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赤壁市委 赤壁市人民政府

时间:2019-05-12 21:03: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赤壁市委 赤壁市人民政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赤壁市委 赤壁市人民政府》。

第一篇:中共赤壁市委 赤壁市人民政府

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

发表时间:2011-02-12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赤发〔2011〕4号

中共赤壁市委 赤壁市人民政府

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

(2011年2月10日)

全面推进全民创业,大力发展草根经济,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加快富民强市步伐、实现我市新一轮大发展的必然要求。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就推进全民创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大力扶持全民创业

凡我市以自主创业方式实现就业或再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和农村劳动者等人员,从事创业活动的(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均可享受有关鼓励创业的扶持政策。对扶持对象从事创业活动的,在工商登记注册时,一律免收属于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支持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头创业。鼓励符合政策条件的公务员按照有关规定提前办理退休手续,离岗创业。

二、全面放宽注册登记

投资者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和非公司法人,注册资本(金)最低限额为3万元人民币,首次出资达到1万元即可登记,其余出资允许在2年内分期注入,首期注入资本(金)放宽到注册资本总额的20%。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作最低注册资金限制。投资人可以用知识产权、采矿权、土地使用权、荒山水域使用权、股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其出资比例最高可达企业注册资本的70%。除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前置审批外,任何部门不得设置前置审批条件。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由基层工商所直接受理。不需要前置的,3个工作日内注册登记。需要前置审批的,实行告知承诺制,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投资主体可自行选择规范的企业名称、字号。冠市名不受注册资本和组织形式限制。允许城市圈内异地投资人在赤壁投资企业名称冠用湖北、武汉等行政区划或冠用异地行政区划。凡符合安全和环保要求,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后,允许以家庭住所为经营场所。

三、放宽初次创业入园标准

对民间初次创业投资密度达到30万元/亩的企业,可以进乡镇工业园区发展。投资密度达到50万元/亩或者承诺正常投产一年后税收达到3万元/亩的企业,经济开发区按其投资规模优先供地,用地手续由乡镇办场或开发区负责办理。在工业

园区内,投资在300万元以上,且投资密度达到30万元/亩的企业,实行建设规费全免(含消防),规划部门只规划不收费,其生产和办公用房的房产证按建筑面积2元/平方米计收。

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实施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345”工程。全市力争每年培育30个以上企业进入规模以上企业行列;每年滚动抓40个重点中小企业;每年新创办小企业500户。对新办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尤其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新产品开发项目,政府给予贷款贴息或无偿资助,支持其做大做强。市政府每年在新增税收中列支专项创业奖励资金200万元,实行市级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以奖代补。对新进入规模以上的企业,优先安排财政资金扶持。从2011年起,连续3年对新进规模以上企业以每个5万元的标准一次性对其所属主管部门或招商引进单位实行奖励。如果当年新上3个以上规模企业,每个另外再奖5万元。

五、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鼓励各类创业资本围绕现代农业、旅游服务业以及我市的纺织服装和机械制造两大优势产业开展创业,鼓励依托支柱产业,创办以配套产品和服务为特色的企业。鼓励创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型企业。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创业社区。市政府计划在部分乡镇规划一定数量工业用地,作为创业基地用地。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既可以独资也可以入股,新增税收的地方留成部分5年内全部奖给相关主管部门或乡镇办。

六、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按照鄂财社发〔2009〕70号和鄂人社发〔2010〕60号文件规定,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对有创业愿望,参加3个月以上的技能免费培训并取得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的法人可补贴1200元。如新创办企业,安置下岗再就业10人以上,并与员工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就业合同且全员缴纳失业保险,可申请转岗培训安置补贴800元/人。如员工在企业内部培训,还可申请职业培训补贴800元/人。

七、加大创业扶持力度

鼓励商业银行大力扶植中小企业发展,市财政专项资金存款与商业银行新增中小企业贷款实行挂钩。积极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建设,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做大做强。将市诚信担保公司资本金增资到5000万元。进一步简化小额担保贷款手续,各类自主创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办理房产抵押手续时,免收房地产评估费以及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各种管理费、服务费和证照费。税务部门要为创业提供宽松的征管环境。对创业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及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所取得的收入,应按规定免征营业税。

八、完善工作机制

市全民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全市全民创业的政策制定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形成加快推进全民创业的合力。各级各部门要抓紧制定支持推动全民创业的配套政策和具体措施,不断完善全民创业服务体系。大力表彰优秀的创业者和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企业家,真正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民众积极创业的良好发展氛围。

第二篇:中共赤壁市委 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意见(2012年3月 日)doc

中共赤壁市委 赤壁市人民政府 关于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意见

(2012年3月

日)(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有效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优化市民生活环境,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我市实际,坚持以“属地为主、部门配合,多方参与,依法管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建章立制、标本兼治,职责明确,科学高效”的原则,创新城市综合管理理念,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破解城市管理难题,推动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强而优的中等城市。

(二)奋斗目标

1、总体目标:不断优化城市环境,努力塑造卫生、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新形象。3个月内城市环境卫生状况明显变化;2012年城市环境面貌实现大变样,城市管理规章制度基本建立;2013年城市环境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大城管格局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建立;2015年达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市容环境标准,城市综合管理水平达到全省第一、国内一流水平。

2、具体目标:全市建成区内达到摊贩归市、经营归店、车辆归位、垃圾归桶;城区街面无垃圾、无卫生死角、无占道经营、无出店经营、无违法占道,无乱堆乱放,无乱停乱靠,无乱穿马路,无乱吐乱扔,无乱贴乱画,无违规广告招牌,无新增违法建设,无裸露土地,无渣土污染,无不文明施工,市政设施无破损、缺失等现象;主次干道沿线无临街晾晒,无乱牵乱挂,无毁绿损绿;广告招牌整齐一致,空调外机一律遮挡,立面改造特色鲜明。

二、切实加强对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成立市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城管委),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城管办),是市城管委的日常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指导、督办与协调。各办事处和相关乡镇(第一批是赵李桥、车埠、赤壁、官塘)也应相应成立城镇综合管理办公室,加强对城镇综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三、建立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机制

(一)进一步下放城市综合管理事权。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办事处(镇)和社区是城市管理的责任主体,城市管理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市直单位和驻赤单位应积极参与,实行城乡互动,部门联动,共同抓好城市管理工作。市城管委要加强对各单位、办事处(镇)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办事效率,着力解决“见事不管事、管事不见事”的问题,实现城市综合管理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

(二)强化办事处(镇)对处(镇)直单位的领导。各办事处(镇)对承担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职责的城管中队、国土所、工商所、公安派

出所、城建站等处(镇)直单位实行双重领导制,在开展城市管理工作时应当服从所在办事处(镇)城管办的调度指挥。办事处(镇)应当对上述处(镇)直单位履行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职责实施考核,其主要负责人和副职的任免应当征得所在办事处(镇)党委同意,对不能胜任现职的人员,各办事处(镇)党委可建议其市直主管部门予以调整。

(三)全面推行城市综合管理作业市场化。对环卫作业、市政设施维护、排水疏捞、园林绿化养护以及户外广告、路名牌、城市公共设施清洗维护、“三乱”(乱涂写、乱张贴、乱刻画)清理等事项实行市场化改革,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将作业(工程)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逐步形成“统一管理、多家经营、有序竞争”的格局,从而提高城市综合管理作业质量和效率。

四、进一步明确城市综合管理责任主体

(一)明确各办事处(镇)对城市综合管理的主体责任。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坚持“市城管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以办事处(镇)为主体、以社区为基础”的基本原则。各办事处(镇)主任(镇长)是本辖区内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辖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负总责。蒲纺工业园区、市经济开发区、羊楼洞茶场、官塘驿林场要服从所在镇(办)城镇规划,配合镇(办)共同搞好城镇管理。

(二)明确市直单位与各办事处的管理职责与范围。坚持属地管理为主,部门密切配合的原则,市直单位既要服从市城管委管理,又要配合所在办事处搞好城市管理工作。市城管执法局主要负责城区主次干道、窗口地带、农贸市场等繁华区域管理;办事处负责社区、居

民小区、专业市场和背街小巷管理;市直(驻直)单位负责搞好“门前四包”与单位居民小区管理,实现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城市管理工作多次覆盖,消除管理盲区。

(三)依法科学界定城市综合管理部门职责。对涉及多个部门管理、职责交叉、责任不清的窗口地带“脏乱差”、违法建设、占道经营、渣土污染等突出问题,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职责分工进行清理规范,归口到一个主要责任单位管理,其他相关部门参与,实现管理主体明确,管理职责清晰。各城市综合管理部门要按照市城管委的规定履行职责,密切协作,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

(四)严格责任追究。每月在本市新闻媒体上公布各办事处(镇)、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市直单位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考核排名。月度考核排名末位的办事处(镇),该办事处主任(镇长)在当月全市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会上作检讨,并予以通报批评。月度考核排名后3名的城市综合管理部门予以通报批评,排名末名的单位负责人在当月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会上作检讨;月度“门前四包”考核排名后3名的市直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全年累计3次受到通报批评的单位取消评先资格,其主要负责人予以诫免谈话,并在电视等媒体上公开作检讨,全年累计4次受到通报批评的单位负责人要求引咎辞职。

五、不断加大城市综合管理考核奖惩力度

(一)进一步严格考核评比标准。坚持和完善城市综合管理考评办法,市城管办每月对城市综合管理单位实施考核打分;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实行量化考核,按照扣分与罚款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 4

细化城市综合管理考核评分标准,使考核体系更科学合理、公开、公正,具有可操作性。

(二)进一步加大奖惩力度。设立城市综合管理专项奖励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市城管委按《赤壁市城市管理考核奖惩办法》每月对各城市管理责任单位进行考核评分排序,市财政局按市城管委的奖惩决定按月兑现奖惩、奖优罚劣。罚款全额上缴城管专项资金帐户,奖励主要用于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根据全年考核情况评选城市综合管理红旗单位和先进单位、城市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门前四包”工作先进单位,同时,评选城市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由市委、市政府予以表彰奖励,排序后三名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取消当年评先资格。各办事处(镇)相应制定对社区和处直单位的考核奖惩办法,市直单位应制定严格的考核奖惩责任制,确保每项奖惩都落实到人。

六、有效增加城市综合管理经费投入

加大市级资金对城市综合管理的投入。市级财政确保每年土地收益金的一定比例用于城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维护费中用于城市维护投入的比例,主要用于补贴新增设施维护管养及全市性专项环境整治工作。道路停车收费、生活垃圾服务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额用于城市管理工作。单位内院、居民小区停车收费,主要用于小区道路与停车设施的维修管护。城市综合管理经费主要用于环卫作业、市政设施维护、景观灯光维护运行、排水疏捞作业、园林绿化养护等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临街建筑物业主单位要按照市城管委统一设计要求搞好亮化、美化和建筑物立面改造。

七、着力强化城市综合管理保障措施

(一)足额配臵城管执法队伍编制。依据国家、省有关规定,增加城管执法队伍编制,足额配臵城管执法队伍,缓解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与城管执法力量不足的矛盾。

(二)组建市容环境卫生监督员队伍。整合现有“门前四包”管理员、环卫局工作人员、市场中心工作人员及公益性岗位就业安臵人员,组建1000人左右的市容环境卫生监督员队伍,形成以城管执法队员为主体、以市容环境卫生监督员为补充、以公安干警(交警)为保障的“三位一体”城市综合管理市容督导队伍。市容环境卫生监督员以办事处为单位组建,负责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牵乱挂、乱贴乱画、乱穿马路、乱翻护栏、乱停乱靠、乱堆乱放、违法占道等轻微违法行为实施制止、劝导,协助城管执法队员和公安干警(交警)执法,罚没收入上缴财政,市财政局安排专项奖励资金对市容环境卫生监督员实行奖励。制定市容环境卫生监督员管理制度,加强指导和监管;各办事处、市城管办和市直相关单位应当加强对市容环境卫生监督员队伍的培训、管理和监督,并落实经费保障。城管、公安部门应组织相关执法人员与市容环境卫生监督员同步作息,支持其开展工作。选录一批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担任城管信息员,负责一定区域内的城管问题的发现与信息采集工作,及时将所采集的信息向市城管办汇报。

(三)强化城市综合管理执法社会治安的法律保障。市公安局要落实专门力量,强化城市综合管理社会治安工作,及时依法处臵阻碍城管执法案件,加大暴力抗法打击力度,为城市管理执法提供安全保 6

障。市人民法院对城市综合管理涉法涉诉案件要快审快结,提供相应法律保障。

(四)加快城市综合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制订《赤壁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实施办法》、《赤壁市城区尘土污染控制实施办法》、《赤壁市建筑物和构筑物外立面保洁管理规定》、《市直单位“门前四包”责任制》等规章制度。通过强化制度建设,重点解决乱停乱靠、乱吐乱扔、占道经营、渣土污染、违法建设等违法行为处罚规定不明、力度不够的问题,为城市综合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八、切实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宣传教育

(一)大力宣传城市综合管理政策法规。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多种途径,宣传城市综合管理政策法规和相关工作信息,开展“做讲文明、懂礼貌的赤壁人”活动,开展“爱我赤壁、清洁家园”活动,引导广大市民自觉维护城市环境,营造人人讲文明、爱卫生的社会氛围。印发《赤壁市城市管理“十讲十不准”》,规范市民文明卫生行为。通过经常性、多样化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市民关注、理解并支持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不断增强环境意识、公德意识。

(二)优化公共场所秩序。制定完善公共场所文明行为规范;加大路面执法力度,对乱扔乱吐、乱牵乱挂、乱贴乱画、乱穿马路、乱踩绿地、乱停乱靠、乱堆乱放、临街晾晒、违法占道、出店经营、公共场所抽烟等不文明陋习实施严管重罚,市属各媒体要开辟专栏,对不良行为,通过媒体曝光,开展讨论,提高认识,营造遵守社会公德、共塑城市形象的良好氛围。

(三)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综合管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周末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清理暴露垃圾、卫生死角,清洗交通护栏、公交站亭等城市公用设施;要求有条件的市直单位在院内开设洗车点,减少街头洗车点,负责本单位公务车及职工私家车清洗美容,做到脏车不出院门,杜绝脏车过市;组织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进乡村、进企业、进机关的“六进”活动;将文明城市管理知识,编印成地方教材,从小教育学生讲文明礼貌,争当文明城市管理宣传员;编印《赤壁市市民文明卫生行为规范》手册,发放给全体市民学习,提高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增强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自觉性。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要率先垂范,争当文明卫生城市创建的带头人。发动学生、共青团员、志愿者和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综合管理实践,增强城市综合管理的工作合力。

九、不断完善城市综合管理基础功能

(一)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指挥调度信息化水平。开展“智慧城管”建设,整合市区网格化资源和全市公安、国土规划、应急等信息化资源,运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尽快建成城乡互动、部门联动、信息共享、覆盖全市、高效运转的城市综合管理数字化监督指挥系统,形成巡查发现、投诉受理、协调督办、检查考评等多环节的封闭环式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实现城市综合管理指挥调度及时、准确、有效。

(二)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建筑垃圾集中处理的体系建设,确保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启动餐厨垃圾、建筑垃圾集中处理工作;新建一批垃圾转运站、公厕和环卫工人休息室;加大公厕管理力度,确保公厕设施完备,清

洁卫生,管理规范;购臵补充清扫保洁、垃圾收运作业装备,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环保化水平,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0%以上。

(三)提升城市亮化水平。加强路灯建设,消除主次干道路灯盲区,增设背街小巷路灯数量,杜绝有路无灯、有灯不亮和亮度不够现象,路灯亮化率达到98%以上。持续扩大景观灯光建设规模,提升“一河两岸”灯光档次;落实景观灯光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的“三同步”规定,建设楼宇景观灯光,营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夜景观;实行景观灯光运行智能监控管理,确保灯光运行效果。

十、切实解决城市综合管理突出问题

(一)集中治理暴露垃圾。实施精细化环卫作业,对建成区内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实行全覆盖清扫保洁,完善垃圾收运体系,加快垃圾清运速度,当日垃圾当日清运;消除暴露垃圾积存点,彻底消除街面垃圾池,所有居民小区(含街道居民)和专业市场生活垃圾归桶,住户与经营户(含流动摊贩)垃圾一律袋(桶)装,集中投放到小区(街道、市场)大垃圾桶中,再由物业公司(街道、市场)负责委托市环卫局将垃圾运至垃圾中转站;主次干道和公共场所适当配臵垃圾容器,实现5个月以内主次干道无暴露垃圾,今年内背街小巷无暴露垃圾,确保路面全天候干净整洁。实行人性化洒水、洗路及清洗交通护栏作业,夜间清洗道路、白天雾洒压尘,避免作业扰民和交通拥堵。积极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清洁工程,全面开展重点镇和城乡结合部的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村塆(街道)收集、镇(办)转运、集中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设,在集中居住的建制村(镇)建立农村村镇垃圾收集处理系统,逐步实现垃圾清运率100%。

(二)重点整治占道经营。以主次干道为重点,集中开展整治违法占道,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整治马路市场,3年内全面取缔露天集贸市场;从严控制流动摊贩,逐步消除沿街叫卖现象,做到摊贩归市。采取疏堵结合措施,引导夜市排档、烧烤摊点、早点摊位、车辆清洗(修理)等占道经营者退路入室,规范管理便民利民市场,一年内实现主次干道无违法占道、背街小巷违法占道有效控管、城市道路整洁通畅。

(三)联手整治渣土污染。严格执行《赤壁市城区尘土污染控制实施办法》的规定,建立“准入许可、源头专控、运输专线、消纳专点、管理专责”的散装物料和渣土管理工作机制;强化工地、路面、车辆、企业四个环节监管,督促施工经营单位对建筑工地和散料货场进出口道路实施硬化,设臵冲洗设施,凡未实施全封闭、车身和车轮带泥的渣土运输车一律不得驶出工地;从重处罚渣土和散装物料运输超高、超载及洒漏等污染环境行为;实行渣土和散物料运载车辆改装验收制度和准运证制度,严厉打击无证运输行为,对工地堆土、裸土实施全面覆盖;临街施工必须设臵密闭护栏(围墙),杜绝渣土外泄污染街面。规范施工挡板设臵,定时清洗,及时更换破损挡板;加强检查考核,对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单位责令停工整改并从重处罚。加大建城区黄土裸露地面绿化覆盖或硬化覆盖力度,实现建城区无裸露黄土目标,从源头上堵住尘土发生。

(四)大力整治广告招牌。根据《湖北省户外广告管理实施办法》拆除违规、超期、低档以及设臵不规范的户外广告,全面清除楼体墙面广告,逐步消除立柱(跨街拱门)广告,按照减量提档原则,严格

户外广告审批,逐步减少楼顶广告、车体广告,提高广告设臵档次;禁止设臵电杆广告和布标条幅;整治规范施工围挡广告,限制利用施工围挡发布商业广告;加大公益广告设臵力度,主要公共场所公益性广告数量达到广告总数的20%以上。全方位整治门面招牌,落实门面招牌备案制,2012年完成2条主干道门面招牌整治,2013年完成全市主次干道沿线门面招牌整治,2014年向背街小巷延伸,实现一店一牌、规范一致。

(五)整治美化房屋立面。3年内完成主次干道临街建筑屋顶、墙面的集中整治,清洗、粉刷、整饰、美化房屋立面,拆除乱搭乱盖的阳台、无烟灶台和窗户防盗网,清洁卷闸门,规范设臵雨阳篷和空调外机;整治立面“三乱”,设臵社区信息栏满足市民需求,严厉打击乱贴小广告、乱发小名片和制造“三乱”的违法行为。

(六)提升道路管养水平。加大破损路桥设施维护修复力度,对全市建城区的道路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修复破损道路,消除渣土路,填补积水路面。2年内对全市所有的老旧人行道进行翻修,在人行道较宽处适当增设机动车停车泊位;加大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力度,确保完好通畅;清理“绊脚桩”,解决市民反映强烈的行路难问题。加强井盖管理,对道路窨井逐一编号登记,并在井内设臵标识;及时更换破损井盖、补齐缺失井盖。清理规范全市路名牌、公交站牌、交通指示牌,确保设臵规范。

(七)大力整治违法建设。坚持“属地负责、部门监管、强化控违、强力拆违”的原则,从源头上控制违法建筑,完善查控机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新增违法建设及时查处率达到

100%;集中开展主次干道、城市出入口道路沿线等重点部位违法建筑专项整治工作,有序拆除存量违法建设;实行严格查控违法建筑责任制,对查控、拆除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格追责。建立控违举报机制,对举报人给予适当奖励。

(八)改善窗口地带市容环境。加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高速公路出入口、景区景点等窗口地带的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治理乱丢垃圾、乱摆摊点、乱停乱靠、乱贴广告等问题;对公交站点加强环境卫生管理,规范设臵和定期清洁公交站牌、广告牌,拆除失去功能的站牌,6个月内实现窗口部位环境卫生状况好转,一年内实现根本性变化,做到市容整洁、秩序良好、优美和谐。

(九)有效治理城区道路拥堵。合理设臵城区停车场,加强停车泊位管理,实行停车收费制度,支持和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小区停车设施对外有偿开放,逐渐将老城区的物流批发企业和客车站场搬迁到城市郊区,从严控制客运车辆和大货车进城,从根本上减轻老城区交通压力和拥堵。优化交通组织,加大对重要路段、主要堵点的交通疏导力度;实行人车各行其道,人走人行道,严禁机动车辆在人行道上行使与违序停放,综合整治车辆违章占道、违禁行驶、行人不走斑马线乱穿马路等“顽症”,对机动车闯红灯、违停等交通违法行为实施严管重罚;合理设臵或者减少设臵交通护栏,规范标志标牌标线;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加大对摩托车、电动车、三轮车整治力度,从严控制摩托车,引进建立便民自行车系统,在城区逐步用自行车代替摩托车,确保交通秩序良好;加大“黑车”、“黑的”整治力度,打击非法营运,净化营运市场。

(十)提升园林绿化水平。实施拆墙透绿工程,推进道路、建筑物墙体立体绿化;加快城市公园建设,加快丰财山、龙翔山公园和砂子岭城市公园建设速度,在主、次干道建设园林小景,增加城市绿地,对老城区绿化实施提档升级,达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的绿化标准。加强城市道路绿化、公园的养护管理工作,维护道路绿带栏、街头小游园绿化设施及公园内的园林设施;适时补栽植物花卉,加强植物病虫害防治及修剪整形;重大活动期间,在重要部位设臵绿化扎景,打造生机盎然的街头景观。

(十一)保护城市水域生态环境。严禁填湖(塘)造地,加大城中湖(塘)保护治理力度,通过实施截污、清淤、植树、拆违、岸线稳固、生态修复,进一步提升城中湖泊周边环境水平,充分发挥湖泊生态功能效益,使城中湖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和彰显城市特色的自然景观;加强城区内河道、湖泊水面及岸坡整治,确保水面无飘浮垃圾,岸坡无垃圾杂物;加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力度。

(十二)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加强企业烟尘排放管理与监控,对排放不达标的高污染企业逐渐关闭。综合整治重点区域工业废气,控制扬尘污染。治理废气污染,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公交车和出租车逐渐改为天燃气车。加强餐饮油烟噪声污染防治,对居民区餐饮业实施综合整治。

(十三)整治规范空中管线。对市区主要干道的管线进行整理,具备入地条件全部入地,不具备入地条件的进行整理包装、整饰一新;新建道路电力、信息管线要求尽量入地,并预留过街管孔和支管接口。

(十四)管理维护城市公共设施。对路名牌、休闲椅、雕塑、地桩、亭棚、强弱电设备等市政配套设施,进行及时清洗翻修和维护。新建道路原则上不得占道设臵配电柜等配套设施,既有道路配套设施逐步改造入地或者实施遮挡美化。对破损失去使用功能的电话桩、路牌等设施及时拆除。

(十五)加强“五小”规范管理。对“五小”(小餐馆、小网吧、小修车店、小歌舞厅、小旅馆)进行拉网式排查,依法取缔无证经营,基本条件未达标的一律停业整改,不具备经营条件的依法关停并转,对违规行为及时依法处理。

(十六)建立便民自行车系统。发动社会参与,2013年引进便民自行车运营企业,并视实际需求逐步增设站点、提高服务水平,缓解市民出行难。所有新、改建市政道路工程一律按规划实施非机动车道;完善既有道路非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交通标线,解决自行车与机动车之间的路权混乱、机非冲突、相互干扰等安全隐患。

第三篇:中共吕梁市委 吕梁市人民政府

中共吕梁市委 吕梁市人民政府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实施吕梁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 机构改革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吕梁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吕发〔2014〕10号,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市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在2014年10月底完成,职能转变任务在3—5年内完成。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事关重大、任务艰巨,需统一部署、突出重点、分步推进。为确保《方案》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实施《方案》任务分工和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2014 年完成的任务

(一)关于政府职能转变。

1.做好国务院、省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工作。(市编办牵头,省政府公布取消和下放后3个月内完成)

2.进一步清理核实市本级现有行政审批事项底数。包括清理行政审批项目目录以外“红头文件”设定的具有审批性质的事项,同时做好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清理工作。(市编办牵头,省审改办清理结束后启动)3.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重点取消以部门“红头文件”等形式对公民、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进行限制性规定的审批事项和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登记、年检、年审、监制、认定等管理措施。将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县级管理更方便有效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下放;将凡法律法规规定市、县两级均可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原则上下放。市政府各部门要制定出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形成工作机制。(市编办牵头)

4.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规范,继续优化审批流程,并向社会公开。制订《市政府行政审批事项业务手册》(范本),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规范行政审批服务,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严格规范行政审批裁量权,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市编办牵头,省审改办制定出省级《手册》后启动)

5.继续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改革。继续推进部门审批职能向行政审批科集中,各部门行政审批科向市政务大厅集中,行政审批事项进大厅到位,行政审批授权大厅窗口到位,努力构建“审管分离、权责挂钩”和“审批一条龙、服务一站式”的行政审批新机制,真正做到“一口进出、闭环运行、高效快捷、方便群众”。要强化监督机制,确保“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工作落到实处。政府各部门要结合“两集中、两到位”审批权集中到行政审批科,制定出台内设科室职责调整方案和运行机制,改变“以审代管”的传统模式,切实转变职能,达到“宽进严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目的。(市政务大厅牵头,市监察局、市编办会同)

6.严控新设行政许可事项,防止边减边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政府规章和各类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市政府法制办牵头,市政府清理政府规章和各类规范性文件工作在2014年底前完成)

7.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修订市级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进一步加大投资审批相关事项下放力度。积极探索实施民间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支持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和金融、电信运营、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领域。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能源开发和转型综改重大项目。规范项目核准前置条件,对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没有明确规定作为项目核准前置条件的审批手续,一律放在核准后、开工前完成。进一步简化项目核准审查内容,提高审批效率。(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省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公布后启动)

8.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审批平台,修订方便快捷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管理流程图,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管理机制。(市政务大厅牵头)

9.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推行公司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取消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制,放宽公司注册资本和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实行企业年检改年报制度和市场主体信用公布制度。根据国家统一安排逐步实行“先照后证”登记办法。(市工商局牵头)

10.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取缔各级政府及部门(单位)私自设立的收费项目,取缔煤炭、教育、公路等领域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乱摊派;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清理规范情况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同时,开展清理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整治工作。(市财政局牵头,市发展和改革委(物价局)、市监察局会同完成,2014年底前完成专项整治工作,适时公布清理规范结果)

11.开展评比达标表彰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清理不按程序申报,擅自开展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清理取消以各种业务考核、检查、评比为名,变相开展的表彰活动;清理取消重复评比的事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2014年底前公布清理规范结果)

12.开展社会组织规范管理专项整治工作。规范社会组织运作方式,加强对中介机构监管,建立社会组织常态管理机制,规范社会组织收费事项。(市民政局牵头,2014年底前完成清理工作)

13.对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实行民政部门直接登记制度,依法加强登记审查和监督管理。(市民政局牵头)

14.积极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强化行业自律,使其真正成为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主体。(市民政局牵头,2014 年底前提出脱沟方案,同时试点一业多会)

15.根据省里的决策部署延长一批年检、年审事项的审验周期。(市编办牵头)

16.改进和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服务,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体系,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机制,加快形成公共服务供给新模式。(市财政局牵头)

17.积极探索取消行政审批的事项后续监督办法和配套措施。对取消的审批事项,特别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定操作性强的监管办法和措施,进一步加强事中检查和事后稽查;对下放的审批事项,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的原则进行规范,防止出现监管职能缺位或不到位。(市监察局牵头,市政府法制办会同完成)

18.加强行政审批权力运行制约监督。强化部门内部制约监督机制,明确责任人和时限,探索推行审批与监管分离的行政审批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强化电子监察,实时全程监控运行情况,实现可视、可控、可追溯;强化审批全过程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各界监督。2014年底前,对各部门监督制度和运行情况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同时监督检查县级政府衔接省、市政府取消下放审批事项工作情况。(市监察局牵头,市政府法制办会同完成)

19.研究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深化和加强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规范预审程序,消除体外循环。着力解决审批标准科学性不足、联合审批标准制定面临法规和技术障碍、实质性联合审批缺乏制度和体制支撑等问题,为标准化建设夯实基础。筹备成立由法律专家、社会问题专家、行政体制改革专家等各方面人士组成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以加强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业务指导。专家咨询委员会参加“第三方”评估工作,重点对改革过程中存在不同意见的拟取消或者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详细评估论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市编办牵头)

20.探索行政审批事后监管模式。重点探索取消行政审批事项的事后监督工作新思路,创新事后监督管理模式。探索能够弥补现行管理体制不足,提升事后监督工作绩效,充分发挥事后监督职能作用的行政审批管理模式。市政府各部门要提出本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办法,并形成机制,切实转变职能。(市编办牵头)

(二)关于机构和职责整合。

21.制定印发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文化局(市版权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委员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厅、市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工作部门“三定”规定。(市编办牵头,2014年10月底前完成)

22.制定印发机构改革中涉及市政府有关部门机构编制调整的通知。(市编办牵头,2014年10月底前完成)

23.减少、调整一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事项。(市编办牵头,2014年底前完成)

24.做好省以下工商、质监管理体制调整工作。(市编办牵头,各县市政府、市工商局、市质监局等有关部门会同。2014年10月底前完成)

25.市政府各部门加强自身改革,大力推进本部门、本系统改革。(各部门分别负责,2014年底前按照《方案》精神和职能转变要求,提出加强自身改革和推进本系统改革的具体措施)

二、2015年完成的任务

(一)关于政府职能转变。

1.做好国务院、省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工作。(市编办牵头,省政府公布取消和下放后3个月内完成)

2.继续清理核实现有行政审批事项底数。公布核实后的市本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市编办牵头2015年6底前完成。)

3.实行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动态管理制度。对行政审批事项目录进行动态调整,定期向社会公告,广泛接受监督。今后,凡未列入目录的行政审批事项不得实施。(市编办牵头)

4.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市编办牵头)

5.继续规范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制定印发《市政府行政审批事项业务手册》(范本)(。市编办牵头,2015年底完成。)

6.继续强化监督机制,推动“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工作落到实处。牵头(市政务大厅牵头,市监察局、市编办会同)

7.公布市政府各部门权力清单。(市编办、市政府法制办共同 , 2015 年底前完成)

8.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修订市级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继续缩小审批、核准、备案范围,切实落实企业和个人投资自主权。(市发展和改革委牵头,2015年6月前完成)

9.继续探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管理机制。(市政务大厅牵头)

l0.继续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逐步推行先照后证登记。(市工商局牵头)

11.基本完成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公布并组织实施。(市财政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分别牵头,2015 年6月底完成)

12.做好省政府下放给市县政府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审批和资金分配承接工作。(市财政局牵头,省政府下放后3个月内完成。)13.调整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将适合县级管理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审批和资金分配工作下放给县级政府,相应加强财政、审计监督。(市财政局牵头)

14.全面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探索一业多会,引入竞争机制。(市民政局牵头)

15.出台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实施方案。(市公安局牵头,省方案出台后3个月内完成并组织实施)

16.出台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实施方案。(市发展和改革委牵头,市质监局会同,省出台实施方案后3个月内提出方案,并组织实施)

17.推动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逐步纳入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市发展和改革委牵头,省出台实施方案后3个月内提出方案并组织实施)

18.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市财政局牵头,省出台措施后3个月内提出方案并组织实施)

19.继续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体系,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机制。(市财政局牵头)

20.健全依法行政的制度体系,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市政府法制办牵头,省出台落实方案后3个月内提出方案并组织实施)

21.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建立决策后评估和纠错制度。(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市政府法制办会同,省出台措施后3个月内提出方案并组织实施)

22.深化政务公开,推进行政权力行使依据、过程、结果公开。建立健全各项监督制度,让人民监督权力。强化行政问责,严格责任追究。(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法制办、市监察局分别牵头,省出台方案后 3个月内完成方案并组织实施)

23.继续研究探索取消审批的事项后续监督办法和配套措施。(市监察局牵头,市政府法制办会同完成)

24.继续加强行政审批权力运行制约监督。(市监察局牵头,市政府法制办会同完成)

25.继续深入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研究。(市编办牵头)

26.继续探索行政审批事后监管模式。(市编办牵头)

(二)关于机构和职责整合。

27.整合房屋登记、林地(草原)登记、土地登记等不动产登记职责。(市编办牵头,2015年6月底前完成)28.对应省政府部门调整修订市政府部门“三定”规定,调整充实发展规划制订、经济发展趋势研判、制度机制设计、全局性事项统筹管理、体制改革统筹协调等职能,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市编办牵头,2015年底前完成)29.减少、调整一批部门间职责交叉和分散事项。(市编办牵头,2015 年底前完成)

30.实施和完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市国土局牵头,市住建局、市房产局等有关部门会同,2015年底前出台不动产登记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

31.整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职责等。(市编办牵头,省政府要求时间内完成)

三、2016 年完成的任务

(一)关于政府职能转变。

1.做好国务院、省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工作。(市编办牵头,省政府公布取消和下放后3个月内完成)

2.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基本完成取消和下放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物品的许可事项、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取消资质资格许可事项工作,相应加强监督管理。(市编办牵头,2016年底前完成)

3.取消市政府各部门对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水平评价的事项。条件成熟的,逐步改由有关行业协会、学会具体认定。相应加强监督管理。(市编办牵头,2016年底前完成)

4.继续强化监督机制,基本达到“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工作指标。(市政务大厅牵头,2016年底前完成)5.基本完成投资体制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最大限度地缩小审批、核准、备案范围,确立企业和个人投资的主体地位。(市发展和改革委牵头,2016年底前完成)

6.基本形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快捷高效的,机制。(市政务大厅牵头,2016年底前完成)

7.基本建立起标准明确、程序严密、运作规范、制.约有效、权责分明的行政审批流程。(市编办牵头,市监察局会同,2016年底前完成)

8.基本完成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先照后证,实现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市工商局牵头,2016年底前完成)9.基本完成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出台实行一业多会的具体办法。(市民政局牵头,2016年底前完成)10.健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推动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市民政局牵头,2016年全面实施)

11。实施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市公安局牵头。2016年全面实施)

12.实施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市发展和改革委牵头,市质监局等有关部门配合。2016 年全面组织实施)

13.继续推动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市发展和改革委牵头,省出台实施方案后3个月内提出方案并组织实施)

14.基本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体系。(市财政局牵头)

15.基本形成取消审批的事项后续监督办法和配套措施。(市监察局牵头,市政府法制办会同完成)

16.基本形成行政审批权力运行制约监督。(市监察局牵头,市政府法制办会同完成)

17.基本形成行政审批标准化措施。(市编办牵头)

18.基本形成有效的行政审批事后监管模式。(市编办牵头)

(二)关于机构和职责整合。

19.减少、调整一批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事项。(市编办牵头,2016年底前完成)

20.清理整顿和整合现有行政执法队伍。(市编办牵头,市政府法制办等部门会同,2016年底前完成市级行政执法队伍的清理整顿工作)

21.积极探索综合能源管理机构改革,逐步建立安全、可靠、高效、环保的能源综合管理体系。(市发展和改革委牵头,2016年6月底前提出改革方案)

22.研究探索工业领域行业管理机构深化改革问题。(市经济和信息委牵头,2016年6月底前提出改革方案)

四、2017年完成的任务

1.基本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市发展和改革委牵头,2017 年底前完成)' 2.基本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市民政局牵头,2017年底前完成)

3.基本形成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市编办牵头,市民政局会同,2017年底前完成)

4.基本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市编办牵头,2017年底前完成)

五、工作要求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是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实现全市转型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狠抓落实,确保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方案》落实工作,深刻丛识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各项改革要求,将落实《方案》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主要领导亲自负责,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以更大力度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加快推进职能转变,确保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明确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各部门要立即建立落实《方案》的工作机制,按照任务分工,制订详细工作方案,倒排时间,分解任务,责任到人,确保按要求完成任务。涉及多个部一门的,牵头部门要负总责,其他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支持。

(三)统筹兼顾,逐项抓好落实。要按时完成新组建部门的“三定”工作。“三定”规定要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落实职能转变要求,综合设置内设机构,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各部门要把职能转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该取消的必须取消,该下放的必须下放,该整合的必须整合,真正做到向市场、社会放权,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在放权的同时,要切实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严格依法监管,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

(四)加强督查,务求取得实效。市政府办公厅负责《方案》落实工作的统筹协调、跟踪了解、督促检查、汇总情况,提出工作意见建议。市政府办公厅将对各部门落实分工情况组织专项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改革措施逐一落实到位,以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取信于民,树立市政府良好形象。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10月29日

第四篇:中共中山市委中山市人民政府

中共中山市委 中山市人民政府

关于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委„2009‟1号

(2009年1月14日)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和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努力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坚定信心

1.正确认识当前形势。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国家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确保今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各级党委和政府既要认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又要看到蕴藏着的发展机遇,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的重要部署上来,进一步明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工作思路,坚定信心,团结一致,沉着应对。

2.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加快整合发改、统计、经贸、外经贸、海关等部门的经济运行数据,建立统一的经济运行监测平台。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生产要素的监测分析,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态势和发展动向,针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前瞻性预测预警,及时研判形势,解决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3.健全服务企业机制。调整充实经济工作服务队的职能,深入基层和企业,及时发现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健全各级党政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市党政领导每人挂钩联系1至2家产值超10亿元的重点企业和出口超1亿美元的外贸企业,定期到企业调查研究,协调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各镇区党政领导要做好对辖区内重点企业和优质企业的跟踪服务。

二、加大投资力度

4.推进重大项目建设。2009年组织投入200亿元,加快建设一批重大项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促进社会民生科学发展。深化建设项目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筹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创新“3〃28”招商洽谈会的招商引资方式,通过项目融资、股权招商等形式,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资金密度大、产业链条长的大项目。

5.启动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通过多种融资手段,整合市内土地资源,建设产业聚集区,鼓励优势企业有序地向产业聚集区进行扩张性转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

三、扩大消费需求

6.努力提高市民消费能力。在全市建立起统一、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7.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推进文化名城建设,加快孙中山文化、历史文化等八大文化工程建设步伐。更新改造中山温泉宾馆,引导资金开发海上温泉项目。推进长堤路和凤鸣路片区改造工程,打造城市商贸旅游景区,提升中心城区的商业消费氛围。加快小榄镇、东区、火炬开发区中心商务区和轻轨沿线站点商贸功能区建设,完善消费环境,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8.鼓励市民进行住房消费。进一步加快廉租房规划建设。放宽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支持银行按揭转公积金贷款。适当降低二手房交易费用,鼓励扶持二手房交易。合理调整房地产开发工程保证金,不断改善预售款管理办法,扶持房地产业

健康发展。

四、鼓励扩大出口

9.扶持出口贸易转型升级。扶持加工贸易企业加强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增强加工贸易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优化企业出口结构,扶持扩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品牌产品和优势特色产品出口。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市场,扶持企业参加市组织的国内外市场拓展活动,积极开拓东盟、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

10.引导企业降低出口风险。引导出口企业使用出口信用保险工具降低收汇风险,避免出口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对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反补贴等各种贸易壁垒给予法律指导。

五、加快改革创新

11.积极鼓励产业优化升级。调整充实产业扶持资金,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增设省市共建基地专项资金、市镇共建先进制造业基地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利用三旧资源发展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节能减排等专项资金,引导和扶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2.大力扶持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探索建立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机制,设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风险资金,以股权投资的形式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建立健全股权投资退出机制,科技创新风险资金通过出售股权实现资金的循环滚动使用。

13.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专项资金,对合作担保机构按照其年日均担保金额给予一定的补贴,对受保企业提供贴息扶持。支持担保机构开展互助性担保业务,按照信用担保机构为本市中小企业担保的资金比重,给予风险准备金补助。积极试办“多户联保、逐年授信、动态调整、周转使用”的中小企业联保贷款业务,稳步扩大担保中小企业的授信额度。

14.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有效实现方式,引导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利用农村集体建设流转土地使用证抵押贷款进行信用担保。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采取发债融资、租赁融资、信托融资、基金融资等多种形式实现直接融资。

15.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加强与大型产权交易市场的合作,扶持市内中小企业进入产权交易市场开展企业并购、股权转让、企业租赁、资产出售等资产处理活动。推动产权交易市场为科技成果、科技企业提供产权交易、债权转让和股权融资等服务,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16.全面开展土地预征预控。把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用好园地、25度以下山坡地可作为耕地补充后备资源的政策,抓紧做好相关地类的统计、调整和上报工作。不断完善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进一步优化项目立项、招标等程序,认真落实征地拆迁补偿标准,按时完成项目建设用地和土地储备任务,确保市的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17.积极盘活闲臵公有资产。全面开展清查闲臵公有资产工作,公开拍卖一批闲臵资产,将有效资产注入市属重点集团用于增大资本金。调整充实市属集团公司的职能,优化集团公司的资本结构,储备一批土地和物业,增强公司的融资能力,满足市属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生产性项目的融资需求。

18.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各部门各镇区要同心协力,各司其职,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市直各部门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集中资源支持经济发展。财政部门和市属集团公司要积极运筹,组织好资金投入;发改、经贸、外经等部门和各镇区要采取有力措施,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经济建设,确保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第五篇:中共龙岩市委办公室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共龙岩市委办公室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参加福建省科协第十一届学术年会(龙岩)

开幕式暨大会特邀报告会的通知

岩委办发明电[2011]102号

市直各有关单位、企业:

福建省科协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将于9月14日~16日在我市举办,经市委、市政府和省科协商议,市四套班子有关领导和市直有关部门、有关企业人员参加学术年会开幕式暨大会特邀报告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地点

2011年9月14日(星期三)上午8:30,在龙岩人民会堂。

二、参加对象

1、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市四套班子分管(联系)领导;

2、市直各有关单位和相关企业(具体名单见附件)。

三、会议议程

(一)开幕式

1、市领导致辞;

2、省科协领导致辞;

3、省领导讲话;

4、颁发第八届福建省科技工作者优秀建议奖、第十八届福建省运盛青年科技奖、第三届福建省紫金科技创新奖。

(二)特邀报告会

1、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第四军医大学校长、院士樊代明作《三千年生命科学的进与退》专题报告;

2、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作《生物质能

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人类能源危机探索可再生新能源》专题报告;

3、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作《提升设计能力,促进转型升级》专题报告。

四、有关事项

1、凭票入场。请各有关单位9月9日上午下班前派人到指定地点领取座位票。(1)市委各工作部门,市人大和市政协各委、室,以及各人民团体与会人员的座位票请到市委办秘书三科领票(联系电话:2323175);(2)其他与会人员的座位票请到市政府办科教文卫科领票(联系电话:3293810、3293812)。

2、请全体与会人员凭票于9月14日上午8:15前入场完毕。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做好会场准备工作。

3、会议期间,请市公安局做好会场周边交通疏导、安全保卫;请电力部门保障供电。

4、请市效能办派员督察各单位出席会议情况和会场秩序。

5、请福建日报社、省广播影视集团驻岩记者站,闽西日报社、龙岩电视台、龙岩人民广播电台、龙岩通联站派记者做好报道工作。

附件:参会单位名单

中共龙岩市委办公室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9月 日

附件:

参会单位名单

1、市纪委,市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综治办、610办、政研室、台办、编办、市直机关党工委、教育工委、农办、文明办、老干部局、信访局、党校、党史研究室、档案局、机要局、保密局、讲师团;

2、市人大办公室、研究室、教科文卫委;

3、市政府办、龙岩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发改委、经贸委、财政局、人事局、监察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城乡规划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兽医水产局、外经局、科技局、教育局、文化与出版局、广电局、卫生局、体育局、人口和计生委、环保局、旅游局、粮食局、审计局、统计局、民宗局、外事侨务办,老区与扶贫办、国资委、人防办、安监局、交战办、法制办、机关事务管理局、协作办、煤管局、中心市场筹建处、森林公安局,市行政服务中心、效能办;

4、市政协办、提案委、经济委、教科文卫体委;

5、市总工会、团市委、妇联、文联、记协、社科联、侨联、台联、残联、老龄办、计生协、关工委、老促会、老体协、贸促会;

民革、民盟、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民建龙岩市委会,市工商联;

6、市方志办、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古田会议纪念馆、新华发

行(集团)公司龙岩分公司、供销社、项目开发中心、数字办、工程咨询中心、铁路建设办、房改办、公路局、库区移民开发局、地震局、农科所、梅花山自然保护管理局、城建监察支队、土地监察支队、路桥投资公司、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龙岩管理分公司、永武高速公路公司、双永高速公路公司;

7、市国家安全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烟草局、电业局、邮政局、无线电管理局、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公路稽征处、气象局、水文局、龙岩调查队,市人行、银监分局、工行、农行、农发行、建行、中行、兴业银行、福建海峡银行、邮储银行、人民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信用联社龙岩办事处;

8、龙岩学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电大龙岩分校、龙岩一中、龙岩高级中学、农校、财校、卫校、龙岩技师学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第一医院、第二医院;

9、福建日报社、省广播影视集团驻岩记者站,闽西日报社、龙岩电视台、龙岩人民广播电台、龙岩通联站;

10、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棉花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万安溪水力发电公司、福建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核工业二九五大队党委、冶金地质总局二局三队、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福建省121煤田地质勘探队、龙岩煤机厂、中石化龙岩分公司、电信龙岩分公司、移动龙岩分公司、联通龙岩分公司,工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下载中共赤壁市委 赤壁市人民政府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赤壁市委 赤壁市人民政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