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的决定
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的决定
(2007年8月8日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 南发〔2007〕28号)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精神,加快我市农业优势产业发展步伐,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特作决定如下:
一、加快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的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
我市农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很大。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农民群众经过努力探索和实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一批优势产业。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经营规模小,尚未形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竞争优势,特色不突出,优势不明显;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等等。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发展农业优势产业进程,逐步实现农业优势产业生产专业化、企业规模化、经营集约化、产品特色化、服务一体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利、财政增税、就业增加、市场竞争力增强为目标,以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为主要任务,以培育农业优势产业为重点,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为突破口,以优质产品原料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引进培育龙头企业为核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机制创新为动力,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扶大做强龙头企业,壮大优势农产品基地,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按照市场需求,重点发展已形成规模优势,在国内外市场占有重要份额,具有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的产业,推动农业资源、人力、财力向优势产业和产区集中。
2.坚持产业发展原则。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工业带动农业的能力,带动农业优势产业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格局,实现生产、服务、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
3.坚持持续发展原则。把保护资源和环境作为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的一条基本方针,贯穿到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推行标准化生产,使农业优势产业发展与农田基本建设、耕地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4.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立足本地资源,发挥当地优势,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效益农业新格局。
(四)发展目标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根据我市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和市场前景,加快发展优质谷、糖料蔗、果蔬、桑蚕、木薯、商品林、花卉、畜禽、牛奶、罗非鱼等十大农业优势产业。到2010年,主要农业优势产业产值达到221亿元,年均增长6%;实现农产品加工工业产值4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建设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的优势产业基地;力争培育5家以上国家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30家以上省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80 家以上市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30家,其
中年销售收入达到25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2家,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3家,年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6家;各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联结带动农户 50万户,占农户总数40%。
——优质谷产业。重点在横县、宾阳县、武鸣县、上林县等县区建立无公害优质稻生产基地。2010年优质谷产量128万吨;粮油食品加工重点发展精米加工,开发方便、休闲、早餐等系列产品,粮食产品加工产业产值20亿元,培育2-3个区内粮油加工知名品牌。
——糖料蔗产业。重点在武鸣县、宾阳县、横县、邕宁区等县区建设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2010年全市糖料蔗产量1000万吨;打造甘蔗-糖-糖深加工、燃料乙醇和浆纸系列产品产业链。糖蔗加工产业产值50亿元以上,培育2-3个国家或省级知名品牌。
——桑蚕产业。重点在横县、宾阳县、上林县、邕宁区等县区建设桑蚕产业基地。2010年鲜茧产量10万吨;重点发展养蚕-缫丝-丝织-服装系列加工,桑蚕加工产业产值15亿元,培育1-2个国家或省级知名品牌。
——果蔬产业。重点在隆安县、武鸣县、横县、西乡塘区、良庆区等县区建设无公害果蔬基地。突出抓好香蕉、龙眼、荔枝、菠萝等亚热带水果发展。2010年水果产量90万吨,蔬菜产量300万吨;发展保鲜、冻干、罐头果蔬和果蔬汁、果蔬饮料等新产品,果蔬加工产业产值10亿元以上,培育2-3个年加工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
——木薯产业。重点在武鸣县、隆安县等县区建设高产木薯示范基地。2010年木薯产量76万吨(干片);扩大淀粉、酒精加工,开发精深产品,木薯加工产业产值30亿元,培育2-3个大型企业集团。
——商品林产业。重点发展和夯实邕宁区、横县、西乡塘区、兴宁区等县区速丰林基地。2010年速丰林面积达到370万亩,其中竹林70万亩;打造林纸浆、林板材及其制品产业链,实现林产业工业产值70亿元以上。
——花卉产业。重点在兴宁区、武鸣县、横县、宾阳县等县区发展绿化苗木、花卉基地。2010年花卉苗木面积达到3万亩以上。重点发展商品和旅游休闲型花卉示范基地,打造全区最大的花卉集散地和广西花卉交易中心。在横县、宾阳发展茉莉花特色生产和精深加工基地,重点培育国家或省级知名品牌,逐步培育成新的优势产业。
——禽畜产业。重点在武鸣县、邕宁区、良庆区等县区建设生猪生产基地;建立环市区周边、辐射到武鸣、横县、上林、隆安等县的肉禽、肉牛产业基地。在武鸣、马山、隆安县发展黑山羊特色养殖,逐步培育成新的优势产业。2010年肉类总产量达到55万吨;重点发展畜禽速冻产品和肉深加工产品,培育1-2个国家或省级知名品牌,畜牧加工业产值达到10亿元。——牛奶产业。重点在江南区、西乡塘区等县区建立黑白奶牛养殖基地;在武鸣县、横县、上林县发展奶水牛特色养殖, 逐步培育成新的优势产业。2010年牛奶产量4万吨以上,培育2-3个年加工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
——罗非鱼产业。重点在横县、上林县等县区建设标准化罗非鱼出口养殖基地。2010年罗非鱼产量10万吨;力争创建1个国家或省级知名品牌,培育1个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加工出口型龙头企业。
二、加快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的工作重点
(一)加快产业基地建设
1.加快建设农业优势产业基地。通过集中投入,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市、县(区)、乡(镇)三级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建设高标准农业优势产业示范基地,推动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引导各地和农民按照市场需求,通过龙头带动,发展优势农产品集中连片经营,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优势农产品专业村、专业乡镇。
2.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加工销售能力,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形式,带动农民建设农产品原料基地,建立
一批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3.发展农业优势产业规模经营。扩大对种植示范基地、养殖小区的补贴,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造,引导农村土地合理流转适度集中,发展农业企业集团和农业经营大户。
(二)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1.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增强农业科研单位和推广部门创新能力。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积极鼓励科研院所、科技人员与龙头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建立鼓励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在农业科技研究中的作用,扶持、鼓励龙头企业直接开展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成果的研发、引进和推广。
2.大力培育农业科技推广队伍。要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健全公益性职能经费保障机制,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要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建立农业技术指导员包村包片,培育科技示范户,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要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应用科技生产能力,建设高水平的农业先进技术推广、应用队伍。
3.加快农业良种良法推广应用。要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扩大农业新品种引进、试验规模,加快主推技术进村入户,促进农业优新品种在生产中普遍应用,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增强市场竞争力。要加快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健康养殖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积极开发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免耕栽培技术以及集约、高效、生态畜禽水产养殖技术,提高农业资源使用效率,实现农产品生产生态、高效、安全。
(三)培育农业市场体系
1.加快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建立优势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补助资金,并采取优惠财税措施,支持建设培育大型农产品集散市场。支持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企业发展,在优势农产品产区启动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加大建设“双百市场”、“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万村千乡市场”等工程力度,大力建设农资超市和农家店,建成形成覆盖优势农产品产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农产品专业市场网络。
2.大力发展农产品现代化流通。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抓好农业信息服务,形成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乡村黑板报、农业专业组织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使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到企业,”架起农产品从农户到市场到企业的桥梁。积极发展网上交易、连锁经营、直销、代理等新型交易方式,构建现代化的优势农产品销售网络。
3.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加强对优势农产品的营销服务,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宣传,开展优势农产品展销会和展销活动,大力推介我市优势农产品。围绕南博会平台,举办、参加各种农产品展销活动,架起我市农产品与各大城市及国际市场的桥梁。加强与优势农产品主销区和销售潜力区的协商与合作,切实做好优势农产品在主销区的质量安全检验认可、市场准入、质量安全追溯等工作,建立稳定的优势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服务管理, 确保我市农产品通向重要目标市场畅通无阻。
(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
1.加强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监控。改善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的产地环境,加强对生产投入品、生产、加工、贮运等环节的规范管理,确保农业生产、销售、经营全程质量安全。进一步完善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在优势农产品基地建立质量安全检测站(室),加强日常监督检验、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工作。强化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加强推广先进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的工作力度。
2.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完善我市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验检测,把好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门槛。发展完善计算机、因特网网络监控等现代化手段,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3.大力发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在重点地区、品种、环节和企业,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继续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加强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大力发展农产品无公害、生态化生产。
(五)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1.加大对优势农产品龙头的扶持。通过贴息补助、投资参股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整合农产品加工和产业化扶持资金,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培育一批位居全国全区同行业前列的龙头企业。各级财政尤其是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要积极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规模扩张、技术改造、创建品牌和名牌,建立和扩大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促进工农互动。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重点解决农产品收购资金困难问题。要加大培植国家、自治区、市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的力度,提高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后劲。
2.大力引进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制定农产品加工规划,建设区域性农产品加工园区,搭建便利的优势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平台。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农业优势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库,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特大型企业到我区发展农产品加工。引导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向县域集聚,鼓励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精深加工业向主产区集中。重点扶持农业优势产业基地县发展农产品加工,逐步把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成为县域经济主导产业。主动承接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发达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传统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我市,借助其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加快我市农业优势产业发展。
3.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服务型龙头企业。要加大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力度,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行业协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贮藏和农资采购经营,加快培育、发展一批上档次的优势农产品服务型龙头企业,促进优势农产品销售流通和增值。
(六)大力培育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1.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加快制定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细则,有关部门要抓紧出台具体登记办法、财务会计制度和配套支持措施,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经营。
2.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鼓励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确定最低收购保护价;获得产业化资金扶持的农业产业化组织、企业必须与农民签订农产品收购订单,实行报价收购产业化基地农产品;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部门要加强指导工作,进一步规范订单农业合同内容,明确权利责任,提高订单农业履约率,引导农业产业化组织、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
3.加大对农业合作组织扶持力度。结合优势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村致富带头人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体系,优先扶持建立 “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农产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和“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组织形式的项目,重点扶持一批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社,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市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经费支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采购信息设备、开展培训学习和交流活动,增强其服务能力。
(七)扩大农业对外合作开放
抢抓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发展机遇,积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主动承接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港澳台地区的产业转移,以及中西部地区转移到沿海发展的产业,壮大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农业对外合作,积极参与泛珠三角经济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等区域性农业合作,强化与粤、港、澳、台、闽、浙等先进地区的农业合作交流关系,引进先进地区的农业技术、品种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全方位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农产品出口,积极探索与东盟国家建立农产品生产技术交流和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的途径,积极扩大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出口,扩大向港澳传统市场出口,开拓东盟、欧美、日韩、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拓宽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出口市场空间。
三、加快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的保障措施
(一)领导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发展农业优势产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点,成立推进农业优势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优势产业工作。发展优势产业实行党委政府领导、主管部门负责制,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产业主管部门要落实人员负责发展农业优势产业工作,形成合力共同促进。
2.创新工作方法。要切实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积极探索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善于运用干部带头、基层党员帮助、典型示范、龙头企业带动等形式,使工作扎扎实实推进。
3.严格工作督查。各产业主管部门要制定完善量化的工作目标,追踪各项措施的落实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要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把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的成效与党政班子和干部的绩效考评挂钩。
(二)经费保障
1.建立专项资金。建立财政专项预算重点扶持农业优势产业机制,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形成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稳定的资金来源。调整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使用,增加扶持农业优势产业专项资金的比重,重点扶持农业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增值加工和流通项目。市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扶持优势产业的发展。
2.整合支农资金。按照渠道不变的原则,将农业扶持资金“捆绑”起来,集中扶持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优势龙头企业。财政、发改委、农业、经贸等部门用于农业的投资开发资金和项目资金要与龙头企业的培育、基地建设、市场开拓等结合起来,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农产品加工扶持资金和扶贫开发资金优先向符合条件的农业优势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倾斜,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科技三项经费向农业优势产业倾斜。
3.引导社会投入。规范完善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使用,建立农业产业化资金支持外来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入发展农业优势产业项目的机制。引导工商企业、合作经济组织、集体、农民等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入农业优势产业;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资金支持农业优势产业发展,通过优选项目,积极申报,把我市农业优势产业纳入国家、自治区扶持项目;招商引资促进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加大力度,降低门槛,吸引外商和外资来我市建基地、办企业,或与我市龙头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其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优势,提高我市农业优势产业的竞争力。
(三)政策保障
继续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的投入。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农经发〔2000〕8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通知 》(桂政发〔2002〕14号)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决定 》等文件精神。对于外来资本在我市创办优势农产品龙头企业的,给予享受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规费减免”、“保障项目用地”、“工业用地开发成本补贴”、“保障电力供应”、“鼓励投资兴建工业标准厂房”、“融资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财政扶持”、“投资奖励”等优惠政策。金融部门要将优势农产品龙头企业作为主要信贷对象,优先发放贷款,对信誉好的龙头企业给予授信,核定授信
额度,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及时发放贷款,解决优势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资金问题。税务部门要依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所得税免征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1〕124号)规定,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并与其他业务分别核算的企业,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从事优势产品生产和加工的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依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技术开发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税发〔1999〕49号)的有关规定执行。对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免征收增值税;对农村的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其提供技术服务或劳务所取得的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各级行政部门要加强服务。按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三项制度要求,树立服务意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恪守服务承诺,高效率、高质量履行职责,对发展农业优势产业所创办企业或实体,做到一站式服务,着力为农业优势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四)激励保障
1.建立责任制度。凡市财政扶持的优势产业项目,组织实施的部门和县区与市政府签订责任书,明确县区政府和市县产业主管部门为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组织、监督和实施的责任。
2.建立考核制度。市、县区产业主管部门要制定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的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并负责组织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的考核。考核结果与各单位年底行政效能目标管理考核成绩挂钩。
3.建立奖惩制度。实行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制度,对发展农业优势产业成效突出的县区,市级在下一年度项目安排上给予倾斜,对工作措施不落实、优势产业发展较慢的县区,在全市范围内通报批评,并在下一年度的项目资金安排上适当给予调减;市委、市政府每年对发展农业优势产业工作进行考评,对发展优势产业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各县区也要制定相应办法,对所辖乡镇部门进行奖惩。
第二篇: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南宁市信用体系建设的决定
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南宁市信用体系建设的决定
(2006年1月6日中共南宁市委南发〔2006〕2号)
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社会信用环境,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现就加快南宁市信用体系建设做出如下决定。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为目标,以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为突破口,以培育市场化运作的现代信用服务企业为支撑,以政府信用为主导、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建立比较完善的适应走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需要的覆盖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科学、公正、权威、高效的社会信用体系。
(二)总体目标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三大体系,完善管理机制,健全保障系统,打造信用南宁。“三大体系”即政府信用体系、企业信用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完善管理机制”即加快建立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管理机制,使之更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健全保障系统”即建立全市统一的信用保障平台,通过组织、政策法规、资金、人才和技术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信用水平。“打造信用南宁”即通过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树立南宁市的信用品牌,使之成为我市全方位开放,走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三)原则一是政府推进,市场运作。按照“信用南宁”建设要求,建立和完善信用法规规章和制度体系,同时发挥市场力量,通过市场运作,依法建立开放的征信体系,培育有序的信用市场。二是统筹规划,分步推进。要贯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针,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周密制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分阶段稳妥推进。三是应用先导,社会参与。要设定信用使用范围和标准,使守信行为成为一种获得利益和需求的必备条 件,从而引导全社会信用风尚的形成。把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与我市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建设有机结合,推动信用信息的深度开发和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协调,紧密配合,共同推进。
二、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政府信用在社会中具有示范效应。要进一步加强“诚信政府”建设,提高政府信用程度。
(一)政府服务信用建设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各级公务员中树立起为民服务的从政观念,努力搞好各类政务工作;简化公共服务程序,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公共服务成本;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环节,依法设定行政许可项目,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改革行政许可方式;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期限,公开办事结果,加强效能建设,完善便民服务制度,逐步建立统一、公开、公平、公正的现代公共服务信用机制。
(二)政府决策信用建设一是健全行政决策机制,科学、合理地界定各级政府及部门的行政决策权,完善政府内部决策规则,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二是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建立行政决策社会听证制度,对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应当征询包括专家在内的社会公众意见,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做到承诺有度。三是定期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与反馈,做到承诺兑现,取信于民,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实现决策权与决策责任相统一。四是要依照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规定,制订部门行政工作规范;建立和完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定期清理的工作制度。
(三)政府执行信用建设一要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
法体制。二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实行告知制度。三要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对有关监督检查记录、证据材料、执法文书应当立卷归案。四要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对没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者,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五要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度和执法过错或错案责任追究制。
(四)政府监督信用建设一是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二是接受人民法院依法实施的监督。三是加强对政府出台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监督。四是加强行政复议工作。五是完善并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和补偿制度,探索在行政赔偿程序中引入听证、协商及和解制度。六是强化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建立健全经常性的监督制度。七是充分发挥行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各级行政机关要自觉地严格执行有关的监督决定。八是强化社会监督,广开监督渠道。建立和完善群众举报违法行为和信访投诉制度。九是健全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及时纠正和处理行政不作为、滥用职权、执法不公、以权谋私等行为,纠正行政性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不正之风。十是强化政府信用资金的监督管理,建立举债责任制和监督机制。
(五)政务信息公开信用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快政务信息网建设,推动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做到互联互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并依法向社会公开披露。要健全和完善政府决策的公示制、预告制和通报制,推动政府采购、行政审批、行政管理、政策宣传等全面信息化,转变政府管理方式,为社会各界提供方便、便捷、公平、高效、低成本的信息服务。
(六)政府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一是建立政府信用调查和报告制度,完善统一的政府信用管理档案。通过政府信用调查和报告制度建立起对政府信用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提供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从建立信用记录卡入手,建立相关系统联网的部门、个人信用信息库,形成部门、行业间的信息交流机制,实现跨系统信息共享。二是建立科学的政府信用评估体系。在建立和完善政府信用调查制度的同时,应建立起规范化、标准化的政府信用评级体系。运用信用调查机构和服务对象提供的部门或个人信用资料,以个人办事能力和信用记录为核心,建立一套量化指标,以定性判断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定部门、个人信用等级。尽快制定与政府信用制度有关的法规和规章制度,规范信息的收集、提供、使用和管理,保证政府信用信息的客观、公正和正确。三是建立政府信用信息化管理制度,实现信用调查和信用评级的计算机网络操作。建立健全机关行政事务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务员的思想教育,重点突出职业品德教育;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和岗位技术培训;开展争做诚信公仆活动,促进机关作风的根本好转。
三、加强企业信用建设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加强企业信用建设是“信用南宁”建设的重点,也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积极引导企业加强内部信用建设推动各类企业建立健全资信调查和评估、债权保障、应收账款管理和追收等制度,加强内部信用管理,全面改善企业生产、流通、税务、信贷、财务、统计、劳动用工等环节的信用状况。督促企业加强财务信用管理,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自觉杜绝各种虚假财务会计信息。积极推动企业抓紧建立健全标准体系、计量检测体系、质量保证体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推进标准化生产。当前重点要推动企业产品质量信用建设,广泛开展争创名牌企业、名牌产品活动,全面提高我市产品质量。各类企业要严格遵守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争创“消费者信得过单位”、“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二)强化对企业的资信管理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工作,建立健全信用中介机构依法依规进行评估、行业协会动态监督的办法,引导信用中介机构科学严谨地评定企业的信用等级。各行政机关在日常监督管理、行政审批、企业资质等级评定等工作中,应按照授权查阅企业信用信息的记录,作为依法管理的依据或者参考。银行、税务、工商、质监、建设、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等级制度,对信用优良的企业在信贷、担保、工商注册、年检、税务、劳动用工等方面,给予优先或一定形式的奖励。同时,要加大对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制假售假、有意不履行合同、恶意逃废债务、财务报表不真实、偷税等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要建立“黑名单”制度,面向社会公告,并通过行政及法律等手段进行惩罚。
(三)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规范企业信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继续推进企业改革,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动企业真正走向市场,形成有利于强化企业信用的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要加强对个体、私营企业的指导,帮助其改进管理,提高市场信用度。要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实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和市场信用缺失的深层次问题。
(四)促进社会中介机构信用的规范发展,加强信用监督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加快推进社会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彻底脱钩,保证社会中介组织的独立性。积极培育和发展信用调查认证、信用评估、信用担保等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维护和促进市场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引导中介组织恪守职业道德,完善自律机制,维护社会中介秩序。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信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中介机构和违法违规的中介活动,对蓄意、合谋出具虚假验资报告、评估报告、审计报告、质量认证等的中介机构,要从严惩处。制定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建立社会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失信惩戒机制,加强从业管理和信用记录制度建设,促进全市社会中介服务业的规范发展。
(五)构建企业联合征信系统依托政务网络平台和应用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交换和信息处理两大网络系统,通过该平台进一步整合工商、税务、质监、公安、金融、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由信用中介机构对信息数据进行加工整理、综合分析,最后形成企业信用报告,提供企业信用档案数据的交换和信息查询服务。同时,要建立联合征信制度。企业信用征信是收集整理当事人的主体资格、履约能力、信誉状况、失信记录及违法行为等情况的复杂工作,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需要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协作。经贸、财政、金融、税务、工商、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质量技术监督、公安、外汇管理、海关等部门应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为联合征信部门(市信用信息中心)及时、准确地提供有关信用资料。
四、加强公民个人信用建设公民是社会信用建设的基础,只有社会公众都树立了信用意识,全市信用水平才能提高。
(一)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系列宣传活动,强化诚实守信观念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实施,在全社会全面进行信用道德教育,并从中小学抓起,培养信用意识。深入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新风尚,通过道德培育和法律制约,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信用素质。
(二)制订公民诚实守信行为守则,规范公民行为结合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突出倡导诚实守信这个重点,立足现实,推陈出新,提出一套反映时代特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道德伦理规范,建立公民诚实守信的道德行为准则,完善全民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的机制。
(三)试行建立个人信用联合征信制度,营造信用社会氛围借鉴国内外的有效做法和经验,研究制定包括数据采集、披露、评估、使用、保护、监管等方面的个人信用联合征集制度,将银行、税务、保险、公安等有关部门掌握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加以收集整理并不断完善,健全个人信用记录和个人信息档案。在经营者、科技人员、公务员、教师等社会阶层,开展建立个人信用档案试点工作,不断完善、规范操作程序,促进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健康发展。加大对个人信用信息违法性失真的处罚力度,营造个人信用健康的良好环境。
五、完善社会信用管理机制加快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统一
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建立健全信用管理体系,最终形成以政府、行业、中介机构为基础,实现信用信息的联合征集、专业评估和信用公示的社会信用体系。
(一)建立信用信息公开机制信用信息公开是社会信用体系运行的首要环节。社会信用体系的各个主体,都要依法依规,以不同的形式公开在行政管理和业务活动中掌握的信用信息。在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成立市信用信息中心,由该中心具体运作,依托市政府网站,建立 “南宁现代信用网”,将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信用信息资源进行采集、整理、储存,使工商部门采集的企业登记注册、重合同守信用情况,银行采集的可以公开的贷款偿还、风险记录、抵押或担保情况,质监部门采集的质量检验、行政处罚记录等部门采集的信用信息定期向市信用信息中心报送,并对所提供的信息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使“南宁现代信用网”成为全市信息数据和信息权威机构。信用信息公开必须在依法保护国家秘密、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进行。
(二)建立信用产品供求机制按照“特许经营、市场运作、专业服务”的思路,建立规范的信用行业机构准入与退出机制,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具备较高执业资质和道德水准、独立、公正、高效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促进社会信用服务专业机构的发展。重点培育、发展和面向国内外引入有资质的征信公司、大型评级公司、企事业信用服务和消费者信用服务中介等。依法招标成立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征信实体或授权具有良好资质的信用专业机构,作为全市信用数据建设营运主体。要对社会信用信息服务中介行业进行科学管理,促进信用行业自律机制的形成和行业的健康发展。信用行业要依法自主组建信用行业协会,逐步实现行业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积极培育信用产品市场。政府有关部门要在科学划分企业信用等级的基础上,客观地发布企业信用信息,带头积极利用信用评级、信用报告等信息,优先采购信用优秀企业的产品。有关领域要实施信用准入制,首先在银行同业市场、商品交易市场、证券期货交易市场等方面建立信用准入制度,逐步扩大到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由各类市场主体依照自身信用水平参与市场交易,规避信用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企事业及相关人员自觉守信,诚信经营。从而形成、培育和扩大信用产品的需求,刺激信用产品的供给,促进信用市场的良性发展。
(三)建立失信惩戒和守信褒扬机制加强职能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在物质、精神方面建立长效的失信惩戒和守信褒扬机制。以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损的社会局面。要通过信用分类管理,严格监控有失信记录的市场主体,实行对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治。提高失信成本,使失信者得不偿失。凡有失信行为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和公民,应将其列入警示系统,加以警示,并通过“南宁现代信用网”适时向社会公众公布。凡被纳入警示系统并予以警示的失信企业,行政执法机关要视情节轻重依法予以处理,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建立被吊销执照企业的“死亡档案”,防止这些企业再次在社会上搞信用欺诈。对守法守信、诚信经营、信用状况好的企业和公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制定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在工商年检、纳税服务、政府采购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金融、商业和社会服务机构对守信企业和个人应给予更多的优惠或提供更便捷的服务;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利用信用信息,给守信者以更多的优惠。通过逐步规范社会信用行为,引导全社会重视和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理念。
(四)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各县区、各部门要深刻认识信用建设的重要性,高度重视信用建设工作,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制定措施,监督到位。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沟通协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二是实行信用建设“一把手”负责制,并将该项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和行政效能建设中统一考评。三是要加强对信用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和督办,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积极主动,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五)建立宣传舆论机制加强现代信用观念教育,强化信用意识,是加快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在全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的有效措施和可靠保障。要结合全市的主题教育,利
用多种多样的宣传形式,在全市大张旗鼓地开展“信用南宁”系列教育活动,并把它作为我市改善投资软环境建设的中心工作。要将信用体系建设宣传活动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把金融、工商、税务等部门的诚信宣传活动加以整合,集中声势和力量,全面、深入地开展宣传活动,大力倡导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的思想和意识,增强人们的信用理念,关心和支持我市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重点加强对经济主体开展“诚信兴业”为内容的诚信教育,引导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树立、实践诚信理念。我市新闻媒体要运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信用道德资源,深入、持久地在全体公民和企业中进行道德思想、道德信念、道德规范的教育,大力宣传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全社会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舆论氛围。
六、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保障系统
(一)组织保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涉及社会各层面和不同部门,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规划下,在市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指导下,加快构建全市统一、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市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各职能部门间信用监管、服务的协调事宜,制定信用制度建设的相关政策、制度,以及接受社会公众对相关部门、单位的投诉等。各县区、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制定方案、抓紧落实。尤其是工商、税务、质监、物价、卫生、农业、商务、食品药品、交通、房产、建设、银行、海关、公安、司法等部门,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搞好协作,在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要切实抓好本县区、本部门的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服务和配合全市信用体系建设,确保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顺利开展。
(二)政策法律保障要围绕规范信用秩序,尽快研究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制定企业征信、个人征信的统一标准和方法;规定社会信用信息的采集方式、范围以及涉及国家机密、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处理;社会信用信息资料的分析、整理、披露和使用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承担;提供信用失真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制定信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市场准入、信用征集、信用记录与移交、信用等级评定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建立健全“信用南宁”的政策法律保障体系。
(三)资金和人才保障为保证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县区、本部门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和方案,出台相应政策认真组织落实。同时,要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为该项工作正常推进提供必要的资源保证。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确需由政府承担的支出,应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并全额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证投入到位。要大力培养信用体系建设所需的专门人才。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做好信用体系建设专门人才的培养计划,做好培训工作。要合理地使用好专门人才。
(四)技术保障加强信用信息的安全防护和保障,严格依法进行信用信息的采集、披露和使用相关信用产品,确保公民个人隐私不受侵犯,确保政府政务机密、企业商务机密及其他相关信用信息不被随意泄露。
1.整合行政资源,建立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改变部门、行业和区域对数据的封锁与分割状况,把分散在政府、行业等各方面的企事业和个人信用数据资料进行归集整合,实现全市信用信息的交换与互通,提高信用信息的利用水平。鼓励和支持有关部门按照标准建立分类的基础数据库,鼓励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建立数据库,开发适合我市市场主体特点的评估模型,设计各具特色的征信产品,培养信用中介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2.有序开放信用信息数据库。各方面建立的信用信息数据库,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载体,要实行分类管理,同时,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规范的信息使用制度,有的要免费向社会提供,有的可以实行有偿服务。
3.从技术运用各环节确保系统安全。对涉及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查询公示的信用公共网络平台,要实行安全的身份认证,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确保数据传输和信息运用的安全;在信
用公共网络平台与政府职能部门或信用中介机构的信用专门网络平台之间,实现物理隔离,各自独立运转,确保系统安全。采用专门的设备进行两网之间的沟通联络,定期交换数据和发布信息。
4.积极推进信用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充分发挥信用专业机构的技术优势,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探索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数据库建设标准化体系,对数据库结构和标准信用数据格式、内容指标和标识标准,以及数据库技术支持软件等实现通用或相互兼容,保证部门、地区、企事业和个人的信用数据互联互通,促进资源交换和共享。
第三篇: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决定
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决定
(2007年12月24日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
南发〔2007〕46号)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营造更加优良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加快构建开放南宁、和谐南宁,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现就建立我市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作出如下决定。
一、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重要意义。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是构建开放南宁、和谐南宁,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根本要求和重要手段。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就是以数字化、网络化等现代高科技为手段,依据城市管理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标准来促进城市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长效化的过程。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有利于政府降低城市管理成本,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有利于化解城市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提高政府公信力程度,树立政府良好形象,促进社会更加和谐;有利于巩固城市建设管理成果,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加强协调,上下联动,全力推进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工作。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树立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发展理念,按照把首府南宁建设成为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和区域性国际城市的要求,以数字化城管系统为依托,坚持城市管理重心下移、以人为本、依法治市,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民主管理,严管重罚,严格问责,堵疏结合,提高素质,综合治理,完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建设和谐有序、整洁美观的城乡环境,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提升首府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基本原则。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必须坚持以下五个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下放城市管理权限,强化城市管理中的事件属地管理、部件属主管理,突出城区、街道、社区、单位、居民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建管并重、标本兼治的原则。把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各种治本措施,加快形成城市建设与管理“功能互补、有机衔接、优势整合、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
依法行政、以人为本的原则。完善城市管理的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切实做到城市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文明执法、人本执法、规范执法和严格执法。
突出重点、综合整治的原则。突出重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改善城市景观面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推进政企、政事和管养分离,加快市场化运作和社会化经营进程,全面引入竞争机制,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城市管理新途径,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四)总体目标。城市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理顺,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体制,形成“整合资源,信息共享;统一监督,两级指挥;重心下移,四级联动;综合执法,全面覆盖”的城市管理新格局,形成比较完善的城市管理制度体系,形成人财物相统一、责权利相一致、奖惩与监督落实到位的运行机制。行政执法工作规范、全面、高效,政府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依法管理城市的能力显著增强。城市基础设施优质、安全、高效运行,城市功能不断得到完善。市民素质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推进我市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营造一流的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
二、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五)明确各级职责,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重心下移的城市管理体制。按照“分级管理、重心下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要求,大力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以市为主导、城区为核心、街道为重点、社区为基础、单位和居民为主体的城市管理格局。要进一步简政放权,下放城市管理权限,科学划分市、城区两级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职责,根据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CJ/T214-215)中城镇建设行业标准确定的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及其它有关设施六大类部件和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五大类事件,以及我市新增加的30种部件19种事件,按部件“先属主后属地”、事件“先属地后属主”的原则,明确各级管理职责。
市级城市管理主要职责:市城市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编制城市管理中长期规划目标,制定城市管理计划,将任务落实到各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和各城区政府进行实施;拟定有关城市管理的规章,提出政策性措施;继续履行相关行政许可、设施维护等行政管理职责;对涉及跨部门、跨地区的重大事项和涉及全局性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协调;健全市容管理考评机制和经常性监督检查机制,对各县区、市直各部门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完成目标任务实施考评、检查、监督,查究行政不作为和行政乱作为行为;负责对涉及城市重大管理举措事项的资金调配;对城市管理的重大问题和重要区域组织综合整治和实施管理。
市直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承担以部件为主的城市管理工作,继续履行行政许可、设施维护等行政管理职责;在抓好制度建设、做好协调服务、开展技术检验检测和鉴定等方面积极配合城区执法;对于已经纳入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行政处罚权,市直有关行政机关不得再实施行政处罚;负责全市行业业务指导和质量监督与检查考核。
城区(开发区)城市管理主要职责:主要是对辖区内的以事件为主的城市管理全面负责,落实责任;对辖区主次干道(除广告设置、市政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及绿化外)、公共场所(除市直部门主管的广场、花园、绿地、内河等外)、城乡结合部等实施覆盖式现场管理;根据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目标任务,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城区(开发区)职能部门和街道(乡镇),监督实施;指导街道(乡镇)搞好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社区服务工作,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协调解决城区各职能部门和街道(乡镇)有关城市管理职能交叉、管理空白区等问题;对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和重点区域进行集中整治;负责对生活垃圾、废弃物的收集、清运;负责辖区内环境卫生保洁、20米以下道路市政维护等作业的招投标工作;负责组织实施除“四害”工作。
街道(乡镇)城市管理主要职责:主要是具体实施辖区内相关的城市管理各项目标任务。逐项实施城区下达的城市管理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城市管理目标责任制,配合城区对辖区主次干道、公共场所、城乡结合部等实施覆盖式现场管理;落实市容卫生管理“门前三包”责任制,督促辖区各单位和居民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开展除“四害”活动,并进行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农贸市场的卫生管理工作;负责对社区、行政村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管理工作的指导、检查和服务,协助市、城区有关部门和执法部门共同做好城市管理工作。
社区、村委城市管理的主要职责:落实街道(乡镇)分配的有关城市管理工作;建立“门前三包”协会或小组,组织社区(村)居民和责任单位(户)对“门前三包”责任单位(户)的履职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对于反复出现违反“门前三包”责任制有关规定的责任单位(户),督促其整改,并及时报告街道(乡镇)。
“门前三包”责任单位(户)城市管理的主要职责:严格遵守南宁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有关规定,服从社区(村)管理,积极配合参与“门前三包”协会小组组织的检查评比。驻邕中直、区直单位及市直单位接受和配合所属辖区(城区、街道、社区)城市管理机构的指挥协调,按照“门前三包”、“门内达标”的要求,切实搞好本单位及单位周边的综合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六)推进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按照建立规范协调、精简高效、保障有力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循序渐进,分步调整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管理体制和执法范围,逐步形成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新格局。
第一步:2007年下半年完成调整市与城区城市管理执法管理体制。在现行执法队伍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将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各城区(开发区)执法大队成建制下放给城区(开发区),在城区城市管理局加挂城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牌子,在开发区管委会相应的内设机构加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牌子,执法大队由城区(开发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管理。城市管理的执法范围与现行执法范围保持一致。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对各执法大队的业务指导。
第二步:2007年底前完成局部调整综合行政执法范围。随着数字化城管运行走上正轨以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的时机逐步成熟,将涉及城市建设管理的规划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建设市场和施工管理、房产管理、公用事业管理、内河管理、旅游市场管理、文化市场管理等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依法按程序纳入综合行政执法范围。
第三步:2008年底前进一步扩大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范围。适应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和城市发展的要求,将涉及城市管理的安全生产管理、人防工程建筑管理、卫生行政管理、畜禽屠宰管理、人口和计生管理、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管理、民政殡葬管理等方面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依法按程序纳入综合行政执法范围。
三、坚持城市管理依法行政
(七)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法规体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各项法规、规章、制度,推进城市管理有法可依,严格执法,保障综合执法顺利推进。重点制定农贸市场管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城市建筑工地运输车辆密闭运输管理、市容环境容貌秩序管理、市容环境卫生举报奖励、广告招牌设置管理、烟花爆竹“禁改限”管理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制度、办法,修订城市照明管理规定、城市道路车辆静态管理办法、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市政设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等,真正使城市管理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和经常化轨道。
(八)坚持严管重罚。按照国家、自治区、南宁市城市管理各项法律、规章、制度及标准,加强对各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社会组织以及社区、村屯、家庭、居民和流动人口的管理,规范各主体在城市管理特别是维护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中的行为,对违反有关城市管理法律、规章及各项制度标准的行为,情节较轻的,给以教育劝诫,对屡教不改者则给予处罚;对情节严重的,依法从严从重处理。
(九)强化责任追究。明确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在加强城市管理中的责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完善城市管理问责制度,对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各责任单位、责任人实行严格问责。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行政责任与过错追究的办法,制定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实施细则,对在实施城市管理过程中不作为或乱作为的过错行为予以责任追究和通报。
(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纪律严明、作风顽强、素质较高、执法文明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强化执法队员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观念,坚持文明执法、公正执法,杜绝借执法之机牟取私利的腐败行为。充实优化行政执法队伍,执法人员实行“凡进必考”。加强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建立定期培训教育制度,提高执法队伍素质。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和证件年检制度,年检不合格者不得执法。健全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评议考核、竞争上岗等制度,用制度规范人、教育人,规范执法程序,做到“执法全到位,管理全天候,责任无缝隙,考核无盲区”。
(十一)加强执法监督。市、城区(开发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内外监督网络,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实施全方位的社会监督。通过服
务热线、举报电话、投诉信箱、群众接待日等形式,随时接受群众监督;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广泛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建立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执法工作的评议工作机制;加强对执法行为的法律监督。建立执法队伍城区(开发区)内部轮岗交流制度,保证行政执法工作的公开、公正和公平。
四、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
(十二)加快推进首府南宁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与指挥系统建设和完善。整合与利用我市现有的应急联动中心、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呼叫中心、数据资源中心、中国-东盟区域性中心城市信息化平台、公安、交警、消防等信息资源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网络、系统、功能、信息和管理业务,建设和完善全市数据资源中心、数据交换平台、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以及人口、单位等各个专业应用的数据库,构建统一的网络支撑平台、数据库支撑平台、安全系统支撑平台和应用系统技术支撑平台。逐步进行拓展和完善,到2008年底,建设完成集城市管理、应急指挥、市民服务和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等功能为一体的,覆盖全市各县区(开发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统一的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与指挥系统,实现城市管理监督、指挥、执法、处置和评价工作的数字化。要制定完善的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和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的处置工作流程,各县区(开发区)、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在人力、物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保障和支持。要加强对系统坐席员、监督员和其他使用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建设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奠定坚实的信息化基础,为加快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撑平台。
(十三)建立统一监督、二级指挥的城市管理体制。按照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要求,成立南宁市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南宁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以及各县、城区、开发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形成统一监督、二级指挥的城市管理体制。
市城市管理监督中心职责:负责城市管理的监督与评价工作,对城市管理监督员巡查发现、公众举报、新闻媒体披露、有关部门移送、上级交办及其他渠道发现的所有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统一受理、反馈、监督、评价等工作;对在处置城市管理问题中不履行、不正确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提出问责的意见和建议,为有关部门实施问责提供参考。监督中心监督评价的范围包括城市建设、规划、园林、房产、公安、交警、消防、卫生、交通、人防、防震、市政设施、公用事业、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城市内河、防洪排涝、爱国卫生运动、“三无”人员救助、旅游市场管理、文化市场管理、文物管理与维护、市场中介机构、安全生产、出租房屋、食品卫生安全、安全生产、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畜禽屠宰、质量技术、人口和计生、医药器械、殡葬管理等。
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职责:负责指挥调度协调城市管理事务,负责将市监督中心转来的城市管理问题,按部件“先属主后属地”、事件“先属地后属主”的原则,确定处置问题的责任单位,及时指挥派遣,并将责任单位反馈的办理结果核对后向监督中心反馈;负责组织城市管理有关课题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及管理职能调整方面的调查研究,为制定城市管理的相关政策和职能调整提出建议方案;负责对城市管理较为复杂的问题分析认定,指导协调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综合治理工作;综合协调各城区、开发区及市有关职能部门(单位)之间城市管理方面的工作关系;负责对各城区、开发区、市各责任部门(单位)城市管理处置情况的跟踪督促。
县区(开发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职责:负责将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派发的任务按归属派发给相关县区(开发区)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
建立城市管理快速反应机制。城市管理监督员发现问题向市监督中心报告情况,市监督中心进行甄别立案并将案件批转市指挥中心,市指挥中心将案件派发市相关职能部门和县区(开发区)二级指挥中心,部门和县区(开发区)处理完毕后,向市指挥中心报告处理结果,由市指挥中心反馈市监督中心。市监督中心接到反馈结果后及时派监督员现场核查,对反馈结果和核查结果核实一致后结案,最后的处理结果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通过完善工作流程,形成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的城市管理快速反应机制,实现城市管理工作天天维护、天天检查、天天管理、天天执法、天天公布、天天评价。
五、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保障措施
(十四)多渠道加大城市管理投入。建立与经济社会增长相协调、与城市建设管理发展相适应的财政经费投入机制。根据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标准、要求和成本的提高,逐步增加财政投入,坚持把城乡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行业内的各项行政性收费全额投入行业事业的发展和建设;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支持和鼓励国外资本和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和其他市政环卫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按照“人随事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理顺市与城区(开发区)的财政分配体制,实现人、财、物的高度统一。市财政部门要结合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进程,调整市与城区(开发区)的财政分配体制。从城管队伍成建制下放城区(开发区)之日起,将下放人员支出基数划转相关城区(开发区),并将城管罚没收入列入相应城区(开发区)固定收入范围。
(十五)突出重点深入持久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制定南宁市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五年发展规划和停车场、集贸市场、市政配套设施、户外广告整治、管廊管线整治、建筑垃圾专用消纳场、垃圾中转站、建设工地专项整治等专项规划,明确今后五年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治理“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工地乱象”“五乱”现象,确保市容环境“优美、整洁、文明、有序”。大力整治城市内河,全面开展对市区18条内河进行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彻底改变“城中村”“脏乱差”面貌。开展清洁卫生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加强城市居住小区的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和规范居住小区物业管理。结合新农村建设,建立乡镇有环卫所、村有保洁员、户有责任制的管理体系,加强村屯公共垃圾池等环卫设施建设,整治村庄环境,实现村容整洁。
(十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加强各类停车场建设管理。要做好停车场的规划,恢复大型公共建筑、写字楼、宾馆、市场等原有停车场功能,根据城市不同地段的人口和车辆密度,逐年新建一批停车场。新建的大型公共建筑、写字楼、宾馆、餐馆、市场等要配套建设停车场。探索立体停车空间的开发和利用,鼓励沿街单位拆除庭院围墙建设生态停车场。
加强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抓好市区水、电、气、广播、通信及排污管道的布局,推进市政管廊建设。严格实施城市道路计划挖掘制度,强化城市道路挖掘宏观控制,严格控制道路随意挖掘行为。做好市区户外广告、招牌设置规划,科学合理设置广告牌,加强广告设施信息管理系统的编制。完善电话亭、书报亭等市政设施。加强临街、临河建筑外墙装饰规范整治。加强城市防内涝、排涝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道路设施,加快对城区老化道路的维修和重建,加大对城乡小街小巷的改造。
加强环卫设施建设管理。消除城区垃圾箱保洁的盲点和废物箱设置的盲段,科学规划配备垃圾车、垃圾箱、果皮箱及建设一批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县区垃圾中转站、建筑垃圾消纳场等。按照市区、县城内人流密集区域和商业金融业区“300-500米有公厕”的要求,完善公厕布局,乡镇也要根据需要建设一批公厕。抓好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到2011年市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各县至少建设一个污水处理厂。推进城乡道路清扫和垃圾转运机械化,到2011年市区实现机械化清扫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县城达到20%的目标。
加强绿化和亮化设施建设管理。大力开展绿化工作,实现“城市园林化、街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家庭盆景化”目标。加快各公园、街道、广场绿化步伐,重点整治行道树树池、分车带绿地、市场旁绿地、立交桥底绿地等的黄土裸露问题。广泛开展植树活动和庭院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活动。抓好城市亮化工程,完善亮化设施,逐步建成以路灯为主线,建筑物亮化为主体,霓虹灯广告灯箱为陪衬,桥梁、广场、公园亮化为特色的城市亮化体系。探索新的景观照明建设理念,加强新能源、新材料等景观照明建设新技术的应用,使城市景观照明更加符合时代特征和建筑特点。打击破坏、偷盗城市绿化和亮化设施行为,对不法分子依法给予严厉惩处。
(十七)坚持堵疏结合。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促进就业的原则,解决好摊点乱摆等问题。加快各类集贸市场建设,根据不同地段不同区域居民密集度,从更加方便群众生活需要出发,加快超市、农贸市场、临时市场、小区便民菜店、早市、夜市六类市场的建设和改造。加强阳光早餐、临时市场、夜市、早市、便民菜店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摆卖的时间、地点和经营面积,强化经营许可。要想方设法增加就业岗位,聘用城市管理卫生协管员、监督员、交通协管员、停车场管理员、市场管理员要优先考虑“零就业”家庭人员、“4050”人员和有转岗意愿的原占道流动摊点经营人员,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出路和后顾之忧。
(十八)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宣传媒体,开辟城市管理专栏、专题、热线,大力宣传首府南宁加强城市管理的重大意义、总体目标和具体举措,宣传城市管理有关法律和法规,加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引导广大市民增强社会公德和城市管理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要利用大型广告牌、电子屏,经常性地宣传城市管理动态及城市管理有关要求。通信部门要以移动电话为载体,对来邕人员进入南宁区域后,给予温馨提示,让其自觉遵守有关城市管理规定。
(十九)加强培训教育。加强对全体市民的培训教育,全面提升市民素质,使维护城乡环境卫生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组织人事部门要结合干部教育培训,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有关城市管理政策法规知识的教育培训。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各类学校学生的教育,把加强城市管理营造优美环境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讲文明、爱卫生、树形象”的良好习惯。经贸、工商部门要加大对全市各类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遵纪守法和卫生文明意识。劳动保障、建设部门要结合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培训,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教育培训。街道、乡镇要加强社区居民和农民教育,全面提高市民群众的素质。
(二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城市管理的领导,各县区、有关单位主要领导要总负责、经常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市级要建立南宁市城市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总召集人,市城市管理、规划、建设、国土、水利、园林、工商、房产、卫生、交通、环保、民政、公安、商务、法制、监察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联席会议对城市管理工作遇到的重大困难和问题进行协调、指导、督促解决。市城市管理局负责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要加强考核、检查、评比,建立奖罚制度,在日常监督和定期检查评比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城市管理作出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扬和奖励;对工作缺乏主动性、消极应付、敷衍了事的,进行严肃处理,并要求限期整改。
第四篇: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决定
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决定(2007年12月24日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 南发〔2007〕46号)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营造更加优良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加快构建开放南宁、和谐南宁,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现就建立我市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作出如下决定。
一、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重要意义。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是构建开放南宁、和谐南宁,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根本要求和重要手段。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就是以数字化、网络化等现代高科技为手段,依据城市管理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标准来促进城市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长效化的过程。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有利于政府降低城市管理成本,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有利于化解城市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提高政府公信力程度,树立政府良好形象,促进社会更加和谐;有利于巩固城市建设管理成果,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加强协调,上下联动,全力推进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工作。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树立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发展理念,按照把首府南宁建设成为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和区域性国际城市的要求,以数字化城管系统为依托,坚持城市管理重心下移、以人为本、依法治市,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民主管理,严管重罚,严格问责,堵疏结合,提高素质,综合治理,完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建设和谐有序、整洁美观的城乡环境,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提升首府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基本原则。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必须坚持以下五个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下放城市管理权限,强化城市管理中的事件属地管理、部件属主管理,突出城区、街道、社区、单位、居民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建管并重、标本兼治的原则。把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各种治本措施,加快形成城市建设与管理“功能互补、有机衔接、优势整合、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依法行政、以人为本的原则。完善城市管理的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切实做到城市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文明执法、人本执法、规范执法和严格执法。
突出重点、综合整治的原则。突出重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改善城市景观面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推进政企、政事和管养分离,加快市场化运作和社会化经营进程,全面引入竞争机制,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城市管理新途径,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四)总体目标。城市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理顺,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体制,形成“整合资源,信息共享;统一监督,两级指挥;重心下移,四级联动;综合执法,全面覆盖”的城市管理新格局,形成比较完善的城市管理制度体系,形成人财物相统一、责权利相一致、奖惩与监督落实到位的运行机制。行政执法工作规范、全面、高效,政府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依法管理城市的能力显著增强。城市基础设施优质、安全、高效运行,城市功能不断得到完善。市民素质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推进我市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营造一流的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
二、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五)明确各级职责,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重心下移的城市管理体制。按照“分级管理、重心下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要求,大力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以市为主导、城区为核心、街道为重点、社区为基础、单位和居民为主体的城市管理格局。要进一步简政放权,下放城市管理权限,科学划分市、城区两级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职责,根据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CJ/T214-215)中城镇建设行业标准确定的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及其它有关设施六大类部件和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五大类事件,以及我市新增加的30种部件19种事件,按部件“先属主后属地”、事件“先属地后属主”的原则,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市级城市管理主要职责:市城市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编制城市管理中长期规划目标,制定城市管理计划,将任务落实到各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和各城区政府进行实施;拟定有关城市管理的规章,提出政策性措施;继续履行相关行政许可、设施维护等行政管理职责;对涉及跨部门、跨地区的重大事项和涉及全局性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协调;健全市容管理考评机制和经常性监督检查机制,对各县区、市直各部门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完成目标任务实施考评、检查、监督,查究行政不作为和行政乱作为行为;负责对涉及城市重大管理举措事项的资金调配;对城市管理的重大问题和重要区域组织综合整治和实施管理。市直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承担以部件为主的城市管理工作,继续履行行政许可、设施维护等行政管理职责;在抓好制度建设、做好协调服务、开展技术检验检测和鉴定等方面积极配合城区执法;对于已经纳入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行政处罚权,市直有关行政机关不得再实施行政处罚;负责全市行业业务指导和质量监督与检查考核。
城区(开发区)城市管理主要职责:主要是对辖区内的以事件为主的城市管理全面负责,落实责任;对辖区主次干道(除广告设置、市政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及绿化外)、公共场所(除市直部门主管的广场、花园、绿地、内河等外)、城乡结合部等实施覆盖式现场管理;根据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目标任务,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城区(开发区)职能部门和街道(乡镇),监督实施;指导街道(乡镇)搞好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社区服务工作,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协调解决城区各职能部门和街道(乡镇)有关城市管理职能交叉、管理空白区等问题;对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和重点区域进行集中整治;负责对生活垃圾、废弃物的收集、清运;负责辖区内环境卫生保洁、20米以下道路市政维护等作业的招投标工作;负责组织实施除“四害”工作。
街道(乡镇)城市管理主要职责:主要是具体实施辖区内相关的城市管理各项目标任务。逐项实施城区下达的城市管理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城市管理目标责任制,配合城区对辖区主次干道、公共场所、城乡结合部等实施覆盖式现场管理;落实市容卫生管理“门前三包”责任制,督促辖区各单位和居民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开展除“四害”活动,并进行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农贸市场的卫生管理工作;负责对社区、行政村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管理工作的指导、检查和服务,协助市、城区有关部门和执法部门共同做好城市管理工作。
社区、村委城市管理的主要职责:落实街道(乡镇)分配的有关城市管理工作;建立“门前三包”协会或小组,组织社区(村)居民和责任单位(户)对“门前三包”责任单位(户)的履职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对于反复出现违反“门前三包”责任制有关规定的责任单位(户),督促其整改,并及时报告街道(乡镇)。
“门前三包”责任单位(户)城市管理的主要职责:严格遵守南宁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有关规定,服从社区(村)管理,积极配合参与“门前三包”协会小组组织的检查评比。驻邕中直、区直单位及市直单位接受和配合所属辖区(城区、街道、社区)城市管理机构的指挥协调,按照“门前三包”、“门内达标”的要求,切实搞好本单位及单位周边的综合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六)推进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按照建立规范协调、精简高效、保障有力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循序渐进,分步调整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管理体制和执法范围,逐步形成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新格局。
第一步:2007年下半年完成调整市与城区城市管理执法管理体制。在现行执法队伍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将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各城区(开发区)执法大队成建制下放给城区(开发区),在城区城市管理局加挂城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牌子,在开发区管委会相应的内设机构加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牌子,执法大队由城区(开发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管理。城市管理的执法范围与现行执法范围保持一致。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对各执法大队的业务指导。
第二步:2007年底前完成局部调整综合行政执法范围。随着数字化城管运行走上正轨以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的时机逐步成熟,将涉及城市建设管理的规划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建设市场和施工管理、房产管理、公用事业管理、内河管理、旅游市场管理、文化市场管理等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依法按程序纳入综合行政执法范围。
第三步:2008年底前进一步扩大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范围。适应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和城市发展的要求,将涉及城市管理的安全生产管理、人防工程建筑管理、卫生行政管理、畜禽屠宰管理、人口和计生管理、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管理、民政殡葬管理等方面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依法按程序纳入综合行政执法范围。
三、坚持城市管理依法行政
(七)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法规体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各项法规、规章、制度,推进城市管理有法可依,严格执法,保障综合执法顺利推进。重点制定农贸市场管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城市建筑工地运输车辆密闭运输管理、市容环境容貌秩序管理、市容环境卫生举报奖励、广告招牌设置管理、烟花爆竹“禁改限”管理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制度、办法,修订城市照明管理规定、城市道路车辆静态管理办法、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市政设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等,真正使城市管理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和经常化轨道。
(八)坚持严管重罚。按照国家、自治区、南宁市城市管理各项法律、规章、制度及标准,加强对各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社会组织以及社区、村屯、家庭、居民和流动人口的管理,规范各主体在城市管理特别是维护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中的行为,对违反有关城市管理法律、规章及各项制度标准的行为,情节较轻的,给以教育劝诫,对屡教不改者则给予处罚;对情节严重的,依法从严从重处理。
(九)强化责任追究。明确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在加强城市管理中的责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完善城市管理问责制度,对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各责任单位、责任人实行严格问责。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行政责任与过错追究的办法,制定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实施细则,对在实施城市管理过程中不作为或乱作为的过错行为予以责任追究和通报。
(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纪律严明、作风顽强、素质较高、执法文明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强化执法队员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观念,坚持文明执法、公正执法,杜绝借执法之机牟取私利的腐败行为。充实优化行政执法队伍,执法人员实行“凡进必考”。加强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建立定期培训教育制度,提高执法队伍素质。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和证件年检制度,年检不合格者不得执法。健全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评议考核、竞争上岗等制度,用制度规范人、教育人,规范执法程序,做到“执法全到位,管理全天候,责任无缝隙,考核无盲区”。
(十一)加强执法监督。市、城区(开发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内外监督网络,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实施全方位的社会监督。通过服务热线、举报电话、投诉信箱、群众接待日等形式,随时接受群众监督;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广泛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建立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执法工作的评议工作机制;加强对执法行为的法律监督。建立执法队伍城区(开发区)内部轮岗交流制度,保证行政执法工作的公开、公正和公平。
四、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
(十二)加快推进首府南宁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与指挥系统建设和完善。整合与利用我市现有的应急联动中心、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呼叫中心、数据资源中心、中国-东盟区域性中心城市信息化平台、公安、交警、消防等信息资源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网络、系统、功能、信息和管理业务,建设和完善全市数据资源中心、数据交换平台、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以及人口、单位等各个专业应用的数据库,构建统一的网络支撑平台、数据库支撑平台、安全系统支撑平台和应用系统技术支撑平台。逐步进行拓展和完善,到2008年底,建设完成集城市管理、应急指挥、市民服务和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等功能为一体的,覆盖全市各县区(开发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统一的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与指挥系统,实现城市管理监督、指挥、执法、处置和评价工作的数字化。要制定完善的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和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的处置工作流程,各县区(开发区)、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在人力、物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保障和支持。要加强对系统坐席员、监督员和其他使用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建设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奠定坚实的信息化基础,为加快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撑平台。
(十三)建立统一监督、二级指挥的城市管理体制。按照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要求,成立南宁市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南宁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以及各县、城区、开发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形成统一监督、二级指挥的城市管理体制。
市城市管理监督中心职责:负责城市管理的监督与评价工作,对城市管理监督员巡查发现、公众举报、新闻媒体披露、有关部门移送、上级交办及其他渠道发现的所有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统一受理、反馈、监督、评价等工作;对在处置城市管理问题中不履行、不正确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提出问责的意见和建议,为有关部门实施问责提供参考。监督中心监督评价的范围包括城市建设、规划、园林、房产、公安、交警、消防、卫生、交通、人防、防震、市政设施、公用事业、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城市内河、防洪排涝、爱国卫生运动、“三无”人员救助、旅游市场管理、文化市场管理、文物管理与维护、市场中介机构、安全生产、出租房屋、食品卫生安全、安全生产、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畜禽屠宰、质量技术、人口和计生、医药器械、殡葬管理等。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职责:负责指挥调度协调城市管理事务,负责将市监督中心转来的城市管理问题,按部件“先属主后属地”、事件“先属地后属主”的原则,确定处置问题的责任单位,及时指挥派遣,并将责任单位反馈的办理结果核对后向监督中心反馈;负责组织城市管理有关课题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及管理职能调整方面的调查研究,为制定城市管理的相关政策和职能调整提出建议方案;负责对城市管理较为复杂的问题分析认定,指导协调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综合治理工作;综合协调各城区、开发区及市有关职能部门(单位)之间城市管理方面的工作关系;负责对各城区、开发区、市各责任部门(单位)城市管理处置情况的跟踪督促。
县区(开发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职责:负责将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派发的任务按归属派发给相关县区(开发区)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
建立城市管理快速反应机制。城市管理监督员发现问题向市监督中心报告情况,市监督中心进行甄别立案并将案件批转市指挥中心,市指挥中心将案件派发市相关职能部门和县区(开发区)二级指挥中心,部门和县区(开发区)处理完毕后,向市指挥中心报告处理结果,由市指挥中心反馈市监督中心。市监督中心接到反馈结果后及时派监督员现场核查,对反馈结果和核查结果核实一致后结案,最后的处理结果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通过完善工作流程,形成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的城市管理快速反应机制,实现城市管理工作天天维护、天天检查、天天管理、天天执法、天天公布、天天评价。
五、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保障措施
(十四)多渠道加大城市管理投入。建立与经济社会增长相协调、与城市建设管理发展相适应的财政经费投入机制。根据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标准、要求和成本的提高,逐步增加财政投入,坚持把城乡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行业内的各项行政性收费全额投入行业事业的发展和建设;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支持和鼓励国外资本和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和其他市政环卫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按照“人随事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理顺市与城区(开发区)的财政分配体制,实现人、财、物的高度统一。市财政部门要结合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进程,调整市与城区(开发区)的财政分配体制。从城管队伍成建制下放城区(开发区)之日起,将下放人员支出基数划转相关城区(开发区),并将城管罚没收入列入相应城区(开发区)固定收入范围。
(十五)突出重点深入持久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制定南宁市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五年发展规划和停车场、集贸市场、市政配套设施、户外广告整治、管廊管线整治、建筑垃圾专用消纳场、垃圾中转站、建设工地专项整治等专项规划,明确今后五年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治理“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工地乱象”“五乱”现象,确保市容环境“优美、整洁、文明、有序”。大力整治城市内河,全面开展对市区18条内河进行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彻底改变“城中村”“脏乱差”面貌。开展清洁卫生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加强城市居住小区的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和规范居住小区物业管理。结合新农村建设,建立乡镇有环卫所、村有保洁员、户有责任制的管理体系,加强村屯公共垃圾池等环卫设施建设,整治村庄环境,实现村容整洁。
(十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加强各类停车场建设管理。要做好停车场的规划,恢复大型公共建筑、写字楼、宾馆、市场等原有停车场功能,根据城市不同地段的人口和车辆密度,逐年新建一批停车场。新建的大型公共建筑、写字楼、宾馆、餐馆、市场等要配套建设停车场。探索立体停车空间的开发和利用,鼓励沿街单位拆除庭院围墙建设生态停车场。
加强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抓好市区水、电、气、广播、通信及排污管道的布局,推进市政管廊建设。严格实施城市道路计划挖掘制度,强化城市道路挖掘宏观控制,严格控制道路随意挖掘行为。做好市区户外广告、招牌设置规划,科学合理设置广告牌,加强广告设施信息管理系统的编制。完善电话亭、书报亭等市政设施。加强临街、临河建筑外墙装饰规范整治。加强城市防内涝、排涝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道路设施,加快对城区老化道路的维修和重建,加大对城乡小街小巷的改造。加强环卫设施建设管理。消除城区垃圾箱保洁的盲点和废物箱设置的盲段,科学规划配备垃圾车、垃圾箱、果皮箱及建设一批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县区垃圾中转站、建筑垃圾消纳场等。按照市区、县城内人流密集区域和商业金融业区“300-500米有公厕”的要求,完善公厕布局,乡镇也要根据需要建设一批公厕。抓好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到2011年市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各县至少建设一个污水处理厂。推进城乡道路清扫和垃圾转运机械化,到2011年市区实现机械化清扫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县城达到20%的目标。
加强绿化和亮化设施建设管理。大力开展绿化工作,实现“城市园林化、街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家庭盆景化”目标。加快各公园、街道、广场绿化步伐,重点整治行道树树池、分车带绿地、市场旁绿地、立交桥底绿地等的黄土裸露问题。广泛开展植树活动和庭院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活动。抓好城市亮化工程,完善亮化设施,逐步建成以路灯为主线,建筑物亮化为主体,霓虹灯广告灯箱为陪衬,桥梁、广场、公园亮化为特色的城市亮化体系。探索新的景观照明建设理念,加强新能源、新材料等景观照明建设新技术的应用,使城市景观照明更加符合时代特征和建筑特点。打击破坏、偷盗城市绿化和亮化设施行为,对不法分子依法给予严厉惩处。
(十七)坚持堵疏结合。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促进就业的原则,解决好摊点乱摆等问题。加快各类集贸市场建设,根据不同地段不同区域居民密集度,从更加方便群众生活需要出发,加快超市、农贸市场、临时市场、小区便民菜店、早市、夜市六类市场的建设和改造。加强阳光早餐、临时市场、夜市、早市、便民菜店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摆卖的时间、地点和经营面积,强化经营许可。要想方设法增加就业岗位,聘用城市管理卫生协管员、监督员、交通协管员、停车场管理员、市场管理员要优先考虑“零就业”家庭人员、“4050”人员和有转岗意愿的原占道流动摊点经营人员,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出路和后顾之忧。
(十八)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宣传媒体,开辟城市管理专栏、专题、热线,大力宣传首府南宁加强城市管理的重大意义、总体目标和具体举措,宣传城市管理有关法律和法规,加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引导广大市民增强社会公德和城市管理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要利用大型广告牌、电子屏,经常性地宣传城市管理动态及城市管理有关要求。通信部门要以移动电话为载体,对来邕人员进入南宁区域后,给予温馨提示,让其自觉遵守有关城市管理规定。
(十九)加强培训教育。加强对全体市民的培训教育,全面提升市民素质,使维护城乡环境卫生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组织人事部门要结合干部教育培训,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有关城市管理政策法规知识的教育培训。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各类学校学生的教育,把加强城市管理营造优美环境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讲文明、爱卫生、树形象”的良好习惯。经贸、工商部门要加大对全市各类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遵纪守法和卫生文明意识。劳动保障、建设部门要结合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培训,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教育培训。街道、乡镇要加强社区居民和农民教育,全面提高市民群众的素质。
第五篇:41、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业
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业
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若干政策意见
(浙委[2002]3号 2002年1月30日)
为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形势,进一步推进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特制定如下政策意见。
一、加快发展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
大力扶持与农民签订订单合同、形成紧密利益关系的农业龙头企业(包括农产品加工、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下同)。省重点扶持一批带动农户3000户以上(欠发达地区1500户以上)的外向型、科技含量较高的加工型龙头企业,扶持一指重点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示范性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今、明两年,省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20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要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项目。省经贸委要加大对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技改贷款贴息的力度,市、县也要安排一定的技改资金。国家级和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运用先进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可享受浙政发[2001]29号文件的有关优惠政策。农业龙头企业技术改造享受与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一样的相关优惠政策。
对农产品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用电,容量在315千伏安以上执行大工业用电价,315千伏安以下的执行普通工业用电价。经省认定的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园区从事畜禽、水产养殖和设施农业的用电,再给予适当优惠,具体办法由省物价局等有关部门另行制定。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所需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计划指标,继续由省里单列2万亩指标,直接安排到项目。农业龙头企业直接为农服务项目建设征用土地,土地管理部门按征地成本价出让或免收级差地租。农业龙头企业所需农产品收购场地用地和农业用地,在与所在地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可以采取租赁和入股的办法。
二、加强对农业和龙头企业的信贷服务
农业银行要把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对实力强、资信好的农业龙头企业要核定一定的授信额度。农村信用社当年新增贷款的70%以上要投向农业及相关行业,新增贷款的40%以上用于农户。允许农业龙头企业以自有不动产、动产以及注册商标等无形资产开展抵质押贷款,有关部门要做好权证确认符合和相关服务工作。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联合组建形式多样的农贷担保机构,各级财政给予适当的扶持。对出口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农产品收购资金贷款,金融部门可凭企业出口产品订单和外商提供的由其开户出具的信用证优先放贷;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票据融资业务,在商业汇票的开立、承兑、贴现及再贴现等方面予以倾斜;对农产品出口退税未能及时到位的,出口企业可以凭出口退税凭证向有关开户银行申请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贷款利息由本级财政予以适当贴息;对企业用于出口农产品的仓储、保鲜设施建设方面的贷款,各级财政可给予贴息补助。
三、大力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专业协会的发展
各级政府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和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
业合作组织,鼓励这类组织实行跨地区联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办理开业和变更登记手续提供方便,合作组织可自主选择包括“合作社”在内的各种企业类型登记注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销售自产的农产品,以及经其分级、整理、加工、包装加贴品牌商标等的农产品,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的范围免征增值税;合作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对其提供的技术服务或劳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所得税。省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省级示范性农村专业合作社会的指导,省财政专项扶持资金要给予重点支持。
积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等通过组建各种形式专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提高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省里要在健全茶叶、花卉等协会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畜牧、蔬菜、食用菌、柑桔、水产、竹业、蚕茧等专业协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为农业专业协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支持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我省粮改的先发优势和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加强与农户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合作,建立稳固的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等各类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都要采取业主投资的办法,实行市场化运作,走“公司加农户”或“公司加专业合作组织加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路子。省里在原有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和优质高效示范基地专项扶持资金的基础上,今明两年再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优质高效种植业生产基地建设,具体安排由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农业厅另行下达。各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要与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有机结合,农业综合开发的多种经营资金要加大对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
五、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
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鼓励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委托生产、保护价收购、入股分红和利润返还等多种利益联结形式,稳定农产品产销关系,与农民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建立订单农业风险基金制度,各级财政要给予一定的扶持。有关部门要指导和帮助农业龙头企业规范订单文本,做好合同的鉴证或公证等服务工作。加强《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诚信守法意识的宣传教育,增强企业和农民的契约观念,提高订单农业的履约率。
六、进一步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
积极创造条件,改善流通环境,尽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省重点扶持区域性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增强市场的集散带动能力。建立和完善大宗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制度。对国家级、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农产品运销常年开通“绿色通道”,免费通行省内除高速公路以外的收费公路。对我省产量很大的大宗鲜活农产品,在出现卖难时,开通季节性“绿色通道”。开通“绿色通道”的具体操作办法,由省交通厅会同省农业厅等有关部门共同制订,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鼓励国内外大型连锁超市来浙江建立农产品配送中心和卫星农场。对年营销浙江农副产品5000万元以上的超市集团,省政府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享受农业龙头企业的有关政策。加快“浙江农网”等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建设,加强信息的综合和发布,把信息网络延伸到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农户,及时提供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等动态信息。
七、努力提高优质品牌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
推行绿色农产品标识制度,今年全省争取认定100只绿色农产品。积极鼓励特色农产品注册商品商标、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争创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指导申请国际商标注册。鼓励原产地域产品申报原产地域保护。省、市、县各级政府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驰名、著名商标和名牌称号的农产品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品牌农产品的宣传。对经省扶贫办认定的欠发达地区支柱农产品的广告宣传,省、市、县新闻媒体都要给予优惠。
八、积极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
加快培育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促进我省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支持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行业协会或同业商会积极应诉国外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维护我省农产品进出口的合法利益。经省外经贸部门认定的出口创汇业绩显著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省政府给予一定的奖励。农业龙头企业申报自营进出口权,省外经贸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实行“免抵退”政策。农业龙头企业进口种子、种畜、种苗和加工生产设备等,海关等有关部门要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大力支持。
九、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产品标准化、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各级都要安排专项经费,加快种子种苗工程建设,实施茶叶、柑桔等支柱农产品的品种改良计划。按照安全、优质、环保、高效的要求,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和有机农产品。加快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营销的标准化建设,尽快制定和完善主要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卫生安全标准和农产品包装、储运、营销标准,力争与国际标准接轨。农业龙头企业要认真实施有关农产品标准,各级财政扶持项目的建设与验收应与有关标准的实施相挂钩,逐步完善项目建设的质量评价体系。按照处有检测中心、市有检测站、县有检测点的要求,逐步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体系和控制手段,力争到2005年前建成能覆盖全省农业主导产业的标准化体系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实现我省食用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管理。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省级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建设和重要农产品标准的制定。杭宁温等大中城市要尽快建立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
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各地要因地制宜,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制定落实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想,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为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多作贡献。省各有关部门要就贯彻落实本政策意见,尽快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措施,下发各地执行。
发布部门:浙江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2年01月30日 实施日期:2002年01月30日(地方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