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
珠字„2010‟12号
中共珠海市委 珠海市人民政府 关于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
(2010年8月24日)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和《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党的十七大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
发展大繁荣,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作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为我市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强市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顺应时代要求,把握发展机遇,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从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和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相比,珠海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不适应,与经济特区所承载的使命和责任不适应,与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不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适应。今后10年,是珠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城市以格局定高下、以功能看强弱、以生态显魅力、以文化论输赢。建设文化强市、全面提升珠海文化软实力,是增强珠海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珠海文化品位、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增强珠海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也是珠海在新一轮竞争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和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必然选择。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紧密结合珠海实际,充分发挥珠海移民城市的活力、生态城市的魅力、开放城市的-2-
集聚力、特区城市的创造力,按照建设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城市定位和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争当科学发展示范市的目标要求,坚持经济、自然、人文协调发展,立足珠中江、珠深穗、珠港澳区域发展谋划珠海文化发展,集中资源、突出重点,力争在文化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实现突破。高度重视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挖掘和利用,形成珠海的人文特色;大力推动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培养文化内在的清新气质;加快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树立良好和富有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形象;着力促进文化与科技的紧密结合,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以节庆为亮点,培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形成浓厚的社会文化氛围;积极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动文化惠民;建设开放型文化形态,打造粤港澳乃至全国性的文化交流平台;创新文化发展体制机制,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和创造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构筑区域文化人才高地。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形成合力,培养以生态文明为方向,与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使珠海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广东建设文化强省中占有重要地位,走在全省文化发展前列。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人心;一批现代化、标志性的重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化产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居珠江三角洲地区领先水平,珠海成为南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体制改革窗口
和试验区。
到2020年,城市文明程度、公民文化素质显著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全社会,各项指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城市文化特色和文化个性进一步凸显,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成为珠海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9%。形成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力强、文化产品创造力强、文化交流合作辐射力强、文化高端人才聚集力强的崭新文化发展格局,建成具有深厚历史内涵、浓郁地方特色、强烈时代气息、多元文化兼容、极具竞争力的文化强市,成为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名城”和“创意之都”。
二、树立具有珠海特色的城市文化形象
(一)保护开发历史文化资源。
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抓手,加强对古遗址、古建筑、名人故居、古镇、古村落等重点文物的有效保护,申报一批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和文物保护单位。加大对水上婚嫁、装泥鱼、鹤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建立市、区、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机构,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支持斗门区等争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力度,结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创建工作,每年安排1000万元文保专项经费。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普查,重点挖掘珠海沙丘遗址、摩崖石刻、海上丝绸之路、近代工商业、现代工业遗址等领域的历史文化遗存。加强历史文化领域理论研究,深入挖掘珠海海洋文化、留学文化、重商文化、特区文化等方面的内涵,大力宣传容-4-
闳等一批代表珠海文化形象的历史人物,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文化研究中心,建设中国留学博物馆。
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历史文化普及宣传,将珠海历史人文资源中蕴含的爱国重教、务实创新等文化财富作为联系城市各个阶层的精神纽带,在全社会构建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增强市民精神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做好苏兆征、容闳等一批具有历史性、代表性名人故居、历史建筑的修缮和对外开放工作,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和旅游景观,增强珠海城市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二)培育特区人文精神。
弘扬特区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大力弘扬“开放兼容、务实创新”的特区精神,推动特区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全社会广泛宣传道德模范、劳动模范、英雄人物等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实施品德培育、精品供给、环境净化、心理护卫四大工程,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推广“红色夏令营”、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等,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
树立城市理想。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和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在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理想、信念、价值观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志存高远、思想统一、目标明确、脚踏实地为实现城市理想而打拼的社会风气,提振社会各界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动力,为特区新一轮大发展提供精神文化动力。
(三)打造学习型城市。
深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制度,推广
党员领导干部读书会制度,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标兵”主题读书活动,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继续办好珠海文化大讲堂,扩大珠海电视讲坛、社科普及周、企业论坛、校园论坛、社区论坛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办好“珠海读书月”,加快“农家书屋”、“流动书屋”建设,在全社会培育爱学习、会学习的良好风尚。
繁荣社科理论研究。加强珠海历史文化、中西文化交流、留学文化、粤港澳合作、生态文明建设、特区发展和建设等特色领域的研究,推出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力度,社会科学研究和奖励经费由原来的50万元增加到100万元。打造“珠澳文化论坛”、留学文化国际研讨会等一批高水平的社科论坛品牌,促进社科理论成果交流常态化、制度化。办好“社会科学普及周”,扩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社会影响。引进吸纳一批高水平社科领军人物和青年人才,发挥思想库与智囊团作用。以驻珠高校为依托,扶持成立一批理论与应用对策的研究中心。加强对学术社团、民间研究机构的扶持和管理。培育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
(四)建设文明和谐城市。
培育社会文明风尚。围绕创建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着力把珠海建设成为清洁、安全、优美和幸福的城市。
倡导绿色环保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的文化品位,-6-
实施“清、和、美”工程,推进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学校和绿道网建设,开展“生态文明”、“低碳生活”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五)擦亮文化活动品牌。
以节庆活动为抓手,擦亮城市活动特色品牌。努力提升民间艺术大巡游、珠海文化大讲堂、珠海合唱节、金秋艺术节、珠海读书月、滨海之声音乐会、青少儿艺术花会等公共文化活动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以举办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国际赛车节、珠海国际龙舟邀请赛、珠海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珠海沙滩音乐派对等活动为契机,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培育城市的国际化气质。
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以文化先进区、文化先进镇(街道)、文化先进村(社区)等创建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文化普及工作,支持香洲等区申报全国文化先进区。大力繁荣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机关文化。围绕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重要节庆、重大事件开展主题文化活动。抓好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展览到基层活动。面向基层开展公共文化流动服务,建设覆盖城乡的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流动美术馆、流动演出服务网,促进城市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
三、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加大财政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将市、区两级政府每年出资400万元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政策延续至2013年。到2015年,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健全,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
施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市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全部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行政村(社区)全部按“五个有”标准建成文化设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点覆盖到每个行政村;广播电视全面实现户户通,农村电影实现全覆盖。到2020年,区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全部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省特级文化站标准。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进一步优化,并逐步向自然村延伸,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1200平方米,城市建成“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建成“十里文化圈”,成为珠江口西岸公共文化建设示范区。
(二)加快推进重大文化工程建设。
加快推进珠海歌剧院、市博物馆、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市文化馆、十字门中央商务区音乐厅建设,规划建设香洲文化中心、西部城区文化艺术中心、珠海购书中心、珠海广播电视台二期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到2015年,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在布局、数量和规模上与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相适应,全面树立珠海城市文化形象。
(三)实施文艺精品工程。
实施精品战略,推进内容创新,努力形成具有珠海风格、珠海气派、珠海特色的文艺精品生产高地。建立文艺精品创作激励机制,保留政府“渔女奖”,增设“苏曼殊诗歌奖”、“古元美术奖”,将文艺创作扶持和奖励资金由每年400万元增至600万元,重点支持文学、戏剧、曲艺、舞蹈、音乐、美术、书法、摄影等艺术门类的创作生产,优先扶持代表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以及具有示范性、导向性的重点文艺项目,每年推出一批具有全国影-8-
响的精品力作;组织优秀作品参加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文华奖、群星奖、金钟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评选,组织优秀队伍参加全国重大艺术活动和比赛等。恢复珠海画院,引进知名文艺家在珠海设立创作室和流动工作站。
(四)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进行文化鉴赏、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参与文化活动和文化创作等基本文化需求。加大对基层和弱势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力度,努力实现全市城乡居民文化服务基本均等化。加快数字图书馆及自助图书馆规划建设,将市图书馆图书采购专项经费由每年300万元增至500万元。到2015年,实现全市人均拥有1.2册以上公共藏书、每月观看1场以上电影、每季度观赏1场以上文艺演出、每半年参与1次以上群众文化活动和参观1个以上文化展览的目标。到2020年,建立起与群众需求相适应的充裕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
四、打造区域性的文化产业高地
(一)科学谋划产业发展格局。
加强对全市文化产业的统一规划和布局。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实施错位发展,形成各区文化产业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横琴新区规划建设“横琴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实验园”;香洲区注重引入和培育发展原创、研发等高端文化产业,打造“香洲文化服务”品牌;金湾区积极探索发展国际航空文化创意产业,打造“航空文化”品牌和建设文化产品制造基地;斗门区加快推进珠海影视文化产业基地项目规划建设,结合斗门北部生态园规划建
设,打造“文化+旅游”品牌;高新区发挥高新科技优势,重点发展动漫网游、数字娱乐等行业,积极推进金山、巨人网游研发中心、南方(珠海)数字内容产业基地建设,走出一条“文化+科技”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打造“创意唐家”品牌;高栏港经济区以海泉湾温泉度假区和游艇产业为依托,发展文化娱乐休闲产业;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发挥“百岛之市”优势,打造文化艺术创作基地。各区以“三旧”改造为契机,引导和利用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以策划、创意、设计和原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创意中心,规划建设若干国家级和省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二)实施重点产业发展战略。
积极推进珠海影视文化产业基地项目规划建设,充分发挥南方数字娱乐公共服务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影视策划、创作、拍摄、制作、发行、展示和交流产业链,打造区域影视产业发展中心。
加快南方(珠海)数字内容产业基地规划建设,以金山和巨人网游研发基地为龙头,大力发展以数字网络技术为支撑、以文化内容创新为核心的数字娱乐、数字动漫、数字网游、数字出版和数字影视为重点的数字内容产业,鼓励和扶持发展数字媒体、电视购物、手机动漫、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兴业态,抢占文化产业发展新机遇和新的制高点。
加快横琴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实验园的规划建设,集聚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优势,大力推动三地在创意设计、国际传媒、文化会展和文化产品出口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积极探索“一国两制”下粤港澳文化-10
文化交流与合作新模式。
以“香山文化”和“中西文化走廊”为桥梁和精神纽带,加强珠江口西岸城市的文化认同,推进珠海与中山、江门、西江各港口城市、西南地区各省、市的文化合作与交流,确立珠海“珠江口西岸文化交流中心”的地位。加强与广佛肇、深莞惠的文化交流合作,建立区域城市文化合作圈。推进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逐步实现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共享,提高区域合作水平,提升珠海城市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三)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人文优势,深化国际文化合作,推进人员往来、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文化活动交往便利化改革,使珠海成为广东乃至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头堡。加强侨务外宣,实施“外宣精品”工程,保障对外文化交流专项经费的逐年增长。加强对外媒体建设,支持我市主流媒体以独资、合资或合作方式在境外办报、办刊、办网,鼓励广电和报刊传媒集团创办英文报刊、广播和电视频道。
六、构建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新格局
(一)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创新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增强服务和管理能力。建立健全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监管体系,出台《珠海市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及其配套政策,设立文化体制改革专项资金,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整合文化产业资源、提升综合竞争力,组建若干个文化集团公司,支持和鼓励传统媒体跨行业、跨部门、-13-
跨区域及跨媒体组建现代传媒集团,争取推进一家国有文化企业股改上市,发展壮大我市国有文化产业。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建立绩效考核机制,促进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建立健全政府文化产品采购制度。
制定《珠海市政府采购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办法》,实行政府以购代拨、以奖代拨的公共文化产品采购供给形式。每年安排525万元文化产品采购资金,用于合唱节、群众性文化广场演出、重大城市节庆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向社会艺术机构和专业团体定向购买重要公共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采用公开招标、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委托生产、定向资助等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效益,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文化需求。逐步建立政府行政承诺制度、听证制度、信息查询及咨询制度,确保政府文化产品采购体现公众需求。
(三)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内资与外资相结合、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非公有资本以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赞助或冠名承办活动、兴办民间艺术院团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多元化、社会化。由文化部门牵头会同发改、国土、规划、财政、税务等部门研究出台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和产业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捐助或自建面向公众开放、非赢利性的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14
第二篇:010中共余姚市委、余姚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
余党〔2010〕5号
中共余姚市委 余姚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 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办事处,市直各部门: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大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力度,积极构筑区域人才高地,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人才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服务于建设富裕和谐新余姚目标,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抓住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手段,不断优化各类人才的创业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和制度环境,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浙东地区精英人才集聚高地、专业人才培育基地和优秀人才创业乐地,确保在新一轮人才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2、发展目标。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现有人才队伍的状况,今后三年,即到2012年底,重点抓好“113”精英人才引进计划和“1235”紧缺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具体为:
(1)“113”精英人才引进计划。即重点引进1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创新型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重点引进100名左右优秀海外创业创新人才,争取其中30名左右进入宁波市级以上“千人计划”;重点引进300名左右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副高以上职称或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各类高层次管理人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2)“1235”紧缺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即重点培养100名左右优秀中青年人才;重点培养2000名左右复合型中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重点培养3000名左右具有精湛专业技能、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高技能人才;重点培养5000名左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创新转型急需的具有本科学历和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紧缺类专门人才。
二、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和紧缺人才
3、明确创新型人才的范围和对象。主要包括以下11类对象: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国家级重点人才(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专家、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3)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前两位完成人;
(4)省部级重点人才(浙江省特级专家、钱江学者或甬江学者特聘教授及条件相当的高级专家);
(5)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的高技能创新人才;
(6)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引进后承担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高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宁波市级以上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领军人才,或携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来姚实施成果转化的海内外创新型科技研发人才;
(7)各行业国内外知名拔尖专家;
(8)具有全日制博士学位或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9)具有全日制硕士学位或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高级技师;
(10)符合宁波市级以上引进计划基本条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11)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专业人才。
4、实行创新型人才引进补助政策。由我市各级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正式引进、落户,并签订5年服务期协议的第3条第(1)类至第(7)类对象,市财政给予引进补助,主要用于购买自住房,补助标准为:第(1)类对象补助150万元,第(2)至(5)类对象补助75万元,第(6)、(7)类对象补助50万元。由我市企业单位正式引进、落户,并签订5年服务期协议的第(8)、(9)、(11)类对象,市财政分别给予30万元、15万元、10万元的引进补助,其中第(11)类对象必须经组织人事部门认定,且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专业人才标准。教育、文化、卫生系统正式引进正、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市财政分别给予30万元、15万元引进补助;文化系统正式引进近5年内获得过省部级以上文艺类综合性大奖但无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市财政给予15万元引进补助。对已列入宁波市级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第(10)类对象,在享受上级安置补助的基础上,市财政给予20%的配套补助,若已享受我市引进补助的,视作配套补助,不足部分另行补足;对未列入宁波市级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第(10)类对象,以宁波市对列入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人员的补助标准进行补助。夫妻双方同属引进补助享受对象的,按一方全额、一方半额的补助标准实施。企业应不低于市财政1/3的补助标准给予配套。对引进的总部企业正副职等高级经营管理人才,5年内根据个人的收入状况,给予生活补助。
补助资金发放程序:上述引进人才在姚工作满1年且业绩较为明显的,发放补助总额的50%,5年服务期满后,经考核认定为服务期内作用发挥较好的,再发放50%。若在我市实际服务期限不足5年的,以每不足1年减补助总额五分之一的额度扣还(不满1年的按月计算)。引进人才在享受引进补助期间,应于每年年底向组织人事部门报告本工作情况,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做好相应的跟踪考核工作。
5、实行创新型人才政府津贴制度。对与用人单位签约5年及以上的创新型人才实行政府津贴制度,政府津贴享受期限2年,每人每月标准为:第3条第(1)类对象1万元,第(2)至(5)类对象5000元,第(6)、(7)类对象3000元,企业引进具有全日制博士学位的对象2000元。
6、完善柔性引才(引智)奖励机制。在不改变原户籍、国籍和身份,不改变人事关系的前提下,依托其所在地区、单位的科研、技术、设施、资金、培训等资源及优势,与企业进行合作研究并帮助培养人才;接受委托,承担项目或课题研究,提供智力服务;开展专利、专有技术、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和转化工作;以技术、资金、实物等方式投资创办企业或承包企业的外地高层次人才,合作期限在5年以上,且每年在我市企业工作时间1/2以上、业绩明显的,实施合作2年后市财政给予奖励。奖励标准为:全日制博士或正高职称者10万元;全日制硕士或副高职称者6万元。鼓励企业在人才密集地区和大城市设立研发机构,在国内人才密集城市设立研发机构且有3人以上研发人员、运行时间1年以上的,一次性补助10万元;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的,一次性补助25万元。
7、开拓海外引才新渠道。以我市需求为导向,组织海外人才招聘活动,举办海外留学人员网上交流大会,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在海外留学人员高集聚地区探索建立“联络点”。着重引进在海外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在国内获得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者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到国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知名企业研读、进修或工作1年以上的人员。启动留学生创业园运作,海外留学人员入园创业的,可享受创业种子资金扶持、贷款全额贴息补助、贷款担保、贡献补助等相关政策,并对获得上级创业创新项目资金资助的,视项目进展情况和实际资金缺口,市财政视情给予配套资助。海外留学人员来姚创业、工作的,凭用人单位证明或工商营业执照,可由人事部门帮其办理《浙江省海外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工作证》,并同等享受我市引进人才相关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引进国外智力,对引进国外智力的,在宁波市外专局给予补助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实施情况,由市财政再给予每项一次性1-3万元的补助。对企业引进“海外工程师”实行年薪资助,给予企业每人10-30万元奖励。
8、推动院士工作站建设。为切实推动我市企业引进院士高端智力,引导院士领衔的创新团队向我市优势产业集聚,帮助解决我市产业战略发展和技术创新中的实际问题,决定建立院士工作站制度,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较高科技含量的合作项目、具备项目研发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并建有一套科学运行机制的院士工作站,批准建站满1年后,经考核符合条件并初显工作成效的,市财政给予20万元一次性经费补助,被批准为宁波市级以上院士工作站的,再以宁波市财政资助经费的一半标准给予配套资助。同时,对院士工作站实行动态管理制度,按照建设目标,每3年进行绩效评估,对评估优秀的,市财政继续按建站时资助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对评估合格的,继续列为市级院士工作站;对评估不合格的,不再列为市级院士工作站。
9、加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积极鼓励和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特色鲜明、与本市产业导向密切相关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不断壮大我市博士后研究人员队伍。对新批准设立并有进站博士后的国家级和省级工作站,分别给予一次性15万元和10万元的资助,并根据甬政发〔2007〕81号文件规定,第二年开始给予有在站博士后的工作站每年资助10万元科研经费;工作站每招收一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在两年研究期内市财政给予4万元经费补助,用于进站博士后的生活补贴。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在企业设立博士后流动站(余姚)工作基地,每设立一处,给予国家级8万元、省级5万元的一次性建站资助,并对每位进站博士后2万元的生活补助。
三、切实加大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
10、实施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工程。以培养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为目的,实施我市“百名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工程”,3年为一个周期,分期分批选拔100名在专业领域具有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优秀专业技术骨干进行培养。在培养期内,对培养人选开展的科研课题给予最高3万元的经费资助,组织赴国内外著名院校进行短期培训,并优先推荐为省“151人才工程”和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培养人选在培养期内自行参加专业领域各类高层次学术研讨会或科技交流活动的,市财政给予每年不超过5000元的补助。
11、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任务,突出重点行业、领域,组织实施人社部等有关部委确定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653”工程。各行业主管部门制订培训计划,用人单位确保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时间的落实,通过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高级研修班、专题培训班,大力培养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人才和实用科技人才等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急需人才。
12、抓好优秀中青年人才学历学位教育。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学历、学位教育,经单位推荐,组织人事部门会同市财政局审核备案,参加在职学习,毕业后获得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的,市财政给予2万元学费资助,其余学费由所在单位报销;企业出资培养员工在职学习的,每新培养1名国民教育序列博士、硕士,市财政分别给予2万元、1万元的补助。继续做好我市研究生学位班的教学工作,固定办班期限,每轮间隔一年,使其成为我市中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
13、积极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程。以培养具有科学发展意识、现代管理理念、战略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家为目标,大力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21”培训工程,即在三年内,通过专题研修、专家讲座、在线学习、送学上门等途径,对300名重点骨干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2000名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以及10000名其他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培训,其中,对重点骨干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每年由市相关部门集中组织培训,所需培训经费原则上由市财政承担。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培训,经审核同意的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自主培训项目,市财政给予20%的经费补助,每家企业三年内累计不超过5万元补助,切实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能力,逐步形成一支与我市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14、进一步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紧密结合我市传统主导产业和块状特色产业,针对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大力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并建立相关产业的专家服务组,帮助指导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工作。坚持“重在培养、适度引进”原则,加快建立以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为主体的高技能人才开发机制,进一步拓宽高技能人才引进渠道,着力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通过校企培训合作、企业名师带徒、培训经费补助、优秀人才奖励等措施,切实推动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支持现有职业学校与省内外高职院校等在姚联合建立分校,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充分发挥其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5、大力培养新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和实现农村全面小康,进一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建立健全农村实用技术职称评审体系,不断扩大职业资格证书、职称资格证书在农村的覆盖面,着力培养致富带头人、科技带头人、经营带头人等新农村建设实用人才。为鼓励高素质新型农民在我市开展农业创业,对获得中级职称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在本市范围内优先获得土地流转承包权、农业技术信息和参加技术培训,优先参与农技推广、获得贷款和农业项目开发经费资助,在各类先进评选奖励时适当倾斜。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对涉农类全日制大专及以上毕业生自主创办一定规模种养业实体的,市财政2年内给予不高于50万元生产性贷款的全额贴息补助;对从事种养业且具有较大规模的农业法人单位聘用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的,市财政2年内给予农业法人单位每人
每年3000元的资助。
16、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在认真落实高校毕业生村(社区)干部各项报酬待遇、抓好日常教育管理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培养一批优秀高校毕业生村(社区)干部,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村(社区)干部按法定程序进入村(社区)班子;对特别优秀、各方面条件成熟的,推荐为村(社区)主要干部人选,甚至提任为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对选聘到村(社区)工作3年以上、考核均为称职以上的高校毕业生报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施政策倾斜,市里每年切出乡镇、街道机关事业人员一半以上的招聘名额,面向高校毕业生村(社区)干部招考;报考其他事业单位岗位的,给予笔试成绩加5分的优惠。建立高校毕业生村(社区)干部自主创业辅导中心,每年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对高校毕业生村(社区)干部实施的自主创业项目择优给予1-5万元扶持。
四、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17、鼓励企业外出招聘人才。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跨区域人才智力开放共享局面。在高校和人才比较集中的城市设立人才联络处,不定期组团赴外招聘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鼓励企业积极参加人事部门组织的全市人才外出招聘活动,除交通费、住宿费外,其他费用由市财政给予补助。
18、鼓励企业储备人才。为帮助企业储备人才,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企业招纳的后备人才提供资助。经双向选择,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就业、人事关系正式迁入我市的全日制本科应届毕业生或中级职称人员,并与用人单位签定3年以上劳动合同且按规定缴纳社保费的,经用人单位上报,人事部门审核后,确定一定数量的对象(列入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的优先考虑),对企业给予资助,资助周期2年,资助标准为每人次每年3000元,每年8月份一次性发放。
19、鼓励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培育人才。鼓励企业根据自身生产和发展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确定培养目标,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研发机构及重点科研项目,选派科研人员进行培养;在学校和科研院所创办员工培训基地,提升企业员工的技术、技能水平;建立对口学校的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努力吸纳、留用人才。
20、鼓励企业建立实践基地。鼓励有条件的单位申报建立大中专毕业生实践基地,对组建并正常运作的,每年给予1万元工作经费补助。由人事部门组织安排到实践基地的紧缺专业高校学生和本市生源未就业毕业生,实习期间由市财政给予每人每月500元的生活补贴。对设立宁波市级以上大中专毕业生实践基地的,在上级给予资金补助的基础上,市财政按1:1的标准配套。每年对各基地进行考核评估,对接收实习生较多且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2万元奖励(被奖励基地数不超过基地总数的20%);对管理不善或开展实习工作不积极的,给予警告,直至取消基地资格。充分发挥浙大研究生实践基地和教育部华东地区直属高校研究生创业(余姚)基地作用,对来姚实习的研究生,市财政给予每天50元的补贴,并对接受单位给予1000元/人的工作经费补助。同时,积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金融机构应按规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由市财政给予贴息。
五、积极营造人才工作的良好环境
21、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开发使用力度。积极探索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改进人才评价方式,把评价人才和发现人才结合起来,坚持在实践和群众中识别人才、发现人才。着力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引导用人单位逐步建立秩序规范、激发活力、注重公平的薪酬制度,对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和业绩明显的优秀专业人才,事业单位可通过直接考核或适当简化程序的方式招录,着力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22、拓展引进人才住房保障途径。把人才公寓作为人事关系正式迁入我市、与用人单位签约3年以上的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职称以上引进人才的政策性周转租赁用房,《人才公寓租赁协议》一年一签,最长不超过4年。在人才公寓不能满足引进人才需求时,鼓励用人单位安排临时住房,并由市财政和用人单位给予租房补贴。市财政租房补贴最长不超过2年,每人每月标准为:符合第3条第(1)类人才2000元,第(2)至(5)类人才1500元,第(6)至(7)类人才1000元,第(8)、(9)类人才(到企业工作)500元。全日制大学本科或中级职称人才(到企业工作)补贴1500元/年,其中列入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的2000元/年。用人单位应不低于上述标准1:1配套补贴,租房补贴自引进人
才签约使用之日起享受,由用人单位审核后报人事部门备案,租房补贴每年8月份一次性发放(已入住人才公寓或已享受引进补助的人员不再享受租房补贴)。逐步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住房保障力度,探索建立优秀引进人才享受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制度,切实营造良好的留才环境。
23、加快人才市场建设。不断强化人才市场的公共服务职能,加快人才开发服务中心建设,改进服务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在场地、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加快培育人才中介市场,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举办人才中介服务组织,积极吸引在国内外信誉度高、高端服务能力强的人才猎头公司和人才培训中介机构落户我市。消除人才市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网贯通,探索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大市场。
24、完善人才评优制度。继续做好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三层次,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的推荐工作,对列入上述人才工程的,培养期内,市财政分别给予8万、6万、4万、2万、3万、2万元的科研经费资助。每2年开展一次有突出贡献专家、优秀专业人才、优秀高技能人才、尊知重才先进单位评选活动。当选的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由市委、市政府一次性奖励每人10万元;市优秀专业人才和市优秀高技能人才,每人一次性奖励1万元;市尊知重才先进单位,由市委、市政府授予奖牌。同时,对获得省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的,市里再给予一次性5万元的奖励;对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或宁波市杰出人才、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的,市里再给予一次性2万元的奖励。
25、关心人才的政治生活待遇。继续实行市领导联系专家制度和各级党组织每年对高层次人才、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的座谈、慰问、走访制度,定期组织余姚市博士(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开展联谊活动。进一步提高高层次人才在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候选人中的比例,充分发挥他们的参政议政作用。健全人才保障体系,完善人才流动中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引进人才由用人单位按规定参加各项社会保障,对全市中、高级职称人才每两年组织一次健康体检。实行高层次人才书报费补贴制度,建议用人单位给予高层次人才书报费补贴,标准为:硕士、副高职称和高级技师每人每年500元,博士、正高和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每人每年800元。对引进创新型和拔尖人才带配偶来我市工作的,由市人事劳动部门优先安置或推荐就业,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引进的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人才,其子女义务教育段可参照本人意愿,由教育部门安排就学;对其他引进人才的子女,按就近属地的原则,由教育部门予以安排。
26、建立专家学术性交流和疗休养制度。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151人才工程”、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获得宁波市创新特别奖和余姚市级以上“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的人员,有计划地组织安排赴外考察、学习、研修,拓宽视野,提高学术和技术水平;对自行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的,每年给予不超过1万元的经费补助,并每年安排一次高标准体检,每两年组织一次专家疗休养。
27、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实行评聘分离,允许各类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评审或考试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单位聘任要在批准的结构比例方案内进行。结构比例岗位数空缺的,可由单位行政领导直接聘任;具有任职资格人数多于结构比例岗位数时,采取竞争上岗的办法,择优聘任;结构比例岗位数已满的,不得聘任。对入选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或被授予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专家等称号的,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不占本单位结构比例指标。
28、编制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积极实施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研究与发布制度,每3年发布一次。通过建立各行业各专业岗位紧缺状况动态调查、定期研究、周期发布、政策响应等机制,全面了解我市主导产业、主要行业、重点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研究应对措施,加大对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
六、进一步形成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
29、完善人才工作领导机制。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发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政策研究、宏观指导、统筹协调职能,把握工作大局,突出工作重点,健全工作制度,及时研究和统筹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支持和保证市直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切实抓好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市委组织部门要进一步找准定位,强化职责,在建立健全人才政策体系、协调整合人才工作力量、改善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人才工作的指导督查等方面切实履行牵头抓总职责,统筹抓好各方面工作任务的落实。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能,根据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职责分工,明确阶段性工作重点,落实具体工作措施,并
积极参与抓好重大工作部署和重大活动的组织实施,加强相互间的协作与配合,切实形成整体合力。各地要建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单独设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才工作服务站)机构,由乡镇(街道)党委组织委员、余姚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分管政工工作的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服务站站长),配备1名人才工作服务站专职副站长,并落实相应工作人员,深入抓好本地人才工作,切实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30、健全人才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重大工作统一决策、统一部署、统一协调机制,建立完善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交流通报情况,商议协调工作中的重要事项,加强经常性的工作联系和沟通。强化督促检查,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采取定期和专项督促检查的方式,重点对各地各部门贯彻执行上级和市委、市政府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制度情况,落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工作部署、推进本地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进行考核检查,在政绩考核中增加人才工作分值,把人才工作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定档挂钩,与人才工作专职人员的职务晋升挂钩,切实推动各地人才工作的深入开展。建立健全政府、用人单位和社会合理分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市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集中安排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并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工作的实际需要,逐年增加经费投入。各地也要设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并在每年财政预算中予以重点保证。
31、营造尊知重才良好氛围。充分借助各类新闻媒体,广泛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的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加快人才工作示范基地建设,不定期组织召开人才工作座谈会、现场会,积极推广一些用人单位在人才评价、激励、培育、使用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宣传介绍优秀人才在我市创业的先进典型和事迹,促使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努力营造重才爱才、关心支持人才工作的浓厚氛围。
七、其他
本意见由市委人才办负责解释,自发文之日起执行。《关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建区域人才高地的若干意见》(余党〔2004〕6号)和《补充意见》(余党发〔2006〕111号)同时废止。
中共余姚市委
余姚市人民政府
2010年3月22日
主题词:人才工作 意
见
中共余姚市委办公室2010年1月13日印发
(共印250份)
第三篇:中共桐乡市委桐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生态墓地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
中共桐乡市委文件
桐委„2004‟11号
━━━━━━━━━━━━━★━━━━━━━━━━━━━
中共桐乡市委桐乡市人民政府
关于建设生态墓地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
(2004年5月19日)
为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殡葬管理条例》、《浙江省殡葬管理条例》和《浙江省公墓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现就在全市开展建设生态墓地,深化殡葬改革专项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党的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殡葬法律法规,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大骨灰处置的引导力度、建筑性坟墓的整治力度、公益性墓地的管理力度,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作出贡献。
工作中坚持由点到面,循序渐进原则;全面规划,总量控制原则;疏导、引导与整治相结合原则;依法办事,建设和管理并重原则。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争取用2—3年的时间,建成一批生态型乡村公益性墓地和骨灰安息堂,整治和清理一批影响城镇建设、工业区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坟墓,全社会殡葬改革法制意识明显增强,殡葬秩序明显改善,在全市基本形成镇乡、街道公益性生态墓地和村骨灰安息堂相互配套的骨灰安置新格局。
工作任务是:
1、建设生态墓地。根据镇乡、街道规模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状况,按照生态化的要求规划建设公益性墓地(即生态墓地)。生态墓地以镇乡、街道为单位建设,一般每个镇乡、街道规划建设1—3个,建设主体为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2004年6月底前各镇乡、街道完成生态墓地规划和选址定点工作,9月底前各镇乡、街道完成生态墓地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一期)。从10月1日起,全市搬迁性坟墓一律进生态墓地或骨灰安息堂;2005年1月1日起,全市新死亡居民骨灰一律进生态墓地或骨灰安息堂。
2、加快骨灰安息堂建设步伐。骨灰安息堂除城市规划区内的村不宜建立以外,原则上以行政村为单位,与生态墓地统筹规划-2-
安排,尚未建立骨灰安息堂的镇乡、街道、行政村,应于年内完成选址定点并尽快建立;已建立骨灰安息堂的镇乡、街道、行政村,要继续加强管理,提高骨灰安息堂的利用率。
3、整治清理坟墓。要结合工业区开发、城镇建设、土地整理等工作,有计划有重点地对沿公路主干线、通航河道两侧视野范围和工业区、住宅区、风景区、保护区内的坟墓进行整治清理。
4、改造现有墓地。按照生态墓地建设的要求,对全市现有公益性墓地进行改造,二年内基本达到生态化标准。对未办理申办手续的公益性墓地补办手续,规范运作。
三、工作措施和要求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殡葬改革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艰巨,市委、市政府成立建设生态墓地深化殡葬改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统一领导这项工作并及时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各镇乡、街道和各行政村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或工作班子,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明确职责,密切配合。民政部门作为殡葬行业的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殡葬管理所的职能作用,制订发展规划和业务规范,加强监督指导,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将此项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发展计划、规划建设、国土资源部门要做好生态墓地的规划定点和相关手续办理工作;财政、公安、工商、物价、环保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对非法经营、违规操作及无证从事殡葬用品服务-3-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依法处理。
3、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为切实推进生态墓地和骨灰安息堂建设,市政府对生态墓地和骨灰安息堂建设予以一定的资金扶持。具体补助标准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4、加强管理,严格考核。各镇乡、街道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检查和督促,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桐乡市生态墓地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进行建设和管理。市委、市政府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考核。
附件:桐乡市建设生态墓地深化殡葬改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附件:
桐乡市建设生态墓地深化殡葬改革专项
组长:池晓明
副组长:王
成员:费坤江(市委办)
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蕾 闻金根(执行组长)蔡立新(市政府办)周汉江(民政局)赵裕华(宣传部)颜正芳(政法委)纪明庆(监察局)朱建庆(发展计划局)茅永良(财政局)孙荣汉(公安局)陈梓林(农经局)陈建华(规划建设局)徐鸣阳(国土资源局)张建方(广电局)卫瑞良(环保局)-5-
路平(工商局)
刘红勤(物价局)
叶炳富(民政局)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民政局,叶炳富兼任办公室主任。
(此件发至市直级)
主题词:民政工作殡葬改革意见
主送:各镇乡党委、政府,各街道党委、办事处,市直属各部
门、各单位
中共桐乡市委办公室2004年5月21日封发审稿:蔡立新校对:王柱明(民政局)
(共印60份)
第四篇:中共淄博市委 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转型升级建设工业强市的
中共淄博市委 淄博市人民政府 关于推动转型升级建设工业强市的 若干政策意见(2015年5月19日)工业是淄博的立市之基、强市之本。为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打赢稳增长和转调创攻坚战,建设工业强市,重塑淄博竞争新优势,特制定如下政策意见(简称“工业强市三十条”)。
一、集中力量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建设工业强市的主力军
1.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发展计划。市级确定“淄博工业企业50强”(以下简称“50强企业”),集成政策、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予以重点支持,着力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规模与品牌优势突出的领军型企业。力争5年左右,培植发展年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企业1户、超500亿元企业5户、超100亿元企业20户。(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统计局、市金融办、市人民银行、淄博银监分局)2.支持骨干企业实施并购重组。支持骨干工业企业大力引进来、走出去,开展并购重组、资本运作,实现快速稳健扩张。设立市级财政出资1亿元的企业并购重组引导基金,组建不低于10亿元的并购重组基金,对重大兼并重组案,按一企一策的方式给予定向支持,支持优势企业增强竞争力,支持困难企业重整脱困。(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工商局、市招商局、市经济合作局、市人民银行、淄博银监分局)3.提高骨干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支持骨干工业企业创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牵头组建产业研发基地,实施国家和省级科技专项。支持骨干工业企业充分借助国际创新资源加速产业产品结构升级,对聘请国际知名咨询机构策划发展规划、开展管理咨询诊断的“50强企业”,经认定,给予一次性不超过50万元补贴。(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4.实施创新型高成长企业扩张计划。以成长性为标准,着眼加速工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市级确定“淄博创新型高成长企业50强”,实行发展质量评价,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目标要求10%以上的,给予50—100万元奖励。(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统计局)5.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支持小微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强化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和服务。对首次进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的小微企业,市、区县按1∶1比例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牵头单位:市统计局、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中小企业局)6.支持中央、省驻淄企业与地方融合发展。坚持一企一策,制定中央、省驻淄企业与地方融合发展方案。开辟企地融合发展“绿色服务通道”,支持中央、省驻淄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剥离研发、营销等业务,支持中央、省驻淄企业与地方企业互相持股、共建项目和园区,积极发展注册本地化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规划局、市安监局等)
二、发展优势工业园区,构筑建设工业强市的重要载体
7.制定实施优势产业基地发展规划。把发展提升工业园区和优势产业基地,作为推进工业集约集聚发展、优化全市生产力布局的重要战略,采用一基地多园区、一园区多基地等多种模式,扎实推动“大企业+产业基地”建设,围绕大企业规划产业基地,围绕产业基地配置生产要素,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和聚集区。市级每年设立5000万元专项资金,对达到建设规模和标准的产业基地给予定向支持。将新进市及市以上批准的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的企业缴纳行政事业性收费市及区县留成部分,全部用于所在园区和基地建设。力争5年左右,把氟硅材料、炼化一体化2个产业基地打造成千亿级优势产业基地,精细化工、健康产业、无机非金属材料、汽车及零部件4个产业基地打造成500亿级优势产业基地。确保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取得重大突破。(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各区县政府、高新区管委会、文昌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8.强化重点工业园区统筹协调发展。整合省级经济开发区资源,强化产业布局“全市一盘棋”,加大化工、建材、冶金三类产业项目布局的统筹管理,加速齐鲁化工区和东部化工区融合发展,加快主城区南部工业区和双杨建材区优化升级。做实淄博经济开发区,积极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制定出台发展“飞地经济”的意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促进集约集聚发展。(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统计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各区县政府、高新区管委会、文昌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9.改革完善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机制。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推行“区辖镇”管理体制,促进开发区职能聚焦经济建设“主业”。积极推行“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发公司”模式,吸引高端项目集聚。将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力争全市各省级经济开发区5年内全省综合排名提升3个以上位次。(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配合单位:市商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各区县政府、高新区管委会、文昌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10.拓展发展空间。进一步推进集约用地,提高土地投入强度和产出强度,加大“批而未用”、废弃采矿用地等现有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支持企业旧厂房加层改造,提高新上项目建筑容积率,挖掘可建设用地潜力。支持老旧工业区改造,建设新兴产业载体。引导鼓励富余产能梯次转移,积极拓宽能源资源、环境容量等经济发展空间。(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科技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各区县政府、高新区管委会、文昌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三、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建设工业强市的动力转换
11.实施高新技术产业“铸链”工程。把实施高新技术产业“铸链”工程作为培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抓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优化要素链,推动产业成链、链条成群,加速新兴产业倍增翻番。市级每年设立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发展,力争5年左右,打造24条以上国际国内技术领先的百亿级产业链(集群)。力争到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5%左右,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其中,新材料产业突破600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达到2000亿元,生物及医药产业达到10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突破1000亿元。(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煤炭局、市中小企业局、市各行业协会)12.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工艺改造和装备升级为主攻方向,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计划”,每年确定100个市级工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重点支持对化工、机械、纺织、轻工、建材、冶金等传统产业进行高端化改造,带动工业投资每年完成1000亿元以上。充实设立市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对设备总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由市财政按实际完成设备投资额的6%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补助额不超过500万元)。设立市级财政出资1亿元的企业技术改造引导基金,组建不低于10亿元的企业技术改造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各行业协会,各区县政府、高新区管委会、文昌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13.提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能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工业创新体系,强化协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力争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达到1.2%,国家级研发机构(平台)达到20个。对新认定批准的国家级、省级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和50万元的奖励。支持以企业为主导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14.积极抢占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市级每年安排工业设计发展专项资金,对市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优秀工业设计项目、“1+1伙伴计划”项目等给予扶持。支持开展工业设计国际合作交流,推动工业设计产业快速发展,努力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创意之城、设计之都”。积极实施品牌带动和标准化战略,加快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对获得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的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和50万元的配套奖励。加大对主持或参与标准化工作企业的奖励力度。(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质监局,高新区管委会)15.加快两化深度融合。市级每年设立1000万元两化融合专项资金,支持“互联网+”战略,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提高企业创新水平、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选择优势产业的龙头企业开展智能工厂培育试点,实施生产线数字化改造,建设自动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推动100家企业开展“机器换人”。(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16.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市级每年设立2000万元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工程,组建电子商务发展联盟,高标准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加快培育电子商务骨干企业,建立具有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电商平台。加强与国内外顶尖电商企业(平台)的合作,在互联网领域全面提升“淄博制造”的影响力,打造“互联网淄博产业带”。(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局)17.走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高端化、智能化与绿色化发展相结合,充实并用好市级2000万元节能降耗专项资金,扎实推进工业领域节能减排。支持重点行业企业开展能效对标和清洁生产审核,推进重点工业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培育一批节能低碳示范园区。水、电、气等差别化价格政策增加的收入,主要用于奖励能效先进企业。用好合同能源管理引导基金,开展节能减排综合治理。(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物价局)
四、集聚优质发展资源,强化建设工业强市的要素保障
18.大力提升企业融资能力。建立市和区县两级政银企对接平台,其中市级平台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银企对接会。依托齐鲁股权交易中心设立市金融超市,建立常态化银企对接平台。充实市和区县两级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其中市级担保基金规模不低于10亿元。对政府性担保机构提供担保的企业,相应银行贷款执行最低利率,放大倍率不低于10。选择300户骨干企业开展提升融资功能试点,提高抵质押贷款比率,优化企业负债结构。支持企业上市,对首发上市融资企业(包括通过借壳、买壳、吸收合并等形式上市的企业)及在新三板挂牌交易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和80万元奖励。与省属有关企业联合设立2亿元的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支持我市企业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支持企业综合运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超短期融资券等各类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实现直接融资,支持企业通过发行私募债券、集合债等形式进行债券融资,支持上市、挂牌企业再融资,按企业融资金额的1‰,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奖励。(牵头单位:市金融办、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公安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房管局、市工商局、市知识产权局、市人民银行、淄博银监分局)19.强化对企业转贷应急的支持。区县设立不少于1亿元的企业转贷应急资金,按照专款专用、封闭运行、滚动使用、确保安全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经贷款银行同意后,依据企业申请发放转贷应急资金。市级财政根据区县转贷应急资金运行情况,给予调度资金支持。(牵头单位:市金融办、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人民银行、淄博银监分局,各区县政府、高新区管委会、文昌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20.统筹安排工业用地资源。每年全市安排的建设用地70%以上用于工业发展,其中80%以上由市级统筹,对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应保尽保。对符合《山东省优先发展产业和农、林、牧、渔业产业产品初加工工业项目目录》的集约型工业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工业用地出让最低标准的70%执行。园区、基地外“退城入园”企业,优先在园区、基地内安排建设用地或协调租赁标准厂房,原则上园区、基地外不再安排零星的一般工业用地。(牵头单位:市国土资源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21.提升现代物流联动发展能力。市级每年设立1000万元现代物流发展专项资金,积极推进工业与物流联动发展。支持依托国内大型物流企业,整合小散物流资源,建设物流“公路港”。对利用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建设的公路配货物流平台项目,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租赁的,应按规定办理土地有偿使用手续,经批准可采取协议方式出让。(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服务业办)
五、加强现代企业能力建设,夯实建设工业强市的机制基础
22.深化企业改革。实施工业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五年行动计划”,力争5年左右,全市5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规范化公司制改制,改制企业普遍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具备对接资本市场的基本条件。(牵头单位:市金融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房管局、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23.着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制定淄博市企业家十年培训计划,设立市级企业培训专项资金,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负责人开展分行业、分梯次、长期系统培训。制定完善提高优秀企业家政治和社会地位的政策措施,激励企业争先进位。深入开展企业管理对标活动,设立企业管理奖,培育一批“鲁泰式”管理标杆企业,持续推动企业管理创新与提升。(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24.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落实《淄博英才计划实施办法(试行)》规定的招才引智政策,加强与国家外专局等机构合作,加大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职业(技工)院校、企业建设“校中厂”“厂中校”,支持企校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委高校工委)
六、提高行政服务效能,优化建设工业强市的营商环境
25.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实行行政审批目录清单管理,完善建设项目“联审代办”和“一费制”改革,实行环保、水资源、文物、压矿等建设项目前置审批区域化评估评审制度,提高审批效率。深化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依法制定并公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促进民间资本投入工业领域。(牵头单位:市编办、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直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高新区管委会、文昌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26.规范涉企检查和收费。每月1—20日为“企业生产宁静日”,一般不安排涉企检查,其他时间到企业检查,应严格控制检查频次,杜绝重复检查、多级交叉检查。严格执行涉企收费目录管理,目录清单外的一律不得收费,凡收费标准有上下限的,一律按下限收取。鼓励区县对涉企收费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牵头单位:市法制办、市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配合单位:市编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物价局等)27.强化对企业和项目的靠前服务。市、区县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定期走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掌握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征询企业对政府的诉求,实行定期会商和代办制度,建立企业问题快速处置机制。继续实行市级领导干部挂包重大项目制度,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行为,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物价局、市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28.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建立社会守信奖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加快完善企业诚信体系,完善生产、流通、金融、税务、建设、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信用征信和信用综合监管,建设失信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信用信息数据库和服务平台,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市金融办、市人民银行、市国税局、市地税局、淄博银监分局)
七、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凝聚建设工业强市的工作合力
29.强化对工业发展的督查考核。制定实施《淄博市工业发展考核办法》,对工业发展情况实行单独考核、单独通报。对考核排名前两位的区县和前五位的市直部门给予通报表扬;考核得分后两位的区县和后五位的市直部门,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连续两年考核排名后两位的区县和后五位的市直部门,领导班子要向市委、市政府写出检查报告,并对其工作情况进行评估。(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监察局、市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30.形成建设工业强市的工作合力。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根据本意见提出的任务目标和政策措施,制定实施细则。建立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制度,每年组织一次政策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各行业组织作用。组织开展建设工业强市系列宣传活动,努力形成举全市之力推动转型升级、建设工业强市的良好社会氛围。(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市财政局、市审计局)本意见自2015年6月1日起执行,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解释。原有规定与本意见不一致的,按本意见执行。
第五篇:中共绵阳市委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西部文化强市的决定
中共绵阳市委
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西部文化
强市的决定
(2011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绵阳市第六届委员会
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市委六届二次全会专题研究新形势下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对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西部文化强市进行了部署,作出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建设与国家科技城相适应的西部文化强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培育魅力独特的绵阳文化,是绵阳国家科技城提升软实力、增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绵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巴蜀文化的重要分布区域。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三国蜀汉文化、李白文化、文昌文化千年积淀,历史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羌族文化、白马藏族文化世代传承,民族文化特色鲜明;两弹一
星城、亚洲最大风洞群等铸就国魂,国防科技文化独具魅力。
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重要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特别是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伟大实践中,铸就升华和大力弘扬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有效凝聚了推进‚三个加快‛的强大精神力量;涌现出一大批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先进典型、道德模范和英雄少年,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推进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感恩解放军、感恩社会系列活动,培育形成了绵阳特色的‚感恩奋进‛文化;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纲要的稳步实施,推动了科技文化产业发展;‚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创建,进一步激发了全市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动力。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引领作用认识还不到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公共文化规划建设分散,投入力度不足;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还不适应文化改革发展的要求等等。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充分运用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和灾区发展振兴的新平台,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我们必须肩负的历史责任。
全市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注重社会效益为首要追求,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重,坚持加大投入与体制改革并重,坚持发展繁荣与加强管理并重,切实提升绵阳文化整体形象,努力实现绵阳文化新跨越,创造绵阳文化新辉煌。
到2020年,全市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人心,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和感恩奋进文化大力弘扬,全市人民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体现绵阳本土特色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建成;以科技为支撑的文化产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形成;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基本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
机制更加完善。努力将绵阳打造成为西部有影响的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文化改革创新先行区、优秀文化产品集中地和科技文化产业发展高地,将绵阳建设成为与国家科技城相适应的西部文化强市。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强化教育引导,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使‚团结奋进、自强争先、创新实干、富民兴绵‛的绵阳精神深深扎根全市人民思想之中,构筑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强化党员群众理论武装。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情省情市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改革开放教育。
(二)弘扬科学精神,建设科技文化。大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提升城市文化科技品位,营造绵阳科技城浓郁鲜明的
文化气息,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充分发挥绵阳国家科技城的科教优势,加快实施以‚三新城‛为代表的重大科技专项,继续巩固绵阳优质教育品牌,加快建设西部区域性科教中心,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展示绵阳国家科技城魅力。大力发展科技文化特色旅游,加快提升以邓稼先故居、中物院科技展览馆、亚洲最大风洞群为代表的‚两弹一星‛红色旅游景区,着力打造跃进路〃1958等红色旅游街区,彰显特色工业文明,延续城市文脉、留住绵阳记忆。
(三)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建设感恩奋进文化。深入开展主题宣传、理论研究、文艺创作等活动,展现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历史丰碑,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加快建设‚三基地一窗口‛,建好北川地震纪念馆,加强唐家山堰塞湖治理和老县城遗址保护,充分发挥北川抗震纪念园、新北川中学及巴拿恰步行街的文化教育功能,彰显北川新县城作为城建工程标志、抗震精神标志和文化遗产标志的深刻内涵。深入推进感恩教育,引导全市人民知恩感恩报恩,教育学生感恩老师,子女感恩父母,灾区干部群众感恩党、感恩援建、感恩社会,建设具有绵阳特色感恩奋进文化,使之内化为全市人民的文化自觉。
(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建设大众文化。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每年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深的实事,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文化建设的实惠。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灾后重建中全面提升的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完善社区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加快建设博物馆,管好用好越王楼、科技馆。依托重大节庆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民族的、大众的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大力开展群众乐于参加、便于参加的各类文体活动,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鼓励培育根植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认真总结基层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推广大众文化优秀成果,为文化繁荣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生机和活力。
(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全民道德素质。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提升全民道德素质。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和机关文化建设,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推动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的校园文化。大力倡导各领域各行业形成各具特色、富有凝聚力的行业精神和行业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坚决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现象的土壤。
(六)持续开展四项文化特色工作,巩固文明城市创建
成果。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城乡精神文明连片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文明县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建工作。继续完善提升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中华经典诵读、志愿服务和诚信建设四项文化特色工作。进一步发挥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和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建设。持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文明浸润心灵,陶冶道德情操。健全志愿者服务组织,建立街道社区、乡镇志愿服务工作站,广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深化创建无假货示范街、示范店等活动,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
(七)深化绵阳精神内涵,塑造城市新形象。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不断丰富绵阳精神,使之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积极倡导开放、诚信、文明、和谐的城市理念,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不怕困难、艰苦创业的英勇气概,开拓进取、实干兴绵的精神风貌,追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价值目标,生动展现绵阳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历史积淀、社会风气、时代精神、价值观念。
(八)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崇廉耻腐的社会环境。
培育和弘扬廉洁价值理念,加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开展廉政文化‚八进‛活动,编撰廉政教育系列读本,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代表性强的廉政文化示范点。重点规划、扶持一批廉政主题的创作项目,推出一批廉政文化艺术精品。开展‚廉政文化绵州行‛大型系列宣传活动,宣传全市廉政文化建设新做法、新经验、新成效,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廉洁、反对贪腐的浓厚氛围,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为全市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一)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鼓励支持文艺工作者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颂扬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生动展示全市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开拓创新的辉煌业绩。引导文化工作者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坚持正确文化立场,积极追求文化产品健康向上的社会效益。发扬创新精神,提升原创能力,增强社会责任,创造有利于文化作品推陈出新的良好环境。以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为尺度,建立公开、公平、公正评奖机制,积极探索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制。市委、市政府继续实施优秀文艺人才、优秀文艺作品评选奖励制度,实施‚名主持、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优秀社科专家‛和‚‘德艺双馨’文艺家‛评选奖励制度,壮大沙汀文学艺术基金规模。
(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强化加快发展理论支撑。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指导实践的巨大作用,切实加强市、县市区和高校、企业等的社科组织建设,加强社科基地、讲坛、读物、网站和学术年会建设,支持在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与研究基地建设。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有效发挥社科评奖的导向功能和社科研究项目的载体作用,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理论研究,促进社科成果转化。加强对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理论宣讲。认真贯彻《四川省科普工作条例》,在经费等方面支持社会科学普及。筹建绵阳市社科院,加强和充实社会科学研究力量。
(三)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宣传资源,构建统筹协调、责任明确、功能互补、覆盖广泛、富有效率的舆论引导格局。建立健全市级媒体沟通协调机制,发挥驻绵新闻媒体作用,支持市级主流媒体做大做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注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和舆情分析研判,改进舆论监督。加强新闻策划
引导,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持续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深入群众、深入现场,真实准确传播新闻信息,杜绝虚假新闻。健全新闻从业人员准入和退出机制。
(四)以“五个一工程”为引领,推出更多富有巴蜀风格、绵阳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积极为文艺工作者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鼓励创作思想性强、艺术水准高、群众喜闻乐见的原创性作品。组织实施好‚五个一工程‛、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创作工程,扶持重点舞台艺术作品、重点文学艺术作品和优秀少儿作品创作。建立重大选题招标机制、重点作品立体开发机制、文化产品营销传播体系,创新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体制。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深入挖掘优秀文化资源,规划一批重大题材,推出一批富有巴蜀风格、绵阳特色的优秀文化作品。加紧收集整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等方面的资料,为文艺创作积淀资源、丰富素材。支持博物馆等文化单位重点收藏和推介本地优秀文艺作品。运用主流媒体、公共文化场所等资源,为展演展映展播展览弘扬主流价值的精品力作提供条件。
(五)理顺互联网管理体制机制,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唱响网上文化主旋律。理顺互联网管理体制机制,构建宣传、网管、通信、公
安、教育、文化、广电、信息等多部门联动和市、县市区互动的工作格局。建立互联网行业组织,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加强网络宣传阵地建设,积极占领由新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新平台和新媒介,提高利用应对的新手段和新渠道。支持市级主流新闻网站发展,优化提升各部门门户网站,加大网络正面宣传力度。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快官方微博建设,积极做好涉绵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和处置。推进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增强社会公众网络道德意识,培养理性网络环境。依法惩处传播有害信息行为,深入推进整治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加大网上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建立网络安全评估考核机制,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信息安全。
四、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编制《绵阳市文化事业发展规划(2012—2020)》,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一)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考核评估制度,从编制经费、人员培训和服务质量等多方面对各级党委政府进行严格考核。制定全市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办法,管好用好在灾后重建中全面提升的公共文化设施。增加宣传
文化部门为城乡规划委成员单位,促进城乡建设中公共文化设施优化布局、科学配套。理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管理体制,国有公共文化设施由文化等行业主管部门统一规范管理,禁止挤占挪用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设施设备。提升各级公益性服务设施的服务水平,加强博物馆、地震纪念馆、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社科馆等重大公益性文化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加大文化主题广场、主题雕塑建设,打造城市风貌,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加快建设绵阳市老年(老干部)活动场所,建设绵阳国家科技城文化交流中心。加强社区、农村公共体育活动设施建设。按照国家有关精神,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鼓励社会多元投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免费开放,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开展。
(二)推动现代传媒的数字化发展,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加大对市级主流媒体的支持力度,推进《绵阳日报》、《绵阳晚报》、绵阳广播电视台和市级主流新闻网站优化经营模式、拓展传播领域、创新传播业态、延伸传播链条,完善采编、发行、播发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扩大有效覆盖面,打造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传媒。推进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地面覆盖,加快广播影视公共政策宣传平台(应急播出平台)建设,积极开办‚公共政策服务平台(频道)‛。加快安全播出监测系统、安全播出灾备系统和广播电视监测台建设,完善监测网点的布局与业务功能。加快建设绵阳网络广播电视台,加快网络音视频节目的开发,建设综合性音视频门户网站。加强网络整合,继续探索符合绵阳市情的‚三网融合‛机制,加快内容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数字影视资源库等建设。
(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三国蜀汉文化、李白文化、文昌文化、国防科技文化和‚感恩奋进‛文化等优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出版和保护工作,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出台《绵阳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加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做好建设工程开工前的地下文物勘探和抢救发掘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实队伍力量,挖掘、保护、利用好非遗代表性项目,推动符合条件的文化项目申遗,做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打造工作。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繁荣发展以北川羌族文化和平武白马藏族文化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加快推进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四)促进文化均衡发展,实现文化服务城乡均等化。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乡镇广播电视站、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和社区书屋的建设和管理,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推进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
转换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加快县城和重点乡镇数字影院建设,积极培育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村电影院线公司和农村电影放映队。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和帮扶力度。做好党报党刊在农村基层发行和赠阅工作,继续开展文化艺术到基层、下农村、进社区等活动。支持农村文化艺术进城,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市剧院、文化展馆、文化广场要为农民免费提供展演场所,引导企业、社区、院校积极开展面向农民工的公益性文化活动,举办农民艺术节。鼓励文化单位面向农村提供流动服务、网点服务,推动媒体办好农村版和涉农节目。扶持文化企业以连锁方式加强基层和农村文化网点建设,支持演艺团体深入基层演出。
五、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绵阳新的支柱产业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大力推动我市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一)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编制《绵阳市文化产业发展振兴规划(2012—2020)》,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实施文化产业‚442‛工程,推进现代传媒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文艺演出产业、艺术品展销产业‚四大文化产业集群‛;建设以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三国蜀汉文化、李白文
化、文昌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产业带,以羌藏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产业带,以地震重建区为代表的重建文化产业带,以中物院科技展览馆、亚洲最大风洞群、邓稼先故居为代表的‚两弹一星‛文化产业带‚四大文化产业带‛;打造文化创意基地、国防科技文化基地‚两大文化产业基地‛。筹建绵阳国家科技城出版社。发展壮大印刷包装、广告、演艺、娱乐、会展、出版、文体赛事、电影院线、影视制作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打造一批有影响的文化企业集团。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体育、电子、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和扶持发展文化中介机构,积极拓展文化营销服务。健全完善科学的文化产业统计体系,准确掌握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引导扶持多种资本参与文化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文化发展格局。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支持国有企业整合,盘活存量资产,积极参与文化企业的兴办与重组。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或兴办文化企业。大力引进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积极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本土文化企业。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在投资核准、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
优惠、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对外贸易和申请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
(三)实施科技带动文化战略,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围绕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加大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成果引进力度,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依靠绵阳电子产业集群优势,发挥长虹、九洲等骨干企业优势,加快实施数字化文化特色工程,在‚三网融合‛试点中抢占先机。依托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川音绵阳艺术学院等骨干高校文化优势,建立健全文化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一批具有绵阳国家科技城特色、文化元素突出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产业品牌。
(四)加快文化市场建设发展,扩大文化消费。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文化消费意识,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引导文化企业投资兴建更多适合群众需求的文化消费场所,提升绵阳企业,特别是餐饮、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文化含量。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强化景区景点的文化塑造,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积极推动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建设,关注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文
化消费需求,降低商业演出、电影放映、网络文化服务等行业的消费门槛。
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一)进一步理顺机制,建立健全文化管理体制。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健全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充实文化市场巡查执法队伍,提升执法装备水平,维护合法经营。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制定关于我市文物保护、文化资源开发、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发展、市场管理和规范网络信息传播、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坚持主管主办制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严格执行文化资本、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市场准入和退出政策。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二)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加快推进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等转企改制,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按照中央和省委有关政策,妥善安置人员,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运营方式,激发创造意识,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
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加大对转制后的文艺院团等国有文化单位扶持力度;支持吸引社会资本进行股份制改造。
(三)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文化要素的合理流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文化要素的合理流动。重点发展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动漫游戏等产品市场,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建设文化流通企业和文化产品物流基地,构建贯通城乡、辐射周边市州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加快培育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全力打造重点文化产权交易场所和街区,规范文化资产和艺术品交易。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健全中介机构。
(四)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助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全面发展。保证各级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保障主要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行维护、公益性文化活动及文化惠民工程的财政投入。宣传文化等部门要加强统筹和协调,积极策划和包装文化项目,努力向上争取文化建设项目和文化发展资金。大力引进社会资本投入文化领域。落实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中市、县市区专项配套资金的规定,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定。市、县市区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
资金,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村文化建设。要从各级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文化事业。建立市级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由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主要用于优秀社科成果、文艺作品、新闻作品、群众文化活动的奖励,优秀文化人才的培养培训,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资助,理论、社科、文艺研究项目的资助,优秀文化研究、创作成果的出版资助,公共文化设施的免费开放,农家书屋和社区书屋的维护、图书更新等。进一步加大财政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对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建设、重大文艺精品生产、重点高新文化项目建设、重点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等给予以奖代补、补助、贴息等。对转制后的国有文化单位提供企业财税优惠政策,对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实行税收优惠。全面落实国家文化改革发展配套政策,对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扶持政策执行期限再延长5年。
(五)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提升绵阳文化影响力。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民间交流为主体,市场机制为杠杆,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相结合的运作机制,积极开展文化艺术人才和图书、艺术、信息等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艺术表演、学术交流、举办会展、合作出版、互换广播电视节目、缔结友好城市、民间文化往来等多种形式,增加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做好对外文化交流项目的储备工作。积极引进外资,发
展外向型文化企业,大力拓展国际国内市场。重点扶持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及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文化单位,做大做强一批对外交流的文化品牌。抓好具有绵阳特色的文化项目对外交流合作。
七、建设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为文化强市战略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德艺双馨的文化人才队伍。
(一)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打造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实施文化名人发展战略,落实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天府英才‛工程,制定培养规划,建立健全评选奖励机制,造就一批群众喜爱、有重大影响的文化领军人才和地方民族文化代表人物;造就一支既熟悉业务又擅长经营管理的文化企业家队伍,一支具有较强知名度的文化创作人才队伍,一支扎根基层的文化骨干力量。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扶持资助一批优秀中青年文化人才,多渠道引进吸纳紧缺文化人才。采取特殊办法,突破身份、级别、学历壁垒,加大对文艺、新闻等重点人才的招考引进。创新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职称评审、激励保障机制。加大对非公有制文化单位人员评
定职称、教育培训、申报项目、表彰奖励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驻绵高校的师资优势,共建文化培训基地、共同培养文化人才。
(二)理顺基层文化管理体制,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全市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要配齐配好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宣传委员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文化专干,优先从高校毕业生、专业文艺院团改革分流人员中选聘文化工作人员。设立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探索建立县以下公共文化服务实行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的管理体制,加强对乡镇文化站的分类指导和综合利用。重视民间文化人才的发展,注重发现、挖掘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宣传文化队伍的培训、学习和交流。
(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培养德艺双馨的文化工作者。引导文化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努力追求德艺双馨。鼓励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拜人民为师,了解国情省情市情,增加基层体验,增强群众感情。文化工作者要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健康、和谐奋进的文化发展氛围。
八、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
从战略和全局出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及文化改革发展的领导权、主动权,健全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成效。
(一)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加强对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将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更加重要位置,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发展的领导。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每年要安排一批重点文化惠民项目,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纳入目标考核,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在全市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建立市级领导联系文化人才制度,经常听取意见,加强思想引导,主动协调服务,将文化人才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
(二)强化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优化文化领域领导班子结构。高度重视宣传文化战线领导班子建设,选好配强文化领域各级领导班子,把政治强、业务精、善于驾驭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局面的优秀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党委组织、宣传部门要按照‚管人与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共同研究文化领域领导班子结构和运行情况,制定班子建设和干部选拔配备方案,优化班子结构。加强和壮大县市区新闻外宣、网管、社科、文联等队伍力量。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文化理论学习、文化形势分析和文化问题研究,提高文化素养,努力成为领导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重视文化领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建设,注重在文化领域优秀人才、先进青年、业务骨干中发展党员。
(三)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协调,健全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党委宣传部门要切实负起组织协调责任,统筹文化投入,加强对文化领域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指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领域各单位要自觉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创造性地落实文化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发挥文化建设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制,加大文化发展考核奖惩力度。党委宣传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组织、机构编制、国资、发改、人社、财政、税
务、规划、国土、教体、住建、城管、旅游等部门要研究制订支持文化改革发展的专项政策和措施,着力营造宽松、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
建设与国家科技城相适应的西部文化强市目标催人奋进、责任重大。全市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旗帜、开拓创新、勤奋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绵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