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无锡市委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国家水利现代化示范市的意见

时间:2019-05-13 16:06: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无锡市委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国家水利现代化示范市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无锡市委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国家水利现代化示范市的意见》。

第一篇:中共无锡市委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国家水利现代化示范市的意见

中共无锡市委

无锡市人民政府 关于建设国家水利现代化示范市的意见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事关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全局和长远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保障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综合能力的迫切需要。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沪宁杭大都市圈的几何中心,北依长江、南濒太湖,境内江、河、湖、库齐全,河网密布。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组织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不懈大干水利,初步建成了防洪、排涝、调水、灌溉等水利工程体系,在安全水利、资源水利、民生水利和环境水利建设上取得了重要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利基础保障。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市防汛防旱体系依然存在薄弱环节;水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依然不强;农田水利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依然滞后;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任务依然艰巨。“十二五”期间,无锡要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离不开水利的率先发展和现代化,无锡有基 础、有条件,以建设国家水利现代化示范市为目标,先行先试,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为全国水利现代化探索经验,作出示范,为推动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建设创新无锡幸福无锡奠定扎实的水利基础保障。

根据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和《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苏发〔2011〕1号),结合无锡实际,就建设国家水利现代化示范市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设国家水利现代化示范市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推动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建设创新无锡幸福无锡”为主题,以率先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为主线,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水利规划保障、防汛防旱保障、水资源水环境保障、水利基础设施保障以及水利公共服务保障为抓手,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按照水利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把水利作为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突出科学治水、依法治水,更加注重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统筹,更加注重大中小工程配套,更加注重城乡水利协调,更加注重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加强水利建设,强化水利管理,深化水利改革,突出抓好薄弱环节,不断提高水利的防洪保安、水资源保 障、水环境保护和服务民生能力,率先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无锡特点的水利现代化之路。

(二)目标任务

力争通过三年努力(2011-2013年),基本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五大水利体系,即高标准的防洪除涝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供给体系、农村水利现代化工程体系、良性循环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到“十二五”末,基本建成国家水利现代化示范市。

1.建设高标准的防洪排涝减灾体系。以保障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安全为目标,建设全市范围内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以及以洪水预报、防汛指挥调度决策、防洪保险等为主要内容的防洪除涝非工程体系。长江堤防、太湖堤防、望虞河堤防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新建、改建工程按100年一遇标准实施;主城区防洪标准达到200年一遇;太湖新城按城市防洪体系建设,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锡东新城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太湖新城、锡东新城新建防洪工程分别按照200年一遇及100年一遇标准建设;对城市的排水管网进行全面疏理,切实提高排涝标准,调整排涝闸站布局;建设防洪排涝完整体系,加快低洼地区的拆迁改造,提高防洪能力,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江阴、宜兴市区、万亩以上圩区及有重要设施或人口集中的城镇,防洪工程达到50年一遇标准,除涝均达到20年一遇标准。宜兴市境内大小水库按设计标准进行除险加固,消除隐患。对山区塘坝进行整治,完善防渗体系和溢洪设施,逐步提高防洪 标准。遇设计洪水,保证水库不垮坝,确保万亩以上圩区圩堤不决口,保证其他各类水利工程安全度汛。遇建国以来最大洪水,保证长江、太湖、望虞河堤防不决口,确保无锡市及所辖县级城镇重要交通干线、工矿企业的防洪安全。

2.建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供给体系。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为目标,以节约、管理和保护为重点,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调度和节水治污作为推进水利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形成城乡供水、农田灌溉、内河航运、水产养殖及旅游等水资源综合利用格局,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水资源的良性运行机制,最终建立以资源优化配置与保护为基础的节约型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到2015年,全市年取用水总量与2010年基本持平,万元工业增加值和万元GDP取水量在2010年基础上分别下降2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以上(以上均不包括电力用水)。

3.建设农村水利现代化工程体系。以“幸福农村建设”为统领,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环境改善”为目标,以“构建现代农田水利工程体系、确保农村防洪排涝安全、改善农村河道水环境”为重点,连片治理,整体推进,加快农村水利标准化、现代化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奠定坚实的水利基础保障。农田灌溉设计保证率达到90%,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7以上,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大于90%,旱涝保收面积达到80%以上。

4.建设良性循环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以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条件为目标,进行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地下水超采控制、水质监测及水资源调度等,确保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显著改善,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的水生态环境。

5.建立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快水利信息网络建设,建立覆盖全市的水利信息网络,完善防汛防旱指挥决策和工程调度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水利电子政务系统,初步建立综合决策和应急管理系统,提高水行政管理效率,提升水利管理、服务水平。整合资源,加强部门合作,建设水利、环保、水务、交通航道等部门统一的物联网平台,实现资源和数据共享。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问题,大力发展民生水利,让人民群众得益受惠。

2.坚持科学治水、人水和谐。遵循水的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有效保护水资源。

3.坚持标本兼治、统筹兼顾。实行防洪除涝抗旱并举、开源节流保护并重、建设管理改革并进,促进区域与流域、农村与城市水利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水利综合效益。

4.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力度,大幅增加水利建设投资,保障国家水利现代化示范市建设需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民参与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形成政府社会协同治水兴水的合力。

5.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以建设国家水利现代化示范 市为契机,在水利标准化、现代化建设上率先试点示范,探索经验,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亮点典型,建设具有无锡特色的水利现代化;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形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建设国家水利现代化示范市的主要内容

(一)在构建城乡一体化的防汛防旱保障体系上作示范 1.完善提升城市防洪体系。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无锡市城市防洪工程体系,续建大包围堤防,优化沿线配套闸站,整治排水河道,特别是对运东大包围内的骨干河道进行拓浚,达到规划要求。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特别是加快太湖新城、锡东新城、蠡湖新城等重点区域的防洪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排涝体系。重点整治北兴塘、严埭港、东亭港、东清河、八士港、大塘河、江溪港、旺庄港等;太湖新城按“三纵三横”规划对骨干河网进行整治,进一步完善排涝体系;锡东新城针对九里河地区水系进行整治,新开春丰河、拓浚延伸双泾河、改道半夜浜等;继续实施江阴、宜兴主城区防洪工程,完善防洪体系,整治排水河道,修建排涝泵站,系统提升区域防洪排涝能力。

2.切实增强农村防洪除涝能力。深入开展万亩圩区达标建设,以万亩圩区圩堤、闸站达标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完成45个万亩以上圩区达标建设。同时,抓好万亩以下圩区的综合治理,加高加固圩堤、新建改造防洪闸和排涝泵站、修建排水沟渠,使农村防洪减灾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突出山洪防治工程建设,全面开展水库、塘坝整治和山洪灾害防治。全面完成小水 库、五万方以上重点塘坝的除险加固和配套建设任务,全面提高大坝坝身质量,完善配套设施,对溢洪河道进行整治,提高河道泄洪能力。

3.抓紧建设一批防汛减灾工程。重点建设、整治一批入江、入湖及区域性骨干河道,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和堤防建设。继续进行武澄锡虞区、湖西区的治理,拓浚整治区域骨干排水河道,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武澄锡虞区重点整治新夏港、桃花港、青祝河、锡澄运河、张家港、大河港、直湖港、洋溪河、伯渎港、九里河、锡北运河等一批入江、入湖及区域性骨干河道;宜兴地区以整治“三溪河”为重点,加快入湖河道的整治,完成厔溪河、洑溪河、北溪河、埝径河、白云溪河等中小河流治理。进一步提升长江大堤、太湖大堤、望虞河大堤等流域性堤防的防洪标准。对贡湖段太湖大堤沿线口门建筑物进行改造,达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并能进行双向挡水;对退渔还湖区域进行太湖大堤重建并达到100年一遇标准。

4.加强防汛防旱指挥能力建设。按照“机构健全、队伍一流、管理规范、装备先进、保障有力”的目标、依法建立健全各级防汛防旱指挥机构,进一步理顺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机构性质,实现其机构性质与行政职能相对应。严格落实防汛防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健全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既能有效控制洪水,也能给洪水以出路。加强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强化防汛应急响应和联动机制,推进防洪风险管理,完善各类应急抢险救援预案,加大防汛抢险专业队伍建设力度,健全防汛物资储备体系,努力实现“指挥决策科学化、应急处置规范化、防汛抢险专业化”。加强人工增雨等影响天气能力建设,科学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

(二)在农村水利标准化、现代化建设上作示范

按照“全省争领先,全国创一流,打造全国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农村水利标准化、现代化建设。以圩区综合治理为抓手,加快提升农村防洪保安水平;以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示范镇、村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农村水环境治理水平;以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专项工程)、万顷良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下大气力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全面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深入贯彻落实新《水土保持法》为抓手,稳步提升水土保持监管水平;以能力建设、转型发展为抓手,切实提升基层水利站建设水平。全面推进实施“八大重点工程”,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水利基础保障。

1.农村水系连通工程。抓紧编制市(县)、区农村水系规划,通过优化河网水系、调整闸站布局、拆坝建桥、河网整治等措施,沟通农村河道水系,消除农村河道断头浜、死水塘等现象,构建水系连通、水体流动的农村河网体系。

2.圩区达标建设工程。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大以圩区治理为重点的农村防洪保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深入开展万亩圩区达标建设。加快实施万亩以下农村圩区综合治理,大幅提升农村防洪保安能力。

3.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以“水体清、水系畅、水岸绿、水景美”为目标,以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示范镇、村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以控源截污、疏浚淤泥、生态修复、河岸绿化为内容的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建立健全农村河道定期轮浚机制,实现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完善河道长效管护机制,提升农村河道管理的设施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实现农村河道长效管理全覆盖,确保农村河道长治久洁。

4.泵站标准化建设工程。按照标准化、现代化的要求,统一规划,合理调整农村泵站布局,优化建筑造型风格,规范设备配置,按照拆并调整一批、改建扩建一批、新建重建一批的原则统筹组织实施,加大农村泵站更新改造和标准化建设力度,大幅提高农田水利灌排能力。

5.农田节水灌溉工程。把节水灌溉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依据《县级农田水利规划》,以灌区为单位,以万顷良田、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以建设标准化防渗渠道、生态沟渠、推广管道输水、喷滴灌节水技术为重点,集中连片整治、整项整村推进,加快现代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将全市万顷良田和现代农业园区全部建成高标准的高效节水示范工程。

6.农村水利信息化建设工程。切实加强农村水利信息化工程建设,加大物联网技术在农村水利建设中的推广运用力度,重点建设农村万亩圩区闸站远程控制系统和现代农业园区节水灌溉自动运行系统,构建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村水利格局。

7.水土保持示范工程。深入贯彻落实新《水土保持法》,结合我市实际,编制全市水土保持规划,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以小流域治理和山丘区水土生态修复为重点,推进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进一步加大我市水土保持工作力度,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0%以上,努力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8.基层水利站能力提升工程。按照“职能明确、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基层水利站防汛抗旱、水利工程管理、水资源管理、农田水利建设、水环境保护、水行政执法等公益性职能,着力构建管理顺畅、运行高效的乡镇(街道)水利站管理体系。严格按规定核定人员编制,将人员和事业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优化基层水利工作人员结构,强化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基层水利工作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抓好水利站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使全市乡镇(街道)水利站服务能力与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

(三)在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上作示范 1.严格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

建立市、市(县)区两级行政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在确定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城镇建设规划时,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因水制宜、以供定需。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或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实施地下水取水总量和地下水位双控制制度,实现采补平衡。编制实施地下水应急备用水源地规划,建立地下水战略储备和应急供水制度。健全地下水动态监测体系。加强地源热泵系统管理;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加强取水监督管理。严格实 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按照计量征缴水资源费;加快以取水量监控为重点的水资源智能管理物联网信息化建设,实现水资源的智能感知、调度管理和辅助决策;着力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优化水资源调度和配置。协调安排地表水、地下水和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实行优水优用,合理利用。

2.加快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

大力倡导、全面强化节约用水,把节水减排工作贯穿于经济发展全过程和社会生活各个环节,坚决遏制用水浪费,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制定实施不同区域、行业的用水效率指标,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严格限制水资源不足地区建设高耗水型工业项目。开展取排水规范化整治,落实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 “三同时”制度;深入开展企业、社区、学校、灌区、示范项目、城市和“八大行业节水行动”、水平衡测试等节水载体建设活动,大力推广循环用水、串联用水、中水回用、污水处理回用、雨水利用、一水多用和农业喷滴灌高效节水技术。建设一批国家、省市节水示范工程、示范基地。建立行政区域用水效率和效益评价与考核指标体系,发挥政府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到“十二五”末建成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城市。

3.率先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从严核定水功能区纳污容量,强化全市水功能区管理。协调好水功能区划与土地利用、城市建设、岸线开发等相关规划 的关系,加强水功能区和水源地水量、水质全覆盖监测,建立、实施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到2015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明显提高;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各级政府把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的重要依据,明确工作责任,抓好措施落实;进一步整合整治入河排污口,全面封堵具备接管条件的排污口。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原则上非城镇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不再审批同意设置,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达到一级A标准、尾水再生利用比例达30%以上;加强水源地保护。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强综合整治,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加强监测预警,做好应急备用水源地规划、建设、维护,强化饮用水水源应急管理。

(四)在河湖综合整治与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上作示范

1.加快推进国家治太重点工程。按照国务院《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总体方案》的要求,加快推进走马塘、新沟河、新孟河等一批国家级重点水利项目的落实。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争取在2011年启动建设,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争取在2014年启动建设。

2.全面加强水系综合整治。深入推进“河长制”管理,切实加强小流域治理,推动入湖河道综合治理出成效。在科学规划基础上,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对城乡水系进行综合整治,统筹实施截污、清淤、水系沟通、生态修复、河岸河坡绿化等工作,达到“水清、岸绿、景美”的效果,全面提升城乡生态环 境质量。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加快实施水生态保护修复,维护河湖健康生态,改善城乡人居环境。重点推进实施水利部宛山荡水生态科技园建设,为全国同类型湖泊治理提供经验和示范。加强全市水生态保护修复重点项目和示范项目建设推广。建立完善全市水生态系统监测评估体系。

3.实施太湖(蠡湖)新城“清水流域”示范工程。按照“水清、水活、水优”的目标要求,加快太湖(蠡湖)新城水系建设。经过三年努力,把180平方公里的太湖(蠡湖)新城建成国内具有示范意义的清水流域,为国家治理太湖目标实现和无锡生态环境改善做出贡献。

4.持续开展太湖调水引流、生态清淤和蓝藻治理。坚持常年开展梅梁湖泵站调水引流,加速水体流动,缩短换水周期,增加水体流量,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在太湖新城、锡东新城区实施调水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太湖梅梁湖(含月亮湾)、贡湖、竺山湖、宜兴西部沿岸区等区域的生态清淤工程,全面按时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清淤任务。对境内13条主要入湖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截污清淤,减少入河污染物总量,改善水质。推广应用淤泥固化技术,淤泥无害化及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以上。有效减少太湖内源污染和入湖污染,防止蓝藻大面积爆发,确保太湖水源地水质安全。进一步提升蓝藻机械化打捞、工厂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水平,构建完善的蓝藻打捞处置、湖泛预防工程体系以及长效管理机制。

(五)在水利科技和信息化建设上作示范

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技术集成创新为重点,加强 水利现代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加大现代水利先进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强产学研结合,积极转化、推广水利科技成果,提高水利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加强水利科技创新载体、服务体系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切实加大水利科技投入,重点水利工程和项目都要安排一定比例的科技专项经费,鼓励水利企业和施工单位加大科技投入。

充分利用无锡市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的机遇,加快推进集防汛防旱、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治理于一体的“感知水利”物联网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建设国家和省水利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基地,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生态修复、防汛防旱、水环境治理的智能感知、智能调度和智能管理。构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水利信息化管理体系,以水利信息化引领水利现代化。

加强水文水生态基础信息设施建设,扩大覆盖范围,优化站网布局,着力增强区域性骨干河道、重要湖泊水库、太湖新城等重点地区的水文、水生态监测能力。建立健全现代化的水文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及预报会商体系,提升水文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六)在水利改革发展与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上作示范 1.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水利改革。积极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 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健全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理顺城市水利管理体制,落实水利部门对城市河湖的行政管理职能。全面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水利工程分级建设负责制,完善水利建设项目法人制,逐步推进政府重点水利项目代建制。加强水利建设市场监管,强化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建设,推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全面实行水利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制、竞争立项制、投资控制制、资金保障制、绩效评价制,提高投资效益。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提高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水价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出台鼓励中水和再生水利用的价格政策。积极探索适合无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洪水保险模式,率先开展洪水保险试点,争取列入国家试点。

2.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全市大中型水利工程都要设立工程管理机构。按照公益性工程政府保障、经营性工程推向市场、准公益性工程民办公助的原则推进分类改革。各级财政要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确保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足额到位。加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市场培育,逐步推行“管养分离”,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建成高标准、高水平的水利工程安全监测、自动监控等信息化系统,实现工程设施 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行业管理规范化,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确保水利工程良性安全运行。全市10家水管单位全部建成园林式单位及县级以上文明单位。其中有5家以上建设成国家级水管单位,其他单位达省3级以上水管单位。有条件的单位要争创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通过3-5年时间的努力,把全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建设成为工程安全、运行可靠、管理高效、环境优美的国内一流的水利现代化管理单位。

3.创新水利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市、县(区)两级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要有明显提高,要保证当年可用财力的2%至4%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继续征收防洪保安资金、水利建设基金等财政性资金用于重点水利建设。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各级财政都要大幅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还要引导农民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自愿投工投劳。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的农业土地开发资金,要保证30%用于农村水利建设。从城市建设维护税中划出不少于15%的资金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和管护。加强各类用于水利建设的财政性资金征收管理,确保应收尽收、规范使用。优化水利投资结构,加大对水工程、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投入,切实解决“重建轻管”问题。拓宽水利融资渠道,鼓励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通过直接、间接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水利建 设信贷资金,发展面对水利的中长期优惠贷款业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不同水利工程的建设特点和项目性质,确定财政贴息的规模、期限和贴息率。探索发展大型水利设备设施的融资租赁业务,积极开展水利项目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多种形式融资。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推进经营性水利工程市场融资。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通过民办公助、政府购买、委托管理等多种形式,鼓励企业、个人及社会团体投资公益性或准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民营企业按照规划建设的水利项目,产权和收益归投资人。民营企业投资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工程,享受与集体经济组织同等补助政策。按照多干多补、多筹多补的原则,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兴修农田水利。

三、建设国家水利现代化示范市的保障措施

(一)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深对水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水利改革发展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重点抓战略规划,抓工作部署,抓督促检查,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市建设国家水利现代化示范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市发改委、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委员会、市环保局、市规划局、市建设局、市市政和园林局、市审计局、市气象局、市政府金融办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负责总体规划、组织协调、推进实施、检查督促,制定建设国家水利现代化示范市总体规划和指标体系,下发工作目标任务书并建 立健全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市发改委要将建设水利现代化示范市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计划安排、项目立项等方面加强服务指导;市财政局要认真落实好中央和省委关于水利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方面的财政政策,加强水利建设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监管;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范围,主动服务,合力推动国家水利现代化示范市建设。各市(县)区要依据建设国家水利现代化示范市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建立以市(县)区为单位的水利现代化评价考核机制,制定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完善配套措施,强化职责分工,健全责任体系,落实推进举措,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加大规划引领力度。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科学确定水利发展长远目标、建设任务、投资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建设。高水平编制建设国家水利现代化示范市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基础上编制好防汛防旱、农村水利、水资源管理、水利信息化等专项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要与城乡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流域、省相关规划衔接配套。强化规划的指导性、权威性,以及水利规划对涉水活动的管理和约束作用。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和以发展规划为依据的绩效考核制度。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1号文件,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市发改、财政、水利等相关部门要加强与国家、省对口部门的沟通衔接和汇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在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和指导,落实好国家、省重大水 利建设专项的地方配套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省在行政审批、财税、金融、土地等方面给予试点政策支持,为我市先行先试,率先建设国家水利现代化示范市创造有利条件。

(四)加大依法保障力度。依法治水是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洪水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等制度。要围绕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城乡供水安全管理、突发性水灾害事件应急管理的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完善水法规体系建设,制订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水利发展要求的地方性水法规体系。制定出台《无锡市湖泊保护实施办法》,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体系,实行河湖“蓝线”管理制度,落实水域占用补偿制度,强化涉水建设项目监管。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制订《无锡市水功能区管理办法》和《无锡市节约用水条例》等地方法规规章。对建设项目实行水规划同意、防洪影响评价前置审批。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健全市、市(县)、镇(街道)三级执法网络,依法打造一支人员精干、业务熟练、作风过硬、装备精良、形象良好、运行有力的水政监察队伍。完善水利综合执法体系,提高综合执法能力,树立执法权威。

(五)加大考核导向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建设国家水利现代化示范市纳入主要领导科学发展政绩考核体系,实行防汛防旱、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对水利建设、管理、改革等各项任务加强检查考核。建立健全建设国家水利现代化示范市的目标管理和评价考核体系。由市建设 国家水利现代化示范市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牵头负责,及时掌握各地各部门在组织领导、方案制定、政策落实、工作推进等方面情况,定期报送信息,召开现场会、推进会协调解决矛盾,总结典型经验,确保工作进度。同时,市建设国家水利现代化示范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跟踪督查和绩效考核,每半年开展一次专项督查,年底开展一次年度考评,年度督查考评结果作为对党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政绩评定、选拔任用和机关部门作风评议、争先创优的重要依据。

(六)加大宣传推动力度。把水利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把水情教育纳入市民素质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加大国情、市情和水情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全民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提高全社会对水利改革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知晓度、关注度和参与度;加强典型示范,进一步整合资金、集中投入、重点建设、整体推进、连片发展,打造一批示范效果好、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国内有影响的水利标准化、现代化建设亮点工程、示范工程。加大典型宣传与推广力度,通过典型推动、示范引领,提升水利现代化水平,加快水利现代化进程。

第二篇: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社区建设

【发布单位】杭州市

【发布文号】市委办发〔2002〕11号 【发布日期】2002-02-02 【生效日期】2002-02-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转发《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关于明确社区居民委员会职责的意见(试行)》的通知

(市委办发〔2002〕11号)

各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直属各单位:

《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关于明确社区居民委员会职责的意见(试行)》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2年2月2日

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关于明确社区居民委员会职责的意见(试行)

(2002年1月29日)

社区居民委员会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由社区居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理顺社区工作关系,明确社区居民委员会职责,直接关系到社区建设的巩固和发展。为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的作用,加强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促进城市社区社会主义民主和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发展,现就明确社区居民委员会职责提出以下意见:

一、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基本职能

(一)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教育居民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爱护公共财产;

(二)协助政府部门在社区开展民事调解、社会治安、劳动就业、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外来人口管理等工作,协助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维护本社区的交通、通讯、能源等市政公共设施;

(三)向社区居民会议或社区成员代表会议负责,并定期汇报工作,努力完成其提出的各项任务;

(四)办理本社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开展共驻共建,筹措本社区公益事业资金,管理和维护集体资产;

(五)发展社区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六)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兴办有关的社会福利事业,指导、管理社区安老、助残等社区服务机构;

(七)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社区内失业人员及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与服务工作;

(八)参与业主委员会对本社区的物业管理和服务进行指导、监督、支持;

(九)加强社区与社区之间的联系,促进团结、互助,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与政府部门及其他社区进行合作;

(十)向政府部门反映社区居民的意见、要求并提出建议;

(十一)组织社区居民对政府部门的各项政务进行民主评议和民主监督;

(十二)依法积极培育和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协助政府部门加强对社区民间组织的指导与帮助;

(十三)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范围内,自主决定社区各项事务。

二、社区自治的基本权利

(一)民主选举权

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由本社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直接选举产生,也可由每户居民派代表或由居民小组代表选举产生。

(二)民主决策权

涉及本社区全体居民利益的重大事项,社区居民委员会必须提请社区居民会议或社区成员代表会议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主要包括:

1、社区发展规划、社区居民委员会财务预算和决算执行情况;

2、撤换、补选或罢免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

3、社区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办法、资金及其使用情况;

4、社区集体经济收益所得及其使用情况;

5、社区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以及社区公益事业的建设承包方案;

6、社区居民会议或社区成员代表会议认为应当由社区居民会议或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决定的涉及居民利益的其他事项。

(三)民主管理权

1、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执行社区居民会议或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的决议,对本社区公共事务进行日常管理。

2、社区的办公经费、社区服务收入和其他劳务收入,由社区居民委员会管理。

3、社区居民委员会对以下事务行使初审权和知情权:

(1)最低生活保障的申办初审;

(2)社会救济救助金的申报初审;

(3)特困户学杂费减免照顾初审;

(4)残疾证申办初审;

(5)残疾人就业安置初审;

(6)收养和婚姻登记初审;

(7)生育指标、婴儿户口申报初审;

(8)流动人员“三证”及暂住证审验、申办初审;

(9)外出人口婚育证办理初审;

(10)私房改建、重建规划管理初审;

(11)失业(无业)居民的婚姻状况、失业卡、待业卡初审;

(12)居民身份证和老年卡的申办初审;

(13)直系亲属公房房卡的过户申请初审;

(14)规划杂项工程申请知情;

(15)旧城改造开发建设公建配套定位及验收知情;

(16)居民占绿手续申请初审;

(17)物业公司收费项目和标准知情;

(18)申办、变更经营项目初审;

(19)房屋出租知情。

(四)民主监督权

社区居民委员会具有对政府部门、社区单位和社区内党员干部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评议的权利;对物业公司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的权利;对街道办事处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及其工作人员工作行为进行监督和评议的权利。社区居民委员会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社区财务管理,定期向社区居民公布账目,实行政务、事务、财务三公开,接受居民监督。

三、理顺社区居民委员会与社区相关组织的关系

1、理顺社区居民委员会与社区党组织的关系

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社区居民会议或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的执行机构,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行使社区管理、服务、教育和监督的职能。社区党组织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在社区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和保证社区居民委员会履行职责,依法自治。

2、理顺社区居民委员会与社区成员代表会议、议事协商委员会的关系

社区成员代表会议或社区居民会议作为社区的权力机构,决定涉及全体社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等重大事项。社区居民委员会,是社区成员代表会议或社区居民会议的执行机构,并定期报告工作;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作为议事监督机构,监督社区居民委员会行使社区管理、服务、教育的职能,动员驻社区单位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建设。

3、理顺社区居民委员会与社区中介服务组织的关系

社区中介组织是受政府职能部门或群众自发组织委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章程的规定,独立开展社会活动,在市场体系中发挥服务、沟通、公证、监督作用的社会服务机构,接受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指导、帮助和监督。社区居民委员会要积极鼓励、培育社区中介组织开展各种健康、文明、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

4、理顺社区居民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单位的关系

社区居民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单位是社区自治组织与企业的关系。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当关心支持本社区的物业管理,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物业管理单位应当主动接受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监督、检查和指导,支持、配合社区居民委员会做好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工作。物业管理单位负责人可以是社区组织机构的成员,参与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5、理顺社区居民委员会与驻社区单位的关系

驻社区单位是社区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驻社区单位在工作方式和思想观念上也要相应进行调整和转变,将大量的服务性、社会性、公益性事业逐步转移到社区,主动向社区提供资源和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目标。社区居民委员会是社区成员的自治组织,对整个社区内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都应统筹考虑、全方位服务,主动与驻社区单位搞好关系,为驻社区单位的生产、工作、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共同建设和管理好社区。

四、明确社区居民委员会与有关政府机构之间的职责

1、理顺社区居民委员会与街道办事处的关系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民委员会是“指导与支持、协调与监督”的关系。街道办事处不能视社区居民委员会为街道派出机构,不得干涉依法属于社区居民自治范围的各种事务,应尊重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民主自治权力,引导、帮助社区居民委员会增强民主自治的意识和能力,对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主动接受社区的监督和评议。社区居民委员会要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开展社区工作,依法协助、监督街道办事处各项工作的落实,并向街道办事处反映社区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2、理顺社区居民委员会与政府部门的关系

政府部门与社区居民委员会是“指导与服务、协调与监督”的关系。涉及社区工作的政府部门及其派出机构要转变工作方式和思想观念,将工作重心放在社区,在履行各自职能、为社区搞好服务的同时,充分尊重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治地位,指导社区开展各项工作,主动接受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监督和评议。社区居民委员会要积极协助、配合政府及其派出机构管理社区有关行政事务,为它们依法行政、落实政府目标管理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3、政府部门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职能界定

根据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属社区居民委员会承担的工作职能由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履行,政府部门负责进行指导、协调和督促。属政府部门承担的职能必须由政府部门独立履行,不得转嫁给社区。需社区协助的事项,在征得社区组织同意的前提下协商办事,但对工作量较大、持续时间长的行政事务或临时性工作,应按照“费随事转、责随权转”的原则,给予社区相应的工作经费或补贴。

附:政府部门与社区居民委员会职责界定表

附件:

政府部门与社区居民委员会职责界定表

序号 职能内容 部门

承担 社区

承担 部门

指导 社区

协助 社区目标的编制及考核 √ √ 2 信访工作 √ √ 3 综合治理工作 √ √ 4 民事纠纷调解 √ √ 5 普法教育 √ √ 6 国策宣传 √ √ 7 计生工作 √ √ 社区计生协会工作 √ √ 9 科普宣传和普及 √ √ 10 绿化工作 √ √ 市容环卫管理 √ √ 防病治病除“四害”、社区卫生服务 √ √ 13 健康教育 √ √ 14 初级保健 √ √ 公民义务献血 √ √ 16 双拥优抚 √ √ 低保及社会救济 √ √ 18 婚况证明 √ √ 19 殡葬宣传 √ √ 20 居务公开 √ √ 21 残疾人工作 √ √ 22 社区服务站工作 √ √ 求助热线的接待与管理 √ √ 24 社区服务队伍建设与管理 √ √ 25 社区内便民利民服务网点管理 √ √ 26 社区成员的扶贫帮困 √ √ “扫黄打非”及文化市场管理 √ √ 28 社区体育活动开展 √ √ 社区文化活动及阵地建设 √ √ 五好文明家庭创建、特色楼道培育(新家庭计划)√ √ 31 社区志愿者队伍管理 √ √ 32 老年人工作 √ √

退休人员管理服务 √ √ 34 “两劳”释放人员帮教 √ √

劳动就业、上岗培训、失业人员管理 √ √ 36 党风廉政教育 √ √ 37 国防教育 √ √ 38 兵役登记 √ √

社区档案管理 √ √ 40 文明社区创建 √ √ 41 民主评议党员 √ √ 42 统战工作 √ √ 43 市民教育 √ √ 44 新闻报道 √ √

党报党刊发行 √ √ 46 工会工作 √ √ 47 青少年工作 √ √ 48 妇女工作 √ √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中共桐乡市委桐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生态墓地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

中共桐乡市委文件

桐委„2004‟11号

━━━━━━━━━━━━━★━━━━━━━━━━━━━

中共桐乡市委桐乡市人民政府

关于建设生态墓地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

(2004年5月19日)

为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殡葬管理条例》、《浙江省殡葬管理条例》和《浙江省公墓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现就在全市开展建设生态墓地,深化殡葬改革专项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党的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殡葬法律法规,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大骨灰处置的引导力度、建筑性坟墓的整治力度、公益性墓地的管理力度,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作出贡献。

工作中坚持由点到面,循序渐进原则;全面规划,总量控制原则;疏导、引导与整治相结合原则;依法办事,建设和管理并重原则。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争取用2—3年的时间,建成一批生态型乡村公益性墓地和骨灰安息堂,整治和清理一批影响城镇建设、工业区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坟墓,全社会殡葬改革法制意识明显增强,殡葬秩序明显改善,在全市基本形成镇乡、街道公益性生态墓地和村骨灰安息堂相互配套的骨灰安置新格局。

工作任务是:

1、建设生态墓地。根据镇乡、街道规模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状况,按照生态化的要求规划建设公益性墓地(即生态墓地)。生态墓地以镇乡、街道为单位建设,一般每个镇乡、街道规划建设1—3个,建设主体为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2004年6月底前各镇乡、街道完成生态墓地规划和选址定点工作,9月底前各镇乡、街道完成生态墓地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一期)。从10月1日起,全市搬迁性坟墓一律进生态墓地或骨灰安息堂;2005年1月1日起,全市新死亡居民骨灰一律进生态墓地或骨灰安息堂。

2、加快骨灰安息堂建设步伐。骨灰安息堂除城市规划区内的村不宜建立以外,原则上以行政村为单位,与生态墓地统筹规划-2-

安排,尚未建立骨灰安息堂的镇乡、街道、行政村,应于年内完成选址定点并尽快建立;已建立骨灰安息堂的镇乡、街道、行政村,要继续加强管理,提高骨灰安息堂的利用率。

3、整治清理坟墓。要结合工业区开发、城镇建设、土地整理等工作,有计划有重点地对沿公路主干线、通航河道两侧视野范围和工业区、住宅区、风景区、保护区内的坟墓进行整治清理。

4、改造现有墓地。按照生态墓地建设的要求,对全市现有公益性墓地进行改造,二年内基本达到生态化标准。对未办理申办手续的公益性墓地补办手续,规范运作。

三、工作措施和要求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殡葬改革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艰巨,市委、市政府成立建设生态墓地深化殡葬改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统一领导这项工作并及时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各镇乡、街道和各行政村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或工作班子,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明确职责,密切配合。民政部门作为殡葬行业的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殡葬管理所的职能作用,制订发展规划和业务规范,加强监督指导,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将此项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发展计划、规划建设、国土资源部门要做好生态墓地的规划定点和相关手续办理工作;财政、公安、工商、物价、环保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对非法经营、违规操作及无证从事殡葬用品服务-3-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依法处理。

3、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为切实推进生态墓地和骨灰安息堂建设,市政府对生态墓地和骨灰安息堂建设予以一定的资金扶持。具体补助标准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4、加强管理,严格考核。各镇乡、街道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检查和督促,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桐乡市生态墓地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进行建设和管理。市委、市政府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考核。

附件:桐乡市建设生态墓地深化殡葬改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附件:

桐乡市建设生态墓地深化殡葬改革专项

组长:池晓明

副组长:王

成员:费坤江(市委办)

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蕾 闻金根(执行组长)蔡立新(市政府办)周汉江(民政局)赵裕华(宣传部)颜正芳(政法委)纪明庆(监察局)朱建庆(发展计划局)茅永良(财政局)孙荣汉(公安局)陈梓林(农经局)陈建华(规划建设局)徐鸣阳(国土资源局)张建方(广电局)卫瑞良(环保局)-5-

路平(工商局)

刘红勤(物价局)

叶炳富(民政局)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民政局,叶炳富兼任办公室主任。

(此件发至市直级)

主题词:民政工作殡葬改革意见

主送:各镇乡党委、政府,各街道党委、办事处,市直属各部

门、各单位

中共桐乡市委办公室2004年5月21日封发审稿:蔡立新校对:王柱明(民政局)

(共印60份)

第四篇:中共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

珠字„2010‟12号

中共珠海市委 珠海市人民政府 关于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

(2010年8月24日)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和《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党的十七大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

发展大繁荣,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作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为我市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强市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顺应时代要求,把握发展机遇,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从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和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相比,珠海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不适应,与经济特区所承载的使命和责任不适应,与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不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适应。今后10年,是珠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城市以格局定高下、以功能看强弱、以生态显魅力、以文化论输赢。建设文化强市、全面提升珠海文化软实力,是增强珠海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珠海文化品位、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增强珠海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也是珠海在新一轮竞争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和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必然选择。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紧密结合珠海实际,充分发挥珠海移民城市的活力、生态城市的魅力、开放城市的-2-

集聚力、特区城市的创造力,按照建设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城市定位和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争当科学发展示范市的目标要求,坚持经济、自然、人文协调发展,立足珠中江、珠深穗、珠港澳区域发展谋划珠海文化发展,集中资源、突出重点,力争在文化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实现突破。高度重视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挖掘和利用,形成珠海的人文特色;大力推动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培养文化内在的清新气质;加快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树立良好和富有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形象;着力促进文化与科技的紧密结合,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以节庆为亮点,培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形成浓厚的社会文化氛围;积极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动文化惠民;建设开放型文化形态,打造粤港澳乃至全国性的文化交流平台;创新文化发展体制机制,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和创造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构筑区域文化人才高地。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形成合力,培养以生态文明为方向,与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使珠海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广东建设文化强省中占有重要地位,走在全省文化发展前列。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人心;一批现代化、标志性的重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化产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居珠江三角洲地区领先水平,珠海成为南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体制改革窗口

和试验区。

到2020年,城市文明程度、公民文化素质显著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全社会,各项指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城市文化特色和文化个性进一步凸显,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成为珠海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9%。形成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力强、文化产品创造力强、文化交流合作辐射力强、文化高端人才聚集力强的崭新文化发展格局,建成具有深厚历史内涵、浓郁地方特色、强烈时代气息、多元文化兼容、极具竞争力的文化强市,成为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名城”和“创意之都”。

二、树立具有珠海特色的城市文化形象

(一)保护开发历史文化资源。

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抓手,加强对古遗址、古建筑、名人故居、古镇、古村落等重点文物的有效保护,申报一批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和文物保护单位。加大对水上婚嫁、装泥鱼、鹤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建立市、区、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机构,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支持斗门区等争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力度,结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创建工作,每年安排1000万元文保专项经费。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普查,重点挖掘珠海沙丘遗址、摩崖石刻、海上丝绸之路、近代工商业、现代工业遗址等领域的历史文化遗存。加强历史文化领域理论研究,深入挖掘珠海海洋文化、留学文化、重商文化、特区文化等方面的内涵,大力宣传容-4-

闳等一批代表珠海文化形象的历史人物,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文化研究中心,建设中国留学博物馆。

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历史文化普及宣传,将珠海历史人文资源中蕴含的爱国重教、务实创新等文化财富作为联系城市各个阶层的精神纽带,在全社会构建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增强市民精神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做好苏兆征、容闳等一批具有历史性、代表性名人故居、历史建筑的修缮和对外开放工作,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和旅游景观,增强珠海城市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二)培育特区人文精神。

弘扬特区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大力弘扬“开放兼容、务实创新”的特区精神,推动特区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全社会广泛宣传道德模范、劳动模范、英雄人物等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实施品德培育、精品供给、环境净化、心理护卫四大工程,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推广“红色夏令营”、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等,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

树立城市理想。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和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在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理想、信念、价值观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志存高远、思想统一、目标明确、脚踏实地为实现城市理想而打拼的社会风气,提振社会各界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动力,为特区新一轮大发展提供精神文化动力。

(三)打造学习型城市。

深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制度,推广

党员领导干部读书会制度,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标兵”主题读书活动,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继续办好珠海文化大讲堂,扩大珠海电视讲坛、社科普及周、企业论坛、校园论坛、社区论坛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办好“珠海读书月”,加快“农家书屋”、“流动书屋”建设,在全社会培育爱学习、会学习的良好风尚。

繁荣社科理论研究。加强珠海历史文化、中西文化交流、留学文化、粤港澳合作、生态文明建设、特区发展和建设等特色领域的研究,推出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力度,社会科学研究和奖励经费由原来的50万元增加到100万元。打造“珠澳文化论坛”、留学文化国际研讨会等一批高水平的社科论坛品牌,促进社科理论成果交流常态化、制度化。办好“社会科学普及周”,扩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社会影响。引进吸纳一批高水平社科领军人物和青年人才,发挥思想库与智囊团作用。以驻珠高校为依托,扶持成立一批理论与应用对策的研究中心。加强对学术社团、民间研究机构的扶持和管理。培育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

(四)建设文明和谐城市。

培育社会文明风尚。围绕创建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着力把珠海建设成为清洁、安全、优美和幸福的城市。

倡导绿色环保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的文化品位,-6-

实施“清、和、美”工程,推进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学校和绿道网建设,开展“生态文明”、“低碳生活”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五)擦亮文化活动品牌。

以节庆活动为抓手,擦亮城市活动特色品牌。努力提升民间艺术大巡游、珠海文化大讲堂、珠海合唱节、金秋艺术节、珠海读书月、滨海之声音乐会、青少儿艺术花会等公共文化活动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以举办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国际赛车节、珠海国际龙舟邀请赛、珠海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珠海沙滩音乐派对等活动为契机,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培育城市的国际化气质。

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以文化先进区、文化先进镇(街道)、文化先进村(社区)等创建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文化普及工作,支持香洲等区申报全国文化先进区。大力繁荣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机关文化。围绕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重要节庆、重大事件开展主题文化活动。抓好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展览到基层活动。面向基层开展公共文化流动服务,建设覆盖城乡的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流动美术馆、流动演出服务网,促进城市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

三、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加大财政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将市、区两级政府每年出资400万元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政策延续至2013年。到2015年,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健全,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

施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市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全部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行政村(社区)全部按“五个有”标准建成文化设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点覆盖到每个行政村;广播电视全面实现户户通,农村电影实现全覆盖。到2020年,区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全部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省特级文化站标准。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进一步优化,并逐步向自然村延伸,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1200平方米,城市建成“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建成“十里文化圈”,成为珠江口西岸公共文化建设示范区。

(二)加快推进重大文化工程建设。

加快推进珠海歌剧院、市博物馆、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市文化馆、十字门中央商务区音乐厅建设,规划建设香洲文化中心、西部城区文化艺术中心、珠海购书中心、珠海广播电视台二期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到2015年,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在布局、数量和规模上与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相适应,全面树立珠海城市文化形象。

(三)实施文艺精品工程。

实施精品战略,推进内容创新,努力形成具有珠海风格、珠海气派、珠海特色的文艺精品生产高地。建立文艺精品创作激励机制,保留政府“渔女奖”,增设“苏曼殊诗歌奖”、“古元美术奖”,将文艺创作扶持和奖励资金由每年400万元增至600万元,重点支持文学、戏剧、曲艺、舞蹈、音乐、美术、书法、摄影等艺术门类的创作生产,优先扶持代表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以及具有示范性、导向性的重点文艺项目,每年推出一批具有全国影-8-

响的精品力作;组织优秀作品参加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文华奖、群星奖、金钟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评选,组织优秀队伍参加全国重大艺术活动和比赛等。恢复珠海画院,引进知名文艺家在珠海设立创作室和流动工作站。

(四)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进行文化鉴赏、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参与文化活动和文化创作等基本文化需求。加大对基层和弱势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力度,努力实现全市城乡居民文化服务基本均等化。加快数字图书馆及自助图书馆规划建设,将市图书馆图书采购专项经费由每年300万元增至500万元。到2015年,实现全市人均拥有1.2册以上公共藏书、每月观看1场以上电影、每季度观赏1场以上文艺演出、每半年参与1次以上群众文化活动和参观1个以上文化展览的目标。到2020年,建立起与群众需求相适应的充裕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

四、打造区域性的文化产业高地

(一)科学谋划产业发展格局。

加强对全市文化产业的统一规划和布局。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实施错位发展,形成各区文化产业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横琴新区规划建设“横琴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实验园”;香洲区注重引入和培育发展原创、研发等高端文化产业,打造“香洲文化服务”品牌;金湾区积极探索发展国际航空文化创意产业,打造“航空文化”品牌和建设文化产品制造基地;斗门区加快推进珠海影视文化产业基地项目规划建设,结合斗门北部生态园规划建

设,打造“文化+旅游”品牌;高新区发挥高新科技优势,重点发展动漫网游、数字娱乐等行业,积极推进金山、巨人网游研发中心、南方(珠海)数字内容产业基地建设,走出一条“文化+科技”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打造“创意唐家”品牌;高栏港经济区以海泉湾温泉度假区和游艇产业为依托,发展文化娱乐休闲产业;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发挥“百岛之市”优势,打造文化艺术创作基地。各区以“三旧”改造为契机,引导和利用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以策划、创意、设计和原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创意中心,规划建设若干国家级和省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二)实施重点产业发展战略。

积极推进珠海影视文化产业基地项目规划建设,充分发挥南方数字娱乐公共服务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影视策划、创作、拍摄、制作、发行、展示和交流产业链,打造区域影视产业发展中心。

加快南方(珠海)数字内容产业基地规划建设,以金山和巨人网游研发基地为龙头,大力发展以数字网络技术为支撑、以文化内容创新为核心的数字娱乐、数字动漫、数字网游、数字出版和数字影视为重点的数字内容产业,鼓励和扶持发展数字媒体、电视购物、手机动漫、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兴业态,抢占文化产业发展新机遇和新的制高点。

加快横琴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实验园的规划建设,集聚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优势,大力推动三地在创意设计、国际传媒、文化会展和文化产品出口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积极探索“一国两制”下粤港澳文化-10

文化交流与合作新模式。

以“香山文化”和“中西文化走廊”为桥梁和精神纽带,加强珠江口西岸城市的文化认同,推进珠海与中山、江门、西江各港口城市、西南地区各省、市的文化合作与交流,确立珠海“珠江口西岸文化交流中心”的地位。加强与广佛肇、深莞惠的文化交流合作,建立区域城市文化合作圈。推进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逐步实现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共享,提高区域合作水平,提升珠海城市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三)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人文优势,深化国际文化合作,推进人员往来、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文化活动交往便利化改革,使珠海成为广东乃至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头堡。加强侨务外宣,实施“外宣精品”工程,保障对外文化交流专项经费的逐年增长。加强对外媒体建设,支持我市主流媒体以独资、合资或合作方式在境外办报、办刊、办网,鼓励广电和报刊传媒集团创办英文报刊、广播和电视频道。

六、构建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新格局

(一)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创新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增强服务和管理能力。建立健全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监管体系,出台《珠海市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及其配套政策,设立文化体制改革专项资金,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整合文化产业资源、提升综合竞争力,组建若干个文化集团公司,支持和鼓励传统媒体跨行业、跨部门、-13-

跨区域及跨媒体组建现代传媒集团,争取推进一家国有文化企业股改上市,发展壮大我市国有文化产业。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建立绩效考核机制,促进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建立健全政府文化产品采购制度。

制定《珠海市政府采购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办法》,实行政府以购代拨、以奖代拨的公共文化产品采购供给形式。每年安排525万元文化产品采购资金,用于合唱节、群众性文化广场演出、重大城市节庆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向社会艺术机构和专业团体定向购买重要公共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采用公开招标、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委托生产、定向资助等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效益,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文化需求。逐步建立政府行政承诺制度、听证制度、信息查询及咨询制度,确保政府文化产品采购体现公众需求。

(三)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内资与外资相结合、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非公有资本以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赞助或冠名承办活动、兴办民间艺术院团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多元化、社会化。由文化部门牵头会同发改、国土、规划、财政、税务等部门研究出台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和产业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捐助或自建面向公众开放、非赢利性的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14

第五篇: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的若干意见

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

关于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的若干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对深圳的指示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制定本意见。

一、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是新时期经济特区肩负的新使命。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纵深发展,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方兴未艾,国际竞争与合作日益加强。党的十七大开启了新一轮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进程,全国各地形成了加快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蓬勃发展态势。与此同时,深圳经过多年持续快速发展已达到一个较高平台,正面临着土地、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突出制约;一些特区干部群众忧患意识不足,缺乏世界眼光、全局眼光,敢闯敢试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干劲有所弱化;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也仍然存在。新形势下,中央和省对深圳的发展高度重视。中央要求深圳经济特区要继续发挥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做到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强调深圳特区是全国的一面旗帜。省委要求深圳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中央和省的要求为深圳新一轮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目标任务,赋予了新的崇高使命。深圳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创新的辉煌,必须继续坚定地高扬经济特区这面旗帜,以改革开放之初“杀出一条血路”的精神,以“特”的意识、“特”的思考和“特”的举措,敢闯敢试、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勇于冲破制约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等障碍和束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而不懈奋斗。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总的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争当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创新的先锋,继续发挥好“窗口”和“示范”作用,为全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广东作出新贡献,勇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化城市,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模式,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魅力,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目标任务。高扬“一面旗帜”:继续高扬经济特区这面旗帜;瞄准“一个目标”: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作为深圳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两个面向”:面向世界推进国际化,增创深圳发展的新优势,面向全国服务全国,创造深圳发展的新空间;实施“九大重点突破”:在民主法治建设、深港合作和国际化城市建设、服务全国拓展发展空间、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提升文化软实力、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等关键领域大胆突破、积极探索。

二、大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一)创新人大工作体制和机制。一是进一步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探索扩大市委和人大领导的交叉任职,市人大党员领导同志成为市委委员,成立市委立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立法工作的领导。二是健全和完善人大工作机制。恢复法制工作委员会,试行立法专员制度,加强人大的立法力量。设立预算委员会,将政府投资审计专业局并入人大预算委员会,统一审查和监督政府预算、决算和重大投资项目。健全人大代表述职考核制度。健全和完善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适当增加常委会会议次数,加快立法进程。建立健全人大街道工作委员会。三是试行人大部分常委专职制度。选拔一批年富力强,有专业知识的人作为人大专职常委,并配备专职常委工作机构。适当增加外来务工人员代表数量。四是加强人大监督工作。每年选取“一府两院”在财政预算、重大项目、重大决策及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询问、质询、开展特定问题调查。坚持和完善“一府两院”领导成员向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述职制度。五是探索试行区级人大代表直接竞选制度,增强人大代表的民意基础。

(二)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的作用。一是进一步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切实发挥政协党组的作用。二是加强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重大问题、重要决策都要先协商,完善政协参政议政的工作制度和机制,支持政协委员对全市重点工作开展视察、评议和问政等民主监督活动。三是加强政协的组织建设。合理设置和调整政协界别,把新的社会阶层和各方面代表人士吸纳到政协组织中来。探索实行按常住人口比例适度增加政协委员数量,创新政协委员产生与退出机制。完善政协委员的管理机制,探索建立政协专职常委制度。探索建立政协提案办理评议制度。合理调整政协专门委员会和相关工作机构。四是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建立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建言献策“直通车”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制度化。

(三)发展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一是全面实施区级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探索试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度,实行代表提案、询问、质询、视察、调研和联系党员群众制度。二是制定《市委全委会重大决策工作规则》和《市委常委会重大决策工作规则》。三是按照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要求,开展《地方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提出罢免或撤换要求处理办法(试行)》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罢免和撤换要求及处理的制度规范、运行机制和保障体制。四是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选范围,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试点。五是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提高党内事务透明度。六是全面推行居委会直选制度,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

(四)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学习借鉴香港等先进的法治经验,出台《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实施纲要》。一是完善立法机制。整合全市政府部门立法资源,实施法规规章集中起草,并建立公开征询制度,法规规章实施一年后要进行效果评估检讨。二是完善法规体系。大胆借鉴移植法例,全面加快立法步伐。用好用足特区立法权,积极争取全国人大同意将特区立法的范围扩大到全市行政区域,尽快解决“一市两法”问题。三是加快建设法治政府。重点推进政府部门机构、职能、编制法定化,抓紧出台《深圳市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四是完善执法机制。重点探索实施行政处罚调查权和决定权适当分离,探索刚性执法,以身份证和居住证为载体,将违法记录记入个人诚信系统,在城市交通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等重点领域实施定额处罚,提高罚款额度。五是切实维护司法公正,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法院、检察院的职业化改革和监狱劳教系统的专业化改革。全面建立人民陪审员制度和人民监督员制度,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六是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和司法的监督制约,推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接访巡访制度,加大舆论监督。七是完善法律援助机制。八是加强公民法治教育,加强公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五)完善公民参与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党委人大政府的重大决策、决定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和听政、民意调查等多种形式公开听取意见。加强政法队伍的内部监督,成立法治监督委员会,推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接访巡访制度。制定出台《深圳市舆论监督条例》,规范和加强舆论监督工作。

(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一是制定《深圳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公开制度》,公开干部选拔任用的操作程序、职位要求、人选情况等,不断扩大公开的范围。二是扩大民主,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决策制度。制定《深圳市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制度试行办法》,完善《深圳市干部选拔任用个人提名责任制》,扩大在干部提名环节的民主,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程序。探索实行全委会(扩大)投票推荐重要干部,差额确定候选人,对候选人进行考试、测评和考察,再进行常委会、全委会差额票决。三是推行公务员职位说明书制度。在全市公务员队伍中建立职位说明书制度,明确每个职位的主要职责、工作标准和资格条件,并将职位说明书广泛运用到干部招录、培训、考核、轮岗、职务升降、监督奖惩等干部管理的各个环节。四是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在已有考核评价办法基础上,制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深圳市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重大创新和突出贡献奖励试行办法》等。五是制定《深圳市面向基层定向选拔优秀干部试行办法》,《深圳市直机关与基层干部双向挂职锻炼暂行办法》。

三、面向世界加快推进国际化

(一)大力推进深港合作。按照“学习香港、服务香港、全面合作、互利双赢”的原则,以与香港共同打造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深港创新圈”为载体,全面加强深港合作,当好粤港澳合作的排头兵。一是尽快启动落马洲河套地区开发,与香港共建“深港特别合作区”,双方共同成立联合专责机构,争取国家支持,制定建设开发方案,进行国际招标,使河套地区成为新时期深港加强深度合作的一个标志。同时,统筹研究“一河两岸”近30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打造深港两地新的增长极。二是进一步加强深港金融合作。完善深港两地清算系统,进一步加强深港间资金交易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深圳通”与“八达通”互通。积极争取中央支持,扩大深港两地企业间小额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度,尝试允许香港和深圳居民在深港之间有限度地汇出和汇入人民币,积极推动深港共建人民币离岸中心,为人民币国际化进行探索开路。三是推动两地证券交易所合作。争取深圳成为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的试点城市,在QDII(境内合格机构投资者)和QFII(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框架下探讨“两地交易所会员参与者互认”合作,促进资本市场融合。抓紧筹建资本市场学院,共建资本市场人才培训基地。四是着力吸引更多的香港金融机构营运总部和后台部门落户深圳。五是加强深港科技合作,以深港两地所聚集的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形成一个跨城市、一体化的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聚集带。同时,继续加快推动深港两地创新人才、设备、项目信息资源等交流与共享的步伐,共同建设若干高水准的公共技术平台和具有带动作用的创新型产业项目。以“深港科技创新圈”为重点,加强深港产业合作,努力创造深港产业分工合作新模式。六是加快深港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两地机场合作,加快推进两地机场间铁路快线接驳项目规划建设,共建国际级的航空大港;加快京广深港客运专线铁路建设,完善两地口岸设施规划建设,促进深港交通一体化,探索口岸查验新模式。七是积极争取中央支持赋予我市更大的税收管理权,以缩小深港两地税负差异为目标,进一步促进深港物流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便利流通。八是全面推进与香港在商贸、旅游、会展、教育、文化、警务、环保、医疗、城市建设管理、灾害联防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九是积极探索深圳户籍居民更便利往来香港措施。

(二)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是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动地位,进一步提升深圳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力扶持航母型企业,打造深圳本土跨国公司群。二是积极申报保税港,尽快争取将福田、沙头角、盐田保税区以及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并进行自由贸易区试点。三是积极探索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大力推进越南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建设和招商,将其打造成为全国境外合作区的样板项目。四是加大深圳驻海外经贸机构建设力度。建立企业跨国经营的综合支持平台和孵化器,完善企业境外发展的全球经贸协作网络。五是加强城市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国际营销,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六是加大海洋产业开发力度,大力发展远洋渔业。七是尽快成立深圳国际化高级咨询顾问机构,充分利用国际智力,充分听取吸收国际精英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促进我市重大决策的科学化。

(三)学习赶超世界先进城市。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追赶世界先进城市的决定》,面向全球以国际视野审视自身,以新加坡、香港、首尔、洛杉矶、伦敦、纽约等城市为主要学习追赶目标,在经济发展、自主创新、城市建设管理、法治水平、文化软实力、生态建设、民生福利等方面积极学习追赶世界先进城市,力争在优势领域取得向世界先进城市看齐的历史性突破。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面探索新的文明模式,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魄的国际化城市。

四、面向全国以服务创造发展新空间

(一)进一步发挥特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服务全国的大局意识,充分发挥特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国家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做出新贡献,同时以服务全国和加强区域合作创造深圳发展的新空间。一是按照十七大对经济特区的要求,充分发挥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继续敢闯敢试,大胆探索,为全国提供新鲜经验。二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加快深圳中轴线建设,大力推进深圳连接全国、全省的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增强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继续巩固和发展已经形成的金融、证券、外贸、口岸、高科技成果交易、文化产业交易等辐射全国的市场体系,增强服务全国的能力。三是继续发挥对外开放窗口和桥梁作用,使深圳成为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交流的重要节点和通道。

(二)积极推进深圳与汕尾等地的经济合作。大力加强区域合作,大胆创新区域合作新路子,通过产业转移和城市功能互补,与周边城市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和推动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深圳与汕尾经济合作,尽快启动“深圳汕尾特别合作区”建设,加快完成概念性规划,推进重大产业规划和项目培育,先行开发建设4平方公里起步区。通过深汕合作,创新两地合作开发的体制机制,创新区域合作的制度设计,探索发展“飞地经济”,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新模式。同时,进一步加大与其他省市合作兴办的“深圳工业园”建设力度。

(三)继续搞好对口扶持工作。继续落实中央和省交给深圳的对口扶持任务,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安排扶持资金1.5亿元,重点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基本条件的基础设施项目。争取用5年时间在贵州、河源等对口扶持地区协助建设100个“整村推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实行开发式扶贫,增强当地企业的“造血”功能,支持深圳企业到对口扶持地区投资兴业。

五、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一)全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根据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借鉴新加坡、香港等国际先进城市政府管理体制经验,以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全面创新我市政府组织体系,形成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政府架构;依法设定政府机构,规范政府职能,强化部门执行力量;探索实行扁平化管理,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能,在光明新区先行推进精简行政层级改革试点;继续深化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阳光工程”,完善网上行政审批、网上行政执法、网上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公共服务和网上监控等五个系统;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统一清理和依法确定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公共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等事项。积极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探索通过设立新的功能区、街道行政区划调整等方式,逐步解决我市行政区划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全面提高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水平。

(二)推进国有资产运营和监管模式创新。一是学习借鉴新加坡“淡马锡”经验,探索将国资委设立为法定机构,完善出资人制度,创新国有资产运营和监管模式,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我市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以及战略性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完善党管干部体制,加大国企管理人员遴选的市场化、社会化的力度。三是继续深化国企内部各项改革。完善国有独资企业外部董事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逐步建立与市场接轨的薪酬体系和劳动人事管理制度。

(三)推进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一是推进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创新,研究确定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标准和方式,通过“以事定费”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公平配置公共服务投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建立相应的评价和监督机制,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和效率。二是推进政府公共服务机构运作模式创新,积极探索法定机构管理、在事业单位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由行政级别管理转为岗位等级管理和绩效管理等公共服务机构运行模式。三是推进事业单位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按照管办分离、管养分离的模式,转变事业单位归部门所有的旧体制,推进检测机构和考务机构跨部门整合、推进公园管养体制改革等,完善政府公共服务机构的设置管理。

(四)推进公用事业监管体制改革。一是抓紧制定出台《深圳市公用事业监管条例》以及相关法规,强化依法监管。二是建立并完善公用事业专业化监管体制,解决好监管主体缺位错位的问题。三是建立公用事业企业定期向社会公开经营成本、费用和利润等信息的制度,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四是改进相关的监管措施。完善政府与公用事业、企业之间的相关合同和协议,改革现存的公用事业产品价格调整程序与机制,强化市场准入和竞争秩序的监管等。

(五)推进反腐倡廉制度机制创新。一是借鉴国际先进城市在惩治和预防腐败等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整合纪检监察力量,进一步完善市级纪检监察派驻组的建设,并逐步扩大到区,探索实行街道办事处的纪检监察工作由区纪委监察局直管的体制。二是扎实推进有深圳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继续巩固完善和提高已出台的各项制度与改革措施,研究探索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新措施,努力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加快制定与完善公务员廉洁从政特别是防止公务员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制度,建设公务员廉洁从政信息管理系统并实施网络化动态管理,有效防止公务员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三是完善以“职责设定、目标管理、行政监督、绩效评估、行政问责”五要素为主要内容的行政责任机制,推进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实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对象的行政问责制,构建市、区、街道全覆盖的综合型电子监察系统。四是学习香港廉政公署的做法,将宣传教育和信访举报的工作点向社区延伸,形成上下互动的监督合力。

六、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一)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一是把制度创新作为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立创新政策的统筹、评估、修正机制。二是制定出台扶持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幼苗产业专项配套政策,形成新的产业增长极。三是扩大市科技研发资金规模,投入取向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向扶持企业创业成长环节延伸。尽快推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培育更多创新型中小企业。四是扩大创业投资企业资助计划范畴,设立政策性再担保机构,设立产学研结合专项资金计划。五是启动知识创新工程。积极推动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办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为企业自办研发中心、工程中心提供支持和服务。六是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大力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模式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推动出台《深圳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建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发展基金,建设中小企业总部园区,使优秀中小企业扎根深圳、发展壮大。七是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带和世界一流高新园区的规划建设力度,建设高科技生态社区,加快老工业区升级改造,“腾笼换鸟”和“换笼换鸟”,把宝贵的资源用于支持创新产业的发展。八是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标准、品牌战略,努力打造中国“发明之都”、“品牌之都”。

(二)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大先进制造业高端项目的引进力度,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着力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和朝阳产业集群。强力推进中芯国际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项目、意法半导体封装测试项目、世纪晶源化合物半导体项目、深超光电第5代TFT-LCD面板生产线项目、赛诺菲巴斯德流感疫苗项目、迈瑞医疗器械产业化基地项目、深圳航天科技研发制造中心项目、坝光精细化工产业园项目、哈飞标致合资汽车项目、比亚迪清洁能源汽车等十大重点产业项目。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促进金融业创新发展。加快金融中心区和金融产业服务基地建设;培育大型金融控股集团,推动国家开发银行对深圳金融租赁公司进行战略重组;积极支持开设创业板,支持深交所扩大完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支持华南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力建设全国性基金中心、资产管理中心、创业投资中心、私募基金中心,强化深圳在全国资本市场中的龙头地位。全力推进“全国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二是加快“两港”建设,完善物流产业链。推动大铲湾二期码头建设,启动大铲湾三期、远期码头建设,加快盐田港东港区建设,加快深圳机场扩建工程,提高空港客运能力。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会展业、电子商务,推动服务外包业发展。四是发展壮大旅游业。推进实施大鹏半岛和西部滨海地区发展策略,建设国际级滨海旅游休闲胜地;全面启动深圳湾15公里海滨休闲带和大鹏半岛金沙湾建设,加快建设可停泊15万吨级国际豪华邮轮的南中国最大邮轮基地——蛇口太子湾国际邮轮母港;推进大型中法文化旅游合作项目——深圳未来乐园建设;推进欢乐海岸建设,形成新的旅游景区。五是推动总部经济发展。全面推进企业总部落地工程,加快后海、前海和光明新区选址建设“深圳企业总部基地”,在建设中的九大产业集聚基地规划建设行业总部功能区;加快推进新兴寿险公司生命人寿公司、阳光保险集团公司等大型金融机构总部入驻深圳。

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一)推进公共服务向均衡化普惠型转变。大力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一是切实加大民生投入。继续推进落实“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确保政府投资计划中涉及民生项目的资金比例不低于70%。二是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年内完成特区外96所原村办小学改造任务的主体工程。增加市属学校在特区外的规划布点。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基础教育、职业和成人教育、高等教育。三是提供均衡化公共医疗服务。年内新建30家社康中心,实现全市社康中心的全覆盖;在宝安、龙岗、南山、盐田动工兴建或改建4个市级医院。四是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切实保护劳动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权益;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建立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五是完善个人养老金管理制度。争取成为国家“做实养老金个人账户试点城市”,适度开展养老金个人账户保值增值规范运作。六是加快出台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新的政策措施,进一步确保食品安全,年内要完成两个豆制品厂和一个大型肉联厂的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平湖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力争2008年民生净福利药品安全抽样合格率指标突破97%。七是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两年内基本解决户籍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八是年内新建180个社区生育文化中心,到2009年底,力争每个社区建一个生育文化中心,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生育文化服务。九是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切实保障残疾人康复、教育、劳动和平等参与文化生活、享有各项社会保障的权利。

(二)加快社会组织建设步伐。一是尽快制定出台《关于促进社会组织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深圳经济特区社会组织条例》、《深圳经济特区行业协会商会条例》,明确社会组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和作用,界定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的责任边界。二是探索改革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制定社会组织设立指引,实行分类指导,重点扶持,对社会组织实行登记和备案双轨制,降低登记门槛,简化审批手续。三是建立和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原则上社会性、事务性、服务性工作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或由政府委托社会组织承担。四是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对社会组织发展扶持的力度,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器和加速器。五是切实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依法查处非法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全面推行社工制度。全面落实社工队伍建设的“1+7”文件,大力推进社工制度的试点工作,并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按计划全面推行社工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制定和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社会工作人才配置和项目购买制度,培育和发展一批能够承载并促进社会工作发展的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逐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动、民间组织运作、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发展格局。出台加强义工服务工作管理政策,逐步实现义工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项目化发展。

(四)加快构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公共安全责任制、问责制和奖励机制,完善公共安全管理法规制度,理顺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建立风险隐患预防机制,建立和完善专业救助体系,创新突发事件处置模式,提升群众自救意识和能力,避免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稳定。

八、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一)实施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程”。继续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市的决定》,全面实施《深圳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领(2008~2010年)》,使深圳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根本遏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的生态格局不断完善,生态系统功能不断增强,公众生态意识普遍提高,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城市。

(二)推行循环经济“试点工程”。编制推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创建工作。继续开展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的评定推广并向社会公布情况;规划建设一批城市绿化雨水利用项目、污水回用项目,2010年内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率≥20%;规划建设全市统一的再生资源分拣整理场所,深入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2010年内生活垃圾资源化率≥4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以建设“绿色光明新城”为突破口,把光明、龙华、大运、坪山四大新城高标准规划建设成为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绿色城区。

(三)开展节能减排治污“攻坚工程”。坚决执行和高标准完成国家与省规定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在全市新建建筑强制推行节能50%的标准,2010年内新建建筑节能达标率达到100%,三年内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800万平方米,完成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对全市重点耗能企业实施能源审计,达不到国家、省、市标准的要求其限期整改;在全市范围开展电镀、印制电路板、印染、造纸等重污染行业的地毯式排查,探索全面实行排污“电子监控制度”;加快建设一批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及其配套管网,大力推进龙岗河、坪山河、布吉河、观澜河、茅洲河等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推行重点水污染流域或区域的环保限批制度,2010年内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75%、城区内重点河流消除劣Ⅴ类水体;出台相关政策,加速淘汰高污染物排放车辆,2010年内对新车上牌强制实施国Ⅳ排放标准,开展多部门联合整治汽车尾气污染行动,推进燃油电厂“油改汽”工作,完善燃煤发电机组海水脱硫设施的运行管理,确保年内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4%和3%。

(四)推进生态体系“恢复工程”。制定出台和推进实施生态控制线保护与优化方案,抓紧出台《基本生态控制线条例》,在生态保护用地边界全面设立“基本生态控制线界桩”;对生态控制用地范围的现有产业项目,制定鼓励“工业异地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制度机制,促使其尽早搬迁;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制定完善城市森林绿地规划,加快城市公共绿地建设,积极推进生态风景林和水源保护林建设;加快采石场、取土场和裸露山体缺口的整治和复绿工作,加强水土流失治理。

(五)推行人口环境“优化工程”。探索建立适应深圳科学发展需要的人口统筹协调体制,形成人口规划、调控、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统筹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人口管理“1+5”文件实施情况全面开展绩效审计、系统分析、调整优化,全面推广居住证制度,构建统一的人口信息监测平台,以政策的、法律的手段调控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建立科学的人口发展指标体系,编制出台以区域承载力和产业结构为依据的“分区域人口增长计划”,加快推进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的调整,强化对人口规模的刚性调控;制定出台维护公民基本居住空间权利的法规和规章,完善出租屋管理措施,切实消除“房中房”等挤住现象带来的各种隐患,优化人居条件、维护基本人权,减小人口密度。

九、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多元文化。提炼并推广市民共同认知的深圳城市核心价值观念,组织评选并广泛宣传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种先进人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切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二是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理论研究工程。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学习追赶世界先进城市等重大理论问题,纳入市社科规划项目和“科学发展观研究工程”,尽快推出一批具有全局性、前瞻性、特色性的理论成果。三是提升城市人文精神水平。进一步弘扬深圳精神,大力培育创新文化,深入开展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知荣辱、树新风、倡文明、求和谐,扶困济贫,关怀弱势群体,不断彰显和弘扬城市人文精神。探索社会主义文明模式,制定创建文明城市行动纲领,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四是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二)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一是加快建设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办学模式,推进国际合作,努力把南方科技大学建成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独具特色的创新型、创业型和研究型大学。同时,进一步办好大学城和现有高校,切实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综合实力。二是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探索引进香港的大学到深圳办学、合作研发等,并逐步拓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渠道,提升深圳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一是尽快出台《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意见》,认真落实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各项举措,进一步完善保障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二是打造国家级创意产业园区。积极吸引知名文化企业、中介组织和研究培训机构把总部或研发、制造、采购、财务中心设在深圳,与香港共建“创意设计研究院”,探索“一国两制”条件下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三是推动与香港共办“文博会”。借助香港丰富的海外市场资源,共同打造国际化的文化产业信息、产品交易、投融资服务平台,提高“文博会”的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水平。四是加快“两城一都一基地”建设,积极参加世界创意城市创建活动,重点推进在设计、动漫、网络游戏、电影电视等核心创意门类取得突破。

(四)精心筹备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坚持“政府主办、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精心做好大运会各项筹备工作,力争办成最精彩的一届大运会。以大运会为契机,推进城市各项建设,认真办好“大运文化节”,积极承办国际高端赛事,大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广大市民的素质。

十、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一是创新优化人才工作体制。积极探索党管人才的有效实现途径,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和社会的主导作用、市场的基础作用,建立政府、社会、市场有效互动的人才工作体制。二是实施“高层次高技能急需紧缺人才绿色通道”着力解决人才引进培养中面临的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学、创新创业扶持、出入境便利、人才培养载体等实际问题,动态保持深圳集聚、培养人才的比较优势。三是扩大特殊人才以个人身份落户深圳范围。凡拥有专利或发明的,掌握产业、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或重大技能的人才,均可以个人身份落户深圳。四是完善公务员招考办法,扩大用人单位选考录用的自主权。五是设置“深圳杰出人才奖”。每两年重奖10名对我市产业、行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提高“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的金额,定期奖励对产业发展作出贡献的优秀人才。设置科研成果转化奖,建立深圳人才事迹陈列馆。六是实施“国际专才”计划。在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统筹设立“海外人才联络处”,加大海外人才智力引进力度。按照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要求,积极引进国(境)外高层次人才,探索在城市规划、水务、城管、交通等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设立“海外高级专家特聘岗位”;加强留学生创业园、产业园的建设,扶持留学生企业做大做强。七是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扩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共担培训费用的范围,建立健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公共培训平台体系,不断提高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是新时期中央和省赋予深圳的崇高使命。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凝聚全市干部群众力量,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热情,团结一心、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把深圳经济特区的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下载中共无锡市委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国家水利现代化示范市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无锡市委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国家水利现代化示范市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