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2006〕16号《中共金华市委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强市的决定》

时间:2019-05-14 17:14: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委〔2006〕16号《中共金华市委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强市的决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委〔2006〕16号《中共金华市委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强市的决定》》。

第一篇:市委〔2006〕16号《中共金华市委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强市的决定》

中共金华市委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强

市的决定生成时间: 2008-05-22发布机构: 中共金华市委 金华市人民政府文号: 市委〔2006〕

16号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紧紧围绕“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战略主线,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科技强市,全面提升我市综合竞争力,根据《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若干意见》(浙委〔2006〕29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作出如下决定。

一、提高认识,切实把建设科技强市作为我市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一)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地区经济竞争的决定因素。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战略部署。各级党委、政府、市机关各部门和全社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强市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为我市跨越式发展、实现浙中崛起提供科技支撑。

(二)“十五”期间,我市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进步,科技工作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我市当前也面临着环境资源等多种生产要素的制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层次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竞争力弱等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立足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依靠科技进步,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增长方式转变,全面提升传统产业水平,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统筹谋划,明确建设科技强市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三)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以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强市战略,以实施新一轮技术创新工程和建立完善科技研发、科技合作、科技服务、科技创业四个平台为抓手,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企业和产业的技术层次,不断增强金华综合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四)主要目标: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基本建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府扶持、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区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传统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全面推进。市本级和九个县(市、区)全部跨入浙江省科技强市(县)行列,全市科技综合实力、科技进步水平争取达到全省第六位。

到2010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0%以上,专利授权量达4000件以上,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2%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商品总额的比重达10%以上,科技人才占人口的比重接近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三、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建设科技强市的各项工作

(五)深入实施新一轮技术创新工程。以提升传统制造业技术水平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实施一批重点创新项目,自主研发一批高新技术产品,组建一批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培育和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运用生物、信息和现代农业工程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从培育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着手,做强和新组建一批以企业为主体,依托高校院所的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技术开发机构,加强源头创新和集成创新。大力推进国内外科技合作,继续办好工科会、农交会等科技展会。加大科技领域的对外开放与交流,深入实施引进大院名校战略,鼓励各地以企业为主体,以引进团队式、高层次的人才和核心技术为重点,积极引进国内外大院名校和跨国公司,共建研发机构等多种形式的创新载体,着力增强各领域的创新能力。

(六)加快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技术市场,促进技术市场与商品市场、资本市场、人才市场的有机对接。积极发展技术评估、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移、专利代理、科技信息等中介组织,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创新和创业服务。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到2010年,建成金华市汽摩配产业创新服务中心、金华市高效生态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永康五金产业创新服务中心、义乌小商品快速成型中心等,全市投入运行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达10家以上。

(七)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中科院金华科技园的建设。充分利用并发挥科技园的品手,以共建一批院企合作研发中心、实施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为重点,把科技园真正建成集高新技术研??地。

(八)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对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高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扶持力度,支持民营资本和科技人员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企业,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传统产业的大中型企业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更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知名品牌,增强国际竞争力。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光机电等重点领域,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努力形成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龙头,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为支撑,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引领浙中城市群产业发展。

(九)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有重点、有步骤地应用高新技术对机电、医药、化工、建材、轻纺、食品等六大传统产业进行嫁接改造,努力提升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鼓励行业龙头企业赶超国际国内先进水平。鼓励企业针对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高起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设备,企业从事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等创新活动所购置的试制用关键设备、测试仪器,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用,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可采取适当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大力开发和应用先进模具制造设计、工业产品创新设计、绿色制造等高新技术,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开发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技术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形成新的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

(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市农科院等科研单位的扶持力度,增强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活力,使之成为浙中地区农业科研龙头。继续增加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星火计划项目的支持,促进奶牛乳品、生猪火腿、水果蔬菜、花卉苗木、中药材、食用菌、茶叶、水产、粮油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技术提升。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一批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农业科技研发中心。

(十一)启动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行动。进一步健全乡镇(街道)科技副职队伍,加强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全面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指导农业开发,或以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租赁经营等方式直接参与农业开发。加快婺南农业高新园区建设,吸引更多的民营科技企业、工商企业、院校所以及科技人才入园投资开发。

(十二)加强社会发展领域和现代服务业的科技创新。围绕构建和谐社会,以推进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和服务业信息化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攻克重大疾病防治、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预警、预报和快速处置以及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现代物流等关键共性技术,加快社会公众领域内教育、科技、金融、税务、医疗保健、房地产、文化、社区服务等信息化进程。

(十三)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管理规范、流转顺畅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激发发明创造动力,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力开发、申请、拥有专利技术特别是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鼓励和支持企业注册商标,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培育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浙江著名商标、浙江名牌产品和知名商号,推进品牌大市建设。大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各县(市、区)要配备专职人员,加大知识产权的行政执法力度,规范执法程序,加强执法综合协调和纠纷案件调解,严厉打击侵害知识产权的不法行为。

四、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政策激励机制

(十四)加大财政科技投入。认真落实国家、省和市有关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年初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整个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到2010年,市、县(区)财政科技支出占同级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例分别达到4.5%和3.5%以上,并力争每年有所增加。人均科普经费达到省规定水平。各县(市、区)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技术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利等专项资金。

(十五)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也是科技投入的主体,要引导企业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开发费不低于年销售收入的5%,大中型骨干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不低于3%。企业技术开发费用可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凡单位或个人从事技??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支持有条件的大??院,从事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研究。企??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经费,可自主申报在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鼓励企业及其他组织建立风险投资公司或设立风险投资基??

(十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改进科技管理和科技成果评价办法,坚持专家评审与行政决策相结合的立项审批制度,加强对重大科技项目的主动设计和联合攻关,推行和完善课题制。加强科技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完善科技项目公开招标制度,逐步推行绩效评价制度,努力提高财政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积极探索财政科技经费支持的新方式,强化政府资金导向作用,建立和完善以政府资助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层次科技投融资体系。

五、加强领导,努力把科技强市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十七)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坚持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不动摇,不断增强推进科技进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各地、各部门要把加快科技进步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来抓,坚定不移地把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广泛开展创建科技强县(市、区)活动,不断提升区域科技综合实力。

(十八)健全完善科技工作考核机制。各地、各部门要把加强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列为党委、政府任期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考核。建立创建科技强市责任制,市委、市政府每年要对各县(市、区)政府创强工作、财政科技投入、实施创新工程以及科技综合实力等情况进行考核,对成效突出、成为省科技强县(市、区)的地区予以表彰。

(十九)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努力营造全社会爱才、重才、用才、留才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在充分用好本地人才和现有人才的基础上,广开招才引智渠道,开辟“绿色通道”,大力吸纳国内外的人才和智力。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科研中心、重点实验室、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为载体,建立人才智力引进平台,重点引进高新技术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国外留学回国人才。充分发挥在金院校的人才优势和金华籍在外科技人才的作用,进一步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科技强市建设贡献聪明才智。

(二十)加强科技宣传和普及。认真贯彻执行《科普法》,建立和完善科普联席会议制度,落实科普投入有关规定。在各级财政科技经费中要确保有一部分专项用于先进适用技术的宣传培训和推广应用工作。科技行政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科普工作的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各级科协、社科联、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和广大科技人员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科技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宣传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技知识、重大科技成果、先进科技人物以及科技工作的典型经验等,努力营造倡导科学方法、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科技创业环境。积极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科普进社区等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不断提高全民科技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二篇:中共金华市委办公室、浙江省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委.(最终版)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市委市政府2008年主要工作任务》已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抓好督促检查工作,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中共金华市委办公室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年5月15日 市委市政府2008年主要工作任务

一、2008年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

1、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77%,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以内。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统计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委、市财政(地税)局、市国税局、市外经贸局、市贸易粮食局、市劳动保障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人口计生委

二、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2、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认真实施“十一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整合资源,集聚要素,培育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出做好汽摩配产业培育,强化政策扶持,加大重点产品开发力度,促进尼奥普兰、众泰轿车、北汽福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年内获得“中国客车名城”称号,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全市汽摩配及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各地要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对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不断提高主导产业和规模工业比重。实施“1135”工程,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一批成长型规模企业,全年新增亿元企业50家以上、超10亿元企业5家以上、超30亿元企业2家以上,力争全市亿元企业达到450家以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700亿元以上,增长20%以上。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全年新增规模企业50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经委、市发改委,金华开发区管委会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国土资源局、市外经贸局、市财政(地税)局、市工商局、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市国税局、人行金华市中心支行

3、提升园区开发水平。加强对入园项目的服务和跟踪督查,促使入园企业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力度,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和企业

固定资产投入180亿元以上。做好园区扩容前期工作,适当扩大工业用地比例。完善园区考核,推行工业企业“新三率”评价考核机制。努

力增加用地储备,进一步拓展土地利用空间,完善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大力推进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着力提高投资密度和经济密度。抓好农村家庭工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试点,扶持培育初创企业。责任单位:市经委(园区办)、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金华开发区管委会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落实推进工业创新的各项政策,实施新一轮技术创新工程,积极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市汽摩配创新服务中心、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发挥好ROHS指令检测中心作用,做好中科院金华科技园实体化推进工作,争取新培育市级以上高新企业50家、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0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以上。实施一批重点技改和技术创新项目,安排市技术创新工程重点项目80项,研发高新技术产品100只以上,落实省、市重点技改项目209个,确保完成工业投资280亿元,力争完成300亿元。设立创业投资引导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市委市政府2008年主要工作任务》已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抓好督促检查工作,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中共金华市委办公室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年5月15日 市委市政府2008年主要工作任务

一、2008年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

1、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77%,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以内。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统计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委、市财政(地税)局、市国税局、市外经贸局、市贸易粮食局、市劳动保障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人口计生委

二、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2、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认真实施“十一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整合资源,集聚要素,培育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出做好汽摩配产业培育,强化政策扶持,加大重点产品开发力度,促进尼奥普兰、众泰轿

车、北汽福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年内获得“中国客车名城”称号,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全市汽摩配及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各地要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对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不断提高

主导产业和规模工业比重。实施“1135”工程,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一批成长型规模企业,全年新增亿元企业50家以上、超10亿元企业5家以上、超30亿元企业2家以上,力争全市亿元企业达到450家以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700亿元以上,增长20%以上。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全年新增规模企业50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经委、市发改委,金华开发区管委会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国土资源局、市外经贸局、市财政(地税)局、市工商局、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市国税局、人行金华市中心支行

3、提升园区开发水平。加强对入园项目的服务和跟踪督查,促使入园企业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力度,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和企业固定资产投入180亿元以上。做好园区扩容前期工作,适当扩大工业用地比例。完善园区考核,推行工业企业“新三率”评价考核机制。努力增加用地储备,进一步拓展土地利用空间,完善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大力推进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着力提高投资密度和经济密度。抓好农村家庭工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试点,扶持培育初创企业。责任单位:市经委(园区办)、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金华开发区管委会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落实推进工业创新的各项政策,实施新一轮技术创新工程,积极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市汽摩配创新服务中心、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发挥好ROHS指令检测中心作用,做好中科院金华科技园实体化推进工作,争取新培育市级以上高新企业50家、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0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以上。实施一批重点技改和技术创新项目,安排市技术创新工程重点项目80项,研发高新技术产品100只以上,落实省、市重点技改项目209个,确保完成工业投资280亿元,力争完成300亿元。设立创业投资引导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市委市政府2008年主要工作任务》已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抓好督促检查工作,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中共金华市委办公室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年

5月15日 市委市政府2008年主要工作任务

一、2008年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

1、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77%,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 ;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以内。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统计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委、市财政(地税)局、市国税局、市外经贸局、市贸易粮食局、市劳动保障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人口计生委

二、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2、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认真实施“十一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整合资源,集聚要素,培育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出做好汽摩配产业培育,强化政策扶持,加大重点产品开发力度,促进尼奥普兰、众泰轿车、北汽福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年内获得“中国客车名城”称号,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全市汽摩配及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各地要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对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不断提高主导产业和规模工业比重。实施“1135”工程,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一批成长型规模企业,全年新增亿元企业50家以上、超10亿元企业5家以上、超30亿元企业2家以上,力争全市亿元企业达到450家以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700亿元以上,增长20%以上。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全年新增规模企业50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经委、市发改委,金华开发区管委会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国土资源局、市外经贸局、市财政(地税)局、市工商局、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市国税局、人行金华市中心支行

3、提升园区开发水平。加强对入园项目的服务和跟踪督查,促使入园企业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力度,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和企业固定资产投入180亿元以上。做好园区扩容前期工作,适当扩大工业用地比例。完善园区考核,推行工业企业“新三率”评价考核机制。努力增加用地储备,进一步拓展土地利用空间,完善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大力推进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着力提高投资密度和经济密度。抓好农村家庭工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试点,扶持培育初创企业。责任单位:市经委(园区办)、市国土资

源局、市规划局,金华开发区管委会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落实推进工业创新的各项政策,实施新一轮技术创新工程,积极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市汽摩配创新服务中心、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发挥好ROHS指令检测中心作用,做好中科院金华科技园实体化推进工作,争取新培育市级以上高新企业

50家、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0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以上。实施一批重点技改和技术创新项目,安排市技术创新工程重点项目80项,研发高新技术产品100只以上,落实省、市重点技改项目209个,确保完成工业投资280亿元,力争完成300亿元。设立创业投资引导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市委市政府2008年主要工作任务》已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抓好督促检查工作,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中共金华市委办公室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年5月15日 市委市政府2008年主要工作任务

一、2008年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

1、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77%,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以内。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统计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委、市财政(地税)局、市国税局、市外经贸局、市贸易粮食局、市劳动保障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人口计生委

二、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2、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认真实施“十一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整合资源,集聚要素,培育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出做好汽摩配产业培育,强化政策扶持,加大重点产品开发力度,促进尼奥普兰、众泰轿车、北汽福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年内获得“中国客车名城”称号,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全市汽摩配及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各地要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对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不断提高主导产业和规模工业比重。实施“1135”工程,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一批成长型规模企业,全年新增亿元企业50家

以上、超10亿元企业5家以上、超30亿元企业2家以上,力争全市亿元企业达到450家以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700亿元以上,增长20%以上。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全年新增规模企业50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经委、市发改委,金华开发区管委会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国土资源局、市外经贸局、市财政(地税)局、市工商局、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市国税局、人行金华市中心支行

3、提升园区开发水平。加

强对入园项目的服务和跟踪督查,促使入园企业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力度,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和企业固定资产投入180亿元以上。做好园区扩容前期工作,适当扩大工业用地比例。完善园区考核,推行工业企业“新三率”评价考核机制。努力增加用地储备,进一步拓展土地利用空间,完善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大力推进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着力提高投资密度和经济密度。抓好农村家庭工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试点,扶持培育初创企业。责任单位:市经委(园区办)、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金华开发区管委会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落实推进工业创新的各项政策,实施新一轮技术创新工程,积极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市汽摩配创新服务中心、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发挥好ROHS指令检测中心作用,做好中科院金华科技园实体化推进工作,争取新培育市级以上高新企业50家、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0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以上。实施一批重点技改和技术创新项目,安排市技术创新工程重点项目80项,研发高新技术产品100只以上,落实省、市重点技改项目209个,确保完成工业投资280亿元,力争完成300亿元。设立创业投资引导

第三篇:中共南昌市委 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决定

中共南昌市委 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

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决定

中共南昌市委 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决定

发表日期:2006年10月17日

【编辑录入:办公室】 洪发[2006]36号(2006年9月20日)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发[2006]4号)和《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江西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赣发[2006]6号),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增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特作如下决定。

一、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为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1、深刻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意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深刻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2、我市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把推进科技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才能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成立南昌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组建市科技顾问委员会,对我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等重大决策进行论证和咨询,充分发挥国内一流和省内各类科技专家在我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决策科学化服务。

二、南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4、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以“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为背景,以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线,以建设科技园区为龙头,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为中心,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为基础,以做好“两篇文章、推动全民创业”、实现富民强市为根本目标,为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技术支撑。

5、主要目标: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集成与优化科技资源,构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到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0%,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基本形成具有一定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构建我市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培养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8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30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各30家、各类创业服务中心和企业孵化器达20家以上,建立10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全社会科技投入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2.5%以上;市、县(区)两级科技三项经费占当年财政支出预算比例分别达到1.5%和1%以上;全市研究与开发(R&D)经费投入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2%以上,其中企业R&D经费投入占总R&D投入的比例超过50%,大中型企业的R&D经费投入达到年销售收入的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R&D经费达到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R&D活动人员每万名达100人;高效运作的风险投资机制初步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机构达5家以上,风险投资总规模达到1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科技咨询、评估、论证等中介机构,并使其进一步规范化、专业化、网络化,着力构建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公共科技服务三大平台。力争在“十一五”期末,把南昌建设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示范基地,使南昌成为以知识创新为先导的全省技术跨越的创新源,以高度信息化为特色的全省乃至中部地区创新创业最具活力的地区。

三、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6、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市场和政府的资源配置,推动企业成为研究开发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强化企业在我市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7、加快以企业为主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各类研发机构建设。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行业创建企业、行业工程(技术)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大企业(大集团)创建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支持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建研发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形成我市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源,支持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对企业新建立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工程(技术)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市政府一次性分别奖励50万元、20万元、10万元;对企业新建立的博士后工作站,市政府一次性奖励10万元。

8、支持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提高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企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在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9、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新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经严格认定后,自获利起两年内免征所得税,两年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10、允许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其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应单独管理,但不提取折旧;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可采取适当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的政策。

四、整合资源,推进科技创新服务载体建设

11、整合和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开发资源,构建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成果转化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形成以企业为核心,科研院所、高校、中介机构和政府之间的联动机制。加强公共资源平台建设,协调产学研各方发挥综合优势,联合开发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引进消化先进技术,共同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市科技三项经费优先、重点支持公共资源平台建设和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项目。

12、构建专业化、网络化、产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发展完善技术市场、技术产权交易网络,进一步落实技术市场税收优惠扶持政策。制定鼓励我市技术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技术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重点办好网上技术市场,市科技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每年从科技三项经费中安排一定经费,用于支持区域性技术交易平台和网络的建设。

13、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区域科技创新的动力源。充分发挥省会城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集中,智力资源富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因素活跃的优势,协调建设一批综合性、专业性的研发基地、孵化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情况进行考核,择优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给予扶持。

14、完善各类科技园区服务功能,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和能力。充分发挥其技术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重要基地和国内外产业在我市转移的重要载体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园区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地、产业化基地。抓好半导体照明工程等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建设直接为基地企业提供信息、测试、设计、培训等服务的公共平台。

15、全面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以知识化、信息化为支撑,加快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完善提升商贸流通业,积极发展旅游会展业,规范壮大金融服务业,积极培育文化传媒业,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规范发展中介服务业,继续发展科教服务业,全面提升公共服务业。

16、提高科技服务“三农”能力。以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现代化为目的,扶持现代农业企业,扶持现代农业企业,加强农业共性技术攻关,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广生物等高新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都市农业,推进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及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推行农产品原产地标记制度,加快完善农业技术标准。

五、高度重视人才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17、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人才培养和投入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坚持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使用人才并重,进一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的良好政策环境。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机制,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科技合作交流网络和人才市场服务体系,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进行流动。

18、建立健全企业家和员工科技素质培训制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完善企业家、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培训体系,构建职前、职后相衔接的教育、科技、经济、人事、劳动等部门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技工学校的作用,着重对我市规模以上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进行科技管理知识与新技术知识培训,提高我市企业家与技术工人的科技素质与自主创新意识。

19、突出以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和产业化实绩为主的奖励导向,加大科技创新表彰和奖励力度。设立市科技明星奖,大幅提高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奖金额度。围绕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办法和培养机制。对在科技创新中取得突出业绩的专业技术人员,市有关部门优先向国家、省、市推荐申报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和享受政府津贴,并可破格申报评审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作为市人才重点培养对象。

六、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保障 20、引导各种社会资金投入创新领域,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风险投入为补充、全社会共同投入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从2006年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每年增加到1000万元,其中市财政安排500万元,市科技三项经费配套500万元,用于激励和引导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健全科技创新投入机制与风险投资机制,坚持规范化管理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科技创业风险投资的导向作用,大力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创办科技风险投资公司。

21、加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要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2006年起,市财政每年的科技三项经费应按当年财政支出预算的1.5%以上安排。各县区科技三项经费占当年财政支出预算的比例应达到1%以上。建立健全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估和报告制度,提高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率。加强科技三项费的预算执行、财政审计监督、绩效评估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实施科技项目责任制,集中经费在我市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工程。

22、从2006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以上,设立“市专利专项资金”。主要重点资助专利申请、执法、奖励、产业化、试点示范、人才培养、知识产权战略的政策研究、建设专利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专利价值评估和制定技术标准。有条件的县(区)也要设立“专利专项资金”。

七、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23、加强科技创新政策和法制环境建设。从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入手,认真贯彻落实推动科技进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切实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加强科技立法与执法工作,制定有利于推进科技创新、调动科技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24、继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把工作重心从直接管理项目、资金转移到加强科技规划、制度建设、环境建设、提供服务和组织推动等工作上来,转移到组织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上来,转移到科技进步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上来。改革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整合科技资源,强化政府科技资金的导向作用;改革完善科技项目招投标制度,建立科学公正的科技评估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科技投入与产出比,探索建立科技持续创新发展的新机制。

25、强化知识产权工作。成立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知识产权联系会议制度,领导和统筹协调知识产权工作;加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自身建设,强化其管理职能;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制环境。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申报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加大对获得国内外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业标准财政补助力度;重点支持发明专利产业化,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比重;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26、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各级、各部门要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政府任期考核目标。进一步完善县(区)领导干部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制度,把推进科技进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列入干部任期考核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确保推进科技进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7、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和行业协会等各自优势,积极开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动员和组织工作;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实用技术等加大宣传力度,对宣传科技创新和推进科技进步、引导市民提高科技意识产生较大影响的新闻报道予以奖励。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广大群众关心和投身到自主创新的各项活动中去,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各县(区)要根据本《决定》精神,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和实施本地区自主创新的规划、政策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充分发挥基层创新的积极性,努力建设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创新区域。

第四篇:中共南通市委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

中共南通市委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

发布时间: 2006-08-28 00:00:00 字体:[ 大 中 小 ]

通委发〔2006〕12号

为贯彻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落实《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苏发〔2006〕13号)精神,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自主创新对南通全面腾飞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现作如下决定:

一、把自主创新作为南通未来发展的主导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南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腾飞的必然选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已成为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成为综合实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我市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胜期,经济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市场制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进步的支撑,需要自主创新的推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内在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推进“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的重要支撑。南通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紧密结合以现代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定位和以长三角中心城市为特征的功能定位,必须紧密结合南通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科教人文基础深厚等实际,必须紧紧抓住大桥开通、沿江沿海开发的新一轮发展机遇,立足现有基础,发挥优势和潜力,着力解决制约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积极整合各种创新资源,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城市综合功能。全市上下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意义,真正把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发展模式转型、促进南通新一轮发展的重大举措,作为引领和支撑南通未来发展的主导战略。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围绕富民强市、“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作为主线,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重要着力点,把产学研结合作为主要途径,把推动科技创业作为主要抓手,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主体,完善创新体系,培养创新人才,打造创新品牌,增强创新活力,全面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争当全省江北自主创新的排头兵,在全省率先跨入创新型城市的行列。

“十一五”期间,是为南通建成创新型城市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全市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主要目标是:实施科技创新“五大工程”(高新技术产业超千亿工程、自主创新能力提升“121”工程、产学研合作“百千万”工程、知识产权“315”工程、建设新农村科技先导工程),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2%,工业、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到50%和6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每年增速达30%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每年递增1.2个百分点,“十一五”期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5%左右,专利总量名列江北第一,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在优势产业领域形成一批自主核心技术,在社会发展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科技创新环境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建立布局合理、良性互动、开放配置、运行高效、富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到2015年基本建成具有一定实力的创新型城市。

二、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建立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引导企业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促进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创新活动的主体和成果应用的主体。把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激励企业的重要指标,把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作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依靠科技创新做大做强一批规模型企业,做强做精一批民营科技型企业。鼓励支持一批民营企业,充分利用科技资源及创新成果,解决企业竞争中的技术难题,使其成为提升我市产业结构层次,加快发展模式转型的生力军,成为全市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尤其是原始创新的领头羊。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政府科技经费要重点支持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超过5%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超过3%的规模企业。鼓励企业开展科研攻关、新品开发、成果转化等科技活动,扶持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群体。

加强科技合作,拓宽自主创新渠道。要创新合作机制,扩大合作领域,拓展合作范围,深化合作内涵,以更大的力度吸引高科技成果到我市进行转化。支持我市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积极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大力加强与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国防科工委系统的深层次合作,吸引来通创办各种形式的创新载体。加强与国内大院大所的合作,吸引863、973等重大项目到南通落户和产业化。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自主创新合作,主动接受上海、南京和杭州的科技辐射。支持在通高校、科研机构的发展,充分释放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量,发挥其在自主创新中的源头作用。

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依托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等多元投入,以市场化运作模式,在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加快建设面向社会特别是面向广大中小企业、中小科研机构和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资源共享的技术创新平台。重点在企业建设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博士后工作站、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机构,为科技创新成果的研发、转化和知识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有效载体。依托特色产业基地和行业,建设技术质量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依托科技情报机构、高等院校和图书馆,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提供公共技术服务。

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通过政府推动和市场调节,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造就一支较高专业素质的科技中介服务队伍,逐步形成开放协作、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重点加强研发服务、技术开发、技术交易、技术评估与咨询、知识产权服务等科技中介机构建设,促进技术和知识的有效流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坚持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兴办产权多元、具有市场主体地位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合理分工、相互衔接、服务社会、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打造创新型产业高地

加强主导产业技术集成,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与现代医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推进新型船舶修造及配套、新能源、软件、通信器材及设备、高效节能机电设备、化工新材料、电子医疗设备、汽车零配件、电子基础元器件及材料、生物医药等10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引导作用,建立重大战略产品、产业的政府协调机制,推进实施一批重大战略产品计划和重大科技专项,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为目标,支持一批先导性和产业链长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形成若干在国内举足轻重、在国际有影响力的产业群,占领若干产业制高点。引导支持民营资本和技术人员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传统产业的大中型企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外商投资兴办高新技术企业。

加快各类科技园区建设。坚持政府引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的科技孵化器发展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创办各种类型、各具特色的科技孵化器,形成综合性与专业性、公益性与盈利性相结合,竞相发展、功能互补、信息共享的开放型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创业中心、软件园等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功能,形成一中心多园区的格局,努力争取早日建成国家级创业中心。加快科技创业社区建设,打造功能完善配套的南通科技研发、创新、孵化的核心区。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以优化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为目的,以实施种子优化工程为主要抓手,大力引进、消化、吸收培育有利于发展都市农业、外向型农业的动植物新品种;积极研究并系列开发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农业产品贮藏深加工技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等,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植物品种,扩大优质高效农产品的规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社会事业领域自主创新。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统筹实施社会事业科技发展计划,突出重点地加快工业生活废水废气处理、农业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开发,以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点突出加强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城市建设、防灾减灾等社会领域的高新技术创新研究与应用,为建设“和谐南通”、“平安南通”、“生态南通”、最适宜居住与创业城市提供技术支撑。

四、发挥对外开放优势,大力推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更加注重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引进先进技术,有选择、高起点承接国际产业特别是产业链高端环节的转移,加强重点产业领域主导技术、关键技术、基础技术和成套技术装备的引进。通过合作研发设计、联合承包工程、配套协作制造等方式,积极承接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高起点引进技术装备,防止盲目引进和低水平重复引进。

积极开展消化吸收再创新。在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同时,大力开展对引进技术装备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把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技术引进的重要目标,加强对引进技术装备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检测方法、安全环保措施等方面的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集成和提升的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支持引进单位和制造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相互协作,有计划地组织产学研三方面科技力量,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联合攻关。确需引进的重大技术装备,有关企业必须制定消化吸收及再创新方案,明确计划、目标和进度。对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的先进装备和产品,优先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开发区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推进研发活动的国际化。抓住发达国家部分产业研发环节向外转移的机遇,大力吸引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在我市设立研发机构,积极推动外资企业研发活动本土化。支持我市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以中外合资合作形式兴办研发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研发,支持科技人员参与国际研发交流和外资企业研发设计,通过提高我方在国际性技术研发活动中的参与度,有效增强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五、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大力推动科技创业,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充分发挥现有各级各类科技人员的作用,强化创新型人才引进和培养,不断优化创新人才的发展环境。围绕建立南通人才特区的总体目标,制定、完善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强化科技创新企业、博士后流动站、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人才载体建设,鼓励各类自主创新机构、企业面向海内外招聘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尤其是自主创新领军型人才。大力实施“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百千万人才培训工程”、“产业人才开发配置工程”、“技能振兴行动”,培养一批科技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和自主创新意识强的企业家。加大对创新人才引进、培养的资助力度,鼓励科技人员向企业流动,向产业集聚。建立开放、流动、竞争的用人机制,促进全社会科技人才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科技要素参与分配,引导和支持企业吸引、稳定和培养优秀人才。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重点的自主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加大科技创新奖励力度,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鼓励多种形式的科技创业。推动科技创业,实现人才、技术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促进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爆发式增长的先进生产力,是南通推动科技创新的当务之急和主要抓手。大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积极支持科技人员、科研机构和企业家利用创新成果创办科技型企业。鼓励高校、科研机构拥有创新成果的科技人员和科研团队,以兼职或离岗等方式,走出来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或与企业家合作创办科技型企业,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市外科研团队和科技人员携带创新成果来南通科技创业,支持在校大学生、研究生自主创业,加快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的科技企业家。鼓励各类科技人员以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服务、项目承包等多种形式转化创新成果、参与科技创业。保护科技创业人员的合法收益,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解除科技创业人员的后顾之忧。

六、营造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有力保障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协调整合各类创新资源,调整完善各项科技奖励政策,及时研究解决自主创新中的重大问题。完善市科教兴市领导小组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其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各县(市)区要调整充实科技管理力量,确保推进自主创新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注重在制度、机制、体制等方面不断进行管理创新,从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制定和落实支持政策。用足用好国家、省推进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结合我市实际从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加大政府对自主创新的投入。确保科技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实施扶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制度以及政府首购政策和订购制度。积极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

发展多元化的创业投资业。加大财政对风险投资的引导力度,建立科技风险投资机制,发展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创业投资。建立和完善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的信用担保体系。依法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和创业信用担保企业发展。鼓励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

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保护。将创造和应用知识产权作为自主创新的重要目标,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发明创造。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知识产权的应用和管理,提高利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支持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统筹协调,调整优化科技经费使用结构,充分发挥科技计划项目与财政科技经费的导向作用。改革完善科技项目立项制度,建立科学公正的科技评估制度。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的主动设计和联合攻关,推行和完善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招投标制。加强科技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价,实行科技项目廉政准入制和重大项目监理制,强化中期评估和验收考评,努力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绩效,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改革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科技投入与产出比,探索建立科技持续创新发展的新机制。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把促进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体系。不断完善市党政领导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把自主创新作为党政考核的主要内容。加强对自主创新政策、目标和任务落实情况的评价和督查工作,定期分析和评价政策措施的执行效果,并责成相关部门和地区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建立我市重点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考核评估体系,对企业的投入和产出、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知名品牌的创建、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进行评估。把各相关部门推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工作纳入市级机关目标管理体制,列入考核。形成齐抓共管、整体联动、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大力弘扬“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南通精神和“三创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追求卓越、开放包容、崇尚竞争、富有激情、力戒浮躁”的创业风尚,营造勇于创新、尊重创新和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大力宣传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大力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鼓励,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焕发人人讲创新的精神风貌,营造全社会重视创新的良好环境,把南通建设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

第五篇:中共绵阳市委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西部文化强市的决定

中共绵阳市委

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西部文化

强市的决定

(2011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绵阳市第六届委员会

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市委六届二次全会专题研究新形势下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对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西部文化强市进行了部署,作出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建设与国家科技城相适应的西部文化强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培育魅力独特的绵阳文化,是绵阳国家科技城提升软实力、增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绵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巴蜀文化的重要分布区域。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三国蜀汉文化、李白文化、文昌文化千年积淀,历史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羌族文化、白马藏族文化世代传承,民族文化特色鲜明;两弹一

星城、亚洲最大风洞群等铸就国魂,国防科技文化独具魅力。

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重要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特别是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伟大实践中,铸就升华和大力弘扬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有效凝聚了推进‚三个加快‛的强大精神力量;涌现出一大批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先进典型、道德模范和英雄少年,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推进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感恩解放军、感恩社会系列活动,培育形成了绵阳特色的‚感恩奋进‛文化;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纲要的稳步实施,推动了科技文化产业发展;‚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创建,进一步激发了全市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动力。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引领作用认识还不到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公共文化规划建设分散,投入力度不足;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还不适应文化改革发展的要求等等。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充分运用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和灾区发展振兴的新平台,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我们必须肩负的历史责任。

全市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注重社会效益为首要追求,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重,坚持加大投入与体制改革并重,坚持发展繁荣与加强管理并重,切实提升绵阳文化整体形象,努力实现绵阳文化新跨越,创造绵阳文化新辉煌。

到2020年,全市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人心,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和感恩奋进文化大力弘扬,全市人民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体现绵阳本土特色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建成;以科技为支撑的文化产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形成;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基本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

机制更加完善。努力将绵阳打造成为西部有影响的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文化改革创新先行区、优秀文化产品集中地和科技文化产业发展高地,将绵阳建设成为与国家科技城相适应的西部文化强市。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强化教育引导,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使‚团结奋进、自强争先、创新实干、富民兴绵‛的绵阳精神深深扎根全市人民思想之中,构筑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强化党员群众理论武装。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情省情市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改革开放教育。

(二)弘扬科学精神,建设科技文化。大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提升城市文化科技品位,营造绵阳科技城浓郁鲜明的

文化气息,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充分发挥绵阳国家科技城的科教优势,加快实施以‚三新城‛为代表的重大科技专项,继续巩固绵阳优质教育品牌,加快建设西部区域性科教中心,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展示绵阳国家科技城魅力。大力发展科技文化特色旅游,加快提升以邓稼先故居、中物院科技展览馆、亚洲最大风洞群为代表的‚两弹一星‛红色旅游景区,着力打造跃进路〃1958等红色旅游街区,彰显特色工业文明,延续城市文脉、留住绵阳记忆。

(三)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建设感恩奋进文化。深入开展主题宣传、理论研究、文艺创作等活动,展现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历史丰碑,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加快建设‚三基地一窗口‛,建好北川地震纪念馆,加强唐家山堰塞湖治理和老县城遗址保护,充分发挥北川抗震纪念园、新北川中学及巴拿恰步行街的文化教育功能,彰显北川新县城作为城建工程标志、抗震精神标志和文化遗产标志的深刻内涵。深入推进感恩教育,引导全市人民知恩感恩报恩,教育学生感恩老师,子女感恩父母,灾区干部群众感恩党、感恩援建、感恩社会,建设具有绵阳特色感恩奋进文化,使之内化为全市人民的文化自觉。

(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建设大众文化。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每年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深的实事,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文化建设的实惠。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灾后重建中全面提升的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完善社区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加快建设博物馆,管好用好越王楼、科技馆。依托重大节庆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民族的、大众的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大力开展群众乐于参加、便于参加的各类文体活动,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鼓励培育根植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认真总结基层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推广大众文化优秀成果,为文化繁荣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生机和活力。

(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全民道德素质。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提升全民道德素质。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和机关文化建设,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推动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的校园文化。大力倡导各领域各行业形成各具特色、富有凝聚力的行业精神和行业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坚决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现象的土壤。

(六)持续开展四项文化特色工作,巩固文明城市创建

成果。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城乡精神文明连片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文明县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建工作。继续完善提升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中华经典诵读、志愿服务和诚信建设四项文化特色工作。进一步发挥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和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建设。持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文明浸润心灵,陶冶道德情操。健全志愿者服务组织,建立街道社区、乡镇志愿服务工作站,广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深化创建无假货示范街、示范店等活动,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

(七)深化绵阳精神内涵,塑造城市新形象。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不断丰富绵阳精神,使之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积极倡导开放、诚信、文明、和谐的城市理念,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不怕困难、艰苦创业的英勇气概,开拓进取、实干兴绵的精神风貌,追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价值目标,生动展现绵阳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历史积淀、社会风气、时代精神、价值观念。

(八)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崇廉耻腐的社会环境。

培育和弘扬廉洁价值理念,加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开展廉政文化‚八进‛活动,编撰廉政教育系列读本,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代表性强的廉政文化示范点。重点规划、扶持一批廉政主题的创作项目,推出一批廉政文化艺术精品。开展‚廉政文化绵州行‛大型系列宣传活动,宣传全市廉政文化建设新做法、新经验、新成效,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廉洁、反对贪腐的浓厚氛围,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为全市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一)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鼓励支持文艺工作者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颂扬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生动展示全市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开拓创新的辉煌业绩。引导文化工作者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坚持正确文化立场,积极追求文化产品健康向上的社会效益。发扬创新精神,提升原创能力,增强社会责任,创造有利于文化作品推陈出新的良好环境。以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为尺度,建立公开、公平、公正评奖机制,积极探索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制。市委、市政府继续实施优秀文艺人才、优秀文艺作品评选奖励制度,实施‚名主持、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优秀社科专家‛和‚‘德艺双馨’文艺家‛评选奖励制度,壮大沙汀文学艺术基金规模。

(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强化加快发展理论支撑。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指导实践的巨大作用,切实加强市、县市区和高校、企业等的社科组织建设,加强社科基地、讲坛、读物、网站和学术年会建设,支持在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与研究基地建设。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有效发挥社科评奖的导向功能和社科研究项目的载体作用,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理论研究,促进社科成果转化。加强对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理论宣讲。认真贯彻《四川省科普工作条例》,在经费等方面支持社会科学普及。筹建绵阳市社科院,加强和充实社会科学研究力量。

(三)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宣传资源,构建统筹协调、责任明确、功能互补、覆盖广泛、富有效率的舆论引导格局。建立健全市级媒体沟通协调机制,发挥驻绵新闻媒体作用,支持市级主流媒体做大做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注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和舆情分析研判,改进舆论监督。加强新闻策划

引导,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持续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深入群众、深入现场,真实准确传播新闻信息,杜绝虚假新闻。健全新闻从业人员准入和退出机制。

(四)以“五个一工程”为引领,推出更多富有巴蜀风格、绵阳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积极为文艺工作者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鼓励创作思想性强、艺术水准高、群众喜闻乐见的原创性作品。组织实施好‚五个一工程‛、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创作工程,扶持重点舞台艺术作品、重点文学艺术作品和优秀少儿作品创作。建立重大选题招标机制、重点作品立体开发机制、文化产品营销传播体系,创新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体制。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深入挖掘优秀文化资源,规划一批重大题材,推出一批富有巴蜀风格、绵阳特色的优秀文化作品。加紧收集整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等方面的资料,为文艺创作积淀资源、丰富素材。支持博物馆等文化单位重点收藏和推介本地优秀文艺作品。运用主流媒体、公共文化场所等资源,为展演展映展播展览弘扬主流价值的精品力作提供条件。

(五)理顺互联网管理体制机制,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唱响网上文化主旋律。理顺互联网管理体制机制,构建宣传、网管、通信、公

安、教育、文化、广电、信息等多部门联动和市、县市区互动的工作格局。建立互联网行业组织,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加强网络宣传阵地建设,积极占领由新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新平台和新媒介,提高利用应对的新手段和新渠道。支持市级主流新闻网站发展,优化提升各部门门户网站,加大网络正面宣传力度。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快官方微博建设,积极做好涉绵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和处置。推进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增强社会公众网络道德意识,培养理性网络环境。依法惩处传播有害信息行为,深入推进整治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加大网上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建立网络安全评估考核机制,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信息安全。

四、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编制《绵阳市文化事业发展规划(2012—2020)》,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一)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考核评估制度,从编制经费、人员培训和服务质量等多方面对各级党委政府进行严格考核。制定全市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办法,管好用好在灾后重建中全面提升的公共文化设施。增加宣传

文化部门为城乡规划委成员单位,促进城乡建设中公共文化设施优化布局、科学配套。理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管理体制,国有公共文化设施由文化等行业主管部门统一规范管理,禁止挤占挪用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设施设备。提升各级公益性服务设施的服务水平,加强博物馆、地震纪念馆、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社科馆等重大公益性文化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加大文化主题广场、主题雕塑建设,打造城市风貌,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加快建设绵阳市老年(老干部)活动场所,建设绵阳国家科技城文化交流中心。加强社区、农村公共体育活动设施建设。按照国家有关精神,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鼓励社会多元投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免费开放,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开展。

(二)推动现代传媒的数字化发展,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加大对市级主流媒体的支持力度,推进《绵阳日报》、《绵阳晚报》、绵阳广播电视台和市级主流新闻网站优化经营模式、拓展传播领域、创新传播业态、延伸传播链条,完善采编、发行、播发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扩大有效覆盖面,打造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传媒。推进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地面覆盖,加快广播影视公共政策宣传平台(应急播出平台)建设,积极开办‚公共政策服务平台(频道)‛。加快安全播出监测系统、安全播出灾备系统和广播电视监测台建设,完善监测网点的布局与业务功能。加快建设绵阳网络广播电视台,加快网络音视频节目的开发,建设综合性音视频门户网站。加强网络整合,继续探索符合绵阳市情的‚三网融合‛机制,加快内容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数字影视资源库等建设。

(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三国蜀汉文化、李白文化、文昌文化、国防科技文化和‚感恩奋进‛文化等优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出版和保护工作,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出台《绵阳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加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做好建设工程开工前的地下文物勘探和抢救发掘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实队伍力量,挖掘、保护、利用好非遗代表性项目,推动符合条件的文化项目申遗,做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打造工作。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繁荣发展以北川羌族文化和平武白马藏族文化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加快推进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四)促进文化均衡发展,实现文化服务城乡均等化。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乡镇广播电视站、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和社区书屋的建设和管理,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推进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

转换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加快县城和重点乡镇数字影院建设,积极培育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村电影院线公司和农村电影放映队。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和帮扶力度。做好党报党刊在农村基层发行和赠阅工作,继续开展文化艺术到基层、下农村、进社区等活动。支持农村文化艺术进城,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市剧院、文化展馆、文化广场要为农民免费提供展演场所,引导企业、社区、院校积极开展面向农民工的公益性文化活动,举办农民艺术节。鼓励文化单位面向农村提供流动服务、网点服务,推动媒体办好农村版和涉农节目。扶持文化企业以连锁方式加强基层和农村文化网点建设,支持演艺团体深入基层演出。

五、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绵阳新的支柱产业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大力推动我市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一)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编制《绵阳市文化产业发展振兴规划(2012—2020)》,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实施文化产业‚442‛工程,推进现代传媒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文艺演出产业、艺术品展销产业‚四大文化产业集群‛;建设以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三国蜀汉文化、李白文

化、文昌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产业带,以羌藏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产业带,以地震重建区为代表的重建文化产业带,以中物院科技展览馆、亚洲最大风洞群、邓稼先故居为代表的‚两弹一星‛文化产业带‚四大文化产业带‛;打造文化创意基地、国防科技文化基地‚两大文化产业基地‛。筹建绵阳国家科技城出版社。发展壮大印刷包装、广告、演艺、娱乐、会展、出版、文体赛事、电影院线、影视制作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打造一批有影响的文化企业集团。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体育、电子、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和扶持发展文化中介机构,积极拓展文化营销服务。健全完善科学的文化产业统计体系,准确掌握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引导扶持多种资本参与文化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文化发展格局。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支持国有企业整合,盘活存量资产,积极参与文化企业的兴办与重组。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或兴办文化企业。大力引进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积极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本土文化企业。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在投资核准、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

优惠、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对外贸易和申请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

(三)实施科技带动文化战略,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围绕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加大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成果引进力度,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依靠绵阳电子产业集群优势,发挥长虹、九洲等骨干企业优势,加快实施数字化文化特色工程,在‚三网融合‛试点中抢占先机。依托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川音绵阳艺术学院等骨干高校文化优势,建立健全文化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一批具有绵阳国家科技城特色、文化元素突出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产业品牌。

(四)加快文化市场建设发展,扩大文化消费。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文化消费意识,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引导文化企业投资兴建更多适合群众需求的文化消费场所,提升绵阳企业,特别是餐饮、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文化含量。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强化景区景点的文化塑造,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积极推动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建设,关注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文

化消费需求,降低商业演出、电影放映、网络文化服务等行业的消费门槛。

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一)进一步理顺机制,建立健全文化管理体制。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健全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充实文化市场巡查执法队伍,提升执法装备水平,维护合法经营。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制定关于我市文物保护、文化资源开发、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发展、市场管理和规范网络信息传播、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坚持主管主办制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严格执行文化资本、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市场准入和退出政策。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二)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加快推进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等转企改制,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按照中央和省委有关政策,妥善安置人员,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运营方式,激发创造意识,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

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加大对转制后的文艺院团等国有文化单位扶持力度;支持吸引社会资本进行股份制改造。

(三)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文化要素的合理流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文化要素的合理流动。重点发展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动漫游戏等产品市场,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建设文化流通企业和文化产品物流基地,构建贯通城乡、辐射周边市州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加快培育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全力打造重点文化产权交易场所和街区,规范文化资产和艺术品交易。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健全中介机构。

(四)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助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全面发展。保证各级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保障主要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行维护、公益性文化活动及文化惠民工程的财政投入。宣传文化等部门要加强统筹和协调,积极策划和包装文化项目,努力向上争取文化建设项目和文化发展资金。大力引进社会资本投入文化领域。落实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中市、县市区专项配套资金的规定,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定。市、县市区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

资金,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村文化建设。要从各级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文化事业。建立市级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由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主要用于优秀社科成果、文艺作品、新闻作品、群众文化活动的奖励,优秀文化人才的培养培训,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资助,理论、社科、文艺研究项目的资助,优秀文化研究、创作成果的出版资助,公共文化设施的免费开放,农家书屋和社区书屋的维护、图书更新等。进一步加大财政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对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建设、重大文艺精品生产、重点高新文化项目建设、重点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等给予以奖代补、补助、贴息等。对转制后的国有文化单位提供企业财税优惠政策,对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实行税收优惠。全面落实国家文化改革发展配套政策,对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扶持政策执行期限再延长5年。

(五)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提升绵阳文化影响力。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民间交流为主体,市场机制为杠杆,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相结合的运作机制,积极开展文化艺术人才和图书、艺术、信息等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艺术表演、学术交流、举办会展、合作出版、互换广播电视节目、缔结友好城市、民间文化往来等多种形式,增加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做好对外文化交流项目的储备工作。积极引进外资,发

展外向型文化企业,大力拓展国际国内市场。重点扶持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及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文化单位,做大做强一批对外交流的文化品牌。抓好具有绵阳特色的文化项目对外交流合作。

七、建设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为文化强市战略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德艺双馨的文化人才队伍。

(一)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打造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实施文化名人发展战略,落实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天府英才‛工程,制定培养规划,建立健全评选奖励机制,造就一批群众喜爱、有重大影响的文化领军人才和地方民族文化代表人物;造就一支既熟悉业务又擅长经营管理的文化企业家队伍,一支具有较强知名度的文化创作人才队伍,一支扎根基层的文化骨干力量。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扶持资助一批优秀中青年文化人才,多渠道引进吸纳紧缺文化人才。采取特殊办法,突破身份、级别、学历壁垒,加大对文艺、新闻等重点人才的招考引进。创新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职称评审、激励保障机制。加大对非公有制文化单位人员评

定职称、教育培训、申报项目、表彰奖励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驻绵高校的师资优势,共建文化培训基地、共同培养文化人才。

(二)理顺基层文化管理体制,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全市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要配齐配好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宣传委员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文化专干,优先从高校毕业生、专业文艺院团改革分流人员中选聘文化工作人员。设立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探索建立县以下公共文化服务实行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的管理体制,加强对乡镇文化站的分类指导和综合利用。重视民间文化人才的发展,注重发现、挖掘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宣传文化队伍的培训、学习和交流。

(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培养德艺双馨的文化工作者。引导文化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努力追求德艺双馨。鼓励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拜人民为师,了解国情省情市情,增加基层体验,增强群众感情。文化工作者要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健康、和谐奋进的文化发展氛围。

八、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

从战略和全局出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及文化改革发展的领导权、主动权,健全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成效。

(一)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加强对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将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更加重要位置,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发展的领导。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每年要安排一批重点文化惠民项目,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纳入目标考核,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在全市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建立市级领导联系文化人才制度,经常听取意见,加强思想引导,主动协调服务,将文化人才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

(二)强化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优化文化领域领导班子结构。高度重视宣传文化战线领导班子建设,选好配强文化领域各级领导班子,把政治强、业务精、善于驾驭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局面的优秀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党委组织、宣传部门要按照‚管人与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共同研究文化领域领导班子结构和运行情况,制定班子建设和干部选拔配备方案,优化班子结构。加强和壮大县市区新闻外宣、网管、社科、文联等队伍力量。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文化理论学习、文化形势分析和文化问题研究,提高文化素养,努力成为领导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重视文化领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建设,注重在文化领域优秀人才、先进青年、业务骨干中发展党员。

(三)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协调,健全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党委宣传部门要切实负起组织协调责任,统筹文化投入,加强对文化领域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指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领域各单位要自觉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创造性地落实文化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发挥文化建设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制,加大文化发展考核奖惩力度。党委宣传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组织、机构编制、国资、发改、人社、财政、税

务、规划、国土、教体、住建、城管、旅游等部门要研究制订支持文化改革发展的专项政策和措施,着力营造宽松、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

建设与国家科技城相适应的西部文化强市目标催人奋进、责任重大。全市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旗帜、开拓创新、勤奋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绵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努力奋斗!

下载市委〔2006〕16号《中共金华市委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强市的决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委〔2006〕16号《中共金华市委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强市的决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