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泉州市委关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经济强市 推动泉州跨越发展的意见
中共泉州市委关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经济强市 推动泉州跨越发展的意见
(2010年8月5日中国共产党泉州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策部署、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认真贯彻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经济强市(以下简称“两个加快”),推动泉州跨越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全面把握实施“两个加快”、推动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围绕“先行先试、加快转变、民生优先、党建科学”和建设现代化泉州的总要求,深入实施项目带动,着力加快产业、港口、城市发展,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和对台交流合作,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和民生保障,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推动跨越发展,努力把泉州建设成为经济总量大、产业结构优、综合效益好、发展后劲足和人民生活质量好、受教育程度高,城市宜居宜业,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高的海西中心城市,力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东部先进地区平均水平,“十二五”期末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2%以上,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万亿元以上,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实施“两个加快”、推动跨越发展,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持先行先试。大力弘扬爱拼敢赢、敢为人先的精神,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大力破除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障碍和思维定势,锐意进取,敢闯敢试,努力探索符合泉州实际的发展路子。
实施“两个加快”、推动跨越发展,必须以转变提升为主线,坚持“好”字优先、能快则快。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激发比学赶超的热情,牢牢把握“两大重大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发展,切实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突破性进展,努力开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实施“两个加快”、推动跨越发展,必须以利民惠民为根本,坚持民生优先。真正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优先解决、重大民生项目优先安排,切实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实施“两个加快”、推动跨越发展,必须以党的建设为保证,坚持党建科学。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持续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努力为推动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实施“两个加快”、推动跨越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泉州最为重要、最为紧迫的任务,必须精心组织、全力实施支撑跨越发展的“百千万亿倍增计划”,经过不懈努力,5年内实现超百亿企业15家以上,形成5个超千亿产业集群,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万亿元以上;必须争分夺秒,大干快上,持续打好重点项目建设、新增长区域发展、城市建设、小城镇改革发展、民生工程“五大战役”,超常规发展,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继续在加快推进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先行先试中发挥支撑带动作用。
二、着力先行先试,增创跨越发展的新优势
1.突出项目带动先行。以推动产业、港口、城市、交通、能源、市场的大发展带动大投资,立足高起点,抢占制高点,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带动力和集聚力的重大项目,以项目壮大经济总量、提升产业层次、增强发展后劲。着力打好重点项目建设战役,做好项目的策
划、生成、落地、投产,做到投产达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报批一批,争取一批重大项目列入国家、省“十二五”规划。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力争投资增速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达44%,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以上。抓紧规划建设上市公司创业园,引导本地上市企业返程投资。坚持内外资并举,大招商、招大商,大力引进一批大央企、大国企、大民企,支持国内外优势企业来泉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拓展与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力争五年内新引进一批台湾百大企业、10家以上世界500强企业。
2.大力创新体制机制。率先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建立有利于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逐项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民间投资新36条政策,争取在支持民营企业进入金融服务、参与大规模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国有资产、交通基础设施等投融资平台有序运作,推动上市融资,做大做强国有投融资平台。积极稳妥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执法,推行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推进简政强区、简政强镇,按照“宏观决策权上移、微观管理权下移”的要求,进一步理顺事权、明确责任、创新机制,将部分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到区,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到重点小城镇。进一步优化投资创业环境,继续清理和规范收费,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营造亲商、安商、富商氛围。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和发展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3.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加快纺织服装、石材及制品、陶瓷树脂工艺品、箱包(伞)四个省级重点商品出口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特色优势商品出口。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稳步提升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积极开拓东盟等自由贸易区市场与中东、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巩固欧美等传统市场。扩大重要资源、关键设备和技术的进口。推动泉州出口加工区向综合保税区转型,加快晋江内坑、安溪“陆地港”建设。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资源、供应链和价值链整合,参与国际并购,拓展海外营销网络。提升泉港澳合作层次和水平,重点引进港澳高端服务业项目。深入实施“回归创业工程”,鼓励泉籍企业家回乡投资兴业。发挥海内外泉商优势,大力推进“泉州经济”与“泉州人经济”融合发展。
4.深化泉台交流合作。抓紧落实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第一批早期收获产品清单,扩大对台贸易,争取特定领域在后续补充协议中先行先试。按照“最开放、最优惠、最高效”的要求,加快泉州台商投资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抓紧启动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报工作,争取尽早设立泉州保税港区,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功能叠加和政策效应,全力打造以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为支撑的滨水生态新城。实施台资企业转型升级试点工程,做好以企引企、以台引台工作,推动园区、行业协会对接,加快建设光电、装备、石化等两岸产业对接集中区,打造大陆台资企业所需的零部件、原辅材料配送中心,促进泉台产业紧密对接。构建更加便捷的直接往来综合枢纽,促进更多大陆居民和台湾民众从我市口岸往返两岸。充分发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郑成功文化史迹的作用,加快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深入开展泉台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人才等方面交流合作,推动民间交流交往和对口联系交流活动常态化。支持泉商泉企“上岛”拓展发展空间。
三、强化集聚辐射功能,全力建设海西中心城市
1.建设现代化海湾型城市。按照《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的要求,聚焦98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统筹298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发展,力争三年上新台阶,五年见大成效,至2015年,环泉州湾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20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200万人左右;至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25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250万人左右。坚持交通先行、撑大骨架、连片开发,加快环城高速、城市快速干道、城市轨道交通、跨江跨海通道等环湾主
干路网建设,促进城市核心区与各组团的紧密连接。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要求,依托城市山水资源,加快推进总部经济区、商务集中区、城市综合体等城市新区建设,统筹实施古城保护利用改造复兴工程,推动城市更新和“三旧”改造,扎实推进“数字城市”试点工程,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充分发挥区级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除市级统一组织实施的项目和现有城建指挥部继续履行建设职能外,城市建设项目由区级组织实施。适时启动行政区划调整,探索建立有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财政体制。加快构建大泉州城市公交体系,加快环泉州湾城市同城化管理步伐。大力培育城市教育、文化、卫生等优质资源,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顺应人口空间集聚、结构变化趋势,进一步放宽城市落户条件,加速人口向中心城市、重点镇聚集。加强社区管理,着力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水平,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按照中小城市标准,全方位提升县城品位,规划建设一批新市镇,稳妥推进3个省级、12个市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力争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
2.拓展新的经济增长区。抢抓高铁时代、信息时代带来的新机遇,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等重要交通节点为依托,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圈”、“高速经济走廊”和“道口经济”,进一步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着力打好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重点推动环泉州湾中心增长区、北翼增长区、南翼增长区、安永德增长区“一湾三区”建设。发挥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台商投资区等“国”字号优势,发挥各县(市、区)的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带动作用,吸引大企业、大项目、大产业入驻,推动产业、人口、技术、资本集聚,带动周边地区快速发展。支持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飞地园区”,支持洛江经济开发区、晋江经济开发区、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升格扩区。实施重点区域发展规划,加快泉港和泉惠石化园区、晋江和南安装备制造业基地、泉州软件园、南安光电产业基地、惠安绿谷高新技术园区、海西茶业基地、永春生物医药基地、国际陶瓷艺术城等的开发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推动区域发展一体化。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全市港口、旅游景点、产业园区、展会展馆等各类资源,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着力推进以港口为取向的集疏运体系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岸线资源,加大港口投资建设力度,统筹推进公用码头、业主码头建设,构建西进东出的现代化枢纽港;加快泉州晋江机场改扩建步伐,做好新机场规划选址工作;大力推进“一环两纵三横六联”高速公路网、“一横三纵八支”铁路网建设,规划建设若干个综合交通枢纽项目,着力打造“15’、30’、60’”三大交通圈。加快输变电工程建设,尽早形成“一特双廊、环湾互联”坚强智能电网。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沿海地区产业向山区有序转移,强化山海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借力珠三角和长三角,主动融入海西城市群,构建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
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
1.推动主导产业转型提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意见,大规模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抢占研发、设计、销售等价值链高端环节,做强纺织服装、鞋业、石化3个千亿产业集群;以延伸产业链、推进企业集聚为重点,着力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企业、打造大基地,新增建筑建材、装备制造2个千亿产业集群。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和中小企业联合成长计划,支持中小企业做精做专、发展壮大,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专业化配套的规模经济优势。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兼并重组,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进企业改制上市“121工程”,做大做强资本市场“泉州板块”。加强品牌创立、品牌提升、品牌扩张、品牌输出,做大做强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推动小品牌发展成大品牌,单一品牌发展成系列品牌,国内品牌发展成国际品牌,打造中国世界名牌。积极推广整体连锁经营等新型商业模式,把握消费升级向中低收入群体和二、三线区域梯度转移趋势,开展“泉州名品进名店”和泉货网上销售活动,进一步开拓
国内市场。
2.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抓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规划编制,集中力量扶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力争“十二五”期末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认真实施国家创新基金微波通信产业集群试点,建设好国家火炬计划泉州电子信息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形成海西电子信息产业带。发挥太阳能级多晶硅物理提纯技术和非晶硅薄膜技术的核心竞争优势,大力推进企业集聚发展,构筑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大力推进永春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药用植物开发等产业技术实现跨越,形成海西生物医药产业重要基地。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按照高新化、低碳化发展方向,加快发展新型纺织面料、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等产业。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发展海水淡化等海洋新兴产业。
3.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以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商务会展、旅游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构建若干个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力争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GDP增速2个百分点以上。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支持泉州银行等地方性银行发展壮大,引导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积极推进村镇银行试点,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尤其是台湾银行来泉投资发展,打造海峡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大力建设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加快培育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以第四方物流为平台的现代物流体系,打造海西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借鉴广交会、世博会等办会理念,加快推进东海会展中心建设,扩大专业会展辐射范围。加快服务外包平台建设,支持国内外知名服务业外包企业来泉建立分包中心和承接基地。打响“海丝文化”、“闽南文化”和“海峡旅游”品牌,做足泉州南音“非遗”文章,加快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新建一批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和高星级酒店,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和精品路线,扩大泉台双向旅游规模,着力建设知名旅游目的地。围绕推动十大文化产业发展,制定出台动漫产业扶持措施,加快时尚创意园、动漫城等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建设。
4.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中心环节,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推进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争取中科院重大创新平台落户泉州,推动形成富有创新活力的科技企业孵化集群。加强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6•18”平台,大幅提高项目的履约率,促进项目、技术、资本、人才的有效对接;鼓励企业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技术开发中心等研发机构,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创新联盟,力争五年内培育300家以上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深入开展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建立知识产权人才库和专家库,壮大专利和版权代理队伍,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发挥泉州市科技创业投资基金作用,鼓励境内外股权投资机构来泉设立分支机构;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抓紧编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量身定造各类专门人才特殊政策,落实好引进人才的相关政策,培养、吸引、留住一批高端人才,着力构建海西人才高地。
5.积极推行绿色增长。编制生态市建设新的五年规划,保护青山绿水、碧海蓝天。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把新上项目的产业政策关、资源消耗关、环境保护关,落实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制度,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加大制革、电镀、石材、建陶、漂染等重点污染行业及工业污染集控区清查整治,依法取缔污染严重的企业。扩大差别电价政策实施范围,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近海水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努力把惠安崇武至秀涂海岸带、晋江衙口至石狮黄金海岸旅游带打造成闽南滨海生态旅游休闲带。积极盘活存量闲
置土地,探索推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制度。科学合理推进湾外围海造地。完善“两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措施,下大力气抓好饮用水源保护。统筹做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新、改、扩建工作,加快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切实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加强城市绿道网、城乡绿地系统、生态廊道和森林生态保护体系建设,增加森林碳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建设一批循环型产业、循环型行业(企业)、示范性工程,着力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抓好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示范项目,探索清洁能源综合利用模式,争创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建设一批建筑、交通、公共机构以及商贸、酒店节能示范工程,打造低碳型城市最佳实践区。
五、统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独具侨乡特色的新农村
1.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坚持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坚持“抓龙头、建基地、打品牌、拓市场、深加工、扶协会”,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信息化,打响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茶叶、水产品、果蔬、花卉和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综合发展能力,不断扩大农业特色产业经营规模。积极推广农业“五新”工程,鼓励工商企业参与发展现代农业,继续扶优扶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国家中心渔港建设。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强“三大基地”、“四大平台”建设,抓好台湾农业技术交流推广中心和泉台农业合作重点项目建设,提升海峡两岸(泉州)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水平。
2.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以农村社区和中心村建设为重点,每年培育一批新农村建设典型示范村。加大农村危旧房、石结构房改造力度,有序推进农村低保家庭安居房建设。加快农村公路提级改造,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沼气工程,统筹抓好农村电信、邮政、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资源规划管理,适时建设碧坑水库等重要水利工程,打通沿海水库输水通道,科学调配水资源。关注农村困难群体,帮扶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继续实施“造福工程”,做好地质灾害危险点群众搬迁。深入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加强以“三清六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3.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流转配套措施,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森林采伐管理新机制。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扶持一批 “五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探索建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大力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农村劳动力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转变职能,构建新型“三农”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加强农村(社区)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管。
六、突出民生优先,建设文明和谐幸福家园
1.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优先安排惠民利民项目,提高民生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确保财政支出向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教育事业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倾斜、向困难群体和困难地区倾斜。全面落实积极就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着力帮助城乡各类劳动者提高创业就业能力,实现较充分的社会就业。推进和谐企业建设,协调健全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切实保障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建立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的职工工资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加快保障性住房特别是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发展,扩大经济适用住房供应范围。以非公有制企业和外来工、农民工为重点,加大职工五险扩面征收力度。完善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制度,加快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十二五”期间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全覆盖。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力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探索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与新农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合并实施;加快实施职工医保、工伤、生育保险市级统筹。探索各种医疗保障制度衔接和异地结算制度,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实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动态
管理、应保尽保。推动慈善事业快速发展,构筑完善的灾害救助、教育救助、医疗救助等综合救助体系和针对特殊人群的福利体系。着力提高为老年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扎实做好人口和计生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2.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医改、校舍安全、文化、养老“四大民生工程”。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把更多的新增财力投向农村,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接轨。促进教育资源公平配置,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民办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点提高农村学校、薄弱校办学水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疗机构改革试点,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加快泉州市图书馆新馆等大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改造提升乡镇综合文化体育站、村文化体育活动室等公共设施,率先建成普惠型、全覆盖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
3.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紧抓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夯实综合治理维护稳定的基础,扎实推进新一轮平安泉州和法治泉州建设。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加快建立重大项目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及时化解苗头性问题,依法依规处置群体性事件。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试行居住证制度。加强对特殊人群的教育管控,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健全和落实各项安全防范和管理制度,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整治,确保校园及周边地区的安全稳定。健全和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提升风险防范和危机管理能力,有效防范和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
七、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实施“两个加快”、推动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1.提升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学习研究,继续做好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进发展的本领。进一步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建设坚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领导集体。精心编制“十二五”规划。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基层组织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内在动力和创造活力。
2.增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各级领导班子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面提高执行力、落实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完成重点任务、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上比学赶超,创先进、争优秀、当模范。坚持科学的选人用人导向,注重在项目建设、基层工作一线培养、锻炼和选拔年轻干部。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建立各级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奖励制度,探索建立市对县(市、区)、泉州开发区、台商投资区财政收入增长考核奖励制度。大力弘扬“惠女精神”,着力改进文风会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强化督查督办,深入破解“熟人经济”现象,加大治庸、治懒的力度,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和领导干部问责制,营造雷厉风行、立说立行的工作氛围。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3.凝聚推动跨越发展的坚强合力。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协同协作,主动靠前,强化服务。充分激发全体党员干部创业激情,鼓足干劲,只争朝夕,奋勇争先。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强化政策引导,大力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构建世界泉商联络平台,加强与海内外泉籍乡亲的沟通联系,凝聚海内外泉州人推动跨越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职能作用,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二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印台经济提速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印台经济提速发展
党的十七大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一科学论断,对于深入领会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印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印台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富民强区的攻坚时期,实施怎样的发展战略,构建怎样的发展格局,是否能破解发展瓶颈,实现提速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十一五”印台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
“十一五”时期,印台区紧紧围绕建设渭北强区目标,大力实施果业立区、工业强区、旅游兴区三大战略,全区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一是经济总量大幅提升。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47.24亿元,年均增长15.8%,是“十五”末的2.32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713元,年均增长18.9%,是“十五”末的2.38倍;地方财政收入达到0.72亿元,年均增长29.2%,是“十五”末的3.6倍;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06、31.76和12.41亿元,年均增长8.9%、19.7%和13.8%,三次产业结构由6:60:34调整为7:67:26。三是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由1.25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年均降低4.8%。植树造林20.6万亩,森
林覆盖率达到43.2%。四是民生得到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达到15473和4597元,年均增长21.9%、20.6%,是“十五”末的2.69倍和2.55倍。建设供水工程78处,解决了8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建成7条交通主干道和72条258公里的通村柏油(水泥)路。这一时期是印台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综观这一发展历程,我区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一是经济总量较小。2010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相当于全省的75.54%、全市的90.88%;人均财政收入相当于全省的56.80%、全市的81.51%;城镇居民收入相当于全省的98.59%、全市的97.41%。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全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7:67:26,表现为“一产太轻,二产过重,三产滞后”。一产以传统的农业种养和初加工为主,产业化程度不高;二产比重接近70%,以省市属企业的煤炭资源开采和铝冶炼为主;三产以传统的餐饮、运输业为主,新兴接续性产业尚未形成。三是产业层次低。全区共有158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家,仅占到10.8%,多数企业以资源开采和初加工为主,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相对落后,劳动力素质和产品科技含量低,主要依靠产量和价格优势参与市场竞争,整体竞争力不强;工业体系建设几乎为零。四是创新能力不强。区属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散、小、弱”等问题突出,科技投入少,研发能力弱,产品结构重复,附加值低,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五是社会建设滞
后。城乡基础设施较差,功能不完善;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救助、就业、安全稳定等民生工程建设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差距。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点,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着力点,以推进改革开放为动力,按照“3456”发展思路,围绕建设全国果业强区、全省旅游名区、全市工业大区三大目标,突出“产业升级、城市北扩、城乡统筹、民生改善”四个重点,打造“一城两园两镇”五大经济板块,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六项建设,到“十二五”末,全区生产总值达到9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91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5万元,实现“一进位、两超越、三翻番”的奋斗目标(即力争在全省城区经济考核中位次前移,向全省中游水平迈进;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
㈠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找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1、以建设全国果业强区为目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围绕“创全国知名品牌,建绿
色生态果乡”目标,以优化品种结构,推行标准化生产,完善果品营销体系,延伸果业产业链为抓手,加快果业从单一种植向生产、流通和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培育“一区一业”产业格局,着力打造全国有名的果业强区、果品深加工和出口基地,到“十二五”末,全区苹果总产达到45万吨,果农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做优做特苹果产业。同时,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全市打造中医药种植、流通、检测、研发四大基地的机遇,大力发展畜牧、蔬菜、烤烟、干杂果、中草药等特色产业,挖掘内在发展潜力,做精做细优势特色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是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围绕农业发展,加大项目投入,不断加强农田水利、生产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向集约化经营发展。三是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培训、农技推广、防灾减灾预警预报、农产品检验检疫、农产品市场、农业执法等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2、以建设全市工业大区为目标,加快发展新型工业。一是壮大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充分发挥果业、养殖业的优势,积极发展果品和畜产品加工产业。鼓励九州果业、大匠农科、鹏大实业等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形成龙头带动、农户支撑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二是提升煤炭建材陶瓷产业。加大对现有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在规范运行普正、鑫凯丰、东联三个能源管理有限公司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乔子梁煤矿小型机械化改造工作,加快丰邑煤田开发力
度,不断提高全区煤矿生产能力;积极发展精洗煤、煤化工产业,实现资源就地转化,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建材陶瓷产业优化升级,在扶持环新建材、陈炉陶瓷总厂等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积极引进具有创新性、示范性的建材陶瓷企业,开发一批具有文化内涵和竞争优势的产品,提升建材陶瓷业整体实力,打造西北地区重要的建材陶瓷产业基地。当前,要重点加快实施年产200万平方米、年产3300万片琉璃瓦生产线和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等项目。三是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牢固树立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理念,依托区内丰富的油页岩、紫砂土等资源,策划包装一批污染小、能耗低、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四是培育新兴产业。牢固树立“绿色、低炭、循环”的理念,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加快科研成果向产业发展转化。积极引进沼气发电、生物炼油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大力发展新兴电子、太阳能产品、墙体材料等新型环保节能项目,不断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培育新兴接续产业。当前,要加快15万千瓦阿庄风电、10万千瓦陈炉风电、大匠农科大型沼气发电和年产3万吨有机肥料等项目建设步伐,推进经济转型发展。
3、以建设全省旅游名区为目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大力发展以陈炉古镇为龙头的旅游业。认真贯彻赵乐际书记讲话精神,按照恢复原貌、传承文化、彰显特色、群众参与、科学开发的思路,切实做好陈炉古镇保护与开发建设
工作。要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创新管理体制,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景区道路、绿化、美化及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提升旅游服务能力,力争在“十二五”末将其打造成以休闲为主,观光为辅,集休闲度假、自然景观、人文历史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要素,积极开发以姜女祠、马莲湖、金锁关为主要景点的北线旅游和以周陵农业园区观光、崾先特色农家乐、惠家沟红色旅游为主要景点的南线旅游。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规划引导,政府扶持,不断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引进实力雄厚的物流企业,加快北关货运站、红土商贸基地和印台果品物流中心建设,培育具有规模和竞争力的业务主体,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沿210国道、305省道重点发展旅游、餐饮、物流和中介营销等服务业,结合小城镇建设优化商业网点规划布局,加快发展连锁店、电子商务等新兴生态,着力培育一批特色商贸企业。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推进城市社区标准化菜市场建设,继续抓好“万村千场工程”;深入开展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活动,形成新的现代服务体系。
㈡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强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点 一是加大科技投入。坚持把科技投入作为重要的战略投资,在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支持现有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建立长期技术开发合作关系,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
速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企业科技竞争力。二是大力实施科技富民工程。大力实施“科技兴区”战略,深入推进科技富民工程,做好科技知识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科技知识普及程度和广大人民群众致富能力。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工程,依托周陵农业科技园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围绕我区重点产业选择实用技术予以推广,壮大产业规模,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全面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建立适应我区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结构,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原则,打造育才、引才、聚才的政策环境。围绕我区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我市大中专院校等教育资源,加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构筑人才创新平台,让本土人才、外来人才有用武之地,充分释放人才的潜力。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方位搞好人力资源开发,培养适应我区煤炭、果业、陶瓷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性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㈢突出保障和改善民主,夯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不断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和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在顺金片区规划建设一所全省领先、全市一流的标准化中学,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影剧院开发、城市公园、休闲广场等项目,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优化资源配臵,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二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把扩大就业做为改善民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认真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坚持以政策促创业、以发展促就业,不断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切实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逐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扩大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整合基本医疗保险资源,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多渠道筹措资金,提高社保基金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规范运行区中心敬老院,加快建设区域性敬老院,不断提高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加快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扩大保障范围,逐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医疗救助、法律援助、失地农村基本生活保障等制度,从根本上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三是加强公共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平安印台”创建活动,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提高治安防控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和问责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切实加强安全基础工作,加大煤矿、矿山、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
域的安全监管力度,积极实施安全工程项目,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提升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和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深入开展“三无”乡镇和部门创建活动,健全人民内部调节机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畅通信访渠道,及时解决群众的困难和诉求。
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选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
一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以煤炭为主的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依托周陵农业科技园区积极推广生态农业,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业生产无害化,污染排放最小化,推动粗放型农业向集约高放型农业转变。实施荒地开垦和旧宅基地复垦工程,开展废旧物品、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工作,实现资源重复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的监管力度,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强化达标治理,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坚持源头控制,杜绝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入区建设。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管理,倡导全社会开展节电、节水、节能、节约土地活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率,推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三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工程,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实施矿山地质环
境综合治理,沉陷区、滑塌区治理等项目,建立健全生态恢复机制,逐步改善矿区地表环境。四是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活动,突出抓好燃煤、工业废气、扬尘等污染整治,积极推广清洁能源,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保知识宣传,建立健全环境监管长效机制,切实改善城乡环境质量。
㈤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 一是突出园区建设。按照“集中、集聚、集约”的原则,科学规划园区布局,创新管理机制,明晰产业定位,围绕主导产业实行深度配套、错位发展。周陵农业科技园区要以发展节水型“果-畜”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主线,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优化园区发展环境,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延长产业链,不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着力打造以苹果为主,果畜结合的“种业-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市场营销-文化创意”的产业链平台,力争尽快建成引领全市乃至渭北地区旱作农业发展的节水型“果-畜”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顺金工业园区要抓住被列入全省100个重点建设县域工业园区的机遇,进一步完善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以园区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和大型项目为依托,着力打造农副产品加工、现代建材、新兴产业3个产业集群,以产集群化发展加快优化园区经济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园区。陈炉陶瓷工业园区要积极与江苏宜兴、山东淄博等陶瓷产业发达地区合作,借鉴其先进
经验,加大开发建设力度,尽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承接陶瓷产业转移的能力;突出抓好入园项目建设,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强化招商引资。牢固树立招商决定发展的意识,突出重点,主动出击,敏锐捕捉招商信息,有效整合招商资源,充分利用多种招商平台,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努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项目。当前,要全力加快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和阿庄电场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早日投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三是加强对外合作。按照“开放开发,加快发展,合作共赢”的思路,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寻找各类战略合作伙伴,不断加强与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着力推动项目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实施城市开发改造,加大投融资力度。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力度,使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征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公有制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结构调整,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一批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走可持续发展的名牌产品道路。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保障措施
㈠转变思维方式。思路决定出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要把思维方式转变到适应转方式的轨道上来,重点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主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并带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实践,通过干部群众的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㈡转变行政方式。加快推进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从习惯于运用行政手段向综合运用经济、法治和行政手段转变,着力提升行政效能。以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为重点,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行政行为法制化、规范化,行政过程公开化、透明化,行政效率高效化。
㈢转变工作方法。按照全市“创特色、比速度、争一流”的工作要求,围绕“3456”发展思路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完善督查督办制度,突出实行“重点工作模块推进”机制,对各项重点工作做到目标明确,任务细化,责任夯实,重点突破,以重点工作的推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㈣转变工作作风。以“服务十二五,建功在一线”为主题,深入开展“为民服务零距离活动”,引导领导干部大力弘扬“5+2”、“白加黑”精神,率先转变作风,做到“领导在一线服务,干部在一线创业,思路在一线完善,机制在一线创新,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典型在一线推广,作风在一线转变,形象在一线树立”,带动全区上下形成苦干、实干加巧干的良好氛围,加快推动全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三篇:加快发展旅游业__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模版)
加快发展旅游业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临沂市旅游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应对经济快速增长、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生态环境负荷日益加重而实施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旅游业的发展同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关系密切,旅游业消耗的资源、能源相对较少,是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是有效缓解资源环境矛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经,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要求。近年来,全市旅游业按照市委、市政府“转方式、调结构”工作部署,以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红色旅游名市”为目标,认真实施“沂蒙好风光”战略,突出“绿色沂蒙、红色风情、文韬武略、地质奇观”四大主题,红绿结合、整体推进,全市旅游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以优化结构为主线,以拓展中心城区地接旅游市场为突破口,以完善提升旅游产品体系为核心,努力建设以临沂市区为中心,蒙山、沂水等县域旅游互为补充,以 1
休闲度假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旅游目的地。
二、工作措施
一是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是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根本举措。高标准编制旅游规划。认真贯彻实施《临沂市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理顺旅游规划编制、管理、执法体系。组织聘请专家编制《环临沂市旅游休闲游憩带规划》、《临沂市旅游市场开发营销专项规划》等专项规划。高质量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督导和服务,重点对蒙山整合提升工程、屠苏岛旅游开发项目、孙子兵法竹简大文化遗址保护工程、滨河旅游长廊、汤泉旅游区、兰陵古镇等近30个旅游开发建设项目进行督导和业务指导。创新旅游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旅游业态,创造催生新兴旅游业态,着力开发温泉、会展、养生康体、葡萄酒庄等高端产品,加快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提升中心城区产品竞争力。打造以水上游乐、温泉度假、文化演艺、民俗风情、体育健身、商务会展、休闲购物等特色旅游产品交相辉映的都市旅游产品体系。继续发展红色旅游。打造沂蒙红色文化品牌,拉伸红色旅游产业链条,以红色经典影视等艺术形式,传播沂蒙精神,扩大沂蒙旅游影响。大力发展旅游商品。编制《临沂市旅游商品开发总体规划》,深度挖掘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培育一批著名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品牌,提高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完
善旅游基础设施。以临沂机场为依托,打造成为有较大影响的旅游集散中心。加强主要景区连接交通干线的旅游公路建设。重点建设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旅游安全及资源环境保护设施。
二是实施“三个一批”工程,壮大市场主体。继续实施旅游大企业培育工程,通过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重组一批综合性旅游集团、转型一批农工商大企业的方式,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在全市重点培育10个左右以旅游为主业的综合性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加大整合重组力度。以资本为纽带,以大型旅游企业为骨干,打破部门、行业、所有制界限,整合资源,组建一批以旅游为主的旅游企业集团。鼓励有实力的旅游企业通过资本、品牌运营等方式,向规模化、集团化、网络化发展。支持我市大型商贸集团利用其商业网点和销售平台,进行食住游购娱旅游要素一体化开发试点。鼓励引导我市大型企业在结构调整中向旅游业转型,经营旅游板块,支持其将旅游板块做大做强。
三是改进营销方式,培育消费热点。加强临沂城市旅游形象在电视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的宣传力度,构筑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的旅游形象宣传网络,加大临沂城市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宣传,把市内各景区的宣传口径统一到临沂市的层面上来,形成临沂旅游品牌整体合力。转变营销方式,采取走出去营销,请进来踏线及配套奖励政策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发展500公里以内旅游直通车市场。走出去营
销,建立由市旅游局、线路涉及景区、旅行社等组成的旅游营销小分队,在重点客源市场以投入广告、召开推介会、设立临沂旅游专卖店、景区后期跟进宣传等方式开展巡回促销。重点借助《沂蒙》、《南下》热播和对接上海世博会的有利时机,在长三角市场开展“南下—沂蒙之旅”旅游推介会,大力开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客源市场。请进来踏线,根据主要目标客源市场反馈情况,分期分批邀请意向组团社来我市踏线采风,采取一团一议的方式,促成合作。兑现奖励政策,实施《2010临沂市旅游奖励办法》,充分调动旅游企业的积极性。加强与康辉、上海春秋等大旅行社的合作,利用其全国性营销网络招徕客源。积极培育旅游消费热点,加大对发展旅游消费重大意义的宣传,继续组织开展“山东人游临沂”活动,结合“2010中国世博旅游年”,策划好“观世博、游临沂”活动,继续办好“好客山东〃亲情沂蒙贺年会”。
四是加强行业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旅游目的地服务体系升级。以“好客山东”旅游目的地建设活动为抓手,加强旅游项目、交通、住宿、餐饮、娱乐、购物、旅游引导标识体系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功能。指导沂南、莒南、费县、临沭做好省级旅游强县创建工作。按照《临沂城市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着力提高城市旅游功能和旅游要素的聚集度,加快从“旅游城市”到“旅游目的地城市”的转变。适应旅游团队接待的需求,在市区和旅游强县大力发展二、三星级
旅游饭店和经济连锁型酒店。开展“旅游质量提升年”活动。以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好客山东旅游服务标准》,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大赛、技能比武提升服务技能和服务质量。加强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临沂旅游资源数据库,加快旅游数字化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118114”旅游服务热线功能,加快推进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的数字化建设,力争年内完成山东省旅游品质保障系统推广工作。加强旅游诚信建设,净化旅游市场秩序,强化旅游安全。开展诚信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定期开展游客满意度测评,发布《临沂旅游质量公报》。继续开展平安临沂旅游创建工作,健全市、县(区)、企业三级旅游安全队伍,完善旅游公共安全救援体系和应急处理机制,加强旅游安全管理,不定期开展旅游安全大检查,确保全市旅游安全稳定。
三、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对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支持。紧紧抓住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机遇,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从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高度,建议市委、市政府上半年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尽快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参照省里的作法,对意见提出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细化,召开专门会议对贯彻落
实意见进行动员部署。建议市政府把旅游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明确各县区、各部门的职责,真正把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为全市旅游业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是努力营造发展旅游业的浓厚氛围。积极动员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投身于发展旅游业,争取把旅游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突破行业、部门界线,加强协作,协同配合,自觉把发展旅游业与各部门的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等方方面面融入旅游元素,努力推动我市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全面深化旅游改革。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地区壁垒,简化审批手续,鼓励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推进国有旅游景区转换经营机制,按照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模式,加快经营类事业单位国有旅游景区转制改企。支持开展旅游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鼓励探索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
第四篇:加快结构调整 推动跨越发展——宁夏贺兰县转变发展方式纪实
加快结构调整 推动跨越发展——宁夏贺兰县转变发展方式纪实
日期:2011-05-
31蔬菜已经成为贺兰县的支柱产业。图为当地农民在采摘西红柿。本报记者 许 凌摄
编者按
贺兰县是我国西部地区传统的农业县。近些年来,该县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转型,确立了“打造银川后花园”新的战略目标,主动融入,主动承接,做大农业,突进工业,做活服务业,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共同推动经济跨越发展的新局面。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探索,为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县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贺兰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区域,南与首府银川融为一体。鱼肥米香的贺兰县,拥有10万亩水产业、连续10年年产20万吨优质稻米,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食生产基地之
一、西部最大的淡水鱼生产基地和西部四季鲜菜之乡。
近年来,贺兰县确立依托区位优势“打造银川后花园”新的战略目标,做大农业,突进工业,做活服务业,加快融入对接大银川,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一五”期间,贺兰县GDP年均增长1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2010年跨入西部百强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5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
做大做强现代农业
“贺兰经济特色是农业,优势也是农业,如何进一步做大农业,无疑是我县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贺兰县副县长刘虹侃侃而谈。
贺兰县地处银川平原腹地,属引黄灌区中部,境内沟渠纵横交错,池塘湖泊星罗棋布,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先决生态条件。2007年,依托银川市“两强四优四新”的农业发展战略,贺兰县提出牢牢抓住粮食、蔬菜、水产、奶畜“一优三特”产业,坚定不移地走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科技化支撑、标准化生产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全县现代农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抓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坚持以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黄河金岸建设,坚持不懈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4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0万亩,实施土地整理8万亩,绿化造林4.6万亩。全县有各类农业机械5.2万台,三大作物耕、种、收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85%。
抓园区,推进规模集约发展。按照领先西部、示范全国的标准,集中项目、资金、信息、科技、人才等生产要素,梳理整合现有各类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示范园区。目前,全县共建设国家级示范园区4个、自治区级示范园区11个、市县级示范园区15个;建成金贵螺丝菜、经济桥黄瓜、张亮香瓜、丁北西芹、金山西瓜等“一村一品”
集中连片2000亩以上露地瓜菜示范园区8个;建成寇家湖万亩现代渔业示范园区和稻蟹立体生态养殖新模式2万亩;扩建千头奶牛养殖示范场7个,发展千头肉牛专业村2个,建设万只育肥羊示范区1个,千只育肥羊示范区5个。
抓龙头,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将扶持工业企业与培育“农字号”龙头企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等政策捆绑整合,着力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基地”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3年累计投入资金3800万元,全县共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94家,农产品年加工量达38.5万吨,总产值17.5亿元。
抓市场,激发农业潜在活力。近两年大力实施农业招商活动,成功举办两届园艺产业博览会,极大地提高贺兰县农畜产品的知名度。“贺兰螺丝菜”、“丁北西芹”、“张亮香瓜”先后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厚生记“乡螺菜”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全县无公害产地认证57万亩,绿色认证19万亩,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106个。全县有4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宁夏回族自治区评为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推广与监管项目试点县。贺兰特色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外销率位居全区前列。
几年来,贺兰县现代农业得到全面发展。2010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18.2亿元,比2007年增长56.5%。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14元,比2007年增长41%,其中现代农业建设重点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7000元。
真抓实干发展工业
“如果说农业是我们县优势的话,工业就是我们的短板!”贺兰县县长方仁如是说,“贺兰县矿产资源近于零,抓工业似乎没优势;然而作为银川市的“后花园”,贺兰县发展工业的优势比谁都大!关键看抓工业的决心大不大,扶持的力度实不实。”
近年来,贺兰县真抓实干力挺工业。
真扶持,狠抓骨干企业培育。近3年,直接用于奖励扶持企业的专项资金累计达到1000万元以上,争取中央及区市各级扶持资金近1亿元,帮助企业融资累计达到10亿元,有效解决了企业在研发创新产品、实施重大项目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4家,同比增加12家,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区、市平均水平分别高出2.9个和5.1个百分点,在宁夏回族自治区25个县市排名首位。
实定位,突出发展四大主导产业。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确定突出发展农产品和清真食品加工业、机械电气、精细化工、家具制造及装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加大对这些企业上下游配套扶持力度,帮助中小企业找好项目,选准项目,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目前,西夏啤酒、明旺乳业、厚生记食品等一批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许多中小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2010年,全县四大主导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7.2亿元,比上年增长41%。
真招商,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对重点工业项目紧盯不放,大招商,招大商,加快项目规划建设,保证投资强度和进度,胜华电缆、大北农二期、明旺乳业、昊王酒业生产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远高重钢、塞尚乳业等20个项目即将完工,三一重工、江西煌上煌等28个项目正在抓紧落地建设。
实推动,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德胜工业园区按照建设国家级环保型工业园区的要求,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步伐;暖泉工业区围绕争创自治区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的目标,全面联通工业区内道路网络,工业区整体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全民创业基地围绕衔接全县上下游关联产业,全力打造德胜工业园区和宁东能源基地生产配套产品基地的目标,引进企业58家,形成了以新型建材、机械配件、食品加工为主的集创业、孵化、提升于一体的小企业聚集地。
几年来,贺兰县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201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9%和22%。
统筹城乡做活服务业
近两年,贺兰县牢固树立“大开放观”,将贺兰县作为大银川服务业发展的一个功能区,在加快融入大银川的同时,主动参与银川现代服务业的分工,借势造势,突出发展“房车山河”(房地产、汽车销售、贺兰山、黄河及艾伊河文化旅游产业带)四大特色服务业。
为了加快把贺兰县打造成银川市的后花园,该县加快神华宁煤现代化商住区建设步伐,启动奥特莱斯品牌折扣城、长河湾国际休闲度假中心等建设;加快109线品牌汽车4S店建设进度,力争“十二五”末品牌汽车4S店达到100家,销售收入达到120亿元,建设西北地区最大的汽车销售服务产业带;加快建设一批高标准的集休闲、娱乐、采摘、观光于一体的农家乐、渔家乐,加快如意湖文化公园改造提升步伐,发展沿贺兰山文化旅游和沿黄河、艾伊河都市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带。
随着宁夏回族自治区沿黄经济区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的确定,随着“呼、包、银”能源金三角战略的实施,银川市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必将进一步增强。“十二五”时期,贺兰县将按照以城带乡的发展战略,构建县城、中心镇、中心村为空间格局的城乡发展格局;加大县城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全县规划的20个中心村建设步伐,使所有的中心镇、中心村与通往银川市主干道相连接,所有的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与县城实现均等化。
第五篇:发展总部经济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总部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总部经济是国际分工的高端环节,知识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集聚带动作用大,已成为城市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内各中心城市竞相招商引资、拓展高端服务业,聚焦总部经济。
一、总部经济对地方财政贡献大
近年来,总部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热点,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深圳、南京、武汉、沈阳、杭州等许多中心城市,都把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并取得积极的成效。总部经济对地方财政贡献大。由于企业总部具有占地小、产出大的特点,被誉为“无烟经济”和“循环经济”。总部经济聚集区内企业密度一般都比较大,CBD、金融街每平方公里的企业个数达到600—800个,聚集区内单位面积产生的GDP和税收大大高于其他地区,总部经济一栋写字楼流出的税收和财富相当于普通数平方公里的产出。以北京、上海为例,北京在总部经济发展较快的朝阳区、海淀区、东城区和西城区,其税收收入比重达到北京市(共18个区)总税收收入的60%以上。上海作为全国总部经济发展的一线城市,陆家嘴——淮海路/南京路/静安寺——徐家汇——虹桥,这条总部经济的 “黄金走廊”积聚了全市70%的总部经济能量,产生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至少占全上海服务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而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创造的GDP已占浦东新区GDP总量的1/3。
二、各地发展总部经济的主要经验
总部经济模式下,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等在大城市或发达地区 1
聚集,能够充分利用人才、信息、研发等高端资源,最大限度释放创新资源效能,产生更多的技术创新成果,并通过创新溢出、辐射带动效应,完善城市及区域创新体系。以发展高端服务业总部为抓手增强区域总部功能。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域发展总部经济,关键是积极推进产业的高端化和集群化,坚持以集聚现代服务业高端要素为目标,重点发展创新金融、现代物流、专业服务等为主导的高端服务业,培育发展科技专业服务、媒体及网络服务等新兴业态,配套发展面向高端服务业和国际化人群的商业服务业,增强区域总部服务功能,有效地提高了区域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总部经济还为制造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促进城市的制造业向高端环节拓展升级。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总部经济的培育和发展,提高城市的核心力和竞争力,推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每一个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都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选择,也是在更高层次融入全球经济的必由之路。如广州市把中心城区优化为全市总部经济功能核心区,外围城区培育形成多个专业性总部经济发展极。同时,拓展总部经济的承载空间与产业腹地,加快广佛都市圈融合,推进泛珠信息一体化建设,推动与港深分工协作,实施功能错位发展,共同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港深穗”国际总部经济带。明确现代产业发展定位,确立总部经济的龙头地位。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是经济发展中的巨大引擎,既可以辐射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也可以带动高端产业链的其他环节。高端服务业控制着产业链的上游,包括资本、品牌、设计、研发、物流、营销等,其附加值远超过制造环节。近年来,深圳市福田区重点发展以总部经济为龙头,高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文化产业
为支柱的“1+3”现代产业体系。去年,福田区纳入统计监测的总部企业实现增加值630亿元,同比增长12.6%,占全区GDP比重达38.9%。“腾笼换鸟”为总部经济发展扩展更大空间。首钢搬到了河北曹妃甸后,给北京释放了压力,带来8平方公里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在北京市提出区域发展的战略规划中,提出将永定河进行治理以后,将建立一个新首钢创意商务区,发展包括总部创意商务在内的各种服务业,这样既保证了首都的品牌资源,拓展首钢几十年的消费渠道,也为北京提升了新的发展空间。
三、各地发展总部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中心城市在总部经济发展中,注重坚持产业高端发展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创新总部经济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的确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但在发展总部经济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需要重视和解决的现实问题。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压力加大。资源、土地、环境等要素制约日益加剧,产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亟待提升,扩大外需面临挑战,内需潜力有待挖掘。二是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中心城市在现代化的发展中,虽然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水、土地等资源越来越短缺,环境压力加大,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征地难,无地可供的问题十分突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大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课题。三是资源配置矛盾非常明显。国内中心城市在发展中,由于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使得城市过度膨胀而超过合理规模,造成资源配置的恶化,出现了发展中国家经常面临的城市病。优化资源配置,发展总部经济便成为解决城市病的一剂良药。四是软环境资源仍需要挖掘。在发展总部经
济的过程中,如何着重解决中心城市国际化程度偏低、国内资源配置不够优化、高端产业发展缓慢、城市精细化管理不强、文化软实力培育不足等短板,进而提升中心城市政府的服务水平,促进人文、制度、政策、创新、服务、政府效率等软环境建设,仍是当前促进总部经济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重点问题。
四、对我市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几点建议
一是要明确总部经济的科学定位。各地发展总部经济的实践证明,总部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强力带动和辐射作用。发展总部经济,能够实现企业价值链与不同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创新能力提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产业内部分工的深化,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加快调整投资结构和布局步伐,为我市发展总部经济带来有利的机遇。我市作为环渤海经济新的经济增长极,拥有发展总部经济的良好区位条件、现实基础和比较优势,我们应抓住当前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加快调整投资结构和布局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促进总部经济发展。
二是要加强总部经济的定向招商。大力引进与重点培育相结合,利用产业优势吸引知名总部企业入驻。发挥市直部门的招商引导作用,加强对外联络和城市推介;发挥各区市的招商主体作用,组织落实总部项目的引进和入驻条件;发挥唐山整体招商平台作用,促进以总部企业为主导和影响的定向招商。积极引进龙头产业总部企业,加快企业和城市的国际化进程;着力服务好现有总部企业,促进本土企业发展壮大;大力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加快成为优势产业总部企业,增强唐山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
三是要全力打造总部经济聚集效应。力推总部经济发展全面升级,重点培育和发展我市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企业总部,发挥我市主导产业对产业链总部企业的带动和汇集作用。优化市区商务楼宇入驻企业结构,提升单位面积产出经济效应。促进总部产业链相关企业聚集发展,加快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凤凰新城建设步伐,提升区域对总部的吸引力。
四是要加快建设总部经济集聚区。加强总部经济的空间规划和载体设施建设,实现城市功能升级和形象更新。对现有楼宇资源加以提升,鼓励置换出的厂房、场地发展工业设计、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城市郊区主要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吸引生产型、研发型等知名总部企业前来筑巢,建设发展特色产业总部经济功能园区。加快形成以主城区综合性总部集聚区为主导、以郊区功能性总部集聚区为支撑,以特色产业园区为基础的总体发展格局,增强唐山总部经济的产业集群能力。
五是要着力优化总部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培育本土综合优势,提升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服务措施,鼓励大、中和成长型总部企业发展并重。加强政府与总部企业联系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实际问题,增强总部企业的根植性和归属感。优化商务环境,营造优美城市生态与人居环境。完善专业化服务,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配套服务体系。实施自主品牌发展战略,提升总部企业及行业在国际市场的整体形象和实力,增强我市对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的吸引力,全力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总部基地城市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