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纪晓岚吟诗》教学反思
22、《纪晓岚吟诗》教学反思:
1、把课文中的古诗与1、2自然段对照起来读,感悟古诗与所见情景的关系,体会古诗“用字绝妙”,描写“生动传神”的特点,《纪晓岚吟诗》教学反思。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后,我让学生把课文的1、2自然段读几次,然后把古诗和1、2自然段对照着默读几次,想一想文中的哪些句子与诗中的哪行句子相对应,说说古诗“用字绝妙”表现在哪里,描写“生动传神”表现在哪里,“一人独占一江秋”怎么理解,教学反思《《纪晓岚吟诗》教学反思》。然后把1、2自然段与古诗对照着多读几遍,边读边浮现诗文表现的形象,参看画面,把诗变为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美好意境。
2、文章最后一自然段,作者借乾隆皇帝之口表达出盛赞古诗和诗人的浓厚感情,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读句子悟到位。先给足时间让学生练习感情朗读,边读边引导学生联系古诗和1、2自然段内容想一想,为什么作者开头连用四个“好”字和四个感叹号,从中体会到什么?在学生充分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去感情朗读,注意把前面两个“好”字读得轻而短,表达肯定之意;后两个“好”字读得重而饱满。
第二篇:《纪晓岚吟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正确读写“白茫茫、沉静、目不转睛、活蹦乱跳”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读课文,背诵文中的古诗。
3.对照1、2自然段以及古诗,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
4.懂得机智的前提是博览群书、勤于动笔、善于思考。
教学重、难点:
1.想象“秋江独钓图”的情景,体会诗的“绝妙”。
2.体会纪哓岚的机智。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纪晓岚的资料。
教师:课件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学生背古诗,初步了解七言绝句的基本知识。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纪晓岚的逸闻趣事,初步了解他的聪明才智。
一、教师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借助《纪晓岚吟诗》这篇课文,去近距离接触这位从小就被称作“神童”的清代才子。一起读读课题。就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读好多音字,读通长句子。
出示句子:不久,水面上的鱼漂晃动一下,突然没入水中,老渔翁用力拉起鱼竿,钓上一条活蹦乱跳的金色大鲤鱼。
强调“漂”的三种读音,“没”的两种读音。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结合课题和课文预习)
三、学习3自然段,感受皇帝的故意为难
生自由读3自然段。
1、纪晓岚是在什么情况下吟诗的?
读第三自然段,抓住“当场、故意为难、必须”体会皇帝的刁难。
“故意为难”,说不好会有杀身之祸呀?在皇帝的眼里,纪晓岚能诗能文,如果当场做不出来,会有什么严重后果?(轻则让人耻笑,重则人头落地。)
2、如果是你,当场要完成这样难的任务,会有什么反应?而纪晓岚呢?
引导学生从“望着、来来回回、几步”体会纪晓岚用时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思敏捷。从“悠然、吟唱”体会纪晓岚的自信从容、厚实的文学功底。
指导朗读,读出“悠然、自信”
师过渡:这首诗符合皇帝的要求吗?皇帝怎么评价?
四、学习4、5自然段,初步感受诗的“绝妙”
自由读4、5自然段。
1、皇帝觉得纪晓岚的诗吟得怎样?
“绝妙”“不但……而且……”(板书:诗歌绝)(体会绝妙之一:符合七言绝句和10个“一”的要求)
2、第五自然段中连续用了4个“好”和四个感叹号,皇帝为什么说这话?
师过渡:在皇帝眼里,这确实是一首好诗,那纪晓岚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呢?他只不过是就景取材,皇帝说好一幅“秋江独钓图”,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五、学习1、2自然段,感受诗的意境
生自由读文章1、2自然段。
1、读过一、二自然段,你脑海中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从“红红的落日、一道道波浪、白茫茫的芦花、归巢的水鸭、沉静的大地”感受到“秋江美”。
从“目不转睛、静静地、一动不动”体会钓者的专注(心静——人静——江面静,老渔翁完全进入忘我的境界,静静地等待着),从“用力拉”感受老渔翁的钓技高超,从“拍、笑、”感受老渔翁的快乐、兴奋与激动(随着鱼漂的晃动,鱼儿上钩,刹那间水响鱼跃、鸟飞花扬,沉静被打破,也吸引了散步行人的目光)。
引导学生从老渔翁的“获鱼之乐”逐步体会他的“独钓之乐”。
老渔翁独占了一江秋,老渔翁又给秋江带来什么?(老渔翁在独享满江秋色时,自己又何曾不是江边行人眼中的一道风景呢?)
板书:秋江美 独钓乐
2、这段用201个字写出了秋江美、钓者乐,再读古诗,古诗只有28个字,从这两个数字,你有什么感觉?(绝妙之二:字字珠玑)
好好读读古诗,你还觉得诗好在哪?
教师引导:“一条鲤鱼一上钩”,对比“一人独钓一江秋“的绝妙。(绝妙之三:突出了钓者之乐。)
“一人独占一江秋”,秋景如何?给人无尽的遐思。(绝妙之四:写出秋江美,意境深)
再来读读皇帝的评价。皇帝仅仅是评价他的诗好吗?
板书:才子智
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吟唱《秋江独钓图》。
六、回归整体,熏陶情感
1、总结,课文从景入手,由景到人,以事写人,突出了纪晓岚的机智镇定,才思敏捷。
2、他的机智来自于哪里?通过课外资料补充,体会纪晓岚的机智来自于博览群书、勤写多思,善于观察。
七、课外拓展
收集纪晓岚的逸闻趣事,讲给父母或亲朋好友听听。
板书:纪晓岚吟诗
秋江美 诗歌绝 :合要求 才子智
独钓趣 用字妙
意境深
第三篇:22、纪晓岚吟诗
20、纪晓岚吟诗
教学目标:
学会10个字,会认4个字,正确读写“沉静、目不转睛、活蹦乱跳”等词的理解。
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背诵文中的古诗。对照1、2自然段中的古诗,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
懂得面对突发情况,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随机应变,灵活应对。教学重、难点:
想象“秋江独钓图”的情景。体会纪哓岚的机智。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纪哓岚的资料和诗句。教师:字、词卡片,挂图 教时:2课时 教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介绍你了解的纪哓岚。板书课题,读题。二.检查预习情况。认读生字,生词。指导难写、易错的汉字。读通课文。三.感知课文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读读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四.诗文对照,想象独钓图。
请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中想想:一人独占一江秋
请学生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联系文中古诗想想,古诗的哪些诗句就是文中哪些句子描写的情景。
同桌分工,对照着读诗和文对应的句子,想象诗文描绘的画面。学生背诵古诗一次,然后闭者眼睛默默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齐读古诗后,指名说说“一人独占一江秋”的语意。评议补充,深化感悟。五.指导读悟第5自然段。
学生按要求自渎自悟,自主探究第5自然段,仔细体会本段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桌读读议议,交流读懂了什么,讨论不懂的问题。班级交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朗读训练(先指名后齐读)讨论
乾隆皇帝说的话,前两个“好”字怎么理解,后两个“好”字各应怎么理解? 作者为什么连用四个“好”,表达出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通过描写什么来表达思想感情的?
思考乾隆皇帝所说的话该怎么朗读,根据自己的设计练习朗读。组织赛读、评读活动,开展感情朗读训练。
印度王公的大米
(一)学习目标:
学会12个字,会认7个字,正确读写“理所当然、蕴藏、辛勤”等词,并能学习运用。
默读课文,培养学生潜心默读,边读边想的习惯。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小姑娘蝉德拉只要大米作为奖赏和村民对她的选择感到伤心的原因。
通过阅读,初步形成对小姑娘的印象,感悟她为贫穷村民着想,为穷人谋利益的品格,学习她从小心中有他人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小姑娘蝉德拉只要大米作为奖赏和村民对她的选择感到伤心的原因。
通过阅读,初步形成对小姑娘的印象.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教师:字、词卡片,挂图 教时:2课时 教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读题。
这是一篇印度人民口头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印度的王公有许多的大米,围绕大米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认读生字,生词。指导难写、易错的汉字。读通课文。三.感知课文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读读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5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课文1---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能表现蝉德拉个性爱好特点和思想特点的语句,想一想她的个性爱好特点与下文有什么联系?她具有怎样的思想,这种思想与后面的故事有什么关系?
学生把上面自主探究的内容在小组内作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班级交流,回答问题,开展言语实践训练。
蝉德拉有什么个性爱好?你从哪些语句中知道的?联系下文想想,这一个性爱好和她提出所要大米的计算办法有什么联系?
“这一切”指的什么?“十分愤怒和不平”表现出蝉德拉怎样的思想和感情? 4.指导朗读。
对应朗读相关语段:引导学生把“蝉德拉喜欢大象,也喜欢数字……”与后文的“假如陛下允许……直到最后一个方格为止。
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连读,评读等形式,有感情地读好“这一切令蝉德拉十分愤怒和不平”
四.学习课文第二部分(6---20自然段)自读,说说这几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说说兽医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蝉德拉是怎么给大象看病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五.学习课文第三部分(第17---21自然段)
自读自悟,思考蝉德拉为什么不要珍贵漂亮的珠宝作奖赏,而要求用大米作奖赏?先默读画出表明蝉德拉要大米作奖赏的原因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表达出她的什么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探究发现与同桌或小组的同学交流。注意读好表示原因的重点句子。
学生“把她注意上那个棋盘”和下一段中的“假如陛下允许…..直到最后一个方格为止。”接连着自由读读,想想蝉德拉用什么方法计量奖赏的大米?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然后开展小组讨论:你觉得这种计算方法好不好?好在哪里。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想想为什么村民对蝉德拉的选择感到伤心?你认为蝉德拉的选择对不对?为什么?在指名答问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和说明问题,注意组织评议。
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体会蝉德拉的智慧和思想境界。
印度王公的大米
(二)学习目标:
学会12个字,会认5个字。正确读写“珍贵、便宜、愚蠢、仓库”等词。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习惯。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完整地复述故事。
感悟蝉德拉的聪明才智和王公宁愿吃大亏,也要信守诺言的思想,能通过表演这个故事,反映课文中的人物印象。
学习重、难点: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完整地复述故事。能通过表演这个故事,反映课文中的人物印象。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教师:字、词卡片,挂图 教时:2课时 教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故事的前半部,知道蝉德拉向王公要大米作为奖赏,后来怎样了呢?让我们来学这个故事的第二部。
板书课题,读题。二.二.检查预习情况。认读生字,生词。指导难写、易错的汉字。读通课文。三.感知课文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读读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读自悟,思考王公为什么暗自高兴并马上答应蝉德拉的要求,你从中体会到王公怎样的特点?边读边画出表明原因的相关句子,边读边抓住描写王公的心理活动,语言和行动的词句体会。
讨论:
王公为什么暗自计算中计量单位变化的词语,想想计量单位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联系上篇故事和本文故事的结果,你体会到王公有怎样的特点? 练习朗读,读出王公得意的神情和命令的语气。读好后,做填空练习: 因为王公只想到(),没想到(),所以他暗自高兴并马上批准蝉德拉的要求,我们从中体会到王公是一个()的人。
五.引导学生读悟计算奖赏大米的过程。
默读2---9自然段,画出计算中计算单位的词语,想想计量单位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再次默读2---9自然段,画出描写王公在计算赏米过程中的语言和行动的重点句子,想想他为什么那么说、那么做,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指导朗读描写王公神态变化的三个句子:
王公来回踱着步子,眼睛瞪得大大的,充满了惊讶。王公靠在了软座椅上。印度王公非常吃力地站起来。
4.再次默读相关段落,找画出描写蝉德拉语言和动作的重点句: 蝉德拉开始解释道……
你把村民曾经耕作的土地还给他们,并且只收取一定量的,供你所需的大米。填完整个棋盘将需要多少大米?(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六.演课本剧:
提出要求:和同学一起演一演《印度王公的大米》这个故事。以小组为单位学生排演。全班汇演。评价。
第四篇: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纪晓岚吟诗》教学详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纪晓岚吟诗》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8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新词。
2、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背诵文中古诗。
3、了解1、2自然段中所描写的景物与老渔翁垂钓的经过。
4、理解古诗内容。对古诗能熟读成诵。
(二)过程与方法
1、将1、2自然段中的语句与古诗进行对照,想象“秋江独钓图”的画面。
2、初步感受纪晓岚的机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诗文对照,想象秋江独钓图的美景,体会纪晓岚的机智。
【教学重点】
诗文对照,想象“秋江独钓图”的画面,体会诗的“绝妙”。
【教学难点】
读文品境,体会1、2自然段描写的意境,体会古诗语言凝练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PPT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读题体验。
1、看老师板书课题。补题:吟字发前鼻音,右边是今字。谁来读课题,(字音读的很准,)全班齐读课题。
2、同学们学贵有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过渡:(是呀?板书:纪晓岚为什么吟诗?吟了一首什么诗?结果怎么样?)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翻开书135。
二、初读感知,整体体验。5 2:04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听清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把课后生字读两遍。
2、结合黑板上板书的三个的问题,按先后顺序,想一想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检查字词。(课件出示)
光芒
江畔
渔翁
垂钓
乾隆
绝妙
纪晓岚
悠然
①指名1人读;重点提示畔、翁、②全班齐读一遍。
③(写垂字的时侯我们应该注意什么?你观察的真仔细。来,让我们来看一看它是怎么写的)。诶,记住了它的字形,拿出笔,我们也在生字表旁书写一个垂字。
3、(那刚才围绕课题,提出的三个有价值的问题,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根据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按照先后顺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呢?)——顺势板书(秋江独钓图)
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你能抓住关键,语言更简洁些就更好了。)(你概括的既简洁又全面)。
4、引导学生掌握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我们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抓住这三要素就可以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了。
过渡:课文内容理清楚了,那我们赶紧去读一读那首令我们拍案叫绝的秋江独钓图吧。
三、抓住关键 品读体验。5
2:09
(一)、学习古诗。
1、请一名学生读诗。(你不仅声音响亮,而且读的还很流畅,再请一位同学来读读,你不仅读的很流畅而且读出了诗的韵味)
2、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吧!(生齐读)读完了这首诗,你们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预设:(篙和橹都是使船前进的工具,这篙是用长长的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子头。橹是木头做的,所以是木字旁,但是它和桨不同,他不仅能使船前进,而且还可以控制船的方向,就像鱼的尾巴一样。明白了吗?)
预设:哦,你不明白这句诗的含义,你问得很好,这个问题我们还得联系上文,哪课文第几自然段是描写这一江秋呢?(生答)那我们赶紧去看看作者是怎样形象生动地描写这一江秋的呢?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2
2:14 师:点击文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语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说一说。
1、落日就像圆盘一般。它照在水面上,江水就波光闪闪,这是一种远离喧嚣纯粹自然无须任何修饰的天籁美.这景象多美啊!(渗透教学方法:你是从这句话中哪个词感受到的呢?)请你来读。(抓重点词语想象画面,再把感受读出来,真是好办法)哎呀,你喜欢这红红的落日,金色的光芒,带着你的感受读。(落日不仅映红了天空,还给江面涂上了鲜艳的颜色。)
过渡: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觉到了秋景所独有的魅力呢?
2、你瞧一道波浪追赶着一道波浪,就像赶集似的接踵而来,边行进边发出耀眼的金色的光芒,他们是那么的可爱,井然有序的瞧,近了、又近了。。。请你来读。(你让我感受到了这江面动态的美)
3、你读出了这芦花的白,谁能读出这里的芦花是一片连着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白啊!望过去是一片芦花,再望过去还是一片芦花,这就是(白---茫---茫)(你的朗读,让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雪白的芦花,谁能将芦花翻滚的情景,读出来呢?)(你让我看到了芦花翻滚的壮观。)全班齐读。(这位同学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真是好方法。)
4、(消失在暮色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天快黑了,玩耍了一天的水鸭嘎嘎嘎地、自觉地排着整齐的队伍上岸了,这队伍慢慢地、慢慢地消失在暮色中。(你的朗读仿佛让我看到了水鸭慢慢地游不见了。)
5、师评:正因为周围非常沉静,所以钟声才显得如此清晰啊。将这份沉静的美读出来吧。出示句子比较。老师这里还有一句话,请你们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句。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1、大地显得格外沉静。
2、大地在古庙的钟声里,显得格外沉静。
夜幕降临,一切都沉静下来,忽然只听见从古庙里传来悠远的钟声,明明有钟声,为什么会显得格外沉静?是呀作者以声衬静,效果更佳,使人仿佛感到钟声还萦绕在耳际。多么沉静和谐的美呀——
师: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美丽沉静的秋江吧!红红落日洒金光,阵阵秋风卷白浪,茫茫芦花似巨龙,只只水鸭卧斜阳,阵阵钟声鸣大地。好一幅美丽的秋江图啊,难怪乾隆皇帝觉得很有诗意,让我们把这富有诗意的语言美美地读一读吧!指名1人读。(诗美,你读得更美)你把这里读活了,我不仅感受到了颜色的美、动态的美,辽阔的美,还感受到了那沉静的美)请女生读红色部分,男生读蓝色部分。
红红的落日,洒下金色的光芒。
秋风吹来,江面卷起一道道的波浪。
白茫茫的芦花,像巨龙在秋风中翻滚。
归巢的水鸭,消失在暮色中。
大地在古庙的钟声里,显得格外沉静。
过渡:这么醉人的景,这么和谐的美,老渔翁是怎样垂钓的呢?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2:26 师:谁来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听边勾画:描写老渔翁表情和神态的词语。
(你真了不起,初读课文能做到字音准确,语言流畅。你不仅字音读的很准,而且语言很流畅)
1、钓鱼时,老渔翁是怎样的情态。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出示句子)
生:从静静的。目不转睛,一动也不动,感到。。认真。(渔翁垂钓多么认真,多么专心啊,静静地垂钓,生怕把鱼吓跑了,此时的一切都很沉静,谁能读出老渔翁静静垂钓的情景来呢?)(我看到了一位静静垂钓的老渔翁)
2、不久鱼儿上钩了,老渔翁又是怎样的情态?你又体会到了什么?(高兴)(出示句子)
师:是呀,老渔翁爽朗的笑声把水鸟都吓跑了,可见老渔翁有多高兴呀!来读出老渔翁的高兴心情。(我看到了一位哈哈大笑的老渔翁。)
3、鱼儿上钩了,刹那间水响鱼跃,鸟花飞扬,这沉静打破了。我们一起将老渔翁的高兴、兴奋地心情读出来吧。
4、此时的老渔翁除了大笑,他还会激动地说些什么呢?(指名2人答)你真会想象!
5、(再让我们和老渔翁一起来分享一下这份垂钓的乐趣吧!)请女同学来读老渔翁静静钓鱼的句子,男同学来读老渔翁钓上鱼高兴时的句子(女生读特别轻柔,仿佛一切都那么沉静,男同学读的铿锵有力,仿佛让我看到一位连连拍腿,大笑不止的老渔翁,这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描写方法将老渔翁在江边独自垂钓的情态描写的生动传神。)
6、老渔翁的高兴仅仅只是因为钓起这条大鲤鱼吗?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老渔翁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垂钓的。(预设:老渔翁还被这一江秋景给深深地吸引了!在这样的美景中独自一人钓鱼,所以他的心情非常的愉快!)
7、是啊,老渔翁太专注于垂钓了,一点也没觉察到周围人的存在,他与这美丽的秋景融为一体了。这样的意境用诗中哪两个字表达最恰当?(独占)(出示古诗)
8、此时的老渔翁,独自享受这一江美丽的秋景,独自享受这钓鱼的乐趣。现在能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一人独占一江秋”了吗?
——好一个一人独占一江秋,难怪纪晓岚悠然地吟唱起来(你来读)你读的真好,老渔翁钓鱼时,你读得静静的,生怕把鱼吓跑了,鱼儿上钩了,这场面热闹起来啦。好一幅秋江独钓图啊!难怪纪晓岚悠然地吟唱起来(生)你也读出老渔翁垂钓的心情变化。看到这么美丽的秋景,这么和谐的画面,难怪纪晓岚悠然地吟唱起来:全班齐读。
增加点难度,有信心挑战吗,只剩下10个一字,你还能背出这首诗吗?谁来,(你不仅能背诵古诗,而且还把老渔翁高兴的心情读出来了。)预设:同学们正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起来背诵这首诗吧。
四、回归整体,拓展体验
2:36 同学们,看着眼前如诗如画的景致,纪晓岚只用28个字,10个“一”就把老渔翁在江边独自钓鱼的情态,描写得生动传神,难怪乾隆皇帝夸奖他,好一个机智的纪晓岚。看来文章不在乎长短,而在乎用字绝妙,描写生动传神。
古时候还有很多诗人写过这样的独钓诗呢?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吧!出示——江雪。范读——聪明的你们一定会发现,这是描写哪个季节的诗?(冬季)——纪晓岚笔下的渔翁是一人独占一江秋,哪你们觉得柳宗元笔下的渔翁又会是怎样的呢?是一人独占——(一江冬)好一个一人独占一江冬呀!我们还能更富诗意一些,(引题
江雪。)好一个一人独占一江雪。
继续挑战,出示《渔歌子》,哪张志和笔下的渔翁又会是怎样的呢?好一个聪明的呀!好一个一人独占一江春呀!
同学们,咱们今天和乾隆皇帝、纪晓岚一起去欣赏了这秋江的美景,还看到了老渔翁在江边独自垂钓的情态,正因为有了此景,纪晓岚吟唱出了一首秋江独钓图,这么绝妙的古诗,纪晓岚是怎样吟唱的?乾隆皇帝又是如何赞赏他的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附:板书设计:纪晓岚吟诗(机智)
秋江独钓图
(绝妙)
第五篇:鄂教版小学语文四下22课《纪晓岚吟诗》教学实录
《纪晓岚吟诗》教学设计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大家都积累了不少的古诗,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你们记诵得怎样?敢不敢挑战?
师有意识地要求学生背诵一些七言绝句。
师:发现没有,刚才你们背的诗有些共同特点,整首诗一共有四句(板书:绝句)每句有七个字(板书:七言),我们背诵都是七言绝句,而且七言绝句还有个基本特点:第1、2、4句诗的最后一个字押韵(如:《咏柳》的“高、绦、刀”)。
师:在清朝有个博学多才、于书无所不通的著名学士,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通过《纪晓岚吟诗》这个有趣的故事,走近纪晓岚。
请大家跟老师一块儿写课题。师:第一个字读什么? 生:纪(四声)。
师:表示姓氏时读三声。师强调 “晓”字写法。
师:吟,口字旁一个今天的今。知道吟的意思吗? 指名回答。
师:以前人们朗诵诗,都是有节奏、有韵味地诵读,似唱歌般。所以,这个“吟”字,就是轻轻地吟唱。来,我们一起轻轻地、有节奏地读课题。
生齐读课。
师:纪晓岚是什么人?通过预习课文,你能了解多少? 生:纪晓岚是文学家。
生:他能诗能文,很机智。
师:不错,课前大家都收集了资料,对纪晓岚有一定的了解,看大屏幕,谁读读资料? 生:纪晓岚(1724-1805),清代著名学者,其一生作品很多,既有以官方身份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热河志》等,也有以私人身份著述的《阅微草堂笔记》。
师:纪晓岚四岁被称作神童,那他到底有着怎样的才思?待会就来探讨。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想考查一下同学们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生词,点名学生读。相机解释“篙、橹”。
(知道篙和橹是什么样子的吗?让我们来看一看。篙和橹都是撑船用的器物,篙还将船固定住呢,在古代,它们非常常见。)
师:大家发现没有,在这些词语中,有两个字读音一样,字形也相似。生:“光芒”的“芒”和“白茫茫”的“茫” 师:怎样区分它们?
生: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都读“máng ”。
师:“光芒”的“芒”,本意指芒草,后来用来比喻像芒的事物,如,太阳的光芒。而“茫”下面多了三点水,说明与水有点关系,它一般指水或一些事物望不到边,看不清楚,如茫茫大雾,茫茫雪原。课文中是白茫茫的——
生:白茫茫的芦花。
师:就是说,目之所及,到处都是白色的芦花。
师:课文中还有一个句子包含了两个多音字。大家看看这个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不久,水面上的鱼漂晃动一下,突然没入水中,老渔翁用力拉起鱼竿,钓上一条活蹦乱跳的金色大鲤鱼。师强调“漂”的三种读音;“没”的两种读音。生:大家一起读读这个长句子。
师:读正确了字音,读通了句子,下面再来读课题,从课题你知道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师:真了不起,课题就是文眼,大多数文章的题目都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时千万不能放过题目。结合课文,想想:文章写了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如何?
生:纪晓岚在一个傍晚和乾隆皇帝一块散步,写了一首诗,结果,皇帝认为这首诗写得很好。
师:真不错,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了文章内容,你的概括能力真不错。那纪晓岚到底写了一首什么诗呢?自由读文章第三自然段。
生读诗。
师:读得流利。纪晓岚是在什么情况下吟唱这首诗的? 生在文章中找。
师:有的同学很聪明,问题出来后,知道赶快去读书,在书中找答案。
生读:“乾隆皇帝觉得这个情景很有诗意,回头看一眼能诗能文的纪晓岚,要他当场作一首七言绝句,还故意为难纪晓岚,要他在28个字中,必须用上10个‘一’字。”
师:皇帝要他作诗,有什么要求? 生:作一首七言绝句。
师:你好像掉了一个词哟!生:要他现场作一首七言绝句。师:“当场“什么意思? 生:立即、马上、现在。师:是呀,掉不得的。
生:还要他必须在28个字中用上10个“一”字。
师:很明显,这是皇帝在为难纪晓岚。面对这么多要求,如果是你,怎么办? 生:怕、担心……
师:是呀,要知道作不出来,轻则惹人耻笑,还说你是才子呢!重则丢职罢官。难啦!可纪晓岚感觉难吗? 生:不难,我从“纪晓岚望着江上的渔舟,来来回回地走了几步,悠然的吟唱”这句看出来。师:老师请你说说,你是怎样体会到纪晓岚感觉不难的? 生:“悠然”,看出他很坦然,一点不紧张。师:除从“悠然”之外,还从哪些词体会到?
生:“来来回回走了几步”,因为一般人思考问题会花一些时间,可纪晓岚只不过走了几步,就吟出了诗。生:我从“吟唱”体会到,因为普通人在作诗时,一般比较困难,而他却是“悠然吟唱”。师:那你也像纪晓岚这样悠悠然吟唱一下吗? 生读诗。
师:了不得,背下来了,真是小纪晓岚。还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生:从“望着”看出,一般人想问题都是在低头冥思苦想,而他却到处看,我知道他是在找作诗的内容。看到渔船,他成竹在胸。
生读。
师:那皇帝觉得纪晓岚这首诗吟得怎样?自由读读4、5自然段。看看皇帝怎样评价。生读
生:乾隆皇帝不禁点头笑道:“好!好!好一幅‘秋江独钓图’!好一个机智的纪晓岚啊!” 师:皇帝还有什么评价?
生读:“乾隆皇帝轻吟一遍,觉得这首诗用字绝妙,诗中不但嵌入了10个‘一’字,而且还把老人独自在江边钓鱼的情态,描写得生动传神。”
师:哦,皇帝认为他这首诗用字绝妙。那这首诗“绝”在哪?先来回顾一下,乾隆皇帝给纪晓岚的作诗要求是什么?
生:必须是七言绝句,必须用上10个“一”。师:那纪晓岚的诗达到这个要求没有? 生:达到了。
师:皇帝认为他的诗在于符合要求。(师板书:合要求)
师:这首诗除了“合要求”之外,还绝在哪?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内容?课文中有写到吗? 生:有,在文章的1、2自然段。
师:好,大家默读文章1、2自然段,结合古诗,读后能感受到什么?或在脑海中产生哪些画面? 生默读,用笔勾画。师:现在来交流一下。
生:“不久……”这里讲了老人钓起鱼之后的心情,感觉到老渔翁非常快乐。(板书:钓者乐)师:为什这样快乐?
生:因为它钓起一条金色大鲤鱼。
师:刚才大家都画了这一句,说说,这句跟古诗中的哪句内容相符? 生:一拍一呼复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师:那这些“拍”“呼”“笑”都是对老渔翁哪个方面的外表描写? 生:动作。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这段中找找,还有哪些描写动作的词语,找出来,好好品一品,感受一下老人的快乐。生:拉……
好,认真读读这句话,这些描写动作的词语给你什么感受? 生读。
师:你脑海中有着怎样的画面? 生:高兴,很富有诗意。
生:一幅祥和的画面,老人钓技高超。
师:好,让我们读读前一句话,就会有不同的感觉了。师范读“他静静……”你感觉这幅画面怎样? 生:老渔翁很有经验,有耐心。生:很专心,很想钓到鱼。
师:作者在写老渔翁钓鱼时,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定格的画面。一切都是那样安静。反过来再看看刚才一句。随着水响鱼跃、鸟飞花扬,定格的画面动了起来,不难看出,作者在描写时做到了——
生:动静结合。
师:这种描写,使得秋江独钓图显得格外生气。师:看看古诗,也有“动静结合”的写法吗?
生:“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丈长竿一寸钩”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
师:是呀,难怪皇帝认为他的诗用字绝妙,第一自然段给你什么感觉?脑海中出现哪些景物? 生:黄昏时,江面有波浪,白色的芦花、归巢的水鸭、古庙钟声、沉静的大地。师:作者描写了那些景物? 生:落日…… 师:看谁能很快完成练习。课件:
()的落日()的光芒()的芦花()的水鸭()的大地 师描述画面:如血的夕阳……
师:从这些景物,这些词语,你感到这幅画面怎样? 生:很美。
师板书:秋江美。
师:谁读读,看能不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认真听,看眼前能否出现这些景物?
师:老师数了一下,1、2自然段有201个字,而纪晓岚的诗却只有28个字,两个数字一对比,有什么感觉? 生:用字精妙。
师:是呀,字字珠玑。难怪皇帝会这样评价——
生读:好!好!好一幅“秋江独钓图”!好一个机智的纪晓岚啊!师:读完皇帝说的话,发现这句话有什么不一样? 生:连用4个“好”字,四个感叹号!师:“好”在哪?指着板书:合要求……
师:除了这些之外,还好在哪?如果老师在现场,会这样写诗: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丈长竿一寸钩。一拍一呼复一笑,一条鲤鱼一上钩。
生不禁“啊!”
师:为什么有这种表情?难道老师的诗不符合皇帝的要求? 生:符合。
师:那老师的诗为什么不好?纪晓岚的诗又好在哪?
生:老师的诗读起来只有一条鱼上钩,而纪晓岚的诗给人感觉渔翁钓了很多鱼。生:从“江”和“秋”,还可以看到老人钓鱼的时间和地点。生:从“一人独占”可以看出老人独享这江秋景。
师:难道只有老人在独享?乾隆皇帝呢?纪晓岚呢?大臣们呢?为什么说老渔翁“一人独占一江秋”? 生:老人眼里什么也没有,只有这一江秋,完全沉浸在独钓的快乐之中了。师:是呀:天地之大,唯我独存这满江的秋色唯我独享!
师:真的只有老渔翁在独享满江秋色吗?你认为还有谁也在享受? 生:我觉得皇帝也在享受,纪晓岚也在享受。
师:是呀,如果这一江秋景不入皇帝的眼,不入皇帝的心,他不会要纪晓岚吟诗。你现在就是皇帝,你怎么来吟这首诗?
生感情读。
师:如果这情这景不入纪晓岚的心,他也不会快速吟唱出《秋江独钓图》。现在你就是纪晓岚,你也来感受这满江秋色。
生有感情读诗。
师:这情这景还会入谁的心呢?让它走进我们的心,自己好好读读。生读
师:读着读着,我们读出了这么多的意境,再读,还可以读出更多。难怪皇帝会这样赞叹—— 生再读皇帝的话:好!好!好一幅“秋江独钓图”!好一个机智的纪晓岚啊!师:乾隆皇帝连用四个“好”,赞叹的仅仅是这首诗好吗? 生:不是,还赞扬纪晓岚是个机智的人。师:不愧是才思敏捷的大学者。板书:才子智 生:在赞美诗同时,还赞扬了秋江独钓景的美。
师:纪晓岚在皇帝为难他的情况下,吟出了这样绝的诗。短短的28个字,将纪晓岚的所见、所闻、所感都一一尽收其中。让我们一起来悠然吟唱:
生读诗
师:这篇课文由景入手、从景写人、以事写人,让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位镇定从容、自信机智、才思敏捷的纪晓岚。纪晓岚的机智来自哪里?
课件出示补充资料:纪晓岚之所以有过人的智慧,是与他从小就勤奋读书又能勤于思考分不开的。他从四岁起开始读书。他在自己的笔记中说:“自是时始,无一日离笔砚。”
生读
师:就是因为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勤于动笔,才成就了才子纪晓岚,做才子不难呀,难在坚持,相信大家以后只有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勤于动笔,你也会成为第二个纪晓岚。回家后,将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课后再收集一些关于纪晓岚或者其他人机智应对的故事,下周一起开一个故事会。
下课!补充资料:一
纪昀见多识广,学富五车,机敏善辩,“铁嘴”一张,无人能对。相传纪昀编《四库全书》时,有一次天气炎热,纪昀怕热,就光着上身,盘了辫子,伏案观书、校书,这时乾隆帝步入编书馆,纪昀见了,知道这样见皇帝乃大不敬,可是又来不及穿衣,赶忙躲到了桌子底下,用帷幕遮住身子。乾隆帝假装没看到他,吩咐大家不 必拘礼,各自照常工作,自己便坐在纪昀的位子上,一声不吭。
纪昀躲了许久,汗流浃背,很是难受,见没有什么声响,就把帷幕掀开一角,问道:“老头子走了么?”抬头一看,乾隆帝正瞪着他,还严肃地说道:“纪昀不得无礼。”这一下,纪昀吓得两腿发软,连忙从桌子底下爬出来,找衣服穿了,磕头请罪:“微臣该死!”乾隆帝道:“别的尚可原谅,称我‘老头子’可原谅不得。这 ‘老头子’你言之有说即生,言之无说即死。”
旁人听了一个个都替纪昀捏了一把冷汗。纪昀站起来,略略思索,不慌不忙,微笑着答道:“有,有,有!且听我说,皇帝人称万岁,此谓之‘老’;皇帝乃兆民之首,此称为‘头’;皇帝即是天子,这就是‘子’,故皇帝被人称为‘老头子’。”乾隆听罢,笑道:“好!好!好!你真可谓淳于髡再生,曹子建转世,朕恕你无罪。”
补充资料:(原文)
有一年秋天,纪晓岚陪伴乾隆在江南巡游。
这一日,他俩来到一条江边。举目环顾,远处青山迭翠;近处江水翻着银花。岸边成排的桑树倒映在水里,那碧绿的、轻柔的江心里有一位渔夫,正摇着一叶扁舟,舟上挑着一根鱼竿,脚下打着拍子,嘴里哼着渔歌,含笑驶来。真有“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之感。
乾隆看到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兴致大发,不由地吟起宋词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吟到这里,他一时打住,因为再下面已是描写洞庭的夜景,和眼前景色大相径庭了。
乾隆雅兴未尽,便想自己作首诗,抒发一下情怀。但想了半天,他也没搜到合适的诗句。无奈地,他只得转过脸来,对着正陶醉于水光山色之中的纪晓岚说道:“爱卿,你以此景为题作首七绝吧!其中要带十个‘一’字。”
刚才乾隆那些感情的发泄,纪晓岚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为他见得太多了。乾隆几乎每到一处都要作诗。但他的诗缺乏真情实感,多数是平庸之作。纪晓岚这时也正潜心于诗境之中,听过乾隆的要求,纪晓岚略加思索,便随口吟道:
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艄公一钓勾。
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纪晓岚吟罢,乾隆一数不多不少正含十个“一”字。而且,此诗感物述怀,情景交融,诗句流畅,内含深意。乾隆不由地连声赞叹道:“爱卿真是诗才棋溢,把难言之景,竟描述得如此维妙维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