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和谐六盘水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3 03:0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构建和谐六盘水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构建和谐六盘水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构建和谐六盘水的调研报告

关于构建和谐六盘水的调研报告

郭 前张鹏飞

〔内容摘要〕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应围绕着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一五”发展目标,着重从七个方面加强和谐社会构建。

〔关 键 词〕 构建和谐社会报告

〔作者介绍〕 郭前中共六盘水市委督查室 副主任

为了全面掌握当前我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情况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了解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和第十次党代会以及市第五次党代会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7月12至14日,我们参与了省委调研组到我市的调研,针对六盘水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先后召开了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六枝特区、水城县、钟山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并分赴水城县、六枝特区的相关乡镇进行座谈。同时,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第五次党代会调研起草组,于8月25日至9月1日到各县、特区、区及有关乡镇、市直有关部门、境内国有大中型企业,针对我市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我们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十五”以来的主要做法、成效和体会

(一)主要做法。“十五”以来,我市主要抓好推进“西电东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建设三个重头;强攻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维护稳定三个难点;推进基础设施、结构调整、国企改革、招商引资、“两基”攻坚五项工作;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较快发展,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成效。通过“十五”的工作,全市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呈现出班子团结、干群关系紧密融洽、政通人和的好局面,干部群众思改革、谋发展的积极性高涨。“十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6%,比“九五”快4.5个百分点,跃上200亿元台阶,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40美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7.55%,达到27.4亿元;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5亿元,是“九五”期间的2.77倍;五年间累计基本解决20万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2005年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3.5(其中地方煤矿4.8),系全省最好水平;社会治安明显好转,被中治委评为“2001-2004年度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信访工作连续两年获全省综合考评第一;2004年招商引资软环境评比名列全省第一。“十五”期间,全市招商引资总额突破1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连续三年在全省名列前茅。

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7.9亿元,较上年增长17.6%。财政总收入27.4亿元,较上年增长42.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1.4亿元,较上年增长41.3%。完成工业增加值71亿元,较上年增长1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63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2%和11.4%。今年上半年,安全生产形势继续好转,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5.08亿,同比增长17.2%;财政总收入完成16.65亿,同比增长3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7亿,同比增长20%。

(三)体会。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构建和谐六盘水,必须把发展作为开启六盘水的唯一钥匙,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能快则快,能超则超,争创一流;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跨越,在确保贯彻落实好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始终坚持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真抓实干;必须始终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突出重点,通盘着力,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必须始终坚持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依靠几大班子的力量,依靠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依靠干部群众的智慧,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二、构建“和谐六盘水”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单一。一产太弱、二产不强、三产较小。发展过分依赖煤炭,产业结构不协调,经济发展缓慢。最突出的矛盾还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解决“三农”问题难度大。一是水土流失严重,粮食增产难。全市水土流失面积5230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52.2%;石漠化趋势在扩张,面积已达3747.35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37.8%。二是农民就业素质差,农民增收难。全市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占43.49%、初中文化程度占19.51%、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5.3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1.52%,文盲、半文盲的比例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加上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产品价格浮动大,农用物资价格却持续上涨,严重影响了农户的种养积极性。三是贫困程度深。2005年底尚有绝对贫困人口22.65万人,低收入人口36.66万人,需要通过异地开发移民搬迁的还有4.1万人,因病因灾返贫率达12%-15%;仍有81万多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人口未纳入规划。

(三)社会治安和维稳工作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社会治安和稳定的突出问题;重特大恶性案件和“两抢一盗”案件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因吸毒引发的治安问题和社会问题比较严重,贩运毒品活动时有发生,新型毒品侵入的威胁不断增大;邪教组织活动的渗透与蔓延形势不容乐观;周边地区因边界、矿界引发的纠纷日益突出,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加。

(四)城乡社会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乡、地区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收入分配结构不够合理;二是就业再就业压力大,尤其是促进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难度大。劳动力供求和结构性矛盾突出,剩余劳动力转移、城乡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工作任务艰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安置难度大。国有大企业原大集体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急需解决。三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可利用土地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四是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度增加,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未得到全面保障。五是城镇社区(居委会)和农村基层干部待遇低,基层组织建设相对薄弱。六是企业周边居民的用水用电等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工农矛盾、城乡矛盾依然比较突出。

(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一是民族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攻坚任务重。全市80%的贫困人口集中在民族乡,全市68个省级贫困重点乡中有民族乡45个,占66.17%。至2005年底,还有少数民族住房困难户25670户。二是民族教育仍有差距,少数民族地区办学条件差,升学率低。三是民族传统文化急需保护、抢救、挖掘、整理。四是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至2005年底,少数民族地区未通自来水的村148个,未通公路的村21个,未通电的村1个,未通电话的村184个。

(六)利用资源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地质破坏、工业废水、大气污染等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未得到有效防治。人为地质灾害、工农纠纷等问题日益棘手;二是资源开发利用受交通、运力的严重制约,导致以运定产,部分产品库存积压;三是受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约束,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四是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五是资源优势转化在不同行业之间的比较利益分配差距较大。六是煤炭初级生产面临严重挑战,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三、构建“和谐六盘水”的重点和主要任务

构建“和谐六盘水”必须结合实际,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三个文明”建设,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一是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提

高党的执政能力;二是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问题;三是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四是努力扩大城乡就业,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确保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六是促进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提高全民素质;七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使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八是加强民族、宗教管理,促进民族团结。

四、构建“和谐六盘水”的思路和措施

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一五”时期,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到2010年达到500亿元以上,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00美元以上,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煤炭产量达到8000万吨以上、电力装机容量900万千瓦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00元;城镇化水平达到35%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以上。到“十一五”末,基本建成重要能源原材料和煤化工基地;基本实现小康、步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建成和谐文明、现代开放的中心城市。

围绕以上思路和目标,主要应采取以下六个方面的对策措施:

(一)解放思想,加快发展。解放思想,要体现在推动工作的措施上、办事过程和程序上、解决问题的办法上、实际工作的效果上,最终体现在发展上。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发展的思维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加快发展。不发展是落后,发展慢了同样是落后,必须坚持能快则快、能超则超、勇攀高峰、争创一流、不甘落后、后来居上。

(二)调整产业,优化结构。一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走新型工业化路子;二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入。抓住“两头’:一头抓住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乡(镇),另一头抓住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以上的乡镇,按照新农村“二十字”方针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注重统筹城乡,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积极引导企业变无偿的捐赠、赞助等“输血式”回报为有投入有产出的“造血式”反哺,实现共建共享、互利双赢。跳出“三农”抓“三农”,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扶持优势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土地的流转;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特别要注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着眼于长远发展,着力建立资源节约型城市;着眼于资源的持续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眼于凉都品牌的打造,积极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着眼于环境质量的提高,切实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

(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以改革克服制约发展的瓶颈,以改革解决发展中各种问题。当前要切实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改革步伐。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吸纳、引进、嫁接好国内外的资金、人才和技术。要及时全面清理影响、制约发展的文件、政策、制度、机构,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和机构。同时,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和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快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社会各项事业,扩大城乡就业,健全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

(四)化解矛盾,确保稳定。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认真解决好各种社会矛盾。针对资源开发、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库区移民、地质灾害、涉法上访等突出问题,尽快改进和完善相关政策规定,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做好信访工作、加强基层防控能力、严厉打击刑事犯罪、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抓好毒品“三清”工作和严厉打击邪教组织上下功夫。

(五)强化责任,确保安全。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产,强化、落实、追究责任,坚持科学、从严、综合、文明管理,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对各企业、各领域、各环节、各层面的监管和控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六)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加快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充实

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结合实际完善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加速各类人才培养和使用,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创新能力。

(七)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加强党章和法纪学习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健全防范腐败的体制机制。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把党内监督与各方面监督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实效。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严厉惩治腐败。坚持纠建并举、综合治理,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巩固和发展全党动手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局面,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总之,构建“和谐六盘水”,关键要实现社会和谐、经济和谐和政治和谐。要充分认识到:构建“和谐六盘水”,是实现六盘水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市各族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省委书记石宗源同志在省委九届九次全会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贵州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将始终面临两大基本任务:一是坚持能快则快,确保经济始终保持一个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较快增长速度;另一个就是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推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完成这两大基本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我们必须建设“和谐贵州”。对于六盘水来说,必须建设“和谐六盘水”。

第二篇:关于构建和谐关系调研报告

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规范深入,真正将好的典型总结推广,加强劳动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权益,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根据自治区《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和谐劳动关系单位和工业园区标准及认定程序的通知》(内人社发[2011]244号)要求,在全区积极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单位和工业园区认定评选工作。

一、和谐劳动关系单位和工业园区认定标准

(一)、和谐劳动关系单位标准

1、用人单位全面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签订率100%,程序规范,内容全面,保证履约。用人单位依法与职工签订、变更、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按规定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用工备案手续。

2、建立平等协商和和集体合同制度,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内容具体、标准量化、操作性强的集体合同。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保证职工收入随着用人单位经济效益同步增长。集体合同经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查,报上级工会备案。

3、依法建立工会组织,依法拨缴工会经费,支持工会开展工作。工会工作达到规范化企业工会建设的要求。

4、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自觉遵守

法律法规,诚信经营,没有违法违规行为及不良记录。

5、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国家工时、休假制度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没有违法使用童工。

6、用人单位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依法参加各项社会保险。

7、用人单位保护措施和劳动安全卫士条件符合国家规定,没有重大伤亡和职业病危害发生。

8、建立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实行厂务公开以及其他与用人单位情况相适应的民主管理制度。

9、工会引导和教育职工遵守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保障用人单位正常运行秩序。积极参加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设等活动,为用人单位发展献计出力。

10、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有效预防和调解劳动争议,没有发生因劳动保障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二)、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标准

1、园区内企业全部达到自治区和谐劳动关系标准。

2、园区内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和劳动争议调处机制,没有重大群体性、突发性事件。

二、具体研究方法

1、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诚信经营,无违法违规行为及不良记录。

2、依法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与职工签订、变更、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率100%,职工对劳动用工满意率达90%以上。

3、依法建立平等协商制度,签订续签集体合同或以工资、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女职工权益维护为主要内容的专项集体合同。集体合同签订程序合法、可操作性强,监督检查和履约考核制度健全,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查,地方工会备案,职工对集体合同满意率达90%以上。

4、依法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用人单位依据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的工资支导线制定本单位工资指导线,职工工资随单位效益同步增长。依法参加各项社会保险,没有欠缴社会保险费的现象。

5、依法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工民主管理各项制度健全,厂务公开制度健全,权利义务明确,积极发挥作用,职工满意率达85%以上。

6依法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认真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劳动安全设施、劳动保护条件符合有关规定,没有重大伤亡和职业危害事故发生,职工作业场所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职工定期健康检查,从事特殊工种人员和技术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国家工时、休假制度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没有违法使用童工。

7、依法建立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组织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完善工作制度,有效开展工作,及时预防和有效调解劳动关

系矛盾,没有发生因劳动保障问题引发的重大职工群体性事件。

8、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引导职工爱岗敬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开展职工技术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在企业内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

9、依法建立工会组织,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按时拨缴工会经费,职工入会率在95%以上。

三、具体研究内容

1、加强对各用人单位及园区广大职工进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印发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材料,分发各用人单位及园区劳资人员,并对法人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宣讲,让法人了解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明白遵守国家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是各用人单位及园区必须履行的法定责任和社会道德底线,树立依法生产经营,合法生产经营,勇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家光荣的意识,从而提高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从源头上减少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减少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因素,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基础。对劳动者进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宣讲,让劳动者明白自己的权利、义务,一方面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维权渠道,一旦发现用人单位有侵害自己的合法权益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把矛盾消除在萌芽阶段、始发阶段,避免矛盾激化,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同时,也让劳动者明白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尽职尽责,自觉完成自己的生产任务是自己应尽的义务,提高劳动者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减少管理矛盾的发生因素,有力地推动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2、积极组织开展劳动用工专项执法大检查,从根源上排除用工隐患。

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建筑、餐饮服务等劳动用工密集型企业为主的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及社会保险、工资支付情况等专项大检查,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平台的作用,条块联动,部门联动,扎实推进书面审查工作,促使用人单位提高合法用工意识,从源头上减少劳动违法事件的发生。

3、做好投诉举报案件查处,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了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我监察大队积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公布维权电话3820984,及时受理劳动者投诉举报,对不属于劳动监察受理范围或不属于我区劳动监察管辖权限的案件认真耐心做好解释和引导工作,并指导劳动者向有管辖权限的单位和部门投诉。

4、努力推进“两网化”建设。

进一步加快信息采集工作进程,在去年采集全区企业和个体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基础上,今年以来又对我区新增用人单位进行了信息修改补充。

六、维护社会稳定,及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为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因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监察人员坚持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做到“早发现、早介入、快速处理、就地解决”,争取及时将隐患问题和矛盾处理在基层。一方面积极主动与当事人加强沟通,做好解释和教育疏导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和上级部门及相关联动部门协作,进行信息交流与案情通报,群策群力,共同采取灵活务实的方法,及时解决问题,防止矛盾进一步恶化和事态扩大,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三篇:构建和谐校园主题调研报告

寻策问计,构建和谐校园主题调研报告

机电工程学院 丁勇

根据学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为查准找实影响科学发展、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从2009年3月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寻策问计,构建和谐校园的调研活动,深入到各二级学院和学生中间,通过分层次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公开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深入进行调研,共征集到各 类问题、意见和建议162条,梳理为22个问题,并请相关领导,对其中13个重要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程度进行了分析评估,最终聚集为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客观总结近几年来学生工作的实践成果,深入分析检查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剖析思想根源,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努力方向,制定改进措施,形成此报告。

一、存在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决定着学校办学水平和学生素质的高低。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学生数量的聚增,学生思想观念日趋复杂,传统学生管理中的管理理念、方式和体制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面对新的形势,学校学生工作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学生经常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生工作者必须进行认真研究和探讨的关键性问题。受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影响,许多原来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也明显地暴露出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与学生需求难适应的一些突出问题,集中表现为: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较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还不够灵活,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上下功夫不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同程度存在着教条主义、形式主义、本本主义的现象。

(二)在管理理念方面。以往的学生管理工作往往更侧重于满足学校的现实需要为重点,而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如果学生管理工作只要求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来“管住”学生,企求统一的培养标准,强调一个声音,一个步调,追求一种风格,一种色彩,就会忽视大学生主体受教育的客观差异,这样就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管理方法不当。

(三)在管理队伍方面。我校目前专兼职辅导员的配备状况与教育部1:200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从年龄结构上看,辅导员年龄结构偏轻,我校专职辅导员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63%,31-40岁的占37%,缺乏人生经历和工作经验;从职称结构方面看,辅导员职称偏低,我校专职辅导员初级职称的占67%,中高级职称为33%;从专业结构上看,思政、教育专业方面的人不多,大多没有受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培训。

(四)在管理方式方面。我校制定了很多奖惩规定作为学生管理的主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设定一定的奖励方法、民主的操作机制,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达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的效果明显,但是也存在如下问题:学生奖学金个别奖项目评定不能很好量化;资助金由于受奖励体制的限制,“输血式”资助多,“造血式”资助少;奖学金的激励作用和资助金的育人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就业指导力度还不够,毕竟教育应该坚持以平等的理念,希望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而真正能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正是一种平等、自由、竞争的环境,我校目前管理制度建设中这种“人本意识”体现的不够明显。

(五)在管理对象方面。学生主体的位置还没有被真正摆在位置上,而是把学生作为客体来对待,不是围绕学生自身的需求来做安排,而是作为管理的对象。高等教育应转换思路,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为学生的发展需求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能有独立的思想自由空间和价值选择机会,在开放的环境中,让学生人格自由的成长,以开阔的眼界,对事物作出理性的判断,去不断地开拓出崭新的世界。

(六)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知名学者学术讲座少,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比较困难,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学生社团太少,活动对学生吸引力不够,活动参与率比较低,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影响了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产生问题的根源深刻剖析以上问题产生的根源,固然有工作过程中的客观原因,但更重要、更深层次的是我们在全面理解、把握和运用科学发展观上还有一定差距。

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无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学生管理中的的问题,无论指导工作还是思想作风中的不足,所有问题产生的首要原因,在于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理解和把握不够系统、不够深入。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存在忙于事务性工作、突击阶段性工作而有所放松的现象,缺乏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存在急用先学的实用主义倾向,缺乏站位全局进行系统学习、深入研究、理性思考;存在一知半解的肤浅问题,缺乏带着问题学、有针对性地学。正是由于对科学发展观学得不深不透,导致在落实科学观上有时不够自觉,思想认识水平不够高,全神贯注地抓科学发展的意识和氛围还不浓,系统地谋划、部署和落实科学发展还有差距,在全面抓、深入抓、具体抓上仍有一定差距。

(二)学生工作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的出现,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思想解放程度不够高,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不够适应。一方面,联系实际解放思想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差距。尚未完全摆脱传统的、僵化的思维习惯,跳出民大看民大、站在全国看民大不够,大胆探索和创新不够,工作中还有凭感觉思考、凭经验办事的现象。另一方面,抓学院领导思想解放的制度和措施不够到位。虽然能够对解放思想经常抓、长期抓,但真正从深层次问题上解难题相对较少;方式方法还不够灵活,有针对性地研究具体办法和措施较少。一些问题从表面上看出在学院,出在个别学院和领导身上,但从深层次上反映出在工作指导上的差距,特别是在建立健全制度机制促进科学发展上还有不适应的地方。面对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虽然从体制和机制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在制度建设方面不断修订和完善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规定办法,但从总体上看,还有一些影响和制约学生工作的因素和问题,特别是对科学发展观新理念带来的重大变化理解不深刻,对如何发挥制度建设在引导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对如何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学生管理方面的制度机制研究不及时。

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有了科学观的指导,我们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发展的信心更加增强。下一步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学校学生工作实际,继续解放思想,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重点在五个方面大力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推动学生工作发展,努力引领学校学生工作走好科学发展之路。

发挥“主渠道”作用,强化“主阵地”意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从目前开设课程看,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体系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即: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素质教育。一是要有针对性,要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大学生较为普遍的思想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工作。二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最不喜欢的方法是呆板、单调、一言堂、照本宣科,如同“填鸭”的“注入式”。要实施“启发式”、学生参与、讨论、互动的教学方法。三是在发挥“主渠道”的同时,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的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的职责,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各个方面。

强化“主阵地”意识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校报、校刊、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报栏都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工具和阵地。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引导。目前网络等新的载体、新的媒体的出现及其在高校的广泛使用,极大的改变了以往熟悉的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如何抢占网络阵地,加强网络思想教育,也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阵地”建设主要是“阵地”内容的建设,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学术性、科技性、趣味性、服务性为一体的教育网站、报刊、宣传栏、广播电视等,弘扬主旋律。要搞好内容建设,关键在人。要特别重视学生骨干的培养,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这些“阵地”建设,使他们在学习之余得到锻炼和提高,达到自我教育之目的。

充分利用有效载体,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精神”是大学和谐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文明成果,校风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和灵魂,大学精神和校风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具有启迪、激励、影响学生的言行的作用。不同的学校既有不同的硬环境,如校园建筑、设施和风物,也有不同的软环境,如教风、学风和校风,从而形成各自的特色。学校的校训是“勤学、敬业、团结、创新”,勤学,即勤奋学习。敬业,即对事业的精神和态度。团结,即一种美德,是凝聚力的象征,是大学精神,特别是不可缺失的一种成分。创新,即超越和突破。要根据学校传统,发展未来、办学特色、文化内涵等,不断提炼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建设良好校风。

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校园景观和文化设施建设。加强校园规划和建设,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育人功能的和谐统一,用优美景观激发学生爱校热情,在公共场所营造健康的人文景观氛围。让学生参与楼宇、道路、景点的命名及管理工作,增强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环境认同感。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文艺、体育、科技活动场所,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各级学生管理部门、团学组织、学生社团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倡导“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人文精神,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利用“五〃四”、“七〃一”、“十〃一”“一二〃九”等纪念节日开展主题活动;通过大学生艺术节、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大学生运动会等,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先进班集体、文明宿舍、优秀三好学生”等争先创优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之中。在此特别要注重活动的学术性、知识性、科技性,提高活动的品位,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运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

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这方面,一是要加强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内容的的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方面要有经费投入,提高实习质量,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二是要开展社会调查。围绕相关问题确定选题,对社会调查的途径、过程加强管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写出较高水平的社会调查报告。三是要开展科技发明,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参与技术改造、工艺革新、先进适用技术传播,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提高创新能力。四是要开展勤工助学,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理的经济收入,特别是假期和双休日,接触社会,增进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

加强学生就业指导,重视学生心理疏导。就业是民生之本,世界各国政府都重视就业问题,西方国家各政党竞选纲领的主要内容及民众评价政府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就业。高校的主要任务和功能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如果培养的人才不能就业,就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就不能说我们很好的贯彻了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方针。

我国就业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以及素质不相适应,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这是总的形势。毕业生就业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是学校单方面就能解决的,但作为高校,促进毕业生就业是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无旁贷的责任。一是加强就业指导。通过专兼职队伍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并把这一工作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加强学生的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二是提供信息服务。毕业生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足够的需求信息。毕业就业服务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信息服务,应千方百计广开信息渠道,实现资源共享。三是毕业生的推介。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大毕业生推介力度,学校在举办全校性招聘会的同时,各学院应积极主动举办与学院专业相结合的专场招聘。要在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走出去,有重点的推介毕业生。四是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竞争力的实质就是教育的质量和人才的素质问题,这就要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毕业实习、就业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五是加强宣传,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民族地区工作。要大力宣传国家关于“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大学生村官”、应征入伍、自主创业、贫困生就业援助等方面的各项政策,使毕业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思想,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任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认识健康心理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有效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创新精神;解析心理现象,帮助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表现,以科学的心态对待心理问题;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帮助消除心理困惑,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珍爱生命、关心集体、悦纳自己、善待他人。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学校要加强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通过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信咨询、班级辅导、心理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指导服务。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周、心理沙龙、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和心理健康栏目、心理讲座等,使学生了解这方面知识。要建立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制,特别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发生,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要做好新生、毕业生、家庭贫困生、学习困难生、失恋学生、违纪学生、言行异常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当然,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还有个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工作条件等问题。

关心贫困家庭学生,推进学生党员发展。关心贫困家庭的学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对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构建和谐校园都具有重要作用。关心、关爱这一弱势群体,是各级组织义不容辞的职责,要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做到思想上引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关心。要通过各种渠道,给他们以经济上的资助,如国家助学金、社会奖助学金、学校奖助学金等,这些奖助学金的评定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坚持向贫、特困学生倾斜。学校勤工助学岗位,原则上均为贫困生设立,让学生承担学生自律、后勤服务、校园秩序维护、公益劳动等方面力所能及的工作。各级团学组织还应拓展校外勤工助学资源的工作,在确保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和校园管理,不影响学生自身学业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在节假日从事家教、社区服务等校外勤工助学工作,通过学生自己劳动,获得一定经济收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职业道德,锻炼品格毅力,提高综合素质。

高度重视在大学生发展党员的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内在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培养高素质可靠接班人的要求。

做好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既要严格标准,又要敞开大门,使更多符合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进入党员队伍。发展学生党员要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潜力,不求全责备,党员不是完人,到党组织还要不断培养、不断教育、不断提高。发展学生党员的基础是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没有一定数量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就没有发展的基础。因此,要从新生入学开始,重视此项工作,加大各党校的培训力度,扩大培训数量。发展党员一定要坚持程序,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培养教育、考察和审批等重点环节上要严格,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推优”的作用,要积极尝试和探索学生党建工作以学生为主来做的工作思路,条件成熟的,可以让学生任支部书记,要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尽快成熟起来,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

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依法治校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本保证。制度建设是依法治校的体现,制度管长远、管根本。“以人为本”绝不是“随人所欲”,我们也绝不能用“以人为本”作为不服从管理,不遵守规章制度的借口,而是要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将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和人性化的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强制度建设,减少随意性,只有这样,秩序规范才能得到强化,学校各项工作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我们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学校科学发展的全过程中,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不断加以修订和完善,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一切活动都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从而使各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第四篇:财政局构建和谐人事调研报告

财政人事教育工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初探

摘要:**市财政局将财政中心工作同人事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紧扣机关文化建设,坚持抓学习培训,以“四讲四比”等活动为载体巩固学习效果,在正确的用人导向基础上,积极推动机关用人机制创新,加强目标责任管理,财政人事教育工作在建设和谐机关,促进各项财政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和谐社会 公共财政 人事教育 队伍建设

机关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财政部门处于经济建设的前沿,协调面宽,接触面广,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也是服务经济的“窗口部门”,努力实现财政机关内外和谐,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构建和谐机关离不开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工作人员队伍,需要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机关氛围,需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人才辈出的人事管理机制。

近年来,**市财政局在和谐机关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紧密结合机关文化建设,坚持将财政中心工作同人事教育工作有机结合,放眼全局,不断深化干部人事改革,扩展人事工作职能,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素质、树形像,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财政干部队伍,努力营造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工作环境,使各项财政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持之不渝抓学习培训,促进干部素质全面提升

为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进一步增强全局职工的发展意识、创新意识,从而积极投身“绿色**”建设,**市财政局提出了建设学习型、落实型、服务型机关的奋斗目标,精心组织并掀起了学习的高潮。

**市财政局现有职工176人,大部分参加工作较早,第一学历普遍不高(见表一),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不到职工总人数1/4,仅占23.8%。

表一 **市财政局职工第一学历情况表

学历

本科

大专

中专

高中及以下

人数(人)

230

51比例(%)

6.8

17.0

47.2

29.0

面对新形势下财政工作的更高要求,提高财政工作者管理水平,塑造一支知识型、学者型的干部队伍迫在眉睫。为此,**市财政局以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为核心,相续在学费补助、工作安排、职务晋升等方面,出台多项政策,多管齐下,鼓励职工通过委培、脱产、自考、函授等各种方式,参加学历教育,不断改善职工知识结构。

通过努力,全局职工文化水平有了大幅提高,知识结构明显改善。截至2007年8月1日,全局共有270多人次接受了正规的学历教育,全局95%的职工拥有了大专以上学历,50岁以下职工全部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有9人参加了研究生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成为全局共识。

表二 **市财政局职工现有学历情况表

学历

研究生

(含进修班)

本科

大专

中专

高中及以下

人数(人)

9109

36*

比例(%)

5.1

61.9

27.8

1.7

3.4

*注:6人均为工勤人员

在抓学历教育的同时,**市财政局坚持“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同步进行,思想认识与业务水平同步提高”的方针,在全市财政系统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培训。

培训内容涵盖了财政实践的各个方面,包括了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等思想意识、行政科学的前延理论。重点加强了以“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共财政”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学习,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干部职工。

为了把学习进一步引向深入,该局在学习的深度卯足劲,在实效上狠下功夫,制定了严密的学习计划和严格的学习要求,并把学习情况纳入机关考核体系。要求每一名党员、每一位职工都要认真思考,深刻体会,做到“四有”,即:有心得、有笔记、有行动、有检查,在全体干部中开展了“读一本书、记两本笔记、写三篇文章、掌握四门知识、举办两次交流讨论会”活动,要求全体干部要有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两本笔记,写读书心得、调查研究、理论学习三篇文章,每年学习掌握有关公共财政管理四门专业知识,以支部为单位,举办学习心得、调查研究两次交流会。

在学习中该局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中辅导相结合、专家讲解和集体讨论相补充”的办法,制定了《**市财政局“十一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每年既考虑培训内容的连续性,又兼顾新形势的实际需求,有计划、有针对、有重点、有方案地举办各类培训班,并对教学的目的、内容、效果进行质量综合评价。据初步统计,仅2007年上半年,全局举办了10期培训班,培训职工1900多人次,全局职工累计撰写学习心得220余篇,记笔记200余万字。

二、以活动为载体,巩固学习效果,提高服务质量

为了巩固学习效果,使学习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起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的作用,从2003年开始,**市财政局开展了“四讲四比”活动,即:“讲学习、比又红又专,讲纪律、比廉洁勤政,讲服务、比敬业奉献,讲团结、比协作共事”。

(一)、讲学习,比又红又专。在学习当中,比谁的学风好、谁的业务精、谁的知识面广、谁的政策性强,谁能扛硬肩,打硬仗。力求使全体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的习惯,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排除各种干扰,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抓紧时间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二)、讲纪律,比廉洁勤政。就是健全完善机关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到位,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模,严格做到按制度办事,规范行政行为,努力做到依法行政。通过签订《廉政责任书》的办法,夯实廉政责任,完善监管体系,从学习制度和干部管理入手,构建警示训诫防线,以制度约束为先导,以作风整治为重点,用高尚的职业道德激励、教育职工,要求人人具备廉洁理财的风尚、勤奋务实的作风,努力在全局形成比勤政、比廉洁,大家争当“勤廉兼优”好干部的局面。

(三)、讲服务,比敬业奉献。要求职工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较浓的敬业意识、较强的奉献精神,积极改进服务手段,做到能服务、会服务。以服务的改善,促进财政职能作用的发挥,积极组织财政收入,改进支出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确保社会稳定,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办好、办实。进一步增强职工责任心,积极为财政工作出主意、想办法,钻研业务,熟悉政策,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地办好每件事。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全体职工服务意识,切实解决了少数干部思想上存在的“不比服务比职务,不比奉献比科室”的相互攀比心理,从而使敬业奉献精神在全局上下得以发扬光大。

(四)、讲团结,比协作共事。切实加强科室内部、科室之间协作共事的能力,职工之间和睦共事,讲诚信,讲正气,讲支持,讲理解,困难面前互相帮助,大家齐心干事业,促进干部做人大量、大义、大气,做事公德、公正、公平。注重与外单位之间协商配合,多沟通、多交流,倾听单位意见,学会换位思考,急之所急,想之所想,通过良好周到的服务、耐心细致的工作,赢得社会更多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更好地推进财政事业各项改革。

结合“四讲四比”活动,适时举办了两次“岗位技能大比武”、三次主题演讲赛,积极开展了各类创建活动,组织全体干部结合财政职能和自身岗位,积极谋划“陕南突破发展”,找准自身在建设绿色**中的位置,自觉把思想、行动和工作措施统一到加快绿色**建设上来。

在各支部中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创建“四制一体化”标准支部;在全体党员中开展评优争优活动,促使党员干部树立识大局、顾大体、谋事业、求实效、讲正气、埋头工作的浩然正气;在全体职工中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牢固树立公仆意识,促进机关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局面;在全局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局机关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活动,各科室开展创建文明科室、青年文明号、文明示范岗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该局把领导重视、制度健全、活动经常、管理规范、措施得力、内容创新、效果明显作为的重要内容,列入年终综合考评计划。

通过这些活动的成功开展,展现了财政干部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推进了财政和谐机关建设,使“四讲四比”融入全局每个职工日常行为,自觉付之实际行动,促进了机关作风的大转变,职工群体意识、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地不断升华,形成特色鲜明的财政机关文化氛围,有力保障了各项财政工作的深入开展,推动了公共财政建设。

三、创新用人机制,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建立科学民主的用人机制,选好干部、用好干部,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发干部活力、建设和谐机关的重要内容。**市财政局根据新时期党的干部人事政策,结合财政工作特点,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积极推动机关人事制度改革。

(一)、拓展财政职能,优化岗位设置。随着社会发展,财政工作的内涵不断延伸,已由过去单纯的政府收支管理,向全方位服务经济建设转变。为满足公共财政的需求,**市财政局在严格控制人员编制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岗位设置,即拓展了财政职能,加强了财政服务社会的能力,又为青年干部走上一线领导岗位创造了条件。

2004年,为盘活国有资产,实现可持续利用,**市财政局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局。几年来,在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成为财政工作备受关注的新亮点,改革成果受到部、厅两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先后在《中国财经报》、《中国财经》、《西部财会》等知名媒体和学术期刊上登载报道,被专家誉为“**模式”,并列为全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四大模式”。

为了支持**“药、水、游”产业实现突破,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因贷款难遭遇的资金断链问题,**市财政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通过下属的生产资金管理局,发起成立资金规模达5,000万元的股份制财信担保公司,投资600万成立财信典当公司,大力扶持市场前景好、企业信誉好的中小型“绿色”产业发展,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该市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

此外,**市财政局还成立了指导、管理、协调全市农村税费改革的常设机构,省委、省政府对**市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扬,该市成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唯一一个全面开展市级农村税费改革配套措施的试点城市,“**经验”在全省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

2002年机构改革结束至今,**市财政局累计新设县级岗位3个、科级岗位12个,调整科级岗位5个,共占现有领导岗位的30%,从而有效地拓展和加强了财政职能,保证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更好地服务了经济建设,适应了社会进步对财政工作的要求。

(二)、科级领导竞争上岗、一般干部双向选择轮岗。**市财政局通过多年的摸索,不断的改进,结合干部任用的有关规定,逐步建立起一套公开透明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采取公开竞争程序,即:公布职位、公开报名、资格审查、公开演讲、群众测评、组织考察、党组研究公示、廉政谈话、办理任命等诸多环节,接受群众监督,作到了公开、公平、公正。从2002年机构改革时期至今,已举行了4次科级干部竞争上岗活动,竞争者是否上岗完全取决于自身的能力、工作的业绩和群众的满意度。通过竞争上岗,一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群众基础好,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同志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充分调动了工作人员干事业的积极性,干部队伍充满了健康向上的活力。

按照公务员管理要求,结合财政工作特点,该局对科级以下干部定期轮岗。在轮岗中实行双向选择,即个人选择科室、科室选择个人。个人对科室的选择看的是有利于自己专业的发挥,科室对个人的选择看的是人品、业务能力、团结协作精神、敬业精神,党组考虑的是工作需要和人员结构。通过几年双向选择的实践,确有部分工作能力差、工作态度不端正、搞不团结的人没有选择到工作岗位,相反,工作兢兢业业、踏实肯干的干部充实到了重要岗位。双向选择,鞭策了进步较慢的同志,激发了干部勤奋工作、加强自身修养的积极性,服从大局、勤奋工作在局机关蔚然成风。

(三)、严把进人关口,实行公开选调制度。由于财政工作的特殊性,往往成为人员超编的“重灾区”,**市财政局严格编制管理,凡是进人都要报市长办公会讨论决定,因此从未发生一起人员超编。

2007年,根据机关编制空缺情况,**市财政局联合该市人事部门,率先于其他市直部门,开展了公开选调10名公务员的工作,即为机关补充了新鲜“血液”,改善了职工年龄结构和知识层次(见表三),又为全市用人制度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提高了基层财政工作者工作热情。

表三 选调人员综合情况表

基本 情况

学历

年龄

从事财政工作年限

大专

本科

30岁以下

35岁以下

5~10年

10年以上

人数

2846

比例

20%

80%

20%

80%

40%

60%

公开选调公务员,带来了“一高一快两打破”好处:所选调人员素质“高”,所选调的人员必需经历笔试、面试、考察等多个环节的激烈竞争,通过层层筛选,才能从众多报名人员中脱颖而出,最终所选定的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高;投入工作速度“快”,所选调人员都具备一定财政、财务工作经历,且年富力强,人员到岗后,均能立刻投入工作中;公开选调人员,拓宽了选人视野,打破了机关原来一些固有的思维模式、工作习惯,激发了工作激情,打破了工作调动当中的各种“关系网”,推崇了能力,给机关用人增添了勃勃生机。该局选调干部的成功经验,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已被全市许多用人单位学习借鉴。

(四)、积极尝试干部挂职锻炼制度。从2003年起,**市财政局结合财务总监制度的实施,选拔部分干部到企事业单位或财政投资的项目实施单位,担任项目财务总监,监督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抽调部分干部到乡镇,担任乡镇政府副职,参与乡镇工作;抽调部分干部到村组,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安排副县级后备干部到市级重点项目或厂矿企业,挂职锻炼;积极与财政部联系,推荐了一名干部到财政部挂职锻炼。干部挂职锻炼制度的实施,不仅密切了各种关系,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干部,了解和掌握了多方面的信息,为公共财政决策提供了科学、直接的依据。

四、提高机关文化品位,促进财政事业发展

今年,省厅决定在全省财政系统开展以“提高文化品位,彰显精神风貌,倡导人文关怀,促进事业发展”为主旨的财政文化建设活动,把创建财政文化,培育具有高尚情操、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一代财政人作为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公共财政模式的一项战略举措。

财政文化建设的关键就是促进财政工作者知识、道德、能力、涵养等全面提高,使之综合素质全面提升,避免人浮于事,实现更有效地履行职责,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这就对财政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和机关人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市财政局在具体的人事教育工作中,坚持“四个紧扣”,推进财政文化建设活动蓬勃开展。一是紧扣财政文化建设的核心,加强职工政治思想建设。充分运用先进性教育取得的成果,增强职工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使之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提高为公理财、为民服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建成了党员活动室和机关荣誉室。二是紧扣财政文化建设的目标,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积极实施财政机关形象创新,细化深化便民服务措施,定期向单位和群众征集意见,简化工作环节提高服务效能,进一步将“四讲四比”活动引向深入。三是紧扣财政文化建设的根本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理念,培育机关浓厚的学习气氛,选派业务骨干到行政学院培训,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到单位开设讲座,在局域网上开设学习园地,在全市举行“我是财政人”主题有奖征文活动,建成了图书阅览室和电教室。四是紧扣财政文化建设的内容,积极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结合财政部门实际,举办了以“财政人.汉水情”为主题的文艺调演活动,组织各支部开展了“感受新农村”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支持职工组建了篮球队、乒乓球队、自行车队,组织了“我是财政人”和“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财政文化建设的开展,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提高了职工的文化品味,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展示了新时代财政工作者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五、加强目标管理,建立工作责任制

为了充分调动全体工作人员求实效、创佳绩的积极性,**市财政局从考评入手,推行了机关目标责任制管理,任务层层分解到科室、到个人,年初逐级签订责任书,年终依据责任书考核评比先进科室和先进工作者。责任书由局党组与各科室、科室与个人分别签订,包括重点目标和共性目标两部分,重点目标由局党组年初根据全局工作任务和科室职能确定,共性目标根据全局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机关政治理论学习等任务,统一确定,主要包括学习、纪律、服务、机关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考评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量化考评总分为100分,其中重点目标占60%,共性目标占40%;重点目标年终一次考评,共性目标实行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

实行目标责任管理,使机关工作任务明确,责任清晰,达到了奖勤罚懒的目的,较好的解决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得到了全体职工的普遍赞同。

五、发扬经验,克服不足,再创佳绩

经过多年来持之不懈的努力,**市财政局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长足进步,避免了“重具体业务开展,轻内部人事管理”,为和谐机关建设,财政各项业务工作的圆满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认为,**市财政局能够在人事教育工作中取得这些成绩,主要有以下几条经验:

一是领导对人事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始终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局党组多次开会研究人事教育工作,局党组成员带头参加培训,局长多次亲自授课,从而保证了教育培训的严肃性。

二是将机关党建和人事教育工作统一。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发挥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弘扬了正气,调动了全体职工钻研业务、勤奋工作的积极性,充实了人事教育的内容,提高了人事教育的效果。

三是坚持在正确的用人导向基础上大胆创新。准确把握时代脉动,时刻保持人事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对待人事教育工作,在干部中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正确的权力观,以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为标准去选人、用人。

四是建立干部管理长效机制。将干部管理溶入日常业务工作,加强干部日常规范性管理,注重考核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实绩,动态管理后备干部,及时补充优秀人才,在中层领导中,定期开展述职、述廉、述学活动。

五是建立和谐的人事工作环境。坚持任人唯贤,坚决破除论资排辈、迁就照顾等观念,在德才兼备的前提下,树立“从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的方针,努力使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尽快脱颖而出。

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市财政局在人事教育工作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业务经费捉襟见肘。由于**市是典型的贫困地区,财政收支形势严峻,保工资、保重点建设尚有一定困难,包括财政局在内,各部门的业务经费都不宽裕。近几年,**市财政局对人事教育工作的投入虽有一定提高,仍无法满足业务的充分开展,许多好的规划方案,仅能停留在设计之中。

二是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市财政局人事管理部门编制3人,实际只有干部2人,承担着全局176位在职职工和46名离退休干部的人事劳资工作,负责着全局12个支部的党建活动,是机关考核、文化建设、干部教育等工作的主要牵头科室,工作庞杂,事务繁琐。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事工作内容不断增加,机关公务员登记、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由阶段性工作,变为日常工作,人员短缺的矛盾已相当突出。管理人员经常忙于具体事务,常常无暇于对工作深刻的思考研究,更无暇于参加行政学院组织的专门培训,缺乏对其他地市的先进经验的考察学习,阻碍了人事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上级部门加大对基层工作的扶持力度,在财政系统内,定期组织个人事干部交流经验,并加强对基层人事工作的指导,同时**市财政局也应该和人事部门加强沟通,积极争取编制和人员。

近几年,**市财政局深化人事机制改革,努力建设和谐机关,努力实现和谐人事,取得可喜的成绩,推动了财政中心工作健康发展,财政收入呈现连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为**实现突破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基本的财力保障,**市财政局连续多年获得市级目标考评一等奖和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2006年又被授予省级精神文明单位和全国财政系统先进单位,2007年被评为全省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受到了表彰。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财政人事工作是机关文化建设重要一环,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大有可为!

第五篇: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调研报告

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调查报告

(一).我认为学校管理者应重视人,始终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A.应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

积极申请,想办法在学校附近的地方集资盖房,如若短时间内不能做到,则需给予教师相应的补贴;

加强学校有关教师制度的建设,推进依法治师。在处理人、干部提拔、教师职称评定、选拔先进工作者等敏感问题是一定要体现规范、公开的理念;

坚持教师发展为本,激活教师内在动力。学校要制定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近期、中期和长远发展目标,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看待问题,承认教师客观的差异,公平调控差异。对有学识、高水平、爱提不同意见或有小毛病的教师,不要求全责备,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为前提,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建设民主、积极向上的学术风气;支持教师学历进修,分批选送教师参加培训,给教师乐业的时间、发展的空间、创新的空间,发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大力培植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帮助教师牢固树立敬业的精神和乐业的态度。教师人心顺,主任的意识增强,就会自觉地把自己和学校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走“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教师到名校观摩学习,把名师请进来进行指导;

B.以学生为本

1.应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次数。可利用日益发展的网络技术创办一个网站或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又或者是创建一个QQ群,让师生有更多的交流,而且,这样可以培养师生间的感情,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2.加大力度建设更好的硬件设施。昆明学院在国家的关心下,建起了一座座高楼,现在最该做的是想办法筹款多建几间“语音室”让学生可以多练点听力。加大对音乐、美术教师的建设力度,给其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宽敞的训练基地。尽可能完善现有的体育设施,以便于教师的管理;

3.加强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支持教师的再深造,加强非专职教师的培训力度,使教师工作有其所,术业有专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有力的保障;

4.加强图书馆的建设步伐。购置种类丰富、数量庞大的图书,完善、加强图书管理工作,使学生能在自己想再的地方不间断的看完一本书,扩大图书馆用地面积,增添更多的桌椅板凳,或重新布置图书馆的摆设,使有限的空间能容纳更多的书和桌子;

5.常常开设有关法制方面的讲座,鼓励或强制要求学生去听,增强其法制观念;

6.鼓励学生创办社团,加强对学校各社团的管理力度,制定相应的社团管理方法,加强对不法或不负责的社团的惩办力度;

7.鼓励学生多参加社团活动,或鼓励老师创办社团,帮助学生发展挥自己的兴趣爱好。

(二)学校环境是校园文化的内核,是学生发展和成长的微观环境,针对环境的不和谐提出以下建议

A.加强对食堂的管理,制定有关卫生不达标的相关处理办法;

B.完善对新建宿舍供水的管理,保证学生的正常用水,经常维修太阳能热水器,保证学生用水,尽可能增设提供热水的设备,并保证其正常工作;

C.为学生提供一个能晒衣物的地方,且可对其进行必要的监测,防止衣物的对视给学生带来的麻烦和损失;

D.加大环境美化、绿化力度,多植树、种草、栽花,整平黄土地(可依据北院的环境进行美化、绿化);

E.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加大保卫的巡查力度,减少或杜绝一切可避免的噪音该给同学带来的麻烦;

F.舍管人员要加强对出入宿舍人员的管理,可实行“实名制”杜绝推销人员进入宿舍; G.加强对校医室的管理,杜绝乱收费的现象发生,加强对校医的技能、职业素能的培养,鼓励其进行进修;

H.响应“全民健身”的号召,在校园内增设锻炼身体的设施;

(三).针对“人文气息”不和谐提出以下建议

A 开齐、开足学校艺术教育课程、课时。加大对艺术、体育硬件、软件设施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其的管理;

B倡导人文关怀,努力形成改革、发展、民主、科学、创新、包容的学校制度文化,让师生的价值、潜能、作用、人格、行为、情感、需求等得到公正评价、理解与尊重、关注和满足,让师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感受到成长和发展的快乐与幸福。注重师生的人文精神行为系统建设,建立民主、宽松、和谐的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老师与家长的关系,充分发挥思想引领和行为匡正的相互作用,促进师生人文素养的共同提升与和谐发展;

C 以办学理念、校训、校规、校风、校徽、校旗、校歌、文化长廊等彰显人文校园特色,强化人文校园主题文化园、雕塑、文化墙、文化长廊等标识文化环境建设,着力培养师生求真、扬善、尚美、务实、高效、创新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提升校园人文精神的张力、活力、魅力。逐年建立和完善学校标识文化系统建设,使校园室内(外)标识系统、交通标识系统、公共警示(关怀)标识系统、形象(语音)标识系统等,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规范化、理性化中充分发挥标识系统的引导作用。强化教室标识文化环境建设,建立班级图书角以及“班级名人榜”、“赛书榜”、“红花栏”及“成绩展示栏”等班级文化展示栏,在教室布置名言古诗学习栏等,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书香教室,创设一个体现学生主体性、竞争性的,民主、平等、和谐的人文气息;

D 解决的方法:毛姆曾经说过“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让他专职、专用是最有效的办法。韩愈在《师说》中也说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解决教风的问题之一是充实教师队伍,让教师各尽所能,加强非专职教师的培训力度,使教师工作有其所,术业有专攻;一个良好的班级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以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的作用。所以,要加强对班级的管理;

E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师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着力建设充满人文气息的“人文课堂”,寓人文教育于学科教学中。开设系列人文选修课,拓展人文教育领域,实现其健康的意志品格塑造、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把加强学科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人文教育作为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科研和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加大素质教育推进力度,促进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专题教育活动,将人文教育渗透、融合于典礼文化的养成教育中;

F 着眼于建设高品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深入推进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将“唱、读、讲、传”融入课堂教学并作为艺术节、传统节日和纪念日活动、班团队主题活动、社区实践活动和家校活动的重要内容;组建师生红歌合唱团,每月坚持开展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内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活动的号召力、感染力、影响力。坚持和不断完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以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充分发挥学校文化艺术的资源与人才优势,开展文艺创作,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建设丰富、健康、干净的校园网络文化;

G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打造学校文化特色。

校园是我家,构建和谐校园靠大家,学者乐黛云说过:和的主要精神就是要协调不同,使不同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形成不同的心事物。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更加和谐!

下载关于构建和谐六盘水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构建和谐六盘水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调研报告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调研报告一、 研究背景及过程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师生关系作为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以认知、情感与行为交往为主要互动形式的心理......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调研报告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总结近年来,我街道坚持以开发建设为中心,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对和谐劳动关系工作的影响,努力维护区域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取得了显著成效。......

    扶贫开发构建和谐新村调研报告

    一、概况**县东皋乡上日川村,位于**县东北部,是坐落于楠溪江支流上的一个靠山临水的小村庄。它东邻鹤盛乡,南接枫林镇,西与岩头镇隔江相望,北连鲤溪乡。全村下辖三个自然村:周家楼......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调研报告

    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 马龙高速李亚东 摘要:目前世界经济形势存在不确定因素,劳动关系矛盾突出甚至激化。工会组织职能发挥还不完善,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企业......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调研报告(精)

    和谐医患关系是指以医生为中心的群体(医方与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患方在医学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协调匀称的相互关系,简单来说就是指在医学活动的过程中医生与病人之间结成的相......

    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情况调研报告

    按照区政协2013年工作要点安排,8月下旬,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全区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重点围绕企业......

    六盘水城市矿产综合利用调研报告

    六盘水城市矿产综合利用调研报告“城市矿产”是对废弃资源再生利用规模化发展的形象比喻,是指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产生和蕴藏于废旧机电设备、电线电缆、通讯工具、汽车、家......

    构建和谐校园报告

    构建和谐校园—白云学院食堂状况调查报告 一.引言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马克思也充分的阐述了人只有在衣食住行得到满足后,才可能进一步的发展自己,而在当今的大学里,食堂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