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绵阳市委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西部文化强市的决定
中共绵阳市委
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西部文化
强市的决定
(2011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绵阳市第六届委员会
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市委六届二次全会专题研究新形势下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对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西部文化强市进行了部署,作出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建设与国家科技城相适应的西部文化强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培育魅力独特的绵阳文化,是绵阳国家科技城提升软实力、增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绵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巴蜀文化的重要分布区域。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三国蜀汉文化、李白文化、文昌文化千年积淀,历史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羌族文化、白马藏族文化世代传承,民族文化特色鲜明;两弹一
星城、亚洲最大风洞群等铸就国魂,国防科技文化独具魅力。
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重要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特别是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伟大实践中,铸就升华和大力弘扬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有效凝聚了推进‚三个加快‛的强大精神力量;涌现出一大批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先进典型、道德模范和英雄少年,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推进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感恩解放军、感恩社会系列活动,培育形成了绵阳特色的‚感恩奋进‛文化;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纲要的稳步实施,推动了科技文化产业发展;‚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创建,进一步激发了全市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动力。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引领作用认识还不到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公共文化规划建设分散,投入力度不足;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还不适应文化改革发展的要求等等。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充分运用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和灾区发展振兴的新平台,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我们必须肩负的历史责任。
全市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注重社会效益为首要追求,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重,坚持加大投入与体制改革并重,坚持发展繁荣与加强管理并重,切实提升绵阳文化整体形象,努力实现绵阳文化新跨越,创造绵阳文化新辉煌。
到2020年,全市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人心,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和感恩奋进文化大力弘扬,全市人民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体现绵阳本土特色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建成;以科技为支撑的文化产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形成;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基本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
机制更加完善。努力将绵阳打造成为西部有影响的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文化改革创新先行区、优秀文化产品集中地和科技文化产业发展高地,将绵阳建设成为与国家科技城相适应的西部文化强市。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强化教育引导,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使‚团结奋进、自强争先、创新实干、富民兴绵‛的绵阳精神深深扎根全市人民思想之中,构筑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强化党员群众理论武装。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情省情市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改革开放教育。
(二)弘扬科学精神,建设科技文化。大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提升城市文化科技品位,营造绵阳科技城浓郁鲜明的
文化气息,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充分发挥绵阳国家科技城的科教优势,加快实施以‚三新城‛为代表的重大科技专项,继续巩固绵阳优质教育品牌,加快建设西部区域性科教中心,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展示绵阳国家科技城魅力。大力发展科技文化特色旅游,加快提升以邓稼先故居、中物院科技展览馆、亚洲最大风洞群为代表的‚两弹一星‛红色旅游景区,着力打造跃进路〃1958等红色旅游街区,彰显特色工业文明,延续城市文脉、留住绵阳记忆。
(三)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建设感恩奋进文化。深入开展主题宣传、理论研究、文艺创作等活动,展现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历史丰碑,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加快建设‚三基地一窗口‛,建好北川地震纪念馆,加强唐家山堰塞湖治理和老县城遗址保护,充分发挥北川抗震纪念园、新北川中学及巴拿恰步行街的文化教育功能,彰显北川新县城作为城建工程标志、抗震精神标志和文化遗产标志的深刻内涵。深入推进感恩教育,引导全市人民知恩感恩报恩,教育学生感恩老师,子女感恩父母,灾区干部群众感恩党、感恩援建、感恩社会,建设具有绵阳特色感恩奋进文化,使之内化为全市人民的文化自觉。
(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建设大众文化。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每年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深的实事,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文化建设的实惠。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灾后重建中全面提升的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完善社区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加快建设博物馆,管好用好越王楼、科技馆。依托重大节庆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民族的、大众的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大力开展群众乐于参加、便于参加的各类文体活动,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鼓励培育根植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认真总结基层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推广大众文化优秀成果,为文化繁荣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生机和活力。
(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全民道德素质。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提升全民道德素质。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和机关文化建设,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推动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的校园文化。大力倡导各领域各行业形成各具特色、富有凝聚力的行业精神和行业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坚决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现象的土壤。
(六)持续开展四项文化特色工作,巩固文明城市创建
成果。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城乡精神文明连片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文明县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建工作。继续完善提升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中华经典诵读、志愿服务和诚信建设四项文化特色工作。进一步发挥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和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建设。持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文明浸润心灵,陶冶道德情操。健全志愿者服务组织,建立街道社区、乡镇志愿服务工作站,广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深化创建无假货示范街、示范店等活动,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
(七)深化绵阳精神内涵,塑造城市新形象。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不断丰富绵阳精神,使之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积极倡导开放、诚信、文明、和谐的城市理念,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不怕困难、艰苦创业的英勇气概,开拓进取、实干兴绵的精神风貌,追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价值目标,生动展现绵阳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历史积淀、社会风气、时代精神、价值观念。
(八)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崇廉耻腐的社会环境。
培育和弘扬廉洁价值理念,加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开展廉政文化‚八进‛活动,编撰廉政教育系列读本,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代表性强的廉政文化示范点。重点规划、扶持一批廉政主题的创作项目,推出一批廉政文化艺术精品。开展‚廉政文化绵州行‛大型系列宣传活动,宣传全市廉政文化建设新做法、新经验、新成效,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廉洁、反对贪腐的浓厚氛围,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为全市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一)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鼓励支持文艺工作者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颂扬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生动展示全市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开拓创新的辉煌业绩。引导文化工作者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坚持正确文化立场,积极追求文化产品健康向上的社会效益。发扬创新精神,提升原创能力,增强社会责任,创造有利于文化作品推陈出新的良好环境。以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为尺度,建立公开、公平、公正评奖机制,积极探索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制。市委、市政府继续实施优秀文艺人才、优秀文艺作品评选奖励制度,实施‚名主持、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优秀社科专家‛和‚‘德艺双馨’文艺家‛评选奖励制度,壮大沙汀文学艺术基金规模。
(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强化加快发展理论支撑。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指导实践的巨大作用,切实加强市、县市区和高校、企业等的社科组织建设,加强社科基地、讲坛、读物、网站和学术年会建设,支持在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与研究基地建设。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有效发挥社科评奖的导向功能和社科研究项目的载体作用,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理论研究,促进社科成果转化。加强对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理论宣讲。认真贯彻《四川省科普工作条例》,在经费等方面支持社会科学普及。筹建绵阳市社科院,加强和充实社会科学研究力量。
(三)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宣传资源,构建统筹协调、责任明确、功能互补、覆盖广泛、富有效率的舆论引导格局。建立健全市级媒体沟通协调机制,发挥驻绵新闻媒体作用,支持市级主流媒体做大做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注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和舆情分析研判,改进舆论监督。加强新闻策划
引导,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持续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深入群众、深入现场,真实准确传播新闻信息,杜绝虚假新闻。健全新闻从业人员准入和退出机制。
(四)以“五个一工程”为引领,推出更多富有巴蜀风格、绵阳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积极为文艺工作者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鼓励创作思想性强、艺术水准高、群众喜闻乐见的原创性作品。组织实施好‚五个一工程‛、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创作工程,扶持重点舞台艺术作品、重点文学艺术作品和优秀少儿作品创作。建立重大选题招标机制、重点作品立体开发机制、文化产品营销传播体系,创新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体制。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深入挖掘优秀文化资源,规划一批重大题材,推出一批富有巴蜀风格、绵阳特色的优秀文化作品。加紧收集整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等方面的资料,为文艺创作积淀资源、丰富素材。支持博物馆等文化单位重点收藏和推介本地优秀文艺作品。运用主流媒体、公共文化场所等资源,为展演展映展播展览弘扬主流价值的精品力作提供条件。
(五)理顺互联网管理体制机制,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唱响网上文化主旋律。理顺互联网管理体制机制,构建宣传、网管、通信、公
安、教育、文化、广电、信息等多部门联动和市、县市区互动的工作格局。建立互联网行业组织,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加强网络宣传阵地建设,积极占领由新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新平台和新媒介,提高利用应对的新手段和新渠道。支持市级主流新闻网站发展,优化提升各部门门户网站,加大网络正面宣传力度。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快官方微博建设,积极做好涉绵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和处置。推进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增强社会公众网络道德意识,培养理性网络环境。依法惩处传播有害信息行为,深入推进整治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加大网上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建立网络安全评估考核机制,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信息安全。
四、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编制《绵阳市文化事业发展规划(2012—2020)》,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一)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考核评估制度,从编制经费、人员培训和服务质量等多方面对各级党委政府进行严格考核。制定全市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办法,管好用好在灾后重建中全面提升的公共文化设施。增加宣传
文化部门为城乡规划委成员单位,促进城乡建设中公共文化设施优化布局、科学配套。理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管理体制,国有公共文化设施由文化等行业主管部门统一规范管理,禁止挤占挪用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设施设备。提升各级公益性服务设施的服务水平,加强博物馆、地震纪念馆、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社科馆等重大公益性文化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加大文化主题广场、主题雕塑建设,打造城市风貌,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加快建设绵阳市老年(老干部)活动场所,建设绵阳国家科技城文化交流中心。加强社区、农村公共体育活动设施建设。按照国家有关精神,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鼓励社会多元投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免费开放,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开展。
(二)推动现代传媒的数字化发展,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加大对市级主流媒体的支持力度,推进《绵阳日报》、《绵阳晚报》、绵阳广播电视台和市级主流新闻网站优化经营模式、拓展传播领域、创新传播业态、延伸传播链条,完善采编、发行、播发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扩大有效覆盖面,打造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传媒。推进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地面覆盖,加快广播影视公共政策宣传平台(应急播出平台)建设,积极开办‚公共政策服务平台(频道)‛。加快安全播出监测系统、安全播出灾备系统和广播电视监测台建设,完善监测网点的布局与业务功能。加快建设绵阳网络广播电视台,加快网络音视频节目的开发,建设综合性音视频门户网站。加强网络整合,继续探索符合绵阳市情的‚三网融合‛机制,加快内容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数字影视资源库等建设。
(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三国蜀汉文化、李白文化、文昌文化、国防科技文化和‚感恩奋进‛文化等优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出版和保护工作,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出台《绵阳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加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做好建设工程开工前的地下文物勘探和抢救发掘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实队伍力量,挖掘、保护、利用好非遗代表性项目,推动符合条件的文化项目申遗,做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打造工作。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繁荣发展以北川羌族文化和平武白马藏族文化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加快推进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四)促进文化均衡发展,实现文化服务城乡均等化。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乡镇广播电视站、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和社区书屋的建设和管理,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推进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
转换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加快县城和重点乡镇数字影院建设,积极培育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村电影院线公司和农村电影放映队。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和帮扶力度。做好党报党刊在农村基层发行和赠阅工作,继续开展文化艺术到基层、下农村、进社区等活动。支持农村文化艺术进城,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市剧院、文化展馆、文化广场要为农民免费提供展演场所,引导企业、社区、院校积极开展面向农民工的公益性文化活动,举办农民艺术节。鼓励文化单位面向农村提供流动服务、网点服务,推动媒体办好农村版和涉农节目。扶持文化企业以连锁方式加强基层和农村文化网点建设,支持演艺团体深入基层演出。
五、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绵阳新的支柱产业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大力推动我市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一)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编制《绵阳市文化产业发展振兴规划(2012—2020)》,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实施文化产业‚442‛工程,推进现代传媒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文艺演出产业、艺术品展销产业‚四大文化产业集群‛;建设以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三国蜀汉文化、李白文
化、文昌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产业带,以羌藏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产业带,以地震重建区为代表的重建文化产业带,以中物院科技展览馆、亚洲最大风洞群、邓稼先故居为代表的‚两弹一星‛文化产业带‚四大文化产业带‛;打造文化创意基地、国防科技文化基地‚两大文化产业基地‛。筹建绵阳国家科技城出版社。发展壮大印刷包装、广告、演艺、娱乐、会展、出版、文体赛事、电影院线、影视制作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打造一批有影响的文化企业集团。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体育、电子、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和扶持发展文化中介机构,积极拓展文化营销服务。健全完善科学的文化产业统计体系,准确掌握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引导扶持多种资本参与文化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文化发展格局。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支持国有企业整合,盘活存量资产,积极参与文化企业的兴办与重组。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或兴办文化企业。大力引进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积极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本土文化企业。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在投资核准、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
优惠、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对外贸易和申请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
(三)实施科技带动文化战略,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围绕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加大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成果引进力度,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依靠绵阳电子产业集群优势,发挥长虹、九洲等骨干企业优势,加快实施数字化文化特色工程,在‚三网融合‛试点中抢占先机。依托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川音绵阳艺术学院等骨干高校文化优势,建立健全文化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一批具有绵阳国家科技城特色、文化元素突出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产业品牌。
(四)加快文化市场建设发展,扩大文化消费。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文化消费意识,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引导文化企业投资兴建更多适合群众需求的文化消费场所,提升绵阳企业,特别是餐饮、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文化含量。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强化景区景点的文化塑造,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积极推动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建设,关注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文
化消费需求,降低商业演出、电影放映、网络文化服务等行业的消费门槛。
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一)进一步理顺机制,建立健全文化管理体制。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健全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充实文化市场巡查执法队伍,提升执法装备水平,维护合法经营。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制定关于我市文物保护、文化资源开发、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发展、市场管理和规范网络信息传播、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坚持主管主办制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严格执行文化资本、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市场准入和退出政策。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二)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加快推进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等转企改制,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按照中央和省委有关政策,妥善安置人员,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运营方式,激发创造意识,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
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加大对转制后的文艺院团等国有文化单位扶持力度;支持吸引社会资本进行股份制改造。
(三)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文化要素的合理流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文化要素的合理流动。重点发展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动漫游戏等产品市场,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建设文化流通企业和文化产品物流基地,构建贯通城乡、辐射周边市州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加快培育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全力打造重点文化产权交易场所和街区,规范文化资产和艺术品交易。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健全中介机构。
(四)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助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全面发展。保证各级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保障主要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行维护、公益性文化活动及文化惠民工程的财政投入。宣传文化等部门要加强统筹和协调,积极策划和包装文化项目,努力向上争取文化建设项目和文化发展资金。大力引进社会资本投入文化领域。落实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中市、县市区专项配套资金的规定,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定。市、县市区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
资金,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村文化建设。要从各级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文化事业。建立市级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由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主要用于优秀社科成果、文艺作品、新闻作品、群众文化活动的奖励,优秀文化人才的培养培训,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资助,理论、社科、文艺研究项目的资助,优秀文化研究、创作成果的出版资助,公共文化设施的免费开放,农家书屋和社区书屋的维护、图书更新等。进一步加大财政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对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建设、重大文艺精品生产、重点高新文化项目建设、重点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等给予以奖代补、补助、贴息等。对转制后的国有文化单位提供企业财税优惠政策,对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实行税收优惠。全面落实国家文化改革发展配套政策,对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扶持政策执行期限再延长5年。
(五)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提升绵阳文化影响力。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民间交流为主体,市场机制为杠杆,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相结合的运作机制,积极开展文化艺术人才和图书、艺术、信息等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艺术表演、学术交流、举办会展、合作出版、互换广播电视节目、缔结友好城市、民间文化往来等多种形式,增加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做好对外文化交流项目的储备工作。积极引进外资,发
展外向型文化企业,大力拓展国际国内市场。重点扶持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及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文化单位,做大做强一批对外交流的文化品牌。抓好具有绵阳特色的文化项目对外交流合作。
七、建设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为文化强市战略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德艺双馨的文化人才队伍。
(一)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打造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实施文化名人发展战略,落实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天府英才‛工程,制定培养规划,建立健全评选奖励机制,造就一批群众喜爱、有重大影响的文化领军人才和地方民族文化代表人物;造就一支既熟悉业务又擅长经营管理的文化企业家队伍,一支具有较强知名度的文化创作人才队伍,一支扎根基层的文化骨干力量。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扶持资助一批优秀中青年文化人才,多渠道引进吸纳紧缺文化人才。采取特殊办法,突破身份、级别、学历壁垒,加大对文艺、新闻等重点人才的招考引进。创新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职称评审、激励保障机制。加大对非公有制文化单位人员评
定职称、教育培训、申报项目、表彰奖励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驻绵高校的师资优势,共建文化培训基地、共同培养文化人才。
(二)理顺基层文化管理体制,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全市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要配齐配好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宣传委员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文化专干,优先从高校毕业生、专业文艺院团改革分流人员中选聘文化工作人员。设立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探索建立县以下公共文化服务实行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的管理体制,加强对乡镇文化站的分类指导和综合利用。重视民间文化人才的发展,注重发现、挖掘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宣传文化队伍的培训、学习和交流。
(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培养德艺双馨的文化工作者。引导文化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努力追求德艺双馨。鼓励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拜人民为师,了解国情省情市情,增加基层体验,增强群众感情。文化工作者要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健康、和谐奋进的文化发展氛围。
八、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
从战略和全局出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及文化改革发展的领导权、主动权,健全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成效。
(一)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加强对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将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更加重要位置,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发展的领导。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每年要安排一批重点文化惠民项目,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在全市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建立市级领导联系文化人才制度,经常听取意见,加强思想引导,主动协调服务,将文化人才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
(二)强化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优化文化领域领导班子结构。高度重视宣传文化战线领导班子建设,选好配强文化领域各级领导班子,把政治强、业务精、善于驾驭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局面的优秀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党委组织、宣传部门要按照‚管人与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共同研究文化领域领导班子结构和运行情况,制定班子建设和干部选拔配备方案,优化班子结构。加强和壮大县市区新闻外宣、网管、社科、文联等队伍力量。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文化理论学习、文化形势分析和文化问题研究,提高文化素养,努力成为领导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重视文化领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建设,注重在文化领域优秀人才、先进青年、业务骨干中发展党员。
(三)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协调,健全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党委宣传部门要切实负起组织协调责任,统筹文化投入,加强对文化领域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指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领域各单位要自觉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创造性地落实文化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发挥文化建设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制,加大文化发展考核奖惩力度。党委宣传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组织、机构编制、国资、发改、人社、财政、税
务、规划、国土、教体、住建、城管、旅游等部门要研究制订支持文化改革发展的专项政策和措施,着力营造宽松、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
建设与国家科技城相适应的西部文化强市目标催人奋进、责任重大。全市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旗帜、开拓创新、勤奋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绵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
(2011年11月9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省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专题研究新形势下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进行了部署,作出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努力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政党和国家的精神旗帜。当今时代,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的热切愿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省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又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党和政府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策部署,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在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伟大胜利的历程中,凝炼形成和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有效凝聚了推进“两个加快”的强大精神力量;涌现和推出一大批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先进典型、道德模范和英雄少年,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感恩解放军、感恩社会活动,培育形成了浓郁的“感恩奋进”文化;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努力走在全国前列;初步实现文化产业发展振兴,文化产业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大力推动文化“走出去”,我省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同时,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省现阶段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主要表现在:全社会文化自觉还不高,对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引领作用认识还不到位;文化自信还不足,对我省丰富的文化资源认识还不充分、开发利用还不够;文化视野还不开阔,缺乏做强做大的气魄和能力;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舆论引导能力有待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我省文化产品供给与巨大文化需求还不匹配,展现中国气派、巴蜀风格的精品力作还不多;文化创新能力还不强,文化与科技、经济深度融合还不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不多,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还不高;文化建设投入力度还不大,社会资本投入文化建设积极性还不高。必须深刻思考这些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
当前,我省正处于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推进“两个加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正处于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全省经济发展高位求进、整体实力不断攀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基础进一步巩固,文化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文化发展新趋势、全省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积极拓展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开辟的新领域,充分运用成渝经济区、天府新区建设和灾区发展振兴的新平台,紧紧抓住中央扶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跨越发展和扩大内需的新契机,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努力实现四川文化新跨越,创造四川文化新辉煌。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注重社会效益为首要追求,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重,坚持加大投入与体制改革并重,坚持发展繁荣与加强管理并重,切实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切实提升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切实提升巴蜀文化整体形象和实力。
到2020年,我省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全省人民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体现中国气派、巴蜀风格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形成;四川文化“走出去”成效显著,文化形象大幅提升;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基本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不断增强文化促进社会团结进步的凝聚力,文化精神食粮的供给力,文化深入基层和群众的服务力,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文化繁荣发展的创新力,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建成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以人为本,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实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要实施以下文化发展战略:
——文化加快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实现文化又好又快发展。
——文化创新发展战略。把改革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发展理念、发展方法、发展路径创新,提高文化创意能力,切实转变文化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文化融合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文化的辐射力和渗透力,把文化发展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实现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互渗互动、融合发展。
——文化特色发展战略。立足四川文化资源大省实际,深入挖掘和开发利用底蕴深厚、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和多民族文化资源,吸收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着力打造形式新颖、影响广泛、地域风格浓厚的特色文化品牌。
——文化精品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文化领军人物、文化精品力作的聚合引领作用,进一步扩大文化精品的社会影响,带动生产更多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聚全省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努力构筑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实践中创造形成的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宝贵经验作为重要内容,开展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的专题教育。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分领域、有重点地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国情省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改革开放教育,坚定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弘扬传统美德,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大力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广泛宣传、学习全国和我省涌现出的先进典型、道德模范,深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主题活动,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切实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和机关文化建设,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坚持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相统一,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浓厚氛围。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坚决纠正以权谋私、造假欺诈、损人利己的歪风邪气,坚决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现象的土壤。深化“百城万店无假货”、“百家食品企业承诺”等主题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推动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的校园文化。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建设。开展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深入推进省市县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开展美环境讲文明树新风、“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等主题活动,建设文明新村示范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共建。培育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建设社区乡镇志愿服务工作站,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志愿服务活动。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理性平和、和谐包容的社会心态。加强反腐倡廉和法制宣传教育,推进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时代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崇廉尚洁的社会氛围。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移风易俗、抵制封建迷信。大力倡导各领域各行业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炼形成导向鲜明、各具特色、富有凝聚力的行业精神和行业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三)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和培育“感恩奋进”文化。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的内涵,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当代四川的恢弘体现,是永载四川史册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把重建后的地震灾区建设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基地和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把“三基地一窗口”纳入四川红色旅游线路,广泛开展参观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主题宣讲、理论研究、典型宣传、文艺创作等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把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感恩解放军、感恩社会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感恩奋进”文化扎根在灾区和全省人民思想中,深入到我们的血脉里。大力开展以“感恩奋进”为主题的全民阅读、诗歌朗诵、歌曲传唱、故事传说等系列文化活动,大力宣传抗震救灾英模人物和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东汽精神”,推进“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系列主题教育,把“感恩奋进”内化为全省人民的文化自觉,转化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
(四)培育塑造新时期四川精神和文化形象。立足文脉悠长、底蕴深厚的巴蜀文化积淀,弘扬坚韧、乐观、豁达、包容和自强、自立、敢为天下先的巴蜀人文精神,总结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围绕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的伟大实践,广泛开展理论研究、文化论坛等活动,动员全社会挖掘凝炼四川文化特质及其内涵,培育塑造新时期四川精神和文化形象,提升四川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三、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为全省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
创作生产更多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是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要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提升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一)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生动展示全省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开拓创新的辉煌业绩。引导文化工作者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积极追求文化产品健康向上的社会效果。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创造有利于文艺作品推陈出新的良好环境。党报党刊和文艺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要开辟专栏,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原创能力。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把群众意见、市场影响、政府导向充分结合起来。发挥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奖等奖项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对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科学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推出一批理论创新成果。实施决策智库工程,整合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开展理论攻关,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度重视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建设和教学科研人员队伍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改进和完善社科课题立项及评奖办法,建立获奖成果跟踪机制,充分发挥省社科基金示范引导作用。实施社科普及工程,广泛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宣传普及,着力打造基调正确、特色鲜明的人文社科讲坛。加强党报党刊、核心期刊、网站及各类论坛、讲坛、研究会等社科理论阵地建设和管理。完善社科组织党的建设。加快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支持高校、党校(行政学院)、社科院及社会主义学院社科研究基地建设。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化建设。
(三)强化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把握媒体发展新趋势,以党报党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和户外媒体等宣传资源,构建功能互补、覆盖广泛、富有效率的舆论引导格局。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扶持机制,壮大主流媒体实力。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主体明确、协作高效的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坚持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注重社会效果,推动解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维护人民利益,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推进舆情组织体系建设,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科学及时解疑释惑,有效凝聚共识。引导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秉持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真实准确传播新闻信息,自觉抵制错误观点,坚决杜绝虚假新闻。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和“绿色频率频道创建”等活动。健全新闻从业人员准入和退出制度。加强对高校新闻院系的指导,强化对高校新闻专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四)推出中国气派、巴蜀风格的优秀文艺作品。推行文化领军人物项目负责制,以优秀人才为核心聚集创作、生产、经营人才,打造“文化川军”,推出具有巴蜀特色的文化品牌。建立重大选题市场招标机制、重大作品立体开发机制、文化产品营销传播体系,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格局。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优秀民俗文化资源,围绕重大革命题材、抗震救灾题材、西部大开发题材、历史文化题材、民族团结题材、廉政建设题材、新农村建设题材、现代生活题材等,着力打造舞台艺术、文学、书画、音乐、曲艺、广播电视、电影、民间文艺品牌,不断推出具有中国气派、巴蜀风格的优秀文艺作品和优秀出版物,积极争取更多作品和人次获国际级、国家级大奖。实施振兴川剧工程,推进“巴蜀画派”建设。
(五)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培育健康、文明、诚信的网络文化。建立以网上信息内容管理部门、互联网行业管理部门、打击网络违法犯罪部门等部门为主,教育、文化等多部门横向联动,省市县三级纵向贯通的互联网管理体制。各地要加强对互联网管理工作的领导,配强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完善工作制度。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上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鼓励网民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实现政务信息、商务信息及其他公共信息资源网上共享。支持四川新闻网等重点新闻网站建设,发挥在川落户知名商业网站的建设性作用,形成重点新闻网站、政务网站、商业网站和特色网站共同发展格局。加强互联网地方立法和行政执法工作,明确电信运营企业、接入服务企业、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域名注册管理服务机构、信息服务企业和信息发布者的法律责任,推动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大力整治网络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严厉打击和依法惩处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加大管理力度,落实谁审批谁监管、谁经营谁负责、谁接入谁负责制度。加大网上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建立网络安全评估机制,维护公共利益,确保信息安全。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研判和积极引导,加大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的管理力度,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广泛开展文明网站创建活动,推进绿色网络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发挥网络文明志愿者作用,推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
四、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显著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一)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工程,市县有文化馆、图书馆、数字电影院,市(州)建设博物馆;城镇街道和社区有文化活动中心(室)、公共电子阅览室、社区书屋和报栏报亭;乡镇有文化站、广播影视站和出版物发行网点;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广播室、固定电影放映点、公共电子阅览室、农家(社区)书屋。推动乡镇、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合并建设,注重社区与学校文化设施共享,发挥综合效益。建设省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加快推进省图书馆、省美术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设,新建四川大剧院、四川社科馆、四川文艺家之家、省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省文化演艺中心、省新闻发布中心。支持和鼓励各地建设区域性公共文化设施。增加文化部门为城乡规划委成员单位,促进城乡建设中公共文化设施优化布局、科学配套。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定。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鼓励国家投资、资助或拥有版权的文化产品无偿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完善面向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积极推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活动。实现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军史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免费开放。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城镇社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基础作用,推动社区文化活动常态化。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在农村地区培育发展农民演艺网式农村演出团体。在少数民族地区州、县建好文艺演出队伍,特别是要在牧区大力发展“乌兰牧骑”式群众文艺队伍。
(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加快建设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传播体系,提高现代传播能力。支持四川媒体做强面向国内和国际的传播通道,构建西部领先、国内一流、海外知名的西部传媒新高地。推进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和重点新闻网站优化经营模式、拓展传播领域、创新传播业态、延伸传播链条,实施全媒体化、全域化的转型升级战略,打造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传媒。切实支持民族地区媒体和民族语言类媒体发展,支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影视节目译制,把康巴卫视和四川民族广播频率建设成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藏语频道和民族频率。大力推动牧区、山区广播电视信号落地覆盖,推动广播电视进寺庙,依法规范和维护广播电视接收行为和传输秩序,支持县级广播电视台办好服务当地的新闻和社教节目。加快全省有线广电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加快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应急广播电视系统,推进全省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地面覆盖。加强重要出版社建设,建设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加快推进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美术馆、数字影视资源库建设。
(三)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挖掘整理、阐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巴蜀优秀传统文化,完善文化遗产展示传播机制,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传承民族精神、提升文化素养、规范道德行为的重要力量。加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科学利用,进一步增强大熊猫栖息地、九寨沟、黄龙、都江堰—青城山、峨眉山—乐山大佛、三星堆、金沙遗址、宝墩遗址、茶马古道、古蜀道等的吸引力,扩大巴蜀文化的影响力。在城乡建设中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实施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抢救维修工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挖掘和传承保护,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园区)。支持成都国际性“非遗之都”、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加强巴蜀文化典籍收集整理出版工作,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编纂好《巴蜀全书》。挖掘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甘孜康定情歌节等民族传统节日、节庆活动文化内涵,开展工业遗产、文化景观、遗址公园综合利用。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在挖掘、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民族语言文字。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党报党刊、广播影视节目、出版物等译制播出出版,建好民族语言文字出版基地。
(四)加快推进文化均衡发展。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不断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以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为重点,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资源信息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数字放映、农家(社区)书屋建设等文化惠民工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使用长效机制。在新农村综合体配套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把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基本指标。引导企业、社区积极开展面向农民工的公益文化活动,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文化列车”、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鼓励和扶持各类社会团体和机构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实施省内发达地区带动贫困地区和其他地区帮扶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的文化对口帮扶工程。推动媒体办好农村版或农村栏目。鼓励支持农村文化艺术进城,城市剧院、文化展馆、文化广场要为农民演出提供便利。做好党报党刊在农村基层的发行和赠阅工作。为牧区群众和寺庙僧尼免费订阅手机信息,推动先进文化产品深入群众。鼓励和扶持文化企业以连锁方式加强基层和农村出版物发行网点、便民文体用品店等文化服务网点建设,推动电影院线、演出院线向基层延伸,支持演艺团体深入基层和农村演出。
五、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要充分利用我省丰富文化资源,突出特色、推动创新,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努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一)优化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和行业布局。依据我省文化资源分布状况,加大资源产业化开发力度,构筑“一核四带”的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加快建设成都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着力打造以红军长征路线、川陕革命根据地、伟人故里、将帅纪念园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文化产业带,以古巴蜀文化和三国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产业带,以“藏羌彝文化走廊”为核心区域的民族文化产业带,以汶川地震恢复重建区为依托的重建文化产业带。实施主导产业引领发展战略,做强做大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影视、文化旅游和演艺娱乐产业,重点培育动漫游戏、创意设计产业,形成“5+2”重点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推动文化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节庆、广告、会展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相关产业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延伸文化产业链。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统计体系。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城市。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镇(村)资源,加大投入、科学规划、保护特色、功能配套、提升水平,使之成为促进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岗位、增加百姓收入的重要载体。
(二)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推进现代科技和文化深度融合,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改造升级文化产业传统业务,提升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移动电视、无线音乐、手机报刊等新兴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展“创意天府”行动,提高文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现代设计理念开发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蜀锦、蜀绣、绵竹年画、羌绣、竹编、唐卡等特色文化旅游商品,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四川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文化产品品牌、文化企业品牌、区域文化产业品牌。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进一步整合出版发行、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广电网络等文化资源,培育具有行业代表性和区域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文化战略投资者,提高文化产业的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依托各地文化资源和产业基础,加快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吸纳和带动能力的文化产业基地,积极开展文化项目招商引资,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引导多元主体投入,加快实施一批具有产业拉动作用和示范效应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尽快形成我省文化产业的规模优势和拳头产品。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省内外股权投资基金特别是四川产业振兴发展投资基金对我省重点领域的文化企业及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进行股权投资,提升骨干文化企业整体竞争实力。
(四)形成多元投入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支持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其在发展文化产业和繁荣文化市场方面的主导作用。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我省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在投资核准、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对外贸易和申请专项资金等方面依法给予支持,营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良好环境。扶持一批竞争力强的非公有制文化骨干企业和集团,不断提高民营文化企业在全省文化产业中的比重。
(五)扩大文化消费。拓展大众性文化消费,提高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日常消费中的比重,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推动文化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支持各地创办有特色的文化惠民活动,开发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性强,具有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吸引广大群众主动消费。引导文化企业提供价廉物美的图书报刊、演艺娱乐、电影放映和网络服务,鼓励在商业演出和电影放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低价场次或门票。有条件的地方要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文化消费提供适当补贴。积极探索金融服务推动文化消费的新机制、新模式,开发与文化结合的教育、培训、健身、旅游、休闲等服务性、综合型消费,不断扩大文化消费领域。
六、进一步深化文化改革开放,形成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良好格局
深化文化改革开放是推动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根本之道,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之源。要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有力促进文化强省建设。
(一)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推进一般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加快培育更多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按时完成中央既定的改革任务。巩固出版、发行、影视领域和有线广电网络整合等改革成果,加快转制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按照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规定,扎实推进文化领域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活力。推动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进一步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
(二)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大力发展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电影、电视剧、演艺娱乐等文化产品市场,培育艺术品交易、文物复制、民族民间工艺品等特色文化产品市场和网络文化市场,拓展动漫游戏、移动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等新兴市场。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加快建设大型文化产品物流基地和物流企业,构建跨省出境、覆盖大中小城市、贯通城乡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加快培育资本、人才、信息、技术和产权等要素市场,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源对接。培育文化服务市场,加强行业中介组织建设,健全文化资产评估、文化经纪代理等中介机构。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文化企业信用档案和文化市场信用机制,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良性发展机制。
(三)创新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切实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制定国有文化单位综合评估考核办法,形成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主管主办制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严格执行非时政类报刊等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市场准入和退出政策。健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推动市、县两级完善综合文化行政责任主体。推动文化领域地方立法工作,制定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法规规章。
(四)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各级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全面落实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的地方配套经费和运行经费,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设备维护更新的投入力度,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力度。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对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实行税收优惠。省市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村文化建设。省级财政逐步增加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扩大有关文化基金和专项资金规模,从各级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文化事业。全面落实国家文化改革发展配套政策,对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扶持政策执行期限再延长五年。按照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的优惠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五)推进文化交流合作。办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等活动,积极参加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展会,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加快我省主流媒体“走出去”步伐,提高省级广播电视频率频道的覆盖率,扩大四川卫视国际频道在境外的有效落地范围。培育一批外向型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基地,鼓励文化企业在海外建立分支、分销机构,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扩大文化产品出口贸易,重点扶持具有四川特色的川剧、杂技、彩灯、音乐、舞蹈、书画、艺术品、动画片、文化展览等出口。进一步扩大版权贸易。鼓励省内文化单位与省外、境外文化机构进行项目合作,吸引文化名家来川发展。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文化交流。充分发挥海外华人华侨在推动巴蜀文化对外交流中的作用。
七、建设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为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充分发挥我省人才资源大省优势,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
(一)造就高层次文化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深入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培养造就一批巴蜀文化名家大师。用好“天府英才”工程、“百人计划”等高端紧缺人才培养引进平台,吸纳海内外高层次文化人才。抓紧培养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鼓励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充分发挥老一辈文化名家大师传帮带作用。支持优秀中青年文化人才主持重大课题、领衔重点项目。鼓励和扶持高校、科研机构、中等职业学校优化专业结构,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培养基地。大力发展文化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技能型、复合型文化人才。在职称评定、参与培训、项目资助、表彰奖励等方面对非公有制文化单位人员和民间文化人才平等对待。
(二)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制定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广播电视台(站)工作队伍建设,配齐配好乡镇(街道)党委宣传委员、宣传干事和乡镇综合文化工作专职人员,设立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积极引导优秀文化人才向基层流动,对在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志愿者报考文化部门公务员、相关专业研究生实行定向招录。加强市县社科联、文联和作协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积极支持文化专门人才和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发展,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专兼职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抓紧充实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文化队伍,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从事基层文化工作,加大选派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干部到省、市机关挂职培养力度。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文化人才培养。高度重视解决民族地区文化人才培养问题,在职称评审、专家培养选拔、岗位设置、考核评奖等方面向民族地区倾斜。
(三)优化文化人才成长环境。加大文化人才培训力度,依托高校、科研机构抓好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搭建文化人才终身学习的平台。研究建立体现基层文化工作特点的文化人才评价标准。探索实行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方式。建立省级文化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人才。深化文化领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人才引进、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高度重视青年文化人才培养。遵循文化产品创作和文化人才成长规律,创造宽松包容、重视人才的良好环境,增强四川文化人才集聚效应。
(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引导文化工作者特别是名家名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努力追求德艺双馨,坚决抵制学术不端、情趣低俗等不良风气。鼓励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拜人民为师,了解国情省情,增加基层体验,增进群众感情。文化工作者要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健康、和谐奋进的文化发展氛围。
八、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
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树立敢于管理、善于管理、科学管理的政治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的领导,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提高引领文化科学发展能力。
(一)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及时认真研究解决文化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牢固树立抓文化就是抓方向、抓发展、抓民生、抓和谐的理念,提高文化发展能力。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充实和配强各级文化改革发展职能部门力量。认真做好文化领域知识分子工作,把广大知识分子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二)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选好配强文化领域各级领导班子,把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理论水平高、熟悉文化工作、善于驾驭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局面的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能力。把文化建设内容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教学体系。加强和创新基层文化单位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文化事业单位、国有和国有控股文化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重视和加强文化领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党员发展工作,注重从文化领域优秀人才、先进青年、业务骨干中发展党员、培养党员。在全省文化战线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党员意识、党性观念教育,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建功立业。各级领导干部应加强文化理论学习和文化问题研究,熟悉四川历史,了解四川文化,提高文化素养,成为引领文化科学发展的行家里手。
(三)健全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全社会推动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切实负起组织协调责任,加强对文化领域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指导,加强与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联系沟通。文化领域各部门各单位要自觉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创造性地完成文化改革发展各项任务,发挥文化建设主力军作用。支持人大、政协履行职能,调动各部门积极性,支持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发挥作用,共同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推动社科联、文联、作协、记协等文化领域人民团体创新管理体制、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履行好联络协调服务职能,加强行业自律,依法维护文化工作者权益。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四)发挥全省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广大群众主动参与文化建设提供便利条件。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建设水平,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依托重大节庆和各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积极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鼓励培育根植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深入开展文化调研,及时总结来自基层、源于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积极推广大众文化优秀成果,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新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群众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为文化繁荣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生机和活力。
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目标催人奋进,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全省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宏伟实践中奏响文化建设的奋进凯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四川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中共昆明市委 _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
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
2008年2月24日)
为落实优先发展教育战略,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强化保障机制,扩大教育资源总量,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比重,破解群众子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我市教育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推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快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作如下决定: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采取更加开放、灵活的政策措施,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科教为先、成才为根、创业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突破性发展民办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实现教育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市初步建立起以开放多样、优质均衡为特点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社会为标志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义务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体,非义务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历教育与职前、职后培训并举,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跨入西部先进行列。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率,全市学前幼儿入园(班)率达到85%以上。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实现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职普比例达到1∶1。——高质量、高水平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适龄儿童能充分享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城市保持在99.5%,农村99%以上;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城市保持在99%以上,农村98%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
——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比重。一级高(完)中由现有的18所增加到22所,优质普通高中在校生所占比例由现在的52%提高到66%;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由7所增加到10所,优质职业学校在校生所占比例由现在的35%提高到55%;省一级幼儿园由60所增加到70所;义务教育的优质学校由现在的110所增加到150所。
——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建立覆盖城乡的全员学习培训网络,大力实施“两后双百”工程。形成一批质量高、特色鲜明、社会声誉好的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和各种文化技能培训示范学校。加快昆明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争取创建2-3所高等职业学院。加快实施劳动力资源开发,每年新增高技能人才5000人。
二、突出三大发展重点
(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职业教育,像办普通教育那样大办职业教育。要树立“大职业教育”的观念,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改革措施的统筹管理,强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促进职业教育与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进程紧密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进步有机协调,大力培植职教产业,实现职业教育大发展、快发展。迅速扩大职教资源总量。根据全市产业结构和县(市)区功能定位,每个县(市)区要办好一所职业学校,成为当地的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职校教师培训中心、社区教育中心。职教办学效益不佳的县区,要通过体制改革、资源整合,努力扩大办学规模,迅速扭转职教发展滞后的局面,形成一批办学灵活、规模大、有骨干专业支撑、专业特色明显、市场需求对口的县级职业学校。市级要组建为一、二、三产业服务的校均规模达8000人以上的三个职教集团。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企业及中等职业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相互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中等职业教育新格局。高标准、高效率办好安宁、嵩明两个职教园区和公共实训基地。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建立全市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政府直接掌握的资源,要加强统筹和协调,打破传统的、封闭的、条块分割的资源和培训体系,实现政策衔接、机制融合、资源共享;对社会资源,要通过政策引导,合理有效地利用好。加强职业技术学校与其他培训机构的联系,做到职前与职后沟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并举、中高职学校结合,成为在岗、转岗、重新上岗培训的重要基地。依法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大对实施就业准入制度的监督管理,完善管理办法,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工商、税务部门要给予积极协助。建立城乡一体的学习与培训体系。加强农村成人教育阵地建设,强化城市社区教育,推进“农科教”结合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大力实施劳动力资源开发“四全”工程,对城乡劳动力资源进行全员普查、全员分类、全员培训、全员转化,化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发放“职业教育券”,转变职业技能培训经费的投入方式,激活职业教育学校和培训机构资源,实施成人技术教育和就业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大力实施“一网两工程”,充分发挥县(市)区职业学校、农村成人学校和农村中小学校的网络作用,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
(二)突破性发展民办教育,以强有力的政策举措推进民办教育发展。全面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制定发展民办教育的优惠扶持政策,像办公办教育那样大办民办教育。非义务教育坚持以公办教育为主导、民办教育为主体,吸引社会力量重点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以民办教育为主,高中阶段教育增量部分主要通过发展民办来实现,支持公办学校吸收社会资金合作办学,引导、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通过出租、转让闲置国有资产,扶持民办学校的建设。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参与,创新办学形式,培植优质资源,全面优化政策、管理和服务环境,实现民办教育的数量再扩张、质量再提高、结构再优化,形成公、民办学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到2010年,民办学校在校生占全市在校生总数的比例有较大提高,民办学前教育比重达到90%以上,民办高中阶段教育比重力争达到40%。在确保义务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的前提下,鼓励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使民办义务教育得到较快发展。依法加强对民办学校的规范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对违规办学的要限期整改,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三)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优化主城区教育资源配置。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主城区因新建居民小区未同步配套规划建设学校带来的居民子女读书“南征北战”和主城区部分学校办学条件不达标两大问题。结合城市建设和人口分布情况,采取补救措施,重点研究和完善主城区学校布局布点专业规划。实行“三个一批”:改扩建一批办学条件不达标的学校,新建一批居民小区配套学校,提升一批学校吸纳生源的能力。在改扩建一批的学校中,应结合“城中村”整治、城市拆临拆违,尽量扩大校园用地。在新建一批的学校中,鼓励城区办学条件不达标的品牌学校通过置换和吸纳民间资本向城郊、新区发展,扩大发展空间。积极推进主城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试点工作。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区化管理,通过兼并、合并、挂靠等形式,对区域内学校资源进行整合重组,使城区学校在师资、校舍、场地、现代教育设施设备等建设和配置方面水平有明显提高,实现区域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最大限度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坚持“需增则增,宜并则并”和“小学方便入学,初中适当集中”的原则,收缩校点,扩大规模,提高规模办学效益。农村中小学校占地、校舍、设施、设备等硬件以及师资队伍等软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建设和配备。实现区域内农村中小学校布局布点、学校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农村学校规模化办学效益、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全力抓好“控辍保学”,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包括监护人)和教育系统的双轨控制体系,把争创“无流失生”县(市)区、乡镇和学校作为对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大流失生控制力度,全力推进“双高普九”工作。
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一)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实行多元化办学。按照“巩固一个基础,放开放活两块市场”(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放开放活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教育体制改革总体思路,允许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园)吸纳社会资金进行股份制改造,按民营机制运行,实行股份制形式的合作办学;在不改变学校和人员身份性质的前提下,引入民办学校运行机制,学校所有权和办学管理权分离,试行“国有民办”;可以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以及其他财产,按照“四独立”的原则,单独举办或与社会力量联合举办民办学校。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经批准后,也可整体转制为民办学校。实施集团化和规模化办学。按照“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城乡联合”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品牌效应、辐射功能和城区学校的资源优势,鼓励同层次的公办学校之间或同层次的民办学校之间在建制不变、产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集团化运作,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效益。支持和鼓励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多形式、多体制举办基础教育。吸纳国内外资本,以合资、合作形式,发展民办高等教育。
(二)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教育。按照“政策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兼顾利益、实现多赢”的原则,广开投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投入机制。对引进社会资金投入办学的引资者给予奖励。鼓励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以多种形式在校内出资新建、改扩建经营教育教学设施。积极鼓励教育消费,让富裕家庭为教育多投资。积极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出资办学,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企业或个人通过政府部门或社会中介机构对教育的资助和捐赠,可在应纳税额中全部扣除。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学校改扩建。受校园占地面积限制、难以扩大规模和改善条件的优质学校,各地要支持学校通过原有校舍和土地置换、银行贷款、政府投入和吸纳民间资本等多种渠道,实行异地新建、开辟新校区,扩大办学容量,并在建设上给予优惠政策,减免各种费用。逐步完善教育成本核算和受教育者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通过贷款、社会融资等新建或改扩建校舍的高中阶段学校,在完成招生任务后,挖潜招收的学生可按照择校生收费,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或社会投资。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学校预算外收入一律不予统筹。推进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学校已有后勤资源可依托母体,采取内部承包、租赁等方式,实行企业化经营;有条件的地区也可采取校际联合成立后勤管理集团的方式,实行企业化管理。全面采取BT、BOT、BO、独资、合作等方式,广泛吸引各种资本参与学校后勤服务设施建设。
(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职工聘用新机制。各县(市)区要成立人才服务中心教育分中心,教职工按人事管理权属全部进入市、县(市)区人才服务中心教育分中心进行人事代理。教师不调配,进入市场,由学校按照科学设岗、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原则从分中心聘任。新增公办学校教师和民办学校教师,由学校在公开考核的基础上自主招聘,进入分中心进行人事代理,并报人事和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深化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实行校长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职务任期和交流制度,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扩大办学自主权,落实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考核奖励办法。实行校长职级制,根据学校办学规模、等级、质量和效益,确定校长岗位职级,并享受相应待遇。一级高(完)中、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校长津贴每月1500元,二级高(完)中、省部级重点(示范)职业学校校长津贴每月1000元;并对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完成情况每年进行阶段性考核,考核优秀的发给5000—15000元的绩效奖。其他学校校长津贴和年终绩效奖由各地结合实际确定。有条件的学校也可实行校长年薪制。实行校长职级制、年终绩效奖和校长年薪制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列支。
四、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构建中小学纵向衔接、学校社会家庭横向沟通的学校德育体系。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活泼、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氛围和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程管理和评价制度改革。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健康第一”,重视抓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开展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学历教育和长短期培训并重,实行灵活多样的弹性学制和学分制。鼓励学校、企业、社会力量投资建设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实行“订单”培养,大力发展校企合作办学。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效能和水平。着力推进“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数字化校园”,推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改革,促进技术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化。
(三)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对外合作办学。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利用区域内社区的教育资源,拓宽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互沟通的渠道;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学校合作办学,鼓励国内外资本独办和联办分校、专业或合作共建学科、实验室、实训等基地。积极开展对外教育交流活动。加强与国(境)外教育机构的交流与联系,继续有计划地选派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到国(境)外学习进修。建立和完善学校聘请外籍教师的服务系统,提高引进境外智力资源的层次和水平,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利用境外人士和海外人士等多种渠道,扩大对外交流。努力拓展职业学校毕业生海外就业市场和出国(境)进修渠道,积极支持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举办“国际学校”或“国际部”。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广泛开展向全国模范教师学习活动,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高尚精神,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点希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努力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二)加强学校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构建开放灵活、具有昆明特点、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继续教育体系。拓展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强化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大力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培养培训工作,推进中小学“名校长基地”建设,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名校长”。继续打造好“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和学科梯队建设,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到2010年,对全市中小学校长进行新一轮全员培训;评选在职特级教师达到200人,市级学科带头人达到800人,市级骨干教师达到1000人。提高优秀教师工作经费。任期内的市级学科带头人每年享受1000元工作经费,市级骨干教师每年享受800元工作经费,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每年享受600元工作经费。实行班主任绩效目标考核奖,对绩效考核优秀的给予奖励。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列支。
(三)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改善农村教师生活待遇及学习、工作条件。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实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评优评先和工资待遇“三倾斜”,对长期坚持在农村中小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中优先晋升、优先聘任,在评优评先中优先推荐、优先表彰。每两年组织评选100名有突出贡献的农村教师,受表彰的教师每年奖励1200元。坚持在农村学校任教直至退休的,退休后可以继续享受每年1200元的奖金;调离农村学校教师岗位的教师,此项奖励自然取消。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列支。实施昆明市农村“特岗教师计划”。除继续实施中央、省的“特岗教师计划”外,从2008年到2010年,全市每年公开招聘300名特岗教师充实到农村中小学;市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设岗位教师的工资性支出,年终与县级财政据实结算。从2008年起,各县(市)区不得再新增代课教师,2010年前必须清退完代课教师。深入开展主城区优质学校和农村中小学“校对校”对口支援工作。每年选派150名城镇学校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到农村学校支教和挂职,每年选派150名郊县(市)区学校干部、教师到主城区优质学校挂职和进修学习。城区教师申报晋升高级教师职称,必须有一年以上的农村学校支教经历。
(四)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职教教师在享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同时,取得工程技术及其他专业技术职称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依托行业和企业建设教师见习基地,试行教师到企业“见习制度”。鼓励支持企业高级技师、技术能手及社会上的能工巧匠到职业学校兼职,进一步提高学校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的能力。
六、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
(一)强化政府发展教育的职责,建立完善教育投入持续增长机制。各级政府要依法保证教育经费投入做到“三个增长”,各级财政性教育拨款的增幅必须高于当年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并全部用于发展教育事业;逐年提高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使其较快达到4%的要求。严禁以任何理由和形式挤占、截留、平调、挪用预算内教育经费和学校收费收入。对有挤占、截留、平调、挪用教育经费和学校收费收入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实行责任追究。建立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责任执行情况报告制度。依据《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以及师资配置、待遇的改善情况和公建配套措施的落实以及教育发展水平等若干指标,开展以督政为主的依法教育督导工作,确保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政府行为到位,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内涵建设。将督导评估结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表彰奖励或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科学规划新建小区学校建设。各级规划部门在编制和审批住宅小区规划时,必须按小区规模和学校布局配套规划建设小学、幼儿园,所需资金由开发单位在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费中统筹安排;中学由规划部门预留用地,国土资源部门按划拨供地,县(市)区政府可采取多种方式办学。住宅小区应配套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建设规模、建设方案,应同时报经教育行政部门审定。
(二)建立完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机制,完善民办教育管理制度。各级政府要将民办教育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和完善民办教育发展的具体措施和配套办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民办教育管理服务机构,制定措施、提供服务、依法管理,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建立对民办学校奖励机制。从2008年起,凡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投资新建民办普通高中或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总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或者投资新建民办幼儿园、总投资在300万元以上的,均按10%的比例给予一次性奖励,所需资金由同级财政列支。市财政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对办学条件较好的民办幼儿园、民办高中阶段学校,按在园幼儿、在校生规模实施奖励。对办学水平上等级的民办幼儿园和高中阶段学校,给予一次性奖励。对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经年审考评优秀的,给予相应奖励。县(市)区要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和奖励民办学校。切实维护民办教育的合法权益。鼓励教师在公、民办学校之间合理流动。建立民办学校教职工全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对委托招收公费学位生的民办学校给予补助,使民办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待遇。
(三)建立贫困学生资助长效机制,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贫困生救助制度。坚持“公平靠政府,效率靠社会”的原则,完善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扶困助学机制。大力实施“三就三百”工程,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百分之百地资助。全面深化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加大扶贫助学力度,保证每个经济困难家庭子女都能接受义务教育及更高层次教育,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管理办法,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进行补助。完善高中阶段“一补两减免”(对贫困学生实施生活补助,减免学费和住宿费)政策,对高中阶段的贫困学生进行补助。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助,设立贫困学生救助基金,大力发展勤工俭学,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确保所有学校任何一个学段的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七、加强领导,落实职责,全力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是建设教育强市的第一责任人。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安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财政预算等工作时,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建立党政领导联系学校、联系教育重点项目制度,及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保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确保建设教育强市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各级组织、宣传、发展改革、物价、规划、国土资源、建设、人事、劳动保障、财政、工商、税务、审计、公安、民政等部门要紧密结合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加快职能转变和体制机制创新,做好相关政策配套服务。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尊师重教、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和加快发展的舆论环境,共同推动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本决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此前本市发布的有关文件及规定如与本决定不一致的,以本决定为准。
第四篇:建设海洋文化强市
建设海洋文化强市,增强文化竞争力
王文洪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03年),所谓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持续创造财富的能力。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内在的要素资源,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被称为文化竞争力。舟山是我国唯一的海上群岛城市,发展海洋文化,不仅仅是舟山“建海洋经济强市、创海洋文化名城”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建设海洋文化强市增强文化竞争力”,来提升舟山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具体地说,有以下三方面作为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把海洋文化发展战略作为先导。
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城市,也就缺少竞争能力。要在竞争中体现出城市文化的特色和优势,取决于城市文化功能的定位、取决于科学的文化发展规划。在国外,伦敦提出:发展文化战略和创造新的文化多样性能够巩固伦敦作为世界都市的地位。英国老牌的工业化城市曼彻斯特的文化战略是:让曼彻斯特成为“创意之都”或“文化之都”,并明确提出“21世纪的成功城市将是文化城市”。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在世纪之交制订了新世纪第一次十年的文化战略,在报告中开篇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城市即人化,文化即城市”。新加坡新闻及艺术部的《文艺复兴城市》明确提出:要将新加坡建设成为21世纪的文艺复兴城市,要成为亚洲的核心城市之一。
在我国新一轮城市建设中,城市文化的定位和建设备受关注。广州提出“城市以文化论输赢”,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定位于文化,要建设文化山水城市。武汉市提出城市环境创新要面向世界,张扬城市个性,突出文化底蕴,营造新的城市亮点,建成“文化武汉”。浙江省的城市建设也十分重视文化战略,“实力杭州、活力杭州、魅力杭州”已成为经营杭州、发展杭州的文化理念;宁波“三江文化长廊”等文化设施建设凸现了文化内涵和现代气息;绍兴在城市建设中做好“水”字文章,突出“江南水乡”特色。
今天,在城市全球化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关心舟山发展的人都在思考:舟山凭什么在新世纪城市竞争中寻求新的发展?应该用什么作为实现舟山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动力?用什么来增创新优势,增强舟山在沿海地区的竞争力?用什么来营造舟山这座城市的个性与特色,扩大其在中国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我们想到了海洋文化,并把它作为“舟山新世纪发展战略”的核心部分,可以说“海洋文化繁荣之日,就是舟山经济振兴之时。”
第二、把海洋文化产业作为突破口。
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其含义是对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进行工业化、信息化、商业化加工与运作,其范围涉及文学艺术、影视音像、新闻出版、体育娱乐、信息咨询、设计策划、文物工艺等领域。发展城市文化产业不但可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有利于加快地方文化走向世界,而且可以引导大多数文化行业走上产业化经营之路,以解放和发展文化艺术生产力。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文化产业在新世纪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舟山市民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为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问题在于舟山海洋文化的发展长期以来不是以产业形态而是以事业形态出现,走的是政府办文化的路子,缺乏市场竞争意识,缺乏原始积累和投入机制,导致产业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比如舟山“小百花”越剧团还没有完全面向市场;新兴的“沙雕工艺作品”尚未形成集生产、销售、展览、收藏于一体的产业;文化产业更多地集中在见效较快的旅游业上,还没有向其他行业拓展。
要建立起实力雄厚、具有鲜明的舟山地方特色的现代海洋文化产业体系,必须首先实现思想观念转变。应更新“文不经商,士不理财”,“主业靠政府,副业靠产业”,以及“富余人员搞三产”等落后观念,科学认识文化的产业属性,确立正确的文化产业观。比如舟山国际沙雕节,以市场化手段进行运作;舟山渔民画经历了“市场冲击”低谷之后,借产业化机会将重新繁荣。其次应尽快出台有关扶持海洋文化产业政策,在资金投入、税收减免、价格优惠、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惠,支持和鼓励社会资金、私人资金和外资投入海洋文化产业。以普陀为例,自2001年以来共吸纳民间资本4亿多,用于旅游景区和旅游项目的综合开发。最后在海洋文化产业规模上,要把现有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其作用,把产业做大。实现从“弱、小、散”向集约化转变,以形成集团化、集约化的规模效应,比如海洋艺术演出业、海洋图书信息业、海洋文博展示业、海洋休闲健身业、海洋影视基地、海洋文化网站等等。
第三、把海洋文化旅游业作为落脚点。
当今社会,文化在旅游经济中的贡献率越来越高,旅游业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在于旅游业的内在特性——文化性,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目前文化旅游在所有旅游活动中所占的比例为37%,近几年将以15%的年增长速度向前发展。海洋文化与佛教文化的有机融合,形成了普陀山旅游热长年不衰。信仰是一种精神文化,它对僧侣和信徒具有巨大的感召力,人们来普陀山的目的主要在于朝山拜佛,信仰观音文化。普陀山在我国及国际佛教界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日本、法国、印度、东南亚(称为佛教国家)各国僧人和信徒,来普陀山朝拜历代不绝,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旅游业的发展。2003年11月,举行了首届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体现了自然、文化与生命的结合。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历史文化遗产保留着现代都市人的历史记忆。近年来文化遗产已成为一大旅游热点,并形成了这样一个公式:“世界遗产=世界名片=注意力经济。”现代人旅游追求新奇(求新),渴望到大都市如上海、深圳、香港等感受现代生活,后现代人或当代人期盼“回家”(怀旧),去海边,去森林,去没有遭到破坏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旅游。普陀山作为佛教文化遗产,在今天中国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热中,应该积极向上争取,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预备清单。
舟山海洋文化资源丰富,区域分布各有特色,定海为海洋历史文化,沈家门为海洋渔业文化,普陀山为海洋佛教文化,朱家尖为沙雕文化,桃花岛为海洋武侠文化等等。各县区根据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积淀,都在着力做好海洋文化旅游这篇大文章。有的做“海”字文章,如海钓邀请赛、沙滩排球赛、帆船锦标赛等;有的做“渔”字文章,如渔家乐、渔家风情、海上人家等。总之,海洋文化旅游既是海洋旅游和文化旅游的结合,又是海洋文化与海洋旅游的结合,是舟山旅游经济的重中之重,是舟山城市营销的战略选择。
第五篇:赵乐际:认真学习贯彻《决定》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赵乐际:认真学习贯彻《决定》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2011-10-28 11:02:41 来源:《党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应对国际形势复杂深刻变化、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采取的重大举措。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决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领会精神实质,全面把握任务要求,结合实际有力有序推进,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推动陕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吹响进军文化强国冲锋号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长河中,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把一代代华夏儿女紧紧凝聚在一起。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自觉担负传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引领中国发展前进步伐。《决定》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领导文化建设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深刻分析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
着眼全局、指明方向。《决定》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进一步明确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深刻回答我国推进文化繁荣发展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的问题。特别是科学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具体任务,强调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必将进一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热情,凝聚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强大合力。
把握大势、自觉担当。《决定》深刻分析“四个更加”的严峻挑战,科学判断“四个越来越”的发展趋势,强调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
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彰显了我们党对自身文化使命的清醒认识和推进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增强了我们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升华认识、明确遵循。《决定》既贯彻“二为”方向、弘扬主旋律,又坚持“双百”方针、提倡多样化,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创作方向与生产活力的辩证统一;既强调以我为主、增强中华文化感召力和影响力,又强调为我所用、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集中体现了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的开阔视野和博大胸怀;既强调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现代传播、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和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发展,又强调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和扩大文化消费,集中体现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向。特别是“五个坚持”重要方针,指明了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点、发展方向、根本目的、价值取向以及内在动力,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新高度、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把握达到新境界。
统筹兼顾、改革创新。《决定》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阶段性发展目标,从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创作生产、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六个方面作出全面部署,涵盖了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有利于正确处理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关系,统筹文化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实现文化的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坚持与时俱进,强调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破除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进展,有利于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我国文化生产力。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决定》的出台,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立足文化改革发展新起点
陕西文化底蕴厚重,有以周、秦、汉、唐为代表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以延安精神为代表光辉灿烂的革命文化,以秦腔、陕北民歌、民间艺术为代表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还有种类齐全、群星闪耀的现代文化。近年来,我们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相结合,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以改革求生存、以创新增活力、以精品谋发展,为建设文化强省奠定了坚实基础。
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战略任务,围绕“七个怎么看”、“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等热点进行研讨,依托长安讲坛、三秦大讲堂等平台举办宣讲,依托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拓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巩固了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开展“迎世园讲文明树新风”、“三唱三颂”和“红耀陕西”短信传播等活动,弘扬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的精神。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大力宣传道德模范、诚实守信模范等先进事迹,树立郭孝义、熊宁、窦铁成、杨瑞辉、郭随宝等先进典型,带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气。
社会舆论氛围积极向上。把正确舆论导向作为生命线,广泛开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等主题宣传活动,积极组织“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回顾十一
五、展望十二五”、西部大开发十周年、“跨越关中-天水经济区”系列采访,加大欧亚经济论坛、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等推介报道力度,引导干部群众唱响时代主旋律、为陕西发展鼓劲加油。切实加强对外交流,组织“境外媒体看陕西”,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播“了解中国从陕西开始”节目,在德国、巴西等地举办陕西文化周和文物展,全方位展示绿色、现代、开放、和谐、奋进的陕西新形象。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及时准确发布信息,积极净化网络环境,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体制机制改革成效明显。把文化改革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制定实施“十二五”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规划》,建立全省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开通陕西文化产业网,全面完成省市县三级改制任务,涉及文化单位427家、2.2万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产业园区建设,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园区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关中民俗博物院、华清池旅游公司等8家单位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9年和2010年文化产业分别增长22%和25.5%,今年上半年增长27.6%,占经济总量3.02%。大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完成省广电网络产业集团重组,整合资源组建演出、体育、出版等一批文化产业集团,全省骨干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净利润、职工收入大幅增长。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把实施文化精品战略作为重要抓手,加大投入力度,从2007年起每年下拨3000万元支持“大戏、大片、大剧、大作”,从2008年起拿出200万元资助文艺创作。积极打造文化品牌,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保护传承陕北剪纸、凤翔泥塑、户县农民画、华县皮影、华阴老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安画派”、“文学陕军”、“西部影视”、“三秦书风”等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建立健全精品创作引导机制,出台重大文化精品项目资金管理、文艺创作资助等政策,电视剧《保卫延安》、《张小五的春天》、《胡杨女人》在央视黄金时段热播,专题片《舞动陕西》、《大秦岭》、《望长安》、《陕西正年轻》、《陕北启示录》等获得好评,电影《团圆》、电视剧《大秦帝国》、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小说《手铐上的蓝花花》等获得国内外大奖。
公共文化服务更加健全。把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作为重要目标,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等惠民工程,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壮大基层文化服务队伍,鼓励群众兴办文化机构、参与文化服务,汉台区龙江文化站、定边县图书馆等8家单位被评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先后建成法门寺文化景区、大明宫遗址公园、秦王陵遗址公园、楼观台道文化展示区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项目。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实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举办艺术节、民歌大赛、农民戏剧节等活动,把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送到基层。
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陕西文化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还有不小差距,文化资源潜力尚待挖掘,文化产业规模相对较小,文化市场主体数量不足,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不高,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够平衡,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任重而道远。
开创建设文化强省新局面
“十二五”是陕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阔步迈向中等发达省份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实现经济综合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生态环境保护“三个上台阶”的目标,推动陕西够格地与全国同
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离不开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我们要认真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更加科学的思路、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举措,进一步加快文化改革发展,为陕西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当前,要加快实施“七大工程”,努力在建设文化强省上迈出更大步伐。舆论引导工程。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积极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建立现代传播体系,发挥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作用,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宣传资源,建设一批有特色、水平高、影响大的知名网站,培育一批网络内容生产骨干企业。依托优势强化对外宣传,积极组织专题采访,有计划地举办陕西文化周和文物展,展现陕西在世界文化版图中的独特地位,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素质提升工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时俱进弘扬延安精神。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社会建设,依托红色资源强化党员教育培训,积极引导全社会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坚持不懈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吸纳借鉴人类文明一切有益成果。深化公民道德建设,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推进诚信陕西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素质。
文化繁荣工程。加强文化精品生产,加大陕西特色优秀艺术品种扶持力度,鼓励原创和现实题材创作,着力打造影视、文学、图书、美术等精品力作。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强周秦汉唐都城大遗址保护,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古籍整理,推进“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建设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遗址公园、博物馆和文化名村镇。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整合研究资源和力量,提升优势学科水平,积极发展特色学科,更好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功能。
文化创新工程。构建科学有效的宏观管理体制,探索富有效率的微观运行机制。推进政企、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完善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健全文化要素市场体系,加强文化法制建设,拓展文化产品和服务消
费,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文化发展环境。发挥科教和人才优势,重视文化科技创新,加强出版、印刷、网络等领域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文化共享工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突出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保障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等惠民工程,推进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免费向社会开放,加大对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支持帮扶,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深化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健全“三下乡”、“四进社区”等长效机制,鼓励演艺团体深入基层和农村演出。
产业振兴工程。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发展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化旅游、文娱演出、印刷包装、创意动漫、民俗文化七个行业,加快构建陕西特色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红色文化、秦岭绿色生态文化等八个产业园区和文物复仿、电视剧版权交易等十个产业基地建设,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鼓励广电网络、陕文投等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支持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旅游、体育、物流等产业互动联动、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提高文化产品附加值。
文化人才工程。加强高层次文化人才培养,推进陕西文化名家和首席专家工程,推出一批群众喜爱、全国一流、有国际影响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加强专业文化工作队伍建设,扶持资助优秀中青年文化人才,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文化团队。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措施,重视培养乡土文化名人,吸引更多文化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加强文化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发扬严谨笃学、潜心钻研、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的风尚,倡导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取长补短,营造风清气正、和谐奋进的良好文化氛围。(赵乐际 陕西省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