪时未满18岁,属于未成年人犯罪,依法应当从轻、减轻处罚。二是被告人犯罪后主动投案自首,依法应当从轻、减轻处罚。(2)酌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一是被告人因一时激愤杀人,不是有预谋的报复犯罪。二是被告人系初犯,犯罪后认罪态度较好。
第三篇:乡镇管理期末考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乡镇:从行政区划角度解释,乡和镇又称建制乡和建制镇,是指国家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条件,以行政法令或批文的形式,经有关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批准,在农村地区设置的基层行政区域单位。从城镇的角度解释,乡镇是指地处广袤深远农村腹地的镇,即乡村里的镇,它是以与其有直接社会经济交换关系的乡构成的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信息中心。
2、用脚投票原则: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评判的依据是由外来流动人口数量的多少来决定。
3、“双转移”政策:乡镇聚集着一定规模的生产资料、资金、劳动力和需求,有相对集中的交通、通讯、和其他基础服务设施,对工商、金融、服务企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4、村民自治组织:是指在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由群众依法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一种自治组织形式。
5、乡镇政府职能:是指乡镇政府在管理乡镇社会公共事务中的基本职能和功能作用,它反映着乡镇政府的基本任务和活动方向。
6、农民合作组织:是农民在自愿互助基础上联合起来,实行民主管理,以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的组织。
7、镇的孵化器功能:是指乡镇企业更多地从建制镇获得其初期的发展,然后逐渐将其产品或劳务打入城市。
8、乡镇的“钟摆人口”:是指从农村工业化开始以后,乡镇工业及非农产业在镇上大力发展,镇上居民迅速向二、三产业转移,同时大量农民进镇务工经商。
9、有限政府:是指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政府。有所为是指政府要积极主动承担起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职责,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担负保持本区域社会经济稳定运行且不断发展的任务。有所不为是指政府要把属于市场、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智能逐步转移出去,由市场、企业、社会组织承担,把政府专业经济管理部门逐步改组为不具有政府职能的经济实体。
二、简答题:
1、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做好哪几个方面工作?
(1)解决人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认识问题;(2)加强有效制度供给;(3)规范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管理;(4)不断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市场经济体制。
2、如何理解乡镇管理工作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的特点?
(1)乡镇管理是国家管理体制中的最低一级,直接面向农村;(2)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最终都要通过乡镇管理来贯彻落实。
3、乡镇设置标准调适应体现哪几项原则?
(1)分类指导,增加可操作性;(2)完善定量指标体系;(3)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
(4)特殊情况区别对待。
4、建制镇的个性特征是什么?
(1)规模小人口多;(2)有较大的封闭性;(3)直接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4)没有复杂的劳动分工。
5、现行乡镇设置的标准存在什么问题?
(1)指标体系缺乏系统设计;(2)设置的标准可操作性差;(3)分类指导原则体现不够。
6、建制乡和镇的共性特征是什么?
(1)具有一定数量的人口;(2)具有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3)设有政权机构;(4)有一
个行政中心;(5)隶属关系一致;(6)行政地位权力相等。
7、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是什么?
(一)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目标定位的基本依据:(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的要求;
(2)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3)乡镇政府职能的特殊性;(4)乡镇政府职能体系的现状。
(二)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定位:(1)由全能政府转向有限政府;(2)由部门管
理转向行业管理;(3)由控制行政转向服务行政;(4)由随意行政转向依法行政;(5)由权威管理转向民主管理;(6)由单一农业行政转向综合协调行政;(7)由直接行政转向间接行政;(8)由个别行政转向一般行政。
8、乡镇政府政治事务中的行政职责是什么?
(1)治安保卫;(2)民主建设;(3)法制建设。
三、论述题:结合自己所在乡镇的实际论述乡镇的类型如何界定。
1、按照传统行政学的“版块式”划分法,乡镇公共事务可分为政治事务、经济事务和其他社会事务;
2、按照现代公共行政管理学的划分法,乡镇社会公共事务可划分为外部效应边界和公共事务自身的性质两个角度来划分;
3、可从协调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的角度来划分。
2、根据产业、地理、功能等特征分析自己所在乡镇的类型。(1)农业型;(2)工业型;(3)商贸型;(4)旅游型;(5)边界型;(6)城郊型;(7)工矿依托型;(8)交通枢纽型;(9)移民型;(10)综合型。
3、试论述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是中国农村行政环境变化发展的客观要求。(1)农村经济的基本经营制度变革;(2)农村经济成分呈现多元化态势;(3)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4)农村社会结构的分化;(5)农村发生深刻变化;(6)农村社会组织的创新。
四、材料分析题:
1、超级村庄的特点及社会作用:
(1)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超级村庄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广大农村树立乡村崭新形象,创造良好生活环境,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
(2)实现村容整洁,不仅要进行村镇建设和村貌整治,还应当从城乡协调发展高度予以统筹安排。(3)新型超级村镇建设需要与城镇化发展相结合,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因地制宜,走多元发展的道路。(4)新型超级村镇建设要突出传统与乡土特色,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与古民宅。
2、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问题和现状进行分析。
(1)构建新的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2)健全经营机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3)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责。(4)坚持服务“三农”的方向,不断增强服务功能。
五、案例分析:
1、论述基层乡镇领导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基层领导者的素质特征:(1)毫不动摇的勇气,强烈的正义感,坚定的决心, 奉献精神, 迷人的个性 ,勇于承担责任, 富有协作精神 ,果断的决策力;(2)良好的控制能力,有广泛的行业知识(市场、竞争、产品、技术);(3)广泛了解情况(主要领导人及其成功原因、公司文化、历史、制度)。(4)良好的沟通技巧,巧妙的指令艺术具体的工作计划,体察部署的困难,掌握详细情况,恰当的赞美激励,超前的冒险意识,倾听部署的陈述。
2、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问题和现状进行分析。
(1)构建新的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2)健全经营机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3)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责。(4)坚持服务“三农”的方向,不断增强服务功能。
第四篇: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答案20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审美标准是存在于主体心中的理想模式和内在标准,一般来讲美学家研究的是()的标准。1.0 分 A、具体个人 B、具体民族 C、具体群体 D、人类群体 我的答案:D 2生活世界是谁最先提出的?()1.0 分 A、列维纳斯 B、海德格尔 C、胡塞尔 D、萨特
我的答案:C 3被誉为“现代新儒家”的是()。1.0 分 A、胡适 B、冯友兰 C、牟宗三 D、成中英
我的答案:B 4曹雪芹美学思想的核心是()。1.0 分 A、美 B、理 C、法 D、情
我的答案:D 5广义的自然人化是指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1.0 分 A、自然的面貌 B、人对自然的改造程度 C、人对自然的心理状态 D、人和自然的关系 我的答案:D 6不属于《红楼梦》的诗词是()。1.0 分 A、《红豆曲》 B、《枉凝眉》 C、《怅诗》 D、《葬花词》 我的答案:C 7青少年的美育需要注意()。1.0 分 A、要使青少年自由、活泼地成长,充满快乐,蓬勃向上。B、要注重对青少年进行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审美理想的教育。C、要对青少年加强艺术经典的教育。D、以上说法都正确 我的答案:D 8王夫之从哪里引入“现量”的概念?()1.0 分 A、道家学说 B、逻辑学 C、唯识论 D、因明学
我的答案:D 9“乐”可以使人心气平和,这是()的观点。1.0 分 A、荀子 B、老子 C、庄子 D、孟子
我的答案:A 10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0 分 A、自然美的性质实质上是“美是什么”的问题。B、自然美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C、存在着纯审美的眼光。D、自然物的审美价值不能脱离人的生活世界及人的审美意识。我的答案:C 11被苏联美学家卢那察尔斯基称为“俄国的春天”的是()。1.0 分 A、托尔斯泰 B、屠格涅夫 C、普希金 D、契诃夫
我的答案:C 12主张自然美高于艺术美的是()。1.0 分 A、宗白华 B、黑格尔 C、车尔尼雪夫斯基 D、郑板桥
我的答案:C 13把一切强壮有力的东西、力量认为是丑陋的是()。1.0 分 A、文艺复兴时期 B、启蒙运动时期 C、中世纪 D、君主专制时代 我的答案:D 14杜夫海纳的灿烂的感性是指()。1.0 分 A、物理的实在 B、抽象的理念概念 C、情景交融 D、主客分离 我的答案:C 15冯友兰先生认为()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1.0 分 A、阴阳五行 B、人生境界 C、天人合一 D、中庸
我的答案:B 16对休闲描述不恰当的是()。1.0 分 A、是一种生命状态 B、以文化创造和文化享受为内容 C、是一种行为方式 D、侧重于人们精神生活的方面 我的答案:D 17“大”与“崇高”的差异有提到()个。1.0 分 A、二 B、三 C、五 D、六
我的答案:D 18以下对波普艺术的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A、它20世纪50年代萌发于英国。B、杜尚是观念艺术的发起者。C、它指的是流行艺术、通俗艺术。D、它否定了艺术和非艺术的界限。我的答案:B 19写意是中国绘画美学的概念,它与哪一家的美学有密切联系?()1.0 分 A、儒家 B、道家 C、佛家 D、阴阳家
我的答案:B 20《奇特的一生》作者是()。1.0 分 A、柳比歇夫 B、朱光潜 C、汤因比 D、格拉宁
我的答案:D 21“观念比通过观念制造出来的东西要有意思的多”是谁说的?()A、安迪·沃霍尔 B、杜尚 C、福南多斯·阿尔曼 D、欧登伯格 我的答案:B 2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1.0 分 A、感性冲动的对象是最广义的生活。B、游戏冲动的对象是活的对象。C、只有游戏冲动才能实现人格的完美,使人成为自由的人。D、1.0 分 以上说法都正确 我的答案:D 23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国美学大讨论的思维模式是()。1.0 分 A、主客二分 B、天人合一 C、主客统一 D、天人分离 我的答案:A 24“自我实现的人”是由()提出的。1.0 分 A、皮亚杰 B、荣格 C、马斯洛 D、斯金纳
我的答案:C 25()是最具有审美意义的生活。1.0 分 A、劳动的生活 B、狂欢节的生活 C、日常的生活 D、和平时期的生活 我的答案:B 26对于激浪派说法不正确的是()。1.0 分 A、1961年出现 B、主张取消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 C、代表人物是乔治·马西欧斯 D、主张激浪艺术既是一种艺术,又是一种娱乐 我的答案:D 27下列不属于社会美的有()。1.0 分 A、民俗风情 B、人物美 C、休闲文化 D、山川河流 我的答案:D 28以下关于美育的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A、美育属于人文教育。B、美育的根本目的是追求人性的完满。C、美育指的是在知识层面上的全面发展。D、孔子是中国最早提出美育的思想家。我的答案:C 29下列关于“美”的描述正确的是()。1.0 分 A、可以脱离人二存在 B、美具有一定的形状 C、美是纯粹的 D、不存在实体化的美 我的答案:D 30以下哪项不是主客关系的特征?()1.0 分 A、对象性 B、相对性 C、外在性 D、认识的桥梁性 我的答案:B 31标志着尼采哲学诞生的一部著作是()。1.0 分 A、《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B、《人性,太人性的》 C、《悲剧的诞生》 D、《善恶的彼岸》 我的答案:C 32审美活动的核心是()。1.0 分 A、美好事物 B、审美经验 C、人生体验 D、以上都不对 我的答案:B 33认为休闲“天下之乐孰大于是”的是()。1.0 分 A、王国维 B、胡适 C、张潮 D、欧阳修
我的答案:C 3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自()。1.0 分 A、《尚书》 B、《楚辞》 C、《论语》 D、《诗经》 我的答案:D 35《第聂伯河上的月夜》是哪个画家的作品?()。1.0 分 A、列宾 B、库因兹 C、夏加尔 D、列维坦
我的答案:B 36审美心胸又可以称为()。1.0 分 A、平常心 B、童心 C、闲心 D、以上都有 我的答案:D 37下列对美学学科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1.0 分 A、美学是一种人文学科 B、美学是一种交叉学科 C、美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D、美学是一种发展完善的学科 我的答案:D 38“诗无达志”强调的是()。1.0 分 A、诗歌不能表达志向 B、诗歌与意蕴是独立的,毫无关系 C、诗歌意蕴带有某种宽泛性 D、诗歌没有意蕴就不是优秀的作品 我的答案:C 39对高尔泰的叙述不准确的是()。1.0 分 A、他认为超美感的美是不存在的 B、美是人加诸于美的对象的 C、高尔太是主观唯心主义者 D、不能讲美和美感割裂开来 我的答案:C 40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属于()。1.0 分 A、审美的非功利性 B、审美的非自觉性 C、审美的具象性 D、审美的个性 我的答案:B 41不属于北京最有名的八大庙会之一的是()。1.0 分 A、潭柘寺 B、大钟寺 C、护国寺 D、雍和宫
我的答案:A 42相对固定的生活方式显示出审美价值的时候可以称为()。1.0 分 A、民俗 B、狂欢 C、风情 D、节庆
我的答案:C 43“装模作样”的目的是中小资产阶级为了实现与上层精英的()。1.0 分 A、地位认同 B、财富认同 C、文化认同 D、属性认同 我的答案:C 4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0 分 A、悲剧最积极的审美效果是使人正视人生的负面。B、只有由个人不能支配的力量所引起的灾难却要由某个个人来承担责任,这才构成真正的悲剧。C、古希腊悲剧中知道预言是预言实现的条件。D、以上说法都正确 我的答案:D 45谁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并引发了将美学看作时心理科学的思潮?()1.0 分 A、海德格尔 B、费希纳 C、萨特 D、杜夫海纳 我的答案:B 46集中反映朱光潜先生致力于中西美学融合的是()。1.0 分 A、《诗论》 B、《西方美学史》 C、《美学散步》 D、《判断力批判》 我的答案:A 47关于审美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0 分 A、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B、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精神文化活动。C、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活动。D、审美活动是人类唯一的价值需求。我的答案:D 48“玩”是()。1.0 分 A、受约束的 B、没有目的的 C、有目的的 D、功利的
我的答案:B 49以下对高峰体验说法正确的是()。1.0 分 A、高峰体验的欢悦是一种“属于存在价值”的欢悦。B、在高峰体验中,感知对象的意蕴会越来越丰富。C、在高峰体验中往往会失去时空的感觉。D、以上说法都正确 我的答案:D 50以下不属于美学的学科性质的是()。1.0 分 A、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 B、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 C、美学是一门心理学学科 D、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我的答案:C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1自然美就是在自然物、自然风景上面显现的审美意象。()1.0 分 我的答案:√
2文化产业古已有之。()1.0 分 我的答案:×
3美的社会性不在审美主体,而在自然物本身。()1.0 分 我的答案:×
4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无法体现这个时代的风俗习惯。()1.0 分 我的答案:×
5蔡元培企图用一些西方的美学的理论来解释《红楼梦》。()1.0 分 我的答案:×
6诗的意蕴很难用概念来把握。()1.0 分 我的答案:√
7所谓“幻形入世”是作者在小说一开始就给贾宝玉一个形而下的起点。()1.0 分 我的答案:×
8艺术美和自然美是美的重要形态。()1.0 分 我的答案:√
9对于同一首诗歌的解读可以有不同的方式。()1.0 分 我的答案:√
10《文艺心理学》里引过普希金的散文诗。()1.0 分 我的答案:×
11艺术美和自然美都是由心灵产生的。()1.0 分 我的答案:√
12物我交感,人的生命和宇宙的生命互相回还震荡,全赖移情作用。()1.0 分 我的答案:√
13保罗·福塞尔认为不同的格调和品位都会打上社会等级的烙印。()1.0 分 我的答案:√
14诗歌意象是情和景的内在统一。()1.0 分 我的答案:√
15意象是审美活动中情景相生的产物。()1.0 分 我的答案:√
16境界对一个人的生活实践没有指引作用。()1.0 分 我的答案:×
17理性冲动使人受到自然要求的压力。()1.0 分 我的答案:×
18西方美学中的崇高一定有对对象道德的评价。()1.0 分 我的答案:×
19敦煌的壁画中有描述日常生活的场景。()1.0 分 我的答案:√
20基督教文化继承了希伯来文化。()1.0 分 我的答案:√
21要使美学成为国际化的学科,它必须具有多种文化视野。()1.0 分 我的答案:√
22人体美是由形体、比例、曲线、色彩等因素构成的充满生命力的意象世界。()1.0 分 我的答案:√
23时代风貌是一个社会较长时期所显示的相对比较稳定的审美风貌。()1.0 分 我的答案:√
24中国美学中的“大”与西方美学中的“崇高”的涵义是相同的。()1.0 分 我的答案:×
25一个人的格调、品味、气质是先天形成的。()1.0 分 我的答案:×
26动漫产业是一种文化产业。()1.0 分 我的答案:√
27时间的距离和空间的距离有助于产生美感。()1.0 分 我的答案:√
28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境界是完全相同的。()1.0 分 我的答案:√
29中国的茶文化和西方的咖啡文化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情趣。()1.0 分 我的答案:√
30王夫之强调美感的直接性是受禅宗的影响。()1.0 分 我的答案:√
31高科技的发展使人精神生活的空间更加广泛。()1.0 分 我的答案:×
32美并非对任何人而言都一样。()1.0 分 我的答案:√
33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中的认知是存在认知。()1.0 分 我的答案:√
34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是在审美活动中逐渐形成的。()1.0 分 我的答案:√
35文艺既是现实人生的反照,也是现实人生的超脱。()1.0 分 我的答案:√
36一件艺术品的创造,其中心始终是一个意象生成的问题。()1.0 分 我的答案:√
37“庭前柏树子”的典故告诉人们佛法大道就在当下眼前这个世界。()1.0 分 我的答案:√
38美感是从审美意象方面表述审美活动。()1.0 分 我的答案:×
39冯友兰说一个境界首先是功利境界。()1.0 分 我的答案:×
40日常生活是社会生活中最大量最基础的部分。()1.0 分 我的答案:√
41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就是艺术活动。()1.0 分 我的答案:×
42一般人认为日常生活是单调且毫无意趣的。()1.0 分 我的答案:√
43《易经》认为天地万物与人的生辰命运息息相关。()1.0 分 我的答案:√
44美学的内容应该指向人生。()1.0 分 我的答案:√
45君主专制主义极盛时期的标志色调是黑的或者白的底色上的金色。()1.0 分 我的答案:√
46“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是体验而是认识。()1.0 分 我的答案:×
47观念作为艺术的本质也是可以接受的。()1.0 分 我的答案:×
48《四分三十三秒》因钢琴优美的旋律受到众人赞扬。()1.0 分 我的答案:×
49脂砚斋认为《红楼梦》是让天下人共来哭这个“情”字。()1.0 分 我的答案:√
50人体美最终显示为感性生命之美。()1.0 分 我的答案:√
第五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题答案
(四)2007-05-28 11:08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1、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什么叫第二条战线?
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是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战线。
3、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的内容是什么?
两个务必指“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4、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1)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2)土地改革与人民的广泛运动,土地改革运动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3)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4)学生运动高潮,人民民主运动发展
这些表明,不仅在军事战线上,而且在政治战线上,国民党政府已经陷入了全民包围中。
5、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1)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2)第一,建立统一战线;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6、第三条道路在中国为什么行不通?
民盟企图在国共对立的纲领之外,走第三条道路,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但是,中国在战后面临的是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尖锐斗争。客观形势决定了人民没有走中间路线的余地。持有中间路线想法的人们一接触到实际斗争,尤其是内战重起,就使他们只能在 国民党或共产党中选择道路,而不能有其他道路 下篇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的耻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繁,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他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并发展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2、“三反”和“五反”运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3、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为什么说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革命的性质?
从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他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从反对的中国的大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他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要在一个的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什么叫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在中国有哪些表现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其表现形式分为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种: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仍由资本家经营,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公私合营。
4、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而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素和必要条件。
(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总之,这一选择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通过这一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5、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它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农业和手工业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这就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在社会主义条件先取得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的现代化发展速度铺平了道路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A列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B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C袁世凯在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D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B民主和科学口号的提出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3.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A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B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C“兼容并包”的思想
D社会主义的思想
4.新文化运动中批孔实际上针对的是()
A儒家思想文化
B孔子思想学说 C儒家传统道德
D封建专制皇权
5.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他们要求(A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提倡民主和科学
C彻底废除旧制度
D宣传新思想,弘扬新文化
6.1911年至1925年间建立的下列政权中,不具有革命性质的是()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京政府
C.湖北军政府
D.广州国民政府
7.新文化运动中所提出的民主主要是指()
A国家主权和民主权利
B人民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C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D无产阶级专政下的人民民主 8.民主和科学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一面大旗,受此影响最大的是()A广大青年
B 无产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工农群众 9.1915年开始的民主、科学与尊孔复古的论战实质是()A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论战 B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思想论战 C马克思主义与改良主义的论战
D西方文明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
10.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11.五四运动很快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A上海工人觉悟高
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2.推动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最根本因素是
A.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B.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C.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13.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后,运动的新特点是()A商人罢市
B学生大规模罢课
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1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最主要的依据是()A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口号
B十月革命影响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C青年学生领导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无产阶级成为运动主力
15.与辛亥革命相比,五四运动的特点在于()A无产阶级政党登上了历史舞台
B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态度 C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D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17.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于()
A上海
B北京
C武汉
D长沙 18.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任务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加强无产阶级国际团结 C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D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19.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组织革命武装
C发动工人罢工
D制定完整的革命纲领 20.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依据()
A中共的中心任务
B中共的奋斗目标 C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D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21.中共二大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表明()
A党的宗旨发生了变化
B党在实践中走向成熟
C党在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
D党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加深 22.十年对峙时期,红色政权能够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是()
A.建立于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 B.当时新旧军阀混战激烈
C.得到了大量的国际援助物资 D.坚持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23.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三民主义 C新三民主义
D中共三大决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题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2、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哪三个“左”倾错误?这期间为什么会连续出现这些“左”倾错误?
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
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
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原因:(1)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物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2)(主要原因)共产党不善于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3、遵义会议的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历史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长征精神”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些内容?
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持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持正义事物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 国近现 代 史 纲 要
一、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答: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二、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答:(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
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
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
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
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三、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答: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答:(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四、“长征精神”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些内容?
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持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持正义事物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五、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1)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2)第一,建立统一战线;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六、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现时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第二是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他们是要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是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他们主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上述建国方案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由他们在自己的政治实践中做出选择,但是,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之所以行不通,是由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第一,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不能容忍的。第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他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地主阶级与买办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连提出此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
七、为什么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三者被称为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在此期间,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和协定,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在经济上更是企图垄断中国的重工业,交通运输业,控制中国的财政金融。他们肆意的蹂躏我们的人民。而封建主义通过地租,商业投机,高利贷资本,苛捐杂税等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官僚主义则使得官僚资产阶级利用政治特权,从事金融,商业投机,发行法币等,扩大自己的官僚资本,造成经济混乱,又对工业实行垄断性掠夺,使人民无法生存下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因此推翻这三座大山的压迫,使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任务。
八、国际环境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答:资本主义列强的激烈争夺,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1919年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宣告成立,它积极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进行民族解放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开始和发展。1929年到1933年,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开始互相配合,结成反法西斯联盟,抵抗日本的侵略,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开始想全世界扩张,在中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正确制定应对策略,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最终赢得了胜利。
九、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1)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2)土地改革与人民的广泛运动,土地改革运动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3)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4)学生运动高潮,人民民主运动发展
这些表明,不仅在军事战线上,而且在政治战线上,国民党政府已经陷入了全民包围中。
十、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第一,各民主党派虽然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买过,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抗战中,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特别是文化侵略,多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与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
第二,各民主党派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就与他们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发展了这种合作关系。在共同繁多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不仅鼓励、支持各民主党派的斗争,而且对他们某些不妥的意见进行批评,诚恳地帮助他们进步,这是的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更加融洽,合作方式不断发展完善。
第三,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迫害民主党派进步人士,使得民主党派人士逐步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特别是1948年1月22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第四,中国共产党也邀请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1949年9月,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正式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共和国,确认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各民主党派也由在野党变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参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此基础上也基本形成。
十一、关于真理问题讨论的意义及其原因。这场讨论,揭开了我们党领导的新时期伟大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冲破了“左”的错误束缚,打碎了“两个凡是”和个人崇拜的精神枷锁,重新恢复了党的解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党的指导思想和各条路线实际工作的拔乱反正,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为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作了重要思想理论准备。
这场讨论,冲击了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某些原则的教条或理解,冲击了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和僵化思想,冲击了习惯于“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裁剪无限丰富和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的主观唯心主义,使马克思主义重新焕发了蓬勃和机和旺盛的活力,为全党完整准确地理解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谱写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辉煌篇章。
这场讨论,荡涤了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传统意识,使全国人民的思想获得了空前的解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奏响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进军号角。原因: 首先,是因为有当时特定的条件。党从1957年起,在长达20年的时间内犯了“左”的错误。这种错误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夸大阶级斗争,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文化大革命”就是这条路线推行到极端的一个恶果。“四人帮”被粉碎,我们终于结束了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迎来了共和国发展的新时期,开始了一个拔乱反正、正本清源、百废待举、百事待兴的历史过程。其次,是因为它涉及至特殊的对象,由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直接锋芒所向就是党的指导思想上的严重错误和“两个凡是”因而它所涉及的对象极其特殊。
十二、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第一,主要原因在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现状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一句话,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的、正确的结合起来。
第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挥。
第三,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地清理。
第四,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党内出现只注重书本知识,不注重实际的教条主义,只注重感性知识而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影响党的思想、路线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